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解放战争的过程课件

合集下载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ppt全文课件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课堂练习
1.1948年9月,人民解放军首先发起哪次战役,解放了
东北全境( A )
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
C.渡江战役
D.淮海战役
2.1948年冬,陈毅赋诗《淮海前线见闻》:“几十万,
民工走不通。骏马高车送粮食,随军旋转逐西东。前
线争立功。……”从材料中可以看出( B )
国民党的力量严重削弱,共产党的力量显著增强。
国 民 党 军 队 主 力 收 缩 示 意 图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北平 徐州
沈阳
主力决战 时机成熟!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2. 三大战役:
战役名称 时间 参战部队 指挥者 结果
辽沈战役

了根本性变化;②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

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战 阵 的 胜 利
三大 战役
渡江
辽沈战役——解放了东北全境 淮海战役——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地区 平津战役——华北全境基本解放 时间:1949年4月
战役 结果:占领南京
影响: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农民丈量土地
贫雇农代表分土地给农民
4. 意义:
①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 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激发了农 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②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 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力、物力保障。
部编版《人民解放战争》上课实用课 件(PPT 优秀课 件)
解放区人民踊跃支前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复习课件共14张PPT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七单元解放战争复习课件共14张PPT
抗日战争胜利后,人们普遍期待和平建设国家。中国共产党为 争取和平、民主,作出很大努力。重庆谈判只不过是蒋介石欺骗人 民的手段。谋得政治资本和准备内战时间,才是蒋介石谈判的真实 目的。但是蒋介石过高估计了自己的实力,于1946年进攻中原解放 区,挑起全面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解放区的军民,先后粉碎了国 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之后展开战略进攻,发起三大战 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主力,为解放战争胜利奠定了基础;1949年 4月,解放军占领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人民解放战争 胜利结束。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无数的史实证 明,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救中国。
解放战
争迅速 胜利的 原因
(2)自身原因:政治腐败、经济困难、军队士气低落、战斗力低下
(1)顺应了抗战以后和平、民主的历史发展趋势,是正义的,得到了人民群 众的大力支持 (2)以 毛泽东 为首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英明决策、灵活的战略战术 (3)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作战,士气高涨
共产党
启示
(1)任何一个政党或政权,必须顺应历史潮流,顺应民心,否则就会衰亡
消灭封建性剥削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
主题
具体内容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个解放区先后开展了土地改革运动,经过
解放 结果 艰苦的工作和斗争,历时一年多的土地改革顺利完成,广大农民分得 区的 了土地、房屋、粮食和衣物 土地 (1)解放区的土地改革,使农村的阶级关系和土地占有状况发生了根 意义 本性变化,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 (2)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参战,为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提供了重要的人 力、物力保障
(4)华东野战军在山东 孟良崮 消灭国民党王牌主力整编第七十四师,打退了 敌人对山东解放军的重点进攻
考点二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八上P114—118)

解放战争PPT精品课件

解放战争PPT精品课件

2.共产党方面 (1)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 (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指导,走经过新民主 主义向社会主义发展的道路。 (3)有一支人民的革命军队,坚持武装斗争。 (4)组成一个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团结了一切可以团结 的力量,共同奋斗。 (5)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1.1926~1928 年,国民党能够迅速建立起在全国的统治,
答案:B
教材 P79 思考题。
【参考答案】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 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 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 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
1.1945 年 8 月,《大公报》报道毛泽东来到重庆的消息时 称:“爱好民主自由的人士都知道,这是维系中国目前及未来 历史和人民幸福的一个喜讯。”这反映了“爱好民主自由的人
B.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④⑤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不同历史时期的国民党的认识。国 民革命期间,国民党实行“联俄、联共、扶助农工”三大政策, 具有进步意义。解放战争时期,国民党企图建立一党专政的独 裁政府,发动内战,是反动的。而中国共产党则始终代表最广 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得到全国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答案:B
2.标志着全面内战爆发的事件是国民党军队进攻C.晋冀鲁豫解放区
D.大别山区
答案:B
3.1947 年 7 月 23 日,毛泽东电令:“ 下决心不要后方,
以半个月的行程,直出大别山,占领以大别山为中心的数十县,
建立根据地。”此电令发出后,人民解放军开始( )
A.进行辽沈战役
A.西安事变
B.重庆谈判
C.政协会议召开
D.北平谈判
解析:根据信息“双十协议应运生”及所学知识可知,它

【精品历史课件】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精品历史课件】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一、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
1.重庆谈判
①抗日战争胜利后,和平建国是中国人民的强烈愿望
起 ②中国共产党以和平、民主、团结为号召,主张成立联合政府,
因 力争建成一个新民主主义的国家
③国民党打着“和平建国”的旗号,坚持独裁和内战的方针
过 程
①1945 年 8 月,蒋介石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到重庆举行和平谈 判 ②8 月底,毛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乘专机抵达重庆




课前篇 自主预习
4.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1)时间:1949 年春。 (2)地点:河北平山西柏坡。 (3)内容 ①毛泽东在会上提出了促进革命取得全国胜利的基本方针,指出 党的工作重心必须由乡村转移到城市,提出了革命胜利后党在各方 面的基本政策。 ②毛泽东提醒全党:“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 步。”“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 风,务必使同志们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互动探究(1)根据史料一,蒋介石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的真正 目的是什么?蒋介石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2)李宗仁“全部言和活动”的集中表现是什么历史事件?根据 史料二,分析其真正目的是什么?
提示(1)目的:拖延时间,为内战做准备。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2)事件:北平和谈。目的: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 企图“划江而治”。
结 果
1945 年 10 月 10 日,国共双方代表签署了《政府与中共代表会 谈纪要》,即《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自 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课前篇 自主预习
2.政治协商会议:1946年1月10日,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 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代表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通过了 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

《人民解放战争》PPT课件

时间 1946年6月—10月
1947年3月—6月
中共 自力更生、以自卫战争 中共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撤离延安,转战 方针 粉碎国民党军队的进攻 陕北
西北野战军先后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
பைடு நூலகம்
人民解放军共歼灭国民
结果
的胜利(粉碎了对陕北的重点进攻); 党军队约30万人,粉碎
华东野战军在山东孟良崮消灭国民党王牌主
228.58万平方公里 446座(中小城市)
13606.7万人
国民党方面 430万人
731.17万平方公里 1545座(大中城市)
33893.3万人
国民党在军队数量、军事装备、后备资源及外来援助等方面, 都明显超过中国共产党。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二)粉碎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
阶段 全面进攻中原解放区
重点进攻陕北、山东解放区
(一)重庆谈判
4.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1946年1月10日 地点:重庆 内容: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决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否决
二、全面内战的爆发
(一)爆发标志
1946年6月,国民党以围攻中原解放区为起点,向解放区展开大 规模的进攻,全面内战爆发。
项目 兵力 地区面积 城市 人口
共产党方面 120万人
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力整编第七十四师(粉碎了岁山东重点进攻)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一)经济危机
1.表现 为维持战争的庞大开支,无限制地发行纸币。 2.影响 导致恶性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二)信任危机
1.巧取豪夺 官僚资本的巧取豪夺,使民族资产阶级受到排挤和打击。 2.民不聊生 实施反动政策,使工人、农民、城市小资产阶级受到残
辽沈战役 1948年9月~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教学课件
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学习目标
1. 了解全面内战的爆发,并分析内战爆发的原因。 2. 掌握解放战争的过程,尤其是三大战役,分析国民党统治结束的原因。 3. 理解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原因和意义。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重点难点
重点
识记解放战争中的主要事件,理清基本发展线索。
战略思路的提出 ( D )
A. 适应了国民革命的需要 B. 促进了土地改革的结束 C. 推动了抗日战争的反攻 D. 有利于解放战争的胜利
解析:D 对,材料信息强调了东北地 区对中国革命的重要性,这为解放战 争初期中共争取东北提供了理论支 持,因此这一战略思路的提出有利于 解放战争的胜利。 A 错,国民革命的波及范围并没有到 达东北地区。 B 错,由题干材料信息可知与土地改 革无关。 C 错,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控 制范围没有到达东北地区。
高中历史 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八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和人民解放战争
四、多角度认识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
1. 对中国 (1)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真正 实现当家做主。 (2)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建立起一个统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 (3)为中国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创造了条件。 (4)标志是新中国的成立,开启了历史新纪元。 2. 对世界 (1)打击了帝国主义势力,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 (2)推动了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3)增强了世界和平的力量。
高中历史 必修1 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
课堂练习
1.重庆谈判前,蒋介石指示谈判代表在政治上对中共可尽量宽大让步,甚至表示可以一再容忍,

解放战争(历史 PPT课件)

解放战争(历史 PPT课件)

全面内战的爆发
1、爆发 2、中共 时间: 1946年6月 标志: 向中原解放区进攻 战略: “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战术: 3、粉碎 主要目标:歼灭敌人的有生力量 主要作战方法:运动战
陕北:青化砭战役、羊马河战役 蟠龙镇战役、沙家店战役 山东:孟良崮战役
全面进攻
重点进攻
第三节 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发展
争取和平民主的斗争和内战的爆发
美国
支持
国民党
主要矛盾 中国人民
(国民党)内战、独裁 三次电邀毛
斗争焦点
和平、民主(共产党) 前去谈判 政
重庆谈判
假和平
政治协商会议
谈判期间发动军事进攻 真内战 发动全面内战1946.6 发动重点进攻1947.春
治 斗 争
坚决回击 粉碎全面进攻 粉碎重点进攻
军 事 斗 争
中国近代后期及
现代史知识体系
世界历史.1945-1949(二战) 1.阶段特征:基本特征是:雅尔塔体系的形成 国际正义力量对法西斯邪恶势力进行了正义的审 判,但对日本法西斯姑息迁就留下了后遗症;有史以 来最为重要权威最高的世界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诞 生;刷新了以欧洲为中心的欧洲国际关系格局,以美 苏两分天下为突出特征的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确 立;美苏推行全球霸权,在欧洲表现为冷战政策,在国 内表现为扶蒋反共.
原因 主攻 解放军的 战略反攻
1947年 中原地区 三路大军挺进中原
概况
华北解放军 东北解放军 西北解放军
意义
对全国战局起了决定性作用, 是解放战争走向胜利的转折点
内线作战
内 线 : 解 放 区 战 略 防 御
解放石家庄 两区连成片
华北 聂荣臻
收 复 延 安 西北 全国性 东北 发 使 动敌 彭贺 大反攻 林罗 攻 孤 势立

【精品历史课件】412解放战争(共31张PPT)

【精品历史课件】412解放战争(共31张PPT)

战战 战 渡 略略 略 江 防进 决 战 御攻 战 役
粉粉 碎碎
刘邓 大军
三 大
全重 面点 进进
挺进 大别
战 役
攻攻 山
国统区: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土地改革
解放区:进行了土地改革



时间:1947年6月

战略反攻

标志: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


时间:1948年9月——1949年1月

三大战役 名称: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从1947年3月撤出延安起,以毛泽东为首 的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坚持转战陕北,在物 资供给极端艰苦和与敌周旋十分险恶的环境 下,从容地指挥着全国各战场的作战。中共 中央这一决策和胆略,极大地鼓舞了全国各 解放区军民的战斗意志和胜利信心。
人民解放军在第一年度作战中,共歼灭国民党正规军 97.5个旅共78万人,平均每个月歼敌8个旅,连同非 正规军,共歼敌110多万人。国民党军队第一线的突击 兵力,已下降到只占开始进攻解放区时的总兵力的34%, 国民党军队减少到373万人,人民解放军则在战斗中不 断发展壮大,总兵力增加到195万人,并积累了大兵团 作战的经验总兵力。
二、时空观念
(一)概念
事物与特定时间及空间的联系进行观察、分析的观念
(二)目标
(1)辨识历史叙述中不同的时间与空间表达方式,理解它们的意 义,在叙述个别史事时能够运用恰当的时间和空间表达方式。
(2)能将某一史事定位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框架下;能够利用历 史年表、历史地图等方式对相关史事加以描述;能够认识事物发生 的来龙去脉,理解空间和环境因素对认识历与现实的重要性。
中国
五四运动(1919年)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分界 新中国成立(1949年) 开始社会主义现

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和胜利PPT课件 人教版

人民解放战争的发展和胜利PPT课件 人教版

重点精讲
1.解放区为什么要进行土地改革? (1)抗战胜利后,以减租减息为主要内容的土地政策 已不能满足广大农民的要求,他们迫切希望获得土地。 (2)人民解放战争要得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必须满足 他们对土地的需求,随着解放战争的发展需要进行土地 改革。
2.中共为何把中原地区作为战略反攻的主攻方向? (1)该地区国民党兵力空虚。当时国民党正重点进攻 陕北、山东,兵力分散。 (2)该地区战略地位重要。进攻中原,可直接威胁国 民党的统治中心,迫使进攻山东、陕北的部队回援。这 个计划一旦实现,就可以从根本上改变战局。 (3)便于战略反攻的开展。有利于其他解放区转入战 略反攻,构成全国规模的战略反攻的总形势。 (4)大别山是一个老根据地,有深厚的群众基础,易 于立足。
6.为什么说1949年国民党提出的和谈是一个骗局? (1)从阶级本质上看,国民政府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不会放弃其独 裁专制政策,更不会交出政权。 (2)从结果上看,双方举行了北平谈判,通过了《国 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国民政府拒绝签字。
命题视角
视角一 追踪社会热点 《建国大业》受热评
3.战略决战首选东北的主要依据是什么? (1)全国各大战场中,只有东北战场的兵力对比解放 军占优势。 (2)东北敌军孤立分散,补给困难,敌军是撤是守, 举棋不定。 (3)东北经过土地改革,解放军后方巩固,支援战争 的物资力量雄厚。 (4)歼灭东北敌军,既能粉碎敌人战略收缩的企图, 又可挥师入关,配合其他战场作战。
(2)土地改革总路线:在土地改革中,中国共产党贯 彻依靠贫雇农,团结中农,有步骤地、有分别地消灭 封建性剥削 的土地制度,发展农业生产的 土地改革总 路线。 (3)土改的意义:使解放区农民分到了土地,极大地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翻身农民踊跃参军和 支前,成为解放战争迅速取得胜利的一个可靠保证。 细节点拨“前方打老蒋,后方挖蒋根”中“挖蒋根”, 就是指土地改革中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的土地 制度。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第17课_解放战争(共47张PPT)
——毛泽东于1947年底
这是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1947年6月,刘邓大军挺进大别 山,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
土地改革: 学思之窗)(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1947年9月) 内容: 没收地主土地,废除封建剥削制度,实行
耕者有其田,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影响: 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为
解放战争胜利提供了保障。
经济上:土地改革( 反攻阶段,配合军事反攻)
国共双方兵力变化示意图
430万人
365万人 280万人
人民解放军 国民党军队
130万人
1946年6月
1948年秋
1948年,人民解放军已增到280万人,实力有很
大的提高;建立了相当强大的炮兵和工兵,并掌握了攻坚
技术;刘不邓仅大能军打运过用大战别,山而且的能战打略阵反地战攻。有解成放效区土;地 改参军革支的解基前放更本区踊完土跃成地, 。改生各产主革的要基迅解本速放完发区展相成继,。连使成后一方片更加,巩可固作战,
• 国内意义:结束了半殖半封社会的屈辱历 史,独立、统一的新中国即将诞生。
• 国际意义:改变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世界 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被压 迫民民族的解放斗争。
• 思想意义: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 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
复习与回顾: 中共成立后领导进行革命的史实有哪些呢?
1.国共合作,进行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2)渡江战役(时间)、 解放南京(革命胜利标志)时间、意义。
(3)追剿残余部队。
1949年4月21日 渡江战役打响
百万雄师过大江
1949年4月23日,解放军 占领南京。 南京总统府,总统办公桌 上的日历永远定格在了这 一天—— 民国三十八年四月23日。

第八单元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25张PPT)

第八单元第25课 人民解放战争 课件(25张PPT)

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与张治中、 赫尔利、周恩来、王若飞在延安机场合影。
《双十协定》原稿
2.重庆政治协商会议
时间: 1946年1月10日 代表: 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 结果: 通过了和平建国纲领案等五项协议。
国民党六届二中全会很快否决了这些协议
人民解放战争(1946.6~1951.5)
——蒋介石给国民党各战区司令长官的绝密电报(1945年9月20日)
国民党为什么要和谈?
(2)过程:为争取和平民主新局面,1945年8月底,中共中央接受蒋介石的邀请,毛 泽东、周恩来、王若飞等抵达重庆,进行谈判。
(3)结果:10月10日,国共签署《双十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建设独立、 自由和富强的新中国。
3.粉碎重点进攻
毛泽东率领党中央和解放军总部主动 撤离延安
彭德怀率领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 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
陈毅、粟裕指挥华东野战军取 得孟良崮战役的胜利,打退了 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进攻。
三、国民党政权的统治危机
1.经济危机:
材料一: 1946年5月,《大公报》的一名记者调查了上海主要行业的月平均工资,上海
——胡素珊《中国的内战:1945-1949年的政治斗争》
巧取豪夺,剥削压迫,民不聊生。 滥发纸币,通货膨胀,物价飞涨。
2.政治危机:
两条战线相互配合、共同反蒋;召开伪“国大”,暴露独裁内战的 真面目。
第二条战线 以1946年冬爆发的“抗议美军暴行”运 动为标志,一个以反对美蒋为中心的、 声势浩大的爱国民主运动在国统区迅速 兴起。这一运动以学生为先锋,核心是 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逐步发展成 为配合人民解放军作战的第二条战线。
党政府的首都南京发生了高举“反饥饿、反内战”大旗的学生运动并迅速席卷全国, 在第二条战线上给国民党政府沉重打击。这两件事竟集中的发生在短短的五天内, 使国共双方在军事上和政治力量对比的变化一下子表面化和明朗化了,它所产生的 震撼力量格外强烈。也正是从5月下旬起,国民党政府和蒋介石已因局势的发展对 自己越来越不利而显得忧心忡忡,中国共产党却对局势的发展越来越有把握,开始 做出新的重大的战略部署。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第17课 解放战争
第17课 解放战争
课程标准
学法指导
概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要 史实,认识新民主主义 革命胜利的伟大意义。
1.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特别是中国社会主要 矛盾的变化来理解内战的爆发,掌握中国共产党为争取和 平民主而进行的斗争。 2.运用图示法理解国共两党关系的演变;用数字归纳法总 结解放战争的历程,分析其胜利的原因,总结其基本经验。
史料一 万急,延安
毛泽东先生勋鉴:
倭寇投降①,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
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
迫切悬盼之至。
蒋中正
八月十四日
注:①指日本投降,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结束。 思考 (1)依据史料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 为了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
知识点二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_邓__小__平__率晋冀鲁豫解放军挺进大别山。
2.战略决战 (1)条件:1948年秋,__敌__我__力__量___发生重大变化。 (2)战况
战役 辽沈战役
时间 1948年9月~11月
战果 攻占_锦__州__,长春解放,攻下沈阳,东北全境解放
二、中国古代地方管理制度的演变
时代
地方管理制度
实行分封制,加强了王权,周王成为“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走 周代
向崩溃
本 节 内 容 结 束 秦朝 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建立的中央集权制度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向官僚政治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汉武帝颁行“推恩令”,设置刺史。封国制导致“七 汉朝 国之乱”,“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历史课件】《解放战争》ppt课件

【历史课件】《解放战争》ppt课件

• (4)虽有和平谈判,但国民党是假和谈,真内 战;共产党方面抱着十分的诚意,同时,也 没放松战争的准备。
• (5)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国际大气候,美 国奉行杜鲁门主义,支持有共产党国家的反 动政府推翻本国共产党。所以,美蒋勾结发 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是不可避免的。
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
• 1.战略反攻 • 1947年6月,刘_伯__承____邓_、小平________率晋冀鲁豫
______解放军。②解放军傅作攻义克张家口、天津
后北,平________接受改编,1949年1月________
和平解放。
一百五十
• (4)意义:①三大战役共歼敌或改编国民党军
队__________多万人,从战争的规模和战果
上看,在中国战争史乃至世界战争史上都是
空前的。②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上被消灭。
抗战胜利后,中国出现两种命运较量的原因及蒋 介石不直接发动内战的原因和国共两党实践结果 给我们的启示
• 1.两种命运较量出现的原因:抗日战争结束 后,民族矛盾基本解决,国共两党所代表的 阶级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国 共产党从民族利益出发,希望建立民主政府, 反对内战与独裁。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和大资 产阶级的利益,希望继续坚持一党独裁专制,
• 思考1 内战爆发的必然性是什么?
• 【答案提示】(1)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 级利益,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使然。
• (2)中共代表全中国广大人民的利益,决心实 现民主革命的目标(“二大”最低纲领),完 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推翻国民党的独 裁统治。
• (3)抗战胜利后,民族矛盾下降,阶级矛盾重 新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2.蒋介石不直接发动内战的原因:抗日战争 刚刚结束,实现和平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愿 望;蒋介石还没做好内战的准备,以谈判来 争取时间;以谈判的形式妄图把内战责任嫁 祸于共产党。

必修一第17课讲课稿解放战争

必修一第17课讲课稿解放战争
—— 1945年9 月20日,蒋介石给各战区司令长官密电
蒋介石邀请毛泽东重庆谈判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蒋介石采取的策略是什么?
目的:拖延时间,为内战作准备 策略:假和平,真内战
“ 和 平 民 主 团 结 ”
1945年8月,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国民党代 表张治中来延安接蒋介石赴重庆谈判
纪 要年 ,, 即国 《共 双双 十方 协签 定署 》会 谈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平津 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 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东北解放军和华北 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聂荣臻
1948年 9月-11 月 1948年 11月 -1949 年 1月 1948年 11月 --1949 年 1月
47万 多人 55 万多 人 52万 多人
三大战役简况
战役名 称 作战部队和指挥员 战役 时间
歼灭和改 编敌人数
解放地 区
歼灭或俘 获 敌指挥官
范汉杰 廖耀湘
辽沈 战役 淮海 战役
东北解放军 林彪 罗荣桓
中原解放军和华东 解放军 刘伯承 邓小平 陈毅 粟裕 谭震林
1948年 9月-11 月 1948年 11月 -1949 年 1月
47万 多人 55 万多 人
长 春
锦 州
沈阳
营口
中共进行战略决战,为什么首选东北战场? 经济上:当时东北是全国产粮最多的地区,其中大 豆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60%以上,工业产值占全国的 80%。铁路1.4万公里,占全国的50%以上,公路占全 国的50%,另外还有广阔的航运网,许多优良的港湾。
战略上:如控制了东北就可以使东北和华北各解放 区连成一片,并有一个兵源充足,物资雄厚的后方, 摆脱长期以来被国民党分割包围的局面。 军事上,中共在东北的力量强于国民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