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鄂州市颚南高中2019年高三十月联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七校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
湖北省七校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本试卷共3页,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题2分,共50分。
每小题所列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要求)1.《诗经·大雅·板》:“大邦维屏,大宗维翰,怀德维宁,宗子维城。
”(诸侯是国家的屏障,大宗是国家的主干,怀德是国家平安的保证,同姓是国家的城垒。
)材料主要说明西周()A.将血缘关系和部落关系结合强化王权B.通过宗法制和分封制来维系巩固统治C.通过分封贵族建立诸侯国以拱卫王室D.建立核心制度以维护贵族的等级特权2.春秋战国时期,列国陆续出现了郡、县等新的地方行政区划形式,从秦汉到明清,分封和郡县的优劣争论,众说纷纭,延续了两千多年。
分封制和郡县制的根本区别就在于()A.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分配不同B.君权和相权的制衡关系不同C.贵族和官僚的利益诉求不同D.对国家治乱的直接影响不同3.家族受封,有自己的领地,有自己的国号,这是家族的历史。
后来家族有人做了皇帝,家族变成了王朝,原来的国号成了新王朝的国号,这叫“化家为国”。
下列朝代不属于化家为国的是()A.秦 B.汉 C.曹魏 D.北宋4.《元史・百官志》记载:“宣慰司,掌军民之务,分道以总郡县,行省有政令则布于下,郡县有请则为达于省。
有边陲军旅之事,则兼都元帅府,其次则止为元帅府。
其在远服,又有招讨、安抚、宣抚等使,品秩员数,各有差等。
”材料表明宣慰司属于()A.行省属下分治军民的机构B.为中书省的派出机构C.主管边疆民族事务的机构D.固定的地方最高官府5.中国历朝历代政治文化的传播,从内容来看是相差无几的,从形式来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
明清两代充分继承了前代的的政治文化,又显现出一些其时代的特征。
下列属于明清独特政治文化的是()A.君权神授皇权至上B.推崇理学剪除异端C.忠孝伦理家国同构D.先富后教开明统治6.趁中国太平天国运动之际,列强发起第二次鸦片战争;以镇压义和团为名,八国联军联手武装侵略中国。
【历史】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荆、荆、襄、宜四地七校考试联盟”2019届高三上学期10月联考历史试题本试卷共8页,27小题,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将条形码横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
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后,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1.“周人必须在各地区与殷人旧族及当地土著建立‘三结合’的统治”。
这种“三结合”中主动的结合力量自然是周人与友族的宗亲子弟,他们也是最居优势地位的成分。
这种作法A. 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B. 有效的解决了中央与地方的矛盾C. 根源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 体现的是一种神权与族权的结合【答案】A【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周朝最高执政集团无力直接控制和管理地方,只能通过周人与当地人民主动结合并且占据优势的方式实现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而这种做法依然是基层地方社群政治权力的延续。
因此A选项正确。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周朝统治后期诸侯混战,天子权威被削弱,中央与地方矛盾并未得到解决,因此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基层地方社群政治并非周朝才开始出现的,其根源并非在于周初奴隶制经济的发展;D选项错误,材料信息无法体现神权色彩;故正确选项为A选项。
【点睛】本题解题关键是理解周朝此种通过周部族人民与地方旧族及土著人的结合以实现管理地方仍然属于基层地方社群政治的类型。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10月联考(历史).doc
湖北省部分重点高中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命题人:吴玉霞范围: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考试时间:90 分钟第I卷(48分)一、选择题(1.5*32=48分)1.“六月初六……(同治帝)登宝座,(各国)使臣行六鞠躬礼,不跪,阶旁设黄案,使以次立读国书。
”这一场景的出现表明A.清政府改变了外交礼仪B.外国礼仪取代了中国传统礼仪C.列强承认了中国“天朝上国”的地位D.清朝统治集团彻底放弃了排外观念2.19,中国《大公报》:“……宪法不立,则虽其国强盛,终滋危殆之忧,如今之俄土是;宪法苟立,则虽其国狭小,已固雄富之基,如今日之德日是。
若是者,知宪法之与国家诚所谓不可一日或离者。
”该文的政治主张,主要是A.建立民主共和B.进行革命推翻清政府统治C.实行君主立宪D.向德、俄学习3.遵义会议后,红军攻克娄山关,毛泽东填写了《忆秦娥·娄山关》一词:“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对这一词句的理解,最贴近其历史寓意的是A.遵义会议后,红军长征从此一路坦途B.遵义会议,中国革命经历了生死攸关的转折C.遵义会议前的中国革命彻底失败,必须从头再来D.革命道路漫长而艰巨,前途不容乐观4. 1946 年 7 月 8 日《解放日报》报道:“今天的上海是真的‘美化’了。
美国货充斥了市场的每一个角落… … 难怪有人说:中国人民从吃到用,要全部‘美式配备’了”这一时期美货充斥中国市场主要得力于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等条约的签订B.美国货价廉物美,适合中国百姓C.美国对国民政府发动内战的大力支持D.中美合资企业在上海的大量创办5. 196月来中国访问的杜威在写给他女儿的信中说:“要使我们国家14岁多的孩子领导人们展开一场大清扫的政治改革运动,并使商人和各行各业的人感到羞愧而加入他们的队伍,那是难以想像的。
这真是一个了不起的国家……”在当时的中国之所以出现这一现象,其主要原因是A.戊戌变法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B.新文化运动使人们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C.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使中国革命进入了新阶段6.清朝末年,民族资本家为了逃避政府苛税和官吏的勒索,或将企业设在租界里,或“假托洋商之名”,或“船头悬着英国国旗,船尾悬着中国龙旗”。
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2019届高三文科综合历史10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班级:姓名:分数:24.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不断拓展疆土:如秦人征服巴蜀,开发西南;燕人北击东胡,开辟辽东和辽西;赵人“胡服骑射”,将势力推进到阴山。
各诸侯国的疆域变化A.拓展了华夏文明的空间 B.巩固了周王室势力范围C.加强了中央对地方控制 D.体现了尊王攘夷的策略25.著名历史学家钱穆认为中国魏晋以下门第社会之起因,最主要的自然要追溯到汉代之察举制度。
但就汉代察举制度之原始用意言,实在不好算是一种坏制度。
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强调察举制是门第社会的主要起因 B.认为察举制比九品中正制好C.肯定以品行取代血缘世袭的进步性 D.认为科举制要优于察举制26.唐中叶兴起的古文运动绵延近三个世纪之久,这场运动主张文道合一、文以载道。
反对追求形式美的骈文,认为其不便于自由地表达儒家思想,又背离了儒家社会教化的需要。
据此可知当时A.语言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B.士人借助文学运动复兴儒学C.儒学正统地位受到骈文冲击 D.文学形式深受程朱理学影响27.明代,江南的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一带,农家栽桑、养蚕、缫丝、织绢、纺纱、织布等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家正业,出现了蚕桑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的新趋势。
这反映出当时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上升 B.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兴起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经济结构调整 D.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出现28.晚年的严复对天演论有所反思:“万物流变、演进,自由、平等、博爱,就像庄子说的‘仁义”“只可以一宿,而不可以久处。
”对严复上述言论理解准确的是A.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糟粕 B.运用西方进化论批判传统文化C.更加客观评价社会进化学说 D.进一步宣扬西方社会进化思想29.下表为中国主要进口货占进口总值的百分比(1870—1910年)据此可知,当时中国A .近代工业有了一定的发展B .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C .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引进D .外贸格局被国际环境所左右30.中华民国建立后,孙中山把政府官员称作“人民之公仆”,民众心理随之变化,他们觉得自己成了国家的主人,有权对国家的事情发表自己的意见,社会舆论空前活跃。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与答案.doc
最新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与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60分)1.西周的封建制度丰富多彩,在借鉴夏商制度的同时, 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制度。
下列哪一制度充分显示出西周以崭新的政治制度实行统治。
A.宗法制B.分封制C.世官制D.郡县制2.元朝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
行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凡钱粮、兵甲、屯种、漕运、军国重事,无不领之”,但地方官吏的选用主要由中书省和吏部负责,调动行省所属军队须皇帝批准。
这说明元朝A.地方拥有适度权力B.地方缺乏实际权力C.行省权力集中专断D.君主专制得以加强3.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
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补授。
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
此制度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D.打破州县官 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4. 克利斯提尼的政治活动,集中于雅典宪法的改造。
他的第一步改革是重划选举区,把雅典国家分为十个 区域,代替过去的四大部族。
这一改革的最重要结果 是A.动摇了旧贵族的特权 公民之间的政治矛盾 C.扩大了公民的参政权族所依托的氏族秩序 5. 伯罗奔尼撒战争中,雅典在镇压了同盟城邦米提林暴动后,在愤怒驱使下,雅典人决定把米提林全体成 年男子处以死刑,把妇女和未成年人变为奴隶。
后冷 静下来,对这个决定感到震惊,才决定重新召开公民 大会讨论解决办法。
这表明雅典A . 理性主义深入人心B. 民主决策带有感情色彩C . 城邦利益居于首位D.公民人身自由遭到侵犯6. 议会上院是英国的最高司法机关,可是上院的贵族 多数不懂法律,难以胜任这项职能。
为此,议会在1876 年通过的“上诉裁判法”中规定,英王可以根据内阁 首相的建议,在高等法B.消除了自由D.摧毁了旧贵官中加封数名“法律贵族”来执行上院的司法职能。
高三10月联考试题:历史
2019年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卷命题教师:王素梅审题教师:鄂南高中高三历史组考试时间:2019年10月18日上午8:00-9:30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中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对这段记载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等级包括庶民和奴隶B、大宗、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D、宗族分化受分封刺激而加速2.南朝时察举制仍然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察举制的中心环节转移到中央考试上,地方长官举荐吏员的权力变成了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这表明()A、察举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B、九品中正制占主导地位C、南朝时科举制开始萌芽D、南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3.柳宗元专门著文褒扬郡县制,他的文章《封建论》实是论郡县,他认为“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他写这篇文章的现实原因是()A、指责分封制易导致叛乱B、揭露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C、基于汉朝发生七国之乱D、认为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越4.唐朝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有妇人淳于氏坐事系大理,义府好美色,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放出。
事情败露,毕正义自杀,高宗特赦义府之罪。
侍御史王义方坚持弹劾。
这是唐朝御史台官员弹劾宰相的一例,然而高宗认为义方毁誉大臣,左迁义方为莱州司户参军。
这说明()A、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太小C、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所以也由皇帝撤免D、监察制度有利于监督官员执政5.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统一岭南时的造船遗址,80年代发现南越王墓(发现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银盒),90年代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这3项重大发现,被誉为广州秦汉考古的三大发现。
据此论断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B、广州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外贸港口C、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D、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已领先世界6.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B、茶马古道促进了人口迁移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D、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弊端7.先秦一思想家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
湖北咸宁鄂南.鄂州高级中学2019高三上11月联考-历史
湖北咸宁鄂南.鄂州高级中学2019高三上11月联考-历史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8年11月9日上午10:00—11:30试卷总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此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符合题意的。
〕1、有学者认为:“西周的封建社会,从纵剖面看,是一个宝塔式结构,王室之下,有几级的封建,从横切面看,统治阶级中,也存在着以亲属血缘为基础的宗族组织”。
这说明西周政治A、实现了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权力集中B、周天子是受封诸侯的天下独主C、具有血缘政治与国家政权相结合特点D、西周对地方实行垂直治理方式2、“今立行省于外,维持错综,众建其官,有诸侯之镇无诸侯之权,可谓于审力之形矣。
”材料说明元代设置行省A、分割官员权力,牵制地方重臣B、拓宽选官渠道,扩大统治区域C、削弱地方割据,减少财政开支D、管辖边疆地区,维护国家统一3、范仲淹在《答手诏条陈十事》中说:“国家乃专以辞赋取进士……求有才有识者,十无一二。
况天下危困乏人如此,固当教以经济之业,取以经济之材,庶可救其不逮。
”材料说明范仲淹强调A、科举制应以辞赋取进士B、科举制考经邦济国之术C、改革以进展经济为核心D、科举制导致“天下乏才”4、康熙帝因西洋历与中国传统历法之争,命钦天监官员与西洋历代表、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辩论。
经验证,证明西洋历法更为准确,遂“复用西洋历法”,并任命南怀仁为钦天监副监。
这一事件说明,康熙帝A、对待外来文化兼收并蓄B、改变了闭关锁国政策C、承认西方文化超越中国D、对外来事物态度慎重5、下图是2002年发明的一件西周中期的青铜器“遂公盨”,上铸有以下铭文:“天命禹尃〔敷〕土,隓〔堕〕山浚川,乃厘方设征,降民监德,乃自作配享,民成父母,生我王作臣。
厥贵唯德,民好明德,忧在天下,用厥邵好,益求懿德,……豳公曰:民唯克用兹德,无悔!”对该青铜器的发明,表述不正确的选项是遂公盨及铭文拓片A、证明了大禹存在的可能性B、有助于研究中国“德治”思想C、丰富了甲骨文的研究资料D、有助于了青铜器的生产水平6、《九章算术》中的《均输章》第27题:“今有人持米出三关〔关卡〕,外关三而取一,中关五而取一,内关七而取一,余米五斗。
湖北省鄂州市颚南高中2020届高三10月联考(历史试题PDF版)
2019年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卷命题教师:王素梅审题教师:鄂南高中高三历史组考试时间:2019年10月18日上午8:00-9:30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中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对这段记载理解正确的是()A、宗法等级包括庶民和奴隶B、大宗、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C、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D、宗族分化受分封刺激而加速2.南朝时察举制仍然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察举制的中心环节转移到中央考试上,地方长官举荐吏员的权力变成了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这表明()A、察举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B、九品中正制占主导地位C、南朝时科举制开始萌芽D、南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3.柳宗元专门著文褒扬郡县制,他的文章《封建论》实是论郡县,他认为“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他写这篇文章的现实原因是()A、指责分封制易导致叛乱B、揭露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C、基于汉朝发生七国之乱D、认为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越4.唐朝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有妇人淳于氏坐事系大理,义府好美色,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放出。
事情败露,毕正义自杀,高宗特赦义府之罪。
侍御史王义方坚持弹劾。
这是唐朝御史台官员弹劾宰相的一例,然而高宗认为义方毁誉大臣,左迁义方为莱州司户参军。
这说明()A、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效能有限B、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太小C、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所以也由皇帝撤免D、监察制度有利于监督官员执政5.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统一岭南时的造船遗址,80年代发现南越王墓(发现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银盒),90年代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这3项重大发现,被誉为广州秦汉考古的三大发现。
据此论断正确的是()A、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B、广州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外贸港口C、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D、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已领先世界6.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A、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B、茶马古道促进了人口迁移C、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D、重农抑商政策存在弊端7.先秦一思想家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
2019 年秋季鄂东南省级示范高中教育教学改革联盟学校期中联考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高三历史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4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解析】柳宗元并不认为分封制是最好的制度,只是现实形势的必然结果,根据所学知道,随着 生产、交通和军事技术及相关制度的进步,中央王朝对地方控制能力增强,分封制最终被郡县制取 代,故选 C 项;“天下一家”的文化认同更多的是体现了宗法制的影响,排除 A 项;材料没有强调制 度的承袭关系,排除 B 项;“大一统”不同于“大统一”单纯就地域统一作为理念,更多的是指在国家 政治上的整齐划一,经济制度和思想文化上的高度集中,而西周并没有真正出现这样的局面,排除 D 项。 【答案】C 2.【解析】秦朝“吸收各国士人参加政府”的目的是为了扩大统治基础,博士设置的主要职能是咨询职 能,有利于统治者决策的优化,而儒生占绝对比例,故选 D 项;中央集权是指加强对地方的管理, A 项与材料无关,排除 A 项;博士主要承担咨询职能,统治者的目的仍是加强统治,排除 B 项;材 料反映不了儒学在秦朝是否居主流地位,排除 C 项。 【答案】D 3.【解析】根据材料灭佛后僧尼一部分充实军队,一部分成为向政府交税服役的农户,可知增加了 军队人数和国家税收,巩固政权基础,故选 A 项;土地私有制是土地兼并的根本原因,与材料没有 关系,排除 B 项;汉武帝以来,儒学一直是正统思想,排除 C 项;北周之前就出现了租调制,时间 不符,排除 D 项。 【答案】A 4.【解析】据材料“唐代中书省与门下省位于皇宫内南侧的东西两边,尚书省则距离皇宫较远”可知三 省的布局与其职能有关,中书省、门下省侧重于辅助决策,尚书省侧重于行政执行,中书省、门下 省靠近皇宫,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故选 D 项;三省既明确了行政分工,又相互牵制,是中国古代 政治制度高度成熟的体现,不能体现中枢机构的不稳定性,排除 A 项;唐三省是分权制衡,但材料 强调三省的布局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排除 B 项;三省是中央行政机构,不可能防止地方割据势力 的膨胀,排除 C 项。 【答案】D 5.【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江南市镇经济发展繁荣,结合所学,古代重农抑商,设置衙署和机 构,是为了治安和税收,故选 A 项;在市镇设置机构管理,体现的加强中央集权,排除 B 项;材料 中提到了沿用传统模式没有体现近代经济管理模式,排除 C 项;材料中涉及的是市镇,和农村没有 关系,排除 D 项。 【答案】A 6.【解析】结合所学,李时珍编著《本草纲目》时,不仅遍阅前人的《本草》,还“采访四方”,采集 标本,摹绘图像,故选 C 项;其他几项时间和内涵都不对,故排除。 【答案】C 7.【解析】由材料信息“陪审法庭可以根据法律来否定公民大会通过的决议”可知,雅典的权力运行体 现了法律至上的原则,故选 B 项;由材料“决议虽然也是公民意志的体现,但……可能并不符合城邦 生活的真正准则,是可以取消的”可知,雅典公民的利益并不会高于一切,也是受到法律制约的,排
2019届高三历史10月联考试题
皖中名校联盟2019届高三10联考历史试题卷考试说明:1.考查范围:必修1、3、必修2第1、3单元。
2.试卷结构: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试卷分值: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所有答案均要答在答题卷上,否则无效。
考试结束后只交答题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答案填涂到答题卡上。
1.曹操在给汉献帝上表论田庄主田畴时说:“畴率宗人避难于无终山,北拒卢龙,南守要害,清静隐约,耕而后食,人民化从,咸共资奉。
……畴文武有效,节义可嘉,诚应宠赏,以旌其美。
”由此可知,部分田庄在东汉后期()A.对中央集权构成了严重威胁B.起到了维护地方稳定的作用C.激化了田庄内部的阶级矛盾D.促进了北方地区的民族融合2.下表为隋唐科举制发展简表。
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隋代没有真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B.科举考试考题禁锢了读书人思想C.唐代科举成为当时唯一选官方式D.科举考试的内容和形式逐渐完善3.据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商业性的行会称为“行”“团”或“铺”。
政府要求“诸行百户,衣装各有本色,不敢越外”,因此“街市行人便认得是何色目”。
宋代诸行会所穿衣着反映了()A.重农抑商政策有松动B.政府对商业管理较严C.坊市制度已不复存在D.商品经济的空前繁荣4.表1表1为不同史籍关于明前中期的历史叙述。
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民众赋役不断增加B.白银渐趋货币化C.政府强化经济调控D.纸币退出了市场5.明代,江南的苏州府、松江府、嘉兴府、湖州府一带,农家栽桑、养蚕、缫丝、织绢、纺纱、织布等原先的农家副业,逐渐取代种植粮食作物的农家正业,出现了蚕桑压倒稻作、棉作压倒稻作的新趋势。
这反映出当时()A.东南沿海经济社会的影响力上升B.跨区域长途贩运贸易兴起C.商品经济发展助推经济结构调整D.资本主义的萌芽已经出现6.下面分别是传统社会治理结构图和黄宗羲设想的社会治理结构图。
湖北名校精品解析:2019年全国统一高考文科综合历史试卷 (新课标Ⅰ)(解析版)(1)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部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A. 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 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 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 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从商朝到西周,王位继承方式由“兄终弟及为主”转变为“父死子继为主”。
这说明王位世袭方式发生了一定转变。
故答案为B 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排除A 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君主寿命的长短,并且它与王位世袭方式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 项;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排除D 项。
2.汉武帝时,朝廷制作出许多一尺见方的白鹿皮,称为“皮币”,定价为40万钱一张。
诸侯王参加献礼时,必须购皮币用来置放礼物,而当时一个“千户侯”一年的租税收入约为20万钱。
朝廷这种做法A. 加强了货币管理B. 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C. 削弱了诸侯实力D. 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朝廷这种做法具有强制性、专卖性和暴利性。
这从经济上增加了中央政府的财政收入,同时削弱了诸侯的经济实力。
故答案选C 项;材料没有信息涉及货币政策或者币种变化,无法得出加强了货币管理的结论,排除A 项;材料仅涉及经济方面,确立了思想上的统一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不符合主旨和史实,排除B 项;D 项说法不准确,应该是加强了而非实现了对地方的控制,排除。
3.唐代之前,荆楚民间存在一种祈求丰收的“牵钩之戏”,至唐代称作“拔河”,广为流传。
唐玄宗《观拔河俗戏》诗云:“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欲练英雄志,须明胜负多……预期年岁稔,先此乐时和。
”据此可知,在唐代A. 江南文化成为主流B. 耕战结合观念深入人心C. 阳刚与力量受到推崇D. 诗歌以描写宫廷生活为主【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壮徒恒贾勇,拔拒抵长河。
湖北黄石部分中学2019年高三10月联考-历史
湖北黄石部分中学2019年高三10月联考-历史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70分。
〕1、史学家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殷、周间之大变革,自其表言之,只是一姓一家之兴亡与都邑之转移。
”此处“都邑之转移”应是指政治中心()A、自东方而移至西方B、自西方而移至东方C、自南方而移至北方D、自北方而移至南方2、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特别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进展,其中推动社会经济进展的要紧因素有()①铁农具的使用②牛耕的使用③水利灌溉事业的进展④封建制度的确立A、①②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3、“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假设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能够()①指挥所辖区域的军队②征收辖区内的赋税③治理辖区行政事务④世袭相应的特别地位A、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4、“吏多苛政,政教烦碎,大率咎在部刺史,或不循守条职,举措各以其意,多与郡县事,至开私门,听谗佞,以求吏民过失。
”这一材料反映了西汉中期以后刺史()A、开始设立B、仅仅负责监察地方C、逐渐干预地方行政D、丧失作用,形同虚设5、西汉文帝时晁错上书说“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只是百亩,百亩之收,只是百石”,一年勤苦劳作,“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夕改。
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
”这要紧反映了()A、赋敛不时使农民受到额外剥削B、编户农民承担沉重的赋役C、农民占有土地特别少,但负担特别重D、商人趁困苦之际兼并农民土地6、《汉书·武帝本纪》记载:元封元年春,武帝登临嵩山,随从的吏卒们都听到了山中隐隐传来了三声高呼万岁的声音。
因此“山呼”万岁后来就成为臣子朝见皇帝的定仪。
“山呼”万岁实质是宣扬〔〕A、天赋人权B、皇权至上C、君权神授D、天人合一7、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依照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
【历史】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部分重点中学2019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一、选择题(在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共有24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48分)1.据《礼记·玉藻》记载,周代服饰的颜色以“青、赤、黄、白、黑”为正色而象征尊贵。
但春秋时期齐桓公“好服紫”,以致齐国的百姓争相效仿,最终一国尽服紫。
这一变化说明A. 礼乐制度已经丧失殆尽B. 分封割据逐渐走向统一C. 宗法分封制度走向崩溃D. 齐国彻底独立于周王室【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分封制瓦解。
材料中齐国诸侯没有按照周天子崇尚的服饰颜色进行穿戴,说明春秋时期的宗法分封制度走向了崩溃,故C正确;A中丧失殆尽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中走向统一不符合春秋时期的社会特征,排除;D项“彻底”说法错误。
2.秦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九卿具体执行,九卿如奉常《管宗庙礼仪》、郎中令(管宫警卫)廷尉(管司法审判)宗正(管宗室事务)治粟内史(管财政税收)等;而唐代中央政府行政工作由六部具体执行,分为吏、兵、刑、户、礼、工六部。
下列关于唐代制度与秦代制度的比较,说法正确的是A. 秦代把行政工作分为九类,比唐代的六类更加严密B. 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C. 唐代的六部制相比秦代的九卿制强化了中央集权D. 从九卿到六部,反映的是儒家思想对政治的影响加深【答案】B【解析】A秦代九卿并非具体九类,而是一个泛指,A错误;根据秦代“奉常(管宗庙礼仪)”“宗正(管宗室事务)”反映秦代一些官职是专为皇室而设立的,唐代六部是处理全国行政事务的部门,不再有专门为皇室设立的官职,说明唐代基本革除了秦代残留的贵族政治残余,B正确;九卿、六部都属于中央机构的调整,反映的是强化君主专制的问题,C错误;D材料无法体现。
3.在中国古代,“文”与“化”联缀使用最早见于先秦时代的《易经》中,“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而“文化”一词正式出现是在西汉刘向的《说苑·指武》中,“圣人之治天下也,先文德而后武力。
湖北省鄂东南重点中学联盟校2019年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答案
联考题答案一、选择题1-5DCBAC6-10CDBAD11-15BDDCC16-20DABBC21-24CADD二、材料题25.(25分)(1)特点:结构更为简明合理,按六部立篇目;增加了经济立法。
(4分,每点2分)原因:明初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政务,六部的职能作用明显;商品经济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6分,每点2分)(2)差异:①中国礼刑结合(侧重公法),维护国家、家族利益;古罗马法私法发达,保护个人权利。
②中国法自君出,权尊于法,人治;古罗马法权力服从于法律,法治。
③中华法系侧重于无讼、和谐的价值取向;古罗马法追求正义。
(6分,每点2分)原因:①中国:自然经济;古罗马:商品经济发达。
②中国:法家,儒家思想(重视伦理道德);古罗马:自然法思想,平等、公正、正义。
③中国:宗法制度和君主专制的影响;古罗马:城邦政治,罗马帝国疆域扩大,社会矛盾复杂。
(9分,每点3分)26.(12分)示例:观点:勋章的变化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论述:中国共产党在战争时期颁发的勋章主要是奖励在革命战争中做出突出贡献和功绩的指战员,这是因为当时军事斗争是党的工作重心,奖励军功是为了调动广大指战员的积极性,激发官兵的荣誉感,鼓舞士气,提高部队战斗力。
改革开放后,勋章奖励的成员日益多元化,2003年我国向杨利伟颁发了“航天功勋奖章”,2019年庆祝建国70周年大授勋,获奖人员有科学家于敏、孙家栋、袁隆平、黄旭华、屠呦呦,革命英雄有李延年、孙富清,维护妇女劳动权利推动老区经济建设有申纪兰,可以看出国家奖励在各条战线上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发展,以经济为基础,科技为先导的综合国力竞争更为激烈,我国实行科教兴国和科技强军战略,必然重视科技、教育和经济的发展。
2019年授勋正体现了时代的要求,也将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而不断前进。
其他观点如“科学家为祖国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新时期我国重视经济和科技发展”或阐述勋章获得者的成就,论述合理者也可得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鄂州市颚南高中2019年高三年级10月联考历史试卷考试时间:2019年10月18日上午8:00-9:30试卷满分:100分一、单选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左传》中说:“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弟子,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对这段记载理解正确的是A. 宗法等级包括庶民和奴隶B. 大宗、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C. 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D. 宗族分化受分封刺激而加速【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大意是:天子建诸侯,诸侯立卿大夫,卿立下级之卿或大夫,大夫立下级大夫,士以其子弟为隶级,庶人不再分等级而以亲疏为若干等级之别。
说明随着分封制的推行,宗法血缘关系越来越疏远,故D正确;宗法等级不包括庶民和奴隶,排除A;大宗、小宗之间是隶属关系,B错误;分封制下,中央权力尚未形成高度集中,C错误。
2.南朝时察举制仍然发挥一定的作用,而且察举制的中心环节转移到中央考试上,地方长官举荐吏员的权力变成了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这表明A. 察举制自上而下选拔人才B. 九品中正制占主导地位C. 南朝时科举制开始萌芽D. 南朝时科举制正式形成【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可知,材料表明南朝时出现通过考试选官的现象,说明南朝时科举制开始萌芽,故C正确;材料强调考试选官的现象,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强调考试选官的现象出现,无法体现依靠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占主导地位,排除B;隋唐开始推行科举制,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搜罗文人以应试的责任,自由投考的色彩日益浓厚”,联系所学科举制的内容、特点分析解答。
3.柳宗元专门著文褒扬郡县制,他的文章《封建论》实是论郡县,他认为“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他写这篇文章的现实原因是A. 指责分封制易导致叛乱B. 揭露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C. 基于汉朝发生七国之乱D. 认为郡县制比分封制更优越【答案】B【解析】【详解】柳宗元是唐朝诗人,唐朝后期出现藩镇割据局面,柳宗元认为“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说明郡县制有利于中央集权,实质是揭露藩镇割据威胁中央集权,故B正确;AC不是唐朝的现实原因,排除;柳宗元的主旨不是比较郡县制与分封制哪个更优越,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现实原因”,联系所学唐朝中后期面临的藩镇割据的问题分析解答。
4.唐朝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权用事,有妇人淳于氏坐事系大理,义府好美色,托大理丞毕正义枉法放出。
事情败露,毕正义自杀,高宗特赦义府之罪。
侍御史王义方坚持弹劾。
这是唐朝御史台官员弹劾宰相的一例,然而高宗认为义方毁誉大臣,左迁义方为莱州司户参军。
这说明A. 君主专制的本质决定监察体制效能有限B. 监察官员和监察机构权力太小C. 监察官员由皇帝任命所以也由皇帝撤免D. 监察制度有利于监督官员执政【答案】A【解析】【详解】御史王义方坚持弹劾李义府,被唐高宗贬为莱州司户参军,说明监察体系受君权制约,不能有效发挥监察职能,故A正确;BC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是本质,排除;材料反映监督官员的权力受到制约,不利于监察制度有利于监督官员执政,故D错误。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这是唐朝御史台官员弹劾宰相的一例,然而高宗认为义方毁誉大臣,左迁义方为莱州司户参军”,联系所学我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分析解答。
5.20世纪70年代在广州中山四路发现秦统一岭南时的造船遗址,80年代发现南越王墓(发现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银盒),90年代发现南越国宫署遗址,这3项重大发现,被誉为广州秦汉考古的三大发现。
据此论断正确的是A. 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B. 广州是当时我国唯一的外贸港口C. 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D. 秦汉时期我国造船业已领先世界【答案】C【解析】【详解】在广州南越王墓发现一捆非洲象牙和一件公元前5世纪的波斯银盒,说明秦朝和非洲、波斯有经济交流,据此论断当时海上丝绸之路开始形成,故C正确;材料无法体现秦汉时期我国海外贸易鼎盛,排除A;材料也不能体现广州是当时“唯一”的外贸港口,排除B;没有世界其它国家造船业的对比,无法得出“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D。
6.茶马古道是指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茶马互市兴于唐宋,盛于明清,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这说明A. 互市推动对外贸易发展B. 茶马古道促进了人口迁移C. 跨区域间贸易来往密切D. 重农抑商政策存弊端【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可知,材料反映茶马古道促进了藏区与川滇等地跨区域的贸易往来,故C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内地的贸易,不是对外贸易,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人口迁移,排除B;材料信息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7.先秦一思想家说:“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该思想家主张A. 儒家思想影响力很小B. 推崇以德治民的心治社会C. 外儒内法的理论体系D. 法治比礼治更加公平简明【答案】D【解析】【详解】“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认为法术、规矩对治理国家的重要性,说明法治比礼治更加公平简明,故D正确;材料强调法家思想的作用,A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儒家推崇以德治民,而材料强调法家思想的作用,排除B;西汉董仲舒改造儒学,形成外儒内法的理论体系,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释法术而任心治(即人治),尧不能正一国。
去规矩而妄意度,奚仲不能成一轮。
”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8.孔子强调君子以行为重,“敏于事而慎于言”,二程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致良知”“知行合一”,材料表明儒家A. 希望通过实验途径寻求科学真理B. 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体现力行思想C. 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秩序D. 重视人的价值有利于思想解放【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强调君子以行为重,二程和朱熹主张“格物致知”,王阳明主张“知行合一”,这些思想家的观点中都体现了行动的重要性,材料表明儒家注重社会实践活动,体现了力行思想,故B正确;王阳明主张“致良知”,即内心反省,故A错误;材料信息不能体现维护封建专制制度和等级秩序的目的,排除C;材料反映儒家注重社会实践活动,无法体现重视人的价值,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孔子强调君子以行为重” “格物致知”“知行合一”,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9.王夫之说:“天理人欲,同行异情。
异情者,异以变化之几;同行者,同于形色之实”,“有欲斯有理”,“薄于欲者薄于理”。
这表明王夫之A. 认为理欲统一于人的现实存在B. 认为天理是人欲的基础和前提C. 彻底批判儒家纲常伦理思想D. 提倡经世致用关注人的存在价值【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天理人欲,同行异情”“有欲斯有理”“薄于欲者薄于理”可知,王夫之认为天理人欲是统一的,有欲才有理,认为理欲统一于人的现实存在,故A正确;材料体现天理人欲是统一的,无法体现天理是人欲的基础和前提,排除B;C表述太绝对,错误;材料信息没有涉及经世致用的思想,排除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天理人欲,同行异情”“有欲斯有理”,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即可。
10.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A. AB. BC. CD. D【答案】D【解析】【详解】《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天工开物》是我国古代科技的集大成之作,是我国古代科技进入总结阶段的重要表现,故D正确;《黄帝内经》是我国中医学的奠基之作,A错误;宋代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但雕版印刷术仍然存在,B错误;仅从元代的天文历法成就无法得出元代科技成就全面领先世界的结论,排除C。
11.张謇,清末状元,主张“实业救国”,他在家乡通州(江苏南通)开办了大生纱厂、南通大达轮步(步即局)等多家企业和通州师范、通州女子师范学校、南通纺织专门学校等多所学校,使通州开始成为苏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这表明A. 实业救国成为时代主流B. 实业和教育促进了城市发展C. 政府鼓励促进经济发展D. 名人效应使近代化迅速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张謇在通州开办多家企业和多所学校,“使通州开始成为苏北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中心”,说明实业和教育促进了通州这所城市的发展,故B正确;材料只是反映了张謇创办实业的情况,不能体现实业救国成为时代主流,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涉及政府的行为,排除C;材料不能体现张謇的名人效应对近代化的影响,排除D。
12.下表是20世纪初部分白话报办报宗旨,对这些报刊评述最准确的是A. 新文化运动推动文学革命B. 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C. 辛亥革命推动报刊的变化D. 开启民智有利于促进社会变革【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旨在开通妇女界,鼓吹革命”“开通民智”“启迪人们爱国思想乖变革思想”等信息可知,20世纪初部分白话报办报宗旨主要是开启民智,促进社会变革,故D正确;1915年开始新文化运动,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AC时间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中的报刊无法体现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报刊,不能说明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B。
13.孙中山说“建设之首要在民生……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山林川泽之息,矿产水力之利,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及育幼、养老、济贫、救灾与种种公共之需。
”据此判断孙中山主张A. 实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B. 没收地主土地平均分配给农民C. 地方政府有高度自治权D. 解决以土地为核心的财富分配【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土地之岁收,地价之增益,公地之生产……皆为地方政府之所有,而用以经营地方人民之事业,……种种公共之需”可知,材料体现了孙中山以核定地价为核心的民生主义主张,故D正确;孙中山的根本目的是发展资本主义,A错误;孙中山主张核定地价,并非主张没收地主土地,B错误;C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
14.1923年开始的科玄论战是一场关于人生观与科学的大论战。
玄学派主张要反对科学主义,即科学万能论。
科学派坚持科学是人生观的基础与核心,认为科学是万能的,而陈独秀主张用马克思主义解决人生观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