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小班语言教育中的故事讲解技巧
小班语言教育中的故事讲解技巧故事是小班语言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能够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然而,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一些技巧,以确保内容传递准确且易于理解。
本文将探讨一些在小班语言教育中有效的故事讲解技巧。
1. 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在小班语言教育中,孩子们的语言理解和表达能力还比较有限。
因此,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应该使用简单明了的语言,避免使用复杂的句子和长难词。
通过使用孩子们熟悉的词汇和短小简单的句子,能够更好地吸引他们的注意力,理解故事的情节。
2. 制造情景感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教师可以通过制造情景感来引导他们进入故事中。
利用肢体语言、声音模仿、道具等手段,教师可以帮助孩子们形象地想象故事中的场景和人物形象。
例如,在讲述动物故事时,教师可以模仿动物的声音,让孩子们更好地感受到故事中动物的活泼和可爱。
3. 增加互动环节小班教育注重互动和参与,因此在讲解故事时,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互动环节,让孩子们积极参与到故事中来。
例如,教师可以提问故事中发生的情节,或者邀请孩子们演绎故事中的角色。
通过积极的互动,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涵,并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4. 引发思考和讨论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发孩子们的思考和讨论,让他们将故事中的道德、价值观念和情感体验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例如,在讲完一个故事后,教师可以提问孩子们对故事中人物行为的看法,或者让他们讨论一个故事背后所传达的价值观。
通过思考和讨论,孩子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故事,并从中获得启发。
5. 制定故事学习计划为了保证故事的有效讲解,教师可以制定一个故事学习计划。
这个计划包括了每周或每月讲解的故事内容、讲解方式、教学目标等。
通过有计划地进行故事讲解,教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内容,确保故事能够贯穿学习过程,并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总结:小班语言教育中的故事讲解是培养孩子们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的重要环节。
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文及实践
理通过这个 故事告诉了幼儿 .能使幼 儿的情 商得到培养 因此 . 在故事教学中选择好的故
事能起到事半功倍 的效果 ( 二) 运用生活化的语言 . 注重音画同构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 在运用语言 的过程 中 发展起来 的 故事蕴涵丰富的词汇 . 通过教师
角色扮演的 同时 . 能够 增强 自信心 . 并能 充分
异质 同构 理论早已证实 . 音乐、 文学 与美
价值 和意义 在故事教 学过程 中, 幼儿教 师可
以创 设 多种游戏形 式. 同时采用音画 同构 、 生
与教师平等 的话 语权 .能逐渐表达 自己的想
法 故事教 学不 仅能够促进教师和幼 儿的互 动能力 . 还能增进教师与幼儿的感情 二、 故事教学在@J L 园教学中的实施策略
事 的 内容优 劣很 大 程度 上决 定 了教 学 的成
( 一) 故事教学能够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 最好的老师 .捷克著 名的教育家 扬. 阿姆 斯 . 夸美纽斯 曾指 出 : “ 兴趣是创造一
条欢乐 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 ” 幼儿 的兴趣很广泛 .但是几 乎所有的幼儿都 喜欢 听故事 。故事对幼儿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 幼儿为了听懂故事 .会非 常好奇并且安静地
败。因此 . 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具体 内容选择故 事 古今 中外 的故事 .都可 以成为选 择的对 象。 但 是, 要有一定的准则。 首先 . 故事要符合
人们普遍 的审美情操 情境 中. 产生丰富的 情绪情感体验 . 为之后的语言学习做好铺垫 ( 三) 在故事教学 中创设 多种游戏形式 的
幼儿园社交教育案例——小朋友的友谊故事
幼儿园社交教育案例——小朋友的友谊故事Title:幼儿园社交教育案例——小朋友的友谊故事Introduction:社交教育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任务,有助于孩子的自我认知和社交能力的提升。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我们应该重视对孩子们友谊的教育,培养孩子们积极向上的友谊观,让孩子们学会尊重、信任、关爱别人。
Case:小朋友的友谊故事丽丽和珍珍是幼儿园三岁年级的好朋友,她们经常在一起玩,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然而,有一天丽丽因为一件小事和珍珍发生了争执。
丽丽以为珍珍错了,不愿意再和她说话,珍珍则不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也不知道该怎么做。
幼儿园教师发现了这个状况,决定帮助她们解决问题,同时也要教育她们如何处理友谊矛盾。
她们首先和两个小朋友进行了谈话,问丽丽和珍珍分别认为自己为什么生气,发现她们个人之间的看法不同,造成了误解和矛盾。
教师再根据她们的发言引导她们理解彼此的想法,希望她们互相听取对方意见,相互谅解。
最终,她们达成了共识,并解决了问题。
她们决定重建友谊,一同去参加学校里的庆祝活动。
Result:这个故事中,幼儿园老师的干预给孩子教育了一个重要课题——友谊如何建立和维持。
同时,也教育了孩子们尊重和倾听别人的想法和情感,以及如何处理友谊矛盾。
这对丽丽和珍珍来说,是一次非常有益的珍贵经历。
Conclusion:小朋友的友谊故事,不仅让孩子们感受到温暖和包容,也提醒了我们如何通过教育来促进孩子的成长。
在幼儿园教育中,如何处理孩子之间的关系问题是一项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希望通过教育,让孩子们学习到更好的交往方式,更好的与他人共处。
幼教中的合作与协作学习技巧
幼教中的合作与协作学习技巧幼儿教育是一个充满互动和合作的领域,合作与协作学习对于幼儿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一些幼教中的合作与协作学习技巧,帮助幼儿养成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一、创设合作学习环境创设适合合作学习的环境是促进幼儿合作与协作的第一步。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实现:1. 设计合作任务:针对幼儿的年龄和发展水平,设计适合小组合作的任务,如共同建造城市、编织故事等。
任务要具有一定挑战性,能够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设置合作区域:在教室内设置合作区域,提供足够的座位和合作工具,使幼儿能够方便地进行小组活动。
3. 建立合作规则:和幼儿一起制定合作规则,如互相尊重、轮流发言等。
教师要明确规则,确保幼儿理解和遵守。
4. 调整教学方式: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课堂教学,引导幼儿共同探索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二、培养合作思维和技能合作思维和技能是幼儿合作与协作的基础,以下是几种培养方法:1. 分工合作:教师可以将任务分成小步骤,让每个幼儿承担一部分责任,鼓励大家相互合作完成任务。
通过分工合作,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2. 交流合作:鼓励幼儿互相交流、分享想法和经验。
教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或开展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的合作交流能力。
3. 团队建设:帮助幼儿形成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团队活动和游戏,培养幼儿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分工协作能力。
4. 学习共享:鼓励幼儿相互学习和帮助,可以进行学习小组,让幼儿互相指导和分享学习成果,提高学习效果。
三、激发幼儿合作动机激发幼儿的合作动机对于培养他们的合作与协作能力至关重要。
以下是几种激发方法:1. 任务奖励:为幼儿设立小组奖励机制,鼓励他们共同努力,完成任务后给予适当的奖励。
2. 合作比赛:组织合作比赛,设置适当的竞争要素,通过比赛激发幼儿的合作动力。
3. 合作角色扮演:设计合作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扮演不同角色,体验合作的乐趣和价值。
4. 成就分享:鼓励幼儿将合作的成果和经验分享给其他同学,增强他们的成就感和自豪感。
教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
教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的方法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人际关系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
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可以帮助孩子建立自信、培养合作能力,还能够影响他们的情绪和心理健康。
因此,教导孩子正确处理人际关系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一些方法,帮助家长和老师引导孩子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沟通是人际关系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沟通能力:倾听:教导孩子学会倾听他人,尊重别人的意见和感受。
表达: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帮助他们学会用恰当的方式表达。
解决冲突:教导孩子学会以积极、合作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冲突升级。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同理心是理解他人感受并对其产生共鸣的能力。
培养孩子的同理心有助于他们更好地与他人建立联系,增进彼此之间的理解和信任。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同理心:示范:以身作则,让孩子在日常生活中见到成年人之间互相体谅、支持的场景。
阅读:鼓励孩子阅读有关同理心和情感智商的书籍,培养他们对他人感受的敏感度。
讨论:与孩子讨论他人的感受和需求,引导他们思考从对方角度看问题。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在人际关系中,合作是至关重要的。
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集体,学会团队合作和分享成功。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合作精神:团队活动:组织孩子参与团队活动,让他们学会协作、分工合作。
奖励制度:建立奖励制度,鼓励孩子在团队中展现出色表现。
案例分享:分享一些成功团队合作的案例,激发孩子对合作的热情。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自我认知是指个体对自己内在特质、情绪状态和行为动机等方面的认识。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自己,从而更好地与他人相处。
家长和老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能力:反思:鼓励孩子反思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反应,帮助他们了解自己。
自我评价:引导孩子学会客观评价自己,认识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
目标设定:帮助孩子设定明确目标,并引导他们制定实现目标的计划。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要求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要求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要求在幼儿园中,师幼互动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它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还能够建立起师生之间的信任和友谊。
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要求具备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下面将详细探讨这一主题。
一、深度探讨1. 创建温馨、包容的教室环境师幼互动教育的第一要求是创造一个温馨、包容的教室环境。
幼儿园教师应该用心去了解每个孩子的个性和兴趣,根据他们的特点来设计教学活动和游戏。
教师要以耐心和关爱的态度对待每个孩子,让他们感受到关怀和尊重的氛围。
教室环境的布置也要有利于幼儿的学习和互动,例如设置合理的活动区域、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材料等。
2. 注重情感交流和互动在师幼互动教育中,情感交流是至关重要的。
教师应该经常与幼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关心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教师还应该鼓励幼儿之间的互动,在小组活动和合作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通过这种互动,幼儿能够建立起与教师和同伴之间的信任和友谊,从而更好地参与到学习和活动中。
3. 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要求创设具有挑战性的学习环境,这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有趣而富有挑战性的任务,鼓励幼儿主动思考和解决问题。
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指导和支持,帮助幼儿克服困难,取得成就感。
4. 融入游戏和故事情境游戏和故事情境是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中常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游戏,幼儿可以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通过角色扮演和模拟游戏,他们能够模仿和体验一些现实生活中的情境,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和社交能力。
故事情境则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听故事和参与故事讲述,幼儿能够加深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二、广度探讨1. 建立积极的教育伙伴关系幼儿园师幼互动教育要求建立积极的教育伙伴关系。
教师应该与幼儿的家长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了解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情况。
教师可以通过家访、家长会等形式与家长进行交流,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和教育需求,形成家园合作的良好氛围。
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程 的设 计 以及 师 幼互 动 的质 量 。 直接 影 响 着 教 学 的 效 果 。因 此 , 有 处 理 好 活动 目标 、 动 纪 律 、 动 过 程 及 师 都 只 活 活
发育 。
故事教学 又 是 促 进幼 儿 多 种 能 力 发 展 的有 效 手
复 讲述 。原本 动听 的故 事 , 也会 变得 索 然无 味 。使 幼 儿“ 听故 事本 身所 具 有 的愉悦 感 大打 折 扣 ” ②这 种 死 。
抱 既定 目标 不放 , 不能灵 活应变 的教 学 , 不但不 能实 现
人 只有 当他 像哑 巴一 样不 出声 和像 瘫痪病人 一样不 动 弹才是 纪律 。此 时 , 他只是一个 失去 自我的人 , 而不 是 个守纪律 的人 ” ④ 事教学本 身应 是一个 生 动有趣 。故 的过程 , 故事教学 中 , 在 幼儿 跟 随着 故事 情 节 的发展 ,
、
处理好 活动 的 目标与 活 动 中的幼 儿 之 间的关
系
目标是 活动 的准 绳 , 学合 理 的教 学 目标是 故 事 科 教学成 功 的前 提 和基础 。在 故 事教 学 中 , 师制 定 的 教 目标 , 以幼儿 应有 的发展水平 为依据 , 要 既适 合幼儿 现
一
有 的理 解 、 受能力 , 略 高于 现有 水平 , 定 最适 当 接 又 制 的教 学 目标 。 目标 的实 施 是一 个动 态 的过程 , 师要 教 善 于观察活 动中幼 儿 的实 际情 况 , 根据 幼儿 的 真实 表
“ 实然 ” 的状态 , 时调整 教学 安排 。只有 这样 才能 找 及 准儿 童的最近 发展 区, 真正 地促进儿童 的发展 。
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
幼儿教师讲故事技巧幼儿教师讲故事时,要恰当选择故事,说准普通话,注意讲故事的技巧运用:设置适当的提问,合理的停顿,运用各种动物叫声的模拟词,鼓励孩子与故事中的角色进行互动,要有意识的重复和强调,适当增加对话,运用丰富态势语。
标签:技巧、绘声绘色、恰当。
在幼儿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
从故事中,孩子可以学会辨别真善美和假恶丑,故事还可以锻炼孩子的记忆力,启发孩子的想象力,对发展孩子语言能力很有好处。
教师讲述故事是幼儿教育教学活动中的重要手段。
给孩子讲故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那么,怎样才能讲出幼儿喜欢听的故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教师一定要恰当选择故事不同年龄的孩子需要不同的故事内容和形式。
3~4岁的小班幼儿,应该选择内容单纯、情节简单、形象生动的故事。
4—5岁的中班幼儿,选择的作品可以是中外经典童话故事。
5~6岁的大班幼儿,故事的选择要丰富得多,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科普故事。
但无论讲什么故事,都要注意故事的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
教师可以在不改变故事原有情节的基础上,把故事的细节进行扩充,把表现故事的语言进行美化。
避免重复讲述同一个故事,如持之以恒的故事,我常讲《愚公移山》,讲的次数多了,幼儿就厌烦了。
当我改讲《龟兔赛跑》、《犟龟》等同类故事时,激发了幼儿兴趣,达到了同样的教学目的。
二、教师说准普通话,力求做到绘声绘色幼儿教师普通话标准是幼儿学习的榜样。
教师要吐字清晰、声音响亮、表达流畅。
如教师教幼儿识字时,对幼儿说:“这是麦(mái)子的麦(mái)”,幼儿从小就认为“麦(mài)”的发音就是“麦(mái)”,这样会误导幼儿。
给幼儿讲故事,不仅要把人物、情节讲清楚,还要绘声绘色,声情并茂,进入角色,故事才富有游戏性。
只有这样,才能引起孩子的兴趣,增强故事对孩子的感染力,才能激发孩子的感知、联想,加强记忆。
幼儿园和谐共处:友爱互助与冲突解决教学计划
幼儿园和谐共处:友爱互助与冲突解决教学计划一、概述在幼儿园教育中,培养幼儿友爱互助和解决冲突的能力至关重要。
友爱互助与冲突解决教学计划是幼儿教育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围绕这一主题展开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探讨。
二、友爱互助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友爱互助是培养幼儿良好人际关系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以下教学策略来促进:1. 游戏角色扮演:利用游戏和角色扮演活动,培养幼儿间的友爱互助意识。
2. 合作学习:安排小组合作学习活动,让幼儿在合作中学会互相帮助和理解。
3. 故事情境创设:通过讲故事来创设情境,让幼儿在故事中学会友爱互助的重要性。
三、冲突解决的理念与实践冲突解决是幼儿园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教师可以采取以下方式来帮助幼儿解决冲突:1. 培养自我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游戏和角色扮演等活动,帮助幼儿认识自己的情绪,并学会适当表达和管理。
2. 鼓励积极交流:教师可以引导幼儿学会用言语表达自己的感受,并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意见,促进冲突的交流与解决。
3. 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冲突发生时,教师应引导幼儿集体讨论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他们灵活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个人观点和理解友爱互助与冲突解决教学计划对幼儿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教学中,我认为教师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和角色模型,激发幼儿的友爱互助意识;注重引导和培养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让他们在冲突中学会理性思考和合作解决问题的技能。
五、总结与展望友爱互助与冲突解决教学计划是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对幼儿的德育和品质培养起着重要作用。
在未来的教学实践中,我将更加注重培养幼儿的友爱互助意识和冲突解决能力,为他们健康成长打下良好基础。
通过以上的文章撰写,希望能够为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并对您了解幼儿园和谐共处、友爱互助与冲突解决教学计划有所帮助。
六、培养友爱互助的重要性及教学策略友爱互助是培养幼儿良好人际关系和社会情感的重要环节。
在幼儿园中,教师可以通过多种教学策略来促进幼儿之间的友爱互助意识和能力。
故事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注意要点
二、幼儿故事教学活动的组织方法和注意要点组织儿童故事教学,可以将情景游戏、课堂表演、口语交际、环境沉浸等多种形式贯穿于教学中,其具体方法有:(一)提问法提问法是故事教学中应用最多的种方法。
提问法主要在以下几种情形中运用:一是故事教学开始时,以提问引出作品,为讲述故事内容做铺垫。
二是帮助幼儿理解作品时,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层层深入地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的提问应能引起幼儿对作品内容的回忆,如“故事中的主人公说了什么话?而后又发生了什么事?最后怎么样了?”也可以通过提问帮助幼儿领悟故事的主题,如“为什么会这样?你是怎么知道的呢?”教师还可以采用提问的方式引导幼儿将自己对作品的内心体验表达出来,如“喜欢故事中哪个人物,为什么喜欢?”等等。
三是引导幼儿复述故事或续编故事时,为保证幼儿将故事的主要情节讲述出来,教师可以采用提问的方法帮助幼儿回忆作品中的主要内容。
此外,在续编故事中,教师还可以采用创造性提问的方法,以启发幼儿的想像。
例如,在著名故事《狼来了》中,教师可以这样问: “男孩的羊被狼吃掉了,为什么没有任何人去帮他。
这时男孩肯定后悔说谎话,欺骗人们。
如果他当初不说谎话,真的有狼来了,会是什么样子呢?”不过,创造性提问只适合于年龄较大的幼儿,对小班孩子,一般采用回忆性和体验性的提问,以帮助幼儿理解并体验故事的主要内容。
在使用提问法时,教师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幼儿故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让幼儿理解欣赏故事中的主要内容,同时获得审美愉悦,领略作品的教育意义。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不应过多地提问,尤其不要过多地运用回忆性的提问。
因为这种提问很容易千篇一律,如果按照“故事里有谁,他们在干什么,结果怎样,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这种公式提问,幼儿很容易对生动、有趣的故事产生厌烦心理,进而对故事活动失去兴趣。
因此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将回忆性提问与体验性提问、创造性提问结合起来,尽量少用回忆性提问,将单调、机械的模式化问题转为启发式问题,从而保证教学过程的生动、活泼。
幼儿园儿童故事讲解技巧分享 幼儿园教案
幼儿园儿童故事讲解技巧共享一、概述幼儿园儿童故事讲解是幼儿园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能够引起孩子们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本文将共享一些幼儿园儿童故事讲解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广大幼儿园教师提高故事讲解的水平。
二、故事选择1. 根据孩子芳龄和兴趣进行选择在进行故事讲解之前,首先要根据孩子们的芳龄和兴趣选择适合的故事。
对于幼儿园的小朋友来说,故事内容应该简单易懂,富有想象力,能够引起他们的共鸣。
2. 多元化的选择在进行故事讲解时,应该尽量选择各种类型的故事,如童话故事、寓言故事、树欲静而风不止小故事等,以丰富孩子们的阅读经验,同时也可以引发他们对不同文化和价值观的思考。
三、故事讲解技巧1. 生动的语言表达在进行故事讲解时,教师要注意使用生动的语言表达,注意语调和语速的变化,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
可以通过模拟不同角色的声音、肢体语言等方式,使故事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2. 互动式讲解故事讲解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请孩子们举手回答问题、邀请他们参与故事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孩子们参与到故事中,增强他们的参与感。
四、故事讲解之后的活动1. 组织相关手工活动在故事讲解之后,可以组织孩子们进行相关的手工活动,如制作与故事主题相关的手工作品,这不仅能够巩固孩子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2. 进行相关游戏可以组织一些与故事内容相关的游戏,如角色扮演游戏、寻宝游戏等,让孩子们在游戏中体会故事中的情节和特点,加深他们对故事的印象。
五、结语幼儿园故事讲解是幼儿园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精心设计的故事讲解,可以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兴趣,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希望本文所共享的故事讲解技巧能够为广大幼儿园教师带来一些启发和帮助。
六、故事讲解的情感引导1. 情感表达故事是情感的载体,故事讲解时要注重情感的表达。
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表情和肢体语言来传达故事中的情感,让孩子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增强他们的情感体验和表达能力。
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意义及实践
-111-2023年第12期(总第352期)幼教二、故事教学在幼儿园教学中的实践策略(一)精心选择优质的故事素材,构筑故事教学的实践基础在幼儿园教学中应用故事教学,做好故事素材的选择是工作第一位。
从故事素材类型的选择来说,教师可以优选图画和文字结合的绘本故事,也可以选择由童话、寓言、神话故事等创作而成的动画作品。
从故事素材内容的选择来说,教师应该综合考虑幼儿的认知能力和兴趣点,选择内容贴近幼儿认知经验、情节富有吸引力的故事素材,比如故事中包含幼儿喜爱的小动物,或是幼儿熟悉的人物、家庭成员等,同时还要保证故事主题健康向上,使幼儿能在聆听故事的过程中接触新事物、学习语言知识等。
科学选择故事素材,可以打好幼儿园故事教学的实践基础[2]。
例如,教师可以将童话绘本《蚂蚁和西瓜》作为故事教学素材,这一绘本不仅图文并茂,而且画风充满诗意和幽默感。
蚂蚁是可爱且体形较小的生物,和幼儿之间存在一些共通之处。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观察绘本封面:“小朋友们,能告诉老师你在封面上发现了什么吗?”幼儿观察后反馈:“有一群小蚂蚁,一块又大又红的西瓜,还有很多西瓜果肉,蚂蚁好像在搬西瓜。
”教师赞道:“小朋友们观察得真仔细!一群小蚂蚁、一块大西瓜,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接下来,教师开始讲述故事,引导幼儿根据插图理解故事情节,再提问:“小朋友们,小蚂蚁遇到西瓜后做了什么?”幼儿讨论后回答:“蚂蚁叫来了小伙伴,一起把西瓜搬回家。
把家里填满后,它们又在西瓜上痛快地大吃一顿,实在吃不动了,蚂蚁又把西瓜当滑梯玩。
”教师:“说得真好,那么大家认为蚂蚁是怎样的小动物呢?”幼儿:“蚂蚁非常聪明、勤劳,还非常团结,有好吃的东西会叫伙伴来一起分享。
”这样精心选择的素材,可以让幼儿体会到小蚂蚁勤劳、团结、乐观的精神品质,从而实现高质量的故事教学目标。
(二)创设灵动的故事教学情境,唤醒幼儿的故事探索欲望兴趣是幼儿自主参与故事学习和探索的内在动力,在正式了解故事内容之前,幼儿的情感和思维都有待激发,教师若是直接向幼儿讲述故事,很难有效集中幼儿的专注力,也影响幼儿对故事内容的理解效果。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
幼儿教师如何讲故事在幼儿园,孩子们都非常喜欢听故事。
故事像一只神鸟,张开彩色的翅膀,载着孩子们飞向广阔、新鲜而神奇的天地。
给孩子讲故事不仅是一门艺术,更是我们幼教工作者所必须掌握的一项基本技能。
那么,怎样才能讲出幼儿喜欢听的故事呢?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根据需要,灵活选材。
首先要注意选取那些有利于幼儿身心健康的故事。
其次还要注意适合幼儿年龄心理特点。
再次要注意配合政治、时事、纪念日、教学日等内容,有时也利用当日发生的事情,进行选材讲故事。
鉴于此,近来观察孩子的兴趣点,我选择了名著《三国演义》的故事书,运用以上的方法讲述,孩子们很喜欢,对三十六计也略有所闻了。
为了纠正孩子们做事随意、不认真倾听的习惯,我重点把诸葛亮这个人物进行了夸张讲述,每次都强调“为什么诸葛亮能成为一个人人尊敬、钦佩的人”,原因在于“他善于观察和思考,做事认真”。
大部分的孩子有了改进的意识,并且希望自己成为“小诸葛”。
二、对故事进行分析加工。
1.名称加工。
有些故事中人名、地名太多,孩子听起来容易搞乱,也记不住。
在讲述时,可以把不必要的人名、地名去掉或变换一下,如讲到哥弟三人的时候,就用老大、老二、老三,这样一听就清楚。
与此同时,还要注意丰富发展儿童的词汇,可以将口语和书面语两者有机结合。
前面出现书面语,后边接着对它解释,将解释贯穿在故事讲述中,让小朋友体会,从中学到新词汇。
我在讲《三国演义》的时候,特别注意解释得儿童化,让孩子能理解。
2.形象化加工。
利用形象化加工,可以把一些平铺的叙述改编成人物的活动和对话。
例如,故事里说:小花狗看到小青蛙,叫他一块儿出去,小青蛙不肯上岸,要到泥里去睡觉。
不如改成:小花一看见小青蛙就喊:“小青蛙!小青蛙!”小青蛙把头从水里伸出来:“什么事呀?”“小青蛙,这么冷的天,别在水里游泳了,上来跟我一块儿玩去吧!”小青蛙一听,呱呱呱地笑起来:“小花狗,我不是游泳,我要到泥里睡觉,明年春天再见吧!”三、讲求方法和技巧。
中班讲故事指导要点
中班讲故事指导要点
以下是中班幼儿讲故事指导要点:
1.培养兴趣:选择幼儿感兴趣的故事主题,例如经典的童话、寓言等,激发幼儿对故事的兴趣和好奇心。
2.语言规范:使用规范的语言,避免使用过于复杂或生僻的词汇,确保幼儿能够理解故事内容。
3.声情并茂:用生动、有趣、富有感情的语言讲述故事,注意语速、语调和语音的变化,让故事更加生动有趣。
4.互动交流:在讲故事的过程中,与幼儿进行互动交流,例如提问、讨论等,引导幼儿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5.启发思考:通过故事内容引导幼儿思考一些问题,例如道德、价值观等,帮助幼儿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
6.适当延伸:在讲故事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进行一些延伸活动,例如角色扮演、绘画等,让幼儿通过多种方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理解。
7.耐心引导:对于幼儿的疑问和困惑,要耐心引导和解答,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
8.重复讲述:对于一些幼儿喜欢的故事,可以重复讲述,加深他们的印象和理解。
9.注意安全:在讲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总之,指导中班幼儿讲故事需要耐心、细心和用心,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兴趣和思维能力,让他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得到启发和收获。
幼师与幼儿沟通的4个技巧
幼师与幼儿沟通的4个技巧
幼儿教师的语言技巧语言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的重要工具,幼儿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和孩子们进行交流,实施体、智、德、美诸方面的教育,教师在教学工作中如何运用语言显得尤其重要。
1、尊重幼儿。
即便是幼儿园的孩子,他们也会有自尊心,所以老师在和幼儿交谈时,一定要注意保护好幼儿的“面子”。
比如,如果那个小朋友在课堂上尿裤子了,那老师一定不要嘲笑他,或是当着全班小朋友的面说“你怎么尿裤子了呀”这种话。
而应该安慰小朋友说“没关系,我们悄悄去换干净的新裤子好嘛”这样的话,这样幼儿能感觉到老师带给自己的善意。
2、平等交流。
我们和小朋友交流的时候,不要端着老师的架子,处处以命令的形式来要求他们,而应该把他们看成独立的个体,以朋友的方式进行交流。
3、语言要“趣”化。
“趣”化就是要求教师的语言要形象、生动,富有趣味性。
生动形象的语言能激发幼儿的兴趣,把幼儿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使他们在愉快地气氛中自觉、主动地学习。
如进行故事教学时,教师讲故事的语言就应该夸张、生动,富有趣味性,比如用又粗又涩的声音扮演鸭爸爸;用恶狠狠的腔调演绎大灰狼等等,
这样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就把幼儿带入了童话世界,之后的交流、教学也会进行得顺利且充满活力。
4、“简”化
幼儿年龄小,理解能力较弱,这就决定了教师在使用语言时应当避繁求简。
教师在与幼儿交谈时应使用句法结构较为简短,词汇涉及范围较小的语句。
比如当孩子们不爱吃蔬菜的时候,老师直接说“孩子们,多吃蔬菜会长高高哦”就好了,而不用长篇大论蔬菜的好处。
应如何处理好儿童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经典教学教辅文档
应如何处理好儿童、教师、教育三者之间的关系
幼儿交往的次要对象是老师,老师的一言一行时辰影响着孩子的言谈举止,乃至影响着他们性情的构成,因而,幼儿园老师必然要留意本人的一言一行。
那么怎样才能处理好老师与孩子之间的关系呢?我认为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对幼儿表现出信任和忍耐;作到态度诚恳,表现出老师的和蔼可亲。
在小朋友眼里老师是个青春的、阳光的、美丽的、有活力的、诚实的、一无所知的,同时又是亲切的、和蔼的讲道理的、会关心人的、具有威信的大姐姐。
其次要尊重儿童,要擅长发现成绩和揣摩幼儿心思,注重幼儿感受。
没有一个人喜欢没约束着,孩子们特别如此,当我们必须保护次序而让幼儿这样或那样时,不要一味地强制或指摘,我们更该当告诉他我们为甚么这样做这会带给我们甚么样的好处,而让幼儿理解并接受他,并让幼儿渐渐习气并盲目地恪守和规定,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气。
再次促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该当牢牢记住每一个孩子的名字,用友善的说话态度运用恰当的言语和恰当的腔调、速度,与幼儿进行沟通;要做到擅长倾听,要擅长用眼睛和目光和幼儿进行交流,一个眼神可以是最好的奖励和最严峻的惩罚,他可以传达你对孩子的爱与信任。
最初老师的愁容永世是对孩子最好的奖励和鼓励,老师的目光是对孩子成绩的肯定。
多一份鼓励和肯定,少一分指摘和呵斥,让我们的脸上每时每刻都带有阳光的愁容,让孩子眼中充满着阳光的色彩。
教育是其教师与儿童之间的一种交流方式,
也是一种学习方式。
我们作为幼儿教师要时辰保持初心,爱是首位,把爱放在心里,把爱融进行动里,把爱融化在生活中。
让爱的春风沐浴孩子们的心灵,让教育丰富他们的世界,这样能够最大的融合儿童,教师,教育之间的关系。
幼儿园教师故事课堂实践研究 幼儿园故事教学
幼儿园教师在教学实践中经常会使用故事教学这一教学方法,因为故事教学不仅能够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还能够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想象力和情感体验能力。
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幼儿园教师如何开展故事教学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一、故事教学在幼儿园中的重要性1.1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故事教学可以帮助幼儿培养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他们的听、说、读、写能力。
通过故事的讲解,幼儿可以学习到丰富的词汇,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1.2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故事教学可以激发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幼儿可以拓展自己的思维,培养自己的想象力。
1.3培养幼儿的情感体验能力故事中的情节和人物往往可以引发幼儿的情感共鸣,帮助幼儿进行情感体验和情感教育,使他们更好地理解和处理自己的情感。
二、幼儿园教师开展故事教学的方法2.1选择适合幼儿的故事在开展故事教学的时候,幼儿园教师需要选择适合幼儿年龄、情感和认知发展水平的故事。
故事的内容要能够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2形象生动的讲解幼儿园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要通过生动的肢体语言、丰富的语音语调和丰富多彩的声音效果,让故事更加生动形象,引起幼儿的共鸣。
2.3引导幼儿参与故事幼儿园教师在讲解故事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提问、让幼儿讲故事情节等方式,引导幼儿参与到故事中来,让他们在参与中学习,在学习中参与。
2.4开展相关活动幼儿园教师可以通过故事教学后进行相关的手工、游戏、音乐等活动,让幼儿在活动中巩固和拓展故事中的知识和情感。
三、幼儿园故事教学的实践研究3.1观察记录教师可以通过观察记录幼儿在故事教学中的表现,包括他们的情感表现、语言表达、想象力表现等,从而更好地了解幼儿在故事教学中的学习情况。
3.2学习情况分析根据观察记录,教师可以对幼儿在故事教学中的学习情况进行分析,找出他们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为接下来的教学提供参考。
3.3教学反思教师可以结合观察记录和学习情况分析,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包括故事选择、讲解方式、参与活动等方面,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故事教学水平。
学前教育中的人际关系
学前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学前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至关重要的阶段,不仅涉及儿童的学习和发展,还与儿童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
在学前教育中,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儿童间的友谊以及和家长的合作等几个方面探讨学前教育中的人际关系。
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是学前教育中最基础的人际关系之一。
幼儿园教师作为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引导者和陪伴者,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孩子的成长需求,以尊重和关怀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孩子。
教师应该用耐心和温暖的方式对待孩子,建立起一种信任和亲近的关系。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与孩子的交流和互动,通过与孩子的互动,了解他们的情感需求和兴趣爱好,以更好地满足他们的发展需求。
儿童间的友谊也是学前教育中重要的人际关系之一。
通过与其他孩子的交往和互动,儿童能够学习到分享、合作和尊重他人等重要的社交技能。
幼儿园应为儿童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交环境,让孩子们有机会结识新朋友并培养友谊。
在幼儿园的活动中,教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小组合作活动,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同时,教师还可以帮助孩子们解决冲突和纠纷,培养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和互助精神。
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也是学前教育中至关重要的人际关系。
家长是儿童成长的第一任教师,了解家庭情况和家长的期望能够更好地指导儿童的发展。
学前教育机构应与家长建立起良好的合作关系,通过定期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了解家庭对孩子教育的期望和需求。
同时,学前教育机构还可以向家长提供教育指导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总之,学前教育中的人际关系对于儿童的全面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教师与儿童的关系、儿童间的友谊以及家长与学前教育机构之间的合作都是学前教育中需要重视和培养的人际关系。
通过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提高儿童的学习积极性、促进他们的自我发展,并为他们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
如何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_1
如何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明确规定:幼儿园教育的基本任务是促进幼儿德、智、体、美、乐的全面发展;作为幼教工作者,这个光荣而又神圣的任务就在我们的肩上;我们要在孩子的幼儿阶段为他们打好良好的素质基础,其中包括文化素质、语言素质、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
首先,我们要尊重幼儿,建立起平等的师生关系,强调儿童学习的自觉性和自律能力。
我们知道,在人生的早期阶段,儿童是通过操作来学习的;正如美国华盛顿儿童博物馆墙上的格言所说的:“我听说就忘记了,我看见就记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
”儿童通过主动的操作、观察来获得经验,进而发展智力、增长知识的。
通过与别人的交往,促进幼儿的社会化发展,增强幼儿的交际能力。
所以,让儿童学会操作是我们现阶段教育的出发点,我们要以积极的语言来鼓励他们多动手、多动口;耐心的启发他们多动脑,多思考;我们应努力的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这个氛围中去学习和探索。
另外,幼儿园教师在处理与幼儿之间的关系时应做到以下几个方面:1、对幼儿表现出信任和忍耐;做到态度要诚恳,体现出老师的和蔼可亲。
在小朋友眼里,老师应该是一个青春的、阳光的、美丽的、有活力的、诚实的、无所不知的,同时又是亲切的、和蔼的,讲道理的,会关心人的、具有威信的大姐姐。
2、要尊重儿童,善于发现问题并揣摩幼儿心理,重视幼儿的感受。
没有一个人喜欢被约束着,孩子们尤其如此,当我们必须维护秩序而让孩子们这样或那样做时,不要一味的强制或者责备,我们更应该告诉他为什么我们要这样或那样做,这会带给我们什么样的好处,让幼儿理解并接受它,并让幼儿渐渐习惯并自觉的遵守秩序和规定,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3、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教师应该牢牢记住自己每一个学生的名字,用友善的说话态度,运用恰当的语言和适当的语调、语速,与幼儿进行沟通;做到善于倾听,能够利用眼睛和目光与幼儿进行交流。
一个眼神可以是最好的奖励和最严厉的惩罚,它可以传达你对孩子的爱与信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应该处理好的几个关系
摘要:故事教学是幼儿园重要的教学活动之一。
在故事教学中,活动目标的生成、活动纪律的掌控、活动过程的设计以及师幼互动的质量,都直接影响着教学的效果。
因此,只有处理好活动目标、活动纪律、活动过程及师幼互动与幼
儿发展的关系,故事教学才能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关键词:故事教学;幼儿园;幼儿;活动
故事教学是幼儿园教育中的一种重要手段,开展故事教学对于培养幼儿良好的品德、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丰富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幼儿园的故事教学从目标的制定、到教学的实施、到活动的评价都是为了幼儿的发展。
在教学活动中,只有处理好目标与幼儿的发展,活动中的纪律与幼儿的发展,活动的过程与幼儿的发展,教师与幼儿的发展的关系,故事教学才能从根本
上促进幼儿的发展。
一、处理好活动的目标与活动中的幼儿之间的关系
目标是活动的准绳,科学合理的教学目标是故事教学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制定的目标,要以幼儿应有的发展水平为依据,既适合幼儿现有的理解、接受能力,又略高于现有水平,制定最适当的教学目标。
目标的实施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教师要善于观察活动中幼儿的实际情况,根据幼儿的真实表现,随时调整教学的目标,或适时生成新的教学目标。
“应该随着教育活动的开
展而自由调节,在寻求平衡过程中不断生成”。
①不能死死地抱住目标不放,
更不能为了实现预定的目标而忽视幼儿听故事的情绪,甚至牺牲整个教学过程。
比如,原计划讲两遍故事以后,大部分幼儿就能复述故事,结果未能如愿。
为了达到原定的目标,教师就暂时放弃接下来的环节。
继续反复讲述。
原本动听的故
事,也会变得索然无味。
使幼儿“听故事本身所具有的愉悦感大打折扣”。
②这
种死抱既定目标不放,不能灵活应变的教学,不但不能实现预定的目标,而且对
幼儿的发展也不会产生多少益处。
最终只能算失败的教学。
因此,教师在故事教学中最忌局限于预定的目标,硬逼幼儿达到“应然”的状态,而应该时刻关注活动中幼儿当前的需要,把握幼儿“实然”的状态,及时调整教学安排。
只有这样才能
找准儿童的最近发展区,真正地促进儿童的发展。
二、处理好活动中的纪律与活动中的幼儿之间的关系
纪律与幼儿的自由发展是辨证统一的。
良好的纪律可以有序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但纪律不能限制儿童活动的自由,影响儿童身体的健康。
蒙台梭利在论述自由与纪律时谈到:“如果纪律是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的,那么纪律本身也需要是灵活的。
我不认为,一个人只有当他像哑巴一样不出声和像瘫痪病人一样不动弹
才是纪律。
此时,他只是一个失去自我的人,而不是一个守纪律的人”。
③故
事教学本身应是一个生动有趣的过程,在故事教学中,幼儿跟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表现出不同的表情、动作,或赞或叹,或捧腹大笑,或手舞足蹈,都是幼儿身心活动的自然流露,是自我发展的真实体现。
教师如果忽视了儿童的这些内在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强调所谓的纪律,限制儿童活动的自由,不许孩子乱说、乱动,让孩子长时间正襟危坐、呆若木鸡地去听故事,久而久之,将会危害孩子
身体的健康发育。
故事教学又是促进幼儿多种能力发展的有效手段。
幼儿在听故事时,总会根据教师的讲述,积极地去思考、去想像,从而促进思维能力、想像能力的发展。
他们通过复述故事、自由交谈,发展自己的记忆能力、口语表达能力,通过角色扮演,可以充分展示、张扬自己的个性。
因此,在故事教学中,纪律条款应尽可能的精简,只要能够维持个体基本行为规范和群体基本活动秩序就足够了。
“假如某一教育体系-而很少涉及纪律和常规,那么这个体系就具有发展上的优越
性”。
④过严过繁的纪律还很容易束缚儿童积极活跃的心理活动,对儿童造成心理压力,影响儿童心理的正常发展。
三、处理好活动中的教师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教学活动是教师和幼儿的双边活动。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活动中的双主体,
课堂教学是教师与学生共同实现的活动”。
⑤杜威更形象地认为,教学活动就
好比师生共渡一条船去旅游,那么怎样才能使渡船乘风破浪,勇往直前地航行?使船员旅游愉快?只靠船长一个人的力量,显然是不可能的。
船长必须和全体船员一起努力,一起去经历、去体验。
旅途中大家不断地相互欣赏、相互激励,共同努力、共同享受旅途的愉快,可见船长和船员都是活动的主体。
这一比喻告诉我们,在幼儿园教学中,师幼互动的质量是衡量幼儿园教学活动效果的重要指标。
教师和幼儿目标一致、步调协调是教学成功的关键。
幼儿是教学活动的主体。
在故事教学中,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合作者,要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作用。
首先,要善于激发幼儿的兴趣,要让幼儿感受到故事教学的魅力,体验到故事教学的轻松和愉快,使每个幼儿都真正积极主动地融入活动,并成为活动的主体。
可以通过师幼交流、幼幼交流等互动形式让幼儿畅谈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其次,要给幼儿提供自由思考、自由想像的时间,让幼儿积极地参与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语速要快慢适度,用心去关注活动中幼儿的行为取向,要耐心倾听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要让幼儿在听的过程中,能够展开思维和想像的翅膀自由飞翔。
第三,要善于引导幼儿复述故事。
教师只有把握好这些关键要素,使幼儿在教学过程中,始终感到有趣事要听,有趣闻要想,有自己的趣话要说,才是真正地把主人的地位还给了幼儿,使幼儿真正地享受到故事的乐趣,体会到学习的快乐,成为自我发展的主
体。
四、处理好活动的过程与幼儿发展的关系
讲述是故事教学的基本环节。
教师讲述故事时要充分发挥好自己的言语技巧,力求做到讲述生动形象,绘声绘色,态度亲切感人,表情丰富自然,动作大方得体。
讲述要能够激起幼儿的兴趣,扩展幼儿的思维,促进幼儿的想像。
讲述过程中应伴随不时地交谈和提问,与幼儿沟通心灵,分享情感。
通过讲述,应使
幼儿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都有收获和发展。
幼儿复述故事也是故事教学的重要环节。
通过教师的讲述,幼儿对故事中的动物、人物、事件都会产生自己的理解,这时,教师应鼓励幼儿积极地复述故事,让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与记忆,发挥自己的思维与想像,使用自己的语言去复述、评价、改编故事。
通过这种活动,不仅可以有效地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而
且对于促进幼儿理解能力、记忆能力、思维、想像能力以及言语沟通能力的发展都是大有益处的。
故事教学的压轴戏是角色扮演。
角色扮演不仅能够满足幼儿身心发展的多种需要,而且它还是幼儿最欢迎、最喜欢的活动形式。
在扮演角色的过程中,幼儿可以获得极大程度的相对自由,他们自由地说话、自由地活动、戴上自己喜欢的头饰,尽兴地张扬自己的个性,尽情地满足表现的欲望。
他们语言、身体、个性
等方方面面的潜能都将因此而激活,从而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此外,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动静搭配,也是故事教学的重要特点。
皮亚杰认为:活动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幼儿是在活动中获得发展的,离开了活动,幼儿的发展就无从谈起。
“知识乃是主体对客体活动的结果-还要给儿童提供活动的物
质环境,给儿童提供活动进行学习”。
⑥故事教学的每一个环节都要围绕有利
于幼儿发展的主旨去设计、去实施。
各个环节要相互衔接,动静搭配,合理安排。
比如:将上述环节设计成这样的教学过程:1.教师说出故事的名字,先让幼儿设想一下故事的内容。
2.引导幼儿观看图片,根据图片的暗示,猜想老师要讲的故事。
3.教师讲述故事。
4.让幼儿角色扮演,展示幼儿听故事的收获和问题,引起幼儿再次认真听故事的兴趣。
5.教师再讲一遍故事,这一遍,教师要放慢“讲”的速度,以幼儿“学”的速度来调整自己”讲”的速度,并注意纠正前面角色扮演中出现的不协调。
6、再次角色扮演,让幼儿看见自己的进步。
7、师生共同复述故事。
这样有动有静的安排,不仅符合幼儿好动、好说、好表现的心理,而且让幼儿经历了知识形成的过程,变被动地接受“死知识”,为主动探究“活知识”,必将更有利于幼
儿的发展。
当然,这一安排还可以做其他更好的调整。
综上所述,幼儿园故事教学中,只有处理好了以上几种关系,故事教学才能真正地促进幼儿的发展。
注释:
①唐德海,周西安,韦莉娜.论教育目的的预设与生成.高等教育研究,2007,(8).
②朱立新.幼儿园故事教学模式化的危害.幼儿教育,1999,(1).
③[意]玛丽亚•蒙台梭利著.邵夏珍主编,万信琼译.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全书[M].北京: 中国发展出版社,2004 .201.
④冯夏婷,胡金娇,吴冬梅.建立新型师幼互动关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
⑤陈灏.小学科学课堂教学中发挥双主体作用初探. 内江科技,2007,(10).
⑥[瑞]皮亚杰著.卢睿译.皮亚杰教育论著选[M].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1990.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