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性眩晕概要

合集下载

前庭性偏头痛

前庭性偏头痛
先扩张后收缩—脑血流量改变—脑组织缺血缺氧—激活三
叉血管反射;)
2、三叉血管系统激活:(无菌性炎性渗出反应;双侧
前庭张力不平衡;)
3、血浆外渗;
4、神经介质释放;
5、血管痉挛;
6、遗传因素;
7、离子通道基因缺陷等。
VM发作的常见诱因:
月经 睡眠不足 过度紧张及压力劳累 特别食物(红酒、奶酪、味精) 感觉刺激(耀眼夺目的光,强烈刺激,噪声) 前庭刺激可诱发偏头痛,例如温度实验
√ 2、很可能的VM
√ • A. 至少5次中重度前庭症状发作,持续时间5分钟至72小时 • B. 仅符合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中的一项B或C(偏头痛病史 或发作时的偏头痛表现) • C. 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诊断或其他ICHD诊断
前庭性偏头痛


头 痛 病
VM
庭 性


曾经有痛
追问
小贴士:
•神经科医生不懂前庭外周疾病 不容易看明白头晕病人; •耳科医生不懂头痛和脑血管其病他 也不容易看明白头晕病人;
预防性治疗
小贴士: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量; 持续使用至少1年。
钙通道维Te阻拉x滞帕t 剂米:、氟桂利嗪
其他: 乙酰唑胺
药物
三环抗抑郁药: 去甲替林、奥氮平
抗癫痫药
Text
β受体阻滞剂: 普萘洛尔、比索洛尔、美托洛尔
规律 运动
前庭康复训练
规律 饮食睡眠
避免已 知诱因
非药物治疗
前庭性偏头痛
vestibular migraine
你遇到过这几种表现的眩晕病人吗?
反复发作的眩晕伴头疼
被诊断为梅尼埃病十余年无听力减退
反复发作的眩晕病史,但是每次休息后可 自愈,或是用药后马上好转,发作间隔期 无明显身体不适或行走不稳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

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是一种常见的头痛类型,其特点是头痛伴随着前庭症状,如眩晕、不稳定感、视觉幻觉等。

对于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根据一定的标准进行判断,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管理。

目前,国际上对于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有一定的统一,下面将详细介绍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首先,根据国际头痛学会(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被归类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偏头痛。

其主要特征包括,1)符合偏头痛的头痛特点,如搏动性头痛、持续时间4-72小时、头痛程度中等至重度等;2)伴随着前庭症状,如眩晕、不稳定感、视觉幻觉等;3)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前庭症状,如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其次,根据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类型的头痛和前庭症状。

这包括进行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和前庭症状,如颅内占位性病变、内耳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等。

此外,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辅助检查,如头颅MRI、内耳平衡功能检查等,以排除其他病因。

再次,根据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符合一定的诊断标准。

这包括头痛特点、前庭症状、排除其他原因等方面的综合判断。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结合相应的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

最后,根据IHS的头痛分类标准,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满足一定的诊断标准,以便进行正确的治疗和管理。

对于已经确诊为前庭性偏头痛的患者,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包括药物治疗、行为疗法、生活方式干预等,以减轻头痛和前庭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前庭性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头痛特点、前庭症状、排除其他原因和综合判断等方面的内容。

对于医生来说,需要根据国际头痛学会的分类标准,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便做出正确的诊断和治疗。

偏头痛主要的症状表现

偏头痛主要的症状表现

偏头痛主要的症状表现偏头痛和一般的头痛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因此我们要先知道偏头痛的症状表现,才可以在偏头痛发生的时候及时发现它,及时的进行治疗,减少给患者带来的伤害,那么我们一起来了解偏头痛的症状表现吧。

1、有先兆的偏头痛先兆期:典型偏头痛发作前出现短暂的神经症状即先兆,最常见为视觉先兆,特别是视野缺损、暗点、闪光,逐渐增大向周围扩散,以及视物变形和物体颜色改变等;其次躯体感觉先兆,如一侧肢体或和面部麻木、感觉异常等,运动先兆少。

先兆持续数分钟至数小时,复杂性偏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头痛期:伴先兆症状同时或随后出现一侧颞部或眶后搏动性头痛,也可为全头痛、单或双侧额部头痛和不常见的枕部头痛等。

常伴恶心、呕吐、畏光或畏声、易激惹、气味恐怖及疲劳感等,可见颞动脉突出,活动头颈部头痛加重,睡眠后减轻。

大多数患者头痛发作时间多为2小时至1天,儿童持续2到8小时。

2、无先兆的偏头痛即普通偏头痛:临床最常见类型,约占偏头痛的80%。

无典型先兆,常见双颞部;眶周疼痛,可为搏动性。

发作时常有头皮触痛,呕吐偶可终止头痛。

临床试验,压迫同侧颈动脉或颞浅动脉头痛可减轻。

3、特殊类型偏头痛:偏头痛发作期或头痛消退后可伴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

4、偏头痛持续状态:偏头痛发作持续时间小于72小时,但其间可有大于4小时的缓解期。

1、适当地分散压力压力之下的人处于紧张状态,此时血管收缩绷紧,而当放松下来后,血管开始放松变粗,这时候就会出现头痛。

如果你能把压力分散开来,让忙时不要太忙,闲时也不要太闲,肯定会帮助你远离头痛。

2、每小时远望五分钟整日埋头于文件堆里,往往会引起前额中间或眼睛疼痛。

这证明眼睛需要休息一下了。

每小时要让眼睛休息5分钟,最好向远处眺望,这样有助于预防头痛。

还可以这样做:把灯拧暗或走到一间光线较暗的房间里,用手遮住眼睛,让掌心挡住光线,眼睛往掌心看30秒,然后闭上眼睛,拿开双手,再慢慢睁开眼睛。

3、办公室勤开窗封闭的写字楼里缺乏流动的新鲜空气,还有化学品、暖气系统中的有毒物、空气清新剂都滞留在大楼里,这些都可能是的头痛的诱因。

偏头痛性眩晕

偏头痛性眩晕
密 切联 系引起 广大 临床 医生 的关 注 。偏 头痛 性 眩晕 ( gan u et o MV) 偏 头 痛 引 起 的 眩 晕 疾 mirio sv ri , g 是 病, 认识 MV 对 于 眩晕 的诊 断 、 别 及 治 疗 有 重 要 鉴 意 义 。现对 MV 的国 内外 相关 研究进 行综 述 。 1 MV 的相关流 行病 学
偏头 痛 的三叉神 经 通 路 可能 分 泌 和 激 活这 些 物 质 ,
在 1 ~7 8 9岁 的成 年人 中 , 眩晕 的终 生患病 率为 7 [ 。一项 涉及 2 0 人 、 % 4 ] 00 0 年龄 分布 在 1 ~8 2 2岁
之 间的 流 行 病 学 研 究 发 现 , 7 6 的 成 年 女 性 、 1.
核、 中缝 大核 、 斑 、 侧 被盖 区 , 些是 激活 偏头 痛 蓝 外 这 的重 要途 径 ; 庭核 同时 接 受 来 自蓝 斑 的去 甲 肾上 前 腺 素能信 号和 中缝 背 核 、 中缝 苍 白核 等 的血 清 素 能 神 经传 人 , 意味 着在 偏 头 痛 中这些 神 经 递 质 改 变 这 也会 影 响前庭 中枢 ; 再者 , 前庭 神经 下核 、 中核 、 侧 外
神经联 络 的神 经 递 质 有 关 。前 庭 核 投 射 到 中缝 背
特征 , 是一 种 复杂 的神 经性 疾 病_ 。偏 头 痛 的 患病 1 ]
率 为 1 ~1 l , 7 ~3 的患者 有发 作 性 眩 3 6 2 2 ] 3
晕 ] 。大量文 献 报 道 了 与偏 头 痛 相 关 的 耳 神 经科 症状 , 以眩晕 为主要 临床 表现 , 都 包括青 少年 良性 阵 发性 眩晕 和成人 复发 性眩晕 。偏 头痛 与眩晕 之 间的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

偏头痛相关性眩晕
以往 文献 中 出现 的名 称 包 括 偏 头 痛 型 眩晕 、 良性 复
系。此外 , 偏头痛和眩晕 的诊断是 临床诊断 , 主要受 患者对病史正确复述的影 响。尽管如此 , 不同的研 究仍论述 了偏头痛与眩晕不仅仅是偶然重叠的相互 关系 。 Aa ns r oe 等 研究 了 7 g 0例非眼源性病 因引起 的头晕反复发作患者 , 其中 1 / 3的患者曾有偏头痛。 Svnr 等 回顾性分 析了 33例头晕发作 患者 , au a d 6 根据是否患有偏头痛分为 2组 , 16例有偏 头痛 在 1
头部活动等特异性较低 的症状。尽管大量文献表明
偏 头 痛 相 关 性 眩 晕 ( f rn. sca d vrg, nga ea oie et o i J s t i
类似偏头痛这类临床表现复杂 的疾病 , 偏头痛和眩
晕均为常见病症。最近在欧美人群 中进行 的研究表 明, 按照 18 年 IS 9 8 H 诊断标准 , 偏头痛患者 中 M V R
维普资讯
20 07年 2月第 1 第 1期 卷
Ci h nJ

3 ・ 7

敏 使 朗 眩晕 专栏 ・
偏 头痛 相 关 性 眩 晕
刘慧慧, 刘春风
偏头痛和眩晕是神 经科 临床 的常见症状 , 有证
据表 明, 与偏头痛相关的复发性前庭 系统症状是一 种独立的临床病症 。偏头痛是以发作性严重头痛、

筮 1卷第 1 期
C i JCrb vs D s Eet V r h n e r a i (l r e eo c c s
Mei e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n r病、 e 血管压迫听神经、 内 耳疾病和癫痢型眩晕 。 2 1 晕动病 .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头痛发作。

根据国际头痛学会(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IHS)制定的《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International Classification of Headache Disorders,ICHD),偏头痛的诊断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头痛特征:偏头痛的头痛特点是单侧、搏动性、中度至重度,常伴有恶心、呕吐、光过敏、声过敏等症状。

头痛持续时间为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时可延长。

2. 头痛发作次数:根据头痛发作的频率,将偏头痛分为偏头痛(Migraine)和慢性偏头痛(Chronic Migraine)。

偏头痛指每年头痛发作少于15天,慢性偏头痛指每年头痛发作15天或以上。

3. 头痛发作时间:偏头痛的头痛发作时间应符合以下条件:头痛持续时间为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无效时可延长;头痛发作至少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特征:单侧、搏动性、中度至重度;头痛发作伴随恶心、呕吐、光过敏、声过敏等症状。

4. 头痛发作前兆:约有30%的偏头痛患者在头痛发作前会有一些特殊的感觉或行为变化,称为“前兆”(Aura)。

前兆可以是视觉异常、感觉异常、语言障碍等,持续时间通常在5-60分钟。

5. 排除其他原因:根据IHS的诊断标准,除了满足上述条件外,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如颅内肿瘤、脑血管意外等。

根据以上标准,如果患者符合上述条件,可以诊断为偏头痛。

但需要注意的是,偏头痛的诊断并不仅仅依靠上述标准,还需要结合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

因此,在进行偏头痛的诊断时,医生还需要了解患者的详细病史、家族史以及进行必要的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

此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偏头痛是一种复杂的神经系统疾病,其发生原因尚不完全清楚。

目前认为,遗传因素、神经递质异常、血管扩张等多种因素可能与其发生相关。

因此,在进行偏头痛的诊断和治疗时,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头晕头痛的鉴别诊断

头晕头痛的鉴别诊断

官网:头晕头痛的鉴别诊断头晕:1、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BPPV):多在头位变化时发作,如起卧床、抬头、转头或坐梯,保持一定位置后症状消失,直立行走时症状不明显。

每次发作时间:以秒计算,多在10秒以内。

发作时为眩晕,发作间期可表现为头晕或昏沉感,眩晕具有易疲劳性、自我好转性和可复发性。

Nylen-Barany或Dix- Hallpike体位诱发试验可呈阳性。

2、梅尼埃病(Meniere disease):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

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听力下降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

病人多数为中年人。

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

中枢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冷热水试验可见前庭功能减退或消失。

3、前庭神经元炎:是一种前庭神经元的病变,病变部位可位于前庭神经核、前庭神经、前庭神经节及前庭神经末梢的整个通路上。

多见于20-60岁成年人,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使,以突发的重度眩晕,而无耳聋、耳鸣等耳蜗及其他神经症状为主要表现。

常于病毒性疾病后24-48小时内发生,持续4-5天。

头部移动时症状加重,但听力不受影响。

冷热变温试验前庭功能部分或完全丧失,有时呈现健侧优势偏向;无头痛及其他神经体征;急性期内血象常偏高,发作期中可有自发性眼震。

头痛:1、偏头痛:反复发作的血管性头痛,呈一侧或两侧疼痛,多成波动性。

常伴有恶心和呕吐,少数典型者发作前有视觉、感觉和运动等先兆,可有家族史。

活动后头痛加重。

2、脑出血:患者多有高血压病史,通常在活动、情绪激动及突然用力时出现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可伴有血压升高、剧烈的头痛、恶心、呕吐,严重者意识丧失成昏迷状态,行头颅CT示可见脑内高密度的新鲜血肿。

3、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多在剧烈活动、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出现爆裂样局限的头痛、呕吐,项背部疼痛,伴或不伴有血压的升高,少数患者出现肢体瘫痪、认知障碍及视力模糊,查体示脑膜刺激征阳性,眼底检查可见玻璃体膜下片状出血,行头颅CT示蛛网膜下腔可见高密度灶,腰穿示均匀一致血性脑脊液。

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

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特点初步分析偏头痛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疾病,临床上表现为头痛伴随眩晕症状。

它给患者带来了很大的痛苦和困扰,严重影响了他们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初步分析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特点。

一、头痛特点偏头痛性眩晕的首发症状通常是头痛,头痛的特点是脑内舒血管素释放增多,导致颅内血管扩张,进而导致头痛。

这种头痛多发生在半侧头部,呈搏动性或跳动性,疼痛程度中等到重度,常伴随恶心、呕吐和光、声过敏等症状。

头痛持续时间较长,大多数患者表现为数小时到数日的持续发作,甚至可能持续数周。

二、眩晕特点除了头痛,偏头痛性眩晕的另一个主要症状就是眩晕。

眩晕主要表现为头昏、头重、眼花、摇晃感等感觉,患者有时会感觉自己身体在旋转或者平衡感失常。

眩晕症状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困扰,影响了他们的行走、工作和社交能力。

三、症状持续时间偏头痛性眩晕的发作时间和持续时间有着一定的变异性。

有些患者每天都会发作,而有些患者则会间断出现,持续时间从几分钟到几天不等。

眩晕的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不仅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还会对其心理和情绪状态产生一定的影响。

四、发作诱因偏头痛性眩晕的发作可被多种因素触发。

常见的诱因包括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手术、饮食不规律、饮酒、气候变化、光刺激等。

患者应尽量避免这些诱因,降低发作的频率和严重程度。

五、年龄和性别特征偏头痛性眩晕在不同年龄段和性别中的表现有一定的特征。

女性更容易受到偏头痛性眩晕的困扰,与女性激素水平的变化有一定关系。

生理期前后的荷尔蒙变化常常会加重偏头痛性眩晕的症状。

此外,年轻人更容易受到这种病症的影响。

六、与其他疾病的鉴别在临床上要与其他类型的头痛和眩晕进行鉴别。

例如,良性发作性眩晕是一种良性疾病,与偏头痛性眩晕的症状相似,但主要表现为眩晕,而无头痛症状。

此外,颅内占位性病变、中耳炎等也可能引起眩晕,需要通过详细的病史、体格检查和辅助检查来进行鉴别。

综上所述,偏头痛性眩晕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其临床特点表现为头痛和眩晕的持续发作。

偏头痛性眩晕与基底型偏头痛(附9例临床分析)

偏头痛性眩晕与基底型偏头痛(附9例临床分析)
ຫໍສະໝຸດ 以利 正 确 诊 治 。方 法
系统 查 体 以及 前 庭 功 能 、 力检 查 和 头颅 C / I 实验 室 检 查 , 除 外 中 枢 性 和 耳 源 性 眩晕 。 结 果 9例 偏 听 T MR 等 以 头 痛 伴 眩 晕 / 晕 患 者 中 , 底 型 偏 头 痛 2例 , 先 兆 偏 头 痛 3例 , 头 痛 性 眩 晕 ( gan u et o 头 基 无 偏 mirio sv rg ,MV) i 6例 ( 中 2例 为 无 先 兆 偏 头 痛 发 作 数 年 后 和 5 后 转 变 为 MV) 其 O岁 。本 组 6例 MV 患 者 中 , 眩晕 / 晕 在 头 痛 发 作 前 头 数秒 钟 ~ 1h内发 生 3例 , 头 痛 发 作 后 发 生 1 , 头 痛 同 时 发 生 1 , 1 偏 头 痛 患 者 其 头 痛 与 眩晕 从 未 在 例 与 例 另 例
we e s lc e r m u o p t 1 r ee t d f o o r h s ia.Be i e h e ald q e t n a r n t e me ia it r sd s t e d tie u si n ieo h d c lh so y,ci ia n a o a o y o l c la d lb r t r n
应注意鉴别 。 关 键 词 : 头 痛 ; 眩晕 / 晕 ;基底 型偏 头痛 ;偏 头 痛 性 眩 晕 偏 头 中 图分 类 号 : 4 文 献 标 识 码 :A 文章 编 号 :1 0 -93( 02 0-3 40 R7 1 0 62 6 2 1 ) 40 0 -4
M i r i ou e tg n b sl ir i e( g a n sv rio a d a iarm g a n Anay e t e c i c ls m ptm s o i r i e pa int t e tg lz h lnia y o f9 m g a n te s wih v rio) M A

偏头痛PPT课件完整版

偏头痛PPT课件完整版

精神心理疾病
睡眠障碍
偏头痛患者常伴有失眠、多梦等睡眠 障碍,长期如此可导致记忆力减退、 注意力不集中等。
长期偏头痛易引发焦虑、抑郁等精神 心理疾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2024/1/26
16
风险评估模型构建
2024/1/26
基于临床特征的评估
01
根据偏头痛发作频率、持续时间、疼痛程度等临床特征进行风
9
辅助检查方法
01
02
03
实验室检查
包括血常规、生化全套、 脑脊液检查等,有助于排 除感染、炎症、代谢异常 等引起的继发性头痛。
2024/1/26
影像学检查
如头颅CT、MRI等,可排 除颅内占位性病变、脑血 管疾病等引起的继发性头 痛。
其他检查
如脑电图、经颅多普勒超 声等,有助于了解脑功能 状态和血流情况,辅助偏 头痛的诊断。
2024/1/26
18
05
特殊人群的偏头痛管理策略
2024/1/26
19
儿童青少年偏头痛管理
识别与诊断
了解儿童青少年偏头痛的特点,掌握相关诊断标准,以便准确识别。
2024/1/26
药物治疗
针对儿童青少年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如非甾体抗炎药、曲 坦类药物等,注意药物副作用及禁忌。
非药物治疗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心理治疗、生物反馈等非药物手段,缓解偏头痛 症状。
5
临床表现及分型
2024/1/26
临床表现
偏头痛的典型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一侧或两侧搏动性头痛,疼痛程度多为中至重度 ,常伴有恶心、呕吐、畏光、畏声等症状。发作前可有视觉先兆,如闪光、暗点 等。
分型
根据临床表现和发病机制的不同,偏头痛可分为多种类型,如先兆偏头痛、无先 兆偏头痛、慢性偏头痛等。其中,先兆偏头痛在发作前可出现短暂的神经系统症 状,如视觉先兆、言语障碍等。

眩晕疾病诊疗分类、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临床经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鉴别及前庭功能检查适应证和禁忌

眩晕疾病诊疗分类、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临床经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鉴别及前庭功能检查适应证和禁忌

临床眩晕疾病诊疗分类、前庭性偏头痛诊断标准、临床实践经验、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鉴别及前庭功能检查适应证和禁忌表现为眩晕疾病眩晕患者病因依次为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躯体状态性头昏,前庭中枢性眩晕,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等。

心理性头晕等其他精神性疾病也是导致患者出现眩晕重要原因。

前庭性偏头痛治疗临床实践经验前庭性偏头痛的急诊治疗主要选用曲坦类药物,曲坦类有潜在诱发冠状动脉痉挛和肺动脉高压的风险,不适用于心脑血管病史患者,不能与其他类似药物合用且不能作为预防性用药,可以使用激素及NSAIDs,可以使用前庭性抑制剂如异丙嗪等对症治疗。

对发作时间长或造成失能、导致患者日常生活严重受损、发作频率3次以上、急性期治疗反应差或患者要求的患者可进行预防性治疗,主要推荐氟桂利嗪等钙离子拮抗剂、普萘洛尔等β 受体阻滞剂、三环类抗抑郁药、抗癫痫药,同时天麻中成药也可作为备选药物。

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的鉴别持续性姿势-知觉性头晕主要表现为眩晕、不稳、头晕或平衡失调的急性、发作性前庭障碍或其他神经、内科或心理疾病引起3个月或以上多数时间内出现头晕、非旋转性眩晕、不稳感中1 种或多种。

PPPD 不需要特定的诱发因素,直立姿势、主动或被动运动及暴露于移动或复杂的视觉环境下可加重症状。

恐惧性姿势性眩晕是神经耳科疾病,与精神行为因素密切相关。

PPV 患者头晕方式、持续时间与位置关系、诱发方向多变,手法复位治疗多无效。

难治性BPPV 多存在于合并颈椎病、心血管疾病、前庭性偏头痛、梅尼埃病及焦虑抑郁等,可出现拳击运动员等外伤患者。

前庭功能检查适应证和禁忌前庭功能检查不适用于癫痫、颅内压升高、眩晕发作急性期、严重精神性疾病患者、严重心脑血管疾病、严重中枢神经系统疾病、颈部活动严重受限、外耳道炎、外耳道畸形及中耳炎急性期。

慢性前庭性偏头痛这一类疾病主要为发作性疾病、慢性变异性类型,发作期间可能由头动或者视觉症状诱发的持续性头晕,需要与持续性姿势性感知性头晕鉴别。

偏头痛诊断标准

偏头痛诊断标准

偏头痛诊断标准偏头痛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其诊断标准对于医生来说至关重要。

根据国际头痛学会(IHS)发布的《头痛分类及诊断标准》(ICHD-3)中的定义,偏头痛是一种周期性发作的头痛,通常伴随着恶心、呕吐、光过敏和声过敏等症状。

下面将介绍偏头痛的诊断标准,帮助医生更好地诊断和治疗患者。

首先,偏头痛的诊断需要根据患者的病史和临床症状。

患者通常会描述头痛的特点,如疼痛部位、疼痛性质、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等。

此外,还需要了解患者的家族史,因为偏头痛具有遗传倾向。

医生还需要排除其他头痛类型,如张力型头痛、群集头痛等,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其次,根据ICHD-3的诊断标准,偏头痛的主要特征包括至少五次头痛发作,持续4-72小时,未经治疗或治疗后复发。

头痛的特点为搏动性,中至重度,常伴随恶心、呕吐,光过敏和声过敏。

此外,头痛发作时还可能出现视觉、感觉或语言障碍,称为偏头痛前兆。

这些特征是诊断偏头痛的重要依据。

第三,偏头痛的诊断还需要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头痛。

医生需要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和神经系统检查,以排除颅内疾病、眼科疾病、颈椎病变等可能引起头痛的病因。

此外,还需要进行必要的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如头部CT或MRI等,以排除器质性病变。

最后,诊断偏头痛还需要考虑患者的生活方式和诱发因素。

生活方式因素包括饮食、睡眠、运动等,而诱发因素包括压力、情绪、环境因素等。

了解这些因素有助于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减少头痛的发作。

综上所述,偏头痛的诊断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需要全面了解患者的病史、症状和体征,排除其他可能的病因,并考虑个体化的治疗方案。

只有准确诊断偏头痛,才能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帮助患者减轻头痛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详解

前庭性偏头痛诊治详解
序渐进地开展。目前,前庭康复的练习方法包括凝视稳定练习, 习服练习,改善平衡、步态和耐力的练习等。
小结
▪ VM以眩晕、头晕为主要表现,首发症状的平均年龄较偏头痛晚。 应注意不同的VM患者,临床表现往往存在差异性,同一患者在 不同年龄段或不同发作期表现也会不同。
▪ 此外,VM缺乏神经系统特异性定位体征,在发作期和发作间期 可能会出现一过性体征,应当注意。而对于门、急诊以头晕、眩 晕为主诉的中老年患者,应注意对病史的询问,如既往是否有过 头痛/偏头痛病史、既往偏头痛发作情况等。
治疗及预防
➤预防性药物治疗 ▪ 作频繁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预防用药,应根据共病情况、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
选择。 (1)β-受体阻滞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2)钙离子拮抗剂:氟桂利嗪; (3)抗癫痫药:托吡酯、拉莫三嗪、丙戊酸; (4)碳酸酐酶抑制剂:乙酰唑胺; (5)抗焦虑抑郁药:阿米替林、文拉法辛、去甲替林。
前庭性偏头 痛诊治详解
前言
▪ 前庭性偏头痛(VM)是一种以前庭症状反复发作常伴有偏头痛 特征的致残性疾病,其在人群中的总患病率为1%~3%,在偏头 痛患者中的患病率为10.3%~21.0%,是眩晕门诊的常见疾病。 然而资料显示,首诊时仅有约2%的患者被疑诊本病,最终也仅有 约20%的患者被确诊。
▪ 为此,本文特对VM的临床特点、诊断标准、辅助检查及治疗策 略作一综述,以帮助临床医师进一步认识VM。
偏头痛样症状); ▪ C.不能用另一种前庭疾病或ICHD疾病更好地解释。
诊断标准
▪ 上述提到的要点释义: ▪ 前庭症状 ▪ 包括眩晕(自发性、外在性、位置性、视觉诱发性、头部运动诱
发性)和头部运动诱发的头晕伴恶心(头晕仅指空间定向力混 乱),但不包括先兆症状、精神症状、人格解体及全身乏力或疲 倦。

前庭性偏头痛课件

前庭性偏头痛课件

眩晕
平衡障碍
前庭性偏头痛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表现 为视物旋转、平衡障碍和站立不稳等。
患者可能会出现平衡障碍,表现为步态不 稳、容易跌倒等症状。
耳鸣和听力下降ຫໍສະໝຸດ 其他症状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耳鸣和听力下降的症 状,可能与内耳功能异常有关。
前庭性偏头痛患者还可能出现恶心、呕吐 、出冷汗等自主神经症状,以及头痛、视 觉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其他相关症状。
03 前庭性偏头痛的治疗
药物治疗
急性期治疗
个体化治疗
在偏头痛急性发作期,应尽早使用药 物治疗,如麦角胺、曲坦类药物等, 以快速缓解症状。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的 药物治疗方案,以达到最佳的治疗效 果。
预防性治疗
对于频繁发作的偏头痛,可考虑使用 预防性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抗癫 痫药等,以降低偏头痛的频率和严重 程度。
非药物治疗
01
02
03
心理治疗
对于伴有焦虑、抑郁等心 理问题的患者,可采用心 理治疗方法,如认知行为 疗法、放松训练等。
物理治疗
如按摩、针灸、电刺激等 物理治疗方法,可缓解偏 头痛的症状。
生活方式调整
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避 免过度劳累、压力过大等 诱发因素,有助于预防偏 头痛的发作。
康复与预后
康复训练
前庭性偏头痛具有发作性、反复 性和自限性的特点,通常在数分 钟至数小时内自行缓解。
病因与病理机制
病因
前庭性偏头痛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 可能与遗传、内分泌、环境和心理等 多种因素有关。
病理机制
前庭性偏头痛的病理机制可能与大脑 神经递质失衡、前庭神经元功能异常 以及脑部血流动力学改变等有关。
临床表现与症状
辅助检查与设备

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知识

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知识

前庭性偏头痛的相关知识前庭性偏头痛,又称为偏头痛性眩晕、偏头痛等位征、偏头痛相关性前庭病。

大约有1%的人患有前庭性偏头痛,占头晕门诊的10%,但在目前的临床实践中,常被漏诊误诊,很多医生对这一类疾病认识不足。

流行病学:头痛和眩晕之间的关联,最早希腊医生卡帕多西亚在公元前131年描述过,但仅在19世纪才对偏头痛引起的眩晕开展了系统的研究。

而在最近的25年对其研究飞速发展。

大约1%的人患有前庭性偏头痛,在40到50岁的妇女发病率大约是5%,在头晕门诊中占10%,这个病在临床上是普遍存在的,但没有得到重视,临床上有误诊和漏诊。

平均的发病年龄是在40岁也有报道,最晚的年纪是在72岁发病,女性和男性的比例是5:1,尤其是绝经后的妇女,孤立的发作性眩晕,头晕取代年轻时的偏头痛,又叫偏头痛等位症。

30%的患者从没有头晕及头痛两种情况同时发生。

前庭性偏头痛是引起反复发作性眩晕的常见疾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表现为发作性眩晕或不稳感,而这些患者在发病时或发病前同时具有偏头痛史。

发作时可伴有先兆,如眼前闪光、暗点、视野缺损、恐声、畏光、偏侧头痛等,这对诊断极其重要。

眩晕持续数秒至数小时,甚至数天,眩晕发作的频率很不规则,有可能为数天至数年发作1次,频度的变化与偏头痛的诱因有关。

引起偏头痛的诱因主要有压力过大、体力过劳、食品或饮料、强大的感觉系统刺激、情绪波动、睡眠不足。

70%的患者是偏头痛先于前庭性偏头痛,52%的患者头痛及头晕间隔时间要超过5年,26%的患者要超过甚至于10年。

85%的患者在偏头痛后12个月内。

多数患者伴有焦虑和抑郁,年轻时的头痛症状,年老时被头晕所取代。

有些妇女可能在每次月经来潮前发作1次前庭性偏头痛。

发病机制不清楚,累及各级前庭系统。

诊断标准:A至少5次中、重度的前庭症状发作,持续5分钟到72小时。

B既往有偏头痛病史;经常发生在典型的偏头痛数年后。

50%的前庭发作时伴有至少一项偏头痛的症状:1、头痛:单侧、波动性、中重度疼痛、日常体力活动加重,2、畏光及畏声。

临床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积水性内耳病等常见眩晕治疗要点

临床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积水性内耳病等常见眩晕治疗要点

临床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积水性内耳病等常见眩晕治疗要点眩晕是神经科医生经常遇到的一种情况,前庭性偏头痛、良性复发性眩晕、积水性内耳病、前庭神经炎、持续姿势-感知性头晕是临床上比较多见的疾病。

前庭性偏头痛(VM)前庭性偏头痛是临床常见的具有遗传倾向的以反复发作头晕或眩晕、可伴恶心、呕吐或头痛为症候的一种疾病。

患者易被误诊为后循环缺血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梅尼埃病等。

据统计,人群中VM 整体患病率高达1%,是导致头晕/眩晕的常见疾病之一,误诊率最高可达80%。

治疗建议:➤急性发作期治疗:发作期的治疗原则是针对眩晕、呕吐等前庭症状进行对症治疗。

包括选用曲坦类药物和前庭抑制剂,可酌情给予镇静剂。

前庭抑制剂如异丙嗪等均具有改善患者急性期症状的作用。

➤预防性药物治疗:发作频繁或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的患者可预防用药,应根据共病情况、严重程度和药物不良反应选择。

主要包括: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美托洛尔。

钙离子拮抗剂,如氟桂利嗪。

抗癫痫药,如丙戊酸钠、托吡酯。

碳酸酐酶抑制剂,如乙酰唑胺。

抗焦虑抑郁药,如阿米替林、文拉法辛。

➤健康教育:指导患者自我管理,如改变生活方式、记录眩晕日记、避免诱因、规律作息等。

➤前庭康复治疗(VRT):VRT 是针对前庭功能受损的患者采取的一种物理训练方法,目的是提高患者的平衡控制能力,减轻眩晕症状。

前庭康复方案应个体化,练习方法包括凝视稳定练习,改善平衡、步态和耐力的练习等。

良性复发性眩晕(BRV)BRV 是对一组临床症状的描述,临床表现为反复发作性眩晕,持续时间数分钟至数天不等,不伴神经系统及耳蜗异常,可伴有偏头痛症状,眩晕发作期间可检测到眼震,发作频率变异大,可为每天一次至数年一次不等,女性多见,不符合其他前庭疾病的诊断标准。

治疗建议:目前关于BRV 的研究主要为队列观察和随访,几乎没有大样本的随机对照试验,亦没有关于其治疗方案的临床观察与评价研究。

患者急性发作期持续时间较短,多数可自发缓解,一般以止晕、止吐等对症治疗为主, 若反复发作预防同前庭性偏头痛。

中医内科学 头痛、眩晕

中医内科学 头痛、眩晕

【辨证论治】痰浊头痛
3、痰浊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痛昏蒙重坠; ②兼次症:胸脘痞闷,纳呆呕恶,眩晕,倦怠无力; ③舌象:舌淡红,苔白腻; ④脉象:脉滑或弦滑。 治法:燥湿化痰,降逆止痛。 方药:半夏白术天麻汤。
【辨证论治】肾虚头痛
4、肾虚头痛
(1)辨证依据: ①主症:头痛而空; ②兼次症:腰膝酸软,眩晕耳鸣,健忘,遗精带下,神 疲乏力;偏肾阳虚则见畏寒肢冷;偏肾阴虚则见面色潮 红,五心烦热,盗汗; ③舌象:舌淡胖,或舌红,苔薄白,或少苔、剥苔; ④脉象:脉沉细无力或细数。 治法:补肾填精。 方药:大补元煎。
【病因病机】
一病因 1.情志不遂:忧郁恼怒太过 2.年高肾亏:年高、多病、体虚、房劳过度 3.病后体虚:久病体虚、忧思劳倦、失血 4.饮食不节:嗜酒无度、过食肥甘、 5.跌仆损伤,瘀血内阻:跌仆坠损、头脑外伤
二.病机
情志不遂: 肝气郁结
肝阴耗伤 气郁化火 风阳易动 清 窍 扰 被
年高肾亏:
病后体虚: 饮食不节:
【临证经验】
(4)头痛经久不愈者,当注意以下几点
①久病及肾,肾精亏虚,治当益肾补髓; ②久痛入络,一般草木、金石之品难以搜逐,当佐以虫类药物以搜 风、通络、祛瘀、止痛。 ③灵活使用活血化瘀法 常用活血化瘀药有:川芎、桃仁、红花、丹参、赤芍等,根据血瘀 系气滞血瘀、气虚血瘀、血虚血瘀、血热血瘀、阳虚血瘀的不同, 分别伍以理气益气,养血、凉血之品。
1.以头痛为主症,或全头痛,或局部疼痛,头痛性质可为剧痛、隐痛、 胀痛、搏动痛等。
2.外感头痛者当兼有外感证候,且起病较急,病程较短暂,内伤头痛 者则兼有内伤证候,且起病缓慢,呈反复发作。
3 .血常规、脑脊液检查,测血压及经颅多普勒、脑电图、头颅 CT 或 MRI等检查有助于诊断。

藏医偏头痛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藏医偏头痛性眩晕的研究进展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Electronic Journal of Clinical Medical Literature2020 年 第 7 卷第 3 期2020 Vol.7 No.3191藏医偏头痛性眩晕的研究进展吉先才让,万玛太,完玛仁青,德格措(青海省藏医院,青海 西宁 810007)【摘要】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加以及作息规律的紊乱,越来越多的人在临床中出现眩晕症状,作为临床综合征的一种,偏头痛性眩晕得到了相关专家学者的重视,多次重复发作的前庭性眩晕是当前偏头痛性眩晕的核心症状, 在临床中常常表现为害怕声音、害怕光线等伴随症状,对采用相关抗偏头痛药物有较好的反应。

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病理产生的原因尚不明确, 在整个世界上,尚且没有统一的诊断标准对其进行相关治疗还要通过随机对照研究来确定。

笔者通过对藏医在偏头痛性眩晕的临床特点、病理机制、治疗及诊断标准等相关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关键词】藏医藏药;针刺放血疗法;偏头痛性眩晕【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8242.2020.3.191.01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症状,也是许多复杂眩晕疾病的常见临床表现,给人们的生活造成严重的困扰,过去众多发生眩晕、头晕、头脑不清的人群被误诊为脑供血不足、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颈椎眩晕、腔隙性脑梗塞等,导致了临床上的误诊误治,造成了医疗资源的巨大浪费,严重阻碍了眩晕病诊疗事业的发展。

据了解,目前临床中有数十种疾病可能会引起眩晕或头晕症状。

改革开放后,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经济建设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人民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在新时期,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以及作息时间的不规律,导致人们的身体健康出现巨大问题,特别是青年人的身体素质出现严重下降,偏头痛性眩晕发生几率显著增加,成为制约青年人身体健康的重要因素[1]。

在国家和政府的支持下,传统医药在近些年来取得了巨大的进展,特别是藏医藏药,受当地地理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偏头痛性眩晕在我国青藏地区的发病率较高,藏医藏药经过多年与疾病斗争,在治疗偏头痛性眩晕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防性治疗
• 在一组686例的偏头痛眩晕患者的对照 研究中,de Book等在其中的198例中 比较了氟桂利嗪与倍他司汀对眩晕以 及头痛的疗效。结果发现,氟桂利嗪 对头痛的改善优于安慰剂,但抑郁的 发生率较高。而倍他司汀对眩晕的改 善明显优于氟桂利嗪和安慰剂。
de Bock GH,Eclhart J,van Mawijk,et al.A postmarkedng study of flunarizine in migraine and vertigo.Pharm World Sci,1997,19:269—274.
定义
• IHS分类中只有基底型偏头痛和儿童良 性阵发性眩晕两个亚型中提到眩晕症 状,大部分伴眩晕的偏头痛患者不能 满足上述两亚型的诊断。因此,有作 者提出了偏头痛性眩晕的诊断,但目 前缺乏偏头痛性眩晕的明确定义。
流行病学
• 若两者毫无关联,偏头痛与眩晕共同 发病的概率约为 3% ,但临床所见的或 流行病学发现的偏头痛与眩晕的共病 率远高于此。在过去的工作中,头痛 方面的专家在采集病史时并未对眩晕 加以关注,从而低估了MV的发病。
临床表现
年龄: • 首次发作可见于一生中的任何时期, 40岁左右发作达高峰。
性别: • 女性是男性的5倍多
Breslau N, Schultz LR, Stewart WF, et al. Headache types and panic disorder. Neurology 2001; 56:350–354.
鉴别诊断
• • • • • 良性发作性位置性旋晕(BPPV) Meniere’s 病 基底型偏头痛 VBI-TIA 伴有偏头痛和前庭症状的遗传性疾病,如 家族性发作性共济失调,家族性偏瘫型偏 头痛 • 运动病
鉴别诊断
• • • • • • 内耳疾病 癫痫型眩晕 多发性硬化 颈椎病 体位性低血压 焦虑、抑郁
Vlasta V,Davor P,Ivana G,et al.Prevalence of vertigo,dizziness and migrainous vertigo in patients with migrain. Headache,2007,47:1427-1435 Thakar A,Anjaneyulu C,Deka RC.Vertigo syndromes and mechanisms in migraine.J Laryngol Otol,2001,115: 782-787
治疗
• • • • 避免偏头痛诱因 非药物预防 药物治疗 前庭功能康复训练
药物治疗
• • • • NSAID止痛药 曲坦类药物 麦角类:麦角胺、二氢麦角胺 前庭抑制剂:倍他司汀、异丙嗪、茶苯海 明 • 胃复安 • 镇静剂:苯二氮卓类 • 麻醉剂
Evans RW,Baloh RW,Episodic vertigo and migraine.Headache,2001,4l:604—605.
预防性治疗
• 当偏头痛相关性眩晕 1个月内多次发生,持 续数周或数月,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方 式时,应进行预防性药物治疗。 • 一线预防性药物包括钙通道阻滞剂 (维拉帕 米 ) 、三环抗抑郁药 ( 去甲替林 ) 和β- 受体 阻滞剂(普奈洛尔)。 • 二线药物包括美西麦角、抗癫痫药、乙酰 唑胺。
预防性治疗
临床表现
前庭症状存在异质性:
• 自发性眩晕:21%-83% • 位置性眩晕:17%-65% • 头晕和运动敏感发生率:31%-77%。
Bikhazi P,Jackson C,Ruckenstein MJ.Am J Otol,1997,18:350-354. Cass P,et al.Ann Otol Rhinol Laryngol,1997,106:182-189. Dieterich M,Brandt T.J Neurol,1999,246:883-892.

MV是独立疾病吗?
头痛-------------------眩晕------------------耳聋谱
偏 头 痛
偏 头 痛 伴 头 晕
偏 头 痛 性 眩 晕
前 庭 性 偏 头 痛
良 性 复 发 性 眩 晕
迟 发 型 膜 迷 路 积 水
梅 尼 埃 病
突 发 性 耳 聋



• MV可能是偏头痛不同时期/不同阶段的不同表现形式 • MV诊断标准较基底型偏头痛范围宽泛
Neuhauser H,Leopold M,Von Brevern M,et al.The interrelations of migraine,vertigo and migrainous vertigo.Neurology,2001,6: 436-441.
可能的MV诊断依据
• 至少1次中度以上的发作性前庭症状。 • 至少满足下列条件之一:按照IHS关于 偏头痛诊断标准符合偏头痛;眩晕发 作时出现偏头痛;偏头痛加重的因素 可以加重眩晕;特定的食物、睡眠差、 激素改变;抗偏头痛治疗有效并除外 其他疾病。
偏头痛性眩晕
欧阳慧
历史
• 早在 1961 年 Bickerstaff 提出的基底型 偏头痛(偏头痛+眩晕)。近年来,学 者们逐渐发现偏头痛患者眩晕的发病 时间、持续时间,不符合 IHS 关于 “ 偏 头痛先兆”的界定标准,难以用偏头痛 的 “ 先兆症状 ” 来解释,由此提出了偏 头痛性眩晕(MV)这一病症。
发病机制
• 扩布性抑制
• 中枢对前庭冲动传入的 抑制性去除 • 神经递质系统的作用 • 内耳损害 • 离子通道异常
• • • • β-受体阻滞药 钙通道阻滞药 抗抑郁药 曲坦类药物:可以缓解畏光、惧声、 恶心、旋晕等偏头痛的伴随症状
Evans RW,Baloh RW,Episodic vertigo and migraine.Headache,2001,4l:604—605.
预防性治疗
• 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药量。 • 如果用这些药物中的一种能控制头晕, 则这种药物应该持续使用至少1年(美 西麦角除外,它在应用6个月后需停用 3-4周)。如果停药后头晕再次出现, 可再次开始使用药物治疗1年。
Neuhauser H,Leopold M,Von Brevern M,et al.The interrelations of migraine,vertigo and migrainous vertigo.Neurology,2001,6: 436-441.
诊断释疑
• 在部分研究中,并未要求必须存在偏 头痛病史或要求头痛与眩晕相伴随, 但此时须有其他表现证明眩晕与偏头 痛存在关系,如偏头痛家族史、眩晕 发作时伴有恐光畏声、偏头痛特异性 药物治疗有效等。
预防性治疗
• 钙离子拮抗剂试 验性诊断治疗后 发现,用药后 MV 患 者 耳 聋 的 主观、客观症状 可以得到改善。
de Bock GH,Eclhart J,van Mawijk,et al.A postmarkedng study of flunarizine in migraine and vertigo.Pharm World Sci,1997,19:269—274.
流行病学
• 偏头痛与眩晕不仅仅是偶然重叠的相 互关系。但是很多学者认为对于眩晕 和偏头痛两者是否有直接的关系还存 在争议。目前还缺乏大样本的多中心 联合研究。
流行病学
• 由于研究对象不同,MV的临床表现似 乎存在很大的变异,其中一个可能的 原因是由于缺乏统一的诊断标准,从 而导致在选择患者时不一致,有很大 的随意性。这对偏头痛和眩晕的流行 病学相关调查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和限 制。
基底型偏头痛
• 基底型偏头痛之眩晕先兆出现在头痛 发作前 5 ~ 60 分钟内发生,必须伴有 可完全恢复的至少2个后循环区域的先 兆症状(眩晕、耳鸣、听力下降、共 济失调、构音障碍、视觉异常、复视 、感觉异常、意识能力下降等)。MV 则很少能满足基底型偏头痛的诊断标 准
Battista RA.Audiometric findings of patients with migraine-associated dizziness.Otol Neurotol, 2004,25:987~992.
Hannelore K. Neuhauser et al, Epidemiology of Vertigo. Current Opinion in Neurology 2007,20:4046
流行病学
• 26%-33%的偏头痛患者有眩晕发作, 27%-72%的偏头痛患者有头晕发作。 • 眩晕与偏头痛相关远高于紧张型头痛 • 2007 年 Vlasta 等比较 324 偏头痛与 327 对照,发现 51.7 %的偏头痛患者患有 眩晕,其中23.2%属于偏头痛型眩晕, 而正常对照人群的眩晕患病率仅为 31.5 %,有先兆发作的偏头痛患者更 易发生眩晕。
检查
• • • • • • • • 神经系统查体、腰穿检查 耳蜗检查---纯音测听 前庭功能检查---变位试验 CT/MRI、TCD、彩超 诱发电位 EEG、ENG 副鼻窦X线平片 血压、血常规和血糖,ECG
Chawla N,Olshaker JS.Diagnosis and management of dizziness and vertigo.Med Clin North Am,2006,90:291.304.
诊断标准
诊断的尴尬境地 • CASS标准 • Johnson标准 • Crevits标准 • Neuhauser标准
Neuhauser标准
• 中度以上的发作性眩晕; • 符合IHS的关于偏头痛的诊断标准; • 至少2次眩晕发作有下列之一的偏头痛 症状:偏头痛性头痛、畏光、畏声、 视觉或其他方面的先兆; • 排除其他病因。
VBI-TIA
• • • • • • • 年龄 高血压、糖尿病等危险因素 后循环区域症状 神经系统检查 头颅CT/MRI TCD 颈部血管彩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