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导学案及检测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2课《牧场之国》阅读文导学案
4.教师:是的,荷兰是水之国,花之国,也是牧场之国,这是课文的第一自然段,让学生齐读。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二、检查预习
学生自读课文,扫除字词障碍,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朗读课文,体会牧场之国的韵味
1.学生默读课文,看看“牧场之国”哪些地方最吸引你,一边读一边做记号。
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
难点
让学生明白课文为什么四次讲到“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流程
检测预习
交代目标
合作共享
安全教育一分钟
一、初知荷兰,激发兴趣
1.导语:同学们,你们喜欢旅游吗?那我带大家飞越重洋,做一次跨越国际的长途旅游。请欣赏:
2.出示一组荷兰的风光图片,根据画面内容简要地介绍荷兰。
(主要了解水之国、花之国、牧场之国的特点)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
年月日制订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陆淼
课题
23,古诗词三首
第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达成目标
1.认识本课8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荷兰牧场的特点。
3.揣摩课文中优美的语言,并摘抄下来。
4.感受荷兰牧场的田园风光,体会动物与人、与环境和谐统一的美好意境。
重点
体会作者拟人手法的巧妙运用,感悟文章语言的生动、
成群骏马,膘肥体壮
绵羊猪群,悠然自得
晚霞满天、牛羊歇息
这就是真正的荷兰
教学反思
学
生
课堂达标率
85%
原因分析
改进措施
个别学生听课状态不好。
教
师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本课亮点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古诗《登鹳雀楼》的作者、背景和意境;2.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和结构。
能力目标1.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诗文的意境;2.能够理解和鉴赏古诗文,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对古诗文的热爱和兴趣;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对优美文字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了解古诗《登鹳雀楼》的作者及其创作背景;2.掌握诗文的基本内容和意境;3.进行诗歌赏析和表达。
教学难点1.理解古诗的意境和情感表达;2.表达个人对古诗的感悟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备课教师需要熟悉古诗《登鹳雀楼》的内容和背景;2.准备诗歌朗读的录音或视频资料;3.准备诗文赏析的课件或教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课时1.初步导入:播放古诗《登鹳雀楼》的朗读录音,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味;2.讲解诗歌的作者和背景,带领学生理解诗歌的意境;3.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古诗的理解与感悟;4.师生共同朗读诗歌,体会其韵律和美感。
第二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检查学生对古诗的理解程度;2.继续深入赏析古诗,引导学生发现诗歌中的比喻和意象;3.配合诗歌内容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表达对诗歌的喜爱和感动;4.师生共同探讨诗歌中的意义和价值。
第三课时1.进行诗歌衍生活动,鼓励学生进行创作或朗诵类似主题的作品;2.学生进行诗歌表演或朗诵,展示自己的理解和感悟;3.结合其他文学作品,拓展对古诗文的审美视野;4.结束课程,总结学习收获,激励学生对古诗文持续关注。
五、课堂小结通过这一单元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掌握古诗《登鹳雀楼》的基本内容和意境,更能够培养对优美文学作品的喜爱和鉴赏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引导学生发现诗歌的情感表达和美感,激发他们对文学的热爱和文学艺术的探索欲望。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能够理解短文大意,把握主要内容。
2.能够初步品味寓言的寓意,了解故事中的道理。
3.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内容。
4.能够在书写时注意用词准确、连贯。
二、教学内容
1.课文《谁更争强》
2.生词:争强、罗马、景顺、公元前、事迹
3.默写课文内容
三、教学重点
1.知道认识和理解故事内容。
2.默写难字生词。
四、教学难点
1.能够理解短文寓意,抓住中心思想。
2.在课文中找出难字生词进行默写。
五、教学准备
1.课文及教案。
2.板书设计:默写生字词。
3.多媒体设备。
六、教学过程
1.导入:运用图片或提问方式导入课文内容,引起学生兴趣。
2.学习课文:朗读课文,师生一起学习,理解故事内容。
3.生词学习:呈现生词并让学生尝试默写,进行巩固。
4.理解寓意:引导学生分析寓意,探究故事背后的道理与意义。
5.课文复述: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内容,提高表达能力。
6.书写练习:学生完成《谁更争强》的书写练习,注意用词准确连贯。
7.作业布置:布置默写生字词和课文复述作业。
七、板书设计
•争强、罗马、景顺、公元前、事迹
•默写生字生词
八、教学评价
1.课堂表现:学生的积极参与程度。
2.作业完成情况: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
九、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寓言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有待提高,下节课要加强对故事寓意的引导,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
结束。
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小英雄雨来》助学案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情景再现:走进“小英雄雨来纪念广场”,在那里或许你会被石壁上的一幅幅故事吸引,或者会立足在小英雄雨来的塑像前,久久凝视间,思绪间记忆又回到了那个烽火连天的抗日年代。
二、介绍作者:“雨来”这个小英雄,是融合作者个人经历、成长中的见闻和思想感情而创作出来的形象。
三、探讨主题: 今天我们在读故事的过程中,要结合本单元的成长主题边学习边思考:为什么我们称他为小英雄呢?雨来是如何从一名小男孩子成长为一名小英雄的?
我们来细读第一部分,这一次请听朗读,边听边画出雨来游泳本领高的句子,并想一想,作者是怎么样写雨来的游泳本领高的?
(1)读好句子(2)交流:怎样写雨来 Nhomakorabea泳本领高?
A游泳样式多:会“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
B比较: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
C动作描写:“扎进河里、露出小脑袋,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3)交流:我从这里发现雨来是个( )的孩子?喜欢游泳、游泳本领高、灵活、敏捷、调皮、机智、可爱……
在这里景色描写是为了渲染悲伤的气氛,表现乡亲们因雨来牺牲而惋惜、不舍。这段描写在这里还起到了一种过渡的作用,这里起到的是承上启下。作者除了在这里运用了了景物描写,整篇小说中还有哪里有对景物的描写,我们一起找出来看看。
(二)交流:
晋察冀边区的北部有一条还乡河,河里长着很多芦苇。河边有个小村庄。芦花开的时候,远远望去,黄绿的芦苇上好像盖了一层厚厚的白雪。风一吹,鹅毛般的苇絮就飘飘悠悠地飞起来,把这几十家小房屋都罩在柔软的芦花里。因此,这村就叫芦花村。12 岁的雨来就是这村的。
部编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导学单、导学案
(3).说说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约莫——美餐——光彩——想象——逼近——腐烂——猛烈——推测——
(4).结合课文内容,理解下面词语。
约莫:
飒飒:
掸掸:
拂拭:澎湃:
黏稠:推测:
前俯后仰:
导学提示
学生笔记
1.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思维能力。
2.积极参与,深入探究,大胆展示。
3.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2、自由朗读《千年梦圆在今朝》,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4.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深入探究。
课题:短诗三首
教师
时间
学生
班级
学习过程
1、自读三首短诗,圈画生字词,查字典弄清字的读音,翻阅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2、阅读书中资料袋,查找并了解作者冰心相关知识。
3.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4.体会科学家合理想象的思维能力,积极参与,深入探究。
课题:纳米技术就在我们身边
教师
时间
学生
班级
学习过程
1.自读课文,圈画生字词,查字典弄清字的读音,翻阅工具书,联系课文理解词语
2.阅读书中资料袋,查找并了解恐龙相关知识,再读课文大体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脉络,
3.课前完成预习自测题,
3、我能正确读写下面的词语
棚架风趣装饰
鸡冠花大丽菊顺序
照例瞧见率领
觅食捣衣向晚
归巢和谐催眠曲
辛苦 房前屋后
天高地阔月明人静
导学提示
学生笔记
1、大声朗读《乡下人家》的字词。
2、自由朗读《乡下人家》,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练习快速阅读课文,简要复述课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语文园地》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语文园地》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课文内容,了解故事情节及人物形象。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综合语言能力,提高其语文表达和理解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兴趣,激发学生对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掌握重点词语和古诗词的意义。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联想和思考,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材: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2.教具:黑板、彩色粉笔、图片等3.教学环境:课堂布置整洁,气氛活跃四、教学过程1. 热身•初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进行歌曲或口号等活动。
2. 导入•利用图片或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入课文内容,激发学生对故事的好奇心。
3. 学习课文•逐段教授课文内容,解释生字生词,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主题和情节发展。
4.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意义和寓意,展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5. 反馈交流•收集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相互交流思考,激发学生对课文的独立思考能力。
6. 拓展延伸•可以邀请学生背诵课文中的古诗词,拓展课文相关的知识,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7. 总结归纳•总结课文内容,强调重点知识,让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有一个清晰的认识。
五、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完成课后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鼓励学生背诵本单元古诗词,培养学生对语言的感悟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提高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表达能力。
以上是本节课的教案内容,希望老师们能够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佳状态。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
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带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学习掌握生字词“”。
3.理解并运用课文中的重难点词语。
### 能力目标4.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其逻辑思维能力。
5.培养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解读能力。
6.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 情感目标7.培养学生细心、认真的学习态度。
8.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积极参与课堂活动的精神。
9.引导学生感受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故事情节。
2.运用课文中的重要词语进行阅读理解。
三、教学难点1.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中难点词语的含义。
2.引导学生真正理解课文所传达的思想,并进行适当的拓展。
四、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故事引入本单元的故事情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二步:学习1.听读课文,学生跟读。
2.教师讲解课文内容,重点讲解生字词和难点词语。
3.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学生互相交流。
4.学生个人阅读课文,理解故事情节。
第三步:巩固1.背诵课文片段。
2.课文理解题,让学生简单回答问题来检查理解情况。
第四步:拓展1.引导学生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人物特点和思想意义。
2.设计小组活动,让学生展示对课文的理解和想法。
五、教学反思本节课中,学生的参与度和思维能力有所提升,但是在课堂氛围的营造和引导上还可以再加强。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的思维拓展,多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让课堂更加生动活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以上是关于部编(统编)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的教案和教学反思。
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和实施,将能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并掌握课文内容,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阅读理解能力。
第六单元 教学课件-四年级语文下册大单元教学(部编版)
恭敬 勤勉 博学 家贫 每逢 卒业 苇絮 扭身 炕上 铅笔 姥姥 吧嗒 晌午 塞进 糠皮 枪栓 胳膊 一拧 捆绑 劫难 挑破 挣扎 鬼脸 戒指 枪毙 敌人 尸首 防备 慌忙 安徽 谜语 嘴唇 和尚 荤素 倔强 嘱咐 潦草 沮丧 嘹亮 仪式 蹬着 妨碍 搓进 葵花 祈求 遗憾 污迹 雪屑 一骨碌 攥着钱 囊萤夜读 心不在焉 铁杵成针 歪歪斜斜 呜哩哇啦
(二)理解重点句子,品味人物语言
雨来用手背抹了一下鼻子,嘟嘟囔囔地说: “我在屋里,什么也没看见。”
雨来摇摇头,说:“我在屋里,什么也没 看见。”
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
板块二:回顾全文,深入探究
(三)关注三处“中国人”,感悟英雄精神
同学们,作为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雨来的勇气与力量来自哪里? 到文中找一找。
板块四:课堂总结,拓展延伸
3.借助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
这节课我们通读了课文,了解了故事内容,认识了雨来这位小英雄。并且我们还学习了阅读长 文章以及通过列小标题把握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
为什么雨来会被称为小英雄呢?
作业设计
A类: 1.完成《导学案》未完成的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B类: 推荐阅读:《小英雄雨来》。
“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敌人威胁利诱,软硬兼施,都不能使雨来屈服。一滴一滴的 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 己的祖国。”
板块三:研读事迹,提炼品质
(一)合作探究,讨论问题
1.课文为什么描写还乡河的美丽景色? 2.课文为什么描述雨来上夜校读书? 3.课文描写鬼子的阴险狡诈和众乡亲对雨来的评价有什么好处? 4.结尾描写雨来脱险没有死,有什么作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共两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6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朗读课文《谁顶照顾大姐妹》并理解其中的情节。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勇于负责的品质。
教学重点
1.掌握课文中的关键词汇和表达。
2.理解课文中的情节发展和主题。
教学难点
1.理解课文中隐含的情感和态度。
2.运用课文中的语言表达进行相关讨论。
教学过程
1.师生互动:提问导入课文内容,引发学生的兴趣。
2.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
3.分段解析课文,讲解生词和句子结构。
4.学生小组讨论课文内容,展示讨论结果。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背诵诗歌《乌鸦故事》并理解其中的寓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背诵能力和理解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活和自然的观察和体验。
教学重点
1.背诵诗歌《乌鸦故事》。
2.理解诗歌中的寓意。
教学难点
1.理解诗歌中的比喻和象征。
2.运用诗歌中的语言特点进行表达和欣赏。
教学过程
1.教师讲解诗歌内容及其背景。
2.学生跟读诗歌,理解其中的情感和意义。
3.学生分组背诵诗歌,并展示背诵成果。
4.学生自由讨论诗歌的寓意和象征意义。
以上是《语文园地六》教案的内容,希望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并提高语文能力。
(语文教案)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四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你知道怎么写人教版四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吗向我们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在茫茫的沙漠中为了改造生活环境,辛勤种植并细心侍弄花草树木,最终建成绿洲,一起看看人教版四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欢送查阅!人教版四班级下册语文第六单元教案1一、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悟阿联酋人民细心侍弄花草,营造良好生存环境的壮举。
2、生疏疼惜环境的重要性,激发同学宠爱人类家园的感情。
二、教学过程:(一)说说“沙漠〞、“绿洲〞1、老师:“沙漠〞在你的印象中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绿洲〞在你的想象中又是怎样的一番景象呢可以用词语、一句话或者一段话来描绘你脑海中的“沙漠〞和“绿洲〞,可以用上课文中的词语或句子。
2、自己读全文。
3、沟通“沙漠〞(1)引导同学抓住关键的词语、句子:白茫茫一片地上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 老师相机板书:恶劣、不毛之地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不毛之地…… 咸而板结环境格外恶劣。
(2)看图,进一步感受环境的恶劣。
老师:阿联酋就是这样一个国家,自然环境格外恶劣!(3)指导读好句子A、从飞机上往下看,阿联酋处处是白茫茫的一片。
这不是白雪,而是沙漠。
B、原先这里是沙漠,地面全是白花花的盐碱,好象罩着一层硬硬的壳。
这里,土是咸的,水也是咸的,简直是块不毛之地!4、沟通说说“绿洲〞老师相机板书:绿树成阴鲜花遍地良好的生存环境出示图片,看图进一步感受奇怪。
(二)精读第三自然段。
1、老师:阿联酋人民是怎样把恶劣的自然环境建设成良好的生存环境的呢是如何在沙漠中建设绿洲的呢2、自己读课文第三自然段,用线划出他们是怎么做的句子3、沟通出示句子。
4、再好好地读读这两段文字,你有什么体会引导同学体会:困难是巨大的;建设绿洲的代价是巨大的,但阿联酋人民不怕困难,建设绿洲的决心是坚决的。
板书:花大代价培植5、齐读第三自然段。
(三)精读4、5、6自然段。
1、自己读4、5、6自然段,谈谈你有什么感受2、沟通出示:阿联酋人民像疼惜孩子一样,细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语文园地六》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案1. 教学目标•理解故事情节,能够简单复述•能够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够初步学会自己撰写短文•了解相关的作文技巧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简单复述能力•发表自己的看法能力3. 教学难点•初步自己撰写短文•作文技巧的运用4. 教学准备•课文《语文园地六》•板书•教学工具5. 教学过程1.课前准备: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导学生进入故事情境。
2.导入新课:简要复述本单元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对话题的讨论。
3.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故事情节,引导学生进行简单复述。
4.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进行自己的想象和体验,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看法。
5.拓展练习: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写作练习,指导他们运用作文技巧。
6.课堂总结: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帮助学生进行巩固。
二、教学反思1. 教学亮点•通过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表达,培养了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
•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空间,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2. 教学不足•部分学生在自主写作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进一步进行指导和训练。
•教学过程中有时容易陷入板书和讲解,要加强与学生的互动。
3. 教学改进•增加学生间互动的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
•针对学生不同的写作能力,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辅导。
4. 教学反思本教案针对语文园地六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进行了详细的规划和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仍需不断调整和改进。
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不断总结经验,提高教学效果,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教材分析一、教材内容概述第六单元的教材主要包括课文内容和相关的阅读、识字、语法、作文等练习。
本单元主要围绕着讲述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展开,通过一系列文学作品,启发学生思考生态环境、劝诫保护动物等主题,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动物保护意识。
二、教材结构分析1. 主题内容本单元围绕动物和人类的关系展开,涉及到动物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等议题,关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
2. 课文内容本单元的课文内容包括故事、诗歌等形式,通过生动的文字和形象的描绘展示动物的形态和特点,引导学生爱护动物的情感。
3. 阅读材料除了课文外,本单元还提供了一些补充的阅读材料,以便学生扩展阅读,加深对动物和生态环境的理解。
4. 识字和语法在本单元中,还包括相关的识字和语法练习,以巩固学生的语言基础知识和能力。
5. 作文练习通过作文练习,引导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进行观察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三、教学目标本单元的教学旨在通过教材内容的学习,达到以下教学目标:1.能够认识和理解人与动物之间的关系,培养爱护动物的意识。
2.能够运用正确的语言表达和书写能力,表达对动物和自然的热爱。
3.能够通过阅读材料扩展知识,增长见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4.能够通过识字和语法练习,巩固语言基础知识,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5.能够通过作文练习,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提高写作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目标,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阅读法、实践法等,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五、教学建议针对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教师可以给出以下建议:1.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分析能力。
2.组织生动有趣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3.注重课外拓展,鼓励学生参与动物保护和环保实践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4.注重课内外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活动,深化学生对生态环境和动物保护的理解。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日积月累导学案第六单元《日积月累》是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中的一个重要单元。
本单元以“逐步积累,不断进步”为中心,主要教授了“诗歌赏析”和“行文通顺”这两个内容。
在这个单元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理解诗歌,并用不同的方法来赏析诗歌,同时要了解行文的组织结构和讲究行文的流畅。
下面是本单元的导学案,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和理解本单元的内容。
【教学目标】1.了解诗歌的特点和欣赏方法。
2.学会欣赏和理解《茉莉花开》这首诗歌。
3.学会用积累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4.学会分析行文的组织结构,讲究行文的流畅。
【教学重点】1.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赏析诗歌。
2.学会分析行文的组织结构和讲究行文的流畅。
【教学难点】1.理解并欣赏《茉莉花开》这首诗歌。
2.运用积累的方法来丰富自己的语言表达。
【教学准备】教材、多媒体课件、教学展示板、学生作品展示墙等。
【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新课(5分钟)1.教师出示一幅描绘茉莉花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片并说出图片中的花是什么花。
2.教师呈现《茉莉花开》这首诗的标题,引导学生猜测这首诗的内容。
第二步:诗歌赏析(10分钟)1.教师朗读或播放《茉莉花开》这首诗。
2.教师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诗歌中的词句和意境。
3.教师将诗歌分为几个部分,并用不同的表达方法解释每个部分的意义。
第三步:自主学习(20分钟)1.学生阅读《茉莉花开》这首诗,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诗的内容。
2.学生按照教师的要求,用不同的方法赏析诗歌,如分段理解、比较诗歌中的词句等。
3.学生将自己的赏析成果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和展示。
第四步:合作学习(15分钟)1.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找出诗中的美丽的词句和意境的表达。
2.学生们将自己的发现写在一张大纸上,贴在学生作品展示墙上。
第五步:展示与评价(10分钟)1.教师按照学生的要求,选出部分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
2.学生和教师一起对展示的作品进行评价,包括对诗中乐观向上的情感表达和语言的流畅性。
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1课《乡下人家》第一课时导学案
(1)采用多种方式检查学生朗读课文情况,指导朗读好句子;
(2)指名学生说说每自然段分别写了哪些景物;
(3)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概括总结,形成优美的诗句:(课件出示)
长藤绿叶瓜架,春雨竹笋鲜花。
鸡群悠闲自在,小桥流水戏鸭。
夏日晚景如画,秋夜虫声似歌。
质疑问难
交流探讨
1、教师把刚才学生概括的小诗补充完整,深情诵读;
2、引导学生配乐朗诵小诗;
3、小结学习内容:这节课,我们认识了生字新词,初读了课文,了解了课文的大意,品读了课文第一个画面,感受到乡下人家屋前独特迷人的风景。下一节课我们继续深入学习其他画面,抓住课文中重点词句,细细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朴实而又生动的语言描绘美妙的乡村生活的。
三、直奔中心,研读感悟
1、指读,出示句子,再齐读。
出示句子: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2、以提问方式研读中心句,感受“不论”、“独特、迷人”等词的表达效果。
3、认识中心句,渗透写作方法。
4、小结过渡:在这篇文章中,作者就是紧紧围绕中心句具体描写了乡下人家一道道独特、迷人的风景。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从作者的语言文字中,去感受乡下人家这份独特、迷人的美。
“211”教学模式导学案(语文科)
年月日制订
年级
四年级
教师
陆淼
课题
乡下人家
第1课时
课型
单一课
达成目标
1、认识5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引导学生运用各种方法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重点
随文章的叙述在头脑中浮现出一幅幅生动的画面,从而感受乡村美的短语、句子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
统编本语文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复习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复习第六单元的课文内容,巩固课文中的生字词和句型。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理解能力,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 复习第六单元课文内容 - 巩固生字词和句型难点: - 理解课文内容的深层含义 -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语言表达三、教学准备1.课文教材2.黑板、彩笔3.教学PPT4.学生课堂练习册5.提前准备好课堂活动所需的道具和材料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师生互动,复习上节课内容,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利用图画、故事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预热课堂气氛。
第二部分:学习1.学生跟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分段解读课文,引导学生理解文字背后的含义。
3.复习课文中的重点生字词和句型,帮助学生掌握用法。
4.设计相关的语文练习,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部分:拓展1.利用课文中的故事情节,引发学生的思考和讨论,促进语言表达能力。
2.组织小组活动或角色扮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3.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拓展课文话题,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考能力。
第四部分:总结1.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要点。
2.引导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完成一定的书面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3.鼓励学生多读书,培养爱读书的好习惯。
五、课堂作业1.完成课后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2.选择课文中的片段,进行改编或续写,展示学生的创作能力。
3.背诵课文中的优美段落,提高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方法和活动设置是否能够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是否到位?是否有改进的空间和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如何更好地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和发展?通过本节课的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语文综合素养,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9小英雄雨来(节选)》集体备课教案(含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9小英雄雨来(节选)》集体备课教案课时安排•第一课时:认读生字、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第二课时:分角色朗读、理解文中情节、品析难点词语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准确认读文中生字2.学生能够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生字的认读•难点: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1.导入: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课时学习的内容,过渡到新课《19小英雄雨来(节选)》2.学习生字:逐个教授文中生字,让学生分组互相练习认读3.理解文章:带领学生阅读文章,让学生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情节4.小组合作:分小组让学生讨论文章中的主要事件,并探讨小英雄的品质和行为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分角色朗读文章,明确情节展开2.学生能够品析文章中的难点词语,提高词汇运用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分角色朗读•难点:难点词语的理解和运用教学过程1.复习:让学生朗读上节课学习的文章,温故而知新2.分角色朗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文章,增加学生对情节的理解和记忆3.品析难点词语:逐个讲解文章中的难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并造句运用4.课堂小结:对本节课内容做简要总结,让学生复习所学知识总结与展望本节课主要讲解了《19小英雄雨来(节选)》这篇文章的内容,通过生字认读、主要情节理解、分角色朗读和难点词语品析等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章。
虽然只是节选,但小英雄的故事仍然感人至深,让学生在阅读中不仅能够提升语文素养,更能感悟到勇气、友爱等品质的重要性。
未来的教学中,我们将继续注重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情感体验,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中激发他们对文字的热爱和理解,帮助他们成为有情怀、有思考、有创造力的美好人才。
希望学生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继续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
四年级语文下册四、五、六单元导学案
第四单元简析
13.夜莺的歌声
15.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
16.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课题:《语文园地四》(第1课时)
第五单元简析
17.触摸春天
18*永生的眼睛
19.生命生命
20 花的勇气
课题:《语文园地五》(第1课时)
课题:《语文园地五》(第2课时)
课题:《语文园地五》(第3课时)
21 乡下人家
22 牧场之国
23 古诗词三首乡村四月
蚕桑
《四时田园杂兴》《渔歌子》
课题:《语文园地六》(第1课时)
课题:《语文园地六》(第2课时)
课题:
《语文园地六》(第3课时)
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
26、全神贯注
27、鱼游到了纸上
28、父亲的菜园
29、寓言两则
30、文成公主进藏
31、普罗米修斯
32、渔夫的故事。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案(集体备课)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文言文二则-囊萤夜读》教
案(集体备课)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文的特点和基本表达方式。
2.能够理解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并进行正确的阅读。
3.能够描述文言文中的生动图景和情感。
4.能够通过阅读文言文进行感悟和感悟。
5.能够运用所学文言文知识进行文学创作和表达。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表达方式,掌握文言文中的词语和句子结构。
•难点:能够描述文言文中的生动图景和情感。
三、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熟悉教材内容,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2.学生准备:复习文言文基础知识,准备文言文课文朗读。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师出示《囊萤夜读》文言文课文,讲解生词和句子结构。
2.学生跟读课文,理解文言文的基本表达方式。
3.小组讨论文言文中的生动图景和情感,并进行汇报。
4.教师总结本节课内容,布置《囊萤夜读》课文的作业。
第二课时
1.学生朗读并背诵《囊萤夜读》课文。
2.学生进行文言文扩展阅读,尝试理解更多文言文内容。
3.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文学创作,使学生能够运用文言文进行表达。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集体备课,教师和学生都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囊萤夜读》这篇文
言文的内容,同时也能够对文言文进行更深入的学习和感悟。
希望能够通过集体备课,让学生对文言文有更深刻的了解,提高他们的阅读和思考能力。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案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
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导学案课堂同步作业试题及答案(全册)《独坐敬亭山》导学案一、基本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的生字、生词。
借助字典与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课外资料、字典,朗读体会、小组合作来学习古诗。
3、想象古诗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预测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有感情的诵读古诗。
学生自读自悟,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三、新知预习1、有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2、理解“独” 的含义3、我会通过看注解,边读边想象画面等方法,感知诗词大意,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体会诗人孤独寂寞之情。
四、课堂探究1、了解诗人。
2、自由诵读古诗、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含义。
3、此诗是李白独自一人坐在敬亭山上,以山为伴,抒发了孤独寂寞之情。
4 背诵并默写古诗。
5、复习学习古诗方法:解诗题,知作者,抓字眼,明诗意,多诵读,悟诗情。
也可以简单总结为读通,读懂,读情。
五、达标练习一、查预习,扫生字1、给生字注音。
亭()二、解诗题,知作者1、解题意:独()独坐敬亭山:2、知作者:《独坐敬亭山》的诗人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_ ,被后人称为“ ”,他与杜甫并称为“”。
我们还学过他写的《》,《》。
三、抓字眼,明诗意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词:众:闲:相:厌:2、理解诗意。
(1)“众鸟” 指什么?()“尽” 是什么意思?()“众鸟高飞尽”的意思是()(2) “孤云” 是什么意思?()“孤云独去闲”的意思是()(3) “相看” 是指谁与谁“相看” ?()“两不厌” 是什么意思?()“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的意思是()四、多诵读,悟诗情(1)《独坐敬亭山》题目中的“独”,不仅写山,也是写作者。
这首诗里,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词也表现出孤独的意思。
(2)诗人通过对_________的描写,抒发了因怀才不遇而产生______的感情。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 集体备课教案(共2课时)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语文园地六》集体备课教案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能够理解诗歌《植树》的含义,朗读流畅。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教学重点
1.理解诗歌《植树》的含义。
2.朗读流畅。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植树》的抽象含义。
教学准备
1.诗歌《植树》教材。
2.录音机。
教学过程
1.教师先播放《植树》的录音,让学生听一遍,感受诗歌的韵律和情感。
2.教师讲解诗歌中的生僻字词,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学生进行分组朗读《植树》,并进行互相评价。
课堂小结
在本课中,我们学习了诗歌《植树》,理解了植树的重要性,希望同学们能够
积极参与到环境保护中。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认识和理解寓言《青蛙和小鱼》的寓意。
2.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理解团结友爱的意识。
教学重点
1.理解寓言《青蛙和小鱼》的寓意。
2.对文中角色情感态度的理解。
教学难点
理解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和道理。
教学准备
1.寓言《青蛙和小鱼》教材。
2.PPT。
教学过程
1.教师呈现PPT,简要介绍寓言的概念和特点。
2.通过故事《青蛙和小鱼》,让学生理解团结友爱的重要性。
3.学生分组合作,讨论寓言故事中的寓意,并展示讨论结果。
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了解到团结友爱的力量是伟大的,希望同学们在生活中也能学会团结友爱,共同进步。
以上是本节课的内容,希望同学们能够理解并积极践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8.小英雄雨来【学习目标】1. 自主认识“晋、絮”等13个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借助作业本会写“芦花、胳膊”等13个词语。
联系写作背景、借助图片理解“晋察冀、糠皮”等词语。
2.借助课后习题,学习列小标题,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重难点)3.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重难点)4.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自主认识“晋、絮”等13个字,读准多音字“吧、塞、哇”,借助作业本会写“芦花、胳膊”等13个词语。
联系写作背景、借助图片理解“晋察冀、糠皮”等词语。
2.借助课后习题,学习列小标题,通过列小标题的方式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学习课文第一部分,理解关键语句,体会雨来的游泳本领高和“顽皮”。
【学习过程】一、学习字词,初识雨来1.读题,理解“节选”。
2.自由读课文,学习字词特别注意:1)多音字“拧”“塞”的读音。
这几个词,你自己试着给它们注上拼音吧:塞在怀里,边塞,堵塞。
2)这几个词语你能理解吗?3.学写生字:仔细观察,在田字格里把生字每个写两遍,特别注意这两个字:膊、慌。
“膊”字右上部不能少一点,“慌”字右边中间“亡”不要多一点。
4.说一说雨来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喜欢游泳,勇敢,机智……)二、梳理内容,学列小标题1.学习列小标题(1)课文分为六个部分,每个部分都写了什么呢?我们先来读第一部分。
小泡泡提示我们:读完第一部分,想一想,这部分主要讲什么?(雨来喜欢游泳。
妈妈追雨来,雨来逃到河里。
)(2)对照老师的小标题:游泳本领高。
发现:小标题和你的概括有什么不同?小标题的特点之一:高度概括,简洁。
(3)快速默读第二部分,尝试用小标题来概括。
(雨来读书。
雨来上夜校。
)(4)对照小标题:上夜校读书。
小标题特点之二:文章的主人公是雨来,小标题都是以雨来为主题的。
2.学习活动:尝试列小标题预设反馈:三掩护李大叔、四智勇斗鬼子、五怀念雨来、六机智脱险。
3.根据小标题,连起来说主要内容。
4.小结:像这样,先把每个部分的内容用小标题列出来,然后把每个部分的主要意思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了。
今后,遇到类似的文章,我们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把握主要内容。
三、初读课文,认识“小顽皮”1.学习第一部分1.学习活动:1.画一画。
默读,画出雨来游泳本领高的句子。
.2.读一读。
同桌互相读句子。
3.说一说。
作者怎样写雨来游泳本领高的?2.预设反馈:每到夏天,雨来和铁头、三钻儿,还有很多小朋友,好像一群鱼,在河里钻上钻下,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
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能够脸朝天在水里躺着,不但不沉底,还要把小肚皮露在水面上。
可是雨来浑身光溜溜的像条小泥鳅,怎么也抓不住。
只听见扑通一声,雨来扎进河里不见了。
忽然,远远的水面,上露出个小脑袋来。
雨来像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用手抹一下眼睛和鼻子,嘴里吹着气,望着妈妈笑。
(1)读好句子。
(2)交流:怎样写雨来游泳本领高?A游泳样式多:会“藏猫猫,狗刨,立浮,仰浮”。
B比较:雨来仰浮的本领最高。
C动作描写:“扎进河里、露出小脑袋,像鸭子一样抖着头上的水”。
(3)说一说:我从哪里发现雨来是个()的孩子?(喜欢游泳、游泳本领高、灵活、敏捷、调皮、机智、可爱……)3.小结:这样一个调皮可爱的孩子如何成长为小英雄呢?下节课继续学习。
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借助思维导图,了解雨来被称为“小英雄”的原因。
2.联系上下文,探究雨来成为“小英雄”的背后原因。
3.通过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体会还乡河景色描写的作用。
【学习过程】一、温故知新,复习导入1.检查词语:你能正确写出下列词语吗?完成后对照课本校对,订正。
2.读上面的句子,回顾内容。
过渡:上节课我们认识了顽皮可爱的雨来,他的游泳本领很高。
这节课,我们学习雨来为什么被称为“小英雄”,他是如何成长为“小英雄的”?二、聚焦人物言行,感悟英雄形象1.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思考:我从哪些语句感受到雨来是个小英雄?从文中画一画。
(这些句子大都集中在第四部分,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到第四部分。
)2.读课文,完成下面的导图。
示范:(1)这是雨来被抓后应对鬼子的鱼骨图,上面是雨来的表现,下面对应的是鬼子的行为。
对应鬼子的夺书询问,雨来做了什么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从文中的句子中,我们抓住关键词“挣扎”“露”就能把雨来的表现概括出来了——挣扎露书。
(2)总结方法。
A根据鱼骨图中方框内容,找到文中句子并划出来。
B联系上下文,检索并确定对应人物行为的句子。
C读句子,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概括。
(3)运用上面的方法,独立完成后面的思维导图。
3.聚焦三个“说没看见”交流:(1)从敌人的动作和语言中,你有什么发现?预设:敌人从哄骗、利诱、威胁、毒打,越来越残暴。
(2)雨来又是怎么表现的呢?雨来从嘟嘟囔囔——摇摇头——咬着牙,一直坚持说“没看见”,雨来非常坚定。
(3)指导朗读:一次比一次坚定。
(4)三次“说没看见”,你看到雨来身上哪些闪光点?(第一次说“没看见”:不怕危险,掩护交通员李大叔。
第二次说“没看见”:拒绝敌人的利诱,坚守秘密。
第三次说“没看见”:面对敌人的威胁和毒打,宁死不屈。
)4.小结:为了掩护交通员李大叔,雨来和鬼子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不管鬼子哄骗利诱,还是威胁毒打,雨来毫不动摇,宁死不屈,最后敌人要枪毙他,他机智勇敢,潜水逃走了,他是一位真正的“小英雄”。
三、联系上下文,探寻“成长”原因1.请你思考一下:面对敌人的步步紧逼,甚至生命的威胁,雨来坚决不说出秘密。
他为什么这样做?原因一:时代大环境。
引导关注: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1)这句话出现在雨来的识字课本上。
不仅如此,上夜校读书时,女老师教孩子们念这句话,老师的教导培养了雨来对祖国的热爱。
(2)正是因为这份爱国之情,面对凶恶的鬼子,危险的处境,雨来毫不动摇,宁死不屈,咬紧牙关不说出秘密。
原因二:周围人的影响。
预设反馈:雨来的爸爸参加抗日战斗,是抗日积极分子,从小生活在革命家庭,雨来耳濡目染,受到熏陶。
原因三:当时不得不抵抗预设:当时情况危急,不仅关系着雨来一个人的生命,还关系着许多革命战士的生命安全,必须要保守秘密,坚决抵抗。
2.总结:战争时代的儿童生活与我们今天不同,在那特殊的年代,一个个天真可爱的孩子在时代环境的推动下,在周围人的影响下,会逐渐成长为一个个小战士,小英雄。
四、抓关键词,体会景色描写作用1. 小英雄雨来的故事发生在美丽的还乡河边。
课文反复描写还乡河的景色描写。
找出来,读一读,想想景色描写有什么作用?2. 引导示范:学习第二处景色描写的作用交流:(1)读句子,哪些词语让我有所触动,圈出来。
(2)读圈出来的词语,我想到了什么?(3)联系下文内容,发生什么事?乡亲们的心情会是怎样的?预设:景色描写是为了渲染悲伤的气氛,表现乡亲们因雨来牺牲而惋惜、不舍。
3.学习活动:(1)第一处景色描写(位于文章开头,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
写出雨来家乡的美丽。
)(2)第三处景色描写(表达人们以为雨来牺牲了悲伤,不舍的心情。
)【课堂总结】:18. 小英雄雨来(节选)【学习检测】一、看拼音,写词语。
qiān shuān gēbo jié()笔枪()()()难Chóu shī chèn huāng 红()()首()机()忙二、比一比,再组词。
普()抗()沿()柜()晋()炕()铅()拒()三、在课文中找出下列象声词,再给它们归类。
1.说话声:2.翻书声:3.抽烟声:4.门响声:5.跳水声:6.跑步声:7.流水声: 8.哭声:9.枪栓声:四、缩写句子。
1.雨来最喜欢这条紧靠着村边的还乡河。
2.蓝蓝的天上飘着红绸似的云。
3.鹅毛般的苇絮飘飘悠悠地飞着。
1.太阳已经落下去。
蓝蓝的天上飘着的浮云像一块一块红绸子,映在还乡河上,像开了一大朵一大朵鸡冠花。
苇塘的芦花被风吹起来,在上面飘飘悠悠地飞着。
( )2.还乡河静静的,河水打着漩涡哗哗地向下流去。
虫子在草窝里叫着。
( )六、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雨来半天才喘过气来,脑袋里像有一窝蜂,嗡嗡地叫。
他两眼直冒金星,鼻子流着血。
一滴一滴的血滴下来,溅在课本那几行字上:“我们是中国人,我们爱自己的祖国。
”鬼子打得累了,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没看见!”扁鼻子军官气得暴跳起来,嗷嗷地叫:“枪毙,枪毙!拉出去,拉出去!”1.“半天才喘过气来”说明了:2.“雨来还是咬着牙”说明了:3.找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用“”画出来。
19* 我们家的男子汉【学习目标】1.认识“徽、谜”等15个生字,读准“强”多音字。
2.用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结合小标题把握课文内容。
(重点)3.感受小小“男子汉”成长的故事,体会人物的品质以及作者对其深深的喜爱之情。
(难点)【学习过程】一、导入新课,提出问题1.导入新课。
(1)理解“男子汉”词语的由来及含义。
“男子汉”在词典中的含义——男子汉:指男人,强调男性的健壮或刚强。
(2)读好课题《我们家的男子汉》。
“我们家的”不仅指作者本人,还包括他的亲属,带有一种亲切喜爱的感情。
“男子汉”渗透着作者的自豪之情。
2.作者简介。
今天,我们就跟随作者是感受平凡主人公的不平凡经历吧。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
●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思考:文中的男子汉指的是谁?写了他哪一段时间的经历。
●结合小标题,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1)读准字音。
②(2)认识多音字“强”。
3.整体感知。
(1)知晓主人公。
快速浏览课文,作者笔下的男子汉指的是谁?写了他哪一段时间的经历。
(试着跳读课文)(姐姐的孩子,一个三四岁的小男孩。
从出生到四岁的生活经历。
)明确长文阅读技巧一:跳读课文,可以迅速提取信息。
(2)感知主要内容。
读课文中的小标题,你能根据课文中的小标题概括出文章的主要内容吗?你发现了吗?小标题有概括、提示段落主要内容的作用。
串联各个部分小标题,能够明确文章主要内容。
明确阅读技巧二:读长文章,可以串联小标题内容,叠加为文章的主要内容。
(示例:课文主要记叙了姐姐家孩子的生活趣事,从男孩对食物的兴趣,对独立的要求和对面对生活挑战的沉着三方面刻画了一个逐步成长的男子汉形象。
)三、合作探究,体会情感(一)小男孩经历了哪些成长故事?这些趣事中展现出他什么性格特点?要求: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我们先来默读“他对食物的兴趣”这部分。
a.写了几件事?用“——”画出关键词语,并用“谁干了什么事”句式加以概括。
b.从这些事件中,看出他怎样的性格特点?2.默读第二部分:他对独立的要求。
a.作者主要选取了哪两件事例来描写小男孩追求独立的?运用刚刚所学,概括内容。
b.哪句话最能体现小男孩对独立的要求?示例:那你能找到这样的句子吗?试试看,不要忘了做批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