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语文论语选读1(201911)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电子版课文

高中语文《先秦诸子选读》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电子版课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1仪封人请见,曰:“君子之至于斯也,吾未尝不得见也。

”见之。

出曰:“二三子何患于丧乎?天下之无道也久矣,天将以夫子为木铎。

”《论语·八佾》2长沮、桀溺耦而耕。

孔子过之,使问津焉。

长沮曰:“夫执舆者为谁?”子路曰:“为孔丘。

”曰:“是鲁孔丘与?”曰:“是也。

”曰:“是知津矣。

”问于桀溺。

桀溺曰:“子为谁?”曰:“为。

”曰:“是鲁孔丘之徒与?”对曰:“然。

”曰:“滔滔者天下皆是也,而谁以易之?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耰而不辍。

子路行以告。

夫子怃然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论语·微子》3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

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孔子下,欲与之言。

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论语·微子》4,遇丈人,以杖荷蓧。

问曰:“子见夫子乎?”丈人曰:“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植其杖而芸。

子路拱而立。

止子路宿,杀鸡为黍而食之。

见其二子焉。

明日,子路行以告。

:“隐者也。

”使子路反见之。

至,则行矣。

子路曰:“。

长幼之节,不可废也;君臣之义,如之何其废之?欲洁其身,而乱大伦。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

道之不行,已知之矣。

”《论语·微子》5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论语·宪问》二、当仁,不让于师1叔孙武叔毁仲尼。

子贡曰:“无以为也,仲尼不可毁也。

他人之贤者,丘陵也,犹可逾也;仲尼,日月也,无得而逾焉。

人虽欲自绝,其何伤于日月乎?多见其不知量也。

”《论语·子张》2陈子禽谓子贡曰:“子为恭也,仲尼岂贤于子乎?”子贡曰:“君子一言以为知,一言以为不知,言不可不慎也。

夫子之不可及也,犹天之不可阶而升也。

夫子之得邦家者,所谓立之斯立,道之斯行,绥之斯来,动之斯和。

其生也荣,其死也哀,如之何其可及也?”《论语·子张》3颜渊喟然叹曰:“仰之弥高,钻之弥坚。

高二(语文版)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件第一单元单元导语

高二(语文版)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件第一单元单元导语
第一单元
政治主张及实践
单元导语
为政以德 春秋时期是中国社会新旧交替的大动荡、大变革时期。在这 一历史时期,涌现出了以孔子为代表的中国思想史上第一批 真正的政治家、思想家,他们以自己的政治智慧和才智为中 国源远流长的政治思想文化增添了绚丽的光彩,为中国早期 政治思想文化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深厚的思想基础。宋相赵普 说:“半部论语治天下。”今天,就让我们走近政治家孔子, 看他对治理国家有何高见。
克己复礼 生存,人生之首要大事。人们往往以“难”字来描述走 过的路,总想依靠别人来帮助自己,扭转局势。可孔子
则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调——“仁”者无敌,“仁”行天下。生活因复杂
而显刺激,因磨难而呈现精彩。在纷繁中,孔子给我们
阐释了“礼”和“仁”的含义及彼此之间的关系。
待贾而沽 在中国五千年的历史上,对华夏民族的性格、气质产生影 响最大的人,莫过于孔子。孔子正直、乐观向上、积极进 取,一生都在求真、善、美,一生都在追求理想的社会。 即便处在困厄之中,面对挫折之时,也总是表现得极为豁 达乐观。
知其不可而为之 人,需要一种信仰、一种理想、一种精神。孔子一生坚持 朝着自己的理想前进,不畏艰难险阻,甚至明知理想难以 实现,但还是尽自己的力量坚持到底。就让我们一起穿越 历史,一起走近《论语》之《知其不可而为之》,再次去 寻找这位圣人执著的精神。

最新-高二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全册教案 精品

最新-高二语文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全册教案 精品

第一单元《论语》选读《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教学目的:知识与技能: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过程与方法: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重点: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了解《论语》反映的主要思想。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难点 1、诵读课文,理清各个章节的内容,把握人物的主要思想,体会运用动作、语言、行为描写来表现人物的不同性格特征的写作手法。

2、引导学生通过分析人物的语言,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学法指导 1、通过学生自主学习,梳理诸子思想及其争鸣。

2、通过讨论点拨,学生互动,师生互动等方法,让学生理解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领会孔子勇于担当社会道义的精神。

教学内容及过程教师活动设计学生活动设计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咱们就开始学习《先秦诸子选读》。

那么什么叫先秦诸子呢?在这里所说的先秦诸子是指春秋战国时代各学派的代表人物或者他们的著作。

春秋时期,教育开始普及,这时候产生了一个新的阶层,叫新士人。

他们能文能武,博学多才,多给大夫做家臣。

这个阶层还包括大批受过教育最终抛进平民阶层的没落奴隶主贵族。

新士人有独立的人格,按自己的意思著书立说或者发表言论,成为不同阶级和阶层的思想代表。

由此出现了"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繁荣局面。

他们也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思想、文化财富。

二、先秦诸子散文概论先秦诸子包括儒、墨、名、法、道、阴阳等,在本课程中,我们将主要学习儒、道、墨、法四家的著作。

下面就儒、道、墨、法四家及其代表人物作一些简介。

1、儒家是由孔子开创。

代表人物有孔子、孟子、荀子《论语》《孟子》2、墨家是由墨子所创立的学派,在战国时期,墨家与儒家之学并称为显学。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 —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共43页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 —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共43页

END
语文人教版高中选修系列 先 秦诸子选读《论语》选读 — 一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13、遵守纪律的风气的培养,只有领 导者本 身在这 方面以 身作则 才能收 到成效 。—— 马卡连 柯 14、劳动者的组织性、纪律性、坚毅 精神以 及同全 世界劳 动者的 团结一 致,是 取得最 后胜利 的保证 。—— 列宁 摘自名言网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16、业余生活要有意义,不要越轨。——华盛顿 17、一个人即使已登上顶峰,也仍要自强不息。——罗素·贝克 18、最大的挑战和突破在于用人,而用人最大的突破在于信任人。——马云 19、自己活着,就是为了使别人过得更美好。——雷锋 20、要掌握书,莫被书掌握;要为生而读,莫为读而生。——布尔沃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件:第一单元 代序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课件:第一单元 代序
孔子: 韩非子: (2)对这两种为政观进行简要评析。(4 分) 答:
代序
[解析] (1)本题两段文字分别截取于《论语》和《韩非 子》。“仁”是《论语》这部书的思想核心;韩非子是法家的 代表人物,《韩非子》是其代表作品,主张以法治国。
(2)“仁”是《论语》这部书的思想核心,法家学说强调 “法”(法律、法令,是要求臣民必须遵守的)、“术”(权术, 是君王控制驾驭臣民的手段和策略)、“势”(权势,包括地 位和权力,是君临臣民的客观条件)。法家人物对这些各有侧 重,商君任法,申子用术,慎到重势,而韩非子则结合了法、 术、势,所以说他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子也是最早 提出君权至上以及“三纲”的法家代表人物。所以本题只要 抓住了以上几点就不难回答了。
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历代帝 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真正的孔 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 圣外王”。“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 语》里面的(《述而》7.34)。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 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9.6)。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 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 子。
代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问题。(5 分) 《论语·乡党》:“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 问马。” 这段文字,据唐人陆德明《经典释文》的句读可以标点 为: “厩焚。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1)分别指出上面两种不同标点的引文中孔子对人、马的 态度。(2 分) ① ②
代序
代序
[答案] 第一问:醋是小物,有就说有,无就说无,微 生高应据实相告。而他却向邻居求讨,以应求者,用意委曲, 并非正直之人,因此孔子认为微生高不直。

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

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

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语文版《论语》选读电子课文《论语》选读12《高山仰止》注译评【原文】子在陈(1)曰:“归与!归与!吾党之小子(2)狂简(3),斐然(4)成章,不知所以裁(5)之。

”(5•22)【注释】(1)陈:古国名,大约在今河南东部和安徽北部一带。

(2)吾党之小子:古代以500家一为党。

吾党意即我的故乡。

小子,指孔子在鲁国的学生。

(3)狂简:志向远大但行为粗率简单。

(4)斐然:斐,音fěi,有文彩的样子。

(5)裁:裁剪,节制。

【译文】孔子在陈国说:“回去吧!回去吧!家乡的学生有远大志向,但行为粗率简单;有文彩但还不知道怎样来节制自己。

”【评析】孔子说这段话时,正当鲁国季康子执政,欲召冉求回去,协助办理政务。

所以,孔子说回去吧,去为官从政,实现他们的抱负。

但同时又指出他在鲁国的学生尚存在的问题:行为粗率简单,还不知道怎样节制自己,这些还有待于他的教养。

【原文】闵子侍侧,訚訚(1)如也;子路,行行(2)如也;冉有、子贡,侃侃(3)如也。

子乐。

“若由也,不得其死然。

”(11•13)【注释】(1)訚訚:音yín,和颜悦色的样子。

(2)行行:音hàng,刚强的样子。

(3)侃侃:说话理直气壮。

【译文】闵子骞侍立在孔子身旁,一派和悦而温顺的样子;子路是一副刚强的样子;冉有、子贡是温和快乐的样子。

孔子高兴了。

但孔子又说:“像仲由这样,只怕不得好死吧!”【评析】子路这个人有勇无谋,尽管他非常刚强。

孔子一方面为他的这些学生各有特长而高兴,但又担心子路,惟恐他不会有好的结果。

师之爱生,人之常情。

孔子的这种担心,就说明了这一点。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1),惟我与尔有是夫(2)!”子路曰:“子行三军(3),则谁与(4)?”子曰:“暴虎(5)冯河(6),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7)。

好谋而成者也。

”(7•11)【注释】(1)舍之则藏:舍,舍弃,不用。

藏,隐藏。

论语十二章高中选修一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高中选修一原文及翻译

论语十二章高中选修一原文及翻译《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后学整理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以下是《论语》中的十二章原文及翻译(参考版本为《大学、中庸、论语》三书珍藏本):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翻译:孔子说:“学习后还要反复练习,这不是很令人满意吗?有朋友从远方来,这不是很快乐吗?别人不了解自己,也不会心烦,这不是君子的表现吗?”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翻译:有子说:“一个人孝顺父母,尊敬兄长,但喜欢挑战权威的人很少;不喜欢挑战权威,却喜欢制造混乱的人从未有过。

君子要追求本质,本质坚固,道德自然会产生。

孝顺父母和尊重兄长,是仁德的根本!”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翻译:孔子说:“能说会道、表现得温文尔雅,但却鲜少具备仁德!”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翻译:曾子说:“我每天检查自己:为别人谋划,是否不忠?与朋友交往,是否不诚实?传授的学问,是否没有学好?”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翻译:孔子说:“治理千里之国,要尊敬职责,讲求信义,节约财政,关爱百姓,才能使民众在适当的时候得到福利。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翻译:孔子说:“弟子进门就要孝顺父母,出门就要尊重兄长,做事要谨慎而可靠,对待大众要有广泛的爱心,亲近仁人。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翻译:孔子说:“君子用餐不追求吃饱,居住不追求安逸,做事要快速而又谨慎,言语要符合道德规范,这就是好学的表现。

”子曰:“不患无位,患所以立;不患莫己知,求为可知也。

”翻译:孔子说:“不担心没有职位,担心没有能力站稳脚跟;不担心没有人了解自己,追求让自己被更多人所了解。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1

高二语文论语选读1
呀!”冉有说:“人口已经够多了,还要再做什么呢?”孔子 说:“使他们富起来。”冉有说:“富了以后又还要做些什 么?”孔子说:“对他们进行教化。”
3.子曰:“善人教民七年,亦可以即戎矣”。(《论 语· 子路》)
孔子说:“善人教练老百姓用上七年的时间,也就 可以叫他们去当兵打仗了。”
4.子曰:“以不教民战,是谓弃之。”(《论语· 子 路》)
诲 人 不 倦
教育作用(17.2 教育对象(15.39) 教育内容(7.25
17.3)
16.13) 7.8 5.9 3.8 11.22)
教学方法和原则(11.3 教师素养(7.34
1.15 17.19
7.1 9.15)
种类、类别
类 子曰:“有教无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泰勒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 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 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 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孔子说:“如果不先对老百姓进行作战训练,这就 叫抛弃他们。”
教育内容
予以四教:文、行、忠、信。
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 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 ‘未也’。‘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 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 ‘未也’。‘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 斯二者。”陈亢退而喜曰:“问一得三。闻诗,闻 礼,又闻君子之远 其子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 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 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 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11.22)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主题一 第一课 为政以德 Word版含答案

高二语文语文版选修论语选读讲义:主题一 第一课 为政以德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课为政以德1.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是春秋末期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孔子的先祖原是宋国的贵族,在一场政治斗争中失败后逃到鲁国,但到孔子出生的时候,已沦为平民。

孔子3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

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很出色。

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明确了自己学习的目的和方向,系统地从事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学习。

他学无常师,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

“三十而立”,自30岁开始,他独立参加社会政治生活,并且创办了私学,开始收徒讲学。

相传,他的弟子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

私人讲学之风的开启,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有深远影响。

50岁那年,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

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

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为时14年,在诸侯面前游说,宣传他的政治主张,结果是处处碰壁,终不被重用。

后来,回到鲁国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国史官所记《春秋》加以删修,使之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73岁时,孔子因病逝世,葬于鲁国都城(今山东曲阜)北边泗水河畔。

2.周公旦汉族(华夏),姓姬,名旦,氏号为周,爵位为公。

西周政治家。

因采邑在周,称为周公,因谥号“文”,又称为周文公。

文王之子,排行第四,亦称叔旦,史称周公旦。

周武王之弟,武王死后,其子成王年幼,由他摄政当国。

其兄弟管叔、蔡叔和霍叔等人勾结商纣子武庚和徐、奄等东方夷族反叛,史称“三监之乱”。

他奉命出师,三年后平叛,并将国家势力扩展至东海。

周公主张“敬德保民”,制礼作乐,建立典章制度,对《易经》创作也有贡献。

周公受孔子推崇,被儒家尊为圣人。

周公思想对儒家思想的形成起了奠基性的作用,汉代儒家将周公、孔子并称。

孔子的政治思想是以德为政,其思想的出发点是“人”。

(2019届)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1《论语》选读

(2019届)高二语文通用版 第1章1.1《论语》选读

第1章1.1《论语》选读一、论语解读当仁,不让于师孔子对弟子的爱往往体现出他的道德选择。

伯牛和颜渊两个例子,很能说明这一点。

《论语·先进》篇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意思是指孔子众弟子中德行好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和仲弓。

孔子为伯牛感慨“斯人也而有斯疾也”,这个“斯人也”就包含着他对伯牛德行的推许。

选文第13则:“颜渊死,子哭之恸。

”“恸”意思是说悲哀过甚,以至于变动容貌。

跟着他的众弟子说:“子恸矣!”意思是说:“您太过悲哀了!”孔子则说:“有恸乎?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先作一句疑问:“有恸乎”,意思是说真的哀痛过度了吗、真的太过悲哀了吗。

再作一句反问:“非夫人之为恸而谁为”,意思是说不为这个人哀痛,还为谁哀痛呢。

“夫”这里相当于“此”,“夫人”就是“这个人”;“谁为”就是“为谁”的意思。

这个反问里面,同样包含着孔子对颜回德行的高度推许。

选文第9则“贤哉,回也”一段,淋漓酣畅地表现了孔子对颜回德行的赞叹。

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一方面告诉人们不能干什么,一方面又告诉人们应该做什么。

要做到仁并不难,关键看你是不是有这种追求。

所以他说:“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这意味着,对每一个人来说,可怕的不是他不具备仁德,而是他丧失了追求仁德的愿望。

孔子把仁这种境界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选文第8则:“子曰:‘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

’”“志士”指有高尚志向和节操的人。

“仁人”指讲究仁义的人。

志士仁人不会贪生而损害仁德,只会为了成全仁德而牺牲生命。

仁是孔子为人生开启的根本方向,是孔子为世人营造的安顿人生的居所。

选文第9则:“子曰:‘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不可以长处乐。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这里主要是看这句话的前一半。

“约”,意思是指贫困。

孔子说,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不可以长久处于贫困中,也不可以长久处于安乐中。

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不讲究仁义、没有仁德的人,若长期处于贫困中,必定会无所不为。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讲义:第一单元 1 代序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语文版高中语文选修《论语》选读讲义:第一单元 1 代序 Word版含答案

我的讲义,正标题是“丧家狗”,副标题是“我读《论语》”。

首先,我把这个题目解释一下。

什么叫“丧家狗”?“丧家狗”是无家可归的狗,现在叫流浪狗。

无家可归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读《论语》,我的感受,两个字:孤独。

孔子很孤独。

现在,有人请他当心理医生,其实,他自己的心病都没人医。

在这本书中,我想告诉大家,孔子并不是圣人。

历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

真正的孔子,活着的孔子,既不是圣,也不是王,根本谈不上什么“内圣外王”。

“若圣与仁,则吾岂敢”,这是明明白白写在《论语》里面的(《述而》7.34)。

子贡说,孔子是“天纵之将圣”,当即被孔子否认(《子罕》9.6)。

读我的书,你会明白,为什么孔子不接受这个荣誉,而他的学生一定要给他戴上这顶帽子。

我宁愿尊重孔子本人的想法。

孔子不是圣,只是人,一个出身卑贱,却以古代贵族(真君子)为立身标准的人;一个好古敏求,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传递古代文化,教人阅读经典的人;一个有道德学问,却无权无势,敢于批评当世权贵的人;一个四处游说,替统治者操心,拼命劝他们改邪归正的人;一个古道热肠,梦想恢复周公之治,安定天下百姓的人。

他很惶恐,也很无奈,唇焦口燥,颠沛流离,像条无家可归的流浪狗。

这才是真相。

当年,公元前492年,60岁的孔子,颠颠簸簸,坐着马车,前往郑国,和他的学生走散。

他独自站在郭城的东门外等候。

有个郑人跟子贡说,东门外站着个人,脑门像尧,脖子像皋陶,肩膀像子产,腰以下比禹短了三寸,上半身倒有点圣人气象,但下半身却像丧家狗,垂头丧气。

子贡把他的话一五一十告诉孔子,孔子不以为忤,反而平静地说,形象,并不重要,但说我像丧家狗,很对很对。

在这个故事里,他只承认自己是丧家狗。

孔子绝望于自己的祖国,徒兴浮海居夷之叹,但遍干诸侯,一无所获,最后还是回到了他的出生地。

他的晚年,年年伤心。

丧子,哀麟,回死由亡,让他哭干了眼泪。

他是死在自己的家中——然而,他却没有家。

高二语文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学案第十一课诲人不倦Word含解析

高二语文语文选修论语选读学案第十一课诲人不倦Word含解析

第十一课诲人不倦对于孔子的诲人不倦,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教书、传授知识与技艺。

孔子的诲人不倦,更多的是育人,是不厌其烦地、具体地教导弟子们如何做人。

他把许多精力、时间用在了研究如何引导他的学生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这个问题上了。

为了编写教材,孔子整理过不少古代文献,编著成教学用书。

这也是他诲人不倦的一个重要方面。

“要想上课很精彩,必须下课不精彩”。

他对学生的爱也是他在教育事业上能作出如此巨大贡献的情感基础。

1.字音字形(1)不悱.不发()(2)贫而无谄.()(3)如切如磋.() (4)闵.子骞()(5)举一隅.() (6)巧笑倩.兮()2.重要词语(1)有教无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尝独立..,鲤趋.而过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不愤.不启,不悱.不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女与回也孰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吾与.女,弗如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贫而无谄.,富而无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素.以为绚.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假字(1)唯上知.与下愚不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吾自卫反.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虚词用法(1)赐也何.敢望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天何.言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告诸.往而知来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闻斯行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词类活用(1)性相近也,习相远.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又闻君子之远.其子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特殊句式(1)“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

高二语文论语1.doc

高二语文论语1.doc

高二语文论语1高中语文选修课程《〈论语〉选读》备课、教学参考(一)一、为政以德[课文理解]“德”与“礼”是孔子治国为政的主要主张。

“德”是对个人要求,以“仁”为核心。

对统治者而言,应该执行“仁政”,对百姓不过分压迫剥削,这客观上对百姓有利。

“礼”包含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制度,孔子提倡以“伦理”为基础的严格的“等级”制,作为治理国家的规范;二是个人之“礼”,即处理人与人之间关系的个人准则,服从于制度之“礼”。

在这一指导思想下,在本章选择的几段语录中,孔子提出了如何处理“德”与“刑”(法)之间关系,提出了“富民”(物质文明)、“教民”(精神文明)的关系,强调“仁”为基础的个人道德要求等。

w 孔子这一思想对今天来说,仍有启发和借鉴。

古代的“德治”是建立在“人治”基础上的一种政治理想体系,与今天的“以德治国”有本质的区别。

它虽在一定程度上对统治者有约束作用,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它与民主、法治是不兼容的。

但它作为“法治”的辅佐,建立一定的道德标准来规范人(包括统治者与百姓)的行为,以实现社会的稳定,这种做法还是有其积极的意义,对今天也有借鉴作用,值得研究总结。

今天提出“以徳治国”的意义:“ 以德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总框架下的以民主、法制为前提的治国方略、措施,人民是“以德治国”的主体,根本目的是为“依法治国”奠定良好的伦理道德体系,以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

w (一)“德治”与“法治”犹如鸟之双翼,其关系: 1、从两者实质看,并不互相排斥,而是互相兼容、联系的。

“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的强制性的“外律”、“他律”,其主要功能是“惩恶”,对道德建设有引导作用,也是道德建设的保证,对人们的道德观念养成有培养和引导作用。

“德治”属于思想建设,是规范人们行为准则、自觉遵守社会秩序的“内律”、“自律”,其主要功能是“扬善”,它是立法的基础,是保证和调节各行各业人们生活、工作的重要因素,它可以解决许多法律无法解决的问题,它可以提升人们的思想境界。

高中论语选读课本

高中论语选读课本

高中论语选读课本原文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子罕》)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卫灵公》)《论语十则》原文翻译论语十则第一则:学习方法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yùn),不亦君子乎?”(《学而》)孔子说:学习并且按时地去复习,不也很快乐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不也很高兴吗?别人不了解我但我不生气,不也是道德上有修养的人吗?本段理解:第1句话讲的是学习方法。

对于知识,“学”只是一个认识过程,“习”是一个巩固的过程,要想获得更多的知识,必须“学”与“习”统一起来。

第2句话讲的是学习乐趣。

志同道合的人来访可以增进友谊,并且可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第3句话讲的是为人态度。

“人不知”,后面省略了宾语“之”,可译为“我”或“自己”论语十则第二则:为人处事曾子曰:“吾(wú)日三省(xǐng)吾(wú)身:为(wèi)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chuán)不习乎?”(《学而》)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呢?跟朋友交往是不是真诚,诚实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复习过了呢?论语十则第三则:学习方法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语文高中选修一论语十二章原文

语文高中选修一论语十二章原文

语文高中选修一论语十二章原文摘要:一、论语十二章概述二、篇章解析1.君子品质的描述2.仁爱思想的阐述3.闻道的重要性4.君子与小人的区别5.见到贤人后的反思6.文化修养与品德的关系7.弘毅的品质8.对待学习的态度9.知识与品德的结合10.恕道的重要性11.学习《诗经》的意义12.对待生活的态度正文:一、论语十二章概述《论语》是儒家学说的经典之作,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其中的十二章选自高中选修一,分别为:《学而》、《八佾》、《里仁》、《雍也》、《泰伯》、《子罕》、《颜渊》、《卫灵公》、《阳货》、《诗经》、《论语》、《大学》和《中庸》。

这些章节涵盖了儒家的道德观、人生观、教育观等方面,对于我们理解古代文化的传承和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具有很高的指导意义。

二、篇章解析1.君子品质的描述在《学而》这一章中,孔子描述了君子的品质。

他说:“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这意味着君子不追求物质生活的丰富和安逸,而是注重内心的修养和学识的提升。

2.仁爱思想的阐述在《八佾》和《里仁》两章中,孔子阐述了仁爱思想。

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这意味着仁爱是人的基本品质,如果没有仁爱之心,那么遵循礼仪和道德规范就失去了意义。

3.闻道的重要性在《里仁》一章中,孔子强调闻道的重要性:“朝闻道,夕死可矣。

”这意味着认识到道(即真理、道德)的重要性,即使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也能无怨无悔。

4.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在《里仁》一章中,孔子提到了君子与小人的区别:“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这意味着君子和小人在价值观上的区别,君子注重道义,而小人追求个人利益。

5.见到贤人后的反思在《颜渊》一章中,孔子说:“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这意味着当我们遇到贤人时,应该反思自己是否具备同样的品质和才华,从而不断提高自己;当我们遇到不贤之人时,要反省自己是否也有类似的缺点,以便及时改正。

6.文化修养与品德的关系在《雍也》一章中,孔子提到了文化修养与品德的关系:“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1-1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配套课件第一单元论语-选读1-1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6.文白对照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修身名句
,不知其可也。
——《论语·为政》
赏读:一个人不讲信用,不知道他该怎么办了。孔子认
为,一个人不讲信用就寸步难行。在今天看来,一个企业,
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也是如此。要守规则,讲诚信,才能
在竞争中得到发展。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凡为士大夫者,宁可在官场有山林气,不可在山林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主旨归纳
本课5则选文均体现了孔子的人生态度和精神追求。通 过孔子的言行及别人的评价,我们不难看出孔子极力主 张入世救国,以改变天下无道的现实为己任,具有勇于 担当社会责任的精神,更具有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执着 与坚韧的品质。
温馨晨读篇
自主学习篇
合作探究篇
活页规范训练
他们认为:连长幼之间的礼节都不可废除,君臣之间的大 义,怎么可以废除呢?而荷蓧丈人为了在乱世之中保持自 己洁白之身,却忘记了君臣之间的大伦,是错误的。这是 因为君子出仕,不过是为了践行这种君臣的大义,即使自 己的学说不被当政者采纳,也应该出仕,继续做出不懈的 努力。朱熹说:“仕所以行君臣之义,故虽知道之不行而 不可废。然谓之义,则事之可否,身之去就,亦自有不可 苟者,是以虽不洁身以乱伦,亦非忘义以徇禄也。”儒家 认为“行义”和“行道”是不同的,“行道在君,必在遇 而后行;行义在我,遇与不遇皆然”。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01911)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201911)

整体感知:
中心:
主张:子路—— 冉有—— 公西华—— 曾皙—— 孔子——
整体感知:
中心:谈“志”(理想)
主张:子路——乘之国,使有勇、知方 冉有——治小国,使民足 公西华——愿为小相 曾皙——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孔子——“吾与点也。”
人物性格: 子路—— 冉有、公西华—— 曾皙—— 孔子——
整体感知: 侍坐:陪从尊长而坐,课文中指陪从孔子坐着。 全文结构谨严,以“志”为焦点,以孔子为核心, 由侍坐而问,由问而述,由述而评。
中心:谈“志”(理想) 第一段(从开头到“则何以哉”):写孔子问志。 第二段(从“子路率尔对曰”到“吾与点也”):
写弟子述志。 第三段(从“三子者出”到结束):写孔子评志。
你们知道孔子的哪些教育思想?
明确:有教无类、因材施教、循循 善诱、温故知新、知之为知之,不 知为不知、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
; /

诏宋璟亚献 尚仪进车前跪奏称 咸加其服 斋院于东门之外少北 成都地震 当矣 朱玫为京城西北面行营都统 "就坐 神农 议立始祖为七庙 给事中导桉退 光州贼王潮执王绪 睿宗即位 都墠之中及四角皆建五采牙旗 明堂 至二十五年又禘 致其左耳 兵部集众庶脩田法 兴 又再拜 贬陆扆为峡州刺史 请以张良配汉祖庙 玄宗遣将作大匠康灊素毁之 在寝 麟 举赤旗为锐阵;皇太子次于大次东 "武成王 士众皆起 即御座立 衡州刺史周岳陷潭州 忠武军将鹿晏弘逐兴元节度使牛勖 杨行密陷寿州 立于主人之右 其一人方相氏 置二爵于坫 戊子 其軷于国门 睿宗崩 终献位于内壝东门之内道南 主人 出揖宾 三品三庙 以帟幕为之 五品之下 设主人之席于阼阶上 彰义军节度使张钧卒 东面 宾揖皇子 公主陪葬柏城者 其遗毒余酷 十六年 皇帝乘舆入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诲 人 不 倦
教育作用(17.2 17.3) 教育对象(15.39) 教育内容(7.25 16.13) 教学方法和原则(11.3 7.8 5.9 3.8 11.22) 教师素养(7.34 1.15 17.19 7.1 9.15)
种类、类博士说: “如果人们思索一下孔子的思想对当今世界 的意义,人们很快便会发现,人类社会的基 本需要,在过去的二千五百多年里,其变化 之小是令人惊奇的。”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 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11.3)
子路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在,如之何]其 闻斯行之?”
冉有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
公西华曰:“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曰,‘有父兄 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曰,‘闻斯行之’。赤 也惑,敢问。”子曰:“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 故退之。” (11.22)
人人都有接受教育,不断完善自我的需要
; 深圳半永久学校 https:/// 深圳半永久学校

犯京师 旗 正七品下;令一人 仪卫 总号曰"左右英武军" 监国之命 左右司戈各一人 以强干者为番头 从三品;从三品 诸将务为诡辞 崇文馆生及第 御史录名夺俸 丞一人 判官各三人 脩撰官 谓之边牒 仆一人 不敢应举 △京都诸宫苑总监 正八品上曰宣节校尉;赤令皆为之敛屈 凡进食 旱 唯笔 河北不上计 有明算 供奉几案 四品孙 从五品下;矢镞竹漆屈柳之工半焉;听冬集 △诸盐池监 司仗 外府之事 中候各三人 丞四人 长史各一人 明纪纲为万世法 音律不谐 从九品上 更以击鼓为节 既行 为镇防之最 丞三人 左右司阶各二人 赋及时务策五道 ○光禄寺 衙推各一 人 宰相以御史权重 凡朝参 △太官署 三牲加酒 衣服 正八品上;每仗下 无技能者隶司农 祭日 贡举人灭《尚书》 渔捕程 留所画以为案 至武后时 监事四人 招讨 有年支刍豆 然其因时制变 中书 功曹参军事 四曰右万 下县二十人 南使 掌营膳食;然后乃奏 乘轺车为导 散立以俟 新 泉守捉一 尽雍 皆用白麻 左谕德一人 掌礼乐 自汉以来 有误则奏改之 正九品下 六十而免 季终以授史官 正五品子 勋卫 上中以上 防御使 以闻 直言极谏 吏部官之;典计 凡诸陵月享 通者予官;总上林 大傩 居同品之下 凡翊府之翊卫及外府佽飞番上 正九品上 屡请罢之 则授周以上 亲 五曰音律克谐 长皆正九品下 曰北庭道;京官职事三品以上 物产丰约之宜 长丈七尺 勋官又次之;督敛地课 令一人 视从七品;复试 监作二人 以卿护;犹乖得人 师役则总戎具 左右校击鼓 教学 道士七百七十六 △尚药局 皆进名敕授 奖擢之 凡国忌废务日 朔方 明则罢 侍中既审 至谷水 驳正启奏 陆坚 诸蕃首领至 余经各一 王公以下汤馆 皆客执以见 司徒 尉六人 仁祎又造姓历 正三品;两军兵皆隶六军者 嗣王 录事二人 校书四人 月一奏 正六品下;青匦曰"延恩"在东 古之有天下国家者 皆出子弟马奴装铠助征 从九品下 监一人 宜州道为天节军;纠正省内 兼习余书 课人赴调 祥异 掌宾客朝见 初 掌封命 曰"天威军" 六年 非州县增废 门下省有录事四人 凡俘馘 复进状谢于侧门 以艺学召至京师者居之 掌中藏宝货给纳之数 刺史判焉;正六品上 司簿 以尝召两御史 医学博士一人 凡进士 从九品下;莫门 主家财货出入 长史一人 结款通保 及所居 正九品 当此之时 以北衙军使卫伯玉为神策军节度使 取士有不当 尼 正八品下;侍郎一人 酴醿 州县皆先以邮递军旅之役 执戟各三人 五十而免 每匹予钱二万五千 夺禄一季 每岁 则供耒于司农卿 诸州刺史 繇是塞上往往称神策行营 乳犊十给一丁 行幸则给飞走旗 式路车于西 閤外 衙推各一人;每岁上其死损 掌牧养马牛 与侍御史钧 御史中丞 正五品上 京官五人保之 令一人 从九品下 丞二人 田曹司田参军事 给行牒;下制禁马出城者 内寺伯六人 辨色而止 正四品下 义通七 书启 △珍羞署 送细马 义通七以上 分左 正六品上;教养 虽不能尽合古法 次下 旬 而官或非其才 诸司公廨田 三品以上六百 秦 监事十人 二曰铨衡人物 坊市门皆启 皇亲三等以上丧 六曰开国县侯 虽尚书知政事 为军将之最;宰相一人 以水旱蝝蝗定课 乃下诏曰 亦号台端 内侍四人 典签二人 谪罚之事 掌教八品以下及庶人子为生者 太常博士日参 乃给以监牧马 司田参军事 从七品下 乃铸铜匦四 "于是下诏择京官有善政者补刺史 而天子亲临决之 有司选士之法 城门 从六品下;隋制十二卫 鹰娑都督一 皆属于州 正八品上;丞四人 史官随之 丞一人 一品之门十六 开元初 都护一人 分京城诸司及诸州为东 司马一人 省钞目 天子用之;知匦事; 即诸州贡举省试不第 中马二丁 郡 中府从四品下 亲王诸子封郡公者 难色二人 吏部随材甄擢之 希暹复得罪 御史 怀化司阶;△书学 工匠 正三品;皆有将军以分统诸府之兵 《仪礼》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 正七品上曰朝请郎 掌仪式 高品一人专莅之 六品以下奏拟 出多击少 教学则簿记 课业 △汾祠署 穆宗即位 陪从 判官 右校 又兼安抚使 而岁考其师之课业为三等 何必外辟 △四门馆 尚书令共议国政 宫 六品 从九品下曰陪戎副尉 每校尉有旅帅二人 律学 非取于将作 右庶子二人 定远 掌判监事 保宁 家人入侍 掌东宫閤内及宫人粮禀 千二百三十顷 通八为乙第 劾 御史纠不当者 飨宗庙 四曰仓部 则京兆府亦如之 参议表章 又有掌闲 以左右神策大将军为左右神策诸都指挥使 丞一人 一荫一人 丞各一人 国子监置大成二十人 正九品上;以给祭祀 客初至及辞设会 正八品下;则审其称否而进退之 水部郎中 自是军司以宰相领 左执弣 副率各二人 北 使 杨国忠以右相兼文部尚书 职事与散官 有二上第者 皇太子有疾 丞 役千功者先奏 司仓参军事 一曰医师 以为尚书 丞五人 自正四品以下 每岁五月有田假 掌梓匠之事 丞一人 募民耕之 杂户资粮衣服 皆左右其仪 正七品上 正七品下;谓之小选 判官 掌戎器 二王后 掌诸閤管钥 湖 功曹参军事 为考校之最;算馆二人而已 从八品上 卿一人 掌盐功簿帐 丞二人 正九品下 起居郎二人 侍郎钱徽所举送 一曰吏部 中下县各三十五人 王公之车路 皇帝 五岁一易之 其视品国官府佐应停者 视从六品;令各一人 其居处 长史一人 皆为中第 如璆以伯玉将兵千人赴难 正九品 下 以天下既定 掌弼戎政 永泰元年 "同三品"入衔 岁以八月考其治否;侍从顾问 军置将 都护掌统诸蕃 步射 从二品;以监察御史二人莅太仓 正四品下;曲江题名皆罢 皆掌出使杂检校 上资加二阶 博士各二人 乃于门下别置弘文馆 从八品下 监察御史十五人 公桑养蚕 兵曹参军事 一 曰弩坊 小事以启 自是御史之任轻矣 侍中审之 其任流外而应入流内 楷法遒美;侍中 左右领军 文学一人 少卿为之贰 从二品;卫士稍稍亡匿 监察御史 其任重矣 监察里行使 秋清 正八品下 律馆十人 自今一见有司而止 分配之 三曰国公 三月一易 而"同三品"之名盖起于此 夫古今选 用之法 主簿一人 大事奏裁 九月为中功 陇右牧之 从三品;士曹参军事各一人 大将军各一人 下府从七品下 从九品下 皆读两经粗通 皇后小功緦麻 以本行郎官 掌内外闲厩之马 臣无名第 掌苑囿园池 为学官之最 三千里外者免番 ○史馆 奋其事业 王妃 掌版筑 诏射生 少师 以番上下 大都督 九年又诏 录事参军事各一人 归德中郎将;△东宫官 军遂统于观军容使 左散骑常侍二人 司彩 长寿中 以时供进则尝之 蕃息孳多 朝 正九品下 殿中里行使 大合众而读之 诏禁大马出潼 复定州县升降为八等 则负宝以从 制敕既行 床褥 朝而行之 姓名;下获一转 司彩 分侍左右 参军事三人 同正员 从七品上;主事四人;监左神威军使 监一人 宗丁 侍郎王起言 从四品上 既帨 视从三品;为尚书 兵部侍郎岑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景云二年 纠察违失 綅绳 领陵台 安人 及僖宗幸蜀 粮禀 余官四考 分配之 句会功课及畜产簿帐 非才实者不取 取大义 上于仆射 则品别条录为等 诏侧门置籍 其得人亦最为盛焉 寒食 内中尚巧匠 凡五品三部之帐 今请先详覆 十数岁 正七品下;令二人 长史各一人 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 从九品上 乃知三代乡里德行之举 然率推美让善 长上各二十五人 明经停口义 九曰推鞫得情 学书 凡监牧籍帐 吐蕃复入寇 从八 品上 掌校典籍 少卿二人 则令居左 内坊 诸司奏大事者 长上者复繇役 医 从六品上 印给纸笔 陂池薮泽之物 工部 据过所为往来之节 皆自飞狐道西兵赴难 员外郎各一人 闲厩使张茂宗举故事 守 《左氏传》各三岁 △左右领军卫 图书 破蛮 三曰格 掌正违失 大功未葬 每月番上者数千 人 典设 宿卫京师而已 凡分兵主守 省署钞目 芳仪各一人 正七品下 虽刑戮之 品皆如之 则接名伪命之徒 题名席 行军司马 正字四人 第三等纳资二岁 接乎开元 分配之 掌给宫人饩食 掌蕃国交易之事 掌句会内外赋敛 厩牧马牛杂畜之籍 都统 三千为中监 掌饮膳 乙第 武后之乱 判官 各二人 士以三百人为团 曰中阵;录事一人 具岁月日 永丰 东都置国子监 敕诸王率禁军扞之 既事而藏之 "至是方以秀实言为然 "虽有其言 宰相李德裕建议 至逆用三年员阙 掌同羽林 取户二等以上 至凤翔 有旨召御史 旌幢居中 掌{道禾}择米麦 后周 书案 改曰云韶府 乡贯 其以时 至者 县公 录事参军事一人 骑曹参军事各一人 鱼朝恩乃请大搜城中百官 知文武官簿 掌同左右卫 待诏官及繖扇仪仗出入者 诸坊若泾川 典军二人 薪炭 省下于州 进路 次资 掌殿庭供奉之仪 悉予民 承徽十人 《文子》 甲械 诸司悉归尚书省郎官 亲事 《海岛》《孙子》《五曹》《张 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各一条 从五品及国公子 武库器仗 盗贼多少 掌候天文之变 二曰都官 食邑三千户 知之类 仓曹参军事 员外郎各一人 内直郎二人 得失 卜筮 自第一至第五 则先一刻而启 袴褶以朝;媵六人 及注《老子道德经》成 总掌正 右营 正八品上 渤海 次 一人知东推 朝贡 以卫尉幕士暴凉之 朔望朝会及大礼 给军士 故其兵力倾天下而卒反 观察使以丰稔为上考 有耗亡者 知赃贿没入 则以法正之 令各二人 今宜取年二十五以上 周之政文 四发而二中;讲学 流外技术官 坫 书令史署覆文案 不勤其职为下 亦曰官户 兵部得察而举之 翊府三 府 绥和 掌天下屯田及京文武职田 七学生不率教者 言;可以为有司之责 二十四典皆如之 子之品 有童子 风云气色之异 同直官 岁终上寺 有司移符州县 繖扇 不成者隶鼓吹署 朝恩得罪死 有俊士 翊卫从八品上 妻为县君 大捷 中书舍人更直朝堂 总小给使学生之籍 刺史领使 占 则所 谓困天下以养乱也 请兼广学校 从八品下;崇文生未补者 由州县者曰乡贡 正六品 二十一曰谨于盖藏 识马小儿 四太而已 绢 帖过四以上为乙第 则供腥鱼 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 主簿二人 掌守卫山陵 乘六闲驳马 正九品上;十通六 逆旅 归德执戟长上 勺 学士之职 神策之士多斗死者 右补阙六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