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案例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4“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与性质”教学设计案例

善堂镇第一初级中学张军朋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能画出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了解其特征。

(2)根据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和解析表达式探索并理解反比例函数的性质:当k>0或k<0时,图象的变化情况。

2.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阅读钻研教材,绘画观察反比例函数图象,了解反比例函数的特征,再通过对k的取值不同的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观察、比较与分析,获得反比例函数图象的性质。

3.情感与态度目标:

再次领会函数图象是研究函数的重要直观工具,数形结合是学习和研究函数的不可少的重要数学思想方法,认识正比例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区别。

教学重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与性质。

教学难点:对反比例函数图象性质的理解与应用。

教学方法:六部探究教学法。

教学过程:

一、:督预示标

1.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的图象,确定一次函数图象的条件。

2.什么是中心对称。

3.反比例函数的解析表达式,它的图象是怎样的呢?

4、出示本节课教学目标

二、合作探究,发现新知:

请同学们独立阅读、研究教材,在纸上画一画函数y=6/x的图象。

(绝大多数学生开始阅读课本,尝试画图,教师巡视)

提问:1.画函数图象的关键问题是什么?

答:合理、正确地选值列表。

2.在选值时,你认为要注意什么问题?

答:(1)由于这个函数的图象的特点还不清楚,应多选几个点较好;

(2)不能选x=0,因为x=0时函数无意义;

(3)选取整数可以较好计算和描点。

这个问题中最核心的一点是关于x≠0的问题,提醒学生注意。

现在你能不能完成y=6/x的图象了呢?

学生在练习本上列表、描点、连线,教师在黑板上板演,到连线时暂停,让学生先连完线之后找同学上黑板连线,然后就这位学生的连线加以讨论、评价并总结:

注意:(1)一般地,反比例函数y=k/x(k≠0)的图象有两条曲线组成,叫做双曲线。

(2)这两条曲线不相交。

(3)这两条曲线无限延伸,无限地逼近x轴、y轴,但永远不会与x轴、y轴相交。

关于注意(3)问学生:为什么图象与x轴和y轴不相交?

在这个问题环节中,引导学生可以通过代数的方法分析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由分母不能为零,得x不能为零;由k≠0,得y必不为零,从而验证了反比例函数的图象。当两个分支无限延伸时,可以无限地逼近x 轴、y轴,但永远不会与两轴相交。随即强调画图时要注意准确性。

通过这个问题既可以加深学生对反比例函数图象的记忆,又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与深刻性。

教师安排学生练习画反比例函数y=-6/x的图象。

三、观察图象,得出性质:

师:请同学们观察函数的图象,你发现了什么?

生: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当k<0时,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二、四象限。

师:你是怎样发现的?

生1:通过图象观察可以得到。

生2:我是从解析式中得到的,当k<0时,x、y同号;所以在第一象限;当k<0时,x、y异号,所以在第三象限。

师:谁还可以说说反比例函数的增减性呢?

生: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师:这位同学的说法正确吗?

生:对(大部分学生表示赞同)。

师:真的对吗(教师给学生留一点时间思考)?

有学生开始举反例:不对,对于反比例函数y=6/x,当x=-2时,y=-3;

当x=2时,y=3,y就不随x的增大而减小。

师:这个反例讲得很好,看来在整个坐标系中,y就不一定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那么怎样讲才是正确的呢?

教师总结:由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是断开的,所以在归纳它的图象的增减性时,我们要与一次函数的增减性要有区别,因为一次函数的图象是直线,它是连续的。

板书:对于反比例函数y=k/x(k≠0):

(1)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一、三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减小;当k<0时,函数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在每一象限内,y随x的增大而增大。

师:继续观察图象,还有其它性质吗?

学生讨论后发现,双曲线是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原点O是它的对称中心。

四、应用拓展,鼓励创新:

师:反比例函数y=k/x与正比例函数y=kx的解析式中都含有k,且k≠0,而k决定了它们图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观察以下两个图,图中的A点与B点有什么关系?

学生思考、讨论、合作探究,发现:A点与B点是关于原点O成中心对称的,若A点坐标是(a,b),则B点坐标是(-a,-b)。

通过这个问题使学生把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地联系起来,便于记忆和应用。

五、整理反思,促进提高:

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哪些内容,你能总结一下吗?

2.通过这节课学习,我们有哪些收获?

六、课后思考探究:

教师出示本节课探究内容(多媒体显示)

案例研究:

一、设计理念: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教师既要把握好教学的导向作用,又要发现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案,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产生学习情趣。

新课标下的教学设计,既要为学生的今天服务,又要为学生明天的发展奠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我们要准确把握数学新课程的本质与内涵,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设计基本理念,把学生的起点作为教师的起点,把传授书本知识服务于学生有个性、可持续、全面和谐的发展。

二、设计概要:

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特征与性质,初步形成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再次领会函数解析式与函数图象之间的联系,突出两者间的转化对分析解决问题有特殊作用。教学中通过学生自己主动探索、同学之间的讨论交流,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体会观察、分析、归纳解决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