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传统德育方法 深化现代德育理论

合集下载

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

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

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中一项重要的工作,它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提高其道德素质。

德育工作不是一味传道,而是要通过各种途径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道德价值观,并学会将其体现在行为上。

如何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呢?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索德育工作的方法,帮助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一、采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在德育教育中,单一的传统教育方式已经难以满足需求,因此学校需要使用多样化的教育方式。

比如,在课堂上运用案例分析来教育学生,通过典型的案例和实际的操作来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念。

此外,学校还可以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探究精神,培养他们的兴趣和热情,让他们在学生谈心、爱心义卖、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中接受教育。

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德育工作的另一个重点是注重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学生要实现自我管理,必须先了解自己和社会,了解自己的情感、欲望和信仰,同时还要知道如何去平衡和协调人际关系。

学校可以为学生提供社交实践机会,加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同时也可以鼓励学生发掘自己的潜在能力,培养学生不同层次上的自我管理能力。

这样,学生在整个学生生涯中都能够更好地面对挑战和机遇,更好地管理自己的生活。

三、建立全面的德育制度德育工作需要整个学校的共同努力,只有建立一个全面的德育制度,才能真正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

学校可以制定出一些德育条例,对学校运作非常有益,同时学生和教师之间也能够更好地沟通和交流。

在学校中,德育行为规范的遵守,成为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推动,学生和教师将德育工作融入日常生活中。

制定这些德育条例的过程中,学校可以借鉴其他学校的经验或者请相关专家进行咨询,来制订出最适合学校的条例或规定。

四、注重教师的专业素质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一项任务,更是一种精神和意愿。

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角色不可或缺。

教师在德育工作中,不仅要做到教书育人,还要注重自身专业的素质和教育理念。

让教师深入参与德育工作,积极发挥教师的专业技能和经验,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

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形势下我们借鉴传统的德育方法应注意把品德教受教育者在接受德育信息时出现的心理偏差意识到l育与知识传授密切结合起来把德育渗透到丰富多彩不同的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上出现的主要矛盾和矛i的校园文化活动中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盾的主要方面甚至同一个人的自我意识由于时间l得到锻炼
《 学与 管理 》 教
20 08年 1 0月 2 O日
6 ・ 4
林五星 : 传统德育方法的现代借鉴
2 接教育, 问 全面渗透 古人在德育方面有许多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如寓 教于乐、 寓教于活动等。我们现在也应以这种观念为
明。 { 我 国应在原有 的基础上切实地探索一条适合我 国 国情 的 “ 养成教育”的新思路 , 变零散的 、 个别 的道德 I 教 系统的体系。 l 育为完整 的 、
借鉴传统 的德育方法 ,旨在提高德育的科学性 、 社会现象做 出独立 的 、 科学 的价值判 断, 以求真正提 针对性和实效性 , 从而更好地实现德育 目标。
1 . 它有利于体现德育的科 学性 I 古人云 : 事必有法 ,然后 可成 , “ 师舍是则无 以 I
教育过程中 , 有一个至关重要的 “ 法”即方法 的问题 ,:
4教 师要 以 身作 则 , . 为人 师表
指导 ,透过隐蔽课程 和结合各科渗 透进 行 “ 隐形教 :
育”, 通过 “ 通识教育” 扩展学生的视野 , 训练其抽象 l 教 师的形象和威严 在学生 心 目中是具 有崇高地 位 学生在潜意识里会 自觉不 自 觉地模仿教 师的言 与综合思考能力,使学生达到 “ 内省外顾、高瞻远 l 的 , 瞩 ”; 寓教于乐 , 丰富多彩 的校 园课 外活 动作为 正 I ,因此使德 育贯穿于每个教 师个人 的所 有实践 活 把 行

(德育研究)德育理论内涵与实施探究

(德育研究)德育理论内涵与实施探究

德育理论内涵与实施探究德育研究一、实践德育的理论内涵实践德育的提出是在反思传统知性德育和灌输式德育模式的基础上,为提高当前德育实效的一种有益探索,从其产生到走向成熟必然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

(一)实践德育思想的历史寻思从古今中外相关德育理论的研究论述来看,生活德育、劳动德育、活动德育以及社会参与德育是实践德育形成的重要理论渊源。

西方传统文化对人的情感设计自古以来有理性主义与感性主义两种进路。

而西方人现世生活中感性与理性的二元对立与冲突,造成在现代西方德育思想中,“认知主义流派偏重于培养道德认知能力而轻视培养道德情感,非理性主义流派放纵感性欲望而贬低理性思维。

”同时,就西方道德教育而言,西方文化重视理智德性,强调知性德育,如苏格拉底就明确主张:“美德即知识。

”在以后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知性德育一直是西方道德教育的主流形式。

但是在我们仔细研读西方学者对道德教育的论着时,也会发现,西方人在个体的品德发展和道德教育时也未完全忽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作用,特别是进入近现代以来,相关的论述越来越丰富。

美国教育家杜威(John Dewey)认为学校的社会生活是道德教育的基本要素,道德教育不能只是直接传授道德知识,学校不必专门开设道德教育课程,而主要通过学校生活来进行。

他认为道德观念是在参与社会活动中形成的,因此主张通过学校一切媒介、手段、材料对学生的个体发生影响,组织儿童直接参加社会生活。

以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L-Kohlberg)等人为代表的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认为,“教育原则中除了包括要了解儿童的道德发展阶段外,更重要的是要设法引起儿童真正的道德冲突,认为冲突的交往和生活情境最适合于促进个体道德判断力的发展,藉此向儿童揭示道德思维方式,促进其道德思维能力的发展和良好道德行为的出现。

”与西方伦理道德文化和西方道德教育大相径庭的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视实践伦理,强调践行德性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伦理精神中强烈的入世态度决定了实践在德育中举足轻重的地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是指通过培养和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修养和行为习惯的一种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

在中国古代教育中,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一直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于塑造学生的品格和培养道德素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现在本文就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进行一下浅谈。

首先,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的核心观念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一思想强调个人修养和家庭道德,注重培养人的品德和道德修养,使其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成员。

德育思想体现了中国古代人们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强调了个人的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使每个人都有了自我约束的意识,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和他人。

其次,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注重于示范和榜样教育。

古人常常通过身体力行来示范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以期激发学生的感召力和情感认同。

这种方法鼓励学生从周围的人和事物中学习,引导他们向善向美的方向发展,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此外,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还有强调道德教育的环境,以及注重培养学生的礼仪观念和行为习惯。

根据传统文化的观点,一个和谐的家庭环境和有序的社会环境对于学生的德育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教育学生时,应当注重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的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责任感,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礼貌和礼仪习惯,以求使学生在道德方面能够日益完善。

最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方法还强调智慧和知识的结合。

在古代社会,学生在进修学问的同时,往往需要通过丰富的阅读和社交活动来培养自己的修养和品质。

这种方法注重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倡导学以致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并通过实践的方法来加深对学问和道德的理解。

这种德育方法能够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造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具备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素质。

总之,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与现代教育思想相互渗透、相互借鉴,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德育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德育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

德育教育的理论创新与实践随着时代的变化和社会的进步,德育教育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德育教育一直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从理论创新和实践两个方面,探讨德育教育的发展与创新。

一、理论创新德育教育的理论创新主要包括德育教育的价值观变革和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改革两个方面。

1、德育教育的价值观变革在社会的发展中,德育教育所面临的问题也一直在变化。

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心理健康、自我认知、社交能力等。

德育价值观的变革让教育更好地满足当代社会对德育的需求。

在公民教育中,我们应该注重人的生命价值,强调个体的尊严和权利。

在思想品德教育中,我们应该关注学生对伦理道德规范的认识和掌握,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也能培养他们的理性思维和道德思考能力。

2、德育教育的方式方法改革传统的德育教育注重法律条款和规定,这种方式在实际教育中难以实现。

同时,德育教育也需要适应时代的变化,从而采用不同的方式方法,以更好地适应当代学生的学习和生活。

二、实践1、课堂风采和班级氛围的建设在学校课堂上,教师应该在授课的同时,注重讨论和实践,并鼓励学生在班级内进行有意义的互动。

班级氛围的建设是德育教育的重要内容,并且需要全体师生的努力。

建立良好的班级氛围,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更能够增强学生间的团结和合作精神。

2、与生活密切相关的实践活动德育教育的实践应该是与生活密切相关的,让学生在学习时,充分认识到所学内容对生活的影响。

例如,在课程设计中,可以设置义工活动、社区服务等实践环节以增进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等。

总之,德育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是相辅相成的。

只有在不断的创新和实践中,才能够更好地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加全面、丰富、有效的教育。

德育教育的理论创新和实践是一个动态的过程,需要不断地更新和改进。

以下是更多的具体内容:1、德育教育的价值观变革德育教育的价值观是指学校文化、社会氛围、家庭环境等在一定历史时期中所强调的正确与正义的观点、观念和道德标准。

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德育工作在学校教育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德育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个性素养和社会责任感,使他们成为有理想、有智慧、有道德、有纪律的公民。

传统的德育方法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今社会多元化教育需求,因此需要不断探索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一、强化情感教育,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情感是人格品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决定一个人行为的重要因素。

在德育工作中应该加强对学生情感教育的重视,引导他们正确处理情感,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

传统的德育工作主要采取言传身教的方式,往往只注重学生行为规范的遵守,而对学生内心情感的培养却忽视了。

创新德育方法应该注重发挥学生自主性,激发学生的内心积极性,让他们在情感上得到更加全面的发展。

在情感教育方面,可以采取亲情教育、友情教育、爱国主义教育、人文关怀教育等多种手段。

通过校园亲子活动、心理咨询服务、社会实践等方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认识并塑造积极的情感态度。

从而增强学生的情感素质,使其具备健康、独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在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时能够以积极的态度去应对。

二、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德育工作不仅仅是传授理论知识,更需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到道德的力量。

面对当今社会快速变化和复杂多样的社会风险,学校德育工作需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强化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目前,一些学校在德育方面过于注重理论教育和规则制定,反而忽视了实践教育的重要性。

对此,创新德育方法应该增加道德实践活动,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道德实践活动可以在学校内外进行,比如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志愿服务、开展爱心捐助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

通过这些活动,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实践技能,更重要的是能够感受到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就感,从而促使他们主动关心和帮助他人,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价值观。

为了更好地开展道德实践活动,学校还可以建立道德实践基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和平台,使德育工作更加深入、有效。

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

创新德育方法增强德育实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德育教育在现代社会中显得尤为重要。

在德育教育中,传统的教育方法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学生的需求,需要创新德育方法来增强德育的实效。

本文将探讨如何通过创新的德育方法来增强德育的实效。

一、理念创新,引导学生发展传统的德育方法往往以灌输为主,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需求。

现代德育教育中,应当倡导理念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发展。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案例、进行讨论、提出问题等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思考、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德育教育中,理念创新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增强德育的实效。

二、课程创新,提升教学质量课程创新是提升德育实效的重要途径。

传统的德育课程往往以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和针对性。

在课程创新中,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学生提供更加贴近实际需求的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实践性课程、组织实践活动、开展项目研究等方式,提升德育课程的实效,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教学方法创新,提高教学效果传统的德育教学方法往往局限于讲授和传授知识,忽视了学生个体差异和学习需求。

在教学方法创新中,应当注重因材施教,因地制宜,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式,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案例、开展小组讨论、进行实验操作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教学效果,增强德育的实效。

四、评价机制创新,激发学生学习动力传统的德育评价机制往往以成绩为导向,忽视了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在评价机制创新中,应当注重多元化评价,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激发学生学习动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置开放性问题、组织实践性任务、开展综合性评价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状况,鼓励学生全面发展,增强德育的实效。

五、学校文化创新,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学校文化是影响德育效果的重要因素。

在学校文化创新中,应当倡导阳光健康向上的学校文化,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组织有意义的课外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德育的实效。

研究传统德育方法深化现代德育理论

研究传统德育方法深化现代德育理论

研究传统德育方法深化现代德育理论德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杠杆之一,自人类摆脱野蛮、进入文明之日起,就有了德育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

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之举,表明从那时起,就已出现德育现象。

后来到了尧舜时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观念,并且舜曾“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旨在改变“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 (《孟子•滕文公上》)的结局。

这说明在舜时,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

此后,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断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推向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道德内涵的伟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遗产。

发掘、总结、提炼、继承这批遗产,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激励下,近年来许多学人,特别是一些生气勃勃的青年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德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果。

崔华前同志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书稿,就是其中之一。

我有幸最早读到这部书稿,感受良多。

书稿把“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

先秦诸子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

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家学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在学术上展开论辩,彼此交锋,是此而非彼,竞相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表现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倾向。

在德育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家各派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创造。

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各种不同的德育学说交相辉映,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德育学术盛况的壮丽图景。

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学术背景,要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作开创性的、系统性的总结,其难度确实非同寻常。

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没有向困难低头。

从古代到现代的德育演变(2)

从古代到现代的德育演变(2)

从古代到现代的德育演变摘要:1、古代德育思想形成,儒家德育观,书院的德育。

2、传统德育思想德育观对现代德育的影响。

3、现代德育:家庭德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

关键词:古代德育思想影响现代德育家庭德育古代中国德育以“德”的观念之发端为起点,形成了十分发达的德育传统,以至于中国整个古代教育都可以被归结为德育的意向。

而自先秦以来形成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德育奠定了中国古代德育理论的基本形态和发展方向,并成为中国德育思想赖以延续和发展的基础。

汉代使德育与政治紧密结合,对以后中国德育思想的政治走向形成了持久和深远的影响。

一、古代德育的起源(一)“德”的发端及其德育的实施1、“德”的含义中国是历史上的文明古国,号称礼仪之邦,德育思想极其丰富。

从历史过程看,德育的产生以“德”的概念产生和内涵获得为前提,它是随着人之所以为人和人类进入文明社会而出现的。

就“德”的观念之发端而言,“德”的观念产生于殷代,西周时,“德”逐渐向政治与宗教伦理方面演进和转化。

后经过先秦思想家的发展,“德”具有了普遍的、内在的、政治的和道德的含义。

从人性的意义上,“德”是一种在伦理关系中表现出的品德和境界,“德”是对人的行为和欲望的节制和约束。

2、中国古代重德的传统积累和传承。

为了使人获得品德和德性,需要教育,为得“德”必须进行“育”,教育是人获得“德”的主要途径,古代中国视教育为民族生存的命脉,我们的祖先很早就懂得教育的重要性,而且,早期教育大都是以“德”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德育因此产生。

在一定意义上说,整个中国古代教育都可以被归结为德育的意向。

西周时期开始提出进一步寻求和探究如何才能获得“德”的途径问题,并认识到“德”是需要培育的,“育”是“德”实现的保证。

中国传统德育把人的自律意识提到至高无上的地位,并深信人性中具备了道德的一切要素与可能。

由此形成向内探求的主体性道德精神,强调以律己修身为主要途径和方法的道德修养。

这种修养学说强调自主自律、自我超越以维护人伦关系和整体秩序,建立道德自我,其基本精神是“求诸己”。

阐述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联系和区别。并说明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

阐述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联系和区别。并说明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

阐述现代德育与传统德育的联系和区别。

并说明现代德育的基本特征。

传统德育理论经过相当长的历史发展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思想体系,逐渐被继承和传播。

从中国古代德育思想的发展看,德育理论主要包括对德育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对德育理论基础的探讨,对德育过程、德育内容、原则和方法的认识等。

任何统治阶级为了维护统治的需要,都非常重视德育,把德育作为巩固和维护国家利益、稳定社会秩序的思想工具,并确立起符合其统治利益的社会意识。

中国古代教育家始终把道德与政治紧密联系起来,形成了系统的德育理论。

第一,关于道德的地位和作用。

他们把政治、伦理、教育综合为一体,并以伦理道德为核心,认为政治统治的稳固,取决于伦理道德的好坏,教育是传播伦理道德的主要手段。

在春秋战国时代,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孔子、孟子就主张把德育放在一切教育之首。

孔子认为“为政以德”,把道德教育作为“仁政”的基本措施,而“得民心”的关键在于“明人伦”,即通过道德教育确立人与人之间的伦常关系。

第二,关于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问题是德育的根本问题。

孔子把“仁”作为人生理想的核心和最高的道德准则。

墨子则以“兼爱”为人生理想的最高准则。

现代的德育也不乏缺少这些元素但是也摒弃了其中的一些不好的地方基本是实现了自由式教育的方式。

但是儒家思想的进步意义已经得到广泛的传播。

对于现代化教育进程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现代德育是现代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现代德育是相对于传统德育而言的。

现代德育在其发展的进程中,有其自身的特征。

其特征主要体现在:(1)世俗性和发展性现代学校德育的世俗性就是宗教教育与学校道德教育的分离。

道德教育与宗教教育的分离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美国现代德育的世俗性非常明显,在美国公立学校中,较为突出的是坚持传授爱国家、爱自由的思想。

现代教育思想的代表人物杜威在道德发展研究和道德教育研究中深刻分析和揭示了道德教育的本质,提出了发展性的道德教育思想。

学习檀传宝先生《德育原理》一书有感

学习檀传宝先生《德育原理》一书有感

德育原理为了更为全面系统地掌握德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要领,我较为深入地学习了檀传宝先生所著、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德育原理》一书,现就本书的基本内容和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所感所得略作说明。

本书将现在已有的德育研究成果转化为现实的教育生产力,以克服德育的“粗放经营”局面作为努力研究的方向,以“增进广大教育工作者对于德育的专业性认识水平、提高学校德育实践的实际效能”为宗旨,共分八章较为详尽地阐述了德育的相关理论和实践内容。

就德育观而言,笔者在充分肯定著者的优秀理论成果的同时,存在较多的怀疑,在此略谈了自己的看法;就德育方法而言,笔者更多的是希望在今后的德育过程当中将以借鉴。

1 德育与德育理论的发展这一章以德育概念、德育的历史形态和德育理论发展的讨论为主要内容。

1.1德育概念德育概念外延的界定必须做认真的清理,应当遵循“守一而望多”原则。

所谓“守一”,意即严格意义上的德育或德育的基本内涵只能指道德教育;讲“德育即道德教育”绝对不是要否定思想、政治、法制、心理健康教育等。

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认知、情感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建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

简言之,德育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

1.2 古代德育与现代德育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依据马克思关于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和社会关系发展的指示器和人类社会依据人的发展水平可以划分为三个社会形态的原理,可以在古代与现代的对比中对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做出比较切中实质的界定。

所谓的古代德育主要是指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学校德育。

这是一个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的德育发展阶段。

与现代社会和现代教育相对应,现代德育则是存在于现代社会以培养现代人为目的的德育。

所谓德育的现代化首先是指18世纪西方世界资产阶级革命完成以后直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欧美学校德育所基本完成的任务。

与古代德育的等级性、神秘性和经验性相反,德育的现代化最主要特征是三条:学校德育的民主化,学校德育的世俗化,学校德育的科学化。

传承与创新——当前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理论探究

传承与创新——当前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理论探究

传承与创新——当前国内德育模式构建理论探究摘要:构建现代德育模式有利于传承和创新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

当前,应当按照主体性、指导性、实践性等原则构建现代德育模式。

同时,积极探索现有德育构建模式理论的优缺点,并在此基础上加以传承与创新。

关键词:德育模式构建;传承;创新德育模式是包括一定观点和理论、一系列原则、策略方法和途径在内的德育实施体系,构建德育模式对于德育的整体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构建现代德育模式有利于传承和创新我国现有的德育模式,提高我国德育的实效性。

一、当前我国德育模式构建的原则(一)主体性原则培养和发展人的主体性是我国当前教育改革的一个主题,也是当前德育模式研究中一个热门的话题。

主体性,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自为,是一种以自我创造为途径的获得性本能,对“主体”的理解要从个体和整体两个层面来考虑。

人是社会的人,在设定德育目的的时候,必须以整个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来作为参照,即整体主体性。

而每个人本身都有其自主性需求,所以,德育目标的设定又必须将个体的解放、发展作为参考因素。

在构建现代德育模式的过程中,必须处理好整体主体性与个体性之间的关系。

构建现代德育模式必须遵循主体性原则,否则,就会无法培养具有独立人格的现代公民,甚至会纵容人的自由,而失去客观评价的标准。

(二)指导性原则指导性原则的含义有两点:一是适当保证德育权威的存在。

德育肩负着传承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和行为规范的任务,要向其社会成员传递合理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要使其思想观念、政治观念、道德观念符合一定社会的要求,就必须树立起德育权威,大力弘扬主旋律。

二是随着对主体性的强调,德育的方式必须革新,德育工作者理论上的地位要作新的调整。

尽管德育对主体有着不可否认的一定程度的限制,但德育的个体目标仍是强调人的独立、自主、自觉、自为。

正因为如此,德育方式必须改变过去机械的传递与接受,而应该在尊重个体自主发展的前提下,始终给以必要的指引,这是个体发展和社会进步的共同要求。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一、课题的提出中国人爱过节。

春节、中秋节、清明节、端午节等节日给人们的生活增添了无穷的情趣。

这些节日承载着人们美好的希望和祝福,被历代文人墨客反复歌咏。

这些节日蕴涵着人们特殊的情感内涵和文化价值需求。

其中,有对父母与长者的敬爱之情,也有手足牵挂之情,邻里互助之情,朋友相援之情,以及对先人和故土家乡依恋的情感。

端午、清明、中秋、除夕等传统节日就充分体现了这些情感。

遗憾的是,现在的孩子们热衷于过时尚的洋节日,对民俗缺乏一定的了解,当然也不能充分享受到这些节日中所蕴涵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

虽然大家已经逐步意识到了传统节日文化中蕴涵丰富的教育资源,但是就幼儿园范围内进行中国传统节日文化中现代德育价值的研究尚属鲜见,新领域、新课题必将会带来新思维。

尽管至今所能参考的相关理论资料和研究成果还不多见,会给我们的研究造成一定困难,也会给我园全体教师提出不小的挑战,然而我们认为,这也会我们留下较大的研究空间。

二、概念的界定中国传统节日文化:节日是人类生活中的精华,它区隔出一个生活周期中的各个阶段,集中展现了各阶段含义,并在节日活动中保留了该民族文化中最精致、最具代表性的一面。

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节日文化,实际上是利用节日开展的文化活动,是经传播某一种特定的文化内容为目的,并围绕这一文化主题展开活动的节日,是文化的一种集中体现,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的双重特征。

中国传统节日文化是特指围绕中华民族传统节日开展的各类活动。

现代德育:德育是教育的组成部分,现代德育自然是现代教育的组成部分。

在当代社会政治、经济条件下的现代德育具有以下主要特征:现代化要求现代德育培养人的现代观念,现代思维是现代德育不断完善的方法论基础。

我国现代社会是现代化的起点,要求现代德育面临价值多元的实际,正确导向。

三、理论基础近日,安徽教育出版社推出了《中国节典——四大传统节日》一书,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魁立等学者组成的“民族传统节日与国家法定假日”课题组的结项成果。

德育工作从过去到现在

德育工作从过去到现在

德育工作从过去到现在德育工作是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手段。

它的意义在于帮助学生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在我国,德育工作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初。

随着时代的进步,德育工作也在不断发展,从过去的简单引导到现在的全面教育。

本文将就德育工作从过去到现在的发展历程进行探讨。

首先,我们来看看德育工作的起源。

德育工作始于20世纪初的传统文化教育,强调传统道德规范的灌输和抄写,以及封建礼教的约束和教化。

在此基础上,20世纪60年代以后,毛泽东思想开始渗透到德育工作当中,强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在此时期,德育工作还比较单一,教师们往往采用自上而下的一种“输送式”教育方式,通过讲授道德理论,指导学生明辨是非,培养学生的意识道德和行为道德。

然而,到了新的时代,德育工作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道德教育,而是开始全方位地融入学生生活的各个方面。

近年来,随着我国工业发展和市场经济的进步,这些新的因素进一步摧毁了学生的品德,如诚信、自由和公平。

因此,在德育工作上,教育工作者们应以更加灵活的方式,让德育工作更加全面和系统。

其次,德育工作的转型也在不断进行。

以往德育工作一味强调独立斗争精神和学习纪律,忽视了个性发展和团队合作。

如今,德育工作更加强调学生的心理素质和人际沟通能力。

而不再是单纯地对学生进行道德讲授,而是打造全面发展的教育机制,注重学生领域内的价值教育和爱心教育。

最后,教师对德育工作的态度也发生了重大的转变。

教师的角色从过去的“雕刻家”变成了现在的“引导者”,也从压制式的奖惩制度,转向学生服务的心理辅导,让德育工作更加有意义。

教师更加注重引导青少年通过理性、批判性思维来管理自己的行为,帮助学生分析自己的行为和思想。

总之,德育工作已经从过去简单的道德教育迈向全方位、全过程、全员教育。

教育者和教育机构正在推行新的德育工作,旨在通过更加灵活化的教育方法,更好地引导学生,从而培养学生权利意识、责任感和良好习惯。

探索新的德育理念与实践方法:案例分析

探索新的德育理念与实践方法:案例分析

探索新的德育理念与实践方法:案例分析2023年了,新的德育理念和实践方法也在不断探索中不断涌现。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素养,我们需要不断探索新的德育理念,探索更加有效的实践方法。

一、新的德育理念1. 以人为本德育工作的核心是学生,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为出发点,推动形成真正以人为本的德育理念,使德育工作更好地服务于学生的成长。

2. 以情感为纽带情感是推动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优质的班级文化和和谐的校园环境,培养学生的情感认同、归属感和自尊心,促进学生成长。

3. 以行为引领行为是人格素养的重要体现,以行为引领是德育的核心。

通过养成良好的习惯和行为,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责任观,积极参与社会,推进个人和社会发展。

二、探索新的德育实践方法1. 具有探究性的德育德育是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需要注重教育的探究性。

通过开展线上线下的德育活动,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体验德育,学生将会更加自觉地习得德行。

2. 以情感教育为基础的德育情感是学生成长的重要因素,教育者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调控能力。

由此构建的情感教育体系可以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认知和自我关注,培养学生情感智慧。

3. 心理咨询与德育相结合面对日益严峻的现实问题,学生的心理问题日益突出。

德育工作应该密切与心理咨询工作相结合,辅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帮助学生顺利成长。

三、经典案例分析1. 基于德育课程的立德树人为了更好地实现立德树人目标,近年来,学校注重实行德育课程,利用充分课余时间,开展参与性德育和微型德育等课程。

这些新的课程形式不仅满足学生的多元需求,更让学生在参与中接受及时性、深度性、穿透性、沉浸性教育。

2. 良好班风带动全局德育良好的班级风气是进行德育工作的必要条件。

学校注重通过举办班级建设活动,存储并创造和谐、优美的文化氛围,引导学生自觉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稳定的情感态度。

浅论德育方法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浅论德育方法的继承、借鉴与创新

浅论德育方法的继承、借鉴与创新摘要:面对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如何从德育方法论视角去探讨研究德育方法的继承、借鉴与创新,以期提高德育实效性,是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课题。

德育方法是德育工作者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实现德育目标、完成德育任务的途径或手段,是师生相互影响与作用的桥梁和媒介。

关键词:德育方法;继承;借鉴与创新一、德育方法的继承1.继承是德育方法的重要前提德育方法继承是我们传承党的宝贵精神财富,永葆党的政治优势的需要,有些德育方法具有强大的生命力,需要我们与时俱进,进一步继承和扬弃。

德育方法继承是吸取中国传统文化营养,改进德育方法的需要,中国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德育工作不竭的源泉。

新形势下要发挥传统文化新价值,为德育工作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内容。

2.德育方法继承的主要内容(1)批判继承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中德育方法的合理成分。

中国古代优秀文化中的德育方法虽有阶级局限性,但也有合理成分,应摒弃糟粕,取其精华。

古代德育方法概括起来主要有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克己内省、长善救失、身体力行、环境熏陶、教学相长、知行合一、寓教于乐、慎独等等。

(2)继承党在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德育方法。

党的德育方法,是我们党在长期革命、实践中总结提炼而成,内容极其丰富,形成了一整套方针、方法、原则等,简要概括如下:两大根本方法,即实事求是与群众路线的方法;三大基本方针,即“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团结—批评—团结”“疏导”方针;三大优良作风,即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批评与自我批评;三大民主方法,即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和说服教育的方法。

二、德育方法的借鉴1.借鉴是德育方法的必要条件德育方法的借鉴,就是要积极吸取国内外相关学科知识和先进的科技方法及国外德育方法。

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背景下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德育方法必然要以借鉴作为发展条件。

借鉴可以丰富学科研究,在学科高度分化又高度综合趋势下,借鉴相关学科知识与技术,有利于不断充实和丰富德育学科。

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摘要:德育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教育,德育创新应注重认识和把握德育与文化的内在关系。

德育过程在本质上是体现科学价值观传承与升华的过程,由此也表现为一种先进文化传承与创新的过程。

在德育实践中,应树立科学的文化德育理念,探索网络文化背景下有效的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关键词:文化德育;德育模式;德育创新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5x(2011)05-0156-03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东西方文化的碰撞与交流、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包容与独立、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与整合、主文化与亚文化的联系与区别、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的对立与互补,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不同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社会上或是相互冲突或是并行不悖,这一切不可避免地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产生着影响。

肩负着育人重任的高校德育面临着严峻挑战,这种挑战很大程度上来自其所依赖的社会文化背景的变化与转型。

伴随着网络文化时代的到来,这种挑战更加凸显出来。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

面对来自文化的挑战,学校德育的改革与创新势在必行,其中重要的是进行思想观念和工作模式的创新。

从德育实践的角度出发,要确立文化德育的理念,探索文化德育模式,推进德育创新。

一、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从文化的视角开展德育研究,离不开对德育与文化关系的厘定,由此产生两个值得我们关注的词语,即德育文化和文化德育。

德育文化和文化德育的出现,在一定意义上给德育研究和创新带来了重要启发,而通过二者之间关系的梳理,更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与领悟文化德育的内涵与价值。

文化德育与德育文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一般说来,德育文化研究,重在将德育作为一种特定的文化现象来研究,重在揭示德育的文化属性及其存在形式与发展规律。

所谓德育文化是描述德育的文化本质和属性的一个概念。

德育文化是以德育作为文化现象,以文化作为方法论原则,从而揭示德育的文化本性、德育文化运行规律和确认德育功能的文化力量本质的理论。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和教育方法

华民族是一个十分重视道德教育的民族。

在中国封建社会,自汉朝以后.儒家学说。

成为国家正统,道德教育不但成为提高个人道德修养的首要途径,而且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方略。

一、中国传统文化德育思想的特点中国古代德育思想起源很早,德育的观念在尧舜时期就已经存在了。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德育思想是在中国封建社会的制度下萌芽.并成长发展起来的,而封建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的社会形态.并且是以高度分散的小农经济和异常集中的专制统治为主要特色的。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不但中华传统文化具有独到的特色.而且与它相适应的传统德育思想也表现出别具一格的特色。

中国古代传统德育思想具有以下特点:(一)内圣外王.修身为本中国传统道德教育思想历来十分强调道德的修身功能,即通过个人的道德修养,启发个体的内在道德自觉,督导个体不断进行自我道德品行的修炼.从而成为一个真正有道德良知的人。

孔子认为“修己以敬”是成为君子的第一步。

所谓“修己以敬”是指在日常工作与生活中以诚敬之心来进行自身道德的修炼.只有以诚敬之心进行道德修养,才能忍人所不能忍.才能够做到不被物欲所惑.像颜回那样“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

人不堪其忧,而回也不改其乐”。

颜回身居陋巷,身无长物.日常赖以果腹者,惟箪食瓢饮而已,人皆忧戚难安无法忍受.而颜回却怡然不改其乐;有人问如此困境所示何事。

他说非乐贫而乐道也。

孔子曾再三赞叹他道:“贤哉回也,贤哉回也”。

“内圣外王”是儒家思想的根本特征。

所谓“内圣”就是内以修养自身品格,以期成就圣贤人格;所谓“外王”就是外以平治天下.以期建立不朽功勋,从而造福黎民百姓。

儒家经典著作《大学》详细阐述了儒家思想“以修身为本”的德育纲领和步骤。

如“格物”是道德教育的起点,“格物而后知致,知致而后意诚.意诚而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

意思是说道德修养必须从“格物、知致”,即认识道德规范开始,由认识道德规范逐步转化为形成道德信念.即“诚意、正心”.才能最终达到约束自身行为,即修身的目的。

德育教学方法研究

德育教学方法研究

德育教学方法研究1. 引言德育教学作为我国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任务。

本研究旨在探讨德育教学的有效方法,提高德育教学质量,为我国德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2. 德育教学方法概述德育教学方法是指在德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为达到德育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手段和途径。

德育教学方法应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创新性,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德育教学需求。

3. 德育教学方法研究现状近年来,我国德育教学方法研究取得了显著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德育教学方法理论研究不断深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德育教学理论体系。

2. 德育教学方法实践探索丰富多彩,各地总结出一批具有借鉴意义的德育教学模式。

3. 德育教学方法研究逐步走向跨学科、多元化的方向,与国际德育教学研究接轨。

4. 德育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尽管我国德育教学方法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仍存在以下问题:1. 德育教学方法单一,缺乏针对性、创新性。

2. 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分离,缺乏融合性。

3. 德育教学评价体系不完善,缺乏科学性。

5. 德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提出以下德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1. 深入挖掘德育教学资源,拓展德育教学内容,提高德育教学的针对性。

2. 融合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实现德育教学与学科教学的有机结合。

3. 完善德育教学评价体系,注重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提高德育教学的实效性。

4. 引入现代教育技术,创新德育教学手段,提高德育教学的吸引力。

5. 加强德育教学师资队伍建设,提高德育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能力。

6. 结论德育教学方法研究是提高德育教学质量的关键。

本研究通过对德育教学方法概述、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德育教学方法创新策略,为我国德育教学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今后,德育教学方法研究应继续深入,不断探索适应新时代德育教学需求的有效方法,为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贡献力量。

2024年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

2024年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

2024年浅谈学校德育工作理论与实践德育工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德育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对于提升德育工作的质量和效果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德育理论概述、德育实践方法、德育评价体系、德育师资建设、德育与家庭社会联动以及德育创新与发展等方面展开探讨。

一、德育理论概述德育理论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基础,它涵盖了德育的目标、内容、原则和方法等方面。

德育目标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价值观念和社会责任感,使其成为具有良好公民意识的个体。

德育内容通常包括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诚信教育、法治教育等。

德育原则强调以人为本,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和个性差异,提倡因材施教。

德育方法则包括说服教育、情感教育、榜样示范、实践锻炼等多种手段。

二、德育实践方法德育实践是将德育理论付诸实践的过程,是实现德育目标的关键环节。

学校应根据德育目标和内容,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如组织主题班会、社会实践、志愿服务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和感悟德育的价值和意义。

同时,学校还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德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熏陶和感染。

三、德育评价体系德育评价是对德育工作过程和成果的客观评价,是改进和提升德育工作的重要依据。

德育评价体系应以学生的道德品质、行为习惯、社会责任感等为主要评价指标,采用多种评价方法和手段进行评价。

如通过观察、访谈、问卷调查等方式收集学生的德育表现信息,运用数据分析等方法对评价结果进行量化和分析。

德育评价应注重过程与结果的结合,既要关注学生在德育活动中的表现,也要关注学生的道德成长和进步。

四、德育师资建设德育师资是德育工作的具体实施者,其素质和能力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

学校应重视德育师资的选拔和培养,建立完善的德育师资队伍。

首先,要选拔具有高尚师德、较强教育教学能力和德育工作经验的教师担任德育课程教师和班主任等德育工作岗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研究传统德育方法深化现代德育理论
德育,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杠杆之一,自人类摆脱野蛮、进入文明之日起,就有了德育这一具有普遍性的社会现象,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其德育历史尤其悠久。

据史书记载,早在距今五、六千年前的轩辕黄帝时代,就有了“修德振兵”(《史记·五帝本纪》)之举,表明从那时起,就已出现德育现象。

后来到了尧舜时期,已有了孝父母、友兄弟的道德观念,并且舜曾“使契为司徒,教以人伦”,旨在改变“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孟子·滕文公上》)的结局。

这说明在舜时,道德教育已成为社会管理者的自觉行为。

此后,薪火相传,代代相继,不断将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德育理论推向前进,使中华民族成为富有道德内涵的伟大民族,早在古代就被外民族誉为“礼义之邦”,留下了无比丰厚的德育遗产。

发掘、总结、提炼、继承这批遗产,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教育提供有益的历史借鉴,是当代德育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光荣职责。

正是在这一历史使命的激励下,近年来许多学人,特别是一些生气勃勃的青年学者,把研究的重点放在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德育的研究方面,取得了一系列令人瞩目的新成果。

崔华前同志这部《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研究》书稿,就是其中之一。

我有幸最早读到这部书稿,感受良多。

书稿把“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作为研究对象,这个任务是很艰巨的。

先秦诸子是在春秋战国之际百家争鸣的熔炉中锻炼出来的。

百家争鸣是我国学术史上的黄金时代。

当时,代表不同阶级利益的各家学者,出于不同的政治需要,在学术上展开论辩,彼此交锋,是此而非彼,竞相提出不同的学术见解,表现出“道不同不相为谋”的对立倾向。

在德育理论和方法方面,各家各派也都有自己的理论创造。

他们既相互对立,又相互补充,各种不同的德育学说交相辉映,构成了春秋战国时期德育学术盛况的壮丽图景。

面对这种纷繁复杂的学术背景,要对先秦诸子德育方法作开创性的、系统性的总结,其难度确实非同寻常。

令人高兴的是,作者没有向困难低头。

他自觉地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为指导,运用比较研究法和历史文献考察法等现代科研方法,在深入揭示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形成的社会条件和理论基础之后,对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学说,从宏观到微观、从历史到现实,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理论探索。

书稿所展示的先秦诸子德育方法思想体系,其概念之清晰,内容之宏富,脉络之分明,观点之新颖,都显示出自己的特有优势,给人以许多智慧的启迪,读后令人耳目一新。

一、概念清晰
例如,关于“德育方法”的概念,作者先把“德育”释为“思想道德教育”,然后进一步指出:“德育方法,就是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具体说来,就是指教育者在对受教育者实施世界观、人生观、
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教育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手段或方式,是沟通德育主客体的中介或桥梁。

”这个概括,内容完整而清晰,它不仅厘清了现代意义上的“德育”概念,而且把“德育方法”概括为“思想道德教育的方法”,并对其具体内涵作了完整归纳,给人以概念清晰之感。

长期以来,一些人从广义的角度,把“德育”解释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

这是值得推敲的。

“德育”一语,确有狭义和广义之分,从狭义上说,德育即指品德教育或道德教育;从广义上说,“德育”指的是关于思想道德方面的教育。

若从广义角度把“德育”概括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的合成体,则必然导致概念上的重叠或出现“屋上架屋”的弊病。

我们知道,“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以及“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等,都各有特定内涵,简单地将之相加,必然造成不必要的混乱。

我们所说的“思想教育”,指的是关于思想观念方面的教育。

“思想观念”所涉内涵很宽,它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政治观、道德观等一系列关于思想方面的观念。

因此,所谓“思想教育”,指的是以上述一系列观念为主要内容的教育。

我们所常说的“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思想道德教育”以及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价值观教育等,都含纳于思想教育之中,或者说都是思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例如,“思想政治教育”,指的是以政治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则指的是以道德为核心内容的思想教育,等等。

思想教育同“政治教育”、“道德教育”等相比,
属于高一层次的概念,绝不可与后二者平列看待。

若把“思想教育”看作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平列的东西,并简单将它们相加起来构成“德育”概念,其结果必然使人产生这样的误解:似乎“思想教育”中,没有“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而“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似乎又不属于思想教育。

这显然不符合客观实际,其失误的根源,在于概念不清。

本书将“德育”定位于“思想道德教育”,无疑是正确的作法,值得大加肯定。

二、内容宏富
本书旨在揭示我国先秦时期儒、墨、道、法四大学派中的著名思想家的德育方法思想,具体说来就是对儒家学派中的孔丘、孟轲、荀况,墨家学派中的墨翟及其后学,道家学派中的老聃、庄周及稷下道家学者,法家学派中的商鞅、韩非及齐法家学者等人的德育方法思想,进行系统论述。

其所涉学者之众、内容层面之宽,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在思想提炼方面,书稿既有宏观的概括,更有微观的剖析。

例如,它在分析先秦诸子关于“身教示范方法”的思想时,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分别论析了孔子的“其身正,不令而行”的思想、孟子的“教者必以正”的思想、荀子的“师以身为正仪”的思想、墨子的“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之”的身体力行思想、老庄的“行不言之教思想”、商鞅的“官无邪则民不敖”的思想、韩非的“不以言谈教”思想,以及齐法家的“明正以治国”思想,等等。

这些论析,既说明先秦诸子
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的普遍关注,又说明他们从不同视角对“身教示范”德育方法,进行了各具特色的理论创造。

一部专著,把问题的研究置于如此广博的层面,并将之引向微观作深入的探讨,这不仅反映了作者扎实的专业功底,更反映了作者不懈追求的理论勇气。

它使关于这一问题的研究,生动而具体,细腻而周密,给读者以内容宏富的深切感受。

三、脉络分明
书稿所要集中阐释的,是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系统思想。

这是一个涉及面宽、包容量大、需要回答很多问题的研究课题。

如何才能抓住要领、突出重点呢?作者别出心裁,将先秦诸子的德育方法思想,分为三大类:一为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二为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三为关于实施德育评估的方法思想,等等。

全书关于先秦诸子德育方法的思想体系,正是由这三个方面扩展开去,并最终建构起来的。

例如,围绕“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书稿揭示了“因材施教法”、“身教示范法”、“教学相长法”、“平等育人法”、“情感交流法”、“循序渐进法”、“启示引导法”、“环境陶冶法”等八种关于教育者施教的方法思想;围绕“受教育者自我教育方法的思想”,书稿又揭示了“知荣明耻法”、“自我反省法”、“克己慎独法”、“忠恕一贯法”、“改过迁善法”、“防微杜渐法”、“躬行践履法”、“益志养气法”等八种关于受教育者自我教育的方法思想。

此外,围绕“关
于实施德育评估方法的思想”,书稿也提出了一系列具有方法论指导意义的基本方法、原则。

这样,全书沿着以上三条粗线深入下去,层层剖析,步步发掘,揭示了先秦诸子关于德育方法的思想共达150余种之多。

这么多方法,用三条线索将之串连起来,可谓脉络分明,条理谨严,既突出了重点,又照应了全面,确有裁剪得体之功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