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读者批评

合集下载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举例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举例

读者反应批评方法举例
1. 提出理性的批评意见:读者可以针对作品的内容、结构、语言等方面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例如,指出文章中的逻辑漏洞、叙事不连贯或者语言过于晦涩难懂等问题。

2. 分享个人感受和体验:读者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阅读体验,表达文章给自己带来的情感、思考等,以此向作者传达自己对作品的评价。

3. 对作品进行比较和对比:读者可以将作品与其他类似题材、风格或作者的作品进行比较,并给出自己的喜好和理由。

例如,说出认为某位作者在某一方面的作品表现更出色。

4. 提出改进建议:读者可以提供具体的改进意见,帮助作者更好地完善作品。

例如,提出关于题材、角色塑造、情节设置等方面的建议。

需要注意的是,读者的批评应该是基于客观事实和理性思考的,避免过度主观或情绪化。

另外,批评应该尊重作者的创作自由和表达权利,避免使用辱骂、恶意攻击等不当的言辞。

读者批评

读者批评

接受美学的两位德国学者汉斯·罗伯特·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德国康斯坦茨大学法国文学教授。

1967年4月,有感于当时文学研究所面临的困境,他在一次学术研讨会上发表了题为《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Literature History as A Challenge to Literature theory,1967)的演讲,标志着康斯坦茨学派的崛起,同时也开启了20世纪后期文学批评的一个新方向。

作为接受美学的宣言,《文学史作为向文学理论的挑战》是从考察以往的文学史研究论起的。

他认为,要解决文学史研究中的种种难题,就必须高度重视读者在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作用。

他指出:“在作者、作品和读者的三角形中,读者并不是被动的部分,并不仅仅是反应的锁链,而是一种对历史有重大影响的力量。

没有作品接受者的积极参与,一部文学作品的历史生命便是不可想象的。

因为只有通过其媒介过程,作品才进入一个连续的变化的经验视野,在其中发生着从简单的接受到批评的理解,从消极的接受到积极的接受,从公认的审美规范到超越这些规范的新创造的永恒转变。

”他强调,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考察文学史,就必须首先清除历史客观主义的虚假观念。

文学史是一个审美的接受和创造的过程,它是由作家、作品和读者共同完成的。

在他看来,读者并非是一块“白板”,他对作品的接受是以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为前提条件的。

换言之,任何一部作品都不是出现在真空中的全新事物,相反,它唤起读者对已读过的东西的回忆,使读者形成某种特别的情感态度,并以其开头唤起对中间和结尾的期待。

正是这种审美感受的经验背景,构成了读者特定的“期待视野”(horizon of expectations)。

它们“来自于对体裁的前理解,来自于对已熟悉的作品的形式和主题,来自于诗歌语言和使用语言之间的对立”。

当然,读者的期待视野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新的文本为读者唤起了来自早先某些文本的期待视野和熟悉法则,但同时,它们又被这一阅读过程所修正、改造,也可能仅仅只是复制。

读者2008年

读者2008年
——苹果公司CEO乔布斯对iPhone大减价令“苹果迷”愤怒一事的回应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隐瞒的——咳嗽、贫穷和爱,你想隐瞒,却欲盖弥彰。
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挥霍的——身体、金钱和爱,你想挥霍,却得不偿失。
人有三样东西是无法挽留的——生命、时间和爱,你想挽留,却渐行渐远。
人有三样东西是不该回忆的——灾难、死亡和爱,你想回忆,却苦不堪言。
现在流行的风潮就是“思想本地化或民族化,行动全球化”。
——世界著名的趋势预测家约翰?奈斯比博士说
2008 读者 言论(《读者》2008年第2期
做大人物就像做淑女一样。如果你告诉人们你是,就说明你不是。
——英国电视台评出了英国历史上谈吐最机智幽默的人,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名列第12位。她曾如是说
爸爸!哎!中石油今天又跌了吗?是啊!咱家的钱到底哪去了?套了!我怎么割也割不了它?套得牢啊……
——仿《吉祥三宝》的“套牢三宝”歌词正在网上流行
又一起因赶制节日“献礼工程”而催生出的“带血的速度”。
——2007年11月25日凌晨, 正在修建的山西侯马市西客站两层候车大厅坍塌,事故原因主要是工期要求太紧造成
少说话会更有威严,不揽权会更有权,无亲属会更亲密,勤交心会更同心。
——沟通定律
国家应该让教师富起来,而不应该是学生家长让教师富起来。
——一网友说
我走南闯北几十年,从未遇见“同行”。不谦虚地说,我也是身怀绝技哩!
——今年55岁的修球老汉自信地说。他干补皮球这个行当已经30多年,足球、篮球、排球或者是孩子的小皮球破了都能补,目前月收入超过5000元
——法国思想家、欧洲梅耶人类进步基金会主席艾尔?卡蓝默的中国印象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满仓中石油。

论“陌生化”手法与读者批评

论“陌生化”手法与读者批评

认为, 文学是读 者在 阅读 过程 中 的体验 。意义也 不 是可以从作品 中单 独抽取 出来 的实体 , 而是读 者对 文本的认识 , 并且它将随着读者的认识而 不断变化。 文学的意义 、 价值只存在于读者的阅读之 中 , 者 是读 经验的产物 , 作品 的客 观性仅 是 一种假 象 ”2l 。 “ [ 1 ] 读者批评认为文 学作品是 为读 者而创 作 的, 须要 必 被读者接受 , 能实 现 它 的美 学价 值 和社会 功 能。 才 而读者所处 的时代环境及 其思想观点、 情特征 、 感 生 活经验 、 艺术修养 、 个性气 质等 主观条 件 , 又影 响读 者对文 学的价值和意义的理解 和评价。
维普资讯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unl f uzo o ml nvri Sc l cec ) o t aS n
20 06年第 4期 ( 总第 1 1期) 4

d sici e e s I ma e e l e t r a e g e tra sh t a u n o ilfn t n R a e ’ r c s t r s t e v l e a d i n t n s . t k s t tr u e h v ra e e t e i v l e a d sc a u c o . e d r 8c i im u n au n t v h ia c i i t h f n t n o h e l e tr no r ai . I ma e r i h yd ma d n t e Un a l u n s i n p r e l e u ea t i u c o ft i r u e it l y t k smo h g l e n s o h “ f mi a T r ” kl a d s u s t tmt r c v- i ta e t e i r l h l i i e eo o sa t t sd v lp c n tnl . e y Ke r s: n a l u n e d r sc i c s ;e a c o io y wo d U f mi a T r ;ra e ’ r im i r i t x th r n;a s ei itn e z e t t d sa c h c

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

接受美学——读者反映批评

此在与先在
人对世界的理解依赖于一种‚先在‛。 这种‚先在‛或称理解的前结构,它是解 释发生和进行的前提。 人的存在或称‚此在‛从根本上说是历 史的,它总是与人们臵身的具体情况卷在 一起,历史性的个人生存应成为哲学关注 的焦点。
海德格尔的启示
将历史的理解引入意义研究。
伽达默尔

伽达默尔(1900—2002)德国当代哲学家、美 学家,现代哲学解释学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 主要著作《真理与方法》、《柏拉图与诗人》 等。
所谓“期待视野”指文学接受活动中读者原 先各种经验、趣味、素养、理想等综合形成的 对文学作品的一种欣赏要求和欣赏水平。

期待视野
1、接受者从过去曾阅读过的、自己所熟悉的作 品中获得的艺术经验,即对各种文学形式、风格、 技巧的认识; 2、接受者所处的历史社会环境以及由此而决定 的价值观、审美观和思想、道德、行为规范; 3、接受者自身的政治经济地位,受教育水平、 生活经历、艺术欣赏水平和素质。
20世纪文学范式的转变
20世纪以来的文学愈来愈突出读者在审 美接受过程中的能动的创造作用。阅读不再 是被动的感知,而成为一种积极的创造性活 动。读者角色的这一转变无疑是文学发展过 程中的一次划时代的转折。
——
伊瑟尔
二、现象学与现代阐释学
20世纪哲学中的现象学和现代阐释学在理 论层面为文学批评的重心向读者转移提供了方 法论的前提。
2、概述中的空白,
3、情节结构中的空白 (即想象故事背后的故事)
(二)研究接受史
要求把读者的接受状况作为研究的切入 点,把握文学作品在接受过程各个历史阶段 所呈现的面貌,用接受过程的描述代替文学 事实的罗列。 对文学作品在历史上的各种接受形式和 审美经验加以整理和研究,其批评对象是具 有评介性质的接受文本,包括文学批评、书 评、剧评乃至新闻报道等。

13艺术鉴赏

13艺术鉴赏
为艺术接受是整个艺术创作过程的有机组
成部分与不可缺少的环节,艺术家从最初
的酝酿、构思到完成作品,始终要同未来
作品的读者、观众、听众打交道,因此,
艺术创作过程实际上是艺术家与欣赏者不 断交互作用的动态过程。
• 读者反应批评:以费希为代表的一批美国 学者,形成了“读者反应批评”这个新的 学派,他们认为意义或理解是阅读活动的 最终结果,阅读活动就是读者在阅读中不 断体验和反应的过程。费希把读者对作品 的这种反应和经验称之为“意义经验”, 他认为读者反应批评就是对这种“意义经 验”的分析。
第十三章 艺术鉴赏
•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 二、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 三、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 四、艺术鉴赏与艺术批评
一、艺术鉴赏的一般规律
• 艺术生产的全部过程包括艺术创作、艺术 作品和艺术鉴赏这三个部分或三个环节, 它们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艺术系统。
• 艺术鉴赏是指读者、观众、听众评介艺术 作品展开的一种积极的、主动的审美再创 造活动。
• 此外,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姚斯和伊塞尔都强调, 迄今为止的文学史仅仅是作家和作品的历史,而 读者的作用却遭到了忽视与遗忘,因此他们提出 应当重写文学史。在他们看来,文学史应当是作 家、作品和读者三者之间的关系史,是读者接受 作品与作品在读者中产生影响的历史,是文学被 读者接受的历史。姚斯指出,应当从作家、作品 和读者三位一体的全方位角度研究文学史,研究 不同时代的读者对同一部作品有不同意见的原因, 将文学史变成文学效果的历史。
艺术鉴赏是一种审美再创造活动
• 第一,艺术家创作出来的艺术作品,必须 通过鉴赏主体的审美再创造活动,才能发 挥它的社会意义和美学价值。
• 艺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在欣赏过程中才能产 生并表现出来,只有通过接受主体的再创 造,才能使艺术作品获得现实的艺术生命 力。

浅析《小说月报》的读者批评专栏

浅析《小说月报》的读者批评专栏
2006 年第 1期 第 19 卷 〔 81 期) 总
JOURNAL OF HAINAN NOR MAL UNIVERS ITY ( Sods 吸ie n . e)
海南师范学院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N o. l 20 06 G en er l No . 8 1 n V.I .19
浅 析 《小 说 月 报 》的 读 者 批 评 专 栏
批评。
关扭词:沈A沐 :"创作批 评卜郑振铎 ;“ 读后感,现代文学批评; ; ’ 中图分类号: 1206.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幼号:1672 - 223X (2006 ) 一 - 0018 一 01 。
( 小说月报》 是中 国现 代文学 史上 重要的 大型文学
刊物, 0 年 8 月29 日 191 创刊于上海, 由商务印书馆发行, 1 2 年“ 93 一二 八” 事变因商务印书馆被 口 寇炸毁而停 刊, 22 卷。其中1921 年由于新文学发展的不断壮 共出 大, 印书馆也为了自 商务 身的经济利益, 主编王蕴章被迫
虽 然在分析上多专注于思想内容方面, 但是其对于艺术
的分析还 是存在的。与此 相比 ,读后感 “ “ 一栏 就显得 太
年七月 , 初 陈望道带我悄悄离家, 直赴开往神户的一条日 本轮船0" [51(P401)" 1 年4 月5 日, 93。 我回到上海, 为 了避人耳目, 暂住法租界某路杨贤江家中。[6 1(P343) ”
12 号署名为 记者 , 那么这最 后 页到 底都 是谁 做的 呢? 笔者以为 12 ,13 卷由沈雁冰省 , 14 卷至 22 卷大多为郑 泻
振铎旅欧期间, 由叶圣陶代编第 1 卷 7 号至第 20 卷 6 8
号。 《 小说月报》 编辑 同人在 ( 改革 宣言》中明确表 示了 对于批评 的重视 :“ 西洋 文艺之兴盖与文学上之 批评主义

十三章文学风格

十三章文学风格
第十三章
文 学风格
本章概要
介绍文学风格的诸种概念和理论,以及 本教科书作者对文学风格的定义和内涵的界定。 讲述文学风格的基本类型和审美价值、 揭示文学 风格与时代文化、民族文论
• 一、风格是独特的语言形式
1、基本观点:认为风格和言语形式与修辞特色有密切的对 应关系,因此风格是由言语形式和修辞特色决定的,也应该 从此分析和认定。据19世纪德国学者威廉·威克纳格的考 证,西方的“风格”(style)一词源于希腊文,后演变为拉 丁文,再分别变为德文、英文等。本义指“刀笔”,指古希 腊人用来在蜡板上写字的工具,后来喻指用文字装饰思想的 一种特殊方式。也就是说,“风格”一词最初属于修辞学的 概念,强调作品中语言的修辞特色。
黑格尔:“风格”这个名词应该解释为“一种逐渐习惯的对 题材内在要求的适应”,真正的风格应该是“主题本身”及 其理想的表现所要求的。
2、评析:
这种风格论比较全面,将作家和作品、作品 的内容和形式之间的关系和要求纳入风格的概念 内考察比较全面。不足的是对读者因素未给予重 视。
四、风格是读者辨认出的格调
1、基本观点:从读者阅读鉴赏的角度来理解文学的 风格问题。
“作诗譬如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 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 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何 哉?做手不同故尔。”
——谢榛《四溟诗话》 “风格——这乃是作家消除自己和读者之间的 一 切隔阂 的能力,风格的最后胜利乃是确立精神上的接近。”
日常个性必须通过审美创造的升华转变为创作个性, 才可能在作品 中形成独特的艺术风貌。 作家的人格、修 养、生活个性要在审美中得到升华之后才能化入作品的风 格之中。这就是说,作家的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并不能直 接转化为风格,这种人格修养、生活个性必须在与作家的 审美素质有了内在的适应性,并接受审美素质的改造、转 换后,才能成为创作个性的有机构成因素,然后通过创作 个性的作用,才能转化为风格。

批评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

批评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

批评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字词解析批评的近义词、同义词、反义词如下:近义词:【指责解释】:1.指摘;斥责。

同义词:【责备解释】:①要求完备,尽善尽美。

②批评;责怪反义词:【表扬解释】:1.显扬;公开赞美,使大家知道。

语出《汉书.苏武传》:"上思股肱之美,乃图画其人于麒麟阁……皆有功德,知名当世,是以表而扬之。

" 2.宣扬;张扬。

用批评的造句:1. 他因浑俗如光的沉默而受到人们的批评。

2. 本书作者恳切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3. 孩子有缺点要批评教育,不能一味迁就。

4. 他批评时政的文章往往能切中要害。

5. 老师可以批评学生,但是不能斥责学生。

6. 对犯错误的同学,要做适当的批评。

7. 不能把善意的批评说成人身攻击。

8. 王老师批评社会的丑恶现象往往是一针见血。

9. 你批评人家,也要容许人家辩解。

10. 开展批评要动真格的,不能讲情面。

批评在汉语词典的解释:(1) [comment on;judge]∶评论;评判(2) [punctuate and annotate]∶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3) [criticize]∶对缺点错误提出意见引证解释1. 评论;评判。

对事物加以分析比较,评定其是非优劣。

明李贽《寄答留都书》:“前与杨太史书亦有批评,倘一一寄去,乃足见兄与彼相处之厚也。

” 清李渔《慎鸾交·心归》:“你辨美恶,目光如镜,谁高下,早赐批评。

” 鲁迅《而已集·读书杂谈》:“说几句关于批评的事。

现在因为出版物太多了,--其实有什么呢,而读者因为不胜其纷纭,便渴望批评,于是批评家也便应运而起。

”2. 对书籍、文章加以批点评注。

清孔尚任《桃花扇·逮社》:“俺小店乃坊间首领,只得聘请几家名手,另选新篇。

今日正在里边删改批评,待俺早些贴起封面来。

” 鲁迅《中国小说史略》第十四篇:“《残唐五代史演义》未见,日本《内阁文库书目》云二卷六十回,题罗本撰,汤显祖批评。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课后答案(第十到十六章)

文学理论教程(童庆炳主编)课后答案(第十到十六章)

第四编:文学作品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基本概念:1、叙事学:研究叙事艺术的理论和批评方法。

2、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是最小的叙事单位。

3、表层结构与深层结构:叙事作品是一种话语系统,它的内部结构可以从两个向度进行分析。

首先是历时性向度即根据叙述的前后顺序研究句子与句子,事件与事件之间的关系,一般文艺理论中所讲的结构主要是指这种历时性向度的结构关系,其次是共时性向度,研究内容各个要素与故事之外的文化背景之间的关系。

前者为表层结构,后者称之为深层结构。

4、行动逻辑:一般行动逻辑的基本形式是下列三段是序列,可能性,变为现实,取得结果。

5、文本时间与故事时间:“文本时间”也可称为“叙事时间”,是故事内容在叙事文本中具体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是作者对故事内容进行创作加工后提供给读者的文本秩序。

“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是故事内容中虚构的事件之间的前后关系。

6、视角:是作品种对故事内容进行观察和讲述的角度,特征通常是由叙述人称决定的。

7、叙述者的声音:故事中叙述者的存在不仅表现于叙述的内容以及叙述话语本身,而且表现于叙述的动作,即用什么口气或什么态度叙述,这就是叙述者的声音。

8、叙述接受者:作者在为叙述者讲故事时,心目中总有一个隐含的接受者即叙述接受者。

思考问题:1、如何理解叙事的特征?答:叙事的内容是社会生活事件过程,即人的社会行为及其结果,叙事的兴趣不在于精致的人或物,而在于动态的事件,即入的行为及其造成的后果,它的认识价值就在于显示了社会生活的发展变化过程及其意义;叙事是话语的虚构,叙事文学用话语来虚构艺术世界。

2、情节与事件的关系:答:事件由所叙述的人物行为及其后果构成,一个事件就是一个叙述单位;情节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一系列事件,用以表现人物的行为冲突,揭示人物命运的变化过程和性格。

由此可见,其一,事件是情节的单位,而情节是事件的组合;其二,两者讲述的目的不同,有的事件重“事”,有的事件重“人”,即显示人的命运性格,而情节的讲述目的只是揭示人物的命运与性格,所以,情节不仅是按因果逻辑组织起来的事件,而且要求事件的展开要能表现人物的性格与命运。

读者反应批评_对读者的多重解读

读者反应批评_对读者的多重解读

读者反应批评_对读者的多重解读
1. 反应不同:每个读者的背景、价值观以及生活经历都不同,对同一件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读者之间的反应会出现分歧,一些人可能喜欢一本书或文章,而另一些人则不喜欢。

2. 感情化因素:读者的情绪、心理状态和经历在阅读过程中都会对其反应产生影响。

一个人在情绪低落时,可能对文章或书籍的评价会更加负面,而在情绪高涨时则会对同一作品给予更多的赞扬。

3. 主观解读:读者对作品的解读会受到自身认知、阅读经验和文化背景的影响。

同样一本书,在不同的读者手中,可能会有不同的解读和评价。

因此,这也表明了一本书或文章的含义在不同读者看来会有多重解读。

综上所述,读者的反应和批评是受多重因素影响的,每个人的观点都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因此,作者应该尊重读者反应和批评,并从中吸取宝贵的经验教训,以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第四讲:读者理论:阐释学、接受美学、读者反应批评

2).普林斯(Gerald Prince,professor of Romance language,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critic of Narrative theory) 受述者:“narratee”
读者:Who is the “reader”? 受述者与读者的区别: Narratee and reader:The narratee may be
(批评不是去探究作者的意图,而是去感悟,去 意识作者的意识和作者的情感,使作品得到理解和 阐释。这种阐释带有批评者主观的意识。使批评者 的主观意识与作者的相互融合,进行沟通。)
伽达默尔认为,一个文本的意义永远是相对的, 它不可能为作者的意图所穷尽,而总是由阐释 者所处的历史环境乃至全部的历史所决定。
我们被抛入世界之中,抛入时间和空间,没 有选择的自由,而同时这个世界又是我们的 意识所投射的世界。海德格尔认为,我们的 意识和思维总是存在于客观中,不能与客观 割裂,不可避免地溶于我们意识的对象。已经 在历史中,这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我 们的前存在决定了这一切,因此,历史不是 外在的,而是内在的。
inviting the readers’ collaboration in the production of meaning (James Joyce’s Finnegan’s Wake); “封闭的文本”:Some texts are closed, predetermining the readers’ response (detective fictions);
而“意向性客体”是靠对于意识活动本身和对客体具体 经验事实中不变成分的双重“洞察”获得的。
按照现象学的看法,人无法确知外界事物的存 在,但人能确定它们如何显现于我们的意识中。 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只 有了解了我们的意识活动才能掌握外在世界, 因而必须把外在世界还原为意识内容:一切实 在事物都必须按照它们在我们心中的面貌作为 纯粹现象对待。

而静俟读者之批判而已俟的意思

而静俟读者之批判而已俟的意思

静俟读者之批判而已俟,我理解这个主题是关于对待读者对待自己的作品的批判态度。

对于一位作家或者创作者来说,如何看待读者的批评,如何接纳和处理这些批评,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几个方面展开讨论静俟读者之批判而已俟的意义和做法。

1. 对待读者批判的态度作为一位作家或创作者,应该怀着一颗开放的心去接受读者的批评。

无论是正面的赞扬还是负面的批评,都是读者对作品的真实反馈,都值得我们认真对待。

我们应该积极主动地倾听和接受读者的批评,而不是心存成见或者抵触情绪。

2. 从批评中吸取经验读者的批评往往能给作家带来新的视角和思路。

有时候我们可能自己对作品已经很满意了,但读者的批评却让我们看到了作品的不足之处,让我们重新审视和思考。

我们应该把读者的批评当做宝贵的经验和教训,从中吸取有益的东西,不断改进和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3. 用批评来激发创作灵感有时候,读者的批评也能给作家带来新的灵感和创作启发。

通过解析读者的批评,我们可能会发现一些问题的根源或者一些新的创作方向。

我们应该学会用批评来激发自己的创作灵感,而不是被批评所束缚。

4. 建立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机制为了更好地倾听和接纳读者的批评,作家和创作者应该建立起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机制。

可以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与读者进行互动,包括社交媒体、读者见面会、专题交流等等,让读者能够更直接地向我们反馈意见和建议,也能够更及时地了解读者的期望和需求。

通过以上几点讨论,我相信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静俟读者之批判而已俟的意义和做法。

作为一位作家或创作者,我们应该以一种开放、积极的态度去对待读者的批评,从中吸取经验,激发创作灵感,建立良好的交流和互动机制,不断提升自己的创作水平。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赢得读者的认可和喜爱,也才能不断成长和进步。

5. 坚持对自我批判除了接纳读者的批评外,作家和创作者还应该坚持对自我进行批判和反思。

作品的不足之处往往源自于自身的不足,对自我进行批判能够帮助我们发现并修正这些问题。

《读者》第1-200期总目录

《读者》第1-200期总目录
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
《读者》第1-200期总目录
《读者》第1期-第200期原刊文章目录(按年分类)
第1-200期总目录
总第1 期
总第2期
总第3期
总第4期
总第5期
总第6期
总第7期(缺)
总第8期
总第9期
总第10期
总第11期
总第12期
总第13期
总第14期
总第15期
总第16期
总第17期
总第47期
总第48期
总第49期
总第50期
总第51期
总第52期
总第53期
总第54期
总第55期 (缺)
总第56期
总第57期
总第58期
总第59期
总第60期 (缺)
总第61期
总第62期
总第63期
总第64期
总第65期
总第66期
总第67期
总第68期
总第69期
总第70期
总第71期
总第72期
总第73期
总第74期
总第75期
总第18期
总第19期
总第20期(缺)
总第21期
总第22期
总第23期
总第24期
总第25期
总第26期
总第27期
总第28期(缺)
总第29期
总第30期
总第31期
总第32期
总第33期
总第34期
总第35期
总第36期
总第37期
总第38期
总第39期
总第40期
总第41期
总第42期
总第43期
总第44期
总第45期
总第46期
总第180期
总第181期

读者批评

读者批评

二、视角和叙事者分析
(二)叙事者分析
1.叙事者:文本中的‚陈述行为主体‛。 2.叙述者类型 ①根据叙述者与所叙对象之间的关系,可划分为异叙 述者和同叙述者两种类型。 ②根据文本中叙述层次的不同,可划分为外叙述者和 内叙述者。 ③根据叙述者的叙述行为,可划分为自然而然的叙述 者和自我意识的叙述者。 ④根据叙述者对故事的态度,可划分为客观叙述者与 干预叙述者。
第二节 读者批评的理论特征
一、对读者性质的重新认识 二、突出文学文本的未定性 三、强调文学史的接受因素
一、对读者性质的重新认识
传统文学批评:把读者作为被陶冶、影响和教化的 对象。如亚里士多德的净化理论。 形式主义批评:读者是在文本指导之下的接受者, 读者的个人情感和经验不允许带进作品。 读者批评:读者是整个文学活动中的一个不可缺少 的主体,是阅读和产生意义的基本要素。 1.从读者和文本的关系上看,文学作品是为读者阅 读而创作的。 2.从意义的角度看,意义是在阅读过程中产生的, 读者对文学作品意义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作用。 3.读者是促进文学创作、推动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
四、叙述话语分析
4.自由间接引语——是一种以第三人称从人物的 视角叙述人物的语言、感受、思想的话语模式。它呈现 的是客观叙述的形式,表现为叙述者的描述,但在读者 心中唤起的是人物的声音、动作和心境。 例如: · 她走进一个只有热情、销魂、酩酊的神奇世界,周 围是一望无涯的碧空,感情的极峰在心头明光闪闪,而 日常生活只在遥远、低洼、阴暗的山隙出现。 ……可是现在,她胜利了,久经压制的感情,一涌 而出,欢悦沸腾。她领略到了爱情,不后悔,不担忧, 不心乱。 ——《包法利夫人》
第三节、读者批评的运作范围
一.描述阅读活动 二.发现空白 三.建构文学接受史 四.调查文学接受现状

读者反应批评

读者反应批评

Hபைடு நூலகம்storical Development
RRC emerges as a form of literary analysis in the 1970s, and remains a powerful force in the academy. However, critics have long been interested i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aders and literary texts.
1. Plato and Aristotle-- The reader as Passive Agent. Looks at the effect of the literary work on the reader or audience.
Rhetorical Criticism-- One of the earliest forms of language study and literary criticism. The study of how language (written and spoken) shapes or affects readers/audience. Looks at techniques for moving or persuading an audience or reader.
读 者 反 应 批 评 ( Reader-Response Criticism ) / 接 受 理 论 (Reception Theory) 或 接 受 美 学 ( Reception Aesthetics)
2013-10
M·H·艾布拉姆斯(M. H. Abrams)在《镜与灯》 (The Mirror and Lamp, 1953)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 批评四大要素的理论。 世界

文学鉴赏与评论

文学鉴赏与评论

第一章本体论一、文学批评的概念文学批评:是以一定的文学观念、文学理论为指导,以文学欣赏为基础,以各种具体的文学现象(包括文学创作、文学接受和文学批评现象,而以具体的文学作品为主)为对象的评价和研究活动。

二、文学批评的目标评判:对文学现象作出判断,指出所评的作家作品的优点、缺点。

发掘与重估区分:指出其与此前的或同时的作家作品的相同和相异之处。

金古之别坐标:确认其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和在某一时期文学横断面上的位置发现:发现正在形成中的文学思潮并判定其性质三、文学批评的特点(一)审美性批评家素质:审美能力。

看得懂,看得准批评准备:审美鉴赏。

入乎其内批评重点:审美分析。

出乎其外批评文本:美文。

如杜甫《戏为六绝句》,陆机《文赋》,刘勰《文心雕龙》,《二十四诗品》《戏为六绝句》其一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不觉前贤畏后生。

《二十四诗品·纤秾》采采流水,蓬蓬远春。

窈窕深谷,时见美人。

碧桃满树,风日水滨。

柳阴路曲,流莺比邻。

乘之愈往,识之愈真。

如将不尽,与古为新。

(二)科学性实证:材料详实,考证有力。

韩寒代笔思辨:逻辑严密,说理透彻,论证精当公正:不偏不倚,立论公正(三)思想性思想深刻:巴赫金对话诗学,狂欢诗学(四)倾向性:代谁立言?作家?读者?人民?政府?(五)批判性与建设性激浊扬清:推动文学、社会健康发展四、文学批评的功能(一)审美功能读者的导游作家的知音和诤友(二)社会政治功能政治功能:《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毛泽东谈《水浒》教育功能(三)理论功能总结经验教训促进观点交锋推动理论进步小组讨论从“韩白之争”看文学批评的定位、性质、功能。

第二章主体论文学批评的主体写作主体接受主体文学批评的写作主体专职批评家兼职批评家业余批评家写作主体的素质艺术素质学术素质精神素质艺术素质:语言感受力形象想象力韵味感受力风格辨别力品质判断力文学批评所需的艺术素质从哪来?(讨论)学术素质:知识:常识、相关知识、专业知识见识:锐气,胆气严谨:小心的求证,认真的论证创新:学术研究的意义学术素质四方面的关系?(讨论)精神素质:挚爱:文学作为一生的理想、信仰、事业宽容:文人相轻独立公正文学批评的接受主体作家普通读者文学批评的接受主体之一:作家作家为何需要批评家?理解推荐指导作家如何对待批评?(讨论)文学批评的接受主体之二:普通读者普通读者与文学批评的关系?存在大量只面向普通读者的文学批评普通读者的阅读需要专业的引导和指导第三章客体论文学批评的对象作家作品读者文学思潮文学史作家批评作品批评读者批评文学思潮批评文学史批评作家批评作家批评的意义?作家作为文学工作者作家作为作品之母作家批评的路径:生平研究:家世,家庭,亲友,成长¡­¡­创作心理:文学活动:社团,交游,投稿,签售,讲座。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

文学概论期末复习文学概论期末复习一、名词解释第九章文学作品的类型和体裁现实型文学:现实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写实的方式再现客观现实的文学形态,基本特征是再现性和逼真性。

再现是指对客观现实作如实刻画或模拟,它要求文学立足现实,面对现实,正视现实,忠于现实。

逼真是指以写实的方法,按生活各种事物的本来面目进行精细的描绘。

理想型文学:理想型文学是一种侧重以直接抒情的方式表现主观理想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表现性和虚幻性。

表现是指把主观世界状况以形象呈现出来。

虚幻指充分运用夸张、变形、虚构的方法,不求外表的真实,而遵循情感逻辑,追求情感的真实。

象征型文学:象征性文学是一种侧重以暗示的方式寄寓审美意蕴的文学形态。

它的基本特征是暗示性和朦胧性。

暗示指词语寄寓某种弄超出本义的内涵,突出文学形象的意义的超越性。

朦胧指词语含有多层不确定的意义,通过暗示表现出来。

诗:诗是一种语言凝练、结构跳跃、富有节奏韵律、高度集中反映生活和抒发思想情感的文学体裁。

诗可以分为抒情诗与叙事诗、格律诗与自由诗等。

诗的基本特征是:凝练性、跳跃性、音乐性。

小说:小说是一种侧重刻画人物形象、叙述故事情节的文学体裁。

小说可以分为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与短篇小说,文言小说与白话小说,等等。

小说的基本特征是:深入细致的人物刻画、复杂完整的情节叙述、具体充分的环境描写。

剧本:剧本是一种侧重以人物台词为手段,集中反映矛盾的文学体裁。

剧本可以分为喜剧、悲剧与正剧,独幕剧与多幕剧等。

它的基本特征是:浓缩地反映现实生活;集中地表现矛盾与冲突;以人物台词推进戏剧动作。

散文:散文是一种题材广泛、结构灵活,注重抒写真实感受、境遇的文学体裁。

散文可以分为抒情散文、叙事散文、杂文、游记等。

它的主要特征是:题材广泛多样,结构自由灵活,抒写真实感受。

报告文学:报告文学是一种在真人真事基础上塑造艺术形象,及时反映现实生活的文学体裁。

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文学性。

第十一章叙事性作品叙事学:叙事学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文学研究领域受到结构主义个普洛普民间故事分析影响后出现的,通过一系列学术活动的尝试和探索形成的一种新的研究叙事的艺术理论和方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三章读者批评读者批评,是一种以读者为指向的批评,它侧重从读者的角度理解文学及其意义,试图在对读者接受过程与接受效应的研究中,把握艺术经验在社会历史意义上的规定性,探寻文学艺术价值实现的途径,由此沟通文学与社会历史的联系。

这一研究无疑为文学批评引进了一个新的视点,开辟了研究文学价值和意义的又一路径。

第一节什么是读者批评一、读者批评的内涵20世纪是一个批评的世纪,各种批评流派纷呈,主义迭出,令人眼花缭乱,伊格尔顿曾十分精辟地概括为:当代文学批评理论粗略经历了三个阶段:专注作者(浪漫主义和19世纪);专注文本(新批评);近几十年又从文本转向读者。

第三个阶段就是众所周知的以读者为指向的批评(Audiences-Oriented Criticism)或接受理论(Reception Theory),在德国称之为“接受美学”(Reception Aesthetics),由康斯坦茨学派的沃尔夫冈·伊瑟尔和汉斯·罗伯特·尧斯首先提出。

在美国则称之为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并已被批评界所接受。

本章介绍的读者批评正是在接受美学和读者反应批评的理论批评实践中生长起来的,同时也是为了适应文学范式的变化而开始的侧重于研究读者阅读活动的批评方法。

读者批评是以注重对读者接受为研究对象而非作品本身的一系列现代文学批评理论的概称,重点研究读者的阅读过程对意义创造的重要作用。

读者批评理论认为,文本实质性的意义存在于文本和读者之间的相互关系,认为读者是使文本产生意义的关键,应将诠释权交给读者。

强调读者根据自己的个性主题主动地理解文本,不同的读者对同一文本会有不同的反应。

强调文学作品是读者和文本共同作用的结果,注重对二者双向交流过程的分析研究,实现了文学批评理论由作者中心和文本中心向读者中心的转向,开启了文学批评的新范式。

读者批评是以反拨纯文本的形式主义批评的姿态出现的,它旨在颠覆文学文本“客观性”的认定。

形式主义批评特别是新批评和结构主义批评将文学作品从文学发展的历史背景中独立出来,既否定了文学作品与它的作者和读者的联系,也否定了社会存在对文学作品的制约。

针对形式主义批评将文学作品视为自足的语言系统的主张,读者批评认为,文学作品必须诉诸历史的理解,意义只存在于读者的阅读活动之中,从而将文学批评从以文本为中心的研究转向了以读者接受为中心的研究,他们崇尚读者的接受水平如何,作品就如何存在。

因此,“读者是什么”的问题便随着阅读问题在当代文学理论和批评中的突显而成了一个被持续关注和探讨的问题。

大体上说,可以把这种“读者”分为两种类型:真实读者(real reader) 和假想读者(hypothetical reader)。

二、真实读者与假想读者所谓真实读者(real reader)就是指实际阅读文学文本并做出反应的读者,又被译为“实际读者”和“现实读者”。

具体说,就是指那些生活在一定时代、环境中形形色色、实实在在地阅读着各种文学文本的个人读者和群体读者。

这是文学公众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文学社会学和读者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他们对文本的反应与阅读经验相对而言是很有实践意义的,因为正是他们通过对文本的直接阅读才使文学文本得以转换成所谓的“文学作品”,从而实现文学的价值和意义。

然而,即使这类真实读者,由于不同理论家的方法和理论视角不同,对于这类读者的看法也众说纷纭。

诺曼·霍兰德着重于个别读者及他们对作者的反应,他在《五个读者的阅读》中通过研究个别学生对福克纳《献给爱米莉的玫瑰花》的分析,揭示出学生的心理机制如何决定了他们的反应。

真实读者主要在研究读者响应的历史时被召来为评论家服务,但一旦当真实读者的文字材料不在一定的历史阈限范围内时,就要依赖于另外一种读者类型——假想读者了。

即:“当研究的注意力集中于一个特殊阅读群体理解一部文学作品的方式方面时,我们就要求助于真实读者,不论作品可能会传达什么判断,它都会反映那个阅读群体各种不同的态度和规范。

因此,可以说文学反映了制约这些判断的文化准则。

即使被引用的读者属于不同的时代,这一点依然适用,因为不论他们属于什么时代,他们对所讨论的作品的判断依然会揭示他们特有的规范,这样就为我们提供了一条关于他们各自的社会规范和趣味的实质性线索。

对真实读者的重新建构自然会依赖于从那时幸存下来的文字材料,但是除了18世纪以外,我们回溯的时间越久远,我们所能得到的文字材料就越少。

结果,这种重新建构经常是完全依靠从文学作品本身所能搜集到的东西。

这里的问题在于,这种重新建构是符合于当时的真实读者呢,还是只表现了作者希望读者扮演的角色。

在这个方面存在着三种“当代”读者类型——其中,一类是来自现存的文字材料,是真实的和历史的,另外两种类型则是假设的:前者是由当时的社会知识和历史知识构成的,后者则是由评论家从本文中为读者设计的角色推断出来的。

①假想读者(hypothetical reader)实际上是理想读者(ideal reader)的别称之一。

对理想读者有多种不同的说法。

法国批评家热拉尔·普兰斯(Gereld Prince)谓之“叙述接受者”(narratee )——即作品中作者直接转达其信息的对象——并进而引申为“零度叙述接受者”(zero degree narratee),即那种懂得叙述者的语言和语汇,具有一定语言能力,能够较为准确记忆被叙述的有关事件,并得出断言性结论的读者。

简言之,不论这种读者在文本中是否明确出现,他都是文本中的一个人物,在作者(叙述者)和真正的读者之间担任中介调停(mediate)的角色。

这种读者同伊瑟尔所主张的“隐在的读者”(implied reader)有别,“隐在的读者”是一种超验的“现象学”意义上的读者,是一种文本结构,并促使文本结构现实化。

这同美国批评家吉布森(Gibson)提出的“冒牌读者”(mock reader)也不尽相同。

后两种并非真实存在的读者,而是作者在其作品中所要求的那种能够体验文本“意义”或者使文本产生“意义”(即现实化)的读者。

还有一种是乔纳森·卡勒根据他的“文学能力”概念所提出的“有能力的读者”。

斯坦利·费什所主张的“有知识的读者”与卡勒的观点相似,都指那种能够描述由社会所制①(德)伊瑟尔:《审美过程研究——阅读活动:审美响应理论》,霍桂桓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7页。

约的阐释技巧并且具有内在化了的语言文学能力的读者,实际上是一种学者化的读者。

此外“超级读者”、“合格的读者”等也可归于此类理想化了的读者。

第二节读者批评的发生与发展视读者为批评的中心要素的读者批评理论酝酿、出现于20世纪60年代末期,鼎盛于20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前半期,此后就渐趋衰落,但并没有消失,而是逐渐融人了近20年各种哲学、美学新思潮中。

如,70年代以后影响极大的解构主义思潮,在思路上就是从读者(接受者)角度切入的,体现了以读者为批评中心的理论启示;又如女权主义批评,也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了读者批评的成果,它从接受和效果的角度,发掘了女性文学长期被湮没的许多成果,重建了女性文学史;新近的文化理论和文化批评基本上是在后现代语境中展开的,其中有不少论及大众文化问题,仍渗透了读者批评的影响。

20世纪80年代,中国文艺界兴起了“方法热”,大量翻译介绍引进西方文学批评的理论与方法。

读者批评由此进入中国学者和大众的视野,并与中国新时期的文学思潮和古代文论产生了“视野交融”,对中国文艺界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可见,把读者作为批评的主要对象,是20世纪文学批评的新趋势。

作为一种思潮、一个学派,虽然已经成为历史,但它所开创的研究新思路、新方法,还远未过时。

一、读者批评在西方的发生与发展20世纪哲学中的现象学和现代阐释学在理论的层面上为文学批评的重心向读者转移提供了方法论的前提。

由德国哲学家胡塞尔创始的现象学是一种纯现象的哲学。

所谓纯现象就是显现于意识的现象,即精神现象。

胡塞尔认为,意识不是笛卡尔所谓的知识活动,而是主体与外界的真实交流。

意识是主体意向内的活动:主体指向客体,客体是意向的对象,它既是意向活动的目标,又超越意向活动、意向主体,与被意向的客体相互包含、相互溶浸。

这就构成了现象学美学的意向性这一核心观念。

它一方面禁止主体将自己视为认识活动的基本根源,另一方面也反对将客体视为一种绝对存在物。

主体与客体只存在于使这二者结合的中介之中,表明主体与客体的相互依赖关系。

但它们又都不从属于某种更高级的东西,自身并不消失在使二者统一的关系之中。

胡塞尔的学生波兰美学家罗曼·英伽登发展了胡塞尔的理论,将之运用于美学与批评领域。

他的《对文学的艺术作品的认识》一书对文学的阅读过程、文本与读者关系的研究,加速了读者批评理论的诞生。

由于作品语言的双重发生,它既能为许多人所理解,又能够被复制,于是它便成为一个与读者群相关的、能够被许多人所理解的意向客体。

在英伽登看来,这种意向性客体,是一种只表现客体的“图式化方面”或基本骨架。

文学作品是“纲要性、图式性的创作”,它只提供一个所表现世界的图式结构,而留下很多显示特性的空白,即各种不确定的领域有待于读者在观赏中加以补充和充实。

英伽登曾这样概括他的理论:每一部不论何种类型的艺术作品都有独特的性质,因此,它不是那种一切方面都完全由其初级特质所决定的事物,换言之,在明确性方面,它在自身之内包含有明显特性的空白,即各种不确定的领域:它是纲要性、图式性的创作。

而且,并非所有它的决定因素、成分或质素都处于实现的状态,而是其中有些只是潜在的。

因为这样,一个艺术作品就需要一个存在于它本身之外的动因,那就是一位观赏者,为了——如我所表述的那样——使作品具体化,观赏者通过他在鉴赏时合作的创造活动,促使自己象普通所说的那样去“解释”作品,或者象我宁愿说的那样,按它有效的特性去“重建”作品。

这样做时,如果作品处在来自它本身的暗示的影响之下,那么观赏者就去充实作品的图式结构,至少部分地丰富不确定的领域,实现仅仅处在潜在状态的种种要素。

于是,就产生了艺术作品的“具体化”的东西。

这样,艺术作品是艺术家有目的活动的产品;作品的“具体化”不仅由于观赏者对作品有效描述事物所进行的鉴赏活动是一种“重建”活动,而且也是作品本身的完成及其潜在要素的实现。

这样,在某一点上作品就是艺术家和观赏者共同的产品。

①概言之,按照现象学的看法,外界事物的存在,人无法确知,但人却能确定它们如何显现于我们的意识。

意识活动和意识对象相互依存、紧密联系,只有了解我们的意识活动才能掌握外在世界,因而必须把外在世界还原为意识内容;一切实在事物都必须按照它们在我们心中的面貌作为纯粹现象对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