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从容说课本课题包括质量守恒定律与化学方程式两部分内容。
第一部分首先设问,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然后通过活动与探究得出“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结论,然后再通过活动与探究分析质量守恒的原因,从而知道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第二部分介绍化学方程式。
教材通过木炭在氧气中燃烧这个实例,简单明了地叙述了化学方程式的意义,使同学们知道化学方程式能提供很多有关反应的信息。
能将反应物、生成物及各种粒子的相对数量关系清楚地表示出来,是学习化学的又一基本功。
本课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难度,而实验的顺利进行又是学好本课题的关键,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力争从以下几方面突破难点。
1.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实验探究的机会。
2.力争使每一位同学都能提高操作、边观察边思索的能力,使其得到更多的锻炼机会。
3.培养学生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综合素质。
4. 密切联系生活实际,提供实例,供学生讨论、探究。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教学重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
2.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教学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优秀5篇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设计【学情分析】学习该课题之前,学生已知道许多化学反应,能用微粒的观点从质变的角度分析一些化学变化的实质,但对于化学反应中物质的质量是否改变还缺乏认识。
从量的角度认识化学反应的观念有待建立。
学生在讨论、探究的学习方式中,小组合作已经比较默契,学习资源能够共享,熟悉一些基本实验操作,初步具有实验探究的能力。
但在“作出假设”“实验方案的设计”“概括推理能力”等方面仍需提高。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学生学习动态。
一方面经过第四单元的学习,学生初步形成从宏观与微观两方面认识物质的基本思路,并且对化学用语有大致的了解,这些是进行化学思维分析的基础,在本单元学习中需要进一步发展。
另一方面,经过一段时期的抽象思维相对集中的学习过程,有必要通过能够让学生参与的实验来调动和发展学习兴趣,从而在新的认知框架上形成学习化学的方法和发展态势。
【设计思路】所有的化学变化都无一例外的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当面对这一统辖所有化学变化的定律时,难道我们对此不感到惊奇吗?如果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能够产生如上一些体验,那是我们所盼望的。
我们渴望本课题的教学能从单纯的知识和技能传授发展到树立观念,产生体验的水平。
如何才能产生体验?一是让学生亲自动手发现质量守恒定律,将验证性实验改为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亲自设计试验、完成实验,体验自己生产“质量守恒”这一知识结论的快乐。
二是通过化学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产生过程。
重温历史,让同学们回到了2百多年前,与拉瓦锡一同思考,一同实验,感受拉瓦锡的所思所想,感受建立量的观点的重要性,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是一个在新观念支配下经过大量一丝不苟的定量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是创设学生的认知冲突。
当多数同学从“化学反应是一个原子重新组合的过程”而同意“反应前后质量相等”的观点时,通过蜡烛燃烧实验,学生会惊奇地发现指针向砝码一端偏移,从而很自然的迸发出寻求原因的欲望和动力。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一课时)上课日期:年月日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二课时)【教学设想】教材分析案例章节:《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二课时)内容分析: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化学用语,是学习初中化学的必要的也是很重要的化学用语学习。
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中的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表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各物质的质量关系;表示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微观粒子之间的关系。
化学方程式是初中化学教学的核心的化学用语,也是初中化学教学的难点所在。
化学方程式的“量”的含义是化学变化的定量计算的基础,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是理解化学变化中的物质的相互反应的质量关系和反应联系的基础,体会化学方程式的简约和丰富的含义。
教法分析:问题引领,分组合作实验探究法,微观动画模拟的直观教学法。
【教学目标分析】知识技能:了解什么是化学方程式,知道化学方程式所提供的信息过程与方法:运用模型模拟分子和原子,表示化学变化的微观过程,帮助学生从微观的模拟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培养学生由具体---抽象----具体的思维方法,并初步形成定量思维。
奠定学生从微观到宏观过程理解化学方程式所蕴涵的含义。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涵义和读法,理解化学方程式的“质”的含义和“量”的含义。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微观涵义的理解初高中衔接:化学方程式是表示化学变化的最简洁的化学用语,初中化学用到的化学变化大部分是不可逆反应,只能向正方向发生,一般不存在化学平衡,但依然要强调化学方程式中的等号不是等号而是生成了的含义,进而让学生准确的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及由含义而涉及到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
理解化学变化的表示形式中的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和各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比关系是一定的,并由此运用于生产和生活。
2.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九年级上册化学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材分析一、课标分析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宏观的质量守恒认知,实现从整个体系到具体反应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微观解释,实现从客观物质质量到微观原子质量的思维转换;通过化学反应前后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分析,实现从质量总和到质量比例的思维转换;通过元素守恒的本质认知,实现从物质改变到元素不变的思维转换。
二、内容和地位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化学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的理论依据,它的应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
本课题的内容在初中化学里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学生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基础知识,对化学反应中物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本课题的教学将引领学生对化学反应的认识开始从“质”到“量”的过渡,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的教学构建了理论铺垫,所以本课时的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学情分析学生学习了一些化学反应的知识,对化学反应有了初步的认识,为开展实验探究奠定了知识基础;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基本的实验操作技能,为开展实验探究活动奠定了操作基础。
元素、原子、分子、化学式、化合价是学习化学方程式的基础,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分子质量是学习化学方程式计算的基础。
教学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质量守恒定律,初步学会控制条件进行定量实验研究,能对实验证据进行分析推理,得出合理的结论。
2.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3.能从微观的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4.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实验事实或生活现象。
核心素养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观察能力,以及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并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化学现象和问题。
(名师整理)最新人教版化学9年级上册第5单元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市优质课一等奖教案(含教学反思)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第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做出解释。
2、过程与方法(1)通过简单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学会对信息处理的基本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勤于思考、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使学生体验到探究活动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涵义的理解;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用具[学生实验]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单孔塞、带气球的玻璃短管、酒精灯、细沙、红磷、铁钉、砂纸、硫酸铜溶液。
[演示实验] 托盘天平、砝码、烧杯、小试管、坩埚钳、石棉网、砂纸、酒精灯、稀盐酸、镁条、碳酸钠粉末。
教学过程设疑自探1:创设情景,引入新课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认识了许多化学反应,从这些反应中,我们可以看到反应物、生成物、反应条件,通过实验我们还可以知道反应现象,那么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呢?今天我们来学习第五单元的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课题)(过渡)猜一猜:反应物的质量总和跟生成物的质量总和相比较,存在什么关系?(生)猜想:①相等②大于③小于(师)很好!我给大家提供了以下用品: 托盘天平、砝码、锥形瓶、单孔塞、带气球的玻璃短管、酒精灯、细沙、红磷、铁钉、砂纸、硫酸铜溶液(提示:磷+氧气→五氧化二磷;硫酸铜+铁→铜+硫酸亚铁)。
参考教材第92页到93页及以下的步骤,自主探究,并完成下列表格(时间7分钟):设疑自探1:红磷燃烧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第一步:将锥形瓶的整套装置放在托盘天平上称量,记下所称的质量m1第二步:取下锥形瓶,将橡胶塞上的玻璃管放到酒精灯火焰上灼烧至红热后,迅速用橡胶塞将锥形瓶塞紧,并将红磷引燃。
第三步:待锥形瓶冷却后,重新放到托盘天平上,记录所称的质量m2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前后质量总和的测定:第一步:在锥形瓶中加入适量稀硫酸铜溶液,塞好橡胶塞,将锥形瓶和铁钉一起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1第二步:将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观察实验现象,待反应一段时间后,将盛有硫酸铜溶液和铁钉的锥形瓶放在天平上称量,记录所称的质量m2提醒:在实验的过程中组内同学要分好工,相互协调,详细观察实验现象,记录所得数据,并思考m1与m2的关系?解疑合探1:1、分组进行实验并讨论2、师出示展示评价分工表3、学生按分工进行评价、补充4、师总结并板书:质量守恒定律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模板(共6篇)
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模板〔共6篇〕第1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初中学习网 :// dawendou 分享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对化学反响中反响物及生成物质量的实验测定,使学生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守恒的原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能解释一些简单的实验事实,能推测物质的组成。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实验、思维能力,初步培养学生应用实验的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分析,学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科学品质及合作精神;使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变化的物质,即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
渗透物质不灭定律的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教学建议教材分析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重要定律,教材从提出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质量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入手,从观察白磷燃烧和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响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出发,通过思考去“发现〞质量守恒定律,而不是去死记硬背规律。
这样学生容易接受。
在此根底上,提出问题“为什么物质在发生化学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从化学反响的实质上去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在化学反响中,只是原子间的重新组合,使反响物变成生成物,变化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并没有变化,所以,反响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同时也为化学方程式的学习奠定了根底。
教法建议引导学生从关注化学反响前后"质"的变化,转移到思考反响前后"量"的问题上,教学可进行如下设计:1.创设问题情境,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学生的学习是一个主动的学习过程,教师应当采取"自我发现的方法来进行教学"。
可首先投影前面学过的化学反响文字表达式,然后提问:对于化学反响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最后把问题聚焦在化学反响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上。
这时教师不失适宜的提出研究主题:通过实验来探究化学反响前后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被最大限度地调动起来,使学生进入主动学习状态。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五篇
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五篇质量守恒定律的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识记:质量守恒定律。
2、理解:从微观角度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能力目标:1、锻炼动手能力、形成观察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方法。
情感目标:1、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2、通过分组实验,认识到合作与交流在科学探究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方法猜想、分组实验探究、讨论、归纳。
教学辅助工具多媒体课件、实验必备的仪器及药品。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师:我们已经知道化学反应特征就是生成了其他物质,例如:硫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硫;那么生成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与反应物硫和氧气的质量之和之间有无变化呢?二、猜想与假设生—生:分组交流,讨论。
若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质量有变化,则可能有以下三种情况:一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二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三组代表: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师:从讨论的情况看,有三种不同的意见,那么哪一种正确呢?我们不妨用实验来验证。
三、假设的检验及推理1、制定计划。
师:把学生分成三组:一组:进行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
二组:进行铁钉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三组:进行NaOH溶液与CuSO4溶液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2、进行实验。
生一生: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指导,自行设计简单的化学实验方案,并能积极分工、协作、共同顺利地完成实验。
3、收集证据。
生—生:根据现象进行讨论、归纳,然后请各小组组长代表本组对所做的实验做小结,自然地得出结论。
四、发现规律生:三个组的小结情况:一组:磷燃烧后有白色烟生成即生成了五氧化二磷,但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二组:铁在CuSO4溶液中反应,铁丝上附着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成浅绿色,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仍然不变。
三组:无色NaOH溶液与蓝色的CuSO4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絮状沉淀,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之和还是不变。
人教版初中化学九年级上册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教学设计课后反思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石家庄市第三十二中学苗小转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石家庄市第三十二中学 苗小转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1、通过小组讨论、选择装置,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数据等一系列过程,初步体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过程。
2、通过生生、师生间的讨论交流,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提高分析及推理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实验探究,初步养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难点:测定装置的选择和实验数据的处理。
三、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 师 活 动学 生 活 动设计思想创设情境展示冰块请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冰变为水,变化前后总质量没有改变的原因。
水通电变成了氢气和氧气,各物质的质量发生了什么变化?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是什么关系呢?冰变为水的过程中水分子不变,只是分子间隔发生变化水的质量减少,氢气、氧气质量增加开篇让学生初步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为从微观粒子的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做铺垫。
明确研究主题。
环节一实验探究水电解装置比较复杂,我们选一个较熟悉的反应进行研究。
任务1请你设计实验装置探究测定磷与氧气的总质量和五氧化二磷的质量是否相等?演示红磷燃烧实验过渡:刚才称得的物质都参加化学反应了吗?本质上到底是哪些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呢?引导学生对称得的数据进行分析思考,在教师的引导下考虑反应物中有气体,需使用密闭装置。
描述实验现象反应前后总质量相等参加反应的磷的质量和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五氧化二磷的质量。
从熟悉的反应出发,便于学生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特点设计实验装置,考虑到反应物中有气体,设计密闭的实验装置。
通过引导学生分析数据,让学生真正体会“参加”的含义,初步得到初步的结论参加化学反应m反应物总=m生成物总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归纳能力,体验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的过程。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和反思(一)
在备课过程中,一开始我们试图按照探究的路线来呈现这节课,
但是总是脱不开首
先由于老师人为设计的装置问题而误导学生得出: 在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有些
不变、有些变大、有些变小的猜想;然后再 Nhomakorabea学生分析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引导学
生我们在测量操作中是否达到了完全称量,若没有,如何作到完全称量?最后请学生再
为接下来分析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和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的关系奠定基础。
铺垫达
成之后, 提出第一个从定性的角度认识的问题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了吗?” ,
见, 例如蜡烛燃烧后变短, 酒精燃烧后就 无影无踪了。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
学生倾听
吗?物质都有质量, 它们的质量哪去了?
联系生活实际 引出质量关系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演示 】 镁条和稀硫酸的反应。
【设问 】镁条放入硫酸中, 发生了什么变 观察实验现象 化?为什么?
按照改进后的实验装置试验, 继而得出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变的结论。因
而在实施过程中,总感觉是老师先挖坑再填坑。经过反复的总结和实验,最终我们抛弃
了常规的质量守恒定律的讲法, 在思路上做了大胆的改进,即按照人类认识事物的一般
思路从定性认识到定量分析再到理论解释, 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改变吗?” “化
【动画】 【板书】二、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知其然知其所 以然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 原子的数目和原子的质量都不改变。
【思考】 将第一组实验的气球取下, 第二 组实验的塞子打开再称量, 反应前后的质 量还相等吗?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8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8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1一、教学内容分析1.课标中的内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作出解释。
2.教材中的内容教材不是从定义出发,把质量守恒定律强加给学生,而是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存在什么关系的问题,让学生思考,然后通过作出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等科学探究方法,设计并实施一些实验方案,指导学生观察、思索,使学生从自己亲身观察到的事实中,经过思考,得到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规律,然后教材又给出蜡烛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镁条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这两个实验方案,让学生比较前后质量变化情况,并分析发生变化的原因,进而较深刻地认识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二、教学对象分析1.知识技能基础初三刚开设化学课,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较高,通过学习,也掌握了一定的实验技能,针对这些情况,我们采用实验探究的方法,鼓励学生动手、动脑,在实验中观察,在观察中讨论,在讨论中形成共识,不仅使学生学到新的化学知识,也可使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内在联系有更深的理解。
2.学习能力方法所授课班级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学习较主动,思维灵活,方法得当。
3.非智力因素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喜欢探索新问题,能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三、教学设计思想从促进学生发展出发制订教学目标,全面考虑“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的课程目标;注重科学方法教育,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发挥多媒体的教学功能。
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关系,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探究活动,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从微观角度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让学生体会成功的乐趣,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琼中县乘坡中学李发娜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初步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律研究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实验及分析,培养学生利用实验发现问题、探究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与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使学生了解研究化学问题的基本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探究学习,培养学生善于合作、勇于探索、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实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2、教学难点:(1)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2)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化学反应。
三、教学方法实验探究、讨论四、教学准备药品:硫酸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钠、稀盐酸、铁钉、仪器:托盘天平(带砝码)、小试管、锥形瓶、烧杯、药匙、矿泉水瓶六、板书设计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内容:参加化学反应的各反应物质量的总和等于反应后各生成物质量的总和。
二、守恒原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发生变化《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教学反思琼中县乘坡中学李发娜本节课我主要是从生活中常见的化学反应——蜡烛的燃烧入手,提出问题:在化学变化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改变,质量有没有变化?问题的提出并不急于让学生做出猜想,而是要引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史,由此提出问题并让学生去验证。
由于学生知道的化学反应不多,所以我就选择了几种现象较明显的实验让学生分组操作,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之后再引导学生从微观的角度分析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在听完张老师的课之后,我对我的这一节课有了很多不足的地方:1、引入不够新颖,直观性不强,不能更好地引起学生好奇心。
2、对质量守恒定律验证实验的选择的反应不太恰当。
对于这个问题认识不够深刻,认为只是能验证质量守恒即可,所以就选了几组反应现象比较明显的实验。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12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12篇)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12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认识质量守恒定律,能说明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能用分子、原子观点解释质量守恒定律,并能用它解释一些简单现象以及进行一些简单计算。
3.认识定量研究对于化学科学发展的重大作用。
能力培养:通过引导学生对质量守恒定律进行探究并应用,培养学生的探究分析能力、表达能力、归纳总结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及应用。
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进行相关计算。
辅助手段:多媒体【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意图[引言]一天,福尔摩斯像往常一样滋滋有味地抽着他的烟斗,房间里充满了刺鼻的烟味。
他的助手华声问道“敬爱的神探先生,别人都说你很聪明,那么你能告诉我你吐出的这些烟和气体有多重吗?”请同学们来回答神探助理提出的问题。
由此引出本节课内容,并板书课题“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专题复习”。
[展示]多媒体展示本专题考情分析以及中考对本节内容的要求。
[课前回顾]复习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并板书“一、基础回顾”),对相关问题加以强调,如:对内容中“参加”一词的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只适应于化学变化;只是质量守恒,不能扩大到其他物理量;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特别注意有气体或沉淀参与的化学反应。
多媒体展示相关内容。
[知识延伸]引导学生回顾并思考化学反应前后的变量,不变量,以及可能变量。
即从微观角度理解并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板书]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 推断物质的元素组成2 .确定物质的化学式3. 解释生活或实验中的一些现象4. 用质量差确定某一物质的质量5.化学计量数的待定6.表格数据分析多媒体展示例题,并引导学生进行分析归纳,得出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问题的一般方法。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教案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任何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不变,知道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答相关问题。
能力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
素养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认识定量研究对化学学科发展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应用;认识化学反应。
教学难点从微观角度解释质量守恒定律。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一堆木柴燃尽后,只剩下一堆微微发白的灰烬,这些灰烬的质量远远小于木柴的质量。
那么,减小的那部分质量都去哪儿了呢?对于这个问题,科学家们进行了坚持不懈地探索,今天,就让我们像科学家一样,去探究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变化的奥秘吧!二、推进新课1.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提出问题]化学反应的本质是生成了新的物质,可知反应前后物质的种类发生了变化,那么,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质量是否变化?[作出假设]反应物的质量总和生成物的质量总和。
猜想一:“>”;猜想二:“<”;猜想三:“=”;猜想四:有时“>”,有时“<”,有时“=”。
[过渡]如何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呢?接下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演示实验一]铜与氧气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过程中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比较反应物的总质量和生成物的总质量大小。
[实验现象]①红色粉末逐渐变黑。
②玻璃管上的气球先变大后变小。
③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m2与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m1相等。
铜+氧气氧化铜(Cu)(O2)(CuO)[实验结论]参加化学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氧化铜的质量。
[讨论交流]为什么要在玻璃导管一端系一个小气球?[归纳总结]一是形成密闭装置,二是平衡压强,防止橡胶塞弹出。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
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5篇在教学中,认真备课,认真阅读教科参考书,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与学生的学习情况,认真编写好教案制定好教学计划。
在传授学生知识的同时,关心爱护学生,特别是差生,课堂密切注意他们,教育他们求学勿半途而废。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5篇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内容,感谢大家阅读,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初三化学质量守恒定律教案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在实验室中制取气体的方法和设计思路的基础上,研讨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通过讨论,掌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反应原理;通过实验探究,学会设计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能力目标通过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药品和装置的探究,逐步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通过探究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培养学生实验室制取气体装置的设计思路;通过筛选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发展观察能力并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在探究中,使学生体验合作、发现的乐趣;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建议课堂引入指导方法一:引导学生复习到目前为止学生已经掌握的可以得到二氧化碳气的方法,逐一筛选出适合实验室制备二氧化碳的方法,让学生在教师的带领下学会选择,学会判断,从中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实验学生的主动学习。
方法二:从实验室制气的要求入手,讲清楚原则,让学生自己总结,思考到底实验室中用什么方法来制备二氧化碳。
方法三:单刀直入先讲实验室中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让学生思考,实验室选择这种方法的依据是什么?通过对比突出该方法的优越性,总结出实验室制气的原则。
知识讲解指导注意讲解时的条理性,使学生明白实验室制二氧化碳的原理、装置;检验方法;让部分学生清楚选择该方法的原因和实验室制气方法选择的依据。
注意理论与实验的结合,避免过于枯燥或过于浅显,缺乏理论高度。
联系实际,讲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适用范围,必要时也可讲解常用灭火器的使用方法。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铁+氧气石蜡+氧气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认识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能用微粒观分析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
3、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简单的化学问题。
4、初步学习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初步树立“物质是不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学习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实质和应用。
学习难点:实验方案的设计和质量守恒的实质。
学习过程:【复习旧知】 1、化学变化的本质是。
2、根据、、、、等现象可以判断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3③请你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以下的化学反应:铁丝在氧气中燃烧。
蜡烛在氧气中燃烧。
【活动与探究】定量研究物质的化学变化【提出问题】如果我们转换一下角度,是否会有同学从量的角度对这些反应提出问题?你的问题是【你的猜想】猜想的依据是【应用练习】①判断:★在密闭容器中把冰熔化成水,质量不变,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4L氢气和32L氧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水的体积为36L 。
()②计算: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那么1g碳和32g 氧气充分反应后,可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_____g.③解释:铁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大于铁的质量蜡烛在空气中燃烧后质量减轻【自主学习】质量守恒的微观探析1、观察水分子分解的微观示意图,然后按要求填空。
通过观察分析,我发现化学反应的过程实质是原子的过程,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也没有改变,因此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应用练习。
(1)在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改变的是()①分子的种类②原子的种类③物质的种类④原子的个数⑤元素的种类⑥元素的质量⑦物质的总质量A. ④⑥B. ②⑤C. ①③D. ①⑦(2)有人说他能点石(主要成分CaCO3)成金(Au),你认为他的说法有科学道理吗?(3)某物质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中一定含有元素,可能含有元素。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篇一:质量守恒定律优质课竞赛经典《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目的1、正确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2、能用微粒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缘故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4、能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和研究化学征询题(二)过程与方法目的1、通过分组定量实验,探究化学反响中的质量关系,体会科学探究的步骤,理解研究化学征询题的思路2、通过CuSO4、NaOH 与Na2CO3、稀H2SO4 实验学会运用比拟、归纳、总结、概括等加工信息的方法3、通过对化学反响本质与质量守恒本质缘故的分析,培养逻辑推理才能(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在知识的探究过程中,体验探究活动的乐趣和成功的喜悦2、通过对质量守恒定律本质的学习,树立“物质是永久存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3、通过学习质量守恒定律研究历程的科学史料,体验科学家提示自然规律的艰苦和曲折二、教学内容分析从教材的地位及作用来看,质量守恒定律是初中化学的一个重要规律,是分析物质在化学反响中质量关系的理论按照,其运用贯穿于整个中学化学的学习,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元素符号、化学式、分子和原子的相关知识,对化学反响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将从定量的角度去认识化学反响,即从“质”到“量”的过渡。
同时,质量守恒定律也为之后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和计算打下了坚实的根底。
因此本课内容不仅是本单元的一个重点,也是整个中学化学的教学重点之一。
从教材设计来看,教材首先提出在化学反响中反响物的质量同生成物质量之间存在何种关系,而后,假设、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得出结论。
实验事实经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考虑,得到参加化学反响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响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这一定律。
由此来看,质量守恒定律的学习关键是要做好探究实验。
三、学情分析已有知识储藏分析:已经积累了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对化学变化中物质发生质的变化有了一定的认识。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7篇)
《质量守恒定律》教学设计(精选7篇)《质量守恒定律》篇1一、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通过实验来探讨化学反应过程中反应物总质量与生成物总质量之间的关系,开始了从生成何种物质向生成多少物质方面的过渡,引导学生从量的方面去研究化学反应的客观规律,为化学方程式书写和计算的教学做好理论准备。
学生在实验探究基础上归纳出质量守恒定律,这是本节的重点,运用化学反应的实质解释和分析质量守恒定律,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从而实现本节难点的突破。
二、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的确定必须科学、简明,切合教材要求、切准学生实际,切实突出重点,体现全面性、综合性和发展性。
为此,确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通过实验测定知道质量守恒定律;利用多媒体演示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原因。
初步培养应用实验方法来定量研究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直观教学手段培养学生空间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体会由感性到理性,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疑点1、重点: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
2、难点:质量守恒的原因及其应用。
3、疑点:联系实际,在应用中加深理解,如“蜡烛燃烧后完全消失;镁条燃烧质量增加”,以上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教学设想]1、教师演示实验;学生分组实验(学生实验分为二大组,每一大组分四小组,每一大组做不同实验)。
通过不同的实验得出同样的结论,让学生知道由个别到一般的认识方法。
同时也体验质量守恒的存在。
2、借肋多媒体教学,通过Flash动画模拟化学变化中分子化分成原子,原子再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的运动, 从微观角度人性化地设计出化学反应的过程,从而把抽象的理论知识直观化,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丰富学生的想象力。
[实验准备] 托盘天平、锥型瓶、烧杯、小试管、酒精灯;白磷、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铁钉。
[教学媒体] 多媒体, 实物投影仪。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精品教案1
质量守恒定律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理解质量守恒定律,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用分子、原子观点认识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化学反应实质的分析以及质量守恒原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逻辑思维能力。
2、通过假设实验验证法的探究过程的学习体验,使学生初步认识科学研究、学习的一种方法,认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能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及创造性思维能力。
3、引导学生经历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过程,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4、了解质量守恒定律在具体问题情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2、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一、知识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涵义二、能力重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难点】一、知识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二、能力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运用【教学方法】指导发现法—假设实验验证法教学模式【教学用品】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托盘天平、酒精灯、锥形瓶、小试管、小烧杯、镊子、滤纸、气球、单孔橡皮塞、铁架台、石棉网等、细沙等。
白磷、CuSO4溶液、稀盐酸、Na2CO3粉末、铁钉、镁等。
【课时安排】 1课时【教学过程】新课引入:魔术:用镁条做成两个戒指,放一个在教材第90页,另一个用来表演,用布遮做将镁带放进浓盐酸中,在学生不注意时很快消失,然后告诉学生说跑掉了,然后在书中将其找出,再用一个真金戒指告诉学生说又变成了一个真的金戒指。
教师在镁条反应的时间里讲述“点石成金”的故事,引出化学质量守恒定律课题。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新课讲解:提问: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是怎样变化的呢?学生:可能提出三种假设!1)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大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等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3)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小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之和。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
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教学案)第一课时【基础知识精讲】1.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例如:参加反应P和O2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物P2O5的质量.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因此质量守恒.3.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教学流程】提出问题: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各反应物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各生成物的质量总和之间可能有哪几种关系呢?探究:反应前后的质量关系:1、锥形瓶底部为何要铺细纱?2、玻璃管有何作用?3、如将玻璃管换成玻璃棒,一端不系气球,可能有何不良后果?从以上两个实验得出了质量守恒定律:参加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方案三、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讨论:1、为什么会出现生成物的质量大于或小于反应物的质量这些情况?2、这两个反应到底遵守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呢?3、如何改进实验,使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呢? 理解和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质量守恒定律是一切化学反应必须遵守的一个定律,但物理变化不属于此定律;2、质量守恒定律研究的仅是指“质量”,不能任意扩展到其它物理量;3、守恒的数量是“总质量”,不是部分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4、守恒的范围是“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能计算在内。
同步练习:1、 克碳在32克氧气中充分燃烧生成44克二氧化碳。
2、若电解18克水,可生成2克氢气和 克氧气。
3、10克水在加热后变成10克水蒸气,该变化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这句话是否正确? 用分子、原子的观点解释质量守恒的原因。
(实质)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的原子种类没有改变,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变化。
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必然相等。
在化学反应中有五个不变。
两个宏观: , ,三个微观: , , 。
两个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了解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2.过程与方法
(1)增加学生探究性实验,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通过操作、观察,组织讨论,总结规律。
(2)加强实验中的各个环节的教学,从而拓展学生的思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定量研究和分析推理的能力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2)通过对化学反应的定量研究、推理,帮助学生认识永恒运动和变化着的物质,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的道理,进行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和自然科学方法的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及应用;化学方程式的意义。
难点:1.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
2.从微观角度认识在一切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原子的数目没有增减。
三、课时安排2课时
四、教学过程:第1课时
【复习回顾】写出下列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1.磷在氧气中燃烧
2.氯酸钾受热分解
【提问】提问:我们判断是否发生化学变化的依据是什么?
有新的物质生成
【想一想】在化学反应中,实际参加反应的各物质和生成物的质量之间可能存在哪几种关系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这节课就通过实验探究来研究化学反应前后之间各物质之间的关系。
1、实验探究活动的一般步骤是:提出假设、设计方案、进行实验、实验分析、得出结论。
2、探究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A 观察反应产生的现象B 反应前和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有没变化?
注意气球作用:防止放热时气体体积膨胀而冲开胶塞
通过以上两个实验可证明:
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这个规律叫做质量守恒定律。
【注意】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时,其关键词是“参加”,只有参加化学化学变化的物质,才能利用质量守恒定律来解释;另一关键词是“各物质”,只有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种数一个不少时,质量才守恒。
【讨论】在实验5-1中,稀盐酸和碳酸钠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为什么不相等呢?
如何证明稀盐酸和碳酸钠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相等呢?
在开放容器中:盐酸和碳酸钠反应生成的二氧化碳气体跑到空气中去了,所以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不相等;若在密闭的容器中,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是相等的。
因为在开发的容器中,还有空气中的氧气参加了反应,而反应前我们称量的只是镁条的质量,所以反应后生成物的质量会比反应前的要大。
【思考】为什么蜡烛燃烧后质量减轻了?这个反应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吗?
6、由以上的实验探究可知,凡是有气体参加或有气体生成的化学反应,可以在密闭容器中进行,防止反应系统内物质与环境物质之间的物质交换,否则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会增大或减小。
但这并不是违反质量守恒定律,反而是体现了质量守恒定律。
7【学生阅读】课本P95页资料卡片,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
8【注意】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定义时要注意:
1.质量守恒定律是关于化学反应的普遍规律,其运用范围是化学变化。
一切化学反应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守恒”指的是质量守恒,其它方面如体积等不一定守恒。
3.注意定律中的几个关键之处:①“参加反应的各物质”,没有参加反应的物质不包括在内;②“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应当包括生成的各种物质,如沉淀、气体等。
9、【讨论】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总和为什么会守恒?
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在化学变化中
分成重新组合聚集成
分子-→原子--→新分子--→新物质
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没有改变。
第2课时
【知识回顾】
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是什么?
2、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引人】学习化学,常常需要描述各种物质之间的反应,如何简便地表示化学反应呢?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如何简便表示化学反应。
1、我们已经知道,
2、用文字表示化学反应书写起来很麻烦,因此,化学家用化学式等国际通用的化学语言来
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以及各物质间的量的关系。
如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可表示为:点燃
C + O2===== CO2
【想一想】这是什么式子?它可以提供哪些信息?它怎么读?
小结:(1)这种用化学式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叫做化学方程式。
(2)化学方程式表明了:
A、反应物、生成物和反应条件;
B、参加反应的各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C、表示各物质之间的质量关系,即各物质之间的质量比,通过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
原子质量)来表示
3、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意义有哪些?
(1)表示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的条件
(2)化学反应中各物质的质量比
(3)粒子的个数比点燃
4、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S + O2 ===== SO2 为例来讲解)
(1)本质:硫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硫。
(2)质量方面:每32份质量的硫和32份质量的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完全反应生成64份质量的二氧化硫。
(3)粒子个数方面:1个硫原子和1个氧分子反应生成1个二氧化硫分子。
点燃
5【练习】根据化学方程式4P+O2===== 2P2O5
回答下列问题:
(1)这个化学方程式怎么读?
(2)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比是多少?
(3)参加反应的各粒子的相对数量?
6、小结本课题的知识点,再做相关练习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