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古诗诵读 大林寺桃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林寺桃花
鄂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大林寺桃花教学目标1.能够熟读课文《大林寺桃花》。
2.理解课文中的故事情节,能够正确记述。
3.学会运用正确的语音语调朗读课文。
4.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欣赏和对桃花的热爱。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记述故事情节。
2.掌握正确的朗读语音语调。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寓意深远的句子,并能够理解其意义。
2.充分表达对桃花的热爱和对大自然的感受。
教学准备1.教师:课文《大林寺桃花》的课件、笔记本。
2.学生:课本、书包、铅笔等。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1.教师与学生打招呼,带领学生进入课堂。
2.引入话题:“大家最喜欢什么季节?为什么?”3.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帮助学生引导到春天的话题。
预习导入(10分钟)1.教师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桃花?”2.学生回答,教师鼓励学生回忆在生活中见到过桃花的经历。
3.提示学生打开课本,找到《大林寺桃花》这篇课文。
阅读理解(20分钟)1.教师讲解课文的背景和故事情节,并带领学生读一遍课文。
2.教师提问:“《大林寺桃花》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请你们用自己的话简单概括一下。
”3.学生回答后,教师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一些重要句子,帮助他们增强对课文的理解。
朗读训练(15分钟)1.教师分段讲解课文,并带领学生跟读。
2.强调正确的语音语调,帮助学生感受到课文中表达的情感。
3.分角色表演课文,增加学生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分组讨论(15分钟)1.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选择一个自己喜欢的桃花故事,编写故事情节。
2.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并引导他们合作讨论分工,共同完成。
3.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向全班介绍他们的故事情节。
情感体验(10分钟)1.教师与学生共同欣赏桃花图片,并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桃花的美丽。
2.提醒学生在生活中要保护大自然,学会欣赏大自然的美。
3.鼓励学生用画笔画出自己心目中的桃花。
课堂总结(5分钟)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强调课文的重要性,让学生体会课文对我们的启示。
古诗《大林寺桃花》教案
古诗《大林寺桃花》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大林寺桃花》这首古诗。
学生能够分析并解释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
学生能够理解诗人的情感表达和写作背景。
1.2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讨论和写作等方式,提高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能力。
学生通过分析诗中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培养文学鉴赏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体验诗中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培养对自然和生活的热爱。
学生通过学习古诗,增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同和自豪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诗文背景介绍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解释大林寺的地理位置和历史文化significance。
2.2 诗文朗读与翻译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大林寺桃花》这首古诗。
教师解释诗中的生词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诗文内容。
第三章:诗歌意象分析3.1 桃花的意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桃花的描写,如开放的时间、颜色等。
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对桃花意象的感受和联想。
3.2 山的意象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山的描写,如高远、壮丽等。
学生通过讨论,表达自己对山意象的感受和联想。
第四章:修辞手法解析4.1 对仗与排比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对仗和排比修辞手法,如“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效果和美感。
4.2 象征与比喻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象征和比喻修辞手法,如桃花象征春天的到来。
学生通过讨论,理解这些修辞手法的意义和表达效果。
第五章:创作与表达5.1 写作练习教师布置写作练习,要求学生以桃花或山为题材,创作一首小诗。
学生通过写作,培养自己的文学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5.2 分享与讨论学生互相分享自己的创作,并展开讨论。
教师给予学生评价和指导,帮助他们进一步提高写作水平。
第六章:情感体验与价值观引导6.1 情感体验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想象和朗读,体验诗中描绘的桃花盛开的美景。
学生分享自己对诗中景象的情感体验和感受。
6.2 价值观引导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中的自然美和人生哲理,如生命的无常和自然的循环。
三年级下册大林寺桃花教案
大林寺桃花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多种形式的朗读,初步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歌的感情。
3 通过朗读,想象诗人当时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体会诗歌的感情和想象画面。
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
1、欢迎同学们来欣赏,你猜这是什么季节?2、从以上的图片中你看出来这是什么季节了吗?是呀,春天百花争艳,但花朵总有凋零之时,唐代伟大的诗人白居易就因春天的悄悄离去而惆怅,于是在农历四月的一天,他邀好友一起来到大林寺,大林寺就在今天的江西庐山的香炉峰顶海拔有1160多米,就相当于我们的两个翠屏山叠起来,还要高一些。
白居易和好友一起来到大林寺,看到了巍峨庄严的院墙内,竟然有一片刚刚盛开的桃花,荡漾着浓浓的春意,白居易见此情景惊喜万分,即景吟成一首七绝《大林寺桃花》。
(请同学们把食指借给老师,跟着老师一起把题目写一遍,这首诗的作者是唐朝的白居易)一起读一遍。
孩子们真不错,读的时候还注意了题目中的停顿。
你能说说从题目中知道了什么吗?孩子们,你们都善于发现、善于思考。
同时,简单易懂的题目会让人一下明白诗文的内容。
二、初读,意在正音。
1、请大家翻开语文书看到115页自由的朗读《大林寺桃花》这首诗,注意:仔仔细细地读4遍,读前两遍的时候注意诗中的多音字,要把诗念得字正腔圆,读后两遍的时候,要注意把它念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完成任务后用端正的姿势告诉老师。
2、自由朗读《大林寺桃花》,开始。
(老师看到很多孩子已经用坐姿告诉老师,他完成了任务)3、好,谁来读一读《大林寺桃花》?其他同学注意听,这首诗中的多音字他读准了没有。
4、读得字正腔圆,真好!“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中的长和转都读准了。
来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后两行,预备,起。
5、再来一遍,预备,起。
(一读,正音)三、再读,重在节奏。
1、很好,谁再来读一读《大林寺桃花》,请其他同学注意听,他在读诗句时中间是怎样停顿的,是不是读得有板有眼。
2、真好,你们注意到没有?这位同学在读“人间四月芳菲尽”的时候,哪些地方停顿了一下?3、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在读“山寺桃花始盛开”的时候,哪个地方又停顿了一下?4、你们都听出来了吗?5、对,这样读就叫做有板有眼。
古诗大林寺桃花教案
古诗大林寺桃花教案
教案:古诗《大林寺桃花》教学活动设计
活动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的内容:古诗是什么?有哪些特点?
2. 出示一幅描绘桃花盛开的图片,激发学生对桃花的认知与感受,并引发对桃花诗歌的好奇。
活动二:理解诗词内涵(15分钟)
1. 阅读古诗《大林寺桃花》,鼓励学生跟读和思考诗词中的意境与感情。
2. 分组合作,讨论诗句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探讨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和情感。
3. 分享讨论成果,引导学生进行思考与解读。
活动三:感悟与表达(20分钟)
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对桃花的感受与想法,鼓励他们描述桃花的美丽与生命力。
2. 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将桃花与自身的经历、心情或其他事物进行联想,写下自己的桃花诗句或小段落。
3. 邀请学生朗读自己的作品,并进行互动讨论和欣赏。
活动四:综合拓展(15分钟)
1. 阅读其他描写春天或花朵的古诗,比较其与《大林寺桃花》的共同之处与区别。
2. 邀请学生观看相关桃花的图片或视频,进一步拓展学生对桃
花的认知与感受。
3. 提出挑战:学生可以选择其他赋有象征意义的花卉,自主查找相关古诗或现代诗歌进行分享。
活动五:总结与反思(10分钟)
1.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总结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2. 学生展示小组总结,并进行全班交流,分享对于桃花诗词的新认识与理解。
3. 探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难点与困惑,教师进行点拨或解答。
教案结束。
注:本教案中没有包含与标题相同的文字。
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古诗诵读4
古诗诵读4:大林寺桃花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菲觅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
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因此当这始所未料的一片春景冲入眼帘时,该是使人感到多么的惊异和欣喜!诗中第一句的“芳菲尽”,与第二句的“始盛开”,是在对比中遥相呼应的。
三下大林寺桃花教案
《大林寺桃花》教案304班李晓玲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这首古诗。
2、了解古诗大意。
3、能背诵《大林寺桃花》。
教学重、难点:熟读成诵,疏通诗意。
教学过程:一、导入:和煦的阳光洒满了教室,新的一天又来到了,同学们,露出你们灿烂的笑脸,让我们一起用最美妙的、最动听的声音来诵读吧!二、开启诗《师生问候诗》师:早安,孩子们孩子们:早安,老师老师: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们,孩子们:整个早晨我们一直看着你老师: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七彩的朗诵,嚼成书本的芳香。
孩子们: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粉笔的舞蹈,嚼成知识的芳香。
早安,同学们,整个早晨,我一直看着你,怎样把每一寸玲珑的晨光,变作七彩的朗诵,嚼成书本的芳香。
三、复习旧诗,温故知新。
四、新授诗1、作者简介白居易(772--846),唐代诗人,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在文学上积极倡导新乐府运动,写下了不少感叹时事、反映人民疾苦的诗篇,对后世颇有影响。
是我国文学史上相当重要的诗人。
他一生作诗很多,以讽喻诗最有名,语言通俗易懂。
白居易有“诗魔”和“诗王”、“诗史”之称。
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2、词句注释人间:指庐山下的平的村落。
芳菲:盛开的花,美丽芬芳的花草。
长恨:常常埋怨。
觅:寻找。
大林寺:在江西省庐山香炉峰顶。
不知:岂料、想不到。
此中:这深山的寺庙里。
3、白话译文大林寺所在地,地势较高、气修寒冷,一般地方桃花在早春二月开放,四月凋谢,这里却到四月才盛开。
我因为惜春、恋春,以至怨恨春去的无情,但谁知却是错怪了春,原来春并未归去,只不过像小孩子跟人捉迷藏一样,偷偷地躲到这块地方来罢了。
4、教师配乐范读。
5、学生自读。
6、指名读。
7、用颜色密码读诗。
五、拓展延伸。
江畔独步寻花·其五唐代:杜甫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六、作业:背诵《大林寺桃花》。
七、教学反思:。
《大林寺桃花》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
《大林寺桃花》教学设计 (鄂教版三年级下册)教学目标:1 认识3个字。
2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菲觅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
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古诗《大林寺桃花》教案
古诗《大林寺桃花》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2)理解古诗中的生词和句子,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3)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思考问题等方式,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2)培养学生对自然美景的欣赏能力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和背诵古诗《大林寺桃花》。
(2)理解古诗的意境和主题。
(3)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
2. 教学难点:(1)古诗中生词和句子的理解。
(2)古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的分析。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熟悉古诗《大林寺桃花》的内容和背景。
(2)准备相关的教学材料和课件。
2. 学生准备:(1)预习古诗《大林寺桃花》。
(2)了解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四、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古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简介作者白居易的生平和创作背景。
2. 朗读与背诵:(1)引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大林寺桃花》。
(2)鼓励学生背诵古诗,加强语言表达能力。
3. 生词与句子理解:(1)解释古诗中的生词和句子,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和主题。
(2)引导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共同解决问题。
4. 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分析:(1)引导学生分析古诗的表现手法和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2)通过思考问题,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诗的意义和表达方式。
五、巩固与拓展:1. 默写练习:(1)布置默写古诗《大林寺桃花》的练习,巩固学生的记忆。
(2)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书写能力。
2. 小组讨论:(1)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古诗《大林寺桃花》的主题和意境。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3. 创作练习:(1)引导学生以《大林寺桃花》为灵感,创作自己的诗歌或画作。
鄂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 大林寺桃花
三年级下册大林寺桃花学法指导1.自由读:字音正确,句子通顺。
2.小组读:组内互读,检查读音。
3.合作读:个性朗读,合作展示。
学习古诗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习古诗古寺寺庙学习古诗芳菲学习古诗寻觅觅食学习古诗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学法指导1.小组内交流词语、诗句的意思。
2.提出还不能组内解决的问题。
学习古诗1.人间四月 2.芳菲 3.尽,4.山寺桃花5.始盛开。
6.长恨7.春归无8.觅处,9.不知10.转入11.此中来。
指庐山下的平地村落。
人间大林寺。
山寺才;刚刚。
始常常惋惜。
长恨春天回去了。
春归岂料,想不到。
不知反。
转花。
芳菲指花凋谢了。
尽寻找。
觅这深山的寺庙里。
此中诗句赏析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
人间四月芳菲尽诗句赏析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山寺桃花始盛开诗句赏析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
长恨春归无觅处诗句赏析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不知转入此中来诗句赏析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
我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
唱诵古诗大林寺桃花唐·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
教学设计2:古诗诵读大林寺桃花
古诗诵读:大林寺桃花【教学目标】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3 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点】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准备】阅读积累白居易的《琵琶行》【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的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菲觅6、检查指导朗读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
你还想知道什么?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资料:这首诗作于元和十二年(817)初夏,当时白居易在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任上。
这是一首纪游诗,大林寺在庐山香炉峰顶。
关于他写这首诗的一点情况,本集有《游大林寺序》一文,可参考。
全诗短短四句,从内容到语言都似乎没有什么深奥、奇警的地方,只不过是把“山高地深,时节绝晚”、“与平地聚落不同”的景物节候,做了一番纪述和描写。
但细读之,就会发现这首平淡自然的小诗,却写得意境深邃,富于情趣。
诗的开首“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两句,是写诗人登山时已届孟夏,正属大地春归,芳菲落尽的时候了。
但不期在高山古寺之中,又遇上了意想不的春景──一片始盛的桃花。
我们从紧跟后面的“常恨春归无觅处”一句可以得知,诗人在登临之前,就曾为春光的匆匆不驻而怨恨,而恼怒,而失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林寺桃花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春天的美好,体会作者对春天的留恋之情。
2.知识与能力:
(1)认识3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学习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3.过程与方法:
熟读背诵,借助注释初步理解古诗大意。
【教学重难点】
朗读古诗,背诵古诗,大体了解古诗大意。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我们已经学习过很多描写春天的古诗,现在我们来个比赛,看谁背古诗背得多。
2.揭题,今天我们再学习一个唐代诗人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
3.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
(二)创设情境,了解古诗。
1.简介作者及书写古诗的时代背景。
2.教师范读古诗。
3.自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同位互读,检查生字认读情况。
5.用卡片检查生字认读:寺;菲;觅。
6.检查指导朗读古诗。
(三)理解词句,了解诗的大意。
1.自己逐句读诗,想一想每一句诗什么意思,可以同桌或小组商量,提出不懂的词句。
2.教师针对学生质疑,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了解每句诗的大意。
3.说说你从诗中读懂了什么?你还想知道什么?
(四)指导朗读,体会诗情画意。
1.学生自己试读,评议指导。
2.教师范读,学生仿读。
3.多种形式朗读比赛。
4.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感情地诵读古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