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课件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同步教学课件:1.3 雨巷 断章 错误 (共19张PPT)
合集下载
优课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教学课件:第一专题《错误》(共41张PPT)
3. 诗歌中的“错误”“错”在哪里,“误”在何处?既 然是错误,又何谈美丽呢?
“错误”在于那骑马的男子,便是诗中的第一人称的 “我”,因为“我”只是个陌生的过客,而不是她苦苦等待
莲 花
这 一 意 像
讲授新知
作者简介
郑愁予 本名郑文韬,台湾诗人,原籍河北省,生
于山东济南。童年时随当军人的父亲走遍了大江南
北。抗战期间,跟随母亲辗转于各处。避难途中,母 亲教了他不少古诗词。诗人丰厚的古典诗词积累以 及游子的经历使他的作品总是有着满腔的愁绪。他 有名的诗作有《错误》《水手刀》等,大多都是以
倒装句 容颜如开落的莲花。(强调) n“开落”与前面的“走过”形成押 韵——音节美; “莲花的开落”与“等在季节里” 相呼应,说明等待的时间长; 比喻女子容颜的憔悴了。
2、“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二)第一部分 1.第一部分中那些意象描写了女子等待时的 心情? 东风、小小的寂寞的城、青石街道向晚、小 小紧掩的窗扉 2.东风 实际上是比喻心上人的信息没有传来 相见时难别 亦难,东风无字词的解释:
“跫音”(qióng
脚步声)
“ 打 ” ( 打,介词,从) “向晚” (向,接近;晚,傍晚。) (揭)春闱:古代闺阁女子心情舒畅或诱惑于世外时卷起闺 房窗帘的动作
整体感知
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歌中故事的
梗概?
描写了一个女子等待归人的
心里变化过程。
为 何 用
3.“小小的寂寞的城”
“小小的城”: “小小”是说女子心里的“容 量”很小,只容下了她的他, 所以“小小”写出了女子的坚 贞、纯洁。 “寂寞的城”: 是封闭的,落寞的,是凄凉的, 写出了女子的心情是封闭、沉 闷、落寞的。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课件雨巷PPT模板
小结:
丁香一样 的姑娘
美丽妩媚 哀怨又彷徨 像梦般消散
表现了对美好理 想的追求的幻灭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四级 五级
第叁部分
2020/11/4
15
本诗主题:
诗人独自彷徨在悠长又寂寥的雨巷中,借“丁香 一样的姑娘”表达一种追求美好理想的愿望,但就 连这点飘渺的希望最后也完全消失,从而反映了诗 人对现实的不满和失望,也是当时不满现实又找不 到出路的知识分子共同的复杂内心世界的表露。
梦一般地”“象梦一般地凄婉迷茫”。这些连贯的上下句式, 可以说是诗歌内在的巧妙拉长,形成了诗歌回环叠唱的效果, 使阅读时有起势—强调—飞跃的递进效果。复沓也表现在 《雨巷》首尾两节上,从而使诗歌节奏显得整齐和谐。
词的重叠运用 有时在同一行诗中,如“悠长,悠长”; 有时在两行诗的隔开处,如“哀怨,哀怨又彷
1、它采用了象征手法:丁香一样的姑娘 丁香姑娘的美丽高洁——美好的理想和愿望 丁香姑娘的哀怨彷徨——理想难以实现 丁香姑娘的飘然离去——理想的幻灭
2、优美的音乐旋律——舒缓悠扬 全诗回荡着一种深沉的舒缓悠扬的旋律。 复沓句式的妙用——回环叠唱;整齐和谐 第三节:“象我一样”“象我一样地”。第四节:“象
诗
人
继
续 仍然怀着对 追 理想的追求 寻 和憧憬
着
丁 虽然理想渺 香 茫难以实现, 一 但诗人
样
的
姑 娘
提问:最后一节和第一节的异同?有什么作用?
本诗首节和尾节除“逢着”、“飘过”这两个词不 同外,其余全部相同。这种安排造成回环往复的旋 律,加强了诗的音乐感,使全诗一唱三叹,同时主 调的重复也表现了诗人那种彷徨、哀愁的心情,以 及希望若即若离的梦幻。
在文学作品中,丁香作为高洁、冷艳、哀婉、惆怅等 象征,被我国诗人广为吟咏。
必修一《雨巷》优质课件
教材地位和作用
《雨巷》是中职语文新教材(基础模块)下册第六 单元—诗歌散文欣赏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是一首带有 浓郁古典气息的现代诗歌,展现了诗人戴望舒一段寂寞 凄苦的心境,诗歌意境优美、主题朦胧,给读者提供了 驰骋想象的空间,令人回味无穷。通过学习这首诗歌, 让学生在诵读和感悟中接受情感的浸润和洗礼,提高语 文素养,获得美的熏陶。
作
音乐、画面、朗诵等视听手段为一
业
体,并设计上封面和封底。
雨巷戴望舒
雨巷
戴望舒 “雨巷” “丁香一样的姑娘”
“我” ……
孤寂 忧伤
爱情的感伤、时代的迷惘、人生的求索…… 意象美 诗意美 韵律美
雨巷戴望舒
四、强化诵读 走进诗境
学生评读,体会韵律
要求:选择自己喜
欢的诗节,有感情地 示范诵读。同学之间 互相点评。
雨巷戴望舒
名 家 诵 读名 家 诵 学读 生 跟 读
雨巷戴望舒
五、联想想象 迁移拓展
请同学们发挥专业特长,当一回编导,
拓
设计一个脚本,将这首诗歌的内容拍成电
视散文或MTV,以表现诗人孤寂忧伤的情
江
思考:这首诗弥漫着一种
南
怎样的情感?
小
巷
情感基调:孤寂忧伤
雨巷戴望舒
三、合作探究 品味鉴赏
合作探究问题1:
诗中哪些意象给你留下了深 刻的印象?为什么要选择这 些意象?
1、油纸伞 2、颓圮的篱墙 3、雨巷 4、丁香一样的姑娘 5、我
雨巷戴望舒
意象 — 雨巷
散文中对江南小巷的描写:
这是我生平所见的最动人的小巷,
香
雨巷戴望舒
总结概括意象的作用
“雨巷”、“我”、 “丁香一样的姑娘”,三者 物我合一, 营造了一种氛围, 在诗歌中传递出一种孤寂、 忧伤和迷茫的情感。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断章》课件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为何说是一首言情诗?
《断章》写于1935年,此时的卞之琳正处在失恋的 痛苦中。
《雕虫纪历》写道:”但后来,在1933年初秋,例 外也来了。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 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对 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 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 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 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 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 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
本诗的哲学意蕴 第一节:
(一)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
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 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 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哲学沉思 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
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三秋 草》《鱼目集》《数行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 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 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 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哲学沉思: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 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人 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 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 互相关联的。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斤斤计较于 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 得自由与超越。
为何说是一首言情诗?
《断章》写于1935年,此时的卞之琳正处在失恋的 痛苦中。
《雕虫纪历》写道:”但后来,在1933年初秋,例 外也来了。在一般的儿女交往中有一个异乎寻常的初次 结识,显然彼此有相通的‘一点’。由于我的矜持,对 方的洒脱,看来一纵即逝的这一点,我以为值得珍惜而 只能任其消失的一颗朝露罢了。不料事隔三年多,我们 彼此有缘重逢,就发现这竟是彼此无心或有意共同栽培 的一粒种子,突然萌发,甚至含苞了。我开始做起了好 梦,开始私下深切感受这方面的悲欢。隐隐中我又在希 望中预感到无望,预感到这还是不会开花结果。”
本诗的哲学意蕴 第一节:
(一)画面 “你”是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围绕
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 看来零乱的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构成 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称的风物素描。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哲学沉思 这宇宙与人生中,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而
作品:主要作品有诗集《三秋 草》《鱼目集》《数行集》。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风格:他的诗精巧玲珑,联想丰富,跳跃性强,尤 其注意理智化、戏剧化和哲理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发 现诗的内容并进一步挖掘出常人意料不到的深刻内涵, 诗意偏于晦涩深曲,冷僻奇兀,耐人寻味。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高效上好每节课 快乐上好每天学
(二)哲学沉思: 在宇宙乃至整个人生历程中,一切都能是相对的, 又都是互相关联的。 在感情的结合中,一刹那未尝不可以是千古;在人 生与道德的领域中,生与死、喜与悲、善与恶、美与 丑……等等,都不是绝对的孤立的存在,而是相对的、 互相关联的。人洞察了这番道理,也就不会斤斤计较于 是非有无,一时的得失哀乐,而应透悟人生与世界,获 得自由与超越。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错误》课件
柳永《八声甘州》
对潇潇暮雨洒江天, 一番洗清秋。 渐霜风凄紧, 关河冷落, 残照当楼。 是处红衰翠减, 苒苒物华休, 惟有长江水, 无语东流。 不忍登高临远,
望故乡渺邈, 归思难收。 叹年来踪影, 何事苦淹留? 想佳人、妆楼凝望, 误几次、天际识归舟。 争知我、 倚阑干处, 正恁凝愁。
撑着油纸伞,独自 彷徨在悠久,悠久 又寂寥的雨巷, 我期望逢着 一个丁香一样地 结着愁怨的姑娘。
我激动的歌声你竟不听, 你的足竟不为我的颤抖暂停! 像静穆的微风飘过这傍晚里, 消逝了,消逝了你自豪之足音! 呵,你终于 如预言所说的无语而来 无语而去了吗,年轻 的神?
一棵开花的树
席慕容
如何让你遇见我 在我最美丽的时刻
为这
当你走近 请你细听 那颤抖的叶
我已在佛前求了五百年
是我等待的热情
求佛让我们结一段尘缘 佛於是把我化做一棵树
第三节:
空行:于紧张的意义发展中空一格,常常是为了在思维上 表示一沉重的“顿”,暗指此进程的领略及有待意识的转 承。“美丽的错误”是抽象的,本来是“达达的马蹄”驰 过紧掩的“小小的窗扉”,窗里人怦然心动,以为我是归 人,其实我是个“过客”,这就是美丽的错误!
高中语文 苏教版
感谢收看
教学课件
高中语文 苏教版
错误
教学课件
错误
我打江南走过
郑愁予
那等在季节里的容颜如莲花的开落
东风不来,三月的柳絮不飞 你的心如小小的孤寂的城 恰若青石的街道向晚 跫音不响,三月的春帷不揭 你的心是小小的窗扉紧掩
我达达的马蹄是美丽的错误 我不是归人,是个过客……
导 航
1.内容 2.意象的分析 3.作者介绍 4.美丽的“错误” 5.音韵之美 6.结构归纳
高中语文苏教版必修一《断章》课件
素材三 卞之琳诗歌的最大特色就是融古化欧,自成一家。卞之琳吸收了从法国象 征主义诗派到英美现代诗派的营养,又将中国传统哲学思想和传统诗歌艺 术创造性地融会贯通,中西合璧,独出机杼,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诗学原则, 创作了一系列的诗歌精品。因而,有评论者指出,卞之琳的诗歌从内容到 形式都打破了固有的模式,给中国现代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新之风,播下了 中国现代主义诗歌的种子,取得了丰硕、独特的艺术成就。 适用话题:“融合”“创新”“吸收借鉴”“继承与变通”。
表现神采,从而达到美容目的。
【填空】①为了这次同学聚会,她精心准备,在服装打扮上下了大功夫,今天
的
跟平日不同,焕然一新。
②学校报告厅
一新,区党政单位和社会团体准备在这里举行春节团
拜会,向社会各界拜年致意。
答案:(2)①妆饰 ②装饰
课堂探究
一、整体把握
画面一: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断章画面二: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画面三: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画面四: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2.背景解读 《断章》写于1935年10月,据作者自云,这四行诗原在一首长诗中,但全诗仅有这四行使他满意, 于是抽出来独立成章,标题由此而来。 3.文学常识
新月诗派 新月社成立于1923年,是五四运动后的一个重要的文化团体,主要成员包括胡适、梁实秋。因 为它拥有闻一多、徐志摩等一大批有才华、有成就的诗人,又以提倡格律诗而独树一帜,形成 了现代诗史上一个重要的诗歌流派,人称“新月诗派”或“格律诗派” 。 起初,他们多在《晨报》副刊和《现代评论》上发表作品。1926年4月《晨报》副刊《诗镌》 专栏的开辟,可以看作该诗派的正式形成。1931年《新月诗选》(陈梦家编选)的出版,则可以 看作该诗派的一个总结,也标志着该诗派的结束。 为新月社诗歌理论作出了最重要贡献的是 闻一多,他系统地提出了新格律诗的理论,认为诗是“做”出来的,主张戴着格律的脚镣跳舞, 并提出了著名的“三美”主张,即“音乐的美”(音节)、“绘画的美”(词藻)、“建筑的 美”(节的匀称和句的齐整)。
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1专题 《断章》新课讲知课件1
9
是啊,当“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的时候,
“ 美你丽”的理“所风当景然”的 则是 是看 被风 看的景“的客主体体”,;那到些子 重
了第二行诗里,就在同一个时间与空间里,点
人物与景物依旧,而他们的感知地位却发 生了变化。同一时间里,另一个在楼上
句
“看风景人”已经变成了“看”的主体,
而“你”这个原是看风景的人物此时又变
精选教育课件
13
名家鉴赏
➢ 也有人认为是一首热爱生活的积 极乐观诗作,也有人认为是距离 产生美的诗作等等。
精选教育课件
14
名家鉴赏
➢ 卞之琳本人却不以为然,他说:“这是抒情 诗……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写一刹那的意 境。”
➢ “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 依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 自觉、不自觉点缀了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 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地成了别 人梦境的装饰。”又说:“我的意思是着重在相对 上。”这样看来,诗人的主要意图是表现人与人 之间、物与物之间,不论自觉与不自觉都可能发 生的这样或那样的相对关系。
精选教育课件
5
解分 段 讲
诗分两段独立的图景并列地展示或 暗喻诗人的思想。第一幅是完整的 图画:“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 景的人在楼上看你。”,“你”是 画面的主体人物,画的中心视点。 围绕他,有桥、有风景、有楼上看 风景的人。作者把这些看来零乱的 人和物,巧妙地组织在一个框架中, 构成了一幅水墨丹青小品或构图匀 称的风物素描。
断
章
琳
卞 之
精选教育课件
1
介 作以系➢ 后教卞苏此授,溧之外、卞水琳,中之,(在国琳生19社这担于10会任江一—科了苏时20学北海0期0院京门),文大。,卞学学诗祖所西人籍研语、江
《雨巷》苏教必修一课件PPT
油纸:江南特有的,黄晕色彩,复古、怀 旧、迷蒙意境。 伞:雨天的一道风景。 油纸+伞=为雨巷铺设了一个江南独有的背 景,也营造了一个忧愁、深思的氛围。
பைடு நூலகம்
那这样一个丁香般的姑娘到底寄托了诗人 什么样的感情呢? “我”彷徨 ——姑娘彷徨 “我”忧愁——姑娘忧愁 “我”彳亍——姑娘彳亍 “物著我之色” 对丁香姑娘的期盼,对眼前现状的迷茫和 对往昔之美的深深追忆。 丁香虽美但容易 消逝,而如丁香一样的姑娘也容易消逝。
雨+巷=雨多了哀愁与缠绵,巷多了迷蒙与幽冷。
丁香
颜色上:白色或淡紫色,而且成结状,有盘结忧郁之义。 香气上:淡雅,如果很多浓郁。
意义上:因为在暮春时节开放,所以多被古人赋予忧愁之意。
丁香: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李商隐《代赠》) 青鸟不传云外信,丁香空结雨中愁。(李璟《浣溪沙》) 姑娘: 美丽的。可以是他理想的象征,对理想的彷徨求索;也许 是诗人梦中的爱情;或者就是指诗人自己,诗人和姑娘二位 一体,我是实实在在的我,而姑娘是理想的我,未来的我, 另一层面的我。 丁香+姑娘=姑娘有了丁香的美丽与忧愁,丁香有了姑娘 的情怀与思绪。 雨+丁香=给诗的意境以愁怨和凄美。
重温诗人
他很孤独,也很寂寞,在绵绵的细雨中,“撑着 油纸伞,独自彷徨在悠长、悠长又寂寥的雨巷”。 在这样阴郁而孤寂的环境里,他心里怀着一点朦 胧而痛苦的希望:“希望逢着一个丁香一样地结 着愁怨的姑娘”。这个姑娘被诗人赋予了美丽而 又愁苦的色彩。她虽然有着“丁香一样的颜色, 丁香一样的芬芳”,但是也有“丁香一样的忧 愁”。她的内心充满了“冷漠”“凄清”和“惆 怅”。她和诗人一样,在寂寥的雨巷中,“哀怨 又彷徨”。而且,她竟是默默无言,“像梦一般 地”从自己身边飘过去了,走尽了这寂寥的雨巷。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3.《错误》写于1954年,当时的郑愁予年仅21岁。他在原诗的 《后记》中说:“童稚时,母亲携着我的手行过一个小镇,在青石的路 上,我一面走一面踢着石子。那时抗战初起,母亲牵着儿子赶路是 常见的难民形象。我在低头找石子的时候,忽听背后传来轰轰的声 响,马蹄击出金石的声音,只见马匹拉着炮车疾奔而来,母亲将我拉 到路旁,战马与炮车一辆一辆擦身而过。这印象永久地潜存在我意 识里。打仗的时候,男子上了前线,女子在后方等待,是战争年代最 凄楚的景象,自古便是如此……母亲的等待是这首诗,也是这个大 时代最重要的主题,以往的读者很少向这一境界去探索。”诗人这 番话为我们找到了解读这首诗的钥匙。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2.写汉字
词 语 易错字 逢 逄 徨 惶 蝗 煌 wéi 坊 潍 wéi 独 wéi 护 唯 维 词 语 易错字 帷 相 fénɡ 姓 pánɡ 彷 huánɡ huánɡ 恐 huánɡ 虫 辉 huánɡ
wéi 幕
-10-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3.解词义 ①彳亍:慢慢地走,走走停停。 ②惆怅:伤感;失意。 ③颓圮:颓败倒塌。 ④寂寥:寂寞;空旷。 误区警示:与该词相近的是“寂静”,但“寂静”没有开阔、空旷之意。 ⑤彷徨:走来走去,犹豫不决,不知往哪个方向去。 误区警示:与该词相近的是“徘徊”。徘徊:在一个地方来回走。也 比喻犹豫不决。二者使用上的侧重点不同。“彷徨”多用于心理方 面,“徘徊”多用第一个义项。
-6-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郑愁予,本名郑文韬,中国台湾“现代诗社”成员。祖籍河北,生于 济南,1949年去台湾。其诗作表现手法很现代,而选择的意象、运 用的辞藻、传达的情感,却多是传统的,于现代精神感受中交织着 宋词元曲的遗韵。诗集有《梦土上》《衣钵》《燕人行》等。
-7-
-11-
雨巷 断章 错误
问题导思 多维探究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目标一 理解诗歌意象,把握情感 1.怎样理解《雨巷》中的两个主要意象? 提示“雨巷”寂寞迷离,给人丰富的想象空间,写出诗人朦胧的期待。 “丁香”孤高、漂亮和忧愁,象征诗人心中高洁的理想,这理想如丁香 般的姑娘,若即若离,给诗人留下永久的怀念和无限的惆怅。 2.《断章》一诗中,诗人是怎样用形象的画面来阐释抽象的哲理的? 提示4行诗是4个形象的画面。前两个画面,“你站在桥上看风 景”“看风景人在楼上看你”,表面似乎互不相关,“桥上”“楼上”这两个 地点,却在看风景时发生了联系。后两个画面,“明月装饰了你的窗 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窗子与梦互不相关,却在“装饰”这一点上又 发生了联系。十分平常的生活画面,几个毫不相关的事物,经过诗人 精心构思与组合,变得耐人寻味。它阐释了诗人心中思考的“事物息 息相关”的抽象哲理。
-3-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2.卞之琳是20世纪30年代现代诗派的重要诗人,《断章》写于 1935年,是卞之琳的代表作。诗人回忆它的创作过程说:“此四行无 意中得之,原拟足成一首完整的诗,接着感到说完了,也无需多说,可 独立成篇,故名„断章‟。”“写于一九三五年十月,触景生情,储藏在记 忆中,当还远远早于这个日期。”“这是抒情诗,当然说是情诗也可以, 但绝不是自己对什么人表达思慕之情,而是以超然而珍惜的感情, 写一刹那的意境。我当时爱想世间人物、事物的息息相关,相互依 存、相互作用。人(‘你‟)可以看风景,也可能自觉、不自觉点缀了 风景;人(‘你‟)可以见明月装饰了自己的窗子,也可能自觉不自觉 成了别人梦境的装饰。意味进一步体会,也就会超出一对男女相互 关系的意义。”
-8-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加点字 着读音源自加点字 巷读音
撑着 . zhe 着 急 zháo . 颜色 . sè
雨巷 . xiànɡ 巷 道 hànɡ . 降落 . luò
色 色 子 . shǎi
落
落 东西 là . 落 枕 . lào
-9-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光阴的故事(选学)
-1-
雨巷 断章 错误
-2-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1.《雨巷》写于1927年,发表于1928年《小说月报》8号刊上,当 时大革命失败,许多文人理想受挫,情绪低落,思想苦闷。戴望舒深 受法国诗人、象征派大师魏尔伦的影响,魏尔伦《无言的歌集》表 达了巴黎公社失败后不知所措的知识分子苦闷沮丧的情绪和精神 状态,其基调是对于诗人的理想和他周围的肮脏生活相脱节的悲剧 感。戴望舒的《雨巷》就是表现从“五四运动”中激昂地飞腾起来 的理想,同淹没于血泊之中的1925~1927年大革命现实相脱节的悲 剧感。他的诗虽然不是反抗和战斗的诗,但也不是屈辱和忍受的诗。 人和理想,惶惶不安的人和无法实现的理想悲剧主题蕴含了时代的 特征,是恋爱情绪和政治情绪的契合。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1.注字音
加点字 彷徨 .. 颓圮 .. 惆怅 .. 卞 之琳 . 窗扉 . 读 音 páng huáng tuí pǐ chóu chàng biàn fēi 加点字 彳亍 .. 寂寥 . 装饰 . 春帷 . 跫 音 . 读 音 chì chù liáo shì wéi qióng
-5-
雨巷 断章 错误
背景助读 知识梳理
预习导引
核心归纳
戴望舒(1905—1950),浙江杭州人,中国现代诗人。“新月派”诗人 的代表,1925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时,开始受到法国象征派 的影响。1928年后成为《现代》杂志的作者之一,创作现代诗歌, 诗集有《我底记忆》《望舒草》《望舒诗稿》《灾难的岁月》。 早期的诗歌多写个人的孤寂心境,感伤的气息较重,因受西方象征 派的影响,意象朦胧、含蓄。后期诗歌表现了热爱祖国、憎恨侵略 者的强烈感情和对美好未来的热烈向往,诗风显得明朗、沉挚。 卞之琳,现代诗人、翻译家。祖籍江苏溧水,1910年生于江苏海 门汤家镇。新中国成立前出版了诗集《三秋草》和《鱼目集》,另 有与何其芳、李广田合著的《汉园集》。新中国成立后出版诗集 《慰劳信集》《十年诗草》和《雕虫纪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