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学习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 综合达标检测(一)鲁教版必修2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试题(30份) 鲁教版28
重点强化卷(一) 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鹤岗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地北京时间3月21日13时20分的景观图片。
据此完成1~2题。
1.该日()【导学号:63380036】A.广州日出比上海早B.南极中山站有极昼现象C.该地有太阳直射现象D.北京白昼时间长于上海2.该地最有可能位于()A.(100°E,0°) B.(140°W,0°)C.(140°E,0°) D.(100°W,0°)【解析】第1题,由图中可以看出,此时树木的影子为垂直向下的,说明此时太阳直射当地。
全球各地均是昼夜等长且6时日出,没有极昼现象。
第2题,北京时间为13时20分,当地地方时为12时,所以该地的经度为100°E,太阳直射0°纬线。
【答案】 1.C 2.A下图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
读图,回答3~4题。
3.图中所示季节相同的是()【导学号:63380037】A.甲、乙B.甲、丁C.乙、丁D.丙、丁4.四幅图中,北京地方时最接近正午时刻的为()A.甲B.乙C.丙D.丁【解析】第3题,甲图的南极圈及其以南发生了极昼,为冬至日;乙图的北极点附近发生了极昼,为北半球的夏半年;丙图的晨昏线过极点,为春秋分日;丁图的赤道以北昼长夜短,为北半球的夏半年;显然乙和丁的季节相同。
第4题,甲图表示45°E为夜半球的中线,地方时为零点,即北京时间为5时;乙、丙图同理可推出北京时间;丁图表示晨线与赤道的交点位于30°E,即该线为早晨6点,故此时北京时间为12时。
【答案】 3.C 4.D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钟声敲响时,某工程师在南极长城站参与了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微信抢红包活动。
下图为长城站位置示意图。
读图回答5~6题。
5.工程师微信抢红包的当地时间是()A.2月18日12时B.2月18日20时C.2月19日4时D.2月19日12时6.春节假期期间()【导学号:63380038】A.南京太阳从东北方升起B.南京昼夜长短变化幅度增大C.长城站日落时间推迟D.长城站正午太阳高度角减小【解析】第5题,图中显示,长城站大致位于60°W经线上,其地方时比北京时间(即120°E的地方时)晚12个小时,当北京时间2015年2月19日零点时,长城站的当地时间为2月18日12时,故选A。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试题(30份) 鲁教版22
学业分层测评(五)(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下图是位于120°E经线上不同纬度三地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读图,回答1~2题。
1.三地的纬度从高到低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2.此日昼长时间从短到长的排序是()A.①②③B.②①③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第1题,据图可以看出,夏至日正午太阳均位于三地天顶以南的天空中,说明三地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
结合正午太阳高度的纬度变化规律,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由北回归线向南北两侧递减,所以三地纬度由高到低为①②③,故A项正确。
第2题,夏至日是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的一天,纬度越高,白昼越长,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可得出此日昼长从短到长的排序为③②①,故C选项正确。
【答案】 1.A 2.C读下图,回答3~4题。
3.图中C点的昼长为()【导学号:63380032】A.24小时B.12小时C.20小时D.10小时4.图中所示日期,下列各地白昼最长的是()A.太原B.长春C.南昌D.昆明【解析】第3题,从图中的信息可知,图中C点所在的纬线上昼弧与夜弧的比例是5∶1,昼夜之和是24小时,所以其昼长约是20小时。
第4题,图中所示日期为夏至日,夏至日时,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白昼时间达到一年中最大值,且位置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
【答案】 3.C 4.B(2016·玉溪高一检测)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地球在公转过程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是随纬度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的。
据此完成5~6题。
5.2016年春节(2月8日)期间,玉溪市昼长和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趋势是()A.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B.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C.昼渐长,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大D.昼渐短,正午太阳高度越来越小6.玉溪市在下列日期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是()A.5月1日B.7月1日C.11月1日D.2月1日【解析】第5题,2016年春节是在阳历2月初,此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并且向北移动,北半球玉溪的白昼将会越来越长,正午太阳高度也越来越大。
【新】高中地理综合达标检测(一)鲁教版必修2
综合达标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A.①时期和④时期B.②时期和①时期C.③时期和④时期D.④时期和②时期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一般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开始,随后死亡率会有所下降,接着发展到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较快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故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③②①。
第2题,印度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②时期;日本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①时期。
答案:1.D 2.B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
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
读图,回答3~4题。
3.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4.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B.美国X3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C.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南部地区迁往北部地区D.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解析:第3题,X1为少年儿童期,其人口迁移受家庭影响。
第4题,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地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答案:3.D 4.B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三个区域中(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C.地价最高的是c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6.以下地理事项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B.高级住宅区C.疗养院D.中心商务区解析:第5题,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该城市三个区域中工业比重最大的是c,污染有可能最大;b区域住宅比重最大,常住人口最多;a区域商业活动比例最高,地价最高,也最有可能最繁荣。
高中地理综合测试卷鲁教版必修2
地理必修2综合测试卷第I卷(选择题和判断题共7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的要求。
)图中①、②、③、④表示2008年四个国家的人口增长状况,回答1~3题。
1.①国家的人口增长模式为A.“高、高、低”型B.“低、低、低”型C.“高、低、高”型D.“低、高、低”型2.图中,人口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是A.①B.②C.③D.④3.四个国家中,人口自然增长率呈负增长的是A.①B.②C.③D.④读影响人口移动的主要因素示意图,完成4~6题。
4.近年来,南京市吸引大量民工流入的主要原因是A.①B.②C.③D.⑥5.目前,我国迁到西部地区的人口逐年增多,其主要影响因素有A.①③B.②④C.⑤⑥D.③⑤6.造成人口移动的最主要原因是A.自然环境差异B.资源环境因素C.经济发展水平差异D.国家政策读下表,完成7~8题。
7.表中反映的人口数据X应为A .X<13亿B .X>13亿C .X=13亿D . X=16亿 8.有关人口合理容量与环境人口容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A .人口合理容量不考虑人们的生活水平B .环境人口容量以人们的生活水平作为主要估算指标C .人口合理容量仅是从自然资源的角度估算人口数量D .环境人口容量通常是一个警戒值读城市土地利用与付租能力示意图,完成9~10题。
9.此图反映的影响地租高低的主要因素是A .与交通线交汇点的距离B .与市中心的距离C .土地面积的大小D .建筑物和设施条件10.图中甲、乙、丙是城市的主要功能区,a 、b 、c 表示三类用地的付租能力,则对应于住宅区和住宅用地付租能力的是 A .甲、cB .乙、bC .丙、aD .(甲+乙)、a中 国 环 境 与 人 口 信 息最多能供养的人口数量 16亿 最适宜的人口数量X 亿 2005年实际供养的人口数量 13亿 预测2010年供养的人口数量13.7亿读2006年我国某城市的重工业迁移示意图,完成11~12题。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试题(30份) 鲁教版6
学业分层测评(十一)(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2016·锦州高一检测)读局部大气运动状况图,回答1~2题。
1.在赤道与30°N之间近地面的风带是()A.东南信风带B.东北信风带C.盛行西风带D.极地东风带2.受副热带高气压带影响的地区,气候特征主要表现为()A.高温多雨B.炎热干燥C.低温少雨D.温和多雨【解析】第1题,赤道处受热多,气流膨胀上升,形成低压带,称为赤道低压带;从图中可以看出,30°N处形成高压带,称为副热带高压带。
风从高压吹向低压,在地转偏向力影响下向右偏转,形成东北风,称为东北信风带。
第2题,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地区,盛行下沉气流,大气在接近地面的过程中,温度升高,大气中的水汽不易凝结,因此不易形成降雨,因纬度低,气温高,因此气候特征表现为炎热干燥。
【答案】 1.B 2.B(2016·聊城高一检测)读下图,图中圆柱为空气柱,空气柱形成的气压中心将所在的气压带切断。
据此回答3~4题。
3.关于a、b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A.图a表示冬季、高气压B.图b表示冬季、低气压C.图a表示夏季、低气压D.图b表示夏季、高气压4.图a中空气柱切断的气压带是()A.极地高气压带B.副极地低气压带C.赤道低气压带D.副热带高气压带【解析】第3题,a图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下沉气流,判断为高压中心,即亚洲高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冬季;b图亚欧大陆上的气压中心盛行上升气流,判断为低压中心,即为亚洲低压,故此时为北半球夏季。
第4题,结合上题分析,亚洲高压位于60°N附近,故切断了60°附近的副极地低气压带。
【答案】 3.A 4.B下图为“某月沿0°经线海平面平均气压分布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上述“某月”是()【导学号:63380092】A.1月B.4月C.7月D.10月6.该月份甲地盛行()A.东南风B.东北风C.西南风D.西北风【解析】第5题,气压带、风带随季节而移动,就北半球而言,与两分日相比,大致是夏季北移,冬季南移。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试题(30份) 鲁教版12
学业分层测评(十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据此回答1~2题。
1.从地理环境整体性分析,下列地理现象中与我国西北内陆景观不相符的是()【导学号:63380136】A.气候干旱,降水较少B.化学风化微弱,物理风化剧烈C.流水侵蚀显著,风力侵蚀微弱D.植物稀少,土壤瘠薄2.内蒙古、青海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①地理环境具有整体性②地理环境具有差异性③陆地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④某一要素的改变将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解析】第1题,干旱是我国西北地区最典型的特征,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植被稀少,土壤瘠薄,风力作用较强,流水作用微弱,物理风化剧烈,化学风化微弱。
第2题,内蒙古、青海等地大量挖掘发菜、甘草,导致植被破坏,环境恶化,反映了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某一要素的变化将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1.C 2.C读某区域地理环境演变示意图,回答3~4题。
3.引起图中地理环境变化的根本原因是()A.大气环流B.地壳运动C.海陆位置D.人类活动4.图示地理环境的演化过程主要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地理环境的差异性C.地理环境的稳定性D.地理环境的复杂性【解析】第3题,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地理环境形成和变化的因素。
比较三个阶段陆地自然带的变化可知,该地所处的大气环流、海陆位置没有变化,变化的主要是地形,而引起地形变化的可能因素是地壳运动,所以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地壳运动。
人类活动的影响从图示中看不出来。
第4题,本题主要考查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某一因素的变化,引起其他要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这反映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
【答案】 3.B 4.A下图是北美地区的某河流水文站1990年和2012年观测到的河流流量和含沙量的变化曲线图。
山东省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 地理模拟试题一 Word版含答案
山东省2017-2018学年普通高中学生学业水平考试地理模拟试题一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
第Ⅰ卷为选择题,50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50分;共100分。
考试时间为90分钟。
2.答第Ⅰ卷前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
考试结束,试题和答题卡一并收回。
3.第Ⅰ卷每题选出答案后,都必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ABCD)涂黑,如需改动,必须先用橡皮擦干净,再改涂其他答案。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每小题2分,共50分)2013年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准确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送入太空。
于6月26日8时07分,神舟十号飞船成功降落于内蒙古四子王旗主着陆场预定区域。
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 6月20日10时04分,航天员王亚平在中国“最高”讲台开始授课时,国际标准时间(零时区区时)是( )A.6月20日3时04分 B.6月19日2时04分C.6月20日2时04分 D.6月19日3时04分2.“神舟十号”飞船遨游太空期间,下列地理现象可能出现的是( )A.济南市昼短夜长 B.南非开普敦阴雨连绵C.华北风沙天气严重 D.北京市雾霾现象严重2013年冬季,济南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
下图为“地球表面受热过程图”。
读图完成3~4题。
3. 冬半年,晴朗的夜晚容易出现雾霾,图中直接作用的环节是( )A. ① B.② C. ③ D. ④4. 对流层大气获得的热量主要来自的环节是( )A. ① B.② C. ③ D. ④2013年11月8日,台风“海燕”在菲律宾中部登陆。
此次台风造成大规模损坏,死亡人数达数千人。
下图为“全球气旋和反气旋图”,回答5~6题。
5. 图中表示台风“海燕”的天气系统是()A.甲B.乙C.丙D.丁6.我国北方地区在秋季常出现的“秋高气爽”的天气,是在哪一种天气系统控制下形成的()A.甲B.乙C.丙D.丁右图为“气压带、风带分布示意图”。
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达标检测鲁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达标检测鲁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达标检测鲁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达标检测鲁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第二单元城市与地理环境单元达标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化战略设想图。
读图,回答1~2题。
1.关于该区域城乡人口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2020~2030年乡村人口都转移到了郊区B.2040年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C.2050年乡村人口只占30%D.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与2000年相等2.关于该区域城市化水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010年约为50%B.2020年以后趋于降低C.2030年超过80%D.2040年以后保持稳定解析:第1题,读图分析可知,2020~2030年乡村人口比重持续下降,而中心城区和郊区人口比重均在增大,因此该时期乡村人口转移到了中心城区和郊区,A项错误;2040年郊区人口比重超过乡村人口比重,因此郊区人口超过乡村人口,B项正确;2050年乡村人口比重不到20%,C项错误;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比重与2000年相等,但该地区总人口增加,因此2050年中心城区人口数量比2000年有所增加,D项错误.第2题,城市化=(城市人口/总人口)×100%,根据题目注释可知,2010年该区域中心城区人口比重约为40%,郊区人口比重约为10%,因此城市化水平约为50%,A项正确。
2018学年高中地理鲁教版必修2模块综合测评 含解析
模块综合测评(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决定,全面放开二孩政策。
下图为四个地区2013年人口统计图。
据此完成1~2题。
【导学号:37560143】1.与我国目前人口统计情况最相似的是()A.甲B.乙C.丙D.丁2.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后将最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A.数量B.性别比C.年龄构成D.职业构成【解析】第1题,目前我国人口基数大,虽然自然增长率较低,但是人口数量增加较快;老龄化进程加快;甲图65岁及以上人口小于7%,没有老龄化问题,故排除选项A;丙地区自然增长率为负值,总人口减少,故排除选项B;中国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0~14岁人口占总人口比重降到16.60%,而丁图0~14岁人口约为40%,与乙图的15%左右较为接近,故选项B正确。
第2题,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与劳动人口的性别比、年龄构成无关,故排除选项B、C;未来会影响劳动力人口的数量,不会首先影响劳动力人口数量;由于实施全面放开二孩政策,新出生人口需要育婴师、保姆等家政服务人员,所以首先影响我国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故选项D正确。
【答案】 1.B 2.D(2016·大连三中高一检测)下图为华北某城市功能分区和等时线示意图。
图中等时线是指汽车从城市P点向外行驶所用时间相等点的连线。
读图完成3~5题。
3.P点出发,车速最快的去向是()A.东B.南C.西D.北4.与图中甲、乙、丙、丁四类城市功能区依次对应的是()A.商业区、工业区、住宅区、绿地B.商业区、住宅区、绿地、工业区C.工业区、商业区、住宅区、绿地D.工业区、住宅区、绿地、商业区5.对该城市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是()A.钢铁厂B.印染厂C.化肥厂D.服装厂【解析】第3题,由图可知:由P地出发向东等时线密集,向南等时线稀疏;即单位时间内从P地出发向东走的距离最短,向南走的距离最长;车速最快的去向是南。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综合达标检测(一)鲁教版必修3
综合达标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2017 •试题调研)下图示意①②两区域河流水系分布。
读图,回答1〜2题。
(D ②1 •关于甲、乙两地说法正确的是()A. 甲城市位于三江平原B. 乙城市位于密西西比河平原C. 甲城市深居内陆,远离海洋D. 乙城市东临太平洋2. 图中()A. ①区域农作物一年两熟B. 两区域的内河航运较发达C. ②区域气候深受季风环流的影响D. 两区域内的大河会有凌汛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的经纬线,可以判断甲城市位于我国的三江平原,属于我国东部季风区,地处亚欧大陆东岸,夏季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影响,选项A正确,选项C错误。
密西西比河向南流入墨西哥湾,平原广阔,而乙城市附近河流向东注入大西洋,该河流流域狭窄,选项B、D错误。
第2题,①区域地处中温带,农作物一年一熟,选项A错误。
②区域位于北美东部,为温带大陆性气候,选项C错误。
两区域冬季漫长,河流结冰期较长,航运价值小,选项B错误。
两区域内的大河均有结冰期,且有由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河段,会有凌汛发生。
答案:1.A 2.D我国地理诗词、谚语众多,如①“清明时节雨纷纷”、②“黄梅时节家家雨”、③“三月无雨旱风起,麦苗不秀多黄死”、④“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⑤“山北黄牛下地,山南水牛犁田”等。
据此回答3〜4题。
3. ①②③④依次反映的是我国哪几个地区的地理特征()A. 青藏高原黄土高原黄淮海平原西北地区B. 云贵高原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平原青藏高原C. 东南沿海地区 长江中下游地区 华北平原西北地区D. 江淮地区 华北平原 西北地区 四川盆地 4 •属于谚语⑤所示地区南部区域特征的有( )①地带性土壤肥力较高 ②河流众多 ③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④水热条件优越,盛产甜菜、油菜 ⑤有全国最大的综合性工业基地A. ①②③ C.①③④D.②⑤解析:第3题,①②③④⑤分别表示我国的东南沿海地区(雨季开始的早)、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华北地区(春旱)、西北地区(昼夜温差大)、秦岭山脉。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试题(30份) 鲁教版24
学业分层测评(七)(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北京时间2014年7月14日3时22分,日本福岛县近海发生里氏6.8级地震,附近海洋上渔船上的人可能感觉到()A.上下颠簸B.左右晃动C.先上下颠簸,再左右晃动D.先左右晃动,再上下颠簸【解析】横波传播速度慢,且只能在固态介质中传播。
【答案】 A(2016·杭州高一检测)2015年当地时间1月8日下午5时,位于墨西哥西部的科利马火山再次喷发,火山灰烟柱高达2 000米。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回答2~3题。
2.火山喷发的物质来源于()【导学号:63380061】A.地壳上部B.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C.下地幔D.地核3.地壳是地球表面一层薄薄的由岩石组成的坚硬外壳。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陆地壳较薄,大洋地壳较厚B.地壳是由岩石圈组成的C.图中①②③④合为岩石圈D.图中④为软流层【解析】第2题,板块理论认为岩浆发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
第3题,大陆地壳较厚、大洋地壳较薄;地壳是由岩石组成的,岩石圈包括①②③,故选D。
【答案】 2.B 3.D读下面两图,回答4~5题。
甲图乙图4.甲图中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A.①B.②C.⑤D.⑥5.乙图中若沿⑦处向下钻探100 m,发现地层由黏土、淤泥、岩石等物质组成,岩石中含芦苇化石。
如果⑥代表变质作用,该岩石属于甲图所示的()【导学号:63380062】A.A类岩石B.B类岩石C.C类岩石D.难以判别【解析】第4题,读甲图根据三类岩石的转化关系,岩浆只能形成岩浆岩,所以图中A是岩浆岩。
若图中B是沉积岩,则C是变质岩,③、⑥所表示的地质作用都是变质作用,②、⑤表示的是外力作用。
若B是变质岩,则C是沉积岩,③、⑥所表示的地质作用都是外力作用,②、⑤表示的是变质作用。
所以与③所示的地质作用相同的箭头是⑥。
第5题,读乙图,在⑦处发现岩石中含芦苇化石,说明岩石是沉积岩,因为化石只存在于沉积岩中。
高中地理综合达标检测(一)鲁教版必修2
——————————新学期新成绩新目标新方向——————————综合达标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A.①时期和④时期B.②时期和①时期C.③时期和④时期D.④时期和②时期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一般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开始,随后死亡率会有所下降,接着发展到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较快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故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③②①。
第2题,印度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②时期;日本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①时期。
答案:1.D 2.B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
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
读图,回答3~4题。
3.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4.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B.美国X3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C.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南部地区迁往北部地区D.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解析:第3题,X1为少年儿童期,其人口迁移受家庭影响。
第4题,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地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答案:3.D 4.B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5~6题。
【高中地理】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必修一学业分层测评试题(30份) 鲁教版20
学业分层测评(三)(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昼夜更替,潮起潮落,地球自转运动产生了许许多多的自然现象。
据此回答1~2题。
1.在下列现象中,可以成为地球自转证据的是()A.日月升落B.极昼极夜C.月相变化D.四季转换2.以太阳为参照点,地球自转一周所需时间为()A.23小时56分B.24小时零4分C.24小时56分D.24小时【解析】第1题,A为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B、D为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C为月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
第2题,一个太阳日为24小时,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恒星日为23时56分4秒,以恒星为参照物。
【答案】 1.A 2.D3.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A.区时早B.地方时早C.一定先看到日出D.地方时晚【解析】C项最具有迷惑性,只能说同纬度地区,东经121°比东经120°的地方一定先看到日出。
【答案】 B4.如果用a表示晨线,b表示昏线,下列图中表示正确的是()【解析】由晨昏线判定的方法可知,如A图所示,随地球自转,过a进入夜半球,则a为昏线;过b进入昼半球,则b为晨线,与题干要求不符;同理推断C图中b为晨线,D图中a为昏线,均与题干要求不符。
【答案】 B羊年春节联欢晚会于2015年2月18日20时,在中央电视台演播大厅隆重开演,精彩的节目吸引了全世界华人的目光。
据此回答5~6题。
5.在美国纽约(西五区)的华人华侨同步收看晚会现场直播的当地时间(区时)是()【导学号:63380014】A.2月17日7时B.2月18日9时C.2月17日19时D.2月18日7时6.联欢晚会开始时,全球处于2月18日的理论范围是()A.一半B.全球C.三分之一D.四分之三【解析】第5题,北京时间采用的是东八区的区时,而美国纽约位于西五区,两地相差13个时区,故春节联欢晚会开始时,纽约时间应为2月18日20时-13小时=2月18日7时。
第6题,国际日期分界线为零时经线和180°经线(国际日界线),此时东经120°为2月18日20时,那么180°经线为24时,即零时,两个日期分界线重合,全球处于同一日期。
高中地理单元综合测评1含解析鲁教版必修2
单元综合测评(一)(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联合国发布的《世界人口展望(2017年修订版)》指出,2017~2050年,预计9个国家的人口增长将占世界人口增长的一半以上,这9个国家是:印度、尼日利亚、刚果民主共和国、巴基斯坦、埃塞俄比亚、坦桑尼亚、美国、乌干达、印度尼西亚。
据此完成1~2题。
1.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未来人口增长较快的主要原因是 ( )A.医疗卫生事业进步B.国际人口逐渐迁入C.政府实行计划生育D.传统生育观念改变2.上述国家中,国际人口迁入数量占人口增长数量比重最高的是 ( )A.巴基斯坦B.美国C.印度D.印度尼西亚1.A 2.B [第1题,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出生率高,医疗卫生事业进步导致死亡率下降,自然增长率高。
尼日利亚等非洲国家政府没有实行计划生育;传统生育观念没有改变。
第2题,美国是世界最发达国家,国际人口大量迁入,人口迁入数量占人口增长数量比重最高。
]下图为三个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示意图。
读图,回答3~4题。
3.如果a、b、c分别代表三个国家,下列对应正确的是( )A.a—德国B.b—肯尼亚C.c—印度D.b—日本4.造成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的原因是( )①经济发展水平较高②国家强制性的政策③医疗卫生水平落后④人们的生育意愿较低A.①② B.②③C.①④D.②④3.B 4.C [第3题,由图中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数值可判断,a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原始型,目前存在于少数发展中国家;b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传统型,多数发展中国家属于这种模式;c区域的人口增长模式为现代型,分布于大多数发达国家与少数发展中国家。
第4题,c区域人口自然增长率低是因为该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高,人们生育观念转变,出生率较低,出现人口老龄化,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读美国、中国、巴西和印度四个国家1960~2010年人口总量变化图和2010年四个国家人口的年龄结构表,据此完成5~6题。
高中地理综合达标检测(二)鲁教版必修2(2021年整理)
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综合达标检测(二)鲁教版必修2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综合达标检测(二)鲁教版必修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2017-2018学年高中地理综合达标检测(二)鲁教版必修2的全部内容。
综合达标检测(二)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是我国2005年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
读图,回答1~3题.1.图中有几处明显的凹陷,其中M处的影响因素是( )A.战争B.自然灾害C.经济水平D.人口政策2.图中反映了我国当前人口正面临的问题是()A.青少年入学困难B.就业压力大C.男女性别比严重失调D.地区分布不均3.下图所示为我国不同时期三个年龄段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能正确反映人口年龄结构金字塔图的是( )A.①B.②C.③D.④解析:第1题,M处为20~30岁人口,他们出生于上世纪70、80年代,当时我国刚刚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从而影响了人口的增长。
第2题,目前我国中青年人口所占的比例较大,劳动力资源丰富,因此面临就业压力大的问题;青少年人数在减少,基本不存在入学困难问题;性别比基本正常;地区分布不均从图示信息无法判断。
第3题,图中显示0~14岁人口所占比例随年龄的增大而增大,说明该年龄段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负值;目前少年儿童比重大于老年人口比重,故15~64岁和65岁及以上人口的年平均增长率为正值,且老年人口增长率更高。
答案:1.D 2。
B 3。
C读某国总人口和外来移民的年龄结构图(2010年数据,单位:%),回答4~5题。
4.由图中数据可知该国()A.男女比例不平衡B.外来移民人口超过本国人口C.老年人口超过青年人口D.移民缓解了人口老龄化问题5.影响该国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是( )A.人口老龄化B.自然因素C.政治因素D.经济因素解析:第4题.读图可知,在外来移民人口中,比重最高的是20~50岁的青壮年,其次是20岁以下的青少年,比重最低的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所以外来移民可以缓解人口老龄化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达标检测(一)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下图中①②③④分别为某国不同时期人口统计数据。
读图,回答1~2题。
1.根据人口增长的一般规律判断,图中①②③④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 ) A.①②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D.④③②①2.目前印度和日本两国的人口增长阶段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 )A.①时期和④时期B.②时期和①时期C.③时期和④时期D.④时期和②时期解析:第1题,人口增长一般从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阶段开始,随后死亡率会有所下降,接着发展到出生率有所下降、人口增长较快的阶段,最后发展到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的阶段,故图中四个时期按先后顺序排列应是④③②①。
第2题,印度为发展中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高,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②时期;日本为发达国家,目前人口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大致对应图示国家的①时期。
答案:1.D 2.B人的一生往往要经历多次的搬迁移居活动,在不同的年龄阶段,一般有不同的迁移需求。
美国人口学家A·罗杰斯等对迁移率与年龄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并根据实证分析的结果,提出了年龄—迁移率理论模型。
读图,回答3~4题。
3.X1年龄段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因素B.经济因素C.政治因素D.社会文化因素4.关于目前各年龄段的人口迁移,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在X3年龄段的人口迁移比美国明显B.美国X3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从东北迁往南部和西部C.我国X2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南部地区迁往北部地区D.我国X1年龄段人口的迁移方向主要是东部地区迁往西部地区解析:第3题,X1为少年儿童期,其人口迁移受家庭影响。
第4题,美国老年人口从东北地区向西部、南部“阳光地带”迁移。
答案:3.D 4.B下图为某市三个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结构图。
读图,回答5~6题。
5.三个区域中( )A.工业污染最严重的是aB.常住人口最多的是bC.地价最高的是cD.商业活动最为繁荣的是b6.以下地理事项最有可能位于a区域的是( )A.大型批发零售市场B.高级住宅区C.疗养院D.中心商务区解析:第5题,根据城市土地利用结构,该城市三个区域中工业比重最大的是c,污染有可能最大;b区域住宅比重最大,常住人口最多;a区域商业活动比例最高,地价最高,也最有可能最繁荣。
第6题,a区域离市中心较近,商业活动比例最高,最有可能为中心商务区。
答案:5.B 6.D下图为“我国某城市工业现阶段扩散和计划扩散情况示意图”。
读图,回答7~8题。
7.关于地区不同等级城镇服务范围的正确叙述是( )A.中心城市的服务半径为30千米B.县城的服务半径为10~30千米C.中心城市服务范围涵盖县城的服务范围D.卫星镇与县服务范围不重叠8.现阶段,中心城市部分工业配套企业布局在周边卫星镇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①政策②地租③运费④技术⑤矿产资源A.①③B.②④C.②③D.④⑤解析:第7题,由图可知,中心城市的服务范围(半径)现阶段约为10千米,县城服务范围小于中心城市。
不同级别城镇的服务范围是层层嵌套的关系,所以卫星镇从属于县城,它们又都从属于中心城市的服务范围。
第8题,中心城市的部分工业配套企业向卫星镇扩散的目的是为了降低生产成本。
周边卫星镇距中心城市较近,运费成本较低,地租水平低,但卫星镇的技术优势不如中心城市明显,政策不如中心城市优越。
答案:7.C 8.C下图为我国某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面积空间变化图。
读图,完成9~10题。
9.该城市主要功能用地集中区由市中心向外依次是( )A.商业及公共服务、住宅、工业B.住宅、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C.商业及公共服务、工业、住宅D.住宅、工业、商业及公共服务10.距市中心4千米附近工业发展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政策、劳动力B.市场、劳动力C.地价、市场D.政策、地价解析:第9题,结合图例,观察三条曲线的变化趋势,可以发现占地面积较大的功能用地从市中心向外依次是商业及公共服务用地、住宅用地和工业用地。
第10题,观察工业用地变化曲线,在距市中心4千米的地方离市中心较近,有市场优势;距离住宅用地较近,有劳动力优势。
答案:9.A 10.B下图为我国某自然村四种农产品产值百分比的扇面示意图。
读图,回答11~12题。
11.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A.杭州市附近B.长春市附近C.昆明市附近D.成都市附近12.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A.科技B.市场 C.劳动力 D.气候解析:第11题,读图可知,该村农产品中有温带水果苹果,且种植玉米,故该自然村可能位于温带,长春市符合。
第12题,该村农产品所占比重较大的是乳产品和蔬菜,属于典型的城郊农业,这样布局的主要原因是距城市近,市场需求量大。
答案:11.B 12.B下图表示三种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的空间变化。
读图,回答13~14题。
13.造成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空间发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市场价格B.交通成本C.国家政策D.技术水平14.当Y线变成L线时,反映了各农业部门的变化是( )A.X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大B.Y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大C.Z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大D.各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均变大解析:第13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各农业部门单位面积纯收入随距市场距离变远而降低,说明距离市场越远,运输成本越高,纯收入越低,故B项正确。
第14题,结合图中信息可知,当Y线变成L线时,Y农业部门生产范围由原来Y与X的交点到Y与Z的交点之间的范围变为L与X的交点到L与Z的交点之间的范围,因此Y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大,而X、Z 农业部门生产范围变小。
答案:13.B 14.B下图为某区域略图。
据此完成15~16题。
15.影响P、Q两地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B.大气环流C.洋流D.海陆位置16.Q地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是( )A.畜牧和灌溉农业B.商品谷物农业C.热带种植园农业D.乳畜业解析:第15题,根据图中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及比例尺来分析,沿海地区降水量很大,而在很小的距离范围内,降水的变化很大,山地地形是最有可能造成降水量差异显著的主导因素,A项正确。
第16题,Q地的降水量少于300 mm,属于半干旱地区,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容易造成环境恶化,但可以发展畜牧业和灌溉农业。
热带种植园农业位于热带地区,乳畜业主要位于温带海洋性气候区,降水较丰富。
故A项正确。
答案:15.A 16.A下图为甲、乙、丙三个地区牛奶生产和销售模式的变化图。
读图,回答17~18题。
17.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A.水源状况B.科学技术C.市场需求D.草场分布18.发展到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区的牛奶完全由甲地区输入,其主要原因是( ) ①乙、丙两地区城市化发展造成地价上涨②甲地区的牛奶生产成本较低,市场竞争力强③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④乙、丙两地气候变化导致草场退化和牛奶产量降低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解析:第17题,阶段Ⅰ的牛奶生产基地分布在各个城市周围,其主要区位因素是市场。
第18题,阶段Ⅱ以后,乙、丙两地已不生产牛奶,而需要从甲地输入,说明甲地的牛奶市场竞争力更强,市场的扩大得益于交通运输条件的改善和农产品保鲜、冷藏技术的发展。
①④两项根据材料信息无法做出判断。
答案:17.C 18.B右图为某城镇多年平均风频图。
据此回答19~20题。
19.该城镇可能位于( )A.我国东南沿海B.印度半岛境内C.地中海沿岸D.西欧平原上20.如果在该城市布局一个火电厂,从环境保护的角度考虑应该布局在该城市的( ) A.西北B.东南C.西南D.东北解析:第19题,据图分析,该城镇盛行风向为西北风和东南风,A项符合;印度半岛盛行西南风和东北风;地中海沿岸冬季和西欧平原盛行西南风。
第20题,该城市的最小风频为东北风,火电厂有大气污染,应布局在当地最小风频的上风向。
答案:19.A 20.D读我国环渤海地区、长三角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三种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回答21~22题。
21.公路运输是我国西南地区最主要的货运方式,其主要影响因素有( )①地形②气候③植被④资源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22.长三角地区和环渤海地区都位于我国东部平原,但长三角地区铁路运输比重明显小于环渤海地区,制约长三角地区铁路网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 )A.土地价格高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C.河网密布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发解析:第21题,我国西南地区地形复杂,且降水较多,而公路运输最为灵活方便,故公路运输成为西南地区主要的货运方式。
植被和资源与公路运输的关系不大。
第22题,制约长三角地区铁路运输网建设的最主要因素是长三角地区河网密布,铁路建设成本高。
答案:21.A 22.C读上海长江隧桥图,回答23~24题。
23.上海浦东新区至崇明岛之间修建世界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其建设的决定性因素是( )A.自然因素B.社会政治因素C.社会经济因素D.科学技术因素24.下列说法不能说明上海长江隧桥工程建设意义的是( )A.加速长江三角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B.进一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C.带动上海周边地区尤其是崇明、长兴、横沙三岛经济的发展D.缓解上海城市内部的交通压力解析:第23题,目前影响交通线、点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第24题,上海长江隧桥不属于城市内部交通。
答案:23.C 24.D25.下图为某城市土地利用状况示意图。
投资商在该城市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区位选择的最佳位置是( )A.甲B.乙C.丙D.丁解析:投资商在该城市建设大型购物中心,在规划过程中需考虑购物中心的交通和顾客量,同时还要注重对耕地和菜地的保护,图中甲位置处于规划用地,离住宅区近,且交通便捷,所以甲是最佳位置。
答案:A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各题。
(14分)人口红利是指人口的结构性变化所导致的积极经济后果。
中国目前正处于人口红利期,这为中国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下图显示了我国的人口红利期及人口负债期。
图中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岁~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
(1)说明抚养比与就业比的关系。
(2分)(2)新中国成立初期与2013年后,我国的抚养比均快速上升,分析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
(6分)(3)分析人口红利期的人口年龄构成特点,及其对我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6分)解析:第(1)题,根据图中抚养比和就业比的定义分析,抚养比=(少儿人口+老年人口)/劳动年龄人口,就业比=劳动年龄人口/总人口,由此可见,抚养比越高,就业比越低。
笫(2)题,新中国成立初期,随着经济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的进步,死亡率迅速下降,而出生率仍然较高,导致少儿抚养比迅速上升,总抚养比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