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核磁共振

合集下载

光谱学-核磁共振课件(共86张PPT)

光谱学-核磁共振课件(共86张PPT)
第二页,共八十六页。
从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到核磁共振二维谱,从永久 磁铁仪器、电磁铁仪器到超导磁体仪器,从连续波仪器到脉冲付 里叶变换仪器,从低磁场仪器(40兆赫、60兆赫、80兆赫、90兆 赫、100兆赫)到高磁场仪器(200兆赫、300兆赫、400兆赫、500 兆赫、800兆赫、900兆赫),核磁共振技术正以迅猛发展之势日 新月异。核磁共振在有机化学、植物化学、药物化学、生物化学 (shēnɡ wù huà xué)和化学工业、石油工业、橡胶工业、食品工业、医药 工业等方面应用越来越广泛。
核磁共振 (NMR) (hé cí ɡònɡ zhèn)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第一页,共八十六页。
一. 简 介 1. 发展概况
核磁共振(NMR)是根据有磁矩的原子 核
(如1H、13C、19F、31P等),在磁场的作用下,能够
(nénggòu)产生能级间的跃迁的原理,而采用的一种新技 术。这种新技术自1946年发现,中经50年代末高分辨 核磁共振仪问世以来,现已有很大发展。
第十页,共八十六页。
核磁矩在外磁场方向(fāngxiàng)上的分量μz亦量子化:
z
Pz
mh 2
第十一页,共八十六页。
3、核的进动(jìn dònɡ)
将自旋核放在外磁场H0中时,自旋核的行为就像一 个在重力场中做旋转(xuánzhuǎn)的陀螺,即一方面自旋, 一方面由于磁场作用而围绕磁场方向旋转(xuánzhuǎn),这 种运动方式称为进动,又称为Larmor进动。其进动频 率称为Larmor频率υ0, υ0∞H0
低场
向左
向右 磁场强度
( 增大(zēnɡ dà))
( 减小)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white)

第五章 核磁共振碳谱(white)

第五章第五章核磁共振碳谱核磁共振碳谱1本章内容5.1 核磁共振碳谱的特点5.25.35.45.55.6 核磁共振碳谱的测定方法13C的化学位移及影响因素sp3、sp2、sp杂化碳的化学位移C NMR的自旋偶合及偶合常数核磁共振碳谱解析及应用第五章核磁共振碳谱213引言C,H:有机化合物的骨架元素有机物中,有些官能团不含氢,如:-C=O,-C三C,-C三N,-N=C=O等官能团信息无法从1H 谱中得到,只能从13C 谱中得到。

12C13C 98.9% 磁矩=0, 没有NMR1.1% 有磁矩(I=1/2),有NMR1灵敏度很低, 仅是H 的1/6700IH与13C偶合,重叠峰多,难解谱计算机的问世及谱仪的不断改进,可得很好的碳谱。

3第五章核磁共振碳谱第一节核磁共振碳谱13C NMR的特点1. 灵敏度低2. 分辨能力高3. 给出不连氢的碳的吸收峰4. 不能用积分高度来计算碳的数目★化学位移范围宽:0~ 300 ppm,1H 谱的20~30 倍★分辨率高:谱线之间分得很开,容易识别如:胆固醇的13C NMR第五章核磁共振碳谱4★13C 自然丰度1.1%:不必考虑13C-13C 之间耦合,1H 的耦合。

只需考虑同第五章核磁共振碳谱5★13C NMR给出不与氢相连的碳的共振吸收峰:季碳、C=O、C≡C、C≡N、C=C等基团中的碳不与氢直接相连,在1H NMR谱中不能直接观测,只能靠分子式及其对相邻基团δ值的影响来判断。

而在13C NMR谱中,均能给出各自的特征吸收峰。

如,羰基碳: =170~210 ppm第五章核磁共振碳谱6★13CNMR灵敏度低,偶合复杂邻溴苯胺的13C NMR谱(未去偶)第二节13C NMR的实验方法及去偶技术◆脉冲傅立叶变换法脉冲傅立叶变换法(Pulse Fourier Transform,简称PFT法)是利用短的射频脉冲方式的射频波照射样品,并同时激发所有的13C核。

由于激发产生了各种13C核所引起的不同频率成分的吸收,并被接收器所检测。

1-NMR 13CMR解析

1-NMR  13CMR解析

第三章 核磁共振
第一节 NMR基本理论
主要内容:
● 原子核自旋与核磁距
● 原子核共振 ● 化学位移
●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一、原子核自旋与核磁距
1.原子核自旋
核的自旋与核磁矩
核磁距(magnetic moment, u)
μ(核磁距)= (磁旋比)· P(自旋角动量)
r — 磁旋比 — 原子核固有物理常数
二、原子核的共振
1. 原子核自旋似陀螺进动
Larmer方程: r ν 进动 = ——( 1- σ)H0 2π
式中,H0 — 外加磁场
r — 磁旋比
σ— 屏蔽常数
示指核电子抗H0作用
2. 原子核自旋能级跃迁
◆ 跃迁条件2: ν照射 = ν进动
△EN = 2 u( 1- σ )H0 ① 扫频法 △E = hν照射
CH3 — C — C — ↑ ↑ α β
2. 烯氢的δH 值计算
δ= 5.28 + Z同碳 + Z顺 + Z反
结构类型 环外双键 环内双键 末端双键 开链双键 末端连烯 一般连烯 a,b-不饱和 酮 化学位移范围 4.4~4.9 5.3~5.9 4.5~5.2 5.3~5.8 4.4 4.8 a-H 5.3~5.6 b-H 6.5~7.0
◆ 磁等价、化学等价和 磁不等价关系
① 磁等价必定化学等价 ② 化学等价并不一定磁等价 ③ 化学不等价必定是磁不等价 HA和HA `化学等价 HA和HA `磁不等价
JHAHB ≠ JHAHB`
3. 自旋分裂规律
◆ 自旋分裂峰数:“2nI+1” 律
式中,I —— 自旋量子数 n —— 干扰氢核数目
◆ 磁不等同氢核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1、解释下列名词(1)屏蔽效应和去屏蔽效应屏蔽效应:绕核电子在外加磁场的诱导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使原子核实受磁场强度稍有降低,这种核外电子及其他因素对抗外加磁场的现象称为~。

去屏蔽效应:当次级磁场的磁力线与外磁场一致时,使得处于此空间的质子实受外磁场强度增加,这种效应为~。

(不定)(2)自旋偶合和自旋分裂自旋偶合是核自旋产生的核磁矩间的相互干扰,又称为自旋-自旋偶合。

自旋分裂是由自旋偶合引起共振峰分裂的现象,又称为自旋-自旋分裂。

(3)化学位移和偶合常数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进动频率,吸收频率)不同,这种现象称为化学位移。

当自旋体系存在自旋-自旋偶合时,核磁共振谱线发生分裂。

由分裂所产生的裂距反映了相互偶合作用的强弱,称为偶合常数。

(4)化学等价核和磁等价核在核磁共振谱中,有相同化学环境的核具有相同的化学位移,这种有相同化学位移的核称为化学等价。

分子中一组化学等价核(化学位移相同)与分子中的其他任何一个核都有相同强弱的偶合,则这组核为磁等价核。

2、略3、为什么强照射波照射样品,会使NMR信号消失,而UV与IR吸收光谱法则不消失?4、为什么用δ值表示峰位,而不用共振频率的绝对值表示?为什么核的共振频率与仪器的磁场强度有关,而偶合常数与磁场强度无关?由于屏蔽常数很小,不同化学环境的氢核的共振频率相差很小,要精确测量其绝对值较困难,并且屏蔽作用引起的化学位移的大小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在磁场强度不同的仪器中测量的数据也不同,因此,用共振频率的相差值来表示化学位移,符合为δ。

有两种表达P286。

因为核磁矩在外磁场中产生能级分裂,高能级与低能级的能量差随着外磁场强度的增大而增大,跃迁时所吸收的能量增大。

根据ν=γ·Ho/2π可知,核磁共振频率与外磁场强度成正比。

由于原子核间的自旋偶合起源于磁核间的干扰,是通过成键电子传递的,所以偶合常数的大小只与偶合核间距离、角度、电子云密度有关,与外磁场强度无关。

第14章核磁共振波谱法-2013秋

第14章核磁共振波谱法-2013秋
1950年前后,W.G Proctor等发现化学位移和自 旋偶合现象,开拓了NMR在化学领域中的应用。
20世纪60年代,计算机技术的发展使脉冲傅立叶 变换核磁共振方法和仪器得以实现和推广,引起 该领域的革命性进步。
现代NMR技术特点
更高灵敏度和分辨率,300、400…,1000MHz 超导NMR 谱仪;
苯环的磁各向异性
δ≈7.3
H
H
H
H
H
H
H
-2.99
H
H
H
H
H
H
H
H H
9.28
H H
双键和叁键的磁各向异性
δ=5.25
δ=2.88
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
3.氢键的去屏蔽效应
氢键的形成能使羟基或其它基团上的氢 核的δ值明显增大,氢键起到了相当于去屏蔽 的作用。由于影响氢键形成的因素很多,所 以羟基和氨基上的氢核δ值都有一个较大的变 化范围。
n+1规律只适用于I=1/2,且△ν/J >10 的初级谱。 对于其它I≠1/2,该规律可改为2nI+1。
n+1规律示例—偶合常数相等
2-溴丙烷的NMR谱
n+1规律示例-偶合常数不等
δc
δb
Jac Jbc
Hb Hc
Jab Jbc
Ha
δa
CN
Jac Jab
丙稀腈三个氢的自旋分裂图
偶合常数
自旋-自旋偶合时核磁共振谱线发生分裂, 产生的裂距反映了相互偶合作用的强弱, 称为偶合常数,单位为赫兹。对简单偶合
(Δ /J>10),峰裂距 即偶合常数。高级偶 合 (Δ /J<10),n+1律不再适合,偶合常

14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详解

14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详解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仪器分析
第四节 核磁共振氢谱的解析
一、峰面积和氢核数目的关系
在 1H-NMR谱上,各吸收峰覆盖的面积与引起该吸收的氢 核数目成正比。峰面积常以积分曲线高度表示。
积分曲线总高度(用cm或小方格表示)和吸收峰的总面积相当,
即相当于氢核的总个数。
定量分析的方法。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仪器分析
氢核磁共振谱(1H-NMR)
NMR
碳-13核磁共振谱(13C-NMR) 质子类型: CH 3 CH 2 质子化学环境 氢分布 核间关系
CH
1H-NMR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仪器分析
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13C-NMR
由哪些基团组成
区别伯、仲、叔、季碳原子
仪器分析
2.自旋-自旋弛豫

处于高能态的核自旋体系将能量传递给邻 近低能态同类磁性核的过程,称为自旋- 自旋弛豫,又称为横向弛豫。

这种过程只是同类磁性核自旋状态能量交
换,不引起核磁总能量的改变。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仪器分析
其半衰期用
T2 表示。固体试样中各核的相对 位置比较固定,利于自旋-自旋之间的能量 交换,T2 很小,一般为104-105s;气体和液 体试样的 T2 约为1s。
1H-NMR
与 13C-NMR互为补充,是有机化合
物结构测定最重要的两种核磁共振谱。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仪器分析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法的基本原理
一、原子核的自旋
1.自旋分类 ⑴ 偶-偶核 质量数与电荷数(原子序数)皆为偶数的核。 I=0 在磁场中核磁矩等于零,不产生NMR信号。 12 16 如: C O

第十四章核磁讲解

第十四章核磁讲解

2. 表示方法
样 标 106 106, = H样 H标 106


H标
试样 : 试样的共振吸收频率
标准 : 标样四甲基硅烷的共振吸收频率
采用相对值的原因:
•绝对值不易测得;
•对于同一核,H0不同时,ν不同,不便于比较,采 用相对值δ与H0无关。
二、化学位移
(一)核自旋能级分裂
m=-1/2
m=1/2
核磁矩的能量与μz和外磁场强度H0有关:
高能自旋态与低能自旋态的能量之差
E

E2

E1

h 2
H0
高低自旋态能量的差值(△ E ) 与外加磁场的强度成正比。
(二)原子核的共振吸收
1. 进动
z
Larmor方程:
θ


2
H0
0
陀螺的进动
①外加磁场H0↑, ↑ ② ↑, ↑
共振,共振峰出现在高场(右端)
例:C6H5CH2CH3
(高频)
H0=1.4092T


2
(1 )H0
(低频)
C6H5 60000438Hz
CH2
CH3
60000216Hz 60000126Hz
TMS 60MHz
10 9.0
(低场)
8.0 7.0
6.0 5.0
ν0 固定
4.0 3.0 2.0
100106 Hz
横座标用δ表示,TMS的δ=0 (最右端), 向左增大
二、化学位移
3. 常用标准物:TMS —— (CH3)4Si ① 12个H化学环境相同,单峰
②最大(屏蔽大,δ=0),出现在最低频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3)炔H
炔氢 H = 2.88
3. 氢键的影响
形成氢键,↑。
形成氢键后,核外电子云密度↓ 屏蔽效应减弱
—OH —NH2 —COOH
能形成H键,高,且变化范围较宽
四、几类质子的化学位移
1芳H(78)﹥烯H(5)﹥炔H(3)﹥烷H ) C
2C—C—H﹥C—CH2—C﹥C—CH3 C
3 RCOOH(1012)﹥RCHO(9-10)﹥ArOH﹥ ROH≈RNH2
对同一核,在H0不同时,不同,不便于比较; 采用相对值, 与H无关,便于比较。
例:
将CH3Br放在H0 1.4902T,CH3 60MHz 162Hz, TMS 60MHz
(60MHz 162106 60MHz) 106 2.70( ppm)
60MHz
再将CH3Br放在H0 2.3487T,CH3 100MHz 270Hz, TMS 100MHz
(100MHz 270106 100MHz) 106 2.70( ppm)
100MHz
3. 标准物(=0)
四甲基硅烷
CH3 H3C Si CH3
选择TMS作为内标物的原因
CH3
(TMS)
a. 12个H核的化学环境相同,产生单峰;
b. 该化合物最大,吸收峰出现在谱图的最右端;
c. 易溶于有机溶剂且惰性。
NMR谱图:右端低频(高场),左端高频(低场)。
二、化学位移的表示
1. 化学位移 由于屏蔽效应的存在,不同化学环境 H核的共振频率不同,此现象称为化 学位移。
2. 化学位移表示
样 标 106( ppm) 标

H标
H样 106( ppm)
H标
用相对值表示化学位移的原因

第14章核磁共振-2

第14章核磁共振-2
41
6. 高级偶合则需采取其他方法 扩展纵坐标、运用更高频率的仪器、或使用 位移试剂使谱线的化学位移拉开。 也可根据高级偶合的特征谱形确定偶合系统, 推测结构。 7. 其他辅助手段 参考IR、MS、元素分析和UV等数据;标准 谱图对照,计算数据核查。
+1规律
Ø 某基团的H与n个相邻H(即n为相邻碳原子上的质子 数)偶合时,将被分裂成(n + 1)峰 Ø 各峰的强度比为二项式(a+b)n展开式的系数比。 Ø n + 1规律只适用于I = 1/2,且△ν/J > 10 的初级谱。 对于其它I ≠ 1/2,该规律可改为2nI + 1。
29
¦Í =£¨5.80-3.96£© ¡Á60 = 17 J
6.5
由于△υ/J>>10,而且亚甲基(-CH2-)上的两个质子是磁等 价的,因此ClCH2CHCl2的NMR谱属于一级谱。
27
1,1,2-三氯乙烷NMR图谱
28
相邻的氢(自旋核)越多,产生生的裂分数也越多,符 合什么规律?
一级谱的自旋偶合裂分规律n
个……)射频场的频率直接对准与待测核偶合的核的共振频率,且 辐射强度大,使其在两个自旋能态之间迅速来回跃迁(“饱 和”),结果两种取向平均化了,待测核只能感受到偶合的自旋 平均态,能级不发生分裂,从而大大简化了图谱。
35
偶合作用使烯烃原子的共振峰十分复杂(a),而通 过对-CH3质子的去偶之后,图谱大为简化(b)。 NOE(核的Overhauser效应)技术:与去偶法类似 (双共振,但两核空间上靠近),不仅去偶(消除 干扰),而且提高信号强度 36
34
高级图谱往往难以进行谱图解析,须经简化后以一级 图谱技术进行解析,简化方法有: ★ 加大磁场强度 (为什么要发展大磁场强度的NMR仪?) 加大磁场强度后,Δν变大,而J不变,因此Δν/J变大, 直到Δν/J ≥10时,变为一级图谱,即可解析。 ★ 去偶法,或称双照法 引入多个射频场。在进行自旋去偶中,第二个(和第三

大专本科分析化学第十五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大专本科分析化学第十五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矩在外磁场空间的取向不是任意的,是量子化的。这
种现象称为空间量子化。

核磁矩在磁场方向 Z 轴上的分量取决于角动量在 Z 轴上 的分量(Pz)
h Pz m 2π
得:
代入下式:
P
h μz m 2π

核磁矩的能量与μz和外磁场强度H0有关:
h E Z H 0 m H0 2
其邻近的其他原子的影响。例如,绕核电子在外加磁场的 诱导下,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相反的感应磁场,使原子核 实受磁场强度稍有降低(图15-7),这种核外电子及其他 因素对抗外加磁场的现象称为屏蔽效应(shielding)。
图15-7 核外电子的抗磁屏蔽
• 由于屏蔽作用,1H实受场强:
H H 0 H 0 (1 ) H 0
分析化学
第十五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核磁共振(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NMR) • 在外磁场的作用下,具有磁矩的原子核存在着不同能级,
当用一定频率的射频照射分子时,可引起原子核自旋能级
的跃迁,即产生核磁共振。
• 以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对照射频率(或磁场强度)作图,即
为核磁共振波谱(NMR spectrum)。核磁共振波谱法
CH
氢分布 核间关系
分子中含有的碳原子数
13C-NMR
由哪些基团组成
区别伯、仲、叔、季碳原子

1H-NMR
与 13C-NMR互为补充,是有机化合物结构测
定最重要的两种核磁共振谱。
第一节
核磁共振波谱 法的基本原理
一、原子核的自旋
1.自旋分类 ⑴ 偶-偶核 • 质量数与电荷数(原子序数)皆为偶数的核。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

【分析化学试题及答案】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

第十四章核磁共振波谱法- 经典习题1.试对照结构指出图14-1上各个峰的归属。

解:δ1.2 三重峰 3H-CH2-CH3δ2.0 单峰 3H-CO-CH3δ4.0 四重峰 2H-O-CH2-CH3δ6.8~7.6 4H-C6H4-δ9.8 单峰 1H-NH-图14-1 例题1的1H-NMR谱2.由下述1H-NMR图谱,进行波谱解析,给出未知物的分子结构及自旋系统。

(1)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4H10O,1H-NMR谱如图14-2所示。

图14-2 C4H10O的 1H-NMR谱解:u=(2+2×4-10)/2=0δ1.13 三重峰 6H -CH2-CH3(2个)δ3.38 四重峰 4H -O-CH2-CH3(2个)可能结构式为:CH3-CH2-O-CH2-CH3自旋系统:2个A2X3(2)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9H12,1H-NMR谱如图14-3所示。

图14-3 C9H12的1H-NMR谱解:u=(2+2×9-12)/2=4δ1.22 二重峰 3H -CH-CH3δ2.83 七重峰 1H -CH-(CH3)2δ7.09 单峰 5H C6H5-可能结构式为:自旋系统:A6X,A5(3)已知化合物的分子式为C10H10Br2O,1H-NMR谱如图14-4所示。

图14-4 C10H10Br2O的1H-NMR谱解:u=(2+2×10-12)/2=5δa 2.42 单峰 3H -CO-CH3δb 4.88 双峰 1Hδc 5.33 双峰 1Hδd 7.35 单峰 5H C6H5-可能结构式为:自旋系统:A5、AB、A33.某化合物分子式为C8H12O4,NMR图谱如图14-6所示,δa=1.31(三重峰,)δb=4.19(四重峰),δc=6.71(单峰),Jab=7Hz,峰面积积分值比a:b:c=3:2:1,试推断其结构式。

图14-6 C8H12O4的氢核磁共振谱解:(1)计算不饱和度u=(2+2×8-1)/2=3(2)由积分值比计算氢分布:a:b:c=3:2:1分子式有12个H,可知分子具有对称结构为a:b:c=6H:4H:2H(3)偶合系统(ab)为一级偶合A2X3系统(二个质子的四重峰与三个质子的二重峰)(4)根据δa=1.31,δb=4.19及偶合系统可以推测有-CH2CH3存在,并均向低场移动,故为-OCH2CH3型结构。

核磁共振之氢谱

核磁共振之氢谱
Beff = B0 -σ·B0 Beff = B0(1-σ)
核的共振频率为:
= ·B0(1-σ)
核外电子云的密度高,σ值大,核的 共振吸收高场(或低频)位移。
核外电子云的密度低,σ值小,核的共 振吸收低场(或高频)位移。
例如 CH3-O
CH3-Si
(CH3)2C(OH)CH2COCH3
原子核的屏蔽, 是核外围电子( 原子本身的 电子和其它原子的电子)对核产生屏蔽的总和. 表 达式如下:
σN =σN dia +σN para +σN n +σN med
, 抗磁屏蔽(diamagnetic shielding σdai)
顺磁屏蔽(paramagnetic shielding ,σpara)
相邻核的各项异性 介质等的影响
抗磁屏蔽(σdai)
在B0的诱导下,核外电子环流产生的与
B0场方向相反的感生磁场,σN dai随核外电
118.2(s) 206.5(s)
核弛豫
在电磁波的作用下,当h对应于分子中某种能 级(分子振动能级、转动能级、电子能级、核能 级等)的能量差E时,分子可以吸收能量,由 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在电磁波的作用下,激发态的分子可以放出
能量回到低能态,重建Boltzmann分布。
只有当激发和辐射的几率相等时,才能维 持Boltzmann分布,可以连续观测到光谱信号 。
子云密度的增加而增加。
如:
各向异性 (σN n )
σN n : σN邻--邻近原子或基团电子环
流各向异性(离域化,又称σN 离域)对核的屏 蔽, 与基团的种类及空间位置有关.
溶剂、浓度、pH值的影响 苯的溶剂效应: 苯对二甲基甲酰胺1H-NMR谱的影响

核磁共振光谱法

核磁共振光谱法
对1H波谱,样品普通在50mg以上。但对于13C等核,自然 丰度小,灵敏度低,或在很稀溶液中,则应采取脉冲傅里叶 变换核磁共振波谱仪来取得高灵敏度图谱。对高灵敏度傅里 叶变换1H波谱,只需0.1mg样品,对13C只需1mg。
核磁共振光谱法
第15页
(二)脉冲傅里叶变换核磁共振波谱(PFT-NMR)
CW-NMR采取是单频发射和接收方式,在某一时刻内, 只能统计谱图中很窄一个别信号,即单位时间内取得信息很 少,对于低浓度及信号强度弱试样(如13C)测定灵敏度低。
电负性对化学位移影响
CH3Si(CH3)3 , CH 3-H, CH3-N , CH3-Br,
0
0.2
2.2
2.7
CH3-C1, CH3-OH , CH3-NO2 CH2Cl2
3.0
3.2
4.3
5.3
核磁共振光谱法
第25页
(2) 磁各向异性效应
磁各向异性效应是因为置于外加磁场中分子所产生感 应磁场,使分子所在空间出现屏蔽区和去屏蔽区,造成 不一样区域内质子移向高场和低场。各向异性效应经过 空间感应磁场起作用,包括范围大,所以又称远程屏蔽。
(一)连续波核磁共振
磁铁
谱仪(CW-NMR) :
由磁铁、磁场扫描发生
器、射频发生器、射频
接收器及信号统计系统
等组成
核磁共振光谱法
第13页
1、 磁铁与磁场扫描发生器
磁铁质量和强度决定了核磁共振波谱仪灵敏度和分辨率。
灵敏度和分辨率随磁场强度增加而增加。
对磁场要求:均匀性、稳定性及重现性必须十分良好。
磁铁类型:永久磁铁、电磁铁以及超导磁铁。
核磁共振光谱法
第14页
2、射频发射和接收器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
4
一、原子核的自旋
原子核可以看作是带电荷的粒子。 它若有自旋现象,就可以产生磁矩。各 种核的结构不同,具有的表征核自旋情 况的自旋量子数(I)不同,因而自旋情 况也不同。
ʾý ÖÁÊ »ý ÅÊ »ý ÅÊ äý ÆÊ ­Óòý Ô ¬Ð Ê »ý ÅÊ äý ÆÊ Ôý¾Óý¨¦ ¬Ð Á ¬Ê £ I£ 0 ÜñúÉËŲñ Ä «² ú ¹ ´ ¸ Õ ÞÔýÖó¬ºÜúú Î ¬Ð Ï Ï £ ² Ä ² É ËŲñ ¹´¸Õ úí§× ´ ªÔ Ë
12
C£ 32S£ 16O£ 28Si ¬ ¬ ¬ ûÂí »Ïª
ûý ÕÊ à¦»ÉÔúúËŲ Õж¾Ò²É¹´¸ 1/2£ 3/2£ 5/2£ ¬ ¬ ¬ ñÖó£ ÕÏÏ¡ äýò»ý ÆʺÅÊ ­­ ¡¡
5
原子核的自旋(续)
§× ÔË
2 11 35
Ôý¾Óý ¬Ð Á ¬Ê (I) 1
81
ÏÏ Öó
H¡ N ¢
79
14
B¡ Cl¡ Br¡ Br ¢ ¢ ¢
17
3/2 5/2
à¦ËÄåÉÖ»ºùȬÊÖòã¬ûÇ Õ Ð ¹ µ µ ¹ «² ² ½ Ô £ ³ Í Ç Ì £ Ë Ã Ä Ë Å ² ñ û Õ Ï ´ Ó ¬ ¾ ©É ý Ð ¾ £ µ¹´¸ÕÎʼ·Ô£ÄÇдѽ¡
扫场式:磁铁上装有扫描线圈,并能以从 小到大线性变化的直流电,产生连续变化的 附加磁场强度,以便记录各种信号。这种固 定射频振荡器的频率而改变磁场强度的方法 称为扫场式。 为获得更高强度,最新仪器采用了超导磁 体,现已研制出600MHz仪器。
17
射频振荡器
作用:供给固定频率的射频波部件,垂直 于磁场位臵。当发出电磁波v0与磁场强度H0 满足式(14-3)时,便会产生核磁共振。 扫频式:若将 v0 从小到大连续变化而固定 磁场,也可以进行扫描,这种工作方式被称 为扫频式。 检测器与记录器 检测器线圈要垂直于磁场扫描线圈和射频

核磁共振之氢谱_图文

核磁共振之氢谱_图文


原子序数(Z )
奇或偶


I
半整数 整数 0
I=1/2,3/2,5/2… I= 1, 2…
I=0
I=1/2: 1H1 13C6
15N7
19F9
31P15
57Fe26 77Se34 195Pt78 199Hg80 …
I=3/2: 7Li3 9Be4 11B5 23Na11 33S16
39K19 63Cu29 65Cu29 35Cl17 37Cl17 79Br35 81Br35 ...
常规记谱900脉冲, M0 正好从Z轴转向xy平 面, 接收到的FID信号最大.
MYˊ 在xy平面上的衰减( T2过程 )
Free Induction Decay,FID
脉冲傅立叶变换 NMR
FID → ADC F(t) → DAC F(ν)
Fourier Transform: F(t)
I = 1/2的自旋核,共有2种取向 (+1/2,-1/2)
I = 1的自旋核,共有3种取向 (+1,0, -1)
在B0中:
自旋角动量在Z轴(B0轴)上的投影

PZ = m
磁矩在Z轴(B0轴)上的投影:
Z = ·PZ = · m
磁矩与磁场相互作用能E:
E = -Z·B0=- · m ·B0
核磁共振之氢谱_图文.ppt
第一节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
核自旋, 核磁矩 核磁共振 核弛豫
一、核自旋和核磁矩
原子核是带正电的微粒(由质子 +中子组成),大 多数原子核都具有自旋现象。 核的自旋现象,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I值与原子核
的质量A和核电荷数(质子数或原子序数)Z有关。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脑部IRT1加权可使灰白质对比度更大。
眼眶部STIR能抑制脂肪信号, 增加T2对比, 使眼球后球及
视神经能更加好显示。
脊髓采取FLAIR技术能抑制脑脊液搏动产生伪影, 以利于
显示颈、胸段脊髓病变。
肝部微小病变, 使用IR能处到很好显示。
关节使用IR能同时提升水及软骨敏感性。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第36页
HomeWork
IR序列是由一个180°反转 脉冲使 Mz0 反转, 今后脉冲 同SE序列。
180- 90-{180-Echo}n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第22页
IR序列
180°脉冲反转脉冲结束后, 无Mxy存在, Mz开始恢复, 等Mz过了0 点后, 在时刻 t=TI (Time of Inversion反转时间), 再施加一个 90° 脉冲(今后脉冲方式同SE), 再施加180°脉冲, 就能够得到回波信 号。IR序列TR普通为1800~2500ms, 而TI=400~600ms。
STIR序列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STIR
T2
第29页
STIR序列
常规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膝盖矢状像(FSE脂肪抑制, 小FOV, 层厚3.4mm)
第30页
STIR序列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Fat suppressed FSPGR liver on the 1.5T.
第31页
FLAIR序列
当T1非常长时, 几乎全部组织Mz都已恢复, 只有T1非 常长组织 Mz 靠近于0, 如水, 液体信号被抑制, 从而特出其 它组织。
FLAIR(Fluid Attenuation IR) 惯用于对CSF抑制。
核磁共振序列简介
第32页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第十四章 核磁共振波谱法
22
第三节 化学位移
一、屏蔽效应
理想化的、裸露的氢核;满足共振条件:
0 = H0 / (2 )
核外电子及其他因素对抗外 加磁场的现象称为屏蔽效应
H =(1- )H0
σ称为屏蔽常数


2
(1 )H0
23
讨论
①在H0一定时(扫频),屏蔽常数σ大的氢核,进 动频率ν小,共振峰(共振吸收峰)出现在核磁共 振谱的低频端(右端);反之,出现在高频端(左 端)。
在氢核附近有电负性(吸电子作用)较大的原子 成基团时,则氢核的电子云密度降低,抗磁屏蔽 减弱,信号峰在低场出现。
-O-H,

低场
-C-H,

高场
26
2.磁各向异性或称远程屏蔽效 是化学键,尤其是π 键产生的感应磁场,
其强度及正负具有方向性,使在分子中所 处的空间位置不同的质子,所受的屏蔽作 用不同,导致不同区域内的质子移向高场 和低场的现象。
12
第二节 核磁共振仪
一、连续波核磁共振仪 组成:磁铁、探头、射频发生器、射频接收器、
扫描发生器、信号放大及记录仪 磁铁:产生一个恒定的、均匀的磁场。磁场强度
增加,灵敏度增加。
永久磁铁:提供0.7046T(30MHz)或1.4092T(60MHz)
的场强。特点是稳定,耗电少,不需冷却,但对室 温的变化敏感,因此必须将其置于恒温槽内,再置 于金属箱内进行磁屏蔽。恒温槽不能断电,否则要 将温度升到规定指标要2~3天。
(2)双键(C=O及C=C): 双键的π电子形成结面, 结面电子在外加磁场诱导 下形成电子环流,从而产 生感应磁场。双键上下为 两个锥形的屏蔽区,双键 平面上为去屏蔽区
29
(3)叁键:碳—碳叁键的π电子 以键轴为中心呈对称分布(共四 块电子云),在外磁场诱导下, π电子可以形成绕键轴的电子环 流,从而产生感应磁场。在键轴 方向上下为正屏蔽区;与键轴垂 直方向为负屏蔽区,与双键的磁 各向异性的方向相差90。。炔氢 有一定的酸性,其外围电子云密 度较低,但它处于三键的正屏蔽 区。故其化学位移δ值小于烯氢

核磁共振(MRI)检查管理制度

核磁共振(MRI)检查管理制度

核磁共振(MRI)检查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核磁共振(MRI)检查的操作流程,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工作效率,特订立本规章制度。

第二条本规章制度适用于本医院核磁共振室的全部医务人员和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核磁共振检查应遵从医务伦理和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患者隐私权和信息安全。

第二章核磁共振室的组织管理第四条核磁共振室应设立特地的管理人员,负责核磁共振检查的日常管理工作。

第五条核磁共振室应负责订立检查排班计划,确保检查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六条核磁共振室应定期组织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学术沟通,提高技术水平。

第三章患者的接待与登记第七条患者来院核磁共振检查,应准确填写核磁共振申请单,包含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第八条核磁共振室接待人员应核实患者的身份信息,并告知患者检查流程和注意事项。

第九条核磁共振室应建立电子化患者信息管理系统,记录患者的检查结果和相关信息,并确保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

第四章核磁共振检查的准备工作第十条核磁共振室应配备完整的设备和耗材,确保检查的顺利进行。

第十一条核磁共振检查前,患者应依照规定禁食或饮食掌控,并需清除身体上的金属物品。

第十二条核磁共振检查前,患者应接受检查部位的清洗和准备工作。

第五章核磁共振检查的操作流程第十三条核磁共振检查应由专业的技术人员操作,确保安全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核磁共振室应建立严格的检查标准和流程,对患者进行认真询问,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禁忌症。

第十五条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患者应搭配技术人员的操作,并保持呼吸平稳。

第十六条核磁共振检查过程中,患者应保持安静,不得随便移动。

第十七条核磁共振室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六章核磁共振检查结果的处理与报告第十八条核磁共振室应及时处理患者的检查结果,确保准确和有效。

第十九条核磁共振室应建立健全的报告文件管理制度,确保报告的正确性和可追溯性。

第二十条核磁共振室应将检查结果及时通知相关医务人员,以便进行诊断和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δ
270 Hz 100 10 6 Hz
10
6
2 . 70 ppm
不同H0的仪器,υ不同,但化学位移一致。TMSδ=0。
注意:
从左到右:共振核σ增大,δ相应减小,高场低频出峰 从右到左:共振核σ减小,δ相应增大,低场高频出峰
高 频
0
10 低 频 τ δ 场 0 高
低 场
10
(2)常用标准物 有机溶剂:四甲基硅烷(TMS) 重水溶剂:4,4-二甲基-4-硅代戊磺酸钠(DSS)
实际上,氢核受周围不断运动着的电子影响。在外磁
场作用下,运动着的电子产生与外磁场方向相反的感 应磁场。 这种在外磁场中核外电子环流产生与外加磁场方向 相反感应磁场(次级磁场)对抗外磁场的作用,称 为局部抗磁屏蔽,是屏蔽效应之一。
磁性核受屏蔽效应的大小,由围绕它的电子云密度 决定。(电子云密度大,屏蔽效应也大) 分子中处于不同化学环境的同种磁性核(如化学键 的类型、临近基团的诱导或共轭效应等不同),由 于外围电子云分布情况各不相同,屏蔽效应不同, 因此共振条件略有区别,这是化学位移产生的原因。 可根据化学位移的不同,推断核所处的化学环境。
4、沸点低,易回收
1) δ定义式:
标准物TMSδ=0,TMS左边的峰δ为正值,右边的峰δ为负值
扫频(固定H0)







× 10
6
(ppm)

扫场(固定照射频率ν0)

H

H


H
10
6
(ppm)
优点:a.相对值计算准确方便。(类似于相对偏差计算) b.不受H0影响。
CH 3
2、定量分析(抗菌素的含量测定)
3、疾病检测(成像)
第二节 基本原理
一、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 二、核磁共振 三、核磁共振条件
四、能级分布与弛豫历程
一. 原子核的自旋与磁矩(无机已学过) 1、 自旋分类
有自旋现象核的自旋特征用自旋量子数I表示。 若I>0,有自旋现象,产生磁矩。
原子序数偶数
羟基氢: 在极稀溶液中 δ=0.5~1.0 —O—H…O—
在浓溶液中 δ=4~5 O的电负性较大使H的 电子云密度↓ 此类氢为活泼氢(选修课中详细讨论)。 能形成分子内氢键的基团,向低场移动更显著。
E = - m · · h/2π · H0----分裂能级的能量
E1= -1/2m · · h/2π · H0
E2= -(-1/2)m · · h/2π · C = 1/2m · · h/2π · 0 H Δ E= E2 - E1= h/2π · 0 H 由上式可知: H0越大,Δ E越大,NMR谱越清晰
质量数偶数 原子序数奇数 自旋量子数I=1 自旋量子数为半整数 ★I=1/2的核只有两个能级 用于结构分析
自旋量子数I=0
原子序数奇数
质量数奇数 原子序数偶数
表17-1 各种核的自旋量子数
质量数 偶数 奇数 电子数 (原子序数) 偶数 奇数 自旋量子数 0 1/2 3/2 例
12C、16O、32S 1H、19F、31P、
(3)溶剂——根据溶解度 氢谱常用溶剂:氘代溶剂(贵,注意节约)
三、影响化学位移的因素——质子类型 1. 相邻基团或原子的电负性——去屏蔽效应
电负性越强,吸电子作用越强,价电子偏离质子,屏蔽作用 减弱,去屏蔽效应增大,信号峰在低场(高频)出现,δ值 增加。
CH3X型化合物的化学位移
CH3X
CH3F CH3OH
中间次级磁场与外磁场
方向相反处于正屏蔽区; 而环外围则处于负屏蔽区。 ∴苯环上氢的化学位移
δ=7.27 低场。
例2. 双键(C=O及C=C)
双键π电子形成结面,结面电子产生诱导磁场,质子位于负 屏蔽区,低场高频。
醛基上质子处于去屏蔽区,∴共振峰低场 δ=9.69 ★当看9~10ppm处有峰时,为醛上H峰,常用此峰来鉴定醛。 乙烯上质子处于去屏蔽区,∴共振峰低场 δ=5.25
NMR分类:有1H,13C谱。 特点:灵敏度高,不损坏样品。
1H提供三个信息: ⒈分子中处于不同环境的氢的数目。(氢分布)
⒉分子中各个H的化学环境.(质子类型) ⒊每个H相邻基团的结构(亦可归入2)〈核间 关系〉
13C提供碳的骨架信息。
教学大纲要求仅学习氢谱。愈深究者,请选修《有机分析》。
应用: 1、有机物结构分析(结构式、构型构象、互变异构)
能级的能量差:
h E H0 2 h 进动
三、核磁共振条件
在外磁场中,原子核能级 产生裂分,由低能级向高能 级跃迁,需要吸收能量。
能级的能量差:
h E H 0 h 进动 2
产生共振需吸收的能量:E = h 0
即光照频率 υ0= 进动频率υ
υ光=υ进
产生共振吸收条件:
CH3ClLeabharlann CH3BrCH3I
CH4
(CH3)4Si
X 电负性 δ
F 4.0 4.26
O 3.5 3.40
Cl 3.1 3.05
Br 2.8 2.68
I 2.5 2.16
H 2.1 0.23
Si 1.8 0
2.
磁各向异性(远程屏蔽效应)
质子在分子中所处的空间位置不同,屏蔽作用不同的现象为
磁各向异性。即在分子中,质子与某个官能团的空间关系, 往往会影响质子的化学位移,此即各向异性。
第一节
概述
到目前为止,我们所学的光谱分析中 ⑴除荧光分析外,均为吸收光谱, NMR亦是吸收光谱 ⑵除原子吸收光谱,均为分子吸收光谱,NMR亦是分 子吸收光谱。
一 . 产生
二 . 与Vis-UV,IR比较
一 . 产生:
上图五个部分: 磁铁:提供稳定的高强度磁场 H扫场线圈:附加磁场,可调节 D接收线圈:产生感应电流 R照射线圈:与外磁场H0垂直,有60兆,90兆等
兆数越高,图谱越精密,易解释。
注:三个线圈互相垂直,互不干扰。
NMR谱获得方法有两种:
⒈ 扫场: 固定照射频率υ,依次改变磁场强度H0
——常用
⒉ 扫频: 固定磁场强度H0,依次改变照射频率υ0
二. 与Vis-UV,IR比较:
都属于分子吸收光谱
Vis — UV
IR
4000 -200 cm-1
NMR
m(1/2) m(-1/2)
四、能级分布与弛豫过程
不同能级上分布的核数目可由Boltzmann 定律计算:
N hH 0 exp N kT
在T=27 º H0=1.4092T时, n+ /n- =1.0000099 C, NMR信号由仅多 的百万分之十的基态核净吸收而产生 若强射频照射,激发后的核不易回到基态,称吸收饱和现象, NMR信号消失
15N
11B、79Br 13C 33S 2H、14N
奇数
偶数 奇数
1/2 3/2 1
偶数
讨论:

12C、16O等I=0,无自旋现象,

磁矩为零,无NMR信号。 • 1H 、13C 、19F等I>0其中,I=1/2是主要讨 论象。 • I≠0,自旋产生磁矩,其核磁矩用u表示。 由右手法则可知磁矩的方向;而大小取 决于自旋量子数和磁旋比γ。 µ= I(I+1) • h/2π • γ
例:标准物TMS
CH 3 Si CH 3 CH 3
样品 CH3Br 。 1) H0=1.4092 T, υCH3=60MHz+162Hz, υ TMS=60MHz
162 Hz 10 6 60 10 Hz
6
2 . 70 ppm
2) H0=2.3500 T, υCH3=100MHz+270Hz, υTMS=100MHz
⒈ υ0 =υ (υ光=υ进)
⒉ △m=+ 1 跃迁只能发生在两个相邻能级间。
例: I=1/2 m=1/2 基态
m=-1/2 激发态
只有两个能级,跃迁简单。
• 当 H0=14902 高斯时,υ进=60MHz, ∴吸收υ照=60MHz
• 若改变 H0=23500 高斯,υ进= 100MHz, 则υ照=100 MHz
⒉ 固定υ照 ,σ大的H核,H0较大才能产生共振,峰向高 场移动。
注:
⒈ NMR谱右端为高场低频;左端低场高频。 ⒉ 化合物中化学环境不同的氢核,σ不同, υ不同
例:CH3CH2OH
高频 低频
低场
高场
分子中三种不同类型氢,在三个不同位置上产 生共振峰。因此拿到谱,一看有几组峰,就知分 子含几种不同环境的氢。
核磁共振 波谱法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 第一节 • 第二节 • 第三节 • 第四节 • 第五节 •
概述 基本原理 化学位移 自旋偶合 和自旋系统 解析方法 本章小结
核磁共振波谱法
最早美国两所大学1945年同时发现NMR 哈佛的Purcell和Pound发现石腊质子有NMR现象 斯坦福大学的Bloch和Honson发现H2O中质子有NMR Purcell和Bloch因此而获得诺贝尔奖。 1953年第一台仪器商品化,当时仅30MHZ 至今50多年中,这门学科共12位科学家获诺贝尔奖
(无线电波) 10cm-100m 原子核自旋 能级跃迁 精细结构
λ照
跃迁 类型 信息
200-800 nm
价电子跃迁
骨架(有无π键)
振动-转动能级跃迁
官能团
检测
测定T或A
共振吸收
共振吸收:利用原子核在磁场中能级跃迁时,核磁距方向改 变而产生的感应电流来测定核磁共振信号
例: CH3CH2OH
紫外几乎无吸收(仅末端吸收),无 π 骨架 红外有υOH NMR:OH,CH2,CH3 三种类型H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