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
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精品优质课ppt课件
![部编人教版高中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精品优质课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f4e3104d8e9951e79b8927ce.png)
新航路开辟
课程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
环节三 互动历史 ——欧洲视角,从史料中总结 历史概念和分析 其影响的能力, 让学生理解“价 格革命”。
问答三: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价格革命的概念和 影响。
——阿德斯托《1492:世界的开端》
1519年5艘船200余名水 手离开西班牙,
随同麦哲伦作著名的环 球航行,历时3年,
但最后返回的只有1艘船 18人,获利约60倍。
——编引汪为华《欧洲史》
新航路开辟
课程分析 教学目标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
环节三 互动历史 ——欧洲视角
1521-1560西班牙从美洲共运回黄金1576000公斤,白银 46728000公斤;1493-1600年,葡萄牙从非洲运回的黄金共计 276000公斤。
——汪为华《欧洲史》
15 世纪末以后,美洲贵金属大量流入西欧,既给西欧带 来了大量财富,也引起了西欧各地区程度大小不同的通货膨 胀,整个西欧明显感到物价上涨,实际工资下降的经济压力 ,以英国木匠工资的实际变化为例,仅从 15世纪中叶至 16 世纪中叶这 100 年时间里,他们的实际工资水平就下降 43% 左右。
商业革命和 价格革命
新航路开辟
课程分析 素养目标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法学法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
学情 分析
1.高一学生思维活跃, 有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2.知识面广,对近代中外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文本
不足
高一学生,历史史料实证和历史解释能力欠缺,
因此也存在一定的劣势
新航路开辟
课程分析 素养目标 重、难点 学情分析 教学教法 教学过程 评价反思
岳麓版《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岳麓版《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d70ca2f0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1c.png)
案例分析新课程NEW CURRICULUM一、教材地位本课选自岳麓版必修2《经济成长历程》中的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一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揭开了世界近代史的序幕,在其影响下,世界市场初步形成,西方工业革命也随之开启,并对中国的传统社会造成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世界近现代历史的演进过程中,还是在这一单元的教学体系中,《新航路的开辟》这一课都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特殊地位。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大多十五六岁,热情好动、思维活跃,不喜欢枯燥乏味的历史教学。
为此,我通过创设情境、组织活动等方式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因此,新课的教学不能单纯地依靠学生已有的知识和基础,而应注重引导。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历史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史料分析、互动探究等形式,帮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通过完成知识表格、绘制航海路线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航海活动;通过史料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帮助学生辩证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历史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航海家远洋探险活动的学习,培养学生坚毅、进取的探索精神;通过对殖民活动的讨论,激发学生热爱独立、争取自由的情感。
四、教学重难点高一学生受认知水平和思辨能力的限制,他们理解历史概念和分析史实的能力相对不足。
而新航路开辟的背景错综复杂,学生难于理解,但课标不要求重点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则较为简单,学生也易于理解;而列入课标要求的“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则需要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难度。
五、教学方法在新课改背景下,我们主张在教学过程中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结合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及认知水平,我准备使用学案教学法,并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自主—互动”、创设情境等常规教学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教案]
![第7课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34591959eef8c75fbfb358.png)
岳麓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一、教材分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高一历史必修II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的第一课内容,新航路的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
新航路的开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启篇,引发商业革命,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崛起和世界市场的形成,也给亚洲、非洲和美洲带来深重灾难。
学好这一课,对于世界近代历史的掌握有重大意义;同时,本课还是学科综合重要的一课,特别是和地理的综合,因此,学生学好这一课,对于以后的学科综合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培养学生依据史料分析问题的能力。
(2)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会辩证地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3)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能够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初步形成和早期的殖民扩张的史实,培养学生一分为二辨证的历史史观。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创设一定的历史情境,由学生扮演航海之旅中的不同角色,使学生了解航海的原因和所具备的条件,感悟航海家的精神。
(2)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动机的分析,使学生认识资本扩张惟利是图的本质;体会航海家的艰苦,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并通过比较认识当时的中国科技在航海造船方面仍具先进性。
(2)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找出它的两重作用,使学生学会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思想。
(三)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和影响。
重点依据:(1)是课程标准要求;(2)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的对象和途径;(3)新航路开辟揭开人类工业文明的序幕、开启了全球化,是人类历史进程中重大事件。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说课稿示范
![高中历史《开辟新航路》说课稿示范](https://img.taocdn.com/s3/m/5ffb7160a0116c175e0e480a.png)
《开辟新航路》教材回顾说课稿示范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高中历史组的01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开辟新航路》,下面开始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教材是连接教师和学生的纽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先谈谈我对教材的理解:本课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的第一课,新航路开辟对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产生和发展有重大的意义,是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开端,也是当代经济全球化的起源。
所以,学好这一课,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和把握整个单元的知识脉络十分重要。
二、说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设定为:首先是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了解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学会辨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
其次是过程与方法:通过角色扮演、多媒体动态演示等方法帮助学生了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经过;通过引用史料、讨论等方法深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接着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感受到探险家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使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但该过程及结果又充满血腥与罪恶。
最后我将重点设定为: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认识其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历史必然性;难点设置为: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辩证地评价其历史地位。
三、说学情一堂成功的课不仅要熟悉教材,还需要我们充分的了解学生的特点:作为高一学生,在九年级历史《资本主义时代的曙光》一课中对新航路开辟的基本史实已有一定了解,具备相关的感性知识,缺乏的是理性的分析。
并且某市某区部分学生存在学习积极性不高等消极因素,因此本课的教学必须有一定的深度并且利用多样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提高课堂参与度,从而挖掘新航路开辟的深层次背景和深远影响,避免陷入初高中重复教学和学习效率低下的误区。
四、说教法学法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基于此,我准备采用的教法是:情境教学法、活动教学法、案例教学法。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慧说过:差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好的教师则教给学生如何发现真理。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
![历史人教版高中必修2《新航路的开辟》](https://img.taocdn.com/s3/m/666fbad7aaea998fcd220ead.png)
〈〈新航路开辟》说课稿【教材分析】1. 教材的地位《新航路的开辟》是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II第二单元第一课内容,是工业文明的崛起的开篇;也是经济全球化的开启篇,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
正是新航路的开辟,促进了欧洲经济的崛起,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前提,学好这一课,对于世界近代历史的掌握有重大意义;同时,本课还是学科综合重要的一课,特别是和地理的综合,因此,学生学好这一课,对于以后的学科综合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有关本节内容的要求:概述迪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我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课标要求和教材内容,以及反映出本课重难点等,确立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 通过对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的探究,培养学生综合、全面探索和认识历史事件的能力(2) 通过学习主要航海家的活动,培养学生通过识图和阅读史料再认再现历史原貌,并辩证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3) 通过从新航路开辟对欧洲、美洲、业洲、非洲等的影响,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1) 让学生在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锻炼学生阅读材料的能力,让学生真正参与课堂教学。
(2) 通过设计有探讨价值的问题,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在相互交流中得到共同提高。
(3) 通过比较郑和下西洋和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的异同,进一步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对世界市场形成的影响。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通过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体会航海家的艰苦,学习他们不畏艰险,勇于探索的精神。
(2) 通过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分析,找出它的双重作用,学会全面看待和分析历史事件,初步形成辨证唯物主义历史观。
(3) 通过新航路开辟对业非拉美的影响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建立在残酷剥削本国劳动人民和殖民地人民的基础上的,激发学生热爱独立、自由,反抗压迫的感情。
3.教学重点难点① 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
第5课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第5课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bc56ab51a37f111f1855bb0.png)
第5课“开辟新航路”说课稿各位老师,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课题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下面我将从6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说教材,说目标,说学情、教法、学法,说教学手段、说教学过程,说反思,而教学过程是我这次说课重点的内容。
一、说教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前第一单元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辟新航路开始学习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1、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是世界近代史开端。
2、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3、高考中重要考点,每年都有考题,选择题和非选择题。
教材从三个子目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也构成了本课的主要知识框架。
东方的诱惑---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走向会合的世界---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课时安排:1课时二、说教学目标①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影响。
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及影响,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问题的能力。
【设计依据】高中历史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要求②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教材、图片展示等方法引导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通过地图动态演示、理清新航路开辟的经过。
通过情境设计提问、进行讨论来深入探究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设计依据】遵循教学规律、高中生知识水平结构能力、本课教学内容自身特点、已经具备的教学设备。
③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B、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新航路开辟促进了人类社会的整体发展。
【设计依据】历史教学要求,新课程要求,更是社会和学生发展的要求3、重点、难点、考点重点、考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影响难点: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市场雏形形成的重大意义【设计依据】高中历史大纲要求,高考考试大纲要求,教材内容本身的要求,学生对这些知识存在的不足和疑难。
开辟的新航路说课稿优选版
![开辟的新航路说课稿优选版](https://img.taocdn.com/s3/m/5cad3de2ba1aa8114531d963.png)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开辟新航路》,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这四个方面进行本次说课。
一、说教材(地位与作用)首先,我说教材。
《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必修2第2单元第5课。
前四课的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五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随后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都与新航路的开辟有着直接关系。
二、说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课程标准、课程内容,以及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理特征,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主要史实,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以及运用史实分析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
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
通过大量史实、图片等提出问题,在小组讨论、合作的基础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讲授新航路的开辟,培养或激发学生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三、说教学的重难点通过对教学目标的制定,在吃透教材的基础上,我确定以下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是本课的核心知识点,只有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才能形成关于本课完整的知识体系。
教学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这个知识点比较抽象,学生没有这方面的基础知识,所以是本课的难点。
四、说教法。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难点,使学生能够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上谈谈。
基于本课的特点,在直观性与抽象性相结合的原则下,我主要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图表等手段进行直观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
2. 活动探究法:引导学生通过辩论等活动形式获取知识,培养学生的辩证能力、思维能力、活动组织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d91981e6c175f0e7cd1372e.png)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各位专家、老师,大家好!我是广东石门中学一名普通且年轻的历史教师,我叫吴迪。
我的追求是在历史的天空下,永无止境的思考与创意。
我今天说课的课例是高中历史新课程必修二中的《新航路的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是历史教材中非常重要和经典的一课,作为开放的网络教学课如何在传统经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课改的精神理念;如何有效的进行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是我面对的主要问题。
对于本课,课标的要求是“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为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课的授课对象是广东省石门中学高一下学期的学生,他们思想活跃,乐于表现。
具有初步的网上学习的技能与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
但他们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以及认知水平还有待提高。
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策略,总体上说来就是运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创设和谐、宽松、民主的教学环境,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教育活动,从而把学生培养成能够自主地、创造性地进行认知和实践活动的主体。
下面我将通过具体的教学过程,来展现本课的教学策略以及网络信息技术在课程中的有效应用。
《新航路的开辟》一课是传统的三段式结构,从原因到过程到影响,条理清晰。
对于背景的分析,我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如果你是15世纪的西班牙商人,你需要什么?当时面临着什么主要问题?作为国王和宗教领袖意欲何为?当时的航海家会体会到哪些比以前更便于远洋航行的条件?由商人组、国王组、教会组和航海家组,根据所找资料分别汇报开辟新航路的可行性报告。
(这是学生汇报研究成果的片断)由于历史学科的课程内容是过去的人类的实践活动,它不能重演,也无法实验,所以学生往往对历史知识感到比较抽象而且没有认同感。
所以我在课例中创设了这个生动有效的情境,让学生真正的感知历史,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23e79e27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a4cb40c.png)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新航路的开辟》。
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新航路的开辟》是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中的第 5 课。
这一单元主要讲述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历程,而新航路的开辟则是这一历程的开端,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深远的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使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为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同时也引发了欧洲的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此外,新航路的开辟还促进了世界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步。
二、学情分析授课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对新航路的开辟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对于新航路开辟的背景、过程和影响等方面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和全面。
高一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具备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但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合作探究,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包括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宗教因素等。
(2)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包括迪亚士、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航海路线和成就。
(3)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包括对欧洲、对世界以及对亚非拉地区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2)通过让学生绘制新航路开辟的航海路线图,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想象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过程,感受航海家们勇于探索、不畏艰险的精神。
(2)通过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学生认识到人类文明的发展是在不断交流与融合中实现的,培养学生的全球视野和开放意识。
新航路开辟的说课稿(终稿)
![新航路开辟的说课稿(终稿)](https://img.taocdn.com/s3/m/6f5128e4172ded630b1cb6a3.png)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选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开辟新航路》。
我将从说教材及教学立意、说教学过程及教学策略两个方面展开。
一、说教材及教学立意(一)教材地位和作用《开辟新航路》是高中《历史·必修二》第5课的内容。
前4课内容介绍了古代中国经济的基本结构与特点,从第5课开始学习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本课内容相当重要,上承古代中国,下启近代世界。
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真正开始融合为一个整体。
从此,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
随后的殖民扩张,世界市场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基本形成;第二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教材共分为三个子目:东方的诱惑、新航路的开辟、走向回合的世界。
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新航路开辟经过以及影响。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课堂参与度高。
在初中阶段已经学习过新航路开辟的相关知识,同时学生通过网络、电视、报纸等媒体可接触到一些关于新航路开辟的知识,但由于初中历史教学的深度不及高中,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缺乏系统性。
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考虑学生的情况,通过有意义问题的设置激发学生思考,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精神,避免成为初中教学的简单重复。
(三)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四)教学目标(依据课标要求、教材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制定出教学三维目标如下)(1)知识与能力: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基本事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资料、收集信息、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掌握探索问题、发现问题,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评价历史事件及历史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通过对新航路开辟过程的学习,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B.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理解新航路开辟的进步性和局限性。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78eb851a5f0e7cd18525360d.png)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益阳市十四中张香山各位老师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开辟新航路》,出自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第5课。
下面我将分四个部分来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和地位:本课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经过以及影响。
新航路的开辟,在世界近代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上起资本主义萌芽,下到殖民扩张、掠夺和工业革命,打破了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形成,是影响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重大事件。
可以夸张地说整个近现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都是建立在新航路开辟的基础上的。
与文艺复兴运动交相辉映,共同构成了这一时代的主题:“世界”的被发现和“人”的被发现。
2、说教学目标基于课标要求学生“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和对教材的分析,我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夯实基础掌握新航路开辟的背景、经过及影响;(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在诱思探究,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理解开辟新航路的原因和条件,培养其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
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发展学生的辨证思维、发散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让学生能对历史作情感和理智的评判;初步形成全球意识及开放的世界意识。
3、说重点难点重点: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及影响依据:贯穿第二单元的主线是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新航路开辟的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需要,其开辟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加之历史教学重视因果分析,有利于学生将历史知识系统化.难点:辩证全面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依据有两个方面:一是本部分教材内容有点复杂,既包括纵向发展的社会转型,又包括横向发展的空间联系;二是学生方面,本课内容涉及经济、政治、社会生活等多方面因素,既难于理解又超出学生现有知识水平。
二、说教法根据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本节课我遵循“感性认识——实践应用——理性认识”的认知规律,主要采用“学生阅读——教师设问——讨论回答——质疑补充——点拨总结——认知练习”的教学模式,融多媒体教学手段于其中,将学案教学法、动态地图演示法、史料分析法、问题探究法等有机结合起来,将课堂还给学生,真正达到实现学生中心论,以利于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应用。
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
![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05ebac58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7fc504a.png)
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那么什么样的说课稿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一、说教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单元涉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新航路开辟,是工业文明的崛起的开篇,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新航路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情感目标:①郑和下西洋和中国罗盘针应用于欧洲航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②通过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航海家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依据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
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由此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认知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理解不足,基于此,我将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定为难点。
我将创设情境,让学生站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乃至世界的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
二、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我采用问题探究法、地图演示法、图表归纳法等,通过借助史料、启发诱导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对比教学法等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学法: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基础知识薄弱,对历史的认知浅显,理论分析水平不够。
为此我通过课前布置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课上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课后巩固练习等形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整体的认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开辟新航路》教案(精选4篇)
![《开辟新航路》教案(精选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49fec7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7.png)
《开辟新航路》教案(精选4篇)《开辟新航路》篇1教材分析:《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社会经济史中的第五课,属于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于发展的开篇。
在第一个单元里,学生已经了解了关于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历程以及经济政策,其中已经掌握在古代中国明朝末年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于是,第二个单元将视野转向了整个世界,主要引导学生认识近代欧洲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所引发的一系列改变。
与此同时,和古老的中国形成鲜明的对比,需要学生能够以全球观来审视这段历史。
而单就开辟新航路这一历史事件而言,在人类发展长河中本身就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在开辟新航路的过程中所折射出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是人类永恒追求的价值观。
开辟新航路以后带来的巨大变化将世界连为一体,使其成为全球化的开端,所以在学习历史知识的同时,也有利于学生人文素养的提升。
学情分析:《开辟新航路》是高中一年级第二个学期的学习内容,经过初中及高中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的储备。
与此同时,这一时期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有强烈的求知欲,但又缺乏对于历史知识全面、系统的认知,不能从整体上感知历史,也不能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历史发展的规律、分析历史的本质。
同时,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意识,能够独立的思考和判断,也具备竞争、与人合作的思维与能力。
课标定位:根据新课程对教学中三个维度的要求,这节课的课程标准也从三个方面入手设计:1、知识与技能: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与条件,知道新航路开辟的过程,理解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小组合作,自主探究,启迪学生的历史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航海家们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精神,同时形成对于历史事件的价值性判断,能够一分为二、辩证的认识历史问题。
设计理念《开辟新航路》是人教版历史必修二第二单元的开篇,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这节课主要引导学生认识开辟新航路的基本史实,也就是让学生明了为何开辟新航路,怎样开辟新航路,并在此基础上,深刻理解这一历史事件带来的影响。
高中历史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
![高中历史 开辟新航路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2](https://img.taocdn.com/s3/m/78ef90e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ac.png)
第5课开辟新航路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马可波罗行记》、寻金热、科技的发展;哥伦布发现新大陆、迪亚士抵达好望角、达·伽马直通印度、麦哲伦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世界市场、商业革命。
(2)让学生理解新航路开辟原因和条件,认识到“商业革命”促进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的发展;(3)学会辩证地认识和评价历史人物,能够比较并正确认识东西方航海史上的壮举。
(4)正确认识地理大发现既是偶然的也是必然的,使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成一个整体。
(5).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比较并正确认识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所造成的不同结果,感受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性。
2、过程与方法:(1)运用表格比较新航路开辟的过程以及与中国郑和七次下西洋进行对比(2)问题探究葡萄牙、西班牙为何走在开辟新航路最前列? 从几位航海家身上我们应学习什么精神?(3)通过模拟、辩论赛等方式,让学生模拟历史情景,体味历史过程。
(4).通过引导学生比较新航路开辟对欧洲和亚、非、美洲的两种不同结果,培养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新航路的开辟是由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各种综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2)感受和学习探险家们勇于进取的开拓精神。
(3)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它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4)通过对新航路开辟的客观条件的分析,领会中国古代发明对推动世界历史前进的重大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中国古代科技文明在推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重大作用,激发学生奋发图强、报效祖国、再铸辉煌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经过和影响难点:地理大发现使世界日益联结成一个整体。
教材分析本课教材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的历史:东方的诱惑(即原因和条件),新航路的开辟(即经过),走向会合的世界(即影响)。
本课内容在世界近代史教材中的地位相当重要,建议教师在教学时必须注意理顺前后教材知识的内在逻辑联系: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是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整个世界相对孤立的状态,促进了人类文明逐渐成为一个整体。
新航路开辟说课
![新航路开辟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15580002ff00bed5b9f31d9e.png)
分析史料,小组讨论,感悟新航路开辟的两面影响。
反馈
最佳选择
材料分析 短文练习
THANK YOU
谢谢欣赏
设计:赵秋月
课 程 标 准
(知识与能力)了解哥伦布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的史实, 理解其对世界的影响,学会从历史资料中收集有效材 料论证历史问题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解读多种史料, 推导新航路的影响,领会论从史出的历史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航海家们对“梦想”的追 逐与探索,体会其勇于探索的精神和积极进取的态度。 认识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进步,但其过程充满了血 腥味,从而以一种负责任的态度关注人类文明。
材料一: 14—15世纪在欧洲广泛流传的《马可· 波罗游记》中讲:东方 “黄金遍地,香料盈野”。欧洲人对此深 信不疑. 哥伦布说:“黄金是一 个令人惊叹的东西!谁有了它,谁就能支配他所想要的一切。 材料二: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阻断了东西方 之间的通商要道。结果,欧洲市场上东方商品的价格猛涨。 材料三 :( 海上探险)是为了像所有的男子汉都欲做到的 那样,为上 帝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 中的人们。
主 讲 ︓ 赵 秋 月
新 航 路 的 开 辟
《新航路的开辟》说课
说教学内容 说教学对象
说教学方法
说教学过程
说教学内容
教 学 内 容
1教材地位 2课程标准 3三维目标 4重点难点
从教材布局来看:《新航路的开辟》是岳麓版必修Ⅱ《经 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 第一课内容,奠定了整个单元的基础,预示着资本主义世 界市场雏形出现,加速了人类历史发展进程。
以“梦想成就未来”为立意
以“梦想”之源——“梦想”之旅——“梦想”之悟 为教学明线,以新航线的背景——过程——影响为暗 线,以人类文明的链接为核心,以史料为载体,设 计探究性问题,引领学生重温航海家们艰辛的旅程, 使学生树立梦想成就未来的信念,感悟为实现梦想 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 。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https://img.taocdn.com/s3/m/88bc2518ba0d4a7303763a47.png)
第7课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和地位内容:本课选自高中历史岳麓版(2010年第3版)必修二第二单元“工业文明的崛起和对中国的冲击”中的第一课,主要介绍了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概况和影响。
地位:新航路的开辟开启了西方列强对外殖民扩张掠夺的道路,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创造了重要条件;而世界市场的开拓又引发了改变世界的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后,对中国造成重大冲击的,不仅有列强的坚船利炮,还有如潮水般涌来的洋货,随着而来的是中国传统经济结构乃至社会生活的巨大变化。
所以,本课具有统领整个单元的作用,为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打下基础。
2、课程标准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
3、教学重难点重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和影响依据: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亦即地理大发现的意义需要学生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同时也是课标要求掌握的内容,故列为本课的重点。
而“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这部分内容比较简单,学生易于理解,故该内容不列入教学重点。
而由于初中教学不注重历史学科教学,学生的对历史知识掌握得不牢固,同时岳麓版教材以专题的形式编排内容,不利于学生对历史事件的整体把握,所以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背景比较陌生,这就成了本课重点讲授的内容之一。
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及其评价依据: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的影响巨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对其评价要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有关原理,而这些知识既属于难于理解的知识,又超出了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所以确定“对新航路的开辟作出恰当的评价”为本课的一个教学难点。
4、教学目标1)收集资料,了解四位航海家的事迹,包括姓名、时间、资助国家和探险成就。
2)能从地图中指出四位航海家的探险历程。
3)根据课本以及老师提供的信息,分析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
4)从多角度剖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辩证看待新航路开辟的双重意义(进步性与残酷性)。
5)了解欧洲航海家艰苦卓绝的航海历程,学习他们坚毅、进取的性格和百折不挠的精神。
开辟新航路说课
![开辟新航路说课](https://img.taocdn.com/s3/m/5ac6a1b1dd88d0d233d46a56.png)
地圆说
多桅帆船
罗盘
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航海家, 具备了怎样的条件,你才能够 远洋航行呢?
时间 1487-1488 1492
人物 国籍 航海路线 支持者
1497-1498 1519-1522
印第安人开采金矿
明 代 使502年,葡萄牙)
新航路开辟产生怎样的影响?
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
新航路的开辟
世界市场雏 形出现 人类历史的分水岭
西欧资本 主义发展
六、教学反思
教师在教学中起主导作用,重在 导学、导思。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他们的主体作用应贯穿整个课堂。 本课创设系列情境让学生身临其 境,调动学生探讨历史问题的积 极性,从而更好完成教育教学任 务。
二、学情分析
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 思维活跃,善于思考,乐于表现, 有初步的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力。 存在不足:对历史现象的分析缺乏 深度;历史知识储备、抽象思维和 认知水平尚待提高;历史知识的系 统性不强。
三、教材目标
◆
知识与能力:掌握新航路开辟 过程与方法:通过引用史料、图片展示、
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经过
教学难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四、说教法学法
◆
教法
史料分析法、图表归纳法、
动态地图演示法
◆
学法
角色扮演法、课堂讨论法
五、教学设计(45分钟)
导入
多媒体展示两幅地图
让学生对比两幅地图的不 同,从而提出问题,导入 新课
东方的诱惑
展示背景材料→学生阅读材料,结合 教材归纳背景;展示图片,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得出新航路开辟的条件 角色扮演→学生在课堂上扮演15世纪各航 海家,,重现航海路线→老师以表格归纳 →整理知识点 展示图片及材料→学生分组进行讨论, 从正反两方面评价新航路的开辟→理 解“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等概 念。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教案岳麓版必修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教案岳麓版必修](https://img.taocdn.com/s3/m/2755dd0d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ea.png)
高中历史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教案岳麓版必修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教材选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第一册,主要讲述了新航路的开辟背景、条件、过程以及其对世界的影响。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重要航海家的事迹,认识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能力:(1)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和条件;(2)掌握新航路的开辟过程及重要航海家的事迹;(3)分析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地图识读,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地理路线;(2)运用史料分析,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3)采用案例研究,学习航海家的事迹及其对新航路开辟的贡献。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自豪我国在新航路开辟中的地位和作用;(2)树立全球观念,认识到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联系和影响;(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开拓进取的精神,激励学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学习。
三、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条件、过程及对世界的影响。
2.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条件及其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
四、教学方法本节课采用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史料教学法等方法,结合地图、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源,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新航路的开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简要介绍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如欧洲社会的变迁、东西方文明的交流等,引发学生对新航路开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新航路开辟的条件,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的必要性。
3. 课堂讲解教师详细讲解新航路开辟的过程,包括迪亚士、哥伦布、麦哲伦等航海家的事迹,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艰辛历程。
4. 史料分析教师展示相关史料,引导学生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原因和条件,探讨新航路开辟的历史背景。
5. 课堂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新航路开辟对世界历史的影响,教师提问引导学生从经济、政治、文化等多方面进行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
高一历史《新航路开辟》说课稿
高一历史《新航路的开辟》说课稿
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课题是《新航路的开辟》,下面是我本堂课的设计思路:一说教材、二说教法学法、三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高一历史必修(II)《经济成长历程》第二单元第七课的内容。
本单元涉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历程,新航路开辟,是工业文明的崛起的开篇,被史学家称为“人类历史上的一个重要分水岭”。
新航路开辟,将世界连成一个相互影响的整体,推动了人类工业文明的发展。
所以,本课在教材中具有开篇点题、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新航路开辟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2)情感目标:
①郑和下西洋和中国罗盘针应用于欧洲航海,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②通过新航路开辟的经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航海家不畏艰险、开拓进取的精神;
3、教材的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依据课程标准和大纲要求,新航路开辟的原因。
任何历史事件的发生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历史事件就是“诸因素”的结果。
历史教学中重视因果分析,由此揭示历史现象、本质、规律,有利于学生理解教材,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从而认知新航路的开辟是历史的必然。
教学难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高一学生的认知水平对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理解不足,基于此,我将新航路的开辟影响定为难点。
我将创设情境,让学生站在欧洲、美洲、非洲、亚洲乃至世界
的角度理解新航路开辟所带来的影响。
二、说教法学法
教法:本节课我采用问题探究法、地图演示法、图表归纳法等,通过借助史料、启发诱导学生、交流讨论、通过对比教学法等完成本课教学内容。
学法:本课教学的对象是高一学生,他们思想活跃,基础知识薄弱,对历史的认知浅显,理论分析水平不够。
为此我通过课前布置问题,引导学生预习——课上自主探究或小组讨论——课后巩固练习等形式,从而使学生对本课形成整体的认知,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世界航海史上最早的远洋航行郑和下西洋,在50年后,欧洲进行了远洋航行,新航路的开辟,由此导入本课。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学史兴趣,增强学生探求新识的欲望。
(二)新课:本课分为三大部分内容(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新航路的经过、新航路的影响)
原因:原因是本课的重点,为什么要开辟新航路,通过历史材料,让学生从材料中提取关键句,找出原因。
最后师生共同总结,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有四点,资本主义的萌芽、对黄金的渴望、商路受阻、传播基督教。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
培养学生会运用文献资料的能力,养成论从史出的习惯。
图片的设计便于学生的形象记忆。
为什么能开辟新航路,自然进入到新航路开辟具备的条件,情景设置,假如你是当时一位航海家,你需要做哪些准备?学生结合常识及其书本,能总结出应准备的四个条件:造船技术、航海科技、地理知识、王室的主持。
设计意图:避免了老师讲解“新航路开辟背景”的枯燥和低效。
经过:至此,可以说新航路的开辟有了准备,只欠水手。
迪亚士、哥伦布、达·伽马、麦哲伦等伟大的航海家勇敢地走在了探寻新航路的最前列。
全班推选四名有表演水平的同学分别扮演四名航海家,自述航海历程。
让学生了解新航路开辟的史实。
设计意图:让学生身临其境地去感悟历史,可增强学生学历史的兴趣;同时也增强学生空间感觉;与地图结合,树立学生的文综合意识。
为了加强对新航路开
辟史实的记忆,让学生完成简约表格,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以图说史。
影响:指导学生通过讨论、小组合作探究等方式探讨新航路开辟对欧、美、非、亚乃至世界的影响,教师补充史料,师生合作,生生合作分析史料,从中得出结论。
采取方式:小组合作探究
在学生汇报时,每当学生说道对不同地区的影响时,教师给出相应的图片,当学生没有总结出的,教师给于及时的补充。
影响:
1、对欧洲:经济的发展;西欧崛起;商业中心的转移。
2、对美洲:美洲传统社会遭到灭顶之灾。
3、对非洲:丧失了大批的精壮劳动力。
4、对亚洲:侵占沿岸的据点和岛屿。
白银的大量流入客观上刺激了亚洲经济的发展。
5、对世界: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人类由各民族分散孤立到走向整体世界。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辨证地分析、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三)课堂小结:让学生进行总结,关于新航路的开辟都学到了哪些知识。
不足之处给予补充。
设计意图:巩固新知识,及时反馈。
(四)布置作业:新航路的开辟和郑和下西洋的比较,完成表格。
设计意图:使本课前后呼应,通过对比,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巩固新知,深化拓展。
(五)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及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