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史考试题第二套doc

合集下载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 (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自考试题 (2)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试题课程代码:00001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马克思主义哲学批判地继承的费尔巴哈哲学的“基本内核”是()A.辩证法思想B.唯物主义思想C.可知论思想D.决定论思想2.在哲学基本问题上,唯心主义的主要错误是()A.认为世界是不可认识的B.主张物质和意识都是世界的本原C.否认物质对意识的决定作用D.抹煞意识对物质的能动作用3.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最显著特点在于它具有()A.社会性B.历史性C.系统性D.实践性4.辩证唯物主义所说的静止,是指运动的()A.必要准备B.外在表现C.一种特殊状态D.一种必然结果5.“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这句话强调的是时间的()A.客观性B.无限性C.方向性D.一维性6.任何意识都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A.主观反映B.歪曲反映C.虚幻反映D.正确反映7.在世界的统一性问题上,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共同之处在于二者都认为()A.世界万物有一个共同的本原B.世界万物的本原是主观精神C.世界万物的本原是物质D.世界万物的本原是客观精神8.“天不变,道亦不变”。

这是一种()A.主观唯心主义观点B.朴素辩证法观点C.相对主义观点D.形而上学观点9.矛盾具有两个基本属性,其中一个是斗争性,另一个是()A.同一性B.普遍性第 1 页10.在唯物辩证法的科学体系中,揭示事物发展动力和源泉的规律是()A.质量互变规律B.对立统一规律C.否定之否定规律D.本质决定现象规律11.下列选项中,体现量变引起质变哲学道理的是()A.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B.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C.千里之堤,溃于蚁穴D.月晕而风,础润而雨12.下列选项中,属于内容与形式关系的是()A.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B.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C.实践与理论的关系D.国体与政体的关系13.下列命题中,正确阐述了实践含义的是()A.实践是个人的日常生活活动B.实践是主观创造客观的活动C.实践是主体改造客体的活动D.实践是主体应付环境的活动14.概念、判断、推理是()A.社会心理的三种形式B.社会意识形态的三种形式C.感性认识的三种形式D.理性认识的三种形式15.下列选项中,属于感性认识不同于理性认识的特点的是()A.形象性B.间接性C.全面性D.主观性16.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A.真理既具有绝对性,又具有相对性B.真理既是正确的,又包含错误因素C.真理既具有统一性,又具有多样性D.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17.人口因素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表现为,它可以()A.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B.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C.决定社会进步的程度D.制约和影响社会发展18.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A.主体与客体的统一B.自然与社会的统一C.生产与消费的统一D.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统一19.生产关系概念反映的是()A.人们在物质生产中的经济关系B.人们与自然界之间的关系C.人们之间的领导与被领导关系D.人们之间的压迫与被压迫关系20.下列各项属于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表现的是()A.阶级性B.继承性第 2 页21.马克思主义认为,国家的本质是()A.维护社会安定的机关B.保卫国家领土主权的机关C.阶级压迫的机关D.管理社会各项事业的机关22.在经济社会形态的范围内,有两种基本的划分方法,它们是()A.农业社会和工业社会划分法B.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划分法C.进步社会和落后社会划分法D.五种社会形态和三种社会形态划分法23.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这对矛盾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性质B.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的变革要求C.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D.上层建筑各部分随着经济基础的变更立即发生变化24.阶级斗争根源于不同阶级之间()A.政治态度上的根本对立B.物质利益上的根本对立C.意识形态上的根本对立D.社会分工中的不同角色25.社会革命的根本问题是()A.争取民主自由问题B.争取人类解放问题C.争取公平正义问题D.夺取国家政权问题26.从本质上看,科学是()A.知识的理论体系B.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反映C.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形式D.一切知识的总汇27.要正确认识杰出人物的历史作用,就必须坚持历史主义的观点,这是因为()A.杰出人物总是一定阶级的代表B.杰出人物的出现是必然性和偶然性的统一C.杰出人物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D.杰出人物既有功绩又有错误28.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标准是()A.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B.社会政治制度的性质C.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D.精神文明的发展水平29.从总趋势上看,人类历史发展是()A.周而复始的循环过程B.前进的、上升的、由低级到高级的过程C.有时前进、有时倒退的过程第 3 页D.有时进步、有时落后的过程30.资产阶级人性论最根本的缺陷是()A.从现实的人出发B.从抽象的人出发C.从经济的人出发D.从政治的人出发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及答案7套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发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原因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 D.引起一定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 D.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发展真理的过程6.区分社会的根据主要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 D.建立在一定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 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一定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 D.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认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 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所以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 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基本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 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 B.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C.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根本矛盾和非根本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定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 D.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23.我国现阶段社会的主要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关系C.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种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根据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双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保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创造作用总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根本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D.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 B.基本适合C.基本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肯定是A.内在地包含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肯定B.不包含对个人作用的肯定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肯定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下列哪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定,不多不少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 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比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 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 D,人类独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 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 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卷

武汉大学“西方哲学史”试卷

武汉大学1997—1998年第一学期“西方哲学史”试卷(全校公选课)一、填空(每空1分,共40分):1.西方的“哲学之父”是(),他以为水是万物的本原;在西方哲学史上最先提出思维与存在的同一性的哲学家是()。

2.赫拉克利特把万物运动所遵循的规律叫做();古希腊智者普罗塔哥拉提出的闻名命题是();而第一个提出“美德即知识”的哲学家是()。

3.古代原子论和理念论的代表别离是()和()。

4.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是亚里士多德,他在说明实体是如何生成的问题时,提出了()与()的理论。

5.在中世纪,提出闻名的“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是();而提出“上帝存在的宇宙论证明”的经院哲学家那么是()。

6.中世纪唯名论和实在论的争辩,是围绕着()与()的关系问题进行的。

7.近代西欧体会论的开创人是(),他在()一书中系统地制定了体会归纳法和创建了唯物主义体会论的学说;近代西欧唯理论的开创人是(),他在熟悉论上提出了()说。

8.洛克的要紧哲学高作是(),他在熟悉论上提出了闻名的(“”)说。

9.斯宾诺莎以为唯一的实体确实是(),他同时又把它等同于神,他的这种世界观通常被称为()。

10.莱布尼兹创建了()的世界观理论体系,为了解决“不可分的点”与“持续性”的矛盾,他又提出了()的学说。

11.贝克莱哲学的两个重要命题是()和“存在确实是被感知”;休谟把体会论推向了极端,从而致使了()的结论。

12.卢梭的要紧高作是《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和()。

13.十八世纪法国唯物主义的要紧思想渊源有两个,一是笛卡尔“物理学”中的(),一是洛克的()。

14.康德的熟悉论思想集中表述在()一书中,康德熟悉论的起点是()与()的二元对立,前者提供形式,后者提供内容,一起组成作为熟悉对象的()。

15.费希特哲学的大体概念是(),谢林哲学的大体概念是(),黑格尔哲学的大体概念是()。

16.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运动进展的全然动力是它内部所包括的(),而绝对精神运动进展的形式那么是()。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模拟试题(二)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本套试卷共四道大题,满分100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单选(共30题,每小题1分,共计30分)答案1、D2、D3、B4、C5、B6、C7、B8、C9、D 10、C11、C 12、A 13、D 14、D 15、B16、B 17、B 18、B 19、B 20、C21、B 22、A 23、C 24、D 25、B26、C 27、B 28、C 29、D 30、B1.马克思主义哲学产生的最主要的自然科学基础是( )。

A.机械学B.地质学和胚胎学C.动植物生理学和有机化学D.细胞学说、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生物进化论2.在物质和运动关系问题上,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的错误是( )。

A.夸大运动的绝对性B.设想无物质的运动C.否认静止的存在D.设想无运动的物质3.区分新事物和旧事物的标志在于看它们( )。

A.是不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出现的B.是不是符合事物发展规律、有强大生命力C.是不是具有新形式和新特点D.是不是得到绝大多数人的承认4.质和属性的区别在于( )。

A.质是稳定的,属性是多变的B.质是绝对的,属性是相对的C.质是内在规定性,属性是外在表现D、质是相对稳定的,属性是绝对不变的5.在劳动资料这一复杂系统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 )。

A.劳动对象系统B.生产工具系统C.信息传递系统D.能源动力系统6.人的价值的两个方面是指( )。

A.物质价值和精神价值B.政治价值和经济价值C.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D.潜在价值和现实价值7."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在一定意义上,肯定就是否定。

"这是一种( )。

A.相对主义诡辩论的观点B.辩证法的观点C.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D.形而上学的观点8.下列各组社会意识诸形式中,全部属于非意识形态范围的是( )。

马哲考题及答案17套

马哲考题及答案17套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1-7套一、单项选择题(以下每题各有四个备选答案,其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对把正确答案选出,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每题1分,共40分)1.社会经济基础是指A.一定社会中各种生产关系的总和 B.社会存在和发展所必需的物质生活条件C.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D.特定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2.作为阶级社会进展的直接动力的阶级斗争是A人们随意制造的"阶级斗争" B.一切形式的阶级斗争C.有利于生产力进展的阶级斗争 D.只是指经济领域的阶级斗争3.社会上层建筑体系的核心是A.哲学观点 B.道德规范C.国家政权 D.艺术形式4.缘故是指A.在某一现象出现之前的现象 B.被某一现象所引起的现象C.不依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现象D.引发必然现象的现象5.实践的观点是熟悉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A.实践中的认识都属于真理性的认识 B.来源于实践的认识都是真理C.实践就是真理D.人们的熟悉进程确实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觉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查验和进展真理的进程6.区分社会的依照主若是A社会的阶级关系 B.生产力发展水平C.产品分配形式D.成立在必然生产力水平之上的经济基础7.否定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A.唯心主义 B.唯物主义C.形而上学 D.相对主义8.只承认绝对运动否定相对静止的观点是A.主观唯心主义B.相对主义C.客观唯心主义 D.唯物主义9.必然的社会形态是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B.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

C.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统一 D.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统一10.在现实中缺乏充分依照,因此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A.不可能性 B.现实的可能性C.抽象的可能性 D.微小的可能性11.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A唯物主义 B.唯心主义C.形而上学 D.机械论12.生产关系变革的本源是A.先进思想理论的形成 B.新的生产关系已经出现C.人们自觉的革命活动D.生产力进展的客观要求13.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大体途径是A.人们的主观努力 B.进行思想斗争;C.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D.社会实践14.辩证唯物主义以为运动和静止的关系是A.动者恒动,静者恒静B.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C.因为运动是绝对的,因此静止也是绝对的 D.因为静止是相对的,因此运动也是相对的15.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A.对抗性的B.非对抗性的C.既有对抗性的一面,又有非对抗性的一面 D.大体上是对抗性的16.真理的内容是A.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B.以人类的意志为转移的C.以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D.不以任何人、人类或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的17.质和量的关系是A.内容和形式的关系B.彼此规定、彼此作用的关系C.要紧方面和次要方面的关系 D.缘故和结果的关系18.矛盾问题的精华是指A.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B.全然矛盾和非全然矛盾的关系C.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的关系 D.矛盾的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关系19.相对真理是指A.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 B.任何真理都没有确信的内容C.任何真理都必然包含着错误 D.任何真理都需要反复地检验20.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中A.上层建筑决定经济基础 B.经济基础服务于上层建筑C.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D.经济基础产生于上层建筑21.假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致使A.唯心论的错误 B.机械唯物论的错误C.二元论的错误 D.庸俗唯物论的错误22.活着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全然不合是A.统一于实践还是认识 B.统一于运动还是静止C.统一于存在还是非存在D.统一于物质仍是精神23.我国现时期社会的要紧矛盾是A.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B.人民内部矛盾C.僵化的经济体制同先进的政治制度的矛盾D.人民日趋增加的物质文化需要同掉队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24.直接体会和间接体会的关系是A第一性和第二性的关系 B.感性熟悉和理性熟悉的关系C.熟悉的"源"和"流"的关系 D.理论和实践的关系25.世界上各类事物千差万别的内在依照是A.矛盾 B.普遍矛盾C.特殊矛盾 D.矛盾两边又统一又斗争26.事物的度是指A.事物的质变 B.事物的量变C.事物维持自己质的数量界限 D.关节点或临界点27.人民群众对历史的制造作用老是受到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其全然的条件是指A.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状况 B.人们头脑中的传统观念C.科学文化水平 D.人们的生活水平28.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制造历史的新时期,这是指A.人民群众可随意按照自己的意志创造历史 B.人民群众可以制定社会规律创造历史C.人民群众可以改造社会规律创造历史D.人民群众自觉地依照社会规律制造历史29.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A.完全适合B.大体适合C.大体不适合 D.完全不适合30.从产生上说,意识是A天赋的 B.独立自生的C物质世界进展到一按时期的产物 D.对物质的反映31.历史唯物主义对人民群众作用的确信是A.内在地包括了对包括历史人物在内的个人作用的确信B.不包括对个人作用的确信 C.是对个人作用的否定D.是与确信历史人物的作用并列的32.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A.假象不是本质的规定 B.假象是本质的全部规定C.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D.假象不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33.以下哪一种现象属于必然性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瓜内有多少粒种子,早已确信,不多很多C.只刮风,不下雨 D.感性材料多了就变成理性认识34.唯物辩证法的总特点是A.运动变化的观点 B.矛盾双方对立统一的观点C.联系和进展的观点 D.运动和静止辩证统一的观点35.决定社会面貌的大体因素是该社会的A.政治制度B.物质资料生产方式C.阶级力量对照 D.政党的成熟程度36.国家是A.与人类社会同时产主的 B.封建社会产生的C.资本主义社会产生的D.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37意识是A.一切生物普遍具有的现象 B.动物普遍具有的现象C.人和高等动物共有的现象D,人类特有的特殊现象38.我国社会主义社会上层建筑的核心是A.社会主义的政治法律观点 B.共产主义的道德和理想C.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 D.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9.酷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A绝对对立的 B.热爱领袖必然导致个人崇拜C.反对个人崇拜必然会否定或排斥领袖的权威D.一致的40.辩证的否定是指A.外力否定B.自我否定C.任意否定 D.甲变乙,乙变甲二、多项选择题(每题各有五个备选答案,其中有二个以上是正硬的,把正确答案选出,选中后将答案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题库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题库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题库版)1、单选亚里斯多德认为()是可以计数的运动。

A、空间B、时间C、本质正确答案:B2、单选在中世纪期间,即大约公元()年起到公元()年为止,教会使哲学信念与社会的、政治的事务较(江南博哥)前后期结成更为密切的联系。

A、300,1300B、400,1400C、500,1500 正确答案:B3、名词解释两种“自我”(柏格森)正确答案:一种是与环境有关的自我,这是当我们的意识关注着行动、因而也关注着广延性时候产生的;另一种是我们通过内省达到的内在状态的自我,是当我们把这些内在状态作为活生生的、互相弥漫的东西,作为永远生成着、延续着而不分离的东西来注视的时候产生的。

这两种自我都体现在同一个人的身上。

前者是一般实验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在空间里的自我;后者就是由内心体验到的处在真正时间里的自我,也即绵延。

4、单选亚里斯多德的政治学体现了当时有教养的()共同偏见。

A、希腊人B、罗马人C、雅典人正确答案:A5、单选毕达哥拉斯是第一个使用哲学的人,他认为哲学的首要对象是()A.原子B.真理C.无定D.数正确答案:D6、单选在近代哲学的一个重要标志是()?A、创建了多种不同的流派B、构建了哲学的体系C、强硬地回击了神学D、与近代自然科学共同发展正确答案:B7、单选斯巴达人的法律和习惯认为()是可耻的事。

A、剥削B、劳动C、战争正确答案:B8、填空题逍遥学派是由()创立的。

正确答案:亚里士多德9、填空题在康德看来,知识的基本单位是()。

正确答案:判断10、填空题被恩格斯称为“充满辩证法的杰作”的著作,也是卢梭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是《()》。

正确答案: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11、单选柏拉图的宇宙生成论是在()里提出的。

A、《蒂迈欧篇》B、《论天篇》C、《巴门尼德篇》正确答案:A12、填空题培根崇尚科学知识,注重经验归纳法,这一新方法主要是在其著作《()》中提出的。

正确答案:新工具13、单选休谟提出了休谟的法则,认为在()作出区分。

中国哲学史试题

中国哲学史试题

一、名词解释1、宗法制度:宗法制度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由原始的父系家长制血缘组织,经过变质和扩大而成。

所谓宗法制,其实就是以血亲的名义而建立起来的官爵制度,一个按着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所分配出来的“敬宗”方式及其现象。

2、性善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孟子首先提出。

性善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

性善论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3、形而上:形而上出自《易经·系辞》原文“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

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范畴、儒家哲学中指无形的或未成形体的东西,与表示有形的或已成形的东西的“形而下”对称。

形而上是精神方面的宏观范畴,形而下是物质方面的微观范畴。

4、人伦:封建社会中人与人礼教所规定的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及各种尊卑长幼关系。

《孟子·滕文公上》:“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5、性恶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

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

6、崇本举末:王弼提出的“崇本举末”他主张以“崇本息本”、“崇本举末”、“守母存子”,来处理自然与名教的关系。

具体来说,一是“因道立教”,即根据自然无为之则制定名分、设置名教,亦即名教以自然为本,而不可以舍本逐末、“离道执教”;二是“越教归道”,即由有反无、由末归本,复归于自然之道,以解现实中所出现的名教之弊;三是“即道全教”,即遵循自然规则,而不执着于名教,以全名教功,达到化成天下的目的。

7、格物致知:中国宋明理学认识论学说。

始见于《礼记》。

原是作为诚意、正心、修身等道德修养方法的命题。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1、名词解释合同异正确答案:惠施学派的基本观点,强调事物之间的统一性,与离坚白相对。

《庄子•秋水》:“合同异,离坚白。

”《庄子•天下》所列惠施历物十事的第五事:“大同而与小同异,此之谓(江南博哥)小同异;万物毕同毕异,此之谓大同异。

”揭示事物同异关系的相对性,从而否认同和异概念的确定性,把同和异合二为一,引伸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的结论。

合同异的著名论题有“天与地卑,山与泽平”、“日方中方睨,物方生方死”、“南方无穷而有穷”、“今日适越而昔来”等。

2、名词解释本性即佛正确答案:慧能认为人人都有成佛的本性,或称本心。

愚人智人佛性本无差别,只是因为迷悟不同,所以有愚有智。

慧能强调的是,佛性是人的唯一本性,人性就是佛性,佛不是别的,就是自己的本性,所以他说“佛向性中坐,莫向身外求”。

佛和众生的区别就在于觉与不觉,佛并不在遥远的彼岸世界,而在个人的心中。

3、名词解释合二而一正确答案:语出方以智《东西均•三征》:“交也者,合二而一也;轮也者,首尾相衔也。

凡有动静往来,无不交轮,则真常贯合,于幾可征也。

”用其概括事物矛盾运动的规律,以强调“有一必有二,二本于一”,“两间无不交,无不二而一。

”4、问答题简述墨子的认识论正确答案:墨子认识论是朴素唯物主义认识论,基本倾向是经验论,但对于理性的作用也有一定的认识。

1墨子肯定了人们的认识只能来源于人们的感官所能感觉到的客观实际;2在中国哲学史上,墨子首先把“名”“实”问题提到了认识范围,并做了唯物主义论证。

墨子认为,“实”是第一性的,“名”是反应实的,是第二性的,只知其名不知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知;3墨子从唯物主义认识论的立场出发,进一步提出了判断是非真伪的标准问题。

判断利害必须有一定的标准。

墨子认为这个标准有三个:第一个标准即“上本之于古者圣王之事”。

第二个标准即“下元察百姓耳目之实”。

第三个即“发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4与认识论相联系,墨子在逻辑思想上首先提出了“类”、“故”的概念,作为明辨是非,审察异同的方法。

中国哲学史历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中国哲学史历年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招收攻读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题
考试科目名称:中国哲学史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1.“为学”来自“为道”2.《四书章句》
3.四法界
4.理学与反理学
5.良知自由
6.浙东学派
二、简答题(每题15分,共60分)
1.如何理解孔子“有道则见,无道则隐”的思想?
2.魏晋玄学兴起的背景、基本思想与意义。
3.王守仁与王夫之的知行观有何异同?
4.佛教“中国化”的演变过程及其意义。
三、论述题(每题30分,共60分)
1.请分析论述唐宋以来“三教合一”的演变、作用及思想史意义。
2.道家“道通为一”学说的基本思想及其现代意义。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最新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最新版)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题库(最新版)1、单选人生意义是和人的什么密切相关()。

A、无限时B、有限时C、物质D、理想正确答案:C2、单选在经济方面柏拉图提出卫国者应该实行一种彻底的()。

A、资本主义B、共产(江南博哥)主义C、利己主义正确答案:B3、问答题简述霍尔巴赫的宗教观。

正确答案:霍尔巴赫根本否定上帝的存在。

他站在机械唯物主义的立场上,全面地深入地批判了种种宗教教条,特别是关于上帝存在这个最根本的宗教教条。

按霍尔巴赫的观点,超自然的上帝并没有客观实在性,只不过是“人的想象创造的虚构物”。

因此,崇拜上帝无异于崇拜子虚乌有的东西。

霍尔巴赫批判君权神学论,揭露了教会和专制君主相互勾结、相互利用的罪恶行径。

霍尔巴赫坚决反对宗教道德,反复强调宗教和道德的对立。

他认为,以宗教为基础的道德,不能使人为善,反而使人为恶,使人变得贪婪、凶残、愚蠢和卑怯。

宗教道德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说,目的就是要人甘心忍受现实的苦难,放弃对现实人间幸福的追求。

霍尔巴赫明确表示,宗教和道德是对立的。

他认为真正的道德应该建立在行为有益于社会的现实基础上而不必以宗教信仰为前提。

使人成为善良的是良好的教育、高尚的习惯、贤明的制度和公正的法律,而不是宗教信仰。

霍尔巴赫反对宗教蒙昧主义,谴责宗教抬高信仰,贬低宗教阻碍科学的发展。

神学是科学的大敌,不打倒神学,科学就无法进步。

宗教起源于人们对自然现象的恐惧和无知。

霍尔巴赫对宗教的根源进行分析,渗透着强烈的反封建的革命精神,看到无知和欺骗在宗教产生和发展过程中的作用。

同时,霍尔巴赫还寻求消灭宗教的途径是发展教育,发展科学,宣扬无神论,以启发人的理性。

4、填空题泰勒斯认为世界的本原是:().正确答案:水5、单选古代希腊语世界的历史的罗马帝国时期的特点是()。

A、屈服与秩序B、领导与法律C、自由与秩序正确答案:A6、单选以下哪本著作是康德的认识论著代()?A、《判断力批判》B、《纯粹理性批判》C、《实践理性批判》D、《论永久和平》正确答案:B7、单选阿那克萨哥拉认为()也是参与生活体组成的实质,他把它们和死的物质区别开来。

中外哲学史模拟题

中外哲学史模拟题

中外哲学史模拟题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答题卡上填涂)
1.下列哪位哲学家属于儒家学派?
A. 墨子
B. 孟子
C. 庄子
D. 荀子
2. 下列哪位哲学家主张“性恶论”?
A. 孟子
B. 荀子
C. 韩非子
D. 老子
3.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无为而治”的思想?
A. 孔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墨子
4. 下列哪位哲学家是古希腊的唯物主义代表?
A. 亚里士多德
B. 柏拉图
C. 赫拉克利特
D. 阿那克萨哥拉
5. 下列哪位哲学家主张“理在事先”?
A. 王阳明
B. 朱熹
C. 陆九渊
D. 王夫之
二、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请简述柏拉图的理念论。

2.请简述朱熹的理气论。

3.请简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的思想。

4.请简述康德的先验主义。

5.请简述毛泽东的实践论。

三、论述题(请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请论述中国古代哲学中的天人合一思想。

2.请论述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

3.请论述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

4.请论述尼采的超人哲学。

马哲选择题及答案1-7套

马哲选择题及答案1-7套

马哲考试试题和答案1-7套1.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可区分为A.复杂性部分质变 B.非爆发式部分质变C.阶段性部分质变D.不完全部分质变E.局部性部分质变2.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于A.它制约着人们的活动B.人们的自觉活动在它面前无能为力C.它无需通过人们的活动来实现D.它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E.它是不可认识和不可驾驭的3.一切哲学派别都不能回避并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A.世界处于什么状态 B.世界运动有没有规律C.世界的本原是什么D.自然界和社会的关系E.物质和意识的关系4.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A.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 B.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C.感性认识依赖于理性认识 D.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E.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的总和5.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A.它是多样的B.它是唯一的 C.它是绝对的 D.它可以完全证实或驳倒人类的任何认识E.它是客观的6.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之间的A本质的联系 B.必然的联系 C.内在的联系 D.稳定的联系.E.客观的联系7.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A.精神是世界的本原 B.世界是不可正确认识的 C.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D.认识的基本路线是从精神到物质E.绝对精神产生万物8.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A机械运动 B.物理运动 C.化学运动 D.生物运动E.社会运动9."相对之中有绝对,绝对寓于相对之中;绝对之中有相对,相对是绝对的一个成分"根据这个诊断说明绝对真理和相对真理的关系是A.完全等同的B.相互包含的 C.相互依赖的 D.相互渗透的E.相互转化的10.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A.将矛盾双方联结为一体,使对立面在同一体中得到发展 B.与斗争性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C.使事物矛盾双方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 D.使事物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有利于自身的因素而得以发展E.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一)答案1.C E 2.A D 3.C E 4.A B 5.B E 6.A B C D E 7.A C D 8.A B C D E9.B C D E 10.A C D E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试题(二)二、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个以上正确的答案,并将答题卡上相应题号下的字母涂黑。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考试试题2

马克思主义哲学试题一、单项选择1、实践之所以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由()。

A.实践的历史性和不确定性决定的B.实践的有条件,性和相对性决定的C.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D.真理的相对性和绝对性决定的2、唯物主义认识论都坚持()。

A.唯理论B.经验论C.先验论D.反映论3、局部性部分质变是由于()。

A.事物内部各部分发展的不平衡性B.事物矛盾主要方面和非主要方面的不平衡性C.事物不同发展阶段间的不平衡性D.事物本质属性与非本质属性间的不平衡性4、经济社会形态()。

A.是直接或间接以生产关系性质划分B.是以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程度划分C.是以如何进行产品分配划分D.是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划分5、在认识论上,“跟着感觉”走是()。

A.唯物主义思想的表现B.机械唯物论的观点C.不可知论思想的表现D.否认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6、矛盾的斗争性是一个广泛的哲学范畴,它的含义是()。

A.对立面双方相互依存的性质B.对立面双方相互贯通的性质C.对立面双方相互转化的性质D.对立面双方相互离异、相互排斥的性质7、真理与谬误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是因为().A.真理与谬误本身没有严格的界限B.真理与谬误的区别是主观错误造成的C.谬误中包含着真理的因素D.真理与谬误具有同一性8、生产方式是()。

A.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统一B.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C.政治和经济的矛盾统一D.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矛盾统一9、肯定中包含着否定,否定中包含着肯定,这是()。

A.折衷主义观点B.形而上学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0、否定之否定仿佛是向出发点的复归,这是()。

A.形而上学观点B.折哀主义观点C.辩证法观点D.诡辩论观点11、人类所特有的区别于动物的特点是()。

A.客观实在性B.主观能动性C.规律客观性D.运动绝对性12、人的本质在于他的()。

A.生物性B.社会性C.自然属性D.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辩证统一13、马克思主义从主体与客体、主观与客观的关系中规定实践的科学含义()。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试题

哲学:西方哲学史考试试题1、名词解释种族假相正确答案:培根在认知知识的过程中针对经院哲学而提出的一些妨碍人们认识自然的幻想和偏见,称之为“假相”。

并概括为四种。

种族假象指的是人类在认识事物时,总是以自己思维主(江南博哥)观感觉为尺度,而不是以宇宙本身为尺度,从而陷入主观主义,歪曲了事物的真相。

2、问答题利科的“文本理论”。

正确答案:利科认为,“文本就是由书写而固定下来的语言”,但,文本不是写下的零散的词句,它可以被看作是言语的作品,即它是一个构造起来的整体,这个整体不能还原为他的句子。

利科认为,写和说都是实现言语的合理形式,但是通过写而实现的言语具有一系列的特征,使得文本完全不同于说的言语。

利科的文本概念并只限于文学的,写下的文本,他有一种普遍性,任何具有文本的性质,可以以一种“文本”的形式用符号记下的活动,也都是文本。

如:历史就可以被看作是一个文本。

实际上“文本”成了任何释义学探讨的对象,它规定了释义学的领域。

正因为利科对“文本”作了这样重要的规定,所以文本理论在其哲学释义学中占中心的地位。

他的哲学释义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文本解释理论。

利科认为,“存在”体现在文本中。

文本或语言也由此而具有本体论的地位,分析、解释文本,就是通过方法论的手段来达到本体论。

利科的文本理论起着沟通本体论释义学与方法论、认识论释义学的中介作用。

文本解释体现了二者的统一,文本解释的目的是要突破文本语言通常意义的层次,揭示文本世界。

这个世界就是海德格尔所讲的“在世”之“世”。

利科的文本理论充分体现了他寓本体论与方法论之中的意图。

3、名词解释“奥康姆剃刀”正确答案:由中世纪经院哲学家奥康姆提出。

它的基本命题是“如无必要,勿增实体”,即可以用少数几个原理或原则来说明事物的时候,却用了许多的原理或原则,那就是浪费。

4、问答题试论现代西方哲学中“语言的转向”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内容:从弗雷格、罗素和摩尔等人的分析哲学来看,他们的思想在“语言的转向”过程中还属于酝酿阶段。

哲学: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

哲学:西方哲学史试题及答案1、名词解释新历史主义正确答案:文论意义上的“心理式主义”是指美国批评家格林布拉特所代表的一种批评倾向。

简单地说,这种倾向主要是力图抛弃结果主义以来的“共时性”批评方法,主张在美学、(江南博哥)文化和历史的张力之中研究不同的文本。

这一理论倾向在美国也被称为“文学诗学”,在英国则有“文化唯物主义”之说。

不过一般而论,人们通常是用“新历史主义”予以概括的。

新历史主义的两个关键词是由蒙特罗斯提出的,即:“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

这构成了新历史主义的基本立场。

2、单选圣奥古斯丁固定了一直到宗教改革为止的教会神学,以及以后路德与加尔文的大部分()。

A、教会B、宗教C、教义正确答案:C3、单选巴门尼德的学说表现在一首()的诗里。

A、《论自然》B、《论哲学》C、《论神学》正确答案:A4、问答题赫拉克利特辩证法思想述评。

正确答案: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是建立在“逻各斯”思想基础之上的,赫拉克利特认为“火”是世界的本原,同时也是世界秩序和原则。

这个永恒不变的原则就是“逻各斯”,它即是火的内在本原。

赫拉克利特的辩证法思想表现在:(1)转化的关系。

事物无时无刻不再朝自己的对立面转化。

“万物皆变,无物常驻”。

(2)和谐的关系,对立的状态或相反的性质共存,产生出和谐。

如不同的颜色绘出逼真的肖像。

(3)同一的关系。

对立面是同一事物的不同的方面,如圆周上的终点和起点。

(4)相对的关系:对事物某一方面的取舍有不同的标准,事物的性质因评判标准的不同而不同。

对立面的转化、和谐、同一和相对,即我们现在所说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它的一般表达形式是:“A既是自身,又不是自身”。

这种表达方式称为后来哲学家的一个重要话题。

巴门德尼否认了他所表达的变化观,柏拉图认为它只适用于不可靠的感觉对象。

亚里士多德则以形式逻辑的矛盾律否定了它的逻辑可能性。

但后人却从中发掘出辩证法的源头。

5、问答题简述费希特知识学的三条基本原理。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

中国哲学史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哲学史的研究对象是()。

A. 哲学家的生平和思想B. 哲学思想的传承和发展C. 哲学学派的形成和演变D. 哲学文化的历史背景2. 下列哪位思想家被誉为“中国哲学之父”?A. 孟子B. 庄子C. 孔子D. 老子3. 儒家学派主张的核心理念是()。

A. 仁爱B. 自由C. 知识D. 审美4. 以下哪位古代思想家提出“天人合一”的观点?A. 庄子B. 老子C. 孔子D. 孟子5. 墨家学派注重的是()。

A. 社会公平B. 个人发展C. 祭祀仪式D. 自然和谐二、判断题1. 道家学派强调个体的努力和追求,而儒家学派则注重社会伦理和家庭责任。

()2. 墨家学派主张以爱德来推动社会进步,反对战争和争斗。

()3.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也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

()4. 孟子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认为人天生都有善良和正直的本性。

()5. 佛教的发展和传播对中国哲学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充实了中国哲学的内涵和外延。

()三、简答题1. 简述道家学派的主要思想。

2. 解释儒家学派的核心理念“仁”。

3. 通过对孟子和孔子思想的比较,说明两位学者在儒家学派中的位置和影响。

4. 请列举三位中国古代哲学家的名字,并简要介绍他们的思想。

5. 阐述墨家学派对社会公平的关注和强调。

四、论述题中国古代哲学发展既有不同学派之间的争论,也有学派内部的分歧和演进。

请以儒家和道家为例,对比两个学派的思想特点和影响,以及他们对中国哲学史的重要意义。

注意:以上试题仅为参考,请根据考试具体要求和题目来编写文章。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测试题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测试题

3.2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测试题1.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是科学的,是因为()①它坚持科学的实践观点②它的全部理论都来自实践,又经过实践的反复检验③它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④它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A、①③B、③④C、①②D、②④2.马克思主义哲学直接的理论来源是①黑格尔的唯心主义②黑格尔的辩证法③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④费尔巴哈的形而上学A.①③B.②④C.②③D.①④3.马克思哲学产生的基础和来源是( )①无产阶级的产生和发展②自然科学的进步③德国古典哲学④客观唯心主义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4.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

它第一次实现了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②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统一③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④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统一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5.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有机统一,是因为坚持了A.矛盾观点 B.实践观点 C.物质观点 D.群众观点6.马克思主义哲学是迎接人类黎明即人类解放的“高卢雄鸡”。

这主要说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A.反思性 B.革命性 C.发展性 D.科学性7.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最本质的特征是()A.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 B.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C.在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 D.实践性8.列宁通过研究辩证法,提出了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并指导十月革命胜利,马克思主义与俄国革命实践相结合形成列宁主义;毛泽东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形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思想,并最终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

这说明①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的理论,并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②马克思主义哲学为人类的解放事业提出了具体的方法和措施③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改变世界”的科学、指导人类解放的科学④马克思主义哲学第一次实现了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9.我们之所以要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是因为A.马克思主义是发展着的理论,它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发展B.马克思主义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提供了具体的方法C.马克思主义是永恒不变的科学理论D.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中产生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10.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和发展的过程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

哲学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考试题及答案

哲学考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1. 哲学研究的对象是什么?A. 科学B. 美学C. 世界D. 社会2.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观点?A. 笛卡尔B. 亚里士多德C. 柏拉图D. 康德3. 辩证法的基本范畴是什么?A. 实在和现象B. 主观和客观C. 质和量D. 形式和内容4. 唯物辩证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A. 唯心主义B. 唯物主义C. 机械唯物主义D. 辩证唯物主义5. “一切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这个观点属于哪位哲学家?A. 亚里士多德B. 孟德斯鸠C. 弗洛伊德D. 康德第二部分:简答题1. 请简要阐述宇宙的起源问题。

2. 解释一下形而上学和认识论的区别。

3. 什么是伦理学?列举两个伦理学的基本问题。

4. 简述一下尼采的“超人”理论。

5. 解释一下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法的关系。

第三部分:论述题请从以下两个题目中选择一个进行论述:1. 解释弗洛伊德提出的心理结构三元模型,并分析其对个体的影响。

2. 以康德的“为人之道”为例,谈谈你对道德规范的理解和价值。

答案如下:第一部分:选择题1. C2. A3. D4. D5. A第二部分:简答题1. 宇宙的起源问题是哲学关注的核心之一。

它探讨了宇宙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存在于宇宙中的各种事物的起源和本质。

从古代神话和宗教的角度看,宇宙的起源通常与创造神话有关。

而从现代科学的角度看,宇宙起源问题涉及到宇宙大爆炸理论、量子力学等领域的研究。

2. 形而上学和认识论是哲学的两个重要分支,它们关注的问题不同。

形而上学关注的是存在本身的本质和规律,研究事物的本源、本质和根本关系。

而认识论则关注人类思维和认识的本质及其在认识过程中的规律性。

形而上学主要研究客观存在,而认识论主要研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

3. 伦理学是哲学的分支之一,研究人类行为的道德规范和价值判断。

它包括道德哲学和道德心理学两个方面。

伦理学的基本问题包括道德的本源问题(道德的起源与本质)、道德判断问题(如何判断一个行为是否是道德的)。

哲学考试试题

哲学考试试题

哲学考试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 下列哪位哲学家提出了“我思故我在”的著名命题?
A. 柏拉图
B. 亚里士多德
C. 笛卡尔
D. 康德
2. 存在主义哲学认为“存在先于本质”,这一观点主要源自哪位哲学家?
A. 尼采
B. 黑格尔
C. 海德格尔
D. 萨特
3. 在西方哲学史上,哪位哲学家首次提出了“形而上学”这一概念?
A. 苏格拉底
B. 柏拉图
C. 亚里士多德
D. 奥古斯丁
4. 下列哪部作品不是伊曼努尔·康德的著作?
A. 《纯粹理性批判》
B. 《实践理性批判》
C. 《判断力批判》
D. 《道德情操论》
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是:
A. 唯物史观
B. 辩证法
C. 阶级斗争
D. 历史唯物主义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6. 简述庄子的“逍遥游”思想。

7. 解释康德关于“先验”与“后验”知识的区别。

8. 描述功利主义的基本原则,并给出一个支持或反对功利主义的论据。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9. 论述柏拉图的“理念论”及其对后世哲学的影响。

10. 分析尼采的“超人”概念,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中的意义。

四、综合应用题(共30分)
11. 结合实际,讨论在全球化背景下,如何理解和应用孔子的“仁”
与“礼”的概念。

注:请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试题,确保答案清晰、逻辑严密。

祝你考试
顺利!
[考试结束]
请在此处停止答题,并将试卷翻面,确保所有答案都已写在答题纸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