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十八大: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我国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阶段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大会的主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解放思想,改革开放,凝聚力量,攻坚克难,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一、过去五年的工作和十年的基本总结
十七大以来的五年,是我们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的五年,是我们经受住各种困难和风险考验、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的五年。五年来,各方面工作都取得新的重大成就,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民主法制建设迈出新步伐,文化建设迈上新台阶,社会建设取得新进步,国防和军队建设开创新局面,港澳台工作进一步加强,外交工作取得新成就。
五年来,党的建设全面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继续推进,思想理论建设成效明显,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取得重要成果,党的建设改革创新迈出重要步伐。党内民主进一步扩大。干部队伍建设取得重要进展,人才工作开创新局面。创先争优活动和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深入进行,基层党组织不断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取得新成效。
同时,必须清醒看到,我们工作中还存在许多不足,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依然突出,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较多,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和居民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一些基层党组织软弱涣散,一些领域消极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对这些困难和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
中特思考题(仅供参考)
中特思考题(仅供参考)
1.怎样理解中特的科学社会主义基础
(1)“科学社会主义”是“中国特⾊社会主义”的理论基础,中特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根据实际和时代特⾊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
(2)“科学社会主义”的根本思想⽅法:彻底解放和发展⽣产⼒,彻底解放和发展以⽆产阶级为代表的最⼴⼤⼈民群众。在实践中产⽣,在实践中发展。
(3)“科学社会主义”的意义:凡是有利于两个解放和发展的思想、制度、实践都是我们追求的⽬标;凡是不利于两个解放和发展的思想、制度、实践都是我们要改⾰和突破之处。
(4)四个“中国特⾊”:
1)实践特⾊:初级阶段,改⾰开放,⽣命依据,价值⽀撑
2)理论特⾊:基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创新,理论⾃觉
3)民族特⾊:优良传统,民族复兴
4)时代特⾊:⼯作重⼼,改⾰开放;基本路线,基本纲领;科教兴国,依法治国;两个⽂明,总体布局。
2.怎样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主题
“中国特⾊社会主义”是当代中国的主题。是对近代以来中国⼈民争取民族独⽴、⼈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民富裕伟⼤事业的继承和发展。在当代中国,只有⾼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旗帜,坚定不移地⾛中国特⾊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完成中国当代的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
(⼀)当代中国的历史任务
(1)两⼤历史任务:实现民族独⽴、⼈民解放;国家富强,⼈民富裕。前者是前提,后者是⽬的。
(2)三⼤事件:1)完成了新民主主义⾰命,建⽴了新中国,实现了民族独⽴、⼈民解放;2)完成了社会主义⾰命,确⽴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3)进⾏了改⾰开放,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社会主义。
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思想为领导 的民族 的、 科学 的、 大众的新 民主主义文化 , 文学 艺术要 为人 民服务 , 提倡百 花齐放 、 百家争 鸣 、 古为今 用、 洋 为中用 等 , 既使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和中国人 民精神 面貌发 生 了翻天覆地 的巨大变化 , 又为建设 中国特 色社会 主义文 化发 展 奠定 了重 要 的理 论 基 石 、 明 了 正 确 的前 进 方 向 。改 革 开 指 放 特别 是党的十六大以来 , 我们党始终把 文化 建设作 为中 国 特色社 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 坚持物质 文明 和精神文明两手抓、 依法 治 国和 以德治 国相 结合 、 文化 事业 和文化产业同发展 , 弘扬主旋 律与提倡 多样性 统一起来 , 把 把建设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建设 和谐文化结合起来 , 在
12. I01 『 10 2
精文建 神明设
坚 定 不移 地 走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文化 发展 道 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确保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人民安居乐业的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以实现人民民主为己任;新中国从成立之日起,就以人民民主为政治特征;改革开放从开始之日起,就以政治体制改革为重要内容不断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符合中国国情,具有旺盛活力和广阔前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各国国情不同,民主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是多样化的。人民民主是近代以来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对政治发展道路长期探索作出的历史选择,是中国从几千年的封建专制政治向民主政治跨越的根本标志,是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的政治根基。
有着5000年文明史的中国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1840年以后,由于西方列强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受到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民族危机、社会危机空前深重。为了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争取民族独立和民主自由,中国人民前赴后继,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但都一次次失败了。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君主专制统治,但是试图照搬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道路没有走通。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必须走民主新路。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选择了人民民主。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争取人民民主始终成为反帝反封建革命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党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领导中国人民长达28年的反帝反封建反官僚资本主义的艰苦卓绝斗争中,同时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政治发展道路。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为了实现党的最低纲领、争取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我们党大力发动和组织工农运动,投入反帝反封建的斗争,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在全国迅速发展。大革命失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中国革命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新道路。为适应工农红军和农村革命根据地迅速发展的形势,1931年11月,在江西瑞金举行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工农兵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成立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亦称中央工农民主政府)。会议通过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强调,苏维埃政权是属于工人、农民、红色战士及一切劳苦民众的。抗日战争时期,在根据地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革命阶级联合的抗日民主政权,抗日根据地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陕甘宁边区所制定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明确规定,保证一切抗日人民的人权、政权、财权及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居住、迁徙之自由权。抗日民主政权还规定了政权机关中各阶层人员比例按照共产党员、党外左派进步分子和中间派各占1/3的“三三制”原则加以分配,从政权建设上体现了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解放战争时期,由于革命形势发展和阶级关系变化,解放区革命政权性质转变为无产阶级领导和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人民民主专政。在政权组织形式上,也由参议院向人民代表会议制转变。在争取建立人民政权的斗争中,我们党先后提出了工农民主、人民民主、新民主主义等政治主张,创造了罢工工人代表大会、农民协会、工农兵代表苏维埃、参议会、各界人民代表会议等民主形式,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对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新路进行了深入探索,积累了宝贵经验。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1年10月18日)
胡锦涛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
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
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
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
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
标任务而奋斗。
第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先进文化
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
验和一大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
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
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从国际看,综合国力竞
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_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全局,深刻总结文化建设历史经验,科学分析当前形势,着眼于推动我国文化长远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举措。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坚定不移地走自己的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
不懈奋斗。
一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也是政党的精神旗帜。我们党是一个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都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充分运用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同发展,在推动文化建设不断取得新成就的过程中,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是我们党长期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集中体现,是对我国文化发展规律的深刻揭示,符合我国基本国情,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由我国社会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文化是一定社会政治经济状况的反映,总是在特定的社会条件下存在和发展的。不同国家由于社会性质和政治理念的不同而形成不同的社会制度,选择不同的发展道路。有什么样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就会孕育和滋养与之相应的文化。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用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在领导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进程中,成功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了经济社会的历史性进步,创造了生机勃勃的崭新文化。从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到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再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我们党总是站在时代前列,引领文化发展进步。实践证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是一条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正确道路,也是一条不断孕育先进思想文化的正确道路;中国共产党既是政治的先锋队,也是文化的先锋队。新时期我国文化发展方向和路径的选择、文化纲领和政策的制定,都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发展道路和党的性质、宗旨决定的。只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才能确保文化建设沿着正确方向前进,更好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是国家发展、民族振兴的重要支撑。2011年10月,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2012年7月23日,胡锦涛在中央党校省部级领导干部进修班上的讲话中提出,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提高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能力,必须着重提高党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能力。实现这一重大战略目标,必须把握文化发展规律、增强文化建设本领,抓好几个关键环节。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要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是文化建设的根本任务。没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支撑,就谈不上文化的真正发展;没有人民群众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发自内心的认同,就谈不上文化的凝聚力。只有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才能实现文化强国建设的目标。所以,建设文化强国,关键在于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使党和国家事
业发展始终保持正确的方向,使全国各族人民为了国家的发展振兴而共同团结奋斗。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胡锦涛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的重要讲话强调:“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是我们党把握时代和形势发展变化、积极回应各族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我们要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文化是一个政党一个国家的思想精神旗帜,走什么样的文化发展道路,事关一个政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前途命运。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始终把文化建设放在党和国家全局工作的重要战略地位,不断深化对文化发展特点和规律的认识,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这条文化发展道路,进一步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走什么路、朝着什么样的目标迈进这个带有方向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反映了新形势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对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我国文化建设长期实践探索的结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凝结着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和人类文明进步有益成果,贯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具有鲜明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具体体现在党提出的关于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之中。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坚持“两手抓、两手强”,坚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 , 文化繁荣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定 , 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 , 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 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 , 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 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
措 , 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 , 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 , 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标任务而奋斗。
第一 , 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 , 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 , 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化建设, 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 我们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 , 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 为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 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 , 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 , 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从国际看 , 综合国力竞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 , 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 , 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 , 谁拥有了强大文化软实力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摘要】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中国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形成并发展起来的,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本文从道路的起源、特点、成功实践和未来发展等方面进行阐述,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具有适应性和可持续性,并为国家长治久安提供根本保障。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实现人民幸福、社会和谐的根本途径。在新时代下,我们应当继续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努力。
【关键词】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背景、道路意义、重要性、起源发展、特点优势、适应性可持续性、成功实践、未来发展、长治久安、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1. 引言
1.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背景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前。在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面临着许多困难和挑战。尤其是在1950年代初期的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国内外各种矛盾和斗争不断涌现,使得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充满坎坷和挑战。中国共产党
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为指导,带领全国人民付出巨大牺牲,取得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的辉煌成就。
在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经历了文化大革命后,中国社会主义进
入全面建设的新阶段。中国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坚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
义道路。1980年代以来,中国逐步开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不断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繁荣昌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社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浅谈如何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浅谈如何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结合群众路线教育浅谈如何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党的⼗⼋⼤适应当代中国社会发展需要和⼴⼤⼈民群众的共同期盼,以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为基础,明确提出以“三个倡导”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价值观,从不同层⾯规范了我们国家、社会和公民的核⼼价值追求:第⼀.倡导“富强、民主、⽂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价值⽬标模式⽴⾜国家层⾯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第⼆.倡导“⾃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社会主义的基本社会属性,是⽴⾜社会层⾯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价值观。
第三.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社会主义国家公民的基本价值追求和道德准则要求,是⽴⾜公民层⾯概括出的社会主义核⼼价
值观。
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基本内容。其中富强、民主、⽂明、和谐是国家层⾯的价值⽬标,⾃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层⾯的价值准则。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的内核,体现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的根本性质和基本特征,反映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是社会主义核⼼价值体系的⾼度凝练和集中表达。
党的⼗⼋⼤提出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的根本任务,强调社会主义核⼼价值观建设,是凝魂聚⽓、强基固本、实现中华民族伟⼤复兴中国梦的基础⼯程。培育和践⾏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核⼼是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加强理想信念教育的关键路径。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关键是要深刻理解马克思主义的思想精髓,深刻理解中国特⾊社会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民经过长期的⾰命实践的正确抉择,是⼈民群众理想实现的根本保障,有着强⼤的⽣命⼒。
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1.为什么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是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实现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唯一正确道路。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立足我国国情和文化改革发展实际,不断探索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和办法,提出了一系列指导文化建设的理论观点和方针政策,开创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坚强领导下,文化建设加快发展、日益繁荣,取得历史性重大成就。思想道德建设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日益深入人心,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进一步巩固;文化体制改革在试点基础上全面推开,取得决定性进展,极大解放和发展了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空前繁荣,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实现大跨越,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显示出异军突起的良好态势。事实雄辩地证明,我国文化建设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面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当今时代文化发展新趋势和各族人民精神文化生活新期待,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科学发展道路上奋力开创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局面,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二、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基本内涵 (是什么) 党的十五大报告作了十分明确而简洁的 概括——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就是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 ,以培育有理想、有 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目标,发 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 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四、以改革创新精神推动社会主义文化 大发展大繁荣 (一)坚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 (二)坚持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 系为根本任务; (三)坚持以改革创新为动力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三、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 路(怎么办)
(一)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 方向; (二)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 人民、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三)必须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扬中华文化,建 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四)必须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 推动 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 性和紧迫性(为什么)
(一)充分发挥先进文化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 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验和一大政治优势; (二)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文化的作用更 加广泛而深刻; (三)我们必须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 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 )、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
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 )、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______、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答案:党的领导。
解析: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其中,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必须不断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必须保证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毛概论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毛概论文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不移的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内容摘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在科学发展、共建和谐中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发展科学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是一个不断在实践中开辟新道路、在理论上获得新认识的历史其中包含着不断深化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首要的基本问题的认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不渝地坚持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坚持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历史的经验和发展的趋势都表明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是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
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的伟大贡献。在半个多世纪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我们党经历了艰辛的探索历程排除了各种错误倾向的干扰在把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过程中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坚定地继承和创造性地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把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原理与打破教条主义束缚相结合。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忠实继承者是结合中国实际开创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的成功实践者。中国革命的胜利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成功实践。开辟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崭新实践。我们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正确把握唯物史观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辩证关系的基本原理把发展生产力作为社会主义的首要任务把改革作为社会主义发展的根本动力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建设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使社会主义充满生机活力。我们党在“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上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停留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某些原则、某些本本的教条式理解上摒弃那些对社会主义的不科学甚至扭曲的认识和超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不正确思想用发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意义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深刻阐述了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 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 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 十八大提出的“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 国建设”战略目标是对十七届六中全会精 神的重申和发展,意义重大而深远。
二、坚定不移走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发展道路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 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 的重大意义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意义
(一)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建设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 然要求
文化是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和重要组成 部分,也是增强综合国力的重要力量。
一、充分认识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意义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凝聚全国 各族人民的精神纽带。 文化是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推 动力。
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 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 倡导”思想。
三、落实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各项任务
1、内涵:价值理想和价值规范的统一
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从我国理 想目标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对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价值理想的诉求;倡导“自由、 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秩序的层面上 体现出的价值取向,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秩序 、制度信念的表征;倡导“爱国、敬业、诚信、 友善”,是从行为规范的层面上体现出的价值 取向,是对社会主义公民的行为规范要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2011年10月18日)
胡锦涛
文化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繁荣发
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全会通过的决定,全面总结党领导文化建
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文化建设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
础上,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确立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的战略目标,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
任务、政策举措,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全党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共同把全会精神落到实处,为实现全会提出的目
标任务而奋斗。
第一,深刻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充分发挥先进文化
引领前进方向、凝聚奋斗力量、推动事业发展的作用,是我们党的一条宝贵经
验和一大政治优势。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我们党都结合时代条件、围绕党的中心任务提出文化纲领、文化目标、文化政策,坚持不懈推进文
化建设,有力推动了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不懈努力,我们
走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显著提高了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
学文化素质、促进了人的全面发展,显著增强了国家文化软实力,为坚持和发
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为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
高潮奠定了坚实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当代中国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
向着新的奋斗目标迈进,文化的作用更加广泛而深刻。从国际看,综合国力竞
争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更加凸显,许多国家特别是主要大国
都把提高文化软实力作为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战略。在世界范围内各种
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的背景下,谁占据了文化发展制高点,谁拥有
了强大文化软实力,谁就能够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同时,我们必须
清醒地看到,国际敌对势力正在加紧对我国实施西化、分化战略图谋,思想文
化领域是他们进行长期渗透的重点领域。我们要深刻认识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
严重性和复杂性,警钟长鸣、警惕长存,采取有力措施加以防范和应对。从国
内看,经过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的发展,我国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显著增强,但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
主要矛盾没有变。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
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
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从我国文化建设
自身看,文化领域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文化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但
总体而言,文化发展同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还不完全
适应,束缚文化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尚未根本解决,文化在引领风尚、
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等方面的作用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我国文化
整体实力和国际影响力与我国国际地位还不相称,“西强我弱”的国际文化和
舆论格局尚未根本扭转。在理想信念教育、思想道德建设、诚信建设、文艺创作、公共文化服务、文化产业发展、农村文化发展、流动人口文化生活、网络
建设和管理、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等方面都还存在不少突出矛盾和问题,必须
抓紧加以解决。
总之,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
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
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
会提出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强调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高
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社会主义先
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
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培养
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
扬中华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全党要深刻领会和全面贯彻这一指
导思想,在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同时,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
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作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的一个基本要求,进一步推动文化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社会建设
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协调发展,为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
促进社会和谐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动力、有力舆论支持、良好文化条件。
第二,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内涵丰富,具体体现在全会决定提出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之中,要全面领会、全面贯彻。这里,我想强调几个问题。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最鲜明的特征,也是事关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只有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才能打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根基。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日益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扩大的形势下,我国社会思想更加多样、社会价值更加多元、社会思潮更加多变,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凸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为文化建设提供有力理论指导,确保文化改革发展始终沿着正确道路前进;必须坚持把马克思主义理论特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应用于文化改革发展各个领域,不断丰富和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文化建设理论,使我国文化各方面发展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之上;必须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正确处理弘扬主旋律和提倡多样化的关系、教育人民和满足人民多样化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和提高经济效益的关系,有效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