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新机制

合集下载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

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1997.01.24•【文号】•【施行日期】1997.01.24•【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工作正文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通知(一九九七年一月二十四日)为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促进国有企业的改革和发展,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通知如下:一、认清形势和任务,增强搞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责任心和紧迫感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已经进入重要的发展时期。

实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加快经济体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性转变,必须切实搞好国有企业,这是事关全局的一项紧迫的战略任务。

几十年来,国有企业不断发展壮大,为我国建立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和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国有企业又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新的重大贡献。

搞好国有企业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而且是重大的政治问题。

各级党委和领导同志必须实事求是地分析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新形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从战略上全局上深刻认识搞好国有企业的重大意义,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信心,扎实工作,千方百计把国有企业搞好。

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现代企业制度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国有企业深化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坚持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也要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要求。

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充分依靠和调动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是我们的政治优势,是建立有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本质要求。

国有企业面向市场,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加强内部管理,加快技术进步,提高经济效益,都迫切需要增强国有企业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充分发挥党组织的作用。

国有企业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国有企业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国有企业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1总则为落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促进运行部(中心)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保证运行部(中心)持续健康发展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根据《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规定,制定本细则。

2基本原则2.1坚持党的领导。

党委在运行部(中心)发挥领导作用,运行部(中心)重大问题经过党委研究或决定,确保运行部(中心)的正确发展方向。

2.2集体决策。

运行部(中心)“三重一大”决策主体依据各自职责权限,集体研究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2.3依法依规决策。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内规章、有关政策及公司章程、规章制度、有关政策等要求,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合法合规。

2.4科学决策。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的前期调研论证和综合评估,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防控决策风险,避免决策失误。

2.5民主决策。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确保参与决策人员充分行使权利,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3“三重一大”事项范围“三重一大”事项是指运行部(中心)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3.1重大决策事项范围重大决策事项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应当由运行部(中心)班子决策的事项。

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运行部(中心)的生产经营、机构调整、人才队伍建设、收入分配、绩效考核、利益调整等方面的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与废止,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以及其他重大决策事项。

3.2重要人事任免事项范围重要人事任免事项是指为加强运行部(中心)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由运行部(中心)聘任的管理人员和运行部(中心)党委(党总支)管理的领导人员的职务调整事项。

3.3重大项目安排事项范围重大项目安排事项是指对运行部(中心)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设立和安排以及应当由集体研究、决定的其他重要项目安排。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建议

国有企业是社会经济的发展命脉。

要想推动社会经济发展,就要深化创新改革国有企业,让国有企业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促使国有企业在新时期背景下逐渐形成现代潮流企业,而党组织在国有企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就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进行论述,让党组织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结构相融合,提升国有企业公司的管理水平,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奠定基石。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公司治理的依据1.理论依据。

经济制度、社会制度及政治制度之间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国有企业经济肯定会因社会制度和政治产生影响。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有企业要是改革创新一味的模仿西方公司治理模式是不可行的,因此国有企业要依据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公司治理模式。

要是让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不仅可以符合中国特色公司治理模式,而且还能有效降低改革创新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因为国有企业改革创新,一定会让企业员工的意识形态发生变化,而党组织可以让企业员工的意识形态统一,还可以提升员工的凝聚力,这为国有企业的改革创新发展奠定了基础。

2.现实依据。

中国历史革命胜利和社会主义经济发展,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了完成的,共产党是中国社会制度的核心力量,因此党在各种组织中一定充分发挥其领导作用。

我国国有企业大都实行的是公有制经济,其产权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而中国共产党是以人们的利益为先,所以将党组织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相融合,不仅可以打造中国特色现代企业,而且还能提高固有企业内部的管理水平,因此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是国有企业改革创新的必要手段和措施。

3.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

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可以为企业带来法律法规及政策依据,尤其是《宪法》、《公司法》、《通知》、《规定》等。

这些法律法规为国有企业公司治理提供依据,为国有企业实现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

二、党组织参与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结构设计1.上级出资机构派出控股董事。

由于国有企业产权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导致国有企业在改革创新中遇到了困难,要想让国有企业实现创新改革,就要找到一位真正为国家和人民利益考虑的代理者。

党的领导融入国企公司治理的路径

党的领导融入国企公司治理的路径

党的领导融入国企公司治理的路径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要遵循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的充分性、注重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性、强化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执行的有效性、保障监督的系统性、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文/卞传山党的二十大报告要求,推进国有企业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要通过加强和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党和国家最可信赖的依靠力量,成为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重要力量。

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是应有之义。

2023年1月31日全国国有企业改革三年行动总结电视电话会议指出,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主要目标任务已经完成,三年来,各方面共同努力,有力推动国企党的领导与公司治理相统一。

公司法修订草案明确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保证党组织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实的领导作用。

在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国有企业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建设与中国式现代化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是光荣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的Reform国企改革078079现代企业制度完善是国家治理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有企业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是国有企业加强党的领导的具体体现。

实践中,要进一步把加强党的领导有效融入公司治理之中。

党的领导融入公司治理,要遵循发挥党委领导作用的充分性、注重治理主体之间的协调性、强化重大决策的科学性、增强执行的有效性、保障监督的系统性、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处理好党组织和其他治理主体的关系。

保障“一个前提”明确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法定地位,将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明朗化、制度化。

通过具体明确的章程规定,为党组织融入公司治理、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根本遵循,使国有企业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真正成为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探索》

《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探索》

《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探索》摘要。

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国企党组织的一项重要职责,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题中应有之义。

党的十七大对加强、新时期党的建设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战略任务。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积极探索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途径问题,对于加强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党中央对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高度重视,近年来,出台了一系列加强和改进新时期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文件,包括《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的决定》、《中央组织部、国务院国资委党委关于加强和改进中央企业党建工作的意见》,对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作出了明确规定,确立了重要原则和参与方式,这些明确规定是指导国有企业党组织积极参与重大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推动国有企业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保证。

许多国有企业建立了由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组成的法人治理结构,企业的重大决策和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由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作出和组织实施。

在这种情况下,企业党组织如何保证有效参与决策,最关键的环节是参与决策的路径。

路径问题直接关系到中央确定的国有企业中的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的原则能不能落实,党对国有企业的政治领导能不能落实。

探索一条既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又能够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参与企业重大决策的路径,不仅是当前国企基层党组织建设面临的重大问题,也是建立符合中国国情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大问题,更是国企改革和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中躲不开、绕不过的一个现实问题。

胡锦涛同志曾在昆明党建工作座谈会上说。

“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探索中,如何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企业领导体制、组织制度,企业党组织如何发挥好政治核心作用”,这是“一个现在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

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

中国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研究一、本文概述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崛起和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国有企业集团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然而,伴随着企业规模的扩大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问题逐渐凸显。

在此背景下,本文旨在深入探究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治理机制,分析现有治理模式的优缺点,并提出改进策略,以期为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中国国有企业集团的定义、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概述,明确了研究对象的范围和特点。

接着,文章从内部治理机制和外部治理机制两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有企业集团治理的主要内容和关键要素。

内部治理机制方面,重点分析了董事会、监事会、经理层等内部机构的设置与运作,以及股权激励、内部控制等治理手段的运用。

外部治理机制方面,主要探讨了政府监管、市场环境、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对国有企业集团治理的影响。

在此基础上,文章运用案例分析、实证研究等方法,深入剖析了国有企业集团在治理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和挑战。

结合国内外先进的治理理念和经验,提出了完善国有企业集团治理机制的建议和对策。

这些建议包括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加强外部监管、推动市场化改革等方面,旨在提升国有企业集团的治理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文章对全文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未来研究的方向和重点。

通过本文的研究,期望能够为国有企业集团的治理改革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中国国有企业实现更高质量、更可持续的发展。

二、国有企业集团概述国有企业集团,简称国企集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些集团多数由政府出资设立,并通过资本纽带与其他国有企业或机构形成紧密联系,旨在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提升国家经济竞争力。

国有企业集团具有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协同效应等优势,是国家调控经济、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战略目标的重要工具。

这些集团往往涉及多个产业领域,包括能源、交通、通信、金融、制造业等,具有跨部门、跨地区、跨所有制的特点。

国企集团的治理机制具有其独特性。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应与国资国企改革同步推进—专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局副局长姚焕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应与国资国企改革同步推进—专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局副局长姚焕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应与国资国企改革同步推进—专访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局副局长姚焕作者:暂无来源:《现代国企研究》 2015年第1期文本刊记者姚焕,华中师范大学科学社会主义专业博士,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组织部)副局长(副部长),全国党建研究会国有企业党建研究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办公室主任。

长期从事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主持或参与了国有企业党建方面一些重要文件的研究起草,在国有企业党建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方面有着独特的认识和体会。

2014年12月22日,国务院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会议研究部署了2015年工作,明确指出“牢牢把握政治方向,切实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在2015年国资委要重点做好的七个方面工作中,涉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就包含了两个方面:一是“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

要强化党的观念,严格落实‘两个责任’,严明党的纪律,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加大查办案件力度,创新反腐败体制机制”。

二是“进一步提升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主动抓好思想舆论工作,积极探索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有效途径,进一步创新基层党建工作方式方法,进一步加强领导班子和人才队伍建设”。

就在国资国企改革中,国有企业应该如何加强和改进党建工作,本刊专访了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工作局(组织部)副局长(副部长)姚焕。

国企党建工作不应被削弱和淡化记者:感谢您接受我们的专访。

当前全国正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习总书记多次强调问题导向、底线思维,您作为国务院国资委党建局副局长,请谈一下国资国企改革和国企党的建设如何强化底线思维。

姚焕:作为从事国企党的建设具体工作人员,我谈谈自己的感受和体会。

巩固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发挥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是坚持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是国有经济的核心载体,是我们党执政的强大经济基础,也是我们党实现经济社会管控的重要组织手段。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作者:鲁云静来源:《现代企业文化·理论版》2017年第24期摘要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如何正确认识和准确定位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对于新时代形势下的企业平稳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认识定位国有企业党建中图分类号:D26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674-1145(2017)12-000-02在全国国有企业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国有企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物质基础和政治基础,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支柱和依靠力量”。

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是国有企业的“根”和“魂”。

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新常态下,只有深刻理解“抓好党建是最大成绩”,才能解决国企党组织问题,激发党建、经济双创引擎,实现企业的长远持续发展。

一、正本清源,明晰概念,从思想认识上真正掌握党建工作的内涵党建是指党的建设,主要包括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等。

国有企业的党建工作是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和“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改革发展等方面,全面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领导核心、政治核心作用。

(一)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大目标是要积淀形成“六个力量”通过加强完善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和加强改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使国有企业成为任何时刻听党指挥,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决策部署的支柱力量;任何时期服从命令,全力支持党中央各项工作的依靠力量;任何思潮坚决抵制,不折不扣贯彻党的发展理念、全面深化改革的信赖力量;任何环境埋头苦干,坚定实施国家“走出去”战略、“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力量;任何难题坚决克服,不断壮大综合国力、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力量;任何考验敢打必胜,确保党赢得新的历史性伟大胜利的关键力量。

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 ),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

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 ),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

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发挥领导作用,把方向、管大局、( ),依照规定讨论和决定企业重近年来,国有企业党委(党组)深入贯彻全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会议精神,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好方向、管好大局、保落实,推进全面从严治党,为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党组织弱化、模糊、淡化、边缘化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但仍有相当一部分党委(党组)领导不懂得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影响了队伍建设和工作高效推进。

一、国有企业党委(党组)在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1)认识上有误区。

党委(党组)领导,包括少数行政首长,对方向、大局、落实的内涵理解不充分,不确定如何实现。

多停留在个人理解,传统方式,抽象概念上。

比如党组织走什么方向?整体情况如何,到什么程度?如何保证执行?理解不清晰,不准确。

(2)执行过程中有偏差。

党委(党组)会议决定的重大事项与事先讨论的重大事项界限不清,有的直接研究决定事先讨论的事项,而不是经理层和董事会,如项目投资、薪酬设计等。

一些党委(党组)忽视预先研究和讨论的根本性问题,细节过多,效率低下,影响了相互之间的关系,妨碍了工作的正常进行。

(三)素质能力有欠缺。

有的党委(党组)书记没有认真学习党章和《中国共产党国有企业基层组织工作条例(试行)》(以下简称“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等党内重要法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停留在传统做法,主要凭着经验办、跟着感觉走,甚至掺杂个人好恶,比拼权力大小,能力素质不足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

二、准确把握国有企业党委(党组)的职责定位和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基本内涵(一)国有企业党委(党组)的职责定位1.主要职责。

《企业基层党组织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了党委(党组)的七项职责,大致包括:坚持和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监督和保证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和上级党组织决议在本企业的贯彻落实;讨论企业重大经营管理问题,支持股东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加强对企业选人用人和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的领导把关;履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和统战工作,领导群团组织。

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现状问题及对策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既是加强我国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需要,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充分体现。

但随着混合所有制和多元投资企业主体的出现,新形势下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很多不利于党组织建设和企业发展的不良状况,要更好的发挥企业党组织在重大问题决策中的作用,亟须解决许多深层次问题。

本文针对以上情况分析探讨,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一、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意义企业重大问题是涉及企业发展的长远性、战略性的问题。

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对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协调各方关系以及提供科学决策等具有非常重大的意义。

(一)重大问题的界定按照中央的规定,公司制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一般是公司提交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决定的问题。

这是一个具有决定意义的界定。

每一个公司的章程和董事会议事规则都会对董事会、股东大会审议的问题做出明确界定,这些问题实际上就是党组织决定的问题。

企业重大问题具体来说包括以下内容:一是经营和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包括经营方针,发展规划,年度计划,投资方向和重大技术改革、技术引进方案等重大事项。

二是财务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包括财务预、决算,以及资本运作中的重大事项。

三是企业改革中的重大问题。

包括用工、分配、人事制度改革,资产重组,兼并、联合、改组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及调整,基本管理体系的调整、变更,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等重大事项。

四是人事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包括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选拔、使用、奖惩等重大事项。

五是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

包括收入分配方案、劳动保护、福利等重大事项。

(二)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意义1.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主要途径。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党章》赋予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是实现党对企业领导,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

国有控股和非国有企业中的党组织也应当积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对关系企业改革、发展和稳定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国有企业党组织“三个优势”转化为“三个能力”论文

国有企业党组织“三个优势”转化为“三个能力”论文

国有企业党组织“三个优势”转化为“三个能力”的思考国有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坚持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大特色和独特优势。

当前,要牢固确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着力破解国企党建工作难题,使国企党组织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具体地讲,就是要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组织优势转化为攻坚克难的能力、群众工作优势转化为凝聚职工共谋发展的能力。

一、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把政治优势转化为引领企业发展的能力(1)正确把握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内涵。

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要按照“参与、领导、监督、保证”的要求,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领导思想政治工作、精神文明建设、职代会和工会、共青团工作,监督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着重做到“三个坚持”:一是在党组织机构设置上,坚持“三同步、两进入”。

即党组织与法人治理结构同步规划、同步设置、同步实施,党政组织负责人实行“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实现党委会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有机衔接,确保政治核心地位不动摇。

二是在检验党建工作标准上,坚持“五个能不能”。

即能不能把舆论导向落实到职工思想观念和企业经营理念转变上,解放思想转观念,与时俱进谋发展;能不能把思想政治工作落实到理顺企业各种利益关系上,凝聚发展合力,保持大局稳定;能不能把精神文明建设落实到提高职工队伍素质上,建设企业文化,创建和谐企业;能不能把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落实到创建“四好”领导班子上,形成领导班子有创造力、党员队伍有战斗力、职工队伍有竞争力的局面;能不能把党的依靠方针落实到调动职工群众工作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上,形成风正气顺心齐、干事创业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在党组织作用发挥上,坚持“五个得了”。

即在事关企业生存发展和职工切身利益问题上参与得了决策;在企业体制机制改革和维护稳定中驾驭得了局面;在创建和谐企业中协调得了关系;在破解制约企业发展的难题中谋划得了实招;在促进企业又好又快发展中凝聚得了合力。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 建设现代企业制度

坚持“两个一以贯之”建设现代企业制度◎邱宝林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国有企业是党领导的国家治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重大政治原则,必须一以贯之;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也必须一以贯之。

要把加强党的领导和完善公司治理统一起来,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两个一以贯之”是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建设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两个一以贯之”是公司治理的“中国方案”,实现了坚持和加强党的领导与完善公司治理的有机统一。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更需要坚持“两个一以贯之”,推进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栉风沐雨,艰苦奋斗,建立了不同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为中华民族迎来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作出重大贡献,建立了不朽功勋。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党兴办了一批军需民用工业和商业。

1931年,在江西创建了中央红军官田兵工厂,1932年,建立了中央钨砂公司。

党在革命根据地建立和发展公营经济,一方面,为确保革命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为后来的国有企业管理提供了宝贵经验。

公营企业的性质是党领导下的企业组织,《官田兵工厂思想政治工作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中央兵工厂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国家企业组织,是中国工农武装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在公营企业中,形成了由厂长、党支部代表和工会代表组成的“三人团”领导体制。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通过没收官僚资本、继承解放区公营经济以及其他途径,党建立了能够控制国家经济命脉的国营企业和国营经济。

企业党组织带领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战天斗地、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迅速建立起了我国工业化基础,探索凝练了“鞍钢宪法”,形成了大庆精神等一系列国有企业精神。

在这一时期,先是学习借鉴苏联企业管理经验,形成了“一长制”模式,但很快出现了“水土不服”。

之后,结合中国实际形成了“党委领导下的厂长负责制”。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

新时代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与公司治理深度融合摘要:当前,国有企业正在经历一个全面的改革过程。

随着国内外经济的交流和发展,如何让党的建设工作贯穿整个公司的管理体制,已经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因此,本文旨在探讨如何让党的建设工作与公司管理结构协调发展,以满足市场化和国际化的需求。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组织建设;公司治理;国有企业改革1978年,随着政府对企业经营自主权的加强,我国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体系得到了显著的提升,现代化的管理结构也得到了更加完善的发展,这给改革带来了巨大的收益。

但是,在实践中,国有企业的党的建设仍然存在着诸多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实现国有企业的转型升级,应当重视党建工作,加强党组织的核心地位,完善领导体制,创新人才引入模式,明确职责边界,并加强公司治理体系的建设,以期实现党建内容、方式的真正落实,使组织地位得到充分发挥,使公司治理体系更加完善[1]。

1将党建工作融入国有企业公司治理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是我国的制度优势,将党的建设工作纳入企业治理结构,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可推动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党的先进理念可帮助国有企业在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中,始终坚定地走正确的道路。

比如:笔者所在的四川华西集团,多次承担了急难险重任务,在抗震救灾、抗洪抢险、灾后重建、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等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展现了出了国企的担当。

通过建立充满活力的党组织,企业可以获得组织上的保障和持久的动力。

这种有机融合的生产环节,可以激发员工的积极性,从而提升经济效益。

将党组织纳入企业日常管理,为企业提供专业的指导,帮助其实现行业发展和国家宏观政策的实施。

借助先进理念的指引,党员们发挥自身的先锋模范作用,激发企业员工的积极性和政治素养,使企业效益和社会效益得到有效结合[2]。

随着时代的进步,国有企业已经成为了各个行业的领导力量。

因此,构建一个可供参考的企业制度已经成为了公司治理的重要方向。

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应该积极确保董事会的决定、监事会的监督以及经营层的执行权得到充分的实施。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公布日期】1999.09.22•【文号】•【施行日期】1999.09.22•【效力等级】党内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企业正文中共中央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1999年9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通过)为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中国共产党第十五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讨论了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并作如下决定。

一、推进国有企业改革和发展是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新中国成立50年来,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不懈奋斗,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巨大成就。

我国由一个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发展成为即将进入小康社会、向工业化和现代化目标大步迈进的社会主义国家。

这是中华民族发展进程中一次伟大的历史性跨越。

国有企业和工人阶级为此作出了不可磨灭的重大贡献。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在邓小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开辟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

为克服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我们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积极探索,循序渐进,不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和整个经济体制改革,推进现代化建设。

国有企业管理体制和经营机制发生了深刻变化,一批企业在市场竞争中成长壮大,技术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以国有企业为主生产的一些重要产品的产量跃居世界前列。

在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下,国有经济的总体实力进一步增强,在国民经济中继续发挥着主导作用,并且一直是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有力地支持了国家的改革和建设。

经过多年的努力,国有企业朝着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迈出了前所未有的重大步伐。

国有企业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变革。

当前,国有企业的体制转换和结构调整进入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集中暴露出来。

由于传统体制的长期影响、历史形成的诸多问题、多年以来的重复建设以及市场环境的急剧变化,相当一部分国有企业还不适应市场经济的要求,经营机制不活,技术创新能力不强,债务和社会负担沉重,富余人员过多,生产经营艰难,经济效益下降,一些职工生活困难。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如何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国有企业的现状与挑战
现状
目前,我国国有企业已经初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如企业 治理结构不够完善,管理效率有待提高;产业结构不够合理,部分企业缺乏核心 竞争力;市场化程度不够高,存在一些非市场化的干预和制约等。
挑战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的加剧,国有企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如需要进一 步提高市场化程度,加强技术创新和品牌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提高效率和效益 ;加强国际化经营,拓展国际市场等。
案例三:中国建筑的国际化战略
总结词
中国建筑通过国际化战略,拓展了海外市场,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
详细描述
中国建筑在近年来积极实施国际化战略,通过承揽国际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国际投资合作、推进国际 产能合作等方式,拓展了海外市场,提升了品牌影响力和国际竞争力。这一战略为中国建筑在全球建 筑市场的地位提升和国际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高企业效率
01
优化组织结构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企业可以优化内部组织结构,明确各部
门职责,加强企业内部协调与沟通,从而提高企业运营效率。
02 03
完善管理制度
现代企业制度通常包括完善的人力资源、财务、采购、销售等管理制 度,这些制度的建立可以规范企业各项业务活动,减少浪费和不必要 的环节,提高企业整体运营效率。
提升员工素质
现代企业制度重视员工培训和技能提升,通过建立完善的员工培训体 系,可以提高员工的业务能力和素质,从而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效率 。
增强企业竞争力
创新驱动发展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国有 企业可以鼓励员工创新,推动 企业产品和服务升级换代,从 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更
大的竞争优势。
拓展市场渠道

国有企业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国有企业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

国有企业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1总则为落实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促进下属二级单位规范决策行为,提高决策水平,防范决策风险,保证下属二级单位持续健康发展和领导人员廉洁从业,根据《公司“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规定,制定本细则。

2基本原则2.1坚持党的领导。

党委在下属二级单位发挥领导作用,下属二级单位重大问题经过党委研究或决定,确保下属二级单位的正确发展方向。

2.2集体决策。

下属二级单位“三重一大”决策主体依据各自职责权限,集体研究讨论决定“三重一大”事项,防止个人或少数人专断。

2.3依法依规决策。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党内规章、有关政策及公司章程、规章制度、有关政策等要求,保证决策内容和决策程序合法合规。

2.4科学决策。

运用科学方法进行决策的前期调研论证和综合评估,增强决策的科学性,防控决策风险,避免决策失误。

2.5民主决策。

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完善群众参与、专家咨询和集体决策相结合的决策机制,确保参与决策人员充分行使权利,提高决策的民主性。

3“三重一大”事项范围“三重一大”事项是指下属二级单位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重大项目安排和大额度资金运作事项。

3.1重大决策事项范围重大决策事项是指依照有关规定,应当由下属二级单位班子决策的事项。

主要包括贯彻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上级重要决定的重大措施,下属二级单位的生产经营、机构调整、人才队伍建设、收入分配、绩效考核、利益调整等方面的重大决策,重要规章制度的制定、修订与废止,坚持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维护稳定的重大决策,以及其他重大决策事项。

3.2重要人事任免事项范围重要人事任免事项是指为加强下属二级单位领导班子建设和干部人才队伍建设,由下属二级单位聘任的管理人员和下属二级单位党委(党总支)管理的领导人员的职务调整事项。

3.3重大项目安排事项范围重大项目安排事项是指对下属二级单位产生重要影响的项目设立和安排以及应当由集体研究、决定的其他重要项目安排。

现代企业党务工作制度

现代企业党务工作制度

企业党务工作制度第一节党委工作制度企业党组织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党组织必须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方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紧紧围绕生产经营开展工作,推动和促进企业的两个文明建设。

一、党委的主要任务1、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证监督党和国家有关的政策、法令在本企业的正确执行,保证企业的健康发展。

2、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技术开发、行政、人事管理等方面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

3、加强党组织的自身建设,加强对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成员的教育和监督,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4、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依法参与企业的人事管理工作。

会同有关方面抓好企业各类管理人员的教育、培养和考察,协助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对厂领导进行考察,向领导班子、总经理推荐行政中层以上管理人员的人选,使党管干部原则与现代企业制度人事管理规范相衔接。

5、领导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培育一支适应现代企业制度和企业发展要求的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员工队伍。

6、支持总经理依法行使职权,保证领导班子决策和总经理的政令得以贯彻实施;领导职代会和工会、共青团、妇女等群众组织,协调企业内部各方面的关系,引导、保护和发挥各方面的积极性。

二、党委发挥作用的方法和主要途径1、按照有关法规和章程的程序,选派党员领导成员在生产经营班子中任职,使他们在履行经济管理、经营监督职能的过程中,认真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实现党组织的意图。

2、坚持领导成员学习制度,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统一思想和行动。

3、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研究前做好充分的调查,决策中把握好方针、政策,决策后充分发动党员、干部、群众认真贯彻。

4、定期听取党员行政领导报告工作,及时、主动地向党员行政领导提出意见或建议。

5、积极参与重大问题决策。

党组织参与决策的重大问题与提请厂部审议的重大问题相同,重大问题决策前,党委成员将厂部准备讨论的重大问题报告党组织,召开党政联席会议讨论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如有必要,党组织可以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企业有关部门和党员的意见;党委成员把党组织的意见体现到厂部的决策中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求实 2006.Ⅱ经济理论与实践创建现代企业制度下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新机制徐建哲(上海大学,上海 200000)〔作者简介〕徐建哲,上海大学社会科学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

一、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重要意义第一,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党章赋予的一项重要职责。

党章明确规定:国有企业和个体企业中党的基层组织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体现。

这一规定同《企业法》、《公司法》并不矛盾。

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的决策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保障。

第二,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保证企业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国家仍然是企业的最主要的投资者,企业依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最主要来源,是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它理所当然地要接受党的领导。

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正是党通过企业内的基层组织来具体实施党对企业的领导,以确保企业的社会主义性质。

第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确立党组织政治核心地位的必然要求。

国有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后,企业党组织依然处于政治核心地位,党组织只有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才能了解全局,把握全局。

否则,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就会变成一句空话,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将难以在企业中贯彻落实,企业执行国家法律法规的情况也难以在企业内部得到有效监督,企业群团、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在企业中将难以开展,党作为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在企业中也无从体现。

第四,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企业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企业党组织可以从政治组织的角度,站在全党工作的高度,从企业职工的根本利益出发,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通过调查研究,以及凭借党组织领导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广泛联系职工群众的优势,使各方面的意见得到充分反映,使决策更加民主;可以依靠党组织的集体智慧,集思广益,作可行性研究,有利于提高决策的科学水平。

因此,企业党的干部一定要自觉端正思想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和参与意识,使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落到实处。

二、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原则和范围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必须以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企业生产经营的社会主义方向。

即要坚持党和国家对企业的领导作用不变,坚持工人阶级的主人翁地位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指导思想不变,坚持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不变。

在具体工作中,就是要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等,处理好国家、企业和个人三者的关系,处理好长远利益和当前利益的关系,防止企业短期化行为的产生。

企业党组织要有效地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一种组织行为。

对关系企业改革与发展等全局性重大问题,要在党委会议上进行集体研究后,提出意见和建议,体现党组织的集体意志。

二是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不是参与生产经营具体问题的决策,更不是直接指挥生产经营,而是参与企业改革发展和市场竞争中带有方向性、长远性、战略性、全局性的重大问题的决策。

三是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是党委提出意见和建议,不是代替董事会和经理层依法行使职权。

为了便于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实际操作,要按照《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并根据企业的生产规模、经营范围和行业特点,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范围。

一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企业的经营方针、发展规划和年度计划,基本建设方案和重大技术改造、技术引进方案;2.财务预决算、资产重组和资本运作中的重大问题,如产权变更、利润分配、股东分红、送股配股、工资调整以及承包和租赁经营责任制方案的制定;3.工资列入成本开支的公司人员编制的制定和行政机构的设置和调整;4.企业的重要改革方案和重要管理制度的制定、修改、废除;5.企业中层以上行政管理人员的选拔、培养、考察、任免和奖惩;6.涉及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重要问题;应提请职工代表大会、股东大会以及董事会审议决定的重大事项等。

以上这些重大问题,都会涉及到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在企业的正确贯彻执行,关系到企业的前途和命运,企业党组织要切实增强参与意识,努力熟悉经济工作,懂得生产经营,不断改进参与方式,提高参与水平。

同时,党组织负责人要坚决支持企业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职权,开展工作。

三、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职权配置形式党的十六大指出:“企业党组织要积极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这是这些年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经验总结。

如何从体制机制上保证党组织能够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但又符合公司内部权力运作的规范化要求,是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目841前,党的组织主要是党委书记在国有企业中的职权配置和机构设置上有各种不同的形式。

不同的形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具有不同的优势和不足。

目前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一肩挑”。

这种机制可以保证党组织对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保证党组织对企业领导层的组织协调和决策的迅速高效,保证党建工作在企业中的有效执行。

在这种形式中,政治核心地位突出,决策权力集中。

但是,从体制上讲,这种形式对决策的监督制约力量相对弱化。

能否充分发扬民主和接受监督,能否充分发挥集体的作用,主要取决于一把手的个人修养和基本素质,缺乏有效的制约机制。

2.董事长和党委书记“交叉任职”。

主要是指董事长兼任党委副书记,党委书记兼任副董事长。

这种机制保证了党委书记参加董事会,了解董事会决策情况,同时由于董事长也担任党内职务,因此,从机制上保证了企业党组织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

但在实际运作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一是有的董事长虽然担任企业党委副书记或党委委员,但只注重行政职务,对党务工作不重视,甚至排斥党委书记,不支持党组织的活动。

二是根据企业法人治理结构,董事长是企业的法人代表,在决策中处于核心地位,而党委书记只是副董事长或董事。

在实际的权力中,党委书记明显处于弱势。

三是董事长和党委书记在工作中容易因为各种不明确的规定而发生争执,产生领导层内部的矛盾,影响班子的团结和企业党组织对企业重大决策的正常参与。

3.党委书记和总经理“交叉任职”。

这种机制有利于党组织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参与、了解和管理。

如果书记任副总经理同时又任董事会成员,就有利于党组织在企业的决策中提出比较中肯的意见,但经营管理的繁重事务会使书记难以顾及党建工作。

如果书记任副总经理而不进入董事会,书记就可能忙于经营事务,而难以顾及企业党建工作,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的决策上就会大打折扣。

4.党委书记兼总经理。

这种机制由于总经理在生产、经营和管理中的重大作用,加上党委书记在政治上的地位,党组织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方面是十分有效的。

但总经理要全面负责企业的生产、经营和管理,会因忙于繁忙的经营事务而无法顾及党建工作。

同时如果企业的经营效益不好,党委书记作为总经理就会使党组织也成为各种矛盾的焦点,不利于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和做好群众工作。

5.专职书记。

专职书记的优势是可以让党委书记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事党务工作,在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上也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但其局限性也是明显的,因为党组织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工作有较远的距离,对企业的许多经营状况不了解,因而对企业经营决策的参与程度是有限的。

除了以上这几种情况,还有其他一些形式。

但总的来说,尽管权力配置的形式不同,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的作用却是不可改变的,不同的企业因为自身情况的不同,领导个性的差异,可结合实际情况加以配置。

在实际的工作中党组织如何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关键是两条:一要靠企业董事会、经营班子、监事会和党组织之间的协调配合;二要靠企业党组织领导干部特别是党委书记的党性观念、党员意识和自身的综合素质。

四、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和方式当前,大部分国有企业基本都按照“双向进人、交叉任职”办法完善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领导体制,为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提供了制度保障。

但是一些国有企业党组织在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方面也面临很多困难,存在程序上的缺陷。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是党组织在决策中发挥作用的重要途径。

没有规范而合理的程序,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就会落空。

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主要形式有:1.党政联席会议。

党委班子成员和董事、经理、监事集中在一起开会,就企业中的重大问题做出决定。

这种形式一般是与“一肩挑”的机构设置相适应的。

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一人担任,党委班子成员与董事、经理、监事在职务上基本上重叠,或相差无几,因此,没有必要把党委会与企业经营管理者的会议分开进行,以免造成重复议题,耗时耗力。

2.定期碰头会议。

在一定时间内企业党政主要领导召开例会,互通情况,一揽子讨论问题、安排工作。

3.国有企业党政主要领导事先沟通。

董事长在召开董事会之前,把有关议题同党委书记事先沟通,相互切磋商议,达成共识,然后再召开董事会形成决议。

董事长和书记形不成统一意见的,暂且搁置,不上董事会。

4.企业党组织事先把关。

董事会准备讨论的议案先交党组织事先把关,党委会通不过的议案不上董事会。

5.党组织讨论决定。

董事会准备讨论的议题先交党组织审议,党组织先行召开党组织委员会班子会议或班子扩大会议,然后由党员董事把党组织的主张和意见带到董事会中,变成董事会的决议,并由企业中的党员领导管理者按照党组织的决议在企业各部门分头落实。

6.经理办公会讨论决定。

党委书记只以党员董事等行政人员的个人身份参加会议,在这种形式中,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组织行为事实上是不存在的。

以上这些做法是近年来国有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形式和程序,还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探讨和完善。

五、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提高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能力和水平国有企业党组织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组织者、实践者和推动者,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组织基础。

切实加强国有企业党组织自身建设,是提高参与企业重大问题决策的基本途径。

一是要大力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强化政治理论学习,在武装头脑、指导实现、推动工作上取得扎实成效,不断提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素质和理论政策水平。

二是要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下实行民主集中制的有效途径,坚持把党组织的工作制度与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工作规则结合起来,形成靠制度管人、按程序办事的工作机制。

按照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原则,完善并严格执行党委内部的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保证协调高效运转,增强班子整体合力。

三是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把“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的干部选拔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来。

四是要优化班子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结构,加强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大力培养选拔使用优秀年轻干部,进一步增强班子的整体功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