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

合集下载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的教学内容,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质,并能够运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等腰三角形的对称性,引导学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掌握了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推理能力。

但是,对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的理解和运用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并能够运用这一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和推理,学生能够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对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教学难点: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的运用。

五. 教学方法1.引导法: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自主发现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2.示范法:教师通过示例,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3.练习法: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巩固学生的知识和技能。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相关的教学课件,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教学素材:准备一些等腰三角形的图片和练习题,用于课堂练习和巩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三角形的基本概念和性质,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展示等腰三角形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等腰三角形的特征,并提出问题:“你们能发现等腰三角形的哪些性质?”让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

3.操练(15分钟)教师通过示例,讲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并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验证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4.巩固(10分钟)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对等腰三角形轴对称性的理解。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讲义(苏科版)(解析版)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021-2022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讲义(苏科版)(解析版)

第2章轴对称图形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并能利用它证明两个角相等、两条线段相等以及两条直线垂直.2.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 熟练运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与性质定理进行推理和计算.1.理解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2.掌握等边对等角的性质3.掌握“三线合一”的性质知识点01 等腰三角形的定义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其中相等的两条边叫做腰,另一边叫做底,两腰所夹的角叫做顶角,底边与腰的夹角叫做底角.如图所示,在△ABC中,AB=AC,则它叫等腰三角形,其中AB、AC为腰,BC为底边,∠A是顶角,∠B、∠C 是底角.【微点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且都等于45°.等腰三角形的底角只能为锐角,不能为钝角(或直角),但顶角可为钝角(或直角).∠A=180°-2∠B,∠B=∠C= .1802A︒-∠目标导航知识精讲【即学即练1】1.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5cm ,另一边长10cm ,则它的周长是( ) A .20cm B .25cmC .20cm 或25cmD .无法确定【答案】B 【分析】题目给出等腰三角形有两条边长为5cm 和10cm ,而没有明确腰、底分别是多少,所以要进行讨论,还要应用三角形的三边关系验证能否组成三角形. 【详解】 解:分两种情况:当腰为5时,5+5=10,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当腰为10时,5+10>10,所以能构成三角形,周长是:10+10+5=25cm . 故选:B .知识点02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的作用性质1证明同一个三角形中的两角相等.是证明角相等的一个重要依据. 性质2用来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垂直关系等. 3.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底边上的高(顶角平分线或底边上的中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通常情况只有一条对称轴. 【即学即练2】2.如图,ABC 面积为9,BP 平分ABC ∠,AP BP ⊥于点P ,连结CP ,则BPC △的面积为( )A .5B .4.5C .4D .3.5【答案】B 【分析】延长AP 交BC 于E ,根据已知条件证得△ABP△△EBP ,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到AP=PE ,得出S△ABP=S△EBP ,S△ACP=S△ECP ,推出S△PBC=12S△ABC . 【详解】解:延长AP 交BC 于E ,△BP 平分△ABC , △△ABP=△EBP , △AP△BP ,△△APB=△EPB=90°, 在△ABP 和△EBP 中,ABP EBP BP BPAPB EPB ∠=∠⎧⎪=⎨⎪∠=∠⎩, △△ABP△△EBP (ASA ), △AP=PE ,△S△ABP=S△EBP ,S△ACP=S△ECP , △S△PBC=12S△ABC=12×9=4.5, 故选:B .知识点03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1. 对应顶点,对应边,对应角定义如果一个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微点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是证明两条线段相等的重要定理,是将三角形中的角的相等关系转化为边的相等关系的重要依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是互逆定理.【即学即练3】3.如图,ABC 中,,BF CF 分别平分ABC ∠和ACB ∠,过点F 作//DE BC 交AB于点D ,交AC 于点E ,那么下列结论:△DFB DBF ∠=∠;△ECF EFC ∠=∠;△ADE 的周长等于BFC △的周长;△1902BFC A ∠=︒+∠.其中正确的有( )A .△△B .△△△C .△△△D .△△△【答案】C 【分析】△根据平分线的性质、平行线的性质,借助于等量代换可求出DBF DFB ∠=∠;△同理可得△的结论;△用特殊值法,当ABC ∆为等边三角形时,连接AF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角平分线定义和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便可得出BF AF CF ==,进而得BF CF AC +>,便可得出;ADE ∆的周长不等于BFC ∆的周长;△利用两次三角形的内角和,以及平分线的性质,进行等量代换,可求的BFC ∠和BAC ∠之间的关系式. 【详解】 解:△BF 是ABC ∠的角平分线,ABF CBF ∴∠=∠,又//DE BC ,CBF DFB ∴∠=∠,DBF DFB ∴∠=∠,故△正确;△同理ECF EFC ∠=∠,故△正确;△假设ABC ∆为等边三角形,则AB AB BC ==,如图,连接AF ,D BF D FB ∠=∠,ECF EFC ∠=∠,BD DF ∴=,EF EC =,ADE ∴∆的周长AD DF EF AE AD BD AE EC AB AC =+++=+++=+, F 是ABC ∠,ACB ∠的平分线的交点∴第三条平分线必过其点,即AF 平分BAC ∠, ABC ∆为等边三角形,60BAC BCA ABC ∴∠=∠=∠=︒, 30FAB FBA FAC FCA ∴∠=∠=∠=∠=︒, FA FB FC ∴==, FA FC AC +>, FB FC AC ∴+>,FB FC BC BC AC ∴++>+, FB FC BC AB AC ∴++>+,即BFC ∆的周长AD E >∆的周长,故△错误;△在ABC ∆中,180BAC ABC ACB ∠+∠+∠=︒⋯(1), 在BFC ∆中180CFB FBC FCB ∠+∠+∠=︒, 即1118022CFB ABC ACB ∠+∠+∠=︒⋯(2),(2)2⨯-(1)得1902BFC BAC ∠=︒+∠,故△正确;故选C .考法01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性质1: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性质2: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高、底边上的中线互相重合(简称“三线合一”).【典例1】如图所示,OB 平分,CBA OC ∠平分ACB ∠,且//BC MN ,设18,16,12AB BC AC ===,则AMN 的周长为( )A .30B .33C .36D .39【答案】A 【分析】能力拓展根据BO 平分△CBA ,CO 平分△ACB ,且MN△BC ,可得出MO=MB ,NO=NC ,所以三角形AMN 的周长是AB+AC . 【详解】解:△BO 平分△CBA ,CO 平分△ACB , △△MBO=△OBC ,△OCN=△OCB , △MN△BC ,△△MOB=△OBC ,△NOC=△OCB , △△MBO=△MOB ,△NOC=△NCO , △MO=MB ,NO=NC , △AB=18,AC=12,△△AMN 的周长=AM+MN+AN=AB+AC=18+12=30. 故选:A .考法02 等腰三角形的判定判定方法: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在同一三角形中,有两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简称:在同一三角形中,等角对等边) 【典例2】如图,C 为线段AB 上一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在AB 同侧分别作等边ACD △和等边,BCE AE 与BD 交于点F ,AE 与CD 交于点G ,BD 与CE 交于点H ,连接GH .以下四个结论:△EAB BDC ∠=∠;△CGH 为等边三角形;△60FGH FHG ∠+∠=︒;△AC DH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 【分析】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得出△ACE△△DCB ,就可以得出△CAE =△CDB ,通过证明△ACG△△DCH 就可以得出CG =CH ,AG=DH ,可以得出△GCH 是等边三角形,再判断AC 与DH 的大小关系,求出△DFG=△GCA=60°,利用外角定理即可得到60FGH FHG ∠+∠=︒. 【详解】△△ACD 和△BCE 是等边三角形,△AD =AC =CD ,CE =CB =BE ,△ACD =△BCE =60°. △△ACB =180°, △△DCE =60°. △△DCE =△BCE .△△ACD +△DCE =△BCE +△DCE , △△ACE =△DCB .在△ACE 和△DCB 中,AC DC ACE DCB CE CB =⎧⎪∠=∠⎨⎪=⎩,△△ACE△△DCB (SAS ), △CAE CDB ∠=∠即EAB BDC ∠=∠,△正确;在△ACG 和△DCH 中,60ACG DCH AC DC CAG CDH ∠=∠=︒⎧⎪=⎨⎪∠=∠⎩,△△ACG△△DCH (ASA ), △GC=HC,AG=DH 又△GCH=60°,△CGH 为等边三角形,△正确; 又AC≠AG ,△DH≠AC ,△错误;△△GAC+△ACG+△AGC=180°,△GDF+△DFG+△DGF=180° 又△AGC=△DGF ,△GAC=△GDF △△DFG=△ACG=60°又△DFG=FGH FHG ∠+∠, △60FGH FHG ∠+∠=︒,△正确; 故选A .题组A 基础过关练1.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6cm ,一边为6cm ,则腰长为( )分层提分A.6cm B.10cm C.10cm或6cm D.以上都不对【答案】B【分析】题中给出了周长和一边长,而没有指明这边是否为腰长,则应该分两种情况进行分析求解.【详解】解:△当6cm为腰长时,则腰长为6cm,底边=26-6-6=14cm,因为14>6+6,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当6cm为底边时,则腰长=(26-6)÷2=10cm,因为6-6<10<6+6,所以能构成三角形;故腰长为10cm.故答案为:B.2.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4cm,8cm,则该三角形的周长为()A.16cm B.20cm C.16cm或20cm D.以上都不对【答案】B【分析】根据题意得出两种情况,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看看能否组成三角形,再求出周长即可.【详解】解:当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是4cm,4cm,8cm时,4+4=8,不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此时不能组成三角形;当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是4 cm,8 cm,8 cm时,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定理,此时能组成三角形,三角形的周长是4+8+8=20(cm),所以该三角形的周长是20 cm,故选:B.3.下列关于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是等腰三角形B.三个角都相等C.三条边都相等D.只有一条对称轴【答案】D【分析】利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依次分析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A、等边三角形也是等腰三角形,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B、等边三角形三个角都相等,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C、等边三角形三条边都相等,原说法正确,故此选项不合题意;D 、等边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原说法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故选:D .4.已知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4cm ,则斜边的长为( ) A .8 cm B .6 cmC .4 cmD .2 cm【答案】A 【分析】根据30°角所对的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求得斜边长. 【详解】解:△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为4cm , △斜边长为8cm . 故选:A .5.已知ABC ∆中,3,60,AC AB C ==∠=︒则ABC ∆的周长等于( )A B .3 C .6 D .9【答案】D 【分析】判断ABC 为等边三角形即可求出其周长. 【详解】根据题意可知ABC 为等边三角形, △ABC 的三条边相等且等于3, △ABC 的周长为33=9⨯. 故选:D .6.如果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7cm 和3cm .那么它的第三边的长是( ) A .3cm B .4cmC .7cmD .3cm 或7cm【答案】C 【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腰的情况分类讨论,然后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即可得出结论. 【详解】解:若7cm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3+7>7△3cm 、7cm 、7cm 能构成三角形,故符合题意; 若3cm 为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3+3<7△3cm 、3cm 、7cm 不能构成三角形,故不符合题意; 综上:它的第三边的长是7cm 故选C .7.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则它一腰上的高与底边的夹角是( ) A .50︒ B .40︒C .10︒D .80︒【答案】A 【分析】根据题意先画出图形,由题意可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出=40B ACB ∠=∠︒,由CD BD ⊥,可得90B BCD ∠+∠=︒,则BCD ∠可得.【详解】 如图:△等腰三角形的一个角为100°,△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100°,即100BAC ∠=︒, △△ABC 是等腰三角形, △AB=AC ,△=40B ACB ∠=∠︒, △CD BD ⊥, △90D ∠=︒, △90B BCD ∠+∠=︒,△90904050BCD B ∠=︒-∠=︒-︒=︒, 故选:A .题组B 能力提升练1.下列命题的逆命题是真命题的是( ) A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等边三角形是锐角三角形 C .若两个角是直角,则它们相等 D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答案】A 【分析】先写出逆命题,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定义、全等三角形的判定逐项判断即可得. 【详解】A 、逆命题: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此逆命题是真命题,此项符合题意;B 、逆命题:锐角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此逆命题是假命题,此项不符题意;C 、逆命题:若两个角相等,则它们是直角, 此逆命题是假命题,此项不符题意;D 、逆命题:三个角分别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是全等三角形, 此逆命题是假命题,此项不符题意; 故选:A .2.已知等边ABC 的边长为3,点E 在直线AB 上,点D 在直线CB 上,且ED EC =,若6AE =,则CD 的长为( ) A .6 B .9C .3或6D .3或9【答案】D 【分析】△E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过E 点作EF CD ⊥于F ,△当E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时,过E 点作EF CD ⊥于F ,根据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求出BE 长和60ABC ∠=︒,解直角三角形求出BF ,求出CF ,即可求出答案. 【详解】解:点E 在直线AB 上,6AE =,点E 位置有两种情况: △E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时,过E 点作EF CD ⊥于F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6AE =,633BE ∴=-=,60ABC∠=︒,60EBF ∴∠=︒,30BEF ∴∠=︒,1322BF BE ∴==, 39322CF ∴=+=, ED EC =,CF DF ∴=,9292CD ∴=⨯=;△如图2,当E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时,过E 点作EF CD ⊥于F ,ABC ∆是等边三角形,ABC ∆的边长为3,6AE =,639BE ∴=+=,60ABC∠=︒,60EBF ∴∠=︒,30BEF ∴∠=︒,1922BF AE ∴==, 93322CF ∴=-=, ED EC =,CF DF ∴=,3232CD ∴=⨯=;C=或3,即9故选:D.3.下列命题是假命题的是()A.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B.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C.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D.有两边和一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答案】D【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定义、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依次判断即可.【详解】解: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所以A选项为真命题,不符合题意;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所以B选项为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有一个外角是120°的等腰三角形,与它相邻的内角等于60°,是等边三角形,所以C选项为真命题,不符合题意;有两边和其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所以D选项为假命题,符合题意;故选:D.4.下列命题中,假命题是()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B.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D.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答案】C【分析】根据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概念、等边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判断即可.【详解】解:A、直角三角形的两个锐角互余,本选项说法是真命题;B、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本选项说法是真命题;C、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不一定全等,本选项说法是假命题;D、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本选项说法是真命题;故选:C.5.等腰ABC中,过点B的直线BD分ABC为两个等腰三角形,则顶角为_____度.【答案】36°或1807或90°或108°【分析】根据题意分四种情况画出图形,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求解.【详解】解:△ABC中,AB=AC,若AD=BD,BC=BD,△△A=△ABD,△BDC=△C,则△C=△BDC=2△A,△△A+△ABC+△C=△A+2△A+2△A=180°,△△A=36°;若AD=BD,BC=CD,△△A=△ABD,△CBD=△CDB,则△CDB=2△A,△△A+△ABC+△C=△A+△A+2△A+3△A=180°,△△A=1807︒;若AD=BD ,AD=CD , △△B=△C=△BAD=△CAD , △△BAC+△ABC+△C=180°, △△BAD=△CAD=45°, △△BAC=90°;若AD=BD ,AC=CD ,△△B=△BAD ,△CAD=△CDA ,则△CDA=2△BAD ,△C=180°-2△CAD=180°-4△BAD , △△B=△C ,△△BAD=180°-4△BAD , △△BAD=36°,△△BAC=3△BAD=108°;故答案为:36°或1807︒或90°或108°. 6.已知在ABC 中,16C ∠=︒且为最小的内角,过顶点B 的一条直线把这个三角形分割成两个等腰三角形,则B∠=_______︒【答案】123°或132°或90°或48°【分析】根据题意作图,结合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分情况讨论即可求解.【详解】解:如图,若BC=CD,AD=BD,由题意可得:△DBC=△BDC=(180°-△C)÷2=82°,△△ABD=△BAD=12△BDC=41°,△△ABC=△ABD+△DBC=123°,△△ADB=180°-82°=98°,则在BC=CD的前提下只有AD=BD;如图,若CD=BD,AB=BD,由题意可得:△DBC=△C=16°,△△ADB=2△C=32°,△△A=△ADB=32°,△ABD=180°-△A-△ADB=116°,△△ABC=△ABD+△DBC=132°,符合最小的内角为△C=16°,如图,若BD=CD,AB=AD,则△C=△DBC=16°,△△ADB=△ABD=2△C=32°,△△A=180°-2×32°=116°,△△ABC=△ABD+△DBC=48°;如图,若BD=CD,AD=BD,△△ADB=2△C=2△DBC=32°,△△A=△ABD=(180°-32°)÷2=74°,△△ABC=△ABD+△DBC=90°;若BD=BC,则△C=△CDB=16°,△△ADB=180°-△CDB=164°,则只能满足AD=BD,△△A=12△CDB=8°,即△A<△C,不满足;综上:△ABC 的度数为123°或132°或90°或48°. 故答案为:123°或132°或90°或48°.7.如图,在四边形ABDE 中,C 是BD 的中点,3AB =,4BD =,5DE =,若120ACE ∠=︒,则线段AE 的最大值为___________.【答案】10 【分析】作B 关于AC 的对称点F ,D 关于EC 的对称点G ,连接AF ,FC ,CG ,EG ,FG .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解决问题即可. 【详解】解:作B 关于AC 的对称点F ,D 关于EC 的对称点G ,连接AF ,FC ,CG ,EG ,FG ,如图所示:△C 是BD 边的中点, △CB=CD=12BD=2, △点B 、点F 关于AC 对称,△CF=CB=2,AF=AB=3,△BCA=△FCA . 同理CD=CG=2,ED=EG=5,△DCE=△GCE , △CG=CF=2, △△ACE=120°,△△BCA+△DCE=180°-120°=60°. △△FCA+△GCE=60°. △△FCG=60°.△△FGC 是等边三角形. △FG=2,△AE≤AF+FG+EG=3+2+5=10,△当A 、F 、G 、E 共线时,AE 的值最大2,最大值为10, 故答案为:10.题组C 培优拔尖练1.如图,在等腰ABC 中,AB AC =,120BAC ∠=︒,AD BC ⊥于点D ,点P 是CA 延长线上一点,点O 在AD 延长线上,OP OB =,下面的结论:△30APO OBD ∠-∠=︒;△BPO △是正三角形;△AB AP AO -=;△2BOC AOBP S S =四边形△,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C 【分析】由题意易得OB=OC ,则有△OBD=△OCD ,△APO=△OCP ,进而根据角的关系可证△,然后可得△PBO=△PBA+△APO ,由三角形内角和可得△OPB=60°,可判断△,在AB 上找一点E ,使AE=AP ,连接PE ,延长AO ,在AO 的延长线上找一点F ,使AF=AB ,连接BF ,由此可得AP=PE=AE ,△APE=60°,进而可证△BPE△△OPA ,然后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判断△,最后根据等积法及三角形全等的性质与判定可判断△. 【详解】解:△AB AC =,AD BC ⊥,120BAC ∠=︒, △BD=DC ,△ACB=△ABC=30°, △OB=OC , △△OBD=△OCD , △OB=OP , △OC=OP , △△APO=△OCP ,△△OCP -△OCB=△ACB=30°,△30APO OBD ∠-∠=︒,故△正确; △OP=OB , △△OPB=△PBO ,△△PBO=△PBA+△ABD+△OBC=△PBA+30°+△APO -30°, △△PBO=△PBA+△APO ,△在△ABC 中,△BAC+△ABC+△ACB=180°,即△OPB+△APO+△PBA+△ABC+△ACB=180°, △2△OPB+60°=180°, △△OPB=60°,△△BPO 是正三角形,故△正确;在AB 上找一点E ,使AE=AP ,连接PE ,如图所示:△△PAE=60°,△△PAE 是等边三角形, △AP=PE=AE ,△APE=60°,△△BPE=△APB -△APE ,△OPA=△APB -△BPO , △△BPE=△OPA , △OP=BP ,△△BPE△△OPA (SAS ), △BE=AO , △AB -BE=AE , △AB -OA=AP ,△AB AP AO -=,故△正确;延长AO ,在AO 的延长线上找一点F ,使AF=AB ,连接BF , △△ABF 是等边三角形, △△ABF=60°,△△ABO+△OBF=60°,△ABO+△PBA=60°, △△PBA=△OBF ,△PB=OB ,AB=BF , △△APB△△FOB (SAS ), △AOBP S S =四边形△ABF ,如要证2BOC AOBP S S =四边形△,需证12OD AD =,由题意无法证明12OD AD =,故△错误; 所以正确的个数有3个; 故选:C .2.如图,在Rt ABC ∆中,90BAC ∠=︒,45C ∠=︒,AD BC ⊥于点D ,ABC ∠的平分线分别交AC 、AD 于E 、F 两点,M 为EF 的中点,AM 的延长线交BC 于点N ,连接EN ,下列结论:△AFE ∆为等腰三角形;△DF DN =;△AN BF =;△EN NC ⊥.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答案】D 【分析】△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BAD=△CAD=△C=45°,再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到△AEF=△AFE ,可判断△AEF 为等腰三角形,于是可对△进行判断;求出BD=AD ,△DBF=△DAN ,△BDF=△ADN ,证△DFB△△DAN ,即可判断△△;连接EN ,只要证明△ABE△△NBE ,即可推出△ENB=△EAB=90°,由此可知判断△. 【详解】解:△等腰Rt△ABC 中,△BAC=90°,AD△BC , △△BAD=△CAD=△C=45°,BD=AD , △BE 平分△ABC , △△ABE=△CBE=12△ABC=22.5°, △△AEF=△CBE+△C=22.5°+45°=67.5°, △AFE=△FBA+△BAF=22.5°+45°=67.5°, △△AEF=△AFE ,△AF=AE ,即△AEF 为等腰三角形,所以△正确;△M 为EF 的中点, △AM△BE ,△△AMF=△AME=90°,△△DAN=90°−67.5°=22.5°=△MBN , 在△FBD 和△NAD 中FBD NAD BD ADBDF ADN ∠=∠⎧⎪=⎨⎪∠=∠⎩, △△FBD△△NAD (ASA ),△DF=DN ,AN=BF ,所以△△正确; △AM△EF ,△△BMA=△BMN=90°, △BM=BM ,△MBA=△MBN , △△MBA△△MBN , △AM=MN ,△BE 垂直平分线段AN , △AB=BN ,EA=EN , △BE=BE , △△ABE△△NBE , △△ENB=△EAB=90°, △EN△NC ,故△正确, 故选:D .3.如图,在Rt△ABC 中,△BAC =90°,AB =AC ,BF 平分△ABC ,过点C 作CF △BF 于F 点,过A 作AD △BF 于D 点.AC 与BF 交于E 点,下列四个结论:△BE =2CF ;△AD =DF ;△AD +DE =12BE ;△AB +BC =2AE .其中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A .只有△△△B .只有△△C .只有△△△D .只有△△【答案】A 【分析】适当做辅助线,构建三角形.延长CF 并交BA 延长线于H△证明△ABE△△ACH ,得到BE=CH ,又可证CH=2CF ,故可得BE =2CF△若要得到AD =DF ,则需要证明△AD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需要证明△DAF 为45°即可 △过E 作EM AF ⊥交AF 于点M ,证明△E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EM MF =12AD DE AM EM AM MF AF CF BE +=+=+===△过E 作EN BC ⊥于点N ,证明2AE AE EN AE EC AC =+<+=,得到22AB BC AE BC AE +>+>,即可证明△错误. 【详解】△延长BA 、CF ,交于点H ,△,BF CH CBF HBF ⊥∠=∠ △BCH H ∠=∠ △BC BH = △2CH CF =△90ABE AEB ∠+∠=︒ 90FCE FEC ∠+∠=︒ AEB FEC ∠=∠ △ABF ACF ∠=∠△90BAF CAH ∠=∠=︒ AB AC = △BAE CAH ≌ △,2BE CH BE CF ==△由△知,F 为CH 中点,又CAH 为直角三角形 故12AF CH CF HF === △H FAH ∠=∠△,45BC BH HBC =∠=︒ △67.5H FAH ∠=∠=︒ △90HAC ∠=︒ △22.5FAC ∠=︒ 又BF 为HBC ∠的平分线 △22.5HBF ∠=︒ △67.5BAD ∠=︒△9067.522.5CAD ∠=︒-︒=︒45FAD FAC DAC ∠=∠+∠=︒在RT ADF 中,45DAF DFA ∠=∠=︒ △AD DF =△过E 作EM AF ⊥交AF 于点M ,由△知,CA 为△DAF 的平分线△,DE EM AD AM == △EMF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 △EM MF =△12AD DE AM EM AM MF AF CF BE +=+=+=== △过E 作EN BC ⊥于点N ,可知AE EN =在RT ENC 中,EN EC <△2AE AE EN AE EC AC =+<+= 即2AE AC <,而AC AB = △2AE AB <故22AB BC AE BC AE +>+>△2AB BC AE +≠,故△错误,本题答案选A.4.如图,AD 为等腰△ABC 的高,其中△ACB =50°,AC =BC ,E ,F 分别为线段AD ,AC 上的动点,且 AE =CF , 当 BF +CE 取最小值时,△AFB 的度数为( )A .75°B .90°C .95°D .105°【答案】C 【分析】先构造△CFH 全等于△AEC ,得到△BC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FH=CE ,当FH+BF 最小时,即是BF+CE 最小时,此时求出△AFB 的度数即可. 【详解】解:如图,作CH△BC ,且CH=BC ,连接HB ,交AC 于F ,此时△BCH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且FH+BF 最小,△AC=BC ,△CH=AC,△△HCB=90°,AD△BC,△AD//CH,△△ACB=50°,△△ACH=△CAE=40°,△△CFH△△AEC,△FH=CE,△FH+BF=CE+BF最小,此时△AFB=△ACB+△HBC=50°+45°=95°.故选:C.5.如图,在△ABC中,AD为△BAC的平分线,BM△AD,垂足为M,且AB=5,BM=2,AC=9,则△ABC与△C 的关系为()A.△ABC=2△C B.△ABC=52△C C.14△ABC=△C D.△ABC=3△C【答案】D【分析】延长BM到E,证明△ABF△△AEM,利用线段长度推出△BCE是等腰三角形,再根据角度转换求出即可.【详解】证明:延长BM,交AC于E,△AD平分△BAC,BM△AD,△△BAM=△EAM ,△AMB=△AME 又△AM=AM , △△ABM△△AEM ,△BM=ME ,AE=AB ,△AEB=△ABE, △BE=BM+ME=4,AE=AB=5, △CE=AC -AE=9-5=4, △CE=BE ,△△BCE 是等腰三角形, △△EBC=△C ,又△△ABE=△AEB=△C+△EBC. △△ABE=2△C ,△△ABC=△ABE+△EBC=3△C. 故选D.6.如图在ABC 中,ABC ∠和ACB ∠的平分线交于点G ,过点G 作//EF BC 交AB 于E ,交AC 于F ,过点G 作GD AC ⊥于D ,下列四个结论: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个. △EF BE CF =+;△90BGC A ∠=︒+∠;△点G 到ABC 各边的距离相等; △设GD m =,AE AF n +=,则AEF S mn =△;△AEF 的周长等于+AB AC 的和.A .1B .2C .3D .4【答案】C 【分析】△根据△ABC 和△ACB 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 可得出△EBG=△CBG ,△BCG=△FCG ,再由EF△BC 可知△CBG=△EGB ,△BCG=△CGF ,故可得出BE=EG ,GF=CF ,由此可得出结论;△先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出△GBC+△GCB=12(△ABC+△ACB ),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得出结论;△根据三角形角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出结论;△连接AG ,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即可得出结论;△根据BE=EG ,GF=CF ,进行等量代换可得结论.【详解】解:△△△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EBG=△CBG,△BCG=△FCG.△EF△BC,△△CBG=△EGB,△BCG=△CGF,△△EBG=△EGB,△FCG=△CGF,△BE=EG,GF=CF,△EF=EG+GF=BE+CF,故△正确;△△△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GBC+△GCB=12(△ABC+△ACB)=12(180°-△A),△△BGC=180°-(△GBC+△GCB)=180°-12(180°-△A)=90°+12△A,故△错误;△△△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G,△点G也在△BAC的平分线上,△点G到△ABC各边的距离相等,故△正确;△连接AG,作GM△AB于M,如图所示:△点G是△ABC的角平分线的交点,GD=m,AE+AF=n,△GD=GM=m,△S△AEF=12AE•GM+12AF•GD=12(AE+AF)•GD=12nm,故△错误.△△BE=EG,GF=CF,△AE+AF+EF=AE+AF+EG+FG=AE+AF+BE+CF=AB+AC,即△AEF的周长等于AB+AC的和,故△正确,故选:C.7.如图,等腰ABC的底边BC长为4cm,面积为216cm,腰AC的垂直平分线EF交AC于点E,交AB 于点F,D为BC的中点,M为直线EF上的动点.则CDM周长的最小值为()A.6cm B.8cm C.9cm D.10cm【答案】D【分析】连接AD,AM,由于△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故AD△BC,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求出AD的长,再根据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可知,点A关于直线EF的对称点为点C,MA=MC,推出MC+DM=MA+DM≥AD,故AD的长为BM+MD的最小值,由此即可得出结论.【详解】解:连接AD,MA.△△ABC是等腰三角形,点D是BC边的中点,△AD△BC,△S△ABC=12BC•AD=12×4×AD=16,解得AD=8 cm,△EF是线段AC的垂直平分线,△MA=MC,△MC+DM=MA+DM≥AD,△AD的长为CM+MD的最小值,△△CDM的周长最短=(CM+MD)+CD=AD+12BC=8+12×4=10(cm).故选:D.。

等腰三角形轴对称3 苏科版精品课件

等腰三角形轴对称3 苏科版精品课件

例3.如图,△ABC和△CDE都是等边三角 形,且点A,C,E在一条直线上.证:△MNC 为等边三角形.
B
D M N A
C
E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例1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0, AD⊥AB, AE⊥AC.
⑴图中,等于300的有:__________,等于600 的角有______;
A
B
E
D
C
B
D.4
P
C
如图,在Rt△ABC中,AB=AC,∠A=900,点D是 BC上的任意一点,DF⊥AB,DE⊥AC,M为BC 的中点,试判断△MEF是什么三角形,并证 明你的结论.
A E
F
B
D
M
C
自主探索
如图AC=BC,且AC⊥BC,D为AC上的一 点,BD=2AE,AE⊥BE,求证 :BE平分 ∠ABC.
A E
D
C B
教学反思
▴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 质对我们有什么帮助?
等腰梯形形轴对称
A
B
D
C
E
⑵如果把第(1)题中“AB=AC”的条件去 掉,其余条件不变,那么∠DAE的度数会改 变吗? ⑶如果把第(1)题中“∠BAC=900的条件改 为”∠BAC>900,其余条件不变,那么 ∠DAE与∠BAC有怎样的大小关系?
A
B
D
C
E
如图,在Rt△ABC中,AB=AC,∠BAC=900,P为BC的 中点, Rt△EPF (∠ EPF=900)可绕P点转动 (点 E不与A、B重合),给出下列4个结论:①AE=CF② △ EPF是等腰直角三角形③四边形AEPF的面积 等于△ABC面积的一半④EF=AP,上述结论始终 正确的有 ( )个. A.1 B.2 A C.3 F E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共20张)

苏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轴对称图形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共20张)

(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对称性
重合的线段
重合的角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 AC
BD CD
AD AD
∠B ∠C
∠BAD ∠CAD
∠ADB ∠ADC
(3).根据上面的操作,你有什么发现呢?
80°, 20°
(3).如果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8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 .
80°, 20°或 50°, 50°
比一比,看谁做得快
14或16
(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4和6,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
(5).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是3和7,则它的周长是________ .
3
1
2
4




解: DE∥AF 在△ABC中 ∵ AB=AC ,AF⊥BC ∴ ∠BAF = ∠ CAF (三线合一) ∵ AD=AE ∴ ∠ADE = ∠AED ∵∠BAC是△ADE的外角, ∴ ∠ BAC = ∠ADE +∠AED =2∠AED . ∵ ∠ BAC = ∠BAF + ∠ CAF = 2∠CAF ∴ ∠AED = ∠CAF ∴ DE∥AF
选做题:已知:如图,∠A=∠D=90°,AB=CD,AC与BD相交于点F,E是BC的中点. 求证:∠BFE=∠CFE.
谢谢
勤奋是你生命的密码,能译出你一部壮丽的史诗。



AB AC
BD CD
AD AD
∠B ∠C
∠BAD ∠CAD
∠ADB ∠ADC

最新2019-2018秋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15.3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共36张PPT

最新2019-2018秋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15.3 第1课时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定理及推论(共36张PPT

系,∠ABC、∠C呢?
x

∠BDC= ∠A+ ∠ABD=2 ∠A=2 ∠ABD,
∠ABC= ∠BDC=2 ∠A,
∠C= ∠BDC=2 ∠A.
(2)设∠A=x,请把△ ABC的内角和用含
2x B
x的式子表示出来.
∵ ∠A+ ∠ABC+ ∠ C=180 ° ∴x+2x+2x=180 °,
D 2x
C
解:∵AB=AC,BD=BC=AD, ∴∠ABC=∠C=∠BDC, ∠A=∠ABD.
4.(1)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为75°,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_7_5_°, 3_0_°;
(2)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36°,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_7_2_°__,_7_2_°__或__3_6_°__,1_0_8_°_;
(3)等腰三角形一个角为120°,它的另外两个角为 30°,30°.
5.在△ABC中, AB=AC,AB的垂直平分线与AC 所在的直线相交得的锐角为50°,则底角的大小为 __7_0_°__或__2_0_°_. A
B
DC
BD=DC(作图),
应用格式:
AD=AD(公共边),
∵AB=AC(已知)
∴△ABD≌△ACD(SSS). ∴∠B=∠C(等边对等角)
∴∠B=∠C(全等三角形对应角相等).
证法2: 证明:作顶角∠BAC的平分线AD, 交BC于点D.
∵AD平分∠BAC , ∴∠1=∠2.
在△ABD与△ACD中, AB=AC(已知), ∠1=∠2(已证), AD=AD(公共边), ∴ △ABD ≌ △ACD(SAS), ∴ ∠B=∠C.
图①
图②
证明:(1)如图①,过A作AG⊥BC于G. ∵AB=AC,AD=AE, ∴BG=CG,DG=EG, ∴BG-DG=CG-EG, ∴BD=CE; (2)∵BD=CE,F为DE的中点, ∴BD+DF=CE+EF, ∴BF=CF. ∵AB=AC,∴AF⊥BC.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

B 图2 C 如何加以证明?
2.剪得的纸片是否能折成图2的形状?
3.图2中,有等腰三角形吗?请说明理由.
自主展示
D B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 A 边的一半.
符号语言:
∵∠ACB=90°,点D是AB的中点, C ∴CD=12 AB .
练一练: 1.在Rt△ABC中,如果斜边AB 为4cm,那么斜边 上的中线CD=______cm. 2.如图,在Rt△ABC中,∠ACB=90°,CA=8cm,
D
B
例题讲授:
例1 如图,在Rt△ABC中,∠ACB=90°,
如果∠A=30°,那么BC与AB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试证明你的结论.
解:BC=
1 2
AB.
结论:直角三角形中,300角所对的
A D
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
B
C

例题讲授:
例2 如图,在等腰△ABC中, ∠BAC=120°,
AD⊥AB, AE⊥AC.
CB=6cm,AB=10cm,则斜边上的中线CD= ____cm;斜边上的高CE= cm.
BE D

C
A
自主合作:
例1 已知:如图,点C为线段AB的中点,
∠AMB=∠ANB=90°.
求证: CM=CN.
N M
O
A
C
B
巩固练习: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BC=∠ADC=90°,
M、N分别是AC、BD的中点,试说明:
(1)MD=MB;(2)MN⊥BD.
D
AN
M

B
C
巩固练习: 2.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BE ⊥ AD,BE 交AD 的延长线于点E,EF//AC交AB 于点F,求证: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第二课时等腰三角形的判定课件

13.(2024江苏苏州相城期中,25,★★☆)如图,已知AB=AC,∠ ACB=2∠BAC,点D为BC中点,CE平分∠ACB交AD于点I,交 AB于点E,连接BI. (1)求∠AIC的度数. (2)求证:△IBE为等腰三角形.
解析 (1)∵AB=AC,∴∠ABC=∠ACB.∵∠ACB=2∠BAC,∴
10.(2024北京朝阳期中,7,★★☆)如图,在△ABC中,∠B=∠C =36°,D、E分别是线段BC、AC上的一点,根据下列条件之一, 不能判定△ADE是等腰三角形的是 ( C )
A.∠1=2∠2 B.∠1+∠2=72° C.∠1+2∠2=90° D.2∠1=∠2+72°
解析 当∠1+2∠2=90°时,∠1=90°-2∠2, ∴∠DAE=180°-∠B-∠C-∠1=108°-∠1=108°-(90°-2∠2)=18 °+2∠2,∠AED=36°+∠2,∠ADE=36°+∠1-∠2=36°+90°-2∠2 -∠2=126°-3∠2, ∴∠DAE、∠AED、∠ADE之间的大小关系无法确定.故根 据选项C的条件不能判定△ADE是等腰三角形.故选C.
∠BAC+2∠BAC+2∠BAC=180°,∴∠BAC=36°,∴∠ACB=72°.
∵CE平分∠ACB,∴∠AC1I= ∠ACB=36°.∵点D为BC中点,
2
∴AD平分∠BAC,∴∠CAD=∠BA1D= ∠BAC=18°,∴∠AIC
2
=180°-∠CAD-∠ACI=126°.
(2)证明:∵AB=AC,点D为BC中点,∴AD垂直平分BC,∴BI= CI,∴∠BID=∠CID.∵∠AIC=126°,∴∠BID=∠CID=180°-126° =54°,∴∠BIE=180°-54°-54°=72°.∵∠BEI=∠BAC+∠ACE =72°,∴∠BIE=∠BEI,∴BE=BI,即△IBE是等腰三角形.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第3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2.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第3课时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课件

则在
Rt△ABC中,CD=AD=BD=
1 2
AB.
又∵∠B=90°-∠A=60°,
∴△BCD 是等边三角形,
∴BC=BD,
∴BC=
1 2AB.Fra bibliotek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方法二:在AB上取一点D,使CD=AD,连接 CD, 则∠DCA=∠A=30°,
∴∠BDC=60°. 又∵∠B=60°,
∴△BCD 是等边三角形, ∴BC=BD=CD=AD, ∴BC=12AB.
AB=__4_.__cm;
8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 写出图中相等的线段和角.
解:相等的线段有 BD=AD=CD,CE=AE; 相等的角有∠A=∠ACD, ∠B=∠BCD=∠CDE=∠ADE, ∠BCA=∠DEC=∠DEA.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 已知:如图,在△ABC中,AB=AC,角平分线 BD、 CE 相交于点O.
2.5 等腰三角形的
轴对称性
第3课时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
的中线的性质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操作
剪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如图 2-33(1).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把纸片按图 2-33(2) 所示的方法折叠,再把纸片展 平后按图 2-33(3)所示的方法折叠,你有什么发现?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两条折痕与斜边相交于同一点.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于是,我们得到如下定理: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2 . 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思考
在图2-34 中,如果∠A=30,那么BC 与AB 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试证明你的结论.

课件:1.5.3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课件:1.5.3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 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 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它除了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外, 它除了具有等腰三角形的一切性质外, 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还具有哪些特殊的性质呢?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条对称轴. 3条对称轴.
A
C.3
D.4
F E
B P
C
展 现 自 我 :
⑵如图,在Rt△ABC中,AB=AC,∠A=900,点D是BC上的任 意一点,DF⊥AB,DE⊥AC,M为BC的中点,试判断△MEF是 什么三角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MEF 是等腰直角三角形 连接AM 连接
A E
易得△ BMF≌ △ AME 易得△ ≌ 从而有MF=ME, , 从而有 ∠BMF=∠AME ∠ 再根据∠ 再根据∠AMB=90°,可 ° 得出∠ 得出∠EMF=90° °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0.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
观察 图中有几条 对称轴?请你 画出来.
议一议: 议一议:
判别一个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有哪些方法呢? 三角形有哪些方法呢?
探索活动:
思考: 思考:
(1)3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 为什么? 为什么? (2)有两个角等于的60°三角形是等 有两个角等于的60° 60 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3)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 有一个角等于60° 60 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
⑵△ADE 是等边三角形 ⑵△
∵∠ADE=∠AED=60° ∠ ∵∠ ° ∴ ∠ADE=∠AED=∠DAE ∠ ∠ ∴ △ADE是等边三角形 是 (三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 三角形 ) B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ppt课件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ppt课件
A
F NE
B
M
C
27.如图,在△ABC中,∠C=900,
∠ABD=2∠EBC,AD∥BC,
求证:DE=2AB.
A
D
F E
BC
那么∠A=1_2_0_ °,∠B=_3_0_ °,∠C =_3_0_ °.
(4)如果有一个角等于50°,那么另两个角等于多少
度?若顶角为50°,
若底角为50°,
则另外两角为65°、65° 则另外两角为50°、80°
3.(1)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3cm和6cm, 则它的周长为__15_c_m__.
定相等吗?为什么?
连接BD
∵AB=AD
B
∴∠ABD=∠ADB
又∠ABC=∠ADC
∴∠DBC=∠BDC
∴BC=DC
A D
C
13.如图,在△ABC中,BC=5cm,BP,CP分 别是∠ABC 和∠ACB的角平分线 ,PD∥AB, PE∥AC ,则△PDE的周长是_____cm
5
A
P
B
1 2
3
D
645 C E
例1.如图,在△ABC中,AB=AC,
点D在BC上,且AD=BD,求证: ∠ADB=∠BAC.
∠ADB=180°-∠B-∠BAD
A
∠ADB=180°-2∠B
AD=BD ∠B=∠BAD
∠BAC=180°-∠B-∠C
B
D
C
AB=AC
∠B=∠C ∠BAC=180°-2∠B
4.如图,△ABC中,AB=AC,AD=AE.
若测得AM的长为1.2 km,则M,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 D )
A.0.5 km
B.0.6 km
C.0.9 km

八上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八上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3)

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班级姓名学号教学目标:1、知道等腰梯形的概念,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极其相关性质能够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2、等边三角形性质的运用教学重点: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极其相关性质;教学难点:能利用等腰梯形的性质进行有条理的说理;教学过程:一、复习提问:1.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______条对称轴,它们分别是_______.2.等边三角形ABC中,AD是BC•边上的中线,•那么∠ADB=•_____•°,•∠BAD=_____°.3.在Rt△ABC中,∠C=90°,∠A=30°,CD是AB边上的中线,△BCD•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二、探索新知:1、等边三角形的概念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2、那么等边三角形具有什么性质?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3条对称轴.60等边三角形都等于03、探索活动思考:(1)3个角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2)有两个角等于0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3)有一个角等于060直角三角板进行拼图实验;对于问题3要引导(对于问题2要引导学生借助于两块相同的含0分类思考.)C D E B A三、例题示范:例1. 有一个角等于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分析:应分两情况讨论,一是当这个角是底角时;二是当这个角是顶角时.例2如图,在△ABC 中,AB=AC ,∠BAC=120°, AD ⊥AB,AE ⊥AC.⑴图中,等于30°的角有__ _,等于60°的角有 ;⑵△ADE 是等边三角形吗?为什么?⑶在Rt △ABD 中, ∠B=_____,AD=_____BD;在Rt △ACE 中,有类似结论吗?五、课堂小结:等边三角形是底和腰相等的等腰三角形,有3条对称轴,每个角都是600.六、课后作业:七、教学后记:【课后作业】。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说课稿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说课稿2

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说课稿2一. 教材分析《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是苏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第二章第五节的内容。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掌握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并会运用轴对称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引导学生探究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从而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三角形的性质,对三角形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等腰三角形是三角形的一种特殊形式,它的性质和普通三角形有所不同,所以学生需要通过学习来掌握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另外,学生已经学习过轴对称的概念,但对轴对称性的理解和应用还不够深入,这也是本节课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并能运用轴对称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自主学习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发现和证明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几何画板等教学辅助工具,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复习三角形的性质,引出等腰三角形的定义和性质。

2.探究:让学生分组讨论,每组尝试找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并说明理由。

3.展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向全班展示他们的探究成果。

4.讲解:教师对学生的探究结果进行点评,并给出正确的证明过程。

5.练习:让学生运用轴对称性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6.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定义:等腰三角形2.性质:轴对称性3.证明:利用几何画板,展示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八. 说教学评价本节课的教学评价主要从学生的学习效果和课堂表现两个方面进行。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重点PPT教案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重点PPT教案
第9页/共34页
五、教学过程
(一)提出问题,创设情境
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 角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 重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 说房梁是水平 的,你知道为 什么吗?
第10页/共34页
(二)回顾定义,引出新知
定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等腰三角形中,相等的两条 A
如果已知AB=AC,AD⊥BC(AD是底边上的高).
那么有什么结论?
A
BD=CD(AD是底边上的中线), ∠BAD=∠CAD(AD是第1顶6页/共角34页平分线).
BD C
如果已知AB=AC,BD=CD (AD是底边 A 上的中线).那么有什么结论?
AD⊥BC(AD是底边上的高), ∠BAD=∠CAD(AD是顶角平分线)
BD C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 和底边上的高互相重第合17页./共34页
简称“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
等腰三角形“三线合一”的性质
A
用符号语言表示为:
12
在△ABC中
(1)如果AB=AC,AD⊥BC,
那么∠_1__=∠_2__,_B_D__=_C_D__;B
(2)如果AB=AC,AD是中线,
A
第20页/共34页
B
C
(六)交流合作,解决问题
建筑工人在盖房子时,用一块等腰三角 板放在梁上,从顶点系一重物,如果系重 物的绳子正好经过三角板底边中点,就说 房梁是水平的,
你知道为什 么吗?
第21页/共34页
(七)应用新知,练习巩固
• 完成课内练习:P28 练习1、2、3 • 学生自行练习,教师巡视,收集练习 中出现的典型错误,利用实物投影进 行集体订正,达到巩固新知的目的。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1.5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2)课件(苏科版八年级上)
N C
M
A
B
那么你能从理论上说明AB=AC吗?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 ( 简称“等角对等边”) 所对的边也相等
符号语言 ∵∠B=∠C ∴AB=AC (等角对等边)
图形
A B C
在△ABC中, ∠A=800∠B=500 ,那么 △ ABC是什么三角形? A C
B
如图,在△ABC中,AB=AC, 角平分线BD与CE相交于点O,OB与 OC相等吗?请说明理由。
在△ABC中,AB=AC,点M、N在BC上, 且AM=AN,请你用你认为最简便的方法说 A 明BM=CN。
B M D
N
C
A
∵ AB = AC ∴ ∠B= ∠C(等边对等角)
B
C
如果∠B=∠C,AB能等于AC吗?
在一张纸上画线段AB,并在AB同侧利用量 角器画2个相等的锐角∠BAM和∠ABN,设AM 和BN相交于点C,量一量AC与BC的长度,AC 和BC相等吗?
A
D
B
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符号语言 A 图形
∵∠ACB=90°,AD=DB ∴CD=
1 2
D
AB
C B
课本练习 P26. 2,3
3、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长为2, 则它的面积为__________
如图,已知AD、BE是△ABC的高, M是AB的中点,且MN⊥ED于点N,EN 和ND相等吗?为什么?
A
D B
F
E C
已知△ABC中AB=AC,D,E分别是 AB和 BC上的点,连接DE并延长,且与AC的延长线 交于点F,若DE=EF,试说明BD=CF
A
过D作DH∥AF交BC于H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PPT课件

苏科版初中八年级数学上册1.5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PPT课件

腰三角形共有
()
A.6个
B.5个
A
C.4个
D.3个
E
D
0
B
C
⑻如图,在△ABC中,AB=AC,△ABD 与△AEC都是等边三角形,且 ∠DAE=∠DBC,求△ABC的三个内角 的度数.
A
D
E
B
C
拓展提升
底边为BC的等腰△ABC被过一个 顶点的一条直线分割成两个较小 的等腰三角形,请你画出所有符 合条件△ABC的草图.
求证:BE=CD.
A
B E
C D
例1:根据下列条件求等腰三 角形中其余两个角的度数.
◆一个为角700
★一个外角为1000
例2:如图,在△ABC中,AB=AC, 点D在BC上,且AD=BD,∠ADC=700, 求∠BAC的度数.
A
B
D
C
例3:如图,在△ABC中,AB=AC,
BE⊥AC,CD⊥AB,BE与CD相交于点0, ⑴证明△0BC为等腰三角形;⑵连接AO, 试判断直线AO与BC的关系 .
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㈠
动手操作
A
A
A
B
CD
CB
D
C
你有什么发现?
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等腰三角形的 对称轴.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简称 “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 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三线合 一”).
性质巩固
1.如图.在△ABC中,如果AB=AC,那么 ∠________=∠_______.
音画欣赏
搜集整理
谢谢观赏 !
以下为与制作课件备用模板 希望对你有帮助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

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课件

(4)连接AB、AC.
△ABC就是所求作的三角形.
(2)∵AB=AC,BD=CD ∴_A_D__⊥__B_C_,__∠__B__A_D_=__∠__C_A_D___(三线合一)
(3)∵AB=AC, ∠BAD=∠CAD ∴____A_D_⊥__B__C__,B_D__=_C_D___ (三线合一)
A B DC
例1 : (1)若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底角为72°,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__. (2)在△ABC中,AB=AC,∠B=40°,则∠A=___°∠C=___°. (3)在△ABC中,AB=AC,∠A=40°,则∠B=___°∠C=___°. (4)在等腰△ABC中,∠A=40°,则∠B=___°∠C=___°.
2、角是__________图形,它的对称轴是___________________; 性质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定定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思考: 1、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么? 2、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
方法三:作底边上的高
已知: 如图,在△ABC中,AB=AC. 求证: ∠B= ∠C.
证明: 作底边的高AD ∵AD为高
∴∠ADB=∠ADC=90°.
在△BAD和△CAD中,
AB=AC
AD=AD
∴ △BAD≌ △CAD (HL). ∴ ∠B= ∠C
A B DC
结论 定理1 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
例2 如图,△ABC中,AB=AC,垂足为点D,若∠BAC=70°,
则∠BAD=
.
尺规作图等腰三角形
按下列作法,用直尺和圆规作等腰三角形ABC,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15.1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共35张PPT)

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上册第15章教学课件:15.1 第1课时 轴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共35张PPT)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讲授新课
一 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
轴对称 图形
a
m
对称轴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 互相重合,这个图形就叫做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 称轴.
例4 在3×3的正方形格点图中,有格点△ABC和
△DEF,且△ABC和△DEF关于某直线成轴对称,请
在下面给出的图中画出4个这样的△DEF.
E
D
C(F)
CF
D C(F)
E
CF
A (D)
BA
B(E) A
B
A(D)
B(E)
方法归纳:作一个图形关于一条已知直线的对称图形,关键
是作出图形上一些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然后再根据已
你能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例子吗?
全班总动员
ABCDEFGHIJKLM
N O P Q R S T U VW X Y Z 游戏规则: 每人轮流按顺序报一个字母.如果你认为 你所报的字母的形状是一个轴对称图形,你就迅速 站起来报出,并说出它有几条对称轴;如果你认为你 报的字母的形状不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你只需坐 在座位上报就可以了.其他同学认真听,如果报错了, 及时提醒.
ABCDE FG HI J KLMN OPQRST U VWXYZ
做一做:找出下列各图形中的对称轴,并说明哪一个 图形的对称轴最多.
想一想:
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下面的每对图形有什么共同特点如?图点A、A ′就是一对对称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
0
E C
B
自主探索 任意剪出一张直角三角形纸片,然后 根据下图顺序先折叠再展开,猜想AD、 BD、CD有什么关系?
A
D



B

C
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 的一半.
如图,在△ABC中,0为AB的中点, ∠ACB=900,证明:AB=2C0
D O
A C B
F
C
E
D B
A
例4 如图,已知RtCDE≌RtACF,则 ∠DCE+∠ACF=______,从而∠ACB=_______. ①设小方格的边长为1,则AB=______; ②取AB的中点M,连接CM,则CM=_______,理 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等腰三角形的 轴对称性(二)
动手操作
如图,将矩形纸条沿截线AB折叠,在 所得△ABC中, 度量边AC和BC的长 度,你有什么发现?能证明你的结论 吗?
C
1 2
A
B
在一张薄纸上画线段 AB,并在AB同侧利用量角器画两个 相等的锐BAM和BAN.设AM与BN相交与点C,量一量AC与BC 的长度,或折纸使BAM与ABN重合,你和同学们得到的结 论相同吗?
A
E
0
D
B
C
例2 如图,在△ABC中,AB=AC,两条角平分线BD、 CE相交于点0. ⑵BD与CE相等吗?为什么? ⑶如果将BD与CE变为高或中线⑵中的结论还成立 吗?为什么?
A
E
0
D
B
C
例3 如图,已知0B、OC为△ABC 的角平分线,DE∥BC,△ADE的 周长为10,BC长为8,求△ABC的 周长. A
拓展提高 如图在△ABC中,M,N分别是BC与EF的中 点,CF⊥AB,BE⊥AC,证明:MN ⊥EF.
ALeabharlann FN EB
M
C
教学反思
◆使用“等角对等边”的性质要注意什么? ▲在研究等腰三角形的问题时,常常添加 什么辅助线? ▲在研究直角三角形的问题时,遇到斜边 中点常常添加什么辅助线?
等腰三角形轴对称(三)
1.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 0 ∠ABC=∠ADC=90 ,M、N分别 是AC、BD的中点,求证: MN⊥BD.
D A N M B C
2.如图,在△ABC中,∠C=900, ∠ABD=2∠EBC,AD∥BC, 求证:DE=2AB
A
D
E B C
演 文

稿 1 2 后

3
费洛蒙香水官网 嵿夝夻
N M C
A
B
通过上面二个实验你得到什么结论?
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 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 等边”)
如图,在ABC中,已知 ∠B=∠C,证明:AB=AC
A
B
C
例1如图在△ABC中,AB=AC,两条角平分线BD、CE 相交于点0.
⑴0B与OC相等吗?为什么? ⑵BD与CE相等吗?为什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