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常规 (试行稿)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论》课程标准《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课程标准课程名称: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历史教育专业学习时间:第4学期(每周2学时)学时数:36学时(理论10学时,实践26学时)学分:2前言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也是人生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
小学教师的质量关系到学生一生的成长,关系到亿万家庭的希望,更关系到国家的未来。
三年制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是培养适应现代基础教育的小学教师的摇篮。
学生在这里学习专业知识和教学技能,为走向小学教师工作岗位做准备。
一、课程性质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教学是高师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历史专业学生的必修专业基础课。
该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理论课程。
它运用教育学、心理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伦理学、法律等原理分析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现象,旨在揭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本质、特点和规律,指导思想品德教学实践。
该课程是政史专业必修课程如《小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普遍原理的具体化,是指导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教学的方法论课程。
二、设计思路1.课程的基本要求依据2021年9月,教育部向社会正式公布的《小学(幼儿园)教师专业标准》和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具有实践性和理论性相统一的特点,该门课程教学既要学生掌握基本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又要培养他们从事思想品德教学的技能。
首先,在教学内容上,要及时吸纳思想品德教学改革实践的先进成果和理论,吸纳党和国家教育部门制定的新的有关政策和文件精神,使课程教学具有时代特点。
其次,在教学方法上,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学生实践技能的培养。
该课程实行“三维”教学法:基本知识和逻辑思辨能力;将“说课”引入课堂教学,以培养学生的“假象思维”能力;对于教学技术操作,如教学设计,上课等,采用实践训练的方式,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024年小学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计划(二篇)
2024年小学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本学期工作根据区教研室教学工作计划的要求,我校品生、品社教学的主要工作以实施新课程改革和提高德育工作实效为中心。
认真钻研《品生品社》的课标与教材,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以____新的课标为指导,以课堂教学改进计划为抓手,重视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具有辨别是非的能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
二、主要任务和目标:1、根据国家课程方案,开好课程。
2、规范教学常规,加强教师业务常规管理,保障教学教研活动效果。
3、继续加强品生品社教师的培训工作。
4、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开展联片教研活动。
三、工作内容与措施:时间活动内容目的要求及方法步骤____月1、____教师参加教研中心品德学科计划传达会。
2、做好品生品社学科的课程纲要。
3、为尽快了解课标、教材的新变化,提高教师的备课质量,____品德学科教师参加区“说课研讨会”。
目的是让老师熟悉课标,了解教材并听取本学期教学计划。
4、为让教师尽快了解教材内容,从全局把握教材,强化教师的分析教材,使用教材的能力,让教材上的文字,教材上图片的编写意图真正变成教师的教学思想,让教材变成老师上好课的一种工具和资源。
____月1、传达计划。
2、____观看录像课并议课。
3、学习并反思张老师在开学初的教研活动中所传达的学科精神,以及交流听取的说课内容与反思。
4、____骨干教师观看全国优质课录像课,围绕探索引导学生参与社会的途径开展讨论交流。
教师通过自主学习、同伴互助、观课议课、网络学习和师生主题研究等形式深入研究学科知识,拓宽教师对学科知识的视野,打开教学思路。
____月1、学区联片教研活动。
2、参加区基本功比赛。
3、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发展,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引领示范作用,达到相互学习、互相进步的作用。
____各学区采取“同课异构”的形式,围绕专题“导-学-议-练”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教学研究。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四篇)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范文(四篇)第1篇: 《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上册教学计划本学期我承担六年级《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不断提升自己的精神追求,增强职业道德,掌握教育规律,拓展学科知识,强化专业技能和提高教育教学水平的过程。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结合教育教学实际,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学情分析:本班多数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对道德与法治这一学科很感兴趣。
由于本班留守儿童较多,缺乏家庭教育,导致了少部分的学困生,这就要求教师加强对学困生的教育和引导,让他们尽快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分析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教材是从20***年春季正式实行,全册共四个单元,分别是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
1、通过第一单元《完善自我健康成长》的教学,使学生懂得每个人都应得到尊重,学会如何尊重自己、他人。
懂得宽容的意义,养成友爱宽容的品质,进一步完善自我,促进健康成长。
学会思考过去的事并从中得到经验和教训,从而完善自我,让自己做得更好。
2、通过第二单元《爱护地球共同责任》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地球的健康关系到人类的安危,从而增强环境保护意识,懂得环境保护的方法,并激发学生保护环境的责任感,自觉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举手之劳做环保”的自觉性并从自己的身体力行中感受到幸福和自豪之感。
3.通过第三单元《多样文明多彩生活》的教学,了解文明因多样而交流,因交流而互鉴,因互鉴而发展。
我们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
”文明是多彩的,人类文明因多样才有交流互鉴的价值。
不同文明只有交流互鉴、取长补短、共同进步,才能为人类文明进步、世界和平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4.通过学习第四单元《让世界更美好》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世界上各个国家只有团结起来,形成共识,达成共通,互惠互利协同发展,才能为人类世界创造出更加美好的未来。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2022
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与课时安排2022附件浙江省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2022年修订〕课程名称品德语文数学课程设置外语体育与健康艺术科学历史与社会综合实践活动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年级一二课时安排三四五六七八周课时 26 26 30 30 30 30 34 34 开设1-6年级 7-9年级年级课时合计课时合计 1-9 1-9 1-9 3-9 1-9 1-9 3-9 7-9 3-9 约980 1-9 根底性课程平均周课时 22-23 22-23 25-26 25-26 25-26 25-26 27-28 27-28 拓展性课程学年教平均周课时学周数 3-4 3-4 4-5 4-5 4-5 4-5 6-7 6-7 35 35 35 35 35 35 35 35 学年总课时约910 约910 约1050 约1050 约1050 约1050 约1190 约1190 约620 约1600 16-20% 约430 约1540 约840 约350 约700 约830 约350 约200 约510 约450 约410 约310 约210 约480 约310 九年总课时约630 约2050 约1290 约760 约1010 约1040 约830 约310 国家规定总课时比例 7-9% 20-22% 13-15% 6-8% 10-11% 9-11% 7-9% 3-4% 九 34 27-28 6-7 33 约1120 说明:1. 周课时数按标准课时计算,一至六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0分钟,七至九年级每课时教学时间为45分钟。
假设安排长短课,教学总时间应根本保持不变。
2. 品德每周2课时,一二年级为品德与生活,三至六年级为品德与社会,七至九年级为思想品德。
3. 体育与健康一二年级每周4课时,三至九年级每周3课时。
学校可充分利用大课间、课外活动等途径,增加学生体育活动时间,保证学生每天在校体育锻炼1小时。
4. 艺术包括音乐和美术,一到六年级每周4课时,七至九年级每周2课时。
提升小学品德课堂教学实效策略
能 让孩 子真 切 感 受父 母长 辈 的养 育 之 恩 ,体 会 家 庭 成 员 问 的 亲 情 ,课 前 我 让 同学 们 收 集 一 些 能够 反 映 自 己健 康 成 长 和 家 庭 幸 福 生活 的 照 片 或事 情 。课 上 请 一 些 学 生 向 同学 展 示 自家 美 好 生 活 的照 片和 资料 , 家 一 起 分 享 美 好 幸 福 的回 忆 ; 时 我 在 课 前 大 同 联 系一 些 学 生 家长 , 他 们 进 行 采 访 , 解 他 们 在 承 担 家 庭 角色 对 了 时 的 内心 想 法 , 用 录 像 机 记 录 下 来 , 上播 放 事 先 录 制 的 家 长 并 课 平 时想 对 自 己 的孩 子 说 却 又 没 能 说 出 口 的 心 里 话 的录 相 等 , 让
入 的思 考 , 为 要 让 本 课 程 良性 发展 , 生 应 有 的育 人 效 果 。一 认 产
教 育 学 生 如 何 做 人 ,加 强 对 学 生文 明 行 为 的 培 养 和 道 德 品 质 的 教 育 , 品德 与 生 活 ( 会 ) 学 过 程 中 的 一 个 主 题 , 是 社 教 并贯 穿
于 教 学 过 程 的始 终 。一 节 好 课 , 须 在 明确 “ 生 需 求 ” 个 , 分 理 解 教 材 , 定 教 学 目标 , 施 教 吃 充 制 实 学 , 而 满 足 孩 子 的 需要 。 《 友 之 间》 一节 课 , 师 就 创 设 种 从 朋 这 老 种 情 境 , 学 生 感 悟 , 待 朋 友 要 宽 容 要 真 诚 , 学会 分 享 。 《 让 对 要 说 声“ 谢 ” 这 一 节 课 , 师 就 教 给 孩 子 , 于 帮 助 过 我 们 的 人 、 谢 》 教 对 为 我 们 服 务 过 的 人 , 真 诚 地 说 声“ 谢 ” 这 既 是 对 他 人 的 尊 要 谢 。 重 , 是 对 自己 的尊 重 。 《 草 树 木 点 头 笑》 一节 课 , 让 孩 子 更 花 这 就 明白, 草树木作用大 , 花 我们 要 用 自 己 的 行 动 , 小事 做 起 做 个 从 爱 绿 护 绿 小 卫 士 。 《 们 的 大 地 妈 妈 》 一 节 课 , 师 通 过 大 量 我 这 教 的 事 实 告 诉 孩 子 , 球 妈 妈 被 污 染 了 , 她 ” 过 得 哭 了 , 们 要 地 “ 难 我
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
课程资源的开发
校内资源
利用学校内部的设施、场地、师资等资源,开发多样化的 课程活动,如实地考察、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以培养 学生的品德素养和生活技能。
自然资源
利用自然环境、动植物等资源,开展户外活动和实地考察 ,让学生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之美,培养环保意识。
社区资源
结合社区的实际情况,开发与社区生活密切相关的课程资 源,如邀请社区名人、志愿者等参与课程,让学生了解社 区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
第三学段(5-6年级)
培养学生对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初步 认知,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行为习 惯,培养积极的生活态度和自我保护 意识。
在前两个学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 道德判断和道德选择能力,增强社会 参与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为未来的生 活和职业发展奠定基础。
第二学段(3-4年级)
在第一学段的基础上,进一步培养学 生的社会认知和社会责任感,提高自 我调节和自我控制能力,形成良好的 人际关系。
评价方式与方法
形成性评价
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表 现,及时发现问题并提
供反馈。
总结性评价
在教学结束后进行,关 注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整 体表现,提供全面的评
价和反馈。
定量评价
定性评价
采用量化的方式进行评 价,如考试成绩、问卷
调查等。
采用非量化的方式进行 评价,如观察、访谈等。
05
CHAPTER
课程理念
尊重学生主体性
品德与生活课程强调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需求,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自我发现和自我完善。
注重情感体验
品德与生活课程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通过情境创设、角色扮演等方式,引导学生体验生 活中的情感和价值观,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和人文素养。
浙江省小学课程设置一览表
浙江省小学课程设置一览表浙江省小学课程设置一览表涵盖了小学各年级学生研究的各类课程,为了更好地指导小学生的研究,让他们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能力,学会研究。
一、小学一年级课程设置:1.语文:《小学语文》、《我们的母语》;2.数学:《小学数学》;3.英语:《小学英语》;4.科学:《小学科学》;5.音乐:《小学音乐》;6.美术:《小学美术》;7.体育:《小学体育》;8.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
二、小学二年级课程设置:1.语文:《小学语文》、《我们的母语》;2.数学:《小学数学》;3.英语:《小学英语》;4.科学:《小学科学》;5.音乐:《小学音乐》;6.美术:《小学美术》;7.体育:《小学体育》;8.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
三、小学三年级课程设置:1.语文:《小学语文》、《我们的母语》;2.数学:《小学数学》;3.英语:《小学英语》;4.科学:《小学科学》;5.音乐:《小学音乐》;6.美术:《小学美术》;7.体育:《小学体育》;8.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
四、小学四年级课程设置:1.语文:《小学语文》、《我们的母语》;2.数学:《小学数学》;3.英语:《小学英语》;4.科学:《小学科学》;5.音乐:《小学音乐》;6.美术:《小学美术》;7.体育:《小学体育》;8.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
五、小学五年级课程设置:1.语文:《小学语文》、《我们的母语》;2.数学:《小学数学》、《小学数学(预备)》;3.英语:《小学英语》;4.科学:《小学科学》;5.音乐:《小学音乐》;6.美术:《小学美术》;7.体育:《小学体育》;8.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
六、小学六年级课程设置:1.语文:《小学语文》、《我们的母语》;2.数学:《小学数学》、《小学数学(预备)》;3.英语:《小学英语》;4.科学:《小学科学》;5.音乐:《小学音乐》;6.美术:《小学美术》;7.体育:《小学体育》;8.品德与生活:《小学品德与生活》。
(2021秋)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含教学进度表)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清溪流过碧山头,空水澄鲜一色秋。
转眼之间,新的学期又将开启。
本学期我继续承担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工作任务,为了使自己的教学工作有条不紊、有的放矢,更高效地完成本职工作,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一、指导思想与基本理念以生活的逻辑构建教材的结构和内容,需要考虑儿童生活的特性。
一方面,儿童生活具有多重性。
这种多重性是指儿童生活蕴含着多重因素,包括儿童多重的生活空间(如家庭、学校、社区),儿童多重的生活角色(家庭的成员、学校中的学生、公共生活中的公民、文化与历史的建构者等),以及儿童多种角色的冲突(规则与自由的天性、规则的遵循者与建构者等)。
因此,教材应尽可能全面地反映儿童生活的多重性,使教材真正回归儿童的生活。
另一方面,儿童生活是不断扩展的,具有动态性。
因此,教材的结构也是多维度、多层次不断递进和拓展的。
教材的内容是从儿童生活中凝练出来的,建构起相互关联的主题域,这种处理方式避免了儿童生活的多重性、动态性可能导致的教材内容松散、琐碎的问题,使儿童生活以相对集中的方式整合起来,同时也将国家和社会的要求以系统的、隐性的方式渗透在教材之中,从而使教材既反映了国家和社会对儿童道德发展的系统要求,又将儿童生活完整地显现出来,真正使儿童通过生活本身获得道德发展。
人的道德发展归根结底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学习,取决于人自身的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
因此,教材以发展儿童道德自主构建能力为宗旨,通过各种精心设计的活动,引导儿童发展其道德自主建构的能力。
通过设计多种生活事件、多样的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其面对的道德问题,反思其无意识接受的道德观念,通过独立的道德判断,自主地作出道德决定,并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这些道德决定。
同时,儿童这种道德自主建构能力并非头脑中自然产生的,也并非儿童在孤立的、狭窄的自我生活圈中就能得到的,必须积极地与人类已有的道德生活经验相连接。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8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精选8篇)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都尝试过写作吧,借助写作也可以提高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
那么我们该如何写一篇较为完美的范文呢?下面我给大家整理了一些优秀范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案例篇一在这一学期我承当了四年级品德与社会课的教育教学工作,在教育教学任务中,我尽职尽责。
依照大纲要求制定并实施教育教学工作计划。
做到开学有计划,学期末有总结,质量分析。
教学中论题研究教材,探索性的尝试设计种种教学方式,以新教材理念为指导,不断反思积累经验,寻觅有效的教学途径。
教学中把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同学生平常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帮助学生把握正确的是非评价标准,知道何谓善、恶、美、丑,进步他们养成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自觉性和安全意识,构成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生理素质.本学期四年级的思品教学总结以下:1、培养学生从小爱学习的习惯。
在教学进程中结合课文教学内容和班的实际情况,教育学生向爱迪生学习。
在学习上要多动脑,不懂就问,课后多看课外书,汲取营养,增长知识,还要认真完成作业。
结合教学内容在班上弄了一次优秀作业评比活动,对被选到优秀作业的同学给予嘉奖,对没有选上的同学教育他们今后要努力,争取下次被选上。
2、培养学生爱国家和爱故乡的情感。
在教学中让学生了解故乡,知道故乡有美丽的风光和丰富的物产。
引导学生保护故乡的环境和公共财物,做一个关心集体、爱惜公物的好市民。
3、培养学生心中有他人,遇事相互忍让的社会公德。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插图引导学生熟悉哪些应当作,哪些不应当作,通过讲故事,辨一辨,说一说的活动情势引导和教育学生,不管甚么时候何地都要有一种良好的社会公德,心中有他人,遇事相互忍让,见到他人有困难要乐于助人。
4、培养学生讲道理,不任性,尊老爱幼、勤俭勤俭的良好品质。
在教学中结合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在平时的平常生活中,要养成一个好习惯。
遇事要讲道理,不任性,还要知道尊敬老人、爱惜幼小。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最新文档
浅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有感《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道德存在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
因此,在新课程改革实施过程中,“回归生活”必须成为改革的基本理念。
回归生活,让孩子在真实的生活场景中,利用生活事件、运用生活问题等,引导他们去思考,发表自己的见解,在生活体验中得到感悟,在感悟中进一步“学会生活”“学会做人”。
下面就新课程《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实施谈谈个人的一些感受,与大家分享。
一、学会健康、科学地生活学会生活,首先要学会健康地生活。
一日三餐,谁也离不了。
怎样才是健康的饮食,怎样才能健康地生活?孩子们熟悉又陌生的内容。
我从儿童日常生活出发,以此作为教育内容的源泉,让儿童从身边普遍存在的问题中引起思考进行讨论研究,指导孩子学会健康地而且科学地生活。
《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在餐桌上》教学中,课一开始,我就带领孩子到模拟的“自助餐厅”中进餐,让孩子自由挑选喜欢的食品,让孩子感受到这似乎是生活,不是在上课。
新奇、有趣,“真、善、美”自然地流淌出来。
当孩子把自己一日三餐最喜欢吃的食品挑选出来后,请孩子们按小组围坐在一起进行讨论:“每天只吃自己喜欢吃的食物是否科学呢?它能满足你长身体的需要吗?”孩子们像开圆桌会议一样像模像样地讨论起来,原来头脑中不甚了解的、模糊的营养常识和健康意识逐渐清晰明朗起来,并且得到了巩固和传播。
二、学会愉快、积极地生活《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指出:愉快、积极地生活是儿童生活的主调,它旨在使儿童获得对社会、对生活的积极体验,懂得和谐的集体生活的重要性,发展主体意识,形成开朗、进取的个性品质,为儿童形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奠定基础。
而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时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烦恼,如果长期处于困惑中得不到宣泄、得不到帮助,心头的疙瘩会越来越大,心理的矛盾会越来越重,严重了便会成为心理障碍,生活也会由此变得暗淡,毫无希望。
此时,常与孩子相伴的老师、家长与其心与心的沟通显得分外重要。
宁波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宁波市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试行)一、尊敬国旗、国徽,唱国歌准确响亮。
升降国旗、奏唱国歌时要脱帽、肃立、行注目礼,少先队员行队礼。
二、爱护集体荣誉,积极为集体出力,做事认真负责。
三、坐、立、行、读书、写字姿势正确。
四、同学间友爱宽容,合作互助。
虚心学习别人的优点和长处,不欺侮同学。
五、尊敬老师,主动问好,乐意接受老师教导,及时与老师交流意见、想法。
六、孝敬长辈,体贴父母。
听从父母和长辈的教导,外出或回家打招呼。
七、待人有礼貌,不打扰他人工作、学习和休息,未经允许不进入他人房间、动用他人物品。
说话举止文明,不说粗话脏话,不打架。
八、敬老爱幼,主动帮助有困难的人。
尊重少数民族和外国人的风俗和生活习惯。
九、诚实守信。
勇于承认并努力改正错误。
答应别人的事要努力做到。
借东西要及时归还,损坏和遗失公物要赔。
拾到东西要归还失主或交公。
十、勤俭节约,合理消费,不攀比、摆阔。
不乱吃零食,不购买无证摊贩食品。
文明用餐,不挑食,不剩饭菜。
十一、勤洗手、勤洗澡,常剪指甲、常理发,早晚刷牙漱口。
身体不适,告知父母和老师,及时就医,积极治疗。
十二、上学前后整理好学习用品,不遗忘和丢失自己的物品,爱护书本和学具。
十三、上课专心听讲,积极思考,大胆提问,敢于发表不同意见。
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认真完成作业,不抄袭。
考试不作弊。
十四、生活有规律,按时休息。
上学不迟到早退,不旷课。
放学外出按时回家,因病有事要请假。
十五、积极参加校内外文化体育活动,认真规范地做好广播操和眼保健操。
十六、乘车(船)主动购票,按秩序上下车。
不抢座,主动给老幼病残孕让座。
遵守公共场所规范。
十七、认真值日,积极参加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各种公益活动。
学习料理自己生活,参与一些家务劳动。
十八、爱护环境,爱护动植物,爱护文物古迹和公共财物。
不乱涂乱画,不随地吐痰、便溺、乱扔废弃物。
保持校园、公共场所、家居环境整洁优美。
十九、遵守交通规则,不骑车。
注意安全,不在公共场所追跑打闹。
学校的教研工作计划和目标4篇(优秀)
最新学校的教研工作方案和目的4篇(优秀)光阴的迅速,一眨眼就过去了,成绩已属于过去,新一轮的工作即将降临,写好方案才不会让我们努力的时候迷失方向哦。
那关于方案格式是怎样的呢?而个人方案又该怎么写呢?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方案书怎么写才比拟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学校的教研工作方案和目的篇一严密结合我校的实际,立足课堂,着眼于学生的开展,紧紧围绕县教育室的工作,扎实有效地落实和开展各项品德教育教学活动。
围绕学校工作目的,积极有效地开展品德教育教学工作。
继续以《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思想,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理论才能为重点,积极开展教育教学科研,以教学方式、学习方式为打破口,进一步提升我校《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老师的教育教学程度。
1、认真执行教学常规。
组织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建议30条》》和《宁波市小学品德学科教学常规》,用好宁波市小学品德助教方案。
按规定要求制定学期授课方案,按授课方案进度备课上课,做到教学有方案,授课有内容。
扎扎实实地落实教学方案。
不挪课,不减时间。
2、加强教学研究,积极开展教研活动。
积极开展校内课堂教学研讨活动,本学期保质保量完成4次教研活动,其中两次为课堂教学研讨活动。
研讨内容包括课堂教学、疑难问题的研究、教学反思、教学评价与感悟等,每次教研活动要求按时出席,认真参与,活动后均要评课。
授课老师要有反思。
使学科老师在听课、交流、反思的互动学习中专业化程度有所进步。
3、加强学习,促进老师的专业成长。
积极参加县教研室开展的各项教学比赛,特别是课堂教学的展示。
认真准备高级老师的课堂展示活动,北片教研活动展示课。
并且要求参加北片教研活动的老师事课前认真备好课,课时做好听课笔记和评课稿,使自己的每一次教研活动都有所收获有所进步。
4、鼓励老师撰写教研论文向各级刊物投稿,积极参加各级和各类竞赛活动。
积极参加县教研室组织的有关活动。
三月份:1、教研组长负责制定教研组方案2、各位授课老师制定好本学期的授课方案,并上交存档。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3篇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3篇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3篇2020-10-26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3篇时间过得真快,总在不经意间流逝,前方等待着我们的是新的机遇和挑战,为此需要好好地写一份工作计划了。
那么如何做出一份高质量的工作计划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品德与生活工作计划篇1 一、指导思想:进一步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指导纲要》和〈〈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的精神要求,以实施课程改革为重点,以推进课堂教学为载体,以课题研究为中心,进一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加强集体备课力度,根据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教学特点,结合未成年人身心成长的特点,遵循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教育的规律,搞好学科教学,充分发挥品德课的德育功能,增强儿童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和综合素质的形成。
二、主要工作(一)课程改革工作1、抓好教学常规管理和指导工作。
经常性深入学校听课及参加年级集体备课,每月开展一次中心组集体备课活动。
了解当前思品学科教学中的难点问题,以便有的放矢地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研活动开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进一步健全学科中心组的研究活动,增强中心组的凝聚力和幅射作用,有计划、有步骤地针对具体教教学问题进行教学研究,积极规划、组织、指导开展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
2、加强对本学科专任教师和兼职教师的培训和指导。
继续组织教师认真学习课程改革理论,研究《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和教材,更新教育观念,增强课程意识,提升教研能力,把新的教育理念、教育方法逐步内化为教师的教学行为。
扎实开展好新课程培训活动、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和教师自身的学习实践,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
3、强化研究意识,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突出课改重点,深化教研内涵,开发教育资源、改进和创新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的方法和形式,优化课堂教育教学活动,提升教研品位。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方法研究
2教 学 内容 和 方 式 单 一 .
堂 主动 性和主体性 。
2 重视 课 堂 评 价 的 重 要 性 .
为 图方便省事 或 因循传 统模式 , 在平 时的品德 课 堂上 . 很 多教师采 用的教学 方法都 比较 单一 , 基本 都是讲 解法 , 很
《 品德 与生活 ( 会 )课 程 是 在小学 一 、 年段 和三一 社 》 二 六年段开 设 的一 门以儿童社 会生 活为基 础 .促 进学 生 良好 品德形成 和社会 性发展 的一 门全新 的综 合课程 ,又是 一个 需要在借鉴 、 继承 的基础 上发展创新 的课 程领域 。 《 品德 与 生活 ( 会 )课 的 内容 涉及 广 泛 , 社 》 包括 社会 生
1 堂上体现 学生为主体 . 师为主 导的作用 。 . 课 教
活、 地理 、 史 、 历 道德 、 经济 、 文化 等诸 多方 面 , 内容 的构建 但
并不依据 于某个具 体学科 的知识 体系 ,而是采 用综合 主题 的构建方 式 , 机融合各 领域 的 内容 , 有 根据 儿童 的成 长及认 识 规律 。 根据儿 童生活 范围逐 步扩大 的特点 。 择 了不 同层 选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计划(共9篇)
小学思想品德教学计划(共9篇)一、指导思想本学期我校小学品德与生活、教研工作继续以新理念为指导,以课堂为基地,进一步发挥教师的创新精神和探究积极性,扎实开展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操作行为的研究。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贯彻落实学科教学建议,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
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积极实施素质教育,为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教育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健全人格而努力。
二、主要工作随着品德与生活新课程的实施,对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学科的重视程度日益加强。
在过去的一学期中,我校教师取得了好的成绩。
今年春季,我校一、二年级全面使用品德与生活教材,三、四、五、六年级使用品德与社会教材,要求广大教师不断加强理论学习,更新教育观念,建立开放的课程视角,实施开放的课堂教学,切实转变教学方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一)把握和落实课程目标,探索综合课程新天地促进课程综合化是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亮点之一,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综合课程。
教师在教学中应全面把握教学目标,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根据课程性质,从教学内容的开发、教学方式的运用和教学评价的选择等方面探索综合课程的新天地。
1.教学内容的综合性2.教学方式的开放性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采取丰富的、直观的、灵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给学生大量动手、动脑、动口的机会,使学生在多种多样的活动中促进个体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
活动形式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几种形式结合使用;教学活动时间的安排应灵活机动,根据主题内容,可在一课时内完成,也可以持续几课时或一段时间;可在课堂上完成,也可以与其他教育活动,如少先队活动、班队活动、节日庆祝活动等相结合,相互促进,资源共享,实现综合教育效益3.教学评价的灵活性(二)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不断壮大骨干教师队伍1.加强校本培训与研究新一轮课程改革提出了众多新的教学理念、教学要求、教学方式,并要求逐步转化成广大教师的教学行为。
宁波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宁波市中小学校章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
宁波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宁波市中小学校章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宁波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2.10.09•【字号】甬教政[2012]361号•【施行日期】2012.11.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正文宁波市教育局关于印发宁波市中小学校章程管理办法(试行)的通知(甬教政〔2012〕361号)各县(市)区教育局,大榭开发区文教卫生局,东钱湖旅游度假区、宁波国家高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宁波杭州湾新区社会事务和农村工作局,各直属学校:制订学校章程是学校依法治校、依法办学的基本依据和具体表现,是加快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的重要举措。
为指导和规范全市中小学校章程制定工作,根据《教育法》等法律及其他有关规定,我局制定了《宁波市中小学校章程管理办法(试行)》《宁波市中小学校章程参考样本(试行)》(见附件1和见附件2),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在实施中有何意见和建议请及时反馈给宁波市教育局政策法规处。
各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和直属学校要高度重视学校章程制定和完善工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明确章程制定和修订时间表,并将此项工作列入对学校发展性评价和年度考核内容。
全市总目标:到十二五末,全市中小学校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基本建成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所必备的规范合法、特色鲜明、执行有效的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体系。
阶段目标:到2013年7月,宁波市级及以上“依法治校示范校”和市直属学校完成制定或修订学校章程及规章制度的清理,并向全市同类学校示范;到2015年7月,全市所有中小学全面实现“一校一章程”,并完成规章制度的清理。
附件:1.宁波市中小学校章程管理办法(试行)2.宁波市中小学章程参考样本(试行)3.宁波市中小学章程核准申请表宁波市教育局2012年10月9日附件1:宁波市中小学校章程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指导和规范学校章程制定,促进中小学依法治教和依法治校,加快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根据《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及其他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附开题报告)
“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的研究,紧密结合新课程改革的热点问题,把教研重点放在了“探索德育课程生活化”这一研究主题上,开题以来,我们三处学校将本学科活动与当地的地理环境特点紧紧地联系起来,力求通过主题化的研究来带动教学上一系列的研究。
一、研究背景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课程改革新设置的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它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与以往的思想品德及社会课程相比都发生了重大的创新和突破。
新的课程标准是从学生生活领域来设计的,并把其作为新课程的生长点。
学校课程、现实生活和当今世界正被国际化与信息化重新诠释。
而作为学生品德性与社会性养成的主导渠道——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教育活动还未跟上时代的步伐,还未真正做到为学生的终身发展服务,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和方法服务,不能圆满达成教育的本质要求——人的社会化,使学生能积极面对现状适应生活,努力认识社会创造生活,切实遵守法规享用生活。
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小学生品德性和社会性的形成还面临着一些突出矛盾,如,教育目标与实际行为的矛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矛盾等,这些矛盾说到底是学生品德性、社会性的养成教育与生活实际脱节、背离的矛盾,它体现在课堂教学远离现实生活、严重“外灌”、目标抽象化与工具化。
现实中最典型的状态是:学生每天在生活世界之中,却没有体验到生活的丰富性和生活的乐趣。
如果学生的学习和受教育背离了生活逻辑,他们就难免现出疲倦、厌倦以至“逆反”的状态。
为了让学生能在生活中体验着自己的生存状态,享受着生命的快活和生活的乐趣,诗意地栖居在生活中,我们决定开展《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有效性研究》课题研究。
二、研究目的意义1、通过课题研究,改善《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形式单一,效果不佳的现实,努力提高德育实效,使学生为不断成为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良好道德性的一代新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市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学常规(试行稿)(2009年起试行)《品德与生活》课程是在小学低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以培养品德良好、乐于探究、热爱生活的儿童为目标的活动型综合课程。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参与社会、学习做人是这两门课程的核心。
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具有生活性、开放性、实践性、综合性、活动性的特点。
其基本理念分别是:《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的教学要努力体现以上的课程特点和基本理念。
为了规范课堂教学,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根据课程理念、实施要求及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有关课堂教学建议,提出以下实施细则。
一、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必须要经历的过程,是一切教学活动的起始阶段,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保证,是教师自我提升的有效方式。
教学准备要求做到以下6条:第1条学习课标。
认真学习《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明确课程的性质、目标,理解课程的基本理念、教材编写意图和编写思路,把握教材的内在结构,了解内容标准及实施建议。
第2条钻研教材。
通读《品德与生活(社会)》全套教材,了解各册教材内容。
研读本册教材、教师教学参考用书,整体把握本册教材内容与目标。
第3条了解学生。
包括学生的家庭背景、生活状况、认知基础、能力水平、行为习惯等,以便保护童心,有效地开展教学。
第4条制定计划。
根据本册教材要求、学生特点和需求,确定学期教学计划,安排教学进度。
整体设计、规划与教学相关的搜集、调查、参观、访问等实践活动,与学校活动、少先队活动协调后,制定学期教学计划。
第5条开始备课。
单元备课与课时备课结合。
根据课程设计综合交叉、螺旋上升的特点,分析各册教材中相关单元的联系与区别,明确单元目标。
然后进行课时备课,明确每课时的教学目标,重难点等,选择相应的教学手段与方法。
提倡集体备课(每单元至少一次)与提前备课(提前一周)。
第6条编写教案。
教案是针对课的具体设计。
课时教案设计不论详简,应该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课题;(2)教学目标;(3)教学重点、难点;(4)教学过程、方法和媒体设计方案;(5)板书设计;(6)课后延伸活动设计方案等。
二、教学实施教学实施过程是教学目标的达成过程,而教学目标的达成则是课程设置的意义所在。
教学实施过程也在考量一个教师的水平、能力与责任心。
教学实施要求做到以下9条:第7条落实课前准备。
根据教学需要布置、参与和指导学生开展阅读、搜集观察、实验、调查、访问等课前准备活动,及时了解学生完成情况。
第8条实现教学目标。
要紧扣教学目标,突出重点,把握关键,解决难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体现“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的三维目标。
第9条科学利用教材。
合理使用教材的“提示内容”、“实践园”、“辨析角”、“故事屋”以及“体验园”等栏目内容。
充分发挥好它们的教育教学功能,进行有针对性的整合。
第10条开发课程资源。
要从教学目标出发,联系社会生活和学生实际,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并从各种渠道努力开发课程资源,丰富教学内容。
第11条创设教学情境。
努力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结合情境设计具体、明确的活动情境与问题。
活动情境要引导全体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在活动中思考、探究和体验。
情境的创设与媒体的利用要适度、有效。
第12条优化活动环节。
可以选择多样的教学活动形式。
如讨论、资料调查、现场调查、情景模拟与角色扮演、游戏、欣赏、练习、讲故事、讲授等。
教学活动形式、方法要适合学生的年龄特征、经验背景、能力水平和学习主题要求;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能力提高。
第13条营造互动氛围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坚持正面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与发展。
要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信息反馈,有效利用生成资源,合理调整教学预设。
板书设计应层次分明、书写工整,突出要点。
第14条合理布置作业根据学习主题的需要布置行为练习、资料搜集和阅读调查访问等课外延伸活动。
课外延伸活动的设计与实施,应关注学生个别差异,注意提供必要的指导与帮助。
实践性活动需要考虑可操作性与安全性。
三、学习评价学习评价的根本目的在于获得反馈信息,以帮助教师改进教学,促进儿童发展,保证课程目标的实现,而不在于对学生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水平做出终结性的评定,更不是利用评价结果对儿童进行比较与分等。
因此学习评价要求做到以下4条:第15条发展性评价。
要从学生的原在基础出发,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强调以鼓励为主的发展性评价。
第16条全面性评价。
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能力、学习方法、学习结果进行综合性评价。
同时也要第17条即时性评价。
重视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及时进行学习反馈。
第18条多元化评价。
评价主体要多元,可以有教师评价、学生自我评价、学生相互评价、家长和社会参与评价等。
评价方法多样,有老师观察记录、学习活动记录、学生访谈、作品评析、书面测试等方法。
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灵活选用,不断创新与完善。
四、教师发展终身学习的时代已经到来。
高质量的教育必须依靠高素质的教师,教师的专业成长既是教育形势发展的需要,也是自身价值实现之必然。
教师发展要关注2点:第19条教师要不断学习。
教师应重视自身教学能力的提高与教学素材的积累。
《品德与生活(社会)》作为一门综合学科,涉及的知识涵盖了科学、历史、地理、心理、社会经济等广泛领域,要求教师不断学习,完善知识结构。
同时,还要关注时事新闻,运用社会信息开展教学。
第20条教师要教研结合。
教师要及时书写教学反思,便于及时总结经验,改进教学。
要善于发现教学中出现的真实问题,并在实践中研究,以教促研,以研助教。
提升教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附:教学方案(教学设计)参考格式编写教案的基本方法有文字表达、表格表述等方法。
格式一:文字表达法。
是指教师编定教案时主要用文字形式将备课的结果表达出来。
课题:《XXXXX》教学目标: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能力目标;知识目标。
课时:所用的课时重点和难点:重点是本课所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难点是本课学习时,学生容易产生的困难和认知障碍。
教学准备:所使用的辅助教学用具、媒体等。
教学过程:教学的环节、步骤、时间分配等。
板书设计:呈现完整的板书设计。
作业布置:作业以及作业要求。
教学反思:对本课教学效果的分析和反思。
格式二:表格表述式表格表述法就是教师根据教学要求,按照课时教学内容而设计的一张“教案一览表”。
它具有言简意赅,一目了然的特点,有利于教师熟记教学内容,避免产生教学失误。
表格表述法的设计要简明扼要,力戒拖泥带水;要纵横联系,避免顾此失彼。
《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执教教师:宁波余姚市马渚镇中心小学毛金莲指导教师:宁波余姚市教育局教研室计亚萍【教材简析】本课教学内容来自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上年级第四单元“你·我·他”中的最后一课《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
这一单元由“我就是我”、“你真棒”、“如果我是他”、“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这四课组成。
前三课着眼于你、我、他组成的人际关系,而本课则着眼于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教材运用比喻的手法,让学生体会集体与个人的关系。
“诗园”中的“星星”,进一步帮助学生领悟集体是由一个个个体组成的,通过具体而真实的集体生活场景,帮助学生初步认识集体生活中要遵循的规则:集体的事商量着办,集体决定的事照着做,参加集体活动要互相配合。
从而有利于学生融入集体生活,愿意为集体做事,并在集体中生活得快乐。
【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孩子只有一年多的集体生活经历,对班级体这个概念还比较模糊,加上独生子女的自我意识及个人好胜心比较强,在集体活动中能相互商量着、配合着行事,还显得不够成熟,需要老师引领学生。
通过对集体活动的回顾、体验、感悟,初步明白个人与集体的相互依存关系,并懂得在集体生活中的相处规则,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
【教学目标】1.知道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初步体会个人与集体相互依存的关系。
2.学习集体生活的相处原则:有事商量着办,配合着做,按集体的决定行事。
3.感受集体生活的快乐,愿意为集体做事。
【教学重难点】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员,能积极主动为集体做事。
学习集体生活的相处原则:有事商量着办,配合着做,按集体的决定行事。
【活动准备】教师:1.收集班级集体活动相关资料;2.准备制作奥运五环的材料。
【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追寻教学的精彩——参加省品德学科“新生代”评比有感余姚市马渚镇中心小学毛金莲刚刚结束了省农村教师优质课比赛,感受了参赛教师的各具千秋的精彩课堂,也顺利地把自己的教学完整的呈现了出来。
从农村学校走上省教学风采展示的舞台,我的心情是紧张、激动、不安。
感谢省市教研室及我的领导、师长、同行对我的关心帮助与支持,获得的一等奖里有他们的功劳和奉献。
笼罩在心里的紧张慢慢缓解。
然而静下来之后,不得不对自己的课堂教学,进行细细地思考与反省。
追寻教学的精彩该从哪里起步呢?一、教学目标是否正确定位,有效落实布鲁姆说:“有效的教学始于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是整堂课的灵魂,是判断课教学设计是否有效的直接依据。
我这次执教的是二上年级最后一课《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让学生体会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但是我们讲集体,讲集体的活动,很容易就会把目标偏到集体的力量大,讲集体成员之间的互相配合,很容易又就把目标偏到竞争与合作。
这三方面是紧密相连,不可分割的。
所以要把握这个度,非常的困难。
因此,我对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定位为:1.知道自己都是集体的一员,了解个人与集体的关系,感受集体生活的美好。
2.感受集体生活的处事原则,知道集体的事商量着办,集体决定的事照着做,参加集体活动要互相配合。
围绕这个教学目标,我把原来的教案反复的修改,删去了那些为形式而活动的过程,把原来设计的乘火车的形式去掉,剩下与学生生活实际相联系为教学目标服务的素材,把教学设计分为三个版块。
分别是出示个人与集体的图片,让学生感悟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回顾自己的学校生活,分享集体中的快乐;巧妙运用两个短片,让学生感悟集体中的处事原则,学会相处,设计了一个合做奥运五环的活动,让学生用本堂课学到的知识,把理论运用与实践这样一个螺旋上升的方式串联起来,以保证教学目标的有效落实。
二、从重“教”转向重“学”一堂课,你需要教给学生的的道理和知识是否能够在你的恰当的引领下,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解决问题,扶放有度,自主学习,这是最最理想的教学方式,因为这样的教育是无声的,不露痕迹的。
本节课要让学生了解集体中的处事原则,我设计了这样一个片段:师:老师这儿有两个短片,分别是动画片《天鹅,,鱼儿和螃蟹》、小短片《沉甸甸的金牌》你喜欢先看哪一个呢?生(……)师:你有你的意见,他有他的想法,大家意见不统一,那该怎么办呢?,你们赶快商量一下,帮我想个办法吧!(板书:商量)生(……举手表决,少数服从多数)师:好,那我们就来表决一下(数人数,随机选一个)师:看结果有了,那咱们集体决定的意见你同意吗?这就是我们集体生活中的一个原则,叫少数服从多数,集体决定的事,我们要服从,要照着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