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探索与思考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的

探索与思考

摘要:本文是关于安徽省新型城镇化建设中所遇到问题的探索与思考,对解决新型城镇化中问题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城市城镇化新型

指导教师:

团队成员:

一、引言

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的核心在于不以牺牲农业和粮食、生态和环境为代价,着眼农民,涵盖农村,实现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和公共服务均等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党的十八大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道路,实现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工业化和城镇化良性互动、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相互协调,新型城镇化已势在必行。所谓新型城镇化,是指坚持以人为本,以新型工业化为动力,以统筹兼顾为原则,推动城市现代化、城市集群化、城市生态化、农村城镇化,全面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走科学发展、集约高效、功能完善、环境友好、社会和谐、个性鲜明、城乡一体、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城镇化建设路子。

二、新型城镇化内涵

(一)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本的高质量城镇化。新型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的城镇化为核心,以提高城镇化质量为关键,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逐步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只有劳动力的非农化和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不是真正意义的城镇化,仅有人口的聚集和产业的优化,而不能让进城农民享有基本的公共服务,没有生活质量的提升、人居环境的改变也称不上高质量的城镇化。

(二) 新型城镇化是“四化”同步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而新型城镇化发展动力是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和农业现代化,以科技促进产业、以产业带动就业、以就业吸引人口、以人口集聚带动城乡统筹发展是新型城镇化的本源意义。(三) 新型城镇化是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与环境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人口聚集、产业结构、环境承载与低碳绿色相互协调的内涵式增长的发展之路,其本质要求就是以科学规划为前提,提高土地、能源等资源的利用效率,实现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

(四)新型城镇化是城镇体系规划布局科学合理的城镇化。新型城镇化道路是以城镇化发展规律为前提,构建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紧密衔接的现代城镇体系,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结合各地具体情况选择适合本地区发展实际的城镇化道路。

(五)新型城镇化是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务必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建立健全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城镇化运作机制,

既要发挥政府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的宏观调控作用,又要发挥市场机制在城镇化建设中的资源配置作用。

三、发展理论

关于城镇化发展理论研究涉及多个学科领域,涵盖城镇化发展的方方面面,其中对现阶段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具有一定借鉴意义的理论可大致划分为聚集-扩散理论、空间结构理论、二元结构理论、增长极理论以及人口流动理论。

(一)聚集-扩散理论。聚集-扩散理论重点是对城乡动态关系,尤其是对小城镇的形成机制论述。该理论认为区域空间发展过程中始终伴随着聚集和扩散。区域发展初期由聚集效应占主导,之后扩散效应发挥力量。聚集与扩散互相促进、互相制约,使区域竞争力不断增长。集聚是在工业技术影响下,空间集中产生更高经济效益,使得分散的工业向农村中心汇集。集聚包括聚集经济和聚集不经济两个方面。聚集经济是指社会经济客体的相对聚集而带来的经济效益的增加或费用的减少。聚集不经济是指因空间集中引起的费用增加或收入减少。聚集效应是由两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前者为空间聚集提供吸引力和推动力,后者则产生排斥力和约束力。扩散是指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发展速度放缓,使得积聚的资金和技术力量开始寻求更高的发展机会,出现了由集聚点向周边地区扩散,从而带动周边经济发展的现象。

(二)空间结构理论。空间结构指一定区域内社会经济各组成部分及其组合类型的空间相互作用和空间位置关系,以及反映这种关系的空间集聚规模和集聚程度的学说。最初是点-轴系统理论,然后发展到“点线面”空间结构说。

1、点-轴理论中的“点”代表各级中心城市,这里人口和资源集中,是区域内的发展重点。各级中心城市由线状基础设施联系起来,而这些线状基础所经过的地带称作“轴线”地带。规划出各经济发展阶段的“轴线”和“点”,能够更好发挥集中和扩散作用,组成点-轴开发系统,简称为“点-轴开发”。

2、点-轴开发,就是在发展区域范围内,确定若干具有有利发展条件的大经济区间线状基础设施轴线,重点发展对轴线连接的若干个点。与集中扩散一样,随着发展的进行,逐渐将重点集中于较低级别的发展轴上。在中心城市周围根据情况寻找次级发展中心,高级中心带动次级中心的发展。同理,围绕次级中心产生三级四级中心,逐渐扩大区域范围。

(三)二元结构理论。二元结构理论由美国学者阿瑟·刘易斯于1954年首次提出,他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由现代的工业部门和传统的农业部门组成,建立了两部门经济模型。二元结构理论认为在传统农业部门中存在大量的剩余劳动力,这些劳动力劳动生产率为零,降低了农业部门整体的平均收入水平,此外,技术的进步和资本的扩张使得工业部门能够吸收这部分剩余劳动力。二元结构理论也存在缺陷,因为它只强调工业部门的扩张,但农业也会不断的发展,无限劳动供给不现实。

(四)增长极理论。法国经济学家佩鲁斯在1955年首先提出增长极理论。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会同时出现,而是首先出现一些增长点,再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增长极的形成可以分为两种:一是政府主导类型,制定经济计划来建立增长极;一是市场机制自发调节类型,企业通过市场机制自发聚集来产生增长极。此后,法国地理学家布代维尔把增长极同城镇联系起来,将增长极的“极”确定在城镇及其附近区域。美国经济学家赫希曼1958年在《经济发展战略》一书中提出不平衡增长的理论。非均衡发展理论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