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全册 1.2.4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及反思
沪教版(全国)(2024)化学九年级上册《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及反思一、教材分析:《化学研究些什么》是沪教版九年级上册化学的开篇章节,具有开启学生化学学习之旅的重要作用。
教材通过丰富的实例和实验,引导学生认识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材内容注重知识的基础性和启蒙性,为后续化学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的性质、组成、结构和变化规律。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本质区别。
3.能识别常见的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激发学生对化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实事求是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化学研究的对象。
2.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判断。
【教学难点】: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
四、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在之前的学习和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化学现象,但对化学的概念和研究内容还比较模糊,具有较强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但抽象思维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还相对较弱,需要通过直观的实验和实例来帮助理解。
五、教法和学法:【教法】:1.讲授法:讲解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基本概念。
2.实验法:通过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
3.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碰撞和交流。
【学法】:1.观察法:观察实验现象,获取有关信息。
2.归纳法:归纳总结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特点和区别。
3.合作学习法:小组合作完成实验和讨论,培养合作精神和交流能力。
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展示一些化学实验的图片或视频,如镁条燃烧、铁生锈等,引起学生的兴趣。
提问:这些现象都属于化学变化,那么化学到底研究些什么呢?从而引入课题。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
九年级化学教案(沪教版-上册)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1.1 化学的定义与特点了解化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掌握化学的基本特点和实验方法1.2 化学变化与化学反应理解化学变化的概念掌握化学反应的类型和特点1.3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学习物质的组成和分类了解原子、分子和离子的概念第二章:我们生活中的化学2.1 空气与氧气了解空气的成分和氧气的作用学习氧气的制取和检验方法2.2 水的性质与净化掌握水的性质和用途学习水的净化方法和原理2.3 食物中的营养素了解食物中的主要营养素种类掌握营养素的生理功能和食物来源第三章:物质的变化与能量3.1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区分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掌握判断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方法3.2 化学反应与能量学习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了解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例子3.3 燃烧与爆炸掌握燃烧的条件和灭火方法学习爆炸的原理和类型第四章:有机物的奥秘4.1 有机物的概念与分类了解有机物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有机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4.2 糖类与脂肪学习糖类和脂肪的性质和作用了解糖类和脂肪在人体中的代谢过程4.3 蛋白质的性质与功能掌握蛋白质的结构和性质学习蛋白质的功能和食物来源第五章:化学实验技能5.1 实验基本操作学习实验仪器的使用和基本操作掌握实验安全注意事项5.2 溶液的配制与稀释学习溶液的配制方法和原理掌握溶液的稀释计算和操作步骤5.3 实验数据的处理与表达学习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处理方法第六章:金属与非金属6.1 金属的性质与用途学习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了解金属的冶炼方法和主要应用6.2 非金属的性质与用途掌握非金属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学习非金属材料的应用和重要性6.3 合金的性质与分类了解合金的概念和特点掌握合金的分类和应用领域第七章:酸碱盐与氧化物7.1 酸碱盐的基本概念学习酸、碱、盐的定义和特点掌握酸碱盐的化学式和分类7.2 酸碱反应与中和反应理解酸碱反应的原理和类型掌握中和反应的应用和判断方法7.3 氧化物的性质与分类学习氧化物的概念和特点掌握氧化物的分类和常见氧化物的性质第八章:化学与能源8.1 化石燃料与能源危机了解化石燃料的种类和作用认识能源危机的严重性和应对措施8.2 renewable energy and its application 学习可再生能源的概念和分类掌握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和前景8.3 化学电池与电化学了解化学电池的原理和类型学习电化学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第九章:化学与材料9.1 金属材料与金属冶炼学习金属材料的分类和特点掌握金属冶炼的方法和过程9.2 陶瓷与玻璃材料的性质与制法了解陶瓷和玻璃的概念和特点掌握陶瓷和玻璃的制法原理和工艺9.3 塑料与合成纤维的性质与用途学习塑料和合成纤维的分类和特点掌握塑料和合成纤维的用途和环保问题第十章:化学实验设计与探究10.1 实验设计与方法选择学习实验设计的原则和方法掌握实验方法的选择和评价10.2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解释学习实验结果的数据分析和图表表达掌握实验结果的解释和推理方法10.3 科学探究与问题解决理解科学探究的过程和方法学会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重点和难点解析:1. 第一章:走进化学世界补充和说明: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基础自然科学。
九年级化学全册教学教案第一课时《化学研究些什么》(沪教版)
《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知识与技能: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2、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等化学概念的含义,并能举例说明。
3、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的现象,初步认识通过化学反应实现能量转化的重要性。
过程与方法:初步体验化学探究过程,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学会观察、比较与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初步形成化学学习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感受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的观念。
教学重、难点:学会观察实验及对实验现象的正确描述;知道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教学方式:科学探究、交流讨论教学过程:【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A.铁生锈 B.镁带燃烧 C.石蜡熔化 D.加热铜丝变黑2.下列关于化学变化的描述中,最准确的是()A.一定会发光和放热B.一定会有颜色变化C.一定会有沉淀生成D.一定有新物质生成3.下列变化前者属于物理变化,后者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矿石粉碎、酒精挥发 B.火药爆炸、自行车轮胎爆炸C.电灯发光、食物腐败 D.澄清石灰水中通入二氧化碳、湿衣服晾干。
4.下列哪一种变化与其它三种变化不同()A.海水蒸发B.冰雪融化C.动植物腐败D.山体滑坡5.石蜡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根本依据是()A.发光 B.放热 C.生成二氧化碳和水 D .蜡烛变短6.下列物质的性质属于物理性质的是()A.酒精易被点燃B.木炭能燃烧C.金刚石特别坚硬 D.铁易生锈7.下列一些物质的自我介绍,其中介绍自己化学性质的是 ( )A.我是紫红色固体 B.我在自然界中硬度最大 C.我在常温下是气体 D.我会生锈二、填空题8.下列叙述中画线的部分属于A、B、C中的某一种情况,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
A.反应条件 B.反应现象 C.结论和反应结果给碳酸氢铵加热( ),试管内壁有液体出现( ),这是生成的水珠( ),闻到有一股刺鼻的气味( ),这是氨气( );再将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棒放在试管口处,看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了( ),证明还生成二氧化碳气体( )9. 判断下列变化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用序号填空)(1)木材制成桌椅,(2)冰雪融化,(3)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4)酒精挥发,(5)铁丝弯曲,(6)食物腐败,(7)水结成冰,(8)钢铁生锈(9)葡萄酿酒,(10)煤油燃烧,(11)人的呼吸,(12)电灯发光。
初三化学教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导学案(全册)
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1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我思我学】议一议:研究化学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化学在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方面有哪些较突出的贡献?想一想:为什么说材料是生产和生活的物质基础?举例说明。
查一查:仔细观察课本第8-9页上的8张图,结合相关资料,谈谈他们的主要用途。
【同步导学】一、评价要点1.知道:中国古代化学工艺著名成就:青铜器、钢铁冶炼、火药、瓷器。
2.知道:碳酸氢铵具有受热易分解的性质。
3.知道:钢铁年产量的1/10因锈蚀而损失掉。
4.理解:探究铁生锈消耗氧气实验的原理。
5.了解:验证含硫火柴燃烧产生二氧化硫的实验方法。
6.知道:佛莱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二、方法指引1.我国在化学工艺方面的显著成就有哪些?我国是世界上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对人类作出过重大的贡献。
像商朝的司母戊大方鼎重875公斤,是迄今发现的世界上最大青铜器、春秋时期生铁冶炼技术的发明,比欧洲早1900年,战国时期,掌握了炼钢工艺,大大提高了铁器的实用的性能,为战国中期以后的铁器大量应用于军事和农业生产创造了技术条件。
我们祖先的四大发明中的造纸和制火药这两大的发明和运用,分别比欧洲早10个世纪和5-6个世纪,也是我国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两项发明和运用推动了世界文明的进程。
另外瓷器制造技术也远远领先于世界各国。
在近、现代化学史上,我国的化学家也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特别是建国后,我国在化学工业上成果显著。
例如:我国的化学家同生物学家合作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有生物活力的结晶牛胰岛素。
化学科学与化学工业上的成就保证了我国原子弹研制中有关化学材料的部分。
我国化学家在世界上首次合成了化学结构与天然物相同的核糖核酸,为人工合成生命物质迈出了新的一步.2.简述研究化学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方面有什么重要意义?纵观历史,从使用火到水、木材、煤、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人类能源的来源全部都是从自然界中得到,其中的大多数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有限资源。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1.2.2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新版)沪教版
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 1.2.2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新版)沪教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的第一章第二节第二部分内容,主要介绍了化学研究的内容。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帮助学生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对化学实验和现象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化学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法还不够清晰,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进一步明确。
三. 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2.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3.通过对化学研究的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 教学重难点1.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
2.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和小组合作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小组合作使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探究。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案例和实例,用于引导学生思考和分析。
2.准备教学PPT,包括相关的图片、文字和动画,用于展示和讲解。
3.准备小组合作的活动材料,用于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引发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化学研究的领域和对象,如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等。
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图片,让学生对化学研究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
3.操练(10分钟)分析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
如通过分析一个具体的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和探究,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化学研究的内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化学研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环境保护、医药健康等。
沪教版9年级化学HJ全册教学课件 第1章 开启化学之门 第2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
化学研究些什 么?
• 本节课学习目标: • 1.通过联想生活中常见的变化,感受变
化的分类。 • 2.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的方法。
一、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一门研究物质的组成、结
构、性质、变化、用途以及合成规律 的基础自然科学。 二、化化学学还研是究一的门内以容实:验为基础的科 学。1.研究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2.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3.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 与变化
活动与探究
1.请根据你的生活经验,描述蜡 烛燃烧的现象。
蜡烛的燃烧
实验步实骤 验
实验现象
取一段蜡烛,观察外观特 征(如颜色、形状等)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
白色圆柱形固 体。 蜡烛熔化,变短,发 光放热 烧杯壁出现水雾
在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 冷的小烧杯,观察烧杯内 壁的变化
一、物 质 变 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定义和 特征
例子
没有新物质生成 有新物质生成
的木变条化折断、铁矿 的木变条化燃烧、铁
石的粉碎、铁制 矿石炼成钢铁、
成铁锅、水受热
铁生锈、水通 电变成氢气和
变成水是蒸否气有变化还是属于化 学变化 1.水的三态变化; 2.汽油的挥发; 3.煤油的燃烧; 4.氯化氢和氨气混合,产生白烟; 5.碘化钾溶液和硝酸银溶液混合,产生 黄色沉淀;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引出白烟 有白烟升起
初探蜡烛燃 点燃时,蜡烧烛发生哪些变化?
⑴起始蜡,烛__熔_____物;理变 ⑵点燃化后产,生__火__焰__放_化__化__学化,变火焰 上的白瓷热黑色粉
化板学表变面有末_______,蜡烛逐物渐理变 变⑶短刚化熄;灭烛时芯,上方出现一 化 ________缕__白__烟____; ⑷熄灭后一段时蜡间烛,液体 __________。 凝固
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沪教版第一章 第二节 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4张PPT)
能与….反响、易分解、不稳定、有毒、 可燃性、氧气能助燃、酸性、碱性、 钢铁易生锈……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叫做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 密度、溶解性、挥发性、导电导 热……
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的区别:性质是物质本身特有 的属性,而变化那么是物质运动的过程。
表达物质的性质往往用“能〞、“难〞、“易〞、 汽油可燃烧
变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 化 时 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 化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气味等。
后
记录四个实验的现象
变化
化学变化: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物理变化: 无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有 化学变化
无 物理变化
有 化学变化
无 物理变化
乳白色、固态、圆柱等形状 石蜡熔化,火焰分三层,外 焰最亮,内焰最暗
化学变化的根本特征是有新物质生成,常表现为颜色 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化学变化还伴随着吸 热、放热、发光等现象。
【注意】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 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 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 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交流与讨论——判断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会〞、“就〞、“可〞等表示能力或属性的用语。 表达物质的变化往往用“已经〞、“了〞 等过去时
汽油在燃烧 或“在〞等现在时等表示时态的用语。
性质
决定
反映 变化
二氧化碳灭火
酒精作燃料
石墨做铅笔芯
经典例题
知识点1: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
1.以下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D 〕
A、食物腐败
B、钢铁生锈
1-2化学研究些什么课件(沪教版九年级)
⑵石蜡燃烧变成了什么?在吹灭蜡烛后的瞬间, 还能看到什么?
石蜡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与水,在吹灭蜡烛的瞬间, 还能看到有白烟生成。
思考 题
现在大家想一下,蜡烛在燃烧时都发生哪 些变化?这些变化有什么区别?
物理变化 举例
化学变化
木条折断、铁矿石的粉碎 木条燃烧、百炼成钢、火药爆 铁制成铁锅、水受热变成水 炸、铁生锈、食物腐败、 蒸气、原子弹爆炸 酿酒、光合作用 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形状、状态 放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 生成沉淀、能量的吸收或释放 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
定义和 特征 本质区 别 伴随现 象
注意点:1、一切燃烧都是化学变化。 2、一些现象并不能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关键还是看是否有新物生成 3、爆炸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轮胎、气球、锅炉爆炸都是物理变
化。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1.水结成冰 3.食物腐败 5.木条折断 7.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 1
2.纸张燃烧 4.瓷器破碎 6葡萄酿酒 8.潮湿的衣服晾晒后变干
4 5
8
化学变化: 2
3
6
7
为什么蜡烛燃烧过程中会发生物理变化和化学 变化呢?这是由什么因素决定的呢?
各种物质பைடு நூலகம்变化中表现出各自所具有的性质
物理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硬度、密度、熔 点、沸点、凝固点、挥发性、导电性、 吸附性、延展性、溶解性、导热性等
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小结:
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 化变能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性质
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 表现出来的性质
化学性质: 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 酸碱性、稳定性、毒性、腐蚀性等
性质与变化: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集(全册 共68页)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导学案全集(全册共68页)目录第一章开启化学之门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共2课时)第三节怎样学习和研究化学(共2课时)章末复习第二章身边的化学物质第一节性质活泼的氧气(共2课时)第二节奇妙的二氧化碳(共2课时)第三节自然界中的水章末复习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第一节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4课时)第二节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第三节物质的组成(3课时)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章末复习第四章认识化学变化第一节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共2课时)第2节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第3节化学方程式(共2课时)章末复习第五章金属的冶炼与利用第一节金属的性质和利用(共2课时)第二节金属矿物铁的冶炼第三节金属防护和非金属回收章末复习第一节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目标定向1、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推动作用。
2、认识学习和研究化学的意义。
二、个体自学(阅读教材、思考问题)(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1、碳酸氢铵是色体。
2、实验证明,在较高的温度下碳酸氢铵会迅速分解,生成有的,还生成和。
(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1、氮气的用途有、、、。
2、在包装袋中充入氮气,可以延长食品的保存期限的原因是。
(三)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1、我国古代的有些化学工艺有相当成就,如、、火药的发明、都是举世闻名。
2、可制造光导纤维,用于制造计算机芯片,可制成航天飞机的防热瓦。
可用于制造航天航空器。
3、_______________的发现、合成和应用,挽救了许多垂危病人的生命。
三、同伴互导1、小组内相互交流基础知识的对错。
2、小组选出代表展示基础学习的成果。
四、教师解难1、碳酸氢铵如何保存?2、使用铁锅作烹饪用具,可在食物中添加适量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元素。
五、练习检测1.下列说法没有科学尤其是化学依据的是()A.点石成金B.变废为宝 C.塑料回收 D.资源再生2.化学在人类社会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请你分析下列四个选项中化学学科不涉及的研究领域是()A.开发新的能源B.合成新的物质C.研究物体运动规律D.防治环境污染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 B.学习化学会使你生活得更健康、更文明C.用化学方法可以合成“长生不老”药 D.使用无硫火柴可减少大气污染4.化学是造福人类的科学,社会的文明和进步离不开化学。
江苏省九年级化学全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案(新版)沪教版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1.学习目标认知目标: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能力目标:通过实验观察,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和伴随发生的现象情感目标:实验探究活动中,理解观察与化学实验对化学学习的重要性2.学习方法3.教学内容一、化学研究物质的与【蜡烛的燃烧实验】1.现象:⑴点燃蜡烛,产生黄白色火焰,摇曳,蜡烛熔化;⑵蜡烛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⑶取下烧杯,向烧杯中倒入澄清石灰水:。
⑷将玻璃导管伸入火焰中,引出一缕:,说明了火焰中存在:。
⑸熄灭时,产生:,这是:。
⑹火焰上方的白瓷板:,因为:。
2.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一)物质的两种变化:是物理变化。
如:同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如:水结成冰);挥发(如:浓氨水的挥发);蒸馏(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炼制石油);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蒸发等。
是化学变化。
如: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炼钢、炼铁、酸碱指示剂变色;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衣服穿久了褪色,变质、腐蚀、中毒等。
注: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爆炸(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石灰水变浑浊(通二氧化碳后变浑是化学变化,加热后变浑浊是物理变化)。
巩固练习:(1)判断镁在空气中燃烧是化学变化的主要现象是()A、发出耀眼白光B、放出大量热量C、生成白色固体D、生成氧化镁(2)判断下列变化属于何种变化?①灯泡通电发光放热()②水受冷结冰()③水蒸气液化()④石蜡熔化()⑤酒精挥发()⑥石灰水中通二氧化碳变浑浊()⑦火药爆炸()⑧铁棒磨成针()⑨生米煮成熟饭()⑩块状胆矾研磨成粉状()(3)(2014扬州中考)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酒精燃烧B.汽油挥发 C.风力发电D.海水晒盐说明:(1)在化学变化中,常伴随一些现象,如等。
注:有这些现象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2)判断变化是否是化学变化,主要看。
(3) 它们的本质区别是。
九年级化学全册 1.2.3 化学研究些什么 精品导学案 沪教版
第一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3课时)【学习目标】1.知道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2. 知道空气不是单一物质组成的,而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3.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
【学习重点】1、了解空气的组成2、学会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的测定【学习难点】空气中氧气含量测定误差分析【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1、一只空杯里有物质吗?如果有是什么?2、空气中含有哪些气体?空气是单一物质组成的吗?3.你有办法获得空气吗?【新知导学】:阅读第13页完成下面导学1、红磷燃烧消耗了瓶中空气里的,生成了固体,致使瓶内气体减少而压强降低,导致烧杯内的水被吸入广口瓶中,且约占容积的。
2.你有办法证明空杯里有物质吗?二、合作、研讨与点拨活动一、(一)空气中氧气体积含量的测定1.实验原理:利用固体红磷燃烧消耗了密闭容器中的氧气,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使容器内减小。
打开止水夹后,在大气压作用下,进入集气瓶的水的体积约 (填“大于”“等于”“小于”)消耗掉的气体体积。
2.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3.实验探究4.实验问题思考(1)红磷在集气瓶中燃烧,消耗的气体是 ; (2)红磷在集气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了 ;(3)集气瓶中剩余的气体是氮气吗? ;(4)打开止水夹后,为什么集气瓶中能吸入约占集气瓶容积1/5的水? 。
5.实验结论: 。
6.请用文字表达式表示红磷燃烧(三)拓展视野:阅读P14完成下列问题国科学家 和 国化学家 分别制得了氧气。
国化学家 得出了空气是由 和 组成三、总结、反思与提升1.空气成分:科学家通过各种实验测定,说明空气是由多种气体组成。
空气成分 其它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①检查装置气密性,将导气管的一端插入水中, 。
在导管口 说明气密性良好。
②将集气瓶的容积划分为5等份,并加以标记 ③把燃烧匙内的足量红磷点燃后,迅速伸入集气瓶内,塞紧橡皮塞。
红磷继续燃烧产生浓厚的 ,放出热量。
新沪教版九年级化学全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2【精品】
化学变化和化学性质概念的形成。
易混
(错)点
光和火焰烟和雾
考点
化学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
学科特性
从实验得出结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 化学研究的对象和内容,知道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用途和制备的初步概对比、分析,敢于表达自己的参与交流与讨论观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养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教学方法
与手段
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
自信课堂教学进程
一、激趣导入生发自信
模式一:多媒体展示图片
模式二:图片展示“蛋雕”的制作过程
二、自主合作彰显自信
1、探究(一):
活动探究:蜡烛的燃烧过程
介绍 观察的内容:物质原的颜色、状态;变化过程中发生的现象,如:物质的状态与颜色的变化、发光、发热、形成烟或雾和放出气体,变化后生成物质的颜色、状态等。
教学设计通常伴随着贯穿始终的线索,我们尝试了这样的设计思路: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区别 作为本课时教学重点,其设计内容存在分散性,为了将原本分散的要点串联,保证课堂教学顺畅连贯。 我们利用一盒泡腾片将本节课多个 实验活动串联起。首先利用包装中的泡腾片遇水放出气体探讨出放气的现象,再随即利用泡腾片遇水变质引出干燥剂的作用进而研究干燥剂,并利用干燥剂完成了化学变化放热以及生成沉淀等特征的教学,联系干燥剂遇水放热的现象组织实验总结出了发光的表现形式,并将这两种形式总结为能量的变化,接着用富有趣味性的“无字天书”实验总结出颜色变化的特征。
化学研究些什么
学情分析
学生基础高低参差不齐,有的基础较牢, 成绩较好。当然也有个别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行为习惯。要做好每一个学生的工作,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各自原有的基础上不断发展进步。
沪教版九年级化学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
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4.认识化学变化的特征及伴随发生的现象(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学会实验的现象观察、记录和思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2.通过演示实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探究物质及变化的好奇心,激发求知欲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概念及其应用,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三.教学方法讲授.交流讨论与演示法四.教具实验药品(葡萄糖.砂糖.面粉).仪器(试管.酒精灯.试管夹.烧杯...).材料(火柴.抹布...).五.教学过程1.引言: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化学在帮助我们认识及合理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和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一课开始尝试研究化学,我们先从身边的物质开始。
2.过程:( 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和变化a.[观察思考]:仔细观察课本第10页彩图,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思想并板书b.、活动与探究:蜡烛的燃烧(板书)[创设情境]:观察蜡烛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师引导、归纳整理:1.刚点燃时的现象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4.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5.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制作图表:实验内容.现象.结论)观察蜡烛燃烧的现象:火焰边的蜡烛熔化、蜡烛燃烧放出热量、蜡烛燃烧变少了,吹熄蜡烛后有一缕白烟引导学生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变化:熔化-气化-燃烧c.物质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是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有无新物质生成举例: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矿石粉碎酒精挥发海水晒盐食物腐败碘升华火药爆炸答案:食物腐败与火药爆炸为化学变化,其余的为物理变化d.化学变化时往往伴随的现象:发热、发光、变色、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但不能根据这些判断某变化是否属于化学变化,如;灯泡通电发光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熔点、沸点、硬度、密度、气味等,这些性质是物理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是化学性质(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活动探究:萄葡糖、砂糖、面粉的加热(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观察图片:学生讨论生产生活实际中产品的使用,了解物质的用途以及制备的重要作用,交流自己的看法(四).化学史的教学观察图片:了解化学发展过程中重要的发明、发现、成果举例讲解化学研究历史上的史实交流与讨论:化学的重要现实意义巩固练习:一. 下列现象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为什么?1.;水结成冰2纸张燃烧3.食物腐败4.瓷器破碎5木条折断6葡萄酿酒7. 光合作用8.潮湿的衣服晾晒后变干答案:1.4.5.8为物理变化,2.3.6.7为化学变化二.下列哪些是物质的物理性质,哪些是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什么?(1)空气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的气体。
(完整word版)九年级化学(沪教版)
九 年 级 化 学(沪 教 版)1.1 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一.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 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蒸发皿上方产生白雾白色粉末减少至消失有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NH 4HCO 3 NH 3 H 2O CO 2 2.结论:碳酸氢铵 氨气+水+二氧化碳反应物 生 成 物二.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氮气(N 2):性质:无色无味气体,难溶于水,ρ<ρ ;化学性质稳定,在常温下很难与其他物 质发生反应,本身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①铁丝表面有红棕色气体产生②导管内液面上升①铁钉与水、氧气反映产生铁锈②锥形瓶内气体减少,气压变低,大气压把水压入导管内 1.2化学研究些什么一.化学研究物质的性质与变化:化学变化: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物理变化:没有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物理变化2.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物理性质:物质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就能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表现出来的性质叫做化学性质(可燃性,酸碱性,氧化性,腐蚀性) 释放能量吸收能量5.蜡烛燃烧:1. 现象: △ 现 象 原因1.变化3.性质4.能量变化空石蜡 + 氧气 二氧化碳 + 水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和结构1.空气的成分(按体积)N 2—78% O 2—21% 稀有气体—0.94% CO 2—0.03% 其他—0.03%2.空气中氧气体积的分数测定原理:红磷 + 氧气 五氧化二磷P O 2 P 2O 5产生大量白烟放热结束后,冷却至室温,然后打开止水夹,瓶内进水约占五分之一体积结论:氧气约占空气体积的51误差: 红磷的量不足,会使氧气不完全消耗集气瓶为冷却至室温,就打开止水夹装置漏气止水夹没有夹紧没及时塞上橡皮塞3.洁净物、混合物洁净物:只由一种物质组成。
混合物: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4.稀有气体氦(He ) 氖(Ne ) 氩(Ar ) 氪(Kr ) 氙(Xe ) 氡(Rn )5.物质组成相同,结构不同,性质不同。
九年级化学全册 1.2.1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案(无答案)沪教版(2021年整理)
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1.2.1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1.2.1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车逻镇2017届九年级化学全册1.2.1 化学研究些什么学案(无答案)(新版)沪教版的全部内容。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1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研究的内容;2、知道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3、正确判断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典型的变化所属类型【学习重点】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并依此判断变化类型【学习难点】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判断。
【学习过程】【明确学习目标】一、回顾、预习与交流【旧知回顾】:回忆前面所学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碳酸氢铵加热后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哪些现象?写出反应的文字表达式?2。
教材P5铁生锈的实验中铁变成了什么?此变化过程中伴随的现象有哪些?铁生锈的条件是什么?如何防止铁制品生锈?【新知导学】:1、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研究物质的与、与、与等基础自然科学。
2、研究的对象是,研究的工具是,研究内容是二、合作、研讨与点拨(一)化学研究物质的变化活动一、1.蜡烛燃烧实验阅读教材P9“活动与探究”,观察实验现象,完成课本中的表格。
思考:(1)火焰上压白瓷板观察出现现象,分析原因是什么?(2)吹灭火焰后出现的白烟是什么?请设计简单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想。
(3)“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灰"中含有哪些物质?2.物理变化的变化属于物理变化,例如、都属于物理变化.3.化学变化的变化属于化学变化,例如、都属于化学变化。
新版沪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1.2 化学研究些什么教案
化学研究些什么课题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课型实验探究课时第1课时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知道什么是化学?化学研究些什么?2、记住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概念;记住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的概念和物理性质的几个方面。
3、初步理解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区别,并能根据变化的现象和本质特征判断一些变化的类型。
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身边物质在自然界中的变化的具体实例的分析,学会区别物质的变化及区别物质的性质。
2、认识一些简单的化学仪器和基本操作,学会实验的现象观察、记录和思考分析的一些基本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增强学习化学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2、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教学重点1、知道化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2、认识化学变化及其在化学中研究物质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描述实验的能力课前准备[知识准备]1、通过看书、查阅资料、浏览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搜索一些身边的化学变化、物理变化实例,作好简单的记录,准备参加课堂讨论。
2、回顾物理、生物等学科中有关酒精灯、试管等操作初步学会使用。
[物质准备]教师:准备演示、分组实验器材、药品;准备相关媒体、素材。
学生:准备一支蜡烛,一盒火柴留做分组实验用。
少量的面粉、砂糖、葡萄糖先进。
引入:[回顾交流]通过上一课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化学在帮助我们认识及合理利用周围物质世界和自然资源,促进科技进步中的巨大作用,这一课开始尝试研究化学,我们先从身边的物质开始。
[观察思考]仔细观察课本第10页彩图,结合生活经验感悟自然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科学思想。
活动与探究:蜡烛的燃烧[创设情境]观察蜡烛提出问题,包括是什么、叫什么、怎么样等等,教师引导、归纳整理1、刚点燃时的现象:。
2、点燃1分钟时的现象:。
3、蜡烛刚熄灭时的现象:。
4、熄灭1分钟时的现象:。
5、蜡烛燃烧后变成了什么物质:。
[分组实验]学生动手对其中部分问题进行实验探究,教师指导学生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实验内容实验现象实验结论[讨论交流]根据实验说出各自对问题的看法,教师归纳板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章第二节化学研究些什么(第4课时)
【学习目标】1.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2.使学生了解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学习重、难点】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
【学习过程】
一、回顾、预习与交流
【旧知回顾】:
1. 碳酸氢铵分解过程是__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过程。
2、空气中含、、、、水蒸气等物质,其中氧气约占、氮气约占。
3. 请将对应的内容用线连接起来
化学变化酒精容易挥发
天然气燃烧
化学性质植物的光合作用
物理变化石蜡熔化
加热碳酸氢铵
物理性质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生锈
水结成冰
【新知导学】:
1. 铜可用来制导线,说明铜具有哪些性质?酒精具有可燃性,酒精可用来干什么?
二、思考、交流与点拨
活动一、(一)混合物和纯净物:
阅读课本P14,了解什么是纯净物和混合物?
混合物:
纯净物:
现有石灰水、酱油、加碘盐、氮气、水、二氧化碳、空气、碳酸氢铵八种物质,请判断哪些是纯净物,哪些是混合物?
活动二、(二)化学研究物质的结构
化学不仅通过实验探究物质的组成,还研究物质的结构,请阅读课本P15-16,完成下列内容:1.从宏观看,物质是由组成物质的基本要素组成的,如氧气由元素组成的,金刚石由元素组成,二氧化碳由和元素组成,碳酸氢铵由、、、四种元素组成。
2.取少量葡萄糖、砂糖、面粉分别放在_________中,在酒精灯上加热,观察到的现象是,现象说明了葡萄糖、砂糖、面粉中都含有元素。
3.从微观看,任何物质都由构成的。
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元素组成的,但由于
不同,所以属于(填写“同种”或“不同种”)物质。
物质的性质是由物质的决定。
活动三、(三)化学研究物质的用途与制法
阅读课本P16-18
1.下列用途哪些是金刚石用途,哪些是石墨用途?
(1)制作钻石(2)作电池的电极(3)制作铅笔的笔芯(4)切割玻璃
思考:上述用途与物质那些性质有关
2.历史上几项重要的化学研究成果
历史上许多科学家在科学研究领域作出重大贡献,请把左栏与右栏相关的项目用短线连结起来。
首次人工合成了结晶牛胰岛素
三、总结、反思与提升
1、用“性质”和“用途”填空。
物质的__________决定物质的__________,物质的_______体现了物质的__________。
物质的组成与结构决定物质的。
2、从化学角度分析“点石成金”的可能性。
四、自检、反馈与提升
【课堂作业】
1.人类生活需要能量,下列能量主要是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A.电熨斗通电发出的热量 B.电灯通电发出的光
C.水电站利用水力产生的电能 D.液化石油气燃烧放出的热量
2.高锰酸钾是一种紫黑色晶体。
高锰酸钾放在试管中加热时变成黑色粉末,并生成一种无色气体。
在医学上,高锰酸钾可用于消毒、洗胃。
上述对高锰酸钾的描述中,没有涉及的是()
A.制法 B.物理性质 C.化学性质 D.用途
3.生活中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混合物的是()A.矿泉水 B.洁净的空气 C.冰水混合物 D.加碘食盐
4. 打捞韩国“岁月号”沉船是在水下作业,潜水员需要呼吸富氧空气。
富氧空气中氧气的含量高于普通空气中的含量,富氧空气中氧气与其他气体的体积比可以是()
A. 1︰2
B. 1︰5
C. 1︰4
D. 21︰79
5.金刚石很坚硬,可以化刻玻璃,石墨是最软的矿物之一,可用作润滑剂。
金刚石与石墨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异,其原因是()
A.颜色不同 B.两种物质结构不同
C.熔点不同 D.两种物质用途不同
【课后训练】
1.生活中许多变化都放热,下列放热主要由物理变化引起的是()A.木炭燃烧放热 B.生石灰与水混合放热
C.白炽灯泡通电发热 D.苹果腐烂发热
2.在常温下,不适宜运用物理性质区别的物质是()
A.红磷和白磷 B.酒精和食醋 C.食盐和面粉 D.铁粉和木炭粉
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 蒸馏水
B. 海水
C. 葡萄酒
D. 岩石
4.汽车安全气囊内所装化学物质,能在碰撞后10毫秒内,生成一种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该气
体是()
A.氮气B.氧气C.稀有气体D.二氧化碳
5. 将化学能转变成电能的装置是()
A.太阳能热水器 B.手电筒 C.水轮发电机 D.干电池
6. 在以下叙述中:①镁带在空气中可以燃烧;②钢铁生锈;③冰雪融化;④水能结成冰;⑤铜作
导线;⑥红磷燃烧;⑦液氧可用于火箭助燃剂;⑧碳酸氢铵受热易分解。
属于物理变化的是__ ___;属于化学变化的是__ __;属于物质的物理性质的是__ __;属于物质的化学性质的是____ _;属于物质用途的是__ __;物质的用途仅与其物理性质有关的是__ __。
(用编号填空)
7. 某同学对蜡烛(主要成分是石蜡)及其燃烧进行了如下探究。
请填写下列空格
(1)取一支蜡烛,用小刀切下一小块,把它放人水中,蜡烛浮在水面上。
结论:石蜡的物理性质
是①;②。
(2)点燃蜡烛,观察到蜡烛火焰分为外焰、、焰心三层。
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蜡烛的火焰中
(如右图)约2秒后取出,可以看到火柴梗的两端处最先变黑炭化。
结
论:蜡烛火焰的温度最高,温度最低。
(3)再将一只干燥的烧杯罩在蜡烛火焰上方,烧杯内壁出现水雾。
取
下烧杯,迅速向烧杯内倒人少量澄清的石灰水,振荡,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结论:石蜡燃烧后一定生成了和。
(4)在该实验中,蜡烛受热熔化为变化,蜡烛燃烧为变
化(填”物理”或“化学”),这两种变化的根本区别是变化前后是否有生成。
将发生的化学变化用文字表达式表达出来:。
8. 如图所示,将一截两端不封口的玻璃管,一端系上一个小气球,另一端穿过双孔橡皮塞,橡皮塞和一个
U形管相连,向一个盛满二氧化碳的锥形瓶中加入足量的石灰水,迅速塞紧橡皮塞。
⑴观察气球的变化现象是()
A. 没有明显变化
B. 膨胀变大
C. 膨胀后又瘪下去
D. 比原来更瘪了
⑵打开止水夹,U形管左右的水位()
A. 左高右低
B. 右高左低
C. 左右水位不变
D. 水全部进入到锥形形瓶中
9.为测定空气中氧气所占的体积分数,某同学设计了如右图实验,
在一个耐热活塞的底部放一小块(足量)白磷,然后迅速将活塞下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为;冷却至原来温度时,慢慢松开手,活塞最终将回到刻度处,试回答白磷燃烧的原因;由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姓名_____________ 等第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