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2015_2016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净月实验学校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第Ⅰ卷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阅读下列西周初年主要诸侯国分布表,从中得到的正确信息有( )①分封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②同姓诸侯多被分封在经济富庶地区③分封制扩大了西周的疆域④分封制导致诸侯割据混战A.①③B.②③C.①②④D.②③④2.中国古代对县级行政区的划分设置有一个现象,即原有的县域经济富裕、人口密集就再分出一个区域增设县治。

此做法最主要的目的是( )A.增加财税B.多安置官吏C.给予地方更多权利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3.史学家钱穆评价科举制“乃一种直接的民权,乃一种由社会直接参加政府之权”。

这一句话说明科举制的意义在于()A.削弱了中央集权B.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C.扩大了政权的统治基础D.使“学而优则仕”由理想变为现实4.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

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

这说明A.中央集权的加强 B.官僚政治的弊端C.君主专制的削弱 D.行政效率的低下5. “从理论上讲,秦汉以后的皇帝跟西周和西周之前的王有着本质的区别,他不是天下的共主而是独主,是国家所有人唯一的君主。

”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共主说明周王实现了高度集权 B.独主是指皇帝实行长官任命制C.本质上都以血缘亲疏分配权力 D.两者在统治方式上并无实质性区别6.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评价某份政治纲领时说:“把农民群众同资本主义联系起来需要很多环节,而中国尚未有这些环节……其只是为19世纪中国的社会思想留下一份珍贵的资料而已。

”下列关于这部纲领,说法正确的是( )A. 是农民阶级革命实践的产物B. 违背了世界发展潮流C. 推动太平天国运动走向全盛D. 缺少相应的社会基础7.史学家孟森在《清代史》中指出:“至于鸦片一案,则为清运告终之萌芽。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及答案

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昔武王克商,光有天下,其兄弟之国者十有五人,姬姓之国者四十人。

”这说明周朝政治的本质特点之一是()A.神权政治B.分权政治C.族权政治D.官僚政治2. 《左传·隐公三年》载:“郑武公、庄公为平王卿士。

王贰(偏重)于虢,郑伯(即郑庄公)怨王,王曰:‘无之’。

故周、郑交质。

王子狐为质於郑,郑公子忽为质於周。

”这一现象表明()A.宗法制度趋向瓦解B.礼乐制度得以强化C.血缘纽带已被打破D.分封制度遭到挑战3. 秦统一六国后,“(六国)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此外,六国富豪被迁至京城咸阳,一部分迁到巴蜀、南阳、三川和赵地。

秦始皇采取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A.巩固分封制 B.增强地方权力 C.加强中央集权 D.打破世袭特权4. 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

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这两种制度”分别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和郡县制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5. 宋朝有一条规矩,“官员不入酒肆”,一旦发现官员在酒店吃喝,不管公款、私款,如果被御史弹劾,重则罢官免职,轻则纪律处分。

这些规矩产生的积极作用是()A.遏止了官吏横征暴敛B.形成严密的反腐机制C.便于对权力的约束权D.君主有效地控制了臣属6.有学者认为,从西周到春秋的社会是一个“世袭社会”,而从秦汉至晚清两千多年的社会发展趋势看,最终是走向了一个“选举社会”,但在“选举社会”形成过程中又夹持一个“世袭社会”的回潮。

该学者理解的“回潮”对应的历史时期大约是()A.秦汉B.隋唐C.魏晋南北朝D.明清7. 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 )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在不断强化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专制皇权达到顶峰8.“梭伦把他指定的法律公布在16块白色的牌子上,并公之于众,让所有公民与官员向宙斯发誓遵守这些法律。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B.商人地位提高C.士的兴起D.“学在民间”【答案】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百家争鸣”【名师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的相关知识。

春秋战国社会处于大变革大动荡时期,各诸侯国为富国强兵,招贤纳士。

经济上,铁器牛耕推广,生产力提高,社会经济发展,提供物质条件。

在科技上,天文学,医学等科技取得较大进步。

在文化上,私学兴起,形成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

这是百家争鸣形成的原因。

诸子百家的学说在政治思想文化领域对后世影响深远。

2.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不符合材料信息所表达的观点。

因此选A。

BCD都符合该观点,据题意排除。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董仲舒思想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B.朱熹C.王阳明D.李贽【答案】C【解析】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心学【名师点睛】本题考查心学的有关知识,属于备考重点。

心学,作为儒学的一门学派。

最早可推溯自孟子,而北宋程颢开其端,南宋陆九渊则大启其门径,而与朱熹的理学分庭抗礼。

至明朝,由王守仁首度提出“心学”两字,并提出心学的宗旨在於“致良知”,至此心学开始有清晰而独立的学术脉络。

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

绝密★启用前2015-2016学年吉林实验中学高二上期末历史试卷(带解析)试卷副标题考试范围:xxx ;考试时间:48分钟;命题人:xxx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题型注释)1、“近代文明之特征,最足以变故之道,而使人心社会焕然一新者,厥有二事,一曰人权说,二曰生物进化论。

(陈独秀《吾人最后之觉悟》)”这表明陈独秀 A .全盘否定中国的传统文化 B .推崇西方民主和科学思想 C .主张“中学”“西学”有机结合 D .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思想2、莫言在小说《生死轮回》中塑造了土地改革时被枪毙、在阴间里为自己喊冤的一个地主,不断地经历着六道轮回,一世为人、一世为马、一世为牛、一世为驴每次……转世为不同的动物,都未离开他的家族,离开这块土地。

小说正是通过他的眼睛,准确说,是各种动物的眼睛来观察和体味农村的变革。

下列与其文学流派相似的是( )试卷第2页,共10页A .B .C .D .3、18世纪末19世纪初兴起的浪漫主义文学,有一个著名的口号“回到中世纪”。

以下解读正确的是A .反映了浪漫主义作家对宗教信仰的坚守B .表现了对中世纪时古典主义文学的向往C .体现了对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失望D .意味着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出现精神危机4、下面图1、图2为某著名画家的两幅作品。

作品反映出该画家力图( )A .以写实的方法表现客观世界B .以夸张的形式表现主观内心感受C .以严整和谐的画面表现理性D .以奔放的笔法和色彩表现感情5、鲁迅在回忆20世纪初年的情形时说:“有人说G.Byron(拜伦)的诗多为青年所爱读,我觉得这话很有几分真。

就自己而论,也还记得怎样读了他的诗而心神俱旺。

”当时爱国青年喜读拜伦作品,主要是因为它A.与文学革命运动的方向一致B.继承了欧洲古典文学的传统C.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的精神特质D.充满追求自由和解放的浪漫主义精神6、赵本山二十多次登上中央电视台春晚舞台,多次获得全国“小品王”的称号,参加制作、拍摄和演出过十余部影视剧,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传奇人物。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根据以上材料,作者认同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宗法制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中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

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器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3.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

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

”这表明他主张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4.《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A.三公九卿制 B.中外朝制度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6.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户籍制度不合理 D.移民制度的僵化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吉林省东北师大学附中净月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吉林省东北师大学附中净月校区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历史试卷

2015-2016上学期高二年级期中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2015.11.9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 2009年9月23 日中国孔子基金会发布了孔子的标准像。

慈眉善目的孔子两手相交,手心向上放在胸前,身子向前略倾,表现出自信大方、谦谦君子的形象。

与孔子这一形象所代表的理念相吻合的是A.“贤者举而上之,富而贵之,以为官长”B.“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C.“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不知礼,无以立也”D.“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2.孔子认为作为社会性的人要“仁者爱人”要“克己复礼”,因而其本质思想被历代统治者所重视。

它是A.追求天下为公 B.崇尚秩序C.主张仁政 D.天人感应3.从春秋战国时期到汉代,中国思想界逐渐由“百家争鸣”到“独尊儒术”,其所反映的根本性问题是A.中国思想文化出现倒退B.商品经济发展受到限制C.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加强D. 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4.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是指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学说5.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徒。

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6.如果让王阳明穿越时空与朱熹对话,他们的共识应该是A.心外无物,心外无理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知和行都产生于心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天理”7.《史记》载,汉文帝问冯唐曰:“父老,何自为郎?”是称其臣为父也。

赵王谓赵括母曰:“母置之,吾已决矣。

”是称其臣之母为母。

此种“称臣下为父母”的行为得到了顾炎武的充分肯定,这表明他A.提倡经世致用B.主张众治C.宣扬三纲五常D.反对传统礼教8.李贽有句话:“人所同者谓礼,我所独者谓己”我们由此可以看出他A.恪守修身齐家的儒学理想 B.揭露道学家的虚伪本质C.以天下为己任,道德自律 D.独具个性,大胆挑战正统思想9.在古代雅典,不少人对以“人是万物的尺度”为核心观点的智者学派持反对态度,他们最有可能担心智者学派的活动会A.阻碍社会经济的发展 B.引发外族的入侵和奴役C.导致雅典人口的流失 D.危及社会的秩序和道德10.美国学者达林·麦马虹在总结两千多年的幸福观时说:在荷马时期,幸福就是幸运;在古希腊哲学家所处的时期,幸福等同于;在启蒙时期,幸福就是及时行乐。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2015_201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2015_2016学年高二数学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文

2015---2016学年( 高二 )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已知命题2:,0p x R x ∀∈≥,则p ⌝是A .200,0x R x ∃∈≤ B.200,0x R x ∃∈< C .2,0x R x ∀∈≤ D .2,0x R x ∀∈< 2.椭圆4cos ()5sin x y θθθ=⎧⎨=⎩为参数的长轴长为A .4B .5C .8D .10 3.已知点M 的直角坐标为(1-,则点M 的极坐标是 A B C D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的结果都是正确的B .若事件,A B 是互斥事件,则,A B 是对立事件C .若事件,A B 是对立事件,则,A B 是互斥事件D .“复数(,)z a bi a b R =+∈是纯虚数”是“0a =”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5.为了解某校高三400名学生的数学学业水平测试成绩,制成样本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所示,规定不低于60分为及格,不低于80分为优秀,则及格率与优秀人数分别是 A .60%,60 B .60%,80 C .80%,80 D .80%,60 6.将曲线sin 3y x =变为2sin y x =的伸缩变换是A .BC .32x x y y '=⎧⎨'=⎩D .32x xy y'=⎧⎨'=⎩7. 设复数21iz i =+,则z =A .1i +B .1i -C .1i -+D .1i --8.甲、乙两名选手参加歌手大赛时,5名评委打的分数,用茎叶图表示如右图所示,1s ,2s 分别表示甲、乙选手分数的标准差,则1s 与2s 的关系是A .12s s >B .12s s =C .12s s <D .不确定9.已知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 (万元)与销售额y (万元)所得的数据如右表:经分析,y 与x 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且∧∧+=a x y 95.0,则∧a 等于A .2.6B .2.4C .2.7D .2.510,若向区域Ω内随机投一点P ,则点落在区域A内的概率为A11A .1 条B .2 条C .3条D .4条12.如图,12F F 、A 和B 是以O 为圆心,以1OF 为半径的圆与该椭圆的两个交点,且2FAB ∆是等边三角形,则椭圆的离心率为A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13.观察下列等式311=,33129+=,33312336++= ,33331234100+++=,照此规律,第6个等式可为 .14.某单位有技工18人,技术员12人,工程师6人,现从这些人中抽取一个容量为n 的样本.如果采用系统抽样和分层抽样的方法抽取,则都不用剔除个体;如果样本容量增加1个,则在采用系统抽样时,需在总体中剔除1人,由此推断样本容量n 为_______. 15.阅读右边的程序,输出结果为_______.16.设F 为抛物线24y x =的焦点,,,A B C 为该抛物线上三点,若0FA FB FC ++=,则FA FB FC ++= .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本小题满分10分)已知命题p :2()(42)5f x x m x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命题q :不等式2210x x m -+->的解集是R ,若命题“p q ∨”为真,命题“p q ∧”为假,求实数m 的取值范围.18.(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极坐标系的极点与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重合,极轴与直角坐标系的x 轴正半轴重合.直线l过点(1,1)P--,倾斜角为45,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为直线l与曲线C相交于M,N两点.(Ⅰ)求直线l的参数方程和曲线C的直角坐标方程;(Ⅱ)求线段MN的长和点P到,M N两点的距离之积.19.(本小题满分12分)在研究色盲与性别的关系调查中,调查了男性240人,其中有40人患色盲,调查的260名女性中有10人患色盲.(Ⅰ)根据以上数据建立一个2×2列联表;(Ⅱ)能否有9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患色盲有关系”?附1:随机变量22()()()()()n ad bcKa b c d a c b d-=++++20.(本小题满分12分)由507名画师集体创作的999 幅油画组合而成了世界名画《蒙娜丽莎》,某部门从参加创作的507名画师中随机抽出100名画师,得到画师年龄的频率分布表如下表所示.(Ⅰ)求a,b的值;并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Ⅱ)根据频率分布直方图估计这507名画师年龄的平均数;(III)在抽出的[20,25)岁的5名画师中有3名男画师,2名女画师.在这5名画师中任选两人去参加某绘画比赛,选出的恰好是一男一女的概率是多少?21.(本小题满分12分)设焦点在y 轴上的双曲线渐近线为且焦距为4,已知点1(1,)2A .(Ⅰ)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Ⅱ)过点A 的直线l 交双曲线于,M N 两点,点A 为线段MN 的中点,求直线l 的方程.22.(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1C :(0a b >>)的离心率为:2l y x =+与以原点为圆心、以椭圆1C 的短半轴长为半径的圆相切. (Ⅰ)求椭圆1C 的方程;(Ⅱ)设椭圆1C 的左、右焦点分别为1F 、2F ,若直线1l 过点1F 且垂直于椭圆的长轴,动直线2l 垂直1l 于点P ,线段2PF 的垂直平分线交2l 于点M . (i )求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ii )过点2F 作两条相互垂直的直线交曲线2C 于A 、C 、B 、D ,求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2015---2016学年( 高二 )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 (文科)数学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5: BDBCC 6-10: DBCAD 11-12 CC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 13.441654321333333=+++++14. 6 15. 15 16.6三、解答题: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本小题满分10分)【答案】若命题p 为真,即2()(42)5f x x m x =+-+在区间(,0)-∞上是减函数,只需对称轴120x m =-≥,即12m ≤3分 若命题q 为真,即不等式2210x x m -+->的解集是R ,只需44(1)0m =--<,即0m < 6分 因为 “p q ∨”为真,命题“p q ∧”为假 所以p ,q 一真一假,所以102a ≤≤10分 18.(本小题满分12分)【答案】(Ⅰ)l:12()12x t y ⎧=-+⎪⎪⎨⎪=-+⎪⎩为参数C :220x y x y +--= 6分(Ⅱ)把直线的参数方程带到曲线的普通方程中的240t -+== 9分PM PN 分19.(本小题满分12分)分 (Ⅱ)假设H 0:“性别与患色盲没有关系”,根据(Ⅰ)中2×2列联表中数据,可求得2500(4025010200)22.79210.82850450240260k ⨯-⨯==>⨯⨯⨯又P (K 2≥10.828)=0.001,即H 0成立的概率不超过0.001, 12分 故有99.9%的把握认为“性别与患色盲有关系”. 20.(本小题满分12分) 解:(Ⅰ)①处填20,②处填0.350;补全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 3分(Ⅱ)507名画师中年龄的平均数的估计值为22.5⨯0.05+27.5⨯0.2+32.5⨯0.35+37.5⨯0.3+42.5⨯0.1=33.5岁;7分 (III )三名男画师记为 ,,a b c ,两名女画师记为1,2五人中任选两人的所有基本事件如下:(a,b ),(a,c)(a,1)(a,2)(b ,c )(b,1)(b,2)(c,1)(c,2)(1,2)共10个,其中一男一女的是(a,1)(a,2)(b,1)(b,2) (c,1)(c,2)6个基本事件.所以63()==105P 恰一男一女 12分 21.(本小题满分12分) 【答案】解:(1分(2)设直线l :12l :4x 6y ∴-A(1,)是 12分22(本小题满分12分)【答案】解:,∴2e =,∴2223a b =. [)25,30 [)30,3535 [)35,4030 [)40,4510 合 计100∵直线:2L y x =+与圆222x y b +=相切,∴,22b =,∴23a =.∴椭圆1C 的方程是分 (2)(i )∵2||||MP MF =∴动点M 到定直线1:1L x =-的距离等于它到定点2(1,0)F 的距离, ∴动点M 的轨迹2C 是以1L 为准线,2F 为焦点的抛物线.∴点M 的轨迹2C 的方程为:24y x =. 7分 (ii )由题意可知:直线AC 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0,1(2F (1分) 令:)1(:-=x k y AC ,),(),,(2211y x C y x A则:⎩⎨⎧=++-⇒-==0)2(2)1(422222k x k x k x k y xy32)22(8=+≥(当且仅当12=k 时取“=”号)所以四边形ABCD 面积的最小值是:8 12分。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国史十六讲》认为:西周时期,庶民(一般民众)只知效忠于“家”(诸侯),而不知效忠于“国”(天子)这一现象()A.促使西周强盛 B.强化宗法体制C.导致诸侯割据D.促成秦朝统一2.生产工具与技术的革新是生产力水平提高的显著标志,下列工具(技术)与两汉时期农业生产相匹配的是()3.明朝中后期,在江南地区出现了众多农民有目的的“迁业(改变原先从事的职业)”现象。

据记载,在江浙等地,大批劳动力由种田流入植棉、栽桑,纺纱织布,“尽逐绫绸之利”。

农民“迁业”现象产生的主要影响是()A.封建自然经济日益解体B.国家“重商”政策的确立C.农村经济结构发生改变D.手工业逐步成为主导产业4.战国时期,在治国方略上主张“名礼仪以化之,起法正以治之,使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的著名思想家是A.孟子 B.韩非子 C.墨子 D.荀子.5.甲午战争后,李鸿章曾试图派出使节谒见英国女王,希望英王出面劝止日本割占台湾。

但是英国政府拒绝此次觐见,声称:“君主接见外国使节,不符合一般外交惯例,也不合乎英国宫廷习惯。

”这次外交失败的实际原因最有可能的是A.英国默许和支持日本对华侵略 B.英国女王是“虚君”,统而不治C.不符合国际外交惯例 D.李鸿章缺乏国际外交常识6.有学者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引领国际新秩序的明灯。

”对这一原则认识的主要依据是它( )A.维护了中国的独立和主权 B.超越了意识形态的界线C.消除了世界各国间的矛盾 D.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7.据统计,广州对英贸易从1844年的3340万美元下降到1849年为1930万美元,1855年时为650万美元,较1844年时减少了80.5% 。

该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海禁政策的限制 B.开放五口通商的影响C.民族工业的抵制 D.太平天国运动的影响8. 戊戌变法期间,康有为曾上书光绪帝:“今则万国交通,一切趋于尚同,而吾以一国衣服独异……今为机器之世,多机器则强,少机器则弱,辫发与机器不相容也。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解析(解析版)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每题所给选项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涂在答题卡上)1.《左传》有云:“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

载在盟府,大师职之。

”材料表明A.周天子建立起绝对权威的统治秩序 B.西周中枢管理机构与蛮夷之间关系C.西周贵族实行集体统治的基本方式 D.同姓与异姓诸侯权力与义务的差异【答案】C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特点【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西周政权统治的基本方式。

属于备考的重点之一。

宗法制、分封制是主要知识点,小宗围绕大宗,卿、大夫拱卫国君,诸侯藩屏周王。

再加上与异姓间的婚姻联系,构成庞大的血缘关系网。

西周统治者希望用这种关系维护他们的地位和特权。

依据宗法制度的组织形式,周王既是普天之下最高的统治者,又是全体姬姓宗族的“大宗”,即最大的族长。

他既代表社稷,又主持宗庙的祭祀。

2.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A.有效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B.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C.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统治D.导致了官僚政治的衰落【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材料提到,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克里斯提尼重新划定以地域为基础的10个行政部落代替原先的4个血缘部落。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这两个措施共同的进步意义是有利于打破贵族垄断特权,取代血缘关系的统治地位,因此选B。

A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排除。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古代希腊民主政治·克里斯提尼改革3.“(宋)国初未尝务虚外郡以实京师。

……虽创方镇专赋之弊,以天下留州钱物尽名系省,然非尽取之也。

故边将皆养士足以得死力,用间足以得敌情,以居则安,以动则胜,此可谓富之以财矣。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全国百强校】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原卷版)

吉林省吉林大学附属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共计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

每个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有句谚语说:“龙生龙、凤生凤、耗子的儿子会打洞。

”这种思想在政治上源于A.分封制 B.宗法制 C.郡县制 D.行省制2.《管子•乘马》记载,春秋时期“是故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民不惮劳苦”。

这一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生产力提高,开始使用金属工具 B.井田制已彻底瓦解,封建经济的形成C.赋税制度的改革,土地私有出现 D.重农抑商政策推动,商品经济的发展3.明朝政府禁止民间织造龙凤、蟒、飞鱼、斗牛等图案,违者“工匠处斩,家口发充边军”:同时也禁止民谣“烧造官样青花白地瓷器”,违者首犯凌迟,籍其家产。

以上规定的目的主要是A.抑制民间手工生产 B.维护专权统治权威C.确保外贸商品质量 D.保证政府利益垄断4.唐太宗推崇道教,成书于唐代的道教经典《玉清经》中说元始天尊讲十戒,第一戒不违戾父母师长,第二戒不杀生,第三戒不叛逆君王,谋害国家。

这主要反映了A.儒教地位受异教的冲击 B.道教地位超过佛教C.儒释道三教融合的趋势 D.佛教地位较为稳固5.安史之乱,历时八年,大唐王朝由盛而衰。

在这一特殊时期,唐朝老百姓有可能经历到的是A.科举考试局限于四书五经的内容B.争相传诵白居易的《卖炭翁》C.老百姓不能幸免于战火,被火炮炸伤炸死者无数D.“天下第二行书”《祭侄文稿》是对叛军行为的强烈控诉6.“须从根本求生死,莫向支流辩浊清。

久奈世儒横臆说,竞搜物理外人情。

”这首诗反映了A.天人感应 B.格物致知 C.心外无理 D.经世致用7.有学者认为明清时期一位思想家“通过对理气、道器、能所、知行等诸多哲学问题的讨论,表现出朴素的辩证思维……最终完成了在理论上终结宋明理学的思想使命。

”该思想应该是A.王阳明 B.李贽 C.顾炎武 D.王夫之8.有学者指出:“鸦片战争后中国又陷入到万籁俱寂中,二十年里,只有少数先觉者开始了对外面世界的了解。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C.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

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 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 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3.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

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A.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C.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朱熹说:“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佐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6.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第I卷(选择题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我不想变成上帝,或居住在永恒之中,或者把大地抱在怀里,属于人的那种光荣对我就够了。

我自己是凡人,我只要求凡人的幸福。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A. 蒙昧主义B. 禁欲主义C. 人文主义D. 理性主义2 .启蒙思想发展了人文主义,主要表现在()A.反对教权主义和蒙昧主义 B.宣传天赋人权C.提倡自由平等 D.主张建立法治社会3. 四位学生在做研究性学习时,以中国古代四大发明对西方历史影响为题,各命了一个小标题,你觉得哪项最不适宜A.造纸术:改变了西欧的文化进程B.指南针:西方海外殖民的助跑器C.火药:荡平欧洲封建城堡的致命锐器D.印刷术:没有它就没有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4.孔子主张“天下有道,则度人不议”,顾炎武提出“政教风俗苟非尽善,即许庶人之议矣”。

据此可知,顾炎武()A.反对孔子的是非标准B.主张建立议政的机关C.重视社会舆论的作用D.背离了儒家正统思想5.宋代产生了中国绘画中最好的山水画,画家从细小的一只鸟、一朵花开始,最后扩大成为对宇宙自然全面的观察研究。

与宋代这一绘画风格密切相关的是()A.理学思想的兴起 B.商品经济的发展C.市民阶层的兴起 D.政治上重文轻武6.易中天说:“百家争鸣是一场历时三百多年之久的跨世纪大辩论,儒墨争雄,儒道争锋,儒法争用,可谓纵横捭阖,机锋迭起,智慧纷呈,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其中“争”的实质是()A.建立自己的学术霸主地位B.争夺国家主导思想的特权C.寻求稳定社会秩序的途径D.促进社会制度的顺利转型7. 从成语典故、日常生活用语“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能看出下列各教派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的影响有:①佛教②道教③法家④儒家()A. ②③④B. ①②③C. ①③④D. ①②④8. 与北宋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天下开太平”和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则名句的精神内涵最为接近的是()A.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B. 慎思明辨,格物致知C.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D.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9. 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中中学净月校区高一历史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2015---2016学年高一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学科试卷考试时间 2016-1-11 分值100分一、单选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1.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A.西周社会呈现等级森严的特征 B.西周社会的腐败现象严重C.西周手工业中冶铜业十分落后 D.西周各地经济发展不平衡2.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秦始皇认为春秋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的原因是实行了A.禅让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3.有人将秦朝中央和地方政治制度归结为:“法令出一”、“天下之事无小大皆决于上”。

对此理解准确的是A. 皇权至高无上B. 宰相独揽大权C. 秦律严苛D. 郡县长官世袭4.西汉贾谊在《治安策》中说:“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

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分封建国 B.剥夺王侯爵位 C.推恩令 D.“附益之法”5.从秦汉到明清中央机构的变化反映了A.中央与地方矛盾的消除 B.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C.地方机构权力的加强 D.君权与相权矛盾的弥合6.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中,严重破坏中国司法主权的内容是A. 协定关税B. 割占香港岛C.片面最惠国待遇D.领事裁判权7.近代最早在中国提出发展资本主义设想是A B C D8. 有人曾对中国近代史上一场战争后签订的条约发出这样的感慨:“这真是空前未有的亡国条约!从前我国还只是被西方大国打败过,现在竟被东方的小国打败了,而且失败得那样惨,条约又订得那样苛刻,这是多么大的耻辱啊!”这一条约是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9. 语汇出现频率的高低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政治主题的变化。

据统计,以下为我国1900~1936各报刊元旦社论出现的高频率语汇。

其中属于1912年的是A.立宪、八国联军、南昌、赔款 B.中国共产党、长征、改造、抗日C.北洋、实业救国、张謇、新青年 D.南京、临时大总统、约法、袁世凯10. 为完成“打倒列强,除军阀”的国民革命任务,国共两党发动了A.新文化运动 B.五四运动 C.北伐战争 D.南昌起义11. 20世纪20年代,中国共产党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东北师大附中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根据以上材料,作者认同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宗法制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中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

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器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3.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

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

”这表明他主张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 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 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4.《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6.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户籍制度不合理D.移民制度的僵化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 含答案

吉林省实验中学2015-——2016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历史学科期末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有学者说,春秋战国时期,尤其是战国时期,既是血腥、残酷的时代,也是宽容的时代,“宽容"主要指A.诸子百家争鸣 B.商人地位提高 C.士的兴起 D.“学在民间”2.冯友兰认为:“(董仲舒的)王者受命于天的学说,既为行使皇权提供根据,又对行使皇权有所限制。

”与这一观点不相符的是A.皇帝有时要依天行事 B.天意与人事交相感应C.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 D.儒家试图约束皇权3.中国古代某思想家说:“求诸心而得,虽其言之非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非也;求诸心而不得,虽其言之出于孔子者,亦不敢以为是也。

”该思想家是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4.面对当时腐败的政治和不存在任何明确的生活准则的状况,苏格拉底深感担忧。

他永无休止的和朋友谈话,发展起一套辩证科学.他坚持认为,一问一答的考查方式可以发现有关绝对真理、绝对善念或绝对美的观念,而这些观念与成为个人放纵不羁、公共道德败坏之借口的智者派的相对主义大不相同,将为个人行为提供永久性的指导.苏格拉底深为忧虑的原因是A.希腊的政治腐败阻碍哲学的进步B.人是万物的尺度的观念导致价值标准混乱C.人们不重视辩证法导致道德标准失控D.希腊人不理解人生追求是真善美5.伏尔泰说:“如果在英国仅允许有一种宗教,政府很可能会变得专横;如果只有两种宗教,人民就会互相割断对方的喉咙.”伏尔泰所要表达的观点主要是A.教随国定B.信仰自由C.反对宗教信仰D.因信称义6.2015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谈及简政放权时这样强调:“大道至简,有权不可任性。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对此解读说:权力属于公共财产,是人民赋予的,必须在严格的监管约朿下运用,不可有丝毫的任性.下面启蒙思想主张与之最为相似的是A.天赋人权 B.三权分立 C.自由平等D.社会契约7.下图所示的“孙、周、吴、郑”四个字是A.甲骨文B.隶书C.楷书D.行书8.东汉时,中医发现柳树皮可退烧止痛,而巴比伦、埃及、希腊在更早也有同样记载,但直至19世纪,欧洲科学家提纯柳树皮、绣线菊等得到水杨酸,才最终明了其原理,后又通过化学合成乙酰水杨酸即阿司匹林,解决了水杨酸严重伤胃的缺点。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历史高考模拟题-高中历史题及答案-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

吉林省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净月校区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试题本试卷分为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Ⅰ卷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48分)1.“今夫封建者,继世而理;继世而理者,上果贤乎,下果不肖乎?则生人之理乱未可知也。

将欲利其社稷以一其人之视听,则又有世大夫世食禄邑,以尽其封略,圣贤生于其时,亦无以立于天下,封建者为之也。

岂圣人之制使至于是乎?”根据以上材料,作者认同的是A.分封制B.郡县制C.郡国并行制D.宗法制2.依据西周礼制,天子殉葬用鼎九个,诸侯七个。

春秋时期,在诸侯墓葬中出现了用九鼎的现象。

这反映当时社会最重要的变化是A.贵族生活更加腐化B.当时人们更加迷信C.分封制遭到严重破坏D.青铜器铸造业有了较大发展3.春秋时期的政治家管仲在《管子•乘马数》中说:“若岁凶旱水佚(水灾),民失本,则修宫室台榭,以前无狗、后无彘(猪)者为庸(劳力)。

故修宫室台榭,非丽其乐也,以平国灾也。

”这表明他主张A.以工代赈,体恤民生B.追求华美,善用民力C.修筑宫室,祈求免灾D.重本抑末.刺激生产4.《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A.继承周朝的分封制B.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C.汉武帝颁行推恩令D.汉武帝的“附益之法”5.“近代以来,任何国家政治生活最主要的特点,就是政治和行政的分野。

中国传统政治也强调分野,王权就是政治权力,相权就是行政权力。

”中国传统政治最早分野是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内阁制6.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父祖三代履历。

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

“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

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C.户籍制度不合理D.移民制度的僵化7.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5-2016上学期高二年级期末考试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学者信力建说:“这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战乱频仍、兵荒马乱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最为开放和最不可思议的一个时代……是一个黄金的时代……诞生了中国历史上影响最为深远的思想和学术派别。

”材料反映的是A.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儒家思想开始处于独尊地位C.我国传统主流文化重新焕发了生机 D.促使“三教合一”现象出现2.《论语》中孔子认为西周继承发展了夏、殷两代的制度,开创了辉煌的西周文明,因而十分推崇周制。

三代文明对儒家思想的主要影响在于A.构建了信而好古的历史观 B.塑造了敬天远神的天命观C.形成了尊卑有序的礼文化 D.树立了修己安邦的责任感3.秦汉以来,墨家作为思想体系和学派逐渐消失无闻,但从挂一漏万的历代农民起义残存材料中,仍然可以看出其中好些基本思想倒是与墨子思想有一脉相承相通之处。

下列农民起义的口号中未能体现这种继承关系的是A.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B.天下多男子,尽是兄弟之辈,天下多女子,尽是姊妹之群C.天生人,幸使其人人自有筋力,可以自衣食者D.王侯将相宁有种乎4.朱熹说:“若是格物致知有所未尽,便是知得这明德未分明。

”王阳明说:“知善知恶是良知。

”这可以佐证二人都主张A.知行合一,都产生于心 B.人的善性或美德往往被欲望所蒙蔽C.心就是理,心外无物 D.只有探究万物,才能得到其中的“理”5.钱乘旦《现代文明的起源与演进》中这样评价理学:“它的丰富性与普遍性使中国统治者与士大夫相信儒家学说已穷尽世界一切真理。

中国既是天下中心,又有着辉煌的、无与伦比的历史与成就。

那么中国之外的‘夷务’就不在中国人关心的范围之内。

”由此可见理学A.排斥儒学以外的一切思想 B.博大精深但有一定封闭性C.概括了世间所有自然规律 D.内容丰富、探索世界本源6. 儒家“尊王”“忠君”思想的精神实质,从来都不是让人们无条件地服从君权,或无止境地强化王室权威,而是敏感于地方势力的膨胀,以及诸侯兴起、地方权力过大破坏天下安宁的教训。

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进程看,最能佐证这一观点的是A.孔子提出仁者爱人,贵贱有序B. 董仲舒倡行独尊儒术,天下一统C. 荀子主张君舟民水,礼法并用D.朱熹主张格物致知,反躬践实7. 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A.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8. 有学者认为:“古希腊法律制度涉及社会各领域.而其中很突出的便是在文化方面的制度性规定。

与中国秦代的‘书同文’极为相似,古希腊也通过对语言文学使用的立法来加强文化思想的‘大一统’,从而为公共生活和民主决策创造精神氛围。

”这段材料主要表明了A.古希腊是西方民主政体发祥地 B.古希腊民主政治以法制为基础C.秦朝与古希腊的阶级本质相同 D.思想文化专制曾盛行于东西方9.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曾说:“其时罢兵议款,互市通商,海寓晏安,相习无事,而内外诸大臣,皆深以言西事为讳,徒事粉饰,弥缝苟且于目前。

”这表明鸦片战争之后A.社会上层未能警醒B.中国社会和平繁荣C.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D.士大夫醉生梦死10.甲午战争之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成为流行用语,在新式学堂及学会均以其作为办学及创会的口号,然而新式学堂及学会的教学内容与发展目标,却偏重于西学或新学。

形成此一现象的原因,最可能是因为新式学堂及学会的创办人A.多半是接受西方新式教育的留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较为陌生B.多对中国传统文化抱持否定的态度,认为它会阻碍西学的发展C.多为外国人士或在华传教士,自然会偏重于西学或新学的引介D.多以“中学为体”作为对付保守势力攻击学堂及学会的挡箭牌11.宋徽宗赵佶以画花鸟擅长,不仅建立了皇家画院,而且有考试制度。

如一次出考题为“野水无人渡,孤舟尽日横”,获得第一名的却画着船夫躺在船尾,独自吹着笛子。

画家要表现题中“无”,是“非无舟人,只无行人”。

那种闲散、宁静、安逸的意境被表达得更加准确。

由此可知A.宋代风俗画盛行于宫廷和民间B.宋代统治者治国水平和艺术才能都很高C.宋代科举考试增加了绘画科目D.宋代绘画反映出理学对个人道德修养的影响12.欧阳修上疏说:“京城近有雕印文集二十卷,名为《宋文》者,多是当今议论时政之言……详其语言,不可流布,而雕印之人,不知事体,窃恐流布渐广,传之虏中,大于朝廷不便……(请)今后如有不经官司详令,妄行雕印文集,并不得货卖。

”这反映了A. 宋代活字印刷开始普及B. 书籍出版业受到政府的有效管理C. 北宋与契丹间关系紧张D. 文化传播方式变化影响政府管理13.下面是《中国的世界纪录》收录的中国古代科技成果统计数据。

表格数据突出反映了A.中央集权统治加强 B.儒家重人伦轻自然C.农耕经济高度发达 D.重农抑商政策实施14.《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洋务运动只不过剪断了一些枝叶,辛亥革命则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

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是可以萌发”。

为了不让这棵大树“树墩”继续“萌发”,有识之士掀起了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15.孙中山以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

为此,孙中山A.反对学习欧美 B.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C.主张平均地权 D.明确反对帝国主义16小明同学想了解中国古代的中医药的一些治病古方,于是上网点击“中医药”进行搜索。

下列信息不正确的是A.《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药物巨典” B.《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临床医学的基础C.《伤寒杂病论》提出了辨证施治的方法 D.体现了中国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人生态度17.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其发展主要体现在A.首次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理论B.强调党要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C.创造性地回答了新形势下党的建设问题D.回答了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18.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相比,从争论内容上看,最主要的不同点是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D.前者侧重于科学和学术研究,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19. 美国学者马文·佩里指出,“自然界是机械的、可分析的、有规律的并被数学验证过的”,宇宙“被看成一个巨大的机器”,一些思想家还开始“以探索的批判的怀疑的精神审视欧洲的制度和传统”。

材料中对自然的这种认识A.改变了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 B.强有力地挑战了封建神学创世说C.促使人们放弃对上帝的信仰 D.促成用人的思考和判断打破封建专制束缚20.赫尔德尔评价说他是“德意志民族的导师”和“促使欧洲觉醒的改革家”,托马斯·曼评价他“提出人与上帝之间的直接联系”,从而促进了民主。

材料中人物的活动对社会的主要影响是A.促进了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B.运用强硬手段实现了德国的统一C.使近代的自然科学最终形成D.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的蓬勃发展21.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的推动下,西欧人文精神不断发展。

到17、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一场更为激进的思想解放运动。

该运动的激进之处突出表现为A.追求个性解放 B.重视现世生活 C.提倡生而平等 D.构建理性王国22.某著作写道:“把统治权看作只是一种‘代办权’,从而证明把人民的合法权力归还给拥有最高权力的人民,这种革命是正当的。

”该著作是A.《社会契约论》 B.《论法的精神》C.《理想国》 D.《纯粹理性批判》23.《绘画与科学》中说:“19世纪后半期,物理学中光学知识的系统研究,以及光学和色彩学关系的发展,使人们看到了绘画崭新的面孔。

”下列绘画作品体现了上述思想的是A.大卫——《马拉之死》 B.德拉克洛瓦——《自由引导人民》C.凡·高——《向日葵》 D.毕加索——《格尔尼卡》24.马丁·路德认为,基督徒的自由是一种内心自由,纯属精神范围,只为上帝所知;在世俗事务方面,一个好基督徒应完全服从业已确立的权威。

这反映了马丁·路德A.反对上帝的权威 B.尊重教皇的权威C.否认《圣经》的地位 D.主张服从政府的权威25. 有位美学家指出:“绘画是从最单纯的事物中抽离出最简单的形式,让画布上出现的是符号般的造型,经由视觉慢慢被组合在一起以代表一个实物。

他不是具象世界,而是画家心中的意象。

”下列美术作品中,创作风格与此观点一致的是A.《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B.《日出·印象》C.《格尔尼卡》 D.《向日葵》二、非选择题(共50分)26.(20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

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

”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

”学生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

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

”——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

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

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他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

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

——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

(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

(14分)27.(1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而战国变法,其核心则基本围绕在加强君主专制的国家统治方面,进一步剥夺本国民众的基本权利,还包括焚诗书、禁游学诸文化政策,……扩张国土和增固君主的权力,而西方古代社会有关人民取得平等权利的改革内涵,在战国变法中完全找不到相应的影子。

---引自《战国变法与古希腊罗马社会改革之比较》材料二如亚里士多德所言:“最为公正的政体,应该不偏于少数,不偏于多数,而以全邦公民利益为依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