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鲜活淡水鱼运输方法及要点
鱼的运输方法

鱼的运输方法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主要包括水运和陆运两种方式。
水运是将鱼儿直接放入水中进行运输,主要适用于海水鱼和淡水鱼的长途运输。
陆运则是将鱼儿放入水箱中,通过陆路运输到目的地,适用于短途运输或者需要中途转运的情况。
水运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鱼类运输方式,尤其适用于远距离运输。
一般情况下,海水鱼和淡水鱼在捕获后就会被放入水箱或者水槽中,保持在水中的环境中,以确保它们在运输过程中得到充分的水和氧气供应。
这样能够有效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死亡率和损伤率。
第8章 活鱼运输

(二)水温
降低水温往往是运输成功的技术关键,但运输水温也 不能太低,太低鱼体容易冻伤(其症状是鳞片下出血),甚至 冻死。据测定,体重为6.5公斤的鲢亲鱼,当水温从3℃经7小 时下降至0.3℃,鱼即失去平衡随即死亡(此时水中溶氧达 11.2mg/L, 二氧化碳为 10.6mg/L)。
第二节 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一)运输前的准备 3.准备好运输器具 根据运输的实际情况准备 好运输容器和所有相关工具设备,并须检验与试用,
看有无损坏或不足, 好及时修补、添置,同时还
应准备一定数量的备用器具 4.做好鱼体锻炼 在长途运输夏花、鱼种、食 用鱼或亲鱼前,应进行拉网锻炼,鱼种、食用鱼和 亲鱼还需放在网箱内停食暂养,以减少其排泄物, 增强耐运力。
此外,影响活鱼运输成活率的因素还有运输操 作的熟练程度、运输器具的选择以及运输途中颠簸 程度等。
第二节 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一)运输前的准备 做好运输前的各项准备工作,是获得运输成功 的基础。运输前的准备工作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制定运输计划 运输前必须制定周密的运输 计划。根据鱼的种类、大小、数量、运输温度和 运输时间等确定运输方法,安排好交通工具。洽 谈落实有关运输的各项事宜。 2.人员配备 运输前须做好起运点、转运点、 目的地等各环节的人员组织安排,且需分工负责, 互相配合,保证运输顺利进行。
第二节 运输前的准备和运输工具
(二)运输工具 4.活鱼箱 活鱼箱是用钢板或铝板焊接而成装载活鱼的容 器 , 安装于载重汽车上 , 适宜于运输食用鱼。箱 内配有增氧、制冷降温装置及抽水机等。 活鱼箱作为运输容器时,增氧有以下几种方式 : ①增氧系统采用以喷水式为主 , 射流式为辅 ; ② 采用射流增氧系统 ;
活鱼的安全运输及其注意事项

活鱼的安全运输及其注意事项
很多鱼商在运鱼过程中时常出现由于工作疏忽导致鱼死亡的现象,严重的甚至全覆没。
活鱼运输不仅关系到商品鱼是否生猛,还关系到鱼的质量安全。
1、运输用水:使用井水,河水、自来水等无污染的清水,避免使用有污染的水或池塘水。
用1/3原鱼塘水和2/3的清水(井水、河水、自来水)抽入车箱,这有利于增强鱼的活力和保证水中一定的含氧量。
杜绝在水箱内加孔雀石绿等物质和其他国家规定的**药物。
2、运输水温:水温一般保持在22~25℃。
如水温过高或在高温季节运输时,可以通过冰块来调节水温。
冰块以纯冰为好,冰块里不能含有如漂白粉之类的消毒药物或其它化工物质等。
否则,这些物质会对鱼体产生刺激性影响鱼体的活力。
3、运鱼密度:运鱼的多少直接关系到鱼的生猛程度。
一股情况下,运输时间为2~3小时,可运700~800公斤鱼/立方水体;3~5小时,可运500~600公斤鱼/立方水体;5~7小时的,运输量为400~500公斤鱼/立方水体。
4、为了提高鱼的存活率,鱼商须要求养殖户在捕捞前停喂1~2天,如条件允许的,可在捕捞前3~5天加大水的流动量,可提高鱼的抗应激能力。
运输前,可在水箱中加入食盐,使箱内的水保持在3~5的盐度,有利于保持鱼的生猛度,并可适应较长时间的运输。
5、在长途运输过程中,车主或鱼商要定时检查鱼的活动能力和检查车箱内的增氧设备等是否运作正常。
—1 —。
常见鲜活淡水鱼运输方法及要点

二氧化碳浓度。鱼类运输的运载工具多数 为相对封闭的空间,空气流通量极少,这也极易 造成水中氧含量的不足,再加上鱼类的呼吸所产 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反射性刺激 鱼类呼吸,加大氧的消耗,降低水的PH值,当水体 偏酸性时(PH≤6,CO2>150×10-6)大多数鱼类 都会处于濒死状态,所以,鱼类长期处于高二氧 化碳环境下时,死亡率亦较正常时为高。目前常 用的、低成本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 法还是传统的通气法。此外,如何有效监测水 中的氧及二氧化碳含量,如何在保证通气的质 量的同时又不会成为过度通气增加运输成本, 则一直是运输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事项。
运输中的影响因素
影响运输的因素众多,总的来说,大致可 分为:水质:运载水与水产品原生长环境水的 一致性程度越高,其运输途中的稳定性越强。 水中氧及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环境温度及水 温)、水产种类以及运输中对水产品的活性的 监控能力几点。
温度。鱼类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过 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造成其不适,如为夏季高 温时节,在运输途中更要注重水温的控制,如 水温过高,在降温时还应注意降温速度,避免 降温过快引起的鱼类不适。在一定的温度范围 内,水温越低,其新陈代谢也越慢,这也是最 常见的低温运输法,处于低温状态下的鱼类, 因其活动量少,可以有效减少鱼类的损伤,同时 降低了鱼类的代谢产物,保证了水质的良好。
常见鲜活淡水鱼运输的要点
活鱼运输技术要点

活鱼运输技术要点本文主要对现在市场上常见淡水成鱼及鱼种的开放式活鱼运输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总结,研究出了一种简单、方便、装载量大、运输成活率高、运输成本低的活鱼运输方法。
一、运输方法1.水箱加水装鱼前先要往运鱼的汽车水箱装水,所用水最好采用地下硬水,一般水箱加水40~50厘米深。
夏天运输时,加地下井水时最好再加1/5左右原池塘水,以免使水箱水体和原池塘水体差异过大。
装完鱼后要求水箱内水面基本上接近箱顶,这样可使汽车在运输过程中减少水体的来回震荡,从而减少鱼体损伤。
2.装鱼装鱼操作时不要动作过大,以免鱼体受伤。
长途运输时,一般要在运输前1~2天就要对所运输的鱼停止投饵,使消化道排空,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水质。
3.开增氧设施装鱼过程中,如果装在水箱中的鱼有浮头情况,这时就要打开充氧开关。
充氧量的大小,以保证水箱底部的塑料软管气孔都能均匀往外散发气泡为好。
如果装鱼多时,可根据情况适当增大充氧量。
装完鱼后,要把顶盖固定好。
4.运输途中管理运输途中主要检查充氧设施是否完好,现在大部分运输车都把氧气瓶的压力表装在驾驶室内,如果一个氧气瓶没有氧气,就可及时发现,马上转换到另一个氧气瓶上。
经常进行长途运输的一般都把多个氧气瓶连在一起,这样可以避免氧气管子在每个氧气瓶间多次转换。
在进行长途运输时最好每隔3小时左右,到车顶上检查一下,以免出现其它意外情况。
二、运输试验结果1.装载量(1)成鱼装载量。
由于成鱼运到市场上是直接出售的,所以装载量根据需要,只要不影响市场出售,可尽最大限度装载。
根据一年的运输试验,我们总结出了常见淡水食用鱼在不同季节和不同运输时间长短的不同满载量,运鱼水箱规格4.2米×1.8米×0.9米。
(2)鱼种装载量。
鱼种运输主要是用于再养殖,所以鱼种运输不能象成鱼运输那样,不仅要保证运输的成活率,而且要保障放入新养殖水体后再养殖的成活率。
这就要求运输最好在冬季和初春气温较低的季节运输。
运输鱼苗的方法

注意安全
确保运输容器安全
选择合适的运输容器,如塑料桶或活鱼箱等,确保容器没有破损、 漏洞或毒性物质污染。
避免过度拥挤
在运输过程中,要确保鱼苗有足够的空间和氧气,避免过度拥挤导 致缺氧或损伤。
做好防暑和防寒措施
根据运输季节和鱼苗品种,采取必要的防暑和防寒措施,如使用冰块 或保温材料等。
做好记录和统计
记录运输细节
在运输过程中,要记录运输时间、地点、鱼苗品种、数量等 信息,以备后续统计和查询。
统计运输数据
根据记录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了解运输效果和鱼苗存 活率等情况,为后续运输提供参考。
感谢您的观看
THANKS
提前预订
提前预订交通工具和住宿 等,确保顺利运输。
做好防暑和防寒措施
防暑措施
在高温天气下运输时,应采取措 施降低鱼苗的体温,如使用冰块
、空调等。
防寒措施
在低温天气下运输时,应采取措 施保持鱼苗的体温,如使用保温
箱、加热器等。
考虑鱼苗习性
不同种类的鱼苗对温度的要求不 同,应了解所运鱼苗的习性,采
取合适的防暑和防寒措施。
消毒
1 2
清洁环境
使用适量的高锰酸钾溶液对暂养池或鱼缸进行消 毒处理,确保消除细菌和病毒的威胁。
工具消毒
使用经过消毒的工具进行捕捞和运输,避免交叉 感染。
3
鱼体消毒
将鱼苗用适量的盐水浸泡一段时间,以消除体表 细菌和病毒。
放入暂养池或鱼缸中
水质管理
暂养池或鱼缸中的水质应清洁、无污染,并适当充氧。
Hale Waihona Puke 环境适应04运输中的管理
控制密度
合理安排装载密度
为避免鱼苗因缺氧而死亡,应根据鱼苗的种类、 规格和运输时间来合理安排装载密度。
水产品运输

鲜活水产品运输河蟹、鲜活鱼、黄鳝、甲鱼在运输过程中要注意的一些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河蟹运输:短途运输可用湿透水的蒲包装运,运输途中应避免挤压;长途运输则宜采用严实的篓子存装,先在篓底铺一层泥,并放一些芝麻或打散的鸡蛋,而后将活蟹一只只摆平叠放,再加盖保荫。
若在蟹群中放些吸水的海绵或泡沫塑料,效果会更好。
因蟹怕风吹,所以在运输途中一定要用蒲包或麻袋挡风。
鲜活鱼的运输:可在木箱底部及四周铺上塑料薄膜(用木桶更好),盛水装运。
为减少路途中的死亡,装运前要清除活动不够灵活、有机械性创伤的鱼。
同时,在木箱上面加盖尼龙网罩,防止活鱼跳出水面或摔出车外。
长途运输时可以采用安眠方法,让鱼儿处于昏迷状态后,将其捞出来装入塑料袋或箱、盒中运输,这样可使其安眠三、四十个小时。
到达目的地后,再放入清水中,只需几分钟,鱼便可清醒过来。
黄鳝的运输:黄鳝的耐氧能力特强,极利于长短途运输。
先将捕获起的水黄鳝,放在水缸、木桶或水泥池中进行贮养,但切勿放在盛过油类的容器内。
放养几天待其体内的废弃物基本排净后,才能起装外运。
数小时的短途运输,可用水充分淋湿鱼体后盛入水桶或帆布篓内。
运输途中必须勤淋水,使其保持体表湿润;长途贩运由于密度大、溶氧低,加之鱼体相互缠绕,移动性与透气性差,很容易造成鳝体发热、缺氧。
为此,要坚持每天换水1次至2次,每隔24小时投放一次青霉素,以防止黄鳝"发烧",还可在每50公斤黄鳝中放入1公斤至1.5公斤泥鳅,利用泥鳅好动的习性,使其在容器中上下窜游,既可避免黄鳝互相缠绕,又可提高容器内部的通气性,进而使鳝鱼运输成活率提高。
甲鱼的运输:运输甲鱼要比活鱼容易得多,但对收购待运的甲鱼一定要严格检查,只有外形完整、神态活泼、喉颈转动灵活,将下腹朝天时能迅速翻身的甲鱼,才能保持较高的成活率。
运输前最好能停食数日,使其减少排泄,在运输途中应每隔数日即清洗甲鱼和运输工具,清除甲鱼排泄的分泌物。
甲鱼有相互抓咬的习性,切忌将其长时间地密集在一起。
活鱼的安全运输法

活鱼的安全运输法
一、密封式运输:密封式运输将鱼和水置于密封充氧的容器中进行运输。
其特点是体积小携运方便,一般成鱼运输,在8小时内,不须中途换水,装运密封度大,成活率高,一次充氧能使鱼苗在容器中存活20小时以上,在长途大量的苗种运输上更为便利,可采用塑料袋充氧和塑料桶充氧密封运输等方法。
1、塑料袋充氧密封运输:塑料袋内装洁净的清水,其水量占袋总容量的1/3,再按计划装入适量的鱼苗或鱼种。
运输大规格鱼种和成鱼时,加入青霉素粉剂(10千克中加入6万单位),排出袋中空气充足氧气。
2、塑料桶充氧密封运输:其优点是不易破损,不需外加包装,而且装卸方便,可重叠。
塑料桶上装有进出水口及注排气孔,使用时装水1/3-1/2,容积为25升的塑料桶,可装鱼苗8-10万尾。
若在桶内加入5-10万单位的青、链霉素粉,然后充氧,运载时间在20小时以内,成活率可达95%以上。
二、开放式运输:主要用帆布箱(桶)运输,帆布箱(桶)四周用铁架或木架支撑,容积1立方米左右,使用时装水3/4容量,在水温20-25摄氏计时,每箱可装鱼苗30-35万尾,可装夏花鱼种2-2.5万尾,在水温15摄氏度时,装10厘米长的鱼种3000-4000尾。
运输途中要不停地充空(氧)气或用击水板击水,以增加水中溶氧量。
如发现鱼类浮头,要及时
换水。
长途运输鱼苗,途中要喂食,一般在换水后2小时,每箱喂半个熟蛋黄,3小时后,吸出沉淀物,以免水质变化引起鱼苗死亡。
如换水困难可采用击水、送气和淋水方法增氧。
送气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浮头为限,如送氧时间过长,鱼苗顶水,体力消耗太大,也易造成死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常见鲜活淡水鱼运输方法及要点
作者:谢蒙蒙
来源:《食品界》2018年第06期
我国幅员辽阔,南北海岸线长,海洋产出极为丰富。
但东西纵深亦极为漫长,大量海鲜无法及时运往内陆,所以鲜活水产品的远距离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今国内外市场对鲜活水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是,相对落后的运输技术不但严重影响了鲜活水产品的成活率,也加大了市场成本。
如何在降低运输技术门槛的情况下加大水产品的成活率,这也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这其中的要求因水产品种类的不同而各有不同,但其中所涉及到的各种影响因素及方法的可行性,可以为我们的活鱼运输提供相关的参考意见。
运输中的影响因素
影响运输的因素众多,总的来说,大致可分为:水质:运载水与水产品原生长环境水的一致性程度越高,其运输途中的稳定性越强。
水中氧及二氧化碳浓度、温度(环境温度及水温)、水产种类以及运输中对水产品的活性的监控能力几点。
温度。
鱼类对温度的敏感程度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造成其不适,如为夏季高温时节,在运输途中更要注重水温的控制,如水温过高,在降温时还应注意降温速度,避免降温过快引起的鱼类不适。
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水温越低,其新陈代谢也越慢,这也是最常见的低温运输法,处于低温状态下的鱼类,因其活动量少,可以有效减少鱼类的损伤,同时降低了鱼类的代谢产物,保证了水质的良好。
自身条件。
运输前必须要对运输的整体系数做详尽的评估,这其中经济效益固然重要,运输的可行性更要严谨论证。
对整个运输体系,包括距离、温度、水质,鱼类的耐受承度都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
另外,鱼类的健康及运输前的饲养也极为重要,准备运送的鱼类应在前期进行清肠,以配合其他运输手段,降低代谢,减少运输途中不必要的损耗。
此外,运输途中鱼类的装载密度也应当依据鱼类的品种、运输距离,运输季节、水温等具体情况而做出适当调节。
监控措施。
运输途中的实时监控目前还没有办法做到普及,一方面监控设备的成本较高,技术还不够成熟。
另一方面,我国的水产行业多数为小型企业,还无法接受过高的运输成本。
但是对运输中如温度、PH值、氧及二氧化碳的水溶解率等相关数据的掌控,可以实时改善水质,及时发现并解决可能出现的问题,加大鱼类的成活率,这一样也可以降低运输成本。
常见鲜活淡水鱼运输的要点
溶氧。
众所周知,水中充分的溶氧可以提高运输过程中鱼类的成活率。
通常在运输过程中,会采用增加鱼的密度的方法来降低成本,这样一来也就加大了水中氧的消耗,低温状态下
水的溶氧量会有一定的提高,而且由于低温状态下鱼类的代谢减缓,也会降低对氧的消耗,减少水中的各种有害的代谢产物的增加。
所以,在运输的途中,不但要控制水温,也要使用各种通气方法,以加大水中的氧含量。
二氧化碳浓度。
鱼类运输的运载工具多数为相对封闭的空间,空气流通量極少,这也极易造成水中氧含量的不足,再加上鱼类的呼吸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溶于水中形成碳酸,会反射性刺激鱼类呼吸,加大氧的消耗,降低水的PH值,当水体偏酸性时(PH≤6,CO2>150×10- 6)大多数鱼类都会处于濒死状态,所以,鱼类长期处于高二氧化碳环境下时,死亡率亦较正常时为高。
目前常用的、低成本的,降低水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方法还是传统的通气法。
此外,如何有效监测水中的氧及二氧化碳含量,如何在保证通气的质量的同时又不会成为过度通气增加运输成本,则一直是运输过程中应重点注意的事项。
常见鲜活淡水鱼运输方法
乙醇麻醉法。
在鱼类的运输中,有人会依靠传统经验往水中加入酒精,可在保证鱼类成活率的情况下降低鱼类的活性,提高运输的质量。
现今实验室也已证明,适量的乙醇可对鱼类产生显著的麻醉效果。
其麻醉效果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
现有的试验数据表明,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不适宜活鱼的运输,温度及乙醇浓度的选择应视鱼类品种及运输条件的不同而变化。
碳酸麻醉法。
用碳酸麻醉剂诱导活鱼进入休眠状态,然后再进行无水运输,可以显著延长活鱼的存活时间及存活率。
此法安全可靠,操作简便,效果明显,活鱼保活时间及死亡率同样随着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低温下无水保活效果明显优于较高温度。
常温(20℃左右)下保活时间已达10h。
在常温下用碳酸麻醉并加入适量浓度的氯化钠可以延长鲫鱼的存活时间,降低鱼类的应激反应,减少黏液分泌,从而提高鱼类的存活率。
现阶段,鲜活水产品的远距离运输具有重要的意义。
现今国内外市场对鲜活水产品的需求与日俱增。
但是,相对落后的运输技术不但严重影响了鲜活水产品的成活率,也加大了市场成本。
如何在降低运输技术门槛的情况下加大水产品的成活率,这也是国内外的研究重点,这其中的要求因水产品种类的不同而各有不同,仍需进一步研究与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