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文化差异原则
中西文化差异(数字颜色对事物的认识)
中西文化差异(数字颜色对事物的认识)1)对事物认识的文化差异例如,在西方神话传说中,dragon(龙)不是中国人心中的吉祥动物,而是表示邪恶的怪物。
在中世纪,dragon是罪恶的象征,圣经故事中恶魔撒旦(satan)就被认为是the great dragon。
另外,dragon还有“泼妇’的意思,由此可知,dragon在英语国家人中所引起的联想与中国人的“龙”完全不同,所以,翻译时就要特别小心。
东亚韩国、中国台湾、中国香港和新加坡四个经济较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被西方人称为“亚洲四小龙”,将其翻译成英语Four Asian Dragons恐怕不太妥当。
有人建议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这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文化信息的对等,因为tiger(老虎)在西方人心中是一种强悍的动物,至少不会让人联想到其中一种可怕的动物。
再者,tiger一词收在1993年版的《牛津英语词典增补本第二卷》(O某ford English Dictionary Additions SeriesⅡ)中的释义:A nickname for any one of the more successful smaller economies of East Asia, esp. those of Hong Kong,Singapore,Taiwan,and South Korea.(任何一个在经济上较为成功的东亚小国或地区,尤其指香港、新加坡、台湾和韩国。
)所以说,将“亚洲四小龙’翻译成Four Asian Tigers在文化信息方面基本达到了对等。
再如,我国著名的“白象”牌电池,翻译成英语White Elephant,语义信息对等虽然不错,但从文化信息对等来看却是糟糕的翻译,因为white elephant在西方国家中意思是“没有用反而累赘的东西”。
这个含义源自一个传说。
相传有个国王讨厌手下的一个大臣,为了惩罚他,国王送给该大臣一头白色的大象。
数字的中西文化差异比较
• 天有九层,九重天是天的最高处,往往由此演 化出“神圣”之意。皇帝穿“九龙袍”,最高皇 权为“九鼎”,北京城有九门,故宫有9999间房 子”…
•
“九”和久谐音,预示天长地
久。
• 中国一切都希望“十全十• 中英皆喜欢的数字10 美“;喜欢以十为计量单 位。
• 但在英语文化里,ten象 征着苦尽甘来,只要经受 住十次考验,胜利就会到 来,故有ten strikes(伟大 的胜利),to the tens (打扮得极为华丽)
明显 • “三三两两”译为 • “twos and threes”
(二)变动数字改译
• 不同民族语言表达习惯不同,对数字的使用和表 达也存在差异,因此翻译时,需要变动数字以符 合译语的表达习惯:
• Everything in your room is at sixes and sevens. • think twice译为:三思后行 • in two minds译为:三心二意 • On second thoughts译为:再三考虑 • use every ounce of one’s strength • 九牛二虎之力。 • Two heeds are better than one • 译为:三臭皮匠,胜过诸葛亮。
• lucky • Number?
二、数字与文化内涵对比
数字”一” • (中西皆喜欢)
• “一”在中国文化 中是始,也是全。 “一”是中国道教教 义的重要概念,《老 子》云:“道生一, 一生二,二生三,三 生万物” 。 “一”代 表原始自然状态,天 地之始起于“一”
英美文化的人不喜欢two, 因为英语中的two是不太 吉利的数字,它源于dice (骰子)的复数die,而 die,又有“死”的含义。
数字文化地区差异大
数字文化地区差异大欧洲基督教国家最忌讳“13”。
据古文记载:夏娃和亚当偷吃禁果之日正是13号星期五。
在荷兰,很难找到13号的座位,而用12A 来代替。
在英国的剧院里,也找不到第13排和第13号座位。
在美国许多航空公司的飞机没有第13排。
在法国,门牌上极少出现13号。
人们还忌讳13日外出。
但是欧洲人最忌讳的,还是13个人同桌共餐,或在13日请客,或有13道菜。
对13的忌讳据说是来自于耶稣的最后晚餐。
耶稣同12个门徒共13人用晚餐,结果第12个门徒犹大(Juda)为贪图30元银元而出卖了耶稣,被钉死在十字架上,日期也是13号星期五。
所以,西方人还忌讳星期五,逢上星期五信也不写、客也不接,有些人连门也不出。
又传: 在天国里,在一次款待阵亡英灵的宴会上,十二位神同席进餐,这时突然闯入一个不速之客----凶神罗巷,凑成13人,结果在场的光神鲍尔德遇难,其他众神也相继有难。
总之,在西方文化中有许多关于数字“13”的可怕传说,人们似乎有一种“谈13色变”的恐惧心理。
数字“3”是一个既吉利又不吉利的两面数字。
总的来说,西方文化认为数字“3”是一个吉利数字,在他们看来:世界由大地、天空和海洋三者构成;大自然包括动物、植物和矿物三项内容;人体包含有肉体、心灵和精神三个方面;基督教有所谓的三位一体(圣父、圣子、圣灵),等等,所有这一切都表明,数字“3”是一个上帝有意安排的吉祥数字,它是大自然规律的集中表现。
但是西方文化同时也认为数字“3 ”有它不吉利的一面,点烟时,当点到第三个人时,对方会面呈难色,有的会拒绝。
认为“3”是不吉利的,源于一个传说:1899年英国和荷兰打仗,每到夜晚,士兵往往因吸烟暴露目标被打死,而丧命的士兵都是在用第三根火柴点烟时遭殃的。
目前在欧美各国,“7”是一个人们普遍接受的吉利数字。
据说英国曾有人专门写过一本有关数字“7”的书,书的作者在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大约在5000年以前,有七个外星人乘坐七艘宇宙飞船访问了地球,从而使地球出现了七大奇迹、七种音符等,所以他认为数字“7 ”是一个神圣吉祥的数字,它可以给人带来好运。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数字看中西方文化差异内容摘要: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都是植根于特定的文化背景之中,反映着特定的文化内容。
中西方民族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民族风俗、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的不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组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联想。
本文从中西方对数字不同的传统观念,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以求在对外交往中减少误会与磨擦,达到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中西方数字文化异同数字是表示数目的文字,汉字的数字有小写和大写两种。
数的概念,是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观察和探索而得来的,它是随着人类文明的产生和发展而产生和发展的,是人类对物质世界的认识而总结出来的。
可以这样说,人类的文明始于创造文字,文字的创造始于数字(赵世开,1999:172)。
数字除了表示事物的数量或次序外,还广泛应用于成语或词组中,作为夸张或比喻的修辞手段,使语言凝炼、生动、生辉添色,达到言简意赅,渲染气氛的效果。
在科学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计算,毫厘分明,精确严谨,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语言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泛化,抒情达意,增强语势,是虚数。
数字的观念在各个民族中都渗透在它传统文化的不同层面,比如哲学与宗教、历史与艺术、政治与习俗、神话传说与巫术迷信等。
我们只要读读中国古代文献,不难知道诸如“五行八卦”、“两仪生四象”、“阴阳六爻”、“人道六制”、“七夕”、“七日来复”、“八方维纲”、“八大金钢”、“九阳”、“九州”、“十干”、“十恶”、“十二地支”、“十二生肖”、“三十六计”、“七十二行”等这些含有神秘色彩的数字。
英语中也有一些这类词语,比如有“Holy Trinity”, “the Three Fates”, “Five points of Calvin”, “Seven against Thebes”, “the Nine”, “bakers dozen”等,另外西方文化中还有“一”表示至高无上,“二”表示爱情,“三”表示等量齐观,“六”表示非凡,《旧约》中有“七年”与“七日”,《新约》中有“七雷”与“七印”。
东西方数字的文化对比分析.DOC
东西方数字的文化对比分析东西方数字的文化对比分析—、前言"数是人类思维发展到一定阶段,为适应社会生产活动的需要,在符号的帮助下产生的。
"(苏金智,1991)"数字是语言学中的一个特殊的领域。
在科学的数字世界里,它的功能是计算,秩序严谨,职司分明,是实数;而在人类心灵的数字世界中,它的功能是表义,许多数字经过“神化”后成为“玄数”、“虚数”、“天数”。
它们有着极其丰富的外延和内涵。
"(王秉钦,19 98)由于受东西方文化传统、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地理环境等方面的影响,数字的神化存在着东西方的差异,但也存在着共性,有着共同的规律。
在”数的灵物崇拜"上各民族都有普通性。
东方人有自己心目中的"天数",而西方人也有自己心目中的"神数"。
神秘数字的演化规律一般经过"神化一泛化一虚化"的过程。
(王秉钦,199 8)东西方已有不少有关数字科学的专著和论文,如毕达哥拉斯(p hythagor as)学派的t ■丹齐克的《数科学语言》(商务印书馆,1998),英国人伦拉德■法拉的《七的探源》;国内也有不少学者就数字写过著作和论文,并开展过学术探讨。
如,王秉钦教授在其《语言与翻译新论》的中篇第六章就以”数的语义范围比较与翻译"为专题;苏金智曾写过《数的灵物崇拜》(载〈语言、社会、文化》440 页,语文出版社,199 1, 1)等。
在1 998年南昌大学主办的"中国英汉语比较研究会第二届年会暨第三次学术研讨会"上,英汉文化对比专业委员会会员曾就中南工业大学外语学院吴玲英老师的《中西文学中"以三为法”的文化模式》展开了激烈的讨论。
本人认为东方人,尤其是中国人,自己心目中的天数是"九"而不是"三",也并非完全是因为"九 "是"三"的倍数。
中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研究
中西方数字文化差异研究作者:王蕊邓书平来源:《卷宗》2013年第06期摘要:数字是一种用来表示数的书写符号,当这些数字植根于某种特定的文化背景中的时候。
由于文化的差异,就赋予了数字不同的文化内涵。
关键词:数字;文化差异在原始社会初期,处于生活和生产需要,人们用身边的谷物或是石块进行计数。
逐渐地人,们开始学着用刻画计数的方法来计数。
随着数符号的发展,慢慢转变成数字符号,数字就这样产生了。
1 数字被赋予文化内涵我国古代道家也认为“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从中亦可见他们认为数字的重要。
数字这种用来表示数目的特殊文字,随着历史和文化的发展,被赋予新的文化内涵。
我们的文化和数字息息相关,一方面,数字渗透到我们的语言文化中。
另一方面,由于历史文化的发展,中西方都出现了对数字的禁忌或是偏好,数字被赋予了吉祥或凶险的的文化含义。
其实,数字本来不具备预示凶险或是吉祥之意,但是经过宗教、哲学、谐音、或是某个突发的历史事件等因素,人们将数字与运势上午吉凶联系到了一起。
这种联系不是毫无根据的,它受该民族文化心理、地域因素、宗教信仰、语言崇拜和审美观念、哲学观念等文化差异的影响。
2 中国文化中的偏好数字和禁忌数字在中国大部分出现在1至10中的双数,除4外都基本具备吉祥之意。
例如数字2,二是地数(双数)之首,地数也称阴数。
不少对立事物的皆一分为“二”,如上下、左右、东西、前后、阴阳、正负等。
在中国的传统哲学中,认为万物由阴阳滋生。
《易经》:“一阴一阳谓之道”,认为阴阳的相互交替作用是宇宙的基本规律。
阴阳两气互长互消,互相演变。
所以传统的阴阳学说影响下,2也有了吉祥之意。
在中国的成语中也有体现,如:双喜临门、、名利双收等。
例如数字6,在中国也是吉祥数字。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中,东、南、西、北、上、下为“六合”,古代计年中称甲子、甲戍、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为“六甲”。
在我国民间,也有六六大顺之意。
数字8在中国的文化内涵中也被赋予吉祥之意。
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对比分析
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对比分析【摘要】数字不仅是数学符号,还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不同的文化对数字有不尽相同的崇尚和忌讳。
本文对中西方的数字文化进行了对比,并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简要分析,有助于我们了解中西文化的差异,拓宽视野,促进文化交流。
【关键词】数字;文化;对比众所周知,数字一般是人们用来表示事物的数量和顺序的。
但在古老的传统中,数字还具有神圣的意义,它有主吉凶的宗教迷信色彩。
由于语言、宗教信仰、历史文化、风俗习惯的差异,不同民族、文化的人们对数字的喜恶也不尽相同,一个民族往往崇尚某些数字,认为它们神圣、吉利,另一方面厌恶、忌讳某些数字,认为它们不吉利,这就形成了一个民族独有的数字文化观,它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和行为。
一、中国文化里的幸运数字中国人向来有追求对称、平衡、和谐和稳定的心理。
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
《周易》认为“宇宙起源于太极。
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
”在这种文化关照下,事物都是从一化为二、二化为四、四化为八的几何梯级发展的。
因此,双数在汉语中蕴涵着吉祥的文化内涵。
[1]中国人在日常生活中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
从老百姓门上的对联到文学作品中的修辞格上的对偶,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双数“二”的情有独钟。
除此之外,双数四、六、八、十在中国文化当中也被认为是吉祥的数字。
汉语习语中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八稳”,形容交通便利为“四通八达”。
“六六大顺”意味着百事顺心。
数字十意味着圆满和完美。
人们称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全十美”,极有把握为“十拿九稳”。
由此可见人们对于双数的崇拜。
幸运数字一直以来在中国的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现代社会中,人们在挑选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的时候,吉祥的数字是要考虑的首要因素。
“二”意味着“和谐”,“六”寓意“顺利”,“八”是最为吉祥的数字,与广东话中的“发”谐音,意味着繁荣、财富和地位。
很多宾馆酒店为了图吉利,把所有的房间号前都加上“8”字。
中西数字文化对比
中西数字文化对比数字语言能够反映一个民族的生产、生活和思想,折射不同的文化层面,包括思维模式、哲学思想、宗教理念、风俗民情等等。
在不同历史和文化背景影响下中西数字文化禁忌也各具特色。
因此中英文化对同一数字的喜好明显不同中国传统文化认为,事物都由阴和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交合,才能滋生万物。
因此,中国自古以来就形成了崇尚偶数,以偶为美,以双为吉的审美传统。
日常生活中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人际交往中送双份礼,以及作为文字形式的春联和作为修辞格的对偶,对仗,对称,无不体现出汉民族对偶数的情有独钟。
然而,西方人与我们不同。
视偶数为不吉祥,奇数为大吉(十三除外) 。
他们认为偶数隐含分裂,兆示灾难。
单数体现信念。
如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百整千的偶数后面加尾数“一”。
如one hundred and one thanks (十分感谢,万分感激,千恩万谢)、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a thousand and one way to help(许多的方法)。
受宗教的影响,西方社会认为奇数“three”,“seven”等都是完美和谐的数字。
由此可以看出,英汉两个民族对数字的偏好显示出巨大的差异。
在中国,根据阴阳二元论,偶数被认为是大吉大利,因此, “二”成为人们喜爱的数字。
婚事喜庆尤其喜用双数,是取成双成对之意。
如迎亲的宾相、陪嫁的钱物、洞房的红烛及其他的陈设、饰物(如喜字、对联,窗花) 均取双数。
汉语中与“二”相对的“两”和“双”多数时候都与吉利美好联系在一起,如“两全其美”,“智勇双全”,“举世无双”。
又因“二”的发音很像“爱”, 人们常将“二”与其他数字连用以表特殊含义, 如“520”意为“我爱你”,“131420”, 谐“一生一世爱你”。
在英语文化中, “2”却是个不吉利的数字。
英语中的two 来源于dice (骰子) 一词,而dice 又是die(骰子) 的复数形式,die (骰子) 与die (死) 同音。
中西文化中的数字差异
中西文化中的数字差异
在中国,数字“零”是最矛盾的一个数字, 充满虚无,而又容括万物,从零开始,而后归于零;数字“一”则代表首位的意思,如一马当先、一步登天等;数字“二”则表示美满的意义, 也有另外一个说法, 二是双, 如智勇双全、双喜临门等; “三”是多的意思,“三人行必有我师”即为例证;“四”是四方的意思,也是平稳的象征,如四平八稳、四面八方等; “五”是代表神秘而抽象的数字,五行阵、五光十色、五花八门等;“六”是顺利的意思,如六六大顺、六畜兴旺等;“七”表示复杂和凌乱,如七窍生烟;“八”是中国文化中具有特殊属性的数字,如八节、生辰八字等;而且中国人对数字“八”也是情有独钟;“九”是数字中代表至高无上的,如九土、九天、九州、九品、九王之尊、九九归一等;“十”为完美具足之意,如十分、十方、十全十美等。
西方文化中“一”代表“万物之始”,象征唯一的源头,“二”是象征同伴,见证人。
“三”是象征神圣的,属神的。
“四”是象征肉眼看得见的受造物,地的四个方向,或属地的。
“五”是象征人的五官,人的数目。
“六”与“三又一半”是象征不完全, 不能达到目的。
“七”是象征完全,属零的整数,他们认为上帝用七天时间完成了创造世间万物的壮举;“八”是象征再生的数,复活的数,永恒的数。
它是创世后的第八天,也是复活节前那一周的第八天,基督在这一天复活。
“九”是象征美德的数,是圆满“三”的圆满形式;托勒密天文学上有九重天,“十”是象征完整,统一。
从数字看中英文化差异
在汉语中,“8”和“发”谐音,所以得到想发财的人的青睐。
人们喜欢自己的房间、门牌、车牌和电话号码里含有“8”,比如“18”(要发)、“168”(一路发)、“918”(就要发)、“518”(我要发)“8”在汉语中意味着周到、圆满、祥和、尊贵的褒义。
还比如说中国人把坐8个人的桌子叫“八仙桌”,招待客人要上8道菜,才高八斗八抬大轿八面玲珑八拜之交形容人有才干是“才高八斗”,功名显赫的人要坐“八抬大轿”以显“八面威风”,会办事的人总是“八面玲珑”,而关系密切的朋友称为“八拜之交”。
英文中的8也预兆吉祥。
早在古希腊,人们就认为8意味着丰硕、成就和长寿;《圣经》中讲上帝惩罚人类的大洪水,只有8个人靠挪亚方舟逃生,8意味着幸运;“福音书”上说耶稣的兄弟雅各生了8个孩子,8意味着多子多孙;两个戒指上下靠在一块构成8,意味着婚姻美满;横着的∞是数字中的无穷大符号。
结论:汉语中的8和英语中的8都含有褒义。
数字4它的发音与“死”字谐音。
在中国被看作一个不吉祥的数字。
例如“14”(谐音“要死”)、“44”(谐音“死十次”)、“514”(谐音“我要死”)等。
四分五裂、朝三暮四、低三下四不三不四当然,“四”在汉语也有褒义。
有“四平八稳”、“四通八达”、“四季如春”等褒义词语,“four”在英语表达中多数意味着不好的涵义,例如“the fourth”是厕所的委婉表达法,“four-letter words”在美语中指庸俗下流的话语“,forty-four”是妓女的别称,这些与“four”相联的含义是汉语中所没有的。
另外,404可以用来指人,指此人一头雾水,一无所知,例如,He is a total 404 and don't talk to him.如果上网的信息没有找到,屏幕上出现“404 not found”(搜寻未果)。
结论: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汉语的“四”和英语的“four”都含有不好的感情色彩,只是涵义不同罢了。
从数字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
从数字中看中西方文化差异摘要:由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和发展历程,使得无论是在生活习惯,还是思维方式上,中西方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
而归根结底这种差异都是一种文化的差异。
在不同文化背景下,数字不仅仅表达记数概念,而且能够反映使用数字的民族的衍变历史、生态环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和思维方式等。
文化的差异,导致人们对同一组数字赋予不同的情感和意义,产生不同的观念。
比较分析中西方文化对数字的理解,探讨中西方数字文化的差异,在跨文化交际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文化差异,数字理解,翻译,文化交流数字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运用时非常广泛的,对于一门语言来说它是不可或缺的。
就中国而言,“一见钟情,二泉映月,三进山城,四渡赤水,五朵金花,六六大顺,七天七夜,八仙过海,九月英雄,十字街头”的成语或俗语数不胜数;再看西方,他们对“一”崇尚,one above就是他们语言中的“上帝”,在古罗马,“二”被认为最不幸运的数字,它代表这变化,不和,邪恶,“五”和“六”也因为宗教文化的原因而戴上了某种不幸的色彩。
这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看来中西方不仅在数字字面上的翻译不同外,数字所表达的意义也是也大不相同。
中国人认为数字不仅可以解释宇宙万物而且能够预示人的吉凶祸福,汉语中就有“万物莫逃乎数”“天数已定”“劫数难逃”的训诫,所以它成为上通天文、下达地理、中及人伦的民族文化,是中国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所以,搞清“数”在中国文化中的意义和地位是真正了解中国文化和理解汉语的人重要步骤之一。
从仓颉造字到现已有五千年光景,随便翻开一本书籍,数字随处可见,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东西在已经融入了我们的生活。
张口就来的成语俗语总是与数字息息相关“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六十耳顺”、“七十古稀”、“八十耄耋”。
它们不仅生动形象,更能准确的表达出我们想要表达的情感,数字既是一种语言的载体,更是一种中国文化博大精深的体现。
在日常生活中,结婚年龄、结婚日子、聘礼的数量、结婚用品的数量。
汉英数字文化内涵的差异
汉英数字文化内涵的差异语言研究数字本来是语言中用于客观地反映世界事物的大小、规模的,由于语言受到文化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作为语言组成部分的数字也就承载了各民族不同的文化内涵。
不同民族相同的文化背景赋予了某些数字相似的文化内涵,而各民族文化差异却也使得某些数字可能在某些民族看来表示吉祥如意的文化意义,而其他的民族却把它当作禁忌语。
本文将选取几个很有代表性的数字对比汉英数字文化内涵的差异。
一、中英数字的喜恶差异(1)“8”和“6”“8”可以说是汉民族最喜欢的数字。
它跟“发”谐音,引申为“发财”。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不惜重金求得诸如168(一路发)、918(就要发)、518(我要发)等带“8”字的车牌号码、门牌号。
北京奥运会是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开幕。
很多新婚佳人或是商家企业都喜欢选用“八”作为婚庆喜日、开张庆典的良辰吉日。
可见中国人对“八”的喜爱,而在英语中人们对“八”没有崇尚和禁忌。
在中国,“6”是一个时空谐和数,最为吉祥。
俗语“六六大顺”就是最好的印证。
在使用电话号码或汽车车牌号时,人们尤其钟爱尾号为“66、666”这几组数字,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
然而由于宗教的影响,在西方“6”不是一个受欢迎的数字,被视为大凶数。
在西方“666”一直被基督教称为“魔鬼数字”,因为在《圣经》中,恶魔撒旦的代表符号便是“666”,所以在基督教中6代表了浑沌不堪。
(2)“3”“3”在几乎所有的东西方国家都受到尊重,被视为神圣、尊贵和吉祥的象征。
西方人认为世界由大地、海洋、天空三部分组成,人有肉体、心灵、精神三部分组成,基督教主张圣父、圣子、圣灵三位一体。
因此,西方人认为“三”是个完美的数字,对它偏爱有加。
中国人对“3”谈不上喜欢或者厌恶。
在中国人看来,“3”是个终极数。
如:人们称天、地、人为三灵,前生、今生、来生为三生,君臣、父子、夫妇三种关系为三纲,生活中我们还主张“事不过三”。
(3)“4”数字“4”在汉语中被视为一个不吉祥的数字,究其原因,它的发音与“死”字谐音。
中英颜色,动物,数字文化差异原则(中西差异)英语版
文化差异原则1.2、3、黄色4、蓝色5、文化差异问题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英汉颜色词语的词义有时对应,有时相佐,有时无对应。
译者要在两种语言之间进行翻译,不仅要掌握两国的语言文字,而且要深刻理解两种文化之间的差异,在翻译时应该仔细推敲,谨慎处理。
2.动物差异语言是人类社会进行交际的重要工具,同时也是文化的重要载体。
不同民族的语言既受到本民族社会文化的制约,又反映各自特定的文化内容。
如果某一民族的人们不了解某一特定民族的文化因素,则不可能进行有效与顺利的交流。
因此,必须把语言知识和文化知识结合起来才能顺利地进行交流。
研究对外汉语教学的专家赵贤州先生(1992)说:“跨文化交际之所以成为可能,正是人类享有某些共同的文化信息;而跨文化交际之所以产生某些偏差,是因为双方不能共享另一些有差异的文化信息”。
英汉这两种各具特色却大相径庭的语言形式,其表达方式与文化习惯存在一定差异。
这些五彩斑斓、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与纷繁复杂的习惯差异是由于汉民族文化与英美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民族历史、社会制度、道德信仰、文学艺术、心理特点、风俗习惯、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地域风貌等等差别。
只有充分了解英汉文化的背景知识,才能进行更有效、更顺利的交际。
在英语文化中把人的某种特点与动物相比较并不常见,但汉语言中却有很多这种比喻的例子。
通过上面这个小例子, 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在翻译中遇到这种与动物有关的比喻性句子时, 我们一定要考虑西方文化的因素,避免用中国人的习惯说法代替西方人的习惯说话。
这里还有这些搭配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比如bull(公牛)这种动物,经常跟angry(愤怒)搭配,但它也可以跟mad(疯狂)、strong(强壮)等搭配,因此千万不要搞教条,一定要灵活运用。
古代原始人与动物为伍,生活在深山密林之中,捕鱼狩猎,以野生动物为食,繁衍生长。
直到今天,动物仍然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之一,人类的生活一刻也离不开动物的存在。
中法数字文化对比分析
中法数字文化对比分析摘要:数字文化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符号可以折射出不同国家和民族的不同文化内涵和心理,本文从中法数字文化差异的根源说起,选取中法两国数字中有代表性的几个数字进行对比分析,旨在深入研究两国文化差异,达到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中法数字文化对比数字本来是一种计算符号,是人们对现实事物数量关系的计算和测量。
我们的生活都离不开数字,如日期、钟点、电话号码、车牌号等。
但数字不独属于数字王国,在日常生活和文学作品中还被广泛应用于各种习语和成语中,具备更丰富的含义。
由于受民族、宗教、历史、风俗等因素的影响,数字在不同国家、不同民族被赋予不同的象征符号和代表意义,形成各具特色的数字文化。
因此,对比研究中法两国语言中的数字文化不仅能帮助我们进一步深入了解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更能充分发挥它在跨文化交际中的积极作用。
一、中法数字文化差异的根源1.中法两民族的宗教传统不同中国文化到处体现着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浸润。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这为本来就位居头名的数字“一”增添了特殊含义和重要意义,同时也赋予了数字“三”以终极、生发等吉祥之义。
汉民族有“易有太极,是生两仪”的哲学思想,经过历史演变形成了凡事讲究偶数和对称的习俗,这也成为数字“二”受到中国人青睐的原因,暗含好事成双之意。
数字“七”与佛教有紧密联系。
据说释迦牟尼于菩提树下静坐七七四十九天后修成正果;佛教认为万事是由地、水、火、风、空、识、根七种本原生成。
因此,七在中国文化中地位显著,且具有神秘色彩,七日往往成为一些大事的界限或极限。
法国的主流文化是基督教文化,它对法国的数字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基督教文化三位一体的宗教传统确定了数字“三”在法国人的社会文化生活中的重要地位,被冠以完美和谐之意,备受青睐。
与中国人最大的不同是,法国人视偶数为不祥,奇数为大吉(十三除外),因为他们认为偶数隐含分裂。
相似之处在于,法国人也对数字“七”情有独钟,甚至顶礼膜拜。
中西方数字文化
西方人对数字也有忌讳,他们最讨厌数字“13”,谈话与行车时也尽量避免用到这个数字。
但大部分中国人对13并无忌讳,反而有人还颇欢迎,因为有人认为中文“福禄寿”三个吉祥字就是13划,这有何不好呢?西方人也避谈星期五,如果星期五出了事,就归罪于这是个黑色星期五。
近年来由于改革开放,受到西方影响,也有人开始忌讳“黑色星期五”。
西方音乐界及作曲界则忌讳“9”,因为贝多芬创作了举世闻名的9大交响曲后辞世。
此后舒伯特、德沃夏克、威廉斯等名作曲家也都在写完9首交响曲后与世长辞。
有趣的是,奥地利作曲家马勒在写完八首交响乐,并为之编号后有意继续写,但又想逃过“9”字,就写了一首不编号的交响曲,果然安然无恙,但后来他又创作了一首交响乐,将之编号为9,不幸在尚未编写十号交响乐前就死了。
13"这个数字被西方的一些国家和民族视为不吉利的凶数,事事处处... 据说它源于宗教典故:出卖耶稣的犹大是耶稣的...西方人忌讳“13”,要是“13日”正赶上“星期五”被认为更不吉利。
分析家认为,问题不在这两个日子有什么魔法,而是忌讳这两个数字的人心理在作怪。
“13日”再加上“星期五”是最“险恶”的日子,其由来要追溯到远古。
据传说,犹太教以星期五日落到星期六日落为休息日,称为安息日。
按照迷信的说法,每到这天,12个巫婆(witch)都要举行狂欢夜会,第13个魔鬼(monster)是在夜会高潮时出现的撒旦(Satan)。
圣经的一些解释者认定,亚当和夏娃就是在这个日子偷尝了禁果,亚当和夏娃的儿子该隐也是在“黑色星期五”杀死了他的弟弟亚伯。
不仅普通人,名人也惧怕“13日”和“星期五”。
每当这时,歌德总是睡大觉,拿破仑绝不用兵,俾斯麦不签署任何条约,即使是不触动任何人根本利益的文件他也不愿签字。
美国前总统胡佛·罗斯福也很迷信,有人还记得,每月“13日”罗斯福都不出行,尽管并非每个13日都赶上“星期五”。
其实,并非所有“13”都是不祥之兆,有的欧洲人就很喜欢1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 数字翻译
6, 8, 9, 7, 4, 13,
数字的文化信息差异
数字广泛用于文学、艺术作品当中,承载着许多文化信息。
但由于不同民族在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民族文化心理等方面存在着差异,由此赋予数字文化信息也存在差异。
a. 习惯表达差异
例l:Groups of cavalry orderlies in threes and fours ran across the riverbed by the ranks of thetroops.
译:一队队骑兵侦察员和三五成群的骑兵通信员,从部队行列边的河槽里跑过去。
英语用的是“三三四四”而汉语却是“三五成群”,这并非译错,而是各个民族表达习惯不同。
例2:Nine times out of ten the train is late
译:火车十有八九部晚点
英语用的是确切的数字“十有九次”,而汉语却是一个约数“十有八九”这也并非译文出错,而是因为各民族表达习惯不同,事实上英语原文也是一个约数,并非确切的统计,收稿日期:2008—01~15作者简介:曾邵求(1966-),男,湖南邵东人,长沙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外语语言文化研究。
相当于“总是”。
英汉数字表达的习惯差异,体现出各自的文化特征,其中的数字都是约定俗成的,不能随意更改。
b. 模糊语义的语用差异
数字是概念和符号的结合,它的基本功能是计算,但在民间语言和文学作品中数字往往并不表示确切的数量概念,而只是一个泛化的虚数,这就是数字的模糊语义现象。
数字的模糊用法一般具有较鲜明的民族性,它是民族文化长期积淀的结果。
例:she has to do all the cleaning and washing and cooking and shopping and a hundred and one other things
译:她又要洗、又要涮、又要做饭、又要买菜,还有没完没了的其它事情。
由于英汉民族文化的差异,英汉语中数字的虚指意义并不等同,汉语数字虚指多借助“一至十”,“百、千、万”等数字。
如,宋代理学家邵康节写的一首五绝: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全诗二十字却把数字一至十完美地镶进去了,这里的数字并无确却的数量含义,而是十分模糊的含义,表达的是一种数字美,它带给人更多的是对清新别致、恬静宜人的田园风景的欣赏和赞美。
又如:百战百胜、百感交集、千载难逢、万分感谢等中的“百、千、万”均指模糊语义。
而英语数字虚指多用较大数目的数字,如a hundred and one(许多)、a thousand and one ways(千方百计)、the eleventh hour(最后时刻,危急的时刻)、a thousand miles away(千里之遥)等等,这些数字均指虚数。
c. 喜忌偏好差异
数字文化的重要内容是数字禁忌和偏好,对数字或日期的崇信和禁忌是世界各民族共有现象,但由于各民族受到历史渊源,宗教神话及民族文化心理等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对某些数字的喜爱和忌讳也各有不同。
[NextPage]
众所周知,中国人对双数情有独钟。
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事物由阴、阳两方面构成,只有阴阳结合,才能滋生万物。
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认为,任何事物都有相对的两面:如好和坏、对和错、长和短、明和暗、动和静。
在这种文化关照下,双数在汉语中蕴含着吉祥的文化内涵。
中国人喜欢双数的偶合义,追求“好事成双”,渴望“双喜临门”。
形容处事有方是“四平作稳”、百事顺心是“六六大顺”,美不可言的境界为“十全十美”。
由此可见中国人对双数的崇拜。
又比如“六”在中国人眼里是最吉祥不过的数字,俗语“六六大顺”便是最好的印证,人们尤其钟爱尾数为“66”、“666”、“6666”这几组数字,因为它们象征着顺顺利利、万事如意,而英语“six”却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数字,人们视6为大凶数或大野兽,这在下列习语中可以体现;如at sixes and sevens(乱七八糟、糊涂)hit sib for six(给人以毁灭性打击)Six to one(六对一,相差悬殊)six penny(不值钱)等。
双数在西方英语文化里没有受到如此高的礼遇,相反,他们却偏好单数(当然,5和13除外)视单数为吉利、祥和的象征。
他们在表示更深程度时,常在整佰整仟的偶数后面加尾数“一”。
如:onehundredandone(十分感谢);have one thousand and one things to do(日理万机);a thousand and one ways to help(许多的方法)等等。
另外,由于受基督教文化的影响,西方人对“三”和“七”也推崇备至。
西方人常说,The third time is the charm(第三次准灵);Number three is always fortunate(第三号一定运气好);在莎士比亚戏剧里也有Allgoodthingsgobythrees(一切好事以三为标准)等等。
“七”同样被西方国家人们重视,因为上帝在七天内完成了创造世界万物的壮举,耶稣说原谅他人要七乘七十次,圣母玛利亚有七件快乐的事,七件悲哀的事,主祷文分为七个部分等等。
不过“七”在汉语中却是人们常常忌讳的数字,人们在挑选吉日良辰时不挑七、十七或二十七。
在我国某些地区,农历的七月七日为凶日,绝对禁止嫁娶,有“七月七日,迎新嫁女避节”之说。
究其原因,这是与中国祭奠死者的传统有关。
而同样在欧美西方国家里,受宗教文化影响,“l3”和“5”(尤其是星期五)被认为是不吉祥的数字,英美民间有句俗语,“Thirteen is an unlucky number '’,人们对数字13的忌讳甚至达到了恐惧的地步。
也有BlackFriday(耶稣受难日,黑色星期五)之说。
d. 谐音联想差异
这主要在汉语数字文化里表现得尤为突出。
汉语拥有着极其丰富的谐音、谐义文化,其中以数字体现得最充分、最淋漓尽致。
世界上几乎没有哪一种语言像汉语那样有如此众多的数字谐音、谐义及其类比互渗的数文化。
例如,我们都知道,中国人特别忌讳“四”,电话号码、车牌号、门牌号等都避免有尾数“四”,因为它与不吉利的“死”谐音。
而在西方国家,人们基本没有关于“四”的忌讳,有的民族反而对“四”极的为崇拜,认为“四”是公平、正义、力量的象征。
还有,中国文化里,数字“八”与“发”谐音,“九”与“久”谐音,因此中国人特喜欢数字“八”和“九”,以求生财有道,天长地久。
在西方,人们对数字谐音联想方面虽不如汉语数字这样丰富,但也不是没有,在日本,“九”的发音是“苦”,日本人常把“9”和命苦联系在一起。
英语“two”源于“die”(骰子)的复数dice而die又有“死”的含义,因此西方人避免用它。
“six”(六)源于拉丁语sex(gx)而英语sex则意为性,因此,英语国家的年轻人的婚烟也常选择在带“六”的日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