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合集下载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一带一路”背景下西安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分析

2020年第34期ECONOMIC RESEARCH GUIDE总第456期Serial No.456No.34袁2020经济研究导刊“一带一路”的提出顺应了世界多元化、经济全球化、社会信息化的发展需求。

陕西西安作为西北地区的门户城市,在战略规划上具有重要意义,能够直接影响西北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

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带动下,全国冷链物流行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其中大西安区域冷链物流在物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作用至关重要。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民对冷链物流的依赖越来越大,其直接影响到人民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幸福感。

这对于西安冷链物流的发展既是机遇又是挑战,使得合理地发展西安冷链物流显得至关重要。

一、西安冷链物流SWOT 分析物流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近来,为满足大众生活所需,冷链物流得以快速发展。

“一带一路”倡议为其冷链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契机,同时也存在一定的挑战。

1.优势分析(S )。

西安作为陕西省会、西北地区要塞,人口密集,拥有5000多年的历史文明,是我国重要的旅游城市。

西安市常驻人口870余万,2019年经济总量GDP 达到9321.19亿元,消费能力大大提高,对社会各项需求均有所提高。

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地理位置至关重要,以西安为中心,9条高速交汇于此,贯穿陕西,辐射周边省市县;西安咸阳国际机场是中国重要的航空港之一,拥有150余条航线,每天400余架次的航班起降,旅客吞吐量达1529万人次;以西安为中心的陕西农业极具地方特色,猕猴桃、苹果、冬枣、葡萄等农作物为当地居民提供了重要经济来源。

2.劣势分析(W )。

从全国经济来看,东部沿海以及南方的经济发展均领先陕西,西安作为西北经济发展的重镇城市,在冷链物流技术,设备先进程度,企业规模等方面存在一定劣势。

作为旅游城市,重工业相对薄弱,先进技术设备无法有效地应用,员工意识不强,难以合理地应用物流技术解决西安特有的问题。

物流技术型人才匮乏,对西安周边的冷链物流问题难以解决,依靠传统方式进行冷链物流配送,不仅效率低,而且损耗成本较高。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

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养与进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加快进展现代物流业,关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进展现状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进展阶段,总体规模较小,进展水平较低,但进展潜力巨大。

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与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奉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

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与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发新的利润源的途径,。

一些传统物流企业与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与完善,提升与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

西安石油公司、西安十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进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

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

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内在的进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进展的因素,诸如: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管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进展。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与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

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实力无法增强。

3、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现代物流业进展速度缓慢。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10.28•【字号】市政发〔2021〕20号•【施行日期】2021.10.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通知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西安市人民政府2021年10月28日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前言“十四五”时期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第一个五年,按照《交通强国建设纲要》《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陕西省“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以及《西安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要求,编制《西安市“十四五”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

本规划主要阐述了“十四五”时期西安市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是今后五年西安综合交通运输发展的指导性文件,是项目实施和政府投资的重要依据。

规划范围:本规划范围覆盖西安市行政区和西咸新区。

规划期限:规划期为2021—2025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

一、规划背景(一)发展基础“十三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西安市抢抓“一带一路”建设和关中平原城市群发展战略机遇,紧盯国家中心城市建设目标,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

空港、陆港面向国际辐射能力显著提升,客货运量位居全国前列;铁路、公路交通骨架更加完善,路网结构更加优化;西安咸阳国际机场、西安北站、西安火车站、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等综合枢纽功能逐步完善,旅客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货物多式联运效率明显提升。

“十三五”期间,累计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为西安市实现新时代追赶超越和建设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1.基础设施建设日益完善,综合交通网逐步形成西安铁路网总里程601公里,其中高铁总里程224公里。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部门工作分工》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部门工作分工》的通知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部门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陕西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2.10•【字号】陕政办函[2010]31号•【施行日期】2010.02.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交通运输综合规定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部门工作分工》的通知(陕政办函〔2010〕31号)省人民政府各有关工作部门、直属机构:经省政府同意,现将《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部门工作分工》印发给你们,请按照分工和要求,采取有力措施,抓紧推进相关工作,落实好全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推动我省物流业做大做强。

二○一○年二月十日落实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实施方案部门工作分工一、加快推进五大物流体系建设,重点围绕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高技术和城市化等领域,加快推进五大物流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一)依托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加快建设石油、煤炭、天然气、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体系。

(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西安铁路局、铁路投资集团、煤业集团、延长石油集团等有关单位负责。

)(二)围绕汽车及零部件、输变电设备、机床等机电产品和轻纺产品,加快建立新型工业品批发市场体系。

(由省工业和信息化厅牵头,会同省发展改革委、省商务厅等有关单位负责。

)(三)加强铁路、公路和航空集装箱中转站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设施建设,加快发展国际物流,完善和拓展西安国际港务区、西安出口加工区等保税物流功能。

以咸阳空港物流产业园为依托,建设以电子信息、高附加值产品为主的航空物流体系。

(由省发展改革委牵头,会同省交通运输厅、省商务厅、西安铁路局、西安海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铁路投资集团、西部机场集团等有关单位负责。

)(四)加快建设农产品批发市场及冷链物流全面发展的农产品流通体系。

西安物流产业发展

西安物流产业发展
人才引进机制不健全
缺乏有效的人才引进机制,无法吸引和留住高素质的物流人才。
对策与建议
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投入力度,完善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 提高物流效率。
优化物流管理体制
建立健全的物流管理体制,加强统一管理和 协调,提高物流效率。
推进物流信息化进程
加强物流信息化建设,提高信息传递效率, 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
物流基础设施不完善,如道路、交通等,影响了物流效率。
03
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
物流管理体制不健全,缺乏统一的管理和协调机制,导致物流效率低下。
物流专业人才缺乏
缺乏高素质物流人才
西安地区缺乏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制约了物流产业的发展。
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
物流人才培养体系不完善,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
个供应链的成本。
04 西安物流产业发展趋势与 展望
物流产业升级与创新
物流技术升级
推广应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 提升物流信息化、智能化水平。
物流模式创新
鼓励发展共享物流、共同配送等新型物流模式, 提高物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物流服务升级
拓展物流增值服务,如供应链管理、物流金融等, 提升物流产业附加值。
西安信息服务平台众多,为物流企业提供了全面的信息服务,
如货源信息、运力信息等。
市场环境
市场需求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升级,西安物流市场需求不断增长,为 物流企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竞争格局
西安物流市场竞争激烈,企业间竞争激烈,但也有利于推动企业 不断创新、提高服务质量。
市场监管
政府加强对物流市场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保障公平竞争。

西安现代航空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西安现代航空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建议

西安现代航空物流发展的问题及建议摘要:航空物流作为现代流通体系的一部分,从助推国家产业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角度来看,航空物流业衍生于第三产业中的物流业,具有快捷高效、安全准点、附加值高的特点,可与中国当前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产业转型升级形成良性互动,将在构建新发展格局中发挥重要作用。

关键词:现代航空;物流发展;问题及建议1西安现代航空物流发展面临的问题在现代航空物流发展过程中,西安机场在全货运、全链条、全枢纽三个方面都存在一些短板。

主要表现在:(一)全货运基地航空公司弱全货运基地航空公司是推动航空物流发展的重要动力。

自1998年国内航空货运专业化发展以来,无论是中货航、国货航等国内主流货运航空公司,还是依托快递涕企业建立起来的邮政航空、顺丰航空、圆通航空,其主运云营基地均在国内二大城市群中的—线城市,如北京、上海、深圳、杭州等地。

可以说,在中国航空货运专业化的起始阶段,华北、华东、中南地区就已经走在了前面,而西南、东北、西北、新疆则落在了后面。

新世纪初期,国际大型物流企业开始进入中国,深刻影响中国航空物流市场。

在机场运营的货运航空公司数量方面,截至2020年底,西安机场共运营货运航空公司7家,同期郑州机场运营货运航空公司31家,西安不足郑州四分之一(注∶本文主要选取郑州机场及河南省相关数据开展对比)。

在主运营基地货运航司方面,民航局在册的11家货运航空公司中,主运营基地位于西部的只有一家,即2020年才开始运营的位于西安的西北国际货运航空公司。

(二)全货运航班货邮份额低综合来看,目前西北地区航空货运量大部分通过客机腹舱载货的方式运输,少部分通过全货机运输,西安亦然。

2019年,西北地区全货机货邮吞吐量8.19万吨,占辖区货邮总吞吐量的14.16%。

西安机场完成货邮吞吐量38.19万吨,其中由货机运输6.05万吨,占比15.84%。

同期郑州全货机货邮吞吐量占比为58.43%,上海为65%。

西安全货运货邮吞吐量份额相比于中东部主要机场仍然较低,这从一个侧面说明西安的航空货运专业化水平还比较低。

西安物流市场分析

西安物流市场分析

西安物流市场分析一、我国物流发展概况: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增长,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实现高速增长。

据不完全统计,2010年全社会物流总额达125.4 万亿元,2011年则达到160万亿元。

2006-2011年,全社会物流总额复合增长率为20 %左右,反映了我国物流总需求的强劲增长态势,而工业品物流总额113.1 万亿元,占社会物流总额的比重为90 %,是带动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的主要因。

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一系列政策措施的推动下,我国物流业发展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包括支持物流业发展的政策集中出台(交通运输,地方政府出台政策等),物流业发展环境受到广泛关注,这也为物流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市场机遇。

同时物流市场需求发生深刻变化,物流经营模式经历新的变革,物流企业整合提升步伐加快,物流区域集聚趋势明显。

二、西安地理位置及物流发展概况:作为陕西省会城市,西安地处中国陆地版图中心和我国中西部两大经济区域的结合部,是西北通往西南、中原、华东和华北各地市的门户和交通枢纽。

在全国区域经济布局上,西安作为新亚欧大陆桥中国段——陇海兰新铁路沿线经济带上最大的中心城市,是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桥头堡,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战略地位。

而全国连接南北的“大十字”网状铁路交通和陕西省“米”字形铁路交通是全国干线公路网中最大的节点城市之一,西部铁路网的建设、完善将分为三个层次分期、逐步展开。

第一层次以连接与东部的骨干通道为主,包括宝鸡至兰州增建二线和新建西安至南京铁路。

此外还有西北华北通道、西北西南通道。

第二层次以西部各省区间的铁路网通道为主。

第三层次以欧亚大陆桥国际通道为主。

这些项目对于拓展铁路网规模、强化内外通道、提高运输能力,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长远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西安的交通状况对西安物流业的发展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

三、西安物流产业发展的模式:西安物流市场目前主要发展的几种情况:专业市场物流发展模式。

该模式最大的优势在于依托的市场规模足够大,业务量足够多,市场治理较规范。

西安市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PPT课件

西安市物流业现状分析与发展建议PPT课件
由于绝大多数物流总额由工业物流和市外购进总额构
成,因而工业销售产值和批零企业销售额以及进出口总额直 接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物流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附于实 体经济的发展,西安市经济总量及与物流相关的产业规模偏 小,影响到物流业的发展壮大。
10/21/2019
.
14
• 信息流是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加速经济 运行,实现高效快捷运营,降低运营成本的重要手段。 信息应用技术水平低、信息不畅,导致了不同企业、市 场和运输方式之间难以实现高效对接。物流资源没有得 到有效的整合,交通运输、物流仓储、信息服务等处于 分散、低效的状态。
10/21/2019
.
15
• 根据2008年经济普查统计数据显示,全市物流业涉 及的相关行业的主营业务成本占到主营业务收入的 64.9%,高于全市平均比重8.9个百分点。装卸搬运和其 他运输服务业成本也占到其主营业务收入的53.4%,铁 路货物运输成本占到52.5%,道路货物运输成本占到 62.3%,航空客货运输占到84.9%,管道运输和国家邮 政分别占到77.0%和79.9%。


10/21/2019
.
17
18
三、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的相关政策与措施
资料来源:《陕西省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 划实施方案》(2011-1-10) 《陕西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物流业 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 陕政办发[2012]88号
.
一、切实减轻物流企业负担
• (一)认真实施物流业税收优惠政策。实施 好增值税扩大抵扣范围改革,用好新一轮西 部大开发税收政策,落实物流企业营业税、 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企业所得税等税 收优惠政策。鼓励省内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 参加营业税差额纳税试点,扩大试点范围。 对符合条件的物流企业自有的(包括自用和 出租)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减按所属土 地等级适用税额标准的50%计征城镇土地使 用税。

国家物流规划

国家物流规划

物流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物流业是融合运输业、仓储业、货代业和信息业等的复合型服务产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涉及领域广,吸纳就业人数多,促进生产、拉动消费作用大,在促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增强国民经济竞争力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要求,促进物流业平稳较快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特制定本规划,作为物流产业综合性应对措施的行动方案;规划期为2009—2011年;一、发展现状与面临的形势一发展现状;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物流业总体规模快速增长,服务水平显着提高,发展的环境和条件不断改善,为进一步加快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1.物流业规模快速增长;2008年,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达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倍,年均增长23%;物流业实现增加值万亿元,比2000年增长倍,年均增长14%;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全部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占GDP的比重为%;2.物流业发展水平显着提高;一些制造企业、商贸企业开始采用现代物流管理理念、方法和技术,实施流程再造和服务外包;传统运输、仓储、货代企业实行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一批新型的物流企业迅速成长,形成了多种所有制、多种服务模式、多层次的物流企业群体;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由2000年的%下降到2008年的%,物流费用成本呈下降趋势,促进了经济运行质量的提高;3.物流基础设施条件逐步完善;交通设施规模迅速扩大,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设施条件;截至2008年底,全国铁路营业里程万公里,高速公路通车里程万公里,港口泊位万个,其中沿海万吨级以上泊位1167个,拥有民用机场160个;物流园区建设开始起步,仓储、配送设施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一批区域性物流中心正在形成;物流技术设备加快更新换代,物流信息化建设有了突破性进展;4.物流业发展环境明显好转;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中央和地方政府相继建立了推进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综合协调机制,出台了支持现代物流业发展的规划和政策;物流统计核算和标准化工作,以及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等行业基础性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但是,我国物流业的总体水平仍然偏低,还存在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全社会物流运行效率偏低,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高出发达国家1倍左右;二是社会化物流需求不足和专业化物流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同时存在,“大而全”、“小而全”的企业物流运作模式还相当普遍;三是物流基础设施能力不足,尚未建立布局合理、衔接顺畅、能力充分、高效便捷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物流园区、物流技术装备等能力有待加强;四是地方封锁和行业垄断对资源整合和一体化运作形成障碍,物流市场还不够规范;五是物流技术、人才培养和物流标准还不能完全满足需要,物流服务的组织化和集约化程度不高;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实体经济的影响逐步加深,物流业作为重要的服务产业也受到了严重冲击;物流市场需求急剧萎缩,运输和仓储等收费价格及利润大幅度下跌,一大批中小物流企业经营出现困难,提供运输、仓储等单一服务的传统物流企业受到严重冲击;整体来看,国际金融危机不但造成物流产业自身发展的剧烈波动,而且对其他产业的物流服务供给也产生了不利影响;二面临的形势;应该看到,实施物流业的调整和振兴、实现传统物流业向现代物流业的转变,不仅是物流业自身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需要,也是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1.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迫切需要;一是要解决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需要加快企业重组步伐,做强做大,提高产业集中度和抗风险能力,保持产业的平稳发展;二是物流业自身需要转变发展模式,向以信息技术和供应链管理为核心的现代物流业发展,通过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多样化、专业化的物流服务,适应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提高自身竞争力;三是物流业对其他产业的调整具有服务和支撑作用,发展第三方物流可以促进制造业和商贸业优化内部分工、专注核心业务、降低物流费用,提高这些产业的竞争力,增强其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能力;2.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适应经济全球化趋势的客观要求;一是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融入世界经济的步伐加快,全球采购、全球生产和全球销售的发展模式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响应速度和产品供给时效,降低企业物流成本,增强国民经济的竞争力;二是为了适应国际产业分工的变化,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完善物流服务体系,改善投资环境,抓住国际产业向我国转移的机遇,吸引国际投资,促进我国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三是随着全球服务贸易的迅猛发展,要求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培育国内现代物流服务企业,提高物流服务能力,应对日益激烈的全球物流企业竞争;3.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必要保证;根据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要求,我国经济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居民消费水平将进一步提高,货物运输量、社会商品零售额、对外贸易额等将大幅度增长,农产品、工业品、能源、原材料和进出口商品的流通规模将显着增加,对全社会物流服务能力和物流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中西部地区要求改善物流条件,缩小与东部地区的物流成本差距,承接东部沿海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促进区域间协调和可持续发展;4.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调整和振兴物流业,有利于加快商品流通和资金周转,降低社会物流成本,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民经济的运行质量;有利于提高服务业比重,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有利于增加城乡就业岗位,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缓解交通拥堵,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有利于促进国内外、城乡和地区间商品流通,满足人民群众对多样化、高质量的物流服务需求,扩大居民消费;有利于国家救灾应急、处理突发性事件,保障经济稳定和社会安全;二、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部署,以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影响为切入点,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物流一体化和信息化为主线,积极营造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政策环境,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建立现代物流服务体系,以物流服务促进其他产业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坚实的物流体系保障; 二基本原则;1.立足应对危机,着眼长远发展;既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解决当前物流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保先进生产力,保重点骨干企业,促进企业平稳发展;又要从产业长远发展的角度出发,解决制约物流产业振兴的体制、政策和设施瓶颈,促进产业升级,提高产业竞争力;2.市场配置资源,政府营造环境;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作用,调动企业的积极性,从满足物流需求的实际出发,注重投资的经济效益;政府要为物流业的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扶持重要的物流基础设施项目建设;3.加强规划指导,注重协调联动;统筹国内与国际、全国与区域、城市与农村物流协调发展,做好地区之间、行业之间和部门之间物流基础设施建设与发展的协调和衔接,走市场化、专业化、社会化的发展道路,合理布局重大项目;各地区要从本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出发,因地制宜,统筹规划,科学引导物流业的发展,防止盲目攀比和重复建设;4.打破分割封锁,整合现有资源;改革现行物流业相关行业管理体制,打破部门间和地区间的分割和封锁,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促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资源利用的市场化,优先整合和利用现有物流资源,提高物流设施的利用率;5.建立技术标准,推进一体化运作;按照现代物流理念,加快技术标准体系建设,综合集成仓储、运输、货代、包装、装卸、搬运、流通加工、配送、信息处理等多种功能,推进物流一体化运作,提高物流效率;6.创新服务方式,坚持科学发展;以满足生产者和消费者不断增长的物流需求为出发点,不断创新物流服务方式,提升服务水平;积极推进物流服务的信息化、现代化、合理化和企业社会责任建设,坚持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注重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减少废气污染和交通拥堵,保证交通安全,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三规划目标;力争在2009年改善物流企业经营困难的状况,保持产业的稳定发展;到2011年,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型综合物流企业集团,初步建立起布局合理、技术先进、节能环保、便捷高效、安全有序并具有一定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服务体系,物流服务能力进一步增强;物流的社会化、专业化水平明显提高,第三方物流的比重有所增加,物流业规模进一步扩大,物流业增加值年均递增10%以上;物流整体运行效率显着提高,全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比目前的水平有所下降;三、主要任务一积极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努力扩大物流市场需求;运用供应链管理与现代物流理念、技术与方法,实施采购、生产、销售和物品回收物流的一体化运作;鼓励生产企业改造物流流程,提高对市场的响应速度,降低库存,加速周转;合理布局城乡商业设施,完善流通网络,积极发展连锁经营、物流配送和电子商务等现代流通方式,促进流通企业的现代化;在农村广泛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发展农产品从产地到销地的直销和配送,以及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的统一配送;二大力推进物流服务的社会化和专业化;鼓励生产和商贸企业按照分工协作的原则,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整合物流资源,促进企业内部物流社会化;推动物流企业与生产、商贸企业互动发展,促进供应链各环节有机结合;鼓励现有运输、仓储、货代、联运、快递企业的功能整合和服务延伸,加快向现代物流企业转型;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特种货物、厢式货车运输以及重点物资的散装运输等现代运输方式,加强各种运输方式运输企业的相互协调,建立高效、安全、低成本的运输系统;加强运输与物流服务的融合,为物流一体化运作与管理提供条件;鼓励邮政企业深化改革,做大做强快递物流业务;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三加快物流企业兼并重组;鼓励中小物流企业加强信息沟通,创新物流服务模式,加强资源整合,满足多样性的物流需要;加大国家对物流企业兼并重组的政策支持力度,缓解当前物流企业面临的困难,鼓励物流企业通过参股、控股、兼并、联合、合资、合作等多种形式进行资产重组,培育一批服务水平高、国际竞争力强的大型现代物流企业;四推动重点领域物流发展;加强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及相关产品物流设施建设,建立石油、煤炭、重要矿产品物流体系;加快发展粮食、棉花现代物流,推广散粮运输和棉花大包运输;加强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设,发展农产品冷链物流;完善农资和农村日用消费品连锁经营网络,建立农村物流体系;发展城市统一配送,提高食品、食盐、烟草和出版物等的物流配送效率;实行医药集中采购和统一配送,推动医药物流发展;加强对化学危险品物流的跟踪与监控,规范化学危险品物流的安全管理;推动汽车和零配件物流发展,建立科学合理的汽车综合物流服务体系;鼓励企业加快发展产品与包装物回收物流和废弃物物流,促进资源节约与循环利用;鼓励和支持物流业节能减排,发展绿色物流;发挥邮政现有的网络优势,大力发展邮政物流,加快建立快递物流体系,方便生产生活;加强应急物流体系建设,提高应对战争、灾害、重大疫情等突发性事件的能力;五加快国际物流和保税物流发展;加强主要港口、国际海运陆运集装箱中转站、多功能国际货运站、国际机场等物流节点的多式联运物流设施建设,加快发展铁海联运,提高国际货物的中转能力,加快发展适应国际中转、国际采购、国际配送、国际转口贸易业务要求的国际物流,逐步建成一批适应国际贸易发展需要的大型国际物流港,并不断增强其配套功能;在有效监管的前提下,各有关部门要简化审批手续,优化口岸通关作业流程,实行申办手续电子化和“一站式”服务,提高通关效率;充分发挥口岸联络协调机制的作用,加快“电子口岸”建设,积极推进大通关信息资源整合;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积极推进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整合发展和保税监管场所建设,建立既适应跨国公司全球化运作又适应加工制造业多元化发展需求的新型保税物流监管体系;积极促进口岸物流向内地物流节点城市顺畅延伸,促进内地现代物流业的发展;六优化物流业发展的区域布局;根据市场需求、产业布局、商品流向、资源环境、交通条件、区域规划等因素,重点发展九大物流区域,建设十大物流通道和一批物流节点城市,优化物流业的区域布局;九大物流区域分布为: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华北物流区域,以沈阳、大连为中心的东北物流区域,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半岛物流区域,以上海、南京、宁波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厦门为中心的东南沿海物流区域,以广州、深圳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以武汉、郑州为中心的中部物流区域,以西安、兰州、乌鲁木齐为中心的西北物流区域,以重庆、成都、南宁为中心的西南物流区域;十大物流通道为:东北地区与关内地区物流通道,东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中部地区南北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北地区物流通道,东部沿海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北与西南地区物流通道,西南地区出海物流通道,长江与运河物流通道,煤炭物流通道,进出口物流通道;要打破行政区划的界限,按照经济区划和物流业发展的客观规律,促进物流区域发展;积极推进和加深不同地区之间物流领域的合作,引导物流资源的跨区域整合,逐步形成区域一体化的物流服务格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物流区域和华北、山东半岛、东北、东南沿海物流区域,要加强技术自主创新,加快发展制造业物流、国际物流和商贸物流,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物流企业,在全国率先做强;中部物流区域要充分发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贯通南北的区位优势,加快培育第三方物流企业,提升物流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东部物流区域的有机衔接;西北、西南物流区域要加快改革步伐,进一步推广现代物流管理理念和技术,按照本区域承接产业转移和发挥资源优势的需要,加快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区域物流环境,缩小与东中部地区差距;物流节点城市分为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和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全国性和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国家确定,地区性物流节点城市由地方确定;全国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北京、天津、沈阳、大连、青岛、济南、上海、南京、宁波、杭州、厦门、广州、深圳、郑州、武汉、重庆、成都、南宁、西安、兰州、乌鲁木齐共21个城市;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包括:哈尔滨、长春、包头、呼和浩特、石家庄、唐山、太原、合肥、福州、南昌、长沙、昆明、贵阳、海口、西宁、银川、拉萨共17个城市;物流节点城市要根据本地的产业特点、发展水平、设施状况、市场需求、功能定位等,完善城市物流设施,加强物流园区规划布局,有针对性地建设货运服务型、生产服务型、商业服务型、国际贸易服务型和综合服务型的物流园区,优化城市交通、生态环境,促进产业集聚,努力提高城市的物流服务水平,带动周边所辐射区域物流业的发展,形成全国性、区域性和地区性物流中心和三级物流节点城市网络,促进大中小城市物流业的协调发展;七加强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的衔接与协调;按照全国货物的主要流向及物流发展的需要,依据综合交通网中长期发展规划、中长期铁路网规划、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及全国民用机场布局规划,加强交通运输设施建设,完善综合运输网络布局,促进各种运输方式的衔接和配套,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物流运行效率;发展多式联运,加强集疏运体系建设,使铁路、港口码头、机场及公路实现“无缝对接”,着力提高物流设施的系统性、兼容性;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整合现有运输、仓储等物流基础设施,加快盘活存量资产,通过资源的整合、功能的拓展和服务的提升,满足物流组织与管理服务的需要;加强新建铁路、港口、公路和机场转运设施的统一规划和建设,合理布局物流园区,完善中转联运设施,防止产生新的分割和不衔接;加强仓储设施建设,在大中城市周边和制造业基地附近合理规划、改造和建设一批现代化的配送中心;八提高物流信息化水平;积极推进企业物流管理信息化,促进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尽快制订物流信息技术标准和信息资源标准,建立物流信息采集、处理和服务的交换共享机制;加快行业物流公共信息平台建设,建立全国性公路运输信息网络和航空货运公共信息系统,以及其他运输与服务方式的信息网络;推动区域物流信息平台建设,鼓励城市间物流平台的信息共享;加快构建商务、金融、税务、海关、邮政、检验检疫、交通运输、铁路运输、航空运输和工商管理等政府部门的物流管理与服务公共信息平台,扶持一批物流信息服务企业成长;九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根据物流标准编制规划,加快制订、修订物流通用基础类、物流技术类、物流信息类、物流管理类、物流服务类等标准,完善物流标准化体系;密切关注国际发展趋势,加强重大基础标准研究;要对标准制订实施改革,加强物流标准工作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企业在制订物流标准中的主体作用;加快物流管理、技术和服务标准的推广,鼓励企业和有关方面采用标准化的物流计量、货物分类、物品标识、物流装备设施、工具器具、信息系统和作业流程等,提高物流的标准化程度;十加强物流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大力推广集装技术和单元化装载技术,推行托盘化单元装载运输方式,大力发展大吨位厢式货车和甩挂运输组织方式,推广网络化运输;完善并推广物品编码体系,广泛应用条形码、智能标签、无线射频识别RFID等自动识别、标识技术以及电子数据交换EDI技术,发展可视化技术、货物跟踪技术和货物快速分拣技术,加大对RFID和移动物流信息服务技术、标准的研发和应用的投入;积极开发和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NSS、地理信息系统GIS、道路交通信息通信系统VICS、不停车自动交费系统ETC、智能交通系统ITS等运输领域新技术,加强物流信息系统安全体系研究;加强物流技术装备的研发与生产,鼓励企业采用仓储运输、装卸搬运、分拣包装、条码印刷等专用物流技术装备;四、重点工程一多式联运、转运设施工程;依托已有的港口、铁路和公路货站、机场等交通运输设施,选择重点地区和综合交通枢纽,建设一批集装箱多式联运中转设施和连接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的转运设施,提高铁路集装箱运输能力,重点解决港口与铁路、铁路与公路、民用航空与地面交通等枢纽不衔接以及各种交通枢纽相互分离带来的货物在运输过程中多次搬倒、拆装等问题,促进物流基础设施协调配套运行,实现多种运输方式“无缝衔接”,提高运输效率;二物流园区工程;在重要物流节点城市、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城镇建设用地范围内,按照符合城市发展规划、城乡规划的要求,充分利用已有运输场站、仓储基地等基础设施,统筹规划建设一批以布局集中、用地节约、产业集聚、功能集成、经营集约为特征的物流园区,完善专业化物流组织服务,实现长途运输与短途运输的合理衔接,优化城市配送,提高物流运作的规模效益,节约土地占用,缓解城市交通压力;物流园区建设要严格按规划进行,充分发挥铁路运输优势,综合利用已有、规划和在建的物流基础设施,完善配套设施,防止盲目投资和重复建设;三城市配送工程;鼓励企业应用现代物流管理技术,适应电子商务和连锁经营发展的需要,在大中城市发展面向流通企业和消费者的社会化共同配送,促进流通的现代化,扩大居民消费;加快建设城市物流配送项目,鼓励专业运输企业开展城市配送,提高城市配送的专业化水平,解决城市快递、配送车辆进城通行、停靠和装卸作业问题,完善城市物流配送网络;四大宗商品和农村物流工程;加快煤炭物流通道建设,以山西、内蒙古、陕西煤炭外运为重点,形成若干个煤电路港一体化工程,完善煤炭物流系统;加强油气码头和运输管网建设,提高油气物流能力;加强重要矿产品港口物流设施建设,改善大型装备物流设施条件;加快粮食现代物流设施建设,建设跨省粮食物流通道和重要物流节点;加大投资力度,加快建设“北粮南运”和“西煤东运”工程;加强城乡统筹,推进农村物流工程;进一步加强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完善鲜活农产品储藏、加工、运输和配送等冷链物。

构筑西安现代物流发展之路

构筑西安现代物流发展之路
2 06 8. 8/中 外 物 { E 3 0 . 1 i/ f 5
维普资讯
> >市 场 分 析 与 拓 展 / ANAL I YZ NG & M AR KETI NG

路 主枢 纽及 货运 站 场 功 能进 一 步 联 合 起 来 ,组 建一 批 现 代 化有 规 联 营 ,实 行 规模 经营 ,增 加企 业 完 善 ,货运 物 流 体 系 初 具 规 模 。 模 的物流 企业 。同 时 ,提 高 其 专 抵 御 市 场风 险 的 能 力和 占有 市 场
交 通 部 I 认 为 , 由 于 道 路 里 ,同比增长 1 .ol 国规 模 以 断 增 加 ,但 受 运 力 过 剩 的 影 响 , ' 2 24 o 全 /
货运 车 辆 总 量过 剩 ,市 场竞 争 十 上 港 口完成 货 物 吞吐 量 1 14 万 今 年 上 半 年 水 运 价 格 不 升 反 降 。 80 0
加 的成 本 转嫁 出去 ,除 个 别地 区 成 本 水 幅 增加 。以 主干 线 上 营 运 今 年 上半 年 综 合 运 价 指 数 平 均只
货运 价 格 略有 上 浮 外 ,大 多数 地 的 9 0 T U集 装 箱船 舶 为例 ,全 有 2 5 点 , 下 跌 了 4 % 。 中 国 00E 43 2
车 主通 过 超 载 和偷 逃 交 通 规 费来 金 。对 于部 分 中小 型航 运 企 业 来 3 %。成 本 上 升 ,运 价 下 跌 ,给 2 降低 成 本 ,进 一 步加 大 了超 限 超 讲 ,燃 油成 本 在 经 营 总成 本 中 的 航 运 企 业 的 生存 和 发 展 带 来 很 大 载 治理 和 交通 规 费 征 收 的难 度 。 比重 已经 超过 了 5 %。 0 困难 。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简介

[城市总体规划简介]西安,位于黄河流域关中平原中部,南依秦岭,北濒渭河,总面积9983平方公里,陕西省省会。

西安是中华民族发祥地之一,又是国内外著名历史文化古都,中国有12个王朝在此建都,历时1200年。

西安曾是中外经济、文化交流的国际大都会,以汉长安城为起点的“丝绸之路”,不但是中国与欧亚大陆的商贸通道,也是东西方文明和科学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

唐以后,西安虽失去了京城地位,但仍作为西北重镇历经苍桑。

新中国成立后,西安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50年-1953年进行了第一次总体规划使西安用地扩展到100余平方公里,成为我国八大城市之一。

1979年-1982年的第二次总体规划,突出了西安作为我国重要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

为了适应国家对西部地区发展新的城要,1992年-1995年初完成了第三次总体规划,提出了把西安建设成为外向型城市,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的宏伟目标。

一、城市性质西安是世界闻名的历史文化名城,我国重要的科研、高等教育及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北方中西部地区和陇海兰新地带中心城市之一,陕西省省会。

西安今后的发展要在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同时,以科技、旅游、商贸为先导,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电子、机械、轻工等工业的改组改造,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第三产业,逐步把西安建设成经济繁荣、功能齐全、环境优美、具有自己历史文化特色和现代文明的社会主义外向型城市,成为世界一流的历史名城和旅游胜地,进而实现建设现代化国际城市的宏伟目标。

二、城市规模1、人口规模2000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265万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28.5万左右,农业人口37.5万左右),暂住人口从60万增加到90万左右;2005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286.8万人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49.5万左右,农业人口37.3万左右),暂住人口105万左右。

2010年中心城市实际居住人口为310万左右(其中非农业人口273.6万左右,农业人口36.4万左右),暂住人口为120万左右。

“十四五”时期陕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十四五”时期陕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

商展经济DOI:10.19995/10-1617/F7.2022.13.092“十四五”时期陕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董龙飞(陕西省物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陕西西安 710075)摘 要:近年来,陕西物流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但也面临着物流理念意识有待加强、物流布局缺乏系统性、物流基础设施薄弱、物流产业政策不健全及物流服务保障能力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制约陕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瓶颈。

“十四五”时期,陕西迎来共建“一带一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机遇,发展好现代物流业对推动陕西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陕西物流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提出了“十四五”时期陕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的策略。

关键词:陕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本文索引:董龙飞.“十四五”时期陕西物流业高质量发展策略研究[J].商展经济,2022(13):092-094.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1 引言现代物流业隶属于第三产业的范畴,是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向外延伸的复合型产业,其高度集成了运输、仓储、流通加工、配送、信息等服务功能,是延伸产业链、打造供应链、提升价值链,发展现代产业体系的重要支撑,在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中发挥着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1]。

“十四五”时期,陕西正迎来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新时代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等机遇,充分发挥陕西在区位、综合交通、产业等方面的综合优势,加快物流业转型升级、降本增速,对推动陕西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陕西物流业发展现状2.1 物流效率稳步提升“十三五”时期(2020年因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而除外),陕西物流业取得了快速发展,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费用及物流相关行业总收入均得到了大幅提升,社会物流总费用占GDP的比重也逐年下降(见表1)。

其中,社会物流总额年均增长10.4%,社会物流总费用年均增长8.0%,物流相关行业总收入年均增长7.5%,社会物流总费用占全省GDP比重由16.2%降至15.2%,2020年进一步降至12.9%,物流业发展态势良好,其效率和效益提升明显。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说明

西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说明

西安城市总体规划(2008年-2020年)概要一、基本情况(一)城市概况西安市南和东南与汉中市、安康市、商洛市相邻;西与宝鸡市接壤;北与咸阳市相连;东与渭南市相接。

东西最长约204千米,南北最宽约116千米,总面积10108平方千米,下辖新城区、碑林区、莲湖区、灞桥区、未央区、雁塔区、阎良区、临潼区、长安区、蓝田县、周至县、户县、高陵县等9区4县。

到2007年末,全市常住人口已达830.54万人。

二十世纪90年代以来,西安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经济总量连续多年保持13%的增长速度,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达1737.1亿元,地方财政总收入达到125.33亿元。

(二)西安城市总体规划修编的必要性1.修编是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决策的需要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加强对区域发展的协调和指导,积极推进西部大开发的重大战略决策。

西安作为我国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综合实力最强的城市,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战略地位,是西部地区最具发展带动作用的中心城市之一,国家对西安的发展日益重视。

随着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实施,西安已经并在更多地承担着国家的发展建设任务。

2.修编是落实区域统筹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在陕西省域范围内,陕南地处秦岭山脉,是国家重要的水源涵养和生态保护区,陕北有相当部分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必须严格控制发展,而关中地区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丰富的资源,便利的交通,成为陕西省人口最重要的聚集地。

西安地处关中腹地,是陕西省唯一人口超过百万的城市,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省的40%,拥有充足的就业机会和比较完善的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设施,是落实区域发展整体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核心所在。

为此,陕西省委、省政府按照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精神,根据国家关于着力打造关中经济区建设的战略部署,提出西安市要率先建成现代功能完善的西部经济强市,切实承担起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建设和谐社会的职能。

西安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西安农业产业发展趋势

西安农业产业发展趋势西安作为陕西省的省会,拥有丰富的农业资源和悠久的农业历史,近年来在农业产业发展方面取得了显著进展。

本文将从农业现状、产业发展趋势以及推动因素三个方面分析西安农业产业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趋势。

一、农业现状西安的农业发展具有一定的优势和潜力。

首先,西安地处于温带半湿润气候区,气候条件适宜农作物生长,2019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百亿元,位列全省第一。

其次,西安地理位置优越,有丰富的土地资源,农田面积较大,可以种植多种农作物。

此外,西安还具有丰富的农产品种类和优势,如苹果、柿子、水果等。

然而,目前西安的农业发展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农业生产技术相对滞后,农民普遍缺乏现代化农业知识和技能,农业生产效益较低。

其次,农产品市场化水平较低,农产品销售渠道单一,农民的收入较低。

此外,农业发展面临还存在土地资源有限、环境污染等问题。

二、产业发展趋势1. 农业科技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农业科技进步将成为推动西安农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力量。

通过引进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设备,培养农民的技术能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产品质量。

同时,发展现代农业的智能化和信息化,如农业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将有效提高农业生产的精细化和智慧化水平。

2. 农产品优质化: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消费升级,对农产品品质和安全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西安的农业产业发展将更加注重农产品的品质和安全。

通过加强农产品质量监测和溯源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的品牌价值和竞争力。

3. 农业产业链延伸:西安农业发展将逐渐从传统的农业生产向农业产业链延伸,通过发展加工、包装、物流等农业产业链环节,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竞争力。

此外,发展农业旅游、休闲农业等农业服务业,促进农业与旅游、文化、体育等产业的融合。

4. 农民合作社发展:发展农民合作社将更好地促进农业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

通过农户合作组织形式,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规模经营,提高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同时,农民合作社可以发挥集体经济的优势,通过整合资源、研发品牌,带动周边农业产业的发展。

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方案.doc

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方案.doc

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方案西安国际港务区总体规划汇报西安市规划局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西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093>. 04第一部分前言西安国际港务区位于西安主城区东北灞渭三角洲,是西安主城区未来空间发展格局中的战略要地,是西安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建设“北迁、东拓、西联”的前沿区域。

泾渭浐灞四水聚港,涵养了良好的自然环境。

2003年11月西安市正式提出建立西安国际港务区的构想。

2005年12月西安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实施西安国际港务区项目,由西安市商贸委和灞桥区共同负责实施。

2007年3月西安市市委常委会原则通过灞桥区拟定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用地总体规划。

规划用地面积7.68平方公里。

2008年4月2008年3月份以来,省市政府明确提出了“产业大发展需要大物流,大物流可以带动大发展”的新理念,2008年4月,西安市市委、市政府决定调整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管理体制,组建市一级的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为市政府派出机构。

在新形势、新机遇与新理念的要求下,原规划在定位、功能、用地等方面已不能满足甚至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西安国际港务区的发展,新规划的编制迫在眉睫。

首先简要介绍本次西安国际港务区规划背景。

第二部分解读(一)是优化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承接产业功能转移的需求。

将形成以西北五省和成渝地区为主,兼顾中部地区和环渤海、长三角、珠三角地区的现代商贸物流业发展格局。

一、西安国际港务区建设的必要性分析(二)是推进西安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增长的需求。

建设以西安国际港务区为龙头的全国重要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对于发展西安现代服务业,打造西安现代商贸物流产业体系,加快西安经济结构调整,保持经济稳步增长具有积极的引领作用。

同时可以有力提升“”在西安经济发展中的主导地位。

四区两基地(三)是拉动西咸经济一体化,服务陕西三大经济区域、四大产业基地,发展壮大关中城市群的需求。

与西咸一体化发展的重点建设区域呼应,共同促进西安、咸阳两市的经济发展。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

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西安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0.03.03•【字号】市政发[2010]16号•【施行日期】2010.03.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西安市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优化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县域经济发展的意见(市政发〔2010〕16号)各区、县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产业布局是产业形态和产业空间组织的统一,是县域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

为了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全省县域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优化县域产业布局,加快推进全市县(区)域经济发展,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县域产业布局基础近年来,我市按照统筹城乡发展总体要求,不断创新发展思路,丰富发展内涵,初步形成了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协调发展的县(区)域经济发展格局。

13个区县依据各自发展优势形成的各具特色的产业园区,已成为各区县产业发展的重要空间载体,也成为扶植重点产业和加快县(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

我市县域经济虽然取得了长足发展,但与全国百强县(市)和其他副省级城市相比,仍显得相对滞后。

区域分工不够清晰,园区产业同构现象较为严重,优势产业集中度不高,产业布局缺乏统筹规划。

只有站在全市高度,合理调配资源,避免项目重复和内部竞争,才能实现县(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本最低,效益最大。

二、优化产业布局的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遵循区域经济梯度发展规律,合理划定功能分区,全面优化产业布局。

以各区县经济发展特色和优势为基点,突出整合、集聚和提升效能,加快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以产业平台建设和项目带动为抓手,培育壮大竞争力强的县域主导产业;以政府引导与市场配置资源相结合为手段,逐步建立起优势互补、错位发展的开放型产业格局;以壮大民营经济为动力,实行全民创业,确保县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陕西省物流业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级 公 路
二级公路
三 级 公 路
6 2 0 3
i 4 0 6 8
6 8 1 4
i 4 7 9 6
7 2 3 5
i 4 7 9 1
等级公路比例 公路密度 ( k m / k m )
9 0 8 2 9 0 . 5 8 9
i 0 3 3 1 7 0 . 7 0 0


( 一)物流产业 自身的发展 近年来, 我国各类物流企业快速发展,已经形成了国有与国有
控股、外资与中外合资以及民营三足鼎立格局,国有独资与国有控 股物流企业如:中远物流、中外运物流、中海物流、中邮物流、中 储物流、中铁物流、招商局物流等;外资与中外合资物流企业如 : 美国联合包裹U P S 、荷兰天地T N T 、德国邮政D H L 、美国联邦快递 F e d E x 、日本通运N I P P O N E X P R E S S 等规模影响都较大 ,相比较之下, 我国民营性质物流企业尚未得到全面发展,竞争力较弱。就陕西来 看,2 0 1 1 年,陕西省物流业规模不断扩大,实现全社会物流物品
但在高速发展 的过程 中还存在许 多问题 。本 文在观 照陕西物流业发展现状 的基础上 ,基于S w 0 T 模 型 ,对陕西物流 业发展 的优势一 问题 、机遇一 威胁进行分析 ,并针对所存在的主要问题提 出 了相应 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 陕西省;物流业 ;S w 0 T 分析;成本 控制;对策
县及工农业基地、商品集散地、高新开发区和物流园区。省内当日 往返,周边中心城市当日到达的 “ 一日交通圈”基本形成。
航线数量 航程 密度 ( k m / k m )
为7 . 5 8 % , 但航线数量的增加与航程密度的不断提高标志着航空运

西部地区物流行业发展战略

西部地区物流行业发展战略

探讨与研究 DISCUSSION AND RESEARCH中国西部地区包括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四川、重庆、云南、贵州、西藏等10个省、市和自治区,其土地面积538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56%,目前有人口约2.87亿,占全国人口的22.99%。

西部地区是我国经济欠发达、需要加强开发的地区。

西部地区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我国经济发展和生产力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加快西部现代物流产业发展的现代化进程,对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和谐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

因此,分析和研究西部区域物流发展的现状和比较优势,明确西部区域物流发展的政策选择是西部大开发中的重要课题。

一、西部区域物流发展的优势一般而言,现代物流产业首先兴起于经济发达地区,但以下几个因素奠定了西部地区物流产业发展的基础。

1.现有基础优势①西部地区已经形成一批经济基础较好、规模较大的中心城市,如重庆、成都、西安、兰州、乌鲁木齐等。

它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吸收和辐射能力,可以作为物流中心城市来带动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

随着区域经济实力增强,开发重点逐渐转移扩散到级别较低的发展轴和中心城市。

②西部地区制造业基础较好,科技含量高,产业带动能力较强。

西部一些省区依托国营大中型骨干企业及专业科研机构,发展了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如核工业、电子工业、航天航空工业、通讯设备制造、自动控制设备制造、激光技术、新型复合材料制造等,其中部分在国内居领先地位,甚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物流资源优势①西部地区许多省区资源富集。

云南甘肃两省在有色金属业拥有雄厚的资产存量和较强的技术优势,新疆和青海则以石油天然气而著称。

西部地区除了具有开发潜力巨大的能源矿产资源以外,还拥有相当实力的经济技术基础。

②西部农业发展有一定基础。

西部农业虽然从总体上看,经营粗放,但是一些河谷平地和平原地区如成都平原、关中平原及新疆绿洲农区等,水土条件好,集约程度高,形成许多集中分布的农产品。

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SWOT分析与对策研究
s a g di swlb vnul rpsd t ti avc i eeeta ypooe. re c e l l

I e od】 oe g ts cutm a r S O a s ; ia yw rs m m l ii ; on res e;W Ta l i X ’n K d o sc L —h a l ig—r i u .WANG u i Sh a
( n ie r g Ma a e n o o i i ,C a g’ nU i ri , ’ n7 0 6 , i ) E gn ei & n g me t f gsc n L ts h n a n esy Xia 0 4 Ch a v t 1 n
的西 安 咸 阳 国 际机 场 , 辟 了通 往 国 内 外 7 开 O个 城 市 的 19条 2
航线 , 年旅客吞吐量 1 0 0万 人次 , 0 年飞 机起降 1 O万架 次 , 年 货 邮吞 吐量 1 3万吨。在 物流园区设施方 面, 西安全 市有各类 占地均在 10亩左 右 的货 物集散 地 ( 、 ) 4 0 站 场 10户 。西安还 有西安火车西站货 场 和中储西 安物 流 中心 等大 型物流 中心 ,
【 关键词 J现代物流 ; 策研 究; WO 对 S T分析 ; 西安 【 中图分类 号】 F5 22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 17 4 9 (00 1 0 3 — 4 6 4- 93 2 1 )0— 0 5 0
S OT a y i a d Co n e m e s r s o v l p n o e gs c n Xi a t W An l s n u t r a u e fDe e o i g M d m Lo i s i ’ n Ciy s i t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安现代物流产业发展规划(2003-5-14)现代物流产业是西安着力培育和发展的新兴产业之一。

加快发展现代物流业,对于西安实现“建经济强市、创西部最佳”的奋斗目标、拓展新的经济增长空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西安物流业发展现状目前,西安现代物流业正处于起步发展阶段,总体规模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但发展潜力巨大。

据统计,交通运输、仓储和批零商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从1993年的16.15亿元增加到2002年的111 亿元。

物流业占GDP的比重也从1993年的7.98 %提高到2002年的13.5 %。

在经济持续增长的带动下,物流业巨大的市场潜力吸引和迫使企业探索降低经营成本、开辟新的利润源的途径,。

一些传统物流企业和商业批发零售企业都对原有的购、销网络进行改造和完善,提升和强化了服务社会的功能;特别是新兴商业业态(如连锁业、大型综合超市、货运代理企业等)发挥其信息传递快、网点分布广的优势,利用建立配送中心拓展了服务范围。

西安石油公司、西安十九粮贸公司、陕西邦家食品营销公司还被列为“全国发展物流配送重点企业”。

中储等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专业化改造已经开始启动现代物流的营运。

现代物流产业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在的发展动力已经形成;建立以西安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区域性物流服务体系的时机已经成熟。

目前,西安也存在一些制约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因素,诸如:1、条块分割,自成体系,传统的行业管理制约着现代物流业的规模发展。

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物流被分割成多个部门管理,物流体系的内在联系被人为地分割,造成了物流资源重组和整合困难,物流设施社会服务水平不高。

2、观念陈旧、自我封闭,造成物流专业化水平较低。

部分企业固守传统的思维定式,追求大而全、小而全,不愿将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性企业完成,造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流通成本居高不下,第三方大型龙头物流专业企业难以形成,参与国际竞争的主体实力无法增强。

3、设备老化,技术落后,致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缓慢。

批发零售业、仓储业和交通运输业等物流主体行业现有仓库设施陈旧,设备老化,从事现代物流的技术含量不高,管理思想和信息化管理手段落后,还不能有效地运用网络信息和电子技术进行现代企业管理。

4、人才缺乏,难以保证现代化物流业高起点和高水平发展。

由于生产和流通企业中的相当企业领导层对现代物流业的作用、认识不到位,使物流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工作相对滞后,造成西安物流业专业人才匮乏。

二、发展现代物流业是西安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必然要求(一)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具有重要意义1、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增强西安综合服务功能。

现代物流业作为新世纪的重要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其发展水平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强弱的重要标志,西安亟需通过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来进一步提高城市服务企业、服务群众的社会功能,从而提升西安城市的综合实力和竞争力。

2、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整合西安物流资源。

现代物流产业集仓储、运输、配送、信息服务等多功能于一体,打破行业限制,协调部门利益,对于优化社会资源配置,整合闲散物流资源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现代物流企业通过物流社会资源的最佳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流通成本,实现物流运作的高效体系,取得物流资源的最佳效益。

3、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提高西安社会化信息水平。

网络经济和电子商务是现代物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和技术保障,网络信息技术与物流产业的紧密结合,可以有效的提高现代物流企业经营管理水平,促进网络信息现代技术向传统企业管理的渗透,从而提高企业管理档次和水平。

4、发展现代物流业有利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现代物流业的主要优势就是实现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结合,其现代化的仓储、运输、分拣、包装技术有利于企业迅速提升管理水平,降低经营成本,在时间和空间上实现高效、低耗,加快与国外先进管理技术成果的嫁接。

同时,物流业的发展对于开拓市民视野、改善市民消费观念和购物习惯、扩大市民社会交往区域也具有积极的引导作用。

(二)西安具备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基础条件和优势1、西安地域优势得天独厚。

西安地处东西两大经济区域接合部,也是陇海、兰新经济带核心区,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重要枢纽作用,同时,西安又是我国中西部地区金融、商贸、信息、人才、科研、教育和旅游中心。

这种地域上强聚集和远辐射的核心优势,在发展现代物流产业中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

2、西安经济的持续发展和集散功能的不断增强,产生了对现代物流的强烈需求。

1998年以来,西安国内生产总值每年以13%以上的速度递增,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12%的速度递增,物流业(批发零售商业、交通运输和仓储业)对西安经济的贡献(物流增加值)已达到2002年的111亿元,占GDP的比重也从2000年的12.97 %提高到13.5%,经济发展对现代物流的需求愈加强烈。

3、西安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为物流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西安产业结构已从1998年一、二、三产业增加值比例9.87 :41.13 :49调整为2002年的5.4:43 :51.6 ,经济结构日趋合理,尤其是物流业为第三产业的飞速发展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促进作用,其占第三产业的比重到2002年达27.5%,贡献逐年增加。

4、航空、公路、铁路的基本建设初步构成了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立体交通基础。

咸阳机场与国内50多个城市通航,并开通了东京、新加坡等多条国际航线;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型高等级公路干线网已经建成,为西安和周边地区经济联系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西安铁路已经与东北、华东、华南、华中、西南及欧亚大陆桥形成了连接网络,西安立体交通网络枢纽已经形成。

5、完整的信息网络体系已经初步形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奠定了良好的科技信息基础。

以“米”字型的光缆为基础,微波、卫星为覆盖的通讯、数据、计算机等公众信息网络已经形成了区域网络中心。

目前正在筹建的西安信息港工程,将成为西安信息中心的有力支撑点。

三、西安发展现代物流业的奋斗目标与指导思想(一)指导思想以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为契机,按照促进物流资源的优化组合和生产要素合理配置的发展要求,遵循现代物流业发展的内在联系和市场经济规律,坚持“政策引导、打破垄断、整合资源、扩大开放、企业为本、规范运作”的发展原则,发挥西安比较优势,多功能、多层次、多类型地发展西安现代物流业,使西安现代物流业在我国北方中西部地区区域经济中发挥更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二)奋斗目标西安物流业的发展要以培育和完善“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为目标,发挥区位中心优势,努力构筑以政府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为主的政策平台;以提高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现代化水平为主的要素平台;以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主体平台;积极扶持和发展产、学、研一体化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规划建设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和功能性物流配送中心;使现代物流业发展速度高于全市GDP增长幅度。

到2006年,通过资源整合和优化配置,实现现代物流业健康起步,各物流中心基本建成,为现代物流产业发展奠定基础;到2010年,努力构造与西部经济强市相适应的现代物流服务环境,建成以现代物流产业园区、功能性物流中心和多层次配送中心为节点的现代物流框架,形成结构合理、设施配套、技术先进、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体系,使西安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现代物流业的重要枢纽。

具体目标:2003年到2006年物流成本(仓储费用、库存成本、运输费用、管理费用)占GDP的比重实现每年以1%的速度递减,2006年到2010年实现每年以2%的速度递减;2006年物流业增加值达到210亿元,2010年达到340亿元;2006年物流业占全市GDP的比重超过15 %,2010年达到17 %;2003年60%的物流企业和100%的第三方物流企业通过现代网络技术处理用户的物流信息;80%的企业的内部物流信息经由计算机处理;2010年100%的物流企业运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处理物流信息;到2006年扶持和建立2-4户业务辐射整个中西部地区的大型专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到2010年,做大做强5-8户经营业务在区域范围占绝对优势且辐射全国范围的第三方物流龙头企业集团。

四、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重点(一)构筑现代物流业发展平台1、建立政策引导和宏观调控为主的政策平台。

成立物流产业专门协调管理机构,加大物流业的管理力度,研究制定扶持物流产业发展政策措施和法律法规,为物流业发展提供竟争公平、运作规范、服务优良的外部环境。

(1)本着“加强领导、统一规划、注重协调、做好服务”的工作思路,市商贸委协调规划、计委、土地、财政、税务、交通等政府职能部门研究制定推进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清除地方保护主义,统一协调各行业主管部门责任和义务,落实规划任务。

(2)发布西安物流园区、物流配送中心建设指南,贯彻执行国家物流产业技术标准,建立物流设施开发运营招标制度,引导社会各种所有制成份合理投资,允许外资投资物流产业。

(3)鼓励物流企业扩大物流经营范围和提升服务内容,对入驻物流园区企业、第三方物流企业和物流配送中心企业的建立和发展给予积极支持;物流企业开展集装箱运输和自有铁路专用线装卸业务,要依照市场经济原则,规范运作,合理分担相关费用。

(4)利用国家经贸委旅游服务业发展专项资金、政府贴息、物流园区土地出让金返还等,多方筹措物流业发展资金;设立西安“现代物流业发展基金”,加大对外开放力度,招商引资,优化、完善西安投资环境。

2、高水平、高起点的建设物流基础设施、信息技术现代化水平为主的要素平台。

要着眼于现代物流链式管理系统各个环节服务功能的增强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对仓储、运输、分拣、加工、配送、包装、网络服务等物流要素运用现代化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更新改造,为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适应建设西部经济强市的需要,进一步加快城市运输基础设施特别是公路建设速度,消除城市交通“瓶颈”,提高铁路、公路、航空之间协调配合和服务社会功能。

(2)要配合西安公用信息交互平台建设,着手西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的建立,加快现代信息技术在物流企业中的应用步伐。

引导、鼓励现代物流企业运用电子信息技术进行改造,提升物流企业信息技术普及程度和应用水平;扩展、延伸物流企业供应链的范围和半径,通过电子网络促进信息流、商流、资金流的有效结合。

(3)改造、盘活、挖潜传统物流企业闲置资产,优化、整合社会闲散物流资源。

与此同时,要加强现代化物流技术的普及,推广运用现代物流技术标准,提高物流管理标准化、规范化水平。

(4)根据西安城市总体规划布局要求,积极有序的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备、运转高效的现代物流配送系统,使物流园区---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设施建设均衡,功能互补。

3、建立具有较大规模、较强竞争能力的企业主体平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