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专业需要,深化公共基础课改革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的实践性探索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的实践性探索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模式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实践中,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模式的实践性探索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
一、整合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
该模式运用了跨学科和综合性的教学理念,将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进行整合。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加强课程之间的关联性,提高教学质量。
同时,该模式还可以促进学生对不同领域的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二、课程融合
该模式强调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的融合,这包括将部分公共基础课程融入专业课程的教学内容,以及在专业课程中引入相关的公共基础课程知识点。
例如,将英语和计算机技术等课程融入管理和商业课程中,以提高学生的语言和技术能力。
三、交叉式教学
该模式强调交叉教学的方法,通过安排学习小组和交叉课程等方式鼓励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这种交叉教学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公共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程对彼此的影响。
四、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
该模式强调在实践教学中融入公共基础课程知识,例如在实习或实验室等环境中,引导学生应用数学和科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
五、综合性评估
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程融通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不同的学习方式和内容,因此,评估方式也需要相应地进行改变。
综合性评估是该模式推行的一个典型特点,即将学生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相结合来评价其综合能力。
总之,高职专业课程与公共基础课融通模式需要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共同努力。
该模式旨在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学习体验,加强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之间的关联性,从而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并应用所学内容。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如何为专业课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
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
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部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
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
自成立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浅谈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教学改革
二 、高 职 公 共 基 础 课 程 改 革 的 观 念 转 变
从 以教 师 为 中心 的权 威者 变为 民主平 等 的对话
学 ,加之高职学制 的新变 化 ,以及高职 人才培养 目标 的新 定位 ,专 业 教学 计划 中相 应 减少 基础 课 程教 学 者 , 由知识的传输者转变 为学 生学习的帮助者 , 由课 时数 已成 必然 ,基 础 课程 教 学 改革滞 后 一定 程度 上 程 学 习 的裁判 者 转化 为课 程学 习的激 励者 。要 引导
程教 学 建设 处 于零 或负 增 长状态 ,不 能很 好地 满 足 学 生需求。
5 轻视 公 共 基 础 课 教 学导 致 学生 “ 能 力 ” 缺 乏 . 软
趋 势
1 公共 基础课程教 学面临 困境 .
高 职公 共基 础课 程 的教 学改 革 是 当前高 职教 育 改 革 的热点 之 一 ,而 公共 基础 课 程体 系 的建立 和 教
目前 ,在 高职 院校 课程 改 革铺 开运 行 的大 背景
学 改革 又 是高 职 院校教 学 工作 的 重点 工作 之 一 。但 下 ,任 何课 程 建设 方面 的 因循 守 旧都 会导 致课 程地 就 目前 而言 ,高职 学生 普遍 认 为 公共基 础 课程 教学 位的 削弱甚 至衰亡。 因此 ,基于 能力本位的公共基础 与 自身所 学专业 关系 不大 ,大部分学 生有厌 学情 绪 。 课程 改革 也必 须提 上 日程 ,只是 公共 基础 课程 教 学 近 年来 ,高职学生素质 1趋 下滑 ,这不 仅影响了公共 改 革 的能力 目标所 指 应有 所变 化 ,只要表 现 在对 于 3
第8 ・ 期 卷 第2
职 业 时 空
。 职教 论ZON A ER HORI 坛 R c E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意见
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公布日期】2014.09.25•【字号】鲁教职发[2014]1号•【施行日期】2014.09.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正文山东省教育厅、山东省财政厅关于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意见(鲁教职发〔2014〕1号)各市教育局、财政局,各高等职业院校:为进一步提升全省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水平和质量,强化内涵建设,增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按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意见》(鲁政发〔2012〕49号)、《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12〕49号文件推进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鲁政办字〔2013〕126号)精神,经研究决定,在继续开发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保障学生技术技能培养质量的基础上,全面深化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
现提出以下意见,请认真贯彻执行。
一、充分认识和把握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重要意义职业教育是广大青年打开通往成功成才大门的重要途径,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
职业教育培养的人才,既应有一技之长和较强的就业创业立业能力,也应有良好职业素养和文化素养。
我省从2011年开始启动职业教育专业课程改革,开发中等职业教育和五年制高等职业教育专业教学指导方案,有力促进了职业院校专业教学质量的提升。
相对而言,公共基础课程改革较为滞后,课程标准与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不够协调,课程结构和内容与专业教学脱节,影响了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升。
全面深化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开发具有山东特点、职教特色、科学实用、符合实际的公共基础课程标准和教材体系,已成为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关于“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问题的思考
、
向、 能力本位的指导思想 , 针对专业培养 目标 , 要 进行 必要 的课程整合 , 照突出应用性 、 按 实践性的原则重组基础课程 结构 , 更新 教学 内容 ” “ 等 公共 基础课 为专业服务 ” 的教学 改革取 向。 很快这种 “ 以就业为导 向” “ 、 为专业 服务 ” 的 改革取 向成为高职公共基础课教育教学改革 的指导思想。 二 、公 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 “ 在实践 中的误 区分析 ( ) 服务 ” 一 “ 方式 以压缩公共基础课进行 近年来 , 一些高职院校在 “ 以就业为导 向” “ 、 为专业 服 务” 的教学改革 理念 下 , 为高 职学生 经过 高中阶段 的学 认 习 , 础知识基本 已经够用 , 基 对公共基础课采取 急功近利的 做法 , 纷纷“ 砍掉” 公共基础课 或大幅度削减公共基 础课 课 时, 把腾出来 的课时用来 满足专业 教学 。以笔者所在 的湖 南工程职业技 术学 院为例 , 校近五年来在公 共基础课领 学 域开展了“ 瘦身运动” 如思政课应上级 教育 主管部 门要求 , 由“ 8方案” 9 改为“ 5方案” , O 后 实际讲授的只有《 毛泽东思 想和中国特色 社会主 义理论体 系概论》 思 想道德 修养 和《 与法律基础》 两门课 。其它如《 形势 与政 策》 就业 指导、 、 职 业规划类等弹性课程往往停 留于教学计划 的文件里 , 被束 之高 阁。语文 方面 则在 原有 基础 上 砍掉 了《 学语 文》 大 。 体育 、 数学 以及英语等课程则 由原来开设 四个学期 的变 为 开设两学期 , 或原来每周 6节课 变为每 周 4节课 。再 加上 实际教学过程 中学生 专业实训往往 还要挤 占部分课 时 , 这 就使 得公共基础课 的教学课时被 大幅度压缩。这种做法并 不是某一学校 的单独 作为 , 是一种普遍 现象。如南 通职 而 业大学近 6年来对公共基础 课课时进行 大量删减之后 , 使 得政 治课 的理论学时减 少 3 % , 学课时 减少 3 % , 5 数 7 体育 课时减少 5 %oS随 着高职教育 教学改革 的不 断深入 , 5 [ J 人
改进公共基础课教学 更好地为专业教学服务
公共 基础 课 教学 为学 院各 专业 学生 提供 大 学英 语 、高等 此 , 公共基 础课 教 学 既是将 来 转 岗、创 业立 业 的前提 条件 , 数学 、计算 机 文化 基础 和体 育 与健康 等 课程 的基 础 知识 、 能 又 为学 生接 受更 高层 次 的教 育和 终 身学 习预 留出一定 的发 展 力与 素质 方面 的教 育 ,是培 养学 生可 持 续发 展 能力 的基 础知 空 问 。
集 团 的动 态 ,各 种社 会 问题 、社会 关系 最直 接 的途径 。
3 2 角 色扮 演 角 色 扮 演涉 及 文 化事 实 、 问题 及 价值 观 念 34 网络 教 学 网络 系 统具 有 在 同 一文档 中呈 现 音频 、视 . . 等 。角 色 扮 演 活 动 是 外语 文 化 教 学 中 的一 种 有 效 的教 学 手 频 、 图像 、动画 、文 字等 多 种媒 体 的能 力 ,因此在 设 计 网络
涉 及沙 漠 、草 原 、羊 、马 、骆驼 和豺 狼 ;尊敬 老 人 的社会 就 族脾 性 、心 理状 态 、文化 特 点 、风俗 习惯 、社会 关系等 方 面 会 有颂 扬老 人足 智 多谋 的谚 语 ;妇 女地位 不 高 的社会 就有 许 最生 动最 丰 富 的资料 。阅读 报刊 是 了解 当前 社会各 阶 层 、各 多轻视 、贬 低妇 女 的谚语 。
地 、可行地 进行 基础 课 教学 ,怎样把 公共 基 础课 和专 业课 结 动应 用 知识 的能 力方 面 ,起着 不 可替代 的作 用 。
合起 来 ,更好地 为 专业 教学 服务 ,发挥 基础 课 的教育 功 能 ,
1 )公 共 基础 课 可 以 为学 生 学 习专 业 知 识和 形 成职 业 技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公共基础课课程改革方案及阶段总结
③分学科枟 教学 指导说明枠
①调研总结
②专业情境或 案例集 ③各学科校本 教材
公共基础部 专业课教师 招就办教师
实施 深入 阶段
90 天
改变 教 学 方 式, 落 实 基于分层级目标,制作分层次
改革
微课以便学生自主学习。
正在进行
①微课
课改教学课例研讨
基于翻转课堂理念、采用微课 教学 法, 对 课 改 初 步 成 果 实 施,并对 公 开课、 观 摩课 进 行 研讨。 总 结 教 学 方 法 的 应 用 方法。
未开始
② 公 开 课、 观 摩课 ③相关论文
公共基础部
总结创 新阶段
60 天 总结推广
对上述阶段的成果,进行经验 总结和推广。
未开始
专题讲座或研 讨会
全校教师
· 2·
(4) 结合枟 教学指导说明枠 ,编制适合的校本教材。 我们已经完成上述 2 项任务,第 3 项任务正在进行中。 第三阶段:实施深入阶段 1、利用微课等信息化手段,为学有余力的学生的发展搭建 好平台,落实改革成果。 微课等信息化手段的运用比以往传统课堂讲授更能促进师 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同时,微课的使用可以也促进 了分层次教学的实现。
主讲人
参与人员
时间
国家中职教育新政策解读。
余小玉
全体教师 2014 年 6 月
职业教育基本理论与教学方法。
潘黎
全体教师 2014 年 9 月
职业学校课程开发与课程标准的编写。
潘黎
系主任
2014 年 9 月
评价方式的选择和应用。
潘黎
全体教师 2014 年 10 月
信息化教学手段的使用———微课制作。 景格团队
"工学结合"培养模式下中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
时 间
课 整合为人文 素养 、 数 理基础 、 职业工 统语 言学 习的系统性 , 注重的是文章的 法律基础 , 特别是职业道德教育 。
第一学期 文字基础模块 中学基础模块
专业应用模块 习应用 文练 习和写 作 , 要 第四学期
( i) 课程整合 的特点
求学生熟 练掌握应 用文体 第五学期
数理提高模块 外语基础模块
这样的课 程改革和教学 内容调整 , 的写作 ,满 足 日常各类 应 克服 了偏重理论 知识 的完 整性 、系统 用 文 的写 作 。
公 共基 础课 的教 育 内容 创 新 重 视 不 够 , 岗位的需求 ; 缩短 了毕业生走 向社会后
( 二) 数 理 基 。补充中学未掌握 2 . 专业应用模块 。根据 专业要求 , 选择学习专业应知应会 的数理化 知识 。 3 . 数理提 高模块 。 满 足进一步升学
承接于 中学教育 , 脱胎于应试教育 。而 中引进的一种较为先进 的教学模 式 , 体 要求 。 特别 提出的是教学 内容要与专业 现 在的 中职学 生基础 和学习能 力与现 现了职教“ 能力本位” 的理念 , 能够最大 相结 合 。 有要求存在较大的差距 , 不能很好地完 限度克服传统教学重理论 、 轻实践 的弊
2 0 1 3年第 O 2期 / 总第 2 6 8期
( 下转第 1 2 7页 )
成 教学任务 , 与服 务于专业 教学 , 培 养 端。以 3年制 中职 为例 , 公共基础课应 学生成才不相匹配。
( 四) 职业素质包含 的模块 要把 职业素质模块作为重点 内容 , 特别加强 团队精神 、 职业精 神 、 社会 交
关于“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问题的思考
Reflections on Higher Vocational Basic Curriculums Service for Profession Curriculum 作者: 王晚英[1]
作者机构: [1]湖南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基础科学系,长沙410151
出版物刊名: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
页码: 28-30页
主题词: 高职;公共基础课;专业;服务
摘要:当前高职公共基础课为适应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及增强自身教学吸引力与针对性的需要,提出了“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教学改革理念。
但在实践过程中往往过于强调公共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一面,而忽视公共基础课自身课程结构的合理性与完整性,以致过犹不及,事与愿违。
对此进行分析,希冀高职院校对公共基础课在教学改革中出现的方向偏离进行及早防范和纠偏。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职业教育的改革,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办法也在不断探索中。
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课程设置、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三个方面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办法。
一、课程设置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应该紧密结合职业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
课程设置应该与相关专业的学习内容相结合,将专业课程和公共基础课程有机融合,突出专业特色和实践性。
课程设置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不仅要关注学科知识的传授,还要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课程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兴趣,提供个性化的选修课程,让学生能够根据自己的特长和兴趣进行选择,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教学方法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应该注重实践教学和问题导向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能力。
教学方法应该注重实践教学,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际项目的开展,让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际工作中,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应该注重问题导向的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讨论和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分析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教学方法应该注重信息化教学,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育技术手段,如多媒体、网络、实验室等,提高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考核评价方面,高等职业院校的公共基础课程的考核评价应该注重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评价,提高评价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考核评价应该注重实践能力的评价,通过实践操作和实际项目的考核,考察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的能力和应用能力。
考核评价应该注重综合素质的评价,除了关注学科知识的掌握外,还要考察学生的创新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
考核评价应该注重个性化的评价,根据学生的特点和特长,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如考试、作业、实践报告、项目展示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能力水平。
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
徽商职业学院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实施方案为贯彻全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和《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皖政〔2014〕81号)精神,落实《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深化我院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特制定此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服务发展为宗旨,以促进就业为导向,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需要,立足学院的办学特色与办学定位,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构建产教融合、协同育人机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策略,推进教育教学研究,健全教学质量保障制度,加强思想道德、人文素养教育和技术技能培养,增强学生就业创业能力,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助推安徽“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二)工作目标。
今年是我院“十二五”收官之年,又是“十三五”谋划之年,学院将坚持立德树人、全面发展,遵循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规律,牢固树立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根本任务、教育教学质量是高校的生命线、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是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有力保障的观念,着眼于学生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优化专业结构,推动专业建设与产业发展对接,职业教育与社会需求对接;坚持系统培养、多样成才,加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衔接的研究,优化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为学生多样化选择、多路径成长提供制度保障;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协同,着眼于服务于产业转型升级,推进行业企业参与人才培养全过程,实现校企共同培育人才;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强化教育教学实践性和职业性,教学做并行,促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把我院的教育教学改革及人才培养工作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建立组织成立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小组”),全面组织实施徽商职业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设在教务处,主要负责具体组织管理和日常事务。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初稿)
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初稿)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永远在路上苏州高博软件技术职业学院吴歧范公共基础课是高职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共课是学习一切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基础,公共课教学对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良好的道德修养、心理品质、文明习惯和职业素养等,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是高职院校提高教学质量、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客观要求。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课时量大约占总课时量的三分之一。
高职院校学生对基础课的学习情况究竟如何,学习过程中有什么问题,对基础课课程设置、教学模式、考核方式等都有哪些新期待,我们以某高职院校二年级100余学生为调查对象,通过问卷和座谈的方式,对上述问题进行调研,发现基础课教学现状与学生的期待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迫切需要深化公共课教育教学改革,完善课程体系,提高教学针对性,以满足学生对基础课教学质量的新期待。
一、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教学的新期待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分为国家课程、校本课程两个方面。
国家课程主要有政治思想素质类、军事体育类,校本课程主要分区域校本课程和学校特色课程。
公共基础课程开设时间主要分布在一、二年级。
本次调查就某院校所开设的思政、应用文写作、计算机基础、高等数学、公共体育、心理健康、就业创业指导等7门课程进行问卷调查,共设20个问题,调查结果分析如下:1、关于学习动机。
“为兴趣而学习,喜欢上公共基础课”的比例为48.2%;因“无兴趣,不喜欢公共基础课”的占比28%;为有用而学习,认为“基础课无用”的占32.5%;认为”有点用”的占57.8%,认为“肯定有用”的占3.6%。
2、关于学习目标。
认为公共基础课可以解决某方面的能力,选“社交能力”的占25.4%,选“表达能力”的占24.6%,选“政治素质”的占19.7%。
3、关于学习内容。
学生认为比较感兴趣的基础课程,依次为体育、心理健康、思政、计算机、就创业指导,最不感兴趣的是数学与写作。
4、关于学习方式。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职业教育的不断深化,高等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亟待加快步伐。
在高等职业院校中,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构建学生知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于公共基础课程的改革办法探索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将探讨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办法,并提出一些建议。
要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程的重视。
公共基础课程是学生学习的基础,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关键。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管理,提高公共基础课程的师资力量,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完善教学条件和设施,确保公共基础课程的高质量教学。
要注重学科交叉和整合。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是按照学科门类划分进行教学,这种单一学科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注重不同学科之间的交叉和整合,将相关学科有机地联系起来,促进知识的综合应用和跨学科的学习。
要推进创新的教学模式。
面对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社会需求的不断变化,高等职业院校应该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推进教学手段和方法的创新。
可以采用项目化学习、问题导向学习、合作学习等新的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
公共基础课程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高等职业院校应该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注重实践操作和实际应用。
可以通过开设实验课程、实习实训、校外实践等方式,促进学生的实践能力的培养。
要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
每个学生都有不同的学习特点和兴趣爱好,高等职业院校应该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发展。
可以通过设置选修课程、拓展课程等方式,满足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总结中,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
高等职业院校在进行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过程中,要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只有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方法,适应社会需求的变化,才能更好地发挥公共基础课程的作用,为学生的职业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改革的深化,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公共
基础课程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如
何探索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加强公共基础课程的实践性教学。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注重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缺乏实践操作的机会。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该注重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可以将课程设置为实践课程,通过实验、实习、实
训等形式,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二、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传统的公共基础课程往往只注重某一学科的知识传授,
学生的知识面相对狭窄。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该注重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
供多样化的学科知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可以将课程设置为跨学科的综合课程,通过
多学科的衔接和融合,让学生能够站在更宽广的视野上思考问题。
五、注重培养学生的创业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
创业能力和创新思维。
可以引入创业教育课程,教授学生创业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创
业意识和创业能力,为将来创业就业打下基础。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的探索是提高教育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
举措。
通过加强实践教学、拓宽知识面、培养创新能力、提高实践能力和培养创业能力等
方面的改革,能够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公共基础课教研组总结
一、前言公共基础课是高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拓宽知识面、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任务。
为了进一步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我校公共基础课教研组在过去的学期里,紧紧围绕教学目标,积极开展教研活动,取得了显著成效。
现将本学期公共基础课教研组工作总结如下:二、教研组工作目标1. 提高公共基础课教学质量,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
2. 深化课程改革,推进教学方法创新。
3. 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4. 加强与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三、教研组工作内容1. 教学研究(1)组织教师深入学习教育教学理论,了解国内外教育教学改革动态。
(2)开展教学经验交流活动,分享优秀教学案例,提高教师教学水平。
(3)针对公共基础课程特点,开展课程建设,优化课程体系。
2. 教学改革(1)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探索“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
(2)加强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动手能力。
(3)开展课程思政建设,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公共基础课程教学。
3. 教师队伍建设(1)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开展教师教学竞赛,激发教师教学热情。
(3)关心教师成长,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发展平台。
4. 交流与合作(1)加强与校内其他学科的交流与合作,促进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程的融合。
(2)加强与校外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与合作,拓展教师视野。
(3)开展学术讲座,邀请专家学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指导。
四、教研组工作成果1. 教学质量得到提升。
本学期,公共基础课的平均成绩较上学期有所提高,学生满意度达到90%以上。
2. 教学改革取得成效。
本学期,教研组共开展了5次教学研讨活动,10次教学经验交流活动,教师教学水平得到明显提高。
3. 教师队伍建设取得进展。
本学期,教研组共组织教师参加各类培训10余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得到提升。
4. 交流与合作取得成果。
本学期,教研组共开展学术讲座3场,邀请校外专家学者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学术指导。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
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高职院校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高职公共基础课是高职院校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
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然而,由于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
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公共课教学部是学院公共课与基础课的教学部门,下设政治、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6个教研组,承担了全院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体育与健康、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应用文写作、职业道德与就业指导、音乐欣赏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
同时还负责学生的体质健康测试、学院运动会、体育活动的组织、协办工作。
公共基础课程落实方案模板
一、方案背景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和《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方案》,进一步提高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质量,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特制定本方案。
二、指导思想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任务,以学生全面发展为核心,以提升公共基础课程教学质量为目标,以改革创新为动力,深化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实现公共基础课程与专业技能课程的有机融合。
三、实施范围本方案适用于中等职业学校三年制各专业的公共基础课程设置,其他学制参照执行。
四、课程设置(一)课程类别1. 必修课程:思想政治、语文、历史、数学、外语、信息技术、体育与健康、艺术等。
2. 限定选修课程:物理、化学等相关专业的必修课程。
3. 任意选修课程:根据学生兴趣和特长,开设各类选修课程。
(二)课程设置要求1. 开齐开足开好公共基础课程,确保学生全面掌握公共基础知识和技能。
2. 注重课程内容与时代发展、社会需求相结合,体现职业教育特色。
3. 课程设置应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实用性的原则。
五、教学实施(一)教师队伍建设1. 加强教师培训,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2. 鼓励教师参加各类学术交流活动,提升教师专业素养。
3. 建立健全教师考核评价机制,激发教师工作积极性。
(二)教材建设1. 科学编制课程标准与教材,确保教材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
2. 鼓励教师结合实际教学,编写校本教材或补充教材。
3. 定期对教材进行修订,确保教材与时俱进。
(三)教学方法改革1. 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 加强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推广信息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提高教学信息化水平。
六、考核评价(一)考核方式1. 期末考试:各门公共基础课程均需进行期末考试,考核学生对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平时考核:结合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对学生进行平时考核。
3. 成绩评定:将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考核成绩相结合,综合评定学生学习成绩。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办法探索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变化,高等职业院校作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机构,其教育教学工作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机遇。
公共基础课程作为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基础,其改革对深化高职院校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针对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的办法探索,作为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思考和实践,不断探索与改进,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
在改革过程中,要以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成长特点、兴趣爱好等因素,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发展需求,创新教学内容和形式,提高课程的吸引力和针对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要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激发学生的潜能,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当加强课程的实践性和应用性。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对高职院校毕业生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他们需要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能够熟练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中,应该增加实践环节和案例分析,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和解决问题的训练,培养学生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际应用能力,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当加强课程的国际化和跨学科性。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国际化的人才需求也在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毕业生需要具备良好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在公共基础课程改革中,应该增加国际化课程内容和语言培训,加强对国际事务、国际贸易、国际文化等相关知识的教学。
要加强跨学科课程的设置和教学,打破学科界限,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融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应用能力。
高等职业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改革应当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管理。
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中坚力量,要加强教师的培训和能力提升,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
要加强课程的质量监控和评估,建立健全的教学管理机制,完善课程评价体系,及时调整和改进教学内容和形式,保证教学质量和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以专业需要为立足点,深化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曾蕾李春媚朱剑昌摘要: 本文从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关系入手,阐述了公共基础课必须坚持教学改革、必须依据专业需要调整课程内容、必须更新教育观念。
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探寻与专业教学的切入点和结合点,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树立服务的理念,淡化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关键词:专业课;基础课,课程改革;工学结合。
高等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的使命,学生不仅要掌握从事本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专门知识、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还要掌握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1-3]。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中,要处理好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关系,既要突出专业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和应用性,又要让学生具备一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3-5],因此清楚地认识公共基础课在新的教育体系中所处的地位和作用,明确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的关系,找准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结合点,树立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理念,是我院基础课教师所面临的首要问题。
公共基础课是实现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不可或缺的、是高等职业教育课程体系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担负着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和综合职业能力的重任,是学好专业课的前提和必备条件,也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创新意识和创业能力、形成良好的道德风范和爱岗敬业品质的重要途径[6-8]。
公共基础课必须成为专业课的基石,因而公共基础课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发挥基础性作用,能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使学生具备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然而,由于公共基础课在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育模式上沿袭学科教育模式,过分追求基础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其培养目标、教学方法等没有体现出高职高专院校的课程特色,忽视了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造成了公共课教学与专业课教学脱节现象。
因此,公共基础课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树立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新理念。
我部是学院公共课与基础课的教学部门,下设数学、物理、化学、文献检索4个教研组,承担了全院的应用数学、数理统计、物理、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环境工程原理、文献检索等十几门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与教学管理工作。
多年以来,始终以教学工作及教学改革为核心、教学质量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为根本、素质教育为基础,融传授知识、培养能力为一体,教学科研相结合,同时坚持为专业教育服务、为素质教育奠基,夯实基础,全面提高学生德、智、体各方面的素质和能力。
我部非常重视开展公共基础课教研活动,在公共教学部的全体教职员工中树立并强化“工学结合”的教育教学模式的意识,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理念,积极转变教育教学观念,与时俱进,提高公共基础课的教学质量。
一、积极开展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
1、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为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的文件精神[9],按照学校的总体部署,我部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在工作中严谨务实,积极更新公共课教学观念,把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真正落实到教学工作中。
我们根据学院课程设置的状况,认为公共基础课教学要为专业课教学服务,根据专业课的设置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
全体教师要从全局出发,树立正确的服务理念,摆正公共课与专业课的关系,不断深化课程教学改革。
对公共基础课设置改革达成共识:拥护学院教学改革,努力提高教学质量。
2、改进公共课课程设置我部应根据行业、企业需求,推进落实工学结合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调整课程设置。
坚持教学以技能为中心,专业课、文化课教学为技能课教学服务,调整教学计划,突出实践教学加大实践教学比例。
教学改革和课程设置应关注行业、企业的最新发展,根据企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状况和基本要求,结合职业技能鉴定考核大纲,突出本专业领域的新知识、新技术、新流程和新方法,及时调教学内容和整课程设置。
在课程的难度和广度方面,遵循“实用为先、够用为度”的原则;在教学内容上,删繁就简,面对实际,讲求实效。
3、改进教学手段、教学方法公共课教师要与专业教师积极沟通交流,了解专业培养目标,分析专业所需要的能力结构,详细了解专业教学计划、课程体系,了解该专业学生从事工作所需要的基本文化素质和基本能力素质,充分认识自己所授课程对专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作用,寻找基础理论知识与专业知识的结合点。
在教学实践中将学生专业素质培养与教学内容结合起来,针对不同的专业特点和知识需要对公共基础课的教学内容进行选择和调整。
这样既可以把学生从枯燥的公式、概念、抽象理论中解脱出来,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又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过程中,要指出在哪门专业课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在什么实践环节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做到有的放矢,做到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课时分配等更加合理,做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
在教学实践中尝试淡化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增强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做法的效果。
4、公共基础课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步入高职院校的部分学生存在着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专业思想不稳定的问题。
培养学生专业兴趣,稳定专业思想不仅是学生管理部门的事情,也是公共基础课教师一项重要的工作任务。
学生入校第一学期的课程大多是公共基础课,所以作为一名公共基础教师,在讲课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学生的专业兴趣,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
帮助学生树立专业观念,鼓励学生热爱所学的专业,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树立良好的择业观。
另外,公共基础课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刻苦学习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以便学生能更好地学好专业课程。
5、公共基础课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技能奠定基础,重组理论教学,加强实践教学。
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和形成专业技能奠定基础是公共基础课的主要功能。
基础课教学,要以为专业课服务为宗旨,淡化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界限,调整教学内容,搞好基础知识与专业知识的衔接,使基础课的教学内容更具实用性和针对性,配合好专业课教学。
要根据专业需要确定公共基础课的教学目标,制定授课计划,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
公共基础课所涉及的知识点,要与专业课程中的相关知识联系起来,对与专业知识无关或关系不大的基础知识坚决舍弃。
在讲授基础知识的过程中,要指明在哪门专业课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在什么实践环节中能够用到这些知识,做到有的放矢,使基础课知识与专业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我部公共课的教学方面,四个教研室都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强化公共基础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意识,收到了很大成效。
化学、物理、数学教研室通过开展数学、物理和化学课程的教学,坚持理论结合实际的教学原则,以实践技能培训为主,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技能及学生对理论成果的应用能力,以实践课程促进对理论课程的深入理解,提高学生从事专业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
化学类课程是部分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化学知识为学生学习专业知识构建了一个知识平台,对学生学好专业知识起着重要的辅助作用。
在医药类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化学课与专业课联系得非常紧密,如药物检验、药物分析、天然药物化学、制药工艺、卫生防疫、营养学、生物化学等课程,都要用到大量的分析化学和有机化学知识。
化学教师要对与化学相关的专业课有所了解,明确专业课需要哪些化学知识,什么地方需要什么化学知识,明确化学知识讲授的深度和广度。
真正本着“必需、够用”为度的原则安排化学课教学内容。
使化学课的教学内容真正与专业课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学生在学习化学知识时,感受到了知识的实用性,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知识的积极性,达到了化学课为专业课服务的目的。
物理学科在为专业课服务方面也起到了积极作用,为很多专业打基础,如在护理专业方面,按摩,电疗磁疗,热疗等都需要用到电磁学,打针输液要用到流体力学相关知识,医学射线在医学方面涉及广泛。
数学学科为专业课服务体现在:数学在医学方面有广泛的应用,极限可以运用到医药学上,计算某一时间的血药浓度的计算,导数可以计算某种药物注射后达到最大浓度经历的时间、血药农度和时间的关系。
常微分方程可以计算药量随时间变化的速率,信息技术系、工商管理系、生物工程系和环境监测与治理技术等专业系都需要用到大量的数学知识。
不论在任何一门公共课教学中,我部应始终坚持“工学结合,服务就业,服务专业”的宗旨。
以适应社会需求为目标,以培养专业技术能力为重点来设计课程方案和进行教学方法上的改革。
公共基础课在高职教育课程体系中的基础性地位毋庸置疑,将打破原有以讲授法为主的传统教学方法,借鉴“工作过程导向课程”教学模式的教学理念,与专业教学目标相结合,探寻更加符合高职学生需求的新型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实际技能为目标,更好地为高职教育培养目标服务,充分彰显公共基础课在高职领域中的生命活力。
二、存在不足:公共课为专业课服务的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也存在着很多制约因素。
1、教材使用方面的限制使公共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
公共基础课教材大多是统编教材。
比较注重教材的适用范围,教材编写过程中要考虑各行各业的特点,考虑各行各业的需求,所以教材内容多是基础性的东西和共性的东西。
这样的教材没有行业特点,不能完全照顾到各行业的需要,没能很好地起到为专业课搭建知识平台的作用,公共基础课和专业课衔接不紧密,公共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二者无法形成有机的整体。
由于对“必须、够用’为度”认识上的模糊和公共基础课讲授的知识与专业课的实际需要脱节,导致教学内容没有行业特点,没有明显的职教特色。
2、教师的教学观念需要及时更新,教学水平需要提升,然而我部公共课教师长期缺乏外出学习进修培训的机会,无法及时了解到其他高职院校公共课教学的先进经验,长期的封闭必然导致教学观念的和教学方法的滞后,因此我部建议学院能够加强公共课教师培训,积极为公共课教师提供更多机会外出学习,提高公共基础教师的教学水平。
3、由于对“必须、够用’为度”认识上的模糊,学院各专业对公共基础课不重视,在各系的课程设置中,公共基础课地位越来越低,课时数急剧减少。
尤其是数学类课程。
因此我认为学院要加强对公共基础课的重视和关注程度,盲目删减数学教学课程或课时是一种对学生极不负责的态度。
各专业都应该开设一定学时的数学课程,以提高学生文化素质,增强学生发展的基础。
参考文献[1] 刘红,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基础课程功能的分析[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Vol.24No.3 (76 ) 2008:61-65[2] 宋秋前潘爱珍, 高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有效性调查与思考[J], 中国大学教学, 2009年第5期:18-20[3] 刘利平梁玉芹廉诗红, 高职公共基础课程实践教学多维度探究[J], 基础教学研究,2009(5)13:105-108[4] 朱莲, 关于高职公共基础课改革的定位思考[J],教育园地,2010(3):36-38[5] 侯利平,高职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要科学定位[J],职业圈,2007年第21期(73):131-134[6] 张友惠, 谈公共基础课改革与高职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关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7(451):4-6[7] 邱俊海,公共基础课与专业课的有效对接[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第2O卷第3期:39-41[8] 金朝跃,高职教育公共基础课多模块教学的整合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20)10:28-30[9] 王晚英, 高职公共基础课教学改革研究述评[J], 南昌高专学报2009年第6期(总第85期):143-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