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规范

合集下载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4年一、病名中医病名:项痹病TCD编码:BGS000西医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ICD—10编码:G54、251二、诊断(一)疾病诊断标准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1、具有根性分布得症状(麻木、疼痛)与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与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疾病分期1、急性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肩部疼痛,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2、缓解期:临床主要表现为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麻木疼痛,可以忍受。

3、康复期: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在,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二)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通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纳呆。

舌质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舌红少苔,脉弦、5、气血亏虚证:头晕目眩,面色苍白,心悸气短,四肢麻木,倦怠乏力。

舌淡苔少,脉细弱。

(三)鉴别诊断1、中医鉴别诊断:(1) 肩痹:以肩关节疼痛、屈伸活动不利为主症。

(2) 落枕:因睡时头颈姿势不当所致,起床后感项强作痛,病程短而易愈、2、西医鉴别诊断:(1)肩周炎:肩周炎俗称凝肩,就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关节囊慢性损伤性炎症、因关节外粘连,临床以肩关节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主要特征、颈椎病可引发肩部牵涉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而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得肩周炎。

有自然病程,一般在1年左右可自愈,但若不配合治疗与功能锻炼即使自愈也将遗留不同程度得功能障碍。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年版)(优选.)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年版)(优选.)

项痹病(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诊疗方案(2017年版)一、诊断(一)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考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ZY/T001.1-94)。

(1)有慢性的劳损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退性行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上网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4)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或肌痉挛,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椎间孔挤压试验阳性。

(5)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MRI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2010年颁布的《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1)具有根性分布的症状(麻木、疼痛)和体征。

(2)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3)影像学所见与临床表现基本相符合。

(二)分期诊断1.急性期:也称为炎性水肿期,发病1周内。

颈肩部疼痛剧烈,颈椎活动受限,稍有活动即可使颈肩臂部疼痛加重,疼痛剧烈时难以坐卧,被动以健肢拖住患肢,影响睡眠。

2.慢性期:也称为缺血期,发病后1~2周。

颈僵,颈肩背部酸沉,颈椎活动受限,患肢串麻疼痛,可以忍受。

3.恢复期:发病2周后。

颈肩部及上肢麻痛症状消失,但颈肩背及上肢酸沉症状仍存,受凉或劳累后症状加重。

(三)证候诊断1.风寒痹阻证: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弦紧。

2.血瘀气滞证: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重如裹,四肢麻木有仁,纳呆。

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4.肝肾不足证:眩晕头痛,耳鸣耳聋,失眠多梦,肢体麻木,面红目赤。

新版中医单病种—神经根型颈椎病

新版中医单病种—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定义】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本身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症状和体征。

多见于40~60岁人群,起病缓慢,以长期伏案工作者、机动车驾驶员及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者多发。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归属于“项痹”的范畴。

【诊断标准】中医诊断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ZYT001.1-001.9-94),西医诊断参照2009年中国康复医学会颈椎病专业委员会《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

一、诊断标准(一)病史长期伏案工作,有慢性劳损或外伤病史,颈椎退行性病变,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

(二)临床症状、体征疼痛、麻木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具有根性分布的特点,其范围与颈脊神经所支配的区域基本相一致。

表现为颈、肩背疼痛,颈部僵滞,活动功能受限,前臂至手指呈放射性疼痛、麻木,颈椎相应病变节段压痛,可有上肢肌力减弱或肌肉萎缩。

颈椎病变节段与手指疼痛、麻木的一般规律:1.C5/C6节段病变,其疼痛、麻木放射至拇指根部。

2.C6/C7,节段病变,其疼痛、麻木放射至拇指、示指、中指及环指的桡侧半指。

3.C7/T1节段病变,其疼痛、麻木放射至小指及环指的尺侧半指。

(三)特殊检查椎间孔挤压试验或/和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四)辅助检查X线片CT及三维重建技术、MRI检查显示,临床表现与影像学所见均符合颈椎病者可以确诊。

一般X线平片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椎节不稳及骨刺形成等异常,CT\MRI成像技术清晰地显示脊神经根受累的部位和受累的程度。

肌电图(EMG)对于MRI提示多节段病变患者,有助于明确责任神经节段,并有助于与其他神经病变相鉴别。

(五)除外颈椎外病变颈椎骨骼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等)、胸廓出口综合征、腕管症候群、尺神经/桡神经和正中神经损伤、肩关节周围炎、网球肘及肱二头肌腱鞘炎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疾患。

需要说明的是,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需要临床症状、体征和辅助检查结果相互符合才能成立。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指南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指南

神经根型颈椎病【概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其中退行性改变的病理特征主要为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相应节段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等。

其发病多为单侧,但亦可为双侧,多见于40-60岁人群,起病缓慢,以长期伏案工作、机动车驾驶员及长时间低头等不良姿势者多发。

多数患者的自然病史具有自限性,症状可自行缓解。

【临床表现】(一)症状1、特征性症状为单侧或双侧沿着神经根支配区的上肢麻木和(或)放射痛。

2、颈部疼痛和发僵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还可伴有肩部、肩胛内侧缘或胸背部疼痛,颈部活动、咳嗽、喷嚏及深度呼吸时可使疼痛加重。

3、颈部活动时可有弹响感。

4、上肢自觉沉重,无力,有时持物坠落。

5、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手部肿胀感),晚期可有肌肉萎缩及肌束颤动。

(二)体征1、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感觉改变、肌力减弱、肌肉压痛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痛点封闭无明显效果。

2、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棘突、棘突旁、患侧背部的肌肉可有压痛,椎间孔部可有压痛并可使上肢疼痛加重。

3、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一手扶持颈部做对抗,另一手将患侧外展,反向牵拉,若有患侧上肢放射痛或麻木者为阳性。

4、压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头略后仰或偏向患侧,用手向下压迫头部,患侧上肢出现放射痛者为阳性。

5、颈部牵拉试验:上牵头颅,颈及臂痛有缓解者为阳性。

6、头部叩击试验: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另一手轻叩击手背。

颈部不适、疼痛或上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者为阳性。

7、定位神经根受压迫(在椎间孔区域为主)所导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表1 定位神经根受压迫(在椎间孔区域为主)所导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神经根疼痛部位感觉改变部位肌力减弱腱反射减退或消失C5 肩部及上臂外侧上臂外侧三角肌、肱二头肌、冈上肌、冈下肌肱二头肌反射C6 前臂桡侧拇指、食指肱二头肌、肱桡肌、腕伸肌肱桡肌反射C7 前臂背侧中指肱三头肌、腕屈肌、指伸肌肱三头肌反射C8 前臂尺侧环指、小指指屈肌-(三)辅助检查1、X线:病变节段椎间隙狭窄,椎体上、下缘及钩椎关节部骨质增生或形成骨赘;侧位片可见颈椎序列改变;过伸、过屈侧位片可有颈椎不稳定;双斜位片可见颈椎椎间孔骨质增生或变窄。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常规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常规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常规一、概述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颈椎病中最常见的类型之一,主要是由于颈椎间盘退变、颈椎钩椎关节增生、颈椎关节突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等原因,导致神经根受压,从而引起颈部、肩部、上肢疼痛、麻木、无力等症状。

二、病因1、颈椎间盘退变随着年龄的增长,颈椎间盘逐渐发生退变,含水量减少,弹性降低,容易突出或膨出,压迫神经根。

2、颈椎关节退变颈椎钩椎关节、关节突关节等部位的退变、增生,可导致椎间孔狭窄,神经根受压。

3、慢性劳损长期低头工作、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颈部外伤等,均可导致颈部肌肉、韧带劳损,颈椎稳定性下降,加速颈椎退变。

4、颈椎管狭窄先天性颈椎管狭窄或后天性颈椎管狭窄,使椎管内容积减小,神经根受压的风险增加。

三、临床表现1、颈部疼痛多为单侧,可放射至肩部、上臂、前臂及手指。

疼痛性质可为酸痛、胀痛、刺痛等。

2、上肢麻木麻木通常与疼痛同时出现,可表现为手指麻木、手背麻木或上肢某一区域的麻木。

3、上肢无力可出现上肢肌肉力量减弱,握力下降,甚至无法完成精细动作。

4、感觉异常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上肢皮肤感觉过敏或减退。

5、腱反射改变受压神经根所支配的腱反射可能减弱或消失。

四、诊断1、病史和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的症状、职业、外伤史等,进行颈部、肩部、上肢的体格检查,包括颈部活动度、压痛、感觉、肌力、腱反射等。

2、影像学检查(1)X 线检查:可观察颈椎的生理曲度、椎间隙高度、椎体骨质增生等情况。

(2)CT 检查:有助于了解颈椎的骨性结构,如钩椎关节增生、椎间孔狭窄等。

(3)磁共振成像(MRI):能清晰显示颈椎间盘、神经根、脊髓等软组织的病变情况,对诊断神经根型颈椎病具有重要价值。

3、神经电生理检查如肌电图、神经传导速度测定等,可帮助判断神经根的受损程度和范围。

五、鉴别诊断1、肩周炎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疼痛一般不放射至手部,且颈部检查无异常。

2、胸廓出口综合征可出现上肢疼痛、麻木、无力,但多伴有血管受压症状,如手部发凉、苍白等,Adson 试验阳性。

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及入院标准2020版

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入院标准:1.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2.症状明显影响日常生活,经门诊治疗效果欠佳。

一、项痹(神经根型颈椎病)中医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中医诊断:第一诊断为项痹/颈椎病(TCD 2019版:A03.06.04.05)。

西医诊断:第一诊断为神经根型颈椎病(ICD-10编码:M47.201)。

(二)诊断依据1.疾病诊断(1)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颈椎病的诊断依据、证候分类、疗效评定》”。

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

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并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

压头试验阳性。

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2)西医诊断标准:参照《外科学(第七版)》(吴在德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

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2.证候诊断参照1994年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

(1)风寒痹阻证:劲肩上肢窜痛麻,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淡白,脉弦紧。

(2)气滞血瘀证:颈肩部及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3)痰湿阻络证:头晕目眩,头痛如裹,四肢麻木不仁,纳呆,舌暗红,苔厚腻,脉弦滑。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中医诊疗规范

颈椎病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并出现相应临床症状和体征。

颈椎病见于中年人,是骨科常见病之一,我国某些地区成人发病率约38%-52%。

1948年Brain等提出了颈椎病为一独立疾病,几十年来随着科学医学的发展,尤其是CT、MR1等设备和技术的应用,对颈椎病的病因病理有了较深的认识,诊断和治疗手段有了很大的发展,效果也有较大的提高。

根据患者的症状或征候群特点,结合其是由于椎管内及其临近部位何种组织受累,将颈椎病分为颈型,神经根型,脊髓型,椎动脉型,交感神经型五型。

颈椎病属于中医学“痹症”,“痉症”,“痿症”,“眩晕”等范畴。

一、诊断(一)诊断依据1 .颈型颈椎病(1)症状①.颈部酸胀痛及不适感。

②.常于晨起,过劳姿势不正及寒冷刺激后颈痛突然加剧。

(2)体征③.约半数患者颈部活动受限或被迫体位。

④.颈部生理曲度减少或消失,患侧棘突间可有轻度压痛。

(3)辅助检查:X线片见颈椎生理弧度变直或者消失,有部分病例呈轻度的楔形变。

2 .神经根型颈椎病(1)症状①.颈枕部或颈肩部有阵发性或持续性隐痛或剧痛。

②.沿受累颈神经根的走行方向有酸胀痛或烧灼样或刀割样痛,或有触电样或针刺样串麻感。

③.病史中常有先颈肩痛而逐渐反复发作和逐渐加重,再发展到放射痛;也有是一次外伤而发作,颈部活动受限制。

④.咳嗽或解大便时颈肩痛及上肢放射痛加重。

⑤.上肢感到发沉及无力等现象。

(2)体征①臂丛神经牵拉试验阳性。

②椎间孔挤压试验(压颈试验)。

③受损害的神经根分布区出现感觉减退。

④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⑤受损害的神经根所支配的肌肉会出现无力或肌萎缩。

(3)辅助检查①.X线片显示病变椎间盘间隙狭窄或增生,屈伸动态颈椎侧位片上显示病变节段不稳,斜位片上看到骨刺突入椎间孔。

②.有条件者可选择性做CT、MR1等检查。

3、脊髓型颈椎病(1)症状①自觉颈部无不适,四肢麻木无力,手变得笨拙,步态蹒跚,如踩棉花感,易跌倒,双腿发紧,跨越障碍物困难。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指南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指南

神经根型颈椎病一、定义神经根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是因颈椎退变引起的神经根病变,此型最多见,临床表现为与受累神经一致的神经干性痛或神经丛性痛,同时有感觉障碍、感觉减退和感觉过敏等。

神经根症状的产生同以下因素有关:髓核的突出或脱出,椎体后缘骨赘形成,后纵韧带的局限性肥厚等。

但后方小关节的骨质增生,钩椎关节的骨刺形成,以及相邻3个关节的松动和移位刺激并压迫脊神经根,可能是引起症状和体征的重要因素。

此外,根袖处蛛网膜粘连也同神经根症状有关。

二、诊断与鉴别诊断(一)诊断1. 病史2. 症状与查体:有典型的沿神经分布区域从颈肩部,颈后部向下反射至前臂和手指的放射性疼痛。

轻者为持续性酸痛、胀痛,重者如刀割样、针刺样疼痛。

神经支配区的肌力减退,肌肉萎缩。

上肢腱反射减弱或消失。

可出现颈项痛及上肢痛。

压颈实验和脊神经根牵拉实验阳性。

3. 影像学检查(1)X线检查:可显示颈椎曲度改变,生理前凸减小、消失或反常,椎间隙狭窄,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椎间孔狭窄。

在动力位过伸、过屈位摄片可示颈椎节段性不稳定。

表现为在颈椎过伸和过屈位时椎间滑移距离大于3mm。

颈椎管测量狭窄,矢状径小于13mm。

(2)颈椎CT:CT 可充分显示颈椎横断层面图像及解剖关系, 因此CT 不但能显示病变部位、范围、程度, 而且对后韧带骨化, 黄韧带肥厚、椎间盘突出等软组织病变的高清晰显示优于X 线平片, 后纵韧带均为椎管内韧带, 如发生骨化和肥厚均极易引起椎管狭窄。

还能清晰显示颈椎骨质增生的部位、范围。

(3)颈椎MRI:MRI T2加权硬膜囊间隙消失,椎间盘呈低信号,脊髓受压或脊髓内出现信号区。

T1加权示椎间盘向椎管内突出。

(4)颈椎MRA检查:对弥漫性、长节段狭窄及闭塞容易作出诊断,尤其是下颈椎病变,可同时扫描颈椎间盘、脊髓及神经, 对于合并其他类型颈椎病患者较适用。

且为无创检查, 可同时扫描颈动脉以进行鉴别诊断。

对于临床诊断不明确, 需除外颈部其他部位病变、高龄不能耐受DSA 检查者尤其适用。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作者:来源:《风湿病与关节炎》2013年第02期1 范围本《指南》规定了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辨证和治疗。

本《指南》适用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

2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指南》。

神经根型颈椎病(nerve root type cervical spondylo-sis)。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颈椎间盘组织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神经根,并出现相应节段的上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临床表现者。

神经根型颈椎病在中国传统医学无对应的名称,相应描述散见于“痹证”“项强”“头痛”“颈筋急”“颈肩痛”“项痹病”等范畴。

3 诊断要点3.1 诊断要点3.1.1 病史长期伏案工作,或有颈椎外伤史。

3.1.2 临床症状疼痛为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主要症状。

急性期患者活动头颈部可以引起颈、肩、臂部痛,或呈上肢放射痛,常伴手指麻木感,晚间可因痛重而影响休息。

少数患者需用手保护患部,防止触碰颈部,加重症状。

急性期患者需检查颈椎间盘是否突出,慢性期患者多感颈部或肩背部酸痛、上肢根性疼痛或指端有麻木感。

此外,尚有上肢肌力减弱、肌肉萎缩。

部分患者患肢可呈现肿胀,皮肤色暗红或苍白。

风寒及劳损可为发病的诱因,但部分患者无明显诱因。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绝大多数是单一神经根受到压迫,只有0.20%的患者出现两根神经根受累。

各节段神经根发病率:C7神经根最常受累(43%~69%),其次为C6(18%~28%)、C8(6%~13%)和C5(2%~7%)。

T1神经根虽然参与构成臂丛,但因其处于T1/2椎间孔内,很少受累。

3.1.3 体征查体可见颈部发僵、肌肉紧张、痉挛,病变椎间盘相应的颈椎横突下方、棘突、棘突旁等部位可以有深压痛,患侧肩胛内上角和内缘也可有压痛点,并向相应的神经根分布区扩散。

颈部活动受限,以仰头及头部向病侧弯曲时活动受限最为明显。

此外,在不同的部位还可以有感觉减退或过敏、肌肉萎缩或肌腱反射减弱等表现。

上肢肌力减弱为运动神经受损引起,表现为患者持物费力,甚至脱落。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

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
仍有发展趋势者。
有明显神经根刺激症状,急性 剧烈疼痛,影响睡眠与正常生
活者。
常见术式介绍及优缺点比较
前路手术
通过前路手术切口,直接切除突出的椎 间盘、增生的骨赘和肥厚或钙化的韧带 ,并进行椎体间植骨融合。优点是创伤 小、出血少,可直接去除致压物。缺点 是对于多节段病变和合并椎管狭窄者操 作困难。
VS
神录
• 病症概述 • 非手术治疗方法 • 手术治疗适应证与术式选择 • 辅助检查在诊疗中应用价值 • 康复期管理与教育普及工作
01
病症概述
定义与发病机制
定义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由于颈椎间盘、颈椎钩椎关节或关节突关 节退变,导致单侧或双侧脊神经根受刺激或受压所引起的一 种疾病。
神经药物等。
脑脊液漏
后路手术中硬脊膜损伤可引起脑 脊液漏。预防措施包括仔细操作 、避免损伤硬脊膜等;处理措施
包括加压包扎、卧床休息等。
植骨块脱落
前路手术后植骨块脱落可引起颈 椎不稳或畸形愈合。预防措施包 括选择合适的植骨块和固定方式 等;处理措施包括再次手术固定
植骨块等。
康复期护理和功能锻炼指导
康复期护理
01
02
03
肌电图检查
通过记录肌肉电活动,判 断神经肌肉功能状态,有 助于发现神经根受压或损 伤的情况。
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测量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 上的传导速度,有助于评 估神经根的传导功能。
诱发电位检查
通过刺激神经根所支配的 肌肉或皮肤,记录诱发电 位,以判断神经根的功能 状态。
实验室检查项目筛选原则
影响因素
影响神经根型颈椎病预后的因素主要 包括病程长短、病情严重程度、治疗 方法选择以及患者自身因素等。其中 ,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是 改善预后的关键。

康复科痹症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痹症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常规

康复科痹症(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诊疗常规1、诊断标准中医部分a、风寒湿型:颈、肩、上肢串痛麻木,以痛为主,头有沉重感,颈部僵硬,活动不利,恶寒畏风。

舌淡红,苔薄白,脉搏弦紧。

b、气滞血瘀:颈肩部、上肢刺痛,痛处固定,伴有肢体麻木。

舌质暗,脉弦。

西医部分(1)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

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

(2)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相者,往往呈慢性发病。

(3)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个肢麻木。

(4)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

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a、颈型: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

X线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b、神经根型: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

颈椎X线片: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明显,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

CT可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2、治疗(1)治疗方法a、中频脉冲电治疗:在选定的穴位上置一约3×5cm2大小的棉垫,在其上注射松花液或本院自配液(以2﹪普鲁卡因、导入液、654-2林可霉素按2:2:1:2的比例配制)约1ml,用胶布把磁片固定于棉垫上,磁片采用异名极并置法,连接多功能高效磁电治疗仪,输出的脉冲直流电流频率为60~80次/次,程度以患者耐受为度,每日一次,每次60分钟,10次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天后进行下一个疗程。

b、针刺,均用平补平泻,留针20分钟或电针或艾灸,每天一次,每次30分钟。

c、针挑:穴位常规消毒,用2%普鲁卡因在穴位皮下注射一直径约1cm的皮丘,然后持无菌针挑钳,(亦可用外科巾钳)钳住皮丘以固定,用右手抓紧巾钳柄用力均匀地进行前后上下摇摆挑提,每分钟约挑摇60~100次,持续操作15分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鉴别诊断
1.颈肩部肌筋膜炎、肩周围炎: 为慢性劳损性疾病,与长时间的不良姿势 和年龄有关;表现为非特异性的肩臂部疼 痛,可通过细致的体格检查、根性的疼痛 及感觉异常鉴别。
鉴别诊断
2.胸廓出口综合征: 由于颈丛神经根受到颈肋、束带、前斜角 肌的压迫或锁骨下血管压迫C8、T1神经根 所致,下颈椎处的血管杂音和X线显示颈肋 有助于诊断本病。
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疗规范
概述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椎间 关节退行性改变累及相应节段颈神经根而 出现根性压迫或刺激的相应症状和体征。 其发病多为单侧,但亦可为双侧。 病理特征主要为颈椎间盘退变突出、相应 节段椎体后缘骨赘形成或钩椎关节骨质增 生等。 多见于40~60岁人群,起病缓慢,以长期 伏案工作、机动车驾驶员及长时间低头等 不良姿势者多发。
体征
1.受累神经根所支配区域感觉改变、肌力பைடு நூலகம் 弱、肌肉压痛和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痛点封闭 无明显效果。 2.颈部僵直、活动受限,患侧颈部肌肉紧张, 棘突、棘突旁、患侧背部的肌肉可有压痛,椎 间孔部可有压痛并可使上肢疼痛加重。 3.臂丛牵拉试验:一手扶持颈部做对抗,另 一手将患肢外展,反向牵拉,若有患侧上肢放 射痛或麻木者为阳性。
体征
4.压颈试验/椎间孔挤压试验:患者头略后 仰或偏向患侧,用手向下压迫头部,患侧 上肢出现放射痛者为阳性。 5.颈部牵拉试验:上牵头颅,颈及臂痛有 缓解者为阳性。 6.头部叩击试验:一手平置于患者头部, 另一手轻叩击手背。颈部不适、疼痛或上 肢(一侧或两侧)痛、酸麻者为阳性。
神经损害定位
7.定位神经根受压迫(在椎间孔区域为主) 所导致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
鉴别诊断
2.颈椎肿瘤: 颈部疼痛,呈持续性、渐进性加重表现, 可伴有运动、感觉障碍。影像学检查可见 椎体骨质破坏,肿瘤组织可压迫入椎管内 等。
诊断
1.存在定位性神经根性压迫表现,典型的 根性症状和体征,且范围与颈脊神经根所 支配的区域一致。 2.臂丛牵拉试验或压颈试验阳性。 3.X线及CT检查提示由于颈椎退行性改变 而形成神经根周围的骨质增生或骨赘,或 椎间孔狭窄表现;MRI检查提示神经根受压。 4.除外(以上所说等)以上肢疼痛为主的 疾患。
治疗
(一)非手术治疗原则: 适用于诊断明确、症状较轻或出现时间较 短者,为手术治疗的基础。 1.颈部制动 2.物理治疗 3.药物治疗:(1)非甾类消炎镇痛药(NSAIDs)、COX-2抑
制剂、阿片类止痛药物;(2)神经营养药物;(3)肌肉松弛剂;(4)脱水 药物;(5)类固醇类药物;(6)活血化瘀类中药。
谢谢!
辅助检查
肌电图(EMG): 对于MRI提示多节段病变患者,有助于明确 责任神经节段;并有助于与其他神经病变 相鉴别。
鉴别诊断
(一)具有颈部、肩部及(或)上肢疼痛、麻木 等表现的疾患:肩周炎;尺神经炎;胸廓出口综合征;腕
管综合征等等
(二)其他类型的颈椎病:脊髓型;交感型;椎动脉型。 (三)颈椎骨实质性病变:结核;肿瘤
辅助检查
X线: 病变节段椎间隙变窄,椎体上、下缘及钩 椎关节部骨质增生或形成骨赘;侧位片可 见颈椎序列改变;过伸、过屈侧位片可有 颈椎不稳定;双斜位片可见颈椎椎间孔骨 质增生或变窄。
辅助检查
CT: 可以显示病变节段椎体后缘、钩椎关节骨 质增生或骨赘形成以及是否存在后纵韧带 骨化情况。
辅助检查
MRI: 病变节段椎间盘退变突出,后纵韧带、黄 韧带增厚,椎体后缘、钩椎关节骨质增生 或骨赘形成,一侧或双侧神经根及部分硬 膜囊受压,可伴有脊髓局部高信号改变。
鉴别诊断
3.进行性肌萎缩: 具有进行性、对称性、以近端为主的弛缓 性瘫痪和肌肉萎缩为特征的下运动神经元 疾病,且具一定的遗传性;肌肉萎缩多自 手的小肌肉开始,腱反射消失,可伴诱发 性背部"肌肉震颤"表现,但无感觉障碍;胸 锁乳突肌肌电图有助诊断。
鉴别诊断
4.尺神经炎: 表现为无名指、小指麻木和手内在肌萎缩, 可有肘部外伤病史;肘部神经沟处压痛, 尺管Tinel征阳性,有时可触摸到索状变性 的尺神经,且无前臂麻木。
症状
1.特征性症状为单侧或双侧沿神经根支配 区的上肢麻木和(或)放射痛。 2.颈部疼痛和发僵常为最早出现的症状, 还可伴有肩部、肩胛内侧缘或胸背部疼痛, 颈部活动、咳嗽、喷嚏及深度呼吸时可使 疼痛加重。
症状
3.颈部活动时可有弹响感。
4.上肢自觉沉重,无力,有时持物坠落。 5.可有血管运动神经的症状(如手部肿胀 感),晚期可有肌萎缩及肌束颤动。
鉴别诊断
5.肱骨外上髁炎: 又称"网球肘",肘部外上方局部疼痛,用力 时加重;多有肘部反复屈伸、旋转用力劳 损史,肱骨外上髁处压痛阳性,Mills征阳 性。
鉴别诊断
6.腕管综合征: 由腕管内容积减少或压力增高,使正中神 经在管内受压引起;以桡侧3~4个手指麻 木、疼痛,拇指外展、对掌无力,动作不 灵活为主要表现;腕管Tinel征阳性, Phalen征阳性。
4.心理治疗
治疗
(二)手术治疗原则: (1)症状明显 持续8周以上经保守治疗无效者, 或患者明确要求。 (2)症状反复发作半年以上,严重影响工作、 生活,近期加重者。 (3)症状明显并伴一侧肌肉萎缩及肌力下降, 影像学检查显示病变节段颈椎间盘突出或椎体 后缘、钩椎关节骨赘形成压迫神经根或硬膜囊 者,或病变节段明显椎间不稳定者。
鉴别诊断
7.心绞痛: 可有肩背部剧烈疼痛,常伴心前区疼痛及 胸闷气短表现,而心电图有明显改变,服 用硝酸甘油类药物可以缓解症状。
鉴别诊断
1.脊髓型颈椎病 2.交感型颈椎病 3.椎动脉型颈椎病
鉴别诊断
1.颈椎结核: 既往不明原因发热、盗汗、乏力病史,体 重下降等中毒症状,夜间疼痛或持续性疼 痛明显,影像学检查可见椎间破坏为主要 表现,可形成后凸畸形或颈椎病变节段序 列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