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伦理_经济伦理_社会变迁_韦伯_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_一书的内在逻辑及评析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摘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社会学家韦伯的经典著作之一,探讨了基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
本文从马克思对韦伯的观点入手,分析了新教伦理如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以及韦伯对资本主义的评价。
还讨论了慈善和社会责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以及工作伦理对个人成功的影响。
总结指出通过研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运作机制,以及如何构建更加和谐、稳定的社会关系。
通过对这些议题的探讨,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规律和特点,为社会发展提供更多的启示和借鉴。
【关键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资本主义、慈善、社会责任、工作伦理、成功、研究、社会。
1. 引言1.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简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1904年发表的一部著作,被视为社会学经典之一。
这部书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
韦伯认为,新教的工作伦理和道德观念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他强调了新教徒对工作的勤奋和奋斗精神,以及他们对成功和财富的追求。
韦伯认为,这种工作伦理和成功观念成为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一部分,推动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和繁荣。
本文将深入分析马克斯·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的观点,以及他对资本主义社会的评价,探讨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以及慈善和社会责任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进而探讨工作伦理和成功观念如何塑造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
2. 正文2.1 马克思对韦伯的观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经典著作,其中提出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马克思对韦伯的观点进行了分析和批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剥削阶级的经济制度,是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的产物。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问题在于私有制和生产关系的不平等。
浅评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浅评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斯·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经济学家、历史学家,也是经济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在其名著《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他采用独特的研究视角,从宗教、文化的角度探寻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背后隐藏在文化深处的精神动力问题。
他通过比较东西方国家的不同宗教及其资本主义的现实发展得出结论:新教伦理及其资本主义精神是推动西方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和发展的精神动力,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道德依托和价值呵护。
一、产生背景19世纪后半期至20世纪初期的非理性主义的思潮,使得西欧的理性主义传统遭遇了危机,作为一名新康德主义者,韦伯不但吸收了欧洲理性主义的传统,也体验到了19世纪非理性主义的思潮;同时,在德国的社会生活中,天主教徒与新教徒两种文化、两个社会阶层产生了巨大的矛盾,也成为了促进韦伯研究宗教与经济发展之间复杂关系;另外,韦伯的家庭背景,教育教学背景,也给日后写作提供感性素材。
在该历史背景下,韦伯另辟蹊径,试图通过宗教理性化角度来探寻经济理性化的原因和途径。
二、主要观点新教是指16世纪欧洲宗教改革以来形成的一系列教派的统称,包括路德教,加尔文教、循道宗、浸礼宗等教派,新教伦理指的是这些新教教派所体现出来的伦理精神。
韦伯的新教伦理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重要观点:(一)预定论和天职观预定论是约翰·加尔文在与反对者进行教义辩论时发展出来的,并逐渐演化成加尔文教的基础教义。
预定论的核心理念是人类为上帝而存在。
马丁·路德在将《圣经》翻译成德文时,将calling(神召)一词译为Beruf(职业、天职)。
Calling一词在《圣经》中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种是“神召”、“蒙召”的意思,指的是一种来自神圣的救赎;第二层含义则指涉某种“身份”,特别是指某个人“命定”的或由上帝指定的身份、地位。
不管一个人身份是什么,都应该安于本份,做好自己的工作以显示上帝的荣耀和恩宠。
韦伯新教伦理之于近代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作者: 崔竞争 雷瑞鹏
作者机构: 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武汉430074
出版物刊名: 学理论
页码: 83-84页
年卷期: 2016年 第8期
主题词: 韦伯 宗教伦理 新教伦理 资本主义 资本主义精神
摘要: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以独有的认识视角,理性分析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潜滋生长。
新教伦理赋予经商逐利的伦理根源,为资本逐利本性提供了心理驱动和道德能量;入世禁欲精神及恪守天职的伦理生活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开展,进而成为近代理性资本主义兴起的精神动力。
韦伯宗教伦理观评析
韦伯宗教伦理观评析马克思·韦伯(18641920)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
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诸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一、韦伯的宗教伦理观韦伯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社会之所以发展如此之迅速,很大程度上有赖传统基督教的改革及其所形成的新教伦理的影响。
宗教的改革与制度的形成以及经济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的。
韦伯分析当时社会的分层与宗教的关系。
浏览一下任何多宗教国家的职业统计数据,都会发现一个显而易见的状况,即商界领袖和资本所有者,还有现代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绝大多数都是新教徒。
并且韦伯通过调查发现这种现象不仅存在于宗教差异之中,而且存在于民族差异之中、文化差异之中。
1.天职观和合理化韦伯认为我们不应该在其暂时的外在历史政治境遇之中,而必须从其宗教信仰的永恒的内在特性之中寻求这种差异的主要解释。
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宗教信仰的永恒的内在特性带来了西方资本主义的经济膨胀。
韦伯在书中引用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系列经典话语作为佐证,简述资本主义精神中对于金钱利用方面的借鉴。
谁若丢掉了5先令,那么所丢不只是这个数,而是将它用于交易可能带来的所有收益,当一个人由年轻而变老时,其数目会相当可观。
这是美国人的一种观念,一种精神信仰,违背这一规则会被视为渎职。
个人有增加自己资本的责任,并以此视为目的。
中国、印度等国家存在过资本主义却似乎缺乏这种独特的精神气质。
这是一种基于新教教义的职业观,也是韦伯后来要论证的天职观。
在韦伯看来,宗教改革后的新教,尤其是加尔文教是产生资本主义精神的母体,新教的天职观、合理化是资本主义精神得以实现的动力。
天职观把完成世俗事务尊为上帝所要求的个人道德行为的最高形式。
在尘世中基督教徒的社会活动完全只是为了荣耀上帝。
因此,为社会日常生活服务的职业劳动也具有了这种特征。
论韦伯的新教伦理——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文章编号:1008-4355(2006)03-0124-04·司法实务·收稿日期:2005-11-04作者简介:左秋明(1968-),男,河南桐柏人,重庆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教师,法学硕士。
论韦伯的新教伦理———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左秋明(重庆师范大学成人教育学院,重庆 400047)摘 要:经济的发展需要一种文化伦理的支撑,资本主义的兴起和繁荣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马克斯·韦伯从一种文化伦理的视角论证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生成关系,虽有失偏颇,但对我们有着重要而深刻的启迪意义,为我们提供了富于启迪意义的思路,并开辟了多种研究途径。
关键词:新教伦理;马克斯·韦伯;资本主义精神;文化伦理中图分类号:B 516.3 文献标识码:A一以新教伦理来解释资本主义的起源是资本主义起源问题研究中的单独一派,这一学派的代表人物就是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德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经济学家马克斯·韦伯。
马克斯·韦伯(M a x W e b e r ,1864—1920)生于德国艾尔福特镇,毕业于海德堡大学法律系,后在柏林任法律系讲师,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学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被誉为“西方文明之子”,又被称为“资产阶级的马克思”。
1889年他因经历了一次大的精神崩溃而中断了学术研究。
1904年,他在美国被大都市生活的节奏和喧嚣以及土著人奇特的民主习惯深深吸引并获益匪浅,他以很快的速度完成了关于法和关于新教伦理的论文,从此,他进入了著述的高峰期,有多部理论专著产生。
马克斯·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亦即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韦伯的研究成果集中在它的文化比较系列专著《宗教社会学论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这部系列专著的第一部分,被西方学术界公认为世界名著,它反映了韦伯思想的总趋势。
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
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
这是一本非常晦涩难懂的书,也是一本在各种推介书目中必备的书,我第一次阅读,终于感受到了那种“单个字认识,连起来不知道什么意思”的阅读尴尬。
这里边既存在翻译本自身带来的译者思维方式的问题,也存在读者自身极大知识缺陷的问题,导致了阅读与理解的障碍。
更何况与大师对话,从来也不是那么容易。
作者马克思·韦伯被认为是20世纪“百科全书”式的社会理论家,与马克思、涂尔干组成了社会学的三大奠基人,其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认为是现代组织理论之父,何为思想巨匠,韦伯是名副其实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深刻的剖析了西方社会的深层宗教文化內核,揭露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我们全面认识西方宗教、文化、理性主义精神及其如何作用和影响资本主义的社会根基等的路径指引、文化明灯,经典名著,值得深度。
如果能够融汇贯通,也就能够理解何为资本主义,资本主义为何如此。
实话说,我读完状态懵懵懂懂,既感叹全书思想之深刻,又苦于无言能加以评述。
这是一本学术论文式一样的书,也囊括了很多社会学的方法论,具有较高的阅读门槛。
对于本书,如果你有更深刻的理解,请不吝分享讨论。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Max Weber)于1904年发表的一篇论文,该论文试图解释为什么在文化背景相似的欧洲社会中,资本主义只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
本文将对这篇经典论文进行浅析。
背景马克斯·韦伯认为,资本主义是一种经济制度,而它的产生与发展与文化和社会因素有密切关系。
他在研究这一问题时,关注的是欧洲的历史和文化,特别是针对新教和天主教等不同宗教信仰的影响。
因此,本文可以理解为对欧洲文化背景下资本主义发展的一种解释。
内容韦伯首先解释了资本主义的本质是追求利润的一种经济模式。
然后,他将注意力转移到文化因素上,探讨了新教伦理、天主教伦理以及中国儒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新教伦理韦伯认为,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
在新教信仰中,个体的救赎是直接通过信仰得到的,而不是通过教会仪式。
这种个体主义的信仰,促进了人们对事业的执着和投入,从而推动了工业和商业的发展。
同时,新教强调勤俭节约的美德,这与资本主义的追求利润相吻合。
这些因素导致了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和欧洲一些国家的经济霸权地位。
天主教伦理相比之下,韦伯认为,天主教信仰并未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在天主教信仰中,教会仪式的重要性超过了个体的信仰,这制约了个体的自由发展。
此外,天主教教义强调富人的救赎难度大,这意味着富人很难成为虔诚的信徒。
这些因素都制约了资本主义在天主教文化背景下的发展。
中国儒教伦理韦伯在文章中也提到了中国儒教伦理。
他认为,在儒家文化背景下,农业生产、官僚制度和家族经济模式都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限制。
此外,韦伯认为,儒家文化中的“天命思想”阻碍了经济个人主义的出现,这也成为中国未能发展资本主义的原因之一。
总结《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一篇研究资本主义发展文化因素的经典论文。
韦伯通过比较不同宗教信仰的伦理观,探讨了资本主义为何只在某些国家和地区得到了快速发展的原因。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摘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经典著作,探讨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塑造影响。
本文首先介绍了韦伯的社会学思想,随后详细分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揭示了其深刻的内在联系。
接着探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过程,以及宗教改革对此的影响。
最后讨论了工作伦理与生活哲学在资本主义社会中的作用,强调了其重要性。
总结评价部分对韦伯的观点进行了综合评述,同时展望了现代社会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趋势。
本文通过对韦伯思想进行浅析,希望能够引发读者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深入思考,为当代社会的发展提供启示。
【关键词】韦伯、社会学思想、新教伦理、资本主义、资本主义精神、宗教改革、工作伦理、生活哲学、总结评价、启示与展望1. 引言1.1 导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社会学家韦伯的一部重要著作,探讨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影响以及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过程。
本文将对这部著作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希望能够揭示其中的思想精髓和理论贡献。
在当代社会中,资本主义制度已经成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主导经济模式,而新教伦理在西方文化中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探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对于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价值观念至关重要。
通过对韦伯的社会学思想进行解读和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他对于资本主义起源和发展的观点,以及他对于宗教改革对个体行为和社会结构的影响的见解。
在接下来的我们将深入探讨韦伯的社会学思想、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宗教改革的影响以及工作伦理与生活哲学等内容。
通过对这些主题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韦伯的思想体系,以及他对于资本主义与宗教伦理之间复杂关系的独特见解。
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现代社会的运行机制和社会价值观念,为我们提供了深刻的启示和展望。
在本文的我们将总结评价韦伯的观点,并对其对于当代社会的启示和展望进行探讨。
读书心得——评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读书心得——评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交互中的建构:新教伦理、理性主义和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在其论著的引言中首先便探讨了“到底是哪些环境因素的联合效应,使得西方文明中(并且只有在西方文明中)那些具有普世意义和普世价值观的文化现象存在于一系列的发展进程中”这一问题,而答案便是“西方文化独特的理性主义”。
韦伯依次从西方科学、史学、艺术、政制的特质切入,分别论述了和其他文明相比西方文明在这些领域是何等的具有理性,而最关键的论述在于,韦伯提出于现代化过程中发展起来的资本主义是一种理性力量,不同于大众的一般认知,韦伯认为“一定要彻底抛弃那种认为资本主义本性贪婪的幼稚想法。
资本主义的理性首先表现在它的获利欲求上,资本主义根据现代化的、以货币的形式进行资本核算的系统是具有理性的,尽管这种核算机制在经贸中是普遍存在的,但西方却从其中发展出了资本主义,很重要的因素便在于在现代西方国家形成了独有的“对(形式上的)自由劳动进行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
现代资本主义的理性体现依然主要在于它与各种技术因素的连接,这种联系“从根本上决定了资本主义的现代形态依赖于现代科学的特点”。
那么飞速发展的现代科学技术何以与经济活动如此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根本的还是来自于经济的驱动,而驱动力的来源何在?韦伯给出了自己的两个诠释,其一是法律和行政机关的理性结构——在今天我们或许可以称其为宏观调控机制,韦伯并不否认资本主义发展初期存在的冒险和投机,但理性结构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护资本主义经济活动理性运行的作用。
而另一驱动,则来自于宗教,来自宗教带来的西方特有的理性,而谈及宗教与理性的关系,韦伯提出了“条件理性化”和“部分理性化”的两种定义方式,前者指某种思想精神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是理性的,而在另一种条件下可能看上去不那么理性;后者则指在一定条件下社会生活中可以兼具符合这种理性化条件的理性的部分和不符合的非理性的部分,而对它们进行文化历史角度的差异性分析,就“一定要清楚生活的哪个部分被理性化了”。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创作的一篇重要著作,该书通过对德国新教伦理与现代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进行研究,探讨了宗教与经济之间的互动影响。
接下来本文将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进行解读。
韦伯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所采用的方法论有着重要的意义。
韦伯提出了一种称为"理性-意义"或"理性-权威"的方法,该方法旨在理解社会现象的动态与复杂性。
韦伯指出,对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单纯的经济解释是不够的,需要从宗教信仰、文化价值观念等角度进行综合分析。
韦伯倡导了一种多维度的社会科学方法,即从经济、宗教、文化等多个层面来解构社会现象。
韦伯的方法论也体现在他对"理性化"的思考上。
韦伯认为,现代社会的特点之一就是理性主义的盛行,而这一现象与宗教信仰之间的转变有着密切的关联。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通过比较宗教伦理对个体行为的规范和资本主义经济的运作模式,指出了新教伦理的价值观在某种程度上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一种理性化的理论基础。
韦伯的方法论在这里表现出来,他通过对不同文化与宗教形态的理性性质进行分析,深入挖掘了资本主义精神的深层次动力。
韦伯的方法论也反映在他对历史演进的解读上。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历史发展进行追溯,指出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机制。
他通过梳理宗教信仰、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发展历程,将历史演进视为一种有机的过程。
韦伯的方法论在这里体现为,他强调历史的特殊性,强调不同阶段的社会变迁中,个体与社会、政治与经济、文化与意义之间的内在联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报告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书报告一、引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本书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于1904年出版的经典之作。
该书详尽分析了新教伦理的影响,以及这种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紧密联系。
通过对书籍的全面阅读与理解,我感受到了韦伯对这一话题的深刻洞察和独到见解。
本文将从书中所述的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联以及对这些观点的评判三个方面进行谈论。
二、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在书中,韦伯提出了一种核心观点,即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是由于新教宗教改革的影响。
他认为,新教的信仰以个人奋斗、个体自由和工作精神为核心,与天主教的传统价值观念有着明显的差异。
在新教徒的信仰中,个体努力追求经济独立和成功是一种神圣的责任。
韦伯进一步指出,新教徒信任个人工作是对上帝的奉献,通过工作来实现个人的心里救赎。
这种与上帝的紧密干系使得新教徒拥有一种追求成功、追求财宝的强大动力,从而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兴起。
三、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的关联韦伯进一步探讨了新教教义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紧密关联。
起首,他认为新教徒的信仰导致了对世俗事物的现实态度。
新教徒信任个体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这与天主教的命运观念有所不同。
他们追求经济独立和成功,并将财宝视为上帝的祝愿。
其次,韦伯指出,新教教义强调职业的道德化和精神化。
新教徒信任通过创设财宝、良好的职业道德和勤劳工作来获得上帝的欢心。
他们将工作视为一种修行,认为只有通过充盈活力的工作才能实现心里的救赎感。
最后,韦伯还谈论了“世俗化”的观点。
他认为,新教教义对金钱和财宝并没有美化的倾向。
相反,通过力图获得世俗成功来证明个人的救援,新教徒对金钱的追求呈现出一种高度的理性态度。
这种对金钱的理性追求为资本主义的兴起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四、对韦伯观点的评判韦伯的观点在当时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争议。
他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联做出了深度的分析,为后来的探究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重要著作之一,该书探讨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
在该著作中,韦伯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联性进行剖析,提出了一种新的研究方法论,成为其学术贡献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将围绕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进行解读,探讨其思想渊源、方法论基础以及对当代社会的启示。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思想渊源马克思·韦伯是20世纪最重要的社会学家和社会科学家之一,他对资本主义精神的研究成果对社会学、经济学等学科产生了深远影响。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学术探索的一部分,其主要目的是探讨宗教对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影响。
韦伯关注的是新教徒的伦理规范如何影响了现代的经济生活和市场行为。
他认为,新教徒的伦理理念强调个人工作的道德意义和责任感,以及对财富的节制和合理使用,这些伦理理念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形成提供了一种“精神氛围”。
在此基础上,韦伯分析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过程以及其与宗教伦理的关联,提出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概念。
二、韦伯方法论的基础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提出了一种研究社会现象的全面分析方法。
他强调了理性和价值判断的必要性,并在研究方法方面提出了“理想类型”的概念。
韦伯的理想类型是一种研究方法,用来描述和解释社会现象的基本特征。
通过构建理想类型,他可以捕捉到社会现象的本质特征,并进行深入的分析。
这种方法使得研究者能够更清晰地理解社会现象的发展和变化,并提出相应的理论解释。
韦伯还强调了价值判断在社会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性。
他认为,社会科学研究不应该仅仅是客观描述社会现象,而应该包括对这些现象的价值判断,并对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这种方法论上的创新为社会科学研究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
三、对当代社会的启示韦伯对宗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联分析,使我们对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试析韦伯的“理性化”逻辑及其局限性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试析韦伯的“理性化”逻辑及其局限性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深入剖析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的“理性化”逻辑,并探讨其局限性。
韦伯在该书中提出了著名的“韦伯命题”,即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兴起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他通过详尽的历史研究和深入的逻辑分析,展示了新教伦理中的禁欲主义、职业伦理和天职观念如何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然而,尽管韦伯的理论在学术界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但其“理性化”逻辑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本文将对韦伯的理论进行系统的梳理和评价,以期更深入地理解资本主义的起源和发展,同时也为未来的研究提供新的视角和启示。
二、韦伯的“理性化”逻辑马克斯·韦伯的“理性化”逻辑构成了他社会学理论的核心。
他认为,理性化过程包含两个层面:文化-世界观的理性化和社会-制度的理性化。
这两种理性化逻辑相互交织,共同塑造了现代社会的复杂面貌。
文化-世界观的理性化主要关注的是主观理性与客观理性、总体理性与片面理性之间的矛盾。
在这一层面上,理性不再是单一的、普遍的概念,而是多元的、相对化的。
随着科学的发展和教育的普及,人们开始追求更为客观、全面的理性,但同时也不可避免地陷入了主观和片面的困境。
这种困境在现代社会尤为明显,表现为人们对不同价值观、世界观的冲突和分歧。
社会-制度的理性化则体现在形式理性与实质理性、目的理性与价值理性之间的矛盾。
在韦伯看来,现代社会中的制度、组织和技术都越来越趋于形式理性化,即追求效率、精确和可计算性。
但这种形式理性化往往忽视了实质理性,即制度的目的和价值。
这种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中尤为突出,表现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既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引发了诸多社会问题,如道德沦丧、人的异化等。
韦伯的“理性化”逻辑为我们理解现代社会的复杂性提供了重要的视角。
然而,这一逻辑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一方面,韦伯过于强调了理性化的负面后果,忽视了理性化所带来的积极成果。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浅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摘要】《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韦伯的经典著作,探讨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影响。
在本文中,我们将先介绍该书的简要内容,然后从马克思对韦伯的评价入手,分析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影响以及实证研究和批评。
接着,我们将深入探讨韦伯对资本主义的理解,并对比马克思主义和韦伯理论之间的差异。
我们将总结讨论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复杂的关系,为读者带来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关键词】《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卡尔·马克思、韦伯、资本主义、新教伦理、影响、实证研究、批评、理解、对比、探讨。
1. 引言1.1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简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由德国社会学家韦伯于1905年发表的一部著作,被认为是社会学和经济学领域的经典之作。
在这本书中,韦伯提出了新教徒工作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影响,并探讨了新教徒信仰精神与现代资本主义的关系。
这一理论引起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被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重要补充和批判。
韦伯在书中详细分析了新教徒的信仰和工作伦理,认为他们的努力、勤奋和奉献精神直接导致了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兴起。
他指出,新教伦理强调个人责任、勤劳和节制,这些价值观促使新教徒在工作中追求成功和利润。
2. 正文2.1 卡尔·马克思对韦伯的评价卡尔·马克思对韦伯的评价可以从多个角度来探讨。
马克思对韦伯提出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之间的关系存在一定的批评。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的形成和发展是由于生产力的提升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而不是因为某种宗教或伦理。
他认为,资本主义制度是建立在剥削和阶级对立的基础上,而不是由某种宗教精神所推动的。
马克思也对韦伯的宗教对经济发展的作用提出了质疑。
马克思认为,宗教是一种意识形态,是反映社会现实的一种超结构,而不是决定社会经济结构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是由经济基础决定的,而不是由宗教精神所主导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读后感
读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马克思·韦伯是当代西方有影响的社会科学家之一,也是现代文化比较研究的先驱人物。
他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在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关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就是这部系列之著的第一部分。
韦伯在书中力图论证:西方民族在经过宗教改革以后所形成的新教,对于近代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大的作用。
该书正文前的导论是韦伯为他整个系列研究所写的。
在导论总韦伯以抽丝剥茧,层层推进的方式把宗教从多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的因素独立出来,并且通过历史呈现与比较方式彰显了其在近代资本主义中的重要作用。
在导论的开头,韦伯指出“唯有在西方,科学才处于这样一个发展阶段,人们今日一致公认它是合法有效的。
经验的知识、对宇宙及生命问题的沉思以及高深莫测的那类哲学与神学的洞见都不在科学的范围之内”。
“资本主义的独特的近代西方形态一直受到各种技术可能性的发展的强烈影响。
其理智性今天从根本性依赖于最为重要的技术因素的可靠性”。
这两段话我们可以看出韦伯肯定了科学与技术在近代西方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接下来,韦伯又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展开了深刻的论述。
他认为,对财富的贪欲根本就不是等同于资本主义,更不是资本主义精神倒不如说资本主义更多的是对这种非理性欲望的一种抑制或至少是一种理性的缓解。
韦伯之所以得到这样结论是因为他以历史的眼光看待了所有对财富的追求与占有。
显然,士兵贩夫走卒,农民,妓女等等所有的这些人都有着对财富的渴望。
但在韦伯看来这些人又占有财富的手段都是非理性的,只有“自由劳动之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方式才是一种理性获取财富的方式”。
除了理性的资本主义组织方式外,韦伯还认为近代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还有赖于他理性的行政机关与法律。
因为近代的理性资本主义不仅仅需要生产技术手段,而且需要一个理性的法律制度和按形式的规章办事的行政机关。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和思想研究
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论和思想研究一、本文概述1、简述马克斯·韦伯及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背景与影响。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是德国社会学家、经济学家、政治学家和历史学家,被誉为现代社会学的奠基人之一。
他生活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的欧洲,那是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都经历巨大变革的时代。
资本主义的崛起、工业革命的推进以及宗教信仰的多样化都对韦伯的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这样的背景下,韦伯撰写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这部经典之作。
该书首次出版于1904-1905年,是韦伯对西方社会现代化进程中的宗教、伦理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进行深入研究的成果。
韦伯认为,新教伦理,特别是加尔文宗的预定论和禁欲主义,对资本主义精神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强调了个人在职业生活中的责任感、勤奋和节俭等品质,这些品质在新教伦理中被视为是神圣的。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经问世,便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
该书不仅深化了人们对宗教、伦理与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解,也为后来的社会学、经济学和历史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
韦伯的这部作品对后来的学术研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现代社会学和经济学的经典之作。
在今天,当我们面对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环境时,韦伯的思想仍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他提醒我们,在追求物质繁荣的不应忽视伦理、道德和宗教的重要性。
他也警示我们,过度的物质追求可能会导致精神的空虚和社会的失衡。
因此,韦伯的思想不仅是对历史的研究,更是对现实社会的深刻反思和指引。
2、阐述本文研究的目的与意义,分析韦伯在该领域的重要地位。
本文旨在深入探究马克斯·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中的方法论及其思想内涵。
通过对韦伯的这部经典著作进行细致解读,我们希望能够更全面地理解他如何运用独特的社会科学方法来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内在联系。
这不仅有助于我们深化对韦伯个人学术贡献的认识,还能为现代社会科学的研究提供宝贵的启示。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的著名论著之一,它探讨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发展之间的关系。
韦伯方法论则是韦伯提出的一种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其核心是理解社会中不同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主要关注了新教伦理对于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的影响。
他认为,新教伦理的一些核心价值观,如信仰、勤奋和节制等,与资本主义的精神相契合。
新教伦理强调个人对神性的责任和个人的努力,为个人获取财富创造了道德上的合理性。
而这种理念的传承与发展,促使了资本主义的诞生和发展。
韦伯方法论则提供了解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方法和途径。
根据韦伯的方法论,社会现象应该通过抽象理念和逻辑推理来进行解释和理解。
他认为,社会行动包含有目的和意义,必须通过“理解”这一过程来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韦伯强调研究者对社会现象进行“理解式解释”的重要性。
将韦伯的方法论应用到《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解读中,我们可以通过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进行“理解式解释”,揭示它们之间更为深层次的联系和互动。
通过细致地分析韦伯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的描述和解释,我们可以深入理解他关于这种关系的论证和见解。
韦伯的方法论也指导着我们在研究中注重历史和文化背景的考察。
他强调了社会现象的历史性和文化根源,认为社会行为和观念受到历史和文化环境的塑造。
我们可以利用韦伯的方法论,通过对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下的演变和转化进行研究,从而更好地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
韦伯方法论还强调了社会现象的多维性和多因素性。
他认识到,社会现象是由众多因素相互作用所产生的结果,这也适用于解释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的关系。
通过采用韦伯的方法论,我们可以综合考虑不同因素对于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如宗教、经济、文化等因素。
通过解读和解释这些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我们可以更全面地理解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方法论的关联解读《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德国社会学家韦伯的著作之一,这本著作提出了一个观点,即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韦伯的方法论也被运用到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关系的解读中。
韦伯的方法论是一种叫做“理性化”方法的研究方法。
这种方法强调通过科学研究的方式来解释社会现象,因此韦伯通过对历史和文化的考察,运用这种方法来分析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的关系。
在《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韦伯详细地阐述了新教伦理如何对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
他认为,新教的宗教伦理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进而对社会经济制度的形成和演变产生了影响。
韦伯指出,新教伦理强调个体的责任和努力,以及通过严谨的工作和勤奋来体现对上帝的服从和信仰。
这种伦理观念促使了信徒们追求成功、追求财富、追求个人事业的发展。
他们相信通过奋斗和努力,可在世俗世界中实现对上帝的恩赐。
通过对新教徒的信仰观念的考察,韦伯认为这种信仰意识形态为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一种合理化的依据。
他强调这种伦理观念使得新教徒在获得财富、积累资本时不再感到罪恶和负罪感,而相反地视之为上帝的眷顾和祝福。
韦伯认为新教伦理为个体利益的追求和对财富的追逐提供了一种理性的解释。
这种理性化的解释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
具体来说,个体锐意进取,通过艰苦的努力追求物质财富,在追求自由和个人利益的过程中,逐渐形成了现代资本主义制度。
韦伯的方法论使得他的解读更加客观、科学,而非仅仅基于个人的主观经验和偏见。
通过考察历史和文化的背景,韦伯成功地剖析了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并给出了合理且有力的解释。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与韦伯的方法论密不可分。
韦伯的方法论为他提供了一种将经济现象与宗教信仰相联系的方式,他通过深入研究新教伦理的信仰观念和实践行为,成功地解读了新教伦理对资本主义发展的深远影响。
读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
读马克思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09社会李岩 20093120911.对旧思想体系的挑战与整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是马克斯·韦伯一系列宗教—经济论文集的开山之作。
《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发表于1904 至1905 年,正是资本主义如日中天的成熟发展阶段,整个世界(尤其是西欧)都沉醉在资本主义的辉煌中。
许多思想家都试图探寻资本主义(这里指的是欧美的资本主义模式)成功的原因。
而韦伯则独树一帜地从宗教的角度,第一次系统论证了文化与经济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具有重大的思想价值。
以往人们把资本主义的兴起主要归因于以下两种解释:第一,经济发展:把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行为和经济活动方式,因而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论述资本主义的产生。
第二,历史进化论(马克思的解释):科技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因素。
以上这两种解释都是从社会经济、政治、科技等宏观社会环境的变迁解释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的。
而韦伯则认为资本主义不仅仅是一种经济活动方式,更具有其内在的精神特性,而这种精神特性是欧美所特有的。
韦伯在《新教伦理》的前言中指出,资本主义是自古即有而且极为普遍的现象,但是,只有西方世界赋予了资本主义以理性的意义,从而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巨大发展。
西方独特的资本主义的产生,不仅源于经济与技术、政治与法律的因素,更重要的是西方独特的理性主义精神。
然而,这一点常常被忽略。
这种理性主义的精神特质,用韦伯的话来说,就是“特定的讲求方法的理性的一种生活样式”。
韦伯认为,西方的理性主义是由基督教新教的禁欲精神所孕生出来的,尤其是加尔文教的“上帝预选说”和“天职观”。
“上帝预选说”摈弃了天定受永死,而且教徒的这种状态是无法改变的。
为了确定自己得到救赎,个人必须孜孜不倦地劳动,在现世“增加神的荣耀”(亦即“天职观”)。
这种天职观,要求个人将此世的生涯完全理性化。
而这种理性化,塑造了早期资本家的禁欲性格。
这种禁欲的性格,为资本主义的早期发展带来了勤俭、节制、孜孜不倦的市民阶级的企业家,以及即使工资低廉仍冷静、有良心、工作能力特强、坚信劳动乃为神所喜的人生目的的劳动者。
宗教伦理·经济伦理·社会变迁——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在逻辑及评析
收稿日期:2006-04-26作者简介:耿喜梅(1975-),女,河北大名人,中央财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政治、政治哲学。
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于1904-1905年以论文的形式分两次发表。
这本书是他卷帙浩繁的“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大型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在书中,韦伯从宗教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在西方而不会在东方,“为什么资本主义利益没有在印度、在中国做出同样的事情呢?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在印度、在中国也走上西方现今所特有的这条理性化道路呢?”[1]15通过研究分析,最终找到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即:资本主义精神。
本文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内在逻辑的梳理,指出这种内在逻辑的局限性,并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评析。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在逻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由导论和上下两篇组成。
该书的导论也是韦伯为《宗教社会学论集》整个系列研究所写的。
在导论中,韦伯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他的研究目的和基本着眼点。
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Ethos)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不过,他也反复强调他所做的这个比较研究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观察的结果,这种角度决不是惟一的。
在此书上篇,即问题篇中,韦伯探讨了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职业”观念,并且把深入分析路德的“职业”概念作为此书的研究任务。
从路德的“职业”概念中引出了“天职”一词,即上帝安排的任务[1]58,从而建立了整个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
在此书的下篇,韦伯探讨了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通过分析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得出包含“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1]141的资本主义精神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2006-04-26作者简介:耿喜梅(1975-),女,河北大名人,中央财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教师,博士,研究方向:国际政治、政治哲学。
马克斯・韦伯(MaxWeber)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于1904-1905年以论文的形式分两次发表。
这本书是他卷帙浩繁的“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大型研究的第一部著作。
在书中,韦伯从宗教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为什么现代资本主义发生在西方而不会在东方,“为什么资本主义利益没有在印度、在中国做出同样的事情呢?为什么科学的、艺术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发展没有在印度、在中国也走上西方现今所特有的这条理性化道路呢?”[1]15通过研究分析,最终找到回答这一问题的答案,即:资本主义精神。
本文通过对《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内在逻辑的梳理,指出这种内在逻辑的局限性,并从马克思唯物史观的角度出发对其进行评析。
一、《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在逻辑《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由导论和上下两篇组成。
该书的导论也是韦伯为《宗教社会学论集》整个系列研究所写的。
在导论中,韦伯简明扼要地说明了他的研究目的和基本着眼点。
韦伯一生致力于考察“世界诸宗教的经济伦理观”,亦即试图从比较的角度去探讨世界各主要民族的精神文化气质(Ethos)与该民族的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不过,他也反复强调他所做的这个比较研究只是从一个特定的角度去观察的结果,这种角度决不是惟一的。
在此书上篇,即问题篇中,韦伯探讨了宗教派别和社会分层、资本主义精神、路德的“职业”观念,并且把深入分析路德的“职业”概念作为此书的研究任务。
从路德的“职业”概念中引出了“天职”一词,即上帝安排的任务[1]58,从而建立了整个理论分析的逻辑起点。
在此书的下篇,韦伯探讨了禁欲主义新教诸分支的实践伦理观,通过分析禁欲主义与资本主义精神的关系,得出包含“以职业概念为基础的理性行为这一要素”[1]141的资本主义精神正是从基督教禁欲主义中产生出来的。
韦伯也明确指出“这就是本文力图论证的观点”[1]141,从而使资本主义精神成为此书得出的逻辑终点。
韦伯认为正是资本主义精神推动了现代资本主义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社会的变迁。
在理清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论证的逻辑起点和终点后,接下来最关键的是看韦伯如何进行论证,通过什么环节把起点和终点联结起来。
韦伯以“天职观”为逻辑起点,具体讲是指“上帝应许的惟一的生活方式,不是要人们以苦修的禁欲主义超越世俗道德,而是要人完成个人在现世里所处地位赋予他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他的天职”[1]59。
“天职观”的价值理想引发出的清教徒勤勉于世俗职业的入世禁欲主义行动,使劳动成为他们在“上帝面前增加荣耀”的资本。
宗教伦理・经济伦理・社会变迁———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的内在逻辑及评析耿喜梅1,严翠玲2,柴淑芹3(1.中央财经大学政治与社会学学院,北京100081;2.中共河北省委党校,石家庄050061;3.河北师范大学法政学院,石家庄050091)摘要:韦伯的《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从宗教伦理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现代资本主义为什么发生在西方而不是东方的原因。
韦伯认为产生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资本主义精神。
他在论证过程中过分强调了精神的作用,忽视了物质的作用。
马克思唯物史观既注重精神因素的作用,又重视精神背后物质因素的力量,对现代资本主义的起源进行了全面分析。
当然,尽管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一书存在局限,但它对我国当前的经济建设还是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的。
关键词:宗教伦理;经济伦理;资本主义精神;社会变迁中图分类号:B82;C9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1972(2006)05-0056-04第8卷第5期石家庄学院学报Vol.8,No.52006年9月JournalofShijiazhuangUniversitySep.2006“天职观”是韦伯新教伦理的一个核心概念,在韦伯眼中的宗教是“祛魅”,即宗教经过了一个从非理性化向理性化进化的过程,理性化的宗教摆脱了各种神秘的巫术力量,一切可以通过计算、可为人控制的因素的作用。
韦伯认为这种宗教摆脱巫术的程度和宗教伦理与世俗伦理相结合从内部对人们的行动发挥强大的影响。
在新教伦理转化为资本主义精神的过程中,“理性化”过程是一个必不可少的中间环节。
韦伯认为宗教的理性化过程标志着宗教摆脱巫术的程度。
“理性化”要求目的与手段之间的一种合理而一致的选择,即人们强调经由理性的计算来自由地选择适当的手段实现其目的。
它包括个人观念的理性化、经济组织的理性化、国家管理的理性化。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韦伯把宗教的理性化和理智化的程度视为社会行动和社会组织的理性标志。
宗教的理性进化标志从根本上制约着人的行为方式和社会组织的发展。
韦伯认为这种理性化只存在于西方,而在中国、印度等东方国家虽然有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政治思想和文化艺术等等,只是停留于经验和直觉的基础上,没有达到所谓的“理性化”阶段,所以资本主义精神只产生于西方而没有在东方产生。
韦伯认为“理性化”是西方资本主义产生的重要根源。
他认为“经济理性主义的发展部分地依赖理性的技术和理性的法律”,但他也强调“采取某些类型的实际的理性行为却要取决于人的能力和气质。
如果这些理性行为的类型受到精神障碍的妨害,那么,理性的经济行为的发展势必会遭到严重的、内在的阻滞”[1]15。
韦伯在《世界宗教的经济伦理》导论中也明确指出,“不是思想,而是利益(物质的和思想的)直接支配人的行动。
但是,观念创造出的‘世界图像’,时常像扳道夫一样决定着由利益驱动的行为的发展方向”[2]。
在这一点上充分暴露了韦伯走的是一条观念唯心主义道路。
韦伯阐述了信仰和价值决定社会存在的错误命题,将新教伦理看作导致资本主义精神,进而决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首要因素。
这与马克思关于社会发展的道路迥然不同。
二、《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内在逻辑的局限性韦伯通过宗教研究社会,他从特定的宗教角度探讨宗教怎样通过伦理决定人们的社会行动,并影响到整个社会的变迁过程。
他在精神因素和物质因素相互作用的层面上,考察了在特定的时刻和情境下宗教观念是怎样通过经济伦理而成为社会变迁的决定力量的。
他从社会学的角度研究社会现象和社会变迁,给我们提供了一个解读社会变迁的视角。
毫无疑问,这种探讨非常有意义。
在韦伯看来,所谓资本主义精神,就是不断追求财富的精神,由此衍生出时间信誉观念、效率节俭观念、平等竞争观念、诚实谨慎观念以及计划收支观念等。
资本主义精神本质上是一种艰苦劳动和积极进取的理性精神。
同时,韦伯认为这种精神是西欧理性主义发展的结果,“资本主义的产生与新教伦理有着一种内在的亲和关系”[3]3。
所以宗教与经济领域在一段时间内便因为“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的亲和性而取得了和谐。
在“新教伦理”和“资本主义精神”之间暗含着经济伦理的环节,也就是说由于宗教的理性化使得新教伦理中的某些特质在一定意义上与经济伦理相吻合。
清教徒在自己的工作中十分努力,积累下财富,他们那种苦行主义教规不许把这些财富用于消费,同时又不许他们把自己的财富白白放在哪里不派用场。
结果,他们便克制肉体欲望,用于投资,产生一种新的经济秩序。
对清教徒而言,追求财富和有待成功的欲望与节制禁欲的伦理奇妙地结合在社会个体身上,形成了推动其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因,并在总体上成为资本主义经济持续发展的内在动因。
天职观念使得教徒能通过以世俗职业上的物质成就来确定上帝的恩宠,反宿命论的教义从一种听天由命和消极等待转变为一种积极活跃而繁忙的世俗创造活动。
新教徒认为“在现代经济制度下能挣钱,只要挣得合法,就是长于、精于某种天职的结果和表现”[1]38,“如果财富是从事一项职业而获得的劳动果实,那么财富的获得便又是上帝祝福的标志了”[1]135。
“新教徒特别善于发扬经济理性主义的倾向”[1]26,“在一项世俗的职业中殚精竭力,持之不懈,有条不紊地劳动,这样一种宗教观念作为禁欲主义的最高手段,也作为重生与真诚信念的最可靠、最显著的证明,对于我们在此业已称为资本主义精神的那种生活态度的扩张肯定发挥过巨大无比的杠杆作用”[1]135。
的确,“资本主义精神”对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但是韦伯在寻找它产生的根源上是片面的。
虽然,韦伯认为“资本主义精神的产生仅仅是宗教改革的某些作用的结果,或甚至认为资本主义作为一种经济制度是宗教改革的造物”[1]67是一种愚蠢的教条主义论点,但是,他还是坚持认为“如果旧第5期耿喜梅,严翠玲,柴淑芹:宗教伦理・经济伦理・社会变迁57日的新教精神和资本主义文化之间有什么内在联系的话,我们无论如何也不应在所谓多少带点唯物主义色彩或至少反禁欲色彩的声色享乐中寻找,而应在其纯粹的宗教品性中寻找”[1]30。
在资本主义扩张动力上,韦伯认为,“近代资本主义扩张的动力首先并不是用于资本主义活动的资本额的来源问题,更重要的是资本主义精神的发展问题。
不管在什么地方,只要资本主义精神出现并表现出来,它就会创造出自己的资本和货币供给来作为达到自身目的的手段,相反的情况则是违背事实的”[1]49。
在这里,韦伯又过分夸大了资本主义精神的作用。
在韦伯的整个分析中,暗含着一个黑格尔式的命题,即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顶峰,还存在着继续发展的可能性。
如果资本主义是最合理、最完善的社会形态,那么,就否定了人类社会历史的质变。
韦伯实际上是持这种观点的。
相反,如果资本主义存在着质变的可能性,那么它并不是最合理的,它还需要发展到下一个韦伯并不愿意承认的社会形态———社会主义。
在此,韦伯又陷入模棱两可和自相矛盾之中。
三、从马克思的唯物史观看《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在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中,他也力求把握社会发展的逻辑这一环节。
马克思把经济要素看作社会历史发展的最基本的、有决定性的因素,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因。
这一点在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尤其是他早期建立唯物史观的著作如《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神圣家族》、《德意志意识形态》等中可以明确地看出来,马克思是从批判宗教、国家和法着手,逐步深入到探讨其物质根源,发现了物质资料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创立唯物史观的。
他的基本结论是:社会的经济生活决定着社会的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着上层建筑,社会存在(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意识。
马克思主义注重“物”的因素在历史发展中的决定性作用。
同时,马克思也强调了作为主体的人对社会发展的至关重要性。
马克思主义作为一门强调实践的社会科学,也立足于人本身来理解历史和社会。
社会发展的历史就是有意识的人的活动发展的历史。
在社会发展中人本身不应被忽视,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从来就是重视“人”的作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