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璧奇石》微课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奇石教学设计

奇石教学设计

《**奇石》教学设计 -**雄姿灵秀,气势磅礴,是著名的圣地。

本文向我们展示的是**四绝之一的**石。

在作者笔下,一块块本无生命的石头显示出它神奇,惟妙惟肖、活灵活现、趣味横生。

不禁让人由此及彼,更加喜爱**。

本文是一篇描写景物的散文,共六个自然段,有三个自然段配有图片,可说是图文并茂,为理解课文提供了良好的**.**是名胜,可孩子年纪小,真正去过的不多。

因此教师要调动学生利用多种方式来收集相关资料,拉近教材内容与学生之间的距离,同时引导学生朗读感悟,大胆想像,体会**石的神奇,从而激发学生喜爱**,热爱祖国之情.【教学目标】ﻭ1、学习会认的14个生字的正确读音,掌握会写的8个生字的笔划笔顺.ﻭ2、读熟课文、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对**奇石的赞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喜爱**,向往去**看奇石。

ﻭ【教学重点】识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ﻭ【信息资料】ﻭ1、多课件、生字卡片.2、搜集**的有关资料。

ﻭ【教学时数】两课时。

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ﻭ一、切入举偶ﻭ(出示文中三幅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画面上的石头像什么?选择其中的一块想一想、说一说。

)刚才小朋友看到的和描述的是**的石头,它以奇特闻名世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奇石》,看看课文是怎么描写的。

板书课题。

ﻭ课件演示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生敢想敢说,发挥了主体作用。

ﻭ2、启发谈话:同学们,喜欢吗?都去过哪些好地方?今天老师想和同学们一起乘上专列一同去**的**,去欣赏那里闻名遐迩的奇石,愿意吗?板书课题。

联系学生爱的实际,创设了学习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ﻭ二、对话平台ﻭ识字环节要创设识字的情境,保持学生识字的热情,在交流中多了解识字方法,提高自己的识字能力.3、朗读:ﻭ⑴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要求读得正确、流利.⑵分自然段指读,其他同学点评议。

ﻭ⑶小组合作通读全文。

发挥学生读书的自主性,在朗读的方式上不要限制,要培养学生朗读的兴趣。

《灵璧奇石》评课稿

《灵璧奇石》评课稿

《灵璧奇石》评课稿
《灵璧奇石》评课稿
这堂课的内容是灵壁奇石,让学生课前准备好这种灵壁的石头显然是不太实际的,如运气好可能有学生家里有,但对于我们这里的学生来说是望而却步的`,受到地域的限制没办法做到,所以沈老师很务实地让学生在乍浦收集各种石头,这样一来让学生既亲身经历一个去寻找地过程,又能对石头作进一步地了解,做到来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保证了美术材料。

对于课前准备好材料,培养学生对材料地合理地选择是美术课常规中一项很重要地任务。

在课中学生积极地进行交流,分别介绍自己地石头,情绪很高涨,每个人愿意参与进来,达到了面向全体地效果,让每位学生都尝到成功地滋味。

针对组内的研究主题你认为我们在课堂上还需要关注的是什么?
我觉得可以关注美术课的板书工整、简明、规范。

现在好多美术课中很少有板书,绝大多数被课件代替,不过我认为有些课型写上适合的板书也是非常重要的,效果也是很好的。

能用粉笔解决的就用粉笔来,这样也低碳。

《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2篇

4、《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作为一名老师,总不可避免地需要编写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的计划性和决策性活动。

那么你有了解过教学设计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灵璧奇石》微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PPT课件教学过程内容一、导入: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1、你认识它吗?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1)初识赏石文化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了“天下第一石”吗?“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

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后主李煜不爱江山爱美石的传说等等。

如今,赏石逐渐成为国际潮流。

除了灵璧石,还有许多著名的石种,请同学们通过自主探究,获得更多的'赏石知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灵璧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灵璧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灵璧奇石|浙美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灵璧奇石的特点,掌握其独特的纹理和造型,并能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灵璧奇石的感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教学内容1. 灵璧奇石的介绍:介绍灵璧奇石的产地、特点、文化价值等。

2. 灵璧奇石的观察与欣赏:观察灵璧奇石的纹理、颜色、形状等,引导学生欣赏其独特的美。

3. 灵璧奇石的艺术表达: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灵璧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灵璧奇石的特点和艺术表达。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适当的艺术手法,表达对灵璧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灵璧奇石的图片或实物、多媒体设备。

2. 学具:绘画工具、手工制作材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灵璧奇石的图片或实物,引起学生的兴趣,导入本课的主题。

2. 观察与讨论:引导学生观察灵璧奇石的纹理、颜色、形状等,讨论其独特之处。

3. 艺术表达:引导学生运用绘画或手工制作的方式,表达对灵璧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4.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进行自评和互评。

板书设计- 课题:灵璧奇石- 产地:中国安徽省灵璧县- 特点:纹理独特、造型各异- 艺术表达:绘画、手工制作作业设计- 作业一:画一幅灵璧奇石的画,要求能够表现出其独特的纹理和造型。

- 作业二:制作一个灵璧奇石的手工作品,要求能够体现出其独特的美。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观察、讨论和实践,使学生了解和欣赏了灵璧奇石的独特之美,并能够运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的观察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同时培养他们对自然美的热爱和欣赏,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尊重。

在作业设计上,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他们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灵璧奇石的感受和理解。

第九课--灵璧奇石

第九课--灵璧奇石

课题单元主备人内容灵璧奇石备课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对灵璧奇石的欣赏,感受自然美。

灵璧奇石2.利用灵璧奇石、颜料及其他材料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3.培养学生珍惜自然资源和热爱生活的情感,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望,提高设计、制作灵璧奇石的兴趣和能力。

任务定位教学重点进行石头造型设计、制作。

教学难点石头造型的新颖和富有美感。

教学准备各种奇怪的石头、胶水、绘画颜料等等,还有各种奇石的照片。

板书设计灵璧奇石形状、颜色、花纹等等课时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1.组织教学,导入新课。

(1) 欣赏教材中的灵璧奇石图片,感受奇石自然美。

(2) 揭示课题:《灵璧奇石》。

今天,同学们带来许多形状各异的石头,老师也带来了用石头制作的作品。

(出示教师范作)大家来说一说:老师是怎样把石头做成这么好看的小动物的呢?2.深入研究,分析归纳。

(1) 老师分解石头小动物:身体——石头形状有很生动的动态;耳朵——两块小小的石头;尾巴——独特的石头。

(2) 把其他卵石作品分发到各小组,供学生继续研究、学习。

(3) 归纳卵石动物的造型特点。

(夸张、概括又极具变化)。

课时目标和教学过程设计3.学生创作。

请学生拿出自己所带的石头,进行卵石艺术品的创造。

(1) 设计构思——可以从较大的石头入手,也可以多块石头组合,对石头的原有形状加以想象。

(2) 固定——确定作品造型后将石头之间用AB胶或502胶固定。

(3) 装饰——根据表现需要,用水粉颜料、油画棒等绘制,也可以用实物,如铜丝、毛线等加以装饰。

教师及时为学生提示、指导。

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力,大胆创造。

4.欣赏交流。

请学生说说自己作品的特色与想法。

谈谈在创作中遇到了什么困难,怎样克服?5.课后拓展。

在周末或假期,同学们可以和父母亲一起到大自然中找一找造型独特的石头,并进行艺术创作。

学生课后活动和作业设计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寻找的石头的形状、颜色、花纹等方面设计一个小动物的形象,要求能体现石头的妙用,也能生动表现出小动物的特点,可以从颜色、形状、花纹等方面去拓展。

微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微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

微课教学设计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微课教学设计(通用5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微课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通过例句让学生感受将句子写具体的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

2、区分“的”与“地”的用法,并能够结合具体的句子正确使用“……的”与“……地”,从而将句子写具体。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例句:狗儿跑了。

这是一句完整的话,但不具体。

如何把它写具体呢?方法是:多问“怎样”或“什么”!思考:狗儿为什么要跑?(看见了蝴蝶)这是一条怎样的狗儿?(小花狗)它是怎样跑的?(箭一般地追了过去)他从哪儿跑到什么地方去了?(从我身边追到草丛去了)好,我们来把这句话写具体:小花狗看见前面的草丛中有一只黄色的蝴蝶,它箭一般地从我身边追了过去。

二、方法指导在句子中加进一些词语,如“……的”与“……地”,将句子写具体。

1、在名词前面加“……的”什么是名词?表示事物的词叫名词。

判断绝招:前面能用数量词修饰的,就是名词。

如:一张脸一只灰雀一棵白桦树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数量词名词在名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适当的修饰成分,可以把话写具体。

2、在动词前面加“……地”什么叫动词?表示动作的词叫动词。

在动词前面用问“怎样”的方法,加进恰当的修饰成分,也可以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更生动。

3、“的”“地”用法巧记:①“的”的用法巧记:的(联想)→白药→吃白药的是人→人是名词→名词前面用“……的”。

②“地”的用法巧记:地(联想)→土地→在土地上劳动,必定要动→动词→动词前面用“……地”。

4、例句:①公园里有一棵(高大的)白桦树。

怎样的?名词加进的词②她害怕了,(呜呜地)哭起来。

怎样地?动词加进的词三、探究练习试着将下列句子写具体。

1、你看见过一只灰雀吗?2、老山羊看了狼一眼。

微课教学设计2教材分析1、学习篮球行进间急停急起运球,投篮以及教学比赛,进一步提高学生篮球基本技能、战术水平以及学生裁判工作能力。

《灵璧奇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灵璧奇石》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精选教课教课设计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师学科教课设计[ 20–20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课科: 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 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 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灵璧奇石》教课设计执教者:劳亚炯慈溪市第三实验小学课题灵璧奇石课型造型·表现本课是依据浙江人民美术第一版社第一版的小学美术教科书第5册第 9课《灵璧奇石》一课拓展而来。

教材慈溪是个依山傍水的地方,在市郊的路边、溪涧随地可见各样石头。

将它们拾起、洗净,我们就会发现它们的形状百怪千奇,色彩和肌理极剖析为丰富。

本课意在指引学生依据石头原有的形状、色彩、纹理等特色,经过各样废旧综合资料增添或添画的方法,创建出风趣的石头造型,在嬉戏中提高学生的创建能力和着手能力。

1. 经过对灵璧奇石和石头作品的赏识,感觉石之美。

教课 2. 利用石头、综合废旧资料、颜料等进行简单的造型创作。

目标 3. 培育学生低碳环保的生活理念和热爱生活的感情,激发学生创作、表现的欲念,提高设计、制作的兴趣和装点生活的能力。

教课要点:勇敢想象,进行石头造型设计、制作。

要点教课难点:石头造型的新奇和富裕美感。

难点( 学生 ) 采集各样形状、色彩、肌理的石头( 洗净、晾干 ) ,彩色纸、教具彩色笔(蜡笔、水彩笔)、橡皮泥、双面胶、剪刀和生活中的废旧资料准备等。

( 教师 ) 课件、石头造型作品、惯例美术工具等。

教课活动过程教课教师活动程序由故事《捡垃圾的毕加索》导入新课,引出想象力的重要性。

点题学生活动设计企图学生听故事,看用故事形式图片,感知想象力的导入新课,既激发重要。

学生的学习兴趣,传达废物利用的创作思路,又点明主题,引出想象力的重要性。

1. 简述捡“宝”经历。

1. 学生赏识图使学生认识教师联合图片简单叙述片,聆听教师捡宝的创作艺术品的材自己捡“宝贝”的经历。

经历。

料要靠自己一双擅长发现的眼睛去找寻。

创造性使用灵璧奇石的美术教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使用灵璧奇石的美术教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

创造性使用灵璧奇石的美术教案: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一、教学目标:1、了解灵璧奇石的分类和特点。

2、了解国内外艺术家在艺术中运用灵璧奇石的例子。

3、学习运用灵璧奇石进行美术创作。

4、培养学生对于灵璧奇石的美感和审美能力。

5、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讲解灵璧奇石的分类和特点。

灵璧奇石是指河豚石、田黄石、碧玉、橄榄石、龙涎石等石头。

这些石头的特点是色彩上不同,形态上各异,有的像动物,有的像人物,有的像风景。

每一块灵璧奇石都是经过亿万年地质变化,自然形成的艺术珍品。

2、引导学生学习国内外艺术家在艺术中运用灵璧奇石的例子。

(1)国外艺术家Maurizio Cattelan用灵璧奇石创作了一件名为《The Ninth Hour》的艺术品,它是一只形如猫头鹰的灵璧奇石,寓意Death is Near。

(2)国内艺术家陈耀华用灵璧奇石创作了一件名为《北渚路宣野友石石表》的艺术品,其中石头像人状,质地光滑,说明陈耀华在运用灵璧奇石时,既注重石头的质地,又注重其美感。

通过学习这些例子,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灵璧奇石的美感和运用价值。

3、探讨如何运用灵璧奇石进行美术创作。

学生需要明确美术创作的目的和类型,明确画布的大小和形状,考虑灵璧奇石在画布上的位置和大小,然后再进行下一步创作。

学生需要考虑如何将灵璧奇石的美感融入到创作中,选择合适的配色,笔触和线条。

学生需要考虑整个作品的布局和结构,让灵璧奇石与其它元素完美融合,形成一个美丽的艺术品。

4、练习运用灵璧奇石进行美术创作。

通过学习和探讨,学生可以更好地运用灵璧奇石进行绘画,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造力,使他们更好地表现自己的想法和想象力。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听讲、讲解、演示、讨论和实践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培养对灵璧奇石的美感和审美能力,让学生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创作出他们自己的艺术品。

四、教学流程:1、引入:通过图片和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灵璧奇石的特点和美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认识灵璧奇石对于美术创作的重要性。

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设计方案

微课程设计方案微课程设计方案「篇一」教学设计思路:在认识生物与非生物的基础之上,通过展示图片和实物观察,引导学生说出生物的特征,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观察、表达、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从微课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

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能够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二、能力目标:提高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情感目标: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

重点难点:1、引导学生观察生命活动的现象,并得出生物的基本特征是本节教学的重点。

2、一些生物的特殊生理现象的分析和归类是本节教学的难点。

课前准备:1、活体生物如:盆载的植物体1-2种;2、动物标本1-2件;3、珊瑚;小机器人;有关的投影片等。

【教学过程】1、对照课件,学生完善“观察”的预习笔记。

2、投影情景图片,启发学生找出生物与非生物;投影各种动物、植物图片,启发学生归纳出生物与非生物的本质区别。

3、投影:植物的生命活动幻灯(需要水、矿物质,进行光合作用形成有机物);动物捕获食物的生命活动幻灯。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

4、让学生闭嘴捏鼻感受呼吸。

投影幻灯:小鸟在呼吸;野牛在晨光中呼吸。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进行呼吸。

5、投影幻灯:小狗排尿;“撒尿小孩”的铜像;落叶。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

6、投影幻灯:猎豹追捕猎物;河鲀平静、受惊吓;含羞草;玉米细苗。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

7、投影幻灯:红狐的生长;胎儿的发育;菜豆的生长。

启发学生归纳生物的特征之一:生物能生长和繁殖。

8、补充生物的其他特征。

9、归纳小结生物的共同特征。

10、课堂练习微课程设计方案「篇二」一、教学目标1、明确什么是比喻句,了解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和作用。

2、掌握识别比喻句的方法,会正确识别比喻句。

3、了解写比喻句要注意的问题。

课题“灵璧奇石”

课题“灵璧奇石”

课题“灵璧奇石”【摘要】解读“灵璧奇石”一课,从分析到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再到教学评价、教学反思,帮助学生如何解读全文。

【Abstract】Interpretation of “Lingbi Kistler” a lesson from the analysis of the major and difficult, teaching methods and to evaluate teaching, teaching reflection, to help students how to interpret the full text.【Key words】Tuition;Display;Appreciate;Discussion教材分析:灵璧奇石历史悠久,名冠古今中外,早在北宋时期就被列为贡品,它和英石、太湖石、昆石同被誉为“中国四大名石”,并居首位。

其可贵之处在于瘦、皱、透、漏、奇、清、坚、响诸美俱备璀璨瑰玮,奇绝天下,堪称华夏瑰宝。

灵璧奇石出于灵璧县城北磬石山北麓平畴间。

大者高广数丈,可置于园林庭院,立石为山,峰峦洞壑,岩窦奇巧,如临界华岱;小者尺许,或乃盈寸,肖形状物,妙造天成,可供于斋窗几案,或装点山水盆景。

通过对灵璧奇石一课的学习,让学生对灵璧奇石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能够以石陶冶情操,积演学识,修身励志。

课时:1课时课业类型:欣赏课教学重点:提高学生对灵璧奇石的鉴赏能力和审美情趣。

教学难点:对灵璧奇石的分类以及从声、形、质、色、纹等方面的综合鉴赏。

教学方法:讲授、展示、欣赏、讨论。

学习材料教具:多媒体设备、灵璧奇石二件。

学具:搜集有关灵璧奇石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稳定情绪。

2.导入新课2.1引入宋代诗人方岩的诗句:“灵璧一石天下奇,声如青铜色碧玉”。

导入课题。

2.2播放课件展示灵璧石图片,激发学习兴趣,按课前搜集和了解有关灵璧奇石的知识,鼓励学生大胆讲述对灵璧石的认识。

灵璧奇石美术教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

灵璧奇石美术教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

灵璧奇石美术教案: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让学生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灵璧奇石,又称灵璧石,是中国传统文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灵璧奇石在中国的石文化中独树一帜,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

它既具有自然美,又融合了人文之美,是一种完美的艺术品。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灵璧奇石和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我设计了一套灵璧奇石美术教案,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自己的文化遗产,体味传统文化之美。

一、教案目标通过本次培训,学生将了解以下内容:1.灵璧奇石的历史及文化背景2.灵璧奇石的属性特点3.灵璧奇石的艺术价值及意义4.灵璧奇石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5.学生将通过实践体验,加深对灵璧奇石的理解,并发掘自己的创作潜能。

二、教学内容1.灵璧奇石的历史背景及文化含义灵璧奇石,据历史记载,最早的发现可追溯到中国唐朝时期。

在唐高祖时期,灵璧成为了中国第一个独立的县。

在历代士人的推崇下,灵璧奇石的传承和发展得到了继承和发展。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灵璧奇石浸润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2.灵璧奇石的属性特点灵璧奇石,它的形态各异,色彩瑰丽,具有极高的观赏价值。

灵璧奇石具有自然的美,也融合了人文的美,是一种完美的艺术品。

灵璧奇石的质地独特,不易烧蚀、破损,具有较高的耐腐蚀性、耐磨性和耐切割性。

3.灵璧奇石的艺术价值及意义灵璧奇石是中国石文化中独树一帜的一种文化符号。

它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和文化内涵,能够激发人们的智慧和灵感。

同时,灵璧奇石往往还是一件艺术品,形态各异,色彩斑斓,能够给人以美感,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4.灵璧奇石在美术创作中的应用灵璧奇石在美术创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可以用来装饰画作、制作雕塑、陶瓷等艺术品等。

通过灵璧奇石的应用,美术家们可以发掘出更多的美学效果和艺术价值,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5.学生灵璧奇石实践体验通过实践体验,让学生们更深入地了解灵璧奇石的属性、文化美学内涵,同时,也能够锻炼学生们的美术创作能力。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

最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优秀5篇)人教版小学数学微课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能从牛顿运动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推导出动量定理的表达式。

2.理解动量定理的确切含义,知道动量定理适用于变力。

3.会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和处理有关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通过对动量定理的探究过程,尝试用科学探究的方法研究物理问题,通过对例题的分析和讲解,得到动量定理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有参与科技活动的热情,有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

教学重点动量定理的推导以及利用动量定理解释有关现象教学难点如何正确理解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动量的变化;如何正确应用动量定理分析打击和碰撞这类短时间作用的力学问题。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导入新课(创设实验情景)【问题一】演示:在地板上放一块海面垫,尽可能把鸡蛋举的高高的,然后放开手,让鸡蛋落到海面垫上。

首先让学生猜想可能出现的现象。

实际操作:观察到鸡蛋并没有被打破。

引入:鸡蛋从一米多高的地方落到海面垫上,鸡蛋却没有打破,为什么呢?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方面的知识。

【问题二】(情景暗示创设问题情境)我们在上节课知道,我们可以通过一个新的物理量来研究运动物体对外界的作用效果:p=mv.时刻物体有一个速度,对应有一个动量。

如果说物体速度发生了变化,那么动量也会发生变化:=p-p=mv`-mv那么我们是不是要问了:一个运动的物体,它的动量为什么会变化呢?这个变化有什么规律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要研究的问题。

【问题三】(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汽车刹车(坐公交车,我们就有这样的体会)在停下来的过程中动量变化()相同,慢慢滑行停下阻力小,作用时间长;急刹车阻力大,作用时间短。

它们之间究竟有什么定量关系呢?二、新课教学(一)引导学生推导动量定理,并理解其特点〖问题〗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初速度为v,在合力f的作用下,经过一段时间t,速度变为v`,求:物体的初动量p和末动量p`分别为多少?物体的加速度a=?〖推导〗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合=ma 且a=(v-v)/t即:f合t=mv-mv=p`-p〖讨论〗在这个表达式中,各个物理量分别是什么?〖结论〗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等于物体的动量变化,这个结论叫做动量定理。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灵璧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 灵璧奇石|浙美版

三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6课灵璧奇石|浙美版课程背景和目标
《三年级下册美术》是《浙教版》美术教材的一部分。

本教案关注第16课,以‘灵璧奇石’为主题。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灵璧奇石的特点和美丽的形态,理解自然界所创造的美的形式,同时培养学生的观察,感知和创造能力。

教学过程
1.引入
老师可以开始讲述灵璧奇石是什么,其形态和颜色等特点。

根据学生的反应展开讨论,引导学生参与。

2. 贴面
在介绍完灵璧奇石的特点之后,老师给学生每人发一张石头的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石头并用宾纸描绘。

学生可以携带五彩石粉和细图钉,尽可能精确地再现石头表面的颜色和形态。

3. 释义介绍
在学生完成贴面后,老师可以重新回到灵璧奇石的设计,讲述石头的构造,对学生的视觉和触觉的影响等等。

老师可以分享历史上出现在盛行时代的奇石和大师评价奇石所使用的词汇。

4. 设计
在学生了解石头的构造和历史信息之后,提出让他们自己设计一块奇石,并帮助他们完成设计。

通过这次实践,学生可以运用多种颜料和工具,让自己的想法转化为真实的作品。

5. 分享
完成设计并试作之后,让学生分组进行互相分享。

在分享环节中,可以让班级展示自己设计的产物,并展示他们画出来的奇石的特色和特点。

这个环节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并从课程中获得更多的启示。

教学总结
这种艺术教育很有趣,并有很多价值。

它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想象去创造美丽的作品,同时让他们认识到自然界中美丽的形式。

通过这个活动,学生可以在艺术创作的过程中锻炼自己,同时也可以进一步培养观察,感知和创造能力。

灵璧奇石的艺术魅力教案:让学生感受石头的美感

灵璧奇石的艺术魅力教案:让学生感受石头的美感

灵璧奇石的艺术魅力教案:让学生感受石头的美感。

一、灵璧奇石艺术魅力的探究中国石文化源远流长,千百年来,石头一直在中国艺术中占据着独特的位置。

在众多的石头中,灵璧奇石可谓是中国的一张名片。

灵璧奇石是指灵璧产区发现的一类石头,其品种繁多,每一块石头都有其独特的形态和色彩,可以根据其天然的形态,制成各种饰物或摆件。

它的美在于其自身所拥有的瑰奇、雄奇、玲珑、秀巧、古雅等独具特色的品质。

灵璧奇石的艺术魅力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1.自然美灵璧奇石的美在于它的自然美,每一块石头都拥有着独特的形态和色彩,这种自然的美感让人感到它的真实与美丽。

2.精工制作灵璧奇石的制造过程是一个需要非常高技艺与经验的复杂过程,它需要大师的耐心和手艺,经过数十年的精耕细作,他们才能制作出精美的灵璧奇石作品。

3.寓意深刻在传统文化中,灵璧奇石常常被赋予吉祥的象征意义,比如“福石”、“寿石”、“平安石”等等,这些都是人们在高度和艺术融合中感悟出来的某种心灵启示。

4.文化底蕴灵璧奇石不仅拥有天然美和良好的寓意,更重要的是它代表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其中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髓之一。

5.价值投资由于灵璧奇石的独特性和价值投资属性,使得它的市场可行性很高,在投资者的追捧下,价格逐年攀升,成为了一种非常有收藏价值的文化艺术品。

二、如何在教学中让学生感受灵璧奇石的美感了解和认识灵璧奇石的美感,可以加深学生对于环境和自然的了解,同时让学生学会从日常生活中去发现美。

所以,教师在灵璧奇石教学中应该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展现灵璧奇石本身的魅力教师需要在课堂上面向学生开展讲解和展示灵璧奇石的展览,展现灵璧奇石独特的魅力之处。

教师可以模仿博物馆的方式呈现,每一块石头上可以展示对应的图片、辞典和相关介绍等,让学生全面地了解这种奇石的艺术魅力。

2.给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对于不同年龄组的学生,可以根据他们的年龄和认知能力提供实践机会。

比如,让学生根据灵璧奇石的形态与颜色,在课余时间大自然中寻找周围的石头,并且记录找到的石头的形态特征和自然色彩,让学生体验“自然赋予的美感”。

【学习实践】《奇石》公开课教案

【学习实践】《奇石》公开课教案

《奇石》公开课教案课题奇石课型造型表现单元课时年级三年级学情分析核心素养时期,图像识读、美术表现,是美术学科特有的东西,这一课的角度与出发点正好与我们楠溪奇石的欣赏相融合,而文化理解是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出发,针对视觉形象的审美也是美术学科比较擅长的,从视觉形象的角度培养学生的创意实践素养,更是美术学科之所擅长的。

这课在《水墨游戏》《大狮子》《向齐白石学画蔬果》等课学习基础上,融合我们楠溪本地奇石而用水墨画的方式深入创作。

而本课是学生学习水墨山水画的起始课,分析这一课,抓住两个方面的学习:第一是奇石的欣赏,利用教科书和提供的图片,以及师生共同搜集的素材,引导学生们通过观察、研讨等方法、发现奇石在造型、色彩、纹理等方面展现的美,第二是引导学生用水墨的方式童趣地表现奇石,借助教师的示范、画家的作品、同龄学生作品的欣赏,引导学生获得水墨表现的个性技法支持。

三年级的学生通过前面几课的学习,执笔非常熟练,对国画的用笔与用墨有初步的动笔能力,本课教学侧重奇石欣赏、水墨创作表现为一体,从实际效果来看,侧重于水墨创作表现而进行教学,而“欣赏”环节,既达成初步的赏石学习,又为实现如何更好地进行水墨表现做铺垫,另外,教师的示范重在化解技法难点,启迪其大胆而自由的童趣水墨创意。

教学目标、了解对奇石的造型、纹理及色泽等方面的特点,感受自然美。

2、在欣赏、游戏、探访等基础上,用线描或水墨的形式,个性化、童趣地表现奇石之美。

3、增进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生活的情感,发展水墨画创作的兴趣和能力。

教学重点欣赏奇石,尝试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奇石之美。

教学难点抓住奇石的造型特点,个性化、童趣地加以水墨表现。

教学煤材教师用具:、毛笔、宣纸等国画工具。

学生用具:毛笔、宣纸、墨汁等国画工具。

助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学设计学生活动设计意图组织教学一、学生工具准备,教师工具准备。

二、师生问好学生整理学习工具,保持桌面干净、整节。

安顿学生情绪,为上课做好工具以及情绪的准备。

微课教学设计范文

微课教学设计范文

微课教学设计微课教学设计范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微课教学设计范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微课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一章第四节地形图的判读—--识别五种不同的山体部位。

二、教学目标:熟练掌握识别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山峰、山脊、山谷、陡崖、鞍部等山体部位的方法。

三、教学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绘图,对学生进行空间地理事物的想象能力、记忆能力培养;通过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过程,形成地理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1、判读等高线地形图,识别五种不同山体部位;2、区别山谷、山脊。

五、教学用具:教学挂图、等高线地形图的模型、等高线地形图(小黑板)。

六、教学过程:(一)复习:等高线地形图的绘制原理。

(二)授课:教师拿出模型,与同学一起找出山顶、山脊、山谷、鞍部和陡崖,出示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让同学通过观察不同部位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的弯曲规律,帮助学生得出规律,识别山谷、山脊;联系瀑布的形成,强调河流的形成部位。

(三)课堂小结:教学反思一、教师自评:《地形图判读》这一节文字不多,但内涵丰富,是七年级地理教学中的难点之一。

在教学中,我以自制模型为载体,以海拔的认识——等高线图的判读——山地部位名称作为教学主线,较好地演示了等高线的基本原理、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方法等知识,使教学变得形象生动,较好地强调了重点,突破了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获取知识。

但是在帮助学生辨析山谷和山脊时,我比较着急,留给学生观察思考的时间较少,这对部分基础较弱的学生来说有些困惑;还有如果语言的表达能更简短精确、风趣幽默,我相信效果会更好,还要继续努力。

二、学生反馈:教师语言通俗易懂,教态亲切自然;教学用的模型直观、形象、生动,让我们似乎身临其境,并且小黑板上的等高线地形图也是依照模型绘制的,让人一看就明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璧奇石》微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审美特征。

2、初步尝试为奇石命名。

3、学会欣赏自然美,培养高雅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灵璧石的审美特征。

难点:对赏石文化的理解。

教学方法
通过精选实例进行知识讲解,讲解中不断设疑,促使学生思考,激发探究欲望,最终引导学生运用网络,实现自主学习。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
一、导入:
展示上海世博会上安徽馆前的迎客松灵璧石。

提问:1、你认识它吗?
2、你知道天然形成的奇石也可以作为艺术品进行欣赏吗?
通过提问引入“奇石”概念。

二、探讨新知:
(1)初识赏石文化
奇石的概念:又称“观赏石”、“巧石”、“石玩”、
“雅石”等,是指不事雕琢、具有自然美感的石头,大多形状
奇特,色泽瑰丽,纹饰美观,质地坚韧,具有观赏、收藏价值。

如我国古代著名的四大名石灵璧石、太湖石、英石、昆石等(展示图例)
(2)提问:你知道清朝乾隆皇帝曾经为哪种奇石亲笔题写
了“天下第一石”吗?
“发现之旅”——探寻灵璧石的成因、种类及其审美特征
(灵璧石的成因很复杂,这里只概括了主要原因;灵璧石
的种类也很多,只能选择几个典型石种稍作讲解;灵璧石的审
美特征更是牵涉到许多美学概念。

本微课主要任务是把学生引
领到赏石文化的门前,学生还需自己迈进门槛,做进一步探究,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3)奇石的命名
先举例说明命名的方法,再请学生尝试为奇石命名。

(4)小结:
灵璧石之美:美在自然,美在质朴,美在含蓄。

三、课后拓展:
赏石文化历史悠久,自古以来,流传着许多帝王将相、文
人雅士爱石、藏石的故事,如“米芾拜石”、南唐后主李煜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