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则教学文案
航空公司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管理规则
题目: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管理规则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器维修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的管理。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3.8-2008《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管理规则》3 术语3.1职业健康监护是以预防为目的,根据劳动者的职业接触史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医学健康检查和健康相关资料的收集,连续性地监测劳动者的健康状况,分析劳动者健康变化与接触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关系,并及时地将健康检查和资料分析结果报告给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本人,以便及时采取干预措施,保护劳动者健康。
职业健康监护主要包括职业健康检查和职业健康档案管理等内容。
职业健康检查包括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和离岗后医学随访以及应急健康检查。
4 规定4.1 基本要求4.1.1应对从事有毒有害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职业健康检查。
员工接受职业健康检查应视为正常出勤。
4.1.2应建立职业病统计报告和处理制度。
4.1.3单位负责人应对本单位的职业病防治工作负有直接责任。
4.1.4应制定职业病防治计划,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应采取有效防治措施。
题目:职业健康检查与职业病管理规则4.1.5应建立健全职业健康监护档案。
职业健康监护档案永久保存。
4.1.6作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和医学观察费用,应由用人单位承担。
4.1.7应及时将职业健康检查结果如实告知作业人员。
4.1.8职业健康检查应由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批准从事职业健康检査的医疗卫生机构(以下简称体检机构)承担。
4.1.9应保证职业病病人享受国家规定的职业病待遇。
4.2职业健康检查4.2.1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4.2.1.1应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进行上岗前的职业健康检查。
4.2.1.2不应安排未经上岗前职业健康检查的作业人员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不应安排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作业人员从事其所禁忌的作业。
4.2.2在岗期间职业健康检査4.2.2.1应组织从事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进行定期职业健康检查。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
一、总则
1.为规范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保障人员健康,提高安全可靠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航空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则。
2.本规定所称的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是指在民用航空运输中,通过实施卫生措施、发挥卫生作用,来防治、预防航空传染病及污染因素,保证乘客及机组人员健康的工作。
3.本规定所称的航空传染病,是指在民用航空运输中,因乘客、机组及航空运输过程中传染源的存在,传播传染病的情况。
4.本规定所称的卫生措施,是指在民用航空运输过程中,我国民用航空行业采取的重要措施,以确保航空运输的健康和安全,防止航空传染病及污染因素。
二、卫生管理
1.民用航空运输单位应当建立健全航空卫生管理制度,合理组织航空卫生工作,做好航空卫生管理,确保航空安全。
2.民用航空运输单位应当设立卫生管理机构,负责组织实施航空卫生管理,定期组织实施航空卫生检查,及时发现卫生问题,提出合理的卫生措施,确保航空安全。
3.民用航空运输单位应当组织定期培训卫生管理人员,熟悉航空卫生工作。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范本
职业卫生管理规定范本一、总则1. 为保护劳动者的身体健康,预防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本职业卫生管理规定。
2. 本规定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从事劳动的职工和相关管理人员。
二、职业卫生管理责任1. 公司领导班子成员应加强对职业卫生工作的重视,树立正确的职业卫生观念,制定并落实职业卫生目标。
2. 安全生产部门负责协调本单位的职业卫生工作,制定职业卫生计划并监督实施,及时发现并解决存在的职业卫生问题。
3. 各部门负责人要关注本部门职业卫生工作,落实职业卫生责任,确保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 职业卫生管理人员应具备相应的卫生管理知识和技能,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职工的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5. 所有职工都有保护自己和他人免受职业病和工伤事故的责任,应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具,积极参与职业卫生培训和健康监护。
三、职业卫生管理措施1. 工作场所环境卫生公司将定期进行工作场所的环境卫生检查和评估,确保员工的工作环境符合相关职业卫生标准,并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改善。
2. 作业过程的卫生管理为保护员工的健康,公司将制定并执行相关作业流程和操作规范,包括对有毒物质的使用与储存管理、危险废物的处理等,并定期进行风险评估和安全检查。
3. 个人防护用具公司将配备并发放合适的个人防护用具,对使用和维护进行培训,确保员工在工作中正确佩戴和使用个人防护用具。
4. 职业卫生监测公司将建立职业卫生监测体系,定期对危害物质进行监测,评估员工的暴露情况,及时采取控制措施,确保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5. 职业病防治公司将建立完善的职业病防治制度,包括职业病诊断、治疗和康复等方面的措施,确保员工职业病的早期发现和治疗。
四、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1. 公司将定期组织职业卫生培训和教育活动,提高员工的职业卫生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2. 新员工入职时,应进行职业卫生培训,介绍工作场所的卫生环境要求和个人防护要求。
客舱乘务员的卫生和食品安全规定
客舱乘务员的卫生和食品安全规定一、卫生规定航空公司对客舱乘务员的卫生要求十分严格,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卫生规定:1. 个人卫生:- 客舱乘务员在上班期间应保持整洁,服装要干净整齐,包括统一的制服和整洁的发型。
- 身体健康状况应符合航空公司的规定,并按时进行健康检查。
- 手部卫生非常重要,乘务员应保持双手清洁,经常使用洗手液或洗手皂,并定期修剪指甲。
2. 客舱清洁:- 乘务员在每次机舱服务前需确认机舱卫生整洁,包括座位、扶手、窗户、抽屉等表面。
- 座位垫、毯子和头枕等乘客使用过的物品应定期更换和清洗。
- 室内空气质量要保持良好,乘务员需检查通风设备运行状况,确保乘客舱内空气清新。
3. 餐食准备:- 在准备和搭配食物时,乘务员必须遵循食品安全和卫生的程序。
- 在处理食物和饮料时,乘务员应戴上手套,并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 食物储存和保鲜需符合卫生标准,确保食物的新鲜和卫生。
二、食品安全规定食品安全对于客舱乘务员来说至关重要,以下是一些常见的食品安全规定:1. 食品准备:- 乘务员在准备食品时必须遵循航空公司的标准程序和食品安全规定。
- 食品应从可靠的供应商处购买,确保食材的质量和新鲜度。
- 操作过程中应遵循正确的食品处理方法,如避免交叉污染等。
2. 食品储存:- 食品在储存期间应保持适当的温度,以防止细菌滋生。
- 冷藏食品和生鲜食材应储存在设定的低温区域。
- 不同类型的食物应储存在独立的容器中,以避免交叉污染。
3. 食品分发:- 乘务员在为乘客分发食品时,应使用洗净的手套,并避免直接接触食物。
- 食品分发过程中应注意食品的卫生状况,必要时更换配餐用具。
三、食品安全培训为确保客舱乘务员能够正确遵守卫生和食品安全规定,航空公司通常会提供相关的培训和考核:1. 培训内容:- 培训涵盖卫生和食品安全的基本知识、操作流程和应急处理等。
- 乘务员将接受有关食品安全的培训课程,以掌握食品安全规定和操作准则。
2. 考核要求:- 乘务员需要通过相关考试来验证对卫生和食品安全规定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保障航空器内乘客、机组人员及航空器本身的安全,预防和控制航空卫生安全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航空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航空卫生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航空器及航空运营单位。
三、管理职责1. 航空运营单位应设立航空卫生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2. 航空卫生安全管理机构应配备专职或兼职管理人员,负责具体实施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3. 航空器机组人员应接受航空卫生安全培训,提高自身卫生安全意识。
四、航空卫生安全管理措施1. 航空器卫生设施管理(1)航空器内应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间、垃圾桶等。
(2)定期对航空器内卫生设施进行清洁、消毒,确保其清洁卫生。
(3)对航空器内卫生间进行隔离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2. 航空器消毒管理(1)航空器在每次飞行前,应对座椅、扶手、按钮、餐具等易接触部位进行消毒。
(2)对航空器内的空气进行净化处理,降低细菌、病毒等有害物质浓度。
(3)对航空器内垃圾桶、卫生间等进行定期消毒,防止污染。
3. 乘客健康管理(1)对乘客进行健康检查,发现疑似传染病患者,应立即隔离并报告相关部门。
(2)乘客在飞行过程中应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3)提供充足的饮用水和餐食,保障乘客饮食卫生。
4. 机组人员健康管理(1)机组人员应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
(2)机组人员在飞行过程中应佩戴口罩,减少呼吸道传染病传播。
(3)机组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减少交叉感染。
五、应急处理1. 航空卫生安全事故发生时,航空运营单位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事故蔓延。
2. 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分析,找出事故原因,防止类似事故再次发生。
3. 向相关部门报告事故情况,配合调查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2. 本制度由航空运营单位负责解释。
3. 本制度如与国家法律法规相抵触,以国家法律法规为准。
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范本
一、总则为了加强航空卫生安全管理,保障旅客和航空员工的健康与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确保航空运输的顺利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结合航空运输行业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航空卫生安全管理领导小组(1)负责制定、修订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协调各部门开展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3)对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航空卫生安全管理部门(1)负责航空卫生安全管理的日常工作。
(2)负责航空卫生安全教育培训、宣传、检查、考核等工作。
(3)负责旅客和航空员工的健康监测、防疫措施落实等工作。
3. 航空公司各部门(1)积极配合航空卫生安全管理部门开展相关工作。
(2)确保所辖区域、设施、设备符合航空卫生安全要求。
(3)对旅客和航空员工进行卫生宣传教育。
三、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内容1. 传染病预防(1)加强旅客和航空员工的健康监测,发现疑似病例及时隔离治疗。
(2)严格执行传染病报告制度,确保疫情信息的及时、准确上报。
(3)定期对航空器、候机楼、办公区域等场所进行消毒处理。
2. 食品安全(1)确保食品来源合法、安全,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
(2)加强食品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的管理,防止食品污染。
(3)对旅客和航空员工进行食品安全教育,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3. 环境卫生(1)保持航空器、候机楼、办公区域等场所的清洁卫生。
(2)定期对公共场所进行消毒处理,防止疾病传播。
(3)加强废弃物处理,防止环境污染。
4. 个人卫生(1)加强旅客和航空员工的个人卫生教育,提高卫生意识。
(2)要求旅客和航空员工在飞行过程中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戴口罩等。
(3)对旅客和航空员工进行健康检查,发现传染病患者及时隔离治疗。
四、奖惩措施1. 对在航空卫生安全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航空卫生安全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罚款、记过、降职等处分。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上卫生管理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上卫生管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飞机上执行机上卫生管理工作,确保乘客的健康与舒适。
本文将探讨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机上卫生管理方面所扮演的重要角色,并提供一些有效的卫生管理措施。
一、机上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机上卫生管理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首要职责之一。
如何保持飞机内的卫生环境,直接关系到乘客健康和舒适度,以及航空公司的声誉。
精心管理机上卫生能够有效预防传染病的传播,提高乘客的舒适感受,并为乘客提供一个卫生、安全的旅行环境。
二、有效的机上卫生管理措施1. 飞机清洁与消毒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应定期进行飞机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在飞机每次停靠时,首先需要清理航空器内部的垃圾、餐具等,确保机舱干净整洁。
其次,通过定期消毒仪器设备、座椅、扶手、卫生间等区域,有效杀灭细菌和病毒。
2. 垃圾处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应建立高效的垃圾处理系统,及时清理航空器内的垃圾。
垃圾应分类处理,将可回收物品单独收集。
同时,在长时间航班的过程中,定时巡视机舱垃圾箱,确保密闭并适时更换。
3. 空气净化与循环航空公司应确保飞机内的空气净化系统正常运行,提供高质量的空气环境。
定期更换航空滤芯,去除空气中的微尘和细菌,提高空气质量。
另外,循环系统的运行也需要得到维护,保证正常的新鲜空气进出舱内。
4. 手部卫生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正确的手部卫生流程,保持双手清洁。
在服务乘客之前和之后,工作人员应用洗手液或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毒。
此外,还应提供卫生纸巾和洗手液等卫生用品供乘客使用。
5. 座椅清洁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应定期对座椅进行清洁工作。
除了清理表面的污渍,还需要对座椅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以确保乘客坐着干净和舒适的座椅。
6. 卫生间管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需要保证卫生间的干净和整洁。
卫生间应定期清洁,座圈、水槽、镜子等需要彻底消毒清洁。
此外,保证卫生纸和肥皂的供应充足,方便乘客使用。
三、乘客的责任除了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努力,乘客也应承担起一定的责任,共同维护机上的卫生环境。
航空业卫生管理要点
航空业卫生管理要点内容总结简要在航空业的卫生管理领域,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
作为一名资深员工,深知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它直接关系到乘客的飞行体验和航空公司的声誉。
本文将从工作环境、部门职责、案例研究、数据分析和实施策略等方面,详细探讨航空业卫生管理的要点。
作为一名航空业的卫生管理者,我的主要工作内容是确保飞机舱内的卫生状况符合标准。
这包括但不限于清洁、消毒和通风。
我曾参与过无数次的航班卫生管理工作,每一个细节都深深地烙印在我的脑海中。
以我曾参与的一次航班卫生管理为例,我们需要在短时间内完成整个机舱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这需要高度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我和我的团队成员们,通过精细的分工和高效的执行,最终成功完成了任务。
这个案例让深刻认识到,在航空业卫生管理中,高效的组织和协调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数据分析显示,航空业卫生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根据国际航空运输协会的数据,全球航空旅客数量预计将在未来几年内持续增长。
这意味着,航空业卫生管理的压力和挑战也将随之增加。
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实施有效的卫生管理策略是关键。
航空公司可以考虑采用更先进的清洁和消毒设备,提高卫生管理的标准,加强员工培训等策略。
航空公司还可以通过提高乘客的卫生意识,共同维护飞行环境的健康。
总的来说,航空业卫生管理是一项复杂而又重要的工作。
它需要我们每一个员工的高度责任感和专业精神。
我相信,只要我们共同努力,一定能够为乘客更干净、更舒适的飞行环境。
以下是本次总结的详细内容一、工作基本情况在航空业卫生管理领域,负责监督和执行机舱卫生标准,确保飞行安全与乘客舒适度。
我的日常工作包括制定卫生管理计划、培训清洁人员、监督清洁流程以及处理紧急卫生问题。
例如,曾有一次航班因突发情况需要立即进行深度清洁和消毒,我迅速组织团队,合理分配资源,确保在短时间内完成任务,保障了乘客的健康安全。
二、工作成绩和做法在我的努力下,所负责的航班卫生管理成绩显著。
通过实施严格的卫生标准,航班卫生状况得到了显著提升。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上卫生管理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上卫生管理航空公司是负责运输数百万乘客的重要组织,他们不仅需要提供安全可靠的飞行服务,还要确保乘客在飞行途中享受到良好的机上卫生环境。
为此,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机上卫生管理中的职责和措施。
一、机上卫生管理的重要性良好的机上卫生管理对于乘客的健康和舒适体验至关重要。
乘客在飞行途中长时间处于密闭环境,如果卫生管理不到位,可能导致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增加乘客感染疾病的风险。
此外,机舱的整洁程度也会影响到乘客的心理感受,进而影响航空公司的声誉和乘客的满意度。
二、机上卫生管理的职责1. 清洁和消毒工作航空公司工作人员负责机舱的清洁和消毒工作。
他们应定期清理和消毒飞机座椅、扶手、托盘桌等乘客接触的物体,并确保卫生纸、洗手液等卫生用品的充足供应。
此外,工作人员还应确保各项设备的正常运行,如空气净化系统等,以提供清洁的环境。
2. 废物处理机舱内的废物处理也是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职责之一。
工作人员应确保垃圾桶及时清空,并妥善处理废物,以避免异味和细菌滋生。
3. 空气质量控制航空公司工作人员需要监控和控制机舱的空气质量。
他们应确保空气循环系统正常运行,定期更换过滤器,并及时清理或修复系统中的问题。
此外,他们还需定期进行空气质量测试,确保乘客呼吸到清洁和新鲜的空气。
三、机上卫生管理的措施1. 培训和教育航空公司应为工作人员提供专业的培训,使他们了解机上卫生管理的重要性和相应的操作规程。
此外,航空公司还应加强对工作人员的日常监督和指导,确保他们能够按照标准操作。
2. 卫生设备和用品航空公司应提供充足且高品质的卫生设备和用品。
工作人员需要经常检查和维护卫生设备,确保其正常运行。
此外,航空公司还应为工作人员提供充足的消毒用品和防护用品,以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性和效率。
3. 乘客教育航空公司可以通过宣传和教育活动,向乘客传达卫生管理的重要性。
他们可以在乘坐前向乘客提供有关航空公司的卫生管理政策和要求,并鼓励乘客积极配合,共同维护机舱的卫生环境。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是一项重要的法规,其主要目的是确保民用航空行业的安全和卫生工作得到充分保障。
这个行业涉及到大量的人员和设备,因此需要制定相应的规则来保障人员的身体健康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按照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要求严格,必须遵守一系列标准和规定。
其中,航空公司、机场和其他相关单位有责任确保飞机和设施的卫生状况,以保证乘客和员工的健康和安全。
同时,员工必须遵守一定的卫生标准,及时清洁和消毒飞机和其他设施,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卫生工作还涉及到食品的安全和卫生问题。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要求食品必须符合国际标准并且符合当地的卫生要求。
食品必须保持新鲜,并经过妥善处理,以避免潜在的卫生问题。
在飞行过程中,乘客的健康也是非常重要的。
航空公司必须提供基本的医疗设施和急救服务,以便应对紧急情况的发生。
此外,应该建立紧急应对措施,以应对传染病的爆发。
如果有乘客在飞行中发生了疾病,机组人员必须及时提供急救并采取必要的隔离措施,以避免疾病的传播。
航空卫生工作的相关部门也应该定期进行检查和监测,以确保所有的
规定都得到有效执行。
此外,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还规定
了对于相关单位和个人的法律责任,以确保所有的人员都能够认真遵
守这些规定。
总的来说,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法规,
对保障民用航空行业的安全和卫生工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所有的
单位和人员都应该认真遵守这些规定,以确保飞行的安全和顺利进行。
航空卫生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航空器及乘客的卫生安全,预防和控制疾病传播,提高航空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航空行业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从事航空运输、航空服务、航空保障的单位和个人。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航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航空卫生管理工作,制定航空卫生管理制度,指导各部门落实卫生管理工作。
2. 航空卫生管理部门负责具体实施航空卫生管理工作,包括卫生监督、卫生检查、卫生宣传、卫生培训等。
3. 航空器清洁与消毒部门负责航空器的清洁、消毒工作,确保航空器卫生符合国家标准。
4. 乘客服务部门负责乘客的卫生服务,包括提供卫生用品、指导乘客正确使用卫生间等。
四、航空卫生管理要求1. 航空器卫生(1)航空器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内部环境整洁、卫生。
(2)航空器内应配备足够的卫生用品,如洗手液、纸巾、湿巾等。
(3)航空器清洁、消毒工作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确保清洁、消毒效果。
2. 乘客卫生(1)乘客应自觉遵守航空卫生规定,保持个人卫生,不乱扔垃圾。
(2)乘客在机上应佩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
(3)乘客服务部门应向乘客宣传航空卫生知识,提高乘客卫生意识。
3. 机场卫生(1)机场应定期进行清洁、消毒,保持机场环境整洁、卫生。
(2)机场应设立专门的垃圾桶,方便乘客投放垃圾。
(3)机场应配备足够的卫生用品,如洗手液、纸巾、湿巾等。
4. 卫生培训与宣传(1)定期对航空卫生管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提高其业务水平。
(2)通过多种渠道,如电视、广播、网络等,宣传航空卫生知识,提高全民卫生意识。
五、卫生监督与检查1. 航空卫生管理部门应定期对航空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 航空卫生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卫生档案,记录卫生管理工作情况。
3. 对违反航空卫生管理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应依法进行处理。
六、附则1. 本制度由航空卫生管理领导小组负责解释。
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航空运输过程中的卫生安全,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保护旅客、机组人员和员工的身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国航空运输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所有从事航空运输的航空公司、机场、维修单位、航空食品供应商等相关单位。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航空公司:(1)成立航空卫生安全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监督和检查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2)设立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办公室,负责具体实施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3)制定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2. 机场:(1)设立航空卫生安全管理机构,负责机场内的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2)制定机场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3. 维修单位:(1)设立航空卫生安全管理机构,负责维修过程中的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2)制定维修单位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4. 航空食品供应商:(1)设立航空卫生安全管理机构,负责航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中的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工作;(2)制定航空食品供应商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制度,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
四、航空卫生安全管理内容1. 传染病防控:(1)对旅客、机组人员和员工进行传染病预防知识培训;(2)定期对机场、航空器、维修场所进行消毒处理;(3)对旅客、机组人员和员工进行健康检查,确保无传染病携带者。
2. 食品安全:(1)对航空食品供应商进行资质审查,确保其符合食品安全要求;(2)对航空食品生产、加工、运输过程进行严格监管,确保食品安全;(3)对旅客、机组人员和员工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
3. 卫生设施:(1)确保机场、航空器、维修场所的卫生设施齐全、有效;(2)定期对卫生设施进行清洁、消毒;(3)对旅客、机组人员和员工进行卫生设施使用培训。
4. 应急处理:(1)制定传染病、食品安全等突发事件应急预案;(2)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3)确保旅客、机组人员和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的卫生安全。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上卫生管理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的机上卫生管理航空旅行对于现代人来说已经成为一种常见的出行方式。
尽管航空运输的迅速发展大大提高了旅行的便利性和效率,但是机上卫生问题一直是乘客们所关注的焦点之一。
作为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他们肩负着机上卫生管理的责任,确保乘客的舒适和安全。
本文将探讨航空公司工作人员在机上卫生管理方面的重要性,以及他们应该采取的措施。
1. 机上卫生管理的重要性机上卫生管理对于保障乘客健康和提升航空公司形象至关重要。
首先,机上卫生状况直接影响乘客的舒适感。
乘客在机舱内长时间停留,相对封闭的空间容易滋生细菌和病毒,若卫生管理不善,乘客容易感染疾病,进而影响旅行体验。
其次,机上卫生管理直接关系到航空公司的声誉。
乘客对航空公司的卫生状况要求越来越高,如果乘客对航空公司的机上卫生管理感到不满意,可能会选择其他的航空公司,从而对航空公司的形象和业绩造成负面影响。
2. 工作人员应采取的措施机舱内的卫生管理需要由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来负责执行。
工作人员应该严格遵守卫生管理规定,并根据航空公司的标准操作程序进行操作。
以下是一些工作人员应采取的措施:2.1 定期清洁和消毒工作人员应定期对机舱内的各个区域进行清洁和消毒,包括座椅、扶手、卫生间等。
清洁工作应包括清除垃圾、擦拭表面、更换座套、打开通风设备等。
对于卫生间,应确保卫生纸、洗手液和干手纸的充足供应。
清洁和消毒工作的频率应根据航班的时间和旅客数量进行合理安排。
2.2 营养健康的餐食供应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员应确保提供营养健康的餐食供应,避免食物受到细菌的污染。
工作人员应定期检查食品储存和处理的设施,保持食品的新鲜和卫生。
此外,工作人员还应为有特殊饮食要求的乘客提供适当的餐食选择,如素食、低盐饮食等。
2.3 卫生用品的提供工作人员应确保机舱内充足的卫生用品供应,如纸巾、湿巾和婴儿用品等。
这些卫生用品不仅可以方便乘客清洁自身,还可以提高乘客的舒适感。
2.4 乘客健康状况的关注机上的工作人员应关注乘客的健康状况,特别是对于出现不适症状的乘客应给予适当的照顾和协助。
航空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则教学文案
航空公司职业卫生管理规则教学文案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器维修职业卫生管理。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3.7-2008《职业卫生管理规则》3 术语3.1职业卫生管理occupational hygiene management识别、评价和控制作业环境所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
3.2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diseases hazard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3职业禁忌症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3.4材料安全数据单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阐述某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危害,并提供如何安全搬运、贮存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信息文件,主要包括产品标识、理化特性、燃爆特性、消防措施、稳定性、反应活性、健康危害、急救措施、操作处置、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内容。
3.5工作系统work system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所设定的条件下,由工作环境、工作空间、工作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人和工作设备组合而成的系统。
3.6有限空间confined spaces仅有1?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
4 规定4.1 基本要求4.1工作场所应根据生产工艺、操作方式、工作条件等采取相应的采暖、通风、照明、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等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使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4.2凡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
【发布单位】中国民用航空总局【发布文号】民航局令第21号【发布日期】1991-08-28【生效日期】1992-01-01【失效日期】【所属类别】国家法律法规【文件来源】中国法院网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民航局令第21号一九九一年八月二十八日)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航空卫生工作机构及人员第三章飞行卫生保障第一节飞行的一般卫生保障第二节运输飞行的卫生保障第三节通用航空飞行的卫生保障第四节复杂条件下飞行的卫生保障第四章空勤人员的日常卫生保障第五章院校空勤学生的卫生保障第六章空勤人员的卫生防疫第七章体检鉴定第八章空勤人员的伤病治疗和疗养第一节空勤人员的伤病治疗第二节空勤人员的疗养第九章航空器事故的人员救护和医学调查第一节航空器事故的人员救护第二节航空器事故的医学调查第十章科学研究第十一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民用航空(以下简称民航)空勤人员身心健康,保证飞行安全,提高飞行劳动效率,促进民用航空的发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是组织与实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的基本依据。
凡从事民用航空活动的单位和个人都必须遵照执行。
第三条航空卫生工作的基本任务:一、组织实施各种飞行活动的卫生保障。
二、组织实施空勤人员的日常卫生保障和卫生防疫。
三、组织实施招收空勤学生的医学选拔和学习训练期间的卫生保障。
四、组织实施空勤人员的体检鉴定,签发《空勤人员体检合格证》(以下简称体检合格证)。
五、组织实施空勤人员的伤病治疗与疗养。
六、参加航空器事故的人员救护,组织实施航空器事故的医学调查。
七、开展民用航空医学的科学研究。
第四条航空卫生工作是民航卫生工作的重点,各级领导应予充分重视,并加强航空卫生队伍的建设。
航空卫生工作人员应热爱民航事业,刻苦钻研业务技术,尽职尽责,奉公守法,为保证飞行安全服务。
空勤人员应配合航空卫生工作人员的工作,接受卫生指导和监督。
第二章航空卫生工作机构及人员第五条为使航空卫生工作能够有秩序、高效率地进行,必须建立相应的机构、配备相应的人员予以保证。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民用航空领域卫生工作,维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身体健康,促进航空运输事业的发展,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中国境内所有民用航空运输机构及其相关人员。
第三条民用航空机构应当建立健全航空卫生管理制度,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和应急预案,指定专职人员负责卫生工作。
第四条民用航空机构应当加强卫生设施的建设和用品的配置,保证卫生条件符合航空卫生的标准和要求。
第二章航空卫生培训第五条民用航空机构应当组织定期的航空卫生培训,提高乘务人员对卫生工作的认识和技能。
第六条航空卫生培训内容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疾病传播途径和防控措施;2.卫生设施和用品的使用方法;3.急救知识和技能;4.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5.乘客卫生安全保障措施。
第七条乘务人员应当参加并通过航空卫生培训并取得相应的合格证书,否则不得从事相关工作。
第三章乘客卫生安全保障第八条民用航空机构应当建立健全乘客卫生安全保障措施,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方面:1.乘客登机前应当进行体温检测,发热者不得登机;2.乘客应当佩戴口罩,并保持良好的手卫生习惯;3.飞机内部空气循环系统应当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4.飞机餐食应当符合卫生要求,并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5.飞机上应当配备一定数量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应对突发疾病等紧急情况。
第四章机组人员卫生保障第九条机组人员应当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随时注意自身健康状况。
第十条机组人员如出现发热、咳嗽等疑似传染病症状,应当立即向相关部门汇报,并按照相关规定接受检测和隔离治疗。
第十一条机组人员应当接受定期体检,确保身体健康,不得患有传染性疾病。
第五章卫生事件应急处理第十二条民用航空机构应当制定相应的卫生事件应急预案,明确责任人和应急处理流程。
第十三条卫生事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情况:1.乘客出现突发疾病或受伤;2.飞机上出现传染病疫情;3.飞机上出现其他卫生安全隐患。
第十四条卫生事件发生时,机组人员应当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相应的措施遏制传播,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
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保障乘客和机组人员的身体健康和安全成为了民用航空的一项重要任务。
为此,中国民用航空局制定了《中国民用航空航空卫生工作规则》,旨在规范航空卫生工作,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一、航空卫生工作的重要性航空卫生工作是保障航空安全和乘客健康的重要环节。
在航班起飞前,航空公司和机场应做好航空器的卫生清洁工作,确保乘客身处安全、干净的环境中。
对于乘客和机组人员来说,航空卫生工作涉及到饮食卫生、疫情防控、病患救治等方面,直接关系到人们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二、航空卫生工作的组织和管理航空卫生工作由中国民用航空局负责组织和管理。
航空公司应设立专门的卫生工作部门或委托专业机构进行航空卫生工作。
同时,航空公司应制定相关的卫生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分工。
三、航空卫生工作的标准与要求1. 饮食卫生:航空公司应建立健全的餐饮管理制度,确保食品安全和卫生。
食品的采购、加工、贮存和配送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卫生标准。
乘客的餐食应遵循卫生要求,确保餐食的新鲜、干净和卫生。
2. 旅客健康监测:航空公司应在旅客登机前进行健康检查,特别是针对有传染病症状的旅客。
如发现有传染病症状的旅客,应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采取相应的隔离和处理措施。
3. 航空器清洁:航空公司和机场应定期对航空器进行卫生清洁,包括座椅、卫生间、食品服务区等。
清洁工作应使用符合卫生标准的消毒剂和清洁用品,确保航空器的清洁和卫生。
4. 疫情防控:对于突发传染病或疫情,航空公司应密切关注相关信息,并制定相应的疫情防控措施。
乘客和机组人员应配合做好体温检测、健康申报等工作,确保航班的安全和乘客的健康。
5. 病患救治:航空公司应培训机组人员的急救知识和技能,确保能够及时、有效地处理突发疾病或病患救治的情况。
同时,航空公司应配备必要的急救设备和药品,以备不时之需。
四、航空卫生工作的监督和检查中国民用航空局将对航空卫生工作进行定期的监督和检查,确保航空公司和机场按照规定开展相关工作。
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
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一、前言航空公司作为全球旅行的主要运输工具之一,必须严格遵守相关卫生指导制度,以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本文将探讨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制定和实施有效的指导制度。
二、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的重要性1.乘客和机组人员健康保护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的首要目标是保护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健康。
在乘坐飞机期间,人们处于相对封闭、密集的环境中,容易受到传染病的传播和扩散。
航空公司应采取各种措施,如定期清洁和消毒飞机、提供卫生用品等,以确保乘客和机组人员的健康。
2.公众信任和航空公司形象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的有效实施,对于维护公众信任和航空公司形象至关重要。
乘客对航空公司的卫生情况非常关注,如果乘客得知某个航空公司没有合适的卫生措施,他们可能会选择其他航空公司,这将对航空公司的经营业绩产生负面影响。
3.防止传染病传播航空公司的航班跨越不同国家和地区,乘客和机组人员来自各种不同的国家和地区。
因此,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的制定和实施可以有效预防传染病在航班上的传播。
这对于保护公众的健康和防止疫情进一步传播至关重要。
三、制定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的步骤1.制定卫生指导准则航空公司应当根据国家和国际卫生组织的准则制定卫生指导准则。
这些准则应包括飞机清洁和消毒、空气过滤和循环、座椅和茶几的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2.培训机组人员航空公司应对所有机组人员进行卫生指导的培训,并定期进行更新。
培训内容应包括卫生措施的正确使用、常见传染病的症状和预防等。
3.设立卫生巡查制度航空公司应建立卫生巡查制度,定期检查和核实卫生措施的实施情况。
巡查人员应具备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经验,确保卫生指导制度得到有效执行。
4.与相关机构合作航空公司应与卫生组织、医疗机构等相关机构合作,分享并学习最新的卫生指导信息。
这有助于航空公司及时调整和改进卫生指导制度,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卫生状况和需求。
四、航空公司卫生指导制度的实施效果评估航空公司应定期对卫生指导制度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机坪岗位卫生管理制度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机坪岗位的卫生管理,保障航空安全,提高服务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在机坪岗位工作的员工,包括但不限于机务人员、安检人员、地勤人员等。
第二章卫生责任第三条机坪岗位卫生管理实行责任制,各部门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具体责任人包括但不限于:1. 机务部门负责人:负责机坪内飞机维护、加油等作业的卫生管理。
2. 安检部门负责人:负责安检区域的卫生管理。
3. 地勤部门负责人:负责机坪地面作业区域的卫生管理。
第三章卫生要求第四条机坪岗位应保持清洁卫生,具体要求如下:1. 机坪地面应保持平整,无积水、杂物,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2. 飞机停放区域应保持清洁,飞机机身、机翼等部位应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3. 机坪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障碍物,地面清洁无积水。
4. 安检区域应保持无尘、无异味,安检设备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5. 地勤作业区域应保持整洁,工具、设备摆放有序,定期进行清洁和消毒。
第四章卫生措施第五条机坪岗位卫生管理措施包括:1. 定期对机坪进行清扫、消毒,特别是飞机停放区域、安检区域和地勤作业区域。
2. 定期对飞机进行清洁和消毒,确保飞机内外部卫生。
3. 对机坪内的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及时清理废弃物。
4. 对员工进行卫生培训,提高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5. 配备必要的卫生设施,如洗手池、消毒液等。
第五章卫生检查与监督第六条定期对机坪岗位卫生进行检查,检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1. 机坪地面、飞机、安检区域、地勤作业区域的卫生状况。
2. 卫生设施的完好和使用情况。
3. 员工的卫生意识和操作技能。
第七条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应及时整改,并将整改情况记录在案。
第六章奖惩第八条对在卫生管理工作中表现突出的个人和部门,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九条对违反本制度,造成卫生问题或影响航空安全的个人和部门,将依法依规进行处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民用航空器维修职业卫生管理。
2 依据2.1 民用航空行业标准MH/T3013.7-2008《职业卫生管理规则》3 术语3.1职业卫生管理occupational hygiene management识别、评价和控制作业环境所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过程。
3.2职业病危害occupational diseases hazard指对从事职业活动的劳动者可能导致职业病的各种危害。
职业病危害因素包括:职业活动中存在的各种有害的化学、物理、生物因素以及在作业过程中产生的其他职业有害因素。
3.3职业禁忌症occupational contraindication劳动者从事特定职业或者接触特定职业病危害因素时,比一般职业人群更易于遭受职业病危害和罹患职业病或者可能导致原有自身疾病病情加重,或者在从事作业过程中诱发可能导致对他人生命健康构成危险的疾病的个人特殊生理或者病理状态。
3.4材料安全数据单 material safety data sheet MSDS阐述某种化学品对人类健康及环境危害,并提供如何安全搬运、贮存和使用该化学品的信息文件,主要包括产品标识、理化特性、燃爆特性、消防措施、稳定性、反应活性、健康危害、急救措施、操作处置、防护措施、泄漏应急处理等内容。
3.5工作系统work system为了完成工作任务,在所设定的条件下,由工作环境、工作空间、工作过程中共同起作用的人和工作设备组合而成的系统。
3.6有限空间confined spaces仅有1〜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到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m封闭或敞口的通风不良空间。
4 规定4.1 基本要求4.1工作场所应根据生产工艺、操作方式、工作条件等采取相应的采暖、通风、照明、防尘、防毒、防暑、防寒、防噪声、防振动、防电离及非电离辐射等安全卫生技术措施,使其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
4.2凡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建设项目(新建、改建、扩建及技术改造、技术引进项目),应进行职业危害预评价和控制效果评价。
4.3危险化学品应附有相应的材料安全数据单。
4.4应限制使用含有《高毒物品目录》中所列成分的材料。
4.5在产生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的工作场所,应尽量避免危害因素相互之间的作用。
4.6应按GBZ 158的规定在产生职业病危害作业场所的醒目位置设置警示标识。
4.7应向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
4.8接触职业病危害因素的作业人员上岗时,应根据作业环境和有害物质的情况,使用呼吸系统、听力、眼睛、皮肤等劳动防护用品。
4.9应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对产生职业病危害的作业场所进行现场检测;检测结果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规定的接触限值。
4.10对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人员应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离岗时、离岗后医学随访和应急的职业健康检查。
职业健康检查应符合MH/T 3013.8的规定。
4.11当发现职业禁忌症或者有与所从事职业相关健康损害的员工,应及时将其调离原工作岗位,并妥善安置。
4.12不应安排孕期、哺乳期的女职工从事对本人和胎儿、婴儿有害的作业。
4.13生产操作中,若工作服沾染病原体、易经皮肤吸收的高毒物质或工作服污染严重,应为职工提供洗衣服务。
4.14应根据生产特点、实际需要和使用方便的原则设置辅助用室;辅助用室的设计应同时满足相关国家标准。
5.职业病危害因素控制5.1防尘、防毒5.1.1为防止有害蒸气、烟、尘等有毒有害物质在室内逸散,应首选采用局部排风方式。
当不可能采用局部排风或采用局部排风仍达不到国家职业卫生标准时,应采用全面通风换气方式。
5.1.2全面排风系统排出有害气体及蒸气时,其吸风口应设在有害物质浓度最大的区域。
全面排风系统气流组织的流向应避免使有害物质流经操作者的呼吸带。
5.1.3积聚有毒蒸气的低凹、死角区域,应设置局部排风装置。
5.1.4应依据车间扬尘和逸散毒物作业点的位置、数量,设计相应防尘、排毒设施。
对移动的扬尘和逸散毒物的作业场所,应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移动式轻便防尘和排毒设备。
5.1.5应定期清理通风除尘系统中的净化设备(如除尘器),以防止产生粉尘的二次污染及其他隐患。
5.1.6采用无泵水幕喷漆室去除漆雾及粉尘时,应定期清理、更换水箱中的循环水。
5.1.7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应保持机械通风装置始终处于有效的工作状态。
通风装置未启动前,操作者不应工作。
工作停止后,通风装置应继续运行lOmin〜15min。
5.1.8设有局部排风或全面排风的涂漆作业场所,应进行自然补风;当自然补风不能使室内空气中有害物质符合GBZ 2.1规定时或室温过低影响生产时,应设置机械送风系统。
5.1.9作业场所处于尘土较大的环境,机械送风系统应设置空气过滤装置。
5.1.10当机械通风系统采用部分循环空气时,送入工作场所空气中有害气体、蒸气及粉尘的含量不应超过GBZ 2.1规定接触限值的30%。
5.1.11空气中含有病原体、恶臭物质(例如毛类、破烂布分选、熬胶等)及有害物质浓度可能突然增髙的工作场所,不应采用循环空气作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
5.1.12采用热风采暖和空气调节的车间,其新风口应设置在空气清洁区,新鲜空气的补充量应达到每人 30m3/h。
5.1.13应尽可能使用无毒材料。
需要使用有毒材料时,应优先选择使用低毒材料。
5.1.14不应用苯(包括重质苯、石油苯、溶剂苯和纯苯)脱漆或清洗。
不应大面积使用汽油、甲苯、二甲苯除油、除漆。
不应喷涂含红丹涂料。
应限制使用二氯乙烷除油清洗。
5.1.15产生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或设备应尽量采取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强密闭,避免直接操作,并结合生产工艺,采取通风措施。
产生粉尘的生产过程应尽量采用湿式作业。
5.1.16产生不同有害物质的生产过程布置在同一建筑物内时,毒害大与毒害小的应分隔设置。
5.1.17产生危害严重的粉尘、使用有毒物质及强腐蚀性物质的室内工作场所,应设置冲洗地面和墙壁的设施。
工作场所的地面应平整、防滑,无渗漏,并坡向排水系统,易于清扫。
5.1.18经常有人通行的地道,应有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不应敷设有毒液体或有毒气体的管道。
5.1.19对于有害物质的密闭系统,应避免跑、冒、滴、漏。
必要时,应配置监测报警装置。
对生产过程中尘、毒危害严重的生产设备,应设计、安装可靠的事故处理装置及应急防护设施。
5.1.20进入可能缺氧及有毒的有限空间作业前,应进行氧气及有毒气体浓度测试。
当空气中的氧气及有毒气体浓度符合相应限值时,仍应在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后方可作业。
5.1.21当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应设置机械通风,并对空气中含氧量进行现场监测,在常压条件下,有限空间空气中的含氧量应为19%〜23%。
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9%,应有报警信号。
5.1.22当进入有限空间作业时,不应使用纯氧进行通风换气。
5.1.23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放置在下部。
当存在与空气密度相同或小于空气密度的污染物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
5.1.24不应使用作业中所用溶剂或稀释剂清洁皮肤、衣物、墙壁或地面。
5.1.25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作业人员,应经职业卫生知识培训后方可上岗。
5.1.26工作场所空气中的有毒物质容许浓度及粉尘容许浓度应符合GBZ 2.1的规定。
5.1.27工作场所机械通风的设计应符合GB 50019的规定。
5.1.28接触尘、毒作业的员工应正确使用防尘、防毒呼吸保护器。
5.1.29过滤式呼吸保护器滤毒盒的选用应按GB 2890执行。
5.1.30接触有机蒸气时,应佩戴防有机溶剂型呼吸保护器。
5.1.31接触酸性蒸气时,应佩戴防酸型呼吸保护器。
5.1.32下列几种情况不应使用滤毒盒:a) 当环境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b) 当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浓度髙于0.1 %时;c) 当环境中有毒有害气体性质不明确时;d) 当滤毒盒已穿透时;e) 当滤毒盒超过有效期时。
5.1.33进入油箱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知识培训,按照飞机生产厂家维修手册相关内容及工作程序执行,并遵守下列规定:a) 进入油箱前,应进行氧气及油气浓度的测试,并记录检测数据;b) 当油箱内的油气浓度髙于防火安全条件时,不应进入油箱作业;c)当油箱内的油气浓度低于防火安全条件、髙于健康安全条件时,进入油箱人员应佩戴合格的供气式防护面具;d)当油箱内的油气浓度低于健康安全条件时,进入油箱人员应佩戴合格的带有机蒸气过滤盒的呼吸保护装置。
5.1.34对从事涂装作业女职工的工作安排应符合GB 7691-2003中21.2的要求。
5.2防暑、防寒5.2.1应根据寒暑季节和生产特点,对室外作业应采取防寒保暖和防暑降温措施,并设置休息场所。
5.2.2具有生产性热源的工作场所,应采取通风、隔热等防暑降温措施。
5.2.3工作场所的夏季空气温度应按车间内外温差计算。
其室内外温差的限度,应根据各地夏季通风室外设计计算温度确定,且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
5.2.4应为从事高温作业人员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防暑饮料。
5.2.5冬季工作场所的采暖温度应符合国家职业卫生标准的规定。
5.2.6从事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接触限值应符合GBZ 2.2的规定。
5.3防噪声、防振动5.3.1对于生产过程或设备产生的噪声,应首先对声源进行控制。
以低噪声的工艺和设备代替高噪声的工艺和设备。
如仍达不到要求,则应采取噪声控制措施。
经采用工程技术治理手段仍无法达到标准时,应采取有效的个人防护措施。
5.3.2从事噪声作业人员的职业接触限值应符合GBZ 2.2的规定。
5.3.3厂区内各类地点的噪声限值应符合GBJ87的规定。
5.3.4产生强烈振动的车间应有防止振动传播的措施。
5.3.5噪声与振动强度较大的生产设备应安装在单层厂房或多层厂房的底层。
对振幅、功率大的设备应设计减振基础。
5.3.6凡暴露在80dB(A)(含)以上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宜佩戴护耳器,如耳罩或耳塞。
5.3.7凡暴露在85dB(A)(含)以上工作场所的作业人员应佩戴护耳器。
5.3.8接触高噪声的作业(如发动机试车、辅助动力装置(APU)测试),当佩戴护耳器后,人耳接触噪声值仍超过85dB(A)时,应采取双重防护措施,即同时佩戴耳塞、耳罩防护用品。
5.3.9手传振动职业接触限值应符合GBZ 2.2的规定。
5.4防电离及非电离辐射5.4.1从事X射线探伤工作的单位,应对从事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进行定期个人剂量监测。
5.4.2从事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上岗时应配戴个人剂量计。
5.4.3从事X射线探伤工作人员,应进行放射卫生防护知识培训后,持证上岗。
5.4.4 X射线探伤工作场所不应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探伤室屏蔽墙外30cm处空气比释动能率不大于 2.5|iGy/ho5.4.5 X射线专用探伤室应安装门-机联锁安全装置和照射信号指示器,并保证在门关闭后X射线装置才能进行探伤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