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光的传播3

合集下载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光的传播》【创新教案】

【新版】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光的传播》【创新教案】

《光的传播》创新教案教材分析本节课从光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导入,设计了“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两个活动。

通过“寻找光源”,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启发学生对发光物体进行简单的分类。

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实验活动,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启发学生用其他材料设计实验,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通过设计实验、实验操作和寻找生活实例等活动,让学生懂得科学原理的获得是需要反复验证的,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发现在生产和生活中人们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学情分析光,这位大自然的化妆师不仅为万物描绘出了丰富动人的色彩,而且更以其轻盈敏捷的脚步将我们带人一个奇境般迷人的光学世界。

本节课是第三单元的起始课,在生活中我们离不开光,学生天天和光接触,但是三年级的小学生对光既熟悉又陌生。

虽然每天都能见到光,但是对光的性质和组成都是不熟悉的,对于光的传播特点要引导他们自己的观察和发现。

学习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3.能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4.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教学重难点重点:1.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难点:1.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评价任务1.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设计实验验证光的传播路线。

教学准备各种光源的图片、手电筒、3张在同一位置打孔的长方形卡纸、屏、有关光是直线传播的图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件出示图片)同学们,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二、寻找光源1.提问:谁能告诉老师在你身边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吗?先把你知道的会发光的物体与同伴交流一下。

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

会发光的物体有:太阳、火把、蜡烛、电灯、闪电、萤火虫……2.提问:月亮本身发光吗?生:有的说发,有的说不发。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冀教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精品教案教学设计

教案样本/年度:(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本提出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愿意跟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4.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教学设计是沿直线传播的。

5.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6.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材料准备:1.搜集发光物体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实物等;每组有三块规则的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等。

2.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第二部分。

三、教学过程:(一)寻找光源。

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1.分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活动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寻找发光的物体,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

有些学生如果提出月亮是发光的物体,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如果学生找的不是发光的物体。

教师就不告诉学生直接的答案,引导学生设法进行验证。

4.教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分类启发学生对知道的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二)我看见了光。

活动目标:1.能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正确地用文字记录实验现象。

3.能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4.能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5.能与小组同学研究光传播的特点。

6.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实施过程:1.分组时要3人一组,活动时间要一个半课时。

2.活动时,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面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面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

《光的传播》 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 教学设计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光源的定义和分类,能识别常见的光源。

(2)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并能解释相关的现象,如小孔成像、日食和月食等。

(3)知道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

(2)通过对光沿直线传播现象的解释,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光现象的观察和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精神。

(2)通过对日食、月食等自然现象的科学解释,破除迷信,培养学生尊重科学、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用光的直线传播解释简单的光现象。

2、教学难点(1)如何设计实验探究光的直线传播规律。

(2)对小孔成像原理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四、教学准备激光笔、玻璃砖、水槽、水、蚊香、火柴、蜡烛、小孔成像实验器材、多媒体课件等五、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展示一些美丽的光现象图片,如城市夜景灯光、彩虹、极光等,引导学生思考光是如何传播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光的传播。

(二)新课教学1、光源(1)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物体,思考哪些物体能够发光,并举例说明。

(2)讲解光源的定义:能够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光源。

(3)对光源进行分类:自然光源(如太阳、萤火虫等)和人造光源(如蜡烛、电灯等)。

2、光的直线传播(1)提出问题:光在空气中是如何传播的?(2)实验探究:在暗室中,用激光笔照射充满烟雾的空气,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光在空气中沿直线传播。

(4)进一步探究:让光分别通过玻璃砖、水等不同介质,观察光的传播路径是否改变。

(5)总结: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3、光沿直线传播的现象(1)小孔成像①介绍小孔成像的实验装置和操作方法。

②让学生观察小孔成像的现象,思考像的特点。

小学科学第11课《光的传播》(教案)

小学科学第11课《光的传播》(教案)

小学科学第11课《光的传播》(教案)第11课《光的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理解光是如何传播的,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光学知识的兴趣,增强对科学探索的热爱。

二、教学内容1. 光的传播方式2. 光的特性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离开电灯开关后,室内为什么会暗下来?如果把门打开,一些光会进来吗?2. 新知呈现(10分钟)通过多媒体或实物展示,向学生展示光的传播方式。

教师可以使用激光笔和需要绕弯的管道演示光的传播。

3. 概念讲解(10分钟)解释光的传播方式: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4. 实验探究(30分钟)a. 实验一:直线传播实验i. 准备一束激光光线以及一些障碍物,如书本、纸板等。

ii. 请学生围成一个圈,将激光光线从一边射入,观察光的传播路径。

iii. 引导学生思考:光为什么会沿直线传播?b. 实验二:反射实验i. 准备一面平整的镜子,并选取一个光源。

ii. 请学生观察光线射入镜子后的反射路径。

iii. 引导学生思考:光为什么会发生反射?反射的规律是什么?c. 实验三:折射实验i. 准备一块透明的玻璃板、一束光线和一个边界明显的不同介质。

ii. 将光线照射到玻璃板上,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路径。

iii. 引导学生思考:光为什么会发生折射?折射的规律是什么?5. 总结归纳(10分钟)请学生总结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老师进行点评和提问。

6. 拓展延伸(15分钟)通过让学生观察日常生活中的光现象,如反射、折射等,拓展他们的科学视野。

同时,可以让学生自由讨论光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眼镜、光纤等),引导学生思考光在不同领域的作用。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相关练习,巩固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理解。

可以让学生设计一个小实验,验证光的传播方式或特性。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了解光的传播方式和特性,培养了学生科学思维和观察、实验的能力。

光的传播教案

光的传播教案

光的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特性和传播方式。

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的规律。

3. 能够解释光的传播现象,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

4.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学演示仪器(小反射镜、直尺、喷雾瓶等)、PPT课件。

2. 学生准备:笔记本、铅笔、实验报告纸。

三、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所学内容,复习光的基本性质和光的反射和折射现象。

2. 理论授课(10分钟)图片、板书等方式讲解光的传播方式,着重介绍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折射规律,引导学生理解光的传播路径和角度变化。

3. 实验活动(30分钟)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以下实验活动:a. 实验一:光的传播路径观察将一个点光源放在实验台上,用直尺测量光线在空气中传播的直线路径,并记录数据,观察光线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路径变化。

b. 实验二:光的反射角度测量用一条光线通过小反射镜,测量光线入射角和反射角,利用测量结果验证光的反射规律。

c. 实验三:光的折射角度测量用一束光线通过水或玻璃等透明介质,测量光线的入射角和折射角,并计算出折射率,验证光的折射规律。

4. 实验报告整理(15分钟)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整理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实验结果和结论等内容。

5. 拓展与讨论(15分钟)提出一些拓展问题或问题讨论,例如:a. 光线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如何发生的?b. 为什么光能够直线传播?c. 光经过不同介质时为什么会发生折射?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境和所学理论进行讨论,并帮助学生进一步理解光的传播现象。

6. 小结(5分钟)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光的传播特性和传播规律,为下一节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理论讲解和实验活动相结合的方式,使学生深入理解光的传播特性和规律。

实验活动的设计能够锻炼学生观察、实验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并将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相结合。

在拓展与讨论环节,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教学设计doc

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教学设计doc

科学三年级下册《光的传播》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光的传播》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光”单元的首篇内容。

这一单元继续围绕“性质与功能”这一统一概念, 引领学生探究学生生活中最常见、离不开的光。

本课从光与我们一天的生活导入, 设计了“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两个活动。

通过“寻找光源”, 帮助学生认识许多物体能发光, 启发学生对发光的物体进行简单分类。

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实验活动, 引导学生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并启发学生用其它材料设计实验, 来进一步验证光的直线传播。

学生分析:光在学生生活中是最常见的、离不开的, 学习本课他们可能对一些生物能够发光感兴趣, 有些学生还可能认为月亮是发光物体, 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知。

三维教学目标:科学探究目标:1. 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 能够对光传播的路线提出自己的猜想。

3. 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 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科学知识目标: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教具学具: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蜡烛, 蚊香, 带小孔的硬纸卡与底座, 手电筒, 厚玻璃, 激光灯。

学生准备:本课学具材料, 蜡烛, 手电筒, 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等。

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师: 同学们, 每天我们一走进教室, 看到明媚的阳光照进来, 老师就能看到大家一张张可爱的笑脸。

现在请同学们把教室中的窗帘拉上, 并关闭了所有的光源, 你发现什么?把眼睛闭上, 你能看见周围吗?我们还能看见东西吗?这是为什么呢?生:教室里黑暗, 没有光, 就什么也看不见。

师: 我请同学们闭上眼睛。

现在, 我们的教师里可是一片光明, 可你能看见东西吗?这又是因为什么?生: 光没有进入我们的眼睛, 同样什么也看不见。

师: 我们要想看到东西, 必须要有光, 而且光必须进入我们的眼睛。

小学科学426《光的传播》(教案)

小学科学426《光的传播》(教案)

小学科学426《光的传播》(教案)《光的传播》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光的传播及其特性。

2. 掌握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3. 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

二、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投影仪、PPT、教学实验器材。

2. 学生准备:课本、文具。

三、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5分钟)教师用PPT展示精美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光的传播的兴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步骤二:引入知识(10分钟)教师通过演示实验给学生展示光的传播过程。

首先,教师用手电筒对着墙壁开关,让学生观察光是如何直线传播的。

然后,教师将一个小凸透镜浸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折射现象。

最后,教师以光线垂直射向镜子,让学生观察光的反射。

通过实验,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

步骤三:知识讲解(10分钟)1. 光的直线传播:教师解释光线传播的方向,强调光总是沿直线传播。

2. 光的反射:教师解释反射现象及其特点,引导学生认识到光线从发光物体反射回来,使我们能够看到物体。

3. 光的折射:教师解释折射现象及其特点,让学生了解光在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的行为。

步骤四:激发思考(10分钟)教师用具体例子来引导学生思考,例如:为什么在折射现象中光线会发生弯曲?学生可以自由表达,激发他们对科学现象的思考和探索。

步骤五:巩固练习(20分钟)学生分为小组进行实验操作。

每个小组提供两个材料的列表:玻璃、水、纸、木块、铜筒等,学生根据所学知识设计实验,验证光在这些材料中的传播情况。

实验完成后,学生将结果汇总,与其他小组进行交流和对比,进一步加深对光的传播的理解。

步骤六:拓展知识(15分钟)教师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拓展,提供更多关于光的传播的知识,例如: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白光的折射等。

步骤七: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对本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概括光的传播特性、反射和折射现象,并强调科学的观察、实验和分析能力的重要性。

四、课堂作业请学生回家后用自己的话写一篇关于光的传播的文章,包括光的直线传播、反射和折射的描述,并附上一张相关的插图。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光的传播 冀

三年级下册科学教案-7光的传播  冀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2.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动手实验的能力。

3.使学生体会到与人合作,交流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使学生知道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难点:1.分析影子的形成。

2.设计实验证明光沿直线传播。

教学过程:一创设黑暗环境,激发学生兴趣,导入课题。

1.(关闭所有的灯光,拉上窗帘,让学生在黑暗走进教室。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今天的教室与以往的教室有什么不同?生:教室太黑了。

师:怎样才能让教室亮起来呢?生:拉开窗帘。

(师拉开窗帘。

)太阳光进来了。

师:真好,明媚的阳光让老师清楚地看到了你们。

课前老师让大家准备了一些物体,你们都搜集到了哪些物体?生:我找到了手电筒、蜡烛、镭射笔。

生:我找到了火柴、打火机……师:下面就让我们试试用他们能让教室亮起来吗?如果用火柴、蜡烛大家一定注意不要烧到手。

(生开始活动。

分别用各种物体使教室亮起来。

)师:你们是怎样做的?生:我们用手电筒\蜡烛\镭射笔\划着的火柴\荧光棒\打火机使教室亮起来的。

师:为什么这样做会让教室更亮呢?生:因为他们都能发光。

师:这些发光的物体就叫做光源。

比较一下太阳与这些光源有什么区别?生:他们发出的光的强弱不同。

生:太阳自己能发光,手电筒要有电才能发光。

师:很好,像太阳这样自身能发光的叫天然光源。

像手电筒这样人们用各种方法使物体发光的叫人造光源。

我们的周围就是一个光的世界。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从本节课开始,就让我们从研究光的传播一起走进光的世界。

二新授1.寻找光源师:刚才,我们在实验中找到了一些光源。

下面就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脑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并将找到的发光的物体填入表中,你们每找到三个就可以得到一颗星,看一看,哪一组在五分钟之内获得的星最多。

(生以小组为单位,寻找光源,填写搜集卡。

)师:下面请各小组来汇报一下你们找的光源数目。

先请找到最多的小组给我们介绍一下你们都找到了那些光源。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6)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6)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能根据课本提出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设计实验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3.愿意跟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4.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教学设计是沿直线传播的。

5.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6.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材料准备:1.搜集发光物体的文字.图片资料及实物等;每组有三块规则的纸板.尺子.剪刀.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等。

2.课时安排:用2课时完成。

第一课时完成活动1和活动2的第一部分,第二课时完成活动2的第二部分。

三、教学过程:(一)寻找光源。

活动目标:1.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2.能根据人造光源和自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实施过程:1.分4人一组,活动时间为15分钟。

2.活动时,教师鼓励学生在学校周围及室内寻找发光的物体,在课堂上鼓励学生将搜集到的资料与小组的同学讨论。

有些学生如果提出月亮是发光的物体,不引导学生通过阅读资料认识月亮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的光。

3.如果学生找的不是发光的物体。

教师就不告诉学生直接的答案,引导学生设法进行验证。

4.教师给学生讲解基本的分类启发学生对知道的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二)我看见了光。

活动目标:1.能对要解决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猜想。

2.能正确地用文字记录实验现象。

3.能从多次实验结果中,发现光传播线路的特点。

4.能设计实验,并找出生活实例验证自己的发现。

5.能与小组同学研究光传播的特点。

6.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与光的密切关系。

实施过程:1.分组时要3人一组,活动时间要一个半课时。

2.活动时,先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预测,哪幅图能看到手电筒的光,然后,引导学生分别按照两图中的方法进行实验,学生在组内多次进行实验,可以让前面两块硬纸板的孔对正,第三块与前两面块的孔不对正,观察实验现象并记录,并得出初步结论。

三年级科学教案-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光的传播 精品

三年级科学教案-河北人民出版社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  光的传播 精品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课题】:第三单元光——《光的传播》【教学内容】:《光的传播》这一课是冀教版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的第三单元第1课。

【教学目标】:1了解光源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

2能通过观察找出周围环境中的发光物体。

3.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

4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和实验能力。

通过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

5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6通过探究式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试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教学难点:对光源进行分类。

指导学生设计实验、用实验验证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

【课时】:第一课时【教具学具准备】:学生准备:蜡烛、手电筒、火柴、打火机、3个中间有孔的硬纸板、【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或纸管)】教师准备:光沿直线传播图片、实验步骤等一些图片做成的课件,搜集卡,光源图片。

【教学方法】:观察法,实验探究法,小组讨论。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景,激发兴趣.1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幅幅美丽的图片.2.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欣赏了美丽的图片,你们发现几幅图有什么想法吗生:(略)师:是的,正是有了这色彩斑斓的光,我们的世界才被打扮的如此漂亮,如此迷人,对于光,同学们想知道些什么呢生:(略)师:今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些谜.一起学习《光的传播》。

板书课题(二)新授1什么是光源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看到了美丽的景色,这些让世界变美光是从哪里来的呢课前,老师让同学们准备了一些材料,现在,我把教室的灯关掉,你们能让教室亮起来吗[用打火机,蜡烛的同学请注意,不要烧着了手]生:活动(老师巡视,确保活动安全进行。

)师:你们是怎么做的.生:(回答自己是如何让教室变亮的.……)师:为什么这样做能让教室变亮呢生:因为它们都能发光.师:下面让我们以小组为单位,动脑找一找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发光的物体,并将找到的发光的物体填入表中,你们每找到三个就可以得到一奖励,看一看,哪一组在五分钟之内获得的奖励最多。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光的传播4

最新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公开课教学设计光的传播4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 .能够找出周围环境的光源,并能根据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光源,对光源进行分类。

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试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课前准备(学生的准备的材料和资料)分组实验材料:1.火柴.蜡烛.硬纸片等;2.电光笔.蚊香.空白色饮料瓶;3.小手电,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时间目的1.游戏激趣游戏:学生活动问:你看见什么了么?你有什么感觉?每个学生双手并拢成一个空间捂住眼睛。

5分钟激发学习兴趣引入光源的总结:没有光的世界一片漆黑。

(出示课件)学生回答概念2.寻找光源、分类光源太阳升起来了,世界一片光明。

可到了晚上,我们怎么办呢?你知道,还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吗?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光明吧。

(出示课件)哇,好多啊。

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就叫做光源。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光源是什么么?在这些光源中,有些光源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叫做人造光源;有些光源是天然存在的,叫天然光源。

大家来看看吧。

哪位同学能帮老师分分类。

(出示课件)引导镜子和月亮不是光源(它们是反射光而不是本身发出的光)学生回答: 太阳学生:开灯,点蜡烛……学生:天然光源。

学生:萤火虫,灯笼鱼……5分钟了解光源。

通过总结归类分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知道反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3.探讨光的传播导语:无论人造光源还是天然光源都能发光,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看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其他同学猜猜光是怎样传播的。

3分钟猜想引起探究的兴趣。

2.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同意吗?有不同的看法吗?4.实验验证假设1.大家都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只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得出结论还不够,能用做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你的想法才是最科学的。

最新-《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精品

最新-《光的传播》教学设计 精品

《光的传播》教学设计《光的传播》教学设计昌乐小学马剑教材版本河北版三年级下学期第三单元第一课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本教学,使学生知道发光光源,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培养学生的实验能力,归纳推理能力根据光传播的一些个别现象,推想光传播的一般规律3、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科学态度。

课前准备分组实验材料蜡烛,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或纸管,火柴等演示材料幻灯片——光源、从密林缝隙透过的光,光学演示箱,影纸片、小手电。

教学过程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时间目的1、游戏激趣导入1、游戏钻套子2、问你在套子里看见什么了么?你有什么感觉?3、总结对啊,黑色的套子里没有光,我们什么都看不见。

没有了光明,我们会感到恐惧。

1、钻进一个黑套子2、生回答5分钟1、引起学习兴趣2、引入光源的概念2、探讨光源、分类光源1、还好,世界到处都有光,不然我们生活在没有光的世界,将什么都看不到。

能发光,带给我们光明的物体叫做光源出示,大家知道那些物体是光源么?2、师将学生的说的物体板书出来,请同学们看着这些物体,说说有什么发现?3、我们知道了什么是人造光源,什么是天然光源,现在请同学们把23页的空填上4、引导镜子和月亮不是光源反射光而不是发出光在学生列举光源时讨论,如果学生没有说,则放到第3环节老师提出讨论1、生说哪些是光源2、看分成2类的光源,说一种是天然光源,一种是人造光源。

3、填23页上部的空5分钟1、了解光源。

2、通过总结归类分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3、知道反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3、探讨光的传播1、导语光源发出的光可以传播到很远的地方,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板书课题2、播放看看透过密林、云层和门窗的阳光。

你能猜猜光是怎样传播的么?1、猜猜光是怎样传播的通过讨论得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假设5分钟1、猜想引起探究的兴趣。

4、实验验证假设1、你能用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观点呢?分组实验2、帮助。

新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7光的传播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3)

新冀教版科学小学三年级下册7光的传播公开课优质课教学设计(3)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光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SEST目标:
1.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2.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教学准备:
1.尺子、剪刀、固定纸板的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2.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下册优质公开课《光的传播 》PTT课件(同课异构) (1)

(冀教版)小学科学三下册优质公开课《光的传播 》PTT课件(同课异构) (1)
2、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 直线 传播的,影、日 食都是 光沿直线传播 产生的现象;
3、光在真空中的速度是 3×108 米/。秒
约 3×105 千米/秒。
练习:
1、下列物体中是光源的是
( B)
A、月亮
B、萤火虫 C、
夜晚的星星
D、太阳照射下闪闪发亮的抛光
金属
E、镜子
2、排纵队时,如果看到自己前 面的一位同学挡住了前面所有的 人,队就排直了,这可以用___ 来解释。
3 你 的 恒 心 ,与 你的心 态有关 坚持不下去的另一个原因,恐怕是因为 我们想 太多。 健身两周,就希望身材赛过谁;看了两 本书, 就期待 生活有 什么不 同;勤 奋两个 月,就 算计着 什么时 候能够 功成名 就…… 人心都是肉长的,若是在它上面加了太 多的砝 码,它 就会不 堪重负 。 欲望太多,就不容易看到希望。 村上春树的第一部作品《且听风吟》和 第二部 作品《1973年 的弹子 球》问 世后, 虽然让 他有了 一定的 知名度 ,但都 没有获 得日本 文学大 奖。 对此他十分淡然,觉得能写出让自己满 意的作 品才更 加重要 。 他后来在回忆这段经历时说,那时他还 在经营 餐厅, 甚至觉 得没得 奖也挺 好,至 少不会 没完没 了的接 待采访 和约稿 ,影响 了生意 。 听起来像玩笑,但实际上,无论写书, 还是跑 步,他 只是为 了迎合 自己, 达到为 自己设 定的目 标就好 。
3、人沿着街道走向街灯, 再从街灯下走远,则他的影 子长短变化是( D )
A、变长 B、先变长再 变短C、变短 D、先变 短再变长
4、天文学上常用光年(光 在一年内传播的距离)作长 度单位,已知织女星距地球 约2.7光年,求织女星距地球 多少千米?
解:1光年 = 3×105 千米/秒 ×365 ×24 ×3600秒 =9.4608 × 1012千米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8)

冀教小学科学三下《7光的传播》word教案(8)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三单元光光的传播一、教学目标:1 .能够找出周围环境的光源,并能根据人造光源和天然光源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培养学生设计实验和动手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合作意识。

二、教学的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认识光源,对光源进行分类。

通过“我看见了光”探究试验证明光是沿直线传播的。

2.教学难点: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做实验验证自己的结论。

三、课前准备(学生的准备的材料和资料)分组实验材料:1.火柴.蜡烛.硬纸片等;2.电光笔.蚊香.空白色饮料瓶;3.小手电,细.直.能弯曲的塑料管;四、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时间目的1.游戏激趣游戏:学生活动问:你看见什么了么?你有什么感觉?总结:没有光的世界一片漆黑。

(出示课件)每个学生双手并拢成一个空间捂住眼睛。

学生回答5分钟激发学习兴趣引入光源的概念2.寻找光源、分类光源太阳升起来了,世界一片光明。

可到了晚上,我们怎么办呢?你知道,还有哪些会发光的物体吗?让我们一起来寻找光明吧。

(出示课学生回答: 太阳学生:开灯,点蜡烛……学生:天然光源。

学生:萤火虫,灯笼5分钟了解光源。

通过总结归类分出自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件)哇,好多啊。

这些能发光的物体就叫做光源。

大家知道世界上最大的光源是什么么?在这些光源中,有些光源是我们人类自己制造的,叫做人造光源;有些光源是天然存在的,叫天然光源。

大家来看看吧。

哪位同学能帮老师分分类。

(出示课件)引导镜子和月亮不是光源(它们是反射光而不是本身发出的光)鱼……知道反光的物体不是光源。

3.探讨光的传播导语:无论人造光源还是天然光源都能发光,那么光是怎样传播的呢?(板书课题)2.(引导学生看课件)你是怎么知道的呢?其他同学同意吗?有不同的看法吗?猜猜光是怎样传播的。

3分钟猜想引起探究的兴趣。

2.根据生活中观察到的现象初步得出结论。

4.实验验证假设1.大家都认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但是只观察生活中的现象得出结论还不够,能用做实验的方法来证明你的想法才是最科学的。

三年级科学教案-光的传播-“黄冈赛”一等奖

三年级科学教案-光的传播-“黄冈赛”一等奖

《光的直线传播》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光的直线传播》是冀教版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一节,主要内容包括寻找光源、我看见了光,在寻找光源的内容里帮助学生发现发光的物体,并对光源进行分类,在我看见了光的内容里引导学生先猜想再通过实验观察得出初步的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并进一步用实验来证明。

二、学情分析:光是生活中常见的也是离不开的,在寻找光源的环节里,对本身不发光而反射其他物体的光的物体,比如月亮、平面镜、宝石等要进一步引导。

在讲解光的直线传播时因学生们刚刚接触科学所以不必强调在均匀介质。

三、教学目标:1、寻找生活中的光源,并按照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进行分类。

2、能根据现象对光的传播进行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猜想是否正确。

4、能从多方面证实初步结论是否正确。

四、教学重难点:1、按照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对光源进行分类。

(重点)2、设计并操作实验来证实初步结论的正确性。

(难点)五、教学准备:教学课件、中间带小孔的纸板、光屏、手电筒、塑料吸管。

六、教学过程:1、教室事先拉上窗帘,教师提问今天我们的教室和往常有什么不一样,比平时暗很多),想要亮起来就要把窗帘拉开让太阳光照射进来,这时同学们就比较感兴趣了,接下来观看生活中的光现象,(出示白板)讲解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彩缤纷的世界。

2、寻找光源(1)我们生活在光的世界里,光都是由发光的物体发出的,下面同学们来找一找生活中的发光物体,小组讨论要尽可能的多找,讨论完毕后派代表出示讨论结果,板书能发光的物体叫光源,对不是光源的物体如月亮、宝石、平面镜等重点讲解,(提示同学们可以把物体放在黑屋子里或在晚上如果能看见就说明这个物体是光源否则就不是光源。

)(2)同学们把刚才找到的光源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小组讨论,这时教师可以加入讨论,只要按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都要进行表扬,可能有按光的亮与不亮来分类的,在进行小组展示的时候可以让同学们一起讨论,按此标准行不行,(比如同样是火山林大火非常的亮而火柴的火就不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冀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教案
第三单元光
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根据课本提供的标准对发光物体进行分类。

2.能够对问题的答案提出自己的猜想。

3.能设计实验证实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4.能从多个方面证实最初实验结果的正确性。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愿意与小组同学一起研究光是怎样传播的。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说出光(在同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

(四)SEST目标:
1.能举例说明人们的日常生活离不开光。

2.能举例说明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利用光沿直线传播的性质。

二、教学准备:
1.尺子、剪刀、固定纸板的橡皮泥、手电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2.课时安排: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知识点课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天然光源一、教学引入
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光。

搜集发光的物
光是沿直线
传播的光的传播有了光,我们才能看到五
彩缤纷的世界。


学生想象
人造光源
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光的传播
二、活动一:寻找光源出
示图片
提问:还有哪些物体能发
光?
试着把能发光的物体分

总结:天然光源
人造光源
三、活动二:我看见了光
哪幅图的做法能使手电
筒的光通过硬纸板的孔
照射到墙上?
布置学生实验
给学生准备:尺子、剪刀、
固定纸板的橡皮泥、手电
筒、蜡烛、火柴、塑料管。

提示:每块板之间最好相
距15厘米左右
参照书中图做实验,看看
猜想的正确吗?
太阳、火、闪电
等为天然光源;
电灯、手电筒、
蜡烛等为人造
光源。

学生猜想
学生小组合作
实验
多次实验,边实
验边记录,把观
察到的现象记
录在书中。

让学生认识许
多物体都能反
光,对反光物
体进行简单分

能从多个方面
证实最初实验
结果的正确性
愿意与小组同
学一起研究光
是怎样传播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