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和盆地防沙治沙对策分析
防沙治沙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
空地 ,绿化难 度 较大 ,加之 对项 目宣传 不够 ,想 参
与项 目的农户 和项 目不 能有 机 的衔接 。 3 . 3 缺乏 苗 木补 植 费用 。 由于造 林 地立 地 条件 差 ,
展。
资金买苗 ,致使有些造林保存率没有达到标准。 3 - 4 放 牧 仍 很 严 重 。有 些 封 山育 林 、 飞 播造 林 地 块 围栏破 坏严 重 ,有 的损 坏 ,有 的丢 失 ;有 的新 造
林地 损坏 也很 严重 。
3 . 5 科 技 投 入 不 足 。进 一 步 加 大 科 技 投 入 力 度 , 特别 是在 造林 机械 、造林 工 具 、抗旱 材料 等 方面 要
龙 头 乡、老 窝铺 乡 。沙 源 :一 个 沙源 为御 道 口乡和
御 道 口牧场 。
2 2 0 0 0年 以来 京津 风沙 源治 理 工程 建设 情况
牲畜 危 害 、野 兔 危害 、连续 干旱 等 原 因 ,不 可 能一 次造 林 一次成 功 ,造 林户 又很 贫 困 ,不 可 能 自己 出
4 - 3 降低 造 林 密 度 ,提 高 苗 木质 量 。对 绿 化 难 度 较大 的阳坡和 沙 地 ,栽植 4年 生 以上 的容 器 苗 ,提 高造 林 效果 。
4 . 4 加 强 项 目宣 传 。落 实 荒 山经 营机 制 ,让 拥 有 土地 使用 权 的农 户参 与 到项 目中来 ,充分 调 动造林 户 的积极 性 ,让造 林 户拿 出一部 分 资金弥 补造 林 投
截止 2 0 1 2年 末 ,共 完 成 工程 建 设 1 0 3 . 4万 亩 。 其 中完 成人 工造 林 2 7 . 5万 亩 、 飞 播 造 林 2 3 . 5万 亩 、 封 山育 林 5 0万 亩 、农 田林 网建 设 2 . 4万 亩 。 总投资 1 2 4 5 2万 元 。京 津 风 沙 源 治 理 项 目一 期 工 程 建 设 进 展顺 利 , 取 得 了显 著 的 生 态 、经 济 、 社 会 、景观 效 益 ,极 大地 改 善 了当地 生 态环 境 ,提 高 了广 大农 民的 生产 生活 水平 ,促进 了县域 经 济 的发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防沙治沙建设是指通过人工手段和生态修复等措施,防止沙漠蔓延并修复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地区。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主要包括三个方面:区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社区参与。
区域综合治理是指在沙漠化地区进行综合治理,包括土地利用规划、植被保护、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等方面的工作。
需要对沙漠化的地区进行土地利用规划,合理划定不同用地功能区,确保土地的合理利用。
植被保护是防沙治沙建设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可以通过建立植被覆盖率监测网络,加强对植被资源的保护和管理,提高植被的抗沙能力。
水土保持也是防沙治沙建设的关键,可以通过采用梯田、沟道、坎井等农田水利措施,加强水土保持工作。
对水资源的合理管理也是防沙治沙建设的重要内容,需要加强水资源的调配和管理,保证沙漠化地区的水资源供应。
生态修复是指对受到沙漠化影响的地区进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修复工作。
需要进行沙地固定工程,采用人工固沙、沙浆固沙和植被固沙等方式,将流动的沙丘固定住,防止其蔓延。
可以通过引水、绿化和复绿等措施,重建受损的植被,提高植被的抗沙能力。
对于已经沙化的土地,可以通过退耕还林还草等措施,使其回归自然状态,恢复原有的植被和生态环境。
社区参与是指通过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让其成为防沙治沙建设的主体和受益者。
可以通过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社区居民对防沙治沙建设的认知和理解。
可以提供培训和技术支持,帮助社区居民掌握相应的技术和知识,参与到建设工作中去。
可以通过建立社区参与机制,鼓励社区居民主动参与建设,并给予相应的奖励和激励,提高参与的积极性。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主要包括区域综合治理、生态修复和社区参与三个方面。
通过综合施策,加强植被保护、水土保持和水资源管理等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同时加强社区居民的参与,共同推进防沙治沙建设,可以有效地减缓沙漠化的进程,保护环境和生态资源。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沙漠化是指受人类活动和自然变化影响,土地逐渐丧失植被覆盖,水土流失严重,形成不适宜农业、畜牧业和人类居住的沙漠化现象。
在我国,沙漠化问题十分严重,这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和经济社会的发展造成了重大影响。
因此,防沙治沙建设成为了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
本文将从防沙治沙建设经验和治理思路两个方面进行浅析。
1、综合治理。
采取综合治理的方法,就是要考虑到地质、地形、土壤等各方面因素,采用综合措施,从多个方面进行防沙治沙建设。
具体手段可以是植树造林、固沙造土、筑堤防沙等。
2、加强科学研究。
在防沙治沙建设中,科研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沙漠化现象的深入研究,可掌握更多的治理技术,发展更好的治理手段。
同时,科学研究也可以为沙漠化预防和治理提供准确的数据和信息。
3、注重宣传和教育。
在防沙治沙建设中,宣传和教育也是不可忽视的一环。
要加强对群众的宣传,及时向公众普及防沙治沙的相关知识和技能,从而增强公众的环境意识和环保观念。
4、加强监督和管理。
防沙治沙建设需要加强监督和管理,对治理行动进行全方位的监控与督促,确保治理措施能够有效地落实、维护,达到防沙治沙的目的。
二、治理思路1、生态文明建设。
要从根本上治理沙漠化问题,必须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基础,不断推进资源环境和生态保护工作。
要倡导低碳、环保、绿色的生活方式和发展模式,推动建设绿色经济,促进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实现土地质量的持续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建设。
2、加强政府引导。
治理沙漠化问题需要强有力的政府引导。
各级政府部门要全力组织实施防沙治沙工作,积极争取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的资金支持,加大对相关科学研究的投入,加强治理工作现场的监督和管理。
3、加强区域协作。
治理沙漠化问题需要跨地区、跨部门、跨学科的合作,要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的关键作用,建立和推广国际和区域间的沙漠化合作机制,加强区域治理能力和合作行动。
4、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
加强沙漠化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稳定和可持续性,采取合适的政策和措施,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保护,是防沙治沙的重要途径。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沙漠化是全球环境问题之一,是由于自然和人为原因导致的沙漠化和荒漠化的过程,严重影响着经济发展、生态保护和社会稳定。
为了解决沙漠化的问题,防沙治沙建设一直是近年来全球关注的热点。
本文将从防沙治沙的建设经验和治理思路两方面进行浅析。
(一)控制土地荒漠化精准控制土地荒漠化是防治沙漠化的基础。
根据环保部2016年发布的《中国荒漠化状况公报》,我国土地荒漠化面积为27.4万平方公里,约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72%。
为了缓解这种状况,要加强对荒漠化原因的研究和监测,并采取有针对性的野外治理措施以及宏观控制措施。
其中,关键的治理措施是针对不同类型土地的水土保持、植树造林、土地利用的调整等手段,以重建生态系统,并防止土地的深入荒漠化。
(二)加强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短缺是导致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
为了防止因水资源短缺而导致的沙漠化,要加强水资源保护工作。
可以通过加强对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加强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加强经济和技术手段的支持等方式加以解决。
(三)增强自然生态保护强化生态环境保护也是治理沙漠化的重要手段。
可以通过采用生态保护与修复、土地治理、植树造林等综合措施加强自然生态保护,弥补生态系统退化与破坏造成的情况。
例如,采取重点保护区的生态修复、长效保护、产业带动、财政补贴等综合措施,确保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一)完善防沙治沙工作机制治理沙漠化需要建立制度和机制,为防治工作奠定基础和动力。
同时,要探索和建立适应中国国情的工作机制和技术路线体系,确立相应的沙漠化防治目标、考评计划和监测评估方法,加快防沙治沙建设进程,实现沙漠化的治理目标。
(二)加大防沙治沙投入防沙治沙必须要有资金、技术和政策支持。
因此,要推进资金、技术和政策的持续投入,加大沙漠化防治的投入力度,建立沙漠化防治的资金保障机制,切实加强国家和地方政府对防沙治沙建设的支持。
(三)加强防沙治沙宣传教育防沙治沙需要全社会和大众的参与和支持。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防沙治沙是指通过一系列的建设措施和治理手段,减少沙漠化的发生,提高土地的抗沙能力,以及对已经沙化的土地进行修复和治理。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的主要目的是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维护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下面将从四个方面浅析防沙治沙的建设经验和治理思路。
加强水土保持措施。
水是防沙治沙的重要条件之一,通过建设水库、堤坝和水渠等水利设施,可以有效地控制水源并进行水土保持。
还可以采用退耕还林还草的方法,逐渐恢复沙化土地的植被覆盖率,提高土壤的保水能力,减少水土流失和沙尘暴的发生。
加强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调整。
植被是保护土壤的天然屏障,通过植树造林和草地的恢复,可以有效地防止沙漠化的扩展。
进行土地利用调整,将沙化严重的土地转为农田或建设用地,提高土地的经济价值,促进区域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规划。
防沙治沙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支持和领导,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规划,明确治理目标和措施。
要加强社会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沙漠化问题的认识,增强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鼓励社会各界的参与和支持。
强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防沙治沙的建设需要科学的理论支持和先进的技术手段。
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高治理效果和资源利用效率。
还要加大对沙漠化地区的投入,提供更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治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需要加强水土保持措施、植被恢复和土地利用调整、制定科学合理的政策与规划以及强化科学研究和技术支持。
只有通过综合治理,全面提高土地的抗沙能力,才能有效地防止沙漠化的发生,保护农田和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共和盆地塔拉滩沙漠化治理对策
共 和盆 地沙 漠化 土 地 主要 分 布 于三 个 地 区 。
一
是沙 珠玉 、 塘格 木 流 沙 区 , 位 于英 德 尔 乡 、 塘 格
木一线以东和国道 2 1 4 ( 倒邦公 路) 以西 , 自北而 南 分布 着 三 条 不 完 全 连 续 的 沙 带 。大 致 以 沙 珠
1 土 地沙 漠化 分布及 现 状
沙化土地总面积 3 5 . 3 X 1 0 4 h m 2 , 占全 县 区域 土地 总
1 . 1 沙 漠化 土地 分布
面积 的 2 1 . 4 %, 其 中: 流动沙地 ( 丘) 1 0 . 9× 1 0 4 h m 2 , 占沙化土地总面积的 3 0 . 9 %; 半 固定 沙地 ( 丘) 6 . 4× 1 0 4 h m , 占1 8 . 1 %; 固定 沙 地 ( 丘) 1 2 . 5×1 0 h m , 占
进 行 了两 次 沙 漠 化 普 查 与 监 测 工 作 。两 次 监 测 结 果相 比较 , 塔拉 滩 监 测 区沙 漠化 土地 面 积 占总 面 积 的 比例 由 6 0 %增加到 7 5 %, 增 加 幅度 较大 。
而 流动 沙地 、 半 固定 沙 地 、 固定 沙 地 等 类 型 面 积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De s e r t i i f c a t i o n Co n t r o l Me a s u r e s Ta r a Be a c h Go n g h e Ba s i n
MU Xu e—h o n g
.
( Q i n g h a i F o r e s t r y A d m i n i s t r a t i o n O f f i c e o f A f f o r e s t a t i o n , X i n i n g Q i n g h a i 8 1 0 0 0 7 , C h i n a )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沙漠化是一种严重影响人类生存和经济发展的问题,对于中国而言更是一个长期存在并持续加剧的问题。
在解决沙漠化问题的过程中,防沙治沙建设经验和治理思路至关重要。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坚持区域化、系统化的思路。
沙漠化是一个系统性问题,涉及到土地利用、水资源管理、植被修复等多个方面。
只有通过系统治理,才能达到长期的防治效果。
其次,科学规划、科学管理。
治理沙漠化需要科学规划,根据地形、地貌、水资源等情况,选择合适的防沙治沙方式。
同时,需要严格的管理制度,防止过度开采和过度放牧等行为。
第三,坚持可持续发展。
沙漠化治理需要考虑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方面的均衡发展,不能只追求治理效果而忽略了其他方面的问题。
最后,加强国际合作。
沙漠化不仅是中国的问题,也是全球面临的挑战,加强国际合作能够共同应对这一问题。
治理思路方面,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首先,注重水资源管理。
沙漠化治理的关键在于水资源的管理,只有保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才能有效防止土地退化。
其次,进行植被修复。
植被是沙漠化治理的重要手段,种植草木等植被能够增加土壤的保水能力,降低土壤的风蚀速度。
第三,进行土地治理。
土地退化是沙漠化的重要原因之一,需要治理退化土地,提高土地的生产力和保水能力。
最后,加强宣传教育。
加强沙漠化治理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认识和参与度,能够更好地推进治理工作的开展。
综上所述,防沙治沙建设经验和治理思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防沙治沙方式,才能有效解决沙漠化问题,实现经济、社会、环保的协调发展。
共和盆地荒漠化治理任重道远
共和盆地荒漠化治理任重道远新华网青海频道西宁05月25日电从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共和县南出口进入塔拉滩,荒芜的草场黄沙裸露,阵风掠过卷起的沙尘遮挡着我们的视线,车辆在能见度不到十米的公路上行驶,散落的簇簇麻莲草无力地在风中挣扎,羊群啃噬着残留的草根。
塔拉滩,在牧民并不久远的记忆中,还是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辽阔草原;如今,却是老鼠跑过露脊梁的半荒漠化土地。
荒漠化严峻的现实共和盆地的塔拉滩和木格滩是黄河上游严重的风沙危害区和土地沙漠化地区。
塔拉滩沙漠化土地面积83万亩,发展中沙漠化土地面积17万亩。
木格滩荒漠化面积314万亩,沙漠面积140万亩,由于受西北季风影响,沙丘不断向东南方向移动,形成名副其实的“黄沙头”。
在两滩的部分草场,记者看到,由于实际载畜量远胜于理论载畜量,草场已超过承载能力,不少地方连草根都被牲畜吃掉。
在我们行进途中,不时有放牧的羊群从公路穿过,滩地的草场退化严重,草丛零星分布在黄土裸露的土地上。
牧民们说,冬春两个季风时节,沙尘暴随风而起,流沙常常越过公路,因流沙埋压,玉树的干线公路已3次改道。
有关专家介绍说,水土流失,使木格滩及环木格滩地区的沙沟河和茫拉河,每年向龙羊峡输入大量泥沙。
涵养水源的植被退化,龙羊峡水库已被流沙包围:库区北岸形成绵延50公里的沙带……综合治理必然的选择两滩的生态环境恶化问题,一直是各级政府关注的焦点。
国家已将共和盆地列为全国防沙治沙的重点地区。
为促进该区域民族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省里编制了《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塔拉滩休牧还草生态治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以退耕还林还草、天然林保护和“三北”防护林四期三大工程为重点,突出治理两滩区域的沙化拉开帷幕,这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无疑是必然选择。
记者在塔拉滩铁盖乡拉干村的牧民定居点了解到,为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牧民开始缩减牲畜总量,实行划区轮牧,发展舍饲半舍饲畜牧业,许多牧民建起了育肥棚,天然草地植被得以休养生息,自然恢复。
论青海省共和盆地的荒漠化及防治对策
共和
8 3 0 ;2 青海省海南州三江源办公室 。青海 10 0 .
3 青海省海南州畜牧兽 医工作站,青海 ・
摘
要 :共 和 盆地 的 土地 荒 漠 化是 最 严 重的 生 态环 境 问题 。 荒漠 化 土地 主要 分布 于塔 拉 滩 和木 格 滩 ,共 有 荒 漠化 土
地 16 7万公顷。土地荒漠化的迅速扩展 ,不仅影响本 区生态环境 ,同时直接影响 着整个流域的社会经济持 续发展 。以 2. 6
一
本身 则相对 下 降形成 盆地 ,因此共 和 盆地构 造上 属断 陷盆地 。更新 世早期 ,东 面的龙羊 峡隆起 ,黄河 下切 , 与贵德 盆地 分开 ;更新 世末 ,共 和盆地 结束 了长期 下
沉状 态 ,转 入 以强烈上 升为 主 的构 造运 动 ,周 围山块 沿 老断 裂 面继 续抬 升 ,在三塔 拉平 台 哇香 卡 附近形成
木 盆地 的一 部分 ,是 一个古 老 的地块 , 自中生代起 地
块周 围强 烈上 升 ,形 成断块 山 ,而古 老 的柴达 木地块
是黄河上游 我 国最大 的荒漠 化地 区之一 。黄河 自西 南 向东北 贯穿共 和盆 地 ,黄河上游 最 大 的水 利工程— — 龙羊 峡水库坐 落 于共 和盆地 的 中部 。 共 和盆地 为典 型 的大陆性 高原气 候 ,多年平 均气 温 1 ~ I℃ ,绝 对 最 高 气 温 3 . 34 8 1 o C,绝 对 最 低 气 温
共 和盆地位 于青海 省东 北部 ,其地理 位置 为东经
9 。 4 ~ 0 。 2 ,北 纬 3 。 2 ~ 6 5 之 8 6 12 2 5 7 3。 6
间 ,包括 尕海滩 、切吉 滩 、塔拉 滩 、河卡滩 、巴洛乎
等毒杂草也 占有很大 的比重 。
青海省共和盆地生态环境现状及治理措施
岸 总长 3 2公里的 2 个大小滑坡 ,百年有效塌方量 1 2 . 亿立方米 ,平均每年 210万立方米 。据拉 曲 O6 3 0 站观测 ,茫拉河多年平均侵蚀模数为 24吨 / 2 平方公 里 ,多 年 平 均 输 沙 量 3. 吨 ,多 年 平 均 含 沙 量 8 4万
3 7千 克 / . 8 立方 米 。
关 键 词 :共 和 盆 地 ;生 态环 境 ;治 理 措 施
中图分类号 :¥ 1 . 8 2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7 — 4 3 2 o )6 0 1 - 2 6 3 8 0 (o 80 — 0 7 0
青海 省共 和盆 地位 于青 藏高 原东北 隅 ,由于受 全 球气候 和青 藏 高原特 殊 的气候 条 件及 人类 活 动因素 的 影 响 ,近些 年来 ,共 和 盆地草 地 退化 和 土地 沙漠化 程
21 退化草场 面积逐年增加 ,退化程度 日趋加剧 .
23 土地 沙漠化 不断扩展 蔓延 , 土地沙漠化 面积达 16 . 2 7万公顷 ,占盆地 总面积的 9 %。其 中严 重 沙 漠 化 土地 面积 为 1.8万公 顷 ,强 2 O 2
烈 发 展 中沙漠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化土地 6 万公 顷 ,正在 发展 中沙 漠化 .1 5
任
千克,按 6%的利用率计算 ,相 当于 6 3 0 . 万个羊单位 1 全年的饲草量 。由于草场产草量严重下降 ,许多草场 呈现荒漠景象, 牲畜个体I能也随着草场的退化而下降。 生
2 水 土流 失面积扩 大 ,侵蚀 程 度 日趋 严 重 . 2
编 辑
陈
琴
收 稿 日期 :2 0 — 6 2 070— 8
风速 ≥5 6 /,起 沙风 速 的 累计 时 间可 达 1 1.h ~ s m 7 。 8 1
共和盆地沙化土地现状及治理途径初探
防
护
林
科
— —
技
—
Jn ,0 0 a .2 1
hn lg Po c o oet cec a d Tec o oy rt t nF rs S i e n ei n
—
N .( u o9) o 1 S m N .4
文章 编 号 :0 5— 2 5 2 1 1— 16— 3 10 5 1 (0 0 0 00 0 J
行政 上包括海南 藏族 自治州 的共 和县 、 贵南 县 和 贵 德县 的部 分地 区。
共 和盆地 为一大地槽 , 受 了巨厚 的海 相沉积 , 接 而在海 西运 动 中褶 皱成 山。后来在 山间盆地 中沉积
了陆相地层 , 形成 了以高 山山地为主 , 山地 间形 成盆 地 的地貌特 征 。 1 2 气侯条 件 .
是 一个 呈 北 西 走 向 的长 条 状 构 造 盆 地 , 西 长 约 东
共 和盆地沙化 土地 总面积 3 . 5 7万 h 占土地 m,
总面积 的 2 . % 。在 沙 化 土 地 中 流 动 沙 地 ( ) 16 丘
20 k 南 北 宽 3 8 m, 0~6 m, 面 积 1 5 2万 h 0k 总 6. m。
丘链 、 新月 型沙丘 为主 。
收稿 日期 : 0 0 —0 2 9— 8 3 0 作者简介 : 韩晓玲 (9 5一) 女 , 17 , 藏族 , 青海人 , 大专 , 工 程师 , 长期从事治沙科学研 究 .
木格滩 位于黄河南 岸 的贵南 县界 内。 台地周 围
由于风蚀 和人 为活 动频 繁 、 过度 放 牧等 因素形 成 现 代流动沙 地 , 主要集 中在 台地南部 , 形成大 面积 的流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中国是世界上沙漠化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着严重的土地沙漠化问题。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成果。
以下是对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的浅析。
一、控制荒漠化向外扩散的经验对于荒漠化向外扩散的问题,中国采取了多项措施进行控制,包括沙化土地的植被恢复、退耕还林还草、建设防护林带等。
其中,植被恢复是最常见的一种措施,既可以提高土地的覆盖度,降低水分蒸发量,也能减少沙漠风速,防止沙尘暴的发生。
二、推动产业发展的经验防沙治沙工作不仅仅在于治理荒漠化问题本身,还需要关注当地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国在推动防沙治沙的同时也注重推动产业发展,发展旅游、农村经济等产业,增加当地居民收入,改善当地生活环境。
在吸引投资方面,中国积极争取各方支持,引进资金和技术,不断完善产业相关政策,促进产业发展。
三、依靠科技创新的经验科技创新是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手段。
中国在治理沙漠化问题上利用先进科技,如人造林、生态工程、抗风固沙技术等,以取代人工工程,提高治理效果。
其中,生态工程是近年来发展最迅速的一个方向,既符合生态学原理,又可有力地控制沙漠化,成为防沙治沙的主要形式。
四、加强法律和政策体系的建立法律和政策的建立,是防沙治沙工作的重要基础。
中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建立了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强化了治理工作的权威性和执行力。
此外,中国还积极推广绿色能源,以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保护大气环境,减轻全球变暖的影响。
总之,防沙治沙不仅是组织大规模人力物力进行治理工程,更重要的是政策、技术、资金等多种因素的综合利用,使得治理沙漠化不再是一个凭借运气和个人偶然而成的事件,而成为了一项成熟且系统的防范和管理工作。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沙漠化现象在全球范围内日益严重,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地形复杂的国家,沙漠化对生态环境和经济发展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针对这一问题,中国政府一直致力于开展防沙治沙的建设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本文旨在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的经验与治理思路,为更好地推进防沙治沙工作提供参考。
一、防沙治沙建设经验1. 造林植树造林植树是防沙治沙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植树造林可以有效地固定沙土,减少风沙侵蚀,改善生态环境。
中国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大力推进植树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中国在内蒙古、甘肃等地区进行了大规模的沙漠治理工程,通过植树造林等措施,有效地阻止了沙漠化的扩展,恢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
2. 沙漠绿化沙漠绿化是指在沙漠地区进行绿化工程,通过种植耐旱、耐盐碱的树木和草本植物,改善土壤条件,抑制沙漠扩张的过程。
中国在沙漠地区积极开展沙漠绿化工程,例如在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库布齐沙漠等地,通过种植适宜的植被,有效地减缓了沙漠化的速度,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
3. 土地治理土地治理是指对沙漠化地区的土地进行合理利用和管理,通过合理的农业种植、畜牧业开发等措施,改善土地条件,防止土地沙化。
中国政府在沙漠化地区开展了土地治理工作,通过合理的土地利用和保护,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质量,减少了土地的沙化程度。
1. 科学规划在开展防沙治沙建设工作时,需要科学规划,根据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和生态环境特点,确定合理的防沙治沙方案。
要结合当地的经济发展需求,统筹考虑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制定长远的发展规划。
2. 综合治理防沙治沙工作需要综合治理,采取多种手段和措施,包括植物恢复、土壤改良、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等,形成多层次、多方位的治理体系。
同时要充分发挥政府、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各方力量,形成合力,促进防沙治沙工作的顺利推进。
3. 加强科技支撑在防沙治沙工作中,需要加强科技支撑,推动科技创新,提高防沙治沙技术水平。
中 国八大沙漠治理措施
中国八大沙漠治理措施《中国八大沙漠治理措施》中国是世界上沙漠面积较大、分布较广、沙漠化危害严重的国家之一。
其中,八大沙漠分别是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库姆塔格沙漠、柴达木盆地沙漠、库布齐沙漠和乌兰布和沙漠。
这些沙漠的存在不仅对当地生态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也威胁着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
为了改善这种状况,中国采取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治理措施。
一、科学规划与政策支持国家制定了科学合理的沙漠治理规划,明确了治理目标和任务。
加大对沙漠治理的政策支持力度,包括资金投入、税收优惠等。
同时,加强法律法规建设,严格限制在沙漠地区的过度开发和破坏行为,为沙漠治理提供了坚实的政策保障。
二、植树造林植树造林是沙漠治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沙漠边缘和绿洲周围,种植适宜的树种,如杨树、柳树、梭梭等。
这些树木不仅能够防风固沙,还能改善局部气候,增加空气湿度。
同时,通过建立防护林带,可以有效阻挡风沙的侵袭,保护农田和居民点。
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比如,在种植前对树苗进行精心培育,选择耐旱、抗风的品种。
在种植过程中,注重种植技术,合理安排株距和行距,确保树木有足够的生长空间和养分。
此外,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及时浇水、施肥、防治病虫害,保证树木的健康生长。
三、水资源管理水资源是沙漠治理的关键因素。
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对于沙漠治理至关重要。
通过修建水利工程,如水库、渠道等,将水资源引入沙漠地区,用于灌溉和生态恢复。
同时,推广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
在一些地区,采用滴灌、喷灌等节水灌溉方式,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此外,加强水资源的监测和管理,防止过度开采和污染,保障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四、草方格固沙草方格固沙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治沙方法。
在沙漠表面用麦草、稻草等材料扎成方格状,能够增加地表粗糙度,降低风速,减少风沙流动。
同时,草方格还能截留水分,促进沙生植物的生长。
草方格的制作和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效果显著。
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
防沙治沙技术对策的探讨沙漠化是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它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危害。
在我国,特别是西北地区的广袤荒漠和风沙区已经成为我国十分突出的环境问题之一。
为了有效应对这一问题,我们需要采用综合的防沙治沙技术对策,实现从源头上控制沙漠化的发展。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防沙治沙技术对策进行探讨。
一、林业防沙技术林业防沙技术是应对沙漠化问题的重要手段。
植树造林可以增强土壤固结作用,提高土壤含水量,减少自然界造成的风沙侵袭。
在沙漠化区域加强立地工程、规划林带、种植灌木等多种方式可以有效地进行防沙治沙。
二、草地维护与恢复技术草地是防沙治沙的另外一个重要手段。
通过适时的草皮恢复、建立人工草场或者改造退化草场,可以有效地增强土壤保持能力,提高土壤固结作用。
在草地保护方面,合理的放牧和补齐缺陷可以保持草地的生态平衡,防止过度开采破坏草原植被,促进草地的恢复和稳定发展。
三、水土保持技术采取综合的水土保持措施,可以减轻表层土壤的侵蚀,防止沙土飘散,保护沙漠化地区的水源。
水土保持技术的重要性在于增加土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拉近空气、水和土壤的关系,建立自然修复机制,使得土地由沙漠化转化为绿化。
四、国际合作防沙治沙技术是一个全球性的环境问题。
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之间的协作、交换信息等行动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学习对方相关技术,并为防沙治沙倡导新的思路和方法,共同解决沙漠化问题。
并且通过国际社会协力合作,将资金和技术的优势利用起来,可以更好地防止沙漠化并促进经济发展。
综上所述,防沙治沙技术对策是多种技术的综合体现。
在现代化的沙漠化防治中,必须整合治理方案,采用多种技术手段,并加强国际合作,共同致力于保护环境、稳定生态、促进经济发展。
治沙防沙调研报告总结
治沙防沙调研报告总结
治沙防沙是指通过采取一系列措施防止荒漠化和沙尘暴等沙害现象的发生,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治沙防沙工作的进展和问题,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并制作了相应的调研报告。
首先,我们发现我国治沙防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通过植树造林、草畜平衡、固沙堤建设等一系列措施,我国大部分沙漠化地区得到了有效治理。
举例来说,内蒙古自治区的庆阳沙岭和鄂尔多斯沙地等地,荒漠化情况得到了明显改善,土地逐渐恢复了生产力。
此外,治沙防沙工作还为当地人民带来了经济效益,例如发展沙漠旅游、生态养殖等产业,提高了当地居民的收入水平。
然而,我们也发现我国治沙防沙仍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一些地方在治沙过程中注重速度而忽视质量,导致部分治理成果难以持久。
其次,一些治理项目缺乏综合考虑,未能与当地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
此外,由于财力和人力资源的不足,一些贫困地区在治沙防沙方面的投入不够,治理效果有限。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
首先,加强治沙防沙工作的科学研究,提升治理技术的精准性和可持续性。
其次,加强政府对治沙防沙工作的组织领导和资金投入,确保该项工作的持续推进。
同时,注重加强与当地居民的沟通和参与,提高治理工作的可操作性和可接受性。
综上所述,我国治沙防沙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
问题。
通过加强科学研究、加大政府支持和加强社会参与,我们相信我国治沙防沙工作将会取得更加明显的成果,保护土地生态环境,增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
浅析防沙治沙建设经验与治理思路1. 引言1.1 防沙治沙的重要性防沙治沙是一项重要的生态工程,对于防止沙漠扩张、保护生态环境、维护人类居住地的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随着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影响,沙漠化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中的焦点之一。
防沙治沙涉及到资源保护、生态修复、社会稳定等方面,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未来的可持续发展。
加强防沙治沙工作,提高沙漠化治理效果,对于维护社会经济稳定、保护生态环境、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防沙治沙不仅仅是一项环境治理工作,更是关系到国家安全和人民福祉的大事。
通过有效的防沙治沙措施,可以减少土地的退化和沙漠扩张,维护土地生态平衡,确保农田产量稳定。
防沙治沙还可以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植被和野生动物的生存空间,促进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平衡。
在全球范围内,加强防沙治沙工作也是应对气候变化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我们需要高度重视防沙治沙工作,加大投入,制定科学有效的防治方案,共同实现沙漠治理和生态保护的目标。
2. 正文2.1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总结防沙治沙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
在过去的实践中,我们总结了一些有效的建设经验:重视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防沙治沙工作需要依靠科学技术手段,不断提升防护效果和治理效率。
开展科学研究,探索新的治沙技术和方法,是推动防沙治沙工作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
强化政府管理和制度建设。
政府在防沙治沙工作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需要建立健全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确保各项措施的顺利实施。
加强对防沙治沙工作的监督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加强社会参与和宣传教育。
防沙治沙是一项全民参与的事业,需要引导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增强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开展宣传教育活动,提高人们对防沙治沙工作的认识和支持度,形成全社会共同关注和支持的氛围。
防沙治沙建设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坚持科学发展、强化政府管理、加强社会参与,才能取得防沙治沙工作的长期效果。
希望未来我们能够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完善机制,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贡献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根据 青 海 省 委 、 省政 府 关 于 “ 治理 生态 促 发 展 ” 的战 略 决策 , 固树 立 “ 牢 生态 立 州 ” 想 '1 府 按 照 “ 思 J 』政 、 ' I 一湖 ”青 海 (
湖 ) “ 河 ” 黄 河 ) “ 滩 ” 塔 拉 滩 和 木格 滩 ) “ 沟 ” 州 、一 ( 、两 ( 、十 ( 境 内生态 脆 弱 的十 条流 域 ) 的治理 思路 , 生态 建 设放 到 海 把
现 代农 业科 技
2 1 年第 1 01 7期
资 源 与环境 科学
共和盆地 防沙治沙对策分析
魏登贤 杨 德福
( 青海 省治沙试验站 , 青海 共和 8 3 0 ) 10 5
摘 要 共和 盆地 是青 藏 高原 土地严 重 沙漠化 地 区之 一 , 其 以塔 拉 滩 、 尤 青海 湖流 域周 边地 区、 木格 滩以及 沙珠 玉地 区风 沙危 害和 土 地 沙漠化 最 为严 重 , 直接 影 响该 地 区经 济发 展和 龙 羊峡 库 区的 安 全运 行 。 加快 该地 区的 生态环 境 建设 , 改善人 居 环境 特 别是 研 究遏 制 该地 区土地 沙漠 化 的方法 和途 径 , 实现 共 和盆地 沙区可 持续 发展 战略 的根 本之 所在 。 共和 盆地 防 沙 治沙效 果进 行 分析 提 出了 高寒干 旱 沙 是 时 区防 沙治 沙的方 法和 策略 , 为今后 研 究提供 参 考。 以 关键 词 防 沙治 沙; 策 ; 和盆 地 对 共 中图 分类 号 X1 1 7 文献 标识 码 A 文章 编号 1 0 — 7 9 2 1 )7 0 8 — 2 07 53 (0 11— 23 0
的风沙 危 害区和 土地 沙漠 化地 区 之一 。
1 生态环 境现 状
截 至 目前 , 南 州 退 化 草 场 面 积 8 . 海 92 7万 h , m2占天 然 草 场 面 积 的 2 .% , 中 轻 度 退 化 4 .6万 h 、 度 退 化 64 其 91 m 中
3. 56 7万 h 0重度 退化 4 3万 h 年 均 退 化速 率 1 %, m、 . 4 m, . 退 8
,
,
共和 盆 地位 于 青 藏 高原 东 北 边 缘 的祁 连 山 、 仑 山和 昆
作 的 决定 》 严格 执 行 《 , 中华 人民 共 和Βιβλιοθήκη 国 防沙 治 沙 法 》 成 立 ,
秦 岭 之 间 , 括 共 和 县 、 南县 和 兴海 县 河 卡 镇 , 包 贵 盆地 总 面
积 1 8万 h , 3 m 占海 南州 土地 总面积 的 3 %。 高寒 干 旱 、 1 属 半 干 旱气 候 区 。 盆地 沙 漠化 土地 主 要 分布在 共 和 县 的塔拉 滩 、 贵 南 的木 格 滩 , 即龙 羊 峡 库 区 的 两岸 阶 地 , 德 黄 河 两 岸 , 贵 以及 青 海 湖 湖 东地 区 。 干 旱缺 水 、 被稀 疏 、 地 退 化 导 因 植 草 致 沙化 严 重 , 态 形势 极 为严峻 [ 以塔 拉 滩 、 格滩 以及沙 生 1 】 , 木 珠 玉 地 区 为 主 的共 和 盆 地和 青 海 湖 流域 , 黄 河 上 游严 重 是
化 草 地 面 积 逐年 增 加 。 土地 沙 化 面 积 3 . 8 8万 hn, 中流 4 rz其 动 沙 地 ( )29 丘 1 .6万 h 半 固 定沙 地 ( ).2万 h 固定 m, 丘 61 m, 沙地 1 -1万 h , 沙地 60 33 mz露 . 8万 h z主要 集 中在 共和 县和 m, 贵 南县境 内 , 占共和 盆地 土地 面积 的 2 .8 其 中严 重沙 漠 78 %, 化土 地面 积 为 1 .8万 h 强烈 发 展 中沙漠 化 土地 65 万 O2 m, .1 h , m2正在 发 展 中沙 漠化 土 地 3 .7万 h , 在沙 漠 化 土 地 24 m2潜
7 .4万 h 。 7 4 m
宣传专栏 , 开办专家法制讲座 。 四是在各重点沙 区县、 乡镇、
村 的重要路 口设 置永 久性宣 传标 语和 宣传牌 。
23 科学 编制 规划 . . 完善 配套 政策
根据《 国防沙治沙规划》 全 的要 求 , 足 实 际 , 制 了 立 编 《 南州 共 和 盆地 荒 漠 化 治理 总 体 规划 》 海 南 州 共 和 县塔 海 《 拉滩 沙漠 化 治理 规 划》 海 南州 贵 南县 防沙 治沙 示范 区 建设 《
采 取 多 种形 式 开 展 宣传 活 动 。 是 充分 利 用每 年 中央 一 和 省委 一 号 文件 宣讲 的有 利 时机 , 各宣讲 组 把 宣传 《 中华 人 民 共和 国防 沙 治沙 法 》 森 林法 》 《 等法 律法 规 和《 国务院 关 于 进 一步加 强 防沙 治 沙 工作 的决 定》 为 宣讲 的重 要 内容 , 作 让 广 大干 部群 众 认识 到 治沙 造林 工 作 的重要 性 。 二是 州 、 分 县 别 组织 林业 、 环保 、 水利 、 农牧 等相 关 部 门利 用植 树节 、 界 世 防 治荒 漠 化 和 干 旱 日等 纪 念 日 , 各 地 开 展防 沙 治 沙 宣 传 在 活动 。 三是 利 用 电视 、 播 、 刊等 媒体 , 辟《 沙治 沙 法》 广 报 开 防
了 以 主管 州 长 为组 长 的防 沙 治沙 工作领 导小 组 , 期 召 开 定
专题 会 议 研 究 部署 防 沙 治 沙 工作 , 并将 防沙 治 沙 工作 纳 入 全 州经 济 社会 发 展 总 体规 划和 年 度 责任 目标 考核 范 围 , 任
务明确 , 责任 到人 。 22 广 泛 宣传发 动 。 造 良好氛 围 . 营
项 目总 体 规 划》 划 定沙 区封 禁 范 围 , 极 营 造 防 风 固沙 林 , 积 带 、 网 、 植 多年 生 灌 木 和草 本 植 物 , 林 种 实行 退 牧 还 草和 全 面 封 育措 施 。 同时 制定 和 落实 切实 可行 的 优惠 政 策 , 有效 调, 动 广 大群 众 和社 会各 界 防沙 治沙 的积极 性 , 大 治沙 力度 , 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