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下册1.2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上)

合集下载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学期教学计划一、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学生在化学领域获得扎实的基础知识,发展科学思维和实验技能,并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具体目标如下:1. 掌握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2. 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和工业生产中的应用;3. 培养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4. 培养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5. 培养动手能力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内容和安排本学期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1. 化学基本概念和性质- 原子和分子的基本概念- 元素和化合物的特征及分类- 化学变化和化学方程式2. 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元素周期表及元素的周期性- 原子的结构及元素的组成- 化学键及化合物的结构3. 反应和反应速率- 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类型- 活性和稳定性- 反应速率及其影响因素4. 酸碱和盐- 酸碱的性质和定义- 中和反应和酸碱指示剂- 盐的性质和制备5. 电和化学反应- 电流和电解质- 电化学反应和电解- 电池和电解池三、教学方法和手段为了提高学生的研究效果和兴趣,我们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包括:1. 讲解和演示:通过讲解和演示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2. 实验探究: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探究能力,让他们亲自动手进行实验操作和观察现象。

3. 问题解决:通过提出问题和讨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激发他们的探索欲望。

4. 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研究,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提高他们的研究效果。

四、考核方式和评价标准本学期的考核方式将采用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考试、实验报告、作业和平时表现等。

评价标准将综合考虑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实验技能、科学思维和合作能力等方面。

五、教学资源为了辅助教学,我们将提供以下教学资源:1. 教科书和教辅材料:沪科版化学教科书和配套教辅材料。

2. 实验器材和试剂:提供必要的实验器材和试剂供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3. 多媒体教具:使用多媒体教具,如投影仪和实验模拟软件等,辅助讲解和演示。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学研究些什么》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开篇章节,具有开启学生化学学习之旅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启蒙性,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3.能识别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化学现象,但对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还比较模糊,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概念。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学法】:1.观察法:观察实验现象,获取有关信息。

2.归纳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和区别。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化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如镁条燃烧、铁生锈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这些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那么化学到底研究些什么呢?从而引入课题。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定义与特点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化学的基本特点和实验方法1.2 化学变化与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1.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学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化学2.1 空气与氧气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氧气的作用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检验方法2.2 水的性质与净化掌握水的性质和用途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2.3 食物中的营养素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种类掌握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第三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3.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3.2 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例子3.3 燃烧与爆炸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学习爆炸的原理和类型第四章:有机物的奥秘4.1 有机物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4.2 糖类与脂肪学习糖类和脂肪的性质和作用了解糖类和脂肪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4.3 蛋白质的性质与功能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学习蛋白质的功能和食物来源第五章:化学实验技能5.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掌握实验安全注意事项5.2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学习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原理掌握溶液的稀释计算和操作步骤5.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表达学习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第六章:金属与非金属6.1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和主要应用6.2 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掌握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和重要性6.3 合金的性质与分类了解合金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合金的分类和应用领域第七章:酸碱盐与氧化物7.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分类7.2 酸碱反应与中和反应理解酸碱反应的原理和类型掌握中和反应的应用和判断方法7.3 氧化物的性质与分类学习氧化物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氧化物的分类和常见氧化物的性质第八章:化学与能源8.1 化石燃料与能源危机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和作用认识能源危机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8.2 renewable energy and its application 学习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前景8.3 化学电池与电化学了解化学电池的原理和类型学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九章:化学与材料9.1 金属材料与金属冶炼学习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掌握金属冶炼的方法和过程9.2 陶瓷与玻璃材料的性质与制法了解陶瓷和玻璃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陶瓷和玻璃的制法原理和工艺9.3 塑料与合成纤维的性质与用途学习塑料和合成纤维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塑料和合成纤维的用途和环保问题第十章: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0.1 实验设计与方法选择学习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实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10.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学习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图表表达掌握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推理方法10.3 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补充和说明: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学教案第一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学教案第一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化学概念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3、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的现象,初步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验化学探究过程,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观察、比较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感受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知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教学方式:科学探究、交流讨论教学过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 B.镁带燃烧 C.石蜡熔化 D.加热铜丝变黑2.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A.一定会发光和放热B.一定会有颜色变化C.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3.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酒精挥发 B.火药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C.电灯发光、食物腐败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湿衣服晾干。

4.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不同()A.海水蒸发B.冰雪融化C.动植物腐败D.山体滑坡5.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发光 B.放热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蜡烛变短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易被点燃B.木炭能燃烧C.金刚石特别坚硬 D.铁易生锈7.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二、填空题8.下列叙述中画线的部分属于A、B、C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反应条件 B.反应现象 C.结论和反应结果给碳酸氢铵加热( ),试管内壁有液体出现( ),这是生成的水珠( ),闻到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这是氨气( );再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处,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证明还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9. 判断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用序号填空)(1)木材制成桌椅,(2)冰雪融化,(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酒精挥发,(5)铁丝弯曲,(6)食物腐败,(7)水结成冰,(8)钢铁生锈(9)葡萄酿酒,(10)煤油燃烧,(11)人的呼吸,(12)电灯发光。

化学: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ppt

化学:第一章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沪教版九年级上).ppt

化学性质
物理变化 物理性质
再见
灼烧葡萄糖、砂糖、面粉有什么现象? 说明了什么?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物质都是由微粒构成的,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 组成和结构。源自金刚石晶体氯化钠晶体
水分子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和制法
煤、石油的综合利用 中草药的药理和药效的深入研究 由已知原料合成新物质
连线练习 化学变化
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植物的光合作用 石蜡熔化 加热碳酸氢铵 铁在潮湿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观察思考〗
火焰内外颜色相同吗?温度相同吗? 你观察到石蜡由固→液→固→汽的变化吗? 石蜡燃烧后变成了什么?怎样设计实验加以 验证? 〖表达与交流〗 〖结论与解释〗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1、石蜡的“三态”变化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石蜡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是什么变化? 化学变化 ——变化中有新的物质生成 观看动画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金刚石发生了什么变化?具有什么性质?
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 性质。
如: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
物理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表 现出来的性质。
如:色、味、态,“两点”、“两度”,溶解性、挥 发性、导电导热性、延展性等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
化学变化的现象和特征
化学变化的现象
如:放热、发光、变色、生成气体、生成沉淀等
化学变化的特征
有新物质生成
加热试管中的火柴头
化学变化常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
为什么水不能变成油,铁不能变成金?
物质是由100多种元素组成的。有的由一种元素组成 (氧气、铁等),有的由多种元素组成(碳铵等)。 在化学变化中元素种类不会发生变化。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pdf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pdf

3
仰视:最终量取的水多 俯视:最终量取的水少 7.试管的使用法:可用于盛放少量的固体及液体,可用作物质之间反应的容器,也可以进行加热。 8.实验规则和安全与要求
一.需要进行化学实验
1.铜绿化学性质
①铜绿与稀盐酸反应。
现 绿色粉末消失

产生大量气沫 溶液由无色变为蓝色
结论:碱式碳酸铜 + 稀盐酸
Cu2(OH) 2CO3 HCl ②铜绿分解实验
①酒精灯 ②药品取用 标签向手心
液体
瓶口与试管口对接倾斜 缓慢倾倒
最少 1—2ml 不超过试管容积 1
3
固体
粉末:药匙,或纸槽送到试管底部(最少盖住管底)
颗粒:用镊子放管口,缓慢竖起,滑入 3.气体的收集
排水:气体不溶于水,不与水反应 向上排空气法:ρ>ρ 空 而且不与空气反应
排空气法
向下排空气法:ρ<ρ 空 而且不与空气反应
九 年 级 化 学(沪 教 版)
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
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
1. 现象: 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
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
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NH4HCO3

2.结论:碳酸氢铵
NH3 H2O CO2 氨气 +水+二氧化碳
反应物
生成物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
4.稀有气体
氦( He) 氖( Ne) 氩( Ar)
5.物质组成பைடு நூலகம்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氪( Kr)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氙( Xe) 氡( Rn)
1.3 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

沪科版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计划

沪科版九年级上化学教学计划目标本教学计划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并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能力。

通过课堂教学和实验实践,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研究成绩和研究动力。

教学内容本教学计划涵盖了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课程,主要内容如下:1. 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实验室安全知识2.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表3. 化学键和化合物的命名与化学方程式4. 酸碱中和反应和盐的制备5. 氧化还原反应和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对比6. 非金属的物理和化学性质7. 燃烧及其应用8. 聚合物的合成和应用教学方法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本教学计划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讲授:通过课堂讲授,向学生介绍化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帮助他们建立起化学的基础。

2. 实验:通过实验实践,让学生亲自操作,观察化学现象,培养他们的实验技能和科学思维。

3. 讨论: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问题解答,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4. 案例分析:通过实际案例的分析,引导学生将化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他们的问题解决能力和创新思维。

教学评估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研究效果,本教学计划采用多种评估方法,包括:1.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讨论贡献和问题解决能力。

2.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技能、数据分析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3. 小测验:定期进行小测验,检验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4. 期中考试:对学生在半个学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5. 期末考试:对学生在整个学期内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评估。

教学资源本教学计划所需的主要教学资源包括:1. 教科书和教学参考书2. 实验器材和化学试剂3. 多媒体设备和课件时间安排本教学计划的时间安排如下:结束语本教学计划旨在为九年级上学期的化学教学提供一个清晰的指导,并通过多种教学方法和评估手段,帮助学生获得全面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

希望通过本教学计划的实施,学生能够对化学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学习成绩,为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1.2熔化与凝固教案

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1.2熔化与凝固教案

教案:沪科版九年级全册 1.2 熔化与凝固一、教学内容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熔化和凝固的定义,以及它们在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熔化与凝固的过程:讲解熔化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以及凝固过程中温度变化的特点。

3. 熔点与凝固点的概念:让学生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定义,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4. 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讲解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5.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介绍熔化与凝固在生产和生活中的应用,如冰雪融化、金属铸造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和应用,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2. 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交流沟通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熔点和凝固点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2.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晶体和非晶体在熔化和凝固过程中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器材(如冰块、热水、温度计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常见的熔化和凝固现象,如冰雪融化、金属铸造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原理。

2. 知识讲解: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熔化与凝固的概念、特点和应用。

3. 实验演示:进行熔化和凝固的实验,让学生观察并记录实验过程中的温度变化。

4. 例题讲解:运用熔化和凝固的知识,解答相关的例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6.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熔化和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1. 熔化与凝固的概念2. 熔化与凝固的特点3. 熔点与凝固点4. 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与凝固5. 熔化与凝固的应用七、作业设计1. 描述生活中的一种熔化现象,并解释其原理。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沪科版化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课堂教学目标:
- 了解物质的化学元素及其种类和特性;
- 掌握纯净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
- 能够正确使用化学符号表示物质;
- 能够观察和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

教学过程:
1. 导入课程:向学生介绍本单元的研究内容和目标。

2. 研究化学元素:以周期表为基础,介绍常见的化学元素及其特性。

3. 纯净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通过实验和示意图,让学生理解纯净物质和混合物的概念和区别,并举例说明。

4. 化学符号的使用:向学生介绍化学符号的基本规则和表示方法,并进行练。

5. 观察和描述物质的物理性质:通过实验或观察,让学生观察并描述一些常见物质的物理性质,如颜色、形状、硬度等。

板书设计:
物质的结构和性质
1. 化学元素
- 原子的种类和构成
- 常见的化学元素及其特性
2. 纯净物质与混合物的区别
- 纯净物质:由同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由多种物质混合而成
3. 化学符号的使用
- 基本规则
- 表示方法
4. 物质的物理性质
- 颜色、形状、硬度等
课后作业:
- 完成课堂练册上的相关题目;- 阅读相关教材内容,做好预习。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导学案设计(无答案)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一、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新物质生成物理变化 表现:一般是形状、状态改变等实例:汽油挥发、蜡烛受热熔化、电灯发光等特征:有 生成化学变化: 表现: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发光放热等现象实例:光合作用、动植物呼吸、蜡烛燃烧、铁生锈描述物质:色,味,态,两点(熔点、沸点),两度(密度、硬度),六性(挥发性、溶解性、吸附性、导电性、导热性、延展性) 判断:通过感官感知、仪器检测等,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 实例:铜能导电、二氧化碳能溶于水、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的略大等 描述物质:可燃性、助燃性、稳定性、氧化性、还原性、腐蚀性、 毒性、酸碱性、能与其他物质反应等性质判断:是否是通过发生化学变化表现出来的性质实例:铁能生锈、石灰石可与盐酸反应、红磷能燃烧等精选题1.折断铁丝是 变化,这是因为 ;铁丝生锈是 变化,这是因为2.从下列概念中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横线上。

A.物理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性质D.化学性质(1)0℃时水结成冰(2)汽油可以燃烧(3)块状胆矾变成粉末状胆矾(4)酒精易挥发(5)煤气燃烧(6)鸡蛋发臭(7)镁条能在空气中燃烧3.阅读下列短文,运用你所学的知识将符合题意的编号填入题后的横线上。

①氧气在通常情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②氧气不易溶于水;③在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是1.429g/L,比空气重;④将纯氧吹入炼钢炉中,可以提高炉温,用于炼钢;⑤氧气在一定条件下能与铁丝、木炭等物质发生化学反应;⑥氧气具有氧化性。

其中属于物理性质的是 ,属于化学性质的是 ,属于用途的是物质性质二、蜡烛燃烧的探究图1-14实验步骤实验现象(1)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征(如颜色、形状等)(2)点燃蜡烛,观察现象(3)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壁的变化(4)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5)取一小段粗玻璃管,按如图1-14所示方式置于火焰中,观察发生的现象(6)吹灭蜡烛,观察实验现象问:如何证明蜡烛燃烧后产物中有二氧化碳精选题1、点燃一支蜡烛仔细观察:将白瓷板压在火焰上可观察到在燃烧过程中可观察到石蜡先再燃烧,由此可知变化中伴随着变化。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教案 1.2.3 化学研究些什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同步教案 1.2.3 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学过程:【情景创设】复备栏【明确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一只空杯里有物质吗?如果有是什么?2、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空气是单一物质组成的吗?3.你有办法获得空气吗?【新知导学】:阅读第13页完成下面导学1、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空气里的 ,生成了固体,致使瓶内气体减少而压强降低,导致烧杯内的水被吸入广口瓶中,且约占容积的。

2.你有办法证明空杯里有物质吗?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一)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固体红磷燃烧消耗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减小。

打开止水夹后,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填“大于”“等于”“小于”)消耗掉的气体体积。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复备栏3.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实验现象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气管的一端插入水中, 。

在导管口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③把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红磷继续燃烧产生浓厚的 ,放出热量。

④待集气瓶冷却到室温后,把导管插入盛水的烧杯中,打开止水夹水进入集气瓶,其体积约占集气瓶容积的。

4.实验问题思考:(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的气体是;(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5.实验结论:。

6.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红磷燃烧:活动二、拓展视野:阅读P14完成下列问题国科学家和国化学家分别制得了氧气。

国化学家得出了空气是由和组成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空气成分: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测定,说明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空气成分氮气氧气稀有气体二氧化碳其它体积分数提示:在通常情况下,空气中各种成分的比值保持相对稳定,不是固定不变的。

复备栏2.问题讨论,展示提升对“思考与交流”中“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实验讨论:(1)该实验为什么不宜用蜡烛代替红磷?通常对该实验的反应物选择有什么要求?(2)你认为该实验获得成功的关键步骤有哪些?(3)该实验有时测得氧气的体积远小于(或大于)空气体积的1/5,出现误差的原因可能有哪些?偏小的原因:;偏大的原因:。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4张PPT)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4张PPT)

能与….反响、易分解、不稳定、有毒、 可燃性、氧气能助燃、酸性、碱性、 钢铁易生锈……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导 热……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 的属性,而变化那么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表达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 汽油可燃烧
变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 化 时 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 化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记录四个实验的现象
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 化学变化
无 物理变化
有 化学变化
无 物理变化
乳白色、固态、圆柱等形状 石蜡熔化,火焰分三层,外 焰最亮,内焰最暗
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 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还伴随着吸 热、放热、发光等现象。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 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 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 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交流与讨论——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表达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 等过去时
汽油在燃烧 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性质
决定
反映 变化
二氧化碳灭火
酒精作燃料
石墨做铅笔芯
经典例题
知识点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1-2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沪教版九年级)

1-2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沪教版九年级)

⑵石蜡燃烧变成了什么?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 还能看到什么?
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水,在吹灭蜡烛的瞬间, 还能看到有白烟生成。
思考 题
现在大家想一下,蜡烛在燃烧时都发生哪 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
物理变化 举例
化学变化
木条折断、铁矿石的粉碎 木条燃烧、百炼成钢、火药爆 铁制成铁锅、水受热变成水 炸、铁生锈、食物腐败、 蒸气、原子弹爆炸 酿酒、光合作用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定义和 特征 本质区 别 伴随现 象
注意点:1、一切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2、一些现象并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还是看是否有新物生成 3、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轮胎、气球、锅炉爆炸都是物理变
化。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水结成冰 3.食物腐败 5.木条折断 7.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 1
2.纸张燃烧 4.瓷器破碎 6葡萄酿酒 8.潮湿的衣服晾晒后变干
4 5
8
化学变化: 2
3
6
7
为什么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呢?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各种物质பைடு நூலகம்变化中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 点、沸点、凝固点、挥发性、导电性、 吸附性、延展性、溶解性、导热性等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小结: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变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酸碱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等
性质与变化:

第02课 化学研究些什么-九年化学上册基础预学(沪教版)(解析版)

第02课 化学研究些什么-九年化学上册基础预学(沪教版)(解析版)

【暑假零起点】2022-2023学年九年化学上册基础精品课程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2课化学研究些什么【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内容是什么。

2.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并会判断物理变化、化学变化;会判断物理性质、化学性质。

3.掌握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类型。

【重点】1.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2.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会判断物质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蜡烛燃烧实验:(1)观察蜡烛火焰:火焰分三层,外层最明亮,内层最暗,烛芯周围的固态石蜡熔化。

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2)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小烧杯,观察现象:烧杯内壁有水雾,说明燃烧有水生成(3)向上述小烧杯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现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燃烧有二氧化碳生成(4)取一小段粗玻璃管,将一端置于火焰中,观察现象:玻璃管口上端有白烟冒出,火焰中有石蜡蒸气(5)吹灭蜡烛,观察现象:吹灭瞬间,看到一缕白烟,熄灭后,白烟是石蜡蒸气遇冷凝固成的固体小颗粒2.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1)物理变化是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只是形状、状态或体积等改变。

比如:酒精挥发、玻璃破碎,冰融化和水结冰等。

注意:扩散、聚集、膨胀、压缩、挥发、升华、摩擦生热、铁变磁铁、通电升温发光、活性炭吸附等都是物理变化,生石灰在空气中变为粉末,从表面看是发生了形状变化,但实质上变成了熟石灰,生成了新物质,所以不属于物理变化,而是化学变化。

(2)化学变化是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也叫化学反应。

如:酿酒、造醋、光合作用、物质燃烧和金属生锈等。

(3)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它物质生成,在这个过程中常伴随着一些现象,如发光、发热、变色、放出气体和生成沉淀等。

许多事实表明,化学变化还伴随着能量的吸收和释放(4)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联系:两者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过程中,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1 学案

沪教版化学-九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1 学案

一、学习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

4.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学会实验的现象观察、记录和思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5.进一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二、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1.理解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2.能正确描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学习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和物质的性质三、同步导学引入:1.化学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知识点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2.蜡烛燃烧。

3.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4.物理性质与化学性质。

知识点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6.葡萄糖,砂糖,面粉等物质加热。

7.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

知识点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8.煤或石油的利用。

9.1772年法国化学家拉瓦锡通过实验研究空气的成分;1869年门捷列夫发表了元素周期表;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先通过人工方法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是结晶牛胰岛素。

四、基础巩固1.化学研究物质的哪些方面:物质的与;物质的与;物质的与。

2.物理变化:没有的变化。

如:。

物质三态间的变化都是变化。

3.化学变化:有生成的变化。

如。

4.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5.物质的物理性质主要包括:等方面。

6.化学性质:物质在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

7.化学变化通常伴随的现象有、、、、等。

有了这些现象物质(填“一定”或“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填“一定”或“不一定”)产生这些现象。

8.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化学变化有生成。

五、拓展提高1.(2009年·哈尔滨市)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其物理性质的是 ( )2.(2009年·广东肇庆市改) 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火箭点火B.钢铁生锈C.木材燃烧D.玻璃破碎3.(2009年·湖北黄岗) 下列变化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A.冰雪消融B.西瓜榨汁C.石蜡熔化D.白磷自燃4.(2009年·湖北孝感)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文明,考古工作者在发掘一座距今已有三千多年的古城遗址时,发现的下列古代文化遗迹与化学变化有密切关系的是( ) A.在甲骨上刻字B.用泥土筑城墙C.磨制玉石饰品D.铸造青铜器皿5.(2009年·山东烟台)“民以食为天”。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

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4.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伴随发生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学会实验的现象观察、记录和思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质及变化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三.教学方法讲授.交流讨论与演示法四.教具实验药品(葡萄糖.砂糖.面粉).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烧杯...).材料(火柴.抹布...).五.教学过程1.引言: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化学在帮助我们认识及合理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和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一课开始尝试研究化学,我们先从身边的物质开始。

2.过程:(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观察思考]:仔细观察课本第10页彩图,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思想并板书b.、活动与探究:蜡烛的燃烧(板书)[创设情境]:观察蜡烛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师引导、归纳整理:1.刚点燃时的现象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4.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5.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制作图表:实验内容.现象.结论)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火焰边的蜡烛熔化、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蜡烛燃烧变少了,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引导学生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变化:熔化-气化-燃烧c.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矿石粉碎酒精挥发海水晒盐食物腐败碘升华火药爆炸答案:食物腐败与火药爆炸为化学变化,其余的为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的现象: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能根据这些判断某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等,这些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活动探究:萄葡糖、砂糖、面粉的加热(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观察图片:学生讨论生产生活实际中产品的使用,了解物质的用途以及制备的重要作用,交流自己的看法(四).化学史的教学观察图片:了解化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明、发现、成果举例讲解化学研究历史上的史实交流与讨论:化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巩固练习:一.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水结成冰2纸张燃烧3.食物腐败4.瓷器破碎5木条折断6葡萄酿酒7. 光合作用8.潮湿的衣服晾晒后变干答案:1.4.5.8为物理变化,2.3.6.7为化学变化二.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全册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全册教学设计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全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本教学设计适用于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全册,旨在让学生
掌握化学基本理论和实验操作技能,增强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理解
和应用。

教学内容
共分为十个章节:化学的定义与研究对象、物质的组成、元素
周期律、化学键与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固体、液体与气体、溶液、氧化还原反应、酸碱理论、金属与非金属5个模块,涵盖了九年级
化学基础知识和部分进阶内容。

教学策略
课堂教学应以讲授基础理论为主,辅之以实验操作,生动直观
地展现化学现象。

在讲解概念的同时,设置案例和问题,引导学生
自主思考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定期进行课堂
提问和小测验,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掌握不足的问题。

教学评估
1. 学生课堂表现(包括出席情况、听讲情况、课堂发言质量等)。

2. 平时作业、小测验成绩。

3. 实验操作评估。

教学资源
1.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教材。

2. 实验器材和化学品。

3. 多媒体设备和课件。

教学评价
沪科版九年级全一册化学全册教学设计,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知识和实验技能水平,拓展学生对化学的认知范围,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是一份系统完备、实践性强的教学设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
教学目标:
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初步概念。

2、能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初步了解仪器的使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体验化学探究的过程,学会观察、对比、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参与交流与讨论观点。

教学方法:科学探究、交流讨论。

重点与难点:
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概念的形成。

教与学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讨论化学研究的对象。

提问:钢铁是怎样炼成的?钢铁为什么会生锈?焰火为什么如此艳丽?石灰岩洞是怎样形成的等。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
介绍观察的内容:物质原来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如: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火焰边的蜡烛熔化、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蜡烛燃烧变少了,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

引导学生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变化:熔化-气化-燃烧
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

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矿石粉碎酒精挥发海水晒盐食物腐败碘升华火药爆炸
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
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的现象: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能根据这些判断某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等,这些性质是物理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

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活动探究:萄葡糖、砂糖、面粉的加热。

总结:不同的物质中含有相同的成分--元素。

不同的物质结构不同,物质都是由肉眼看不见的极小微粒构成。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学生讨论生产生活实际中产品的使用,了解物质的用途以及制备的重要作用,交流自己的看法。

化学史的教学:了解化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明、发现、成果。

交流与讨论:化学的重要现实意义。

教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