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诗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诗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诗及赏析【诗句】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我无人引荐,如想要渡水而无舟楫;我在圣明的朝代闲居安卧,深感惭愧。
今日得见张丞相,我十分钦佩;但我结网无丝,只能临渊羡鱼,顿增慨叹。
【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题解】洞庭湖在湖南北部,北连长江,南接湘、资、沅、澧四水,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
烟波浩淼,港汊纵横,渚青沙白,芳草如茵。
湖中有风景秀丽的君山,湖畔有岳阳楼等名胜古迹。
孟浩然曾多次游洞庭,此诗约作于开元二十五年(737)秋。
作者一生落寞,显宦中惟张九龄最为知己,此诗确如清纪昀所说,实以咏洞庭湖起兴,希望得到张的援引。
故此诗的前半部分写洞庭湖的浩瀚,后半部分以“欲济无舟楫”喻无人援引的.苦闷。
托意而不露干谒之相。
诗题中的“张丞相”即张九龄。
此诗虽另有寓意,然描写洞庭湖的“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之句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
【注释】①洞庭湖:在今湖南省境内,为湖南众水之汇,周围八九百里,有东、西两道与长江相通。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代政治家、诗人。
累官至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②涵:涵蓄。
虚:太虚,指天。
孙绰《游天台山赋》:“太虚辽阔而无阂。
”李善注:“太虚,谓天也。
”太清:指天。
左思《吴都赋》:“鲁阳挥戈而高麾,回曜灵于太清。
”刘渊林注:“太清,谓天也。
” ③云梦译:古泽薮名。
《周礼·夏官·职方》:“荆州,其泽薮曰云梦。
”本在今湖北省境内,分跨长江南北。
东北为云,江南为梦,面积广八九百里。
后世淤积成陆地,遂并称之曰云梦。
岳阳城,今湖南省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北。
④端居:平居。
此处指隐居。
圣明:旧时对皇帝的颂辞。
此处指因皇帝圣明而出现的清平盛世。
⑤坐观垂钓者:典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诗词赏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导语】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
本名不详(⼀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世称“孟襄阳”。
浩然,少好节义,喜济⼈患难,⼯于诗。
年四⼗游京师,唐⽞宗诏咏其诗,⾄“不才明主弃”之语,⽞宗谓:“卿⾃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门⼭,著诗⼆百余⾸。
孟浩然与另⼀位⼭⽔⽥园诗⼈王维合称为“王孟”。
下⾯是为⼤家带来的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代:孟浩然 ⼋⽉湖⽔平,涵虚混太清。
⽓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 秋⽔胜涨,⼏乎与岸平,⽔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体。
云梦⼤泽⽔⽓蒸腾⽩⽩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勤临河垂钓,只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 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具,船桨 译⽂及注释⼆ 译⽂ ⼋⽉洞庭湖⽔暴涨⼏与岸平,⽔天⼀⾊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泽⽔⽓蒸腾⽩⽩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多么悠闲⾃在,可惜只能空怀⼀⽚羡鱼之情。
注释 ⑴洞庭湖:中国第⼆⼤淡⽔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体。
太清:指天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文解释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全文解释宋朝文学家苏轼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中写道:“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表面上说的是张丞相不被皇帝重用,但其实也反映了苏轼对张丞相的政治改革措施持怀疑态度,心中充满矛盾和不安,觉得张丞相是那样贤德却又孤高自许。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自己有志难伸的感慨。
全诗为: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人开头就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壮丽景象,诗人在万顷碧波荡漾、茫茫水天一色的洞庭湖面上泛舟湖上。
看着洞庭湖的浩淼气势,仿佛湖水吞没了云梦泽。
看着浩瀚无垠的湖水涌向广阔的南国洞庭。
想要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船只。
正当作者感到深深的忧虑时,却听到有人正在湖边垂钓。
作者的希望破灭了。
于是只好在湖边搭起帐篷独居在此,心中徒然生出无限羡慕之情。
前两句,诗人先用一个“平”字点明初秋湖水与洞庭湖的关系,接下来用一个“混”字形容水色澄澈的特征。
可见,诗人将湖水写成水色一片浑绿,是因为它是混合了云梦泽湖水的缘故。
这是把洞庭湖比作镜子。
作者观察很仔细,眼界开阔,因此才能把洞庭湖水气蒸腾白茫茫的景象表现出来。
这两句诗突出了洞庭湖浩瀚无际的气势,同时也含蓄地显示出湖面景物的丰富多彩,像云梦泽那样迷茫,又像岳阳城那样壮观,体现出作者宽广的胸襟和豪迈的气概。
三四句写景,转而进入抒情。
本来无奈地准备“居”下去,做一个闲官,也胜过那些争名夺利、钻营的心机之徒,然而他又受到了内心良知的谴责。
因此他索性就“坐观垂钓者”,暗中观察那些忙碌的人们。
他感到不解和羞愧。
因为他自认为自己本应站出来挽救时局,而如今却只能“坐观垂钓者”。
这里的“垂钓者”,实际是指那些追名逐利、阿谀奉承的官场中人。
作者借此指责了那些钻营沽名、忘掉了治国救民的人。
诗人开头就给读者描绘了一幅壮丽景象,诗人在万顷碧波荡漾、茫茫水天一色的洞庭湖面上泛舟湖上。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诗歌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诗歌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诗歌赏析】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像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其实是专就张丞相而言。
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能出来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你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羡之情罢了。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译文|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这首诗是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下面就和儿童网小编一起来欣赏这首唐诗吧。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
⑨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赏析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南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
这是一首投赠之作,诗人希望时任中书令的张九龄予以援引,但是,诗人却没有直说,而是通过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出来,已具浓郁的诗意,同时,对于在此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在诗人的笔下却得到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实际上已成为山水杰作。
首先点明时令,时值“八月”,湖水泛溢,可见当年秋汛汹涌,一个“平”字,可见湖水涨漫,已溢出堤岸,造成湖水与湖岸相平的景象。
洞庭本来就号称八百里,加上这样的浩大水势,其水岸相接、广阔无垠的情状更增浩瀚气势。
此时,诗人面对洞庭,极目远望,则不仅水岸相平,而且呈现出水天相接的景象,仰观俯瞰,天空映照湖中,似乎是湖水包孕了天宇,“涵虚”,足见其大,“混太清”,足见其阔。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词句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湖:此指洞庭湖。
⑶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高空。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⑷气蒸:一作“气吞”。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⑸撼:摇动。
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⑹“欲济”句: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这里也是借指船。
⑺“端居”句: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因此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⑻坐观:一作“徒怜”。
者:一作“叟”。
⑼空:一作“徒”。
羡鱼:语出《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如归家织网。
”白话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汽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创作背景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
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思及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思及赏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意思及赏析临洞庭上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1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2,波撼岳一陽一城3。
欲济4无舟楫,端居5耻圣明。
坐6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1涵虚:水汽浩茫。
2云梦泽:古大泽名。
3岳一陽一城:在洞庭湖东面。
4济:渡过。
5端居:闲居。
6坐:因为。
八月的湖水涨平了洞庭的堤岸,这时,浩渺的湖水与蓝天相接,难辨水天。
云梦泽的上空蒸腾着像烟雾一样的水汽,湖中波涛澎湃动荡,几乎要摇撼岳一陽一城。
我想要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和桨,身处繁华盛世,却闲居在家,真是感到羞愧啊!因为看到垂钓的人,想到自己只是空有对鱼的羡慕之情。
【浩渺之美】孟浩然在这首诗中,极力描写了洞庭湖的壮阔浩渺,美丽的八月,秋水涨潮后的洞庭湖碧波连天、水天一色,就连天空也仿佛被装在湖中了,水天相接是那样的无边无际。
湖中的水雾蒸腾,浩浩荡荡地笼罩着云梦泽,湖边的草木也是郁郁葱葱的。
这时,汹涌浩渺的湖水开始澎湃,它摇晃的气势,仿佛可以撼天动城了。
【赏析】孟浩然的这首诗,之所以写得烟波浩渺,气势磅礴,是因为作者巧妙地使用了夸张的手法,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在客观现实的基础上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事物的形象特征,表达了个人炽烈的情感,增强了表达效果。
这一点在诗的前四句已经体现出来了,诗人为我们展现出了洞庭无比壮阔的景象,气势浩大,震撼人心,起到了很好的表达效果,是我们写作中值得借鉴的地方。
【启示】孟浩然是一个有抱负的人,他生于盛唐,年轻时就立下大志,虽然一路坎坷,但能洁身自好,不趋承逢迎有权势的人。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孟浩然再次来到长安,并赠给当时宰相张九龄一首诗。
诗人借描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色,抒发自己想得到录用施展政治抱负,希望有人引见的心情。
表明了诗人不甘心闲居无事,想做一番大事业。
诗人展现给我们的是一种积极进取的一精一神状态,以对人生目标和理想的无限追求。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阅读和赏析【诗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云梦泽:古大泽名,范围很广,包括今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一带低洼之地,洞庭湖也在其内。
岳阳城:即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句意:洞庭湖的水气充满了云梦泽,波涛震撼了岳阳城。
写出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
【提示】云梦泽,古代水泽名,在洞庭湖北岸。
两句是说:湖上水气蒸腾,弥漫于云梦泽;湖中波涛汹涌,摇撼着岳阳城。
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句写得气势磅礴,格调雄浑,前人誉为咏洞庭的“高唱” 。
【赏析】写洞庭湖雄浑壮阔的景象。
水势浩渺,与天混一,雾气蒸腾,笼罩云梦;波涛汹涌,震撼岳城。
魏庆之《诗人玉屑》卷十四评曰:“则洞庭空旷无际,气象雄张,如在目前。
”【鉴赏】洞庭湖水气迷蒙,熏蒸着整个云梦泽; 湖水波涛汹涌,摇撼着整座岳阳城。
云梦:古代云梦有二泽,横跨今日的湖北省长江南北一带,江北叫“云”,江南叫“梦”。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这两句诗和杜甫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诗一样,都是描绘洞庭湖的名句,形容湖水的壮阔秀丽。
【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平:平阔。
涵虚:包容天地,这里指湖水澄清空明。
混:混合。
太清:指天空。
气:水汽。
蒸:蒸腾。
云梦泽:水泽名,一在长江之南,为梦泽,一在长江之北,为云泽,后淤积为陆地。
波:波涛,波浪。
撼:摇动。
岳阳楼:在今湖南岳阳,为古岳阳城西门城楼,濒临洞庭湖。
济:渡。
舟楫(jí):泛指船只。
楫,船桨。
端居:安居,闲居。
耻:惭愧。
圣明:圣明的朝代。
垂钓者:钓鱼的人。
喻指张丞相。
徒有:空有。
羡鱼情:想要做官的愿望。
《淮南子·说林训》:“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②。
气蒸云梦泽,波憾岳阳城③。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④。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⑤。
【题解】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此诗赠给当时身居相位的张九龄,为的是博得赏识和录用。
为了保持面子,极力委婉而掩起干谒诗的痕迹。
【注释】①张丞相:即张九龄。
②“八月”两句:平,指水与岸平。
虚,指元气。
太清,指天空。
③“气蒸”两句:云、梦本为二泽,在今湖北省安陆县、云梦县以南,湖南省华容县、岳阳县以北地区,方圆九百里。
后来大部分淤成陆地,便合称云梦泽。
宋人范致明《岳阳风土记》:“孟浩然洞庭诗有‘波撼岳阳城’,盖城据湖东北,湖面百里,常多西南风,夏秋水涨,涛声喧如万鼓,昼夜不息。
” ④“欲济”句:想渡洞庭,却无舟楫。
暗示欲出仕济世,却无人援引。
端居:独处、闲居。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⑤“坐观”两句:垂钓者,比执政者,指张丞相。
徒有,空有。
羡鱼情,比喻希望出仕的心情。
【原诗今译】洞庭的湖水,在八月格外平静,茫茫一片,水光天色难以分清。
云梦水气蒸腾,迷离如烟似雾,汹涌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古城。
我无人引荐,有渡水无楫之苦,耻在圣明时代安闲,自愧前途。
我对坐矶垂钓的渔翁十分艳羡,但因结网无丝,只好触景生情。
【鉴赏提示】此诗写洞庭湖的壮丽景象,并表达出作者渴望出仕的心情。
题一作《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即张九龄。
“丞相”是指其所任的尚书右丞相之职,而并非宰相之职。
张九龄于开元二十一年(733)拜中书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明年迁中书令。
这时他所任的是宰辅之职。
开元二十四年 (736)十一月迁尚书省右丞相,并罢知政事,这才是孟诗中所提的“丞相”之职。
“宰相”与“丞相”两职在隋唐区别甚大,细检唐人诗文和史料可以找到许多例证。
后人不察,误以为两者实即一职,所以多将此诗系于开元二十一年至二十四年九龄任宰辅时期。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赏析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襄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襄阳(今湖北襄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磅礴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
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
“涵”,有包含的意思。
“虚”,指高空。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词原文作者: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湖水平:八月长江水涨,湖水漫溢,与岸齐平。
涵虚混太清:包容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浑然一体。
涵,包容。
虚,虚空。
清,指天空。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气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大湖名,在现在湖北、湖南两省的交界处,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云梦:本是二泽,在湖北省大江南北。
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平地,便并称云梦泽。
撼:摇,因洞庭之波直抵岳阳城下。
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河。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端居:指隐居,因为上有圣明之君而不去报国,感觉有愧,故曰“耻”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白白的。
羡鱼:《淮南子·说林训》“临河而羡鱼,不若归家织网”,后两句皆暗喻想从政而无人援引。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诗歌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起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作者简介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本名浩,字浩然。
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人,世称孟襄阳。
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
曾隐居鹿门山。
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
曾在太学赋诗,名动公卿,一座倾服,为之搁笔。
他和王维交谊甚笃。
传说王维曾私邀入内署,适逢玄宗至,浩然惊避床下。
王维不敢隐瞒,据实奏闻,玄宗命出见。
浩然自诵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句,玄宗不悦,说:“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放归襄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洞湖,相信度过相关文献或者见过望洞湖的同学对此美景都有所见识了吧。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赏析,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原文翻译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翻译:八月的湖水与岸平,远望广阔的水天相交映。
蒸气弥漫云梦泽,波涛撼动岳阳城。
想渡洞庭却没船,惭愧在圣明之世闲居。
眼看钓鱼者屡屡得手,窄有羡慕之情。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赏析:一、内容分析此诗是诗人游览岳阳时写给张九龄的,希望他引荐而步入仕途。
这首诗前四句写景,雄浑而见潇洒。
开头两句,写八月的洞庭湖湖平水满,和岸上几乎平接,涵容天宇,天水仿佛混而为一,极开朗也极雄浑,汪洋浩阔。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水汽蒸腾,笼罩着整个云梦大泽,足见湖的蓄积丰厚,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润,而显得草木繁茂,郁郁葱葱。
“波撼”句写波涛澎湃,岳阳城受到强烈的震撼,见其活力之强。
这两句与杜甫《登岳阳楼》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同为咏洞庭湖名句。
但三、四两句仍有区别,第三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第四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阔无垠,而且充满生机与活力。
后四句抒情,恳切而又委婉。
“欲济”句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
诗人面对浩荡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无人荐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句是说在这个“圣明”之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干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迹,说明白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中向往的,只不过至今仍找不到路径罢了。
七、八两句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垂钓者”暗指当朝执政的人物,此诗乃专指张丞相而言。
这最后两句意思是说:执政的张大人啊,您在位主持国政,我是十分钦佩的,不过我还是在野之身,不能追随左右,替您效力,只有徒然表示钦慕之情罢了。
这几句诗,诗人巧妙地运用了“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淮南子.说林训》)这一典故,另出新意;而且“垂钓”也正好同“湖水”照应,因此不大露出痕迹,但又恰到好处地表达了他要求援引的心态。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古诗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作临洞庭)作者: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hùn)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jí),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②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③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④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⑥端居:安居。
⑦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⑧ 徒:只能。
羡鱼:羡慕钓鱼。
《淮南子·说林训》中说:古人有言曰:“临河而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意思是,与其空口赞赏别人的成绩,不如自己扎扎实实地做点事情。
【翻译】仲夏八月的时节,洞庭湖的湖水都快和堤岸齐平了,湖水涵容着天空,水天浑然一体。
湖上蒸腾的雾气笼罩着云梦泽,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城。
(正像)想要渡船却没有船只(我想要出仕做官却没人引荐),(我)安居不仕却有愧于圣明天子。
坐着看垂钓的人,空有一腔羡慕之情。
写作背景此诗旧注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张九龄为相时,孟浩然(45岁)西游长安,以此诗投赠张九龄,希望引荐。
然有人说733年孟浩然在长安时,张九龄尚在家乡韶关丁母忧,张于年底才进京就任中书侍郎。
孟浩然此次未见到张九龄。
二人之相会当在张贬荆州长史时。
李景白《孟浩然诗集校注》云:"本诗当作于开元四年(716,浩然28岁)左右张说任岳州刺使期间。
" "张丞相当指张说"。
【讲解】诗人选取洞庭湖为切入点,首联描写洞庭湖全景。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八月秋高气爽,浩阔无垠的湖水轻盈荡漾,烟波飘渺。
远眺碧水蓝天,上下浑然。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广阔无边,湖光山色构成大自然壮丽的画卷。
湘江自洞庭湖而来,激荡着波涛,浩渺无垠。
这首诗以洞庭湖为背景,向张九成写信,表达了对久别之人的思念之情与对洞庭湖壮丽景色的赞美。
以下是孟浩然的这首诗的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茫茫洞庭水,浩浩湘江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创作背景与赏析]孟浩然写信给张九成的这首《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表达了他对洞庭湖美景的喜爱之情以及对久别之人的思念。
孟浩然与张九成都是唐朝时期的文人,他们曾一起在洞庭湖畔共同生活、学习、交流。
孟浩然在这首诗中以洞庭湖的雄伟壮丽为背景,向张九成写信,表达了对他的思念之情以及对洞庭湖山水的赞美。
首句“茫茫洞庭水,浩浩湘江风。
”写出了洞庭湖辽阔无边的景象,以及湘江激荡的壮丽景色。
茫茫洞庭水和浩浩湘江风的描绘,传达出诗人内心的宏大与豪迈。
接下来的两句“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描写了春天来临时,洞庭湖畔的景色,早莺争鸣,新燕嬉戏,形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卷。
继而,“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表现了洞庭湖的春景,花朵繁茂,草地嫩绿,给人一种朦胧之美,又道出了洞庭湖的独特之处。
最后两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表达了诗人对洞庭湖东岸风景的钟爱之情。
湖东地区绿树成荫,白沙垄堤,给人一种宜人的感觉。
诗人的喜好与对张九成的思念在这里交融在一起,增加了诗作的情感色彩。
整首诗通过对洞庭湖的描绘,展示了湖光山色的壮美景色,并融入了诗人内心的情感和思念之情。
孟浩然以简练而凝练的语言,将景物描写得生动而形象,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以自然景色为背景,寄寓自己的思念之情,使得这首诗既具有艺术性,又蕴含着人情味。
这首诗不仅展示了孟浩然对洞庭湖和山水景色的热爱,也表达了对张九成的怀念之情。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鉴赏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翻译及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面临烟波浩的洞庭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注释①选自《孟阳集》(《孟浩然集》)一作《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张丞相(673-7400,即张九龄,时任丞相,同时也是诗人。
字子寿,一名博物。
韶州曲江(今属广东)人。
孟浩然(689-740),唐代诗人,阳(今湖北樊)人。
张丞相:即张九龄,公元733年(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担任丞相职务。
②涵虚混太清:谁映天空,与天混同,形容湖水与天空混然一体。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太清,天空。
③云梦泽:云梦,古泽名。
在湖北省长江南北两侧,江南为梦,江北为云,后世大部分淤成陆地。
今属江汉平原及周边一带。
④岳阳城:今湖南岳阳市,在洞庭湖东岸。
⑤济:渡河。
⑥端居:平常居处,闲居。
⑦端居闲居不仕,有愧于圣明天子。
端居:安居,喻指闲居不仕。
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⑧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眼睁睁的看着别的钓鱼的人,自己心里也想得到鱼,却又苦于没有渔具,空存想望。
这里比喻想做官而没有途径。
坐观:坐视,旁观。
徒:白白地。
羡鱼情:想得到鱼的愿望。
出自《淮南子·说林训》:“临河羡鱼,不如退而织网。
”意思是说有理想,就要采取实际行动。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与岸齐平,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天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
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
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诗的前四句写洞庭湖壮丽的景象和的气势,后四句是借此抒发自己的政治热情和希望。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及赏析【诗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出处】唐·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意思1】坐着看那些垂钓的人,我没有钓竿,只是心里羡慕钓鱼者而已。
徒:空。
【意思2】我看到了那些钓鱼的人,空有羡慕的心情,可是手里没钓鱼工具。
婉转地表达了求人推荐提携的心情,但话说得曲折含蓄,不露痕迹。
“坐观” 二字,再加一个“羡” 字,已经把作者的心情全部写出,写得如此得体。
【用法例释】用以形容没有希望做某事,徒有羡慕之心,或形容只是袖手旁观别人做事,并不想参与其中。
[例] 一种是,面对大好形势,虽有动于衷,啧啧称赞,但只闻,不见行动,在跃进声中立马踟蹰,在新长征中盼顾不前,颇类似唐诗写的那种人:“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李善阶《从“羡鱼”和“结网”谈起》)【全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全鉴赏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一首著名的五言律诗,曾被人誉为“有唐五律之冠” (方回《瀛奎律髓》卷一引“无名氏”语)。
诗题一作《临洞庭湖》。
孟浩然于唐玄宗开元十六年至十七年(728—729)曾西游长安,在京城结识了张九龄,两人结为忘形交。
开元二十一年(733)张九龄为相,此诗即是张九龄为相期间孟浩然寄赠给他的一首干谒诗,表达了诗人自伤不遇,希望得到张九龄的推荐援引而出仕从政的心情。
首联两句写洞庭湖水面空阔,混茫无边。
洞庭湖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境内,长约二百里,广约百里。
仲秋八月,湖水暴涨,渺无涯际,与岸齐平;在阳光的返照下,天空如同涵容在湖水中,浩瀚无垠的湖水仿佛与天空混而为一,水天一色,极为壮观。
“平”、“涵”、“混”三字用得极好,形象生动地描绘出秋水平湖,与天相接的景象。
“虚”与“太清”,均指天空。
颔联两句写洞庭湖的水气与波涛。
湖面蒸腾的水气,如同淡淡的薄雾,笼罩着茫茫的云梦泽一带;湖水掀起的波涛,声如擂鼓,势若雷霆,汹涌澎湃,震天撼地,连巍巍雄踞于湖边的岳阳城似乎也被波涛所摇动。
初中语文 文言文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
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原文和译文(含赏析)原文: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八月洞庭湖水盛涨浩渺无边,水天含混迷迷接连太空。
云梦二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别人得鱼成功。
赏析: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
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的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分,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秋水盛涨,八月的洞庭湖装得满满的,和岸上几乎平接。
远远望去,水天一色,洞庭湖和天空接合成了完完整整的一块。
开头两句,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三、四句实写湖。
“气蒸”句写出湖的丰厚的蓄积,仿佛广大的沼泽地带,都受到湖的滋养哺育,才显得那样草木繁茂,郁郁苍苍。
而“波撼”两字放在“岳阳城”上,衬托湖的澎湃动荡,也极为有力。
人们眼中的这一座湖滨城,好象瑟缩不安地匍伏在它的脚下,变得异常渺小了。
这两句被称为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但两句仍有区别:上句用宽广的平面衬托湖的浩阔,下句用窄小的立体来反映湖的声势。
诗人笔下的洞庭湖不仅广大,而且还充满活力。
下面四句,转入抒情。
“欲济无舟楫”,是从眼前景物触发出来的,诗人面对浩浩的湖水,想到自己还是在野之身,要找出路却没有人接引,正如想渡过湖去却没有船只一样。
“端居耻圣明”,是说在这个“圣明”的太平盛世,自己不甘心闲居无事,要出来做一番事业。
这两句是正式向张丞相表白心事,说明自己目前虽然是个隐士,可是并非本愿,出仕求官还是心焉向往的,不过还找不到门路而已。
于是下面再进一步,向张丞相发出呼吁。
唐诗诗词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诗诗词鉴赏-《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是唐代诗人孟浩然的作品。
此诗是一首投赠之作,通过描述面临烟波浩淼的洞庭湖欲渡无舟的感叹以及临渊而羡鱼的情怀而曲折地表达了诗人希望张九龄予以援引之意。
全诗以望洞庭湖起兴,由“欲济无舟楫”过渡,对于本来是藉以表意的洞庭湖,进行了泼墨山水般的大笔渲绘,呈现出八百里洞庭的阔大境象与壮伟景观,取得撼人心魄的艺术效果,使此诗实际上成为山水杰作。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精心收集整理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唐诗及诗词鉴赏,可供大家欣赏和阅读。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及注释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译文及注释二译文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初中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
初中古诗:《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临洞庭湖赠张丞相唐代: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译文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
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673-740),唐玄宗时宰相,后贬为荆州长史。
涵虚:包含天空,指天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
清:指天空。
云梦泽:古时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代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济:渡。
端居:安居。
耻(chǐ)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徒:只能。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译文二八月洞庭湖水暴涨几与岸平,水天一色交相辉映迷离难辨。
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
想要渡湖却苦于找不到船只,圣明时代闲居又觉愧对明君。
坐看垂钓之人多么悠闲自在,可惜只能空怀一片羡鱼之情。
注释二⑴洞庭湖: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今湖南省北部。
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
⑵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
涵:包容。
虚:虚空,空间。
混太清:与天混为一体。
太清:指天空。
⑶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洞庭湖的波涛摇撼着岳阳城。
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
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
⑷撼:一作“动”。
岳阳城:在洞庭湖东岸。
⑸欲济无舟楫:想渡湖而没有船只,比喻想做官而无人引荐。
济:渡。
楫(jí):划船用具,船桨。
⑹端居耻圣明:生在太平盛世自己却闲居在家,所以感到羞愧。
端居:闲居。
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
⑺坐观:一作“徒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字句分析
◎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细细品味这两句诗,感受诗歌夸张的艺术。 湖面上的雾气,就像蒸笼里的蒸汽一样。
汹涌的波涛,好像撼动了整个岳阳城。
• “蒸”字渲染一种湿漉漉,水淋淋的气氛,给人以孕大含 深,蒸蒸日上的动态感; • “撼”字犹如万钧雷霆,“炸”得岳阳城天摇地动,几近 坍塌;极显湖水桀傲不驯的自然伟力。 • 这两句锤炼词语,以静衬动,凸现洞庭秋水虎吼雷鸣的勃 勃生机。
诗 歌 赏 析
主讲:王 红 组员:206、208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一、阅读小助手
洞庭湖:古称“云梦泽”,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在湖
南岳阳附近汇入长江,古有“八百里洞庭”之说。
张丞相:唐代诗人张九龄(678—740),唐玄宗时曾为
诗意阐述
上面四句,描写洞庭湖水势之盛,表现了作者对祖国山 河的赞叹。 作者写这首诗,是为了让张九龄举荐自己。诗中赞叹洞 庭湖的壮观,其实也是对张九龄的赞颂,赞颂他像洞庭 湖一样胸怀广阔。 更深一层来讲,作者对山河之美的赞叹,也是对清平政 治的赞颂,也是对“圣明”皇帝唐玄宗的赞颂。
字句分析
◎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结束了,谢谢~~
尚书丞相,后来贬为荆州刺史。
孟浩然:(689~740) ,唐代诗人。40岁应试不中,后来 隐居鹿门山。张九龄任荆州刺史时,曾招孟浩然作幕僚。
二、字句分析
◎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思考:为什么湖水会是平的呢?
这里的“平”不是指水面平静,而是指水很多,八月的
湖南正值汛期,已经与岸相平。 涵虚混太清:水面的雾气与天混为一体。 涵:hán,包涵。涵虚、太清,均指太空。
因为在诗人看来,鱼被人钓走,至少证明有人看重它的价
值。而作者自身的困境在于,根本连个愿意映了作者的语言技巧和矛盾心理。 明明是自己想出来做官,却说不做官怕有损皇帝圣明。 羡慕被钓走的鱼,反映了作者“想做奴隶而不得”(鲁迅 语)的心境。
四、总
结
诗歌有情有景,情景交融。 前四句写景,波澜壮阔,骇人耳目。 后四句抒情,曲折委婉,动人心弦。
济:渡河,这里指出来做官。 舟楫:这里指引荐自己
做官的贵人。
端居:独自安居,即隐居。 耻:羞辱。
圣明:即英明的天子。古人认为:天子圣明的时候, 读书人都应该出来做官。自己隐居不出来做官,就好 像在骂天子不圣明。
字句分析
◎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思考:鱼被人钓到,就失去了自由,甚至生命。 普通人
看了,可怜鱼还来不及,为什么作者反而羡慕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