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小学科学]最新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10七色光》教案(1)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七色光》教学教案
冀教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10、七色光
科学探究目标:
1、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
2、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3、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
2、能与基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
3、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科学知识目标: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教具准备:搜集有关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彩笔、一瓶肥皂水、塑料袋、3支手电筒、红、绿、蓝玻璃纸、胶带、白纸。
课时安排:3课时。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0.七色光-冀人版
能与其他小组交流本组的研究结果。
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难点
能设计一个准确的表格记录每种颜色的光混合在一起后的颜色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本节课进行了一个完整的实验探究活动过程,是一节科学实验课。教学过程中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学习模式。我的设计思路是让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设计实验——掌握方法——开展实验——分析现象——交流汇报——得出结论——实践应用等环节。
本课是七色光的第二课时。从学生感兴趣的颜色的混合引入,通过“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三项活动,引导学生探究三原色的原理,及其他颜色可以通过光的三原色来混合。以此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红绿蓝”是光的三原色这一知识属于事实性知识,思维要素为观察—分析—比较。
1.观察。凭借眼睛和光的三原色仪器进行有目的、有顺序的观察实验现象。
2、这段灯光秀你们发现了有多啊少种光的颜色?
3、其实这些美丽的颜色的光都是由三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你们知道是哪三种颜色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七色光中的红绿蓝。
板书【七色光】【红绿蓝】
活动: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
指导学生设计记录表格
1、在研究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一看这三个色光可以有几种混合方式。
教学设计
基本信息
名称
七色光
所属教材目录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教材分析
《七色光》这一课位于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光”。三年级下册整本书主要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组统一概念。“光”这一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能发光,有些物体可以使光源通过,使学生知道光是有颜色的,了解日光的色散现象等,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特征的兴趣和能力。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1)3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光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
2.通过观察,使学生知道光可以透过透明物体,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二、教学重点
使学生认识光源,通过实验了解光在自然界中是如何传播的。
三、教学难点
通过观察,了解光的反射现象。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谁能告诉老师在你身边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吗?
(二)寻找光源
1.找出周围发光的物体(生回答)
注意: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
2.光源的分类
1)天然光源
2)人造光源
(三)我看见了光
1.先猜一猜哪幅图的做法能使手电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照射到墙上。
2.动手做实验,验证你的猜想,发现光是沿直线传播的特点,并把它的结果记录下来。
3.设计一个光沿直线传播的实验。
4.举例说说人们的日常生与光的密切关系(P24)
教师是一个非常光辉的职业,如果教得好就能桃李满天下,在老的时候会有许多的学生来看望,名声也是极大的……但是要做一个成功的教师,
一个学生心中的好老师,还是很有难度,教师不只是一种职业,更担当着一种责任。
教书育人,既是对历史和未来负责的使命,也是对于自己良心的责任。
小学科学《七色光》
(第一时)
【教学内容】冀人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第1时。
【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原为小学自然学科五年级的程,现在前移到三年级,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所以,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只做原则性的要求,而对折射的概念不要求具体掌握,对折射的角度也不进行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了半年的科学程,对“科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仅限于表象化的认识,对于探究实验更是所知甚少。所以,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勤于探究、勇于尝试的良好习惯。
3、集体总结:
阳光通过三棱镜后,变成了七色光。
出示:白光通过三棱镜后,在另一侧的屏上出现由红到紫各色光组成的光谱,这种现象叫色散。
4、利用其它方法制造彩虹。
教师出示所提供的材料,学生按小组自主选择,自主实验。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
(材料:烧杯、水槽、平面镜片、喷雾器、水、光盘、油滴、肥皂水等)
3、那么,我们能不能利用阳光和水雾制造彩虹呢?
教师演示用喷雾器制造彩虹,选几名学生代表进行观察。
4、教师出示彩虹形成的原理:
彩虹是太阳光穿透雨的颗粒时形成的。原本光是笔直行进的,但它也具有一旦进入水中就会折射的性质。因此太阳光在通过雨的颗粒时就会折射。此时,由于光折射的角度因颜色而各异,所以七种颜色会以各自不同的角度折射。所以七种颜色会很漂亮地排列起,这就形成了彩虹。因为彩虹呈现于与太阳方向相反的天空,所以想在雨后看彩虹时要背对着太阳。
★特别提醒:
实验中注意安全,防止玻璃划手。同时,要保护好眼睛,千万不要用眼睛直视阳光。
★
巡视指要:用较小的三棱镜以及烧杯做实验时,要提示学生用物品将光遮挡,只用一束光进行照射。不然所折射出的光相互干扰,实验效果非常不明显。
小学科学《七色光》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冀人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第10 课_七色光【第一课时教学设计】1.知道光有颜色,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七种色光可以合成太阳光。
2.能通过三棱镜可以将太阳光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色光。
能将多种单色光合成太阳光。
3.尝试对所观察到的光现象作出合理的解释。
4. 具有探究七色光的兴趣,具有不断质疑、敢于探究,面对困难,勇于挑的科学态度。
【教学准备】三棱镜、强光手电筒、铁架台、纸屏、放大镜、气球、白色的瓶子、平板电脑或手机、希沃授课助手。
【教学重、难点】重点:太阳光可以分解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难点:光的合成。
【教学课时】1 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出示天空出现彩虹的图片,引发学生思考什么时候最容易出现彩虹。
2.揭示本课探究主题——太阳光的颜色。
二、探究光色散现象的奥秘1.教师出示阳光下彩虹的图片和平面镜反射太阳光墙上出现白色光斑的图片,引导学生对比观察图片,引发质疑——太阳光到底是什么颜色的?2.讨论:太阳光究竟是白色还是多种颜色?3.介绍科学家牛顿,讲解牛顿初期研究太阳光的故事和研究太阳光的实验方法。
4.教师指导学生利用三棱镜做分解太阳光的模拟实验,重现牛顿实验时的场景。
5.分组实验,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光的色散的现象,观察白光被分解成七种色光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填写实验记录单。
6.利用课件与演示实验,组织学生对所看到的现象做出解释。
(交流)7.小结:太阳光可以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
三、探究光的合成1.讲述:牛顿研究太阳光的色散,得出太阳光是一种复色光创新见解,在当时却引起许多科学家的争议。
面对争议与不同的见解,牛顿又如何做才能让其他科学家接受他的见解?2. 讲述牛顿在实验室将分散的七色光合成白光的实验以及牛顿的结论被证实的历史故事。
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
鼓励学生面对困难,勇于挑战的科学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太阳光分解为七色光后还能不能混合?猜测被分解的七色光混合会产生什么现象?(交流)4. 分组实验:引导学生利用滤光原理,制造红绿蓝三种单色光。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七色光》word教案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七色光》word教案第一篇:冀教小学科学三下《七色光》word教案(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七色光一、教学目标:1.能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
2.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教学设计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3.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能举例说出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与不利之处。
4.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二、材料准备:1.搜集有关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彩笔.肥皂水.塑料袋等。
2.课时安排:用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三、教学过程:(一)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活动目标:1.能对彩虹这种自然现象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实施过程:1.每四个同学一组来开展活动,活动时间为10分钟。
2.让学生说说见过彩虹的情况,然后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彩虹的美丽,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交流。
(二)制造彩虹活动目标:1.能利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由几种颜色的光构成。
2.能想出一种制造彩虹的方法。
实施过程:1.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活动时间为25分钟。
2.在进行活动1时,学生已经知道彩虹与阳光的关系。
在活动2中,要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指导学生做光照在三棱镜上的实例时,要设法遮挡室内的阳光,使室内变暗。
要慢慢地转动三棱镜,直到在纸上出现彩虹为止。
3.在使用三棱镜做光色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
为学生观察色散现象,可进行两种方法的实验:(1)教学设计对着阳光喷水雾,这和自然界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
(2)教学设计用光盘.肥皂水做实验时,出现的色条彩色,都是光光干涉现象形成的色散,说明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七色光》公开课教学设计
《七色光》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做日光的色散与合成实验。
2.尝试做在单色光下观察物体颜色的实验。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学习本课知识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科学实验的兴趣,激发学生对学习自然科学的积极性。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学习和实验中感受科学的乐趣,培养学生对自然科学学习的积极性。
教学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教学难点透过玻璃纸看到不同的图案。
教学方法讲授法、练习法。
课前准备与本课相关的资料、多媒体课件、凹透镜、凸透镜、以及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师:夏天,雨后的傍晚,常常会看到彩虹,谁能说说彩虹是怎样形成的?(空中的水气反射阳光)它有几种颜色组成?二、新课学习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
师:你们能制造出一个彩虹吗?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介绍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在盆中倒一些水,把镜子斜放在水中,可用硬币抵住镜片,以免滑动,把一张白纸斜立在镜子前方,用手电筒对着镜子照射,调整镜子和手电筒的角度,很容易在白纸(或墙上)发现彩虹光影。
学生制造彩虹活动。
学生汇报活动情况。
师:制造彩虹的方法很多,大家在日常生活中还在哪里看到过类似现象?(晴朗的白天,喷泉旁边的水雾中就能看到彩虹;晴朗无风的日子里背对太阳,用喷雾器朝空中喷水,将会在水雾中看见一道彩虹。
)设计意图:用水和镜子分解阳光,简单易行,利于学生操作。
联系生活,使学生知道科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学生们四人一组讨论在试验中学习到了什么。
你知道彩虹是怎么产生的了吗?老师解答学生们的疑惑,做实验总结。
玩陀螺1.制作陀螺。
学生上课前能够带来现成的陀螺最好。
如果没有现成陀螺,教师分发准备好的圆形纸片(稍硬些)等材料,让学生装在铅笔上,指导学生制成一个简易陀螺。
2.指导学生猜测:陀螺旋转后会产生什么现象?3.学生活动:旋转陀螺并进行观察,填写好实验记录。
4.师生讨论。
教师要引导学生认识这是光的混合,是光的色散的逆实验。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0课《七色光》教案冀教版
三年级科学下册第10课《七色光》教案冀教版一、教学目标1、能用两种方制造不同的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2、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的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
3、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光混合后产生结果的记录表。
二、课时安排:2课时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对彩红这种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想要研究的问题。
2、能用语言描述彩红的美丽。
3、能利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由几种颜色的光构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用语言描述彩红的美丽。
难点:能对彩红这种自然现象提出自己的想要研究的问题。
三、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的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彩笔、一瓶肥皂水、塑料袋。
四、教学过程1、引入:教师问:你们都见过彩红吗?彩红常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等问题开展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彩红的美丽,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交流。
如果学生不能回答“彩红是在什么情况下出现的?这个问题,教师可以启发。
使学生知道彩红出现要有充足的阳光和水。
2、实验:“制造彩红”指导学生做光照在三棱镜上的实验(注意:要设法遮挡室内的光线)教师演示实验。
学生分组实验学生讨论:学生创新实验学生汇报实验结论教师进行总结。
教学时应引导学生认识到利用这种实验也可以看到光的色散,说明阳光是由七色组成的。
五、总结。
教师启发学生把彩红与阳光联系起来,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组成,阳光是七色光。
教学反思:第二课时一、教学目标1、能设计一张记录表,完整记录红、绿、蓝三种光分别进行混合的实验结果。
2、能解释太阳光的颜色是怎样的开形成的。
3、能与其它小组的交际花流研究结果。
4、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光。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能举出实例说明人类生活离不开光,能解释太阳光的颜色是怎样的开形成的。
难点:能与其它小组的交际花流研究结果。
三、教学准备搜集有关的彩虹的图片、手电筒、白纸、彩笔、红、绿、蓝玻璃纸、塑料袋。
四、教学过程1、教学做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实验。
教师提出:当不同的色混合在一起时,能否产生新的色?学生回答不一样,教师引导学生用实验方法来证明。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10 七色光》 冀人版
先让学生观察彩虹的特点,教师提出问题,然后用实验展示结果,最后师生一起总结。
2太阳光的色散
棱镜、镜子、白纸板
12分钟
通过实验展示
3色光的复合
手电筒、白纸板、课件
11分钟
学生动手实验,总结得出结论
问题和情景设计
知识点
问题或情景描述
1彩虹是怎形成的
你见过彩虹吗?彩虹是在什么情况下才出现呢?我们能不能制造彩虹?
情感态度价值观
感受太阳光的神奇奥秘,感受大自然的缤纷色彩,会合作,热爱科学,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太阳光经过棱镜分散为七色光
难点
光的三原色两两混合后得到的新色光
策略方法
实验法、探究法、小组合作、师生总结
教学资源的运用
知识点
教学资源
使用时间
使用方式或教学策略
1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课件、水槽、镜子、白纸板
(4)观察七色光谱认知七色光。
(5) 出示七色光图, 讲解七色光的名称。
(6) 小结:太阳光经过棱镜分散成七种颜色的色光。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 提问: 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
(2)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 我们再来做个实验。在水槽中放满水,把一块镜子斜放入水槽中,从教室外反射来一束阳光,照射在镜子上,在镜子的前面放一块白纸板,转动镜子,白纸板上出现了彩虹样的光斑。(3)分组讨论: 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 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根据以上两个实验, 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日常还能见到什么类似情况?(4) 师生小结: 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 夏天, 雨后转晴的天空仍然悬浮着很多小水珠, 它们像水中的镜子一样, 将白色的阳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 形成彩虹。 彩虹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哪一边呢?
2023精选《七色光》教案四篇
2023精选《七色光》教案四篇《七色光》教案篇1(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冀人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第1课时。
【教材分析】本部分内容原为小学自然学科五年级的课程,现在前移到三年级,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只做原则性的要求,而对折射的概念不要求具体掌握,对折射的角度也不进行深入的探究。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接触了半年的科学课程,对“科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仅限于表象化的认识,对于探究实验更是所知甚少。
所以,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勤于探究、勇于尝试的良好习惯。
【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目标:A、能自主选择实验方法进行实验。
B、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
2、科学知识目标: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A、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
B、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
C、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并从中体会到实验活动的乐趣。
【教学难点】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彩虹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彩虹是什么样的?那么,同学们想不想自己动手制造彩虹呢?下面我们共同学习《七色光》。
(板书课题:七色光)二、探究活动1: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1、出示彩虹图片,提问:A、同学们:你们认识这是什么吗?它美不美?B、那么,它是由哪几种颜色组成的`呢?找学生回答,集体补充。
(领读或齐读:红、橙、黄、绿、青、蓝、紫)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学生举手回答,共同总结,教师补充。
雨后洒水车后面《七色光》教案篇2教学目标:1、能引导学生掌握把反问句换成陈述句。
2、能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错乱的句子,训练组织句子叙述的能力。
3、积累名言名句。
4、阅读几体现为人类造福的中外神话,渗透为人类造福的。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七色光》学案
小学科学冀教版三年级下册高效课堂资料
《七色光》学案
一、学习目标
1.使学生学会做光的色散实验,知道光能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能对此进行观察研究
2.使学生学会做光的合成实验,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日光由七色光混合而成。
二、重点难点
1.重点:认识日光由七种单色光构成。
2.难点:透过玻璃纸看到不同的图案。
三、导学问题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和全班同学共享。
1.你还知道哪些日常生活中光的色散与合成相关的现象?
2.在学习了本课内容后,你可以简单解释一下彩虹的产生吗?
四、参考资料
颜色是通过眼、脑和我们的生活经验所产生的一种对光的视觉效应,我们肉眼所见到的光线,是由波长范围很窄的电磁波产生的,不同波长的电磁波表现为不同的颜色,对色彩的辨认是肉眼受到电磁波辐射能刺激后所引起的一种视觉神经的感觉。
颜色具有三个特性,即色相,明度,和饱和度。
颜色的三个特性及其相互关系可以用三度空间的颜色立体来说明。
1。
最新精品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0七色光》word教案(1)3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七色光一、教学目标:1.使学生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2.大胆想象.创编,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通过活动,启发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三、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1.(出示彩虹挂图或投影片)你们认识它吗?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1)谈话: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2)讲述: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们来做个实验。
每一组水盘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盘端到阳光下,把平面镜正对阳光,斜放在水盘中,对面放置纸屏,调整平面镜和纸屏倾斜度。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它们像什么?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5)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色光的名称。
(6)小结:阳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镜上,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
白色的阳光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提问: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2)讲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
我们到室外向阳处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向天空喷水,观察到什么现象?(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①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5)讨论: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②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6)师生小结: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0七色光》word教案(6)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说课稿七色光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冀教版科学教材三年级下第三单元第10课第1课时。
本单元以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离不开的光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光的传播、光的色散与合成设计了四课内容。
重点引导学生认识有些物体是能发光的,有些物体是透光的,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线路是可以改变的,培养学生探究客观事物本质的兴趣和能力。
本课教学内容从光的折射角度设计了“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和“制造彩虹”两个活动,从光的合成角度设计了“红、绿、蓝三色光的混合”活动。
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和“制造彩虹”部分。
二、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已经接触了半年的科学课程,对“科学”这一学科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但还仅限于表象化的认识,对于探究实验更是所知甚少。
所以,应重点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实验,通过实验来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同时培养他们勤于探究、勇于尝试的良好习惯。
本部分内容原为小学自然学科五年级的课程,现在前移到三年级,对学生而言有一定的难度。
所以,对彩虹的形成原理只做原则性的要求,学生只要大体了解即可,而对折射的概念也不要求具体掌握,对折射的角度不再进行深入的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探究实验,并从中体会到实验活动的乐趣。
而难点在于在实验过程中提出自己的观点并通过实验进行验证。
为了有效的对重、难点进行突破,我在课前从实验器材到教学方法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采用示范引领、合作探究、动手实验、趣味比赛等多种形式,以此达到预期的效果。
四、教学过程:本节课以“同学们,你们看到过彩虹吗?能不能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彩虹是什么样的?”导入教学,然后引导进行讨论:“我们在什么情况下能见到彩虹?”。
在通过学生讨论与教师演示、讲解后,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继而让学生自己动手制造彩虹。
最后,通过旋转陀螺比赛进行拓展延伸,使学生对“白光由七色光组成”这一知识点有了更加清楚的认识。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0七色光》word教案(2)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七色光一、教学目标:1.能能用两种方法制造彩虹;能正确观察并描述将不同色光混合后产生的现象;能设计一个便于记录红.蓝.绿三种颜色的光混合后所产生结果的记录表。
2.愿意探究自然界(彩虹)教学设计的奥秘,并从中获得乐趣;能与其他同学合作完成七色光的各种实验;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3.能明确说出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的光混合而成的;能举例说出光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利与不利之处。
4.能用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二、材料准备:1.搜集有关彩虹的图片.三棱镜.手电筒.纸.彩笔.肥皂水.塑料袋等。
2.课时安排:用3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
第二课时完成活动3,第三课时完成拓展活动。
三、教学过程:(一)在哪里可以看到彩虹?活动目标:1.能对彩虹这种自然现象提出自己想要研究的问题。
2.能用文学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实施过程:1.每四个同学一组来开展活动,活动时间为10分钟。
2.让学生说说见过彩虹的情况,然后展开讨论,引导学生欣赏彩虹的美丽,并结合生活中的经验进行交流。
(二)制造彩虹活动目标:1.能利用三棱镜观察太阳光由几种颜色的光构成。
2.能想出一种制造彩虹的方法。
实施过程:1.两人一组进行活动。
活动时间为25分钟。
2.在进行活动1时,学生已经知道彩虹与阳光的关系。
在活动2中,要引导学生用实验的方法进行验证。
在指导学生做光照在三棱镜上的实例时,要设法遮挡室内的阳光,使室内变暗。
要慢慢地转动三棱镜,直到在纸上出现彩虹为止。
3.在使用三棱镜做光色散的基础上,要指导学生用其他方法制造“彩虹”。
为学生观察色散现象,可进行两种方法的实验:(1)教学设计对着阳光喷水雾,这和自然界彩虹形成的原理是一样的。
(2)教学设计用光盘.肥皂水做实验时,出现的色条彩色,都是光光干涉现象形成的色散,说明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4.在学生制造彩虹以后,要引导学生讨论“彩虹能告诉我们什么”,启发学生把彩虹与阳光联系起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2019最新冀教小学科学三下《10七色光》word教
案(1)
第三单元光
七色光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获得光与色的感性经验,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2.大胆想象.创编,理解光与环境以及人们生活的关系。
3.通过活动,启发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二、教学重点:使学生初步了解光的七色是赤、橙、黄、绿、青、蓝、紫。
三、教学难点:启发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彩虹的美丽。
四、教学过程:
(一)谈话:
1.(出示彩虹挂图或投影片)你们认识它吗?说一说彩虹是什么样的?
2.彩虹一般在什么时候出现?出现在天空的哪个方向?
3.关于彩虹你还知道些什么?有什么感兴趣的问题?
师: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彩虹的形成及关于光的有趣问题。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
1.认识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构成的。
(1)谈话:彩虹的形成可能和什么因素有关系?
(2)讲述:为了研究彩虹的形成,我们来做个实验。
每一组水盘里有5厘米深的清水,把水盘端到阳光下,把平面镜正对阳光,斜放在水盘中,对面放置纸屏,调整平面镜和纸屏倾斜度。
你会观察到什么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提问:你看到什么现象?数一数,有几种颜色的光?它们像什么?你能按顺序说出各种光的名称吗?
(5)出示七色光图,讲解七色光的名称。
(6)小结:阳光照射在水中的平面镜上,平面镜对面的纸屏上就出现了一道彩虹。
白色的阳光变成了七种颜色的光。
2.认识彩虹的形成。
(1)提问:阳光为什么会分散成七种色光形成彩虹呢?
(2)讲述: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再来做个实验。
每个组都有一个喷雾器,喷雾器的瓶子里装有水。
我们到室外向阳处用喷雾器背着太阳向天空喷水,观察到什么现象?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①喷水时,看到什么现象?
②停止喷水后,还能看到同样的现象吗?
(5)讨论:
①以上实验对你有什么启示?彩虹形成可能与什么有关系?
②根据以上两个实验,推想彩虹是怎样形成的?
(6)师生小结:阳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成的。
夏天,雨后转晴的天空仍然悬浮着很多小水珠,它们像水中的镜子一样,将白色的阳光分成七种颜色的光,形成彩虹。
彩虹总是出现在太阳的哪一边呢?
3.认识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多种颜色。
1)讨论:阳光照射在不同颜色的物体上,会出现什么现象?
2)提问:几种不同颜色的纸片,在阳光的照射下,分别反射什么颜色的光?
3)学生分组实验。
4)汇报实验结果。
红色物体反射什么色光?白光照在其他颜色的纸上呢?
5)讨论:通过以上实验,你认为物体的不同颜色是由什么决定的?人眼为什么能看到物体的多种不同颜色?
(6)小结:物体反射照上身上的光,物体是什么颜色它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其他颜色的光就被它吸收了。
人眼看到物体什么颜色是由它所反射的光的颜色决定的。
4.认识光的三原色。
(1)谈话: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
用红.绿.蓝三种颜色的胶片,贴在手电筒的玻璃片上,使三只手电筒分别射出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
如果我们把其中两种或三种颜色的光叠加,会出现什么现象?能够产生多少种颜色的光?如果调整光照的距离,使色光有强有弱,还能够产生多少种颜色的光?
(2)学生分组实验。
(3)汇报实验结果。
(4)小结:通过以上实验,我们发现红.绿.蓝三种颜色的光可以混合成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