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第四章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3)保持外贸政策统一性和透明度
(3)下放商品经营权 对出口商品实行分级管理分类经营 (4)开展工贸结合的试点(外贸代理)
“四联合、两公开”
(5)改革外贸计划体制
缩小指令性计划范围、扩大指导性范围,扩大市场调节作用
(6)改革外贸财务体制:增盈减亏按比例分成
(7)试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7年,外贸专业总公司实行三项
指标(承包出口总额、出口商品换 汇成本和出口盈亏总额)承包经营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
指对外贸易的管理机构、管理权限
分配、管理方式以及经营组织形式、
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的制度。
一、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经营管理体制的特征与评价 (一)改革开放前外贸体制的形成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完成时期(1949— 1956年)
根据1949年9月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共同纲领》中“实行对外贸易的管制,并采取保护贸 易政策”的规定。
国际贸易学课程组
8
WTO的原则
(1) 非歧视原则 (i)最惠国待遇:一国对所有成员国的贸易待遇必须相 同;(ii)国民待遇:一国对所有成员国的公民和企业在经 济上的待遇不低于本国公民和企业的待遇 (2)自由贸易原则
(3)公平竞争原则
国际贸易学课程组
10
最惠国待遇的例外:1.边境贸易的例外 2.关税同盟和自由贸易区的例外 3.普惠制的例外 4.国际条约已有规定的例外
责任制,分别落实到分公司,实行
超亏不补、减亏留用、增盈对半分
成,并按三项指标完成情况兑现出
口奖励。
2、1988—1990年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1)全面推行外贸承包经营责任制
由外贸总公司、工贸总公司及地方政府分别向中央
中华人民共和国贸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15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于2004年4月6日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公布,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胡锦涛2004年4月6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八条本法所称对外贸易经营者,是指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或者其他执业手续,依照本法和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从事对外贸易经营活动的法人、其他组织或者个人。
第四章大学生中国对外贸易考试必备
放权让渡时期(1979—1987)
●简政放权是这一时期外贸体制改革的主旋律。主要 改革内容:
▪ 下放外贸经营权,打破专业外贸公司独家经营的格 局;
▪ 下放商品经营权; ▪ 开展工贸结合的试点; ▪ 简化外贸计划内容; ▪ 外贸专业公司实行出口承包经营责任制。
放权让渡时期(1979—1987)
●这一时期的重要改革措施: ▪ 1984年1月起,多数省份有权保91—1993)
▪ 改革成效:有力促进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发 展,不但使我国的外贸出口保持了较快的 增长速度,出口商品结构也不断优化,制 成品出口比率提高为78%;我国国际收支 平衡状况有了根本改善。
▪ 主要问题:外贸企业的经营活动仍受到地 方政府的行政干预;承包额度不够科学; 外汇分配制度仍存在缺陷;汇率调整还没 到位。
▪ 外贸经营权放开是我国外贸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内 容。我国外贸体制是如何演变的?今后又将如何完 善呢?
思 考……
什么是对外贸 易体制?
一、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沿革
▪ 对外贸易体制的概念
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构设置、管 理权限、经营分工和利益分配等方面 的制度,是外贸战略与政策顺利实施 的制度保证。
入世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加入WTO使中国对外贸易环境发生深刻变 化。
▪ “入世”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重要特 点是在WTO框架下的改革,使中国的对外 贸易体制既能符合国际贸易规范和市场经 济要求,又能符合中国国情,使我国在更 深、更高的层次上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 广泛分享国际经济交流中的比较利益。
入世后中国外贸体制改革的新进展
●主要问题: ▪ 政府对外贸的管理职能有待改革和健全 ▪ 部分政策规定与WTO的要求不符 ▪ 外贸的结构尚存缺陷 ▪ 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加强 ▪ 协调与服务机制不完善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
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和策略分析第一章:背景介绍中国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全球最大贸易国之一,在对外贸易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的背景进行简要介绍。
第二章: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分析本章将重点分析中国对外贸易的形势。
首先,揭示中国对外贸易增长的趋势与特点,包括贸易额的变化、贸易的结构和主要贸易伙伴。
此外,还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所面临的挑战,如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的兴起、贸易摩擦等。
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策略分析本章将重点探讨中国对外贸易的策略。
首先,分析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多边贸易体制的重要性,并介绍中国积极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举措和政策。
接着,讨论中国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策略,包括自由贸易协定的签署、共建“一带一路”等。
最后,介绍中国加强贸易便利化的策略,包括优化政策环境、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等。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模式转型本章将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模式的转型。
首先,分析中国从传统商品贸易向服务贸易和技术贸易转型的必要性。
然后,介绍中国积极推动高水平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的政策措施。
最后,讨论中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推动创新驱动发展的策略。
第五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本章将分析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挑战和机遇。
首先,分析国际贸易保护主义对中国的影响和挑战。
然后,讨论中国的外贸竞争力和国际市场份额的问题。
最后,揭示中国参与全球价值链的机遇和提升中国品牌影响力的可能性。
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展望本章将对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前景进行展望。
首先,分析中国当前对外贸易形势的基础上,展望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趋势和变化。
然后,讨论中国对外贸易战略调整的可能性和方向。
最后,探讨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影响和作用。
第七章:结论本章将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中国对外贸易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同时,明确中国对外贸易战略的重要性,并展望中国未来对外贸易的发展前景。
以上是关于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分析的章节划分,通过对中国对外贸易形势和策略的深入分析,旨在提供对中国对外贸易发展的全面了解和深入认识,并为中国未来对外贸易战略的调整和发展提供参考。
国际贸易政策
整理课件
8
斯密:国际贸易对参与双方都有好处,如果一种商 品,在别国的生产费用较低,就无须在本国生产。
李斯特:经济落后国家参与国际分工和交换的最根 本目的是发展本国的生产力。从短期来看 ,落后国 家可以买到一些廉价商品,似乎占了便宜;但从长 远看,落后国家的工业却因此发展不起来,社会生 产力得不到提高,就会长期居于落后地位和从属地 位。
原因:保护性关税起初虽然会使工业品的价格提高, 但经过一定阶段,生产力提高了,商品价格和生产费 用就会跌落下来,甚至会跌到外国商品以下。开始时 减少的一些财富却通过保护贸易,发展了自己民族的 生产力,即创造财富的能力,这才是真正的财富。
整理课件
10
幼稚工业的特点:刚开始发展且遭遇国外 强有力竞争对手的尚未发展成熟的新兴产 业;有较大的产业关联度。
对外贸易政策 类型
自由贸易政策
保护贸易政策
概念
国家取消对进出口贸易的限制,取消对 本国进出口货物和服务的各种特权和优待, 使其自由进出口,在国内外市场上自由竞 争。
国家广泛利用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保护 国内市场免受外国货物和服务贸易的竞争, 并对本国出口货物和服务给予优待和补贴, 以鼓励货物和服务出口。
整理课件
23
案例一: 光伏产业
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裁定,中国晶体 硅光伏电池及组件的生产商或出口商在美 国销售此类产品时存在倾销行为。同时, 裁定中国输美的此类产品接受了补贴,决 定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反补贴税和反倾销 税。
整理课件
24
2010年,中国政府确定节能环保、新一代信 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 材料和新能源汽车等七个产业作为现阶段的 战略性新兴产业,力图将其培育成为国民经 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国际贸易学各章的知识点
第一章导论,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2、国际贸易的各种基本槪念。
3、国际贸易与国内贸易相比有何特点?4、国际贸易与经济发展的相互关系。
知识点:1.出口依存度: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国民生产总值(或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2.间接贸易:是指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没有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通过第三国买卖商品的行为。
3.转口贸易:是间接贸易的主要表现形式。
商品生产国与商品消费国通过第三方进行贸易,对第三国来讲,属转口贸易。
即使有些商品是直接从生产国运到消费国去的,但只要两国之间并未直接发生贸易关系,而是由第三国商人分别与生产国和消费国发生的贸易关系,这种活动仍然属于转口贸易.4.贸易条件指数: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的出口商品价格与进口商品价格之间的比率。
第二章国际贸易的历史与现状,主讲范爱军教授(博导)讲授重点难点:1、国际贸易发展的历史。
2、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
知识点:1.国际贸易产生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第一是经济条件,即社会生产力水平有了较大发展,能提供交换用的剩余产品;第二是政治条件,即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人类发展到奴隶社会之后,才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
2.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国际贸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是指16世纪至18世纪中叶的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场手工业大发展时期。
这一时期的国际贸易既表现出了开拓性,也表现岀了掠夺性。
3.自由竞争资本主义时期的国际贸易:这一时期欧洲主要国家先后发生了产业革命和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大机器工业,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得到确立。
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使社会生产力得到迅猛提髙,社会产品快速增加,为国际贸易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物质基础。
4.当代国际贸易的新特点: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朿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虽然还不断爆发地区性的局部战争,但总体上看,世界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左的和平与发展时期。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10)接受特殊保障措施; 入世后的12年内,中国产品出口至世界贸易组织 其他成员的领土时,若增长的数量或所依据的条件 对其他成员国生产者造成威胁或市场扰乱,可以仅 对中国产品采取保障措施。
中国“入世”的主要承诺:
11)反倾销反补贴条款;
①有的世贸组织成员对中国的倾销产品采取特殊的程 序,该程序在中国入世之后维持15年。
1下放对外贸易经营权扩大地方政府对外贸易自主权2扩大对外贸易经营渠道打破垄断经营3工贸结合推行代理制密切产销关系4逐步缩小外贸计划控制范围启用关税与非关税手段5改革外汇管理体制发挥汇率杠杆对外贸的调控作用6改革统包盈亏的对外贸易财务体制外贸企业实现自负盈亏wto的实质是通过多边贸易谈判逐步减少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最终实现全球贸易的自由化
(二)深化国有外贸企业改革
1)深化外贸企业产权制度改革; 2)实行功能性分工,形成多层次、多元 化的对外贸易经营格局; 3)累积品牌资产,提升企业品牌竞争力; 4)完善分配制度,留住和吸引人才。
(三)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企业开展对外贸易同样需要各种社会服务,如 财务、会计、审计和法律事务等。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对外贸易体制是指对外贸易的组织形式、机 构设置、管理权限、经营分工以及利益分配 等方面的制度。
对外贸易体制是我国国民经济体制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的对外贸易体制
一、中国对外贸易体制的建立与形成
二、改革开放前对外贸易体制的主要内容
( 1 )在对外经营体制方面:实现国家外贸统一 经营(对外贸易专业总公司及所属口岸分公 司),其他任何机构或企业无权经营对外贸易 业务;
中国“入世”的主要承诺: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2024法信汇编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2024法信汇编版)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3.10•【文号】•【施行日期】2024.05.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尚未生效•【主题分类】进出口货物监管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货物进出口管理条例(2001年10月31日国务院第46次常务会议通过2001年12月10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332号公布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法信”平台根据国务院2024年3月10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修改和废止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77号)汇编整理)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货物进口管理第一节禁止进口的货物第二节限制进口的货物第三节自由进口的货物第四节关税配额管理的货物第三章货物出口管理第一节禁止出口的货物第二节限制出口的货物第四章国营贸易和指定经营第五章进出口监测和临时措施第六章对外贸易促进第七章法律责任第八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货物进出口管理,维护货物进出口秩序,促进对外贸易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以下简称对外贸易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从事将货物进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或者将货物出口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外的贸易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第三条国家对货物进出口实行统一的管理制度。
第四条国家准许货物的自由进出口,依法维护公平、有序的货物进出口贸易。
除法律、行政法规明确禁止或者限制进出口的外,任何单位和个人均不得对货物进出口设置、维持禁止或者限制措施。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货物进出口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
第六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货物进出口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第七条国务院对外经济贸易主管部门(以下简称国务院外经贸主管部门)依照对外贸易法和本条例的规定,主管全国货物进出口贸易工作。
国际贸易管理(我国对外贸易管理、WTO)--司法考试辅导《国际经济法》第四章讲义2
正保远程教育旗下品牌网站 美国纽交所上市公司(NYSE:DL)
法律教育网 法律精英的成长基地 司法考试辅导《国际经济法》第四章讲义2
三、世界贸易组织的一般制度
(一)世贸组织的法律框架及组织结构
(二)世贸组织的基本原则
1.最惠国待遇原则——普遍、自动、相互、同一性
普遍性:在不同的领域,都要给予所有成员方最惠国待遇。
自动性:给予某一国家更为优惠的待遇,这种优惠待遇将自动给予其他成员方。
相互性:互相给予。
同一性,给予某一国家某种优惠,给其他成员方的这种优惠的前提和标的是一样的。
例外—— 一般例外、安全例外、关税同盟、边境贸易、普惠制(发达国家单方面给予发展中国家的)、反倾销反补贴、收支平衡、对特定成员豁免等例外
该原则是多边贸易制度的基石。
对最惠国待遇原则的修改,必须经全体成员同意才有效。
2.国民待遇原则——给予外国国民或产品和本国国民或产品同等的待遇。
例外(政府采购、仅对某种产品的国内生产商提供的补贴、一般例外)
3.关税减让原则——约束性关税
4.一般取消数量限制原则——例外(粮食等短缺、归类或分级或销售标准、农渔产品过剩、保障金融地位和收支平衡)
【例题·单选题】关于世界贸易组织(WTO )的最惠国待遇制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2006-1-4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2016年修正)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全国人大常委会•【公布日期】2016.11.0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五十七号•【施行日期】2016.11.07•【效力等级】法律•【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商务综合规定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1994年5月1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通过 2004年4月6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八次会议修订根据2016年11月7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四次会议《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等十二部法律的决定》修正)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第三章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第四章国际服务贸易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第十章法律责任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适用于对外贸易以及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
本法所称对外贸易,是指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
第三条国务院对外贸易主管部门依照本法主管全国对外贸易工作。
第四条国家实行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鼓励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公平、自由的对外贸易秩序。
第五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根据平等互利的原则,促进和发展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关系,缔结或者参加关税同盟协定、自由贸易区协定等区域经济贸易协定,参加区域经济组织。
第六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对外贸易方面根据所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协定,给予其他缔约方、参加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或者根据互惠、对等原则给予对方最惠国待遇、国民待遇等待遇。
第七条任何国家或者地区在贸易方面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采取歧视性的禁止、限制或者其他类似措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该国家或者该地区采取相应的措施。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
《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教学大纲开课对象:2005级国际商务(专科)学时:36一、课程性质《中国对外贸易概论》是我国经济学科中的一门将外贸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主要课程。
对于国际商务的学生来说,《中国对外贸易概论》作为国际商务理论的四门课程之一,成为其取得国际商务的执业资格,从事国际商务专业工作岗位的必备条件。
二、课程任务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达到以下教学目的:1、培养学生的专业素质:使学生掌握中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和实际问题,使其了解并熟悉我国对外贸易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指导思想,了解并掌握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知识,方针政策和运用的外贸战略;2、提高学生运用理论,观察了解、分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了解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贸工作的具体实践,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运用外贸理论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分析研究我国外贸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三、课程的主要内容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1、中国对外开放政策与对外开放格局2、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对外贸易的作用4、中国对外宏观管理体制改革第二章中国发展外贸的理论依据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3、新贸易理论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1、出口商品战略2、以质取胜战略3、科技兴贸战略4、进口市场多元化战略5、进口商品战略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1、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2、对外贸易的经济调节手段3、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第五章对外贸易价格与经济效益1、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市场价格2、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作价原则3、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形成4、影响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因素5、提高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1、国际直接投资的贸易效应2、中国对外贸易与外商直接投资第七章中国货物贸易1、中国货物贸易概述2、中国货物贸易结构3、中国货物贸易方式第八章中国技术贸易1、中国技术贸易概述2、技术引进3、技术出口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1、服务贸易概述2、中国服务贸易出口3、中国服务贸易进口第十章中国与WTO1、入世对中国对外贸易的影响2、WTO进出口公平制度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3、WTO技术性贸易措施与中国对外贸易的发展第十一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1、中国与日本的经贸关系2、中国与美国的经贸关系3、中国与欧盟的经贸关系4、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5、中国与其单独关系区的经贸关系四、课程的重点、难点第一章中国对外开放与对外贸易发展重点部分:1、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政策2、全方位、多渠道、多层次的开放格局3、中国各阶段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状况和效果难点部分:1、我国对外开放政策的内涵2、外贸依存度、外贸代理制等有关概念第二章中国发展外贸的理论依据重点部分:1、西方传统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比较成本论、要素禀赋论2、马克思主义国际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国际分工、国际价值3、新贸易理论的基本观点和基本原理:技术差距论、需求重叠论难点部分:结合我国国情,运用相关理论来解释我们发展对外贸易的动因第三章中国对外贸易发展战略重点部分:1、出口商品战略、以质取胜战略、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基本概念2、中国各阶段特别是改革开放后对外贸易发展的特点和主要内容难点部分:1、科技兴贸战略、出口市场多元化战略的含义2、实施以质取胜和科技兴贸战略的必要性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管理重点部分:1、外贸立法管理手段、行政管理手段、经济调控手段的含义2、对外贸易管理模式、关税配额管理、出口主动配额、WTO基本原则等概念3、对外贸易管理的经济调控手段;难点部分:1、经济调控手段相对与其他管理手段的特点2、实施外贸行政管理的必要性第五章对外贸易价格与经济效益重点部分:1、对外贸易价格的概念2、影响对外贸易价格的主要因素3、进出口商品对外作价原则4、外贸宏、微观经济效益的概念及提高宏、微观对外贸易经济效益的途径难点部分:1、进出口商品国内外市场价格的区别和联系4、进出口商品的国内外作价原则与做法3、影响外贸价格因素的供求弹性;4、影响外贸经济效益的货币因素;第六章中国对外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重点部分:1、外商在我国投资的主要形式;2、我国利用外资——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3、出口引致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反向进口效应和进口转移效益的概念4、我国“走出去”战略实施的内容与必要性难点部分:1、出口引致效应、出口替代效应、反向进口效应和进口转移效益的概念2、直接投资国对资本输出国和东道国的贸易效应3、相互替代税、互补共存税、“走出去”战略等有关概念第七章中国货物贸易重点部分:1、出口依存度、产业内贸易、货物贸易结构、加工贸易等基本概念2、改革开放后中国货物贸易发展的特点、货物结构和贸易方式的变化难点部分:1、贸易大国和贸易强国的概念应用2、加工贸易的特点及来料加工等概念的掌握第八章中国技术贸易重点部分:1、技术贸易、专利权、专业技术、技术引进、技术出口等基本概念2、技术贸易的主要内容和贸易方式以及中国技术贸易在不同时期的特点难点部分:1、专有技术和专利技术的联系和区别2、中国技术出口的原则和应注意的问题第九章中国服务贸易重点部分:1、国际服务贸易、跨境交付、商业存在、境外消费等基本概念2、市场开放和服务贸易自由化观念的理解难点部分:1、国际服务贸易发展的特点及迅速发展的原因2、中国对服务业开放所作承诺的阶段性原因和主要内容第十章中国与WTO重点部分:1、世界贸易组织、倾销、补贴、保障措施、技术性贸易壁垒等基本概念2、反倾销、反补贴观念的理解及案例分析3、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外贸的影响难点部分:反倾销、反补贴观念的理解及案例分析第十一章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关系重点部分:1、配额限制、贸易摩擦、市场经济地位等概念的理解2、中国对外贸易国别关系的基本政策和主要原则3、中国与主要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如美国、欧盟、日本的贸易关系的发展情况、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4、中国与发展中国家中的主要贸易伙伴的对外贸易关系状况以及对外贸易中的有利和不利条件难点部分:1、中国和主要发达国家(美国、欧盟)经贸关系发展前景2、中国与主要贸易伙伴国之间发生贸易摩擦的原因及现象分析五、学时分配六、考核方式:期末闭卷考试占70%,平时成绩(出勤、作业、课堂)占30%七、教材及参考书:1、《中国对外贸易概论》,邹忠全主编,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中国对外贸易概论》,王绍熙、王寿椿编著,对外经贸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国际贸易》第四章习题及答案
《国际贸易》第四章习题及答案第四章对外贸易政策与措施一、单项选择题1.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由()率先实行自由贸易政策。
A.英国 B.德国C.美国D.日本2.二次世界大战后,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恢复和迅速发展,从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初,出现了()。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3.自由贸易理论的创始人是()。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4.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抬头。
A.贸易自由化B.贸易保护主义C.新贸易保护主义D.超贸易保护主义5.李斯特的保护贸易学说保护的是()。
A.幼稚工业B.成熟工业C.国内高度发展的工业D.夕阳工业6.19世纪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与自由贸易学说相对立的是以()为代表的保护贸易学说。
A.亚当斯密与大卫李嘉图B.李斯特C.凯恩斯D.俄林7.超保护贸易政策的目的是()。
A.保护国内的幼稚工业B.培养自由竞争的能力C.获得贸易利益D.巩固和加强对国外市场的垄断8.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论认为,各个国家应该生产并出口()的产品。
A.两优取重、两劣取轻B.两优取轻、两劣取重C.具有优势条件工业所生产D.具有劣势条件工业所生产9. 比较适合起点较高的发展中国家(地区)和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的外贸政策类型是()。
A.进口替代型B.出口导向型C.自由贸易型D.混合型10. 外贸政策一般包括外贸总政策、进出口商品政策和()政策。
A.国别B.外交C.市场D.经营二、多项选择题1.对外贸易政策由下述内容构成()。
A.对外贸易总政策B.进出口商品政策C.国别对外贸易政策D.自由贸易政策2.二战后贸易自由化的主要表现是()。
A.关贸总协定缔约方通过多边贸易谈判,大幅度地降低了进口关税率B.经济贸易集团内部逐步取消关税C.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实行普遍优惠制D.欧洲经济共同体与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缔结《洛美协定》E.发达国家放宽进口数量限度,放宽或取消外汇管制3.对外贸易政策的基本类型有()。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2、关于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次序,国际上一般认为:第一步应将配额、 外汇控制等非关税手段关税化;第二步再将关税水平降低,进而实现贸 易自由化。取消数量限制是进行贸易自由化改革的不可逾越的步骤。
Company Logo
(二)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和次序
1、我国的对外贸易体制改革基本上是贸易自由化的过程。
Company Logo
二、中国履行入世承诺的情况
Company Logo
3、改革外贸行政管理手段
放宽生产企业经营外贸审批标准; 逐步放开商品经营的范围; 改革进出口商品管理体制;
取消了某些商品的进出口补贴;
取消全部进口替代商品清单; 缩小进口许可证管理范围。
Company Logo
Company Logo
二、我国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路径的特点
(一)国际上对外贸易体制改革的路径及次序
1、国际上讨论对外贸易体制改革主要是指贸易自由化过程,即由保护 型对外贸易体制向自由、开放的对外贸易体制转变,其体制基础是市场 经济体制,改革的是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方式与力度。
(二)实施统一的贸易政策
(三)保持贸易政策透明度 (四)进行外贸经营权改革
(七)关于出口补贴 (八)实施《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定》 (九)接受过渡性审议机制
(五)降低关税壁垒
(六)削减非关税措施
(十)接受特殊保障条款
(十一)反倾销反补贴条款 (十二)关于服务领域的开放
Company Logo
第四节 1994年到“入世”前的外贸体制改革 一、 外贸体制的改革方向
尽快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符合国际贸易规范的新型外贸 体制。
www.themegallery. NhomakorabeaomCompany Logo
第四章中国对外贸易体制
实行出口退税政策
中央Hale Waihona Puke 府部门下放部分权利,加强宏观调控机制
出口退税:指对出口货物退还其在国内生产和流 通环节实际缴纳的产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和 特别消费税。使本国产品以不含税成本进入国 际市场,与国外产品在同等条件下进行竞争, 从而增强竞争能力,扩大出口创汇。
退税额=(增值税发票金额)/(1+增值税率) *出口退税率。
易部
二、 下放外贸经营权
国务院有关部委经批准成立了一批进出口工贸公 司,将原来的由对外贸易部所属外贸专业公司 经营的一些进出口商品分散到有关部门所属的 进出口公司经营。
成立了一些综合性贸易公司,成立了经营某些类 别的商品进出口业务的公司和从事对外广告、 展览、咨询等服务性业务的公司。外贸专业总 公司也逐步下放经营权,扩大地方的外贸经营 权。
(二)以行政管理为主。 1.外贸机构的设立—外贸体制的主体 受对外经济贸易部和地方政府双重领导
“条块结合,条条为主”的对外贸易 行政管理机构体系。 国务院和中央行政领导机关 省、市、自治区的对外经济贸易局 驻外商务机构 对外经济贸易专业公司
2.外贸计划的编制(外贸体制的核心)
出口计划编制实行外贸行政系统和专业公 司双轨制
外贸体制的深化改革1 (1988-1990年)
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1988年2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加快和深
化对外贸易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规定》,其中心
内容是全面推行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
为了落实对外贸易承包经营责任制,使地方
和企业能承包经济效益指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
配套措施。
放宽外汇管制
出口收购制
进口拨交制
国际市场 国营外贸
生产企业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是中国的一项法律,主要目的是规范中国与其他国家、地区之间的贸易活动,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该法共有六十五条,以下是对该法的一些简要阐述。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规定了对外贸易法的适用范围和目的,指出法律适用于中国境内的对外贸易活动,目的是加强对外贸易管理,保障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
第二条规定了对外贸易活动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经营、公平竞争、守信经营、促进贸易平衡等。
第三条规定了国家的贸易政策,包括促进对外开放、调整出入口商品结构、支持企业发展等。
同时,该条还规定了贸易政策的实施原则,即统筹兼顾、走向市场、加强协调、突出重点等。
第二章进出口贸易该章节主要规定了进出口贸易的有关制度和程序,包括经营权授予、出口配额、关税、退税、禁止和限制进出口商品等。
其中,重要的规定包括对进口和出口商品质量、安全性的检验检疫制度,以及境外进口商和出口商与国内企业建立合资企业或合作的规定。
第三章国际贸易中的反垄断和反补贴该章节主要规定了贸易中的反垄断和反补贴措施,旨在保障市场竞争的公正性和企业的利益。
其中,特别强调了对价格倾销的打击措施。
第四章贸易救济该章节主要规定了贸易救济的有关制度和程序,包括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等。
该章节的规定内容非常详细,旨在保障企业的利益和贸易活动的健康发展。
第五章贸易促进该章节主要规定了国家在贸易促进方面的责任和制度,包括贸易信息发布、贸易促进措施、贸易投诉和纠纷解决等。
该章节的规定旨在增加企业间的交流,促进民间贸易的发展。
第六章责任和法律适用该章节规定了在执行对外贸易活动过程中,各方的责任和法律适用。
对于违法行为者,该章节也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
总之,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的制定旨在保障贸易自由化和公平竞争,促进对外贸易的健康发展。
该法的规定内容涵盖了贸易活动的方方面面,覆盖范围广泛,使各方都能从中受益,并促进了国际贸易的互相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2.2 税收调节
关税条例和税则 海关法 1. 海关是国家的进出境监管机关。国务院设海关总署,统
一管理全国海关。海关的隶属关系不受行政区划的限制 2. 根据海关法第五章第53条规定:准许进出口的货物,进
出境的物品由海关依法征收关税。 进出口关税条例
是关税的基本法规,包括总则、税率的运用、完税价格 的审定、税款的交纳退补、关税的减免及审批程序、申 诉程序、罚则和附则等。是制定税则的原则。
性的出口货物)
4.2.2 税收调节
出口退税的税种: 出口商品的应退税种包括:增值税和消费税
出口退税的税率
中国自1985年开始实施出口退税政策,近几年进行过五次 调整。
1995年,7月1日,退税率分别降为3%、10%和14%。 1996年1月1日,退税率分别降为3%、5%和9%。 1997年开始的亚洲经济危机造成中国出口的大幅度下降,
第六章“对外贸易秩序”,就对外贸易主体在经营 活动中的行为作了规定。
第七章“对外贸易调查”和第八章“对外贸易救济” 对国家及贸易组织为维护对外贸易秩序进行调查、 采取适当的对外贸易救济措施的行为作了规定。
第九章“对外贸易促进”,规范了国家及贸易组织 在贸易促进方面的行为。
第十章“法律责任”,规定了对不同主体形态的各 种违法、犯法行为进行法律追究。
则规定 (2)涉外经济贸易的基本法 (3)有关涉外经济贸易的各种专门性法律、法规 (4)既有国内经济法,又是涉外经济贸易法的法律、
法规 (5)地方涉外经济贸易法规 (6)我国参加缔结的国际经济贸易条约、公约、双边
或多边协定
4.1.1 对外贸易立法概述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4.1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
4.1.1 对外贸易立法概述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4.1.1 对外贸易立法概述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的含义 对外贸易立法管理是指在对外贸易中借助法律规范
的作用对进出口活动施加影响的一种手段。 它具有权威性、统一性、严肃性、规范性的特点。 中国于2001年12月11日正式加入世贸组织,标志着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对外贸易法的适用范围 地域适用范围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内发生的
对外贸易行为原则上均适用《对外贸易法》,但其 单独关税区不适用本法。 (单独关税区:香港、澳门、台湾) 人的适用范围 :其调整对象是货物进出口、技术 进出口和国际服务贸易的行政管理关系,由此就决 定了《对外贸易法》对人的适用范围是指参加到这 种管理关系中的管理者和被管理者。 时间适用范围 :即从2004年7月1日起,新修订的 中国对外贸易法开始生效。
第十一章“附则”,规定了边境贸易灵活优惠的特 殊原则及该法对单独关税区的非适用性,并规定了 该法的生效日期。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外贸立法的宗旨和基本原则 外贸法的立法宗旨主要体现在外贸法的第一条中,即
“为了扩大对外开放,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易秩 序,保护对外贸易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促进社会主义市 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P79-80) 实行全国统一的对外贸易制度的原则。 平等互利、互惠对等的多边、双边贸易关系原则。 (对WTO非歧视原则的落实和维护) 市场准入原则。 透明度原则。 公平贸易原则。
对外开放进大了一个新的阶段,即进入法律框架下 的全方位开放。根据世贸组织有关协议的规定,中 国政府不仅要确保世贸组织有关协议和 《中国加 入世界贸易组织议定书》在全国得到统一实施,而 且还要不断提高立法质量,增强法律制度的透明度。
4.1.1 对外贸易立法概述
中国涉外经济贸易法律体系 (1)《宪法》《民法通则》中有关涉及经济贸易的原
4.2 对外贸易的经济调节手段
4.2.1汇率调节 4.2.2 税收调节 4.2.3 信贷调节
4.2.1汇率调节
中国人民银行每日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元 的市场交易中间价,该价格是当日各外汇指定银行 与客户之间进行外汇与人民币买卖的交易基准价格。
人民币汇率采用直接标价法,以100外币单位为标 准折算为一定数量的人民币。
政府从1998年开始逐渐将出口退税率调高,有些恢复到征 税率,出口商品的综合退税率由原来的6%提高到15%。 2003年由于经济局部过热,出口欠税严重,政府将出口退 税率由15.51%调整到12.51%。部分产品取消出口退税政 策(如石油、焦炭)。政府与地方财政各负担75%和25%。 2005年进一步调整出口退税政策。把中央与地方出口退税 分担比例从目前的75%:25%调整为92.5%:7.5%。
4.2.2 税收调节
海关进出口税则 是关税条例的组成部分,也就是关税税率表。我国的税 则是基于HS制度制定的。Harmonized commodity description and coding System
征税方法 以从价税为主,少数从量税、复合税。
4.2.2 税收调节
出口退税 含义:指商品出口以后,税务部门将企业已缴纳的增值税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对外贸易管理概念 对外贸易管理是以国家法律、规章和方针政策为依据,从国家 宏观经济利益和对内、对外政策的需要出发,对进出口贸易进 行领导、控制和调节。
对外贸易管理的主要手段 1、法律手段; 2、经济杠杆; 3、行政干预;
第四章 中国对外贸易管理
4.1对外贸易的立法管理 4.2 对外贸易的经济调节手段 4.3 对外贸易的行政管理
4.2.2 税收调节
进出口关税 定义:关税是指进出口商品经过一国关境时,由政府设置
的海关根据国家制定的关税税法、税则对进出口货物征 收的一种税。
关税的积极作用 关税可以保护国内市场和国内工农业 关税可以增加国家的财政收入 关税是政府宏观调控经济的重要手段,可以有效调节进
出口流量
4.2.2 税收调节
货物贸易管理立法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第二,技术贸易管理立法 1.《技术进出口管理条例》、 2、知识产权保护立法 (1)有关知识产权保护的国内立法
(2)参加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条约 如:《商标法》、《专利法》、《著作权法》等等。
第三,服务贸易管理立法
4.2 对外贸易的经济调节手段
1 、简称《对外贸易法》, 2 、1994年颁布实施,是我国第一部外贸法,是
实行对外 贸易管理制度的主要法律依据
3、立法宗旨 : 为了发展对外贸易,维护对外贸 易秩序,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 。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修订后的《对外贸易法》共11章70条,自2004年7月1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则”,对 《对外贸易》的宗旨、对外贸易制度 的基本特征和基本原则、《对外贸易法》调整的法律系的范 围作了原则规定。
4.2.2 税收调节
对外贸易税收
对外贸易税收是主权国家为履行公共管理职能的需要, 凭借行政权力,依据法律制定的标准,对进出口贸易行 使征税权所形成的税收 对外贸易税收可以保护一国在对外贸易交往中的利益 国家运用对外贸易税收可有效调控经济运行 对外贸易税收可以增加一国的财政收入
我国对外贸易税收的分类
关税的消极作用 由于限制进口而造成国内物价上涨,消费者的福利受到
损害 由于形成贸易壁垒而阻碍了国家贸易的发展
关税类别
按照商品流向分类 进口税、出口税、过境税
按照征税目的分类 财政关税、保护关税
按照征税待遇分类 普通关税、优惠关税、差别关税
4.2.2 税收调节
我国的关税制度
关税条例和税则 关税征收 进口关税税率的调整
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外汇管理局规定和调整每日外汇 市场交易价格的最大浮动幅度。
外汇指定银行每日的挂牌汇价和外汇交易必须根据 当日公布的人民币市场汇率并在规定的每日最大价 格浮动幅度内制定和进行。
4.2.1汇率调节
各外汇指定银行应建立本行内部的汇价报价系统,保持本行系 统对外汇汇价的一致性;为便于社会监督,各外汇指定银行在 每日公布本行的外汇牌价时,应同时公布中国人民银行当日公 布的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元的交易基准汇价。
第二章“对外贸易经营者”,对经营者的主体资格及其权力 义务进行了规范。
第三章 “货物进出口与技术进出口”及第四章“国际服务 贸易”,对对外贸客体,即货物贸易、技术贸易和国际服务 贸易的管理进行了规范。
第五章“与对外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保护”,与对外贸易有 关的知识产权的管理进行了规范。
4.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法
2、控制功能: 通过税率、汇率、利率、价格等经济杠杆,引导各项 经济活动向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目标靠拢。
3、核算功能:核算劳动耗费,比较投入与产出,平衡社会供给与需求 4、监督功能 中国运用的主要经济调控手段
采用经济调控手段调控对外贸易是指国家有关部门通过汇率调节、 税收调节、信贷调节、价格调节等经济杠杆,间接影响和约束企 业对外经济贸易行为。
4.2.2 税收调节
出口退税的基本程序(P89) 1、登记 2、申请 3、上报 4、批复
4.2.3 信贷调节
含义: 在培育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资金调节是支持对
外经贸事业发展的经济手段之一。我国对企业发展出口 生产的鼓励是与企业在出口方面的实际业绩相联系的。 开展进出口信贷、外贸结算、外汇管理、外贸保险等金 融业务的金融机构称为对外贸易服务的金融机构 。
各外汇指定银行以美元交易基准价为依据,根据国际外汇市场 行情自行套算出人民币对美元、日元、港元以外的各种可自由 兑换货币的中间价,在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汇价浮动幅度内自 行制定外汇买入价、外汇卖出价以及现钞买入价和卖出价,并 对外挂牌,与客户做柜台交易。
中国人民银行通过国家外汇管理局对人民币汇价实施宏观调控 与监督;中国人民银行可以根据国家货币政策的要求,在外汇 市场内买卖外汇,调节外汇供求,平抑外汇市场价格,保证人 民币汇率稳定;各级外汇管理部门对本辖区内各外汇指定银行 挂牌汇价进行监督和检查,对违反管理法规擅自扩大汇价价差 的,要根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