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古诗词三首
5、古诗词三首_牧童、舟过安仁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 我会读 • 牧童 蓑衣
弄:逗弄 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 挡雨。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 声。” 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 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bāo
yán
wú上 醉里 白发
大儿 中儿 最喜 溪头
低小, 青青草。 吴音 相媚好, 谁家翁媪。
锄豆溪东, 正织鸡笼; 小儿无赖, 卧剥莲蓬。
《清平乐·村居》词中哪几句写景,怎样的一幅图景? 词人刻画了哪些人?他们都在干什么?从他们的行动及特 点中你读到了什么?
茅檐 低小,溪上 青青草。
•
•
②茅檐:茅屋 ,茅屋的屋檐。
一所低小的茅草房屋, 紧靠着一条流水淙淙,清澈照 人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绿的 小草。
醉里 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 一对满头白发的老夫妻,刚 刚饮罢酒,亲热地在一起悠 闲自得地聊天。
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
• ⑥锄豆:锄掉豆田里的草。 • ⑦织:编织。
舟过安仁词句解析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一叶小渔船上,有两个小孩子,他们 收起了竹篙,停下了船桨。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哦,怪不得没下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 原来不是为了遮雨,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 船前进啊!
【牧童——吕岩】改写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 立在草原上,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这时,一阵风萧萧地吹过, 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像 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 听的“夜曲” 远处,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来那是一个牧童 ,刚刚吃完饱饭,就连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没脱,一边吹奏着笛子, 一边看着这美丽的夜景,那声声悠扬悦耳的笛子声传遍了整个草原 ,给原本只有自然气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时间飞快地 流逝着,原本明亮皎洁的月亮现在只剩下一点微弱的暗光,“精灵 ”们继续演奏着,但现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 ,拿着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五年级上册 5古诗词三首
bó
泊船瓜洲
王安石
宋
京口瓜洲一水间,jian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huán
【注释】
1. 泊船:停船靠岸。 2.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市南,和京口相对。 3.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江苏省镇江市。 4. 钟山:现在南京紫金山。 5. 数重:几层。 6. 绿:本是形容词,这里用作动词,有“吹绿了” 的意思。 7. 何时:什么时候。
秋
思
[唐 ]张 籍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秋
思
[唐]张 籍(jí )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jiàn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zhònɡ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
问儿何时醒离别,一年几团圆月? 父亲问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是轻离别吗?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满 州人,清代词人, 文学成就 以词为 最,现存词三百四 十二首。时人誉 “清代第一词人”
在纳兰性德九年的侍卫生涯中,多 次随从康熙出巡,足迹至塞外、关东、 山西与江南等地。由于经常护随康熙到 塞北与关外巡视,熟睹漠北之景,对行 役之苦有深刻体验,固而他写下了大量 边塞词。1681年,作者护驾巡视辽东, 写下了此词。
《晋书· 张翰传》中说,张翰 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 菰菜、莼羹、鲈鱼脍。曰: “人生贵得适志,何能羁宦数 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 而归。 张翰宁愿弃官而回家,那 张籍呢?他的家在哪?在洛阳 吗?有谁知道?
**诗人简介**
张籍(767—830)唐诗人。字 文昌,江苏苏州人。贞元十五年进 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郎、 国子司业等职,帮世称“张水部” 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 眼疾严重帮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 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 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 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 “张王”。有《张司业集》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
精选ppt
2
1.会写“洛、榆、畔、帐”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洛阳、榆关、那畔、千 帐”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三首古诗 词,默写《泊船瓜洲》《秋思》。
3.学习通过看注释,查阅资料,边读 边想象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 己的话讲述诗句的意思。
4.体会作者的思乡之情,揣摩作者的 表达方法。
精选ppt
28
这首词抒写羁旅思乡之情。上 片写奔赴山海关中途夜宿军帐时的 苦闷,下片抒思乡之情。语言和谐 明快,感情表达率直自然,风格缠 绵哀惋,是纳兰性德的代表作。
理解本诗的特色:前两行看是写眼
前景象,但在诗中却饱含深情。所乘之
船就在瓜洲停靠,却不能回金陵去,可
见诗人怀念家乡的感情是十分浓厚的。
精选ppt
13
精选ppt
14
精选ppt
15
张籍,768~830, 字文昌,唐朝人,祖居 苏州,后居和州乌江 (安徽和县乌江镇), 曾任水部员外郎、国子 司业,故世称张水部、 张司业。
精选ppt
3
洛 (luò)(洛阳)
榆 (yú) (榆关)
畔 (pàn)(那畔)
帐(zhàng)(千帐)
精选ppt
4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
明。”远离故土的人,总会思
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
美好、最真挚的情感。《泊船
瓜洲》、《秋思》、《长相思》
都是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
乡诗,都表达了作者对家乡深
深的思恋和热爱。
就的词人之一。词风清新自然,全无
矫揉造作之痕。其所作《出榆关》被
列为高等学校古文学范文。国学大师
王国维称其"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5 古诗词三首 - 清平乐
下册
5
古诗词三首
5 古诗词三首
第三课时
上两节课我们学习的《牧童》、《舟过安 仁》两首诗向我们展示了一幅鲜活的童趣图, 接下来我们再学习一首表现童趣的古诗词—— 《清平乐·村居》。
5 古诗词三首
5 古诗词三首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词人。字幼安,号稼 轩,历城(今山东济南) 人。与苏轼合称“苏辛”, 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安”。一生坚决主张抗金。 艺术风格以豪放为主。
5 古诗词三首
三、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宋代词人( 辛弃疾 )写
的,它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 田园风景图 ),
描绘出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 人情之美 ) 和( 生活之趣 ),朗读时要读出( 喜爱愉悦之情 )。
5 古诗词三首
四、从本课中选一首自己喜欢的古诗词,改写 成一篇短文。 提示:改写时一定要把握原诗词的内容,想象作者 看到的美景,体会诗词中描绘的意境,揣摩作者的 思想感情,再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进行改写。
5 古诗词三首
拓展延伸
稚子弄冰
[宋]杨万里
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铮。 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译文 清晨,满脸稚气的小孩,将夜间冻结在盘中的冰块脱下, 提在手中。轻轻敲打,冰块发出穿林而过的响声,当欣赏者正 醉心于那穿林而过的响声时,忽然却听到了另一种声音——冰 块落地,发出了如玻璃破碎的声音。
5 古诗词三首
整体感知
根据划分的节奏有 感情地读出古诗的韵味, 读出这首词中词人表达 的对平静生活的喜爱。 在朗读中想象农村生活 的闲适安逸。
5 古诗词三首
zuì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古诗词三首
秋 思
[唐 ]张 籍
洛 阳 城 里 见 秋 风,
欲 作 家 书 意 万 重。
复 恐 匆 匆 说 不 尽,
行 人 临 发 又 开 封。
**诗人简介**
张籍(767—830)唐代诗人。 字文昌,江苏苏州人。贞元十五年 进士,历任太常寺太祝,水部员外 郎、国子司业等职,世称“张水部” 或“张司业”。又因其家境穷困, 眼疾严重,孟郊称他为“穷瞎张太 祝”。张籍是韩愈的学生,其诗多 反映当时社会矛盾和民生疾苦,颇 得白居易推重,与王建齐名,并称 “张王”。有《张司业集》
**创作背景**
这位“中国十一世纪时的改革家”, 虽然出生在江西,却与南京有着不 解之缘。他在南京度过青春时代, 在南京三次任知府、两度守孝、两 度辞相后居住,在南京先后生活了 近二十个年头,逝世后又葬在南京 钟山脚下,他的父母兄弟死后也葬 在南京,他在南京留下了许多动人 的事迹和壮丽的诗篇。
泊 船瓜洲
第二组
• 单元主题:“思乡情”,选编了三首 思乡的诗词和三篇散文,从不同角度 表现游子们浓浓的思乡情。
• 单元要求:阅读课文,体会作者表达 的感情;学习用具体的景物或事情表 达思想感情的表达方式。
5 古诗词三首
学习古诗的方法
•通读全诗
方 法 一 方 法 二
•逐字、逐句理解 •读懂全诗的意思 •背诵、默写诗 •理解重点词、不理解词 •说说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地朗读、背诵。
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反差, 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旅途,却心系家乡。 恋乡之情跃然纸上。瓜洲和京口只隔着一 条长江,离诗人的家乡钟山也不过隔着几 座山而已,可以说,诗人身在瓜洲,已设 计好回家的路线。可诗人虽然设计好回家 路线,他是否准备回到家乡呢?从哪里知 道?
小学五年级上册语文第二单元)
• 五古诗词三首 • 1、《泊船瓜州》(写景抒情)作者:宋,王安石 •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情意绵绵的(思乡诗),表 达了作者对家乡深深的思念和热爱。 • 2、《秋思》(叙事抒情)作者:唐,张籍 • 寓情于事,借助日常生活中一个小小的片断—寄 家书时的思想活动和行动细节,表达了客居他乡 之人,对家乡亲人的深切思念。 • 3、《长相思》(写景、叙事融为一体)作者:清, 纳兰性德 • 描写边塞军旅途中思乡寄情的佳作,表达了作者 对家乡深深的思念的大意是:秋风乍起,客居洛阳城的诗人想 写一封信,给远在家乡的亲人,表达自己思乡怀 亲的心情,可是要说的话太多了,竟不知从何说 起。信写好后,又担心匆匆写就的信不能把自己 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当送信人要出发的时候又 打开已封好的信查看。 •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写了诗 人在洛阳城见秋风而思乡,写信给家人,却感觉 信短情长,无法尽诉,表达了浓浓的思想怀亲之 情。
• • • • • •
反义词 清白—污浊 慈祥—凶恶 稀罕—常见 郑重—草率 欺凌—保护 盛开—凋谢 完整—零碎 新鲜—陈腐 清澈—浑浊 柔软—僵硬 清爽—闷热
• • • • • • • •
近义词 偶尔—偶然 玷污—污辱 郑重—庄重 欣赏—观赏 寻找—寻觅 尤其—特别 点缀—装点
分外—格外 慈祥—安详 珍藏—收藏 姿态—姿势 担心—担忧 干涸—干枯 充足—充分
• 【重点句】 • ▲“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 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 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 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 人物,他们不管经历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 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 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 秉性才好!” • 告诉我们梅花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愈是寒 冷和风气雪压,她就愈精神。梅花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 征。所以我们要做不论多少磨难多少欺凌都不肯低头的、 顶天立地的人,永远保持中国人不屈不挠,永不服输的 民族精神。 • 这一大段对美化和中华民族有气节任务的赞誉,是外 祖父对“我”说的,这里也不乏老人对孩子的希望和教 会,其实,也是老人自己心灵的表白。他漂泊海外, 中国人的气节没有变,对祖国的爱没有变,就像他深爱 的梅花一样,有品格,有灵魂,有骨气。
5、古诗词三首译文
译诗: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钟山也只隔着几重青山。 温柔的春风又吹绿了大江南岸,可是,天上的明月呀,你什么 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秋 思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译诗: 洛阳城里吹起了萧瑟秋风,要写信给 家人,禁不住心绪万重。 又怕匆忙间诉不尽情思,捎书人要出 发了,又打开我信封。
3、绿:吹绿了。
4、意万重:词注释:
6、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7、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 一 程 ,指山长水远 。
8、那畔:那边,此处指关外。
9、聒:声音嘈杂。
长相思(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译诗: 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 向榆关那边走去。夜深了,人们在帐篷 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 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字词注释:
1、泊船:停船。泊,停泊。 2、一水:指长江。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词三首
字词乐园
课件PPT
会 luò
春风 瓜洲 数重山 读
写
洛 yú pàn榆
的畔
洛阳 秋思 意万重 读
复恐 匆匆 行人
写
字
zhàng 帐
榆关 那畔 千帐灯 聒碎 泊船 故园
写
字词乐园
课件PPT
换一换 猜字谜
愉→榆 格→洛
一条长毛巾→帐
字巧
土地分两半,一半是 形 记
稻田 →畔
字词乐园
易错字
课件PPT
“畔”字左边是“田”,不要 写成“日”。 “帐”字左边是“巾”,不要写成 “贝”。
3.“此声”是风雪聒噪之声。这句话直截了当地表达了 将士们对故乡的深切眷恋之情。
图解结构
课件PPT
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钟山 一水间 数重山
又绿 照我还
表达诗人思乡之情
图解结构
秋思 唐·张籍
见秋风 意万重
复恐 说不尽 又开封
叙事抒情
课件PPT
图解结构
课件PPT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
空间
的感情。
写法点拨
课件PPT
这是三首表达思乡之情的佳作,三首
诗词都用寥寥数语就写出无穷的意境,文 字凝练,寓意深远。如《泊船瓜洲》中的 “绿”字,是诗人经过多次推敲才最终选定的, 这个字用得实在是绝妙,让人似乎看到了 大地变绿的动态之美,也让人感受到了春 风的魔力,更仿佛有阵阵春风拂面而来。
可见,在文章中选词炼字是很必要的。
课件PPT
课文详解
比一比,说一说
体会诗人炼字的精妙
“绿”字在此处是使动用法,“吹绿”的意思。 其他的字都只写出了春风的到来,而“绿”字 却更表现出了春风来到后,千里江岸万物吐翠, 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绿”字写出了春风拂过大地,万物逐渐变绿 的场面,不仅具有色彩感,更具有动态感。
5、古诗词三首_牧童、舟过安仁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醉:带着酒意。
相媚好:表示两人很亲热的意 思。
翁媪:老年男子和老年妇女, 这里指一对老年夫妻。
译义:带着酒意操着吴语两人谈得很亲热,是哪一家的白发夫 妻二老。
赏析: 先闻其声,再见其人。茅屋前一对老夫妇,他们大概是喝了一些酒,脸上红 扑扑的,一副微醉的样子,正操着乡音在高兴地聊天。白发翁媪,不知谁家?这里 设一问语,便觉声情摇曳,意趣平添。 回首页
诗人以简练的笔触勾画出一幅优美的田园景物图, 描绘了一家五口各具情态的形象,借此表现人情之美和 生活之趣。
(安宁、悠闲、快乐、恬静、幸福的平淡农村生活让人陶醉使人向 往。)
【牧童——吕岩】改写
在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草原上,碧草茫茫,远处,几棵树挺 立在草原上,像一个个守护草原的卫士。这时,一阵风萧萧地吹过, 原本毫无生气的草原舞动了起来,不时发出“刷刷”的响声,就像 一个个绿色跳跃的精灵正给这舒缓宁静而又迷人的月夜奏上一曲动 听的“夜曲” 远处,有一个隐隐约约的身影躺在草地上。原来那是一个牧童 ,刚刚吃完饱饭,就连身穿的那件蓑衣也没脱,一边吹奏着笛子, 一边看着这美丽的夜景,那声声悠扬悦耳的笛子声传遍了整个草原 ,给原本只有自然气息的“夜曲”增加了一份幽雅……时间飞快地 流逝着,原本明亮皎洁的月亮现在只剩下一点微弱的暗光,“精灵 ”们继续演奏着,但现在的速度比之前的更为幽雅了,而那位牧童 ,拿着他那支笛子,躺在草地上安然入睡了……
清平乐· 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低小, 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 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 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 溪头卧剥莲蓬。
• “清平乐”是词牌名,并不是题目。词是诗 歌的一个种类,因为句子长短不一,所以也 称“长短句”。古代的词,都可以伴乐歌唱, 词的曲调名称叫词牌。清平乐本来是一种音 乐歌曲,后来才用来当做词牌。 • “村居”才是这首词的题目,意思是“农村 闲居的人家”。《清平乐•村居》这首词是南 宋爱国诗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著名作品。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第5课古诗三首2.《舟过安仁》
5
古诗词三首
杨万里 字廷秀,号诚斋。他是南宋杰出的诗
人,与陆游、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推为 “中
兴四大家” 之一。 杨万里一生写作极为勤奋,相传
有诗二万余首,现存诗四千二百余首,诗文全集一
百三十三卷,名《诚斋集》。
舟过安仁
读 准 字 音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Βιβλιοθήκη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zhē 不是遮头是使风。
•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 使风。”理解诗句意思,从中你感 受到了什么?
“张、使风”表现出两个孩子的 淘气、可爱和天真。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的思 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的喜爱, 对两个小孩玩耍中透出的聪明伶俐 的赞赏。
《舟过安仁》是 代诗人 的 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的是作 者的 ,后两句描写的是作者 的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
gāo zhào
舟过安仁
读 出 节 奏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篙 棹 遮头 使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怪生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么 的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儿童 的喜爱,对两个小孩玩耍 中透出的聪明伶俐的赞赏。
《舟过安仁》是宋代诗人 杨万 里 的作品。诗中,前两句话描写 的是作者的 所见 ,后两句描写的 是作者的 所悟 。我们还学过他写 的 《小池》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5 古诗词三首》重点知识及课后练习
|第二单元|5 古诗词三首一、生字词:1、易错字词:剥(bāo)莲蓬2、词语理解:弄:逗弄蓑衣:棕或草编的外衣,用来遮风挡雨。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船桨怪生:怪不得〔"怪生"一词看似平常,作者体味到的趣和童子行为的趣就在其中了〕茅檐:茅屋的屋檐相媚好:这里指互相逗趣、取乐。
翁媪:老翁、老妇。
亡赖:同"无赖",这里指顽皮、淘气。
二、诗词译文及理解:1、《牧童》:译文:辽阔的草原像被铺在地上一样,四处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牧童断断续续悠扬的笛声。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的晚霞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躺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圆月。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诗句给我们以视觉和听觉上的感受,放眼望去,原野上草色葱茏;侧耳倾听,晚风中牧笛声声。
一个"铺"字,把草的茂盛和草原给人的那种平缓舒服的感觉,表现出来了;一个"弄"字,更显出了一种情趣,把风中笛声的时断时续、悠扬飘逸和牧童吹笛嬉戏的意味,传达出来了。
草场的宽阔无垠为牧童的出场铺垫了一个场景,笛声的悠扬悦耳,使我们想象到晚归牧童劳作一天后的轻松闲适的心境。
未见牧童,先闻其声,给人无限美好的想象空间。
当然,这里的"六七里"和"三四声"不是确指的数字,只是为了突出原野的宽阔和乡村黄昏的静寂。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诗人笔锋一转,开始写吃饱饭的牧童休息的情景。
把以地为床,以天为帐,饥来即食,困来即眠,无牵无挂,自由自在的牧童形象刻画得活灵活现。
没有家人聚集的场景,没有伙伴嬉戏的情景,吃饱了饭的牧童,连蓑衣都不脱,就躺在月夜里的草地上。
是累了,想躺下来好好地舒展一下身子?是喜欢月夜的景色,想好好地欣赏一下?仰望明亮的月儿,牧童心里会想些什么?或者什么都没想,就睡着了……诗人似乎只把他之所见如实地写了下来,却让我们不禁浮想联翩。
人教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每课详解:第2单元第5课 古诗词三首
(宋)王安石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1.学习《泊船瓜洲》理解诗句,了解诗歌大意。
(重点)2.有感情地朗读并能熟练地背诵,体会作者的感情。
.王安石:(1021~1086),字介甫,号半山,临川人。
北宋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
“唐宋八大家”之一。
主要作品:今有《王文公文集》《临川先生文集》。
.《泊船瓜洲》:1075年春天,皇帝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王安石知道这一去是凶多吉少,因为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击、排斥,而皇帝又反复无常,所以他忧心忡忡,更加思念家乡。
一天晚上,他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泊船瓜洲》这首诗。
.一水间 帐篷 数万重 江畔 jiàn zhàng chóng pàn .指名读课文,同学互评:字音是否正确,句子是否通顺。
.说一说这首诗写了什么?《泊船瓜洲》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在瓜州随船停留时遥望家乡、不知何时能回家。
.泊船瓜洲【泊:停船靠岸。
】【瓜洲:在长江北岸,扬州南面。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京口:在长江南岸,现在的江苏省镇江市。
】京口和瓜洲不过一水之遥,从京口到南京也只隔着几座青山。
【间:间隔;相隔。
】【钟山:现在南京市紫金山。
】【数重:几座。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还:指的是回到紫金山下的家里。
】【绿:吹绿了。
】春风又吹绿了长江南岸,明月什么时候才能够照着我回家呢。
.诗人站在长江北岸瓜洲渡口放眼南望,看到了南岸的“京口”与这边的“瓜洲”这么近,就一条江水的距离,不由想到家乡所在的钟山也只隔几座山,并不远。
这种实际距离与心理距离的巨大反差更加突显了诗人对家乡深深的眷恋之情。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绿”本来是形容词,在这里当动词使用,意思是“吹绿了”,点出了时令已经是春天,写出了长江南岸的一片绿色,形象鲜活,春意盎然,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热爱,衬托出诗人思念家乡的感情。
语文人教版五年级下册5、古诗词三首
官吏。后来唐代爆发了黄巢领
导的农民起义,时局动荡,吕
洞宾就带家人躲入山中修道。
最后不知去向,传说他已经得
道成了神仙。
(1)背诵课文。 (2)展开合理的想象,将课 文扩写成400字的短文。
铜陵市枞阳县老洲镇红杨小学
王晶晶
——王晶晶 铜陵市枞阳县老洲镇红杨小学
翁 媪(ăo)
老翁、老妇
亡(wú) 赖
顽皮、淘气
剥(bāo)
牧 童
(唐)吕岩
草铺 横野 六七里, 笛弄 晚风 三四声. 归来 饱饭 黄昏后, 不脱 蓑衣 卧月明.
舟过安仁
(宋)杨万里
一叶 手篙 怪生 不是
渔船 停棹 无雨 遮头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两小童, 坐船中。 都张伞, 是使风。
清平乐·村居
(宋)辛弃疾
茅檐 低小,溪上 青青草。醉 里 吴音 相媚好,白发 谁家翁媪? 大儿 锄豆溪东,中儿 正织鸡笼。 最喜 小儿亡赖,溪头 卧剥莲蓬。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吕岩
字洞宾,唐代人。
他出生于世代官宦之家,吕洞
宾自幼熟读经史,曾当过地方
【人教版】五年级语文上册 5.古诗词三首
——我们看到了风雪交加的画面。 ——我们看到了刀光剑影的画面。
作者心系故园,如果 身在故园,你们眼前又会 出现怎样的画面和情景呢?
《长相思》读到这里,你 们感受到了作者一颗怎样的 心?感受到作者怎样的情感?
一颗孤独、思念、伤感的心。
表达了作者思乡怀亲之情。
一幅恬静安闲的村居图。 ——故乡就是老母手中那一针针纳入寒衣的 线啊! ——故乡就是妻子那一双含情脉脉的眼睛啊!
问题:
3.“复恐”和“又开封”表达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3.诗人怕漏写了什么,这种“恐”促 使诗人不假思索地作出了“又开封” 的决定。显示出了他对家人的重视和 对亲人的深切思念。千言万语,唯恐 遗漏了一句。
秋思
(唐)张籍
客居在洛阳城的诗 人想给家乡的亲人写封 信。 洛阳城内秋风乍起。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临发又开封。
1.搜集有关思乡的诗词或诗词名句。 2.小练笔:把《秋思》改写成一个小故事。
所以,作者在这种际遇 心境下写作《泊船瓜洲》, 难免将忧郁、伤感、消沉之 情融入字里行间,我们也更 能理解作者对即将远离的家 乡怀有的深深眷恋之意了。
问题: “一水”和“只隔”表达了作者什 么样的心情?
实际距离和心理距离产生的巨大 反差,正好说明了诗人人在途中,却 心系家乡。恋乡之情跃然纸上。
洛阳:今河南洛阳。
作:写。
意万重: 形容表达的意思很多。 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 中,我想写一封家书,将万重心意与亲 人沟通,一时之间却不知从何处下笔。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行人:这里指送信的人。
临:将要。
开封:把封好的信拆开。 复恐:怕这封信的内容不够多,说不尽。
五年级上语文5古诗词三首(完整版)
读诗文
秋思
[唐]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 欲作家书意万重①。 复恐匆匆说不尽, 行人②临发又开封③。
作者简介:你了解作者吗?
张籍:唐代著名诗人。字文昌, 祖籍吴郡(今江苏苏州),写作 此诗时,作者正客居洛阳。其诗 作的特点是语言凝练而且平易自 然,常以口语入诗。
你能说出带序号词语的意思吗?
秋思
[唐]张籍
5 古诗词三首
2020/6/20
你知道题目是什么意思吗?你了解作 者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停泊)
——王安石 (北宋时期著名 的政治家,文 学家,诗人。)
王安石(1021—1086)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 学家,江西临川人。他的诗歌、散文都很出色,是“唐 宋八大家”之一。青少年时代随父亲在钟山(今南京)
居住,视钟唐山代为第的二韩故愈乡。、2柳1岁宗入元朝为和官宋,代后的升任苏宰相 。王安石任轼宰、相期苏间洵,、推行苏新辙法,、触犯欧了阳大修地、主、王大官 僚计的地利排益 斥, 他安所 ,石以 打遭 击、到他曾朝。巩廷他内辞去外了的宰极相力的反职对务。,他回们到千了方钟百
山的家中。皇帝又招王安石进京任宰相,55岁的王安石 从钟山出发,上京赴任。此时年过半百的王安石知道, 只要他坚持变法,就会受到保守派的打击、排斥,但他 为了改革大计,为了国家大事,虽到家门却不能还,为 大家而舍小家,只能把对家乡的思念家乡寄托在诗中。 一天晚上,王安石夜宿瓜洲江边,感时伤景,写下了《 泊船瓜洲》这首诗。重任宰相一年后,王安石再次被罢 免,又回到了南京,过起了隐居生活。
离家近 很想还
?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此处“绿”字诗 人曾想过用“到、 过、入、满”, 为什么诗人最后 选“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清平乐· 村居
辛弃疾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清平乐: 词牌名,“乐”读yuè。 茅檐: 茅屋的屋檐。 吴音: 吴地的方言。泛指南方的方言。 相媚好: 这里指相互逗趣、取乐。 翁媪: 老翁、老妇。 亡赖: 同“无赖”,“亡”读wú,这 里指顽皮、淘气。
辛弃疾(1140—1207) 南宋大词 人。字幼安,号稼轩,历城(今山东 省济南市)人。出生于金人占领区。 辛弃疾是南宋爱国词派的领袖和旗帜。 其词题材广泛,内容丰富,而以爱国 词和田园词最为突出。其爱国词多抒 发报国的壮志,揭露投降派的可耻行 径,表达自己壮志难酬的悲愤,意境 深远,气势宏伟,风格豪放悲壮。其 描绘田园风光的词,咏赞祖国河山, 也借啸傲山水、流连诗酒来排遣自己 的精神苦闷,情景如画,笔调轻灵, 风格清俊淡泊。
最顽皮、可爱的莫过于最小的那个 孩子了,瞧,他趴在溪边剥莲蓬,正忙 得不亦乐乎呢!
作者是怎样写出孩子们的可爱的 呢?从读中感受到了什么呢?
(大儿子在河东豆地锄草,二儿 子在编织鸡笼,最喜欢的是顽皮的小 儿子,在河边伏着剥莲蓬、取莲子。 多幸福的乡村生活啊,那对白发夫妻 陶醉了。)
1.想一想,这对白发翁媪生活在这样的环 境里,又有勤劳可爱的儿子,心情怎么样? (要求找出词中的“醉”字进行品味。) 2.作者偶尔看到了白发翁媪的生活环境, 心里又想些什么呢? (继续品味“醉”字。) 3.那对白发夫妻陶醉了。作者辛弃疾看到 此情此景,也陶醉在这样的画面之中。你呢? 4.配乐朗读或背诵。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
一所低小的茅屋,紧靠着一条流水 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边长满了碧 绿的青草。
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屋檐下,有两个白发的老头、老太正 借着酒意说着悄悄话。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
大儿子十分勤快,在溪边的田 间地头种豆,老二呢,正忙着编织 鸡笼。
最喜小儿亡赖,溪头卧剥莲蓬。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Βιβλιοθήκη ,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弄:逗弄。 蓑衣: 棕或草编织的外衣,
用来遮风挡雨。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
青草像被谁铺开在地上一样, 方圆六七里都是草地。 晚风中隐约传来三四牧童声 悠扬的笛声。
牧童
草铺横野六七里, 笛弄晚风三四声。 归来饱饭黄昏后, 不脱蓑衣卧月明。
杨万里(公元11271206年),字廷秀,自号诚斋 野客,吉水南溪(今吉水县 黄桥乡洴塘村)人。他是 南宋杰出的诗人,与陆游、 范成大、尤袤齐名,被后人 推为“中兴四大家”。
舟过安仁
宋· 杨万里 一叶渔船两小童, 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 不是遮头是使风。
此诗写诗人乘舟路过安仁时,所见到 的情景。这首诗浅白如话,充满情趣,展 示了无忧无虑的两个小渔童的充满童稚的 行为和行为中透出的只有孩童才有的奇思 妙想。这里有作者的所见:一叶小渔船上, 有两个小孩子,他们收起了竹篙,停下了 船桨。也有作者的所悟:哦,怪不得没下 雨他们也张开了伞呢,原来不是为了遮雨, 而是想利用伞使风让船前进啊!
安仁: 县名。在湖南省东南部, 宋时设县。
篙:撑船用的竹竿或木杆。 棹: 船桨。
怪生:怪不得。
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一只不再扬帆划桨的小船中间,坐着两 个小男孩,很奇怪的是,没有下雨,这两小 孩居然撑着伞,仔细一看,原来他们撑伞不 是为了遮风挡雨,而是舞动着伞柄起到类似 扬帆的作用。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牧童放牧归来,在吃饱晚饭后 的黄昏时分。 他连蓑衣都没脱,就愉快的躺 在草地上看天空中的明月。
吕岩,字洞宾, 唐代京兆人。咸通举 进士,曾两为县令。 值黄巢起义,携家入 终南山学道,不知所 终。是传说中的逍遥 大仙。
草场、笛声、月夜、牧童,像一幅 恬淡的水墨画,使我们的心灵感到宁静。 《牧童》一诗,不仅让我们感到了“日 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的安然与恬 静,也让我们感受到了牧童心灵的无羁 无绊,自然放松。白天有牛和牧笛为友, 晚上有清风明月相伴,真如世外桃源的 生活。当然,透过诗,我们也看到作者 心灵世界的一种追求,对远离喧嚣、安 然自乐的生活状态的一种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