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设计)

合集下载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设计)

【最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设计)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三单元教学设计3.5月球-地球的卫星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它一直都以正面对着地球,它的背面始终是“神秘”的。

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月球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

例如,①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②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月球-地球的卫星》,板书课题。

(刘老师工作室制作)科学探索一、观察照片导入:借助照片,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

(展示图片)1.活动要求:简单对比一下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观察到了什么?2.观察结果:正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背面则要少很多。

二、查阅资料导入:查阅有关资料,对月球的基本情况又有哪些了解。

1.活动任务①查找相关资料;②制作月球小档案;③交流小档案。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1)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

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

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圆形凹坑,又叫“月坑”。

(2)从视频中又了解月球哪些知识?记录在月球的小档案里。

(播放视频)(3)给学生在提供一些资料卡片3.整理我的月球小档案三、科学实验:模拟制造环形山导入: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1.实验材料托盘和细沙。

大小不同的球2.讨论这些材料用来模拟什么?【提示】托盘和细沙——模拟月球大小不同的求——模拟陨石、流星等3.实验过程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④借助镊子等轻轻取出大大小小的球播放实验视频《制作环形山》4.实验发现了什么?【提示】托盘的细沙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大坑套小坑,有的坑与坑是重叠的。

5.把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环形山比一比,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展示对比图片)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可能是小行星、彗星、陨石等撞击形成的。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材简析】经过前面4课的学习以及日常积累,学生已经对月球有了比较多的认识,包括月球的月相变化规律、月球的形状、月球与太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等。

但月球还有很多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例如月球的背面、月球环形山的形成等。

本课内容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对比观察月球的正面和背面的照片,通过照片来近距离的了解月球。

第二部分是查找资料,建立月球小档案,通过查找资料的方式来获得更多的月球信息。

第三部分,通过模拟实验来了解月球,模拟制造环形山,本课综合应用了三种探究方式来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图片学习和模拟实验是学习天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前面几课已经有了较好的体验和尝试,本课将涉及查找课外资料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总结,而这种学习方式将拓展学生的课外学习能力。

【学情分析】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了一些关于月球的知识,对月球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是学生心中仍然存在着许多疑问“月球上能不能住人?有没有外星人生活在月球上?月球上的坑坑洼洼又是些什么?”本课中,学生将学习关于月球的更多“秘密”。

【教学目标】[科学观念]通过观察月球、资料阅读和交流,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等特点,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科学思维]用比较的方法,区别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特点,培养学生寻找、归纳关键信息的能力。

[探究实践]能在教师的指导下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并简单描述月球的特征。

在模拟实验中,能用图画来描述和记录环形山的特点。

[态度责任]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能接纳别人的观点,乐于与同学分享,能持续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让学生通过比较照片、查找资料和模拟实验三种方式,更加深入的了解月球。

[难点]利用模拟实验来制造环形山,了解月球表面环形山的成因。

【教学准备】[教师]1.教学课件;2.月球正面和背面照片。

[学生]1.月球表面的图片资料;2.镊子、水槽、大小不一的球、沙子或者面粉等。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三年级科学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三年级科学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三年级科学
教学目标:
1. 了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绕地球运动。

2. 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山脉、坑洞和平原等地貌特征。

3. 能够简单描述月球的外观和特征。

教学准备:
图片或模型展示月球的外观和特征。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1. 教师出示一张图片或模型展示月球的外观和特征。

2. 教师问学生月球是什么?它是怎样的一个天体?
二、探究月球(10分钟)
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图片或模型,让学生描述月球的外观和特征。

2. 教师问学生月球是地球的什么?
3. 教师解释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运动。

三、月球的地貌特征(15分钟)
1. 教师出示月球的地貌特征的图片,如山脉、坑洞和平原等。

2. 教师解释月球的地表有山脉、坑洞和平原等地貌特征。

3.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让学生描述月球的地貌特征。

四、巩固与拓展(10分钟)
1. 教师出示一些月球的图片,让学生简单描述月球的外观和特
征。

2. 学生自由发言,分享自己对月球的认识和理解。

五、课堂小结(5分钟)
1. 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总结,并强调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运动。

2. 教师鼓励学生对月球的了解进行拓展,可以通过家长或图书馆查阅相关的资料。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初步了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它围绕地球运动,并且知道月球的地表有山脉、坑洞和平原等地貌特征。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有趣的故事或科学实验,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相关知识。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三年级科学下册新教科版《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科书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向学生介绍了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结构、月球的运动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

此外,教科书还设计了丰富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月球的神奇。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素养,对自然界的事物充满好奇。

但他们对于月球的认识还比较肤浅,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学生对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精神。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了解月球的基本结构,知道月球的运动特点,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感受科学的魅力,培养对科学的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结构、月球的运动特点、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2.教学难点:月球的运动特点、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

2.利用多媒体教学,直观展示月球的运动特点,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月球的神奇。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月球模型3.实验器材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月球是什么样子?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并板书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月球的基本结构,如月球的表面、月球的内部结构等。

同时,展示月球的运动特点,如月球绕地球转、月球的自转等。

学生认真听讲,教师提问学生是否明白月球的运动特点。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月球模型,了解月球的结构。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实验结束后,各组汇报实验结果,教师总结。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完成教科书上的练习题。

教师批改并及时给予反馈。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材P51~53)授课时间:______________累计____1____课时月球——地球的卫星新授课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通过观察对比图片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

2.学会查找资料、整理信息。

3.能模拟制造环形山,认识环形山的特点。

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整理信息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3.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教学重难点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教学课件、月球正面和背面的图片、关于月球的文字资料、月球与地球的运动视频、潮汐现象视频。

聚焦1.引入: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几十亿年来一直陪伴着地球。

我们通过之前的学习,已经了解到了月球的一些特点。

2.提问:(教学提示: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分享。

)你们知道月球的哪些秘密呢?(预设:月球表面有环形山;月球上没有水、空气……)3.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索月球的秘密。

(板书:月球——地球的卫星)【设计意图】“秘密”可以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也可以了解学生对月球的前认知,帮助老师及时调整教学。

探索与研讨探索一:借助照片,观察月球1.过渡:由于观察条件有限,这节课我们就通过三种学习方式来探索月球的秘密吧!2.提问:(教学提示: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高清照片。

)借助照片,我们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

比一比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发现了什么?(预设:月球正面有大面积黑色的区域,背面的黑色区域很少;月球背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而正面较少。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科版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科版
一、教学内容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科版):本节课将围绕以下内容展开:
1.了解月球的基本概念,如卫星、轨道等;
2.掌握月球的概况,包括形状、大小、表面特征等;
3.认识月球与地球的关系,如潮汐现象、月相变化等;
(3)掌握月相变化的规律;
难点解析:月相变化涉及到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学生需要通过观察、模拟等手段,理解月相变化的原因和规律。
(4)培养学生科学探究、思考和交流合作的能力;
难点解析:学生在进行科学探究、思考和交流合作时,可能存在方法不熟练、沟通不畅等问题,需要教师给予针对性的指导和鼓励。
此外,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在月球起源和演化过程这一难点内容上存在一定的困惑。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采用了生动的动画和模型进行讲解,但效果似乎并不理想。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寻找更合适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开展小组讨论,让他们在互动交流中逐渐消化和理解这些复杂知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的表现让我感到欣慰。他们积极参与、热烈讨论,展示出了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但同时,我也注意到个别学生在讨论中较为沉默,未能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为了鼓励这些学生,我将在下一节课中更加关注他们的参与情况,给予他们更多的鼓励和支持。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月球的基本概念、重要性和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月球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月球对地球的影响。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5课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一、教学分析: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主要介绍了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以及月球的特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多种方法来探索月球的秘密,并学会整理和汇报月球的信息。

教学难点在于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整理能力,以及进行信息的汇报和表达。

二、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 学生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 学生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1. 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对比图片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

2. 学生了解查找资料的多种方法,学会整理收集的知识。

科学态度目标:1. 学生能够保持对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 学生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以及人类对月球认识的不断完善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

教学难点:通过多种方法探索月球的秘密,并进行月球信息的整理汇报。

四、学情分析:学生是小学三年级的学生,具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他们已经学习了一些基础的天文知识,如太阳、地球等。

他们对宇宙和天体之间的关系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概念。

他们还需要培养观察和整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表达和汇报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通过观察月球的图片、视频等材料,培养学生对月球的观察能力。

2. 比较法:比较月球和地球的特点,帮助学生理解月球是地球的卫星。

3. 探究法:引导学生主动查找相关资料,学会整理和收集知识。

4.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讨论和分享月球的信息。

六、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月球的图片、视频等教学材料。

2. 准备展示板、彩色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一张月球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和兴趣。

教师可以提问学生关于月球的问题,例如:“你们知道月球是什么吗?它和地球有什么关系呢?”学生可以回答月球是一个天体,是地球的卫星。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一. 教材分析《3.5月球—地球的卫星》这一课是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远近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等。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对月球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强对宇宙的探究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他们已经学习过一些关于地球、太阳的基本知识,对于新的知识接受能力较强。

但在空间想象能力方面,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利用教具、模型等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月球的特点。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远近等。

2.培养学生对宇宙的探究兴趣,提高空间想象能力。

3.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法获取科学知识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远近等基本知识的掌握。

2.培养学生空间想象能力,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大小,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2.实验法:通过模拟实验,让学生了解月球与地球的距离。

3.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4.讲授法: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六. 教学准备1.月球模型、地球模型。

2.PPT、教学课件。

3.实验器材:如尺子、绳子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PPT呈现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远近等。

同时,配合月球模型、地球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月球的特点。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模拟实验,用尺子、绳子等器材测量月球与地球的距离。

学生分组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月球对地球有什么影响?”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讨论成果。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及反思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及反思

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目标】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3.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4.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教学准备】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师: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

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球——地球的卫星》。

(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月球,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课件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

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观察照片后回答。

(3)教师进一步展示月球资料卡,学生学习记录后,自主完成随堂学部分的习题,教师巡视检查后视完成情况再次补充月球知识。

2.模拟制造环形山。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2)教师明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思考: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3)学生根据课本P52与课件展示的制作过程,分小组合作制作“环形山”。

(4)完成模拟实验后,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环形山资料图,在随堂学习题中画出简图并简要地用几个关键词写出特征。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5.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案和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5.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案和反思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目标】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同地球不同。

2.能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月球的信息。

3.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4.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教学重难点】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

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教学准备】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教学课件等。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师: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

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球——地球的卫星》。

(板书课题)二、学单导学,自主探索。

1.观察月球,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

(1)课件出示月球正面和背面的照片。

指名学生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2)学生观察照片后回答。

(3)教师进一步展示月球资料卡,学生学习记录后,自主完成随堂学部分的习题,教师巡视检查后视完成情况再次补充月球知识。

2.模拟制造环形山。

(1)教师出示课件,展示制作步骤。

(2)教师明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思考: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3)学生根据课本P52与课件展示的制作过程,分小组合作制作“环形山”。

(4)完成模拟实验后,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结果。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月球——地球的卫星》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同时让学生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知识,对宇宙有一定的了解,但是对月球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学生可能只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卫星,但是对月球的具体情况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深入了解月球的相关知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2.让学生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合作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基本知识。

2.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3.讲解法:教师讲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六. 教学准备1.PPT课件:包含月球的基本知识、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等内容。

2.月球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月球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3.地球模型:用于直观展示月球距离地球的距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课件,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大小等特征。

同时,提问学生:“你们对月球有什么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课件,呈现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同时,展示地球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月球距离地球的距离。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派代表进行汇报,总结月球对地球的影响,以及人类对月球的探索成果。

《3.5 月球——地球的卫星》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3.5 月球——地球的卫星》学历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三年级下册

《月球——地球的卫星》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节课的学习主题是“月球——地球的卫星”。

我们将通过观察月球的形状、位置和运动,了解月球的基本特征及其与地球的关系,探索月球的奥秘。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状、位置、运行轨道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精神。

三、评价任务1. 知识理解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月球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

2. 探究能力评价:通过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评价学生在科学探究过程中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3. 情感态度评价: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课后反馈,评价学生对天文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回忆月球的形状和位置,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兴趣。

2. 新课讲解(15分钟)(1)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包括月球的形状、位置、运行轨道等。

(2)讲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等。

(3)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神秘之处,如月球上是否有生命等。

3. 观察与实验(15分钟)(1)组织学生观察月球的形状和位置,并记录观察结果。

(2)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球体模拟月球的运动等。

4. 小组讨论(10分钟)学生分组,就月球的形状、位置、运动等话题进行讨论,并分享观察和实验的结果。

5. 总结与拓展(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思考月球的奥秘和未来的探索方向。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通过课堂提问的方式,检测学生对月球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关于月球的观察记录和实验报告,记录自己的观察过程和实验结果。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总结教学中的优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教学提供参考。

2. 学生反思: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思考自己在知识理解、探究能力和情感态度等方面的发展和进步,以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集体备课教案

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集体备课教案

2022-2023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第5课《月球——地球的卫星》集体备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月球——地球的卫星》,属于新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本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包括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以及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

同时,通过观察月球的盈亏变化,让学生理解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对于宇宙有一定的好奇心和兴趣,但是对于月球的了解可能仅限于表面,对于月球的内部结构、自转公转等概念可能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生动的图片、模型等教具,以及动手实践的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科学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月球的基本情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理解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掌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等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宇宙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团队合作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月球的基本情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月球对地球的影响,如潮汐现象,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2.教学难点: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月球的内部结构。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对于月球的基本情况和相关科学原理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科学概念。

2.观察法:通过观察月球的盈亏变化,让学生理解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关系。

3.实验法:通过动手实践,如制作月球模型,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月球的形状和大小。

4.讨论法:分组讨论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月球模型、月球图片、地球仪等。

2.实验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

3.课件准备: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展示月球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月球,激发学生对月球的好奇心。

然后,提出问题:“你们知道月球是什么样的吗?它和地球有什么关系?”2.呈现(10分钟)利用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呈现月球的基本情况,如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

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提问与讨论:针对不懂的问题或新的想法,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详细讲解,帮助学生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
-实践活动法:设计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月球的科学数据和探索历程。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作用与目的:
-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掌握月球的科学数据和探索历程。
2.设计具体的教学活动
(1)角色扮演:让学生扮演月球探测科学家,模拟月球探测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热情。
(2)实验:设计简单的月球运动实验,如月球的相位变化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月球运动规律的理解。
(3)游戏:设计月球知识竞赛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巩固对月球基本知识的掌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5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科目
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5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
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三年级下册科学教科版,课程主题为“月球——地球的卫星”。课程内容主要介绍了月球的概况、月球与地球的关系、月球的运动和月球的探索等。本节课旨在让学生了解月球的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激发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
4.组织小组讨论和分享,让学生相互交流和探讨月球的科学数据,加深理解和记忆。
教学方法与策略
1.选择适合教学目标和学习者特点的教学方法
针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和学习者的特点,选择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系统地介绍月球的基本知识,如月球的形状、大小、距离地球的距离等,帮助学生建立科学的知识体系。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案设计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3单元3.5月球—地球的卫星 教案设计
(5)教师评价学生造好的“环形山”,主要从相似性方面评价。(说明:学生模拟实验的环形山应体现出和图片中的环形山类似的特点:分布随机、大小和深浅不一等。)
3.比较月球与太阳的特征。
(1)教师课件出示太阳和月球表面的图片,学生观察后在维恩图中填写月球和太阳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2)指名学生展示交流自己填写的维恩图,教师适当改正补充。
4.按照科学探究的要求进行信息交流、讨论,并且整理有关的信息。
教学
重难点
1.月球是地球的卫星,在运动方式、体积大小、引力大小、表面特征等诸多方面与地球不同。
2.建造月球环形山的模型,并提出有根据的推测。根据现象推测环形山的成因,学习合理地控制多种因素,创造性地用多种方法造“环形山”。
教学
准备
托盘、细沙、大小不同的球、教学课件等。
(2)教师明确学生在制作过程中围绕几个问题展开思考:选择哪些模拟实验的材料?这些材料分别模拟了月球上的哪些环境?如何做好这个实验,才能使造出来的“环形山”和月球上环形山的特点比较符合?
(3)学生根据课本P52与课件展示的制作过程,分小组合作制作“环形山”。
(4)完成模拟实验后,交流展示各小组的实验结果。学生根据实验结果,结合环形山资料图,在随堂学习题中画出简图并简要地用几个关键词写出特征。
教学设计
导入
一、谈话导入,聚焦问题。
1.教师:有关月球的诗歌、神话故事有许多,谁能背一首诗或讲一个故事给大家听?请几位同学讲故事或者背诗:《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伐桂》等故事。
2.教师:谈话:从这些故事和诗歌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自古以来,人们就特别关注月球。那么,月球到底有哪些奥秘,人们又是怎样去探索认识月球的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月球——地球的卫星》。(板书课题)

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3-5《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

《月球——地球的卫星》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月球——地球的卫星》是教科版三年级下册《太阳、地球和月亮》单元第五课,属于地球与宇宙科学领域的学习内容。

本课以探索月球的秘密为编排线索,通过展示图片、查阅资料和模拟实验等活动丰富学生对月球的认识。

学生对比月球正反两面,整理资料信息,模拟制造环形山来发现月球的特点,激发学生探索月球秘密的求知欲,从多维度认识月球,掌握月球的基本信息,从而思考月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进一步明确月球对地球的意义。

图片学习和模拟实验是学习天文的重要方式,学生在前面几课已经有了较好的体验和尝试。

本课将从“小小登月员”跟随嫦娥四号登月探测器的视角开展活动,涉及查找课外资料这种学习方式,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进行信息的提取归纳总结,制作“月球小档案”,了解人类对月球探索的不懈努力,渗透中国航天精神。

【学情分析】学生经过前面的学习和日常积累,他们对月球有了一定的认识,如月球的形状和月相变化规律等等,月球与太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月球是地球的卫星等。

但月球还有很多值得学生探索交流的地方,在本节课基于学生对宇宙探索的兴趣,通过学生图片比较、视频观察、查阅资料、模拟实验等方式来探索月球更多的秘密,并与当前人类对月球的探索进程建立起链接。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月球是地球的唯一天然卫星。

2.知道月球的表面有很多环形山。

科学探究目标:1.掌握观察对比图片学习天文知识的方法。

2.学会查找和整理收集资料的多种方法。

3.通过模拟环形山实验,意识到模拟实验是天文学家研究宇宙的重要探索方式。

科学态度目标:1.保持探索月球秘密的好奇心和兴趣。

2.积极搜索资料,乐于与同学分享。

接纳别人的观点,善于分享和敢于修正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STSE)目标:1.了解人类探索月球的不懈努力,人类对月球的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完善。

2.认识到月球环境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原因,进而更加珍惜爱护地球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新教科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三单元教学设计
3.5月球-地球的卫星
2.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天然卫星。

它一直都以正面对着地球,它的背面始终是“神秘”的。

2019年,中国“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为人类揭开了月球背面的神秘面纱。

月球有很多领域值得我们去探索。

例如,
①月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
②月球还有什么秘密呢?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月球-地球的卫星》,板书课题。

(刘老师工作室制作)
科学
探索
一、观察照片
导入:借助照片,我们可以近距离地观察月球。

(展示图片)
1.活动要求:
简单对比一下月球的正面和背面,你观察到了什么?
2.观察结果:
正面有很多坑坑洼洼,背面则要少很多。

二、查阅资料
导入:
查阅有关资料,对月球的基本情况又有哪些了解。

1.活动任务
①查找相关资料;
②制作月球小档案;
③交流小档案。

2.教师提供相关资料
(1)月球的地形主要有两种:月海和环形山。

月海,是指月球月面上比较低洼的平原。

用肉眼遥望月球有些黑暗色斑块,这些大面积的阴暗区就叫做月海。

环形山,是月球表面布满的大大小小圆形凹坑,又叫“月坑”。

(2)从视频中又了解月球哪些知识?记录在月球的小档案里。

(播放视频)
(3)给学生在提供一些资料卡片
3.整理我的月球小档案
三、科学实验:模拟制造环形山
导入:月球上的环形山是怎么形成的?
1.实验材料
托盘和细沙。

大小不同的球
2.讨论
这些材料用来模拟什么?
【提示】
托盘和细沙——模拟月球
大小不同的求——模拟陨石、流星等
3.实验过程
①把细沙平铺在托盘里
②用大小不同的球撞击沙盘
③试着撞击出大小重叠的“环形山”
④借助镊子等轻轻取出大大小小的球
播放实验视频《制作环形山》
4.实验发现了什么?
【提示】
托盘的细沙上出现了大大小小的坑,有的大坑套小坑,有的坑与坑是重叠的。

5.把制造的环形山与真实环形山比一比,能得出怎样的结论?(展示对比图片)
结论: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可能是小行星、彗星、陨石等撞击形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