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及价值选择——以荆楚理工学院为例
第21卷第6期Vol.21No.6荆楚学刊Academic Journal of Jingchu 2020年12月Dec.2020收稿日期:2020-11-01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20年度重点课题(2020GA043);荆门市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20年度立项课题(JMG2020009)作者简介:余敏(1980-),女,湖北枣阳人,荆楚理工学院学校办公室讲师,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王海蓉(1978-),女,湖北当阳人,荆楚理工学院教务处讲师,硕士,主要从事俄语教育研究。
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践路径及价值选择———以荆楚理工学院为例余敏a ,王海蓉b(荆楚理工学院a.学校办公室;b.教务处,湖北荆门448000)摘要: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现阶段推进转型发展仍然是应用型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的新任务。
基于对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的制度环境、发展现状的归纳分析,结合荆楚理工学院在办学定位、专业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的实践探索,提出坚持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价值导向,构建校企协同育人的价值取向,树立“创新+应用”的价值引领,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和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实践路径;价值选择中图分类号:G648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0768(2020)06-0057-05近年来,我国经济转型升级发展持续推进,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2014年3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出台,初次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等学校转型发展,标志着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正式起步。
2015年10月,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型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主要任务以及推进机制和配套政策。
高校转型发展心得体会
高校转型发展心得体会高校转型发展是当前高等教育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高校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
在我所学习的过程中,我积极参与了高校转型发展的相关研究与实践,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与老师、同学们的深入交流,我深感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在这个过程中,我有幸从中获得了一些心得体会。
首先,高校转型发展需要深刻认识时代变革的内外因素。
高校转型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过程,它需要高校内外部因素的相互作用。
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日新月异、科技创新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高校作为培养人才和科学研究的重要场所,也不能置身事外。
高校需要深入了解社会需求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紧跟时代潮流,及时进行内外部环境分析,找准转型的方向和路径。
同时,高校也需要思考自身存在的问题和矛盾,切实认识到改革和创新的迫切性。
只有深刻认识到时代变革的内外因素,才能够有效地推进高校的转型发展。
其次,高校转型发展需要积极拥抱信息时代的变革。
信息时代的到来,为高校转型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机遇。
面对信息时代的变革,高校需要把握科技创新的方向和重点,加强信息技术的应用和研究。
高校可以建立自己的在线平台,推动网络教学和远程教育的发展,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突破传统的时间和空间限制,提供更加灵活便捷的学习方式。
同时,高校也要积极发展在线教育和数字化教育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益。
拥抱信息时代的变革,使高校能够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加快转型发展的步伐。
再次,高校转型发展需要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
创新是高校转型发展的核心能力,也是高校走向未来的关键所在。
高校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思维,营造创新的育人环境,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高校也应该重视人才培养的创新和实践之外的要素,搭建多样化的培养平台,拓宽专业和学科的边界,培养跨专业、跨学科的综合能力,为未来社会发展培养更加全面的人才。
只有培养创新人才和创新能力,才能够使高校转型发展在创新的推动下实现更大的突破与提升。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解析
2015年11月16日 17:52教育部网站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
以下为权威图解和全文大放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
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衡水学院转型发展试点五年建设方案
衡水学院转型发展试点五年建设方案为加快推进学校向应用技术型转型发展,促进学校更加直接、有效地为地方产业发展、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应用性强的技术技能人才,提高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根据教育部《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河北省教育厅关于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以及《衡水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按照学校和衡水市政府关于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制定衡水学院转型发展试点五年建设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高等教育规律,以培养地方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立足地方,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出应用,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学科专业建设、产学研合作,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推进内涵建设,把学校建成富有特色的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
二、基本原则(一)坚持顶层设计、综合发展的原则结合学校自身建设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实际,科学制定学校顶层设计,增强转型发展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和协调性,认真开展调研论证,统筹规划学校的整体转型发展,促进学校改革发展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二)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的原则按照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对院系实行分类管理,科学定位不同院系的学科专业建设方向与任务、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
在科学定位的基础上,扩大院系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培养应用技术人才的能力。
(三)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的原则遴选部分试点院系和专业(集群)先行先试,分层推进,探索应用技术型人才培养模式及推进校企结合、产教融合的路径,引领学校整体转型。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学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升学校服务地方经济建设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能力,最终实现学校整体转型。
三、建设目标在3-5年内,实现以下目标:(一)办学规模目标——到2020年普通全日制在校生规模稳定在13000人,其中,本科生11000人,来自中高职优秀毕业生的招生逐步达到15%以上,选拔招收优秀在职技术技能人才的比例逐步达到5%以上。
《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
2015年11月16日 17:52教育部网站日前,教育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印发《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
以下为权威图解和全文大放送!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发展改革委、财务局: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以下简称转型发展)的决策部署,推动高校转型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
一、重要意义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为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但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人才供给与需求关系深刻变化,面对经济结构深刻调整、产业升级加快步伐、社会文化建设不断推进特别是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施,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更加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毕业生就业难和就业质量低的问题仍未有效缓解,生产服务一线紧缺的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尚未完全建立,人才培养结构和质量尚不适应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要求。
积极推进转型发展,必须采取有力举措破解转型发展改革中顶层设计不够、改革动力不足、体制束缚太多等突出问题。
特别是紧紧围绕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新万众创业、“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找准转型发展的着力点、突破口,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为学习者创造价值的能力。
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增强对转型发展工作重要性、紧迫性的认识,摆在当前工作的重要位置,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二、指导思想和基本思路1.指导思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重大决策,主动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驱动发展,坚持试点引领、示范推动,转变发展理念,增强改革动力,强化评价引导,推动转型发展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全面提高学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及路径
地 方本 科 院校 向应 用型 高校转 型发展 的意 义及 路 径
4 . 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构建的客观要求
认识误区。其次, 要认识到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必要性 ,
当前, 我国的社会现实发展需要大量的高级 构建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体系培养各级各层的职业人 实践决定认识,
3 . 服务地方经济及社会发展
大学具有人才培养、 科学研究、 社会服务、 文化传承创新 等四项职能, 这四项职能可以通用任何类型 、 层次的高校, 但
是不同类型、 层次 的高校对于这 四项的侧重点是各不相 同
毫不相关的, 教 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 另一方面, 是社会用人单位找不到 的。而高校的这四项职能也不是泾渭分明、 服务 、 传承创新的因素, 同样其他职能中也体现 合适的工作人员。正是这种供需错位结构性失业导致大学 学中有科研、 生就业难与社会用工难 , 解决之道就是将社会单位用人需求 其余的因素。但是这四项职能中只能由培养的学生来衡量, 与高校人才培养 目 标紧密联系起来, 高校按照社会用人单位 也就是说学生是衡量高校唯一可靠 的尺度。这里的学生是 他们对社会的服务贡献大小 的需求进行人才培养, 只有这样 ,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 走上社会从事社会工作的学生 , 结构性失业问题。当前 , 地方本科院校只有为地方经济社会 是衡量高校职能的唯一标准。高校社会服务职能是 由高等
一
由于相关机构的护理人员专业程度不够, 而且中医药高校培 养的中医护理方向的人才方面也比较匮乏 , 高校也很少进行 专业的中医护理培训和实践 , 因此该方向毕业的学生工作时 大多选择了西医, 这使得中医临床上的专业护理人员供不应 求” 。通过上面的事例可以看出E h 于种种原因当前社会
到7 6 5万人, 比2 0 1 5 年增加 1 6 万人 , 创历史新高 , 大学生就 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整体转型实施方案
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整体转型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教发〔2015〕7号) 和《自治区教育厅发展改革委财政厅关于开展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宁教高〔2016〕83号)精神,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办公室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向应用型转变试点工作的通知》要求,结合学院实际情况,在充分调研、分析、论证的情况下,特制定宁夏大学新华学院整体转型实施方案。
一、转型基础,一,办学概况宁夏大学新华学院作为自治区第一所独立学院,是由宁夏大学按照新机制、新模式举办的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学历教育的高等学校。
学院成立于2002年3月,2004年1月教育部正式予以确认。
学院位于宁夏银川市西夏区贺兰山西路,毗邻宁夏大学。
学院坚持“依托宁大、整合资源、创新机制、突出特色”的办学方针,充分发挥独立学院办学的灵活机制,以培养理论基础扎实、实践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就业创业能力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己任,以重视基础、突出应用、强化实践、注重创新的本科教学原则,探索出了“平台+模块”的课程体系;逐步形成了“体制有保证,专业重应用,管理出成效,毕业好就业”的办学特色。
1学院设有文学、工学、理学、管理学、法学、教育学、艺术学等7大学科门类25个本科专业,拥有校区3个,教学、行政用房建筑面积近10万平方米,建有综合体育场2处,室内活动中心2个,大学生生活中心1个,教学用计算机教室、多媒体教室、语音室等50个,图书阅览中心2个,馆舍面积3000平方米,藏书22大类近55.2万册。
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在校生6700余名。
学院现有教职工490余人;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学位人员占65.7%;专职教师350人,副高以上职称占60,。
学院力求与国际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接轨,积极拓展国际学术合作渠道。
先后与台湾铭传大学、台湾朝阳科技大学、英国朴茨茅斯大学、美国纽约电影学院、澳大利亚堪培拉大学、日本现代经济研究所、美之旅(北京)国际教育文化交流中心、泰国博仁大学、埃及巴德尔大学等实现合作培养。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说明版
关于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征求意见稿)为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高高等教育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现就开展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总体思路1.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按照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实行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以培养产业转型升级和公共服务发展需要的高层次技术技能人才为主要目标,以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主要路径,通过试点推动、示范引领,引导和推动部分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类型高校转型发展,促进地方高等教育更加直接、有效地为产业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管理创新服务。
2.基本原则。
——坚持试点先行、示范引领。
确定一批试点高校和专业集群向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转型发展。
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形成促进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体制机制并逐步扩大试点范围,全面提高地方高校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坚持需求导向、分类推进。
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按照经济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求,科学定位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类型、科学研究任务、主要服务面向、质量标准要求,扩大应用技术类型高校办学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进步的能力、为区域发展创造人才红利的能力。
——坚持顶层设计、综合改革。
借鉴近年来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改革的成功经验,加强顶层设计,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充分发挥省级政府在改革中的统筹作用,扩大省级政府发展应用技术类型高等教育的统筹权,促进区域内高等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
3.总体目标。
力争用5年左右的时间,实现以下目标:——建成一批地方本科转型示范学校。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
第40卷 学术专刊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6月 新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路径探析———以成都工业学院为例*刘 薇,罗 刚,胡 煜(成都工业学院,四川成都611730)摘 要:成都工业学院是四川省教育厅、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共建的第一所地方本科院校,学校坚定应用型发展道路,探索解决长期制约产教深度融合的难点痛点,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抓牢八个坚持,初步实现整体转型。
关键词: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成都工业学院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074(2019)S1-0242-03基金项目:四川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新建院校改革与发展研究中心课题(XJYX2017B03)作者简介:刘 薇,女,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罗 刚,男,成都工业学院教授。
胡 煜,男,成都工业学院助理研究员。
成都工业学院始建于1913年,是辛亥革命后四川省举办的第一所实业学校,也是陈毅元帅的母校。
学校一直坚守成都本土,主动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凭借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办学实践、转型发展的决心和定力、抢抓机遇的敏锐与勇气,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根本,以体制机制改革为突破,通过一系列改革和探索,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坚持把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办应用型大学作为转型发展的核心目标2015年8月,《成都工业学院章程》经教育厅核准,明确了“以质量和特色为立校之本,立足成都、服务四川、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依托行业优势,以培养具有现代职业素养、适应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和行业技术进步的基层应用性工程技术人才为目标,致力于建设一所特色鲜明的地方高水平应用型高等学校”的办学定位,并逐步确立了“根植地方,魂在应用,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应用型本科办学思路。
同年学校还出台了《成都工业学院全面深化综合改革指导意见》,明确了七个方面二十八项主要任务和十大保障措施,并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目标,改革方案突出了学校改革的整体性、系统性、一致性。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社会支持
加强校企合作
通过校企合作,为地方本科院校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资源,增 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发挥行业协会作用
鼓励行业协会参与地方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为院校提供行业动 态、职业标准等方面的支持。
营造良好社会氛围
通过宣传和推广,提高社会对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认识和支 持,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经费保障
设立专项资金
01
设立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专项资金,确保转型发展过程中
各项工作的经费投入。
多渠道筹措资金
02
通过政府、企业、社会团体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为地方本科
院校的转型发展提供充足的经费保障。
加强经费管理
03
建立科学的经费管理制度,确保经费使用的透明度和效益,提
高资金使用效率。
资源保障
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传 统学科已经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 需求,地方本科院校需要适应市 场需求,加强应用型专业的建设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
转型发展的探索
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已经开始了 转型发展的探索,开设了一些 新兴专业,加强了实践教学,
开展了校企合作等。
师资队伍的建设
地方本科院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 也进行了一些探索,引进了不少高 层次人才,加强了教师队伍的培养 和管理。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
2023-11-10
目录
• 引言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现状及问题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策略与路径 •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保障措施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引言
背景介绍
地方本科院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大 量人才。
本科院校的转型发展与办学定位研究
**本科院校的转型与办学定位研究 -摘要:部分**本科院校应通过转型进一步明确**种办学定位,目标定位:应用技术型大学;类型定位:现代高等职业教育;性质定位:应用技术型;办学层次定位:以本科教育为主、以专业硕士为辅;服务面向定位:服务地方(区域)经济和、服务地方(区域)技术积累和技术创新、服务学生成长成才;人才培养定位:培养高素质应用技术技能型人才;科学研究定位:服务地方的应用性科学研究;学科专业定位:建设与地方密切相关的应用型学科专业体系。
关键词:**本科院校;转型;办学定位高校确立合理的办学定位极为重要,潘懋元教授指出:“和的一个基本问题是:如何引导与建设相适应,使高等学校合理分类、科学定位与特色"[1]。
刘献君教授也指出:“系统是大系统的一部分,每一所高等学校都是整个系统的一部分,办好高等学校的前提和基础同样是定位”[2].**本科院校尽早确立合理的办学定位,有利于学校找准自身在区域系统和系统的位置,有利于府主管部门实施分类管理和分类指导,有利于学校明确自身的方向、目标和树立自身的品牌效应,有利于公众提高对学校的整体认识和市场认可度。
一、**本科院校的转型ﻭ我国**本科院校是地方高校转型和应用技术大学综合的主体,截至目前,我国**本科院校共有421所[3],占我国本科高校的四分之一。
ﻭ**本科院校的转型首先是高校的自发行为,具体时间大约在2021年至2021年,诸如**理工学院、黄淮学院等学校在从专科向本科“蜕变”过程中,结合当时国家“经济转型升级"而提出了**本科院校“转型说”。
2021年底,**袁贵仁部长在考察状况时,发现遭受欧债危机影响较小的德国、瑞士、荷兰、芬兰等国科技大学都比较发达,且该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质量普遍高于研究型大学,这正是我国众多**本科院校未来的方向.2021年2月,**规划司正式启动“地方高校转型和应用科技大学试点研究”工作,五大研究项目之一就是“地方高校转型工程研究”,从此,“地方高校的转型”作为一个专有名词正式进入学术视野和方文献.2021年9月,全国应用技术大学(学院)联盟、地方高校转型研究中心在**职业技术师范大学成立。
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
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案例名称:智慧课堂——利用数字化技术提升教学质量背景介绍: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已成为必然趋势。
某高校为了提高教学质量,引入了数字化技术,并逐步实现了智慧课堂的建设。
该智慧课堂采用先进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
具体实施方案:1. 建立数字化教学平台:学校采购了专业的数字化教学平台,为学生提供了线上学习空间。
平台支持课程资源的上传、下载和共享,便于师生间的交流与互动。
2. 开发智能化教学工具:为了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学校自主开发了多种智能化教学工具,如作业提交系统、学习笔记记录、课程视频自动评价等。
这些工具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引入在线互动教学:学校引入了在线互动教学功能,教师可以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实时互动,及时解答学生的疑问。
同时,学生也可以通过平台与其他同学进行交流,分享学习心得。
4. 建立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学校建立了数据收集与分析系统,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跟踪和分析。
通过数据反馈,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教学策略。
实施效果:1. 提高教学质量:智慧课堂的引入,使得教学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学生反馈表明,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
2. 增强师生互动:在线互动教学的引入,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教师能够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3. 提升学生满意度:学生对智慧课堂的满意度较高。
通过数字化教学平台,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同时也能享受到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
总结:该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的成功实施,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增强了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
数字化教学平台的引入,使得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了明显改善,同时也为学生提供了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和互动式的学习体验。
这一案例为其他高校教育数字化转型提供了有益的参考和启示。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思考与实践示例文章篇一:哎呀呀,我一个小学生哪懂什么“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这么高大上的事儿呀!不过,老师既然让咱们思考思考,那我就试着说一说。
你想啊,高校,那可是大哥哥大姐姐们学习知识、准备走向社会的地方。
现在说要转型发展,就好像我们玩游戏要换个新玩法一样。
比如说,以前高校可能更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就像给学生们一堆厚厚的书本,让他们不停地背啊、记啊。
可现在要转型,是不是就得像我们做手工,不光要知道怎么做,还得真的动手做出来?那应用型高校转型,不就是要让大哥哥大姐姐们学到的东西能马上用到实际生活中吗?这就好比我们学骑自行车,光知道怎么骑的道理可不行,得真的骑上去,摔几个跟头,才能学会嘛!我想问问,转型之后,高校的老师们会不会也有新的教学方法呢?是不是不再只是站在讲台上讲个不停,而是带着学生们一起去做项目、搞实践?这就像我们上体育课,老师不再只是说怎么跑怎么跳,而是和我们一起跑一起跳。
还有啊,学校的课程设置是不是也得大变化?多一些像工厂实习、社会实践这样的课程,少一些纯理论的课程。
这难道不像我们吃饭,不能总是吃一样菜,得各种菜都来点,营养才均衡嘛!再想想,那些大哥哥大姐姐们,他们能适应这样的变化吗?他们会不会觉得压力更大了?还是会觉得这样更有意思,能学到真本事?对于社会来说,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好了,是不是就能培养出更多能马上为社会做贡献的人才?就像给社会这辆大汽车加上了更有力的发动机!反正我觉得,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件大事,也是件好事。
能让大哥哥大姐姐们学到更多有用的东西,以后能在社会上大展身手!哎呀呀,“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这对我这个小学生来说,可真是个超级大难题呢!但我还是想试着说一说。
你想想,高校就像是一个大大的知识工厂,以前可能生产的东西比较单一,现在要转型啦,就像是这个工厂要重新装修,换机器,还要换生产的东西。
这到底是为啥呢?比如说,我们的社会发展得可快啦,需要的人才也不一样啦。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及路径
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的意义及路径
吴中波;李洋
【期刊名称】《黑龙江高教研究》
【年(卷),期】2017(000)009
【摘要】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是顺应当前社会发展的需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这是解决当前大学生结构性失业的重要举措,是满足当前社会对应用型人才的刚性需求,是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实要求,是当前构建中国特色职业教育体系的必然要求.推动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要通过转变思想观念、强化新型师资队伍建设、构建特色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健全规章制度这四条路径来实现.
【总页数】3页(P88-90)
【作者】吴中波;李洋
【作者单位】吉林警察学院法律系,吉林长春130117;《现代教育科学》编辑部,吉林长春13002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6
【相关文献】
1.地方本科院校建设应用型高校的转型路径研究 [J], 陈光磊;张婕
2.试论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的基本路径——保山学院政治学院转型发展调研报告[J], 羊许益;关阳
3.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研究——以安康学院为例 [J], 胡景乾
4.应用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转型发展的路径 [J], 李晓玲
5.应用型高校教学督导工作转型发展的路径 [J], 李晓玲;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一、概述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推进,地方本科高校在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同时,也遭遇了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挑战。
转型发展成为了这些高校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指的是高校在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下,主动调整自身的办学定位、教育理念、学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等,以适应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升服务地方发展的能力。
这一过程中,地方本科高校也暴露出许多问题,如定位不清、特色不明、资源配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等。
深入研究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策略,对于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提升地方本科高校办学水平和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分析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现状和问题,探讨其转型发展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提出相应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和评价,本文试图构建一个较为完整的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问题研究的理论框架,为地方本科高校实现转型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同时,本文也期望通过实证研究,深入了解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实际状况,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政府和高校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
1.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地方本科高校作为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
一方面,地方本科高校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成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地方本科高校在办学定位、学科专业结构、师资力量、实践教学环节等方面存在的问题逐渐凸显,亟需进行转型发展以适应新时代的需求。
国家政策的推动是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重要背景。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地方本科高校向应用技术型大学转型,为地方经济发展培养更多高技能人才。
例如,教育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联合印发的《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明确指出,要推动高校分类发展和内涵特色发展,加快建立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和社会服务能力。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
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与应对近年来,随着国家高等教育大力推进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的迅速变化,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转型发展的迫切需求。
然而,这一转型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需要地方本科高校采取相应的应对措施。
本文将就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问题以及应对之策进行探讨。
首先,地方本科高校在转型发展过程中面临着办学理念转变不彻底的问题。
由于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注重知识传授与应试教育,过分强调教育的功利性和应试导向,缺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教育理念。
因此,地方本科高校需要借鉴国外高校的先进经验,加强对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推动办学理念从“重知识、轻技能”向“知识与技能相结合”转变。
其次,地方本科高校面临着教学体系与课程设置不合理的问题。
在传统的教学体系中,地方本科高校依然沿袭着教师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过于孤立,缺乏学科交叉融合和综合实践项目的深入开展。
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需要进行教学体系的改革,引入创新教学方法,增加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设置,加强与企业合作的实践教学项目,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
第三,地方本科高校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存在着人才结构不合理的问题。
长期以来,地方本科高校的师资队伍主要由教龄较长的中老年教师组成,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严重失衡,缺乏年轻、高学历、专业水平较高的教师。
为了应对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应该加强对青年教师的培养和引进,改革教师职称评定机制,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教学水平,并加强教师与企业、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提升教师的实践经验和科研能力。
此外,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还面临着与企业紧密合作的不足。
地方本科高校与企业的合作程度不高,缺乏产教融合的深度。
要解决这一问题,地方本科高校需要主动与企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开展双向选择、互利共赢的合作模式,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和市场需求,调动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提高培养质量和学生就业竞争力。
石家庄学院转型发展试点工作方案(最终稿)
第一部分现实基础石家庄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的国有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石家庄市唯一一所市属本科高校。
学校现有15个学院,50个本科专业,全日制在校生17000余人,专任教师826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09人,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630人;高级职称教师369人,其中教授102人。
学校现有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本科教育创新高地2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品牌特色专业4个,省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2个,省级重点发展学科4个;学校建有200余个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有国家动漫产业发展(石家庄)基地人才培养中心、省高校微生物制药应用技术研发中心等数十个人才培养基地和研发中心。
几年来,学校紧紧围绕应用型办学定位,转变教育思想观念,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强软硬条件建设,推动学校转型发展,学校的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办学特色日益凸现,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社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日益提升,呈现出活力迸发、蓬勃兴旺的良好态势。
一、办学定位准确,发展思路清晰(一)学校对转型发展的思想认识1.对学校应用型发展的初步认识升本之初,学校客观分析了全国高等教育的结构和学校所处的层次、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环境、新建本科院校的发展态势和社会对人才的素质要求,针对举办本科教育经验缺乏、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契合度不够等问题,开展全校范围内的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了学校面临的迫切任务是实现“两个转型”,即实现从专科层次向本科层次、从以教师教育学科为主向应用型学科为主的多科性本科高校的转型。
随后更进一步认识到,“两个转型”不仅仅是形式上建一所多科性应用型本科大学,更是办学理念与办学方式的重大转变。
2.对学校应用型发展的客观定位学校研究编制的《石家庄学院“十一五”发展规划及2015年展望》明确提出,学校的发展定位是地方性、教学型、应用型、多科性;到2010年,把学校建成以培养地方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主、具有一定学科优势和特色的地方性、教学型普通高等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基本思路是“巩固基础学科,大力发展工程和应用性学科,打造社会科学精品学科,探索和实践教师教育体系特色”。
师范专科的转型发展方案
师范专科的转型发展方案一、师范专科的发展现状分析师范专科作为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重要机构,在我国教育体系中具有重要地位。
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师范专科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
首先,师范专科的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存在教学资源不足、师资力量薄弱等问题;其次,师范专科的师生规模较小,办学条件有限,无法满足教育需求;再次,师范专科教育与社会需求脱节,教育教学模式陈旧,师范专科毕业生就业率较低。
二、师范专科转型发展的重要性师范专科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师范专科是培养中小学教师和教育管理人员的重要基地,其发展水平直接关系到我国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数量;其次,师范专科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转型发展将促进整个教育体系的升级和改善;再次,师范专科的转型发展可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专业能力,促进其毕业生就业率。
三、师范专科转型发展的关键方向1. 调整学科设置,优化课程结构。
师范专科应根据未来教育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调整学科设置,优化课程结构,引入前沿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提升教育质量。
2. 提升师资队伍素质。
师范专科应加大对师资队伍的培训和引进力度,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
3. 强化实践教学环节。
师范专科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4. 加强与社会的对接。
师范专科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联系和合作,开展产学研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四、师范专科转型发展的具体措施1. 制定转型发展规划。
师范专科应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和教育需求,制定专门的转型发展规划,明确发展目标和路径,确保转型发展的顺利进行。
2.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师范专科应适当增加资金投入,完善教学设施和实验条件,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学习体验。
3. 拓展教学资源渠道。
师范专科应积极拓展教学资源渠道,与其他高校、教育机构和企业建立合作关系,引入优质教学资源和实践机会。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全球信息化的发展,数字化已逐渐成为高等教育领域中的重要趋势。
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将传统的教育方式与现代科技相结合,利用数字化技术来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体验。
本文将探讨高等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意义、挑战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数字化转型的意义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对教育领域有着深远的意义。
首先,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可以打破时空限制,学生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网络进行学习。
无论是在校园内还是在家中,学生都可以获得丰富的学习资源和学习机会。
其次,数字化技术提供了更加个性化的学习方式。
通过智能化教育平台和学习软件,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需求和兴趣设计个性化的学习方案,提高学习的针对性和效果。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可以促进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在线平台进行即时沟通和互动,拓宽了学生获取知识的渠道,加强了师生之间的联系。
二、数字化转型的挑战尽管数字化转型给高等教育带来了诸多好处,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数字化转型需要大量的投资。
建设和维护智能化教育平台以及购置数字化教育设备都需要巨额资金,这对于一些财力有限的高校来说可能是一个障碍。
其次,数字化转型需要教师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教育理念。
很多老师对数字化技术并不熟悉,需要进行培训和学习。
此外,数字化转型还涉及到课程资源的开发和教学内容的更新与调整,这对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理念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数字化转型的发展方向为了推动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首先,高校应该增加数字化教育设备的配备,建设完善的智能化教室和实验室,提供全方位的数字化学习环境。
其次,高校可以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技术支持,提高教师掌握数字化技术的能力。
同时,高校可以鼓励教师开展数字化教学和课程资源的研发,提高教学质量。
另外,高校还应与科技企业和互联网平台建立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数字化教育的发展。
通过各方的努力和共同协作,高等教育的数字化转型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前景。
院系转型发展实施方案
院系转型发展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高校院系也需要不断调整和转型,以适应社会的需求和发展趋势。
本文将就院系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进行探讨,希望能够为各高校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首先,院系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从内部建设着手。
高校院系应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学术水平和教学能力,培养一支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院系转型发展的基础。
此外,还要加强科研力量,引进高水平的科研团队,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院系的科研实力。
其次,院系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注重学科建设。
高校院系应根据社会需求和自身优势,调整和优化学科结构,发展具有特色和优势的学科方向,提高学科建设的质量和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学科交叉和融合,培养具有跨学科背景的人才,推动学科创新和发展。
此外,院系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还需要注重教学改革。
高校院系应加强教学管理,优化课程设置,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同时,还要加强实践教学,推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最后,院系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注重与社会的对接。
高校院系应加强与社会各界的合作,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为社会提供高水平的人才和科技支持。
同时,还要加强与企业的合作,开展校企合作,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和就业机会,促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对接。
综上所述,院系转型发展的实施方案需要从内部建设、学科建设、教学改革和与社会的对接四个方面进行综合考虑和实施。
只有全面推进这些方面的工作,才能够真正实现院系转型发展的目标,为高校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希望各高校能够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符合自身特点的院系转型发展实施方案,推动高校院系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校转型发展方案与意义
当前,新一轮工业革命加速发展,我国进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时刻,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迫切要求加快培育发展新动力,实现更多依靠创新驱动、更多发挥先发优势的引领型发展。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将创新发展作为五大发展理念之首,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战略,打造中国经济的升级版,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步伐,迫切需要加快应用技术人才培养,推动形成科学合理的教育结构和人力资源结构。
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就是要更好地促进这些高校直接面向地方和行业发展需求培养人才,更好地提升学习者的技术技能、就业质量、创业能力并奠定其长期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使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和学习者发展创造更大价值,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有力的支撑。
当前,我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并向普及化发展,但高等教育结构性矛盾突出,同质化倾向严重。
一些本科院校在办学定位和办学思路上脱离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专业设置、课程教材、人才培养结构和培养模式同产业发展实际、生产和创新实践脱节,办学封闭化倾向突出,有些甚至出现了就业难、招生难并存的现象。
要破解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结构性矛盾,必须加强顶层设计,实行高等教育分类改革,解决部分地方高校的办学定位问题,引导这些高校走与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技术进步融合发展之路,推动高等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和质量提升,全面增强地方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记者:引导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的主要思路是什么?
答: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方式。
《指导意见》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系统总结了近年来高校改革发展实践、吸收借鉴了发达国家先进经验。
转型发展的思路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明确政策导向。
转型的关键是明确办学定位、凝练办学特色、转变办学方式。
基本要义是已有普通本科高校的转型发展,是办学思路、办学定位和办学模式的调整,不是“挂牌”、更名或升格。
文件牢牢把握这一政策导向,引导高校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把办学定位转到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上来,转到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上来,把办学模式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形成科学合理的高等教育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是重视制度建设。
引导地方高校转型发展,关键是要着力解决转型发展过程中“束缚过多、动力不足”的问题,通过体制改革激发地方和高校改革创新的积极性,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加快高等教育结构调整,推动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沟通衔接。
文件既立足于在学校层面引导试点、形成示范,也立足于在制度层面通过试点推进整体性的体制机制改革,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调性。
三是加强省级统筹。
转型的主体是地方普通本科高校,转型的责任在各省级政府。
《指导意见》强调加强省级政府在转型发展改革中的统筹作用,引导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将高等教育发展的重点放在面向当地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科学定位、优化布局、调整结构上,从各地各校实际出发,积极稳妥推进转型发展改革,不搞一阵风,不搞一刀切。
四是坚持试点先行。
充分发挥试点高校改革创新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示范引领作用,通过加强对试点高校的指导和推动,形成示范效应。
哪些高校需要转型,不是简单以本科院校的设置时间划线,主要是根据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并结合高校的条件和意愿来确定。
记者:《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转型发展的任务?
答:转型发展涉及到高校治理结构、专业体系、课程、教学、师资结构等方面,是全方位、系统性的改革。
《指导意见》主要从四个层面提出了转型发展改革的十四项主要任务。
一是明确类型定位和转型路径。
确立应用型的类型定位和培养应用型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职责使命,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突破口,将行业、企业全方位深度参与作为转型发展的路径和推动力,搭建校企合作平台,服务区域、产业发展。
二是从治理结构、专业体系、基础设施三个方面推动结构性改革,包括以校企合作治理为特点的治理结构,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专业体系和以适应产业先进技术的实验实训实习条件建设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三是以产业转型升级、技术进步和社会建设需求为导向,在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创新创业教育、与中高职有机衔接、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双师型师资建设等方面深化改革,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加快应用型、技术技能型、复合型、科技创业型人才培养。
四是以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导向,推动试点高校全面融入区域、行业技术创新体系,将先进产业技术的转移、应用、积累和创新的要求贯穿到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科技服务等各个层面,推动试点高校提升应用驱动、实践驱动的创新能力。
记者:《指导意见》提出了哪些具体配套政策措施,以充分调动和激发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积极性、主动性?
答:指导意见针对当前转型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薄弱环节,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旨在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政策体系和激励机制。
一是落实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
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强调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要把地方高校转型发展作为高等教育管、办、评分离改革的重要突破口,在考试招生、专业设置、职称评定、教师聘用等方面给予试点高校更大的自主权,提高学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和人力资源市场变化的能力,促进高校主动融入产业转型升级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二是加大对改革试点支持力度。
通过招生计划的增量倾斜和存量调整,支持试点高校符合产业规划、就业质量高和贡献力强的专业扩大招生。
加强试点高校“双师双能型”高水平师资培养。
支持试点高校开展与国外同类高校合作办学。
三是加大改革试点的经费支持。
完善相关财政政策,对改革试点统筹给予倾斜支持,加大对产业发展急需、技术性强、办学成本高和艰苦行业相关专业的支持力度。
建立以结果为导向的绩效评价机制,中央财政根据改革试点进展和相关评估评价结果,通过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等专项资金,适时对改革成效显著的省(区、市)给予奖励。
记者:请问下一步将如何有序推进部分本科高校转型发展?
答: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以来,条件较为成熟的省市已经先行一步启动省级改革试点。
一年多来,社会共识更加凝聚,路径更加清晰。
特别是过去几年来涌现出来的转型改革典型学校发挥了很好的示范引领作用,一些长期制约发展的突出矛盾正在破题,地方高校办学活力大大增强。
这些地方高校转型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的新成果、新变化,既丰富了顶层设计的内涵,又强化了改革探索的实践支撑,为下一阶段转型发展改革试点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下一步,我们要切实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来,按照《指导意见》的要求,有序推进改革试点,加快转型发展步伐,力争取得实效。
一是加强改革试点统筹指导。
将转型发展作为教育“十三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落实各省级政府转型发展的责任主体,支持各地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高等教育整体布局结构出发,加强高等教育的统筹,有序开展改革试点,科学制定省级
试点方案;教育、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共同建立跟踪检查和评估制度,建立协调工作机制,加强对转型发展工作的指导,促进改革试点落实“真目标”,实现“真转型”,确保“真效果”。
二是加快推进配套制度改革。
制定应用型高校的设置标准,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
充分发挥评估评价制度的导向作用,制定应用型高校评估标准,开展转型发展成效评估,以评促建、以评促转。
制定试点高校扩大专业设置自主权的改革方案,支持试点高校依法加快设置适应新产业、新业态、新技术发展的新专业。
支持地方制定校企合作相关法规制度和配套政策。
三是总结推广试点典型经验。
在省级试点的基础上,总结梳理改革试点的经验和案例,推广一批试点方案科学、行业企业支持力度较大、实施效果显著的试点典型高校,并加大政策和经费支持力度,坚定改革信心,形成改革合力。
地方高校转型发展是高等教育结构调整的关键一步,是一项重大改革举措,更会引发深刻的观念变革和理念创新,具有全局性、复杂性、长期性;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改革的要求看,又具有紧迫性和艰巨性。
当前,各地和高校正在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我们要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把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发展作为“十三五”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抓实抓好,将中央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行业企业是地方高校转型的重要推动力量,也是评价转型成效的主体,希望行业企业能积极参与到转型发展改革进程中来,形成促进转型发展的合力,也希望新闻媒体和社会各界继续关注和支持这一改革,为改革试点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