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三课时)(教案)
《物质的溶解性( )》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设计一、设计说明学习物质的溶解性是为学习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等根本概念作必要准备。
在以往的教学中,按照书上的内容设置往往要通过两节课甚至更多时间才能完成,本节课的两个实验原理比较简单但操作却耗时较多,基于对“溶液〞主题单元的思考,对本节课的课时教学内容(包括实验)做了调整,期待提高“溶液〞单元整体教学的有效性。
本节课设想充分利用学生已有关于物质溶解现象的经验,将课本中的课堂实验一设计成简单可行的家庭试验〔如比较白糖和面粉的溶解性大小〕,既节省课堂时间,也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创造了条件。
课堂上进行的实验,那么是大多数学生没有条件在课外亲身感受的局部〔如不同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对于课堂实验,要精心设计,使其充分发挥功能:既让学生感知实验事实或变化规律,更要有利于学生在实验事实的根底上逐步构建概念知识,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知,完成知识的内化过程,也巧妙地使教学过程逐步推进,在有限的时间里有序高效地完成“繁多〞的教学内容。
本节课中的实验,以尽可能少的药品和仪器装置,尽可能简单的操作步骤,实现了多重功能〔认识溶剂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饱和溶液概念的建构,感知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方法,培养学生设计实验的能力、实验根本操作能力及合作精神等〕。
二、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在六、七年级《科学》中学习过物质的溶解、溶液由溶质和溶剂组成等知识,同时在日常生活中,学生有意无意地知道一些物质可以溶解在其他物质中,比较清楚地知道大多数物质可以在水中溶解,但对一些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不能无限制溶解,各种物质在相同条件下溶解的能力并不同,某种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外界条件有关,液体和气体的溶解情况等还是比较模糊,缺乏系统的整理。
通过本节课知识〔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的学习为后面知识〔物质溶解性的定量表示等〕的学习作好铺垫。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性的概念及影响物质溶解性的三个因素──溶质的性质、溶剂的性质和温度;〔2〕理解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相互转化的途径;2、过程与方法〔1〕通过控制变量实验方法的使用,初步学会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2〕通过对实验数据和信息收集、分析、处理,进一步学会比较和归纳。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性(公开课)
情景一:
我们在做作业时,不小心将圆珠笔油沾在衣服上,这 样用水很难将它洗去,而先用汽油擦后,却容易将它洗去, 这是为什么?
情景二:
在炎热的夏天,我们如果喝刚从冰箱中取出的可乐, 会觉得很舒服,可喝后过不了多久,就会产生打嗝现象, 这是怎么回事?
第5节 物质的溶解性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的液体中,溶解能 力相同吗?
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 是有限的。
探索活动二:
在2只烧杯中都装有10ml水,分别 放入1包蔗糖和食盐,并进行搅拌。两 种物质是否都完全溶解?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是不同的。
探索活动三:
将探索一中还有未 完全溶解的蔗糖烧杯放
在酒精灯上加热,蔗糖
还能继续溶解吗?
物质的溶解能力会随外界条件的变化 而变化。
同一种物质在不同 的液体中,溶解能 力相同吗? 力是不相同的。
气体也能溶解在液体 中,并且随着液体温 气体能溶解在液体 度的升高,气体的溶 中吗? 解能力减弱。 物质的溶解能力会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 随外界条件的变化 固定不变的吗? 而发生变化。
在相同条件下,不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相同吗? 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不同。
气体能溶解在液体 中吗?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 固定不变的吗?
不同物质在水中的 溶解能力相同吗?
物质 的溶 解性
在一定量的水中, 同种物质的溶解能 力是无限的吗?
探索活动一:
将1包蔗糖(约5克)放入盛
有10ml水的烧杯中,并进行搅
拌。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 数量,蔗糖是否完全溶解?
今天 你学 到了 什么
在一定条件下,同种 在一定量的水中, 物质能够溶解的数量 同种物质的溶解能 是有限的。 力是无限的吗?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三课时)
把浓硫酸沿着器壁倒 稀释浓硫酸的正确方法: 入盛有水中的容器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一、 溶质的质量分数 1.概念: 是指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2.公式: 溶质质量 ×100% 溶质的质量分数 =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 = 溶剂质量 + 溶质质量 ×100%
m质 m质 P% = ×100% = ×100% m液 m剂+m质
? 蒸发溶剂(浓缩) 不变
加溶质
增大 ?
? 倾倒(同比例减少) 减少
? 减少
? 减少
? 不变
2.将浓溶液稀释配制成稀溶液时,所需加水 的量该如何计算? 溶质的质量在稀释前后不变。 2、溶液稀释或浓缩的计算
m前溶质 = m后溶质 即: m前溶液 A%前 = m后溶液 B%后
例4:把50g 98%的浓硫酸稀释成20%的硫酸, 需要水多少毫升? 解: 50g× 98% = (50g+m水 )× 20%
㈢ 已知溶解度计算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 质量分数
例3: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克,求20℃ 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36克 溶质质量 溶质的 解: = 26.5% = ×100% = 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36克+100克 答: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6.5%
在20℃时能否配制40%的食盐溶液,为什么? 不能。20℃时食盐饱和溶液的浓度为26.5%。
m水 = 195g
答:需水195毫升。
m水 195g = = 195cm3 V水 = ρ 水 1g/cm3
练习7:实验室需要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 现要配制100g这种溶液,请问: 15 (1)配制时需要氯化钠固体的质量为______g , 水的质量为______g ; 85 (2)若用30%的氯化钠溶液和水配制,需要30% 50 的氯化钠溶液质量是______g . 练习8:小明从试剂商店购得一瓶质量分数为30% 的双氧水,配制120g 5%的双氧水,全部用于制 氧气。请你计算一下,小明从商店买来的双氧水 的净含量为多少克? 20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经典教案《物质的溶解》
第1章水和水的溶液第5节物质的溶解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涵义;2.了解溶液的饱和与不饱和跟溶液浓稀的区别和联系;3.通过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学习,使学生接受事物是相互联系的、量变可以引起质变的科学观点。
二、过程与方法1.演示实验——引导讨论模式:2.实验探究模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参与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并不是只限于科学家的行为,感受科学并不神秘;2. 通过阅读科学家琴纳的故事,感受科学家的魅力;3. 通过STSE教育,体验科学探究对社会和人类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爱科学的情感;4. 感知科学探究是一个多角度、多方面收集证据的过程。
1.通过实验现象分析物质性质的能力:2.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
归纳总结科学探究的一般步骤仪器:天平、砝码、量筒、烧杯、玻璃棒、酒精灯、石棉网、铁架、温度计、火柴、放大镜。
师:老师知道仓南有一项传统的文化遗产——晒盐。
你们知道吗?它的历史已经有3千多年了。
有没有同学知道晒盐呢?你能说说晒盐的过程或原理吗?生:蒸发水。
把海水引入盐田,然后太阳晒,盐就出来了。
师:对,古代仓南人民就是利用这些溶解的知识来生产食盐。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引出课题》师:那么,关于溶解,你还想了解哪些知识?生:默不作声。
师:你想深入研究溶解吗?(——想)那老师就带领大家一起来研究有关溶解的这些问题(出示问题)师:这些问题,哪些是你现在就能回答的?生:第一个问题。
师:你怎么知道的?生:初一学过。
或者举例说明。
师:(表扬),那剩下的问题我们的同学现在不能回答,那我们就带着这些问题做做实验,看能否从实验中找到答案。
(出示实验任务,简要说明:分别把5克蔗糖、1克硫酸铜、5克硫酸铜、0.2克熟石灰分别加入盛有10毫升水的烧杯中,并充分搅拌。
)三、学生实验,教师巡视指导(10分钟)(说明:重点了解学生对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的判断,并初步了解其判断理由。
初中化学溶解现象教案
初中化学溶解现象教案
教学内容:溶解现象
教学目标:了解溶解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掌握一些实际生活中的有关溶解现象的知识。
教学重点:溶解的定义和特点。
教学难点:影响溶解的因素。
教学准备:实验器材、实验药品、PPT课件。
教学步骤:
第一步:引入
通过简单的实验现象引入本课主题,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并提出问题:为什么溶质会溶解在溶剂中?
第二步:学习
1. 讲解溶解的定义:溶质在溶剂中彻底分散形成溶液的过程称为溶解。
2. 讲解溶解的特点:溶解是一个动力过程,速度快慢取决于溶质与溶剂之间的相互作用。
3. 探究影响溶解的因素:温度、溶质粒子的大小和形状、溶剂性质等因素会影响溶解的速度。
第三步:实验
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观察不同条件下溶解过程的状态变化,验证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
第四步:总结
归纳出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并进行梳理总结。
第五步:拓展
通过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生理解溶解现象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并启发学生思考更多的问题。
第六步:作业
布置作业:整理溶解现象相关知识,写出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及其解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了解溶解的定义和特点,掌握影响溶解速率的因素,并能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
在教学中需要引导学生思考,让其能够在学习中得到启发和提高。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公开课)2022年九年级化学精品教学设计
物质的溶解度一、教学设计思想上节课介绍了物质的溶解性,已经了解了不同的物质在相同的条件下溶解情况不相同。
这节课溶解度是继物质溶解性后,怎样精确地衡量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
通过不同物质在相同温度下,溶解度的比较,让学生区分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通过比较表格列数据和曲线查数据的不同,会画出相同物质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曲线图。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理解溶解度含义。
〔2〕学会区分物质的易溶、可溶、微溶、难溶。
〔3〕知道溶解度曲线,并会根据曲线查找相应的溶解度。
2. 过程与方法〔1〕在掌握物质溶解性的根底上,理解溶解度的含义,并能区分物质易溶、可溶、微溶、难溶,体验比较的方法。
〔2〕在结合数学曲线思想下,学会画溶解度曲线,培养自学、阅读、查找有关数据的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物质定性、定量的问题。
三、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溶解度概念;画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溶解度五要素。
四、教学用品媒体:投影五、教学流程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9.2 化学合成材料第一课时【教学课型】新课◆课程目标导航【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的性能和用途;〔2〕认识合成材料的开发、利用和开展与社会开展的密切关系〔3〕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区分棉纤维、羊毛纤维、合成纤维〔如腈纶〕织成的布料。
2、过程和方法:利用网络信息、图片,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合作意识,以及珍惜资源、保护环境、合理使用化学物质的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开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教学重点】1塑料的性能、用途和白色污染2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鉴别【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实验设计的能力。
【教学工具】羊毛、棉花、合成纤维布等【教学方法】实验法、讲解法◆课前预习学生查阅资料,了解塑料制品的利与弊◆教学情景导入师:“China〞表示我们的祖国,它还可以表示什么?生:瓷器。
师:对!瓷器的出现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象征之一,它创造了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
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3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4张)
巩固练习
对“溶质质量分数为20%的氯化钠溶液”的含义,下列解释
正确的是( D )
A.在该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是1:5 ╳ 为1:4
B.100克水中含有20克氯化钠
╳ 应为80克水中含有20克氯化钠。
C.在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 ╳
D.50克该溶液中含有10克氯化钠
√
为1:5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13.3
31.6
63.9
110
解: p%= m质 0%
40克+100克
=28.57%
以上计算正确吗?如果错误,请指出错误并改正
分析错因:
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即10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 31.6克硝酸钾,所以40克硝酸钾投入水中不能得到140克溶液。
含溶质24g,求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解:
p%=
m质 m液
×100% = 24g
×100% = 20%
100ml×1.2g/cm3
类型二:计算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m质=m液×p% 计算2
m剂=m液-m质 =m液-m液×p% =m液-(1-p%)
在农业生产时,有时要用10%~20%的食盐溶液来选种,如果要 配置150千克质量分数为16%的食盐溶液,需要食盐和水各多少千克?
m质+m剂
=
10克 10克+90克
×100%
=10%
答: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为10%。
思考2 10克氯化钠溶于90克水中,求所得氯化钠溶液的质量分数。
将上述溶液倒出一半到另一烧杯中,剩余溶液的质量分数是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性(公开课)
必须取相同质量的水才能进行比较。 结论: 在相同条件下,不同物质的溶解能力不同的。
探索活动三:
将探索一中还有未完全溶解
的蔗糖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 蔗糖还能继续溶解吗?
答:能。
结论:
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 而增强
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温度升高而减弱。
探索活动四:
将蔗糖分别加入20ml水中和20ml酒精中,都能溶
今天 你学 到了 什么
பைடு நூலகம்
在一定条件下, 在一定量的水 物质能够溶解 中,不断增加 的数量是有限 蔗糖,蔗糖是 的。 否都能溶解?
书本P145讨论思考:
1.为什么用洗洁精能很容易地除去餐具上的油污
答:因为油污能够溶解在洗洁精里,所以能很容
易被除去。
2、一些工厂向河里排放热水,造成河里的鱼缺少 氧气而死亡。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答:因为排入热水后,河水温度升高,造成水中 氧气的溶解能力减弱,所以河里的鱼就会因 缺氧而死亡。
解吗?
答:蔗糖能溶于水而不能溶于酒精中。 结论:
一种物质在不同的其它液体中溶解能力也不同
探索活动五:
将汽水倒在杯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答:看到有气泡产生。
气泡是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产生的
对烧杯中的汽水进行加热,可看到什么现象? 答:看到的气泡越来越多。 随着温度的升高,气体的溶解能力逐渐减弱, 所以大量气泡从水中冒出。
祝同学们 学习进步!
科学就在 我们身边
瑞安市新纪元实验学校 朱懂儒
物质溶解是从 外界吸收热量, 还是向外界放 出热量?
气体能溶解在 液体中吗?
蔗糖能溶解在所 有的液体中吗?
物质的溶解 能力是固定 不变的吗?
不同物质 溶解能力 相同吗?
初中化学溶解教案
初中化学溶解教案
课型:实验课
年级:初中
教学内容:溶解
教学目标:
1. 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
2. 掌握常见溶解的条件和因素;
3. 能够进行简单的溶解实验,并观察实验现象;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规律的能力。
教学准备:
1. 实验材料:容器、水、糖、盐、搅拌棒等;
2. 实验器材:称量器、注射器、温度计等;
3. 实验台、洗手间、教室板书。
教学过程:
一、引入:通过提问和讨论导入本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了解溶解的概念和特点。
二、实验操作:学生根据实验步骤进行操作,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
1. 准备容器和水,将一定质量的糖和盐分别加入容器中,搅拌均匀;
2. 观察糖和盐在水中的溶解情况,记录下溶解速度和溶解度等实验现象;
3. 对照两种物质的溶解条件和因素,做简单的比较。
三、讨论总结:引导学生结合实验结果讨论溶解的条件和因素,并总结规律。
1. 比较糖和盐的溶解速度和溶解度,分析原因;
2. 讨论溶解的条件和因素,如温度、搅拌、溶质溶剂种类等;
3. 总结溶解的规律,并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四、拓展延伸:指导学生扩展思考,拓展相关知识,提出进一步的问题和实验内容。
五、作业布置:简单的反思和总结,或者通过小组讨论提出相关问题的解答。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实验和讨论,学生能够对溶解的条件、因素和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实验和总结规律的能力,激发了他们对化学学习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化学初中物质溶解性教案
化学初中物质溶解性教案
一、教学目标:
1. 了解物质的溶解性概念;
2. 掌握物质的溶解性与温度、溶剂、溶质种类等因素的关系;
3. 能够根据实验结果判断物质是否溶解。
二、教学重点:
1. 物质的溶解性概念;
2. 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
三、教学难点:
1. 强化对温度、溶剂、溶质种类等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的理解;
2.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
1. 实验器材:不同温度的水浴、溶质(如糖、盐等)、溶剂(如水);
2. 实验步骤及结果记录表;
3. 教学课件及教学工具。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物质的溶解性概念,并提出问题:什么因素可能影响物质的溶解性?
2. 实验操作:将不同温度的水浴中加入溶质,观察其溶解情况并记录实验结果。
3. 实验分析: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温度、溶剂、溶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4. 结论归纳: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温度升高、溶剂适合、溶质种类适宜时,物质更容易溶解。
5. 拓展讨论:引导学生讨论其他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并做出预测实验。
6. 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并思考如何更好地利用物质的溶解性。
六、课堂作业:
1. 完成实验报告,总结温度、溶剂、溶质种类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
2. 预测实验:通过预测实验探讨其他影响物质溶解性的因素。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观察,深入理解物质的溶解性,并培养了学生观察实验结果、分析数据并得出结论的能力。
在未来的教学中,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开展更多实验,加深对物质溶解性的理解。
初中化学溶解的物质教案
初中化学溶解的物质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溶解的定义及溶解的条件;
2. 掌握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溶解的定义及条件。
难点: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学准备:
1. 实验室用具:试管、试管夹、滴管、量筒等;
2. 实验物质:盐、糖、沙子、酒精等;
3. 实验记录表格。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 谈论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
2. 引入问题: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是否相同?
二、实验操作
1. 将盐、糖、沙子分别放入不同的试管中;
2. 加入相同量的水,观察不同物质的溶解情况;
3. 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三、实验分析
1. 讨论实验结果,分析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2. 思考溶解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有些物质易溶解而有些物质不易溶解?
四、实验总结
1. 总结溶解的定义及条件;
2. 总结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3. 结合实验结果,初步探讨溶解现象的原因。
五、作业布置
1. 完成实验记录表格;
2. 思考并提出新的问题:如何提高某些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
教学反思:
通过此次实验,学生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溶解的过程及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情况。
教师
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现象和结果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设计和数据分析能力。
同时,可以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兴趣,加深对溶解现象的认识。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通用7篇)
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通用7篇)大班科学教案《溶解》含反思篇1活动目标:1、通过幼儿实验操作,使之了儿解有的物体有被水溶解的特性,溶解了的物体虽改变了原有模样,但性质不变。
2、通过实验活动,激发幼儿观察事物变化的兴趣,训练幼儿手脑并用的能力。
3、丰富词汇:溶解、结晶体、固体、粉末状、盐、味精、调味品等,促进幼儿逻辑思维与连贯讲述能力的发展。
4、培养幼儿观察能力及动手操作能力。
5、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1、实验用具、用品。
每个幼儿一只小碗、一只食用匙;每组三只小碗,分别装有结晶体的果珍饮料、方糖、红糖;一盆热开水。
2、教师准备一只玻璃杯、一段蜡烛头、六支长蜡烛、一盒火柴、一只塑料桶、几只热水瓶。
3、将雨花石、鹅卵石等物浸泡在水中放在自然角。
活动过程:1.观察引导,激发兴趣。
(1)教师出示一小段蜡烛,再将其放入装水的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有什么变化。
(2)请幼儿思考:蜡烛在水是没发生什么变化,那么其他东西放入水中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观察了解实验用品。
(1)教师:请小朋友看看桌上放着什么实验用具和用品?(2)请幼儿观察:碗内的果珍、方糖、红糖各是什么样子(形状),什么颜色,什么滋味?(丰富词汇:结晶体、固体、粉末状) 3.开始做实验。
(1)让幼儿从上述三种食品中各取少许放在自己的小碗中,再加些热水。
(2)引导幼儿观察:不搅拌饮料,看看有什么变化?(提示:颜色怎样,滋味如何?)用食匙搅拌后,又有什么变化?然后让幼儿将自己配制的饮料喝完。
(3)请每组幼儿就以上问题展开议论,请几个幼儿小结,教师补充,同时学习“溶解”一词。
4.举一反三。
(1)教师提问:还有什么食品也是用开水冲泡解后饮用的?(2)教师提问:妈妈烧菜时用哪些东西使菜更有滋味?(丰富词汇:盐、味精、调味品)(3)教师提问:妈妈平时做家务时还使用哪些会溶解的东西呢?(如洗衣粉、肥皂等)5.教师小结:世界上有许多东西在一定条件下都会发生变化。
物质的溶解教案初中化学
物质的溶解教案初中化学
一、教学目标:
1. 理解溶解的定义和特点。
2. 能够区分溶解和悬浮的区别。
3. 掌握溶解的影响因素。
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相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溶解的定义、特点和影响因素。
难点:深入理解溶解与悬浮的区别。
三、教学内容:
1. 溶解的定义和特点。
2. 溶解与悬浮的比较。
3. 溶解的影响因素。
四、教学方法:
1. 案例分析法:通过讲解经典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特点。
2. 实验演示法:通过溶解实验演示,让学生亲自体验溶解过程。
3. 讨论交流法:让学生在小组讨论中探讨溶解的影响因素。
五、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一个生活中常见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溶解的概念。
2. 学习溶解的定义和特点,并对溶解与悬浮进行比较。
3. 实验演示:进行溶解实验演示,观察溶解过程。
4. 深入讨论:引导学生分组讨论溶解的影响因素,并通过小组展示交流。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
六、作业安排:
1. 完成课堂练习册上关于溶解的习题。
2. 撰写一篇关于溶解的实验报告。
七、教学反馈:
对学生在作业和实验中的表现进行评价,及时纠正错误,引导学生加强对溶解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2018-2019学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3课时)作业设计 (新版)浙教版
第5节物质的溶解(第3课时)课堂笔记1.溶质的质量分数(1)计算公式:溶液中的溶质的质量分数=(2)意义:溶质的质量分数常用来定量表示溶液的浓度,可以用小数或百分数表示。
溶质的质量分数越大,溶液中的溶质相对含量就越大,溶液的浓度也越大。
2.溶液的配制(1):计算所需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或体积)。
(2):用天平称取固体,用量筒量取液体。
(3):将溶质与溶剂混合,搅拌均匀。
3.溶液的稀释和浓缩(1)加溶剂稀释浓溶液:稀释前后,溶液中质量不变。
(2)用稀溶液稀释浓溶液:浓溶液中溶质质量+稀溶液中溶质质量=稀释后溶液中溶质质量。
(3)溶液的浓缩:浓缩前后溶液中质量不变。
分层训练A组基础训练1.欲使50 g10%的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一倍,可采取的方法是()A.再加5 g硝酸钾B.蒸发掉一半的溶剂C.加入50 g10%的硝酸钾溶液D.蒸发掉25 g水2.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一些操作步骤如图。
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④⑤①②③ B.①②③④⑤ C.③④①②⑤ D.②①④③⑤3.从10 g 10%的硝酸钾溶液中取出5 g,那么剩下的5 g硝酸钾溶液的质量分数为()A.1% B.90% C.10% D.11.1%4.m克硝酸钾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水分,直到有少量晶体析出。
在此变化过程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时间的关系,正确描述的是()5.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下列是某硝酸钾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6.已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克。
在该温度下将20克硝酸钾放入50克水中,充分搅拌,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A.24.0% B.28.6% C.31.6% D.40.0%7.(金华中考)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1)A、B、C三只烧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案
第五节 物质的溶解性教学目标:1.以食盐和蔗糖在水中的溶解为例,了解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 2.探究影响物质溶解能力的因素, 3.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以及对实验条件的控制 4. 以汽水为例,确认气体能够溶解在液体中,温度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教学重点:1. 物质的溶解能力是有限的2. 影响物质的溶解有多个因素实验器材:水槽,玻璃棒,酒精灯,烧杯,滴管,药匙,三脚架,石棉网 蔗糖,食盐,植物油,汽油,教学内容:一.物质的溶解幻:引入,两件满是油污的衣服,洗干净的实质是污垢能溶解,问学生如何洗干净? 生:可以用肥皂水洗,用洗衣粉溶液洗师:为什么不能用清水,而要用肥皂水,洗衣粉水洗,这节课我们来解答这个问题。
幻:探究实验1:蔗糖的溶解实验。
(学生完成)师:我们已经知道蔗糖能溶解在水中,其中的被溶解的物质是蔗糖,也被称为溶质,溶解蔗糖的水被称为溶剂板:溶质:被溶解的物质溶剂:溶解溶质的物质生: 食盐溶解在水中,溶质是 ?溶剂是 ? 白酒是酒精溶于水,溶质是 ?溶剂 ? 师:设问:板:物质的溶解能力与哪些因素有关呢?(提示:喝糖水,加热溶解的多;蔗糖能溶解,石头不溶解;油污不能溶于水,能溶于汽油)生:板:溶质的质量 溶剂的质量 溶质的种类 溶剂的种类 温度1.将1药匙蔗糖放入盛有20毫升水(用量筒量取)的烧杯中,并进行搅拌。
蔗糖能完全溶解吗? 2.逐渐增加放入水中的蔗糖,蔗糖是否能无限的溶解? 师:通过这两个现象,你能得出什么结论?生:板:(溶解基本性质)在一定条件下,物质能够溶解的质量是有限的 能不能师:对溶解能力的影响可能与以上五个因素有关,我们要探究的一个或几个因素的影响需设计实验用到的方法的方法是?生:控制变量法师:如下有同学设计一个实验,幻:探究实验2 (幻灯片展示)A , 将10克蔗糖(用天平称量)放入在20毫升水(用量筒量取)中并搅拌,能否溶解?能B , 将10克食盐(用天平称量)放入盛有20毫升水(用量筒量取)中,并进行搅拌,能否溶解?不能师:该同学研究的是哪个因素?生:溶质的种类师: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合理?为什么?生:合理,除溶质的种类不同,其中溶质的种类,溶剂的种类,水的质量,同杯水温度都相同师:本实验,你能得到什么结论?生:板:溶质的种类能影响物质的溶解能力师:我们来探究下一个因素温度的影响幻:探究实验3 加热溶解(学生完成)将实验1中蔗糖不能完全溶解的烧杯放在酒精灯上加热,蔗糖能继续溶解吗?现象:能溶解师:请学生根据现象得出什么结论?生:蔗糖的溶解能力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强板:外界条件(温度)(压强)幻:进一步实验发现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如:蔗糖)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弱 (如:气体,熟石灰)有些物质的溶解能力随着温度变化不明显 (如:食盐)总之,物质的溶解能力并不是固定不变的,它会随着外界条件(如温度)发生变化的 师:对于溶剂的种类,我请同学设计一个实验来探究,注意要用控制变量法。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
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工作总结、计划大全、策划方案、报告大全、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条据文书、作文大全、教案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work summaries, plan summaries, planning plans, report summaries, insights, speeches, written documents, essay summaries, lesson plan material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溶解度教案(优秀5篇)一个好的教学设计是一节课成败的关键,要根据不同的课题进行灵活的教学设计。
初中科学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物质的溶解
【建立假设】 不能无限制地溶解
【制订方案 】:
操作
现象
结论
20毫升水中加1药匙 蔗糖并搅拌
逐渐在水中增加蔗 糖的量
蔗糖全部溶解 部分蔗糖不溶解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 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无 限制地溶解
【思考 】在实验过程中,溶液的温度是否改变, 水的量是否改变?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
■ 饱和溶液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 种溶操质作的溶液叫这种溶现象质的不饱和溶液结。论
20毫升水中加1药匙 蔗糖并搅拌
逐渐在水中增加蔗 糖的量
蔗糖全部溶解 在一定的条件下,某
种物质在水中不能无 部分蔗糖不溶解 限制地溶解
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 某种溶质的溶液叫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
将汽水倒入杯子里,你看到了什么?
冒气泡
气泡是溶解在液体中的气体产生的。
对烧杯中的汽水进行加热,可看到什么现象?
看到的气泡越来越多
实验表明: 液体的温度越高,气体的溶解能力越弱
■ 物质溶解时,是从外界吸热还是放热呢?
实验表明:
如图所示,取两只烧杯,装入部 分水。用温度计测出水的温度, 读数是___2_0_℃__。
A.物质的溶解性有强有弱 B.在一定条件下,一定量的水中,物质不能无
限地溶解 C.溶解性大小只跟物质的性质有关,跟其他因
素无关 D.物质的溶解性是指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
的溶解能力
2.在闷热的夏天,池塘里的鱼大多浮在水面上,导
致这一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A.夏天的鱼特别喜欢在水面
( C)
B.夏天水温高,鱼到水面上可以凉快一些
物质溶解时,有的 会放热;有的会吸 热;有的既不放热 也不吸热。
1.5物质的溶解第3课时(PPT课件(初中科学)17张)
答:配制16%食盐溶液150千克,需要食盐24千克和 水126千克。
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1.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
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
1.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50克
3.配制50克质量分数6%的氯化钠溶液,结合实验回答下列问 题。 (1)用托盘天平称量__3__克氯化钠固体; (2)溶解时需要用到的仪器是_烧__杯__和玻璃棒; (3)下列操作中,会引起溶质的质量分数偏差的是__A_B__。
A.称量读数时天平指针偏左 B.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C.装瓶时洒出少量溶液
2. 根据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回答:25℃时,向下列4只盛有100克
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同质量的KCl固体,充分溶解。④中溶
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约为( A )
A.26%
B.29% C.35%
D.40%
溶液的质量分数越大,密度和浓度是否也越大呢? 是
硫酸的密度和硫酸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对照表(20℃)
密度
溶质质量分数= 实际溶解的溶质质量 实际形成的溶液质量=Biblioteka 溶解度100克+溶解度
及时巩固
1.将5克 KCl溶于95克水中,所得的溶液均分为三等份: ①每一份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__5_%___。 ②取出一份,向其中加10克水,KCl的质量分数为 _3_._8_%__。 ③另取一份,向其中加入2克KCl,溶液中KCl的质量分数为 _1_0_.4_%__。
(1)计算: 配制时所需氯化钠质量为_5_克__,所需水的质量体_4_5积_克__4。5mL
(2)称量和量取: 用_托__盘___天__平__称取所需氯化钠质量,放入_烧__杯__中。用 _量___筒__量取所需的水。
《溶解》幼儿园教案
《溶解》幼儿园教案《溶解》幼儿园教案1【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比较、探究的过程,使幼儿了解物质的溶解现象。
2、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异议,激发幼儿积极探索的欲望。
3、鼓励幼儿大胆讲述自己在实验中看到的现象,培养幼儿表达能力和倾听能力。
【活动准备】水,一次性透明杯子若干,小石头块苦干,盐、奶粉和方糖若干、筷子和小勺,人手一份记录表。
【活动过程】一、直接引题:教师提出“溶解”现象:1、出示方糖,请小朋友猜一猜,方糖放到里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2、幼儿操作(1):请小朋友把方糖放到水里用力搅拌,会有什么变化?能够从水里取出来吗?(老师出示记录表并示范做记录)3、请幼儿品尝糖水。
4、老师解释“溶解”现象:糖放到水里能取出来吗?我们可以用一个词表示,叫“溶解”,溶解在水中。
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能溶解在水中呢?二、幼儿自己探索“溶解”现象:1、师:老师准备了三样材料,认识它们吗?请一幼儿帮忙介绍这三份材料。
老师今天要请小朋友用它们来做一个实验。
在做实验之前请小朋友猜一猜,这三样材料放到水中,经过搅拌,它们会有什么样的变化?2、出示记录表介绍记录表并讲解记录方法:如果能从水中取出来的我们用(→)符号表示,不能取出来的用(↓)表示。
三、幼儿操作(2)师:现在请小朋友把自己猜想的结果记在记录格中。
(幼儿活动,教师观察):老师发现小朋友的记录有不一样,我们怎么样才能知道谁猜的是对的呢?幼:做实验试一试。
四、师:请小朋友分别把这三份材料放到杯子中,并且用筷子搅拌搅拌,看看会有什么有趣的现象发生。
幼儿活动,教师指导。
石头会化吗?盐和奶粉会怎么样呢?(请幼儿把看到的现象讲述出来)交流:1、请小朋友说说实验结果和你猜想的结果是一样吗?哪个不一样?2、小朋友之间的实验结果有没有不一样的呢?哪个实验不一样?五、教师小结:通过做实验,我们知道了不同的物质入进水中会有不同的现象发生。
石头放进水中会沉下去;奶粉放进水中,会改变水的颜色;盐放进水中最后不见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 题
第5节 物质的溶解(第三课时) 施教时间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理解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涵义,能熟练进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2、知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并能熟练进行相关的计算。
3、能根据所学相关内容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重 点 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难 点
溶液的配制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课件辅助; 2.药品:氯化钠、水、 3.仪器:烧杯 玻璃棒、天平、量筒
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问题探讨
课前预习: 1、饱和溶液的定义为:。
2、溶解度的定义为:。
3、影响物质溶解度的内因是 ,外因是 。
4、影响物质溶解快慢的因素有 。
5、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
6、 (1)t 3℃时A 的溶解度为
(2)P 点的的含义
(3)N 点为 ,可通过
, 的方法使它变为饱和 (4)t 1℃时A 、B 、C 、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
学教合作: 合作探究
合作探究反馈
一、溶质质量分数的定义 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溶质的质量与溶液的质量之比。
计算公式:
%100%100⨯+=⨯=溶剂质量
溶质质量溶质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溶质的质量分数 表达式为:%100%100%⨯+=⨯=剂
质质液质m m m m m a 对于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的计算,要抓住溶液稀释或浓缩前后,溶质的质
量总是不变这一点,等式关系如下:
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分数×稀溶液中溶质
的质量分数
表达式为:质稀稀液浓浓液m a m a m =⨯=⨯%%
对于某一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来说,有以下关系:(S 为该温度下的溶解度)
%100100
%⨯+=S S a 0 t 1 t 2 t 3 N t S P A B C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问题
(1)溶液稀释的方法:增加溶剂或加入低浓度的较稀溶液。
(2)浓液浓缩的方法:加入溶质、蒸发溶剂、或加入高浓度溶质的溶液。
(3)溶液稀释和浓缩时,要特别注意在稀释和浓缩前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保持不变。
(4)由于液体称量比较麻烦而用量筒量取体积比较方便,所以计算时有时会
涉及溶液的体积,这时要通过密度公式来进行计算。
(5)溶质的质量是指形成溶液的那部分溶质,没有进入溶液的物质不在考虑
范围之内。
关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的四大类型:
①已知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求溶质的质量分数;
②计算配制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溶液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③已知溶解度,求此温度下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计算;
④溶液稀释或浓缩和配制问题的计算。
溶液的配制
实验目的: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实验用品: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药匙。
实验步骤: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保存
①计算配制50克质量分数10%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需氯化
钠5克,需水45克。
②用托盘天平称量5克氯化钠,倒入烧杯中。
把水的密度近似看成1克/厘米
3,用量筒量取45毫升水,倒入盛有氯化钠的烧杯里。
③用玻璃棒搅拌,使氯化钠溶解。
④把配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盖好瓶塞并贴上标签(标签中应包括药品的
名称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放到试剂柜中(标签向外)。
注:若溶质为液体,则步骤(2)称量改为量取,将液体质量换算成体积用量
筒量取。
将把浓溶液稀释成稀溶液,还可以再浓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更稀的溶液。
学教典例:
例1:农业生产中常用溶质质量分数为16%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对该溶液理解正确的是()
A、溶液中含氯化钠16克
B、溶液质量为100克
C、每100克溶液中含氯化钠16克
D、每100克水中含氯化钠16克
例2:稀释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克/毫升)的浓硫酸配制500毫升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密度为
1.14克/毫升),稀释时需用的水的体积约为()
A、436.8毫升
B、453.7毫升
C、456.0毫升
D、458.3毫升
学教评测:
实验室要配制50克溶质质量分数20%的硝酸钾溶液,现有25克溶质质量分数为40%的硝酸钾溶液、2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硝酸钾溶液及足够多的硝酸钾晶体和蒸馏水,请选用上述的药品,设计三种配制方案填入下表。
配制方案(只要说明配制时所需的各种药品及用量即可)
方案一
方案二
方案三
作业布置配套作业本
板书设计1、溶质的质量分数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质的质量/溶液的质量×100%
m
a% =质
m液×100%=
m质
m质+m剂×100%
推导公式:m质=m液×a% ,m液= m质/ a%
2、溶质的质量分数与溶解度之间的关系:
一定温度下的饱和溶液中,
3、一定质量分数的溶液的配制: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
浓溶液稀释和稀溶液浓缩的计算:溶液的稀释或蒸发浓缩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
即浓溶液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稀溶液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