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 九年级上册 4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PPT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件(共56张PPT)

气 质 美 女 初 长 成
北京培华女子中学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方 面的氛围造就了她的书香气质, 诗歌方面的才能造就了她的温情 内涵。“沉鱼落雁、闭月羞花、 倾国倾城”形容她太俗气,“云 想衣裳花想容”则太娇气。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 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 净,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 诗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林徽因(1905-1955),福建闽县 (今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 建筑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 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 国一代才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 梁思成用现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 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 者,后来在这方面获得了巨大的学 术成就,为中国古代建筑研究奠定 了坚实的科学基础。她的文学著作 包括散文、诗歌、小说、剧本、译 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你是 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度中》 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年仅 51岁。
投身全国各地徒步考 察,足迹遍布山西、河北、 山东、浙江等十几个省份, 在村野僻壤访古勘查、爬梁 上柱,进行精确的测量、分 析和比较,历尽艰辛挖掘和 保存大量中国古建筑。建筑 考察,丰富了自己的阅历, 挑战自己,用自己的实际行 动表明女儿不输男。
1936年北京天坛祈年殿屋顶
野 外 徒 步 考 察
林 在 数 学 和 美 术 上 也 很 有 天 赋 !
1920年,伦敦。花一样的 16岁。 1920年4月,林长 民被迫辞去北洋政府司法 总长的职务,携女儿赴欧 洲考察。他们在欧洲大陆 游历后,9月徽因以优异 成绩考入英国圣玛丽女校 学习。 林长民24岁的小 朋友,已婚的徐志摩在这 一年与徽因相识。从此他 们之间悠长的故事开始 了 。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件(共52张PPT)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朗读欣赏.mp4
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
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目的,即诗人对爱的赞颂。
同桌交流,说说诗的每一节分别赞美了什么。
第一节:赞美“你”的 轻灵、光艳 第二节:赞美“你”的 轻盈、柔美与恬静 第三节:赞美“你”的 天真、庄严 第四节:赞美“你”的 新鲜、柔嫩 第五节:赞美“你”的 爱、暖、希望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5.“那轻,那娉婷,你是”这句
句式有什么特点?这样表达有 什么作用?
倒装句,应为“你是那轻, 那娉婷”,突出了“你”的 “轻”“娉婷”的特点。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6.哪些词语描写了“你”的颜 色?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 受。
建筑美
整首诗讲究节与节的匀称(每节 3句),同时在整齐中有变化(不同 的句式和句式的变换),构成了诗歌 的建筑美。
内涵与主题
关于这首诗有两种说法:一是为悼念徐 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以表达 心中对儿子的希望和儿子的出生带来的喜悦。
梁从诫在《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 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母亲在我出 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 说起过这件事。”对于这首诗的创作意图,梁先 生说得很客观。
1.了解作者生平,诗歌写作技巧和诗歌写作方法。 2.理解意象,体会意境,把握诗人的情感。 3.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新月派
中国现代新诗史上的重要流派,提倡新格律诗, 主张诗的形式格律化和“理性节制情感”的美学原 则。林徽因是新月派的重要成员之一,她的诗歌在 艺术表现形式上,注重感觉的微妙、比喻的新奇、 意象的渲染及情绪的回旋。她以其优雅芬芳、柔美 细腻的特色显示了诗作独特的审美价值。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共45张PPT)[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语文九上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1)(共45张PPT)[优秀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af0c94efa98271fe910ef98b.png)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生平,感知诗中的形象,理解诗 人的思路和全诗的主旨。
2.理解诗歌运用的意象和写作手法,体会诗歌 的思想感情。
作者介绍
林徽因(1905-1955),福建闽侯
林徽因小说《九十九度中》(今福州)人,建筑学家和文学家,为
是早期运用现代派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法的 名篇。作者选取北京夏季
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学家,同时也被
民国四大美女包括"校园皇后"陆小曼,才气与美 貌并重的林徽因,有"金嗓子"之称的周璇和"默片影 星"阮ruǎn玲玉。
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轻灵( ) 鲜妍( ) 呢喃( )
娉婷( 冠冕(
) )
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轻灵(línɡ) 娉婷(pīnɡ)
鲜妍(yán)
冠冕(ɡuān miǎn)
呢喃(ní nán)
(三)内容的纯净
四月的景是完全可以感知的:视觉上有“一树一 树的花开”;听觉上,有“燕在梁间呢喃”;触觉上, 有布满空间的“暖”。诗人再也无法走出这爱的空间, 因为这里就是她的“希望”,有着她的爱得缠绵。
疑难突破
1.诗歌中运用了十二个“你”字,这样写有什么妙处?
答:诗中“你”字出现十二次,既便于诗人直接抒情, 使主题更加突出,又产生了回环往复的效果。
2.诗中运用了大量比喻,请结合具体的例子分析分 析这样写的好处。
答:诗中采用重重叠叠的比喻,意象美丽而丝毫无 雕饰之嫌,反而愈加衬托出诗中的意境和纯净—— 在华美的修饰中更见清新自然的感情流露。 例如:诗人将“你”比作是“新鲜/初放芽的绿”,以春 天里最有生机的绿色,加上刚刚绽出的嫩芽的柔美, 形象生动地表现出了“你”充满活力生机,满含生命 力量与希望的美好形象,更表达出了诗人内心的喜 悦赞美之情。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优质课件PPT(含视频)

倒装句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应为“你是那轻,那娉婷,鲜妍”, 突出了“你”“轻”“娉婷”的特点。 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
精读细研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是;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6.这一诗节中运用了哪些表示颜 色的词语来描写“你”?读后给我们 什么样的感受?
柔嫩喜悦
运用“鹅黄”“绿”“白”这
知识备查
新月派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 诗意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 益的尝试。后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提出 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为新格律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预习检查 读一读
pīnɡ 娉婷 ɡuān miǎn 冠冕
yán 鲜妍
nínán 呢喃
这首诗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 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 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 人间四月天。”
知识备查
新月派及新月诗
新月派源于新月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 派。新月社1923年以来以聚餐会形式形成于北京,主要成员 有胡适、徐志摩、梁启超、林徽因、闻一多等。1925年由徐 志摩编辑《晨报副刊》,增辟《诗镌》《剧刊》,提倡现代 格律诗和国剧运动。1927年春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 创办《新月》月刊,前期偏重于发表新诗,讲究格律,形成 一种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应为“你是那轻,那娉婷,鲜妍”, 突出了“你”“轻”“娉婷”的特点。 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欣喜之情。
精读细研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是;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6.这一诗节中运用了哪些表示颜 色的词语来描写“你”?读后给我们 什么样的感受?
柔嫩喜悦
运用“鹅黄”“绿”“白”这
知识备查
新月派不满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 诗意的作风,提倡新格律诗,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 益的尝试。后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提出 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为新格律学派奠定了理论基础。
预习检查 读一读
pīnɡ 娉婷 ɡuān miǎn 冠冕
yán 鲜妍
nínán 呢喃
这首诗是一篇极为优秀的作品,它的价值不需要任何外 在的东西来支撑。所以在诗人逝世的时候,金岳霖等好友们 共同给诗人题了这样的一副挽联:“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 人间四月天。”
知识备查
新月派及新月诗
新月派源于新月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 派。新月社1923年以来以聚餐会形式形成于北京,主要成员 有胡适、徐志摩、梁启超、林徽因、闻一多等。1925年由徐 志摩编辑《晨报副刊》,增辟《诗镌》《剧刊》,提倡现代 格律诗和国剧运动。1927年春在上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 创办《新月》月刊,前期偏重于发表新诗,讲究格律,形成 一种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4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完美实用ppt课件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 美得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诗 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开始从事文学 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谁爱这不息的 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诗刊》第二期 。她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笑 》《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想》等 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说《窘 》《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一片阳 光》等。
4.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增加亲切感,拉近与读者的距离;便于情 感交流,有呼告效果,增强感染力,容易引 起读者共鸣。
精读悟情 请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鉴赏。
自
读
品 意象与韵味
味
情
感
写作特色
美
意象与韵味
意象: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 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作用:能加深审美的愉悦,留有空白 ,增加了诗的张力。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初放芽的绿,你 是;”两种明亮的颜色,表现了“你”充满生机和希望。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 梁间呢喃”表现了“你”的温柔、 和暖。
3.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请结合具体诗句来说明。
用“四月天”为喻,突出了 “你”的明净澄澈、美丽、 带着爱的光辉。突出“你” 的鲜妍、天真、庄严、柔嫩 喜悦、美好纯洁、和暖、充 满生机和希望。
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提出了著名的“三美” 主张, “三美” :音乐美指的是诗歌的音节,读 起来富有节奏感,抑扬顿挫,朗朗上口。建筑美是 指节的匀称和句的整齐。绘画美指的是诗歌的辞藻, 用词注意色彩,形象鲜明。
字词积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参考课件(共43张PPT)

柔嫩。
二、精段品读 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全诗,回答问题。 9.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人间四月天是春天中的盛季:阳光明媚,绿草如茵, 清流澄澈,百花吐蕊,飞鸟啼鸣。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 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天呈现无遗。以“四月天”为喻,突 出了“你”的温柔、和暖、充满生机和希望。
A.那轻,那娉• 婷• (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B.你是,鲜• 妍•(鲜艳美丽)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泛指帽子) 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 喃• (形容燕
子的叫声)
3.下的林徽因,将建筑艺术与诗歌创作相结合,充
【难点探究】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答案】诗人以第二人称的手法,用美丽的春景来比心中 的“你”,通过对春天的点染和描摹,表达了对心中的 “你”永不老去的爱。用第二人称“你”,更易直接倾诉 内心的情感,把心中的形象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心中 的爱意,亲切感人,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些意象,表达了诗
关键词
爱、温暖、希望
人怎样的感情?
写作手法
导思2:诗歌主要运用 了什么写作手法?结 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韵律特点
导思3.这首诗歌历来最为人称
道的便是它的节奏——音乐美。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一下。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品评文章
1. 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 【答案】副标题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即诗人对生 命的 赞颂。整首诗究如笼罩在一轮识热的爱的光环之 中。
二、精段品读 阅读《你是人间的四月天》全诗,回答问题。 9.以“四月天”为喻,突出了“你”的哪些特点?
人间四月天是春天中的盛季:阳光明媚,绿草如茵, 清流澄澈,百花吐蕊,飞鸟啼鸣。人间所有的甜美、情思和 梦幻尽在这奇妙的四月天呈现无遗。以“四月天”为喻,突 出了“你”的温柔、和暖、充满生机和希望。
A.那轻,那娉• 婷• (形容女子的姿态美) B.你是,鲜• 妍•(鲜艳美丽) C.百花的冠冕你戴着(泛指帽子) 指古代帝王、官员戴的帽子。
•• D.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在梁间呢• 喃• (形容燕
子的叫声)
3.下的林徽因,将建筑艺术与诗歌创作相结合,充
【难点探究】诗歌为什么运用第二人称来表达自己的感情? 【答案】诗人以第二人称的手法,用美丽的春景来比心中 的“你”,通过对春天的点染和描摹,表达了对心中的 “你”永不老去的爱。用第二人称“你”,更易直接倾诉 内心的情感,把心中的形象置于眼前,面对面地倾诉心中 的爱意,亲切感人,从而引起读者的共鸣。
些意象,表达了诗
关键词
爱、温暖、希望
人怎样的感情?
写作手法
导思2:诗歌主要运用 了什么写作手法?结 合内容分析其作用。
韵律特点
导思3.这首诗歌历来最为人称
道的便是它的节奏——音乐美。
请结合诗歌内容分析一下。
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听读课文,并在课本上及时做好旁 批和圈点。体会作者感情,感受文章自然的风格。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朗读。 圈点要求
1.划分文章部分、层次分别用双竖线、单竖线。 2.认为用得好的词语用方框。 3.关键语句(或写得好的语句)用波浪线。 4.有疑问的地方,用问号标注。
品评文章
1. 副标题“一句爱的赞颂”有什么作用? 【答案】副标题提示了诗歌的写作缘由,即诗人对生 命的 赞颂。整首诗究如笼罩在一轮识热的爱的光环之 中。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你是人间的四月天》ppt课件

诗人借用“四月天”,这一温馨美好洋溢生机的意 象,轻灵欢快的节奏,书写着对生命的赞歌,抒发了诗 人内心满满的爱意、温暖和对新生事物的希望。
单句和复句 比一比下边两组句子,说说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我们称之为“单句”。
第二组的情况要复杂些——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 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根据分句间的 关系,可以将复句分为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 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等类型。
轻灵: 娉婷: 鲜妍: 冠冕: 呢喃:
读读写写
整体感知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4.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说说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诗歌用这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将雪后鲜艳 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 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柔软的烟”、“闪 动的星子”、“绵绵的细雨”,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 夕阳、云烟笼纱、雨润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 用诗的形式跳跃于文字间。
3.诗人以“四月天”为喻指赞美的对象,请说说本诗是如何表现 “四月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选取能展现四月特点的意象 来表现四月的美好:风、云烟、 星子、细雨、百花、月圆、嫩芽、
单句和复句 比一比下边两组句子,说说它们在结构上有什么不同。
第一组句子由词或短语构成,有特定语调,能独立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 我们称之为“单句”。
第二组的情况要复杂些——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单句按照某种逻辑联系 组合在一起,构成一个比较复杂的句子,我们称之为“复句”根据分句间的 关系,可以将复句分为递进复句、承接复句、并列复句、选择复句、转折复 句、因果复句、假设复句和条件复句等类型。
轻灵: 娉婷: 鲜妍: 冠冕: 呢喃:
读读写写
整体感知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 轻灵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 星子∕在无意中闪, 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 鲜妍百花的冠冕∕你戴着, 你是天真,庄严, 你是夜夜的∕月圆。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 新鲜初放芽的∕绿,你是; 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 是燕在梁间∕呢喃, ——你是爱,是暖,是希望,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4.找出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说说带给你怎样的阅读感受?
诗歌用这些色彩斑斓、灵动活泼的意象,将雪后鲜艳 的鹅黄、初生的绿芽、梦中的白莲,各种鲜、亮、美、静 的色彩交汇。加之于“轻灵的风”、“柔软的烟”、“闪 动的星子”、“绵绵的细雨”,将四月里轻风拂面、湖面 夕阳、云烟笼纱、雨润万物、生命喜悦等一系列美好画面 用诗的形式跳跃于文字间。
3.诗人以“四月天”为喻指赞美的对象,请说说本诗是如何表现 “四月天”的,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选取能展现四月特点的意象 来表现四月的美好:风、云烟、 星子、细雨、百花、月圆、嫩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课件(64张ppt)

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余,也从事文学创作。20世纪30年代从事诗歌、小 说创作,组织文艺沙龙,对京派文学产生一定影响。她的诗多以个人情绪的起伏为 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诗题是一个比喻,直接说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而不说“你像”,肯定之情、赞美之意溢于言表。 中心意旨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课件 (6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课件 (64张 ppt)
易错易混全解
单句·复句 异 单句:不能分析成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分句的句子。 复句:由两个或多个在意义上有密切关系的分句组成的语言单位,包括一重复句(内 部只有一层语意关系)和多重复句(内部包含多层语意关系)。 辨别单句和复句,主要看各分句间句子成分构成如何,只有一套主干的是单句,有两 套或两套以上主干(有时共用一个主语)的就是复句。可以从结构上、意义上、关 联词上区分,但有关联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复句。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课件 (64张 ppt)
击。此外,词语的选用也使语言华美而富有情感,如“娉婷”“鲜妍”等词写出了 “你”妩媚的风姿,“鹅黄”“绿”“白”“柔嫩”写出自然的绚丽与生机勃勃, 等等。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课件 (6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间的 四月天 》课件 (6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课件 (64张 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4《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 》课件 (64张 ppt)
3.这首诗是“新月派”诗歌风格的代表作,应该如何理解其中的音乐美? 首先,全诗每节的第一句和第三句均押ɑng韵,造成和谐流转的顺畅美。其次,“轻 灵”“星子在”“鲜妍”等灵活的断句既是句子匀称的需要,也造成了诗歌的韵 律美和节奏感,灵动而富有跳跃性。再次,多处使用“你是……”句式,又兼有“… …,你是”“……,你像”的变化,使得诗的节奏在整齐当中又富有变化,与春天生 命的律动以及诗人在春意中情感的变化形成映衬。最后,诗题是“你是人间的四 月天”,诗歌第一句点题,最后一句又照应题目,使得整首诗圆润流转,产生回环往 复的音乐美。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课件:4.林徽因《你是人间四月天》-(共57张PPT)

林徽因的生平 ——书香女子
• 林徽因出身于官 宦世家,父亲林 长民毕业于日本 早稻田大学,善 诗文,工书法, 对林徽因的培养 自来严格。
1916年
1920年,林长民辞去北洋政府司法总长的 职务,携女儿到欧洲大陆旅行。在伦敦圣玛丽 女子学院借读,并与徐志摩相识。
1920年
1921年10月林徽因回到中国, 继续在培华女中学习。父亲林长 民与梁启超的友谊使林徽因结识 了梁启超的长子梁思成,两家父 辈也有意他们结为连理。
林徽因(1904——1955), 原名林徽音,福建闽侯县人, 出生于也被胡适誉为中国第一代才女。
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 成用现代的科学方法研究中国 古代建筑,成为这个学术领域 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面取得 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 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 基础。
4、这节诗又有什么特点?有什么作用?
•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 水光浮动着你梦期待中白莲。
这节诗中哪些词语描写了“你”的颜色? 说说它们带给你的阅读感受。
5、赏析第5节诗歌
•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 是希望,
学习目标
• 了解人物生平。(难点) • 朗读诗歌,体会情感。(重点) • 赏析诗歌写作技巧。(难点)
作者简介
• 冰心:“她很美丽,很有才气。” • 在沈从文眼里,她绝顶聪明。 • “一身诗意千寻瀑,万古人间四月天。”是
金岳霖为她作下的挽联。 • 徐志摩为她轻吟空灵的诗句,曾感慨道:
“我欲于茫茫人海中找寻灵魂唯一之伴侣, 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林徽因的事业 ——成就卓著
1952年,新林院梁 思成、林徽因故居, 在这里产生了新中 国国徽和人民英雄 纪念碑的设计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点亮”是动词,化静为动,由声音 的“笑响”导向画面的“光艳”,在通感 中,展现出四月天光艳轻灵的热闹场景。
找出本体和喻体,并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本体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喻体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生动形象地写出“你”的轻盈自在,无
拘无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诗人由
背景介绍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 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 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对此,其子梁从诫在 《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 这件事。”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 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 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 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 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 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 家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参与国徽设计
改造传统景泰蓝
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 纪念碑设计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
方面的氛围造就了她的书香气 质,诗歌方面的才能造就了她 的温情内涵。“沉鱼落雁、闭 月羞花、倾国倾城”形容她太 俗气,“云想衣裳花想容”则 太娇气。
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 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 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 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 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 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 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 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 学》课 。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 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诗 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文学作品
文学成就
她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 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 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 《一片阳光》等。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 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 《诗刊》第二期。
整体感知
作者的儿子。
春天的盛季。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将“你”比作“四月天”,新颖别致, 暗含作者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珍 爱、希望。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概括其每一节的内容。
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 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 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第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
作者介绍
林徽因(1905-1955),福建闽县 (今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建筑 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 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 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 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 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 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 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 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 《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 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 年仅51岁。
衷的喜悦之情。
深层探究 领悟情感
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本诗中第1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 往复之感。第1行中诗人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 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 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表明主题。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第4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朗 读诗歌,注意重音、节奏等。(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把 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难点) 3.理解诗歌的主题,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接受诗歌的熏陶。 (重点)
娉婷( pīng)(ting) 呢喃( ní )(nán)
鲜妍(yán)
冠冕( guān )( miǎn )
轻灵(qīng )(líng) 柔嫩( róu )( nèn )
(2)词义
(1)娉婷: 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亦借指美人。 (2)鲜妍: 鲜艳。 (3)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 (4)呢喃:帽象、声后词来,专形指容帝像王燕的子礼叫帽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 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林 徽 因
你是人间四月天 —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徐
梁
志
从
摩
诫
文体知识
新月派
源于新月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
的诗歌流派。新月社1923年以聚餐会形式形
成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启
超、林徽因、闻一多等。1925年由徐志摩编
辑《晨报副刊》,增辟《诗镌》《剧刊》,
提倡现代格律诗和国剧运动。1927年春在上
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
激越与豪迈。 第五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诗歌讲解
找出拟人句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将“__笑__响__”_拟人化,“_笑__响__”_在春的光艳中 变幻交舞。将“你”的轻灵、活泼,“我” 的欢快、喜悦写得形象生动。
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前期偏重于发表新诗,讲究格律,形成一种 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新月派不满 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 风,提倡新格律诗,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 的尝试。后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 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
找出本体和喻体,并分析作者所表达的感情。
本体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喻体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生动形象地写出“你”的轻盈自在,无
拘无束,充满了生活的气息,表达了诗人由
背景介绍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是林徽因的经典诗作,最初发表于《学文》 一卷一期(1934年4月5日)。关于本诗的创作意图,有两种说法:一 是为悼念徐志摩而作,一是为儿子的出生而作。对此,其子梁从诫在 《倏忽人间四月天》中说:“父亲曾告诉我,《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是母亲在我出生后的喜悦中为我而作的,但母亲自己从未对我说起过 这件事。”
1949年以后,林徽因在美 术方面曾做过三件大事: 第一是参与国徽设计。第 二是改造传统景泰蓝。第 三是参加天安门人民英雄 纪念碑设计,为民族及国 家作出了莫大的贡献。
参与国徽设计
改造传统景泰蓝
参与天安门人民英雄 纪念碑设计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气质美女,家庭
方面的氛围造就了她的书香气 质,诗歌方面的才能造就了她 的温情内涵。“沉鱼落雁、闭 月羞花、倾国倾城”形容她太 俗气,“云想衣裳花想容”则 太娇气。
以后几年中,又在《诗刊》、《新月》、《北 斗》、天津《大公报》、《文学杂志》等,先后 发表了几十篇作品。大部分是诗歌,也有散文、 小说、戏剧和文学评论。她的诗多数是以个人情 绪的起伏和波澜为主题,探索生活和爱的哲理。 诗句委婉柔丽,韵律自然,受到文学界和广大读 者的赞赏,奠定了她作为诗人的地位。当时,她 曾应聘为北平女子文理学院外语系讲授《英国文 学》课 。
风华绝代
她是一位美女,美得清冷, 美的没有丝毫的瑕疵,干干净净, 清清爽爽。
林徽因美,就如她自己的诗 歌:你是人间四月天。
文学作品
文学成就
她的文学作品主要有《谁爱这不息的变幻》 《笑》《清原》《一天》《激昂》《昼梦》、《瞑 想》等诗篇几十首;话剧《梅真同他们》;短篇小 说《窘》《九十九度中》等;散文《窗子以外》、 《一片阳光》等。林徽因在从事建筑科学研究之馀, 也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1年4月,她的第一首诗 《谁爱这不息的变幻》以“徽音”为笔名,发表于 《诗刊》第二期。
整体感知
作者的儿子。
春天的盛季。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将“你”比作“四月天”,新颖别致, 暗含作者对儿子出生的喜悦以及对儿子的珍 爱、希望。
整体感知
朗读诗歌,概括其每一节的内容。
第一节:爱如四月天里的光艳轻灵。 第二节:爱如四月天里的柔和恬静。 第三节:爱如四月天里的鲜妍庄严。 第四节:将生命、历史融入到自然风景中,展现青春的
作者介绍
林徽因(1905-1955),福建闽县 (今福州)人,出身于官宦世家。建筑 学家和作家,为中国第一位女性建筑 学家,同时也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 女。三十年代初,与夫婿梁思成用现 代科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建筑,成为 这个学术领域的开拓者,后来在这方 面获得了巨大的学术成就,为中国古 代建筑研究奠定了坚实的科学基础。 她的文学著作包括散文、诗歌、小说、 剧本、译文和书信等,其中代表作为 《你是人间四月天》,小说《九十九 度中》等。1955年4月1日清晨去世, 年仅51岁。
衷的喜悦之情。
深层探究 领悟情感
诗中第一行和最后一行是什么关系?有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本诗中第1行和最后一行重复,首尾照应,有一种循环 往复之感。第1行中诗人直接提出“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这个 主题,但“我说”二字表明诗人的态度是含蓄而矜持的,通过中 间一系列的比喻论证,最后诗人非常直接肯定地说“你是人间的 四月天”,使用重复,再次表明主题。
雪化后那片鹅黄,你像;新鲜 初放芽的绿,你是;柔嫩喜悦 水光浮动着你梦中期待中白莲。
你是一树一树的花开,是燕 在梁间呢喃,你是爱,是暖, 是希望,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第4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林徽因
学习目标
1.了解作者的相关文学常识及本文的写作背景,朗 读诗歌,注意重音、节奏等。(重点) 2.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整体把握诗歌的内容,把 握诗歌的写作技巧。 (难点) 3.理解诗歌的主题,感受诗歌的音乐美和意境美, 接受诗歌的熏陶。 (重点)
娉婷( pīng)(ting) 呢喃( ní )(nán)
鲜妍(yán)
冠冕( guān )( miǎn )
轻灵(qīng )(líng) 柔嫩( róu )( nèn )
(2)词义
(1)娉婷: 用来形容女子姿态美好的样子。亦借指美人。 (2)鲜妍: 鲜艳。 (3)冠冕:这里是王冠的意思。冕,古代天子、诸侯、卿、大夫所戴的礼 (4)呢喃:帽象、声后词来,专形指容帝像王燕的子礼叫帽声。那样的轻声细语。
名言欣赏:
语言不只是交流与思维的工具,更 是人的生存空间、生存条件与存在方式。 语文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
林 徽 因
你是人间四月天 — 一句爱的赞颂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你是四月早天里的云烟, 黄昏吹着风的软,星子在 无意中闪,细雨点洒在花前。
那轻,那娉婷,你是,鲜妍。 百花的冠冕你戴着,你是 天真,庄严,你是夜夜的月圆。
徐
梁
志
从
摩
诫
文体知识
新月派
源于新月社,是现代新诗史上一个重要
的诗歌流派。新月社1923年以聚餐会形式形
成于北京,主要成员有胡适、徐志摩、梁启
超、林徽因、闻一多等。1925年由徐志摩编
辑《晨报副刊》,增辟《诗镌》《剧刊》,
提倡现代格律诗和国剧运动。1927年春在上
海创办新月书店,次年又创办《新月》月刊,
激越与豪迈。 第五节:抒发对闲适恬淡的自然生活的追求。
诗歌讲解
找出拟人句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将“__笑__响__”_拟人化,“_笑__响__”_在春的光艳中 变幻交舞。将“你”的轻灵、活泼,“我” 的欢快、喜悦写得形象生动。
有着怎样的表达效果? 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笑响点亮了四面风;轻灵 在春的光艳中交舞着变。
前期偏重于发表新诗,讲究格律,形成一种 文学流派,被称为“新月派”。新月派不满 于“五四”以后“自由诗人”忽视诗艺的作 风,提倡新格律诗,在诗歌艺术上做了有益 的尝试。后来闻一多在《诗的格律》中明确 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 建筑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