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脓肿和原发性肝癌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腹部肿块鉴别诊断病历书写模板

一、右上腹肿块1、原发性肝癌:多数病人有慢性肝病史或长期饮酒或血吸虫感染史。
右上腹部疼痛,以胀痛为主,精神疲软、乏力、纳差、体重减轻。
肝病面容、肝掌或蜘蛛痣;右上部可触及肝脏肿大、质地硬、压痛或叩痛; 水、双下肢水肿等。
血细胞及血小板降低,AFP持续性升高,若>800ng,则可以确诊。
超声、CT、磁共振成像均可见肝内占位效应。
如行血管造影可见肝内肿瘤血管染色。
超声、CT引导下肝内穿刺获取肿瘤细胞也可以确诊。
肝硬化:有肝硬化的症状与体征,常无肝肿大的表现,AFP阴性或处于低滴度阳性;影像学检査无占位效应。
肝脓肿:有肠道阿米巴感染史或皮肤细菌感染史;病人可有发热、肝区钝痛;肝区压痛及叩痛明显;AFP检査为阴性;影像学检查可见肝有液性占位性改变;如穿刺出脓液则可以确诊。
转移性肝癌:无肝硬化史,有原发性肿瘤的症状和体征,肝内占位常为多发;AFP常为正常。
2、肝脓肿:有肠道阿米巴感染或皮肤细菌感染史;发热伴肝区钝痛;肝脏肿大、边钝、肝区压痛及叩痛明显;AFP检查阴性,血白细胞升高,中性比例增高。
B超、CT、MR等影像学检查发现肝占位,为液性;抽出脓液做细菌培养可以确诊;3、肝海绵状血管瘤:较小的海绵状血管瘤,可无症状;如血管瘤直径较大,尤其>10cm者可以出现肝区胀痛;触诊肝脏肿大、边缘尚光滑、质地软;B超、CT、MR均可见肝内占位,单个存在;CT增强扫描时延迟增强效应是肝内血管瘤的特征之一;肝血管造影可见肝内血管瘤显影。
4、肝炎:不洁饮食史,与肝炎病人密切接触史或接受生物制品输注的病人,近期内出现无其他原因可以解释的食欲不振、厌油、乏力等;体检时发现皮肤巩膜黄染、肝肿大、肝区叩痛等;ALT升高,持续时间较长,ALT、AKP、GGT等可轻度增高,胆红素增高,直/间接胆红素比值接近于1,病原学检査发现甲肝抗体效价4倍以上升高,或HbsAg 阳性,抗Hbc阳性,DNA多聚酶阳性;丙型肝炎则可能出现丙肝抗体阳性。
肝脓肿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引流后1周复查结果 病灶缩小:5.3×4.4cm
2.肝脓肿 —— 超声造影特点
动脉期:高增强,典型表现(蜂窝状增强,一过性周边增强征) 门脉期、延迟期:等增强或低增强 液化坏死部分三期均无增强
2. 肝脓肿 —— 治疗
内科治疗 脓肿引流:超声引导下经皮穿刺引流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措施 外科手术治疗:腹腔镜及经腹肝脓肿切开引流或部分肝切除术
3.4 鉴别诊断——肝胆管囊腺癌/囊腺瘤
临床特点:中年女性多见,囊腺癌常伴有CA199,CEA增高 二维超声:单房或多房囊实性病灶;
囊壁、分隔厚薄不均; 内壁多不光滑; 有结节或乳头状软组织突入囊腔; 囊内有粘液,呈点状、团状不规则漂浮状回声。 血流信号:实性成分可见血流信号
4 小结
重视临床病史:症状,易感因素(男性、高龄、糖尿病等),既 往史
病例1.—— 常规超声
肝内见多个囊实性包块,部分融合成团,边界欠清, 左外叶另见一个低回声团,边界欠清
病例1.—— 超声造影
肝左外叶低回声团动脉期整体高增强,门脉期及延迟期呈低增强,肝内囊实性团块动 脉期周边呈环状增强,中央区无增强,门脉期及延迟相增强稍低于周围正常肝组织
病例1.—— CT平扫+增强
2.肝脓肿 —— 超声诊断病例
男,55岁
肝右后叶非均质性团块,边界欠清,
发热、右上腹胀痛20天,体温达38.6℃ 点状弱回声及分隔,
白细胞升高
周边及分隔上见少许血流信号
2. 肝脓肿 —— 超声诊断病例
女,50岁 右腹疼痛伴发热7天,体温达38.9℃ 白细胞升高
肝右叶不均质团块,大小7.2×6.6cm 边界欠清,内多发液性暗区,
肝左叶多发团块状不均匀密度减低影,边缘欠清, 较大者大小约5.7×4.2×3.8cm,团块影内可见积气,增强边缘模糊强化
肝超声诊断检查要点

肝肾间隙腹水
肝脏基本横、斜断切面图
1.肝左叶斜断切面★ 2.经第一肝门横断切面 3.经第一肝门斜断切面 4.经第二肝门斜断切面★
★肝左叶斜断切面图
GB LPV
门静脉左支、矢状部及其分支呈“工” 字形
经第一肝门斜切面图
S4 S5
S8
S3 S2
S1
门静脉血流方向、流速,肝动脉(肝移植,吻合口有无狭窄)
向心性填充
1.肝的血管系统和解剖学分区
2.正常肝的声像图表现
3.原发性肝癌和肝血管瘤的鉴 别诊断要点
思考题
肝脏超声探测方法和途径
检查前准备 常规肝脏超声检查不需要特殊的
检查前准备,如同时检查胆道系统, 病人应空腹进行检查。
探测仪器
肝脏超声探测方法和途径
仪器:高分辨力腹部超声 诊断仪。
探头:首选凸阵,频率为 3.5-5.0MHz。
仪器调节:深度、聚焦、 增益等。
肝脏超声探测方法和途径
探测体位: 仰卧位(常规检查体位) 左侧卧位 右侧卧位 坐位和半卧位
正常肝动脉血流图
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最高流速0.57~0.66m/s,阻力指数RI<0.70
正常肝静脉血流图
正常彩色多普勒血流图
肝脏的超声测量及正常值
门静脉正常内径:<1.4cm 胆总管内径:<1.0cm 肝脏右叶最大斜径 :正常参考值 120-140mm 肝右叶前后径: 正常参考值80-100mm 肝右叶横径:正常参考值100mm 左半肝厚径和长径:正常参考值 厚径不超过60mm,长径 不超过90mm
肝-胆囊矢状切面图
正常声像图:胆囊呈梨形或长茄形,边缘轮廓清晰,胆囊壁为纤细的 强回声带,囊内为无回声暗区 异常情况:囊内异常回声、胆囊壁增厚、胆囊大小
原发性肝癌诊断与鉴别

原发性肝癌:有肝区疼痛、肝脏肿大、黄疸、肝硬化征象、恶液质表现及转移灶相关症状。CT和(或)MRI等检查可资鉴别,若高度怀疑肝癌,建议做DSA肝动脉碘油造影检查,这种检查方法阳性率较高,可以发现1厘米左右的肝癌。病理诊断标准:肝组织学检查证实为原发性肝癌或肝外组织学检查证实为肝细胞癌。
原发性肝癌的鉴别诊断
原发性肝癌在做出诊断以前,应进行鉴别诊断,需要排除一些疾病,主要包括继发性肝癌、肝硬化、活动性肝病、肝脓肿、临近肝区的肝外肿瘤及肝脏非癌性占位病变。
(一)继发性肝癌
原发于消化道、肺部、泌尿生殖系统、乳房等处的癌灶常转移至肝脏。在影像学上往往是多发的圆形或椭圆形,一般病情发展较缓慢, AFP 多为阴性。通过病理检查和找到肝外原发癌可确诊。
(二)肝硬化
原发性肝癌多发生在肝硬化基础上,二者鉴别常有困难。若肝硬化病例有明显的肝大,质硬且表面高低不平的大结节,或肝萎缩变形且影像学又发现占位性病变,应该深入检查,这时肝癌可能性大。
(三)肝脏非癌性Βιβλιοθήκη 位病变 如肝血管瘤是肝脏的良性肿瘤,较常见,多单发。用增强 CT 有很好的鉴别意义。原发性肝癌在增强的时候,造影剂往往是快进快出。在延迟扫描的时候,在肝癌病灶里面没有造影剂的残留。而肝血管瘤是快进慢出,所以,造影剂在延迟扫描的时候,边缘向心性的出现造影剂的残留。另外肝血管瘤病人不会出现 AFP 增高。多囊肝、肝囊肿往往是液性的,通过超声或 CT 判断回声的强度容易鉴别。炎性假瘤通过 CT 、 MRI 、 AFP 可以确诊。当区别困难的时候,有时需要剖腹探查或者在腹腔镜下做穿刺才能确定。
肝脓肿诊疗规范2022版

肝脓肿诊疗规范2022版肝脓肿(IiVerabSCeSS)是指肝实质内单发或多发的脓性物积聚,多为细菌性、阿米巴性或混合性脓肿。
而细菌性肝脓肿(bacterialIiverabscess)是指化脓性细菌侵入肝脏,造成局部肝组织炎症、坏死、液化,脓液积聚而形成的肝内化脓性感染。
本节重点介绍细菌性肝脓肿,阿米巴性肝脓肿参见相关章节。
【流行病学】细菌性肝脓肿全球发病率每年估计为(1.1-2.3)/10万,亚洲地区发病率痛对较高,我国大陆地区为(Ll~3.6)∕10万,台湾地区可达17.6/10万。
细菌性肝脓肿常继发于恶性肿瘤或良性疾病引起的胆道梗阻(约占60%),阑尾炎或其他腹腔感染(如憩室炎)引起的门静脉性脓毒血症约占20%。
肺炎克雷伯菌现已成为细菌性肝脓肿主要病因,而糖尿病亦是主要易患因素。
【病理生理】局部细菌感染(如阑尾炎)通过肠系膜系统引流后经门静脉系统进入肝脏;其他机制包括良性或恶性阻塞引起的细菌性胆管炎,以及未经治疗的口腔感染和细菌性心内膜炎等系统性菌血症引起的肝脏感染。
炎症性肠病(尤其是克罗恩病)肠黏膜屏障受损亦为肝脓肿的危险因素,钝器或穿透性创伤(如异物吞食导致肠穿孔)、邻近器官脓肿扩大至肝脏(如肝痿)也可引起肝脓肿。
肝移植由于肝动脉血栓形成和缺血性胆管狭窄引起的血管受损也可发生肝脓肿。
既往引起细菌性肝脓肿的病原体多为以肠道来源菌群为主,如大肠埃希菌及其他肠杆菌科、链球菌属及肠球菌属。
近10年间,在东亚地区包括中国,肺炎克雷伯菌已占据主要地位,其致病性与其荚膜多糖、脂多糖、铁摄取系统和菌毛等毒力因子关系密切。
值得注意的是,引起肝脓肿的肺炎克雷伯菌中有一种高毒力菌株,易通过血流造成全身多部位侵袭性播散性病灶,如眼内炎、脑膜炎、筋膜炎等,临床上称为肝脓肿侵袭综合征(liverabscessinvasivesyndrome)0【临床表现】细菌性肝脓肿症状非特异性,常见高热、全身乏力、食欲缺乏、体重减轻。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 夏野

肝脓肿的超声诊断及鉴别诊断夏野发表时间:2017-09-30T17:05:11.013Z 来源:《航空军医》2017年第15期作者:夏野[导读] 因两者的治疗原则不同,故鉴别诊断重要。
尽管在声像图上各有某些特点,但是特异性并不强,明确诊断需穿刺抽液进行病原学及组织学检测。
(黑龙江省漠河县人民医院 165399)摘要:肝脓肿为临床较常见的严重疾患,可分为细菌性和阿米巴性两种。
该病诊断困难,病死率高。
随着医学科学的飞速发展,肝脓肿的诊断技术有了很大提高,尤其是超声技术的普及应用,目前超声对肝脓肿的诊断已得到肯定,使肝脓肿能早期发现,早期治疗。
关键词:肝脓肿;超声诊断细菌性肝脓肿临床较为常见,其常见致病菌为大肠埃希菌、葡萄球三叉链球菌等。
细菌进入肝脏的主要途径包括①经肝门静脉系统:如由化脓性阑尾炎及二囊等引起;②经胆道系统:如由胆石症引起:③经肝动脉:如亚急性心内膜炎、骨髓炎等引起脓血症所致;④经淋巴系统:如胆囊炎或膈下脓肿所致。
细菌侵入肝脏后引起炎症反应,多形成较小的脓肿,亦可融合成较大的脓腔。
脓腔的中央为脓液和坏死组织,周围可有纤维组织包裹。
孤立性肝脓肿多位于肝右叶,大小不等;多发者肝左、右叶均可发生。
部分患者继发于肺炎、肠道炎症等全身其他部位的感染。
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目前抗生素应用广泛,许多肝脓肿临床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疲劳、乏力、低热和肝区不适。
阿米巴肝脓肿是由于阿米巴的溶组织酶直接破坏肝细胞,以及阿米巴原虫大量繁殖阻塞肝静脉等,造成肝组织梗死形成较大脓腔。
该脓肿以单发多见,常累及肝右叶。
由于脓液是溶解和坏死的肝细胞碎片和血细胞.故呈棕褐色。
病情较细菌性肝脓肿轻,但病程较长,以发热、肝区钝痛、食欲缺乏为主要表现。
近年来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卫生条件的改善,阿米巴肝脓肿的发病率有所下降。
临床以细菌性肝脓肿多见。
1.细菌性肝脓肿1.1典型肝脓肿:相当于脓肿形成期,此时脓肿大部分或全部液化。
①二维超声:肝内单发或多发的类圆形占位病变,以多发常见,单发者多位于肝右叶,直径0.5~20 CM;脓肿壁超声表现多样,边界可清晰或模糊,多数壁较厚,内壁不光整呈毛刺样高回声;脓肿内部为无回声区,伴密集点状碎屑回声及分层状液平面(图1A)。
肝脓肿声像图表现

肝脓肿声像图表现肝脓肿声像图表现:典型肝脓肿以其囊壁厚、内缘不光滑、呈虫蛀样内壁、边界不清,脓腔内可见浮动点状回声及短期内呈动态改变为特点,结合临床患者肝区触痛、发热感等可与其它病变鉴别。
然而,大多数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及染中毒表现、白细胞计数典型声像图表现:①肝脓肿早期(不典型期)病灶区不典型,囊壁未形成,表现为边界不清的局限实性低回声,伴有坏死出血时内部可见点状粗大强回声、斑片状无回声。
病灶边界欠清,内部回声均匀,一周后,出现出血和坏死时,回声不均匀,可出现点、片状高回声,有时周边可见低回声晕影,与肿瘤较难鉴别,应结合临床及动态观察其改变。
②中期 (脓肿形成期、成熟期)病灶可呈圆形、椭圆形液性暗区,囊壁较厚、不规则,边界不清,内壁不光滑。
脓液黏稠时元回声区,可见密集弱点状回声,随体位改变而浮动。
脓腔液化不全时无回声区内可见均质强回声或蜂窝状回声。
阿米巴肝脓肿为单发脓腔,大多位于右肝包膜下,囊壁较光滑。
病灶为边缘较清楚的无回声区,壁厚而粗糙,内壁不光整。
内部回声较多变,脓液稀薄而均匀时,为干净无回声区或少量稀疏细点状回声;脓液较稠时,无回声区内可见密集漂浮细点状回声,间有散在片状、条索状高回声,可向脓腔底层集中;脓液粘稠而均匀时,可呈均质性低回声团块,酷似实质性病变;当脓肿坏死、液化不充分时,内部可有分隔样回声,或呈蜂房状小腔,其间也可有片状、条索状高回声。
③晚期(脓肿恢复期)病灶随其治疗缩小,呈不均质中强回声,为新生肝组织及坏死组织,囊壁厚而回声强。
脓腔壁新生肝组织和肉芽组织生长,脓肿内部内部回声明显减小或消失,代之以斑片状、条索状高回声。
肉芽组织形成和炎性浸润反复进行,病灶表现为实质性杂乱高回声团块,极易误诊为肝肿瘤。
当脓肿有钙化时,又应与肝包虫囊肿相鉴别。
早期肝脓肿应与小肝癌、肝转移癌等低回声性肝癌鉴别。
中期成熟期液化肝脓肿应与肝囊肿、肝包囊虫、不典型海绵状血管瘤、膈下脓肿鉴别。
晚期恢复期应与肝癌坏死液化、肝破裂伤(无明显外伤史)鉴别。
肝脓肿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01
03
CT诊断肝脓肿的准确率较高,但存在辐射问题,需要 权衡利弊进行选择。
04
CT诊断肝脓肿的典型表现为肝内低密度病灶,壁厚而 光滑,增强扫描时病灶呈环形强化。
MRI诊断
MRI可以清晰地显示肝脏的解剖结构和病灶形 态,观察病灶内部的血流情况及组织成分变化
。
MRI诊断肝脓肿的准确率较高,但价格较贵,需要综 合考虑患者的经济情况和临床需求进行选择。
04
肝脓肿的治疗
药物治疗
抗生素治疗
根据脓肿的细菌培养和药敏试验结果, 选择敏感抗生素进行治疗,以控制感 染。
抗炎治疗
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或糖皮质激素减轻 炎症反应,缓解疼痛和发热等症状。
穿刺引流
超声引导下穿刺引流
在超声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脓肿腔内,抽吸脓液并注入药物进行治疗。
CT引导下穿刺引流
在CT引导下将穿刺针插入脓肿腔内,抽吸脓液并注入药物进行治疗。
及时治疗潜在的感染病灶, 如口腔、呼吸道、肠道等部 位的感染,以防止细菌进入 血液和肝脏。
避免医源性感染
在医疗操作中严格遵守无菌 原则,避免医源性感染的发 生。
定期检查
对于高危人群,如糖尿病患 者和免疫功能低下者,应定 期进行肝脏影像学检查,以 便早期发现肝脓肿。
护理方法
休息与饮食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避免过度劳累。同时,注意饮食卫生,保持营 养均衡,避免刺激性食物。
02
患者可能出现高热、寒战、呼吸急促、心率加快等表现,严重
时可能导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甚至死亡。
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肝脓肿病灶,但确诊需要结合血液培养
03
和临床病史。
肝功能衰竭
01
肝功能衰竭是肝脓肿的严重并发症之一,由于肝组 织广泛受损,导致肝脏功能无法正常发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使用 A L O K A 5 5 0 0和 E S A O T E M Y L A B 6 0彩 色 多
流明显 较肝脓肿丰富 , 尤 以病灶 内部血 流为多。 3 . 4 脉冲多普勒 肝脓 肿可测 及搏动性 动脉血 流信号 , 而 阻 力 指数 多呈低阻型 。肝癌可测及搏动性动脉血流信号 , 而阻力
・
1 53 ・
・
诊 疗 分 析
・
肝 脓 肿 和原 发性 肝癌 的超 声 诊 断及 鉴 别诊 断
刘 拮
【 关键词】 肝脓肿; 肝癌, 原发性 ; 超声诊断; 鉴别诊断 【 中图分类号】 R 6 5 7 . 3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3 2 9 6 ( 2 0 1 4 ) 0 9 A一 0 1 5 3 — 0 2
临床 合 理 用 药 2 0 1 4年 9月第 7卷 第 9 A期
C h i n J o f C l i n i c a l R a t i o n l a D mg U s e , S e p t e m b e r 2 0 1 4, V o 1 . 7 N o . 9 A
肝 癌分为原发性和转 移性 2种 , 原发性 肝癌 ( p r i m a r y l i v e r
c a n c e r ) 是我 国常见 恶性肿瘤之一 , 病死 率最 高 , 在 消化 系统恶 性 肿瘤死亡 顺位 中仅 次于 胃 、 食管 居第 3位 , 在部分农 村地 区 中居第 2位 , 仅次 于 胃癌。我国每年约 1 I 万 人死于肝癌 , 占全 世 界肝癌死亡人数 的 4 5 %。由于依靠 血清 甲胎 蛋 白检 测结果 结 合超声检查对 高危 人群的监测 , 使 肝癌在亚临床 阶段 即可做 出诊断 , 早期 切除的远期 效果 尤为显 著 。加之 积极综 合治 疗 , 使 肝癌 的 5年生存 率得 到显著提 高。原发性肝 癌发病 年龄 多 在 中年 以上 , 男性多于 女性 。原 发性肝 癌发病 隐 匿 , 早 期无 临 床症状 , 有症状 时多 已属 中晚期 , 表 现为 中上 腹不适 、 腹胀 、 疼
3 . 2 二维间接征象 肝脓肿 可表现 为胸腔积 液或腹 腔脓肿 , 肝 内管道受 压移位 、 扩 张等。肝癌有 癌栓 , 肝表面局限性膨隆 ,
肝内管道受压等 。
1 . 1 一般资料
肝 癌患者 6 3例 , 男5 1 例, 女 1 2例 ; 年龄4 3—
9 1岁 , 中位年龄 5 2岁 。肝脓肿患 者 2 7例 , 男 l 8例 , 女 9例 ; 年 龄3 7~ 6 2岁 , 中位年龄 4 1 岁 。全部病例 均经手术或 活检病理 证 实。
3 . 3 彩色多普勒 肝脓肿早期可显示病灶 内部及边缘有点 状 或 条状彩色血流信号 , 成 熟期则 液化部 分无血 流信号 , 周边 可 见少许血流信号 。肝癌 即使是小病灶 内部也可检 出彩色血流 ,
癌 结节 内部和周边 出现 线状 、 分枝状 彩色血 流。总之 , 肝癌 血
1 . 2 仪器
背景, 不 同病理类 型肝癌 的超声 表现也 不尽相 同 , 具有 各 自特
征 。所 以通 过二维超声明确诊断较困难 , 需结合彩 色多普勒 超 声、 脉 冲多普勒 、 甚至超声造影进行诊断 , 分析如下 。
3 . 1 二维 肝脓肿不 同病理 阶段有不 同超声表 现 , 早 期 肝 内
局 部出现低 回声区 , 回声不均 匀 , 或呈等 回声 区 , 边界 欠清晰 。
的边界不及块状型清晰 , 周边可 无声晕 ; 弥 漫型与周 围组织 边
起病较急 , 表 现为突起寒战 、 高热 、 上腹痛 , 肝脏肿大并有 触痛 , 白细胞数增高等 。阿米 巴肝 脓肿起 病 多缓慢 , 症状 相对较 轻 ,
表现为长期右上腹 痛或胸 痛 , 有 全身 消耗 症状和体征 。病理显
痛、 食 欲缺乏 、 乏力 、 消瘦 等 , 其 他 可有发 热 、 腹泻、 黄疸 、 腹水、 出血倾 向以及转 移至其他脏器 而 引起 的相 应症状 J 。肝脓肿 ( h e p a t i c a b s c e s s ) 是 临床 上 较 常见 的一 种 肝 内 炎性 反 应性 病
成 熟期 脓肿可 出现典型无 回声 区, 边 界清晰 , 呈 圆形或类 圆形 , 伴 后方 回声增 强。肝癌 从 回声 大致 可分 为低 回声 型 、 等 回声
变, 可分 为细菌性肝脓肿 和阿米 巴肝 脓肿 。细菌性肝脓肿 临床
型、 高 回声型 、 混合 回声型 , 其 中以低 回声 型和混合 回声 型较 多 见 。按病理形态分为块状 型边界 清晰 , 形态 比较规则 , 周边 常 有声晕 ; 结节 型可单发 或多发 , 回声类型 比较多样 , 结节 型肝癌
单发或 多发 。较典 型时 , 壁厚 , 内膜 粗糙 呈虫蚀状 , 为无 回声或 不 均匀 回声团块 , 较 易诊断 。然 而 , 随着近年来 抗生素 的广 泛 应用, 肝脓肿 的超声和 临床表现 常不典 型。肝癌按组织学类 型 分 为三类 : 肝 细胞 、 胆管 细胞 、 肝 细胞与胆管 细胞混合 型 ; 按病 理学形 态分为 : 块状型 、 结节型 、 弥漫 型。大部分肝癌有肝硬 化
指数 多呈高阻型。 . 3 . 5 超声造影 肝脓肿病灶在动脉期表现为实质部分快速增 强, 而坏死部分不 出现增强 , 病灶呈典型的蜂窝样改变 , 门脉期 和延迟期原增 强部分减退呈 等 回声 改变 ; 如肝脓 肿完全 液化 ,
示细菌性肝脓肿 常为多发 , 可形成许 多小脓肿并融合成 1 个 或笔者对肝脓
肿 和原 发 性 肝 癌 的超 声 诊 断 及 鉴别 诊 断进 行 探 讨 , 现报 道 如下 。
1 资 料 与方 法
界不清且多伴有 明显肝硬化 , 有时声 像图难 以区别 癌结 节与肝 硬化结节 , 仅表现 为肝 内回声强弱不等 J 。
患者选取左侧卧位检查并与心电图连接要求操作人员具有高年资及专业性按照心血管超声检查规范予以操作胸骨旁位置及心尖切面处均得到常规性切面观察患者左室腔体积变化左室壁各个节段回声与活动状态心内膜回声是否存在增厚现象测定左室后壁lvpw室间隔ivs厚度左心房舒张期内径lad左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心室收缩末径lvds左室射血分数l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