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合集下载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理解诗歌的背景、内容和主题;(3)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3)培养学生热爱文学、传承文化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分析;(3)诗歌的审美特点和鉴赏方法。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隐喻、象征等手法的理解;(2)诗歌背景和文化内涵的把握;(3)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的能力培养。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要介绍诗人刘长卿及其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诗歌学习。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意境;(2)让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诗歌的字词和句意;(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中的意象、情感和意境;(2)分享讨论成果,进行全班交流;(3)教师点评和指导,点拨诗歌的鉴赏方法。

4. 诗歌拓展:(1)对比学习其他关于雪的诗歌,如《卖油翁》、《江雪》等;(2)让学生尝试创作一首以“雪”为主题的诗歌;(3)分享创作成果,进行评价和欣赏。

四、作业布置1. 背诵并默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 写一篇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赏析文章;3. 选择一首关于雪的诗歌进行自主学习,下周课堂上分享。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让学生深入解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提高了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进行思考。

拓展学习其他关于雪的诗歌,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了解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代表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创作背景。

分析并解读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提高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学会从诗歌的结构、语言和意象等方面进行鉴赏和分析。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对人生境遇的感慨。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文素养。

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教学文本《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全文。

相关背景资料和注释。

2.2 教学重点诗歌的意象和意境。

诗人的创作背景和生平简介。

诗歌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技巧。

2.3 教学难点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主题解读。

诗歌中的文化内涵和时代背景。

学生的个性化解读和创意表达。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雪景图片或播放雪的声音,引导学生进入诗歌的情境。

简要介绍诗人和诗歌的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韵美和意境。

学生通过注释和背景资料,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

3.3 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读和感悟,进行互动交流。

3.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和解读,进行课堂讲解和分析。

重点讲解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

3.5 创意表达学生根据诗歌的主题和情感,进行创意写作或绘画活动。

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进行展示和评价。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4.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包括诗歌解析和创意表达等。

4.3 学生自评和互评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学生之间进行互相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和建议。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文本资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原文。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理解诗歌的创作背景、作者简介和相关文化知识。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内容。

学会欣赏古典诗词,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学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体会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培养学生的品德修养,树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翻译。

2.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 诗歌的艺术特色和审美价值。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的一些生僻字词和古汉语用法。

2.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3. 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四、教学准备:1. 教师讲解PPT。

2. 相关参考资料和课外读物。

3. 诗歌全文及其注释。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介《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引导学生了解诗歌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

2. 朗读诗歌: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诗歌,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表达。

3. 翻译诗歌:分析诗歌的字词释义,解释古汉语用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

4. 解读诗歌:深入探讨诗歌的主题思想、情感表达和艺术特色,引导学生学会欣赏古典诗词。

5. 欣赏与感悟:让学生谈谈对诗歌的感受,分享自己在阅读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6. 拓展阅读:推荐相关参考资料和课外读物,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及其作品。

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8.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并完成相关练习题。

六、教学策略: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究诗歌的深层含义。

2. 运用案例分析法,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为例,讲解诗歌的鉴赏方法和技巧。

3. 采用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看法,提高课堂互动性。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导入新课,简介《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创作背景和作者简介。

关于语文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

关于语文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

一、教案设计概述1.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古诗。

(2)通过分析诗句,让学生了解作者刘长卿的生活背景和写作风格。

(3)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鉴赏能力。

2. 教学重点:(1)诗句的理解和背诵。

(2)作者生活背景和写作风格的分析。

3. 教学难点:(1)诗句中的意境转化。

(2)古典文学鉴赏能力的培养。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古诗。

(2)了解作者刘长卿的生活背景和写作风格。

(3)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辅助工具。

2. 学生准备:(1)预习《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古诗。

(2)了解作者刘长卿的生活背景和写作风格。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

(2)简要介绍作者刘长卿的生活背景和写作风格。

2. 新课内容展示:(1)逐句解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古诗,解释关键词和意境。

(2)分析诗句中的修辞手法和情感表达。

3. 互动环节:(1)学生分享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巩固1. 背诵练习:(1)学生集体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教师检查学生的背诵情况,给予鼓励和指导。

2. 写作练习:(1)学生模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写作风格,创作一首小诗。

(2)教师批改学生的作品,给予评价和建议。

五、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继续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 学生深入研究刘长卿的其他作品,了解其写作风格和主题思想。

3. 学生准备下一节课的相关内容,参与课堂讨论和活动。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讨论和互动。

2. 背诵效果:检查学生对《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背诵情况,确保学生能够正确背诵并理解诗句。

3. 写作能力:评估学生在写作练习中的表现,包括写作技巧和创作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思考教学方法是否有效,学生是否能够理解和接受。

关于语文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

关于语文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

关于语文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诗句的意义。

(3)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解读古诗。

(2)学会欣赏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提高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培养学生热爱古典诗词,增强民族文化自信心。

二、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 理解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解释诗句的意义。

3. 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三、教学难点:1. 诗句中一些生僻字词的理解和运用。

2. 古诗主题思想的深刻领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含古诗文本、注释、译文、相关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简要介绍诗人刘长卿及其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引导学生关注古诗的,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古诗,理解诗句大意。

(2)学生查找注释,解决生僻字词的问题。

3. 合作讨论(1)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古诗的理解和感悟。

(2)教师引导学生关注古诗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深入解读诗句意义。

4. 赏析诗句(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学生朗读古诗,体会诗句的节奏和情感。

5. 主题思想探讨(1)教师引导学生探讨古诗的主题思想。

(2)学生分享对诗人情感态度的理解和体会。

6. 总结与拓展(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

(2)学生进行拓展练习,如写一篇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短文。

7. 布置作业(1)熟读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完成课后练习,深入分析古诗的主题思想和艺术特色。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进行反思,总结教学效果,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合作讨论等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积极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

(3)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语文素养。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激发对古典诗歌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

2. 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3. 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

三、教学难点1. 诗中意象的把握和情感的理解。

2. 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的分析。

四、教学准备1. 课文朗读录音。

2. 与诗歌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资料。

3. 投影仪或白板。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提问:“逢雪”和“宿芙蓉山主人”分别代表了什么意义?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鼓励学生提出自己在阅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进行合作探讨。

3. 诗歌解析(1)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雪花”、“芙蓉山”等,引导学生感受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赞美。

(2)分析诗中的修辞手法和表现技巧,如比喻、拟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情感体验(1)让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置身于诗歌中的意境,感受诗人的情感。

(2)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5. 课堂小结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诗歌的正确朗读和背诵,以及诗中的意象和情感的理解。

6. 作业布置(1)正确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写一篇关于诗歌意境和情感的短文。

7. 板书设计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意象:雪花、芙蓉山情感:热爱自然、赞美美景六、教学拓展1. 对比学习(1)引导学生找出其他描写雪景的诗歌,如《江雪》、《卖油郎独占花魁》等,进行对比学习。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幼儿园大班优秀语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篇一」活动目标:1、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学习和感受诗的意境,理解诗歌所展现的四季景观特征,增进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在幼儿理解感知诗歌“山”的结构的基础上,学习仿编诗歌,用诗歌的语言表述个人经验和想象内容。

3、能分析诗歌情节,培养想象力。

4、学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大胆参与讨论。

活动准备:诗歌配图一张。

活动过程:一、帮助幼儿理解感知幼儿作品。

1、教师有表情的朗诵诗歌师:“小朋友,我们都知道我们周围的很多石头都是来自山上的。

那你们都知道什么样的山呢?幼儿:“我们这边有一座沙山,高高的,山上有很多的树。

”“我去过连云港的花果山,那里有很多很多的高山,山上还有水帘洞呢!”2、幼儿听诗歌,欣赏诗歌中的优美语句,感受春夏秋冬自己的主要特征及色彩的变化。

师:“你刚才都听道了什么样的山呢?”3、幼儿讲述自己第一遍听到的诗歌内容。

二、教师再次朗诵诗歌,幼儿进一步熟悉诗歌体验诗歌的意境。

1、教师带领孩子们一起朗诵这首诗歌。

2、教师讨论:(1)、为什么说春天的山是花篮?(2)、为什么说夏天的山是金篮?(3)、为什么说秋天的山是果篮?(4)、为什么说冬天的山是银篮?(5)、而我们家乡的山是“宝山”?(结合家乡的龟山和沙山讲述)通过讨论让幼儿知道:春天是鲜花开放的季节;夏天是金色的阳光洒满大地;秋天是水果丰收的季节;冬天是漫天白雪铺满山林。

(孩子们对这部分内经验可能不够,我们通过图片让幼儿进一不感知什么是鲜花开放,什么是金色阳光洒满大地,什么是漫天飞雪。

)三、帮助幼儿感知,理解诗歌中象征手法的运用。

即:将春天的山比喻成花篮;夏天的山比喻成金篮;秋天的山比喻成果篮;冬天的山比喻成银篮。

四、引导幼儿按诗歌《山》的格式进行创编诗歌活动,要求幼儿先确定诗歌名字。

用“春天×××――是×× ;夏天×× × ――是×× ;秋天××× ――是×× ;冬天××× ――是×× ”的格式进行能够仿编诗歌活动。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意和背景。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能够背诵并默写这首诗。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和分析,提高学生对古诗的理解能力。

运用意象分析法,培养学生对诗歌表达技巧的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体会诗人在困境中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意和背景。

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2.2 教学难点:对诗中意象的深入理解和分析。

对诗人情感态度的把握和体会。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谈论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和表达。

引出本课的诗歌《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3.2 阅读理解:让学生自读诗歌,理解诗意。

分组讨论,分享对诗中意象和表达技巧的理解。

3.3 意象分析: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雪、芙蓉山等。

讨论意象在诗歌中的作用和意义。

3.4 情感体验:让学生闭眼静心,想象自己置身于诗中的场景。

分享对诗人情感态度的体会和感受。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发言和讨论。

4.2 阅读理解:通过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诗歌的理解程度。

4.3 意象分析:评估学生对诗中意象的分析能力和理解程度。

4.4 情感体验:观察学生在情感体验环节的表现,包括分享和表达。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诗歌创作:鼓励学生尝试自己创作一首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诗歌。

5.2 相关作品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自然景观的诗歌,扩展对诗歌主题的理解和欣赏。

5.3 艺术创作:引导学生以绘画或摄影的形式,表达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感受和想象。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诗歌朗读:安排学生进行诗歌朗读,注意语气、节奏和情感的把握。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节奏感。

6.2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讨论诗中的意象和表达技巧。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学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学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熟练朗读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

2、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意思,感受诗人所描绘的雪景和借宿人家的情景。

3、体会诗人在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古诗的欣赏能力和对古代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的含义。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

2、教学难点(1)理解“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这一画面所传达的深层情感。

(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孤独寒冷的环境中所表达的对温暖和安宁的渴望。

三、教学方法1、诵读法:通过反复诵读,让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理解诗歌的意境。

2、讲解法:对诗歌中的重点字词和诗句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含义。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诗歌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4、情境教学法:创设相应的情境,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诗中所描绘的场景,加深对诗歌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展示一些雪景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描述自己对雪的感受。

(2)提问学生在雪天的经历和感受,从而引入古诗《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作者及背景介绍(1)简单介绍诗人刘长卿的生平经历和创作风格。

(2)讲述这首诗的创作背景,让学生了解诗人在何种情况下写下这首诗。

3、初读诗歌(1)教师范读,要求学生注意字音、节奏和语调。

(2)学生自由朗读,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读音和节奏。

(3)指名学生朗读,其他学生评价,教师再次强调朗读要点。

4、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让学生自己尝试理解诗句的意思。

(2)教师逐句讲解诗句,重点解释“苍山”“白屋”“柴门”“犬吠”等词语的含义。

(3)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5、感受意境(1)让学生闭上眼睛,听教师朗读,想象诗中的画面。

(2)小组讨论:诗歌描绘了怎样的雪景?借宿人家的环境是怎样的?(3)教师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宁静、寒冷和孤独的氛围。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解读并分析诗歌背景和作者生平。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并感悟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学生能够培养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升文化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和作者简介教师简要介绍《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背景和作者刘长卿的生平。

学生了解刘长卿的创作风格和诗歌主题。

2.2 诗歌结构和韵律特点教师分析诗歌的结构和韵律特点,如绝句的形式和押韵规律。

学生通过朗读和韵律练习,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诗歌主题,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学生集中注意力,进入诗歌学习的状态。

3.2 朗读和理解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气和节奏的把握。

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理解诗歌的意思和意象。

3.3 分析和解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和意象,如比喻、拟人等。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解读诗歌背景和作者情感。

3.4 应用和拓展教师设计相关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欣赏其他相关诗歌。

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探究,拓展对古典文学的了解。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课堂参与度教师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如朗读、讨论和提问等。

学生通过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了解自己在课堂中的表现。

4.2 作业和练习教师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和练习题,评估学生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学生通过自我检查和反馈,提高自己的学习效果。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和参考书教师使用教材和相关参考书,提供诗歌文本和背景知识。

学生利用教材和参考书,进行自主学习和拓展阅读。

5.2 多媒体和网络资源教师运用多媒体和网络资源,展示诗歌相关的图片、音频和视频资料。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1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唐刘长卿日暮苍山远,天寒白屋贫。

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

[注释]1.芙蓉山:地名。

2.苍山:青山。

3.白屋:贫家的住所。

房顶用白茅覆盖,或木材不加油漆叫白屋。

4.犬吠:狗叫。

[简析]这首诗描绘的是一幅风雪夜归图。

前两句,写诗人投宿山村时的所见所感。

首句“日暮苍山远”,“日暮”点明时间,正是傍晚。

“苍山远”,是诗人风雪途中所见。

青山遥远迷蒙,暗示跋涉的艰辛,急于投宿的心情。

次句“天寒白屋贫”点明投宿的地点。

“白屋”,主人家简陋的茅舍,在寒冬中更显得贫穷。

“寒”“白”“贫”三字互相映衬,渲染贫寒、清白的气氛,也反映了诗人独特的感受。

后两句写诗人投宿主人家的情景。

这两句从耳闻的角度落墨,给人展示一个犬吠人归的场面。

这首诗历来解释不同,主要分歧是在对“归”的'理解上。

一种意见认为“归”是诗人的来到,诗人在迷漫风雪中忽然找到投宿处,如“宾至如归”一般。

另一种意见是芙蓉山主人风雪夜归。

关键是诗人的立足点在哪里。

前者,诗人是在“白屋”外,在风雪途中;后者,诗人在“白屋”内,或前两句在屋外,后两句在屋内。

教材选择了前者。

[作者简介]:刘长卿(709-780?)字文房,河间(今河北河间)人。

唐代诗人。

其诗多写宦游无成的孤寂之感,气韵流畅,音调谐美,词句研练精密,景色冲淡闲远。

其流传于世的诗中,以《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最为有名。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教学目的:1.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2.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3.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教具准备:朗读带、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翻开课本110面(出示挂图)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出示小黑板)2.教学过程(1).诗人简介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苦。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2)了解作者刘长卿及其创作背景;(3)分析并掌握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作者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韧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解释和翻译;2. 诗歌中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分析;3.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难点1. 诗歌的深层含义和作者的情感抒发;2. 如何运用诗歌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探讨的能力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全文、作者简介、相关图片等;2. 学生准备笔记本,用于记录学习内容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教师播放古典音乐,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2)简要介绍作者刘长卿及其创作背景;(3)展示诗歌全文,让学生初步感知诗歌内容。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主翻译诗歌,理解基本意思;(2)学生相互讨论,解决字词解释和翻译中的问题。

3. 诗歌分析(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意象、意境和表现手法;(2)学生举例说明,分享自己的感悟和理解;(3)教师点评并总结,指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

4. 欣赏与鉴赏(1)学生欣赏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学生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3)教师引导学生从审美角度欣赏诗歌,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5. 情感体验(1)学生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学生体会作者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韧精神;(3)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和情感,谈谈对诗歌的感悟。

6. 课堂小结(1)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2)强调诗歌的重要性和传统文化价值;(3)鼓励学生继续学习和欣赏古典诗歌。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2)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生平;(3)分析诗歌的主题和意境。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诗歌内容;(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歌中的人物情感,培养同理心;(3)懂得在生活中保持乐观向上的心态,勇于面对困难。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字词释义和句子翻译;2. 诗歌主题和意境的分析;3.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知识的理解;2. 诗歌艺术特色的鉴赏;3. 诗歌情感的把握。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诗歌背景、字词释义、句子翻译等;2. 自主学习法:让学生自主探究诗歌内容,提高自学能力;3. 合作探讨法:分组讨论,共同分析诗歌主题和意境;4. 欣赏教学法:通过朗读、背诵,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5. 情感教学法:引导学生体验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同理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简要介绍诗人刘长卿及其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意境;3. 讲解分析:讲解诗歌中的难点字词和句子,翻译诗歌;4. 合作探讨:分组讨论,分析诗歌主题,总结作者观点;5. 情感体验:引导学生感受诗歌中的情感,培养同理心;6. 朗读背诵:组织学生朗读和背诵诗歌,提高朗读能力;7.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重点知识;8.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熟练地朗读和背诵诗歌,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主题;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合作探讨,提高了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能够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主题;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作者的情感,理解作者对自然景色的热爱和赞美,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乐观向上的心态。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

(3)分析并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运用朗读、讨论、小组合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重点:1. 诗歌的朗读和背诵。

2. 诗歌中关键词语和句子的理解。

3.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欣赏。

三、教学难点:1. 诗歌中古代文化背景的理解。

2. 诗歌意境和情感的深入体会。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PPT,包括诗歌文本、注释、图片等。

2. 学生准备课本和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1)教师通过展示雪景图片,引导学生思考雪的特点和象征意义。

(2)学生分享对雪的感受和印象。

2. 朗读诗歌(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歌,注意停顿和语气。

(2)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3. 解析诗歌(1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歌的结构和内容,解释关键词语。

(2)学生讨论并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4. 欣赏意境(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欣赏诗歌的意境,想象诗歌描绘的雪景。

(2)学生分享对诗歌意境的感受和联想。

5. 情感体验(5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理解诗歌背后的故事。

(2)学生分享对诗歌情感的感悟和体会。

6. 课堂小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诗歌的朗读和背诵的重要性。

7. 作业布置学生回家后,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并写一篇简短的心得体会。

六、教学拓展(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了解《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背景故事,介绍诗人刘长卿的生平和创作风格。

2. 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小组讨论,了解古代文人对于雪的描写和寓意,与本诗进行对比分析。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

关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教案设计范文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了解并掌握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代表作品《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基本内容。

分析并领会诗中的意境、情感和表达手法。

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

1.2 教学内容诗歌背景介绍:刘长卿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诗歌原文解析:逐句解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意和艺术特色。

诗歌主题探讨:分析诗歌中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情感的融合。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师讲解诗歌背景、原文和主题。

互动法:学生提问,教师解答;分组讨论。

鉴赏法:引导学生独立或分组分析诗歌的美感。

2.2 教学手段投影仪:展示诗歌原文、相关图片和视频资料。

纸质教材:提供诗歌和相关评论文章。

网络资源:利用在线诗歌数据库和文学评论资源。

第三章:教学步骤与时间分配3.1 教学步骤导入:用相关背景故事引入诗歌主题(5分钟)。

原文阅读:学生齐读或分组朗读诗歌(5分钟)。

诗句解析:逐句讲解诗句意义和艺术特色(15分钟)。

主题探讨:分析诗歌中的情感表达和意境(10分钟)。

互动环节:学生提问和分组讨论(10分钟)。

总结:总结诗歌的主要内容和教学点(5分钟)。

3.2 时间分配总时长:45分钟。

导入:5分钟。

原文阅读:5分钟。

诗句解析:15分钟。

主题探讨:10分钟。

互动环节:10分钟。

总结:5分钟。

第四章:教学评估与反馈4.1 教学评估课堂参与度:学生提问、回答问题、分组讨论的积极性。

理解程度:学生对诗歌内容、情感和手法的掌握情况。

表达能力:学生在讨论和回答问题时的语言组织能力。

4.2 反馈方式课堂问答:教师即时点评学生的回答。

小组报告:学生小组进行主题探讨的汇报。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写作或鉴赏作业,收集学生的反馈。

第五章:教学延伸与拓展5.1 教学延伸对比学习:介绍其他唐代诗人的雪景诗作,进行对比分析。

创作练习:学生尝试创作自己的雪景诗作。

5.2 教学拓展文化探讨:探讨唐代雪景诗的文化背景和审美价值。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

大班优秀语言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是唐代文学家王安石所作的一首诗。

诗中通过描绘雪后的芙蓉山景色,表达了主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思乡之情。

这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既展示了王安石的才情,又表达了作者对乡愁的悲怀之情。

本课将通过分析诗歌内容和形式,培养学生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的能力,并通过开展相关的活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一、学习目标1. 通过欣赏和分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这首诗,了解和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2. 学习古代诗歌的常用修辞手法。

3. 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学习重点1. 学习和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意境。

2. 分析诗歌的语言特点和修辞手法。

3. 运用所学知识写诗。

三、学习难点1. 学习和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的修辞手法及其作用。

四、学习过程一、导入(10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看看有什么感想和理解。

2. 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诗歌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的特点。

二、诗歌赏析(20分钟)1. 分析《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2. 分析诗歌使用的修辞手法,并讨论其作用。

3. 引导学生感受诗歌所描绘的景色和表达的情感。

三、诗歌创作(20分钟)1. 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经历和感受创作一首与《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有关的诗歌。

2. 提供一些写作提示和范例,帮助学生进行创作。

3. 学生可以选择用现代语言还是古代语言进行创作,并在诗歌中运用所学的修辞手法。

四、作品分享(15分钟)1. 学生可以自愿和大家分享自己创作的诗歌。

2. 引导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作品。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学生的学习收获和体会。

2. 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后的学习中如何进一步提高写作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六、课后拓展1. 鼓励学生阅读更多的古代诗歌,并进行欣赏和分析。

2. 继续进行诗歌创作,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和分享。

3. 研究其他古代诗歌的修辞手法,并尝试在自己的作品中应用。

探秘芙蓉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探秘芙蓉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

探秘芙蓉山——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理解诗歌的内容,把握诗中的意象和情感;(3)了解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解读诗歌;(2)学会欣赏古典诗歌,提高审美情趣;(3)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诗人对自然景观的热爱和赞美;(2)体会诗人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韧精神;(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勇于面对困境的品格。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诗歌的字词理解、句子翻译;(2)诗歌的韵律、节奏和意象分析;(3)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创作背景。

2. 教学难点:(1)诗歌中的难点词汇和句子理解;(2)诗歌的深层意象和诗人情感的把握;(3)如何联系诗人的生活背景解读诗歌。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多媒体展示芙蓉山的美丽景色,引导学生欣赏;(2)简介诗人刘长卿的生平及其创作背景;(3)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导入新课《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2)引导学生逐句翻译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3)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点评并指导。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分析诗人的思想感情;(2)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其他组成员和教师点评;(3)总结诗歌的主题和诗人想要传达的思想。

4. 欣赏与感悟:(1)让学生发挥想象,描绘诗歌中的画面;(2)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在逆境中求生存的坚韧精神;(3)联系现实生活,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勇于面对困境的品格。

5. 课堂小结:(1)回顾诗歌的内容和主题;(2)强调诗歌的韵律美和意象美;(3)总结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四、课后作业1. 背诵并默写《逢雪宿芙蓉山主人》;2. 写一篇关于诗中意象和情感的分析文章;3. 调查其他诗人的作品,与刘长卿的诗进行对比,思考其创作风格的特点。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1. 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 理解并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

3. 分析并欣赏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2 过程与方法1. 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背景。

2. 学会通过诗歌描绘画面,提升想象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 感受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感悟。

2.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1. 熟读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2.2 教学难点1. 掌握诗歌中的生字词。

2. 深入理解诗歌的背景和文化内涵。

第三章:教学准备3.1 教学材料1.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全文。

2. 诗歌注释和相关背景资料。

3. 朗读录音或视频。

3.2 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教学设备齐全,如投影仪、音响等。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之前学过的古诗,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雪有什么印象?”,引导学生思考和分享。

4.2 诗歌朗读与背诵1. 指导学生正确朗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 分组进行背诵练习,互相鼓励和评价。

4.3 生字词学习1. 讲解诗歌中的生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词义。

2. 学生通过练习巩固生字词。

4.4 诗歌解析1. 分析诗歌的意象和意境,引导学生感受诗人的情感。

2. 讨论诗歌的主题和思想内涵。

第五章:作业布置5.1 朗读与背诵作业1. 要求学生回家后正确朗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2. 鼓励学生进行背诵,加强记忆。

5.2 生字词作业1. 完成生字词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2. 查找诗歌中的其他生字词,进行拓展学习。

5.3 思考与写作作业1. 思考诗歌中的意象和情感,写下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2. 选择一个生字词,写一段小作文,运用所学词汇。

第六章:教学评价6.1 课堂表现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程度,积极回答问题和参与讨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语文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的背景和作者简介。

掌握诗歌的基本结构和韵律。

分析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运用解读和赏析的方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歌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提高文化素养。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课文简介:作者:唐代诗人刘长卿。

背景:描绘了诗人在风雪交加的夜晚,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中的情景。

2.2 课文内容:诗歌的逐句解析,包括字词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逢雪”和“宿芙蓉山主人”的象征意义。

第三章:教学重点与难点3.1 重点:诗歌的字词理解和句子结构分析。

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3.2 难点: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解读。

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深入理解。

第四章:教学过程4.1 导入:引入话题,介绍诗歌的背景和作者刘长卿。

引导学生关注诗歌的题目“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4.2 朗读与背诵:组织学生朗读诗歌,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感。

鼓励学生进行背诵,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4.3 解读与赏析:对诗歌进行逐句解析,解释字词的含义和句子的结构。

分析诗歌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逢雪”和“宿芙蓉山主人”的象征意义。

4.4 讨论与思考: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主题思想和情感表达。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4.5 总结与拓展:对诗歌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提出与诗歌相关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进一步学习的意愿。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评价方式:学生朗读和背诵的表现。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体验和表达。

5.2 评价标准:朗读和背诵的准确性和流畅性。

对诗歌内容的准确理解和分析。

对诗歌情感和意境的深入体验和表达。

第六章:教学活动设计6.1 课前准备:准备课文原文和相关背景资料。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教案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教学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句。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了解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法,深入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情感。

学生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感受诗中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培养对古典文学的热爱。

学生通过学习诗人刘长卿的遭遇和情感,培养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和感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歌背景介绍:介绍唐代诗人刘长卿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释诗歌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2.2 诗歌内容分析:解读《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诗句和意义。

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3 诗歌主题探讨:引导学生思考诗歌中所表达的自然美和人文情怀。

探讨诗人通过诗歌表达的人生和自然的感悟。

第三章:教学步骤3.1 导入:通过提问或引导,引起学生对诗歌的兴趣和好奇心。

引导学生思考诗歌的意义和价值。

3.2 朗读与理解:学生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字面意义,解释生僻词汇。

3.3 分析与讨论: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3.4 创作与表达:学生根据诗歌的内容和情感,进行写作或绘画等创作活动。

学生分享自己的创作成果,并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考。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背诵诗歌的能力。

通过抽查或测试,评价学生对诗歌的背诵情况。

4.2 学生对诗歌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通过提问或测试,评价学生对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4.3 学生的创作和表达能力。

通过评价学生的写作或绘画等创作成果,了解学生对诗歌情感和思考的表达能力。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诗歌原文和注释。

提供《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的原文和注释,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诗歌。

5.2 相关文学作品和评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案-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逢雪宿芙蓉山主人
教学目的:1。

引导学生理解诗句的意 2。

合理想象,体会贫苦人民的生活和诗人的思想感情。

3。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教具准备:朗读带、小黑板、挂图。

教学过程:
1。

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同学们,今天先一起来欣赏一幅画请翻开课本110面(出示挂图)谁能按照从远到近的顺序来说说图上都画了些什么(学生各抒已见)刚才大家都不说得不错现在我们来听听唐低诗人刘长卿是怎么说的(播放古诗朗诵带)大家认为他说得好不好(好)那我们这节课就来学习他写的这首>(出示小黑板)
2.教学过程
1.诗人简介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所写的,是现在的河北河间人,刘长卿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他的诗歌大都反映人民生活的痛
苦。

这首诗是刘长卿被人们传送的名作。

2.解题:逢雪宿芙蓉山主人(生读一遍、正音、全班再读一遍);逢:遇意思是说诗人遇到风雪投宿在芙蓉山主人家
3。

谁能把这首诗读一遍,其他同学注意听待会儿说说他读得怎么样(读完后)他有没有读错的音呢谁来说说,4。

学习生字:这一课当中总共有6个生字,谁来说一说你要怎样记住他们,分别要注意什么(逢:第三笔要写成长点;芙:读fu第三声不读fu第二声;蓉的音与下面的容同音;暮的下面是日不要写成目;贫的上面是分不是今或令;吠的右边是犬表示狗叫一点不要忘记写)大家都说得好,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现在请你们把这首古诗多读几遍。

(学生自读古诗)
3.自学古诗,理解每一句诗的意思。

相信大家读了古诗后对它有了大致的了解,请把你对这首诗的理解给同学们说说,现在前后桌四个人一组,结合课文下面的注解,合作写出每一句诗的意思。

最后选一位代表起来回答。

4。

汇报自学成果(每一小组选出一位代表来讲述)
日暮苍山远: 太阳快要落山了,远处的山灰蒙蒙的一片
天寒白屋贫:在寒冷的风雪中,从眼前那简陋的茅舍可以知道主人家非常贫穷。

柴门闻犬吠:忽然从柴门外听到了狗叫声
风雪夜归人:大概是芙蓉山主人在风雪夜回来了吧
把整首诗连起来说一说
5。

小组讨论,回答问题。

相信根据刚才的解释,大家对这首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接下来再发挥你们的合作精神解决以下问题(出示小黑板)(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间?(如果你是诗人你此时是什么心情(焦急))什么地点?(如果你是诗人你会感到行程怎样(艰难))诗人看到哪些景物?听到什么声音?有什么感受?(主人家非常贫穷对他非常同情)
(2)诗人是通过什么来表现芙蓉山主人贫穷的?(简陋的房屋,贫字、柴门)请想象一下他贫苦的生活,把抽象的文字变成具体的生活画面。

(可以从主人的穿着、饮食、家具陈设等考虑。

)
(2)在什么样的情况下?什么人归来了?出去做什么了?诗人对芙蓉山主人有什么感想?
(主人可能出去躲债,借债,为生活奔波劳作了吧!表
现了诗人对主人的同情,在当时是不是只有芙蓉山主人家很贫穷呢,其实人民的生活都是很痛苦的,哪像我们现在这样能坐在这宽敞的教室里上课,所以我们要珍惜现在的生活,每一分钱都是你父母辛苦而来的所以我们不应该乱花钱浪费粮食,像上星期六年级的一位同学馒头不吃就把它扔掉这样可以吗?)
6。

汇报讨论结果
7。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听朗读带:现在我们再来听听诗人是怎样朗诵这首诗的要注意模仿(可小声跟读)。

学生自由练读:现在你们自已试着读读待会儿读给大家听听。

表演朗读。

7、讲堂作业(当堂背诵古诗看谁先背完)刚才你们都读得不错,那能不能在这节课之内就把它给背下来呢?剩下的时间你们试着把它背下来,看谁背得最快。

板书: 日暮苍山天寒白屋
风雪夜归图
柴门犬吠风雪归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