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2015讲义)
初中物理新教材特点分析(讲义)
3、调整 改写
➢加强功引入的必要性教学 “功”向来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概念。 原教科书在说明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 “功劳”“成效”既有联系,又不相同后, 直接给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 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 就说这个力做了”,不免有生硬之嫌。修订 后教科书在给出功之前,通过分析叉车举起 重物的实例,说明托举力移动一段距离,使 货物被举高,机械工作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 随后给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4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 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 1. 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 2. 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 3. 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 4. 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
20
3、调整 改写
➢理顺牛顿第一定律的思路 原教科书为了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分别做小车 从同一斜面滑下,通过表面为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时滑动 的实验。虽然实验过后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得出阻力越小,滑动 越远,没有阻力小车可能会不再停下的结论,但是易将学生的 注意力分散到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去。 此次修订将此实验改写成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阻力不同, 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上去。这样既抓住了问题 的本质,也符合《标准》的要求且避免了两处实验的雷同。
12
2、删减内容
➢原教科书在声学部分有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 容,根据修订中“注意减轻负担”的原则,并考虑到与生 物课的衔接和协调,将此节内容删去,与其他内容整合后 放入“科学世界”中。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的分析
现行初中《物理》教材的分析刘宗喜1、《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课标》的特点及物理教学目的现行的《九年义务教育初中物理教学课标》(以下简称课标)于2001年秋季在全国范围内使用。
现行《课标》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确认了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强调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求积极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和物理科普讲座;发展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爱好,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同时,注重学生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学会学习,为学生今后步入社会能够不断的学习奠定基础。
《课标》定位为全民教育,注意普及性、基础性、实践性和发展性,为每个学生今后发展和终身学习打好基础。
就九年义务教育的总任务而言,初中《物理》是一门必修课,其教学任务是使学生通过物理课学到初步的物理知识,培养科学探究精神,获得观察实验的初步技能,逐步发展自己的能力,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为了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初中物理的教学任务规定了初中物理的教学目的为:①引导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初步知识及其实际应用,了解物理学在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实验能力,初步分析、概括能力和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③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创新精神,结合物理教学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和品德教育。
由上述三点内容可以清晰的看出,《课标》突出了“三个强调一个着力”,即“强调物理知识的应用与STS对社会的重要作用,强调培养学习物理的兴趣和习惯、态度以及人文精神,强调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着力培养学生三个基本能力,即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应用知识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
同时还能看出,《课标》中教学目的所涉及的内容已把知识应用的能力和学习物理知识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习惯、敢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作为提高民族素质的重要内容;把爱国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作为物理学科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核心。
初三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
初三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分析及对策研究实验中学陈和平一、问题提出初三物理新教材是上海市二期课改的产物,实施新教材的教学,需要教师树立新的课程观、教材观和教学观,需要教师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实施。
然而,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由于对新课程的理念理解不透出,特别是对初三新教材的特点把握不牢固,因而所采取的教学行为与新课程的教学目标不相适应,甚至背道而驰。
具体表现为:课堂教学中教师讲授的多,学生探究的少;用演示实验替代学生实验;轻视知识与生产、生活实际的联系等等。
笔者参与了二轮初三物理新教材的教学实验,对初三物理新教材的特点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下面把有关内容作简要的介绍,或许对新教材的实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二、初三物理新、老教材特点的比较与分析:(一)从教材结构看:初三物理新教材是直接采用目前国际初中理科教学中较普遍的“教科书+活动卡”相结合的教材结构,教科书主要供学生阅读和教师在课堂中进行讲解。
学习活动卡主要供教师组织、实施课堂教学,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
它为学生提供一种在教师指导和组织下学生自主学习的平台,它将引导学生通过一系列实践活动去学懂教科书上的内容。
而与旧教材配套的练习册只是提供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的习题。
这种教材结构的变化无疑是对师生课堂活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二)从教材版面看:初三物理新教材采用与国际接轨的彩色版面,一改旧教材的黑白单调,并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阐明概念,符合初中学生的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新教材中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和反映生活、生产、科技方面真实鲜艳的照片,以视觉新形象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启发学生轻松愉快地接受知识,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
(三)从内容编排看:旧教材主要通过教师的单向传授使学生单一接受课本的知识。
而新教材强调学生对学习活动的主动参与和亲身体验,关注学生学习经验的形成、积累和构建。
新教材增强了知识的探究性,主要着眼于通过较多的学生实验、活动加强探究式学习和动手实践等学习方式的运用。
(完整版)初中物理学科特点
初中物理学科特色(一)物理新课程的特色物理新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术,经历基本的科学研究过程,经过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升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基础课程。
(二)物理新课程知识系统特色打破学科知识系统框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改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科学见解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改变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中形成的错误的,模糊的或片面的,真切理解科学见解和规律的含义,形成对自然的正确见解。
淡化知识与技术的功能表现,侧重过程和方法,侧重感神态度与价值观。
物理新课程陪同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转变,教材的功能也随之而变。
其功能改变为:从负载知识和技术为主要功能转变为促使人的发展为主要功能,它变得有利于教师进行创立性授课,有利于学生主动研究知识的发生和授课属性发展物理学是以观察、实验和逻辑思想相结合的科学,拥有很强的逻辑性、精确性等特色,运用逻辑推理成立起来的物理知识的逻辑系统,从而渐渐获取对客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认识。
物理逻辑结构的成立依靠于物理知识与物理语言,是学生对已获取的物理对象、物理现象进行加工办理,经判断、解析、推理、归纳等成立而成。
从所用的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看,初中物理新教材确实拥有以下特色:重申了学生的研究活动,把科学研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相同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研究方便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表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浸透;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动爽朗。
初中物理的授课内容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经验为背景,以物理科学领域中最基本的见解、规律和科学方法为基础,以科学研究为主线,以最新信息作补充。
从整体上说初中物理重视于物理现象。
按“现象→规律→本质” 的思路: 观察现象:声现象、光现象、热现象、运动现象、静电现象、磁现象。
研究规律:力、运动和力、压强、浮力、简单机械、光的反射和折射、透镜成像、电路、电流、电压、电阻、欧姆定律、电与磁的联系。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与问题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与问题作者:赖国新赖志锋来源:《师道·教研》2011年第10期教育改革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教育改革要从哪些方面入手呢?其一,改教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大大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使学生在发现中学习,在创造中进步。
其二,改教材。
新一轮的课程教改革早就定好了调子:国家实行国家、地方和学校课程体系;实行一纲多本;打破出版、发行的大一统局面。
这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深入。
我们作为基层的教育工作者,对这一改革从内心感到高兴。
一是我们有选用教材的权利;二是我们可以编写校本教材;三是实行综合课程后,我们的课本种类可以大大地减少,学生的书包将会真正地减轻,这才能把素质教育深入地开展下去,教师才能抽出一点时间去进修,以适应时代的要求。
其三,改评价标准。
评价标准是方向标,具有强大的导向作用。
一是上级政府部门对一所学校的评价;二是学校本身对教师工作的评价;三是对学生的评价。
在这三个改革中,我认为改教材是重头戏,唯有教材先改革教学法和评价标准才会比较好的实施。
初中物理新教材,与老教材相比,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是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
新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
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
二是更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新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都是以探究实验的形式来传授给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科学,物理课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物理概念、规律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很重要的。
但以往的教材上却没有很重视这一点,改革以后的新教材在这一培养学生能力方面表现得非常突出。
通过这一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了解了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也让学生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将会受益终生。
新课标物理教材的特色
新课标物理教材的特色新课标初中物理教材的特色一个学期的实验教学,感触颇深。
新教材作为课改实验的主要载体,对教育部颁布的《物理课程标准》做了较为准确的解读,较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提出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目标以及“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的观念”的课程基本理念。
教材以人为本,特别注重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于点滴之处都体现出科学探究及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精神,而且注重了学科渗透和新科技的纳入,这一切都有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有利于培养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
受到了实验学校教师、学生、家长们的普遍欢迎。
具体说来,新教材的特色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知识内容方面1、新教材内容覆盖了中学物理课程标准的所有科学内容标准,精选了学生终身学习必备的物理基础知识与技能,在对过往的一切旧教材的扬弃中,一改过去“难、繁、偏、旧”的特点,所选内容典型、实用、有特色。
而且教材难度适宜,没有过多过繁的计算,切实减轻了学生的课业负担,让学生的主要精力可以用在自主的探究学习上。
2、新教材特别注重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科学探究方法的教学,从物理概念、规律的产生与发展、物理学研究方法的养成等诸多方面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知识的阐述和理论的建构是通过科学探究才得出的,例如:速度的概念、声音的产生、光的传播规律、力的三要素等,都不由教材直接给出,而是让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探究得到。
这不仅加强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了学习的自信心。
3、新教材较好地贯彻了“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课改理念,特别注重联系实际,每一章节都从学生熟知的自然现象开始,层层深入、环环相扣,以学生可以接受的方式,揭示客观世界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自然的热情和兴趣,既注重知识,又立足能力。
教材中有许多这样既来源于生活又可以用探究出的物理知识来解释的实例:P94页的“推与拉”、P98页的“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P116页的“迷你实验室”关于现代科技的介绍等。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和使用建议
•
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 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 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问题 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 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新教材将此题改成“ 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 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 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仍然保留了发 展学生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功能,但要 求更贴近初中学生的水平、且能大大减轻 学生课外练习的负担。
课标 删去
பைடு நூலகம்
“颜料的混合”内容删去。
……
•
•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主要特
点 •●修订后的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Ⅰ知识的逻辑体系更趋合理;
Ⅱ知识呈现更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Ⅲ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查阅汽车、拖拉机的技术手册,或向司机、维修
人员询问,了解各种汽车、拖拉机的耗油量、最大 功率,结合当地燃油的价格及其它因素,对各种运 输工具的经济性作出评价。”
• 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学中的难点 ,新教材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以 延后难点的学习。
•
•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主要特
点 •●修订后的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Ⅰ知识的逻辑体系更趋合理;
Ⅱ知识呈现更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 Ⅲ有利于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 •根据
;“电磁波的海洋”中给出的公式c=fλ。
初中物理新教材的特点和使 用建议
•
一、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主要特点 二、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使用建议
•
●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 主要特点
•
•人教版物理新教材的主要特
点 •●修订后的教材具有以下特色:
Ⅰ知识的逻辑体系更趋合理;
原教材安排 12.1运动的描述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
新人教版初中物理教材分析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号召下,人民出版社出版了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物理》。
八年级物理分为上下两册,在初中阶段已经推行了将近一年的时间,取得了很大的成效,但也引发了一些争议。
结合实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对新版的八年级物理教材进行如下分析。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科书的优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在教材的编排上学科逻辑更加合理本书的最大特点是对教学内容的安排做了较大的改动。
由常见的简单易学的运动、声、热、光等物理现象到力学的基本概念和规律,然后学习抽象概括程度较高的电学和能的基本知识,符合由浅人深、先易后难的认知规律。
如:将“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放在第一节,为以后学到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测量仪器的使用打下了相应的基础。
机械运动的概念及其研究方法也是后续学习的基础,如先学习“速度”的内容,为后面“声速”“光速”的学习做好铺垫。
而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八年级物理上册教学中的难点,新教材将“物态变化”安排在光学前,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将“重力”“弹力”内容提到了“二力平衡”之前,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具体内容。
在新教材中有“测量摩擦力”的实验,直接放在“二力平衡”后一节,既方便学生理解和计算摩擦力,又巩固二力平衡。
将“功和机械能”放在“简单机械”之前,可以为学生计算使用滑轮、斜面的有用功、总功及机械效率打下基础。
另一方面,现行教材的“章”小,包括的知识点少,两周左右换学一章新内容,初学者既有新鲜感,又容易把握各知识点的关系,形成结构,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增强学习信心。
2.适当删减内容,减轻学生负担根据课标要求删去“颜料的混合”的内容。
将“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容删去,因为在生物教材中重点讲解,物理新教材里将该节与其他内容整合后放入“科学世界”中。
原教材有一节“看不见的光”,新教材将其删去,部分内容放在“光的色散”一节中。
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学作文:没有摩擦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问题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能力,新教材将此题改成“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s,我们身边的情境将会发生哪些变化?描述两个可能出现的场景。
浅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
浅谈九年级物理新教材大桥实验中学蒋梅红九年级物理新教材在我市去年下半年开始使用的,到现在已有半年的时间了。
对于我这样一个新教师来说,要怎样把这本新教材中蕴藏的知识和方法,以新的形式传授给学生,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和考验。
通过半年的教学下来,下面笔者就谈一谈自己对这本新教材的一些粗浅的看法。
总体来说,这本新教材和老教材之间有很大的差异。
从内容的编排顺序上,九年级物理原本是以《电学》为主,而现在是以《力学》为主。
为什么要做这么大的改动?笔者觉得编写者肯定有自己的想法和目的。
《电学》和《力学》都是初中物理的两个重点部分,也都是中考的重点。
但是对于初中学生来讲,似乎学好力学比学好电学要难一点,特别是力学中的运动和力的关系,以及压强、浮力向来是学生最薄弱的环节。
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很高,现在把力学放在初三,或许对学生来讲会有一定的好处。
再从每一章编写的内容来看,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有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一.生动活泼、简明轻快、图文并茂新教材用一些生动有趣的现象、故事、实验引入课题,说明概念,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概念和规律的讲述简明轻快,不过分追求严格,浅显易懂。
大量漫画式的插图启发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有的以图代文,寓教于乐。
二.更加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新教材的每一章、每一节在传授学生知识的时候,都是以探究实验的形式来传授给学生所要学习的知识。
物理学本身就是一门观察、实验和物理思维相结合的科学,物理课除了要传授给学生物理概念、规律以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才是很重要的。
但以往的教材上却没有很重视这一点,改革以后的新教材在这一培养学生能力方面却表现的非常突出。
通过这一方面的培养,让学生更加了解了物理这门学科的特点,也让学生学到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方法,这些对于他们来说,将受益终生。
三.每一章内容的编排顺序作了调整例如:新教材把“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知识点提到了最前面,和分子动理论的知识分开了,没有放在一起讲。
初中物理教材全面评析不同版本的特点与优势
初中物理教材全面评析不同版本的特点与优势一、引言物理作为自然科学的一门基础学科,在初中阶段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版本的物理教材在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存在着一些差异。
本文主要对不同版本的初中物理教材进行评析,旨在探讨其特点与优势,以期提供教材选用的参考依据。
二、版本一:传统教材传统教材是较早使用的物理教材,其主要特点是内容充实、知识点繁多。
这类教材以知识点的讲解为主,注重理论的传授和基本概念的建立。
它们的优势在于系统性强,能够全面覆盖物理学科的各个方面,有助于学生建立起知识网络,形成对物理学基础的扎实掌握。
此外,传统教材编写经验丰富,教材内容经过多次修订和改进,教学内容相对稳定。
然而,传统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首先,这类教材以理论为主,对于实践性较强的物理知识掌握较为欠缺。
其次,教材保存了过多的知识点,导致知识的堆砌,容易让学生产生学习厌倦情绪。
此外,由于传统教材较为注重基础知识的讲解,忽略了与学生实际生活相关的应用场景,难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三、版本二:素质教育导向教材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兴起,相应的物理教材也应运而生。
这一类教材强调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相对于传统教材,素质教育导向教材更注重学科知识与学生实际问题的结合,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动手能力。
素质教育导向教材的特点在于开放性和实用性。
教材内容更注重应用,在知识点的讲解上更加生动有趣,具有一定的探究性质。
此外,由于教材内涵宽泛,不再过多强调记忆和概念的学习,更关注启发学生深入思考和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然而,素质教育导向教材也存在一些不足。
由于教材内容涉及面较广,内容相对简略,可能无法对物理学知识体系做全面而系统的阐述。
另外,在教学过程中,素质教育导向教材需要更多的教师指导和辅助,适应性较差,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讲解。
四、版本三:创新教材创新教材是物理教育改革的产物,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动手能力为主要目标。
如何实施初中物理新教材的三大特性
关键词 :生动兴趣性 ;自主探 究性 ;全程开放性 ;物理教学
●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着重强调学生学 习方式 的改变 , 以培养 学生的 探 究并能获得一定的结 论。 要 一般来说 自主探究的 内容要符合学生的认知 创新精神和实践能 力为主要 目的 。 面对新课改的历史机遇 , 我们 有必要 发展水平 , 使学生能够理 解和把握。此外还要考虑到可操作 性 ,以及安 深刻反 思过去 的物理教学 , 认真研究新教材的新特点 , 才能为全 面完成 全性 ,即探究过 程 中所涉及到的器材、设备等要安全可靠。
1 . 2学会 幽默,以乐激趣 今天的物理学习观 , 已经不再是只重视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双基发
在物理教学中 , 教师如果善于运用富有哲理的幽默 , 不失时机、分 展的狭隘的学习观 , 而是注重全体学 生终生全 面发展 的现 代学习观 。 它 寸地抓住事物趣昧性的一面 , 巧妙地通过语言媒体传递给学 生, 就可以 在学生学 习的各个环节都体现出广泛的开放性。 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 由此及彼 , 由表及里地培养学生的想 象力 ;可以使物理知识 由抽象化具体 ,由深奥化浅 显 ,由单调化有趣 , 人 ,和蔼可亲 ,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波 ,轻松愉快。 l 活用多媒体 ,以美激趣 - 3 现代信息技术为教学提供 了新 的物质基础 , 这也正是时代发展 的要 3 学习 目 的开放性 . 1 标 物理课程标准要求物理学 习要从知识和技能 、 过程和 方法、 情感态 是增加 了学生 的负担 , 而是把学生的生命成长与学 习融为一体 , 使之全 方位 的立体 的感受物理学 习的特色 ,从而更加热爱物理学 习。 3 学 习内容的开放性 . 2
有助于知识的传授和掌握 ; 以缩短 师生间的距离 , 可 使教师显得平易近 度 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制定学生学 习的三维学 习目标。 这样 的学 习目标不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材特点
中学物理新课程教材特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教材改革应有利于引导学生利用已有的经验,主动探索知识的发展,同时也有利教师创造性的进行教学”。
新教材叙述简明、轻快,形式生动活泼,并以视觉形象及其冲击力向学生传递更多的信息,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和对科学探究的兴趣。
1、体现三维的课程培养目标《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在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课程总目标的前提下,提出了“三维教学目标”,即从“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来实现对于人才素质的培养,新教材正反映了这个“三维教学目标”。
高中物理课本里直接融入了科学探究。
在“实验与探究”栏目的学习中学生将认识到实验在物理学中的地位和作用,掌握物理实验一些基本技能,学会使用基本的实验仪器,能独立完成一些物理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经历科学探究过程,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意义。
在实验处理的过程中培养了信息收集和处理能力。
在“讨论与交流”栏目的学习中培养了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及交流、合作能力,在讨论的过程中尝试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有将自己的见解与他人交流的愿望,培养了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敢于坚持正确观点,勇于修正错误,具有团队精神。
在“资料活页”、“我们的网站”中学习到物理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知道一些与物理学相关的应用领域。
从中了解到国内外科技发展现状与趋势,有振兴中华的使命与责任感,有将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
“广东版”物理教科书导入部分人文主义和物理美学教育,导入部分图片文字不多,却极具感染力。
如运动的描述一章中通过对“急驰的流星划过夜空,展翅的雄鹰空中翱翔,矫健的鹿群林中奔跑……”描绘出自然界中的物理现象,让学生们有对自然探索的渴望。
而在“关于怎样学好物理”的学生和老师的对话中让学生感受物理严谨的逻辑、富有趣味性的探究活动。
我们欣喜地看到,“以学生为本”在物理的教学中融入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体现物理的人文价值,已经不是课程改革中空洞的理念,它甚至渗透到导入的文字这样的一些细节中。
初中物理教学的特点分析
物理的教学特点
• 动手做实验。 • 与生活实际相联系。
物理的学习特点
• 要注意培养良好的兴趣,兴趣才是最 好的老师。 • 要提高听课效率,并重视实验,提高 理论和动手能力。 • 做好复习和总结,要不断地总结做题 动手操作能力 方法和技巧,熟练做题思路。 实验能力 创造能力 • 注意观察生活,多与实际生活相联系。 逻辑思维能力 • 物理培养学生的能力 运用知识解决实际
初中物理教学 的特点分析
苏州市一初中 沙莉
兴趣来自于哪里?
• 亲其师,信其道 • 尊其师,奉其教 • 敬其师,效其行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 生成长。学生感受到老师 真切的爱了,就愿意相信 老师所讲的道理、知识, 愿意付出三倍四倍的努力 来回报老师的爱。
• 做菜需要讲究, • 做学问需要讲究, • 教书育人更需要讲究。
• 科学教育的十大基本原则
1、在义务教育的所有年 级,学校都应该设臵科学 教育项目,以系统地发展 和持续保持学习者对周围 世界的好奇心,对科学活 动的热爱以及对如何阐明 自然现象的理解。
2、科学教育的主要目的 应该是为了使每个人能够 参与有依据的决策和采取 适当的行为,这对保证他 们个人、社会以及环境的 健康和协调发展是重要的。
3、科学教育具有多方面 的目标,科学教育应该致 力于:理解一些科学上有 关的大概念,包括科学概 念以及关于科学本身和科 学在社会中所起作用的概 念;收集和运用实证的科 学能力;科学态度。
4、基于对概念的审慎分 析以及基于当前对学习是 如何发生的有关研究和理 解,应该给出为了达到科 学教育各个方面目标的清 晰进程,指出在不同阶段 需要掌握的概念。
概念学习进程的评测
·建立一个数据库,包含完整的学生对
某个核心概念的学习进展过程的评测。 · 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 行评测,根据评测的结果,反馈于教学。
物理新教材特点及备考方略
物理新教材特点及备考方略内容摘要:摘要:本文主要谈论了河南省从起实行新课改后,物理教材的异同以及在此形势下物理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摘要:本文主要谈论了河南省从起实行新课改后,物理教材的异同以及在此形势下物理教学应注意的事项。
关键词:物理模型;联系与差别;思想和视角一、新旧教材的联系与差别1.联系一致性是主要的,这是由于自然规律的严谨性、连续性和高中物理是基础物理的特点所决定。
因此,主要核心内容是一致的,研究问题载体相同,都是一些模型的物体规律,因此,整个高中所授内容体现了一种模型化的思想在人为构建的模型化氛围中认知物理现象,分析物理规律,解决被模型的生活问题。
这样便于高中生学习,符合认知规律,在此简单列举一些新旧教材都体现的核心内容和典型模型:从内容上看有两大板块。
第一大板块是力学:主要研究力和运动关系,按力的效果,又将力学分为两大块,第一是力的瞬时效果,称为动力学,研究内容为:处理物体在某种运动状态下受的力之间静态关系和动态关系;物体在某些特定力作用下空间位置随时间变化规律及某时刻的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变化的特点。
第二是从力的空间积累效果入手,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在空间位置和运动状态随时间发生变化过程中,某个特定量是不变的,即能转化和守恒的特点。
第二大板块是电磁学:主要研究带电体的力学属性及动力学特点和微观带电体在运动中所产生的宏观效果。
为了说明这些核心内容,教材提炼了一些模型:(1)研究对象模型:质点、点电荷、轻板、薄板;(2)平衡态模型;共力平衡;(3)运动规律模型:匀速直线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4)力和运动关系模型:平抛、圆周运动、圆锥摆、质普仪、回旋加速器等等很多,可以发现相当多所谓难题,都是这些模型组合而成。
换言之,任何一题目最终都会归结到这些模型上来。
就如必修中两个计算题,就是一个匀变速直线运动模型、一个匀速圆周运动模型,故而,从教学上看,不论新旧教材在教学中都应强化模型化教学,使学生理解模型,熟练掌握各种模型的特点及处理方法,必须达到见题知是什么模型,并且有相应破解办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对主要探究要素及科学方法加了旁批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科学探究中的一些主要方法,在适 当的地方加了旁批。例如,在第三章第二节“实验 探究固体
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的“猜想与假设”旁加了旁批;在 第四章第3节“实验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中的“设计实
验”及“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 旁加了旁批;第五章第3节
关于课标中所提探究的几个要素的安排
在“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中标出完整
的七个要素之后,为了避免形式化,后面的实验则根据探究 的重点只例出几个要素。如第四章第3节“实验 探究平面 镜成像的特点”中,只标出了设计实验和分析与论证。 在学生学过8年级上册内容,对科学探究的方法已有了较
充分的了解后,从8年级下册开始不再对七个要素进行标注。
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增加了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 度”的内容。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编排方面)
1、重新规划探究实验 2、对主要探究要素及科学方法加了旁批 3、章后增加“学到了什么”
1、重新规划探究实验
原教科书有些在节标题中出现“探究”的字样(如,第
三节: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有些在节内实验中出现
能”一节。
3、调整 改写
原教科书将安全用电的内容分散在“电路和安全用电” “欧姆定律和安全用电”及“电功率和安全用电”几节 中,根据教学一线老师的意见,新教科书将原教科书几 节中有关“安全用电”的内容重新整合,组成新的第十
九章“生活用电”。
3、调整 改写
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原“磁现象”与“磁场”两节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一)内容方面的变化 (二)编排方面的变化
三、修订教材的主要变化 (内容方面)
1、次序调整 2、删减部分内容 3、内容调整、改写
4、增加可读性
1、次序调整
将原8年级的电学内容放到9年级学习。 原教材电学在8年级,当时的考虑是新课程学生自主探究的
内容较多,电学活动所用的仪器相对力学所用的仪器要少些,
到为什么要称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
3、调整 改写
加强功引入的必要性教学 “功”向来是比较抽象,较难理解的概念。 原教科书在说明力学中的“功”与生活中的 “功劳”“成效”既有联系,又不相同后, 直接给出:“如果一个力作用在物体上,物 体在这个力的方向移动了一段距离,力学里 就说这个力做了”,不免有生硬之嫌。修订 后教科书在给出功之前,通过分析叉车举起 重物的实例,说明托举力移动一段距离,使 货物被举高,机械工作的成效就显现出来了。 随后给出力学中“做功”的含义。
“实验 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中的“分析与论证” 旁加
了旁批;在第八章第1节“牛顿第一定律”旁加了关于“科学 推理”的旁批;在第十章第1节“实验 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
些因素有关” 旁加了关于“控制变量”的旁批。
3、章后增加“学到了什么”
题: “查阅汽车、拖拉机的技术手册,或向司机、维修人员询
问,了解各种汽车、拖拉机的耗油量、最大功率,结合当地燃 油的价格及其它因素,对各种运输工具的经济性作出评价。” 该题要求太高,不适合作为新课后的学生作业题,因此删去。
3、调整 改写
又如原教科书在讲摩擦力之后,安排了“科学作文:没有摩擦 的世界”的练习题,该题的缺点是开放度太大,学生完成此类 问题的课业负担较重,但优点是能发展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创造 能力,修订时,我们把此题改成“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
2. 个别探究实验应调整
3. 框架结构最好能调整(部分地区意见) 4. 有些习题不好完成,特别是一些参加社会实践类的任务。
二、教材修订的指导思想与目标
1、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符合修订后义课程标准的要求。
2、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注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 引导学生将书本知识与生活生产实践相结合,敢于质疑、勇 于探索,培养学生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体现时代发展新要求、社会新变化和科学技术新进展。 4、内容与结构体系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学习心理规 律,注重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使学生好学、乐学、会学。 5、精选教科书内容,对内容过多、要求过高、难度过深的 内容进行调整,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 6、增加教科书的可读性。注意适当的铺垫,适量的案例分 析、说明,使学生好学,便于自学。
容,根据修订中“注意减轻负担”的原则,并考虑到与生 物课的衔接和协调,将此节内容删去,与其他内容整合后 放入“科学世界”中。 根据修订后的课标,将原教科书中“颜料的混合”内 容删去。
2、删减内容
原教科书专门有一节“看不见的光”一节,为了减轻 负担,新教科书删去了此节,将部分内容放在了“光的 色散”一节中。
的本质,也符合《标准》的要求且避免了两处实验的雷同。
3、调整 改写
为阿基米德原理的得出搭好台阶 浮力的产生及阿基米德原理的学习向来是初中物理教学的难点 之一。为了在这部分给学生的学习做好铺垫、搭好台阶,修订
教科书利用前面学过的液体内部不同深度压强不同的知识,分
析了浮力产生的原因;另外,从浮力与排开液体的体积有关、 与液体的密度有关,引导学生得出与排开的液体所受的重力有 关。这样就较原教科书的设计梯度更小些,利于学生理解。不 然学生在得出排开的液体越多所受的浮力越大后,总是很难想
增加了几个知识点: “探究并了解液体压强与哪些因
素有关”“摩擦起电”“磁场、地磁场”
一、教材修订的背景情况
(二)教材使用已十年多,需要进行较大的修改 整体反映教科书整体难度合适,联系生活,活动多、体
现学生自主学习的思想,起到了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培养 学生科学素养的目的。 除正面的意见外,老师们反映较多的问题是 1. 教科书的文字量略少,不利于学生自学
删去了此部分内容。
3、调整 改写
改变了一些探究实验的做法
针对老师们反映有些探究实验或不好做或设计不合理等 意见,人教社物理室专门成立了实验研究小组,对所有 的实验进行进一步的验证和创新。最后对一些探究实验 进行了改写。
3、调整 改写
例如,针对老师们反映“凸透镜成像规律”探究的设计过细、
不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意见,我们改写了这一实验,力图做 到既能体现自主探究,又能使学生有所依据、思路顺畅;改 写了原教科书“探究 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删去 了原教科书“探究 重力势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
探究活动较易安排,也容易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几年实验 下来,大部分教师也逐渐习惯这种安排。但是仍然有一部分 地区不习惯这样的安排,而且反应比较强烈。如福建省、四 川省、陕西省的部分地区的学校。考虑到这些不适应地区的 意见,同时我们也征求一些比较认同电学放在8年级学习的 教师们的意见,他们认为如果将电学调到9年级学习也能够 接受。故此次修订将电学内容调到9年级学习。
猜想?伽利略是怎样设法证实自己的猜想的?经过设问、提
示以及“科学之旅”正文中所讲“善于观察,乐于动手”, 让学生大致领会:科学探究要在仔细观察的基础上,提出问 题,给出合理的猜想,最后证实猜想得出结论。
关于课标中所提探究的几个要素的安排 接下来第一章、第二章在“正文”“想想议议”“想想做 做”中虽然有许多问题提出,也有让学生思考如何解决的 要求,但是并不明确标出提出问题或制定计划,只是让学 生先熟悉。 在第三章第2节“实验 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中,标出了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设计实验、进行实验 与收集证据、分析与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七个要素。 这样做一是前面对探究的思想已有了一定的铺垫,需要在 合适的地方对探究的要素加以明示,让学生更好地领会科 学探究的大致方法。另外“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 律”的实验也相对完整些,有可能将探究的七个要素较好 地体现出来。
1、次序调整
将原教科书9年级“机械运动”的内容调整到现在 的第一章,先学习“速度”的内容,方便后续“声速” “光速”的学习。另外,有了第一章测量的知识,在
学到后面的温度计、天平、弹簧测力计等仪器时,也
有了读数的基础。
1、次序调整
将“重力”“弹力”的内容提前到“二力平衡”之前,
以便学习二力平衡内容时所提及的例子都是学生已经学习
“探究”的字样(如,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 有关),这种安排易给人造成只有标有“探究”字样的内 容才要探究,其他内容不必探究的误解。新教科书将“探 究”统一放在“实验”内(如,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 度的变化规律),而在节标题中不再出现“探究”字样, 也不再专设“探究”的栏目。
关于课标中所提探究的几个要素的安排 在“科学之旅”中,通过“伽利略对摆的研究”让学生考 虑:伽利略怎样观察吊灯的摆,并发现了值得注意的现象? 伽利略在观察中提出了什么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做出了什么
过的重力和弹力具体力的内容。考虑到修订后的课标增加
了“测量摩擦力”的实验,实验中要用到二力平衡的知识,
故将摩擦力调整到二力平衡后。
1、次序调整
实验中教师们反映,光学中的“凸透镜成像规律”是教 学中的难点,新教科书将“物态变化”一章提到光学前, 以延后难点的学习。
2、删减内容
原教科书在声学部分有一节“我们怎样听到声音”的内
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一节“磁现象 磁场”。
原教科书作为电生磁知识的应用安排了“电磁铁”“电磁
继电器 扬声器”两节内容,为了减轻负担,新教科书将这
些内容重新精减整合为“电磁铁电磁继电器”一节。
3、调整 改写
理顺牛顿第一定律的思路
原教科书为了说明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让学生分别做小车
从同一斜面滑下,通过表面为毛巾、棉布、木板的平面时滑动 的实验。虽然实验过后教师也能引导学生得出阻力越小,滑动 越远,没有阻力小车可能会不再停下的结论,但是易将学生的 注意力分散到阻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上去。 此次修订将此实验改写成演示实验,让学生注意观察阻力不同, 小车的运动情况会有什么不同的问题上去。这样既抓住了问题
3、调整 改写
突出“能做功的物体具有能量”的思想 动能的得出是通过运动的钢球能推动另一物体移动一段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