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有企业绝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内控管理现状及改进研究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优化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优化对策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的重要支柱,其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不容忽视,因为良好的内部控制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和盈利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和原因分析入手,然后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以期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一些思路和建议。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1.核心人员权力过大。
在一些国有企业中,核心管理层的权力过于集中,决策机制不够灵活,导致管理效率低下,决策缺乏科学性和民主性,容易出现权力寻租和腐败等问题。
2.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失和不完善的情况,导致一些不法分子能够顺利地进行违法违纪行为,损害了国有企业的利益和形象。
3.财务风险管控能力薄弱。
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管控能力相对较弱,对于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难以保障,容易出现内部腐败和违规操作。
4.信息系统安全风险较高。
信息系统在国有企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但是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并不够高,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内部人员破坏。
1.法律法规不完善。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部分原因在于法律法规方面存在不足,政府对国有企业的监管不够严格、政策不够明确、措施不够有力导致了部分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
2.管理层思想观念滞后。
管理层在一些国有企业中仍然存在传统观念,对于现代企业管理理念的接受程度不高,导致了一些管理制度和机制的滞后和不完善。
3.人才素质不够高。
国有企业的管理体系中一些人才缺乏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对于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和实施方法理解不够深入,导致内部控制问题的存在。
4.信息技术水平不达标。
国有企业的信息技术水平相对较低,对于信息系统安全等问题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导致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不能得到有效保障。
1.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治理机制建设。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治理机制,优化公司治理结构,确保决策权的科学合理分配和监督,减少公司内部腐败和不当行为的发生。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其内部控制是保障企业正常运作和经济效益的关键所在。
实际情况中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如管理混乱、风险管控不力、监督不到位等,这些问题严重影响着国有企业的经营与管理。
有必要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推动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
1. 管理混乱国有企业在管理层面存在着管理混乱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管理权限不清晰、决策分散、管理模式落后等。
由于管理混乱,导致企业内部资源无法有效配置,决策效率低下,极大地制约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2. 风险管控不力国有企业在风险管控方面存在着不力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风险识别不足、风险评估不全面、风险监控不及时等。
由于风险管控不力,导致企业经营中存在着各种潜在的经营风险,一旦出现风险事件就会对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3. 监督不到位国有企业在监督方面存在着不到位的问题,主要表现为监督措施不完善、监督体系不健全、监督人员不力等。
由于监督不到位,导致企业内部存在着严重的腐败问题,给企业稳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4. 信息不透明国有企业在信息透明方面存在着不足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内部信息滞后、对外沟通不畅等。
由于信息不透明,导致企业内部决策的准确性和及时性受到了严重的影响,给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改善建议1. 健全内部管理机制国有企业应当健全内部管理机制,明确管理职责和权限,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制度,规范企业内部管理,提高决策效率和执行力。
充分发挥管理团队的作用,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的监督和考核,确保管理的科学性、时效性和有效性。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风险管控,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加强风险识别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措施,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加强对外部环境变化的监测和评估,及时调整企业战略和政策,降低风险带来的不利影响。
3. 完善监督机制国有企业应当完善监督机制,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体系,加强对企业经营和管理的监督,提高监督效果,减少腐败和不正当行为的发生。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投资或者国家拥有控股的企业。
作为国家资产的代表,国有企业的规模、地位和影响力都相当巨大。
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对国家经济的稳定和持续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存在着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企业的经营管理和发展战略。
本文将针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以期推动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
1. 领导层权力集中,决策不透明国有企业中的领导层通常由国家任命,权力集中在少数几个高层领导手中。
这样的权力结构容易导致决策不透明,信息不对称,甚至腐败现象的滋生。
领导层在决策过程中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衡,导致企业经营管理的风险增加,影响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战略规划。
2. 经营管理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国有企业在经营管理方面往往缺乏有效的内控机制,管理体系和流程不规范,容易出现管理混乱和内部监督缺位的情况。
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企业资源的滥用和浪费,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竞争力。
3. 目标管理不明确,业绩评价缺乏科学性国有企业在目标管理和业绩评价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由于领导层决策权力的集中和决策不透明,导致企业目标和经营计划缺乏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业绩评价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客观性。
这样的情况容易造成企业管理的混乱和目标的难以实现,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 职工队伍管理存在问题国有企业中职工队伍规模庞大,因此职工管理成为一个挑战。
管理混乱、部门利益、业绩挂钩等问题严重影响着职工队伍的管理。
职工队伍中存在着官僚主义、懒政怠政、腐败现象,严重影响了企业内部管理的有效性和效率。
5. 国企改革不到位,体制机制不完善国有企业的改革在混淆私有制和公有制、市场机制和行政手段、政治干预和市场运作等方面存在许多问题。
国有企业改革的速度和力度不足,导致企业体制机制不完善,未能形成完善的市场化经营体系,影响了企业发展的活力和竞争力。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改善建议1. 加强领导层监督和制衡机制应建立完善的领导层监督和制衡机制,加强内部监管和外部监督。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分析及优化建议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种种历史、政策等因素的影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日益突出,影响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分析及优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发展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分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权责不清、权力膨胀在国有企业中,由于权责不清,导致了部门之间的协作不畅、信息沟通不畅、责任不明确等问题。
一些领导干部滥用职权,权力膨胀,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失调,影响了企业的正常运转。
(二)监督不力、监管缺位国有企业在内部监督方面存在较大的问题。
一些监管部门的监督不力,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松懈,使得一些违法违规行为得以滋生。
一些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着漏洞和不完善的地方,给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了一定的隐患。
(三)人才匮乏、培训不足国有企业中人才匮乏、培训不足也成为了内部控制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由于人才匮乏、培训不足,一些员工的业务水平和专业素养并不高,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四)信息不对称、信息不透明国有企业中普遍存在着信息不对称、信息不透明的问题,导致了一些内部控制环境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
一些企业内部的决策信息不能充分的流通,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薄弱。
以上种种问题导致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松懈和混乱,给企业的经营活动带来了一定的隐患,影响了企业的正常经营。
(一)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国有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明确各部门之间的权责,规范各项管理制度,保证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稳定和有序。
国有企业应加大对内部控制体系建设的投入力度,引进一些先进的内部控制管理系统和技术手段,提高内部控制体系的信息化水平。
(二)强化内部监督与监管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监督与监管,建立健全的监督机制,完善内部监督体系,实行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环境的监管和督促。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问题国有企业作为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柱,承担着国家重要的经济责任和社会责任。
由于国有企业的体制特点和管理制度的不完善,使得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国有企业的组织结构较为庞大,存在着许多交叉和重复的管理环节,导致内部控制机制的不完善,监督与管理的职能不清晰,难以有效实施内部控制。
2.管理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大多是由政府任命或者内部选拔,管理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管理人员缺乏专业知识和经验,导致管理行为不规范,内部控制不到位。
3.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的管理制度相对复杂,存在一些官僚主义的现象,导致决策不够科学,执行不够有效,内部控制制度建设不到位。
4.信息技术支持不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缺乏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导致内部控制手段不现代化,缺乏高效的信息化管理手段,影响了内部控制的实施效果。
二、对策为了解决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对策,完善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机制,提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能力和效果。
1.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内部控制机构和管理部门的职责和权利,严格规范内部控制的程序和流程,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2.加强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选拔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和能力,鼓励优秀的专业人才加入国有企业管理团队,构建高素质的管理团队,提升国有企业的管理水平。
3.优化国有企业的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应当优化管理体制,完善管理制度,消除官僚主义的现象,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执行的有效性,推动企业管理体制的现代化。
4.推进信息化建设国有企业应当加大对信息技术的投入和推进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的信息管理系统,提高内部控制的现代化水平,提高内部控制的效率和效果。
5.加强监督和督促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内部控制的监督和督促,建立健全的内部监督机制,发挥企业股东、监事会、审计机构等监督主体的作用,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实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现状、问题及对策一、引言内部控制是国有企业管理的重要环节,对于提高企业经营效益、防范风险、促进企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仍面临很多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对策来优化和完善。
本文将详细探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问题,并提出对策。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1. 内部控制整体状况目前,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和优化。
一方面,国有企业出台了一系列内部控制制度、规章和指导意见,明确了内部控制责任、流程和要求。
另一方面,国有企业采取了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提高了内部控制的能力和水平。
2. 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1)内部控制意识不够强烈:部分国有企业对内部控制的意识不够强烈,认为内部控制是“形式主义”,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
(2)人员素质不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人员的专业水平、素质和能力存在差距,导致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
(3)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存在不完善的情况,制度的执行和监督缺乏有效性。
(4)内部控制流程不畅:部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不够畅通,导致信息传递、协调和决策出现问题。
(5)内部控制监督不到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监督机制不完善,监督的力度和频率不够,容易产生监管漏洞。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1. 提升内部控制意识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意识的培养和推广,通过组织培训、宣传和激励措施,引导员工将内部控制纳入到工作中,树立正确的内部控制观念。
2. 提高内部控制人员素质国有企业应加强对内部控制人员的培训和选拔,提高其专业水平和管理能力,加强内部控制执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
3.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制度设计和建设,制定完备、科学的内部控制制度,注重制度的实施和监督,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 优化内部控制流程国有企业应对内部控制流程进行优化和改进,确保信息畅通、决策快速、协调高效,提高内部控制执行的效率。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制或参股占有较大比例的企业。
由于其特殊的所有制性质和社会责任,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对于保障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以下问题:一、权力分散、责任模糊。
国有企业存在着权力下放不到位、责任划分不清晰的问题。
在管理上,权责不一致导致决策滞后,影响企业响应市场变化的速度;在业务上,责任不明确导致职责不落实,出现问题无人负责、责任推诿现象。
二、内部监督机制不健全。
监事会在国有企业的监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监事会存在监督能力较弱、监督范围较窄等问题。
监事会在监督中往往难以全面了解企业运营情况,无法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内部控制规范不严格。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规范性不够,导致风险管控和预警机制不够完善。
一些国有企业在财务报告、资金使用、采购、招投标等方面存在违规行为,而规章制度的制定和执行不力使得这些违规行为得以滋生。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提出以下改善建议:一、明确权责,健全决策层级。
国有企业应当完善权力下放机制,明确各级管理层的权责边界。
建立健全分级决策制度,鼓励下属单位在一定范围内自主决策,提高决策效率。
二、加强内部监督,强化监事会职能。
国有企业应当加强对监事会的培训和引导,提升监事会的专业素质和监督能力。
拓宽监事会的监督范围,使其能够深入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三、加强内部控制规范,完善制度建设。
国有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框架,明确各项业务流程和规范操作的要求。
加强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员工的规章制度意识和遵守程度。
四、推动信息化建设,提高实时监测能力。
国有企业应当加快信息系统建设,建立完善的风险管控和预警机制。
通过对业务数据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降低企业运营风险。
五、加强内部人员培训,提升专业素质。
国有企业应当注重内部人员的培训和素质提升,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管理水平。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变革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变革对策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变革对策为标题,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和讨论。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国有企业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的现状直接关系到企业的运行和发展。
目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以下几个主要问题:1. 内部控制意识薄弱:由于国有企业在过去的一段时间内在市场竞争中处于垄断地位,因此对内部控制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
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意识和认知不足,缺乏对内部控制的重要性的深刻理解。
2. 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相对滞后,规章制度不够健全,审计、内部监控和风险管理等机制不够完善。
这导致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效果不佳,容易出现信息不对称、权责不清等问题。
3. 内部控制流程不规范: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流程不够规范,各项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内部控制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例如,审批程序不规范、决策流程不透明、监督机制不健全等问题。
4. 内部控制技术手段滞后:国有企业在信息化建设方面相对滞后,内部控制技术手段不够先进。
这导致了信息的采集、处理和传递效率不高,无法及时准确地获取内部控制所需的信息。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变革对策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国有企业需要进行内部控制的变革。
以下是一些可以采取的变革对策:1. 强化内部控制意识:通过开展内部控制培训、宣传和教育,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内部控制的认知和重视程度。
培养全员参与内部控制的意识,从而形成一个共同推动内部控制的良好氛围。
2.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包括明确的管理层责任和权限、审批决策流程、财务管理制度、风险管理制度等。
制度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自身的特点,同时要与国际通行的内部控制标准相衔接。
3. 规范内部控制流程:明确内部控制的各项流程,包括审批程序、决策流程、监督机制等,确保流程规范、透明、可监督。
同时,加强内部审计和内部监控,及时发现和纠正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入手,进一步提出改善建议。
1.管理体制不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多层次,决策过程繁琐,导致决策效率低下,不能及时有效地应对市场变化。
管理人员晋升机制不合理,容易出现权力寻租等问题,导致内部控制松懈。
2.监督机制缺失:国有企业监督机制相对薄弱,监事会和董事会职责不清晰,职权争夺激烈,导致监督不到位。
审计和内部审查监督体系也不健全,对企业财务状况、运营风险等的监控能力不足。
3.信息系统不完善:国有企业信息系统建设相对滞后,数据和信息交流不畅,无法提供准确、及时的信息支持。
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存在漏洞,容易受到黑客攻击和信息泄露。
4.员工素质待提升:国有企业员工素质普遍较低,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导致工作质量不高。
员工道德水平不高,易受到贪污腐败等问题的影响,给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带来随之而来的风险。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改善建议:1.优化管理体制:国有企业应建立简化决策流程的管理机制,减少层级,提高决策效率。
要建立明确的晋升机制和绩效考核制度,加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
3.改进信息系统建设:国有企业应加大对信息系统建设的投入,建立完善的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机制。
要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性和保密性,加强网络安全监控和技术防护。
4.提升员工素质:国有企业应加大对员工培训的投入,提升员工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
加强员工职业道德教育,建立健全的激励和约束机制,提高员工的工作质量和责任意识。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涉及管理体制、监督机制、信息系统和员工素质等方面。
通过优化管理体制、加强监督机制、改进信息系统、提升员工素质,国有企业可以进一步提高内部控制水平,更好地应对市场变化和风险挑战。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国有企业是指国家或地方政府或其他国有资本出资设立,经国有财产管理部门批准,并由政府授权或掌握实际控制权的企业。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
本文将就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改善建议。
1、组织结构不规范国有企业大多数是官僚体系中的一部分,其组织结构通常比较复杂,部门之间协作不顺畅,职责不明确、重点不突出,缺少有效的工作流程、制度和规范管理。
2、信息化程度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信息化程度低,缺乏现代化的信息化管理手段,信息化水平低下,难以满足企业内部控制需要。
缺乏对财务、生产等信息的统计分析和监控,信息流不畅,数据管理不规范。
3、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缺乏健全的制度管理体系,工作流程不规范,制度不健全,制度执行不到位。
例如,审计制度执行不够严谨,人员薪酬制度不够公平合理,资产管理制度不够规范等。
4、内部管理的专业程度不高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明显缺乏专业化人才,内部管理的专业程度不高,公司管理人员普遍缺乏企业管理、市场分析、风险评估等高端人才,导致公司的内部管理比较薄弱和低效。
1、制定专业化的内控体系建立和完善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机制,制定专业化的内控计划、流程和制度,一方面可以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和专业化服务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加强对股东利益的保护和企业风险的识别和控制,从而更好地保护企业的发展和稳定。
2、加强信息化建设针对国有企业当前信息化程度低的问题,应加强信息管理系统、内部控制系统等建设和改进,构建高效的信息化管理体系和信息技术平台。
可以选择引入新的信息管理手段,包括数据处理、存储、分析和处理等,提高内部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3、建立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制定健全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建立流程和制度体系,针对公司运行过程中的问题,进一步完善内部管理流程,提高公司管理的效率,降低内部风险,保护公司的利益。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国有企业是国家所有的企业,由国家控股或国有资产托管,是国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有企业在承担国家重大任务、推动经济增长、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影响着国有企业的运作和发展。
本文将浅析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期望对国有企业的管理和发展提供一些帮助。
一、存在的问题1. 控制意识薄弱国有企业存在着控制意识薄弱的问题,一些员工和管理者缺乏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往往忽视内部控制的重要性,导致内部控制失灵。
2. 内部管理不规范国有企业内部管理的规范性不够,管理制度和流程不完善、执行不力、信息沟通不畅,造成管理混乱,难以达到预期的控制效果。
3. 人员素质低下一些国有企业员工素质较低,对于内部控制的要求和操作流程不了解,容易产生管理漏洞和错误。
4. 技术设备滞后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技术设备的更新换代不够及时,导致内部控制手段滞后,难以满足对不断变化的风险的应对需求。
5. 部门内部利益冲突国有企业各部门之间利益冲突严重,存在着内部控制制约不力、资源浪费、信息不对称等问题。
6. 缺少独立审计国有企业缺少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导致内部监督缺失,容易出现权力寻租、腐败问题。
二、对策建议1. 强化控制意识国有企业要深入推动内部控制意识的提升,加强对内部控制理念的宣传和教育,使员工和管理者都能够理解控制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
2. 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国有企业要加强内部管理制度的建设,规范内部管理的流程和程序,制定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执行的监督和评估,确保管理规范化和有序化。
3. 提升人员素质国有企业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教育,提升员工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使员工能够更好的理解和实施内部控制,降低管理风险。
5. 解决部门利益冲突国有企业要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与合作,明确权责边界,加强内部协作与沟通,最大程度地减少内部利益冲突,促进内部控制的协同效应。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分析及改善建议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部控制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长期发展和价值创造能力,因此,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建设,识别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改进十分必要。
1、组织结构不合理。
在国有企业中,经常出现一些管理层面过多,职责不明、落实不到位的问题。
例如,部门重叠,责任界限模糊,职能交叉等。
这些问题往往导致企业内部的决策效率低下、管理效果不佳。
2、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在国有企业中,经常出现一些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的问题,例如,各业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信息沟通和协作,内部审核不全面、审计不彻底等。
这些问题容易导致企业内部的漏洞存在、风险管理不到位。
3、人员素质不高。
在国有企业中,存在员工素质不高、责任意识淡漠的问题。
员工甚至可能存在利益冲突、贪污腐败等问题。
这些问题会对企业的内部控制产生负面影响,导致企业内部管理的混乱和不稳定。
4、信息技术不足。
在国有企业中,经常出现信息技术不足的问题。
企业管理人员缺乏高效的信息系统和数据管理工具,缺乏对决策的全面、准确的信息支持。
这些问题很容易导致企业内部控制不当和失误。
1、建立有效的组织结构并优化管理流程。
通过精简管理层面,加强职责划分,合理分工合作,普及管理知识,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建立有效的性能评估制度,加强责任意识,达到优化组织结构,提高管理效率的目的。
2、完善内部控制制度。
企业应建立严格的内部控制制度,保证各业务部门之间的有效信息沟通和协作,注意内部审核和审计工作的全面性和彻底性,采取科学的风险管理方法,防范各种内部外部风险的发生,保证企业内部控制顺利实施。
3、提升员工素质,从制度上防止利益冲突和贪污腐败。
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财务管理体制,强化内部监督,加强员工教育和培训,增强管理人员责任意识,切实防御各种违法违规行为,保障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
4、加强信息化建设,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企业在信息系统的建设中应重视数据质量、管理效率和安全保障,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规划、优化和控制,实现对企业内部流程的全面监控与管理,并加强内外部信息的交流与沟通,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内部控制水平。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Sweeping over the Management | 管理纵横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98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孙 艳时代国际出版传媒(上海)有限责任公司 上海 200080一、引言企业内部控制就是企业以科学有效的方式采取的一系列管理方法和措施,来保障企业生产活动和经济活动的正常运转,在运行过程中还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和调整,使得企业的生产活动和财务信息准确可靠。
本质上讲企业内部控制是一套科学有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包括规范化的工作流程,岗位责任明确,标准化的业务处理程序,科学的财务体制和信息技术控制系统以及完善有效的监督机制。
一个企业能否顺利高效的运转,为企业带来效率和利润,可靠的财务报告、相关的法律制度都是必备的,再加上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有效防止和纠正生产、运营过程中出现的舞弊及投机行为。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对于企业开展各项生产经营活动有十分重要的实践意义。
企业需要有效的内部控制来确保各项生产经营活动的开展,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资产和人力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管理及监管,使得企业生产能够平稳顺利,保证企业资产的完整,并能最大限度合理化的利用人力资源来为企业创造财富。
企业内部控制的五个要素对企业的正常运转尤其重要,也是企业能不能良性运转及可持续发展的核心。
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就是为了确保企业准确真实的获取企业资产和财务的信息,而且对企业的工作流程及人力资源实行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保障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有序开展和产品质量的稳定,可以说有效的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的最具有竞争性的优势。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西方国家长期以来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系统和控制环境,其监管力度较大,能有效的控制和实现企业的内部管理和运行机制。
就我国的国有企业而言,管理层、经理人和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存在偏差,内控意识和法制观念淡薄,企业文化没有底蕴,员工自觉性较弱,主人翁意识较低等因素。
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
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国有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其发展质量对我国经济发展状况有直接而显著的影响,加强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不仅有利于保证国有企业的经济效益,还能帮助国有企业树立正面的社会形象,从而侧面彰显我国发展活力,推动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本文以国有企业管理在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中的常见问题及改进措施为研究主题,首先分析了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意义,其次分析了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中的常见问题,最后探索了重视内控管理工作、完善内控管理制度、加大执行力度、健全预警机制和提升人员素质的策略,以期为相关工作人员提供参考。
企业内控管理是企业为保障其生产经营活动的稳定性而针对内部财务、人员、资产和工作流程展开一系列监管活动的工作,高质量的内控管理制度和规范的内控管理工作能够保障企业资产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真实性,从而帮助企业领导层及时了解企业经营发展的真实状况,进而根据财务数据信息把握行业发展趋势和企业发展潜力,制定科学、有前瞻性的发展战略,实现企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对于国有企业来说,了解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并及时采取解决措施是规避发展风险的重要手段。
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工作的意义提升国有企业经营稳定性首先,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工作,为多部门建立了相互制约的关系,从而使各部门能够在经济活动和财务管理等重要阶段互相监督和控制,有效避免某一部门因为部门领导专业素质不强或误判政策、市场导向而令国有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遭受损失。
其次,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工作,对企业内部各项工作开展监管,一方面在监管过程中能够及时发现各项工作制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有针对性地优化调整工作制度,提升国有企业各项工作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在监管过程中及时察觉国有企业存在的发展风险,例如国有资产外流问题等,从而避免国有企业的经营稳定性被人为因素所打破,实现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提升国有企业行业竞争力国有企业开展内控管理工作有利于提升国有企业的行业竞争力,从而令国有企业长期保持先进性,助力我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变革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与变革对策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出资或国家控股的企业,其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内部为保障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合规性而采取的一系列制度、规定和措施。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变革和改进。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着制度不健全的问题。
由于历史原因和管理体制的限制,一些国有企业在内部控制制度上存在缺失和滞后。
缺乏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容易造成企业资源的浪费和滥用,导致企业效益下降。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变革还面临着人员素质不高的问题。
由于国有企业体制相对封闭,一些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相对较低,缺乏对内部控制的理解和重视。
这导致内部控制措施的执行不到位,无法发挥应有的作用。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变革还需要解决信息系统不完善的问题。
信息系统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一些国有企业的信息系统存在着老旧、落后的情况。
信息系统的不完善使得内部控制的执行困难,容易出现数据丢失和信息泄露等问题。
针对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和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变革对策。
需要加强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建设。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明确责任和权限,规范内部流程和操作,防范风险和内部失误。
同时,加强内部控制制度的宣传和培训,提高企业内部人员对内部控制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需要加强人员素质培养和提升。
通过招聘、培训等方式,引进和培养一批具备内部控制专业知识和经验的人才,提高企业内部人员的素质和能力,从而更好地执行内部控制措施。
需要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应用。
通过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建立和完善企业的信息系统,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执行。
同时,加强信息系统的安全保护,防止数据泄露和信息被非法篡改。
还需要加强内部控制的监督和评估。
建立健全的内部控制监督机制,加强对内部控制的持续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确保内部控制的有效运行。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进行变革和改进。
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提高人员素质、加强信息系统建设和加强监督评估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W e alt h m ana g ement财富管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现状及改进措施■ 文 / 万晓辉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很多企业都意识到了内部控制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性,但是由于我国企业实施内部控制年数较短,缺乏相关经验,导致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的长远发展。
本文以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为研究对象,简单介绍了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概念、特点和意义,分析了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一系列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改进对策,希望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内控工作的改善,为国有企业长期健康发展提供参照。
关键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改进措施目前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已进入白热化阶段,但是很多企业依然没有意识到内部控制的重要性。
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是为了保证决策层下达的指令能够高效完成,如期完成企业计划目标,并及时发现企业运行中存在的问题,确保会计数据真实合理的制度,关系到企业的正常运行。
当前,国有企业的普遍问题是内部信息传达和执行效率慢,整体运行效率不佳,因此,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急需改进。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概述(一)内部控制的概念内部控制是指企业各项生产、办公活动的相互联系和制约的方法。
内部控制的要素共有五个:一是明确的分工制度;二是严格的审查审批制度;三是完善的会计制度;四是有效的内部审核制度;五是按照这些制度工作的员工。
内部控制是让企业所有员工按照相关规章制度按部就班进行工作的所有办法的统称。
(二)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特点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具有如下特点:一是股权高度集中。
国有企业股权高度集中导致企业股份流通性差,这就使得大股东拥有很大的权力,小股东难以确保自己的利益,使得内部控制流于形式。
二是监管部门职责不明。
虽然国有企业拥有监事会和董事会,但是监事会难以起到监管股东行为的作用。
三是组织架构复杂。
表现为上层的指令难以高效快速传达到基层,影响企业运转效率。
(三)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的意义首先,国有企业内部控制有利于构建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优化对策
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及优化对策国有企业是指由国家控制或持有绝对大多数股权的企业,由于其特殊的性质和地位,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国有企业的内部控制问题主要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信息系统管理等方面,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企业的经营效益和经济效益。
本文将从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的现状出发,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一些优化对策,以期为相关企业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一、国有企业内部控制问题现状1. 财务管理问题国有企业财务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财务数据不准确、财务监管不到位、审计制度不健全等。
由于国有企业的所有者不明确、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很多弊端,比如虚高利润、庞大负债、假账等现象时有发生。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人事流动性小、内部员工晋升慢、员工绩效考核不严谨等。
这些问题导致国有企业内部人才流动不畅,成本高、效率低,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
3. 风险管理问题国有企业风险主要表现为政策风险、市场风险和经营风险。
由于国有企业管理层对市场发展趋势认识不足、决策失误频发,导致企业在面临风险时缺乏有效的风险控制措施。
4. 信息系统管理问题国有企业信息系统管理问题主要表现为信息系统安全性较差、信息化水平低、信息资源浪费严重等。
这些问题影响了企业的数据安全和信息化进程,严重制约了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和效率。
1. 所有权不清晰国有企业的所有权不清晰,导致了企业内部管理者缺乏对企业财务资源的有效监控和约束,造成了管理的混乱和财务资源的浪费。
2. 治理结构不完善国有企业的治理结构不完善,企业决策权高度集中,导致了企业决策变得武断和随意,不够科学和民主,易使企业陷入经营困境。
3. 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国有企业人事管理制度不健全,导致企业内部人才流动性差,员工激励机制不完善,员工工作积极性不高,企业人才资源得不到有效利用。
4. 管理者能力不足国有企业管理者的能力不足,导致企业决策失误频发,管理漏洞百出,极大地影响了企业的发展。
中外合资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中外合资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摘要:然后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增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意识,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积极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内部控制环境是企业制定内部控制制度、开展内部控制活动的基础,如果企业缺乏良好的内部控制环境,企业的内部控制工作将受到不利影响,内部财务控制是内部控制的重要内容,中外合资企业的内部财务控制需要企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部门之间加强交流、互相配合何杰摘要:随着竞争压力不断加大,中外合资企业在经营发展过程中也面临更多风险,为了有效防控风险,提升其经营管理水平,企业必须不断强化内部控制。
中外合资企业本身就存在文化差异、组织结构独特等特点,其经营管理具有自身的特色。
因此,在内部控制方面企业必须充分分析企业自身特点,对内部控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全面的了解,深入研究问题存在背后的原因。
然后积极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与技术,增强风险管理与内部控制意识,不断改善内部控制环境,完善内部控制制度,积极推动内部控制活动的实施。
关键词:中外合资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策一、中外合资企业与内部控制概述(一)中外合资企业的含义中外合资企业就是中外合营者按照我国法律规定在我国境内共同投资、经营,依照投资比例获取利润、分担风险与亏损的企业。
中外合资企业成立的目的是加强经济合作与技术交流。
当前,中外合资企业的主要形式是有限责任公司,股东按照投资额承担公司债务的有限责任。
(二)内部控制的含义内部控制就是企业的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全体员工,为了保证企业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财务报告与相关信息真实完整、资产安全,促进企业经营效率与效果的提升,推进企业发展战略目标实现的过程。
内部控制的本质是经济组织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政策、程序、措施、方法等。
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的目标是提高运营效率,防范企业面临的各项风险。
在企业业务操作过程中可能引发错误、弊端,对企业运营具有重要影响的业务环节是内部控制的控制点,对企业财务结果具有重要影响的经济业务环节是关键控制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有企业绝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内控管理现状及改进研究
作者:王海洋
来源:《智富时代》2017年第08期
【摘要】内部控制(简称“内控”)是由企业领导班子、管理层和全体员工实施的、旨在实现经营管理合法合规、资产安全、财务报告及相关信息真实完整,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防范风险,遵循外部监管要求,促进企业实现发展战略的目标。
本文通过对国有企业绝对控股的中外合资企业现有的内控环境、风险管理、制度建设、执行力情况等进行深入剖析,发现不足,并结合现实情况和企业发展,提出了针对性措施。
【关键词】合资企业;内控管理;风险管理
在新一轮国企改革的大形势下,国有企业通过与外资企业成立合资公司的方式具有普遍趋势,通过合资公司的形式利用国际资源和外企运作经验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和灵活性,既符合“混合”改制认知,还能推进区域工业经济快步发展。
但新近成立的合资公司运营时间短,内控管理工作起步相对较晚,在绝对控股股东的内控框架体系下,初步建立的内控管理制度仍旧存在很多问题。
一、内控管理存在的不足及分析
(一)对内控管理的重视不够,意识不到位
合资公司虽然是中外合资企业,但其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很大程度上沿袭了绝对控股股东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受传统的重视运营和效益的观念影响,起辅助管理作用的内控管理不能得到领导的有效关注,致使内控管理的有效执行难度大。
再者,大部分从原国有企业划转而来的员主动学习内控相关制度的积极性不强,遇到问题时不依照内控制度执行,依然采用固有的思维模式,强调灵活性,忽略潜在的风险,业务人员与内控管理脱节。
(二)内控制度不完善,不匹配
合资公司的内控建设是在绝对控股股东的内控管理体系框架下进行的,对于一些与公司实际情况不匹配的内容缺乏有效甄别和必要的修订,存在照搬的现象。
另外,合资公司内控建设的初衷是满足股东方的要求,导致内控管理关注更多的是满足外部监管的要求而非自身内部管理的需要,在这种基调下,内控制度难免存在“为建而建”的情况。
(三)机构设置不完善,监督力量薄弱
合资公司在设立时,在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方面更多地追求精简化,导致合资公司在内控的机构设置和人员配置上相对薄弱,为了满足内控需求设立的“在文件上的机构”显得比较虚,导致内控的监督权力被虚化,使内控制度失去应有的严肃性。
(四)内控有效性评价的监督职能缺位
内控有效性的评价主要是通过定期自查和抽查的方式。
其中,抽查范围有限,不能全面反映内控的整体或大体情况。
合资公司采取的基本都是“业务人员管内控”的模式,自查会演变成了一种“裁判上场踢球”的状况,自查成了“为查而查”,自查结果不能真实的反应内控执行情况。
二、改进对策
(一)强化意识、营造氛围、改变观念
合资公司首先应通过加强宣传和培训来提高内控制度在全公司的影响力,从上至下要保证企业管理层和职工都能够对内控管理有正确的认知,克服狭隘的部门利益局限,树立正确的内控意识。
同时还应该从企业文化着手建立起全员企业内控管理的一种氛围,形成员工自觉遵守和履行内控管理的意识。
(二)梳理并完善现有的内控制度
合资公司应该从自身业务和实际情况出发,查缺补漏和修订完善,确保内控制度既满足外部监管的要求又符合自身发展需求,设计的有效性是保证内控制度能够有效执行的先决条件。
同时,要以内控制度要与风险管理为导向,凸显内控管理的必要性。
(三)优化人员结构,加强内控队伍建设
首先,合资公司应设立专职机构或岗位牵头负责内控管理的日常工作,并赋予相应岗位与责任相匹配的授权,突出内控管理的监管权力。
其次,要加强对企业内控管理人员、相关业务人员等关键岗位人员的业务培训,提高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并时常关注关键岗位人员的思想、压力和行为,堵住人为漏洞。
(四)内控业务管理与监督职责分离,建立权责机制
每个内控业务确定直接责任岗位或责任人,做到“管业务要管内控”,并负责要求内控业务相关执行人员严格按内控要求执行相应业务,具有考核权。
内控业务的监督和自查工作由内控业务责任岗位的直管上级负责,避免监督职能缺位。
(五)正确利用外企运作经验增强内控管理
合资双方可建立内控强化沟通机制,对合资企业进行内控管理输入,使企业的内控管理受到来自不同文化管理理念的冲击,达到不同管理文化的有效融合,刻意去创造和体现合资企业特色与优势,为内控管理,乃至整个企业管理注入新的活力。
三、结论与展望
企业内控的目的在于规范经营管理行为,防范风险,促进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在风险和效率之间寻求平衡,对于企业长远发展是利好的,特别是民间资本和市场资源对国有企业可能造成巨大振荡的环境下。
内控制度建设与内控水平的提高是一个长期的、渐进的过程,即使是法律制度,要真正得到有效实施,也要经历一个较长的过渡期。
在控股股东相对成熟的内控体系框架下,合资公司只要循序渐进、稳扎稳打地做好内控的各项基础工作,一定能提高企业管理与经营水平,达到防范风险和提升企业品质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