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017部编版)第22课愚公移山练习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22.《愚公移山》练习题
愚公移山练习题一、基础演练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 ) 河阳之北( )而山不加增()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3.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
(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
(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
(4)甚矣,汝之不惠。
()通()词义:()。
4.解释下列句中多义词用法。
(1)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2)且焉置土石()始一反焉()(3)固不可彻()固众人()(4)杂然相许()曳屋许许声()(5)操蛇之神闻之()不能称前时之闻()5.将文言词“毕”“诸”“已”“易”填入下边的空白处,并说明它们的词义。
争论不__移风__俗诉__法律原形__露付__实施鞠躬尽瘁,死而后__6.下面各旬朗读语意停顿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7.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且焉置土石?B、何陋之有?C、何以为计?D、如太行、王屋何?8.填空:(1)《愚公移山》选自(),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和()。
本文的体裁属于()。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二、能力提升。
愚公移山《列子》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22.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语文练习卷班级姓名22.愚公移山[15常德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答复以下问题。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假设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7.解释以下句子中加点的词。
(1)年且.九十(2)杂然相许.(3)汝之不惠.8.用“/〞给以下句子划分朗读停顿。
(限断一处)(1)惩山北之塞。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9.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10.文中“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响有何异同?(一)[16潍坊中考改编]阅读下面的选文,答复以下问题。
齐之国氏大富,宋之向氏大贫。
自宋之齐,请其术。
国氏告之曰:“吾善为盗。
始吾为盗也,一年而给,二年而足,三年大穰。
自此以往,施及州闾。
〞向氏大喜,喻其为盗之言,而不喻其为盗之道,遂逾垣凿室,手目所及,亡不探也。
未几,以赃获罪,没其先居之财。
向氏以国氏之谬己也,往而怨之。
国氏曰:“假设为盗假设何?〞向氏言其状。
国氏曰:“嘻!假设失为盗之道至此乎?今将告假设矣。
吾闻天有时,地有利。
吾盗天地之时利,云雨之滂润,山泽之产育,以生吾禾,殖吾稼,筑吾垣,建吾舍。
精选-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22愚公移山知能演练活用夯基达标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箕畚(běn)运于渤海之尾B.遂率子孙荷(hè)担者三夫C.河曲智叟亡(wú)以应D.一厝(xī)朔东,一厝雍南2.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提出)B.出入之迂也(曲折,绕远)C.惧其不已也(已经)D.寒暑易节(交换)3.下列对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有误的一项是()A.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B.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D.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B.且焉置土石有子存焉C.以残年余力以君之力D.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一致的一项是()A.曾不能毁山之一毛B.虽我之死,有子存焉C.河阳之北D.河曲智叟亡以应6.根据提示用课文原文填空。
对于愚公移山,人们的态度不一。
一方面,支持者众,其家人“”,其妻“”,甚至邻人之遗男也“”;另一方面,也有反对者,智叟就“”。
7.下列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课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课文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课内品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8~11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八语上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附解析)
八语上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附解析)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附解析)《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冀州()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荷担者()孀妻()始龀()一厝朔东()雍南()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年且九十()(2)惩山北之塞()(3)聚室而谋()(4)毕力平险()(5)指通豫南()(7)如太行、王屋何()(8)且焉置土石()(9)荷担者三夫()(10)始龀()(11)寒暑易节()(12)虽我之死()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将“举行”改为“举办”)B.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因为义务上山修路,依靠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在“后池村”后面加上“居民”)C.在持续的高温笼罩中,使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
(删去“多地”)D.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在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
(删去“分布”)4.仿写画线句子。
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使奋斗者获得成功。
成功就像彼岸,唯有搏击风浪才能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列子,本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课内精读1.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反应有何异同?相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负,批判了智叟那种不求进取,知难而退,故步自封的消极思想。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2愚公移山课后习题新人教版
10.作者在叙述愚公移山的过程中,写小孩“跳往助之”的用意是,写愚 公与智叟辩论的作用是。 11.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你如何看待愚公的“移山”行为?
课外拓展
Hi, every one! Here's my plan for the weekend.
4/9
Together, they have 6.(create) many b ooks. She wri tes the words, and he 7
Hi, every one! Here's my plan for the weekend.
2/9
Together, they have 6.(create) many b ooks. She wri tes the words, and he 7
A.课文开头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暗示了愚公移山的困难 很大。 B.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惩 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C.从“杂然相许”和“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两 句可看出愚公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 D.课文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 课内品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 8~11 题。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 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 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 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 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 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
(精品文档)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考试须知: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文言文阅读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下列小题。
项籍弃书捐剑项籍①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项梁怒之②。
籍曰:“书,足以记名姓而已。
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
”于是项梁乃教籍兵法,籍大喜,略③知其意,又不肯竟学。
后刘、项相争,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
(注)①项籍:项羽,名籍,字羽。
②项梁:项羽的叔父。
怒之:意动用法。
以之为怒(对他很生气)。
③略:大概。
1 . 用“/”给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断句。
(限断三处)刘邦智取项籍以力斗然终为刘所败乃智穷也2 . 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1)学书不成,去(2)剑,一人敌(3)不足学(4)又不肯竟学3 . 翻译下面的句子。
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
4 . 项羽年少时不肯学书学剑,而后终为刘邦所败,这个故事给人的教训是什么?阅读下文,完成下列小题。
周处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
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
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
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蛟。
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
经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
竟杀蛟而出,闻里人相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
乃入吴寻二陆。
平原不在,正见清河,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
清河曰:“古人贵朝闻夕死,况君前途尚可。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
5 . 课文选自《______》,编者是______(朝代)的______(人名)。
6 .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的画线句,注意加点词的含义。
且人患志之不立,何忧令名不彰邪?7 . 周处从“三横”之一到“终为忠臣”,以下对其蜕变原因概括有误的一项是()A.里人的劝告B.自我的反省C.自己的行动D.贤人的指点二、对比阅读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回答各题。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解释下列句子中的词语。
惩山北之塞(塞:)杂然相许(杂然:)寒暑易节(易:)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彻:)惧其不已也(已:)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负:)惩山北之塞(惩:)杂然相许(许:)荷担者(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年且九十(且:)帝感其诚(感:)而山不加增(加:)聚室而谋日(聚室:)吾与汝毕力平险(险:)虽多之死,有子存焉(虽:)子子孙孙无穷匮也(穷匮:)2.写出下面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⑴指通豫南通,意为。
⑵始一反焉通,意为。
⑶汝之不惠通,意为。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通,意为。
⑸一厝朔东通,意为。
3.下列各组中加点字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且: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俯身倾耳以请(《送东阳马生序》)C、其:其妻献疑曰既出,得其船……处处志之《桃花源记》D、之:投诸渤海之尾得之心而寓之酒也(《醉翁亭记》)4、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5选出“之”字用法不同的一项()(3分)A、河阳之北B、汝之不惠C、操蛇之神D、渤海之尾6.理解翻译下面几个句子。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甚矣,汝之不惠。
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7.这篇文章是一篇寓言,其寓意是()A、愚公与智叟正相反,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B、要有长远打算,办什么事都要有计划。
C、只要下决心,有恒心,任何困难都能克服。
D、只要办事认真,上帝也要受感动。
8、分析“其妻献疑”和“智叟笑而止之”的内容,回答:其妻对愚公的举动是从角度说的,话语中带有()的语气,其目的是()。
八年级上册语文部编版课时练 愚公移山 -(试卷配答案)(2)
寄语:亲爱的小朋友,在学习过程中,的挑战就是逐级攀升的难度。
即使每一级都很陡峭,只要我们一步一个脚印地向上攀登,一层又一层地跨越,最终才能实现学习的目标。
祝愿你在学习中不断进步!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相信你是最棒的!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3.愚公移山》课时练一、选择题1.下列句中加点的“而”和“而山不加增”中的“而”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面山而居B.聚室而谋C.而戍死者固十六七D.呼尔而与之2.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万仞(rèn)冀州(jì)豫南(yù)山北之塞(sè)B.魁父(kuí)垣曲(yuán)叩石(kòu)孀妻弱子(shuāng)C.穷匮(kuì)始龀(chǐ)箕畚(běn)一厝朔东(cuò)D.陇断(lǒng)智叟(sǒu)荷担(hè)出入之迂(yū)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4.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推动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与普及,我们今晚还将特别举行“网易科学之夜”。
(将“举行”改为“举办”)B.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因为义务上山修路,依靠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在“后池村”后面加上“居民”)C.在持续的高温笼罩中,使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
(删去“多地”)D.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在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
(删去“分布”)5.下列文段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A.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荷:肩负、杠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两种装土石的工具C.寒暑易节易:更替D.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6.“虽我之死,有子存焉……无穷匮也”运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运用这种句式的目的是表现愚公()A.思想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2017部编版)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 练习
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一、基础题。
1.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
⑴杂然相许(许:)⑵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箕畚:)⑶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且:)⑷帝感其诚(感:)⑸而山不加增(加:)⑹聚室而谋曰(聚室:)2. 找出下面的通假字并解释。
(1)始一“反”焉()(2)甚矣,汝之不惠()(3)河曲智臾亡以应()(4)一厝朔东()3.指出下列“其”和“之”的不同用法。
其:其妻献疑曰()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之:河阳之北()以君之力()笑而止之曰()毁山之一毛()4.文学常识填空。
《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5.下列文言文句式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1)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2)甚矣,汝之不惠。
(3)帝感其诚。
(4)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
A.反问句陈述句倒装句被动句B.反问句倒装句被动句陈述句C.疑问句陈述句被动句判断句D.疑问句倒装句判断句陈述句二、阅读理解题。
(一)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文段选自下面哪本书()A.《列子》B.《水浒传》C.《西游记》D.《伊索寓言》2.下列对加点字的解释意思错误的一项是()A.杂然相许.(赞同)B.年且.九十(将要)C.方.七百里(药方,偏方)D.邻人京城氏之孀妻..(寡妇)3.对“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冬夏容易产生枝节,才开始反应啊。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22 、愚公移山 课后达标训练及答案
22 愚公移山课后达标训练一、双基积累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惩山北之塞. ( )(2)聚室.而谋 ( )(3)杂然..相许 ( )(4)吾与汝.毕力平险 ( )(5)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 )(6)且焉置.土石 ( )(7)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B.以.君之力以.残年余力C.其.妻献疑曰其.如土石何D.投诸渤海之.尾告之.于帝4.下列语句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A.曾不能/损魁父之丘B.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C.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D.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二、课内阅读(2012·铜仁中考)阅读《愚公移山》全文,回答5~8题。
5.下列加点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A.且.焉置土石年且.九十B.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C.投诸.渤海之尾诉诸.法律D.聚室.而谋斯是陋室.6.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以.君之力扶苏以.数谏故B.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C.而.山不加增义不杀少而.杀众D.告之于.帝皆以美于.徐公7.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写法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A.“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讲的是愚公移山的原因。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课后练习题(附答案)1、《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作者,名,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给加点的字注音:始龀.()穷匮.()厝.()万仞.()魁父.()亡.以应()3、解释句中加点的词语:⑴始一反.焉()⑵毕力平险.()⑶杂然相许.()⑷河阳之北.()⑸渤海之尾.()⑹寒暑易.节()4、指出下列字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
①于( )A、直通豫南,达于汉阴。
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C、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
②而( )A、面山而居。
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C、室而谋曰。
③其()A、其如土石何?B、其妻献疑曰。
C、帝敢其诚。
5、用原文回答问题:①、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②、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6、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与河曲智臾说的“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两句话意思相近,语气上有什么不同?能力提高仔细阅读“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无陇断焉。
”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1、指出下列没有通假字的一项()A、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B、甚矣,汝之不惠。
C、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D、河曲智叟亡以应。
2、为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
①河曲智叟.:A、老人 B、妇女 C、男子 D、老头②汝心.直固:A、心里 B、思想 C、做法 D、言论③何苦.而不平:A、苦于 B、痛苦 C、愁 D、怕④曾.不若孀妻弱子:A、竟然 B、并、乃 C、曾经 D、可曾3、选出翻译有错误的一项()①甚矣,汝之不惠。
译文:你可太不聪明了。
②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
译文: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情,害怕他不停地挖下去,报告了这件事给天帝。
③帝感其诚。
译文:天帝被他的诚心所感动。
④其如土石何?译文: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4、对选段分析有错误的一项()A、智叟和愚公之妻都对愚公移山之事提出了疑问,但愚公之妻是善意的,而智叟的话却句句充满嘲讽。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
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文言文阅读余幼时即嗜学。
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
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
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1 .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媵人持汤沃灌汤:热水B.录毕,走送之走:跑C.又患无硕师硕:大D.腰白玉之环腰:腰上2 . 文中句子诵读节奏有误的一项是()A.余幼时/即嗜学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C..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3 . 下列各项加点的词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的一项是()例句:计日以还A.以书假余B.俯身倾耳以请C.以中有足乐者D.以衾拥覆4 . 下列对句子的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意思:抄写完后,赶快送还人家,不敢稍稍超过约定的期限。
B.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意思:因此人们大多肯将书借给我,我因而能够看各种各样的书。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意思:住在旅馆,主人每天又提供食物,没有新鲜肥嫩的美味享受。
D.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第22课 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卷(1)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练习卷(1)一、积累与运用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
万仞.荷.担箕畚..孀.妻始龀.穷匮.智叟.雍.南朔.东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杂然相许.惩.山北之塞且焉.置土石何苦.而不平寒暑易.节河阳..之北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固不可彻.虽.我之死。
3.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A.①年且.九十②且.焉置土石B.①固.可不彻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得道多助,失道寡助》)C.①杂然相许.②曳屋许.许声(《口技》)D.①惧其不已.也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论语》)4.指出语句中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有别于其他两句的一项①于A.直通豫南,达于汉阴B.箕畚运于渤海之尾C.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②而A.面山而居B.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C.聚室而谋曰③其A.其如土石何B.其妻献疑曰C.帝感其诚。
5.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词义。
(1)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通词义:(2)河曲智叟亡以应。
通词义:(3)一厝朔东,一厝雍南。
通词义:(4)甚矣,汝之不惠!通词义:。
6.填空。
(1)《愚公移山》选自《》,体裁是,本成语故事说明了的道理。
本文作者,名,又名,郑国人,战国前期家思想代表人物之一。
(2)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的描写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3)用原文回答问题。
①智叟阻止愚公移山的理由是:②愚公认为移山能够成功的理由是:。
二、课内阅读7.文段一①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②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册:22《愚公移山》练习题.doc
22《愚公移山》练习题
一、阅读下文,回答文后问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各句中加粗词的含义。
(1)汝心之固,固不或彻()
(2)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3)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4)何苦而不平()
2.指出下列句子里的通假字,并说明其含义。
(1)甚矣,汝之不惠
(2)河曲智叟亡以应
3.说明下列句中“之”的用法。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2)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3)虽我之死,有子存焉
4.与“何苦而不平”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且焉置土石?
B.何陋之有?
C.何以为计?
5.翻译。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毛,其如土石何?
二、作文:片断练习
题目:雨后的校园。
(300字左右)
练习答案及点拨
一、孝查加粗词、通假字、“之”的用法、句式和译文。
答案:1.(1)通达(2)即使(3)短乏、不足、尽(4)愁2.(1)通“慧”(2)同“无”。
3.(1)代词,指愚公。
(2)助词的(3)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去销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4.B。
5.凭着(你)剩下来的一点时光和力气,并不能毁掉山上的一根草木,还能把泥土石块怎么样呢?
二、作文:片断练习(略)。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六单元 第22课《愚公移山》同步训练 新人教版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愚公移山》自主学习基础锤炼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冀.州()山北之塞.()出入之迂.()荷.担者()孀.妻()始龀.()穷匮.()亡.以应()一厝.朔东()雍.南()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年且.九十()(2)惩.山北之塞()(3)聚室而谋.()(4)毕.力平险()(5)指.通豫南()(6)杂然..相许()(7)如.太行、王屋何.()(8)且焉.置土石()(9)荷.担者三夫()(10)始.龀()(11)寒暑易.节()(12)虽.我之死()3.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推动科学技术更好的发展与普及,我们今晚还将特别举行“网易科学之夜“。
(将“举行”改为“举办”)B.河北邯郸市涉县后池村因为义务上山修路,依靠双手改变贫穷、落后面貌,被誉为太行“新愚公”。
(在“后池村”后面加上“居民”)C.在持续的高温笼罩中,使空调用电需求持续增大,北京、天津、山东等多地电网负荷刷新了历史记录。
(删去“多地”)D.我国的蘑菇种类繁多,分布在森林、草原、平原、路边等都可以采到。
(删去“分布”)4.仿写画线句子。
顽强的毅力可以克服任何障碍,使奋斗者获得成功。
成功就像彼岸,唯有搏击风浪才能到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学常识填空。
列子,本名__________,__________学派的杰出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课内精读1.翻译下列句子。
(1)甚矣,汝之不惠!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愚公移山》练习
【文言基础】
朗读节奏: ①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②惩/山北之塞
③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④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⑤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⑥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理解性默写】
⑴愚公移山的原因是:惩山北之塞,出于之迂也。
⑵愚公移山的目的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⑶愚公自信能移山的原因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⑷“愚公”移山时得到了人们的支持,初定计划时杂然相许;深入研究时其妻献疑;移山过程中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⑸“愚公”坚信移山成功的依据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⑹第三段可以看作是文章的驳论部分。
“智叟”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在文中列举的论据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愚公”在文中用来驳斥智叟最有力的一句话是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他批驳的方式是驳论据;其结果是河曲智叟亡以应。
【重点语句翻译】
⑴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冬夏换季,才往返一次
⑵甚矣,汝之不惠 *你太不聪明了。
⑶如太行、王屋何?*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
⑷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用泥箕、筐子装上士石运到渤海边上。
【课文内容理解】
1、“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中的“笑”表现了智叟不智或自作聪明;“北山愚公长息曰”中的“长息”表现了“愚公”不愚或胸有成竹;“笑”和“长息”属于人物的神态描写。
2、“杂然相许”与“其妻献疑”意思是否矛盾?为什么?
*不矛盾。
“杂然相许”表明愚公提议移山受到众人的拥护;“其妻献疑”是出于
对愚公的关心,并不是反对愚公移山。
3、从愚公之妻和智叟说话的语气来分析,两人对愚公移山的态度有何不同?这两个人说的话对情节的发展分别起怎样的作用呢?
*①愚公之妻的话是关心的语气,她并不反对移山,只是提出要解决“焉置土石”的问题。
②智叟的话带有轻视的(或讥讽的、挖苦的、责备的怀疑的)语气,以阻止愚公移山。
③愚公之妻“献疑”引出了讨论运土的问题。
④智叟“笑而止之”引出了愚公的反驳。
4、下面对课文内容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B)
A、愚公有远大的抱负,从“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以看出,他移山是为了造福千千万万的人和子孙后代。
B、本文采用神话的方式结尾,目的是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伟大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愿望,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愚公年近九十还亲自上山“扣石垦壤”,说明他对移山很有信心,这主要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的正确认识。
D、愚公跟智叟的对比,揭示了故事的寓意。
愚公眼光长远却命名为“愚”,智叟鼠目寸光却命名为“智”,这样不仅加重了对比的色彩,而且具有讽刺效果。
(解析: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
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
”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
5、文中将愚公率领子孙们决心挖山不止的壮举与智叟嘲讽、怀疑的态度形成鲜明对比;并主要运用语言、动作的某些手法来表现情节内容,塑造人物形象。
⒍“智叟”这一人物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对比烘托,以智叟的鼠目寸光来烘托愚公的大智若愚。
【开放性试题】
1、流行歌曲《愚公移山》中这样唱道:“听起来是奇闻,讲起来是笑谈……无路难呀开路更难,所以后来人为你感叹。
”请谈谈你对愚公“开路”精神的理解。
*挖山不止的顽强意志,排除非议的坚定信心。
答全两点得2分;如只答出一点,但能说透彻,也可得2分;有其他理解,言之有理,得1分,言之有理且有新意,得2
分。
2、《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说明了克服困难要下定决心的道理,教育了我们一代又一代人。
今天,站在保护大自然的角度,谈谈你对“愚公”挖山的看法。
*示例:像愚公这样挖山不行。
因为山上的草木植被遭到彻底的破坏后,会导致沙化、生态失衡,会给人类生存带来祸患。
(答案必须是否定的,凡在保护环境、大自然的前提下,从其他方面指出危害或指明做法、提建议均可)
3、在你所熟悉的古代寓言、神话故事中,还有哪些与《愚公移山》的意义相同?请写出故事的名称,不少于两个。
*夸父追日、精卫填海
4、读完这则故事后,有人认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但也有人认为愚公确实很愚,而智叟才是有头脑的人。
对此,你是如何看待的?请写出你的真实想法。
要求观点明确,言之成理。
⒌下面两题请任选一题作答。
①有人认为愚公这种做法不值得提倡,你认为如何呢?请阐述你的观点。
②毛泽东同志曾经用这个故事教育全党,“立下愚公移山志,敢叫日月换新天”,请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我选第题,我的解答:
参考答案:
①可谈愚公坚持不懈的精神;也可就事论事,谈愚公的不知变通。
②只要能团结全国人民大众和我们一起奋斗,就一定能夺取革命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