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俄语中的隐喻和换喻

合集下载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

转喻与隐喻的概念及其两者的关系-心理语言学论文-语言学论文——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一、隐喻和转喻的概念从人类社会的语言实践来看,在日常的交际语言及诗词歌赋中都会运用隐喻或转喻来表达感情。

从认知语言学来看,它不仅是人类表达语言的主要表现,也是最为基本的认知方式和思维方式,更是扩展词义的实现要素。

通常来讲,隐喻以及转喻都被视为修辞学中的两种手段,之前的主流语言学家将隐喻与转喻划入到语言异体形式。

但是,从认知语言学来看,隐喻以及转喻表达属于人类语言表达现象,也应将其纳入在语言研究中。

它们不仅是语言现象,还是两种最基本的语言认知方式。

语言学在解释语言时运用了与众不同的理论,认为隐喻和转喻是对抽象范畴进行概念化的有效途径,并且在日常生活的语言沟通以及交流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隐喻将相似性当成了自身的认知基础,从而为人类认识宇宙万物以及自身之间搭建关联域。

而且出现了两个有密切关联的概念域,其中之一为始源域,也可以被称作始发模型,其二为目标域,也可以被叫做目的模型.目标域或始源域在形成关联是相互而存在的,而且分别形成了各种的概念网络体系,包括了人类在认知该事物之前的经验以及概念。

从隐喻来看,目标域以及始源域在相似性的基础上形成了关联,它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脑中的认知语境。

人类系统化的认知结构形成了认知语境,它涵盖了语言上下文、直接场合、社会心理表征以及知识等。

与目标域(本体)相对比而言,说话者或听话者要要更为熟悉隐喻的始源域(喻体)。

但是,在二者形成关联以及发生互动反应的过程中,就很容易激活与日常观念相关的联想系统。

在此基础上,可以将人们通常比较熟悉的事物映射到人们不太熟悉的事物上(在结构与内容方面)。

这样一来,隐喻就可以为人们深入把握目标域的特点以及结构提供较大帮助,人类的认知功能也因此而形成。

隐喻在此过程中具有创造性、能动性特征的过程,它表现为人们利用所熟悉的事物,从而不断认识、把握未知事物,深入理解已知事物的活动。

文学理论导论(第二章·俄国形式主义)

文学理论导论(第二章·俄国形式主义)

【评论】 芒克的创造价值在于,他突破了 人们固有的思维模式,违反了人们对 于向日葵的惯常认识。他写一种不向 日的向日葵,一种“把头转向身后” 的向日葵,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 新的价值取向。他要为向日葵重新命 名,他要创造属于自己的向日葵。与 其说芒克是在写向日葵,不如说他是 在借向日葵传达一种声音。 咏物诗从来不是单纯咏物。芒克 这首诗的意旨是不难理解的。它是对 千万颗头颅被一根绳索牵着机械运转 这样一种特殊历史时期出现的特殊现 象的沉痛控诉与批判。
二、基本理论
(三)陌生化 什克洛夫斯基将文学的本质归结为“陌生化”,其含义 是,把人们本来所熟悉的、司空见惯的东西置入一种新的、 陌生的环境中考察,进而使人们得到一种不同寻常的、新的 感受。“陌生化”又被称为“反常化”、“奇特化”等,是 一个与“自动化”、“无意识化”相对的概念。
【举例:句子】
1.春天来了
二、基本理论
(一)文学性 “文学性”问题是俄国形式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心问题、 核心概念,它是指文学之所以能够成为文学的独特性质,也 是文学能够与其他的学科区分开来,成为一门独立自主的系 统科学的显著标志。
【注解】 1.文学是独立自主的学科,它有自己内在的研究对象: 作品本身。文学研究的对象是文学作品之所以成为审美产品 的特殊性,也即“文学性”。在什克洛夫斯基看来,文学性 不存在于文学作品的内容及与之相关的外在社会因素中,而 是存在于文学的艺术形式和形式构成之中,它是指文学作品 的语言、语气、技巧、结构、布局、程序等因素,正是这些 因素使一部作品具有了文学性和审美特点。形式主义者特别 关注的是语言形式的操作所产生的审美效果,既然文学是语 言的艺术,诗学的形式研究就不能不归结到对语言的诗性特 征的研究,他们大量运用语言学、修辞学术语来分析文学作 品的文学性特性,如隐喻、转喻、明喻、暗喻、象征、对话、 词语、句子等都成为文学理论的重要操作术语。如雅各布森 所说:“诗不过是语言的美学操作。”

论俄语颜色喻词белый

论俄语颜色喻词белый

论俄语颜色喻词белый论俄语颜色喻词белый内容简介:论俄语颜色喻词белый色彩是每个国家、民族都存在的事物,然而,它在各个国家也各不相同。

色彩能够表现民族和个人的观念和情绪,它的这种功能主要是依靠联想而实现的,而这种联想意义又常常和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论文格式论文范文毕业论文论俄语颜色喻词белый色彩是每个国家、民族都存在的事物,然而,它在各个国家也各不相同。

色彩能够表现民族和个人的观念和情绪,它的这种功能主要是依靠联想而实现的,而这种联想意义又常常和各民族的自然环境、生活习惯、风土人情、宗教信仰等因素有着密切联系,反映了该民族的文化特点。

同时,联想的结果使词语有了比喻义义和象征意义。

现实证明,俄语中有不少颜色词汇除了具有本义之外,还具有比喻和象征意义。

这些比喻和象征意义被称为喻义,而具有喻义的词就叫做喻词。

一、俄语颜色词белый概述在俄语中белый 这个词,从古至今词形就没有改变过,但其意义却不是一开始就与颜色有关。

在古代俄语中белый 通常被理解为明亮的。

例如:在16世纪的古俄文献中就有这样一句描写:А Пётр рожеем белорус,очибелы,ростом велик 而这里的очи белы 就意为светлые глаза 就是用来形容光明灿烂的人间。

但是белый 一词正如《俄语详解词典》中所解释的那样Цвета снега или мела ,所以其主要表示的还是如雪的白色,这是任何一个词也替代不了的,白色就是白色:белая бумага ,белые облака 。

二、俄语颜色词белый 的喻义俄语的белый 在其基本语义层面是和汉语的白完全等值的,然而,俄语颜色词белый对于独特的俄罗斯民族而言又具有丰富喻义。

白银时代象征派诗人把绝对精神看成是通向美好和谐的必经之路,为此,他们主要描写神秘的、永恒的女性。

他们把色彩作为象征的一部分,用белый 象征永恒的女性。

浅谈俄语语义辞格

浅谈俄语语义辞格

浅谈俄语语义辞格作者:古力米热.阿不都热衣木来源:《文学教育·中旬版》2011年第01期[摘要]语义辞格的运用通常是为了表达与原有意义相关的另一客体的含义,因而也称为转义。

该文章分析了语义辞格的传统概念,概述了一些著名的语义辞格理论研究者的主要观点,客观阐述了这一理论的研究历史及现状,归纳总结了语义辞格的种类,深入分析了在语义辞格分类过程中产生的具有争议性的问题。

[关键词]语义辞格;修辞;表现力一、什么是语义辞格语言是人们在交际活动中必不可少的工具,语言本身没有力量,如果我们将它表达的切合题旨情景、恰当地传情达意,那就会让我们借助这个简单的工具来引起周围的关注,使我们成为交流中一颗闪耀的星星。

语言反映着人类的两种思维方式:形象(感性)思维和逻辑(理性)思维。

辞格,特别是语义辞格、比喻语,一般说来,是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因为它要通过很多的手段来修饰语言,达到生动形象的效果,来引起对方的注意。

语言处在千变万化的状态中。

根据语言的发展历史来看,随着历史的发展和人们认知的加深,很多词词义得到丰富扩大,有些逐渐失去了最原始的意义,甚至有些则被新意所代替,语义辞格作为一种修辞手段在丰富语义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词是语言不可分割的部分,在俄语中一个词一般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思。

比如说俄语中的《€%鐎%銆%鎬%纭罚ù盎В┳畛醯囊馑际牵骸霸诼シ炕蛘呤墙煌üぞ呃镂苏谧⊙艄睾涂掌纳枋薄K婕从殖鱿至耍骸拔嗣翘峁┑难趸蜓萁驳钠教ā薄S钟校骸霸朴谠浦洌氡涞姆煜丁薄!秬%鄝%迉%鋩%迉%鎬%魛%狻罚躺臼且桓鲅丈疲罄慈嗣怯谜飧龃世葱稳荨安怀墒臁薄懊挥芯榈哪昵崛恕钡鹊取T谝陨侠又校秬%鐎%銆%鎬%纭?《€%鄝%迉%鋩%迉%鎬%魛%狻?第一个解释便是它们的直译,而后面的则是转义了。

我们常使用词语的转义来达到语言的形象性和生动性,这些则要通过使用诸多的修辞手段。

而据我们所知赋予词语成为更形象,更生动的修辞手段则是语义辞格(€%雬%閫%鐎%鑰%簦在语言界对术语《语义辞格》又叫《转义辞格》没有一个确定的定义,在我们看来最为准确的定义是俄罗斯语言学家€%?€%?€%脌%踿%醼%鎬%雬%醼%鋩%醼%賭%嫠档模河镆宕歉袷墙莆绞挛锏拇视镒糜诔莆搅硪皇挛锏谋泶锸址āK墙⒃诖驶虼首榈淖迨褂没系亩逃?其作用是加强语言描绘急表现力。

俄语商业广告的特征与翻译方法研究

俄语商业广告的特征与翻译方法研究

俄语商业广告的特征与翻译方法研究随着中俄贸易的飞速发展和市场经济在俄罗斯的确立,俄语商业广告在俄语中迅速发展起来。

它不仅推动了经济贸易的发展,也促进了俄语语言的发展,影响到了俄语语言的使用。

笔者将借助具体的俄语商业广告修辞的实例,重点阐述俄语商业广告翻译实践中所积累的商业广告的修辞特征及其翻译策略。

一、俄语商业广告的修辞特征(一)比喻比喻就是打比方。

在俄语商业广告中使用比喻的修辞手段,能够激发消费者的想象,产生美好的联想和印象,容易被消费者接受。

比喻包括明喻、暗喻、隐喻和换喻等。

明喻。

明喻就是指出两个事物之间的相似之处,其中一件事物是本体,即被比喻的事物;另一件是喻体,即用来作比较的事物。

两者之间常用как 等连接。

明喻常用来塑造鲜明的广告形象。

Платье легко как лёгкий ветер,мягко как облока.连衣裙轻若微风、柔若彩云。

这则连衣裙的广告以明喻的手段描述了连衣裙质地之轻柔和穿上后飘逸之感觉。

暗喻。

暗喻就是用“是”直接把一种事物名称与另一事物连接起来,或“是”省略不用,直接运用喻体,而当中的喻体与本体间的关系让读者自己去想象。

暗喻运用于俄语商业广告中常能更生动深刻地说明事理,增强语言的表达力,获得简练、贴切、生动、含蓄的修辞效果。

Внимание! Приглашает Ванфуцзин! 注意!王府井请君来!此处的“王府井”暗喻“王府井百货大楼”。

隐喻。

隐喻是用表达某一事物的词或词组去比喻另一事物,此比喻是隐藏不露的,所以本体和喻体之间关系很紧密。

隐喻能够揭示产品非常重要的方面,激发消费者兴趣。

Рай на земле.人间天堂。

这则土耳其旅游广告公司的广告采用隐喻的手段,以喻体代替本体。

换喻。

换喻就是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它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手法;它反映两个现实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常出现而固定下来,因此可用指称甲种现象的词去指称乙种现象。

俄语语言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 2021

俄语语言学论文(优秀范文8篇) 2021

伴随着信息时代得不断发展,网络新词成为一种独特得语言现象.这种语言现象与人类通过认知加工千变万化得客观世界密不可分,其产生不仅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认知现象,从认知语言学来看,语言得创新总潜藏着一定得认知动因。

下面是俄语语言学论文8篇,供大家借鉴参考。

俄语语言学论文第一篇:汉俄“圆/круглый”得自由联想实验及其结果分析---------------------------------------------------------------------------------------------------------------------感谢使用本套资料,希望本套资料能带给您一些思维上的灵感和帮助,个人建议您可根据实际情况对内容做适当修改和调整,以符合您自己的风格,不太建议完全照抄照搬哦。

---------------------------------------------------------------------------------------------------------------------摘要:作为俄语心理语言学得一个重要研究对象,语言意识是由于它能够反映不同民族语言、思想和文化得独特性。

“圆”作为一种形状,不仅具有哲学和美学价值,更蕴含着博大得精神和生命得品格,它可以体现和谐、兼容、完美得美感,并具有活泼流畅得精神。

本文借助俄罗斯心理语言学自由联想实验研究方法,对中俄两国大学生”圆”和“круглый”得联想场进行对比研究,旨在揭示汉俄语言意识、民族思维及语言定型等异同。

关键词:圆; 语言意识; 自由联想实验; 民族文化特点;语言意识是俄罗斯心理语言学得研究重点,它反映“人得内在世界、意识、观念、思想同其外部表达语言得形式相互交叉、渗透得关系,是分析不同民族文化特点得工具。

通过语言意识得对比研究能够反映民族文化特点及人们得内在世界,即各民族是如何认知世界、对待世界得”。

俄语隐喻性言语动词的认知分析

俄语隐喻性言语动词的认知分析

活动领域 的投射 。隐喻性言语动词 的语义源 自 同的概念域 , 与动 词的初始 语义有 着密切 的联系 , 不 但 存在理 据性 。从 修辞色彩来看 , 隐喻性言语动词 多数带有否定的感情色彩 , 属于 口语和俗语 。
关 键词 : 言语 动词、 隐喻化 、 语义类别 、 知分析 认
[ 中图分类号]H3 5
[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30251(010— 0—5 10 5021)40 70 0
言语行为或 活动的动词 中除了一部分词语的初 始意
1 .引言
义为“ 语义外 , 说” 很大一部分词语的语义是 由其他主 题类 别的动词通过 隐喻和转喻机制衍 生而来的 , 如 63pT , OTT , aaa 4b a nb 0Jab 6p6m T 等动词 的初始语义并 a I 不表示 言语活动 , 其派 生语义才 表示 言语 活动 。在
动 的隐喻性称名”MTd p  ̄ Ke O- a ̄ sp— ( ea0ne n M HI Hr oe l 3 c H H . o I H
H 缸 M TC p qC H O H a H eeo Ⅱ 缸eI 0— H , ea3 H eK eH M H l HpRB f e TJ H c 1 0 k i b
p H [D,  ̄ BK 6 3KO T  ̄,  ̄ BK 3 nr T e ct O YT 3 I e Ce I I a :e a T  ̄,Re T 3 i XH b,
M b qaT ; l B
6长 时间地说 :aoo ̄LS M  ̄ TT, ano— ) 3rBpTC , OOHb pcpc
指示 性 、 诺 性 、 情 性 、 告 性 、 问性 等 语 义 群 。 承 表 宣 疑 Wirbce 将英 语 2 9 言语行 为 动词分 成 3 ezi r k 2个 7个词 汇语 义群 ( 守满 20 :0) 钟 0 5 19 。

俄语换喻类型的分析

俄语换喻类型的分析

俄语换喻类型的分析换喻属于传统修辞学的范畴,在修辞学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本质上是用喻体代替本体的比喻方式。

其目的在于达到简化或者形象化的效果。

换喻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在语言中的体现更是显而易见的。

标签:换喻;代替换喻(Метонимия)又称为转喻,借代。

是指不使用该事物原本的名称,而用其他与该事物有密切关系的事物名称替代。

换喻是一种反常搭配,是语义错置形成的偏离效果。

但换喻与正常表达之间又有着必然的联系。

它经常依靠邻近关系。

例如:На фоне призывов к отставкешера Пентагона американцы увеличивают численность войск в Ираке(在一片吁请五角大楼首领辞职的背景中美国人增加了伊拉克驻军的数量。

)这里用五角大楼指美国国防部。

以所在地的名称转指坐落在其中的机构。

又如:我们队中的“小瘦子”是个超级投手。

这是用部分的突顯特征“小瘦子”代替整体“篮球队员”的典型例子。

运用换喻可以突出事物的特征、属性,使人获得鲜明、深切的感受,使语言表达含蓄、生动。

换喻是涉及人类推理和语言使用的一种心智策略和认知过程。

是一种概念映射,是人们自发地、无意识地利用两事物相邻的常规关系的认知过程。

在人们的认知结构中突显性是换喻的基本特征。

换喻的语言学分类可以分为相符关系和相连关系。

相符关系指的是两个对象的一种结合方式,其中每一个都构成相对分离的整体。

而相连关系指两种对象形成一个整体,互为包含。

这里讨论的是相符关系下的换喻类型。

尝试将常见的换喻类型分为三大类,作出举例分析:一、代人(1)人所在地点代替人1、Вся улица боится её,считая колдуньей.街上都认为她是女巫,大家都怕她。

(街道代替街上的人)2、Город спал,только в некоторых окнах мелькали огни.全城都睡了,只有几户人的窗户还有光亮。

俄汉动物形象隐喻义对比分析

俄汉动物形象隐喻义对比分析

文化艺术一、隐喻基本概念隐喻是一种修辞格,是比喻的一种,它涉及到两种事物或概念,由于它们之间具有某些相似性,所以用一事物来替换另一事物,传统上,隐喻被认为是一种用来装饰语言的修辞手段。

然而近几十年的研究充分证明了隐喻作为一种认知方式的本质,是人类生存和认知的基本方式之一,他根植于语言,思维,文化之中。

从词源学角度来看。

希腊语metaphora译为隐喻,分析这个词可得知meta含有across的意思,表示“从一边移到另一边”,phora 表示carry的意思,表示传送。

因此从字面意思解释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转换。

这也反映出隐喻是一种由此及彼的认知方式,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这个由此及彼的过程,往往是由一个熟悉的事物引出一个不熟悉的,更具体的来讲,隐喻的本质就是人类借助一个熟悉领域的事物和经验来理解另一个陌生领域的事物的认知活动。

二、俄汉典型动物形象隐喻义对比在人们最初认知世界时,人类与动物在自然界共同存在,从而动物成为人类最早认识到的以及最熟悉的生物。

我们对周围动物的外形、特征和习性都很熟悉,我们身上的很多特征与动物特点很相似。

因为对动物们的各种习性特征等相关知识的理解,我们常常使用与动物世界相关的概念来理解和认识人类社会。

因此,人类的语言中出现了大量动物名称隐喻。

俄语汉语同样如此,在描述人类各个方面的用词中都出现了动物词语,动物的各种特征都投射在人的身上,形成表达形式丰富的动物隐喻。

我们可以用动物词语来描写人的外貌:尖嘴猴腮,贼眉鼠眼Орлиный нос(鹰沟鼻子)用动物词语描述人的内在特征:胆小如鼠,白眼儿狼Труслив как заяц(胆小如兔)用动物词语来描述人的生理特征和各种才能:千里马,旱鸭子Слепая курица(盲眼鸡,喻指眼睛近视的人)用动物词语来描述社会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狼狈为奸,树倒猢狲散Как кошка с собакой живут(像猫和狗一起生活似的,喻指经常吵架,彼此仇视)由上述例子可见,由于人们的认知能力、思维过程都大致相同,因此,人们对同一种动物的认知也有相同相似之处。

俄语名言名句

俄语名言名句

俄语名言名句俄语是世界上最为重要的语言之一,它充满了浪漫与哲理。

下面是一些俄语的名言和名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

1. "Тише едешь, дальше будешь."(提谢·培什科夫斯基)这句谚语意味着“行驶得越慢,走得越远”。

它告诉我们在生活中要坚持自己的节奏,不要急于求成,因为只有稳扎稳打,才能赢得更远的路程。

2. "Истина в вине."(安东·契诃夫)这句名言意味着“真理在酒中”。

契诃夫通过这句话告诉我们,在某些场合下,人们往往借着酒精的作用,真实地传达出内心的想法和感受。

3. "Правда рождается в споре."(弗拉基米尔·列宁)这句话的意思是“真理在争议中产生”。

列宁强调了辩论和争论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思想碰撞和相互对话,才能真正找到真理。

4. "Снег растает, а ненависть останется."(亚历山大·普希金)普希金的这句名言意味着“雪会融化,但仇恨会留下”。

它告诉我们,仇恨和冲突带来的伤害比雪融化后的水流更长远。

因此,我们应该尽力避免仇恨的产生,而是以和平与友爱为基础建立社会。

5. "Труд красит человека."(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这句名言的意思是“劳动使人变得美丽”。

列宁强调了努力工作和贡献的重要性,认为通过付出努力和努力工作,人们可以实现自己的价值,并在工作中找到乐趣。

6. "Легко быть вором, пока не получат."(格拉吉欧·奥鲁舍夫)这句俄罗斯谚语意味着“在你被捉住之前,做小偷是很容易的”。

奥鲁舍夫通过这句话提醒人们,犯罪行为虽然看似轻松,但最终只会导致消极结果。

7. "Главное - не победа, а борьба."(阿列克谢·弗拉基米罗维奇·弗杰罗多夫)这句名言意味着“重要的不是胜利,而是战斗”。

雅各布逊的“隐喻”与“换喻”

雅各布逊的“隐喻”与“换喻”

雅各布逊的“隐喻”与“换喻”从词义学范畴来讲:隐喻是建立在两个意义所反映的现实现象之间的某种相似的基础上的引申方式。

换喻又名转喻,一种、一个词或词组被另一个与之有紧密联系的词或词组替换的修辞方法。

反映两类显示现象之间存在着某种相关关系的比喻,这种相关在人们的心目中进场出现而固定化,因而可以用指称甲类现象的词去指称一类的现象。

可以分为三种:一、结果替代原因;二、使用者替代使用对象;三、实质替代形式。

例如:“北京”代替“中国”,“红领巾”代替“少先队员”。

罗曼·奥西波维奇·雅各布逊(1896——1982),出生于莫斯科一个犹太人家庭,是20世纪最杰出的语言学家、诗学家和符号学家。

毕业后任莫斯科戏剧学院俄语教授,1920年移居布拉格。

1933年人教于捷克马萨里克大学(今普基涅大学),教授俄罗斯语文学和捷克中世纪文学。

1949年任哈佛大学斯拉夫语文学及普遍语言学教授。

1982年卒于波士顿。

雅各布逊的语言学术经验十分丰富,因此为促进现代语言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在文学研究领域,雅各布逊对隐喻和换喻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他认为“隐喻以实在的主体同它的比喻式的代用词之间的相似性和类比为基础”,“换喻则以人们在实在主体和‘邻近的’代用词之间的接近联想为基础”,两者是一种二元对立模式,代表了语言的共时性模式与历时性模式的根本对立的本质。

在雅各布逊的《隐喻和换喻的两极》文章中说“相似性出现障碍的结果是阴雨无法实现,毗连性出现障碍则是环宇无从进行”。

由此可知,雅各布逊对“隐喻”和“换喻”的认识可以大致分别概括为“相似性”与“毗连性”。

正如他的语言学中,认为“话语段的发展可以沿着两条不同的语义路线进行的,这就是说,一个主题是通过相似性的关系或者毗连性关系引导出下一个主题的出现”,由于这两种关系分别在隐喻和换喻当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看来最好用“隐喻过程”这一术语称谓前一种情形,而用“换喻过程”来说明后一种情形。

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束定芳

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束定芳

2004年第3期 外 国 语 总第151期 No.3, May 2004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General Serial No.15126文章编号:1004-5139(2004)03-0026-09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隐喻和换喻的差别与联系束定芳(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 200083)摘 要:传统的修辞理论把隐喻和换喻作为两个并列的修辞格。

现代认知语言学研究中有重隐喻而轻换喻的倾向。

许多隐喻理论常常把换喻作为隐喻的一个种类。

本文从结构、功能和运作机制等角度对隐喻和换喻进行分析。

作者指出,隐喻与换喻都是人类的认知手段,隐喻涉及两个不同领域事物之间的关系,而换喻常常涉及同一个认知领域的事物之间的关系。

隐喻根据的是事物之间的相似性,而换喻着重的是事物本身的特点或它与其他事物之间的特殊关系。

隐喻的理解过程实际上是源域事物特点向目标域事物映射的过程,而换喻的理解主要是根据喻体的特点来确定实际所指的对象。

从功能上来说,隐喻和换喻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隐喻因为以此代彼,因此更能创造“诗意”和“意境”,也更具认知价值。

而换喻主要是以事物的某一特点替代该事物,因此其主要功能为指称。

关键词:隐喻;换喻;认知功能;运作机制;差别Metaphor and Metonymy: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SHU Ding-fang(Shanghai International Studies University , Shanghai 200083, China )Abstract: Metaphor and metonymy are treated as two different figures of speech in traditional rhetoric. In modern theories of metaphor, metonymy is often regarded as a subtype of metaphor and gets a bare mention.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 analyzes the two important phenomena in terms of their structures, functions and working mechanisms. While recognizing their similarities in certain respects, 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they are two fundamentally different cognitive devices, with metaphor involving things from two different domains and metonymy involving the properties of something and its special relations with other things. Metaphor is cognitively more useful since people often create metaphors to understand a relatively less well-known domain of things in terms of things from relatively better-known domains. As metonymy basically involves using a special property of something or its special relationship with other things to refer to it, its major function is to help the hearer to locate or recognize the referent and it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Key words: metaphor; metonymy; cognitive functions; working mechanism; difference引 言本文讨论的“换喻”,也被称为“转喻”,包括汉语修辞格中的“借代”和“借喻”,相当于英语中的“metonymy ”,但也包括“synecdoche ”(提喻)。

俄语学界隐喻研究简评

俄语学界隐喻研究简评

V0. 4 No 9 1 2 .
Sp 0 1 e .2 1
俄语学界隐喻研究简评
张 妇 娜
( 州 学 院外 语 系 ,山 东滨 州 ,2 6 0 滨 56 0)
[ 摘
要] 我国俄语 学界学者对隐喻的研究取得 了三个方面的重要成 果, 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 , 但 这就为未来 隐喻发
于深刻认识 隐喻这一现象的核心 内容 , 无疑具有 比较重要 的
意 义 。关 于 隐 喻 和语 境 的探 索 , 我 国俄 语 学 界还 不 多 。 在 3隐 喻 和 文 化 . 通 过 俄 汉 词 语 隐 喻 l转 义 对 比分 析 , 淑 梅 ( 0 2 认 为 生 赵 20 )
性研究 为隐喻的建构 和解 读提供 了一个新 的观察点 。武瑷 华从隐喻化角度 对隐喻进 行了深入 阐释 , 这在 目前论 文中涉
析 和 研 究 。 章 具 体 从 “ 知 凸 显” ‘ 知 域转 移” 大 方 面 文 认 和 认 两
空 间 隐 喻 是 目前 国 内 研 究 的热 点 和 焦点 , 于这 方 面 的 关
论 文 最 多 , 9 。 志 军 和 孙 敏 庆 对 俄 汉 语 “ / ” 间 维 有 篇 张 深 浅 空
语 义 隐 身机 制对 俄 语 前 置 词 的 隐喻 意 义 进 行 了分 析 。 红梅 万
( 05) 2 0 以理想化认知模式 为视角 阐述了俄语 中人体词的隐喻
化 特 点 。 慧 (0 6的两 篇 论 文分 别 讨 论 了 ‘ 得 一 世, “ 杨 2 0) 彼 ’ 叶 和
孙敏庆借助空间隐喻认知理论 , 对俄汉语空 间维度词 “ ̄/ ” 7/ .b
为, 根据俄罗斯学者K.  ̄ a n n A. o H a 的语句和交 际情景相互制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化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化

外语文学作品翻译中的隐喻如何转化在翻译的广袤领域中,外语文学作品的翻译无疑是一座充满挑战与魅力的山峰。

而其中,隐喻的转化更是一个关键且复杂的问题。

隐喻,作为文学作品中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元素,常常承载着作者独特的思维、情感和文化内涵。

因此,如何在翻译中准确、生动地转化隐喻,对于传递原作的精髓和韵味至关重要。

隐喻并非仅仅是一种语言表达手段,它更是一种思维方式和文化现象。

在不同的语言和文化中,隐喻的构建和理解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

这就给翻译带来了第一道难题:如何跨越语言和文化的鸿沟,找到目标语言中最恰当的表达方式来呈现原隐喻的意义和效果?首先,深入理解原作中的隐喻是成功转化的基础。

译者需要对原语言的文化背景、历史传统、社会习俗等有全面而深入的了解。

例如,在英语中,“an olive branch”(橄榄枝)常被用作和平的象征;而在汉语中,我们可能更倾向于用“鸽子”来表达和平的意象。

如果译者不了解这种文化差异,就可能在翻译时出现偏差,导致读者无法准确理解作者的意图。

理解了隐喻在原语言中的内涵后,译者接下来要面对的是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

常见的策略主要有直译、意译和替换三种。

直译是指在目标语言中尽可能保留原隐喻的形式和意象。

这种方法在原隐喻具有普遍性或在目标语言中能够被读者理解的情况下是可行的。

比如,“Time is money”(时间就是金钱),这个隐喻在汉语中也能被读者直接接受和理解,直译不仅保留了原文的简洁和生动,也传递了相同的概念。

然而,并非所有的隐喻都适合直译。

当原隐喻在目标语言中无法被读者轻易理解或可能引起误解时,意译就成为了必要的选择。

意译强调的是传达隐喻所蕴含的意义,而非拘泥于形式。

比如,“It is a hardnut to crack”如果直译为“这是一个难啃的坚果”,对于汉语读者来说可能会感到困惑。

此时,意译为“这是个棘手的问题”则更能清晰地表达原意。

还有一种情况是,在目标语言中找不到与原隐喻完全对应的表达方式,这时译者可以考虑进行替换。

俄语成语中的比喻修辞手段及其语言特征解析

俄语成语中的比喻修辞手段及其语言特征解析
3.3换喻成语
换喻成语是运用了换喻修辞手段的成语。俄语中换喻(或借代、借喻),是指以两个事物之间内部或外部的联系为基础,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个事物的名称(РозентальД.Н.,Телекова.М.А.,1976:177-179)。简单地说,换喻成语就是在成语中,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人或事物来代替。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王福祥,2000:27)。例如:рабочиеруки(人手)喻指трудящиеся(__________劳动者),язык(舌头)喻指плен(俘虏);отАдамаиЕвы———“从亚当和夏娃”喻指自古以来、至死,终生。каменьзапазухой———“怀中揣着石头”,是换喻说法。它源于俄罗斯的一段屈辱史,1610年俄罗斯国力衰微,波兰人趁虚而入,无恶不作,但时常遭到俄罗斯人的反抗,为防不测,他们在身上藏块石头。当时波兰人中间流行一句话:“和莫斯科人打交道,怀里别忘了揣石头。”后来演变为成语,意为“心怀恶意”。使用换喻成语时尽量言简意赅,保证文义通顺,并考虑替代的正当性和通用性。通常,俄语中的词与词的替换是有严格限制的,本体与借体词义必须相等,这种相等必须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约定俗称的。
因此,成语中运用的修辞结构不同,类别也就不同,表达的含义、使用环境也大相径庭,明确地掌握和了解比喻成语的类别与具体特征,有助于我们通过比喻成语更好地了解俄罗斯语言、文化等。
4.结语
成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在俄语教学和个人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大量的俄语成语,其中以比喻成语最多,如果我们不能清楚明确地了解比喻成语,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俄语成语的真实涵义,更不可能了解成语内部体现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等内容。

俄语成语

俄语成语

俄语成语是俄罗斯语言的精华,当中存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手段,20世纪以来,比喻一直是语言学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其对更好地理解话语含义、正确表达句子及提高语言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引言俄罗斯语言中存在大量的成语,它集精炼、形象于一体,言简意赅。

比喻辞格在成语中的运用可以更精炼地表达各种思想更准确地表达出深远的内涵表达更形象生动并能引起人们无限的遐想无论是在文学作品中还是科普文章中运用比喻修辞手段的成语简称比喻成语都非常常见2.俄语比喻成语的概念比喻成语即运用了比喻修辞手段的成语Большойэнциклопедическийсловарь俄罗斯大百科В.Н.Ярцева1998 对成语фразеологизм的解释是фразеологизм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构成有别于单词具有固定的词汇组成成分语法结构以及表达完整统一意义的固定词组例如воздушныезамки空中楼阁和固定句子例如Векжививекучись活到老学到老其中复现性是成语的一个最重要的特点其语义结构和词汇语法组成成分是固定的可直接用于交际当中不用现行组合俄语中的成语包括熟语性成语ловитьрыбувмутнойводе混水摸鱼格言警句Изискрывозгоритсяплам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谚语Чтопосеешьтоипожнёшь种瓜得瓜种豆得豆俗语лёгокнапомине说曹操曹操到这与汉语的分类是截然不同的俄语包含范围非常广泛结构上也不像汉语有固定的模式这些都是外语学习和教学需要注意的地方3.俄语比喻成语的分类及语言特征构成比喻的要求是本体和喻体在俄语成语中有时本体喻体都出现有时只有本体有时只有喻体因此我们把比喻成语分为明喻成语隐喻成语和换喻成语3.1明喻成语明喻成语是在成语中基本上不相同的事物明显地比拟另一事物表明本体像喻体的修辞关系通常本体喻体同时出现我国学者王福祥在现代俄语修辞学概论2002 中这样写道明喻也叫譬喻就是当我们描写或叙述某种事物或现象时选择另一个具有共同特征的事物或现象来比较引起读者联想加深对被描写事物或现象的认识王福祥2002俄语明喻成语中通常使用连接词какточнобудтоподобнокакбудтословно等或比较谓词напоминаетсходенпохожподобен等还常用第五格第二格与比较级连用等语法手段如描写多余多此一举俄语成语就说кактелегепятоеколесокаксобакепятаянога说明松了一口气心情舒畅俄语成语中有какгорасплечсловнокаменьсвалилсяссердца明喻成语中满含着鲜明的民族性如形容胆小怕事汉语说胆小如鼠俄语则说трусливкакзаяц比喻没有骨气丧失气节的人汉语用像条癞皮狗俄语则说какмокраякурица说明数量多汉语说多如牛毛俄语则说каксобакнерезанных描写醉得一塌糊涂人事不醒汉语用烂醉如泥俄语则用каксапожник鲜明的民族性是成语活力的重要条件之一它使非本族人感到新鲜别致也给他们对它的学习理解和翻译造成相当大的障碍俄语明喻成语就是其中的活跃因素之一隐喻成语隐喻成语是运用了隐喻修辞手段的成语隐喻是以本体和喻体相似的特征为基础把一个事物的特征转移到另一个事物上的比喻王福祥这样的隐喻是由整个结构来表达的而非某个个别词汇俄语成语隐喻是把本体看作是喻体的一种比喻一般本体也很少出现也不出现比喻词只出现喻体如отрезанныйломоть切下的一块面包暗指嫁出去的女儿脱离家庭自立的人脱离了原来生活方式的人паукивбанке罐子里的蜘蛛暗指互相倾轧的人们在成语中的隐喻实际上是名称的转移即以甲事物的名称转指与之相似的乙事物这个转指的主体是人在这个转指的过程中人往往以己为中心或以人喻人或以物喻人这就是隐喻的人本主义或以人为中心的原则换喻成语换喻成语是运用了换喻修辞手段的成语俄语中换喻或借代借喻是指以两个事物之间内部或外部的联系为基础用一个事物的名称代替另一个事物的名称РозентальДНТелековаМА简单地说换喻成语就是在成语中不直接说出所要表达的人或事物而是借用与它密切相关的另一人或事物来代替被替代的叫本体替代的叫借体本体不出现用借体来代替王福祥例如рабочиеруки人手喻指трудящиеся劳动者язык舌头喻指плен俘虏отАдамаиЕвы从亚当和夏娃喻指自古以来至死终生каменьзапазухой怀中揣着石头是换喻说法它源于俄罗斯的一段屈辱史年俄罗斯国力衰微波兰人趁虚而入无恶不作但时常遭到俄罗斯人的反抗为防不测他们在身上藏块石头当时波兰人中间流行一句话和莫斯科人打交道怀里别忘了揣石头后来演变为成语意为心怀恶意使用换喻成语时尽量言简意赅保证文义通顺并考虑替代的正当性和通用性通常俄语中的词与词的替换是有严格限制的本体与借体词义必须相等这种相等必须是人们普遍认同的约定俗称的因此成语中运用的修辞结构不同类别也就不同表达的含义使用环境也大相径庭明确地掌握和了解比喻成语的类别与具体特征有助于我们通过比喻成语更好地了解俄罗斯语言文化等结语成语是人类语言的精华在俄语教学和个人学习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见大量的俄语成语其中以比喻成语最多如果我们不能清楚明确地了解比喻成语就不可能完全理解俄语成语的真实涵义更不可能了解成语内部体现的俄罗斯国情文化等内容俄语成语虽然没有像汉语成语一样固定的模式但是其中还是有很多规律可循也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句式掌握这些规律和句式有助于我们在语言实践和教学中更灵活有效地运用俄语比喻成语从而使我们的语言更形象生动和优美真正把握俄语的魅力和精髓。

观念词“ЖИЗНЬ”的隐喻用法

观念词“ЖИЗНЬ”的隐喻用法

在 这 个 层 面 上 形 成 的 是 名 词  ̄H H 的 科 学 K 3b 概念 。

成 的 ,而  ̄H H 3 b一 词 也 是 借 助 这 个 后 缀 再 加 上 古
俄 语 动 词 HH H 的 CT 变 化 而 构 成 的
( Ia e K 1 8 ⅡbrH H o 9 9: 1 1 。 3 )

由 于  ̄H H 3 b一 词 用 法 范 围 的 不 断 扩 大 ,一 些 学 者 对 该 词 在 政 论 文 和 文 艺 语 篇 中 的具 体 语 境 进 行 了研 究 。根 据 >H H K 3 b出 现 的 各 种 语 境 ,可 以 概 括 出这 一 词 有 以 下 几 种 概 念 构 成 : 1 : H3 .K Hb 表 示 X
3 ) I3 .I/ Hb表 一 种 时 间 上 的 延 展 , 即 时 间 的 持 (I ( J T H c b ⅡI 饥b o T ) H 在 俄 语 操 用 者 的 意 识 中 , ̄H H 3 b一 词 通 常 被 看
意义 :
续性
( )一切 生物 的生理状态 ; 1
( 财 产 ,资 产 ; 2)
( yI CB B H e C le T O a H )  ̄

观 念 词 >H H K 3 b的 词 源 分 析
“ 在 ;生 活 ; 生 命 ;人 ” 存
HH H  ̄ 3 b这 一 词 语 在 俄 语 中 有 比较 悠 久 的 历 史 。
I .在 古 俄 语 时 期 ,后 缀 一S H—b表 示 “ 态 ” 状 的意 义 ,例 如 6 n a b,6 a H o eH O 3 b都 是 由这 个 后 缀 构
21 0 2年第 3期 ( 总第9 9期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 给人 以形 象 性 和 诗 意 的 感 受 , 而换 喻 中 人 们 对 隐 喻 的 研 究 由 来 已久 。二 十 世 纪 , 着 语 言 学 、 化学 、 随 文 心 提 供 新 的 信 息 , 述 某 种 现 象 , 改 为 因 理学、 逻辑 学 等 多 学 科 的 发 展 及 其 相 互 的 交 叉 结 合 . 喻 的研 究 已 经 的 逻 辑 混 淆 . 变 原 来 的 逻辑 性 是 为 了简 化 . 了形 象 地 表 现 事 物 。 隐 成 为语 言 学 的 热 点 。换 喻 是和 隐 喻 同 样 重要 的 辞格 , 代 语 言 学 家从 此 . 喻 和换 喻 都 是 “ 辑 混 淆 ” 现 隐 逻 的产 物 。 25其他 . 称 名 、 辞 、 义 、 法 等 角 度 研 究 和 分 析 换 喻 现 象 。B3 M H教 授 通 修 语 句 .H H 隐 喻 和换 喻 在 使 用 范 围 和表 达 效 果 上 也有 相 似 之 处 。 们 同样 可 它 更 更 饱 可 结 果 ,而 换 喻 是 依 据更 复 杂 的 意 义 联 系 ,即 相关 的联 想 而构 成 的 。 ” 以 把 事 物 描 写 得 更 准 确 、 形 象 、 鲜 明 . 含 丰 富 的 感 情 色 彩 , 以 激 起 读 者 丰 富 的联 想 和 想 象 。二 者 均 广 泛 应 用 于 艺术 领 域 . 用在 文 学 ( 2) 5,9
3 1 成 前 提 .形
隐喻 的形 成 前 提是 甲 与 乙 之 间 存 在 着 相 似 性 . 甲 、 两 物 在 某 即 乙

2 隐喻 和 换 喻 的共 性 .
点 或 某 一 方 面类 似 , 、 甲 乙之 间 没 有任 何 实 际 的联 系 , 乙 来 刻 画 或 用 隐 喻 和 换 喻 本 质 上 都 是 本 体 和 喻 体 之 间进 行 转 换 形 成 的 比喻 方 说 明 甲 , 以 其侧 重点 为 “ ”。换 喻 的形 成 前 提 是 甲 与 乙之 间有 相 关 所 喻
过 对 隐 喻 和换 喻 的 分 析 研 究 指 出 : 隐 喻 是 词 的 语 义 内部 深 层 改 变 的 “
隐 喻 是 将 一 个词 、 语 用 于 转 义 , 据 相 似 性 或 相 象 性 来 表 现事 作 品 和 诗 歌 语 言 中 . 过 词 语 的替 换 . 喻 和 换 喻 可 以使 语 言 变 得 生 短 根 通 隐 物 ( 象 或 行 为 ) 用词 方 法 。换 言 之 , 据 一种 事 物 与 其 它事 物 的相 动 有 力 而 活泼 有 趣 . 人 以鲜 明深 刻 的 印象 。 政 论 语 体 、 学作 品 中 现 的 根 给 在 科 似 之处 , 用一 种 事 物 名 称 来 说 明 和 刻 画 另 一 事 物 , 词 语 获 得 形 象性 也 可 见 . 不 用 于 公 文 语 体 中 。 使 但 转义 , 以增 强 语 言 的 表 现力 和感 染 力 。 别 于 隐 喻 . 喻 是 根 据 相 关性 区 换 从一种事 物( 现象 或 行 为 ) 移 到 另 外 一 种 事 物 ( 象 或 行 为 ) 转 现 的称 名
式 , 词 的转 义用 法 , 于 修 辞学 中语 义 辞 格 。 者 有 相 似 之处 和共 同 性 , 相 似 之 处 , 有 不 可 分 离 的 联 系 『 是 属 二 无 但 乙是 甲 的 一 部 分 或 甲 与 乙 邻
的特如下: 21 语 替 换 .词
近 1 通 过这 种 联 系 , 乙 完全 替 代 甲 。 以 , 的侧 重 点 为 “ ”。 然 。 用 所 它 换 虽 都是替换 . 但侧 重 点和 基 础 不 同 。
108 ) 5 0 0
【 摘 要】 隐喻( T巾 p ) Mea 0 a 和换喻 ( e0 H M ) M T H M 丑 均属于传 统修辞 学范畴, 一直作 为主要 的修辞格被语 言学家们加 以研 究, 存在一定的共性
【 关键 词 】 隐喻 ; 喻 ; 换 共性 ; 差异
隐 喻 和换 喻均 来 自传 统 修 辞学 领 域 ,一 直 受 到 语 言 学 家 的关 注 . 换 喻 中 , 上 文 例 句 B p  ̄ T H O O OT H I I 如 o o aCO TYB p TFCH H ̄ 。句 中 6 p  ̄ b ooa 尤 其是 对 隐喻 的研 究 , 是 渗 透到 不 同的 科 学 领 域 。换 喻 的 使 用 也 十 f 更 胡子 】 人 体 的 一 部 分 , 是 如何 站 在 门 口? 实 际上 , 以上 的 逻 辑 混 淆 是 一 分 广泛 , 者 都 起 到 增 强语 言表 现 力 , 描 述 生 动形 象 的 目的 。 二 使 种 特 殊 的 反 映事 物 的方 式 。 这种 反 常 搭 配 形 成 表 面 上 的 偏 离效 果 . 这 恰 恰 是形 成 隐喻 和 换 喻 的 必 要条 件 。 隐喻 中 的 逻辑 混 淆 , 据 相 似性 . 依 1概 念理 解 .
方 式 。 这 种 称名 方式 主 要 是 依 据 事 物在 语 言 意识 中 的联 系 . 词义 得 使 到 转 换 而 指 称 另 一事 物 , 得 形 象 性 和表 现 力 。 获
3 隐 喻 和换 喻 的 差 异 .
隐喻 和 换 喻 有 相 似 的特 征 , 作 为 不 同 的修 辞 格 . 要 差别 如 下 : 但 主
维普资讯
科技信息
0外语教研 0
S IN E&T C O O F R CE C E HN L GYI O MATO N IN
20 0 8年
第 7期
论俄语中的隐喻和换喻
黄杨春
( 尔滨师 范大 学俄 语 系 黑龙 江 哈尔滨 哈
和 差 异 。 在修 辞 学 中 , 至 在 整 个语 言 学 中对 两 种 辞 格 进行 研 究和 探 讨 是 必要 的 。 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