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平市三埠镇的历史沿革
碉楼之乡开平
地理位置:
开平市
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北距广州市110公里。
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1649年建县, 1993年1月5日撤县设市,1995年被国家定为二类市。因 原开平县县城三埠镇被潭江分割为长沙、新昌和荻海三个 区域,与武汉三镇有相似之处,故有“小武汉”之称。开 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及香港、澳门、台湾 胞,约有75万人,均分布在68个国家和地区。
开 平 小 吃
旅游路线:
自驾车: 粤北、粤东、珠三角地区可在沈海高速(G15)的水口、开平出口进入市
区,粤西地区可在沈海高速(G15)的塘口、沙塘出口进入市区,如果 直接前往立园、自力村、赤坎等景区,在塘口出口下高速。
最佳旅游线路:
自力村碉楼群 农家乐 三门里迎龙楼 开平市区 赤坎古镇 马降龙村落 香江温泉度假村 锦江里碉楼群 立园
司徒美堂:旅美华侨侨领,洪门“大佬”,中国致公党创始人。抗 日战争期间因组织华侨捐款著称;
红线女:著名粤剧艺术家;
开 张小娴:曾任电视台编剧及行政人员,亦曾编写电影剧本。香港著 名言情小说家;
关智斌:香港艺人,歌手; 徐智勇(小肥):歌手,艺人;
平
侧田:香港歌手,演员; 余安安:香港艺人,周润发前妻; 梁荣忠:香港演员; 戚美珍:香港艺人,苗侨伟妻子; 关文清:中国电影事业的拓荒者;
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 楼与村落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 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 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 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 向来有“四不管”之称防匪之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村普遍兴建特有的乡土建筑 群体。当时有3000多幢,现存1833幢。这些碉楼集 居住和防卫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身,堪 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建筑形式千姿 百态,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雕栏,硬山顶、悬山 顶,又具欧陆建筑风情。 北京时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左右,在新西兰基督 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 我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江门开平开侨中学校本课程教材
江门开平市开侨中学校本课程教材开平史话开侨中学校本课程(历史)序在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美丽的潭江河畔,有一座风景秀丽、经济发达的县级市,这就是素有华侨之乡、建筑之乡、文化艺术之乡和碉楼之乡美称的开平。
开平风光秀丽、环境优美,市区有“三江六岸”,被誉为“东方威尼斯”。
徜徉开平,城寓山水间,山水寓城中,让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开平是全国重点侨乡,现有人口68万,旅居海外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达75万人,分布于世界67个国家和地区。
开平人杰地灵、英才荟萃,出现了一大批华侨、英烈、艺术界和金融界知名人士。
侨乡开平,面貌巨变,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百姓富而思进,正沿着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进。
让我们走进开平的历史,去领略开平的风土人情,去感受仁人志士高尚的品格、爱国精神、迷人的魅力、去品味他们精彩的人生。
目录第一篇:悠久历史可爱家园第一课:开平概况第二课:开平历史沿革第三课:开平华侨史话第二篇:人杰地灵英才荟萃第一课:千秋伟业(一)热诚毅力,以有斯堂。
千秋心在,来者无忘—开侨中学创始人、著名教育家吴在民(二)“焚膏油以继晷,恒兀兀以穷年”—开侨中学老校长陈家骥第二课:爱国华侨(一)著名爱国华侨领袖——司徒美堂(二)爱国爱乡的金融家——利国伟先生第三课:不朽的忠魂(一)刑场上的婚礼—记开平籍革命烈士周文雍(二)妻子过门60年未见英烈丈夫——记开平侨乡著名革命烈士邓一飞(三)南楼七壮士英勇抗击日寇第四课:影响深远的艺术家(一)中国新闻摄影之父——沙飞(二)粤剧史上的一代天才---红线女(三)“百年人物存公论,四海虚名只汗颜。
”——著名书画家黄笃维(四)把故乡的美定格——世界十杰摄影家之一关光宗第一篇:悠久历史可爱家园第一课:开平概况(一)开平概况开平市位于珠江三角洲西南部,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辖18个镇(街道办事处),283个村民委员会,2843个自然村。
开平市是全国著名侨乡,有旅居海外的开平籍华侨和港澳台同胞75万人,分布67个国家和地区。
开平
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南部,东北距广州市110公里。
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人口68万人。
1649年建县,1993年1月5日撤县设市,1995年被国家定为二类市。
因原开平县县城三埠镇被潭江分割为长沙、新昌和荻海三个区域,与武汉三镇有相似之处,故有“小武汉”之称。
开平是全国著名的侨乡,旅居海外华侨及香港、澳门、台湾胞,约有75万人,均分布在68个国家和地区。
开平是中国著名的华侨之乡、建筑之乡和艺术之乡,国家园林城市、更是闻名遐迩的碉楼之乡。
全市民族以汉族为主,占全市总人口98.18%(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其余为蒙古族、回族、藏族、苗族、布依族、满族、瑶族、土家族、黎族、高山族。
地理位置位于广东省中南部、珠江三角洲西南面,毗邻港澳,北距广州市110公里,地跨东经112°13’ ~112°48’,北纬21°56’ ~22°39’。
东北连新会,正北靠鹤山,东南近台山,西南接恩平,西北邻新兴。
全市总面积1659平方公里,境内南北西部多低山丘陵,东、中部多丘陵平原,潭江自西向东横贯市腹,地势自南北两面向潭江河各地带倾斜,海拔50米以下的平原面积占全市面积的69%,丘陵面积占29%,山地面积占2%。
潭江、苍江相会,穿流而过,水深河宽,环境优美,景色宜人,素有“小武汉”之称,历来是重要商埠和货物散集地。
自然气候开平属南亚热带季风海洋性气候,年均气温21.5度,年降雨量1700 - 2400毫米。
交通开平市水陆交通方便,开阳高速,325国道横贯全境地,全市通车水泥公路800多公里,市区通各农村镇的道路全部水化。
三埠港列为国家一级口岸,有客、货轮直抵香港、广州各沿海各地,其中2艘往返香港的豪华客轮,5小时可达目的地,出租车200辆,公交车线路1—10、13路。
全市实现了城乡电话程控化。
美食1.开平烧肉色泽金黄,入口爽脆而不腻,有独特的酱香味。
2.金鳗起舞用鳗鱼烧烤而成,色泽金黄,味道浓郁,香气四溢,行以游龙,宛然而行,动感十足。
开平市的历史沿革
开平的历史沿革地名由来: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明万历初,周高山、谢汝政等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改苍步村为开平屯。
清顺治五年(1648年)分恩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开平县,以开平屯为名。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历史沿革:从秦朝设郡县制开始,开平地属象郡,汉代以后直至明末建县之前先后为临允、义宁、盆允、新兴、新会、恩平等县辖地。
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定开平屯为县城,并改称为苍城。
置县至清末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先后隶属粤海道、南路行政公署。
粤中绥靖公署、广东第一、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23日开平县解放。
1949年10月~1952年4月属粤中专署,1952年5月~1956年2月属粤西行署,1956年3月~1958年11月属佛山专署,1958年12月~1961年2月属江门专署,1961年3月~1963年6月属肇庆专署,1963年7月~1983年4月属佛山专署(地区),1983年5月属江门市。
建县以来,辖地几度变动: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出双桥都、古博部分地方归鹤山县辖;1949年11月,划出开平县长沙埠、长沙东、西乡和台山县新昌、荻海埠、勒冲、旺北、石海、南山、三围、思始、迳头乡设置三埠镇(县级镇);1950年11月,恩平县金鸡、松和两乡划入开平县,开平县鹤洲乡划归恩平县。
1952年三埠镇并入开平县。
1958年开平县与恩平县合并称开恩县。
广东开平碉楼简介
• 建筑保护:广东开平碉楼年久失修, 需要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和修复,以免损 坏 • 文化传承:广东开平碉楼是华侨文化 的代表,需要加以保护,传承广东地区 的文化传统
03
广东开平碉楼的杰出代表与景点推荐
广东开平碉楼的代表性建筑及其特点
立园:立园是广东开平碉楼的代表性建筑之一,是 华侨谢维立先生于20世纪初兴建的私家园林
• 碉楼建筑风格:广东开平碉楼建筑风 格独特,融合了中西建筑元素,体现了 广东地区建筑文化的多样性 • 文化传统:广东开平碉楼的建设体现 了当地民众自强不息、勇敢坚韧的精神 风貌,传承了广东地区独特的文化传统
历史意义:广东开平碉楼见证了当地的 历史变迁和社会变革,具有重要的历史
意义
• 防御功能:广东开平碉楼在历史上起 到了防御土匪和战乱的作用,保护了当 地民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 社会变革:广东开平碉楼的建设见证 了当地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转型, 反映了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
风格
• 民国时期,碉楼建筑风格更加多 样化,出现了中西合璧的建筑风格 • 碉楼建筑功能也发生了变化,除 了防御外,还出现了用于居住、经 商等功能的碉楼
广东开平碉楼的主要建筑风格
土楼:土楼是 广东开平碉楼 的初期形式, 主要以泥土为 主要建筑材料, 建筑风格简单
01
• 墙壁厚,有较强的防御功能 • 窗户小,利于防御敌人进攻
DOCS SMART CREATE
广东开平碉楼简介
CREATE TO展
广东开平碉楼的起源及其地理位置
起源:广东开平碉楼起源于明朝末年,当时因战乱 频繁,当地民众为了自卫和保护家园而兴建了碉楼
• 16世纪末,广东开平地区开始出现 了碉楼建筑 • 17世纪末至18世纪初,碉楼建筑逐 渐普及,成为当地独特的建筑风格
开平赤坎:一部穿越回民国的时光机(组图)
开平赤坎:一部穿越回民国的时光机(组图)赤坎是一个让人迷失时间和空间的地方。
赤坎是一个让人迷失时间和空间的地方。
在古镇里走着走着,就走进了深不可测的幻像之中。
老希望看到戴望舒穿着青衣长衫,手里拿着书卷,出现在岁月斑驳的老墙边,久久凝望着古巷深处那一朵油纸伞撑开的丁香花,有丁香花一样散发着芬芳的姑娘回眸一笑。
然后整个老街也飘满了淡淡乳白色云雾,那种戴氏的寂寥会让人笃生美丽。
开平赤坎让我们就这样,触摸着赤坎的老墙,探索古镇最柔软的隐秘,用高跟鞋叩响青石板,敲开布满斑驳青苔的时光之门,倒流到三百多年以前吧。
那时候潭江的水,比现在清澈得多,人们摇着船撸,来到赤坎。
这其中,家大业大的关氏兄弟和司徒氏兄弟在此集结,相互攀比,暗暗较劲,在此建设楼宇,开埠成市,繁华的墟镇渐渐热闹在潭江边。
骑楼街的美丽景致两大家族也在这不断地磨合当中,长足发展。
到了民国初期,两族中大批到海外见过世面的华侨,逐渐对古镇的低矮建筑感到不满足,他们将欧洲殖民东南亚时期创造性将欧洲建筑与东南亚雨湿气候相融合形成的骑楼建筑引进赤坎的街市中,形成了现在古镇独具民国风味的欧化建筑。
开平赤坎骑楼街的形成是赤坎建筑的一大特色,全镇共有三公里、六百多座骑楼,当中尤以堤西路一带关氏留下的骑楼别墅蔚为壮观,构造也极其考究,成为赤坎最受人瞩目的地标建筑。
此街多以巴洛克风格的屋顶装饰,有的还在窗上镶嵌了清末民初时髦的彩色玻璃,小台上融贯东西风格的石雕精美绝伦。
民朝流行的淡黄、暗红的外墙,虽然经过岁月的洗礼,却也有斑驳记忆,整个赤坎建筑的派头,绝不比广州人自诩得意的西关骑楼差。
赤坎老街骑楼连绵几公里,承载着业已远去的记忆。
河边的榕树枝繁叶茂,罗马柱上长出了小野花,巴洛克山花汚迹斑斑,阳光透过楼上的彩色玻璃窗进入房间,试图照亮那些泛黄的老相片。
河流无声地从镇上流过,年复一年,早已忘记了古镇曾经拥有的辉煌,它只是映射出骑楼现今苍老的模样。
当其他地方骑楼消失或者被现代建筑夹塞厉害的时候,赤坎仍然保持着古老的面貌,因此长期以来,赤坎被称为小广州小香港而不亦乐乎。
广东开平赤坎古镇简介
广东开平赤坎古镇简介
赤坎古镇位于广东省珠江三角洲西南部经济开发区内,开平市中部的潭江之滨,毗邻市区三埠,距开平中心城区12公里。
该镇面积62.1平方千米,人口27564人。
历史上曾是开平县城所在地,后来才挪到三埠镇,即现开平市区。
赤坎镇原先由新会县分割出来,由于潭江的各支流包围着赤坎镇,赤坎沿潭江而建,南岸是乡村,北岸则是城市,清一色的骑楼,远比开平老街庞大的洋楼群。
沿江的堤东堤西路,里面与之平行的中华路,夹在两条大路间还有一条叫“二马路”的小路,这是与江平行的三横,还有许多纵马路与它们交叉形成城区的路网。
赤坎镇有一番中西合璧的古朴味道,因此有“中国第五名古镇”之称。
此外,赤坎镇先后被评为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全国重点镇、广东省中心镇、广东省教育强镇、江门市十大特色镇街。
2016年10月,入选第一批中国特色小镇。
如需更多关于赤坎古镇的信息,建议阅读广东省旅游景点推荐或者到赤坎古镇进行了解。
开平篇之2:立园的故事
开平篇之2:立园的故事立园坐落在开平市塘口镇北义乡,占地面积11013.99平方米,它集碉楼、别墅、园林于一体,是开平碉楼的精品。
2011年,到立园参观的游客达80多万人次。
立园分为别墅区、小花园、大花园三个部份,其间用运河、人工湖、迴廊、围墙、桥亭连接,有景点几十个,堪称为开平版的“大观园”。
这里,曾发生过许多有趣的故事。
碉楼、别墅和开平的“大观园” 立园有一座碉楼叫做乐天楼,它坐落在几座别墅之间,面对村前的开阔地,楼高五层,钢筋混凝土结构,门窗设有厚钢板,窗户安装粗钢枝,异常坚固,各层均设有对外、对下射击孔,备有弹药库。
碉楼后面的立园大牌坊下,还建有一个用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大地下室,内置机关,有地道与碉楼及各幢楼房相通,在运河边设有出口,平时养鸭以作伪装,如碉楼守不住,可由此撤退。
如此结构,在开平诸碉楼中,别无第二。
立园是1926-1936历时十年兴建的,耗资26万银元,面积26多亩,为别墅区、小花园、大花园三个部份。
据说,谢维立在兴建立园时,是仿照《红楼梦》里大观园的意境建造的。
别墅区内建有四层高的居楼6幢,分别命名为泮立、泮文、晃庐、炯庐、明庐、稳庐,均为钢筋水泥框架结构,上面盖中国重檐式绿色琉璃瓦,地面、楼梯及扶手铺意大利彩色水磨石米、瓷砖。
顶层为祖先堂和小阳台,其余各层均分隔为客厅、主人房、佣人房、厨房、浴室等,还设有壁炉、浴缸、抽水机等设施,前后排别墅间用花圃、草地相隔,布局合理、适用、现代化。
立园的大花园内建有花藤亭、鸟巢、毓培别墅、修身立本牌楼、打虎鞭(避雷针)等,小花园则建有挹翠亭、长春亭、共乐亭、小雷锋塔和荷花池等。
大、小花园之间以运河相隔,以玩水、观澜两桥相连,桥上各建有一亭。
两园建筑物周围遍植树木。
像《红楼梦》里的大观园一样,立园各亭台阁榭除了造型别致、建筑精巧外,还用楹联、绘画、诗文点缀其间。
挹翠、长春、共乐等亭名雅俗共赏,而楹联则点景抒情,如毓培别墅三楼的楹联是“晚亭夜寂自有琴棋助雅兴,幽室秋深还持诗画伴遐思”,花藤亭的楹联为“立德立功立言千秋不朽,园梅园松园竹本素无寒”。
开平篇之5:三埠的变迁
开平篇之5:三埠的变迁诗曰:“纵目潭江万里遥,侨乡风景信多娇。
碉楼处处开生面,烟柳丛丛拂绿条。
双体客轮腾碧浪,名牌巴士越虹桥。
华洋合力兴邦国,新世宏图重彩描”(冯保卫诗)。
三埠是一个商埠,曾被誉为“小武汉”、“小广州”。
如今则是潭江中游最大的港口和口岸,是开平的政治、经济、交通、文化中心,又是五邑的经济强镇之一开平的长沙、小武汉和小广州潭江流过赤坎,转了几个弯,来到了三埠。
三埠是由长沙、荻海、新昌三个埠组成的。
长沙地属开平,而荻海、新昌则原属台山。
1949年11月,省政府划开平的长沙东西乡及台山的勒冲、旺北、石海等7个乡设三埠镇,是为县级镇建制,直属省和粤中区领导。
现在的三埠,则归开平市人民政府管辖,分为三埠和长沙两个街道办,面积12.3平方公里,有大小马路103条,常住人口10多万人,成了一座小城市。
由于长沙、荻海、新昌均被潭江隔开,就象武汉的汉口、汉阳、武昌一样,人们便把三埠叫做“小武汉”。
三埠之中,以长沙最大,因它原先是由潭江带来的泥沙淤积而成的长条沙滩,故名长沙,这刚好与湖南的省会同名,不过面积小了许多。
1952年7月11日,开平县人民政府从赤坎迁来此地,长沙便成为县治所在地。
长沙、荻海、新昌均为商埠,其成埠时间为:长沙1368年,荻海1851年,新昌1881年。
由于三埠位处珠三角西部,是通往粤西及广西的咽喉,因而江门、广州的客商都来此做生意,民国时期,三埠是潭江中上游最大的商业中心。
三埠又曾是一个老口岸。
据《澳门港史资料汇编》记载,从1890年至1903年,长沙与澳门均有贸易往来。
其中1890年的贸易额为31.6万港元(出口10.3万港元,进口21.3万港元),1903年的贸易额为104.3万港元(出口17.3万港元,进口87万港元),是五邑地区与澳门通商的6个口岸之一(其余5个为江门、新会城、台山城、赤溪、鹤山城)。
抗日战争期间,由于中国沿海港口全部被日军占领,1941年12月香港又被日军攻占,而葡、日两国商定把澳门划为中立区,中国游击区、国统区用贸易方式取得的物资以及海外华侨捐献的物品,便全部集中到澳门一地进口。
碉楼之乡开平-PPT精选文档
赤坎古镇是“全国历史文化名镇”, 古老的街景,纯朴的民风,独特的西 洋建筑楼房与小舟、石拱桥、骑楼、 木阁、双层瓦顶,呈岭南集市“小广 州”的特色。沿潭江北岸河畔东段的 红楼(开平一中),司徒氏通俗图书 馆和堤西畔的关族图书馆,这些红墙 绿瓦、庭院钟楼、秀花名竹、具有欧 美格调的公用文化设置,成为赤坎侨 乡文化的一景,起着倡导文化、发展 科技的巨大作用,真实见证大时代的 历史变迁。赤坎影视城:赤坎曾是香港 电影《醉拳II》、央视<香港的故事> 的主要拍摄基地,也是凤凰卫视《寻 找远去的家园》拍摄的第一站。赤坎 三家巷影视城占地总面积6000平方米, 整个场景的建筑都是按上个世纪20年 代的广州西关侨务建筑风格而设计建 造的。影视城不仅有将中国传统的建 筑雕花艺术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还 将西方著名的浮雕艺术兼而收之,它 的整个外景还与赤坎古镇有名的欧陆 风情街等的特色旅游观关街很巧妙融 为了一体。 《东山飘雨西关晴》、《让子弹飞》、 《一代宗师》等影视作品也是在赤坎 影视风情街取景的。
开 平 籍 名 人
开平旅游景点:
立园、马降龙村碉楼群、自力村碉 楼群、三门里碉楼群、锦江里碉楼 群、赤坎欧陆风情街、、南楼纪念 公园、梁金山风景旅游区、孔雀湖 旅游区、开元塔公园、风采堂、旅 游购物街、加拿大村、周文雍陈铁 军烈士陵园等。
开 平 风 光
碉楼风光
碉 楼
风 光
赤坎古镇
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碉 楼与村落
开平碉楼的兴起,与开平的地理环境和过去的社会治 安密切相关。开平地势低洼,河网密布,而过去水利 失修,每遇台风暴雨,常有洪涝之忧。加上其所辖之 境,原为新会、台山、恩平、新兴四县边远交界之地, 向来有“四不管”之称,社会秩序较为混乱。因此, 清初即有乡民建筑碉楼,作为防涝防匪之用。 20世纪二三十年代,各村普遍兴建特有的乡土建筑 群体。当时有3000多幢,现存1833幢。这些碉楼集 居住和防卫功能于一体,融中西建筑艺术于一身,堪 称“世界一绝”的历史文化建筑景观。建筑形式千姿 百态,有中国传统建筑的飞檐、雕栏,硬山顶、悬山 顶,又具欧陆建筑风情。 北京时间6月28日早上8时35分左右,在新西兰基督 城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世界遗产委员会 大会上,“开平碉楼与村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项目 顺利通过表决,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 我国第34处世界遗产,广东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
开平经济历史发展情况汇报
开平经济历史发展情况汇报
开平市位于广东省中部,是中国著名的侨乡之一,也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
之一。
开平市自古就是一个繁华的商贸城市,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济发展经验。
本文将对开平市的经济历史发展情况进行汇报,以便更好地了解开平市的经济发展轨迹和特点。
开平市的经济历史可以追溯到唐代,当时开平就是一个繁荣的商业城市,主要
以海外贸易为主。
随着时代的变迁,开平的经济也经历了起伏。
在清朝时期,开平成为了广东省的一个重要商业城市,拥有发达的手工业和商业贸易,成为了当时广东省的经济中心之一。
20世纪初,开平成为了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之一。
当时,开平的工业开始兴起,主要以轻工业为主,如纺织、陶瓷等。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开平的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
特别是近年来,开平市通过引进外资和引进先进技术,加速了工业结构调整和升级,形成了以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导的产业体系,成为了广东省的经济增长点之一。
同时,开平市也注重发展现代服务业,如金融、物流、旅游等。
特别是旅游业
的发展,使得开平成为了一个具有浓厚侨乡文化氛围的旅游胜地,吸引了大量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开平市也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大力推进绿色发展,努力打造宜居宜业的城市环境。
综上所述,开平市经济历史发展情况丰富多彩,从古至今都有着独特的经济特
点和发展轨迹。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开平市的经济将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相信在党和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开平市的经济一定会迎来更加繁荣的明天。
走访中国第一侨乡,一座华侨捐出来的城市
走访中国第一侨乡,一座华侨捐出来的城市2020-09-03 16:30走访中国第一侨乡,一座华侨捐出来的城市挖数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挖数(ID:washu66)广东五邑地区是历来出海华侨最多的一个区域,五邑指台山、开平、恩平、鹤山、新会5个县,如今这5个县共同组成了地级市江门市。
清末时候政府腐败,民不聊生,由于人多田少,本地生产的粮食已经养活不了本地人,加上连年的自然灾害和客家人南迁带来的冲突和动荡,五邑地区的人纷纷选择出海谋生。
当年的出海浪潮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的主题称为“淘金”。
1848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三藩市发现金矿,吸引了全世界的人前往淘金,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五邑地区,到了1851年,澳大利亚的墨尔本也发现金矿,又吸引了大批矿工,因此历史上三藩市称为旧金山,墨尔本为新金山。
第二个阶段的主题是“铁路”。
1863年,美国计划修建一条横贯大陆的铁路,以此连接美国东西两端的海岸,可惜人手不足,当地白人觉得太累,只有几百名白人应征,于是铁路公司将目光投向华人。
最终有2万名华人被招到美国参与铁路建设,占所有铁路工人90%以上,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五邑地区。
下南洋的华侨由广海码头前往东南亚,闯金山的华侨则由广海码头搭船抵达澳门、香港,再换乘轮船前往美国、澳大利亚。
五邑人抱着回乡“买地、建房”的心愿在广海码头与家人告别,台山有一首歌谣的歌词是:喜鹊喜,贺新年,阿爸金山去赚钱,赚得金银千万两,返来起屋兼买田。
摄于台山华侨文化博物馆可惜大部分孩子都没等到阿爸回家买地建房,因为华侨很多客死他乡。
在香港上船前,他们像牲畜一样被剥光衣服检查身体。
摄于台山华侨博物馆上船后,由于食物不足加上瘟疫横行,很多人病死在船上,比如著名的“蒙塔古女士号”,450名乘客有300名病死,另外一艘“天佑号”,380名乘客病死了338人,在1850年前往南美洲秘鲁的华工中,每10个人中只有6个人能活着到达。
幸存下来的人也没能摆脱动物般的命运,华工工时长,薪金微薄,经常遭上司虐待而无处申诉,风餐露宿,跟白人签订的合约通常为5~8年,大部分华工都不能捱到约满,75%的古巴华工在合约结束前要不累死,要不病死。
开平县志
开平县志第二节姓氏一、概况开平县各姓氏人口多由新会迁入。
南宋时,中原土族为金人所逼,纷纷迁居广东南雄县,后沿北江南逃至新会,再迁入今开平境内。
境内人多以姓氏聚居于一条村庄或一片地方,其中张姓多居于水口沙冈、龙胜张桥一带;关姓多聚于赤坎江北;司徒氏多居于赤坎滘堤洲;梁姓多居于长沙墟边及马冈的龙冈、公安一带;谢姓多聚于塘口的潭边院及苍城墟西门;周、黄姓多居于蚬冈、百合两镇;谭姓多居于长沙、水口两墟边以及塘口的水边、草坪及赤坎江南地区;余姓多聚居于荻海及水口六姓、赤坎江南一带的农村;甄姓多聚于新昌尾石海;胡姓多居于百合儒良;方姓多居于塘口墟一带;劳姓多居于沙塘;许姓多居于月山及苍城东门;杨姓多聚居于沙塘塘浪;吴姓多聚居于楼冈及马冈乐善、陂头咀一带;邝姓多居于水口泮村;伍姓多聚居长沙幕村;邓姓多居于赤坎江南小海、护龙一带;何姓多居于水口龙塘、塘口三社。
共和国成立后,一些干部、职工、教师、大中专毕业生从外地调入,使开平的姓氏有所增加。
到1992年止,全县共有292个姓氏(其中单姓290个,复姓2个,即司徒、欧阳)。
其中人口在1万人以上的姓氏有19个,分别是:梁姓、张姓、李姓、周姓、黄姓、谭姓、关姓、余姓、吴姓、司徒姓、陈姓、何姓、谢姓、胡姓、邓姓、邝姓、许姓、劳姓、甄姓。
在0.1~1万人之间的姓氏有25个,其余姓氏均在0.1万人以下。
开平县姓氏录:二画:丁、卜;三画:于、万、千、马、卫、乡;四画:文、方、王、韦、木、尤、车、区、贝、牛、邓、孔、尹、毛、丰;五画:冯、邝、永、宁、石、古、甘、龙、卢、叶、史、乐、包、乌、司徒、丘、白、帅、业、冉、占、付、务、田、禾;六画:江、池、汤、刘、安、庄、关、许、祁、邡、成、匡、尧、老、吕、华、朱、休、伍、任、伦、全、向、仲、农、邬、纪、阮、孙;七画:汪、沈、闲、辛、宋、杏、巫、麦、李、严、杜、杨、劳、芮、苏、芦、连、谷、进、丽、扶、肖、岑、吴、毕、时、邱、何、佟、利、佘、余、邹、纬、张、陆、陀、陈;八画:冼、郑、单、羌、剂、宗、宜、官、郎、庞、房、林、武、范、苗、苻、招、欧、欧阳、拣、苟、卓、国、罗、易、周、尚、孟、屈、岳、金、练、绍、竺;九画:洪、洛、姜、祝、宫、施、酋、荣、胡、柯、柳、赵、项、茹、幸、带、庄、香、泉、侯、钟、饶、俞、盆、院、骆、贺、姚;十画:凌、涂、高、唐、容、郭、诸、谈、席、秦、敖、袁、贾、聂、莫、莉、夏、莲、倪、徐、翁、钱、殷、顾、陶、姬;十一画:鸿、梁、谌、康、章、阎、黄、梅、萧、雪、曹、龚、恭、戚、盛、崔、盘、梨、符、隆、巢;十二画:寒、游、湛、温、谢、童、雇、曾、普、敦、覃、葵、蒋、葛、董、韩、彭、粟、植、揭、锐、傅、程、储;十三画:满、廉、雍、雷、蓝、蒲、甄、赖、靳、路、殿、简、詹、催;十四画:漕、谭、廖、阚、慕、蔡、蒲、榕、蒙、裴、管、熊、翟、缪;十五画:潘、颜、禤、褥、樊、鲁、稽、黎;十六画:磨、薛、霍、穆;十七画:濮、戴、魏;十八画:瞻。
开平南楼七烈士资料
开平南楼七烈士开平南楼位于广东开平市赤坎镇腾蛟村。
建于1912年,楼高7层19米,占地面积39平方米,为钢筋混凝土结构,每层设有机枪和探照灯,是司徒氏人为防盗贼而建。
抗战时期,七名司徒氏自卫队队员曾在此坚守八天九夜阻击日军,最后被捕并遭日军残暴杀害。
1983年,开平县人民政府公布南楼为县文物保护单位。
1999年开平市人民政府筹资300多万元,在原址建成南楼纪念公园,增设纪念馆、雕像、牌楼等景致。
1944年6月24日,日寇侵占三埠,开平县很多地方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日寇所到之处,奸杀焚劫,民不聊生。
开平人民纷纷组织越来抵抗日寇。
司徒四乡自卫队就在这种形势下建立起来,是一支农村的武装队伍。
司徒四乡自卫队以抗日勇敢、顽强著称,从而引出了--开平南楼七壮士抗日的故事。
一、回国抗日保家乡抗日战争期间,旅居海外的华侨,对于身在祖国的父母、妻儿、兄弟、亲朋受到了日寇蹂躏个个无不义愤愤膺。
上下股乡东华坊坟青年司徒煦,是华侨子弟,他性情刚强耿直,平时喜欢和几位同村兄弟上山或是在河涌打飞禽走兽,枪法准确,百发百中。
他胸怀大志,常说:"男儿志在四方。
"1936年,刚满二十六岁的他,旅居南洋,但仅一年光景,日寇就发动了"七七卢沟桥事变",大举进攻中国,国家民族处在危难之中。
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处处点燃起抗日救亡的烽火。
东南亚各地的爱国华侨和内地人一样,掀起了抗日救国运动,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支援前线抗击日寇。
并且自发地组成了各种回国抗日服务团、战地服务队等等,回国抗日,司徒煦虽然年轻,但是个热血男儿,是发动募捐抗日的积极分子,他夜以继日,活跃在侨胞中间,宣传抗战,保家卫国的道理,募捐了大批医药、衣物和款项寄回祖国支援抗日战争。
华侨魂系家乡,司徒煦接到家信,获悉日寇在家乡烧杀奸淫的行为,十分愤慨,决定回乡杀敌。
遂与侨居南洋的同乡兄弟司徒遇商量,进行多方联络,很快就串连了爱国侨胞二十多人,组成抗日志愿队,回国杀敌。
开平的历史沿革
开平的历史沿革其一:古镇开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非常久远的年代,它真正的兴起却是在明代屯兵和移民之后,迎来了史无前例的发展。
造物赋予它衔接东北、华北的要塞位置,还有地下的宝贵资源,然而人的到来才让它的价值被挖掘和体现,尤其是山西、山东的移民带来的烧制陶瓷的技术,让这块沉睡的土地有了自己的形象标签,从此生生不息,在每一页历史上都留下了轨迹。
古镇走到今天依然有很长的路要走,虽然已拥有骄人的工业文明业绩,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却是它血脉中最有温度的存在,把根留住是古镇永远的课题。
开平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以后成为京东军事、经济重镇,清朝在这里开设了武备学堂,19世纪末叶,古城开平以丰富的煤炭资源闻名于世,20世纪末又以“河北第一村”、“中国乡镇之星”享誉大江南北,开平的古庙会、花会极富民俗特色,有浓郁的冀东风味,开平大集更以商品齐全、数量大、成交营业额高而著称,成为京东重要集镇之一。
一条陡河贯穿全境,土地肥沃,盛产水稻、小麦、大豆、玉米;矿藏丰富,煤炭、矾土、石灰石使工业生产飞速发展,位于燕山余脉风山南麓冀东平原上的开平地理位置优越,距离天津港、秦皇岛港、京唐港均为100公里,距唐山市中心区仅9.5公里。
据《滦州志》记载:夏、商、西周时,开平属孤竹国地,春秋为山戎地,战国时属燕国地,秦为辽西郡地,西汉时属幽州地,东汉、魏晋时皆属辽西郡地,北齐时属肥如县地,隋朝时为卢龙地,唐朝在这里设置石城县至辽金时代,元为义丰县,明改为开平中屯卫,属滦州、滦县、丰润,至清、民国年间,开平镇也由此得名。
开平镇是进出山海关、出入京津的交通要道,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
屯兵筑垒,抵御外患,护卫京师,历史上曾是重要的军事要塞。
明永乐元年(1403年),高阳王高煦备边义丰县旧址。
永乐三年开平中屯卫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县)迁至此地,建立开平镇,驻军屯扎,成为明朝北方军事重镇。
明成祖朱棣曾两次亲临开平巡视劳军并驻跸开平。
明成祖在位22年中一直把大同、兴和、开平当作重要防线,派多名侯、伯镇守开平。
揭秘四大牛仔名镇的前世今生
揭秘四大xx名镇的前世今生众所周知,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牛仔服装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顺德均安、中山大涌、增城新塘、与开平三埠号称牛仔服装四大名镇。
然而,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牛仔服生产行业也面临冲击,转型升级与发展品牌成为必由之路。
面对这样不利的局面我们的牛仔服装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期《北尚成都》专刊就为您讲述四大牛仔镇的前世今生,看一看究竟今天这些牛仔服装名镇正在发生什么变化?揭秘四大xx名镇的前世今生【编者按】众所周知,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牛仔服装生产基地和消费市场。
牛仔服装的生产基地主要集中在广东省,顺德均安、中山大涌、增城新塘、与开平三埠号称牛仔服装四大名镇。
然而,在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下,作为劳动密集型行业的牛仔服生产行业也面临冲击,转型升级与发展品牌成为必由之路。
面对这样不利的局面我们的牛仔服装企业又应该如何应对呢?本期《北尚成都》专刊就为您讲述四大牛仔镇的前世今生,看一看究竟今天这些牛仔服装名镇正在发生什么变化?增城xx“xx之都”玩上阿里巴巴每条裤只赚一两块上世纪80年代初,增城新塘镇镇属企业与香港商人合办信托制衣厂开始,“牛仔”成了新塘的标志。
纺纱、染色、织布、整理、印花、制衣、水洗、漂染、防缩等一系列与牛仔服装相关的近4600家企业随后集群出现在新塘,从业人数约30万人———牛仔纺织业已成新塘第一支柱产业。
坊间逐渐流传出一句口号“一团棉花到了新塘,就可以成为一条牛仔裤。
”此言非假,官方数据显示,新塘牛仔行业去年总产值达402.97亿元,占全国牛仔服饰的60%以上。
一时间,家家户户做牛仔服的景象出现在新塘。
然而,新塘牛仔服大多是贴牌生产,4000多家牛仔服企业中,仅有注册品牌1420个,其中广州市著名商标以上仅有6个。
“星星多,月亮少;牌子多,名牌少。
”如何升级,已在新塘官方及民间达成共识———要有做大做强自己的品牌,而品牌的背后,包含着销售渠道。
百科知识精选三汊港镇
历史沿革以驻地三汊港镇命名。
建国前夕属濒湖区山湖乡。
建国初属第八区。
1956年属三汊港区。
1958年西湖、刘金、伏牛、阳峰4乡合并为三汊港公社。
1962年分为三汊港、阳峰两公社(1968年-1973年曾并入三汊港公社)。
1984年改乡,1992年设镇。
1997年,面积43平方千米,人口2.4万,均为汉族江右民系。
镇政府驻三汊港。
地理气候三汊港镇地处都昌县东南部,是都昌县历史重镇,东西两面濒临鄱阳湖,分别与万户镇和大沙镇相望,南与西源乡和周溪镇接壤,西北与阳峰乡相连,北与土塘镇为邻。
镇政府驻地西距都昌县城20千米,北距杭瑞高速公路28千米。
三汊港镇属滨湖丘陵山区,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平均海拔30米,最高点丁仙垴,海拔225米;最低点长红村檀树下,海拔16米。
属亚带潮湿性季风天气,年均气温17.2℃,年降水量1393毫米。
社会事业全镇共有高中1所,中学1所,小学15所,教师272人,在校学生3823人,其中高中已成为周边乡镇一所点学校。
全镇中心卫生院1所,目前已发展为集医疗、保健、急救、卫生防疫、妇幼保健、计划生育、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综合中心卫生院,各项指标居全县乡镇卫生院前列。
经济概况三汊港镇位于县城中南部,距县城22公里,面积43平方公里,人口2.58万,都(昌)中(馆)公路和三(汊港)周(溪)公路在此交会。
集镇区位优越,人口密集,信息流通快,交通枢纽作用突出。
经济以农为主,粮棉混作。
三汊港历史上最有特色的生产便是犁头生产。
犁头是传统农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生产工具。
三汊港的犁头以铸山村最为著名。
这个村祖祖辈辈都以铸造犁头为业。
铸造犁头是这里的一门祖传绝艺全村210户人家,不搞这行的没几家。
早在合作化时期,他们就自愿划出了一部分土地给邻村,自己专门从事制造业。
改革开放后,农户家庭炉火又越烧越旺。
近年来,随着耕田机的推广、犁头销路转弱。
他们又转向生产农机,主要产品有耕田机、脱粒机、机米机、窑具等,市场一直看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平的历史沿革
地名由来: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明万历初,周高山、谢汝政等起义被镇压下去以后,改苍步村为开平屯。
清顺治五年(1648年)分恩平、新兴、新会三县置开平县,以开平屯为名。
(中国地名语源词典)
历史沿革:从秦朝设郡县制开始,开平地属象郡,汉代以后直至明末建县之前先后为临允、义宁、盆允、新兴、新会、恩平等县辖地。
明万历元年(1573)兵备李材平定阳江、恩平、新会、新宁一带匪患后,在仓步村(今苍城)屯兵,称“开平屯”;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划恩平长静都、新兴双桥都、新会登名、古博、平康、德行都建开平县,县名取意“开通、敉平”二义。
南明永历三年(清顺治六年,1649年)定开平屯为县城,并改称为苍城。
置县至清末属肇庆府。
民国时期(1912年~1949年)先后隶属粤海道、南路行政公署。
粤中绥靖公署、广东第一、第十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1949年10月23日开平县解放。
1949年10月~1952年4月属粤中专署,1952年5月~1956年2月属粤西行署,1956年3月~1958年11月属佛山专署,1958年12月~1961年2月属江门专署,1961年3月~1963年6月属肇庆专署,1963年7月~1983年4月属佛山专署(地区),1983年5月属江门市。
建县以来,辖地几度变动:清雍正十年(1732年)划出双桥都、古博部分地方归鹤山县辖;1949年11月,划出开平县长沙埠、长沙东、西乡和台山县新昌、荻海埠、勒冲、旺北、石海、南山、三围、思始、迳头乡设置三埠镇(县级镇);1950年11月,恩平县金鸡、松和两乡划入开平县,开平县鹤洲乡划归恩平县。
1952年三埠镇并入开平县。
1958年开平县与恩平县合并称开恩县。
1959年改称开平县,1961年开平、恩平两县恢复原建制,恩平县的大沙公社划归开平县管辖。
1993年1月5日,民政部批复(民行批[1993]1号)撤销开平县,设立开平市。
1999年6月21日,民政部批准(民发[1999]45号)将开平市人民政府驻地由三埠街道长沙沿江东路135号迁至长沙街道长沙光华路1号。
2000年,开平市辖3个街道、15个镇。
总人口668692人,各镇人口:三埠区街道 145900 长沙区街道 84558 沙冈区街道 36542 水井镇 5262 月山镇 36071 水口镇 35735 沙塘镇28371 苍城镇 31114 龙胜镇 31681 大沙镇 27335 马冈镇 36914 塘口镇 26065 赤坎镇45525 百合镇 23664 蚬冈镇 16700 金鸡镇 19546 赤水镇 27029 东山镇 10680 (根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单位:人)
2002年,开平市辖3个街道(三埠、长沙、沙冈)、15个镇(水井、月山、水口、赤水、东山、金鸡、蚬冈、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马冈、龙胜、苍城、沙塘)。
2004年,水井镇并入月山镇,东山镇并入赤水镇。
区划调整后,开平市辖:三埠街道长沙街道沙冈街道月山镇水口镇沙塘镇苍城镇龙胜镇马冈镇大沙镇塘口镇赤坎镇百合镇蚬冈镇金鸡镇赤水镇
2005年5月,开平市辖3个街道(长沙、三埠、沙冈)、13个镇(月山、水口、赤水、
金鸡、蚬冈、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马冈、龙胜、苍城、沙塘)。
2005年7月28日,广东省民政厅《关于同意调整开平市水口镇行政区划的批复》(粤民区[2005]38号)同意撤销开平市沙冈街道办事处,并入水口镇。
新水口镇全镇总面积为80.5平方千米,总人口8.4万人,另有外来人口2万多人。
截至2005年12月31日,开平市辖2个街道(长沙、三埠)、13个镇(月山、水口、赤水、金鸡、蚬冈、百合、赤坎、塘口、大沙、马冈、龙胜、苍城、沙塘)。
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