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高三语文学考复习课件:烛之武退秦师1
合集下载
《烛之武退秦师》高三复习课件
申时是下午的3点至5点。
二、合作探究,积累素材: 课文出现的人物中,你最欣赏谁?理由是什么?
人物
烛之武 人 物 及 事 件
欣赏理由
有勇有谋、深明大义、爱国、匹夫有 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 不在年高、积蓄力量、隐忍、容 (不计前嫌)、不卑不亢……
佚之狐 郑伯
举荐人才、能谋善断……
知错能改、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精于言辞……
一、文化常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九月甲午”,这是用天干地支来纪日,除此以 外,天干地支还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时。 B.“传”是解释“经”的文字,《左传》就是对儒 家经典《春秋》的解读,全称为《春秋左氏传》。 C.“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纪年: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纪月: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而《赤壁赋》中“苏子愀然”中的“子”也是此种 纪日: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殽之战》) 用法。 “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东道主”意为“东方 钟山记》,即农历六月九日。 道路上的主人”,现在则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或活 纪时:“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智取 动的主办方。 生辰纲》)“辰牌”就是“辰时”,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
当你进退两难,无法抉择时;当你尴尬时,不妨试着为自己 找个台阶下。晋侯擅长为自己找台阶。当盟军背信弃义时, 他不慌不忙地说:“失掉自己的盟友,是不理智的;得到过 别人的帮助,又反过来害人家,是不仁义的;用散乱的军队 攻打整编的部队,是兵家所忌的!”这样既可以达到退兵目 的,又不失颜面,实为明举!其实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给自 己一个台阶下,挣脱尴尬。(退一步海阔天空)
继承和发扬 爱国主义精神 把个人的前途 命运与国家的 前途命运紧密 联系在一起, 为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贡献力量。
二、合作探究,积累素材: 课文出现的人物中,你最欣赏谁?理由是什么?
人物
烛之武 人 物 及 事 件
欣赏理由
有勇有谋、深明大义、爱国、匹夫有 责、口才与成功、艺高人胆大、有志 不在年高、积蓄力量、隐忍、容 (不计前嫌)、不卑不亢……
佚之狐 郑伯
举荐人才、能谋善断……
知错能改、善于纳谏、勇于自责、 精于言辞……
一、文化常识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九月甲午”,这是用天干地支来纪日,除此以 外,天干地支还可以用来纪年、纪月、纪时。 B.“传”是解释“经”的文字,《左传》就是对儒 家经典《春秋》的解读,全称为《春秋左氏传》。 C.“吾不能早用子”中的“子”是古代对人的尊称, 纪年:壬戌之秋 ,七月既望 /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 纪月:荒村建子月,独树老夫家(《草堂即事》) 而《赤壁赋》中“苏子愀然”中的“子”也是此种 纪日:夏四月辛巳,败秦军于殽(《殽之战》) 用法。 “四月辛巳”指农历四月十三日;元丰七年六月丁丑《石 D.“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中“东道主”意为“东方 钟山记》,即农历六月九日。 道路上的主人”,现在则泛指设宴请客的主人或活 纪时:“杨志却要辰牌起身,申时便歇”(《智取 动的主办方。 生辰纲》)“辰牌”就是“辰时”,是上午的7点至9点钟;
当你进退两难,无法抉择时;当你尴尬时,不妨试着为自己 找个台阶下。晋侯擅长为自己找台阶。当盟军背信弃义时, 他不慌不忙地说:“失掉自己的盟友,是不理智的;得到过 别人的帮助,又反过来害人家,是不仁义的;用散乱的军队 攻打整编的部队,是兵家所忌的!”这样既可以达到退兵目 的,又不失颜面,实为明举!其实在生活中也是这样,给自 己一个台阶下,挣脱尴尬。(退一步海阔天空)
继承和发扬 爱国主义精神 把个人的前途 命运与国家的 前途命运紧密 联系在一起, 为实现中华民 族的伟大复兴 贡献力量。
2018版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共64张PPT)
(4)说
动词,陈述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____________
说法 神仙诡诞之说:________ 通“悦”,高兴 秦伯说,与郑人盟:_________________
5.掌握下列加颜色词语的活用类型,并写出其含义 (1)名词的活用 ①名词作状语 a.夜缒而出:表时间,在晚上 _______________
用绳子拴着人(或物)从上往下送。 (3)夜缒而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增加。 (4)焉用亡郑以陪邻:________ 土墙用的夹板。 (5)朝济而夕设版焉:筑 ________________ 延伸,扩张。 (6)肆其西封:_______________
(7)因人之力而敝之:损害。 ________
3.写出下列加颜色词的古义
(1)若舍郑以为①东道主②
把……作为。 ①古义:_______________
今义:认为。
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 ②古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请客的主人。
(2)行李①之往来,共其乏困② 出使的人。 ①古义:___________ 今义:出门所带的包裹、箱子等。
第二单元
文韬武略呈异彩
第4课 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俗话说“祸从口出”,其实“福也从口出”舌头的
力量是一股巨大的力量,就看你怎么去利用。为国为民,
摇唇鼓舌就会强于百万之师;造谣诬陷,搬弄是非就会
众口铄金毁谤销骨,关键是要“修心”。如果烛之武不是心系国家的利
益,怎么会在危机的关头,只身入虎穴呢?如果不是智勇过人,怎么会
机,是一场明争暗斗、扣人心弦的政治斗争。
内容索引
预读先学 ——读文本内容,学基础知常识 精读研析 ——读课文题点,析思路明答案 多读厚积 ——读素材美文,积素养提技能
《烛之武退秦师》高三复习优秀课件
jué<动>通“掘”,挖掘。《郑伯克段于鄢》:“若阙地及泉,隧
而相见,其谁曰不然。” 【阙下】宫阙之下。
4、敝 bì ①<形>破败;破旧。《信陵君窃符救赵》:“侯生 摄敝衣冠。”侯生整理一下他的破旧衣帽 ②<形>衰败;衰弱。《战国策》:“乘赵之敝而瓜 分之。” ③<形>疲劳;困乏。《赤壁之战》:“曹操之众远 来疲敝。” ④自称谦词。《殽之战》:“寡君闻吾子将步师出 于敝邑,敢犒从者。”敝国国君听说你们将要行军经过
D.以乱易整,不武
(被动句)
【解析】选D。应为判断句。
10、下列句子,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若:假如) 以乱易整, 不武 (替代) B、焉用亡郑以陪邻 (陪:增加) 因人之力而 敝之 (损害) C. 共其乏困 (供:供给) 朝济而夕设版焉 (济:渡河) D. 夫晋,何厌之有(厌:厌烦) 微夫人之力不 及此(微:略微) 【解析】 选D(厌:满足;微:如果没有, 如果不是)
九首》:“两宫遥相望,双阙百余尺。” ②<名>借指宫殿或京城。《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三秦,风 烟望五津。”
quē①<名>通“缺”,缺口;豁口。《三峡》:“两岸连山,略
无阙处。” ②<名>通“缺”,缺点;过失。《出师表》:“必能裨补阙漏,有 所广益。” ③<动>通“缺”。削弱;亏损。《烛之武退秦师》:“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山有小口, 仿佛若有光 (4)若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余悲之, 且曰 : 若毒之乎
秦伯说, 与郑人盟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5)说 故为之说以, 俟夫观人风 者得焉
学考复习 烛之武退秦师(课堂PPT)
(疑问代词,哪里)
14
4、之 ①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② 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③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助词“的”) ④ 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5
5、其 ① 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 ② 吾其还也
(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③ 以其无礼
(郑国,代词)
16
课堂检测
• 完成配套练习。(5min)
共,通 “供”,供给、供应。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聪明。
7
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5
文学常识2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春秋》、《左传》、《资治 通鉴》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
裁。如《史记》、《汉书》等。
6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第二单元 古代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
1
复习目标
识记:1.《左传》的相关知识 2.背诵全文
理解:1.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理解并翻译句子
应用:挖掘使用文本写作素材
2
复习方法
• 逐字逐句梳理,做到“整句能翻译, 个别会解释” 。(15min)
14
4、之 ① 唯君图之
(代词,指阙秦以利晋) ② 子犯请击之
(代词,代秦军) ③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助词“的”) ④ 臣之壮也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15
5、其 ① 君知其难也
(他的,代词) ② 吾其还也
(表希望的语气副词) ③ 以其无礼
(郑国,代词)
16
课堂检测
• 完成配套练习。(5min)
共,通 “供”,供给、供应。
(3)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 “餍”,满足。
(4)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高兴。
(5)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 “智”,明智,聪明。
7
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越国以鄙远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5
文学常识2
中国古代史书的体例
编年体 按年月日顺序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春秋》、《左传》、《资治 通鉴》等。
国别体 分不同的国家编写的史书体
裁。如《国语》、《战国策》等。
纪传体 以人物传记为中心的史书体
裁。如《史记》、《汉书》等。
6
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已,通 “矣”,了。
(2)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第二单元 古代散文
烛之武退秦师
1
复习目标
识记:1.《左传》的相关知识 2.背诵全文
理解:1.重点实词、虚词及特殊句式 2.理解并翻译句子
应用:挖掘使用文本写作素材
2
复习方法
• 逐字逐句梳理,做到“整句能翻译, 个别会解释” 。(15min)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件(共66张PPT)
省略句,省略了“于”晋军(于)函陵,就是在等意思。
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
“以”相同的一项是B:( )(连词、“而”,来)
A.以其无利于晋 连词、因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D.以乱易整,不武介词、用
2.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代词,代郑国。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其:代词,那。
3、吾其还也
其: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
1 防微杜渐
细小 形容词
微 2.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隐约地 形 容词
3.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但微颔 稍微 副词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 柔中有刚: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共其乏困 共,通“供”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
古今异义 (古/今)
以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如果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 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 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 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哪里有什么满足的呢?
翻译下列四句话,要求意准句顺。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
译文: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邻之厚,君之薄也
能力训练
1.下列各句中“以”字的意义和用法与“越国以鄙远”中的
“以”相同的一项是B:( )(连词、“而”,来)
A.以其无利于晋 连词、因为 B.焉用亡郑以陪邻 连词、来
C.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介词、把 D.以乱易整,不武介词、用
2.下列词语中“济”字的意义和“朝济而夕设版焉”中的
其
1、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其:代词,代郑国。
2、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其:代词,那。
3、吾其还也
其:语气副词,表商量语气,还是。
4、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其:语气副词,表祈使语气,可要。
1 防微杜渐
细小 形容词
微 2. 微闻有鼠作作索索
隐约地 形 容词
3. 见其发矢十总八九,但微颔 稍微 副词
4.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出兵的合理性,也由此掌握了谈话的主动权,以退为进, 柔中有刚: •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
通假字
无能为也已 已,通“矣” 共其乏困 共,通“供” 失其所与,不知 知,通“智” 夫晋,何厌之有 厌,通“餍” 秦伯说,与郑人盟 说,通“悦”
古今异义 (古/今)
以为东道主 (东方道路上的主人/泛指主人)
如果放弃灭郑的打算,而让郑国作为您秦国东方道路上的 主人,秦国的使者往来,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所缺乏的 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有什么害处。
• 夫晋,何厌之有
晋国哪里有什么满足的呢?
翻译下列四句话,要求意准句顺。
①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因为郑国曾对晋文公无礼,并且在与晋国结盟的情
译文:况下又与楚国结盟。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A邻之厚,君之薄也
2018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烛之武退秦师》ppt课件
《春秋》与《左传》
由于《春秋》的记事过于简略,后人不易理解,所以诠释之 作也相继出现,对书中的记载进行解释和说明。较为有名的是被 称为“春秋三传”的《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 《左传》,原名《春秋左传》,是为《春秋》做注解的一部史 书。 《左传》善于描写战争和记述行人辞令,记事条理清楚,叙述 精确,详略合宜;写人简而精,婉而有致,人物形象栩栩如生。
古汉语常识
1、通假字
(1)今老矣,无能为也 已 (2)行李之往来,共其 乏困 (3)夫晋,何厌之有 (4)秦伯说,与郑人盟 (5)失其所与,不知 已,通 “矣”, 了。 共,通 “供”, 供给、供应。 厌,通 “餍”, 满足。 说,通“悦”, 高兴。 知,通 “智”, 明智,聪明。
2、词类活用
烛之武退秦师 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邻之厚,君之薄也 即东封郑 退,使动用法,使……撤兵。 军,名词作动词,驻军。 亡,使动用法,使……灭亡。 鄙,名词意动,把……当作边邑; 远,形容词作名词,远地。 厚,薄,形容词作动词,变雄厚、 变薄弱。 东,名词作状语,向东;封,名词 意动用法, 把……作为疆界。 阙,动词使动用法,使……削弱。 利,名词使动用法,使……获利。 敝,形容词用作动词,损害。 乏困,形容词作名词,缺少的东 西。
夜:夜晚—>在夜里 名作状
在古文中,方位、时间名词出现 在谓语动词前,一般活用作状语 。
阐述利害,晓之以理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鄙:把…作为疆界
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 焉:怎么,疑问代词
君之薄也。
陪:通“倍”,增加
厚:变雄厚 薄:变薄弱
形作动
翻译
晋
秦
郑
以利相诱,为秦着想
2018届一轮复习课内文言文之《烛之武退秦师》 ppt课件
ppt课件
15
成语助记-----微
• 知章知微:微,细微。既能看出事物的隐微征兆,也能看清其显 著现象。
• 寻幽入微:寻幽,探究深奥难明的事理。入微:达到极其细致、 深刻的地步。形容对深奥的事理探求达到非常深刻的程度。
• 微服私行:微服,平民服装。私行:秘密出行。旧指皇帝或官 吏穿上平民服装秘密到民间探访民情或疑难重案。
3.询天下之异文鄙事以快言论。 屑碎
4.汝其善抚之。 一定 5.太尉执事,辙生好为文,思之至深。 对人的敬称
ppt课件
5
课文复习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 军(驻军 )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 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取独)壮也,犹不 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许之(代词,代这件事)。
• 鄙俚浅陋:鄙俚:粗俗;浅陋:见闻不多。多形容文章或言谈 粗俗浅薄。
• 鄙吝复萌:鄙吝,庸俗;萌,发生。庸俗的念头又发生了。 • 北鄙之音:指殷纣时的音乐。后世视为亡国之声。
ppt课件
17
成语助记-----阕
• 阙一不可:两种以上因素中,缺少哪一种也不行。 • 抱残守阙:①守着残缺的东西不放。形容思想保守,不接受新
ppt课件
6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已经)知亡 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对 )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来) 鄙远,君知其难也,焉(为什么)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 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作为)东道主,行李之(取独)往来, 共(通“供”)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给予)晋君 赐矣,许君焦、瑕,朝济(渡河)而夕设版(工事)焉,君之 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 秦,将焉取之?阙(通“缺”,损害)秦以利晋,唯(希望) 君图之。”秦伯说(同“悦”,高兴),与郑人盟(缔结盟 约)。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就、才)还。
2 《烛之武退秦师》 课件(共17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ppt
巧读文言
情境任务
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文学数据库也在不断地拓展和丰富其他 朝代的文学地图,以使用户获得更好的使用体验。我校有幸被邀请 参与数据库信息的编写,我们班需要负责的篇目是先秦文学《左传》 的经典篇目——《烛之武退秦师》。
烛之武退秦师
1 2 3 4
设标签 加注释 析文本 品特色
任务一
请你为《烛之武退秦师》设计几个标签,并说明你设置该标签 的依据。
一是郑伯态度诚恳,勇于自责,并晓之以理; 二是烛之武深明大义,有爱国思想且腹有良谋、成竹在胸。
任务三
退之人——临危受命烛之武 析文本: (2)分析本段中烛之武的形象。
①以国家利益为重,深明大义——志士:虽然“臣之壮也,犹不 如人”满腹的委屈和牢骚,但在国难当头,深明大义,以捍卫国家主 权的使命感只身赴敌营。
任务二
加注释:对于一些软件使用者来说,除课下注释之外, 这篇文言文中有些地方可能还是会读不懂,请仿照课注形 式为本文添加注解,帮助使用者更好地解读文意。
你认为哪些地方应该加上注解?该如何注解?
任务三
析文本:精彩的文本分析往往有助于强化读者对文学作 品魅力的感知,使读者获得更多的审美体验。请同学们在 文意梳理的基础上对本文进行更条理的分析。
要求:1.标签内容简明,准确; 2.阐释有理有据。
小贴士:网络标签( Tog )是一种互联网内容组织方式,是相 关性很强的关键字,它帮助人们轻松地描述和分类内容,以便于检 索和分享。
巧读文言
解读题目 知人论世 疏通文意 赏析文本
退之因 退之人 退之法 退之果 了解作者 走近作品 释字词 通释: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任务二
退之因——秦晋围郑 加注释:
烛之武退秦师复习课ppt
秦晋围郑
全文结构
临危受命
亡郑利晋阙秦
说退秦师
存郑利秦
晋师撤离
晋忘恩负义,不可共事 三点理由
烛之武高超的论辩艺术体现哪些地方?
(1)提出问题,以退为进(郑既知亡矣) (2)阐明利害,动摇秦君(邻之厚,君之薄也) (3)替秦着想,以利相诱(君亦无所害) (4)引史为例,挑拨秦晋(君知所知也) (5)推测未来,劝秦谨慎(唯君图之)
固定句式
焉用亡郑以陪邻? (哪里要„,怎么„) 夫晋,何厌之有? (有何„,)
君之所知也
(所+动词,表示动作的对象)
本课验收
1、本文选自《
左传
》。它是我
国第一部叙事详细的 《
编年 谷梁传
体史 》
书,相传是春秋末年鲁国史官所作,与
公羊传
》《
合称为“春秋三传”。
本课验收
2、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与:结交,亲附
其:表商量或希望语气,还是
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 “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 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 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 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 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 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 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 臣之壮也 犹 辞
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然 子 许之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 佚之狐 若
烛之武退秦师一轮复习优秀 ppt课件
▪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假如没有 )
夫人( 那人 )之力不及此。因( 依靠 )人
之力而敝( 损害 )之,不仁;失其所与,
不知(
同)“;智以” (
用)乱易( )
整,替代不武。吾其(
表商)量还语气也,。还是”
亦去( )之离。开
翻译句子 ▪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晋文公和秦穆公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 而且还依附楚国。
--文言知识复习
温故知新
一、文学常识
▪ 《左传》是我国第一部详细完整的 __编__年__体___历史著作,相传是鲁国的史 官____左__丘_明____所著。
▪ 与__公__羊_传_____、 __谷__梁__传_____合称 “春秋三传”。
▪ 六艺经传分别指
▪ 《诗》 、 《书》 、 《 礼》 、 《易》 、 《乐》 、 《春秋》
▪ 《 礼》 、 《乐》 、 《射》 、 《御》 、 《书》 、 《数》
解释画横线的字词 :
▪ 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 围攻 )郑,以 ( 因为 )其无礼于(对 )晋,且贰( 从属二主)于 楚也。晋军( 驻扎 )函陵,秦军( 驻扎 )氾南。
▪ 佚之狐言于( 对 )郑伯曰:“国危矣,若 ( 如果 )使烛之武见秦君,师( 军队 )必退。” 公从之。辞( 推辞)曰:“臣之( 取独 )壮也, 犹( 尚且 )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 同“矣)” 。”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 求子,是(这 )寡人之过(过错 )也。然郑亡, 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是寡人之过也《烛之武退秦师》 的,结构助词 因人之力以敝之《烛之武退秦师》 的,结构助词 夫晋,何厌之有《烛之武退秦师》 宾语前置的标志 辍耕之垄上 《隆中对》 动词,往,到
烛之武退秦师高三复习优秀课件
﹒ C.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D.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解析】选A。A项为名词用作动词,B、C、D三项均为名词用作状语。
﹒
﹒
9.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D.以乱易整,不武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本课验收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
D.吾其还也
本课验收
4、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敢以烦执事 C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文。
春秋三传
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A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本课验收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D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济:渡河
版:防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东:向东。
名作状
封:把……当作疆界。
肆:延伸,扩张。
阙:削减
焉:哪里
图:考虑
说:通“悦”
盟:结盟
戍:守卫
翻译
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
﹒
9.下列各句句式特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 (状语后置)
B.是寡人之过也
(判断句)
C.夫晋,何厌之有
(宾语前置)
D.以乱易整,不武
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D.若不阙秦 阙秦以利晋
本课验收
3、下列“其”字意义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君知其难也
B.共其乏困
C.又欲肆其西封
D
D.吾其还也
本课验收
4、与“许之”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A.邻之厚,君之薄也 B.夫晋,何厌之有 C.敢以烦执事 C D.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
文。
春秋三传
本课验收
1、对下列句中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晋军函陵(军:军队)
B.贰于楚也(贰:从属二主)
C.是寡人之过也(是:这)
A
D.亡郑以陪邻(陪:增加)
本课验收
2、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既东封郑 又欲肆其D西封 C.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济:渡河
版:防
何厌之有:有何厌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东:向东。
名作状
封:把……当作疆界。
肆:延伸,扩张。
阙:削减
焉:哪里
图:考虑
说:通“悦”
盟:结盟
戍:守卫
翻译
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统编版高中语文_烛之武退秦师_优秀课件1
谋士:烛之武太有谋略了,他对当时的形势认识非常透彻,善于抓 住对方的心理,设身处地地为秦国着想,最终拯救了自己的国家。
勇士:烛之武的勇气让人叹服,形势危急,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挑重担 夜缒而出,深入敌营,勇气可嘉。
志士:烛之武能成功,关键还是他的爱国心,在困难面前没有选择逃避。 虽然他年轻的时候没有受到重用,但是关键时刻他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 顾个人安危,视死如归,这样的人最令人敬佩。
2 烛之武退秦师
1.阅读文章,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了解作品 的主要观点,梳理作品思路。 2.通读全文,品味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培养说理论辩的能 力。 3.分析烛之武等人的形象,了解其人格魅力,培养顾全大局的 爱国主义精神。
任务 二
基础 知识 积累
自查 工具 书, 完成 下面 的学 习任务 。
三、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封爵制度 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
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 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 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受爵后通常可得 到食邑或相当数量的财富。爵位主要包括公、侯、伯、子、 男等,各朝代略有不同。
书的体例
史书的体例主要有六种。(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
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2)纪传体:通过记述人物活动反
映历史事件,如《史记》。(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
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
鉴纪事本末》。(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
如《战国策》。(5)通史:不间断地记述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
勇士:烛之武的勇气让人叹服,形势危急,他没有退缩,而是勇挑重担 夜缒而出,深入敌营,勇气可嘉。
志士:烛之武能成功,关键还是他的爱国心,在困难面前没有选择逃避。 虽然他年轻的时候没有受到重用,但是关键时刻他仍以国家利益为重,不 顾个人安危,视死如归,这样的人最令人敬佩。
2 烛之武退秦师
1.阅读文章,积累重要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了解作品 的主要观点,梳理作品思路。 2.通读全文,品味烛之武高超的语言艺术,培养说理论辩的能 力。 3.分析烛之武等人的形象,了解其人格魅力,培养顾全大局的 爱国主义精神。
任务 二
基础 知识 积累
自查 工具 书, 完成 下面 的学 习任务 。
三、拓展知识 根据下面的示例,搜集与本课有关的知识。 封爵制度 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它
是历代君主为巩固其统治地位,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关系而实行 的一种封建等级制度。爵位是表示贵族或功臣身份、地位的 称号,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些爵位可以世袭。受爵后通常可得 到食邑或相当数量的财富。爵位主要包括公、侯、伯、子、 男等,各朝代略有不同。
书的体例
史书的体例主要有六种。(1)编年体:以年代为线索编排
有关历史事件,如《左传》。(2)纪传体:通过记述人物活动反
映历史事件,如《史记》。(3)纪事本末体:以事件为主线,将
有关专题材料集中在一起。首创于南宋的袁枢,如袁枢的《通
鉴纪事本末》。(4)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述历史事件,
如《战国策》。(5)通史:不间断地记述自古及今的历史事件,
封爵制度是中国古代君主授予贵族和功臣爵位的制度。
高中语文烛之武退秦师优秀课件
省略句 夜缒而出 敢以烦执事
省略烛之武 省略之
判断句 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
1“师必退〞 →“臣老矣,无能为也矣〞 →许 之 ——深明大义、义不容辞的志士
2夜缒而出 ——敢于担当、义无反顾的勇士
3游说秦君 ——沉着冷静、机智善辩的辩士
根底知识梳理
根底知识·通假字(☆)
1、无能为也已
已——矣,语气词
2、共其乏困
共——供,提供
3、秦伯说
说——悦,快乐
4、失其所与汜南 军:驻扎
名词作状语 夜缒而出 夜:在夜晚 朝济而夕设版焉 朝、夕:在早上、在晚上
根底知识·词类活用〔☆〕
意动用法: 越国以鄙远 鄙:把……作为边境
使动用法 既东封郑 封:使……成为边境 烛之武退秦师 退:使……退
根底知识·重要实词〔●〕
假设、师、辞、鄙、厌、封、阙、 唯、图、微、及、与、易、去
根底知识·古今异义(☆)
1、行李之往来 行李:古义:出使的人 今义:出行的包袱
2、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夫人:古义:那人 今义:对妻子的尊称
根底知识·古今异义(☆)
假设舍郑以为东道主 3、以为:古义:把……看作
今义:认为
4、东道主:古义:东方道路上的主人 今义:请客的主人
根底知识·词类活用〔 ☆ 〕
2 晋、楚城濮之战中郑国出兵帮助 楚国。楚失败后郑又转而投靠晋。
3 秦晋联盟 秦晋之好;问鼎中原,威胁东边
的齐国和南边的楚国。
烛之武为什么容许退秦师
退
烛之武怎么说服秦伯退兵
为什么要退秦师而不是退晋军
烛之武是如何说服秦君
一、展示态度:示弱,以退为进 二、分析利害:亡郑?存郑? 三、挑拨秦晋:忘恩负义,晋贪得无厌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文言句式(注意红色字标志) 以其无礼于晋 且贰于楚也 晋军(于)函陵,秦军(于)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臣之壮也 是寡人之过也 君之所知也 夫晋,何厌之有 七、文言实词(红色字,意义) 国危矣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 夜缒而出 敢以烦执事 邻之厚,君之薄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无能为也已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 惟君图之 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因人之力而敝之 以乱易整不武 失其所与 亦去之
烛之武退秦师
一、字音(红色字) 贰于楚 氾南 佚之狐 缒 阙秦 杞子 逢孙 二、文学常识 《左传》原名《左氏春秋传》,又称《春秋左氏传》, 或者称《左氏春秋》,是一部史学名著和文学名著,是我 国现存最早的、第一部叙事详细的编年体史书。它记录了 春秋时期的历史。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 的《春秋》而作。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 鲁哀公二十七年(前464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 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 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之为《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 《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它与《公羊传》《谷梁 传》合称“春秋三传”。 (最大的编年体是《资治通鉴》)
三、通假字(红色字,本字和意义) 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共其乏困 夫晋,何厌之有 秦伯说,与郑人盟 失其所与,不知 四、古今异义(红色字,古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五、词类活用(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且贰于楚也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 越国以鄙远 越国以鄙远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朝济而夕设版焉
八、文言虚词(红色字,用法和意义) 且贰于楚也 子亦有不利焉 焉用亡郑以陪邻 朝济而夕设版焉 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敢以烦执事 越国以鄙远 焉用亡郑以陪邻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惟君图之 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因人之力而敝之 吾其还也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